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马背山上
四个人相互打着气,然后继续往前走。
过了一会儿,从沟口进来的人里面有一个人冲她们喊道:“是不是桃花你几个?”
听到宇文松的声音,四个人这才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对面来的四个人分别是宇文松、陆民、陆坤以及胖嫂子的男人。
桃花、宁慧慧、杨娜和胖嫂子前后一共刨了十二天鸡爪连,后面就很少能抛到了。
这天桃花、宁慧慧和杨娜三个人一起在陆安家聊天,宁慧慧说道:“现在正是摘金银花最好的时候,就是没有刨鸡爪连挣钱多。
路上收金银花一斤10块钱,好处是不用钻林子。你俩愿意去的话,我把你俩带上。”
桃花说道:“去么,反正在屋也没有啥事,拾到篮子的都是菜。”
杨娜说道:“那我也去。”
宁慧慧说道:“那咱就说好了,明个早起五点一准出发,走到地方有一个小时的路程呢。”
第二天桃花凌晨四点就起了床,吃完饭,她带上干粮和水便往娘家走。
三个人碰了头,然后沿着公路走了半个小时,来到了马背山脚下。
歇了口气,三个人开始沿着山路往上爬。
山路很窄,无法容纳两个人并排走,因此宁慧慧走在最前面,桃花走在中间,杨娜走在最后面。
她们走到半梁上的时候,听到前面有人在说话,“今个咱四个来的时间刚刚好,等走到地方天大亮了,就可以直接摘金银花了,一点儿都不浪费时间。”
宁慧慧从下面往上一看,前面的四个人着提竹笼、背着黄帆布挎包,正走在杂草掩映的山路上。
宁慧慧说道:“今个来的人不少,好像有一个人是菊花的婆婆赵凤梅,就是太远了看不清。”
桃花说道:“人多了热闹。”
宁慧慧叹了口气,说道:“人多了,都抢着摘,连折带攘的就不好摘了。”
杨娜说道:“咱三个走快些,追上她们,说好到时候不准攘。”
三个人追上去一看,其中的一个人果然是赵凤梅,其余三个人虽然不熟,但是也都认识,她们都是和赵凤梅一个村的。
赵凤梅看到桃花她们追上来了,脸一沉,说道:“你三个也不嫌远,还跑到我这儿坡上摘金银花来咧。”
桃花笑着说道:“姨,菊花是我妹子,是你儿媳妇,咱都是一家人。”
赵凤梅听了这话,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哦,天没亮好,我么认清人,原来是桃花跟菊花的大嫂、二嫂呀。你三个咋来的这么早的?”
桃花说道:“还没有你几个早,这不是还在你后头么。我三个害怕你几个独独(孤独),就来给你几个做伴来咧。”
听了这话,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七个人继续往前走,接连拐了好几个弯,来到了山梁顶上的地坎边上,坐下来休息了一会儿。
一阵凉风吹来,几个人恢复了气力,宁慧慧说道:“趁凉咱往地方走。”
七个人从地坎下面的小路沿着坡边往长着金银花的地方走,走了有十多分钟,迎面扑来了金银花的香气,桃花赞叹道:“香的很!这味道真提神!”
又往前走了几分钟,几个人就被小路旁生长的金银花树伸出的枝丫挡住了去路,枝丫上长满了金银花。
宁慧慧用手指着金银花花蕾,对桃花说道:“要摘这种白色跟黄色的花蕾,不要摘已经开了的花和绿色的小的。
金银花是一对儿一对儿长的,大小都差不多,一次摘一对儿。”
沿着路,七个人一边往前走,一边摘长在路边的金银花。
不大一会儿,路边的金银花就被摘完了。
这时,赵凤梅对大家说道:“咱可提前说好,一会儿到了瘪子坑,都不能乱攘,一道一道的往过齐齐的摘,这样不糟蹋,也能摘干净,天天都能来摘。”
其他人听了,都点了点头说道:“肯定齐齐往过摘!”
到了瘪子坑,桃花往四周看了看,高兴的说道:“妈呀,咋这么美的,繁得很!”
七个人都把装干粮的袋子挂在路上的树上,然后各自提着竹笼,一人按照一抱宽的距离往前摘。
大家从金银花树顶上开始摘,一会儿站着,一会儿蹲着,一会儿坐在地上。
宁慧慧跑的最快,其他人都被落在了后面。
赵凤梅左边挨着宁慧慧,她看了一眼宁慧慧摘过的金银花树,发现宁慧慧只摘了树顶上的金银花。
赵凤梅说道:“她大嫂,你别着急,摘花要一层一层的摘,你光摘上面的摘不干净,今个太阳一晒,明个花就开了,就可惜了。”
宁慧慧头也不回的说道:“姨,你得是看我摘得快,把你的行(每人一列)参了吧?”
赵凤梅说道:“看你这娃说的啥话,我是说摘干净些,就能多摘几天,省得糟蹋了。”
宁慧慧说道:“坡上长的,我想咋样摘就咋样摘,能咋些?”
赵凤梅说道:“你这娃咋听不来话呢?”
桃花见状,赶紧打起了圆场,她笑着说道:“慧慧姐,姨说的对着呢,一层一层的摘还少跑路。
你给我说过‘跑跑跑,空空瓤;围围围,谷堆堆’,对着不?”
宁慧慧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跑惯了,静静的围着摘,就把我急得不行。”
桃花说道:“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光看跟前的,别往远处看,这样就能耐住性子了。”
旁边一个跟着赵凤梅一起来的,看着有六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指着桃花说道:“这个女子说的对着呢,摘金银花就是要有耐心,只看跟前的摘。
你一看远处树上一爪一爪的,心就跑了,光想着往前跑。”
宁慧慧听了这话,又回头重新把漏掉的金银花摘了一遍。
太阳晒到了正头顶上,桃花摘了满满一笼金银花,她看了看手表,十一点四十分。于是她说道:“咱都去吃些馍,喝些水,歇一会儿再摘吧?”
桃花旁边的一个妇女说道:“笼还没有满呢,等一会儿再吃。”
说着她抬起头看了一眼桃花的竹笼,惊讶的说道:“你看陆安这女子,拿的笼比我的大,都满满一笼了,还是年轻人手下快。”
其他几个人都互相看了看,没有一个人手上的竹笼是摘满了的。
第七十七章 去白鹿原下麦场
杨娜走过去看了看桃花摘过的金银花树,赞叹着说道:“桃花你咋摘的这么干净呢,只剩下树顶顶上一点儿绿花骨朵儿了。”
桃花说道:“我摘的慢,笼也小些。”
吃干粮的时候,那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太太凑到桃花身边,说道:“女子,你摘的多,笼里的叶子少,做事手下快,干净利落!”
桃花笑着说道:“咱都差不多。”
休息了一阵儿,七个人又一字排开,开始摘金银花。
这次宁慧慧多了个心眼儿,摘了一会儿,她就往桃花的竹笼里看了看。这一看,她心里不由一惊,自己的竹笼里还没有多少金银花,可是桃花的笼底都已经被盖住看不见了。
宁慧慧放慢了速度,仔细观察桃花如何摘金银花。
宁慧慧发现桃花摘金银花的速度和自己差不多,不过自己每次摘一对金银花,桃花一次却摘两对。
另外桃花把装金银花的竹笼放在胸前,自己却把竹笼放在地上,自己每摘一把花就要弯腰去放进笼里,这样下来时间一长,差距就出来了。
看明白了以后,宁慧慧笑着说道:“桃花,我摘了多年金银花了,今个跟你学了一招!”
桃花之前就已经察觉到宁慧慧在看自己摘金银花,只是为了照顾宁慧慧的面子,所以才没有说破。
这时她听到宁慧慧这么说,便说道:“慧慧姐,我也是跟你学的呀。”
宁慧慧看着挑花笑了笑,然后继续去摘金银花。
下山的时候,七个人一边走,一边聊天。
桃花对不远处的赵凤梅说道:“姨,菊花准备盖房的话,你往后要帮忙,就摘不成金银花了。菊花跟李顺都没经过这事,还得你多费心给料理。”
赵凤梅一边继续往前走,一边说道:“她想住新房,他俩自己张罗着盖去,我还要挣钱,给小儿子说媳妇呢。”
桃花心中有些不高兴的说道:“姨,李顺也是你大儿子,你就一点儿都不心疼?得是菊花对你跟我姨父不好?”
赵凤梅依然没有回头,她说道:“馍放坏了,给猪吃,都不给我老两口吃。”
桃花说道:“桃花自小跟我一起长大,不是那样的人。再说了,馍坏了肯定不能给人吃啊。”
赵凤梅说道:“分家的时候,我让把锅台盘到大门背后,死活都不肯,不就是怕我老两口吃她锅里的饭么。”
这时,宁慧慧忍不住说道:“谁见过有人把锅盘到堂屋的?把房盖了不就有地方了么。”
赵凤梅说道:“我哪里有钱给他俩盖房,给李顺把媳妇说了,我还有小儿子呢。你姨父说李顺还得给他兄弟认彩礼呢,谁让他是老大。”
桃花想起了自己之前的事情,心中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忍不住为菊花鸣不平道:“你的儿子,咋能让李顺给说媳妇呢,李顺跟菊花还过日子不?”
赵凤梅觉得自己的话说的有点儿多了,就干笑了几声,然后说道:“你姨父也就随口一说,李顺要自己盖房,忙肯定还是要给帮的,到时候也免不了还要你几个来给帮忙。”
走到山脚下时,天阴沉沉的,眼看着就要下雨了,闷的人几乎透不过气了。
过了六一儿童节,宇文松和桃花商量着去下麦场。
刘芳答应给宇文松喂猪,给两个孙子做饭吃,桃花走的时候把家里的钥匙留给了刘芳。
一大早,宇文松、桃花和同村的卞勇、小红两口子坐最早的一趟班车赶去白鹿原上下麦场。
四个人刚一上原,就有一个中年汉子走过来问道:“你四个得是来割麦的?”
卞勇说道:“就是的。”
中年汉子说道:“那就跟我走。”
宇文松问道:“你屋在哪里?有多少地的麦要割?少的话,就让他俩去,我俩另寻活。”
中年汉子说道:“我屋二亩八分地的麦都焦了(熟透了),我都在这儿等了半个小时了,找人割麦。
我屋在巩村,离这儿也就一里路。你四个先到屋把饭一吃,然后再到地里割麦。”
卞勇说道:“先到地里看看。”
中年汉子说道:“那也行,趁凉割,我一会儿让我媳妇儿把饭跟馍送到地里吃也一样。”
来到麦田边上,大片的麦子一眼看不到边。
中年汉子指着其中一块儿地说道:“就是这一块儿,二亩八分地。一亩地十八块钱,给咱割完,就给现钱。”
卞勇扭头就走,一边走,一边说道:“咱走,找下一家割。”
中年汉子说道:“说的好好的,咋说走就走,我给的是市场价。”
卞勇说道:“你以为我几个才来,不了解行情,我来的时候都打听过了,今年一亩地给二十块钱。”
中年汉子说道:“有这个价么错,不过那是倒在地上的麦给的价。唉,算了,我这麦也不能等了,二十就二十吧。”
卞勇和宇文松用步子丈量了一下地亩数,二亩八分地没错,四人这才开始准备割麦。
四人取出随身带来的镰床和刀片,安装好后,卞勇说道:“我跟小红先割一个子麦捆好,这儿跟咱自己割麦有些不一样。
咱山里割麦是一把一把的抓着割,这儿是用手一揽直接割一抱麦。”
很快,卞勇和小红就捆好了一捆麦。
卞勇说道:“这叫抱镰子,割起来速度快,有掉了的麦也不用捡,割完拿完以后,主人家会用耙子来耙。
这儿的人地多,每年麦忙的时候就是抢收,就讲究个快,主儿家最怕下雨麦芽了(被雨水泡了,小麦会发芽)。”
宇文松和桃花也照着之前卞勇两口子的样子一人割了一抱麦,然后捆好。
卞勇在一旁看着说道:“就是这样割。
你俩一合手(两个人配合,其中一个人割一抱小麦用来当做做捆小麦的绳子,另一个人割一抱小麦直接放在上面,这样就可以很快捆好一捆小麦),
我俩一合手,咱一起往过割,慢慢就割顺了。”
卞勇夫妇下麦场有经验,割起来速度很快,不大功夫,桃花和宇文松就落在了后面。
看着卞勇两口子的背影,桃花心里不免就有些着急起来了。
第七十八章 麦客
桃花手下加快了速度,但是还是无法赶上卞勇夫妇的速度,只好说道:“我俩今个拖累你俩了。”
小红说道:“我俩第一年还没有你俩速度快呢,你俩割顺了肯定比我俩还快,你俩在咱村都是麻利人。”
割了三分之一的麦子,主家把稀饭和馍给送来了,四个人吃喝完了又接着割小麦。
桃花拉了拉宇文松的袖子,示意宇文松放慢速度,然后仔细观察卞勇两口子割小麦的动作。
看了一阵儿,桃花说道:“是我开始揽的麦太少了,光下腰子(用小麦做的捆小麦的绳子)了,捆的麦个子小,自然就慢了。”
阳光照耀着大地,旷野里一片“噌噌噌”的割麦声。
卞勇说道:“这麦晒的焦的,好割很……”
小红打断道:“桃花跟宇文松跑咱俩前面去了。”接着她又起身对桃花说道:“你学啥就是快!”
