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上山
大悲佛窟之上,湛蓝色的光华像是玄冬的白雪,伴随着凛冽的狂风随着九霄而去。
“轰!轰!轰……”
李春秋一身白衣站在湛蓝色光华的最中央,他每一步走出都有一位三十六院的首座飞出,像是流星划过了天际。
一瞬间,世间似乎划起来了流星雨,如同璀璨的夜空流转。
所有的流星划过虚空落入了绝壁之上。
空禅寺山门之侧,绝壁之上不知道何时已经多了三十六个人身大小的坑洞,每个坑洞似乎都保持着一种招式,让那绝壁之上的坑洞看起来像是不知名的秘籍。
三十六步,三十六位空禅寺首座。
奔流大河,人声无存。
李春秋已经站在了空禅寺住持的身前,那大悲禅杖砸在李春秋面颊之前的虚空之中,像是砸入了奔流的大河之中。
虚空之中,环绕着李春秋周身的湛蓝色光华像是化为了无形的护盾,将大悲禅杖阻挡在虚空之外。
禅杖之上一道道“卍”字佛印,一个个消融,被湛蓝色道纹一点点包裹起来。
在所有的“卍”字佛印消融的那一刻,李春秋伸出另一只手,在虚空之上猛然一按。
“轰!”
绝壁之上再次多了一个持着禅杖的身形。
湛蓝色的光华将整个大悲佛窟映照出一种佛光普照的感觉。
李春秋站在山门之前,湛蓝色的光华将他整个包裹其中,光晕压制在场所有人的修为。
站在蟒纹轿子之前的魏无涯看着那湛蓝色光华之内的身影说不出话来,半天他才道出一句话:
“感觉先生又强了。”
“他本来就在渡劫的过程之中,无时无刻都在变强。”
天下书院的女先生李蒹葭不知道何时已经走了出来,站在魏无涯的身后,遥遥看着李春秋。
“只要他渡劫成功,他便是真正的天下第一人。”
天下第一啊,世间有几个人能够说自己是天下第一呢?
魏无涯觉得自己离逃离李春秋越来越远了。
但是阻止李春秋渡劫,这世间也只有那几个人能做到吧,儒家夫子已经败了,现在也只有达摩祖师与真武山的老君了。
站在李春秋身前的江湖人士纷纷后退了一步,只有那三教传人站在最前。
道教入世弟子吕玄风,单手握在了剑柄之上,双目紧紧望着李春秋,他感受到了恐怖的压力,几乎连动一动都难以做到。
“虽然差了很多,但是我想见见很有可能是天下第一人的人有多强。”
吕玄风一寸寸将自己的长剑拔出,但是每拔出一寸他都能感受到虚空之中那湛蓝色光华对于他压制,直到他将长剑拔出,周身的法力就像是蒸发了一般。
他只能凭着身体朝着前方刺出了一剑,随即力竭倒在了地上。
空禅小和尚看了看倒在一边的吕玄风,再看了看李春秋,叹道:
“天下第一人啊!”
吕玄风今日不死,必然会突飞猛进,而且他有很大的概率不会死,因为他的修为距离应劫的李春秋太远了。
望着站在最前空禅小和尚,李春秋笑了笑。
“小和尚,你想阻我还不够,你应该做的是先去救救你的师侄们。”
空禅是达摩捡回来的,他本是达摩亲传的弟子,在空禅寺之中为三十六院首座与方丈的小师叔。
小空禅闻言回了一个佛礼,道:
“阿弥陀佛,师尊达摩在空禅寺上等施主已有段时间了。”
“他知道我要来,还不让这些弟子退下?”李春秋笑了笑道,湛蓝色光华将天地映照的通明。
小空禅双手合十,摇了摇头道:
“师尊说过,施主渡劫,天下真仙境界的人物都是施主的肉中之刺,即便是他们不拦施主,也免不了这劫数。”
这句话确实是实话,所有到了真仙境界都是有实力重创他的,他要渡劫必然在大劫尚未全起之时,将这天地之间威胁到他的火焰全部掐灭。
李春秋闻言点了点头。
“达摩确实有见地,去救你的师侄吧。”
小空禅再次行了一个佛礼,然后转身朝着远处而去,李春秋固然不至于下死手,但是被封了修为的各院首座们能不能在绝壁之中活下去,那就是两说了。
随着小空禅退去,已经结出大阵的空禅寺武僧们也行了一个佛礼,退开了一条去路。
既然是达摩祖师要见这位春秋先生,那么他们也不要拦李春秋了。
李春秋望着让开了的道路,将自己的目光移到了立身在众人之中的真仙身上。
“至于各位来看戏的真仙,想必已经听到了这话,是你们主动放弃挣扎,还是我动手。”
湛蓝色的光华再一次闪耀,似乎雷霆以另一种方式怒吼,它的主人用着疑问的口气问着这么一个问题。
大晋朝的王爷李存道握紧了自己拳头,四爪真龙长袍飘荡起来。
