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伐之突袭燕云(二)
岳飞突然严肃起来道:“好了,下面我来说一下我的计划,根据内应的建议,我计划将全军分为两路,一路从昌黎登陆,这路大军由张宪、庞荣你二人率领,张宪为正,庞荣为副,我给你们三万大军,登陆后先在内应帮助下占领昌黎县然后兵分两路直奔榆关跟松亭关,抢占完这两关在回头攻占平州跟滦州全境,这两州之地跟两关我就交给你们了,后边辽西金军肯定会扑向你们,你们要给本帅守好这两地,不能让金军攻进来。”
二人起身道:“是,大帅,末将得令。”
岳飞接着说道:“剩下的人跟着我一起从海河口登陆,登陆后徐庆你带领一万人马直奔顺州而去,我把顺州跟古北口都交给你了,于鹏你带领一万人马去蓟州,其他人跟随我直奔燕京城,待占领燕京城后,王贵我给你五千人马守居庸关;卢将军我给你一万人马,紫荆关跟易州我就交给你了,那里是防止河东金军进来的要道,是万万不能有失的;姚政我给你一万人马守涿州以及瓦桥关,岳翻你带领一万大军在武清至益津关一线布防,寇成你的五千骑军随本帅一万大军留守燕京城并做好准备随时支援各地。”
众将起身抱拳道:“末将得令。”
岳飞继续说道:“我们登陆的日期已定,那就是七月四日晚上,考虑到我们从济州岛坐船去燕云需要时间,故我们在六月二十九日就要出发,不过在两路大军正式登陆之前,我们还需要提前一天派出两只先遣小分队提前登陆把登陆地点附近的村落都提前控制住为后续大军的安全登陆创造条件,这两个先遣小队,王贵、庞荣,你们二人回去后要亲自挑选并亲自带领他们出发。”
二人点头道:“末将明白了。”
岳飞又嘱咐道:“还有别忘了我这几年一直强调的民族政策,燕云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这已经是既成事实了,不是我们能更改的,所以谁也不许歧视其他民族的人,都给我守好军纪,谁要是因为此事坏了我们的北伐大事,别怪本帅翻脸不认人。”
众人答道:“是,大帅。”
岳飞最后说道:“四位先生,占领燕京等地之后的民政之事我就交给你们了,还望几位先生助我守好燕京等地。”
四人起身作揖道:“是,岳帅,我等明白了。”
就在岳飞给众将布置的时候,刘錡也在给自己的手下分配任务,目前刘錡军的手下将领有牛皋、阎充、赵秉渊、王经、李山等五人。
六月二十八日,李昕在建康府收到了虞允文的飞鸽传书,看到岳飞等人的方案,李昕兴奋的叫来了赵鼎等三人道:“三位,你们不是一直想知道岳飞跟刘錡那十五万人的动向嘛,今日本王就给你们揭晓谜底,来,你们都看看吧。”
说罢,李昕便把虞允文发来的飞鸽传书递给了三人,三人看过后震惊的互相看了看,张浚问道:“王爷,这……?”
李昕笑道:“怎么样?很吃惊吧,张浚,你最早提出的那个北伐策略并没有问题,只是我们收复中原后怎么办?中原跟河北都是一马平川,收复了中原后面对金军的铁骑我们怎么守?而且中原经过战乱已经被损毁的不成样子了,就更别说各地还有匪患,到时候我们一面需要大量的兵力防着金军,一面还得防着土匪,最后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治理中原,这样看收复中原就是个赔本的买卖,因为我们不能保证一定能挡住金人的进攻,战场上的胜负谁都说不准。”
张浚恭恭敬敬的作揖道:“是臣欠考虑了。”
王庶说道:“所以王爷就制订了这个更为大胆的计划?走海路北伐燕云,一举解决中原、两河、燕云等大片丢失的国土,直接把以后的对金战事推到燕云一线。”
李昕点头道:“王尚书说得没错,要想挡住金军的铁骑最好的方法就是依靠燕云有利的地形,依靠燕云有利的地形我们可以节省不少边防兵力,省出来的兵力可以用到国内的剿匪中,只要把金兵挡在燕云之外,我们就能好好治理中原跟两河,等到中原跟两河恢复了,我们的国力将比现在翻上至少一倍有余,那时候就该是我们向金人发起进攻的时候了。”
王庶来了精神道:“王爷,那马扩的六万大军王爷是怎么打算的?王爷总不可能让他们在一边看戏吧!”
李昕呵呵笑道:“那当然不会,他们要等到岳飞占领燕云山前几州后才会开始行动,他们的目标是从海上登陆山东,绕到敌人东路跟中路大军背后,配合我东中两路都督府重创或者吃掉这两路敌军,等到岳飞占领燕云的消息传出去后,敌军士气必然受到重大打击,到时候就是击败敌军的好机会。”
张浚说道:“所以这也是王爷为什么一直让三路都督府不许进攻的原因?我军最善守城战,在防守的同时消耗敌军,吸引敌人国内更多的援军到来,待敌人国内空虚的时候,派奇兵在敌人后方猛插一刀。”
赵鼎赞叹道:“德远说得不错,这就好比一个人,三路都督府牵制住敌人的两只手,而岳飞跟刘錡就是两把锋利的匕首直冲敌人胸膛而去。”
李昕点头道:“好了,赵相公,通知三路都督府做好反攻的准备,等待本王的命令,对西路都督府要特别嘱咐一句,让他们反击的时候不要投入过多的兵力,一旦我们跟金国的局势发生逆转,那么跟夏国的关系也会变得很微妙,还是要早做防备的好。”
赵鼎作揖道:“是,王爷,臣明白了。”
李昕接着说道:“还有明日我们就率军渡江前往庐州汇合在庐江驻守的张俊部。”
赵鼎皱眉道:“王爷,这是不是有些冒险,毕竟庐州距离前线寿春不远了,这要是让金兀术知道了,可能会刺激到他。”
第六百八十二章 北伐之突袭燕云(三)
李昕冷笑道:“本王就是要刺激刺激他,等到了地方,本王还要大张旗鼓的宣传宣传呢,只要本王到了庐州,敌人的视线就会全部集中到本王身上,那样他们对身后之事就不怎么关注了,这人啊一受到刺激就容易做出不冷静的事,到时候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王庶想了想还想再劝劝李昕,李昕知道他们怕自己玩脱了,但是李昕还是摆摆手拒绝了王庶的劝阻道:“本王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不过不用怕,敌人打了一个多月的攻城战,想必不论是物资还是士气都消耗的差不多了,好了,就这么决定了。”
赵鼎皱眉问道:“我们都去了庐州,那朝政怎么办?”
李昕说道:“升赵鼎为尚书左仆射,升江东制置使李光为参知政事,回临安主持朝政,调李英为江东制置使。”
赵鼎作揖道:“臣遵旨。”
也就是在李昕收到虞允文飞鸽传书的同一日,王贵跟庞荣带着两只几百人的先遣小分队朝着两个地点出发了。
经过五天的航行,两只小分队都于七月三日白天顺利抵达了目的地附近的海域,在来得时候两只小分队的船上为了保密挂的都是海盗骷髅旗,剩下的就是等待夜幕的降临了。
接应王贵小分队的是赵云的部下虎子,接应庞荣的则是昌黎县主簿康宁的手下张岩,自从康宁接到这个任务后他就很兴奋,因为他知道一旦北伐成功他就可以回家见亲人了,他是最早一批跟随梁兴来到燕云的密谍,而他的手下张岩则比他晚几年,不过也在燕云十几年了。
七月三日夜亥时初,张岩带着手下在预定时间到海边挥舞火把,很快庞荣通过望远镜就发现了张岩等人的火把,他急忙下令船只往岸上去。
靠岸之后,庞荣跟张岩对了暗号确认是自己人后,张岩握着庞荣的手激动道:“欢迎你们的到来,我叫张岩,是奉命来接应你们的,你们今天来了多少人?在这片海岸附近方圆十里之内有两个村子,大约四五百村民,主要是汉人跟契丹人。”
庞荣答道:“我们今天来了两百人,这两个村子都要控制住,一个村子分一百人吧,等到明晚大军登陆就好了。”
张岩点头道:“好,我带你们去。”
张岩跟庞荣走在队伍前列,张岩问道:“兄弟哪里人?”
庞荣看了看张岩道:“我原是河北大名府人士,后来金兵打来了就当了兵跟了东京留守司统制扈成将军,再后来扈将军被叛将戚方杀了,我就带着队伍南下投了岳飞岳将军,兄弟你呢?”
张岩兴奋道:“那感情好,我原本是相州人,离大名府不远,只不过后来闹了饥荒,全家人就当了流民去了江南,到江南的时候就剩我跟我媳妇儿子还有老娘,再后来就被王爷收留了,到了王爷手下有吃有喝,全家都过上好日子了,之后王爷招人来燕云的时候我为了报恩就报名了。”
庞荣问道:“你在这多少年了?”
张岩叹息道:“有十五个年头了,这些年除了偶尔能寄个信回去基本就不知道家里的情况,我还记得我走的时候儿子才四岁,现在应该有十九岁了吧,也不知道长啥样了,儿子成亲我都没回去成,老娘前几年去世我也没回去成。”说到这儿张岩默默的留下了眼泪。
庞荣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兄弟,你们辛苦了,没事,等这次完事了,你们就能回家好好歇歇了。”
张岩抹了抹眼泪道:“是啊,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我们可是准备了很多年,真的兄弟,当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庞荣说道:“这都是真的,我们经历了大宋最黑暗的一段时间,现在是时候该走向光明了。”
张岩点头道:“是的,兄弟你不知道,当初我们可是在燕云眼睁睁看着靖康之难的发生而无能为力,特别是对于朝廷的那些无能作为我们都十分愤怒,不过还好有王爷出来力挽狂澜。”
庞荣没头没脑的突然问道:“兄弟在燕云又成家了没有?”
张岩叹气道:“成家了,我们这些人,为了在燕云站住脚都成家了,我在这边娶了一个契丹女子,现在有一儿一女,儿子十岁,女儿八岁。”
庞荣笑道:“那此事过后,兄弟打算怎么办?”
张岩说道:“还能怎么办?肯定要都带走,说实话这边的百姓面对女真人的压迫过得也都不容易,特别是汉人跟契丹人。”
庞荣问道:“那他们为什么不起来反抗,反而南侵的时候还很积极?”
张岩摇头叹息道:“这里边原因太复杂了,第一反抗打不过就是死;第二南侵的时候抢的东西都是自己的,这点很重要,这也是他们支持南侵的主要动力;第三这边的人骨子里就有些轻视南边的人,因为南边打北边不论是在辽朝还是在现在的大金都没怎么赢过,弱者信服强者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你连打都打不过还怎么让人家信服,不过这边的人都很豪爽也讲义气,你只要跟他交心了,那绝对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最关键的还是多打几个胜仗,让那帮人看看。”
庞荣若有所思道:“嗯,我明白了。”
两人说着说着就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庞荣命人很快封锁了村子的出入口,找到村里的富户后,庞荣派人把他带了出来道:“这位老者叫什么名字?”
老者答道:“老夫李泽,敢问这位小哥找老夫何事?”