正说着,四人身后来了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说道:“麦客,等你几个把这些麦割完了,就给我屋割,行不?”
卞勇问道:“你屋有多少地的麦要割?”
中年男人用手指着旁边的麦田,说道:“一共两块地,你现在割的这个地旁边这一块儿,两亩一,还有另一块儿两亩四。”
卞勇问道:“给多少钱一亩?”
中年男人说道:“跟你现在割的一个价,我从来不亏下苦的人。”
四个人飞快的割着田里的小麦,十一点半的时候,就把二亩八分地里的小麦都割完了。
吃午饭的时候,主家说道:“我还有一块儿地,一亩二,也能割了。”
宇文松跟卞勇两个人都相互谦让着,把多的让给对方,桃花打断道:“是这,我跟宇文松刚开始割,手下慢,一亩二的,我俩割,你跟小红割两亩一的。”
卞勇看着宇文松说道:“那也行,咱吃完饭就赶紧起身。”
来到地里,宇文松用脚步丈量了面积,然后和桃花开始割麦。
割了将近两个小时,小麦割完了,主家给付了八十块钱。
宇文松把钱递给桃花让桃花收了起来,两人正准备离开。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走过来说道:“麦客,停一下,去给我屋割麦。”
宇文松扭过头问道:“你屋有多少麦要割?”
妇女答道:“两亩四分地。”
宇文松又问道:“远不远?”
妇女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块儿麦田。
到了地方,宇文松用脚步连续丈量了两遍地亩,然后对妇女说道:“你说的不对吧?这一块儿地是两亩八分,中间的麦还倒了不少。”
妇女的脸一红,两只手相互搓了搓,说道:“那个,应该是我记错了,你俩赶紧给咱割,一亩地我给二十块钱。”
宇文松说道:“倒地的麦不是这个价,你找其他人割吧。”说完就拉着桃花要离开。
妇女看着自家地里熟透了的小麦,有些焦急的对宇文松说道:“麦倒的不多,我另加五块钱,你看咋样?”说完她又看向了桃花。
桃花说道:“算了,咱不挪地方了,给这个嫂子把麦割了。”
宇文松对妇女说道:“那是这,你给我俩送些水过来。”
妇女一边答应着,一边往村子里走去。
经过中午太阳的暴晒,这时候地里的麦秆都显得很脆,“噌噌噌”的割麦声在旷野里连绵不断,听起来很动听。
不大功夫,妇女提着水壶走在前面,她男人在后面拉着架子车往麦田这边走来。
男人站在地坎上仔细一看,笑着说道:“这速度!现在割的都够拉一车子了。”
妇女冲着宇文松和桃花喊道:“麦客,喝水了!”
宇文松割麦的手没有停下,他大声说道:“倒的凉上,一会儿喝。”
又割了一会儿,宇文松对桃花说道:“咱过去喝些水,别抗水(缺水)了。”
坐在地坎上,用毛巾擦了擦汗,两个人一边喝水,一边聊天。
宇文松猛灌了几大口凉开水,然后看着桃花说道:“下麦场累人的很,你吃不消的话,明个就回屋去,我一个人割就行。把你累着了划不来。”
说着,宇文松起身从行李里面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白糖袋子,给桃花喝水的黑粗瓷碗里放了两勺白糖。
桃花喝了一口,说道:“真甜,你给你碗里也放一些,下火。”
宇文松把自己的碗倒过来给桃花看了看,然后笑着说道:“我都喝完了。”
桃花把碗里的水一口气喝完,然后说道:“么事,你不用担心我,我从小就锻炼下了,就是吃苦的命。只要能挣钱,这都不算啥。现在歇好了,咱继续割吧。”
说完,桃花就起身走进了麦田里,宇文松跟在她身后。
桃花和宇文松每隔一个小时喝一次水,晚上七点半终于把这两亩八分地的小麦割完了,两个人坐在地坎上休息。
八点钟妇女和她男人来拉完了最后一架子车的小麦,桃花和宇文松一起跟着回去吃晚饭。
六月份,天气很热,吃过饭,桃花和宇文松跟着大家一起坐在场院里面一边纳凉,一边聊天。
不大一会儿,一个姓袁的大叔过来跟聊天。他对妇女的男人说道:“我看今个你叫的麦客,割的又快又干净,明个你还有要割的麦么?”
男人说道:“明个再晒一天,跟你连半(地半子)的那块儿地就能割了。”
袁大叔笑着说道:“那是这,明个让这俩麦客先给我割,你也是给一亩地二十快钱吧!”说话的同时,他有意无意的看了桃花和宇文松一眼。
男人用手一指,对袁大叔说道:“麦客就在这儿呢。”
袁大叔笑着对宇文松说道:“你俩明个给我屋割麦咋样?”
宇文松问道:“你屋有多少地的麦要割?”
袁大叔说道:“我屋人多,明个要割的那一块子地,有四亩,一亩地二十块钱。”
宇文松又问道:“有没有倒了的麦?”
袁大叔说道:“没有,我那块儿地,种的不稀不稠,长的好着呢。”
桃花这会儿有些心不在焉,宇文松和袁大叔的对话,她有一句没一句的听着,她心里一直盘算着晚上睡哪里呢。
桃花之前听卞勇说过,下麦场如果不是正好给主家连着割麦,晚上就只能要么住店,要么睡在麦秸秆堆里凑活一晚上,大部分时候为了省钱都是睡麦秸秆堆。
听到这里,桃花心思一动,试探着问道:“叔,那是这,现在天亮的早。
我俩想明个起早趁割麦,今黑就歇到你屋,明个早起四点半你把我俩带到地里,你看行不?”
第七十九章 村主任家小住
袁大叔转过头看了一眼桃花,随即他就明白了桃花的意思,然后他再次看着宇文松笑着说道:“行,那现在就跟我走,我也是这个意思,麦熟了,早些从地里割回来才放心。”
刚走了没几步,卞勇和小红就迎面走了过来。
卞勇问道:“你俩明个有活么?”
宇文松指了指袁大叔,说道:“明个给这个叔屋里割,我还准备一会儿寻你俩去呢。”
卞勇点着头说道:“有活就好,我还害怕你俩没有找下活,准备叫你俩明个跟我一起割呢。”
桃花拿出钱递给小红说道:“这是今个咱刚来的第一家主儿家给的工钱。”
小红分出一半钱,看了一眼卞勇,然后放在桃花手上,说道:“明个咱都有活,今黑就早些睡。”
说完,四个人就分头去麦主家休息了。
袁大叔是村主任,家里住的是一砖到顶的房子,屋里很宽敞,收拾的也很干净。
用凉水冲了澡,桃花把两人的衣服洗了,晾在了屋外院子里的铁丝上。
宇文松对袁大叔说道:“叔,明个早起四点如果我俩没醒来,你就过来喊一声。”
袁大叔满口答应着回自己屋休息了。
六月天,就算是入了夜,也依然很闷热,蚊帐外面有好几只大蚊子来回的飞着,窗外不时传来阵阵的虫鸣声。
然而架不住一天的劳累,翻了几个身,桃花和宇文松就睡着了。
“吱呀”一声,院门打开的声音惊醒了桃花。
桃花从枕头底下摸出手表,看了一眼时间,便用手推了推宇文松,说道:“四点了,咱赶紧起。”
宇文松一骨碌就爬了起来,一边穿衣服,一边说道:“我给睡忘了。”
桃花说道:“能不睡忘么,你野个(昨天)比我割的多多了,我也就能割个三分之一。”
两个人洗嗽完来到堂屋,袁大叔的媳妇已经在桌上摆好了蒸馍、鸡蛋汤和拍黄瓜。
吃完饭,桃花和宇文松拿上行李跟在袁大叔身后,朝麦田里走去。
走了十五分钟的样子,到了地方,这时东边的地平线上开始出现了微弱的亮光,这时不远处的一块儿麦田里已经有人开始在割小麦了。
宇文松先用脚步丈量了地亩,然后开始下镰割麦。
过了一会儿,天亮了。
桃花起身直了直腰,她忽然发现,不远处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卞勇两口子。于是她笑着喊道:“是你俩呀,咱又走到一块儿了!你两个夜猫子得是长了夜眼了,起那么早的。”
小红大声回应道:“你俩来的也不迟,你今个这一块儿地比我这儿的还大,好好割,今年才开始,有的是活。”
四个人一边割小麦,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中午吃饭的时候,卞勇两口子所在的那块儿两亩一分地的麦子割完了。
桃花和宇文松吃完中饭,休息了半个小时,一直割到晚上七点,才割完了四亩地的小麦。
吃晚饭时,袁大叔说道:“我今个到地里去看了,明个一早去割一亩八那一块儿地的麦。”
一夜无话,到了凌晨四点钟,桃花一个激灵就从床上下来,她冲到窗口一看外面正下着大雨。
桃花叫醒宇文松,帮着袁大叔把堆在院子里的麦垛子用彩条布盖好。
到了天亮,雨还是没停,桃花、宇文松以及袁大叔两口子都坐在堂屋里面看着屋外的大雨。
桃花盯着屋外,说道:“这雨下的不停,割不成麦,咱去那达(哪里)呀?”
宇文松没有搭话。
袁大叔吸了一口旱烟,吐出一个烟圈儿,说道:“你俩就在我屋住着,等雨停了,地面晒干了,给咱继续割就成了。”
桃花说道:“雨下个不停,实在不好意思在你屋努着(待着)。”
袁大叔的媳妇说道:“要不是割麦,咱谁也不认得谁,这不是攒到这儿了么,咱又不缺粮吃,你俩就安心住着,等雨一停,麦基本上就都能割了,连的住住的!”
在说道不缺粮吃的时候,袁大叔媳妇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字也咬的比较重。
雨一下起来就下个没完。
每到做饭的时候,桃花就主动去厨房帮忙。擀面的话,桃花就揉面团;做米饭的话,桃花就帮着择菜。
没事的时候,袁大叔的媳妇织毛衣,桃花接过来上手就织,织的又快又好。
袁大叔的老婆忍不住夸赞道:“小伙子,你娶了这么能干的媳妇儿,是你上辈子修来的福啊!”
宇文松笑着说道:“我不让跟着来,咋都要跟来,就是爱做活。”
袁大叔的老婆说道:“不是谁爱做活,是桃花知道心疼人!”