道门“道”字辈的七位真仙在此处演化出一道北斗剑阵法。
“看来还要我自己动手了。”
李春秋的拳在虚空之中握了一下,天地一瞬间化为了蓝色的汪洋海洋。
一拳而落,虚空之中浩瀚汪洋落下。
像是一场持续了四百万年的大雨,将空禅寺山门之处,落出一个个坑洞。
大河之中溅起数不清的雪花。
湛蓝色的大雨消失在天地之间后,那八位真仙已经倒在了地上,身上隐隐有着浮现的湛蓝色赦令。
李春秋从八位真仙之中穿过,从数不清的武僧之中穿过。
那一身白衣今天上那大悲石窟之上,要问问这禅宗祖师,他这劫数他能不能挡。
魏无涯站在轿子之前,目送着李春秋远去,随着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魏无涯的眼前,他缓缓道:
“他上山了。”
魏无涯他便这样见证了一代江湖的兴衰,或许未来他会和自己子嗣说起,当年有着这么一个白衣狂人,以拳问鼎那天下第一的位置。
李蒹葭招手将颜景行招了过来,让这位儒家入世弟子站在了自己的身后,然后看着魏无涯道:
“你现在应该担心一下你自己。”
“担心自己?”
魏无涯笑了笑,或许吧。
毕竟他是个人质啊!
第三百一十七章 问拳
大悲佛窟有千万佛像,刻于石壁之上,李春秋顺着那绝壁而上。
山顶绝处,寒气凛冽,白雪皑皑,万千气象。
高峰之上,石阶绵延到山峰的尽头,伴随着白雪,奇绝孤傲,似乎与世间万千已然全部断开。
李春秋落脚在石阶之上,大风扬起,两侧积雪纷纷滑落,洋洋洒洒。
远远望去,如同玉皇顶之上,万千白银洒落。
在大悲石窟的尽头,是座寺庙,宝塔悬空九层,一位身着素色僧衣的和尚坐在九层宝塔之上,手中捏着一串佛珠,双手放在盘坐的腿上,双目紧闭。
长白雪色,万里青云,此时像是盘踞在这个和尚的身边。
像是预感到了李春秋的到来,和尚的双目缓缓睁开,露出了一双澄澈双目,似乎是一方净土在人间露出了跟脚。
“阿弥陀佛!”
如同洪钟大吕,大悲佛窟之上一瞬间积雪全部震落。
李春秋分毫不动,遥望远处的空禅寺绝顶,那是悬空寺。
空禅寺是达摩的道统,但这悬空寺则是达摩一人的寺庙。
“我来了。”
只是三个字,但是李春秋自觉已经表明了来意,他是渡劫之人,而达摩便是他的劫数之一。
“贫僧知晓。”
同样是简短的回答,达摩凭空而起,脖颈之上的佛珠也随之浮起,从悬空寺之上落了下来。
凌空三尺,达摩顿了一下,然后才缓缓踩在了地上,一瞬间那千山绝顶,一寸寸青色从他的脚下绵延而出,朵朵花儿开放。
彼时无生处,此时自然生。
李春秋静静地看着这一幕,佛道太容易被扭曲,但是第一个说出不杀生的人,一定有可取之处。
达摩向着李春秋敬了一个佛礼,道:
“人间大悲,这道路的尽头亦是大悲,所以此山绝壁为大悲石窟。夫子说你曾言贫僧三人在这里坐了太久了,你说的很对,两千年,确实太久了。”
说到这里达摩笑了起来,他眼中的净土似乎放出了纯粹的光辉。
“贫僧在等一个可以为天下众生开路的人,施主是这个人吗?”
李春秋看着这在悬空寺庙坐了两千年的老和尚,也笑了。
他在虚空之中一握拳,湛蓝色的光华将整个天地映照成莫名的色彩,掷地有声道:
“若是我不能为天下开路,何人可以呢?”
达摩听到了这个回答,抬了抬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那便请了。”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李春秋凭空而起,主动升入了虚空之上,湛蓝色的光华如同在虚空之中再次多了一个太阳。
达摩随着也升空而上,金色的光华在他身上温暖而融洽。
空禅寺山门之处,虚空之上,如同三个太阳悬空,各有各的光辉。
“开始了!”李蒹葭似乎是在提醒,又像是在见证着什么。
自从三教创教始祖两千年前证道立教开始,这人间已经两千年没有出过证道者了。
而且一个尚且在真仙境界便已经不惧证道者的人,只要他证道,那么这世间的局势都为之变动。
魏无涯对于这些的意义尽管有着猜测,但是装了太久纨绔的他还是不能第一时间知晓这其中的意义。
望了望刚刚把空禅寺三十六首座从绝壁之中拎出来的小和尚,魏无涯开口问道:“小和尚,你为什么不先救你们方丈?”