庞荣答道:“我看你家在这个村子里过得不错,想必老者在这个村子还是能说上话的吧,这个村子被我们征用一天,等到了白天还望老者给村民们讲一下,明天不许出村子,我们只需要一天时间,在此期间我不希望发生什么让人不高兴的事情。”
李泽看着庞荣,一听口音就不是本地人,又看看庞荣身边的几个凶神恶煞般的壮汉知道事情不妙道:“敢问小哥是干什么的?可是想要钱?”
庞荣摇摇头道:“我不要你的钱,我只要这个村子明天照常渡过一日只是不能出村。”
李泽闻言有些诧异,劫道却不要钱,这还真是少见,不过最后李泽还是答应道:“是,老夫明白了。”
安排好这里,留下一百人后,庞荣跟随张岩带着另外一百人朝另一个村子走去。
第六百八十三章 北伐之突袭燕云(四)
到了另外一个村子,办完同样的事后,庞荣总算可以歇一歇了。庞荣这边顺利完成,而王贵那边也顺利完成了前期封锁任务。
次日白天,几个村的村民醒来后,发现出不了村子就慌了,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只要不出村子,这些封村的人就不会拿他们怎么样也就安心了下来,整个白天除了有几个进村的人被抓了起来,其他无任何事发生。
就在王贵跟庞荣等人封锁村庄的四天前,也就是六月二十九日整个南仙城军营一片肃穆,岳飞要在出发前对将士们讲几句话提升一下士气。
一身戎装走上讲台的岳飞,看着底下的一众士兵大声讲道:“诸位兄弟,本帅知道这一年多以来你们心中都有疑问?王爷为什么要把我们派到这个小岛上来,而且一住就是一年多,诸位也都跟家人断了一年多的联系了,今天就是给诸位兄弟揭开谜底的日子。
我们这几年不论是在平江府还是在济州岛都一直在刻苦训练,除了打大理国我们都一直未曾上过战场对抗金人,今日就是我们踏上征讨金人的时刻,我们的目标是燕云,我们要从济州岛坐船到达燕云夺回我们汉人失去百多年的土地。
弟兄们,从靖康之难开始,我们汉人竟被金人追的天下之大,居然没有我们汉人安睡之所,在我们出生长大,魂牵梦绕的地方,怎能让贼寇信马由缰,今日我们就要向着家乡出发,收回故土。”
众将士被岳飞的讲话搞得热血沸腾,齐声高喊道:“收回故土,收回故土。”
随后众将士便有序的登船,岳飞部先登船,刘錡部后登船,全部登船之后,两支庞大的船队便各自朝着自己的目的地驶去。
到了七月四日傍晚戌时中,也就是大概晚上八点左右的时候,因为是夏季,晚上八点天才全黑,所以岳飞等人才把登陆时间选在这个时候,王贵跟庞荣才派出人在海边点起篝火给大军的船队引路。
看见火光后,船队便向岸边有序靠去,船靠岸后,船上的士卒开始有序下船集结,张宪下船后见到了前来接应的庞荣跟张岩。
庞荣介绍道:“张大人,这位叫张岩,便是昌黎城派来接应咱们的。”
张宪握住张岩的手道:“你好你好,没想到咱们还是本家。”
张岩点头道:“嗯,你们先组织士卒下船吧,都下船集结好后,我就带你们去昌黎县城,昌黎城中康大人已经准备好了,再过两个时辰也就是子时就是我们约定好的打开城门的时候,等占领了昌黎城,我再带你们去榆关,榆关离昌黎城很近,我们争取在天亮前拿下榆关,至于松亭关,康大人会再安排其他人带你们去,不过今晚是不太可能拿下松亭关了,松亭关距离昌黎要远些,而且从昌黎去松亭关要经过平州跟迁安两座城,按照我们赵副统领的意思,今晚你们的目标主要就是昌黎、榆关、平州,明天再取道迁安去松亭关,故今晚的时间很紧张,我们需要快些行动。”
张宪皱眉道:“这跟我们预想的不太一样,兄弟,今晚当真拿不下松亭关嘛?”
张岩摇摇头道:“不可能,你们没在燕云待过不知道,从地图上看松亭关距离这里是不太远,但是实际走走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总之今晚肯定拿不下松亭关。”
张宪点头道:“好吧,临出发前,岳帅赋予了我们便宜行事之权,那就按你们说得办,庞将军,半个时辰后,你带着先期下船的几千人跟随张兄弟去夺取昌黎城,我带着剩下的人随后就到。”
庞荣抱拳道:“好,我明白了。”
半个时辰后,庞荣带着先下船集结好的五千人跟随张岩向昌黎县城摸黑而去。另一边的岳飞也是如此安排的,先下船的于鹏一万人在虎子派去的人的带领下直接就去了蓟州,而虎子则带领着寇成的五千骑军直奔燕京城而去,在燕京城中的赵云也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只等寇成骑军的到来。
庞荣带着大军经历了半个多时辰的赶路悄悄来到了昌黎城外,此时距离约定的子时还有半个多时辰。
城中的康宁也是辗转难眠,躺在旁边的夫人看着心事重重的康宁关心道:“官人这是怎么了,近来这几日一直魂不守舍的,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康宁看着夫人安慰道:“没事,你带着孩子睡吧,一会儿我可能要出去做点事情,过了今天就好了。”
康宁夫人问道:“这么晚了还去办什么事情?明天再办不行嘛?”
康宁叹息道:“不行,是公事,办完事我很快就回来。”
这时有侍卫在窗外低声道:“大人,时间差不多了。”
康宁听到后就起身往外走道:“夫人好好歇息,我去去就来。”
康宁夫人嘱咐道:“那你注意点安全,办完事早些回来。”
康宁冲她点点头便跟随侍卫一同出了门,出了门康宁找了个地方先换上了一身黑色的夜行衣,随后便带着十几个手下朝城门处悄悄而去。
到了城门处借着城门处的火光,看着几个东倒西歪的卫兵,康宁一个手势,手下人便带着刀走上前去结果了几个睡梦中的卫兵,解决了城门处的士兵,康宁又让部分手下去解决城楼上的卫兵,他则带着其他手下去开城门。
打开城门后,康宁点燃了火把顺时针绕了三圈又逆时针绕了三圈,这是康宁跟张岩等人事先约定好的暗号。
一直趴在城外密林中的张岩看到火把暗号后,便对身边的庞荣道:“兄弟,成了,我们该进城了。”
庞荣点头道:“好。”随后便快速起身召集军队进城。
到了城门口,张岩见了康宁解释道:“大人,这就是咱们这一路军队的副统帅庞荣庞将军。”
康宁紧紧握住庞荣的手道:“庞将军好,时间紧迫,其他闲话以后再说,我先带你们进城把重要的地方都占领了。”
庞荣点头道:“好,没问题。”
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伐之突袭燕云(五)
很快庞荣在康宁等人的带领下迅速控制了整个昌黎城,守城的几百士兵不是死在睡梦中就是被抓了起来。
等张宪率领后续大军到达的时候,整个昌黎城已经完全控制在了庞荣手中,张宪、庞荣、康宁、张岩等人很快集中到了一起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康宁问道:“张将军,下一步军队分成两路,去榆关的一路尤为重要,不知将军打算派谁去?”
张宪跟庞荣对视了一眼道:“让欧阳睿去吧,他的能力在诸将之中还是不错的,就让他带领五千兵马去榆关。”欧阳睿就是兴汉岛崇武院众多毕业学员中的一员,他后来被李昕派到了岳飞军中。
庞荣点头道:“好,我这就去给他下令。”
康宁示意道:“不急,我先问你们,这次登陆可带筑城材料了,榆关自从金兵占领后因处于大后方就没怎么修缮,现在有些破败,要想固守榆关,还是需要修缮修缮才行。”
张宪答道:“带了,之前你们赵大人给我们岳帅传信的时候已经提到过这个问题了,我们这次来的时候除了武器装备跟粮食剩下的带的都是筑城材料,就是为了修缮加固几个重要关口。”
康宁说道:“那就好,在靠近榆关西北测有个叫抚宁的小城,你们派人去榆关的时候可以顺带把那里占领了,张岩跟那里的人有联系,我会让张岩带你们去抚宁跟榆关,还有榆关是险关,你们没必要放过多的兵力在那里,其他兵力完全可以放在抚宁,把那里打造成榆关的补给跟支援基地。”
张宪点头道:“好,庞将军,康大人的话,你要都告知欧阳睿,他以后就是防守榆关的前线指挥官,全权负责防守榆关的事宜。”
庞荣抱拳道:“好,我这就去给他下命令。”
庞荣带着张岩走后,康宁又问道:“下边就是平州的问题了,平州在昌黎西北,不知张将军打算派谁去?”
张宪答道:“我打算让庞将军亲自带队去平州,以后庞将军就驻守在平州策应松亭关方向的战事,而我就驻守在昌黎策应榆关方向的战事。”
康宁若有所思道:“那其他城池呢,在平滦两州,还有滦州、石城、乐亭、海山、马城五座城。”
张宪踱步道:“这五座城,我只能每座城派个一千人维持最基本的守备状态,以保证各地的稳定。”
康宁叹息道:“也只好如此了,王爷若是能再多派些兵来就好了。”
张宪安慰他道:“康大人不必担心,只要我们能守住榆关跟松亭关金人就打不进来,再说了王爷为了筹划这次北伐可是动用了五六十万大军,各地都是需要用兵的地方,王爷也不容易。”
两人正聊着,庞荣就回来了:“命令已经传达了,欧阳睿已经率队随张岩出发了。”
张宪点点头:“那就好,庞将军,下一步就是你率领一万大军去平州,占领平州后,让赵牧带领五千人马迅速奔袭迁安跟松亭关,平州、迁安、松亭关这三地战事我就交给庞将军你了。”
庞荣抱拳道:“张将军你就放心吧,我肯定会守好松亭关这一路的,若有闪失,我自会提头来见。”
康宁说道:“好,庞将军,我也会派我的手下周峰随你前去,他跟平州、迁安的人都很熟悉。”
庞荣点头道:“那就多谢康大人了。”
庞荣率军走后,张宪又向其他城池各派出了一千大军,这样张宪手中的机动兵力还剩一万。
张宪这边比较顺利,岳飞那边也差不多,不过因为岳飞这里军队数量有些多,所以下船集结花费的时间就多,岳飞这里光全军下船就用了近一个半时辰,也就是说到了快子时的时候所有士卒才下船完成,虽然下船时间长,但是岳飞也没闲着,比如第一时间下船的寇成五千骑军便被岳飞派去奔袭燕京城去了,而后就是于鹏带领一万人马去了蓟州,接着岳飞担心寇成出事便又派王贵带领五千步军追赶寇成而去。
寇成的骑军速度很快,子时的时候便占领了武清,占领武清后,寇成并没有做过多停留,除了留下五百人暂时守城等待后续步军接手,其他人继续向燕京城奔袭而去。
此时在燕京城中的赵云也是按耐不住忐忑不安的心情,由于燕京城距离海河出海口比较远,故赵云跟岳飞约定的行动时间是寅时初也就是凌晨三点的时候。
赵云在庭院中来回踱步,这一刻他感觉度日如年,这是他做密谍这么多年来头一次有这种感觉,他希望时间走的快一点,可又生怕出什么事,故他又希望时间过得慢一些,这种矛盾的心情让他很煎熬,坐立不安。
好不容易熬到了丑时末,赵云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叫来一个手下道:“某看时候差不多了,行动吧,我们去迎春门准备迎接大军们的到来。”
随着赵云的一声令下,几十个原本就已经整装待发的手下立即出门分散向迎春门靠近,燕京怎么说也是一座大城,他的守备不可能像周边小城那般弱小,但是那是在战时,现在战线在几千里之外的地方,作为事实后方的燕京虽然兵不少,但是守备情况很松懈,故只要小心些那就没什么大问题。
赵云带着人很顺利的靠近了迎春门,作为在燕京城生活了近二十年的老人,他们这些人对燕京可以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每条街道、各标志性建筑早已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此时埋伏在城外树林中的寇成跟虎子也在默默的等待城中的动作,寇成放下望远镜小声问道:“兄弟,你们赵副统领不会失手吧?这马上就要寅时了。”
虎子答道:“将军放心吧,我们赵副统领是绝对不会失手的,我们在燕京生活了二十年,对燕京太熟悉了,将军再耐心等会儿,我想很快迎春门的城门就会被打开了。”
第六百八十五章 北伐之突袭燕云(六)
虎子话音刚落,迎春门就有了动静,只见迎春门被人缓缓打开了,而守卫城门跟城楼的人则都被赵云带人悄悄杀了。
迎春门被打开后,赵云派人举着火把打信号,虎子看到信号后兴奋道:“寇将军怎么样?我说得没错吧,我们赵副统领已经把城门打开了,我们快进城吧。”
寇成点头道:“好,我这就让人传令下去。”
随着寇成的下令,埋伏在城外的五千骑兵很快行动了起来,到了迎春门外,虎子向赵云介绍道:“副统领,这就是岳帅手下骑兵队的统领寇成寇将军。”
赵云握着寇成的手道:“寇将军好,时间紧迫,我们现在就进城吧,燕京城内还有一个皇城,是早年辽朝留下的,现在里边虽然没住着皇帝,但还住着少数金国的皇室宗亲,只有拿下了皇城,整个燕京城才算是全部拿下了。”
寇成问道:“哦,那我们怎么才能进皇城?”