桃花说道:“是我命好,到哪里都能遇上好人。”
袁大叔的老婆说道:“是你人勤快,勤快人,谁不喜欢。”
第二天雨还没有停的迹象,桃花对宇文松小声说道:“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要不然咱先回去,等天晴了再来。”
两个人收拾好了东西,去跟袁大叔辞行。
袁大叔说道:“我夜黑(昨天晚上)听天气预报说明个雨就停了,现在雨下的大,人根本就下不了原。
等明个太阳出来一晒,有个半天时间,地皮就干了,就可以下地割麦了,安心住着。再说了,你俩也没白吃饭,屋里的活也没有少帮忙做。”
桃花对宇文松说道:“叔都这样说了,要不咱就再等一天看看。”
宇文松点了点头,同意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桃花和宇文松一直听着窗外的雨声,晚上十一点半的时候雨停了,两个人终于踏实的睡着了。
太阳暴晒了大半天,地表干了。
吃中午饭的时候,袁大叔说道:“小伙子,我跟你商量个事,咱之前说的是二十块钱一亩,这一场雨下的,现在一亩涨到二十五块钱了。我给你二十三块钱,你看咋样?”
宇文松说道:“叔,雨前咱说好的那块儿地还是按二十块钱算,后面再有的话就按市场价来。”
袁大叔笑着说道:“小伙子是个有良心的人,那就这么定了。”
一个下午没停歇,桃花和宇文松割完了小麦,他们吃过晚饭就准备结账离开。
这时,袁大叔突然站起来说道:“我今个到地里去看了,不准走!”
第八十章 偷麦贼
袁大叔把宇文松按到凳子上坐着,然后笑着继续说道:“我剩下的三亩六分地的麦也能割了,我儿子不在屋,地都给我种着呢,给你按二十五块钱一亩算。”
听了这话,宇文松高兴地对桃花说道:“咱真是遇上好人了。”
袁大叔说道:“我是看你俩干活实在,割过了的麦我都不用再耙一道,你俩必须给我割完再走。”
桃花笑着说道:“叔,那就给你割完了我俩再走。”
桃花打小做事认真细致,干净利落。她割过去的小麦,如果有掉到地上的,她会捡起来,这样主家就不用再去耙了。
桃花和宇文松站在雨后的麦田里挥舞着镰刀,他们脚下是蒸腾的水汽,头顶上是炎炎烈日。
宇文松光着膀子,浑身汗湿,脊背和胳臂都已经被晒的脱了皮。
桃花带着草帽,穿着长袖衣,但是脸依然被晒的通红,胳膊也被晒的发疼。
两人来到地坎边喝水,宇文松拿出白砂糖放进了桃花的碗里,桃花却抢过另一碗没有放糖的水喝了,宇文松把放了糖的水也递给了桃花。
桃花说道:“你再倒一碗水放上糖,我才喝糖水。”
宇文松喝着白糖水,心疼的说道:“不叫你来,你非要来,看这罪难受不。”
桃花说道:“没钱用才难受呢。咱喝完水,还是赶紧割麦,静坐比割麦还难受些。”
宇文松摇摇头,说道:“你就是狠活(发狠干活),咱赶黑里吃饭的时候割完就行了。”
桃花一边往麦田里面里,一边说道:“尽量早些割完,咱最好赶黑里就把明个的活靠好,住的地方也就有着落了。
明个再找,耽搁时间不说,晚上还得找住处。”
宇文松跟在后面笑着说道:“就你算的到。”
桃花说道:“你没看今个来割麦的人比之前多了不少,麦都熟了,也割不了多长时间了。”
宇文松说道:“这儿割完了,川道还有。”
桃花一边割麦,一边说道:“挪个地方,来回路上耽搁功夫大。现在割麦的人基本上都出来了,抓到手的钱才是自己的,下苦也要下到向上(点子上)。”
宇文松一边捆小麦,一边笑着说道:“我说不过你,不过我割麦快,我服从领导的命令,尽早把这块儿地的麦割完。”
桃花在宇文松屁股上轻轻拍了一下,大笑着说道:“快马一鞭!”宇文松学了一声长长的马叫声。
傍晚的时候,地里的小麦快割完了。
宇文松对桃花说道:“剩的不多了,你去歇一会儿。”
桃花说道:“那我到前面去看看,看有没有明个需要割麦的。”
刚走到地坎边儿上,袁大叔老远就喊道:“别去找活了,我兄弟屋有两亩八分地的麦明个就能割了。
他让我给你俩说,等我这儿割完了,就去给他屋割。他也看上你俩做活了,干净麻利!”
桃花听了这话,笑着说道:“叔,地在哪儿?带我去看一下,明个起早些就能割,不耽搁功夫。”
袁大叔说道:“我先装一架子车麦拉回去,一会儿就让他带你俩去地里看一下。”
桃花和宇文松加快了手上的速度,两个人把剩下的小麦割完,刚坐下准备喝水。
这时,跟着袁大叔来的一个高个子男人冲他们喊道:“麦客,跟我到地里去看一下。”
袁大叔说道:“你俩先到地里去看一下,晚上在我屋吃饭,还住我屋。我兄弟屋地方紧张,么处住。”
到了地方,宇文松用脚丈量完地,说道:“叔,你这麦厚(稠)的很,不好割。这块儿地不止两亩八,应该有三亩多吧。”
袁大叔的弟弟袁仁义说道:“是这,我在地边子刨了两抱宽一溜子,原先是乱草堆,没算地亩。这样,就按三亩算。”
宇文松问道:“叔,一亩给多少钱?”
袁仁义说道:“我不亏下苦人,二十三一亩。”
宇文松心想,兄弟俩差别在咋就这么大呢,就这样的人,名字还叫“仁义”。
桃花说道:“叔,今个给你哥割麦,是二十五块钱一亩。”
袁仁义说道:“我哥么给我说,我还以为是按二十块钱一亩算的呢。既然是这样,那我也按二十五给你俩算”
桃花说道:“二十块钱,是下雨以前的价。现在天还么黑净(完全黑),还能割一阵儿。”
袁仁义说道:“不消了(不用了),明个一早再割。”
桃花和宇文松听了这话,这才明白为什么袁大叔让晚上继续住自己家,在自己家吃晚饭。
回到袁大叔家里,桃花冲了凉,洗完衣服,就去了厨房里面帮着烧火、拉风箱。
吃过饭,桃花和宇文松去找卞勇两口子,不过没找到。
回到住处,宇文松把镰床上用的刀片卸下来磨好,然后就和桃花一起休息了。
一觉睡到凌晨三点多,桃花一看手表,快四点了,就叫醒了宇文松。
两个人洗漱完,正准备出门,身后传来了袁大叔的咳嗽声,“你俩割麦的钱不要了?夜黑(昨天晚上)把麦收拾完,看你俩睡了,就没把你俩叫醒,账也没有结成。”
说着袁大叔从上衣口袋掏出钱,递给宇文松,说道:“你数一下。”
宇文松接过钱,直接让桃花收起来了,他说道:“叔,你数了的钱数,么麻达(没问题)。”
桃花说道:“叔,这几天给你添麻烦了,那我俩这就走了,割麦去哩。”
到了麦田边上,天还没亮,宇文松仔细的辨认起来,唯恐错割了别人家的小麦。
桃花说道:“我记得是从左往右数,第四块儿地。”
一连数了三遍,桃花自言自语道:“么错,肯定就是这儿了。”
两人刚准备进地割麦,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喊道:“快来人啊!有人偷麦了!”
宇文松对桃花小声说道:“现在也看不清楚,咱先割咱的麦,一会儿弄清楚咋回事了,咱再看情况再帮忙。”
宇文松刚捆好一捆麦,有一个小伙子就跑过来喘着粗气叫道:“这么胆大的,敢偷我屋的麦,赶紧把镰刀搁下。”
看了看周围没有其他割麦的人,宇文松这才意识到小伙子是朝自己喊的。
第八十一章 窝火
宇文松直起身,大声说道:“你胡说啥呢!我俩是主儿家叫来割麦的,夜黑就说好了的。”
小伙子声音提的更高了,他说道:“偷麦的还学会编谎了,你敢跟主儿家当面对质不?”
宇文松说道:“当然敢了!我是给村主任他兄弟屋里割麦。”
小伙子这时候更加激动了,他叫喊道:“看把你能的,还把村主任拿出来当挡箭牌了!”
宇文松辩解道:“我俩如果是偷麦的,为啥不跑,还跟你在这儿说了这半天,那不成了瓜子(傻子)了么?”
小伙子轻蔑的一笑,说道:“那是你俩眼儿亮,知道跑不过我。现在说啥都迟了,跟我去见主儿家去!”
宇文松被气的没脾气,只好和桃花跟在小伙子的后面走着。
到了袁仁义家,才弄明白是一场误会。小伙子是袁仁义的儿子,他盖了新房以后,就没有和父母住在一起了。
小伙子不好意思的说道:“你看这事儿让我给弄成这样了,真是对不住,哥,你跟我嫂子多包涵。
去年这时候就有人假装拾麦的,趁着天么亮,在地里偷着割麦,好多家人都被偷了。还有人用剪子把整片地的麦穗都给剪了的。
所以今年我就多了个心眼儿,每天起早到地里转上一圈。
今个我不知道我爸叫了割麦的,没想到弄出来这么大一个误会。”
桃花说道:“要不是你这一耽搁,现在都割完一分地的麦了。”
小伙子对着宇文松和桃花挤出一丝笑容,并拱了拱手。
桃花和宇文松返身回了麦田。
到了上午九点半,袁仁义还没有给桃花和宇文松送来吃的和喝的,两个人又饿又渴,疲劳不堪。
桃花看着往架子车上装小麦的袁仁义,心中就升起了一股怒火,她大声喊道:“你也给我俩送些水么,人都要渴死了!”
袁仁义看着桃花说道:“一忙起来就给忘了,等我把这一车装满拉回去,再一回来就给你俩把吃的跟水带过来。”
到了十点半,袁仁义才拉着架子车,慢悠悠的来到了地坎边上。这次他只带了白开水来,并没有吃的。
袁仁义喊道:“麦客,快过来喝水。屋里的馍刚好吃完了,我媳妇正在屋蒸馍呢,一会儿蒸好了就给你俩送过来。”
桃花和宇文松相视了一眼,在心里骂道:真是个奴怂(吝啬鬼),早起饭硬生生要变成晌午饭,跟袁大叔到底是不是一个妈生的!
十一点半的时候,袁仁义的媳妇送来了馒头和一盘拍黄瓜,早饭和中饭就算是一起解决了。
宇文松一边吃,一边说道:“再不是看在袁大叔的面子上,这麦我还就不割了。”
桃花劝道:“不要跟这种人一般见识,划不来,咱现在不割了,钱拿不到手,前面这些功夫不就白费了。赶紧吃,吃完了,早些把麦割完,收了钱,咱就走人,以后谁也不认得谁。”
心里憋着一口气,桃花和宇文松割麦的速度快了不少,下午四点的时候就全部割完了。
宇文松对袁仁义说道:“把割麦的钱一开,我俩就走了。”
袁仁义转过身,背对着宇文松,从上衣口袋里拿出钱,反反复复数了足足有五分钟,然后转过身把钱递给宇文松。
宇文松数了数,说道:“钱数不对吧?这才七十块钱,应该是七十五块钱才对。”
袁仁义说道:“我一开始给你说的是二亩八分地,对不对?边上是我自己刨的。”
宇文松说道:“不管是不是你刨的,麦不还是我俩割的么!你不给钱,就早些说把你刨的地方的麦留着,不要割不就行了。”
桃花在一旁说道:“咱现在就去找村主任跟其他村干部,拿尺子来量一下,看到底是多少亩数?”