“方丈有着真仙修为,哪怕是被封了修为,也不会因为被困而死,但是其余首座便不同了。”
法号空禅的小和尚一边再次进入那持着禅杖的坑洞,一边回道。
魏无涯第一听这么真实的救人顺序,在此世之中,无论何时救人的力度都是和被施救者的身份地位相关的,但是这小和尚却不是如此。
或许,这便是他是达摩弟子的原因,众生平等,有几个做得到?
望了望虚空之上的三个太阳,魏无涯再次开口道:
“小和尚,你是达摩祖师的弟子,你觉得达摩祖师有多大的机会嬴?”
空禅和尚挠了挠头,然后白了魏无涯一眼,随之开始继续检查方丈的伤势。
“师尊这辈子便不会嬴。”
“你这是做徒弟说的话吗?”
魏无涯差点没有咬住自己的舌头,这个达摩的亲传弟子,真的是……挺有个性啊!
给方丈探查伤势的空禅和尚头也不抬的回道:
“师尊不需要奉承,也不需要谎言。”
“那就是你师傅输定了?”
魏无涯一挑眉,用着不入流的激将法挤兑着空禅小和尚。
可空禅小和尚依旧看也不看他一眼。
“师尊也不会输。”
李蒹葭似乎有些看不下去了,她将目光从虚空之中收回,瞥了魏无涯一眼道:
“你读过道家典籍吗?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也。”
魏无涯闻言指了指小和尚,道:
“他不是佛家吗?”
这时候,检查完自己方丈师侄伤势的空禅和尚站起身来,对着魏无涯敬了一个佛礼道:
“但道就是道,不会因为我是佛家就变,也不会因为他是儒家就改。”
“大道同归。”李蒹葭不知道何时已经将目光移回了虚空之上,但是还是及时补充道。
魏无涯看了看一旁的面无表情的空禅小和尚,又看了看根本不看他的李蒹葭,总觉得自己被当成学生。
他摊了摊手道:
“行了,我受教了。”
“但是你们这是打机锋,你们也不知道,是哪位会赢吧?”
魏无涯一只手遮住刺眼的阳光,望着虚空之上即将开始的战斗,如同自言自语一般的说道:
“我就知道,但是我有感觉,我们下一站就是道家真武山了。”
这时候,空禅和尚和儒家的李蒹葭都转过头望向了正在遮挡着刺眼的阳光的魏无涯。
这人不知道自己是被劫道来的人质吗?
………
虚空之上,李春秋与达摩谁也没有先手,虚空之上的道韵来回回荡着。
像是两个太阳在虚空之上相互遮蔽着阳光。
“既然大师不肯先出手,那么就由李某先手了。”
李春秋似乎看透了什么,他伸手握拳,湛蓝色的光华把整个虚空都似乎容纳了进去,然后寸寸炸裂。
拳问达摩。
第三百一十八章 那一拳
大悲佛窟之上,整个虚空似乎彻底的破碎开来,像是虚空之中呈现的两个太阳爆裂了开来。
佛窟之上神态各异的佛像,这一刻被映照地似乎有佛光显现出来。
这一战,诸佛见证。
李春秋悍然出手,将虚空撕裂,湛蓝色的光华将达摩整个人包裹了进去。
从空禅寺的山门处望去,就像是湛蓝色的太阳张开了嘴将另一个太阳吞了进去。
达摩的僧衣瞬间炸裂开来,露出了古铜色的恐怖肌肉。
达摩乃是空禅寺武道始祖,修的便是那金刚不败之躯,昔日他便是凭此证道。
虚空之中金色的光辉开始收敛起来,容纳入了达摩强横的**之中,一丝丝金刚佛韵将所有的一切压下。
达摩虚空握拳,一拳将那如同瀚海一般的法力全部破碎。
金色的光华全部收敛到了**之中,这是极致的**修炼之道。
金刚怒目不过于此。
“来得好!达摩大师的金刚不坏之躯,早有耳闻。”
李春秋再次一拳轰出,法力就像是无穷无尽一般,像是北海之波涛,潮汐涌落,无穷无尽。
而达摩则是将所有的伟力收于自身,一拳一脚之间全部是极致的力量。
李春秋既然从白鹿山上下来,那就已经说了他不是劫数能够困住的,准确的说他已经不算是普通的真仙了,他基本上可以被视为证道者。
那么普通证道者的手段在他的面前就是无效的。
达摩自忖自己对于灾劫落法的运用还没有白鹿山的夫子强,自然也就不会将其用出作为手段。
他的武道去了证道,那么便是真我。
便是怒目金刚。
虚空之中,就如同瀚海惊涛,将天地似乎都要彻底破碎,金色的光华在蓝色的瀚海之中疯狂涌动。
大悲佛窟之下,空禅小和尚望着虚空之上如同无穷无极的道法,张了张嘴,道:
“李施主,真乃天地异数。”
“这般法力,便是几十个真仙也无法比拟,他是想用法力压住师尊,想必他也是用这一手击败夫子的。”
站在一旁的李蒹葭缓缓开口,提示道:
“夫子说,他是败在赦令,一种如同莫名符箓的手段。”
魏无涯紧了紧自己的手掌,在他的手掌之上便有着一道李春秋留下的赦令。
李蒹葭话音刚刚落下,虚空一瞬间破碎,湛蓝色的光华彻底散去,达摩身上涌现出出来彻底的金色光辉,如同在世佛陀。
金色似乎要将一切的黑暗驱散,将一切的不详震退。
在达摩金色的躯体之上,忽然有着数不清的金光凝聚,化为一句高大至极的躯体。
“佛家金身吗?”