赵云说道:“有地道,很早以前我们的梁统领就挖了直通皇城的地道,地道就在梁统领曾经住过的府里,我们可以通过地道悄悄的进入皇城,走吧某先带你们占领其他紧要的地方,最后我们再去皇城。”
寇成答道:“好,来之前岳帅就吩咐过了,到了燕京我们一切都听从赵大人吩咐。”
在赵云等人的指引下,寇成的五千骑兵很顺利的占领了整个燕京城除了皇城外所有的地方,这个时候已经是寅时末了,也就是凌晨五点的样子,王贵带领的追赶寇成的五千步军也终于气喘吁吁的赶到了燕京城外。
得知消息的寇成立即把城防移交给了王贵,他自己则带着手下跟随赵云等人潜入皇城,发起了对皇城的进攻。
解决完皇城里的敌人,整个燕京城才算是彻底控制在了宋军的手中,而皇城正如赵云所说,里边除了少量的完颜室宗亲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人物。
岳飞这边作战计划在有条不紊的推进着,另一边的刘錡也同样顺利,想比岳飞的任务难度,刘錡的则要简单的多,占领化城县后,加固城防等待金军反应即可,另外为了帮助刘錡守城,李昕还特批了四十门五斤级火炮供他使用。
到了七月五日早上七八点的时候,宋军张宪部已经占领昌黎、榆关、抚宁、平州、海山、滦州、马城,而岳飞本部则占领了玉田、武清、宝坻、香河、安次、漷阴、燕京等城池,各部都在按计划持续快速向纵身推进中,占领榆关的张宪军欧阳睿部为了延缓金国消息的得知,在占领榆关后并未更换旗帜且守关将士全部换成金军的服装。
早上醒来的燕地百姓看着城中的情形都惊呆了,城中的旗帜都换成了大宋旗帜,再看着接上巡逻的一队队宋军士卒,百姓们都跟见了鬼似的,这到底怎么回事?这些宋军哪来的?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说战事一直在黄河以南嘛?怎么就跑到燕京来了?百姓们的心中充满了疑问。
很快就有一些人敲锣在街上喊话,这些人都是赵云派出来的,只听他们喊道:“诸位父老乡亲,看到眼前的情况你们一定很震惊,一定以为这是在做梦,可我告诉你们,这不是在做梦,燕京已经被大宋收复了,不仅仅燕京,就是燕京附近的平州、滦州、蓟州等地也都被大宋收复了,不过虽然大宋收复了燕京,但诸位都不用怕,不仅仅是汉人,就是契丹人跟女真人也不用怕,只要大家安分守己,宋军是不会为难大家的,诸位除了暂时不能出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听了喊话后的百姓们稍稍安了心,但是契丹跟女真人即便听了喊话也心中不安,契丹人忘不了上次宋军进城干得那些事情,毕竟才过去十几年,而女真人就更怕了,毕竟女真跟宋人可是有着血海深仇,想想自靖康以来金军对大宋干得好事,也就理解了女真人心中的恐惧。
此时在燕京城中维持治安的仅有寇成的五千骑兵,而王贵的五千人在帮助寇成稳定燕京城后,便离开了燕京往昌平跟居庸关开去,那里才是王贵以后的大本营。
而岳飞还率领着大队人马在赶来的路上,到了快中午的时候,岳飞才带领着大军姗姗来迟到达燕京,赵云跟寇成亲自出城迎接岳飞,七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下马后的岳飞擦了擦满脸的汗水看着燕京城道:“总算是到了,一百多年了,我们几度攻打这里都失败了,这一次我岳飞就是死也不会再退出这里了。”
旁边的李若虚感慨道:“是啊,这次若再被打出去,那我们就没脸去见列祖列宗了,也没脸见王爷,所以我们绝不能重蹈以前的覆辙。”
岳飞斩钉截铁的说道:“先生放心,这次我们一定能成功,我岳飞是已经打定主意了,这次不成功便成仁。”
赵云跟寇成看到岳飞下马走上前来,岳飞顾不得歇会便问道:“寇成,燕京城中情况如何了?”
寇成答道:“禀岳帅,燕京城中目前都还好,没出什么问题,百姓们暂时也都安分守己,没出什么乱子。”
岳飞点点头将目光转向旁边的赵云,寇成赶忙介绍道:“岳帅,这位就是燕云地区密谍负责人赵云赵副统领。”
岳飞闻言拉着赵云的手道:“这次多亏了你们,我们才能如此顺利的进占燕云,你们辛苦了。”
赵云说道:“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当初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今天才来的,岳帅,其他各军情况如何了?”
岳飞答道:“榆关已经拿下了,除了涿州跟易州,其他各军都在向各自目标前进,如果不出意外,明后天我们就能进占所有目标地区。”
赵云点头道:“好,岳帅你们也忙活了一夜了,快进城歇会儿吧。”
岳飞摆摆手道:“进城不急,时间紧迫,先让士兵们喝点水歇一会儿吃点东西,部分士兵还要继续赶路呢。”
赵云点头道:“好,某这就组织人手送水送饭。”
第六百八十六章 北伐之突袭燕云(终)
赵云走后,岳飞叫来姚政跟卢俊义道:“其他各军都已经向着各自的目标前进了,就差你们二人了,一会儿吃过饭歇一会儿,你们也向各自的目标奔袭吧,现在还不到松懈的时候,据报经过一夜那五个关口,我们只占领了榆关,其他几个都还没动静,可想而知我们的压力有多大,现在金人还没反应过来,这一两天的时间对我们来说非常宝贵,特别是卢将军你的紫荆关,紫荆关是这次我军奔袭最远的一个关口,我希望在后天之前能听到卢将军你顺利占领紫荆关的消息,到那时候我就可以向王爷汇报我们的喜讯了。”
卢俊义抱拳道:“岳帅放心,末将一定以最快的速度进占紫荆关,绝不辜负王爷跟岳帅的期望。”
吃过饭全军休息了半个时辰后,卢俊义跟姚政便带着军队朝着各自的目标上路了,随后岳飞才带着剩余的军队进城。
进了燕京府衙,安排好城防事宜,岳飞问道:“寇成,杜充等投敌宋臣的府邸以及女真高官的府邸都拿下了吧?”
寇成答道:“在赵大人的帮助下都拿下了。”
岳飞点头道:“那就好,所有俘获的财物一律集中封存起来,人员都关进牢里,等事后交由王爷处置。”
寇成抱拳道:“是,岳帅,那燕京本地官员呢?”
岳飞答道:“他们暂时先不用管,只要不出来捣乱就好,他们若是能主动出来帮助我们维持社会稳定那当然是最好的,几位先生,这事就交给你们了。”
李若虚等人作揖道:“是,大帅。”
快速向各地进军的宋军为了延缓各地敌人官府的反应速度沿途只要碰到的人都暂时抓了起来,到七月六日早上的时候,宋军张宪部已经彻底控制了平滦二州以及榆关跟松亭关,而其他岳飞各部也控制了蓟州、顺州、通州、涿州、燕京大部,古北口跟居庸关也都被徐庆跟王贵拿下了,目前只剩下蓟州遵化跟易州还没被宋军控制,不过卢俊义部已经攻占了涞水,正在向易州跟紫荆关急进,料想最多再有一日岳飞部便能控制整个燕云山前诸州,完成任务的所有岳飞部将士全部就地转入了防御态势并开始加固各地城防关防为将来的防守战做准备。
就在岳飞跟刘錡忙着各自目标的时候,李昕则亲率大军从建康渡过长江朝庐州而去,这一路三万大军自从渡过江后就大摇大摆的往庐州而去,生怕金军不知道他过江了,不过每天走的路程倒是挺长,到七月七日的时候,李昕率领三万大军顺利到达庐州,此前提前在庐州驻守的张俊亲自出城迎接李昕等人。
李昕见了张俊便问道:“泊英,庐州情况如何!”
张俊答道:“禀王爷,庐州现在一切正常,不比寿春前线战事激烈,不过据报金军近来攻势有所缓解,这大热天的臣看金军也快到强弩之末了。”
李昕又问道:“这庐州城中储备的粮食可够四万大军以及城中百姓吃多长时间,守城器械可还齐备?”
张俊想了想道:“粮食若按正常吃一年不是问题,若省着点吃可吃一年半,这些粮食有城中原来就有的,还有后来臣率军带过来的,守城器械完备,虎蹲炮五百门、雷霆车四百架、床弩四百架、火油三千斤、虎蹲炮炮弹一个月的储备量、炮弹原料十万斤。”
李昕点头道:“很好,本王这次又带了五百门虎蹲炮跟一千斤火油过来,有这些不管谁来攻城,本王都有信心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张俊惊了道:“有人要攻打庐州?”