听了这话,袁仁义说道:“算了,也不量了,算我白给你俩五块钱。”
宇文松生气的说道:“这是我应得的,我么白拿你一分钱!”说完便拉着桃花一起离开了。
走出十多米远,身后又传来了袁仁义的嘀咕声,“山里人,到我原上来要饭了,牛啥呢!”
听了这话,宇文松猛然转身,怒不可遏,他死死地盯着袁仁义,袁仁义赶紧低下头往架子车上装小麦。
桃花见状,死死地拉着宇文松的手,说道:“不值得跟这种人置气,你现在过去把袁仁义打一顿,到时候咱还得引他到医院去看,那咱这些天的苦不就白吃了吗,还便宜了这个狗怂。
你看我脸上、手上晒的伤,你再看看你自己身上的伤,划不来。”
过了好一会儿,宇文松才拉着桃花转身离开,桃花只觉得自己的手被捏的很疼,但她并没有说出来。
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的麦田里,到处都是猫着腰割麦的麦客。
走着走着,桃花指着不远处一个正在割麦的麦客,说道:“你看这个人跟咱割麦不一样,咋是这样割,速度太快了!”
宇文松说道:“人家这是走镰子割,咱是抱镰子割。咱走了有一会儿了,咋还是么见卞勇两口子呢?”
这时,远处有人喊道:“桃花,你俩今个么活?”
桃花高兴的大声说道:“小红,我正寻你呢。我俩刚割完麦,现在准备去靠活呢。”
四个人碰了面,一起聊起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一个用架子车拉麦的人从旁边经过,问道:“我二爸正寻麦客呢,你几个谁有时间去么?”
宇文松说道:“我俩有时间,去啥地方割麦?”
拉车的人说道:“白村,离这儿不太远,也就是二里路的样子。”
与卞勇两口子告别后,桃花和宇文松就跟拉架子车的人一起走了。
来到一户人家,拉车的人冲着屋里喊道:“二爸,快出来,我给你寻了俩麦客!”
屋里传出一个女人的声音,“你二爸出去寻麦客了,还么回来。”
拉车的人又说道:“二妈,你给门口这俩麦客倒一杯水,我这就去把我二爸叫回来。”
说完,他又转身对桃花和宇文松说道:“你俩先坐一下,稍微在这等一会儿。”
没走几步,拉车的人就迎面碰上了正好从外面赶回来的白守礼,他问道:“二爸,你寻下麦客么?”
第八十二章 白村割麦
白守礼摇了摇头,说道:“么寻下,天一晴,麦都黄了,到处都跟抢人一样的。”
拉车的人指着桃花和宇文松,大笑着说道:“二爸,你看,我给咱寻了俩麦客。”
白守礼这才看向了宇文松,笑着说道:“那你俩就给咱割,一亩地二十五块钱。
我有两块儿地,一块儿一亩五分,一块儿两亩四分,明个一天能割完不?天气预报说后天有雨。”
宇文松说道:“么问题,赶明个后晌黑一准儿能割完。”
白守礼说道:“那你俩黑里(今天晚上)就住到我屋,咱这会儿就到地里去,赶天黑前还能割一些。”
说完,白守礼又冲屋里喊道:“咱黑里(晚上)吃油泼面,让这俩娃吃好吃饱,好有劲干活。”
白守礼的媳妇从屋里小跑着出来,说道:“给俩娃把水带上,别抗水(脱水)了,出门下苦都不容易。”
提着热水瓶,拿着茶叶和杯子,白守礼带着桃花和宇文松去了大的一块儿地里。
晚上桃花和宇文松一人吃了两老碗油泼面,喝了一碗面汤,一天的疲劳和饥饿都被一扫而空。
第二天凌晨四点钟,桃花和宇文松起床去地里割麦。
中午十二点的时候,第一块儿地里的小麦剩的不多了。
白守礼准时来送饭了。
桃花打开桶一看,高兴的叫道:“浆水鱼鱼!我最爱吃了,解渴又凉快!”
白守礼把放在一旁的篮子递给桃花,笑着说道:“这儿还有花卷馍呢,慢慢吃,吃饱了再干活。你婶嫌(怕)做别的饭,天热的没有胃口。”
桃花忙不迭的说道:“你跟我婶都是好人,谢谢!谢谢!”
白守礼摆了摆手,说道:“谢啥呢,你俩来给我割麦,我应该谢你俩才对。”
吃饱喝足了,桃花说道:“咱把吃剩的盖起来,等把剩下的麦割完了再吃些。”
宇文松一边割麦,一边说道:“咱这是又遇到好人家了。”
桃花说道:“咱得给人割干净些,才能对得住人。”
宇文松说道:“当然了,野个(昨天)袁仁义那么扣的,咱还不是给割干净了。人跟人么法儿比!”
两个人一口气割完了剩下的小麦,躺在地上休息,桃花看了看手表,正好是下午两点钟。
桃花说道:“咱把剩下的浆水鱼鱼分着吃了,一会儿白叔来了,咱就去割下一块儿地里的麦。”
宇文松站起来,把桃花也拉了起来,说道:“走,咱现在就去吃去。”
两人刚吃完,就看见白守礼拉着架子车走了过来。
到了近前,白守礼说道:“你俩喝些水,歇一会儿,我再引(带)你俩到另一块儿地去。”
桃花看了看手表,已经下午两点半了,于是她说道:“叔,咱现在就过去,早些割完早些安心,万一雨来了就麻烦了。
你一会儿有空了,再给我俩送些水就行。”
白守礼说道:“行,那咱就先过去。那块儿地不宽,是一个长溜子。”
到了地方,宇文松习惯性的用脚步量了一下地亩数,他沿着地边走了一圈。
宇文松对白守礼说道:“叔,中间有些麦倒了,不过不严重。”
白守礼说道:“我没有到那头儿去看,不太清楚,你看需要加钱的话,就直说。”
宇文松赶紧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是想问你要不要分开捆。”
白守礼笑着说道:“分开也行,那我回去给你俩拿水去。”
等白守礼走远了,宇文松对桃花说道:“白叔是个厚道人,这块儿地,不到一亩半,也就一亩四分多一点儿。再(如果)是抠门的人,肯定就说成是一亩四分地了。”
没过多久,白守礼就把水送过来了,他大声喊道:“过来喝些水,你婶把水一直给晾着呢,不烧(烫)了。”
桃花接过水,先倒了一杯递给宇文松,然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两人坐在地坎上喝。
喝完水,两个人站起来扭了扭腰,活动了一下,就又走进了麦田里。
宇文松说道:“明个下雨,要不然咱回去看娃去。”
桃花说道:“不行。一回去,一歇就乏(累)不想动弹了。现在挣的这一点儿钱,交完农业税,买了化肥就没有了。
咱再坚持几天,挣的够一个夏天的开销才行。热天收麦、种豆、锄豆、给苞谷上化肥、栽(种)菜,一件事接一件事,再说也没有其他挣钱的机会。
虽说现在苦些、累些,不过能挣钱就行。”
宇文松笑着说道:“你咋说,咱就咋来,听你的肯定么错!”
桃花说道:“听说川道的麦比原上的厚(稠)些,不好割。”
宇文松说道:“确实要费事些,以前听卞勇说过,有一年雨水多,他在川道割了整整一个礼拜的倒倒麦(倒地的小麦)。
不过一顺顺(同一个方向)倒的还好割些,乱窝子(不同方向倒地)才难割呢,给加价,都没有人想割。那年麦长牙长的严重的很,好多人都流眼泪了。”
桃花感叹道:“咱农民一年的成绩,就在收割的时候见分晓呢,麦牙了,交不了公粮,又不好吃,还不是要人命么。唉,咱农民就是可怜!
对了我问你个事,得是割麦的时候,麦茬割的越低越好割?”
宇文松说道:“你割了这几天了,没有感觉到?”
桃花说道:“我只是知道麦茬低了,锄地的时候好锄些。”
宇文松说道:“会割麦的人,都是挨着麦秆最底下的地方割,底下的麦秆老了,比较脆,就好割些。
割的高的话,麦秆比较软,有时候一回割不断,还得再用劲拉一下,这样就耽搁功夫了。”
桃花说道:“那你咋不早些给我说呢。”
宇文松说道:“你割的不算高,我就没有言传(说)。”
桃花说道:“等咱割完麦,回去的时候,咱在县里给咱跟娃,还有他爷他奶一人买一身衣裳。”
宇文松说道:“还有凛凛他外公外婆也要买。”
桃花笑着说道:“我就是想让你自己把这句话说出来。”
宇文松说道:“就你心眼儿多。”
正说着,宇文松突然脸色大变,大叫道:“桃花,千万别动!”
第八十三章 雨前抢收
桃花疑惑的把抬起的脚停在半空中,一动不动。宇文松蹑手蹑脚的走到桃花身后,抱着她往后连续退了好几步。
顺着宇文松手指的的方向看去,桃花瞬间就惊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刚才差点儿一脚踩下去的地方盘着一条土布袋(蝮蛇的一种,有剧毒)。
桃花清楚的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去山上摘野果的时候,被土布袋咬了,因为山里边医疗条件差,那位同学后来因此被截肢,失去了一条腿。
这时候白守礼正好拉着架子车来拉小麦,宇文松跟他说有毒蛇,白守礼不但不担心,反而兴奋的说道:“带我去看看蛇!”
白家是中医世家。
抓了土布袋,白守礼小麦也顾不上拉了,提溜着蛇就回去了。
桃花心有余悸的说道:“白叔胆子太大了,土布袋他就这样拿着走了!”
宇文松给桃花倒了一杯水,然后拉着桃花的手并肩坐在地坎上休息。
过了有十多分钟,桃花说道:“咱继续割麦吧,时间也不早了。”
宇文松把桃花从地上拉起来,桃花松开宇文松的手走在前面。
宇文松看到桃花的腿明显有些抖,但他既没有走上前去扶,也没有提醒桃花,因为他知道桃花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同时也是一个很坚强的人,只需给桃花一点儿时间,桃花就能自行平复。
割了两捆小麦,宇文松说道:“给一人买一件衣裳,得咱割一天的麦。”
桃花说道:“咱好好割,手上有钱了就能孝敬父母,么有钱还得父母跟着操心。”
宇文松说道:“也就是的,宇文刚两口子跟爸妈分开过了。
妈端午节在锅里煮了些肉,宇文刚趁妈不在灶房的时候,偷偷夹了几块好肉端回了自己屋里跟媳妇儿吃了,只给妈留下了两三块儿肥肉,把妈气的到处给人学说。”
桃花笑着说道:“这就叫脸厚吃个够,你脸皮薄就没得吃。”
听到桃花的笑声,宇文松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一眼桃花,发现她的腿已经不抖了,心中暗自得意。他又说道:“那叫不要脸,不想吃苦,老是搜刮父母的,不给父母买东西,还好意思去拿。”
桃花劝道:“你生啥气呢,还不都是你妈给惯的。”
宇文松觉得目的达到了,这个话题不能再聊下去了,就说道:“现在天快黑了,咱俩速度放慢些,省得晚上另寻住处。”
桃花说道:“行,白叔说明个有雨,万一真的下了就更麻烦了。咱俩去喝些水,歇一会儿再接着割。”
傍晚七点的时候,白守礼看到地里的小麦都割完了,就大声喊道:“赶紧往回走,你婶把饭都做熟了,等着你俩回去吃呢。”
桃花一边往地坎边上走,一边说道:“叔,我俩给你把这一车子帮忙装满,咱一趟就把剩下的麦都拉完了,我俩一会儿在后边推。”
白守礼心里很高兴,但是嘴里却说道:“你俩割了一天的麦了,早些歇着,我再多跑一趟就完了。”
桃花说道:“叔,你拉了一天麦,腿也跑疼了,我俩反正也要往回走,一回拉完了,刚好咱都一起吃饭。”
白守礼笑着说道:“遇上你这俩娃,我省了不少事,麦割的又快又干净,明年还等你俩来给我割。”
三个人一路说笑着,把满满一架子车小麦拉回了家,桃花和宇文松帮忙把架子车上的小麦摞到了麦垛子上。
洗手的时候,白守礼说道:“一会儿我打听一下,看谁家还有麦没有割完,给你俩把活靠上,天气预报也不一定准,明个不下雨的话,你俩就有活干了。”
桃花说道:“叔,那就太谢谢你了。”
吃晚的时候,有个中年妇女正好从白守礼家门口经过,白守礼问道:“红霞,吃饭么?干啥去呀?”