李春秋凌空而立,静静地看着达摩金身凝聚。
“今日既然达摩大师有这个兴趣,李某便要同你问一问拳。”
李春秋散去了无尽的法力,他凝躯于身,无论是法力还是躯体,他都不次于任何渡过了人灾之人。
这一刻,他要以肉身搏道。
“阿弥陀佛,施主请了。”
达摩笑了笑,他本来已经打定了主意,今日若是李春秋不敌便主动失手输了,看看李春秋是否能真正的打破那困住所有人的局。
但是动起手来,他没有想到,李春秋不仅不畏惧任何灾劫的手段,还有着远远在他之上的法力。
到了这个地步,反而是他处于劣势,他有些想看看李春秋真正的本事在哪里了。
虚空之上,李春秋与达摩同时放弃了法力与招式的较量。
换为了纯粹的**对抗,虚空之上,两拳相交,虚空之中的空气瞬间破碎。
一道身影已然化为了残影在虚空之上,仅仅凭着身体移动带起来的罡风,便让天地之间掀起了大风。
“轰!轰!轰……”
虚空之中炸裂之声,一声又一声,拳到肉,爆发出来如同铜铁撞击的声响。
李春秋出拳如山,气血似乎无穷无尽,达摩金身如山,将所有的攻击挡下,一双巨大的金色手掌将虚空拍击的咔咔作响。
“好一个佛门金身。”
李春秋高声笑道:
“但是还不够!”
下一刻,李春秋筋骨之中血脉涌流,如同大江奔流一般,发出恐怖的声响,手中的力道再此暴涨。
虚空之中,李春秋的身影似乎化为了狂风,而达摩金色便是在狂风之中不动的山峰。
魏无涯抬了抬头道:
“小和尚,你师尊好像不妙了。”
空禅小和尚摇了摇头,然后面色复杂道:
“佛门金身,没有那么好破,但是……那位李施主,真的不像是一个还没有证道的人。”
“小和尚是想说他强大的不像是一个人吧!”
李蒹葭似乎明白小和尚想要说什么。
空禅对于李蒹葭的说法不置可否,道:
“师尊用的是佛门秘法神功,但是李施主是真的在用强大无匹的肉身,强行压着师尊。”
虚空之中的战斗还在继续,狂奔的拳势将天地席卷。
“还是差点,金刚不败之躯果然有着可取之处。”
李春秋抽身收拳,立在九霄之上,道:
“可惜,李某还要去真武山,不能在此地久留,今天便到此吧!”
虚空之中,李春秋话语落下之后,湛蓝色的光华再次浮现,在李春秋的周身之上布满了湛蓝色赦令道纹。
李春秋从通天石碑之上悟出的赦令道纹克制天下所有的道法,赦令在身,甚至一方世界的天道也不能感受到他的存在。
而对于任何道法神通而言,它也是最大的克星。
虚空之上,李春秋握拳于空,湛蓝色的道纹赦令包裹着在拳头之上,不可辨认的道纹似乎诉说着无尽的玄奇。
“这便是败了夫子的道法吗?”
达摩在赦令出现的那一刻便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像是遇到了什么克星一般,天生的畏惧。
“试试便知!”
李春秋一拳而下,虚空万道霎时破灭。
“要分胜负了。”
李蒹葭现在还记得在白露山之上,那将夫子击落的那一拳,湛蓝色的赦令缠绕于身,如同雷电缠身,便是今日这样。
在李蒹葭话语落下之刻………天塌了。
第三百一十九章 第一的路
虚空之上,李春秋周身之上显化的湛蓝色赦令如同战甲一般包裹着李春秋身形,那一拳而下。
天地倾覆!