站在李昕身边的张浚笑道:“泊英啊,有王爷跟我们几位重量级人物在此,你觉得敌人知道了会不会来攻城?再说了王爷这次北伐肯定会触怒金人,金人听说王爷在庐州,你觉得他们会不心动?”
张俊一想也就明白了:“也对,那臣这就回去布置城防事宜。”
李昕拉住张俊道:“不急,金人就算真来,也得几天,我们先进城吧。”
进城后安排好诸军营地,李昕在庐州府衙叫来几人道:“张俊、杨沂中,庐州城城防你们二人分吧。”
张俊跟杨沂中对视一眼,杨沂中曾是张俊的部下,面对老领导杨沂中不好先开口,而张俊也知道杨沂中在李昕心中地位很高,于是也不先开口,然后二人就沉默着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李昕看着二人不说话道:“既然你们二人不说,那本王就给你们安排,以庐州城中南淝水为界南北一分为二,咱们来抓阄,抓到哪是哪,你们二人可有意见?”
二人均摇摇头表示没有意见,于是李昕让小德子拿上来一个碗,李昕写了两个纸条放进碗里扣过来晃了晃掀开碗道:“你们谁先来?”
杨沂中抢先道:“还是张将军先来吧。”
张俊说道:“好吧,那臣就先来。”
说罢张俊走上前去拿出一张纸条打开一看道:“禀王爷,臣抽中的是南淝河以南。”
李昕点头道:“好,那南淝河以南及庐州城西面跟南面两面城墙就都归泊英的行营左护军了,而南淝河以北及北面跟东面两面城墙就归行营右护军了。”
二人答道:“是,王爷。”
李昕说道:“好了,你二人先下去整备城防吧,这次敌人极有可能会派重兵大举攻城,你二人要协力守好城池为大军反攻争取机会。”
二人抱拳道:“是,臣等一定竭力守好庐州。”
张俊跟杨沂中走后,李昕叫来岳云道:“岳云,你的一万骑兵留下来守城没用,休息一日后,你便带着你的一万骑兵出城往东北方向去,一路上尽量避开敌军,争取绕道敌东路军背后先配合东路都督府消灭这股敌人,这次北伐本王给你便宜之权,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发现战机不用汇报,怎么打你自己说了算,战后给本王一份战争详细报告即可,不过打归打,这一万宝贝骑兵你可别给本王拼光了。”
岳云兴奋道:“王爷放心,臣一定把敌人搅得不得安宁配合各路大军的反攻。”
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伐之两淮乱战(一)
看着岳云的背影,王庶摸着胡须道:“王爷还真是器重岳云啊,别人骑兵都是五千,就岳云麾下骑兵是一万。”
李昕笑道:“那当然,本王可是把他当霍去病来培养的,好了,赵相公,传旨马扩,让他率军登船出击山东,再传旨询问折彦质,看看他的军队在鄂州是否已经集结完毕,若集结完毕便先开赴麻城,若还没有集结完成,便等集结完毕了再开赴麻城。”
赵鼎作揖道:“臣遵旨。”
张浚打趣道:“王爷这是准备在两淮跟金兀术大打一番啊。”
李昕呵呵道:“我们这么大的诱饵放在了庐州,本王就不信金兀术不动心。”
要说金兀术不动心那是假的,此时的金兀术就在寿春前线金军大营与诸将商量此事。
金兀术开口道:“自战事重开两个月以来,宋军以守城为主,并不主动与我军交战,故面对一线的几座城池我们至今都未曾打开局面,而且还在攻城中伤亡不小,消耗的粮食更是不计其数,如今据报李昕亲率大军已经到了庐州,看似有与我军大打的想法,诸位怎么看?”
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皱眉道:“元帅,这次李昕的动作有些反常,居然率军跑到庐州,庐州距离寿春不过五六天的路程,若是骑兵两三天就能到,他不应该这么鲁莽,难道他真的以为我军不敢重兵突袭庐州?”
盖天大王完颜宗贤道:“他也许还真的以为我军不敢突袭他,毕竟我军目前已经近两个月止步不前了,近两个月的攻城战不仅让我们伤亡惨重,还耗费了我们不少粮草,损耗我们的士气,如今攻城战完全提不起我军的士气,若我们重兵突袭他,他完全可以从韩世忠跟曲端那里抽兵救援。”
韩常叫嚣道:“既然李昕如此小看我们,大帅,我们得给他点颜色看看。”
金兀术冷哼道:“战事如今两个月过去了,是该结束了,既然李昕自己送上门来了,那本帅就收下他这份大礼,抓住李昕,这将是我们覆灭大宋的最好机会。”
宗贤问道:“若要重兵突袭庐州,那韩世忠跟曲端怎么办?”
金兀术说道:“撤回在濠州的我军,韩世忠就交给东路军牵制,这两个月攻城战虽然我军损失了三四万人,可是七天前我军刚补充了五万大军,现在我中路大军有十六万人马,从原先的十一万大军中留出五万大军由赛里指挥在光州那里牵制曲端,寿春这里留下一万人马由李成将军指挥牵制住寿春城敌军不让他们捣乱即可,剩下十万大军随本帅突袭庐州活捉李昕,三日后全军开拔,能不能覆灭大宋就在此一举了。”
众将起身抱拳道:“是,大帅。”
金军的大规模动作并没有瞒过宋军的斥候,在金兀术放开寿春南下的第一日,李昕就收到了金军动向的报告。
拿着报告,李昕对着地图看了看,便叫来了赵鼎等人道:“你们看看吧,前线传来的战报,金兀术忍不住南下了,目下金兀术把濠州的军队撤了回来,军队分成了三股,一路去了光州显然是要牵制曲端,一路留在了寿春明显是为了后路的安全,他自己领着数万精锐南下朝我们来了。”
赵鼎看完皱眉道:“金兀术这是上钩了,不过他这来势汹汹显然是想一战解决我们啊。”
李昕问道:“折彦质可有回信说他那里怎么样了?”
王庶奏道:“禀王爷,还没有收到折彦质的回信,七日刚发出的加急密旨,想来应该已经到了。”
王庶刚说完,就有侍卫跑进来奏道:“禀王爷,有鄂州飞鸽传书过来。”
李昕接过信件看过后道:“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折彦质发来的信件,信上说他已经收到圣旨,明日便开拔去麻城。”
张浚说道:“从鄂州到麻城需要六七日才能到,明天是七月十一日,也就是说折彦质部最快七月十六日就能到达麻城。”
李昕点头道:“是的,赵相公,给折彦质再发一道旨意,命他到了麻城即可北上光州信阳,接替曲端牵制住光州的敌军,再给曲端去信,让他率领中路都督府主力北上收复南阳洛阳配合西路都督府先消灭敌西路军,而后北上奔袭河东,能打到大同最好,把这件事也要告知西路都督府,到时候方便两军协作,在完成对敌人西路军战事之后,西路都督府即转入对夏国的防御态势。”
赵鼎若有所思道:“王爷这是打算把金兀术留在中原啊。”
李昕严肃道:“是的,这一次北伐不仅要收复失地,还要重创敌军南侵这几十万人,若能全吃掉最好,吃不下也要吃掉大部,总之这一战要让金国元气大伤,让他们自此不敢窥视中原。”
王庶附和道:“王爷英明,就该这样教训教训金国。”
李昕接着说道:“赵相公,再告诉韩世忠,配合马扩击败敌人东路军后再过来合围金兀术的中路军。”
赵鼎作揖道:“是,王爷。”
“急报。”门外突然有侍卫高喊。
侍卫进门便跪拜道:“王爷,有急件传来。”
李昕接过信件打开一看乐了:“哈哈,真是好消息啊,三位,岳飞跟刘錡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在燕京跟化城都已经站稳脚跟了,你们看看吧。”
赵鼎三人传看过后激动的贺喜道:“恭喜王爷,贺喜王爷,立下不世之功。”
王庶老泪纵横道:“这可是我朝多少年都不曾有过的喜讯了。”
张浚建议道:“王爷,是不是可以把这个喜讯传遍全国以激励前县将士士气。”
李昕冷静的想了想道:“不急,现在就传出去,让金人知道了只怕金兀术就不会来了,那样就达不到本王重创敌军的目的了,这个消息先压下,等适当的时候再传出去,在座的各位不管是谁现在都不能把这个消息传出去,你们心里知道就行了。”
众人抱拳道:“是,王爷,臣等遵旨。”
第六百八十八章 北伐之两淮乱战(二)
马扩接到李昕出发的旨意后即召来手下将领开会道:“王爷已经发来了旨意,诸位,北伐已经开始了,这将是一次可以名留青史的大战役,我们要在这次战役中立下不世之功勋。”
关胜说道:“大帅,你就说怎么打吧。”
马扩指着地图道:“王爷给我们的目标是这里–山东,我们将乘船在莒州一带登陆,然后直插敌人东路军后方配合我东路都督府围歼这股敌人,登陆后我打算把军队分为两路,一路由关胜跟翟亮二位将军统领三万大军在莒州沂州攻城略地巩固我们的占领区,我则带着剩余的三万大军直奔楚州先配合东路都督府击败围攻楚州的敌军,今天准备一日,明天我们就登船出发。”
众将抱拳道:“是,大帅。”
扬州东路都督府,韩世忠接到李昕旨意也召集众将官道:“王爷传来旨意,让我们做好反攻敌军的准备,先解决敌东路军,后再配合王爷合围金兀术的主力,本帅决定明日开赴宝应,让在滁州的解元率军赶赴天长,再传令在六安的刘宝率军回撤舒城随时做好策应在庐州王爷的准备。”
另一边岳云率领一万骑兵离开庐州后就直奔东北而去,昼伏夜行了三日,七月十二日早上,又到了休息的时刻,岳云叫来副将董清道:“我们现在到哪了?”
董清答道:“已经命人打探过了,咱们现在在虹县地界了,虹县西边就是灵璧。”
岳云喝了口水摊开地图看了看道:“也就是说我们已经进入敌占区了,虹县在盱眙侧后方,敌人东路军几万人正在围攻盱眙,这样今晚我们就朝盱眙而去,争取明天早上到达盱眙,先解决这股敌人,老规矩路上碰到的不管是敌军斥候还是小股敌人亦或者运粮队,全部消灭掉,不可放跑一个人。”
董清抱拳道:“是,将军。”
就这样岳云率领一万骑兵于七月十三日早上便抵达了盱眙侧后方三十里处,董清向岳云汇报道:“将军,前方二十里发现敌军大营。”
岳云点头道:“命令全军休息,晚上突袭敌军营地,另外挑几个人换上敌军服装,晚上潜进敌营放火制造混乱。”
董清回道:“好,我这就去安排。”
就在岳云策划晚上偷袭围攻盱眙的敌军的时候,盱眙县守将岳超看着城外准备进攻的金军道:“卓伟,咱们守这盱眙城多少日了?”卓伟是毕业于兴汉岛崇武院的学生,后被分配到东路都督府韩世忠手下,现在是岳超的副将。
卓伟叹气道:“已经整整六十天了,原本守城的一万士卒,现在就剩六千还能动的了,不过加上征召来的城中青壮我们的人数还是一万。”
岳超说道:“青壮作用毕竟不如受过正规训练的士兵,守城器械方面如何?还有粮草?”