红霞说道:“吃了,屋里没有盐了,我到小卖部去买去。”
白守礼又问道:“你屋的麦割完么?”
红霞说道:“还有一大块子么割,今个一早我去地里看了,还没黄好(熟),可能是化肥上重(多)了,今个晒一天,我看明个就能割了。”
白守礼说道:“你割麦靠下人么?”
红霞说道:“还没有呢,我这儿也正着急呢,预报说明个可能有雨。”
白守礼说道:“我这儿有两口子,麦割的又快又好,我都不用搭耙,麦茬也割的低。”
白守礼给三人做了简单的介绍,红霞说道:“明个如果不下雨,你俩就来给我屋割麦,有三亩四分地,二十五块钱一亩。”
宇文松快速的把碗里剩下的饭倒进了嘴里,放下碗然后说道:“那咱现在去地里看一下,明个我俩起个早,尽量抢到雨头里(下雨前)给你割完。”
红霞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还不知道明个雨啥时候来呢。”
看完地,回到白守礼家,已经晚上九点了。
躺在床上,桃花说道:“咱俩运气真好,白叔把明个的活都给咱靠好了。”
宇文松说道:“你看今黑天闷成这样子,明个十有**是有雨,咱凌晨三点就起来,早些去割。”
三点二十的时候,红霞提着早饭来到白守礼家敲门。她一边敲一边喊道:“麦客,我看今个这天是要下雨,你俩起个早,给咱辛苦些......”
红霞的话还没说完,门就从里面被打开了,桃花说道:“我俩已经收拾好了。”
红霞喜出望外,把手里的篮子递给桃花说道:“不着急,你俩把饭一吃,咱再到地里去。”
到了麦田里,借着月光,宇文松和桃花手中的镰刀上下翻飞,旷野里只剩下麦秆被割断的声音,小麦犹如退潮时的海水一般倒了下去。
红霞在一旁看着,对他男人说道:“你看这两口子,就像俩小型的收割机,多麻利的!比咱之前叫的麦客快多了。”
天渐渐亮了,可是因为要下雨了,本该清凉的早晨,却闷热的让人难受。
桃花和宇文松只顾着低头往前割,并没有去关注周围的事物。
突然,宇文松的头上被一个小土块砸了一下,他站起来一看没人。宇文松刚弯下腰准备继续割麦,背上又被砸了一下。
这下,宇文松可真的有些恼火了,他猛地站起了身。
第八十四章 冒雨收割
宇文松刚想骂人,这次看他到的却是卞勇和小红两个人站在麦田的另一头冲着他笑。
桃花感觉到了异样,也直起了腰,她笑着说道:“终于找到你俩了,我俩找了好多回都没有找到你俩,这几天钻到哪里去了?”
小红笑着说道:“自从上回分开,你俩来了白村,我俩也没有在巩村待了,去了另外一个村子。
今个一早我俩刚好到了白村人市,红霞姐屋里人说害怕后晌下雨,就把我俩也叫来了,说是四个人一起割,赶下雨前就能割完。没想到来了一看,竟然是你俩!”
桃花说道:“这儿割完了,你俩准备到哪里去割?”
卞勇说道:“去川道,川道的麦黄的迟些。”
宇文松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
四个人说笑了几句,就各自投入了割麦的战斗。远处已经割完了小麦的空地上,已经有人牵着牛开始翻地种玉米了。
地里的小麦割的过半了,四个人坐在一起喝水。
卞勇说道:“我刚才又想了想,今个割完了,咱四个就去川道,咋样?”
没等宇文松搭话,正在一旁往架子车里面装小麦的红霞,用手指着西边说道:“你几个不用下原,鹿村那边阴些,麦才开始黄,回头可以去那边看看。”
宇文松和卞勇同时笑着说道:“那再好不过了。”
几个人又聊了几句,桃花看着天空说道:“咱几个还是赶紧割麦,天阴的越来越重了,我看不等咱割完,可能就要下雨。”
小红说道:“只要雨下的不大,咱咋样都要给红霞姐割完,麦牙了(长牙了),就可惜了。”
四个人飞快的割了起来,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十点半。
桃花说道:“好像有雨点子。”
宇文松抬头往天上看了看,仰着脸略微停了一会儿,说道:“我没试(感觉)到有雨点子,不过黑云越来越重了,咱手上放快些,赶紧割。”
这时红霞走了过来,递给四个人一人一张塑料纸,然后挤出一丝笑容说道:“一会儿如果雨来了,就披在身上,雨不大的话,就辛苦你几个给咱割完,雨下大了的话,那就么办法了。”
四个人手里的活没停,点着头算是答应了。
上午十一点的时候,零星的雨点逐渐变的密集起来,四个人都带着草帽,披上塑料纸继续割麦。
又过了十多分钟,天空开始下起了小雨,周围割麦的人都陆续离开了,旷野中就只有四个身影在飞速的挥舞着镰刀。
宇文松说道:“剩的不多了,咱再坚持一会儿,争取给红霞嫂子把剩下的麦割完。”
桃花点点头说道:“就是的,咱在屋,收麦的时候遇到下雨,也得抢着收。”
红霞和她男人忙着把割好了的小麦拉回了家,用彩条布把麦垛子盖好。之后,红霞又急忙和他男人拉着架子车来到地边上喊道:“雨大了,你四个赶紧往回走!等天晴了再割。”
桃花看了一眼架子车,笑着说道:“剩的麦不多了,一会儿就割完了。”
红霞说道:“其他人都走光了,就剩咱几个了,村里人会骂我的,说我把人用的太扎(狠)了。”
桃花说道:“这会儿还是小雨,不要紧,加着割完就整端了(完事了)。”
红霞刚要开口再劝,她男人拉了拉她的衣袖,抢先开口说道:“今个叫你四个真是叫对人了,等割完了,叫我妈多炒两个菜,晌午咱几个好好喝一盅。”
其实红霞心里也很着急,只不过她怕村里人说,所以有些抹不开面子,听到自己男人这么说了,也就没再吱声。
过了半个小时,终于割完了地里所有的小麦。
桃花看着对面的小红,笑着说道:“咱这也算是胜利大会师了!”
四个人身上没湿,只是衣袖、裤腿和鞋子被打湿了。他们帮着红霞两口子装满了最后一架子车小麦,一起帮忙往回推。
红霞两口子一路上不停地说着感激的话。
桃花说道:“咱都是农民,都知道种庄稼不容易,能抢就抢收了,麦牙了,就糟蹋了。”
回到红霞家的院子里,四个人帮着把小麦摞到垛子上、盖好。然后就陆续冲了澡,换上了干衣服。
等大家都来到了堂屋,桌子上已经摆好了九个菜一个汤,饭菜是红霞的婆婆做的。
七个人围坐一桌,红霞的男人搬来一件啤酒,从中拿出四瓶,分别递给了宇文松、卞勇、桃花和小红。
红霞的男人给自己也打开了一瓶啤酒,倒了满满一杯,他站起来说道:“我敬你四个,今个多亏了你几个,我先干为敬!”说完他一仰脖子,把一整杯啤酒都灌进了肚子里。
宇文松说道:“哥,你太客气了,我几个挣你的钱,做的都是应该做的。”
红霞的男人说道:“话倒是么错,不过,咱都也看到了,今个雨一来,其他人都跑光了,就剩你几个还在地里割麦了,所以我还是要敬你几个。”
红霞说道:“不要光喝酒,快夹肉吃,割麦是个重活。”
卞勇倒了一满杯啤酒,站起来说道:“咱也不过来过去的谢了,能遇到一块儿就是缘分,来!咱一起碰一个。”
到了下午四点,雨还没停,宇文松他们四个人有些坐不住了。
红霞看出了宇文松他们四个人的心思,便说道:“这雨一时半会也停不了,再说了,就算雨停了,也得晒半天才能进地割麦。
我已经收拾好了一间房,支了两个床,你四个黑里就先将就一下,明个天晴了再走。”
四个人连声道谢,可能是因为太累了,他们倒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
等他们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这时候雨也已经停了。
吃过早饭,红霞付了工钱,把宇文松一行四个人送出了院门,并给他们指明了去鹿村的方向。
雨后的白鹿原,空气里弥漫着甜润的麦香,以及泥土的清香,让人感觉神清气爽。
天空显得格外的高,几片白色的云朵似乎凝滞不动,像是在守候着什么。
桃花一行四人沿着大路一直走到了鹿村的人市,他们刚想找个地方坐下,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过来,用手指着桃花和宇文松说道:“你俩跟我走,吃了晌午饭,就给我割麦去。”
第八十五章 鹿村割麦
眼前的这个男人名叫鹿红旗,他个子不高,但看着很壮实,家里住再鹿村大队鲸鱼沟小队。
鹿村人市的人不少,鹿红旗其实已经在整个人市上转了一大圈了,他一直只看不说话,直到看到桃花一行人来了,他才走过去开口说话。
鹿红旗用他黝黑的手指着桃花和宇文松说道:“你俩跟我走,吃了晌午饭,就给我割麦去,一亩二十五块钱。”
宇文松问道:“你还要人不?我四个是一起来的。”
鹿红旗回答道:“我只要两个人就够了,我来看了一圈,就看你俩面相好。”
听了这话,桃花和宇文松心中不免有些犯嘀咕。
鹿红旗看他们俩站着不动,便笑着说道:“我知道你俩的心思,我爸会看面相,不管干啥事都要求找面相好的人,我也是没有办法。”
桃花和宇文松相视一笑,跟卞勇两口子告别后,便跟着鹿红旗一起走了。
到了鹿红旗家,已经上午十一点了。
院子里,鹿红旗的父亲正带着七岁的孙子鹿鹏展在玩。
鹿鹏展长的白白胖胖,额头宽广,鼻梁挺直,浓浓的眉毛下长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他身上穿着一身带有动物图案的短衣短裤,脚上穿了一双板栗色的凉鞋。
鹿红旗进了院子,笑着说道:“爸,我叫了俩麦客。”
鹿红旗的父亲没说话,只是冲着桃花和宇文松笑了笑,鹿红旗心知父亲这是认可了自己找的这两个人。
走到屋门口,鹿红旗冲里面喊道:“秀红,把面端出来,麦客我叫来了,吃完饭就到地里去。”
鹿红旗说完,便在院子里的枣树底下摆了一张方桌。
吃完臊子面,鹿红旗套好架子车,就准备带着桃花和宇文松去地里割麦。
鹿鹏展见状,用手背抹了一下嘴巴,叫嚷道:“爸,我也要去拉麦!”说着他就爬进了架子车。
鹿红旗说道:“你光腿杆子,到地里麦茬会把腿戳破的。你就在屋看书,好好练习写你的名字,我一会儿回来了考你。”
鹿鹏展把头扭向一旁,说道:“哼!不行,我就是要去。”
鹿红旗的妻子秀红这时在一旁说道:“来,儿子,一会儿跟妈去买菜。”
一听说去买菜,鹿鹏展便麻溜儿的从架子车上下来了。他走过去,坐在妈妈身边,大声说道:“妈,一会儿去了,必须要给我买好吃的!”