万里云气顺着拳势而动,在九霄之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空洞。
一道道裂痕顺着李春秋的铁拳而下,将所有的大道崩碎。
湛蓝色的道纹顺着裂纹而下。
“咔嚓!”
在裂纹触及到达摩金身的刹那,湛蓝色的光华大放光彩,达摩身上那经受了李春秋上百拳的金身霎时间破碎,就如同没有防御一般。
达摩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在李春秋的拳头之上那从未见过的赦令触碰他金身的那一刻,他感受到金身瞬间从内到外彻底崩碎了。
像是遇到了什么天克之物一般,这两千年修成的金身一瞬间破碎。
“金刚!”
不灭金身的破碎不过一瞬之间,达摩在金身破碎的一瞬间,抬掌而上,迎上了李春秋那势如破竹、力沉千钧的一拳。
证道之境的灾劫之道,与两千年的法力顷刻之间吞吐而出,将整个虚空染成了金色。
漫天金光如同有着仙佛即将降世一般。
“这不够!”李春秋的声音轻轻响起。
湛蓝色的光华尽情的绽放,如同铁链一般的赦令裹挟在李春秋的铁拳之上,轰然砸下。
那金色的佛韵光华在赦令面前就像是纸糊的一样,一瞬间便如同烟雾一般散去。
摧枯拉朽,不过如此。
“胜负已分!”李蒹葭的声音恰好的响起。
金色的光华在虚空之上化为了一道金色的流光从九天之上滑落大地,那虚空瞬间彻底碎裂,成为一道黑洞疯狂地吸纳着一切物质。
李春秋站在虚空之上的黑洞之上,白色的长袍随着黑洞掀起的狂风飘飞而起,如同一个神灵在审视着世间。
“轰!”
达摩化为的金色光华划过天际落入了大悲佛窟一旁的大河之中,那奔流的河水霎时间被彻底地掀起足足数十丈高,高高的浪花拍打在两岸,将大悲佛窟两岸的佛像彻底清洗了一遍。
最终河水倒流,带着佛像的断臂残肢重新贯回了那河道之中,再次激起千万雪花。
“轰隆!”
大浪击散,澎湃之声回荡山野。
而此时虚空之上,黑洞掀起狂风,数不清的树枝被卷入天空,最终落入了那黑洞之中。
虽然随着虚空被一点点修复,那黑洞一点点被抹平,可那万里云气被黑洞吞吐的景色依旧让人说不话来。
“李某说过结束了。”
望着不平静的大河,李春秋从虚空之上缓缓落下,落再大悲佛窟之上,看着被击落在大悲佛窟之侧大河之中的达摩。
他伸出手在虚空之中一握,大河之上忽然一道身影从大河之中破河而出,不是达摩又是谁。
不过此时的达摩已然重伤,湛蓝色的赦令一瞬间顺着李春秋的手掌爬满了达摩的周身,彻底锁死了达摩的修为,不然以达摩人灾证道级别的修为,恢复不过是三两天的事情。
但是李春秋的劫数可不是三两天内能够结束的,只能委屈达摩在这空禅寺之上静静地呆上一年了。
一年对于达摩来说,绝对不是什么漫长的时间,在李春秋没有来的时候,达摩已经在悬空寺庙之上几乎呆满了两千年。
此世之间三位人灾证道级别的修士,堪称是一个比一个宅。
夫子也和达摩不相上下,只不过一个教徒弟,一个闭死关罢了。
李春秋低了低头,道:
“虽然我知晓你不会在掺和我渡劫之事,但是我仍旧不想多生事端。”
“阿弥陀佛,修为封了便封了,不过一场空罢了,施主记得那牢笼就好,其实达摩挺想知道施主如何破局,我、夫子还有老君在人间苦思冥想两千年,终究是无法。”
达摩双手合十于胸,淡淡地笑着,似乎丝毫不在意自己败了,只是对于那天地之间的枷锁牢笼记得清晰的很。
“我自然不会忘记。”
李春秋作出了承诺,就不会毁诺,再说他已经来了这么一方世界,那么就已经代表着,这里早晚是大秦的版图,打开枷锁便是必然做的。
见到李春秋如此回答,达摩闭上双目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念着佛经,参禅无上。
李春秋摇了摇头,纵身跃下了大悲佛窟,落在了空禅寺的山门之处将达摩放在了那空禅小和尚之前,然后朝着远处走去。
大悲佛窟之前,无论是江湖之上来看热闹的还是空禅寺的僧众纷纷为他让出一条去路。
大悲石窟之上,那位白衣狂人再次胜了,十数位真仙,加上空禅寺创寺始祖达摩,他已经离那天下第一的位置越来越近了。
真武山的那位真的能够阻止他吗?