卓伟答道:“虎蹲炮弹药早就打光了,火油也用光了,现在就靠床弩跟雷霆车了,床弩用的弩箭现在没剩多少了,估计再打四五天就用完了,雷霆车倒不用担心,城里石头多的是,粮草也不用担心,战前城里可是储备了半年的粮草,眼下刚两个月,正常吃再吃四个月没问题,如果省着点吃能再吃半年。”
岳超点头道:“那就好,这城还得守一段时间呢,不过我看金军也到了强弩之末了,现在金军每天攻城就像例行公事,攻击强度远不如头二十天那么强烈。”
卓伟问道:“将军,你估计我们还要守多久?”
岳超若有所思道:“应该快了,前两天韩大帅传来消息,解元将军已经率军进驻了天长,天长就在我们后方,拒绝盱眙不远,也就**十里的距离,我估计距离反攻的时候不远了。”
卓伟说道:“说实话,现在我们不缺守城的东西,就缺受过训练的士兵,征召来的民夫四五个才能顶的上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若是士兵再多一些,我们就是守一年都不是问题,可是现在看着那些每天倒下去的士兵,有时候我就……”说着说着卓伟局势抹起眼泪来了。
岳超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你说得没错,可惜这就是战争,你死我活的战争,我们跟金人之间的仇恨是解不开的,以后这种场面多得是。”
七月十三日晚上十点钟左右的时候,苏烈带着十几个装扮成金兵的士兵偷袭了一个金军的巡逻小分队,拿到了暗号,随后他们顺利的潜入了金军大营隐藏了起来。
七月十四日凌晨三点的时候,董清叫醒岳云道:“将军,时候差不多了。”
岳云醒来道:“好,让全军上马做好准备,给苏烈他们发信号吧。”
岳云下令后,很快骑兵队就准备完毕,随后董清命人拿出几个窜天猴炮竹,点燃后,很快在夜空中炸响。
苏烈等人看到信号后,便在敌营中四处放火,金营登时一片混乱。
看到金营火起,董清喊道:“将军,苏烈他们得手了。”
岳云高喊道:“全军听令,冲进去,杀金狗啊。”
于是岳云便带着一万骑兵朝金营冲去,很快在通往金营的道路上便能听到哒哒哒哒的马蹄声跟喊杀声,只见岳云骑着一匹白色乌珠穆沁马,左手抓着缰绳右手提着一杆长枪腰间挂着一柄大马士革弯刀,一马当先冲入金营。
岳云举起长枪就是左冲右突,在金营如入无人之境,瞬间便有数名金兵命丧在他的长枪之下,跟随在岳云身后的士兵冲入金营后也是挥舞着大马士革刀左右挥砍。
岳云率军冲击的是金军的后营,而金军的粮草多数也放在后营,于是乎岳云怎会放过焚毁这个敌军粮草的好时机,很快原本就火起的金军大营火势就更猛烈了。
见金军后营差不多了,岳云便率军驱赶着溃兵往金军的中军大营而去,由于岳云在金军后营耗费了一点时间给了敌将在中军大营准备的机会,不过仓促之间准备的防守在溃兵的冲击之下不堪一击,岳云跟着溃军便进入了敌人的中军大营,接着便又是一番厮杀。
第六百八十九章 北伐之两淮乱战(三)
就在岳云向金营发起冲击的时候,盱眙城中的守军也发现了情况,卓伟叫起岳超道:“将军快醒醒,城外出事了。”
岳超醒来迷糊道:“怎么回事?金人打进来了?”
卓伟晃晃岳超道:“将军清醒一下,不是金人打进来了,是城外金营出事了。”
岳超这才清醒些道:“城外金营出事了?出什么事了?”
卓伟解释道:“将军,城外金营着火了,而且喊杀声一片,将军还是去城头看看吧。”
岳超闻言很快穿好衣服就直奔城头而去,当登上城楼看着城外金营的大火岳超也一脸懵逼,好半天才回过神道:“卓伟,你先派几个人出城打探一番,别是金军为了引我们出城而设的计谋了,另外留一千士卒守城,其他五千人在城门口做好出击敌人的准备。”
卓伟抱拳道:“是,将军,我这就去安排。”
过了一刻钟,卓伟回来禀报道:“将军,我们的人回来了,这不是金人的圈套,是金人被偷袭了。”
岳超点头道:“那就好,命令那五千人马出城攻击金营,不管是谁偷袭的金军,我都要好好谢谢他。”
随着岳超一声令下,他麾下的五千士兵很快出了城朝金营而去,此时岳云已经带领着骑兵把敌人的中军大营搅得一塌糊涂,就剩下敌军的前营了,此时敌将见势不妙早已经带着亲兵逃之夭夭了,整个军营失去指挥场面就更混乱了。
岳超的五千大军很快冲入的敌军前营加入了战斗之中,这五千将士心中都憋着一股气,他们可是被围攻了整整两个月,这下终于有机会可以出了这口恶气了,于是这五千人进了金营就像一头猛虎一般左右冲杀。
整场战斗持续到早上七八点才结束,整个金军大营四万人马,除了少数千余人趁乱逃走了,剩下的都被全歼了,光俘虏就有五六千人。
到了这时候,岳超才知道是谁帮助了自己,见到岳云后,岳超拉住他的手道:“你可是帮了我们的大忙,真是太谢谢你了,我叫岳超是这盱眙城的守将,请问阁下是?”
岳云回道:“我叫岳云,是奉王爷之命率军前来帮助东路都督府御敌的。”
岳超听罢笑道:“没想到咱们还是本家,多谢兄弟了。”
岳云指着战场说道:“既然解决了盱眙城的敌人,那我就该走了,这打扫战场之事就交给岳超将军了。”
岳超拉住岳云道:“这么着急就要走啊,怎么也得歇会儿吃过早饭再走啊。”
岳云摇摇头道:“多谢将军好意,给我们补充些军粮就好,还有我属下的几百名伤员还望将军能照看下或者送往后方,下面我部还要连续作战,不能带上他们。”
岳超拍着胸脯道:“没问题,此事就交给我吧,那些伤员我会尽快送回后方的。”
岳云抱拳道:“那小子就替部下多谢将军了。”
在补充了军粮之后,岳云便率军离开了,董清问道:“将军,下一部我们去哪里?”
岳云想了想道:“我们往西去寿春看看,那里也被围攻两个月了,而且那里还是金兀术撤退必经之地。”
岳云率军走后,岳超下令道:“卓伟,快些打扫战场,把能用的都搬回去,另外给韩帅发信告知他们咱们这里的情况,再派人把伤病员跟俘虏都运去后方。”
卓伟抱拳道:“是,将军。”
也就是在岳云离开盱眙的同一日凌晨,马扩率领的六万大军顺利在日照登陆了,登陆后,关胜跟翟亮带领三万大军往莒州跟沂州方向而去,马扩带领剩下的三万则朝海州而去。
也是在这日,李昕的旨意到达了襄阳中路都督府,曲端接到圣旨后即召来诸将道:“王爷来了圣旨,命我军等折彦质部到位后即刻北上南阳、洛阳一带,先配合西路都督府消灭敌人的西路军,然后继续北上收复河东,并给了我们目标,若能打到大同最好,打不到大同那就得打到雁门关,总之这一战是我们中路都督府博取战功的最好时机,王爷可是对我们中路都督府寄予厚望啊。”
曲端话音刚落,下边便嗡的炸开了,众将都对这次的最终目标惊到了,那可是大同啊,一百多年不曾收回的大同啊,而且从襄阳到大同近两千里地,这个路程可不短,这也意味着这次中路都督府征战距离之长,任务之重,但同时将领们的内心也是激动的,因为这也意味着如果此战成功,那么其战功绝对可以名留青史,不仅如此,将士们中间很多都是北方逃难过来的,这次北伐也意味着他们要打回去了。
曲端看着聊的热火朝天的将领们继续说道:“这次行动,本帅打算除了信阳跟光州的守军不动,剩余的八万大军跟随本帅出征北伐,董先、呼延通、王德、张侠跟随本帅出征,李道留下来指挥信阳跟光州的守军,等折彦质来了之后,你部暂归折彦质指挥,李将军也不用丧气,这次北伐是一次全国性的行动,不仅仅是我们中路都督府的行动,跟着其他军队打仗一样有军功可夺。”
李道点头道:“是,大帅,末将明白。”
曲端接着下令道:“都散了吧,各部备好物资后,于邓州唐州一线集结待命。”
众将抱拳道:“是,大帅。”
同样是在这一日,金兀术的十万大军抵达了庐州城下,此时的庐州城早已经处于战备状态严阵以待,金兀术沿着庐州城转了一圈,最后把大营扎在了北面,随后金兀术做出了一番安排,庐州城东由老将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两万大军负责,庐州城南由骁将仆散忠义率两万大军负责,庐州城西由孔彦舟带着完颜亮率领两万大军负责,剩下的庐州城北由金兀术自己带着四万大军负责,做出这番安排可以说如无意外金兀术对于庐州是志在必得,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其实他现在正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
第六百九十章 北伐之两淮乱战(四)
金军围城之后,李昕还特地带着赵鼎等人沿着城墙转了一圈,看着城外被金军围的水泄不通,李昕打趣道:“看来为了抓住咱们几个金兀术还真是下了血本了!”
张浚笑着回道:“那可不,咱们几人,一个大宋的摄政王、一个大宋的参知政事、一个大宋的御史中丞、一个大宋的兵部尚书,金兀术要真能把咱们几人抓了,那还真能灭了大宋。”
王庶冷笑道:“就怕他金兀术没有一幅好牙口,还没咬到我们呢就不行了,王爷可是给金兀术准备了一盘大餐,这好戏就要开始喽。”
李昕则问道:“泊英、正甫,守城准备的怎么样了?有没有信心守住城池?”