秀红一边起身收拾碗筷,一边笑着说道:“少不了你的。”
宇文松提着热水瓶,桃花拿着茶叶和杯子,两人跟在鹿红旗的身后。
大约走了一里多地,来到一亩七分地的麦田边上。
宇文松习惯性的沿着地边走了一圈,说道:“这一块地应该不止一亩七分地,最少有一亩八分地。”
鹿红旗用他的黑手拍了一下脑门,憨笑着说道:“看我这这记性,这一块儿是一亩八,另一块儿地的才是一亩七。”
宇文松给两个镰床上都安好了刀片,便和桃花开始割小麦。
鹿红旗往四周看了看别人家的麦子,他一回头,发现宇文松和桃花已经捆好了两捆麦子了。
他仔细看了看地里,麦茬割的很低,麦穗也没有掉的,顿时就高兴的说道:“你俩跟咱好好割,我再去看看其它地里的麦黄了么。
如果有黄的,你俩就给我把所有地里的麦都割了!”
说完,鹿红旗就转身走了。
宇文松说道:“这块儿地麦薄(稀),只能围镰子割,抱镰子容易掉麦。这个地有坡度,割麦不伤腰。”
桃花说道:“给这家人再能割个两三天,割完了咱就回去,咱屋的麦应该也黄的差不多了。”
鹿红旗转了一大圈,再次来到麦田边上时,桃花和宇文松已经割完了地里四分之一的小麦了。
他走到地坎边上,笑着的说道:“看来我爸这个相面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你俩割麦割的又快又干净。我屋的麦,就全包给你俩了,除了现在割的只一块儿地,还有八亩。”
桃花一听,心中暗自高兴,她说道:“么麻达(没问题)。”
正说着话,秀红也赶过来帮忙了。夫妻俩一边往架子车上装小麦,一边夸赞着。
秀红说道:“这俩麦客割麦割的真好,等咱俩把这一车子麦拉回去,我就把面揉上,黑里吃油泼面,你看咋样?”
鹿红旗看了一眼正在割麦的宇文松和桃花,提高了嗓门说道:“行么,下苦的活重,油给吃重些(吃多些)。”
鹿红旗和秀红拉了一车小麦回去了,宇文松看了看头顶上的太阳,对桃花说道:“咱过去喝些水,这些麦赶后晌黑割完就行了。”
桃花直起身子,扭了扭腰,往周围看了看,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麦客弯着腰不停地割麦,主家麻利的往架子车里装小麦。
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主家的脸上。
走到宇文松跟前,桃花坐在一捆小麦上面,端起一杯宇文松放了盐的淡盐茶水,喝了一口,她心里感觉暖暖的。
桃花心道:我虽然苦了些,但是也算嫁了一个知冷知热,能够同甘共苦的男人。念及于此,她抬起头,看着宇文松笑了笑。
宇文松用毛巾帮桃花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有些心疼的说道:“给这家把麦割完,咱就回去,有活也不接了,就算咱屋的麦还没有黄好,咱也回去,你跟着我这回受苦了。”
吃过晚饭,大家都在院子里纳凉。
桃花看着和宇文森年龄相仿的鹿鹏展,越看越喜欢,她问道:“你几岁了?”
鹿鹏展一边在院子里不停地跑来跑去,一边说道:“七岁了,我都上一年级了!”
桃花笑着对坐在一旁的秀红说道:“你这娃,一看就灵性(聪明)很!”
鹿红旗接过话,有些无奈,又有些生气的说道:“看着是灵性,但是不知道咋回事,教啥都记不住,一年级都上完了一个学期了,自己的名字还不会写,你看气人不。
课本儿上的知识,一教就会说。把书一合上,马上再问,就啥也不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都记不住!”
喝了一大口茶,鹿红旗接着说道:“你俩待人接物有礼数,说话也有水平,一看就是上过学的。
我看是这样,你俩就当给我帮个忙,谁能给鹏展教一教写字,教会一个字,我就给一块钱。”
桃花看着满院子乱跑的鹿鹏展,笑着说道:“钱我就不要了,教娃我倒是可以试一试。”
第八十六章 宇文松的小心思
桃花喊道:“鹏展,你到婶这儿来一下。”
鹿鹏展就像没听到一样继续自顾自的玩着,鹿红旗站起来,拉下脸吼道:“快过来!给你说话呢,听见么!”
看到父亲真的生气了,鹿鹏展这才不情不愿的走了过去。
桃花问道:“鹏展,三加五等于几?”
鹿鹏展想也没想就说道:“等于六。”
桃花从火柴盒里拿出十根火柴,她先数了三根,接着又数了五根,然后把八根火柴放到一起让鹿鹏展数一共是多少根。
鹿鹏展随意的用手指头指着火柴,一下子就从一数到了十。
桃花耐心的教了三遍,鹿鹏展跟着数,数的非常好。桃花让鹿鹏展自己数,鹿鹏展就又数不到一起了。
写名字也一样,桃花手把手的教鹿鹏展写了六遍“鹿”字,写的也不错,但是桃花一松手,鹿鹏展就写不出来了。
秀红叹了口气说道:“嘴会说,学啥也快,就是学过身马上就忘。到省城的儿童医院也看过,医生说智力发育正常,没有啥问题。
从一到十都能认得,就是不会数数,把人教的能增(累)死,老师也没有办法。”
桃花让鹿鹏展拿来作业本,她在作业本上写下一到十十个数字,然后一个一个指着让鹿鹏展认,鹿鹏展每一个都认得。
桃花问道:“鹏展平常喜欢吃啥?”
秀红说道:“爱吃杏,对了,今个我还去树上卸(摘)了一笼杏,我现在给咱拿去。”
看到一篮子洗好的杏,鹿鹏展就想伸手去拿,却被桃花给制止了。
桃花问道:“一加一等于几?”
鹿鹏展眼睛盯着杏,张口就说道:“一、二……十。”
鹿红旗一拍大腿骂道:“你个闷怂(笨蛋),咋教你你都学不会!”
桃花从篮子里面拿出来一个杏递给鹿鹏展,笑着说道:“现在还不能吃,拿在右手上。”
然后桃花又从篮子里面拿出一个杏递给鹿鹏展,说道:“把这个拿到左手上,现在你数一下手上一共有几个杏?说对了,就能把手上的杏都吃了。”
鹿鹏展高兴的大声叫道:“一、二……十。”
桃花假装生气,板起了脸,说道:“一个一个的,认真数,这一回再数错了,我就把杏收走了!”
鹿鹏展看了看桃花,然后把两只手举到胸前,用下巴在两个手上的杏上面分别点了一下,嘴里数着:“一、二,一加一等于二?”
说到等于二时,鹿鹏展的声音很小,而且不是很肯定。
一旁的秀红高兴的一把就把鹿鹏展抱进了怀里,并在他的额头上亲了一口,然后大声说道:“我娃这一回算对了!”
鹿红旗也“嘿嘿”的笑着,对桃花说道:“还是你厉害,有办法!”
晚上睡在床上,桃花小声对宇文松说道:“鹿鹏展这个娃其实很聪明,只是他爸他妈教娃的时候没有耐心,娃只要算错一回,就会招来一顿骂,搞的娃最后都没有信心了,也就索性不数了。”
宇文松说道:“这也是普遍现象,咱农村大部分父母都是这样的,没有几个人能够耐心教娃。”
第二天要去割一块儿四亩二分地的小麦,凌晨四点,桃花和宇文松准时起了床。
这块儿地是一块儿略微倾斜的半阴地,小麦长的特别好。
中午十二点半的时候,桃花和宇文松坐在地坎上吃完了午饭。
宇文松从行李里面拿出一个床单铺在地上,准备和桃花躺在上面稍微休息一会儿。
桃花说道:“刚吃完饭,咱坐一会儿,一会儿再睡。”
两个人就坐在地坎上,往四下里看了看。
路上拉小麦的人来来往往,麦田里有人弯着腰正在割麦,有人正在喝水或者吃饭,还有人枕着麦捆在睡觉。
这时候,旁边麦田里一个五十多岁的麦客中暑了,主家用架子车拉着,匆匆忙忙的往医院走。
看到这一幕,桃花感慨的说道:“咱农民就是可怜,整天把日头从东背到西,永远没有退休的时候,只要能动弹,就得到地里干活。”
宇文松说道:“咱睡一会儿吧,后晌还有得忙。”
睡了半个小时,桃花和宇文松起来继续割麦。
宇文松说道:“今个一割,明个咱再把剩下的那一块儿三亩九的割完,后个(后天)就回去,咱屋的麦也要割了,等把麦割完,就要种黄豆,把麦收拾毕(完),又要锄黄豆草。
再说了,你看这日头晒的人也受不了,中暑就麻烦了。要不然你先回去歇两天,我再干几天,迟些回去。”
桃花说道:“要留就一起留,要回就一路回,这几天温度确实高的很。”
还有一句话,宇文松没有说,桃花就也没说出来,快要麦忙了,刘芳不会再帮他们看孩子了。
宇文松说道:“你咋就不明白我的意思呢,我是怕把你累倒了,回去没办法给凛凛他外公交待。我一个大男人,耐力好,再给咱多挣一点儿钱。”
桃花用毋庸置疑的语气说道:“别说了,咱俩一起能有个照应,给这一家把麦割完,咱就往回走。”
宇文松心中很得意,他的目的达到了。
第一,桃花同意回家,他就不用和母亲刘芳闹别扭了。
第二,宇文松心里清楚桃花是一个能吃苦、很拼的人,虽然桃花之前也说过把这个活干完就回家,但是这很可能也就是说说而已,如果后面有活,桃花十有**还是会干下去。
这几天天气越来越热,割麦的时候,时不时就有人中暑了,宇文松自己都有些扛不住了,桃花嘴上虽然没说,但是宇文松真怕她被累倒了。
桃花是一个会心疼的人,宇文松知道只有说让桃花先回去,桃花顾及到他的身体,就会要求一起回去,这样一来就可以让桃花真心主动要求回家了。
宇文松心中暗笑,嘴上却说道:“那也行,那咱给这一家割完就回去,你可不能见有活就给应了。”
桃花答应道:“行,不应活了,要干一起干,要歇咱就都歇着。”
隔天两个人又割了一天小麦,把鹿红旗家的小麦全部割完了。
第二天一大早,桃花和宇文松拿了工钱,收拾完东西,就往白鹿原下走去。
从鹿村人市经过的时候,桃花看到有不少主家在找人割麦,就不由自主的停住了脚步。
第八十七章 看电视(一)
往人市里面快速走了几步,桃花又收住了脚步,她在心里告诉自己,已经答应过宇文松不再应活了,宇文松的身体要紧,钱啥时候都能赚。
站在原地,桃花往人市里面张望了几眼,又快速的走了过去。
桃花朝正坐在地上等活的小红挥了挥手,大声喊道:“小红!小红!”
小红听到声音站了起来,笑着说道:“桃花,你跟宇文松也来找活?”
桃花说道:“我俩今个回屋去呀,正好从这儿过看见你了,就过来跟你打个招呼。你俩准备到啥时候回?”
小红说道:“我俩过几天再回去。”
宇文松在卞勇身边的地上坐下,两个人聊起了分开以后这几天的情况。
卞勇问道:“你俩这几天都在哪里割麦呢?”
宇文松说道:“一直给那天到人市上叫我俩那一家割呢,夜黑(昨天晚上)割完的。”
卞勇看着宇文松说道:“你俩运气咋这么好的!我俩这几天都换了好几个地方了,钱么挣到,光跑了路里。
前儿个(前天)把人能气死,割了四块子地,一共才三亩不说,晚上我还自己掏钱住了一晚上的旅店。
野个(昨天)更气人,一大早有人到人市儿叫我俩去割麦,本来够割半天的。么想到,刚割了一分地的麦,主儿家那个麻婆娘(不讲理的妇女)站在旁边看着,不停的都都囔囔的,一会儿说没有给她割干净,一会儿又说麦茬子太高了。我脾气一上来,跟她吵了一架,她干脆就不让我俩割了,你看不是净耽搁功夫么!”