众人不自觉地想要和李春秋动手,但是却又努力压制着心中动手的**,李春秋并不在意这些人,他是应劫之人,这些人不过是被他的劫数影响,想要给他以磨难罢了。
若不是他快刀斩乱麻,将这一切劫数还没有开始便斩去一半,那么这天下之人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加入杀他的队伍,无论他们是否愿意。
因为这就是劫数啊!
虽然这些人并不能给李春秋造成麻烦,但是因果这个东西,少一些总是好的。
渡劫之后,若不将三教移去,还要还他们一个因果,还有这小子。
李春秋瞥了一眼魏无涯,将魏无涯看得一震寒意,这位春秋先生不是又想我让我进去抢个和尚吧?
我可不是兔爷啊!
魏无涯看了看远处的达摩,又看了看李春秋,连忙主动岔开话题开口道:
“前辈?”
李春秋直径从他的身边走过,只道出了一句话:
“去真武山!”
这时候,闭眼不言的达摩忽然开口道:
“空禅,你跟着他一起去吧!”
“多看看总是有好处的。”
空禅小和尚看了看达摩之后,何时双手做了一个佛礼道:
“是!”
魏无涯摊了摊手,这都不用问他吗?
但是看着李蒹葭的目光,魏无涯觉得还是不要问这个问题。
“看来我们的轿子里又要多了一个人。”
“这不是很正常吗?”
李蒹葭转头走回了轿子之中。
一位走向天下第一的道路,有机会怎么会不去见证一下呢?
第三百二十章 教导
这个世界之中,整个江湖都知道李春秋即将成为这江湖的第一人。
但是少有人知道,“天下第一人”这个称号李春秋本看不上,他的路在那无尽的诸天之上。
或许还在被嬴政清理的那个妖孽丛生的世界之中,那不知道在诸天何处的“燃烧军团”才能够让李春秋真正的正视。
诸天万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他们终究会遇上的。
那燃烧之谈能不能焚烧诸天万界,李春秋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若是有着侵染诸天万界的实力,那么至少“燃烧军团”的实力,无限的逼近大罗。
大罗,超脱之境,据说那是永恒的自在,在李春秋目前看到的世界之中,从未有过有接近大罗境界的修士。
或许大罗境界的修士已经从诸天之中超脱出去了。
坐在蟒纹轿子之中盘坐的李春秋,缓缓睁开眼睛抬了抬那轿子顶部之外的天际,那是天道的注视。
在人灾结束之前,李春秋的路注定不会在此刻停下,天道的目光时刻注视着他,那如同磨盘一般的天道之力在磨砺着他的精神与法力。
人灾一旦开启,那么也只会随着李春秋渡劫的结束而结束。
在此之前,他也只有将此世之间能够影响到他的因素全部的排除,然后安心渡劫。
坐在李春秋身边的魏无涯看到李春秋已经睁开了双目,主动开口问道:“春秋先生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吗?”
没办法,作为一个俘虏,他必须要有俘虏的觉悟。
尤其是现在他这个俘虏过的并不算是差。
“没有什么,很久没有被一个目光注视,李某有些不太适应罢了。”
李春秋静静地看着虚空之中流转的道韵。
若不是要渡劫,李春秋早将天道屏蔽了,湛蓝色的赦令之法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不过那样会让他无法接受天道的磨砺。
其实李春秋有些好奇,既然天道可以完成这种魔劣,那么他是不是可以直接用通天石碑进行这种磨砺,毕竟有着数不清的天道被困在那一方石碑之中。
可惜他没有太多的时间,不过回到太阴学宫之后……或许可以研究一下,那柄剑和通天石碑上面一定有着他不知道秘密。
“注视?有人在窥探我们吗?”魏无涯拉开了轿子的帘子,朝着窗外望去,他并不担心,作为大楚一字并肩王的世子,世间多数人对于他都有顾忌,当然除了自己身边的这位。
而且即便是此时有什么窥探,也无伤大雅,谁能够在李春秋面前搞奇袭的?
只有真武山那位了,不过据说真武山的道士都很守规矩的。
李春秋轻轻地瞥了一眼魏无涯道:
“也算是一种窥探吧,自从你们降生开始便有着的窥探………你们可以称其为天道。”
李春秋说完便闭上了双目,他还要应对天道的磨砺,不太好过多的激怒天道。
“天道?”魏无涯愣了愣。
李蒹葭开口道:“我听夫子说过,所有的证道者本质上是在天道磨砺之下进行蜕变。”
“蜕变之后呢?”魏无涯继续问道,他确实很像知道证道者和未证道者究竟有什么不同,在李春秋与夫子和达摩的战斗之中,他实在是没有看出名堂。
“证道者,一言可为天下法,一言可决天下之道,任何证道以下的修士,都无法抗衡这种灾劫命数。”
说到这里李蒹葭似乎想到了什么,她看向了李春秋道:
“两千年来,唯一可以未曾证道之躯,挑战证道者成功的人只有你眼前这位春秋先生。”
“那其他的证道者呢?”