张俊答道:“回王爷,有信心,说实话要是论野战臣不一定能击败金军,但是守城臣有十足的信心能打退金军。”
李昕点头道:“那就好,有信心是好事,但是也不能轻敌,告诉将士们,这次守城时间不会太长,少则半月多则一个月形势必会大变,到时候就该我们去找金兀术算账了。”
二人抱拳道:“是,王爷。”
在城头视察了一番,没有问题后,李昕便带着人回府歇息了,不过虽然躺在床上,但是李昕却睡不着,明日大战就要开始了,虽然各方面准备一切就绪,可是李昕心中底气依然不是很足,两世为人这次可以说是李昕第一次亲身经历这么重要的行动,一次堪比前世二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式的行动,一次可以改变历史载入史册的行动。
这次北伐行动所有计划可以说都是李昕自己一手策划的,包括以自身为诱饵吸引金兀术率大军前来围攻的行动,实施这个行动风险可以说非常之大,当然收益也很大,高收益就意味着高风险嘛,只要这次行动成功了,那么金国无疑会遭到重创,而且会自此再没有崛起的机会,因为后边李昕肯定会把金国彻底拍死,如果行动失败了那没什么可说的,若李昕能逃出去那还好说,若逃不出去那就游戏结束了,不过既然所有准备都做好了,剩下的就只能看天意了。
想着想着,李昕就哼起了前世屠洪刚的名曲精忠报国,“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李昕越唱越激动,想想自己来到大宋已经二十多年了,当年十六岁的少年,现在已经快四十了,脸上也有了一些皱纹,这次北伐可以说就是李昕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了,就像歌词中所说,这二十多年的奋斗就是为了今日的北伐,想到这李昕更加坚定了信心。
其实除了李昕睡不着觉,就是士兵们很多也睡不着,平常训练是一回事,真打起来就又是另外一回事,这次守城的四万行营左右护军的将士中除了张俊曾经的五千老兵,其他人都不曾有过战场经历,不过他们虽然没上过战场,但是每年的训练他们还是一丝不苟的完成的,想必应该很快就能适应战场的氛围。
在这些士兵中,李清照的家仆赵春就是其中一员,有感于李清照的教导,赵春前年参军后就被分配到了杨沂中的军中,经过这一年多的训练,赵春训练成绩还不错,不过当真的到了庐州城,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金军,赵春内心还是有些害怕的,不过他不敢表露出来,他怕被别人笑话,其实跟赵春有同样想法的士兵不在少数。
而且就算赵春不想表达出害怕的心思也没用,因为他的身体出卖了他,站在城墙上往下看金军阵势的时候,他的腿肚子时不时的就打哆嗦,这点被他的队正李贵看在了眼里,不过李贵为了照顾赵春的面子没有当场揭穿他。
到了晚上,李贵把赵春叫出来散步道:“今天看着这场面你是不是有点怕?”
赵春矢口否认道:“没,没有啊,杀金贼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我怎么可能会怕。”
李贵摇头笑道:“你啊就别否认了,白天我都看见了,你的腿不停的在打哆嗦,其实害怕并不可怕,这很正常,而且又不是你一个人害怕,有很多人都跟你一样,所以你不用担心丢人啥的,就是我第一次见这场面也没有啥底气,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今晚我找你出来谈话是为了不让你明天守城的时候因为害怕而出现差错,想想我们平常的艰苦训练,再想想我们的家人,我们当兵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保家卫国?我们现在的好日子怎么来的?不都是王爷给的?我们如果不好好守城那对得起王爷对我们的付出嘛?对得起家人对我们的殷切期盼嘛?如果这次我们没守住或者因为害怕跑了,那我们的家人以后还有好日子过嘛?再说了,王爷这次可是陪着我们一起守城,王爷都不怕,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
被李贵一顿言语刺激,赵春也热血沸腾起来道:“多谢队正教诲,属下一定竭尽全力把金贼阻击在城外,不让金贼踏上庐州城一步。”
见赵春好些了,李贵拍着他的肩膀道:“好了,快休息吧,明天大战就要开始了。”
次日醒来,李昕洗漱完刚吃过早饭,杨沂中就进来奏道:“王爷,金人在城外叫阵,金兀术说要见王爷。”
李昕点头道:“好,正好本王也想见见金兀术此人,你去把赵相公等人叫来,我们一起去见见他。”
杨沂中抱拳道:“是,王爷。”
很快李昕便带着赵鼎等人登上了庐州北墙的城楼,站在城楼上,李昕中气十足的高喊道:“大宋摄政王李昕在此,城下哪位是金国四太子啊?”
金兀术闻言骑着马出列道:“在下便是大金四太子完颜宗弼,李昕你好啊。”
李昕这还是头一次见金兀术这个史书上有名的人物,只见他脸如火炭,发似乌云。虬眉长髯,阔口圆睛。身长一丈,膀阔三停。真个是人如恶虎,马似游龙。
第六百九十一章 北伐之两淮乱战(五)
此时张浚站出来呵斥道:“放肆,金兀术,你怎敢直呼我家王爷名讳?”
金兀术笑笑道:“呵呵,说起来我跟李昕都是王爷,也算平级,我怎么就不能直呼李昕姓名了。”
张浚刚要驳斥金兀术,李昕制止道:“不知金国四太子此次来我大宋何事?”
金兀术冷笑道:“你大宋不遵守和约,我这次奉了我家皇上之命来讨伐你们了,李昕,你若识相就早早投降,还能保住你大宋王爷的位置,只不过和议要重新签。”
李昕故作深沉道:“哦,那我倒想问问,这新的和议金国是什么条件?”
金兀术说道:“只给大宋保留两广跟福建,其他都是金国地盘,且大宋称臣,每年还要进贡岁币。”
李昕冷笑道:“金兀术,你也太猖狂了吧,当真以为我大宋无人能治得了你嘛?你最好摆正一下自己的位置,不要以为我们汉人好欺负,告诉你在中原这片大地上我们汉人才是主宰,你们女真人迟早还是要被赶回你们的老家,今日你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则本王亦不吝啬给你封个侯爷当当,这样岂不美哉?”
金兀术气哼哼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战场上见真章吧。”
李昕说道:“好啊,那就让我看看你们金国有没有本事攻破这庐州城,正好自靖康以来你们金人欠下我们大宋的累累血债也该好好算一算了。”
金兀术打马而归,金人很快组织了第一波试探攻城,这次试探攻城是为了查看庐州城的防御强度如何,不过杨沂中并没有上当,留下了很多杀手锏,只调配了部分兵力就把金兵击退了。
观看了第一次攻城后,金兀术回到中军大帐吩咐道:“韩常,这几日要加大一些攻势但是注意力度不要太大保持对庐州城的压力即可并以清除城外的防御工事以及填平护城河为主,让敌人没有放松的机会,另外要加紧赶制攻城器械,等攻城器械完成了,再加大攻城的力度争取一举拿下庐州城。”
韩常抱拳道:“是,大帅。”
接下来几日双方就在这么不温不火的攻防战中度过了,此时距离岳飞突袭燕云已经过去十二天,而韩世忠则刚刚接到岳超送来的盱眙大捷的消息,接到消息后的韩世忠当机立断命令解元率领两万大军从滁州赶赴楚州,他自己则率军从宝应赶赴楚州准备围歼敌东路军剩余一半兵马。
然而此时金军东路军主帅聂黎贝堇也收到了盱眙兵败的消息,他本能的感觉形势不太妙,现在的形势让他感觉有些为难,一方面金兀术命令他牵制住韩世忠部,可是经过两个月的攻城战以及盱眙大败他麾下的东路军已经损失大半,目下只剩下四万人了,以四万人要想牵制住韩世忠部有些不太可能,而且听盱眙逃出来的残兵说他们是被一股数量不明的神秘骑兵部队夜袭击败的,若这股骑兵部队与韩世忠部合力进攻他,那么他的东路军则可能全军覆没。
想到这里聂黎贝堇当即下了三道令,第一道命令让人把消息送去庐州交给金兀术做决定,第二道命令让人往山东各地送信命各地派出援军增加兵力,第三道命令让全军紧守营寨加强防守不给敌军偷袭的机会。
此时的聂黎贝堇还并不知道他的后方山东已经出大事了,马扩的三万大军正在日夜兼程经海州赶往楚州,而关胜跟翟亮自打进入山东后一下激起了山东百姓的热情,莒州跟沂州两地很快拿了下来,宋军到来的消息就像是一颗巨石砸入了湖中激起了千米巨浪,整个山东一下子乱成了一锅粥,金人统治区内暴乱程度明显提高了很多,也有很多百姓拖家带口奔赴莒州跟沂州,这造成两州的压力瞬间变得很大,关胜跟翟亮面对这样的形势显然准备不足,有些不知所措,两人商量一番一边给马扩去信询问对策一边安抚百姓。
也是在这一日,岳云率领的骑兵到达了寿春外围,经过一番侦查,岳云得知在寿春的敌人只有李成指挥的一万人后即决定还是用老办法,休息一日后夜里突袭敌军。
这时的寿春城内只有韩世忠麾下王胜率领的四千多正规军了,其他的都是征召来的临时民兵,战前的时候守备寿春的是东路军整整一万人,可见近两个月的寿春攻防战的惨烈,就算是现在寿春城外到处都是血迹斑斑,不过自从金兀术带着大军走后寿春便再也没有发生过战事,一则是李成不想攻城,当然他的一万人也无力拿下寿春,金兀术数万人两个月围攻寿春都没有拿下,就更别说他现在的一万人了;二则是王胜也无力进攻李成,毕竟王胜手里只有四千多残兵了,能守住寿春就不错了,于是两方就这么谁也不鸟谁默默对峙着。
一日后的夜晚,岳云部准时向李成的大营发起了突袭,由于金兀术给李成留下的一万人都不是什么精锐,故战斗解决的很快,那边王胜刚派军出城支援,这边就差不多结束了战斗,整场战斗不过一个多小时,不过可惜的是让李成跑了。
王胜见了岳云道:“我是东路都督府寿春守将王胜,你好。”
岳云回道:“在下岳云,是这支骑兵部队的统帅,王将军不必客气,是王爷让在下来支援你们东路都督府作战的。”
王胜叹息道:“金兀术此去庐州带走了大部分精锐,已经好几日了,也不知道王爷那边此刻如何了。”
岳云说道:“庐州城内有四万大军想来守一个月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我们现在首要的是需要抓紧时间按照王爷的方略先消灭敌人的东路军,然后再回国身来对付金兀术的大军,不过王将军现在可以把大军撒出去破坏金兀术的后勤运输线,寿春是通往庐州粮草补给的必经之地,光靠金兀术大军自身携带的粮草肯定支撑不了太久。”
王胜点头道:“多谢岳将军提醒,在下明白怎么做了。”
岳云抱拳道:“那王将军保重,军情紧急,在下先告辞了。”
第六百九十二章 北伐之两淮乱战(六)
辞别王胜后,董清问道:“将军,下一步我们去哪里?据俘虏供述光州那里还有金人的五万大军,然后就是楚州了。”