宇文松安慰道:“咱就是出来挣钱的,跟人吵划不来,把钱挣到手就行了。”
四个人又聊了一阵儿,桃花和宇文松便起身离开了。
看着桃花和宇文松离开的背影,小红小声嘀咕道:“桃花两口子,明明是第一年来割麦,咋比咱俩还混的好呢。”
卞勇看了一眼小红没说话,不过他心里也没想明白这个问题。
到了滋水县县城,桃花给双方父母、两个孩子,以及自己和宇文松一人买了一件短袖,接着又买了几样水果,两人算好了公共汽车的发车时间,便步行走到汽车站坐车回了家。
百家山乡那时候还没有通电,更没有人看过电视,镇子里最大的电器就是收音机,而且家里有收音机的人家也不多。
河湾大队的队部就在宇文松家所在的村子里,大队支书给大队上买了一台二十四的彩色电视机,晚上在大队队部第一次放。
消息一经传出,不仅是河湾大队、相邻的青石岭大队,甚至是整个百家山乡都沸腾起来了。
吃晌午的时候,大家都端着碗坐在桃花家场院边上的大核桃树底下,一边乘凉,一边吃饭聊天。这棵大核桃树的树干需要两个成年合抱才能抱的住。
桃花隔壁家的文娟坐在桃花身边的大石头上,她说道:“桃花,今儿黑把饭做早些,吃完了,咱早早就带娃去大队院子占位子。去迟了,坐到后面娃们的被前面的人挡住,就看不见了。”
桃花说道:“好,到时候咱俩一路(起)去。”
宇文森坐在一旁认真的听着关于电视机的事情,这时他瞪大了眼睛问道:“妈,电视是啥?跟电影一样不?”
桃花笑着说道:“我也么看过,不过听人说,比电影还好看,而且天天都能看。”
宇文森听了,一下子就跳了起来,手里的碗差点儿就掉到地上了。他和其他几个小孩,一边蹦来跳去的,一边大声叫喊着:“天天都能看电视了!天天都能看电视了!”
下午五点的时候,文娟来喊桃花去大队队部看电视。桃花说道:“你先去,我把这一锅子馍蒸完就来了。”
文娟说道:“那行,我给你把地方占上。”说完她就急匆匆地赶去了大队队部的院子里。
进了大队队部的院子,里面已经摆了两行凳子了。
文娟在第三排的正中间把自己带来的两个木板凳一前一后放下,让自己家的娃坐在自己前面的凳子上,然后她本人侧着身子伸长了腿坐在凳子上,这样就可以给桃花占到一块儿地方。
过了几分钟,村里的一个妇女拿着板凳,牵着小孩也来到了大队队部的院子里,她看到文娟旁边的位置后,就走过去笑着说道:“文娟,你把腿挪开,我坐到这儿。”
文娟说道:“嫂子,我这是给桃花占的地方,人马上就来了。”
那个妇女说道:“哦,那就算了。那我就坐到你后头。”
桃花把馍拾到竹笼里,挂在灶房房梁上吊着的铁钩上,就喊了宇文松拿上板凳带着宇文森和宇文凛往大队队部走。
刚到院子门口,桃花就听到一个妇女在大声叫嚷着:“人还么来,就把地方占上了,让我坐这儿,一会儿桃花来了,让她坐到后头去!”
文娟说道:“我跟桃花说好了给她占个地方,你看看现在来了多少人了,你把这个地方占了,桃花一会儿来了就没有地方坐了。明个我来的早的话给你占上,咋样?”
刚才说话的妇女气哄哄的说道:“明个不用你占,我自己早些来!”说完,她就拿着凳子走到靠后面的地方去了。
文娟看到通桃花进来了,就招了招手说道:“桃花,在这儿呢!赶紧过来,我都得罪了好几个人了。”
桃花和宇文松走过去,放好了板凳。桃花挨着文娟坐下,然后说道:“真是难为你了,都是村里人,你就让人家坐么,为了我得罪人,对你不好。”
文娟笑着说道:“我答应了你的,你来了没有地方,不是也不好么!”
桃花笑着说道:“谢谢妹子了,明个我早些来给咱占地方。”
到了六点五十分的时候,大队部的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人,就连院墙上面都坐满了人,很多人都是从其他大队赶来的。
六点五十五分,在众人的瞩目下,大队支书把电视机从大队部的办公室里面抱了出来,放在院子里事先摆好的一张大桌子上。
有几个小孩子想去摸一下电视机,都被支书给呵斥走了。
支书清了清嗓子,然后大声说道:“都别说话了,大家安宁(静)一下!我说几个事情!”
第八十九章 杏园摘杏(一)
正说着,支书气喘吁吁的来到了大队队部的院门口。
“来了来了,赶紧把路让开!”
人群呼啦一下就让出了一条道,从院门口一直到办公室门口。
看着支书走路时左脚不太自然,就有人问道:“支书,你脚咋了?”
支书一边走一边说道:“吃完饭出来的时候,走的有些着急,脚下一滑把脚给歪了!”
“支书,你把电视拿出来,就好好坐着歇一会儿,抹些药。”
支书抱着电视从办公室里面出来,放到大桌子上,他笑着骂道:“狗日的,不知道心疼我,就知道看电视!”
“哈哈哈!”
支书一边打开电视机,一边说道:“今儿个这电灯亮的很,看电视肯定么麻达(没问题)。”
“新闻联播出来了,快看!”
“这是啥地方又发大水了?”
“别言传(说话),你认真听,不就知道是啥地方了么。”
一直到两集电视剧播完,电量都比较充足。
人群一边往院外走,一边议论着。
“今儿黑总算看了两集完整的!”
“两集也有些少了,能一口气看完才过瘾呢!”
后来,时间一长,去大队队部的院子里看电视,就成了河湾大队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有一天,刚吃过早饭,文娟来到桃花家问道:“姐,现在麦收完了,地里活也不多。杏园寻人摘杏呢,你去不?去的话能摘一个月,男的女的都要。女的一天五块,男的一天七块。”
桃花问道:“在啥地方?”
文娟说道:“在白鹿原半原上,杏园大的很,有一百多亩呢。这回一共要二十个人,我屋一个亲戚住在杏园附近,给我说的。”
桃花看了一眼宇文松,然后笑着说道:“那就把我俩都算上。”
文娟说道:“行,那你俩提前把东西收拾好,明个早起一早就从咱这儿坐头趟班车走。”
等文娟离开了,桃花便和宇文松一起去找刘芳。
刘芳坐在炕沿儿上,宇文松和桃花坐在不远处的木板凳上。
宇文松笑着说道:“妈,半原上的杏园寻人摘杏呢,我准备跟桃花俩人都去,屋里一天开销也不小,能挣一分是一分。”
刘芳咬了一口手上的黄瓜,然后说道:“你俩准备去多长时间,时间长的话,就把娃送到他外婆屋里去。”
宇文松看了一眼桃花,见桃花的脸色没什么变化,这才说道:“时间不长,就一个月。”
刘芳不情愿的答应道:“那行。”
第二天一大早,文娟一行二十个人挤上了班车。女的坐在座位上,男的都站着。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汽车开进了滋水县汽车站。下了车,众人来到汽车站外面的拐角处,又挤上了杏园老板叫的面包车,十多分钟后,终于到了杏园老板家。
杏园老板三十多岁,中等个子。她媳妇比他还高一头皮,人长的漂亮,说话很温柔。
杏园老板说道:“我叫王林虎,旁边儿这位是我媳妇,比我大一岁,她叫秀兰,以后有啥事,就直接跟我俩说。都先喝些水,歇一会儿。”
过了十分钟,王林虎用手拍着车邦子,得意的说道:“都上蹦蹦车(三个轮子的农用车),我开车拉你这伙子去杏园看一下!”
往杏园去的路比较堵,二十个人挤在农用车上,一路上都有些心惊胆战。
车一停,众人长长出了一口气,就立即从农用车上跳了下来。
王林虎熄了火,然后走到大家面前,用手指着路边的房子说道:“文娟,你安排两个人做饭。最左边的那一间是灶房,紧挨着的中间的两间是宿舍,一间男宿舍,一间女宿舍。
黑里都注意些,可不要跑错了房间,到时候闹出笑话,挨打了,可别怪我没有提前说!”
众人一阵哄笑。
略微停顿了一下,王林虎又指着最右边的一间房子说道:“我跟我媳妇儿就住到这儿,厕所在房背后,一间女厕所,一间男厕所,上厕所的时候都看清楚,也不要跑错了!”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女宿舍里面放了三张大床,六个女的,每两个人睡一张床。
男的人多,就直接在宿舍里面打地铺。
吃过饭,王林虎拉来了一大车竹笼来,二十个人人手一个。
一开始所有人都在技术员陈师傅的带领下先摘小银杏,摘了一阵子,就留下男的继续摘,女的来到宿舍前的场院里装箱。
装箱的时候,最底下一层装个头大的杏,上面一层装小一点儿的,最上面两层也是装个头大的杏。
王林虎反复强调着:“都看仔细些,千万不能把烂杏装进去。”
装完一批,就直接封箱,有些杏王林虎会用农用车拉到滋水县的农贸市场去批发,也有直接来杏园拉货的老板。
杏园的坡度不大,分片区种植着不同品种的杏,不同品种的杏成熟的时间也不同,摘完了一种,正好就可以摘另一种。
吃晌午饭的时候,陈师傅说道:“再过几天就可以摘‘兰州大吉’了,这种杏颜色特别好看,就像油桃一样的。味道也特别好,甜中带点儿酸,摘着摘着,人由不得就想吃一个。
不过可不能贪吃,要不然到时候豆腐都咬不动了,那时候再想着来怪我,最迟了!”
大家哄笑着,但是被陈师傅这么一说,还真想马上就吃一个“兰州大吉”。
一开始,六个女的轮换着做饭,后来吃了桃花做的饭以后,大家一致认为,以后就让桃花做饭,不再轮换了。
桃花说道:“我想跟大家一路(起)摘杏,说说笑笑的有意思些。”
其他人异口同声的说道:“谁让你做饭好吃呢!”
秀兰走进厨房,笑着说道:“你闲了的时候,也可以到杏园里头转一转,想吃多少吃多少。”
文娟说道:“姐,都叫你做饭,你就做吧,你切的手擀面就跟挂面一样,上一回我才吃了半碗就没有了。”
晚上摘杏回来,大家在聊天的时候,秀兰得知了桃花和宇文松是两口子,她就让他们俩住在宿舍对面的一间小房子里,里面刚好能摆下一张床。
宇文松坐在床沿儿上,笑着说道:“王老板这两口子,人真不错。”
桃花一边收拾屋子,一边说道:“人家这是怕我早上要起早做饭,影响大家休息。”
宇文松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然后说道:“不管咋样说,能单独住还是好些,早上我也能起来给你帮忙烧锅。黑里咱早些睡。”
第九十章 杏园摘杏(二)
有一天下午,桃花去了“兰州大吉”的杏树林里。走着走着,她看到一棵杏树树顶上长着几个又大又红的杏。
桃花爬上树试了试,可是够不到,再往上面的树枝又太细了,桃花只好又从树上下来。
往四周看了看,桃花就对不远处的文娟喊道:“文娟,你拿一个钩子过来,我这边的树顶上有几个杏美的很!咱俩合作愉快!”
文娟走过来,用钩子勾住杏树顶上的树枝,说道:“我把树股(枝)拉下来,你来摘。”
桃花惦着脚还是没够到,便说道:“文娟,我劲大,我来拉树股,你摘。”
只听“咔嚓”一声,桃花用的力气太大,把树枝给拉断了。
这时,老板娘秀兰正好从旁边经过,她笑着说道:“合作不愉快了吧,扣一个月工资!”