魏无涯问道,总不能这两千年只有李春秋一位证道者吧?
“证道……便是与天下为敌。”
李蒹葭缓缓道出这么一句话来。
魏无涯一时间说不出话来,证道竟然是这样吗?
所以春秋先生要他的身份来作为平衡十九国的一颗棋子,要亲自上三教圣地将所有人封印,因为他……从迈入证道的那一刻起……便是天下之敌?
那世间之所以只有三位证道者………是因为他们将所有证道的人都掐灭了吗?
魏无涯觉得自己似乎发现了什么了不得事情。
他忽然有些好奇,那位空禅寺创始人究竟最后给李春秋说了什么,究竟是什么困境让他念念不忘。
但是看着已经闭目养神的李春秋,他自觉问不出什么。
所以只好转头看向了那从白鹿山天下书院抢来的女先生,李蒹葭看着魏无涯带着求知欲的眼神便知道他想要问什么了,她是一颗玲珑之心,对于人心在了解不过了。
“在人间只容许存在四位证道者,这或许是天道之下的铁律,而且一旦修到了证道者的境界,便再也无法寸进。”
“这个只有夫子三位知道,也是在春秋先生上白鹿山之前,夫子心有所感才告知我的,所以夫子三人一直避免有人把位置全部占满,不然这会是天下修道者之悲。”
“竟然是这个样子。”
魏无涯下意识地摸向了自己身后放着的《真武道简》,所以说……他无论怎么修炼都无法达到证道的境界?
“你不用考虑这么长远,你离证道还差得远,便是真仙都不一定能够达到。”
这可真是不留余力的打击。
不过这求道之路真的是……难。
也不知道春秋先生会以怎样的方式打开这个困局?
会不会是将证道境界的人全部杀了?
魏无涯被自己心中的想法吓了一跳,连忙停下了心中的想法。
或许……我应该考虑一下春秋先生的意见,在十九国战事将起的时候,考虑加入他的子弟,但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弟子才能够在十九国战乱之中将大楚一字并肩王一脉保存下来。
春秋先生太神秘了,按照南宫楚先生所言,这个世界不可能凭空冒出来一个绝世高手,但是………这位春秋先生就真的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一般。
………
远在那一方妖异的世界之中的嬴政没有想到,另一个世界还没有等他开始开始征战,就已经有人在念叨他了。
北郭城,秦王行宫,嬴政在准备着一场奠定大局的战争。
他从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既然这些隐世门派并不识趣的话,那么就好好教导他们。
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秩序
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时间之中,那些礼仪道德在岁月之中彻底崩碎,留下的只有破败的礼仪衣衫之下那**裸的丛林法则。
谁的拳头大,谁就是中原的主宰。
谁的拳头大,谁就可以四夷宾服,八方来朝。
所以老秦人竖起了自己的拳头,告诉这世间所有的人,老秦人的拳头最大,所以老秦人的道理便是这世间的道理。
六王毕,四海一。
嬴政统一了大秦,也学会了这个道理。
现在,嬴政就要将这个道理交给这个世界,他大秦的拳头最大,他嬴政的拳头最大,所以大秦的《秦律》,就没有人可以违背。
谁如果违背,那么就让他见见大秦的拳头。
或许,昔日那些庸碌无为的帝王从未教过这世间人,但是从现在开始,嬴政会教他们这不可被遗忘的真知灼见。
因为那些庸碌的帝王已经成为历史的尘埃,是时候将他们扫入垃圾桶之中了。
这人间当有新的秩序!
………
北郭城的城门之前,一个个仙风道骨的隐世门派弟子被秦军士卒捆绑得当,拖成一排排,仙风道骨早已磨灭,只剩下了一个个衣衫褴褛的弟子,灰头土脸。
刺王杀驾,可不管你心中有没有这个念头,只要有疑似的行为,那么就是死罪。
大秦帝国的威严容不得丝毫的玩笑。
在法场之上,一身黑衣的内官恭敬地张开了手中的圣旨,高声念道:
“奉天承命,大秦始皇帝诏曰:今有逆贼,刺王杀驾,罪无可恕,午时处斩,夷三族,以儆效尤。”
内官念完圣旨的那一刻,整个法场四周都沸腾了。
“真杀啊!”