岳云说道:“不去光州,光州敌军兵力雄厚,战力也强,我们这点人去了肯定吃大亏,先去盱眙,把伤员放在盱眙,然后我们去楚州看看。”
董清抱拳道:“是,将军。”
又过了两日,折彦质部率军终于抵达了信阳,此时的信阳金军早已经撤围,完颜宗贤把五万大军都集中在了光州。
折彦质在信阳见了曲端寒暄道:“曲大将军别来无恙啊。”
曲端回道:“折大帅也好久不见,军情紧急,长话短说,我麾下的李道将军及信阳光州两地的守军就先暂时交给折大帅了,我要带领本部精锐北上了。”
折彦质点头道:“曲大将军放心吧,这里就交给我吧,曲大将军此次北上是立不世之功去了,折某在此提前预祝曲大将军马到成功。”
曲端抱拳道:“多谢折大帅好意,待功成之后,我一定会亲自请折大帅喝酒。”
折彦质答道:“好,那折某就等着曲大将军的庆功酒。”
也是在同一日,在光州的完颜宗贤收容了寿春来的溃兵,从溃兵那里得知了寿春李成兵败的事情,完颜宗贤在大帐内来回踱步,以他的五万大军牵制中路都督府还可以,若要再分兵牵制寿春就有些吃力了,但是寿春可是金兀术的后路,若无人牵制那必然会威胁到金兀术的粮道。
想到这里完颜宗贤叫来手下大将完颜褒:“刚刚得到消息寿春李成那一万人算是报销了,你现在带着一万人赶去寿春看看有没有机会占领寿春,若没有机会则牵制住寿春城的敌军别让他们出来破坏大帅的粮道即可,再有从逃出来的溃兵那里得知袭击他们的是宋军的一支成建制的骑兵部队,而且是夜袭,到了寿春你要注意此事,特别是谨防敌人的夜袭,另外你还要派人联络大帅,将消息告知于他,最后让他加快攻城速度,若拿不下庐州就先撤回来,我总感觉局势不太妙。”
完颜褒领命道:“是,将军。”
这一日是七月十九日,也就是说距离岳飞突袭燕云已经过去了十五天,此时的韩世忠与解元已经率领四万大军抵达了楚州城并紧挨着楚州城下了大寨,这一下子让聂黎贝堇感到了很大的压力,而马扩此时也已经率军抵达了楚州城北五十里处。
王奇向马扩汇报道:“大帅,前方五十里处就是楚州了,前方四十五里处发现敌军大寨,我们在前方抓了不少敌军巡逻的士兵,估计敌军应该已经知道我军的到来了。”
马扩点头道:“命令全军进入战备状态,防止敌军的突袭,我们就这么缓慢靠近敌军,若敌军不动我们就在距离敌寨五里处下寨,你的骑兵走在全军前方,随时注意敌军动向。”
王奇抱拳道:“是,大帅。”
王奇说得没错,聂黎贝堇已经知道了有一支敌军出现在了自己后方,这一下让聂黎贝堇有些慌了,前方韩世忠的四万人在那杵着,后方又出现了数目不明的敌军,而且自己后方出现敌军,那是不是说明山东已经出了大事,而且自己派出去的信使至今还没有回信,他们是不是都出事了?更关键的是现在想撤军都难除非自己带着亲兵跑路,若是那样即便回去了也会是大罪,可若是不动亦不行,自己不是率军守城,随身带的粮草有限,若被敌军包围了,过不了多久粮草耗尽那也就不用打仗了。
想到这里聂黎贝堇当即下令全军拔营向马扩军开去并以一万人断后防止韩世忠部的突袭,以目前情形来说只有击败马扩然后撤军才能保证损失最小。
敌军的动作很快被马扩侦知,得知消息的马扩立刻就地把军队转变为军阵严阵以待,就双方兵力来说都是三万人兵力相当,不过聂黎贝堇的优势是骑兵有一万人,而马扩只有五千骑兵,不过马扩的优势就是有韩世忠的帮助,若韩世忠能很快突破聂黎贝堇殿后一万人的防御那么这场仗就没有什么悬念了,若韩世忠不能很快突破这一万人的防御,那么这场仗就胜负难料了,不过总体来说宋军还是有优势,毕竟韩世忠马扩两部加起来有七万余人远比聂黎贝堇四万人要多的多。
聂黎贝堇的动作也很快引起了韩世忠的注意,韩世忠很快派人去侦查聂黎贝堇此番动作的原因,半个时辰后李世辅进来抱拳道:“禀韩帅,聂黎贝堇拔营的原因已经查明了,在聂黎贝堇后方十里处发现我军一支军队,我已经跟他们联系上了,他们是马扩马将军率领的大军,他们受王爷之命从华亭坐船于山东莒州登陆,而后日夜兼程赶来楚州配合我们击破敌东路军来了。”
韩世忠闻言兴奋道:“好啊,这下全歼敌军有望了,你有没有问他们来了多少人?”
李世辅答道:“问了,他们一共六万人,留了三万在莒州,来了三万人。”
韩世忠点头道:“嗯,聂黎贝堇此番动作是准备击破友军逃跑了,命令全军结阵出击配合友军全歼敌东路军剩余人马,你的五千骑兵走在全军最前边,用骑兵的速度击穿敌军殿后部队的防御。”
李世辅抱拳道:“是,韩帅。”
韩世忠下令后,四万大军很快动了起来,此时聂黎贝堇已经与马扩的三万大军对上阵了,聂黎贝堇一上来便派出一万骑兵从左右两侧开路冲击马扩的阵型左右翼,中间则是步兵冲阵。
马扩摆出的阵型则是把骑兵放在了中间,两侧是陌刀手长枪手,长枪兵后是弓弩手跟炮兵,不仅如此马扩还临时让人在左右两翼挖了很多不起眼的小坑,这对付骑兵的损招还是马扩从李昕那学来的,由于双方可以算是遭遇战,聂黎贝堇也没来得及派人查探战场也就没注意到这些事。
第六百九十三章 北伐之两淮乱战(七)
当金军的骑兵冲过来的时候首先面对的就是宋军弓弩手的箭支,等快冲到宋军阵前的时候突然有大量马匹马腿踏入小坑中而后马失前蹄把马上的人甩了出去,后边的骑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也来不及停下来了,一时间不少骑兵坠落在宋军阵前惨遭宋军弓弩手射杀。
马扩看着阵前的情形哈哈大笑道:“看来王爷的损招还真是有用。”
由于阵前这些小坑一下子减缓了金军骑兵的冲势,骑兵失去冲势在步兵面前就是待宰的羔羊,形势一下子变得对金军不利起来,失去冲势的骑兵不断被宋军射杀或者陌刀兵砍杀,聂黎贝堇看情况不妙立即让骑兵往回撤,这下轮到马扩出招了。
马扩挥舞小旗下令中间的骑兵出击,追击敌军溃退的骑兵并冲击冲击敌人步阵,步军则跟随骑军压上。
而此时的韩世忠也已经冲破聂黎贝堇殿后阻击他的一万人,李世辅率领的骑兵已经在冲击他的中军了。
宋军前后夹击,聂黎贝堇见大势已去便带领亲兵悄悄撤出了战场,逃走的聂黎贝堇带领亲兵往徐州方向而去。
留在战场的几万金军士兵经过半个时辰的战斗便被宋军全歼,此役金军四万人,除了少数逃脱,被杀死一万五千余人,剩余两万余人全部投降被俘了,而两部宋军则仅死伤五千余人。
这俨然又是一场大胜,战后马扩见了韩世忠道:“韩帅好啊,若没有韩帅相助,今日光凭我的人想吃下聂黎贝堇这四万人马可不容易。”
韩世忠摆摆手道:“这话应该是韩某说才对,我们东路都督府才应该感谢马大帅的援助,今日韩某就在楚州好好摆上一桌宴请马大帅以感谢马大帅援助之情。”
马扩也不推辞道:“好好,那今日我就承了韩帅的情,不过今日不能喝太多,明日我军还要赶路,还有我军的军粮怕是还需要韩帅补给些。”
韩世忠拍着胸脯道:“没问题,你们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这点事情就包在韩某身上了。”
两人正聊着,王奇过来禀报道:“二位大帅,从西侧来了一支骑兵部队,看样子应该是我军。”
马扩警惕道:“你确认当真是我军?别是敌军假扮的,命令全军进入戒备状态,你再去确认下。”
王奇抱拳道:“是,大帅。”
王奇刚要走,李世辅过来了道:“不用去了,我跟他们打过照面了,已经确认过了,确实是我军的骑兵部队,是王爷未来女婿岳云率领的骑兵,他们也是领了王爷之命前来配合我们作战的,只可惜来晚了一步没赶上。”
韩世忠打趣道:“哦,那跟李将军也算是亲戚关系,你李将军可是王爷的妹夫,既然岳小将军也来了,那今晚就更热闹了。”
过了一会儿,岳云便打马前来下马抱拳道:“二位大帅,实在惭愧,小将来晚了一步,没想到你们已经把敌东路军消灭了。”
韩世忠摆摆手道:“没事没事,岳将军的功绩某还是清楚的,前阵子盱眙大捷不就是你岳小将军的杰作,一下子减轻了我东路都督府的负担,某跟马帅已经讲好了,这里是某的地盘,今晚某做东请诸位好好吃一顿。”
岳云抱拳道:“好,那恭敬不如从命,晚辈就先谢过韩帅了,反正下一步晚辈还要跟韩帅一起作战。”
到了晚上,楚州天香楼包厢里,韩世忠举起酒杯道:“马帅、岳小将军,韩某先敬二位一杯,若无二位帮助,韩某的东路都督府将士若想消灭敌东路军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说罢韩世忠一饮而尽,马扩跟岳云看韩世忠喝了,两人也喝了。
喝完酒后韩世忠问道:“马帅下一步打算怎么打?”
马扩答道:“此次北伐,王爷交给我的任务除了帮助你们东路都督府消灭敌东路军还有便是攻占整个山东半岛,所以下一步我将率军回师山东,不过我军此战的伤员就要麻烦韩将军派人送回后方去了。”
韩世忠点头道:“这个没问题,那下一步我们便要分道扬镳了,目前王爷在庐州被金兀术十万大军团团围住,韩某接到王爷旨意,在消灭敌东路军后回师庐州与金兀术一较高下。”
岳云附和道:“韩帅,破金兀术,我会跟您一起战斗。”
马扩问道:“金兀术十万大军战力可比我们消灭的东路金军战力强不少,不知韩帅打算动用多少人去庐州?”
韩世忠说道:“目下某身边能凑出四万人,在庐州西南的舒州有一万人,在扬州还有一万人,某打算都带上,若再加上岳小将军的骑兵,应该能达到接近七万人。”
马扩若有所思道:“若再加上庐州城内的四万人,也就是十一万,敌我双方兵力对比基本就是一比一。”
韩世忠点头道:“是的,我军兵力并不怎么占优势,说实话,某心中还真没底。”
马扩笑道:“韩帅不必担心,此战应该没问题,金兀术部战力虽强,但是用不了几日,他肯定就会自乱阵脚了。”
韩世忠疑惑道:“哦,马大帅此话怎讲?”
马扩笑呵呵道:“此事事关王爷的北伐策略,且是我军最高机密,我本不该对韩帅讲,不过北伐打到今天,这事已经可以算不再是什么秘密了,或许过几天韩帅就会收到我军重大捷报,这份捷报将会对金军产生致命打击。”
韩世忠被马扩勾的心痒难耐道:“既然已经不算是秘密了,那马帅就不要卖关子了,快给某说说王爷的北伐策略到底是什么?”
马扩先问道:“若让韩帅指挥北伐?韩帅怎么打?”
韩世忠不假思索道:“这个问题某以前就想过,通过和议我军已经有了陕西,若让某指挥北伐,自然是西路都督府出潼关东进,东中两路都督府北上,三路都督府合力收复中原。”
马扩又问道:“韩帅此法不错,那我再问问韩帅,以三路都督府兵力能打到哪?”
第六百九十四章 北伐之两淮乱战(八)
韩世忠想了想道:“我军缺乏骑兵,从粮草后勤来说,我军能打到黄河一线就不错了。”
马扩点头道:“韩帅说得不错,那我想再问问韩帅,北伐打到黄河就停下,以后与金国以黄河为界,金国若南侵?我军是否有能力守住中原?”
韩世忠摇摇头道:“难说,还是那个问题,我军缺乏骑兵,黄河几千里防线,怎么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马扩叹息道:“既然守不住,那我们北伐的意义何在?”