桃花说道:“那我今儿黑就偷偷跑回去了,一共才干了三天活,我还省了二十七天的工资呢!”
秀兰大笑着说道:“你还蛮会算账的,高处的够不到的,到了冬天还是要修剪。现在省得再修剪了,桃花这算是将功赎罪,一个月工资照发不误!”
“哈哈哈!”
到了做饭的时间了,桃花提了一笼杏准备捎回去。
秀兰说道:“你不用往回提,放路边上就行,一会儿有车来拉。你也不用来摘杏,把饭按时做好,让大家吃好就行了。”
桃花往回走的路上,仔细数了数杏的种类,一共有六种。
晚上的饭是稀饭、馍,菜是油泼咸菜疙瘩,不到一个小时桃花就做好了。
这时候陈师傅正好走过来给茶杯里面加热水,他说道:“桃花,你咋这么快就把饭做好了?”
桃花说道:“我是把馍先蒸到锅里,然后在另一个锅熬稀饭,馍熟了,饭也就熟了。”
陈师傅说道:“以前有个做饭的,做个稀饭、馍,要忙活整整一后晌。”
桃花看到陈师傅去给树浇水,便不解的问道:“陈师傅,你跟前的杏树,杏都卸完了,咋还给树浇水呢?”
陈师傅一边继续浇水,一边笑着说道:“这你就不懂了,刚卸完果子的树,要及时补偿营养,这样来年树就不会歇,明年的杏还会结的繁。我不仅浇水,还要上肥料呢。”
桃花说道:“难怪我屋的果树,第一年结的果子多的话,第二年肯定就结的少。”
正说着话,摘杏的人回来了。
大家吃完晚饭,桃花收拾完了厨房的卫生后,就和宇文松去了小屋子里面休息。
这时,卞勇坏笑着说道:“你都看,人家宇文松这包间住的多美的!咱一会儿给他来个闹洞房咋样?”
男宿舍里众人一阵哄笑。
桃花和宇文松刚躺下,就听到窗子外面有动静。
“两个厮混的男女,赶紧起来查房了!”卞勇捏着嗓子说道。
桃花躺在床上,仔细往窗外看了看,然后便将手里的拖鞋顺着窗户扔了出去,这一下拖鞋正好砸中了卞勇的嘴巴。
桃花笑着说道:“这下能把嘴堵住了吧!”
卞勇和另外两个人一溜烟儿的跑回了男宿舍,众人调侃了一阵儿卞勇,就都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七点,准时开饭。
早饭做的是稀饭、馍,吃的菜是炒西葫芦、拍黄瓜。
吃过饭,大家刚开始摘杏,就有雨点儿落了下来。
文娟大声说道:“咱都摘靠路边上的,一会儿雨大了,好下坡。”
话音刚落,雨点儿就密集了起来,众人赶紧提着竹笼往路上跑。
等到了路上,一个个都已经成了落汤鸡。因为走的是黄泥巴路,所以很滑、特别不好走,一行人脚背上都沾满了泥巴。
不大一会儿,雨下的更大了,不用手不停的擦眼睛上的雨水的话,就看不清脚下的路了。
平常十分钟的路程,一行人用了整整半个小时,才走回了住处。
等到大家都换好了干净、干爽的衣服,王林虎拿了两副扑克牌递给文娟,说道:“这雨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了,让爱打牌的耍一会儿。”
喜欢打牌的人,围坐成了两个牌摊儿,打的打,看的看。
不喜欢打牌的人,干脆直接蒙上被子去睡觉了。
吃过晌午饭,雨小了点儿,但是还没停。除了打牌的人,其他人都闲的无聊,这时有人提议道:“文娟,你秦腔戏唱的好,跟咱来两段儿!”
“对着,对着,唱两段儿!”
听到大家都这么说,文娟也不推辞,她张口就来了一段儿《梁秋燕》。
众人听了,不停地喝彩。
“再来一段儿!”
“真好听,再唱一段儿!”
文娟又唱了一段儿《三滴血》。
“还不过瘾,再来一段儿!”
文娟一高兴,又连续唱了《张良卖布》和《李雁贵卖水》的片段。
这时还有人起哄,让文娟接着唱,文娟摆了摆手,说道:“不行了,让我喝一口水,歇一会儿,声音出不来了。”
又有人提议让桃花唱,桃花说道:“我不会唱戏,我给咱唱一首歌儿吧。”
桃花清了清嗓子,唱了一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整个下午就这样,你一节目,我一个节目,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五点钟。
吃过晚饭,雨终于停了。
第二天一大早,露水很多,等到太阳照了一阵儿,众人这才动身去摘“兰州大吉”。
因为下了一整天的雨,有些熟透了的杏很容易往下掉。驴娃用长钩子勾住树枝一摇,就有不少杏从树上掉了下来。
驴娃抬起头往树上看去,他想看看还有没有没掉下来的杏,恰好一个烂了的杏从树上掉下来,不偏不倚的砸在了驴娃的脑门儿上。
卞勇在一旁幸灾乐祸的大叫道:“驴娃中弹了!”
驴娃又好气又好笑,他用手抹去脑门儿上的烂杏,说道:“你都也别光顾着笑话我,都小心自己的头顶上。”
正说着,一个熟透了的杏掉下来砸在了卞勇嘴巴上,此时的卞勇正仰着头往树顶上看呢。
驴娃笑的腰都直不起来,他说道:“杏自己往你嘴里送,你就好好吃么!”
这时,不远处又有人叫道:“杏砸到我头顶上了,疼得很!”
吃过中饭,秀兰说道:“后晌摘大银杏,买家等着要货呢,都给咱加把劲儿!”
第九十一章 杏园摘杏(三)
大银杏的颜色红黄相间,既不不很红也不太黄,平均三个一斤,因为个头比较大,因此很快就能摘满一大笼,但是一笼也不会很重。
桃花做完饭的空闲时间,也会帮忙装箱,她装的又快又好。
王林虎站在一旁看着说道:“我今年就把你靠上(预定),明年你原定来给我摘杏做饭。”
桃花一边继续装箱,一边说道:“明年再说。”
王林虎说道:“我今年就把定钱给你。”
桃花摆了摆手,说道:“那倒不用,明年没有其他活的话,我再来。”
王林虎有意提高了声音,红着脸说道:“哦?看来你是根本就没有看上挣这个钱!”
桃花停下手里的活,站起来笑着说道:“王老板,你不要误会,我的意思只是说明年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万一我到时候有其他事,不就把你的事情给耽搁了么。
现在国家的政策不断在变化,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是日新月异。时时在变,事事在变。”
王林虎重新打量了一番桃花,然后说道:“你是个有想法的人,以后肯定能成事!”
桃花说道:“我就是个下苦的,你个大老板就不要取笑我了。”
王林虎说道:“我也不是啥大老板,不过今儿个我把话撂在这儿,你以后肯定不会比我混的差!”
桃花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她问道:“王老板,杏园里面一共种了多少种杏?我有一回沿着路边上数,数了有六种。”
一说到杏,王林虎立马就眉飞色舞的说了起来。
“我杏园里头一共种了十三中杏,整个渍水县再没有第二家有我这儿品种这么齐全的!
咱摘完了银杏,接下来就要摘‘串枝红杏’了,后边还有:张公园杏、沙金红杏、山黄杏、延边大白杏等等,多得很!到时候摘的时候,我再一样一样的给你介绍!”
桃花笑着说道:“黄老板,还是你厉害,我光听这些名字都有些头晕。”
这时黄林虎觉得自己已经找回了面子,于是他说道:“你几个继续给咱装杏,我到坡上去看一下,赶后晌黑要装满八十箱大银杏,有人到时候来拉,现在时间还是有些紧张。”
说完,黄林虎就哼着流行歌曲离开了。
到了做晚饭的时间,桃花起身去了厨房。过了一会儿秀兰提着几个包菜走了进来,她说道:“黑里再炒一个花白,加一个菜,今儿个都辛苦了!”
桃花把油泼咸菜丝、炒包菜以及馒头分别放在了三个大盆里,大家吃的时候都不住的夸赞。
黄林虎说道:“都吃饱些,黑里还得加班把剩下的杏都全部装箱,今儿个一人加一块钱的工钱,明儿个一早要发货!”
二十个人忙活了一个小时,把剩下的杏都装完了。
王林虎看着摞在一起的箱子,笑着说道:“都早些睡,明儿个摘张公园杏。都好好干,我明儿个去割五斤猪肉,给大家好好改善一下伙食。”
一听到有肉吃,大家都叫起了好。
摘完了张公园杏,接着又去摘了珍珠油杏、毛红杏、大偏头杏等,前后摘了三十六天时间。
发完工资,王林虎给每个人都装了一袋子又大又好吃的杏,他一再表示希望大家来年还能来给自己摘杏。
公共汽车在宇文平家的路口停了一下,桃花和宇文松从车上走了下来。
看到宇文森和宇文凛正在场院里玩,桃花提着一袋子杏,三步并作两步,匆忙就走了过去。
宇文凛一看到桃花,就大喊了一声“妈”,然后飞奔过去扑进了桃花的怀里。宇文森当时正好背对着桃,他听到宇文凛的叫声后,就迅速的跑过去扑进了宇文松的怀里。
看着桃花手里提着的袋子,宇文凛笑着问道:“妈,你给我跟我哥买了啥好吃的?”
不等桃花回答,宇文凛就自己打开了袋子,看到袋子里的杏,他高兴的大叫着:“哥,快过来吃杏,咱妈带回来的杏大得很!”
宇文森从宇文松的怀里挣脱出来,跑过去从袋子里拿出一个杏,直接就咬了一口,他一边吃,一边说道:“好吃很!好吃很!”
桃花笑着说道:“还么洗呢,咋就吃上了!森森、凛凛,你俩一人拿两个杏,自己吃一个,把剩下的一个分别送给爷爷奶奶。”
两个人刚准备转身进屋,这时宇文森说道:“爸,你手上的袋子里面装的啥?”
说着宇文森和宇文凛就跑到了宇文松身边,
宇文松笑着说道:“你猜一下?”
宇文森从宇文松手里拿过袋子,他打开一看,高兴的叫道:“有新凉鞋穿喽!”
这时,宇文平和刘芳听到声音,从屋里走了出来,宇文森和宇文凛跑上前去把杏送给了爷爷奶奶。
桃花说道:“‘妈,你拿个盆出来,给你拾些杏,杏园老板给发的,好吃的很!”
刘芳转身拿了一个盆,装了些杏。她一边往屋里走,一边说道:“说好的一个月,现在都几号了才回来。”
宇文松一听这话,他立马看了一眼桃花,然后向前走了一步,挡在了桃花前面,并大声说道:“爸,我给你跟我妈一人买了一双凉鞋,你试一下,看合脚不?”
桃花沉着脸没再说话,她转身去给宇文刚送了一些杏。
桃花把剩下的杏分成了两份,她让宇文松把其中较少的一份带回了家,然后自己带着宇文森和宇文凛,拿着多的一份去了娘家。
刚一到陆家的场院里,几个侄子、侄女就跑过来围住桃花“大姑、大姑”的叫着。
桃花给每个人都拿了一个杏,他们就和宇文森、宇文凛一起跑到一边去玩去了。
进到堂屋里面,桃花大声喊道:“爸、妈,我来哩!”
可是没有人回应。
杨娜在门外说道:“都么在屋,到地里锄草去了。”
这时,陆福大声说道:“大姑,我去叫我奶去!”
桃花给大哥、二哥家分别送了一大碗杏,然后和杨娜两个人坐在堂屋里聊天。
两人正说着话,就看到陆福跑进来大声叫道:“大姑,大姑,我奶回来了!”
桃花站起来去拿了一个杏递给陆福,然后笑着说道:“福福真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