韩世忠皱眉道:“确实是这样,打了守不住,还不如不打。”
马扩又问道:“那我再换个问法,韩帅以为北伐打到哪里才能让我们有一条合适的防线守住我们的北伐成果?”
韩世忠想都没想便说道:“那还用说,当然是燕云最合适了。”说道燕云,韩世忠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这时韩世忠看向马扩,马扩微微一笑,韩世忠倒吸一口凉气道:“北伐王爷要打到燕云?”
马扩点头道:“是的,韩帅说得没错。”
闻言在座几位陪酒的韩世忠属下也震惊了,只有岳云一脸淡然的在那坐着,李世辅看岳云很淡定碰了碰岳云的胳膊小声道:“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此事?”
岳云轻轻的点头道:“回姑父的话,正是,家父就是王爷北伐策略的执行人之一。”
韩世忠想了一下道:“不对啊,从后勤以及国力来说,我军最多也就能达到黄河一线,从黄河到燕云还有近千里的路程,要打到燕云该如何打?”
马扩笑呵呵道:“韩帅,难道只能走陆路打燕云嘛?那我军又是如何出现在山东的呢?”
韩世忠听了一拍桌子道:“某明白了,是海路,王爷一定是派人走海路偷袭了燕云。”
马扩说道:“没错,正是如此,而这个偷袭燕云的人就是岳云的家父岳飞,王爷完整的北伐策略就是首先吸引金军主力南下远离燕云,而后派岳飞将军统领十万大军走海路突袭燕云山前几州,而后是刘錡将军率领五万大军也是走海路在金国化城登陆,韩帅请看这里是燕云,这里便是化城,在化城登陆可以直捣金国腹地,刘錡将军的作用就是吸引金军部分兵力减轻燕云岳飞将军的压力,要知道只要岳飞将军踏上燕云的地界,金国知道了一定会派重兵反扑,在岳飞跟刘錡二位将军登陆后,才轮到我的军队登场,而我军的任务韩帅也已经知道了,我想后边击败了金兀术主力后,韩帅就会随王爷北上收复中原、河北大片失地,而后驰援在燕云的岳飞将军。”
听完马扩讲解后,韩世忠砸吧嘴道:“妙啊,妙啊,王爷的北伐策略实在是令韩某佩服。”
马扩点头道:“是啊,当初我第一次听到王爷的北伐策略的时候也跟韩帅一样很震惊,王爷的北伐策略可是将燕云、两河、中原都包括在里边了,这得动用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完成,可是后来我细细琢磨了一番越想越觉得王爷的北伐策略可行,只要我们在燕云站住了脚,那么收复的大片失地我们就可以慢慢消化,不至于总是被金人骚扰的不得安宁。”
韩世忠若有所思道:“有王爷在,真是我大宋之幸,马帅这么一说,某对后边的战事就有信心了。”
马扩说道:“据王爷传来的信息,岳飞他们是在七月四日登陆的燕云,如今已经过去半个月,想必岳将军他们已经在燕云站稳了脚跟,等过几日金兀术得到燕云的消息,再加上金军东路军覆灭的消息,金军军心必定大乱,那时候就是消灭金军的好时机。”
韩世忠摸了摸胡须道:“如此说来,某还需要快些赶去庐州啊,好,明天休息一日,后天全军开拔庐州城与金兀术决一死战。”
就在东南大战的时候,驻守燕云的岳飞部则一直在抓紧时间加强各地以及五大关口的城防,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自从抢占燕云这半个月来,燕京附近五大关口都是只许进不许出。
燕京府衙,自打进占燕京后,这里便被岳飞征用为指挥所了,夏天的燕京还是很热的,李若虚进了府衙就先喝了一杯凉水,岳飞见了问道:“李先生,这地分得怎么样了?”
李若虚擦着脑袋上的汗水答道:“所有金国贵族的地都分出去了,不过有些汉人跟契丹百姓还是不放心我们啊,他们总是问我们会不会撤走,会不会丢下他们不管。”
岳飞若有所思道:“这些担心都是人之常情,毕竟我们现在算是孤军深入敌人后方,李先生你告诉他们,我们来了肯定就不会走了,绝对不会丢下他们不管,但是他们若想保住自己已经得到的利益就要帮助我军守城运粮或者参军也行。”
李若虚坐在椅子上道:“好,我知道了,这事就交给我们吧,这天气是真热,大帅得注意注意将士们的身体,别中了暑气。”
岳飞答道:“这事我已经安排下去了。”
这个时间点不仅燕云热,就是庐州也热,不过庐州这个月份正是雨季。
七月二十日,庐州城天降大雨,刚刚持续了一日的炮声也因为这场大雨平息了下来,换来的只剩下了零零散散的喊杀之声。
自打七月十四日金兀术率军围了庐州城之后,因为需要时间来铸造攻城器械,故双方的攻防战一直在不温不火中进行,而且头几日的攻势金军的目标也不是冲着城墙去的,而是冲着城外的各种防御工事以及护城河而去的,直到七月十九日这一天攻城器械铸造完成,而城外的防御工事清除的差不多了且护城河有几处已经填平了情况下,金军的攻势才猛烈起来,金军猛攻的头一日便给了宋军极大的压力,不过好在杨沂中跟张俊守城指挥得当,金军的几波猛攻都被打了下去,宋军方面在兵力上明显弱于金军,但是在战斗意志方面,宋军却并不弱于金军一点。
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伐之两淮乱战(九)
不过双方这刚持续一日的激烈攻防战便被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给给浇灭了,城外的金兀术看着外面的大雨叹气道:“韩常,给各军下令都撤回来休整吧,这么大的雨,打也是浪费物资跟兵力,等雨停了再说。”
韩常抱拳道:“是,大帅。”
城内庐州府衙,李昕看着外面的大雨兴奋道:“哈哈,看来老天都向着我们啊,这下将士们可以好好歇歇了。”
赵鼎点头道:“是啊,如今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时间,能拖一天是一天,每多一天时间,我们的胜算就多一分,这场大雨真是及时雨啊。”
张浚则说道:“可不,这老天爷都向着我们,不过昨天金军的攻势是真猛,若没有这场雨打断了金军的攻势,还真不知道面对这样的攻势我军能守住几日。”
王庶说道:“张中丞,你瞧着吧,这样猛烈的攻势金军持续不了几天,也就最多一周,你别看金军攻势猛,但他的消耗也不少,昨天一战金军最起码伤亡了三千余人,加上前几天的我估摸着金军起码已经伤亡七八千人了,还有就是粮草的问题,在庐州拖得越久,金军粮草越困难,这里毕竟不是金人的地盘,庐州距离金人统治区还有两百多里地呢。”
王庶说起金人的伤亡情况,让李昕突然想直到自家军队的伤亡情况,于是李昕问道:“王尚书,我军昨天伤亡几何?”
王庶答道:“禀王爷,昨日一天我军伤亡千余人,若加上前几天的,已经伤亡两千余人了。”
李昕点头道:“也就是说我军也已经消耗半成兵力了,也不知道韩世忠那边怎么样了!赵相公,韩世忠部可有消息传来?”
赵鼎摇摇头道:“目前还没有。”
次日雨过天晴,双方重开战火,庐州城城墙周长约三十里,东西长约十里,南北宽约五里,城墙上每五十米便设置有一台床弩,每二十五米设置有一门虎蹲炮,在每面城墙下方亦设有数十架雷霆车,这样的防守火力不可谓不强大。
而金军的攻城器械也很强大,就拿投石机来说,经过几天的准备,金军的投石机数量达到了近千架,庐州城每面城墙都要面对金军数百架投石机,不过金军投石机数量虽然很多,但是射程却不如宋军的雷霆车,金军投石机射程最远不过两百多米,而宋军雷霆车却可以达到四五百米几乎是金军投石机射程的两倍,正所谓你打不到我,而我却能打到你,且宋军的雷霆车的目标正是金军密密麻麻的投石机。
于是站在城墙上观战的李昕经常看到有的金军投石机还没抛出几块石头就被自家雷霆车击毁了,而后金军很快清理后又推出一架备用投石机,除了双方投石机的互相比拼,城墙附近的战斗也非常激烈,要说雷霆车是专门为敌人投石机准备的,那么城墙上的床弩跟虎蹲炮就是为了敌人的步兵以及攻城锤准备的,面对密密麻麻的步兵攻城正是虎蹲炮大显神威的时候,基本上一颗炮弹落下去能炸死炸伤少则两三人多则七八人,一轮炮下去就能收割几百人的性命。
但是时间一长,金军这样的情况便渐渐的好转了许多,见多了也就不怕了,何况集群冲锋的时候,金兀术投入到攻击之中的也大多都是北方汉人或者契丹签军,真正的精锐女真人都没投入进去,死的不是他们的族人,他们女真人也不心疼。
站在城墙上观战的李昕亲眼看着这激烈的战争场面虽然表面镇定,但那只是强装镇定而已,毕竟作为大宋最高统治者不能把“怕”表现出来,不过这毕竟是李昕第一次亲眼见证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场面,这可比电视上表现的要真实多了,时不时的李昕就能看到有死亡或者受伤的士兵被抬下去,这些士兵要么被石头砸中要么就是被箭射中,那血肉模糊的场面让李昕想呕又不敢呕。
虽然李昕来到这个世界后已经杀死了几十万人了,但真正亲身经历这回却是第一次,看着这激烈的攻防场面李昕觉得有必要加快热兵器的研发速度,算算时间,陈规拿走火枪资料已经好几个年头了,也不知道现在研发情况怎么样了。
其实陈规这时已经带着火枪成品到了临安了,若李昕不亲自上战场的话现在已经能看到火枪的成品了,不过只是火绳枪成品,燧发枪还没研发成功。
在城墙上观战了一小会儿,李昕就被杨沂中赶了下去,毕竟石头无眼李昕要是万一被砸中就完犊子了,而且李昕本人战斗力不高,待在城墙上也是给守军添麻烦,其实在李昕登城观战前赵鼎等人都劝过,不过李昕不听劝阻非要登上城墙给士兵们打打士气让他们知道自己这个王爷跟他们同在。
下了城墙后的李昕又去了伤兵营,自打李昕接手大宋后,伤兵营制度就被李昕逐渐推广到了全军,伤兵营的到来在军中大受欢迎,毕竟若能活着不是每个人都想死,当然伤兵营中的护士大部分都是女性这一点也是让伤兵营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而且随着酒精的普及在几场战事中伤兵的死亡率可以说是直线下降,不过就是军中医护现在数量还不够,毕竟培养医生跟护士是需要大量时间的。
李昕带着赵鼎等人走进干净整洁的伤兵营,干净整洁是李昕对伤兵营的第一要求,毕竟干净的环境不容易滋生细菌,战争产生的伤兵基本都是外伤,依照现阶段的医学发展,抬进伤兵营的伤兵轻伤还好说,重伤员大部分只能靠截肢求生存,所以李昕在伤兵营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残疾人,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
在伤兵营中走动的李昕碰到了一个年轻女子,那女子一身绿衣,正笑吟吟的俏立在伤兵身边,一张美丽的俏脸上,噙着温婉的笑容,此女子看起来二十岁上下的样子,她在一边跟伤兵聊天一边用笔记录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