“大秦这位始皇帝真的是个疯子。”
“他这是要和所有人开战。”
“从他攻打枉死城与天下诸侯并战的时候,他的野心就已经展露了出来,他不许丝毫超出掌控的事物在大秦的地域之中出现。”
“天下要乱了。”
“天下何时没有乱过?只不过此时更乱罢了。”
“可只要这位大秦始皇帝成功,天下的乱象必然不会再次出现,也可以成为功德无量了。”
…………
围观行刑的众人开口议论着,看死囚是古时候的一种独特的热闹,这是朝廷威严的展示,也是众人无聊生活的添加剂。
可有些人并不这么想,比如说那些隐世仙门的弟子们,自古而来,君临天下者王,才有仙门觐见。
这是自古而来所有人都遵守的规矩。
哪位君临天下帝王在称孤道寡之前没有被隐世门派观察过,凭什么你大秦始皇帝就这么不守规矩?你前面四百多位帝王也没有见他们多言?
但是你就这么的霸道,仅仅是看看就要夷三族?
有些隐世仙门就是不服。
有些时候道理说不清,那么大家就要亮一亮手段,以往隐世门派对着帝王也有自己的手段,就是展露自己能力,然后相安无事。
帝王对于这些仙门的手段终究是有限的。
可惜,这一次,他们选错了对象。
“午时已到,斩!”
随着监斩台之上,蒙毅将一道令箭扔了出来,尽百位秦军将士取下了死囚身上的囚牌,举起了大刀,在艳阳高照的炽热天气之下,斩首大刀闪烁着渗人的寒光。
沉默的死囚在这一刻似乎才意识到了他们真的要死了。
“不,我不想死。”
“你们不能这样,我们不过是进秦王行宫看了看,什么也没有干。”
“我是虚空门的人,你们这样会和虚空门结仇的。”
………
这些弟子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做了什么,如果是换做另一个世界两千年以后,这就相当于在大国的核武库之中转了转,然后说我没有什么歹心。
你觉得会有人相信吗?
在一个帝国面前,这种呐喊是没有任何的作用的,更何况执掌这个帝国的主人名为嬴政。
“斩!”蒙毅直接无视了,在场死囚的哀嚎,如果他们到现在都没有明白他们错在那里,那死了也是白死。
随着这一个“斩”字,近百个泛着寒光的大刀从虚空呼啸而下。
“铮!”拔剑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响起,一个个蒙面的刺客冲进了法场之中。
蒙毅没有一丝一毫的惊讶,北郭城现在身为帝王住所,有多少可疑人物,他比谁都清楚。
这些在入城之后,便已然在他的掌握之中,唯一拿不准便是这些人究竟有着多少是要来劫法场的。
可现在这些人已经自己帮他分清楚了。
在此刻冲进了法场之后,蒙毅抬了抬手,一道火箭冲天而起,下一刻两千秦军从四面八方涌出。
巨大的军阵在法场之上展开,将进入其中所有的刺客罩了进去。
身着重甲的蒙毅站起身来,望着闯进法场的逆贼道:
“蒙毅等你们很久了。”
下一刻,他高声道:
“传大秦始皇帝之命,所有在场之人,皆斩,夷三族。”
“杀!”
一只白虎在北郭城之上,显化了出来,这一刻,整个北郭城之中的所有的修士一瞬间感觉到自己的修为似乎全部被压制了,十成法力竟然只剩下了一成。
这一刻,那些看热闹的隐世门派才知道大秦的底气究竟在什么地方。
以前或许没有帝王能够将自己的意志贯穿在世间每一个角落,但是现在或许……有了。
白虎在北郭城的虚空之中咆哮着,满城的动物蜷缩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不敢丝毫的动弹。
满城未曾动手的隐世门派的人静静地听着那厮杀之声,随着时间逐渐推迟,不过一刻钟,那厮杀之声便已经消失在北郭城之中。
劫法场的人绑的像是一个粽子一样,扔在了法场的中央。
刚刚退去的刽子手从新拎起了斩首大刀,耀眼的阳光照耀着那大刀,也照耀着那大地之上留下的血迹。
“不,不要!”
这一刻,无论是法场之上,还是法场之下,所有的人都明白了,这不是一场玩笑,也不是那位大秦始皇帝威胁的一种手段,而是………真的会死。
“午时已过一刻钟了,你们已经多了活了一刻钟了,斩!”
随着那写着“斩”字的赦令落地,悬空的斩首大刀应声而落。
一刀两断。
血迹喷上了虚空,整个法场圆滚滚的大脑滚落了一百多颗,那怒目圆睁的眼神还是没有闭上。
鲜血顺着地势沿着法场向着低处流去,血腥的味道蔓延开来。
从这一刻起,整个修道界再也没有人敢将大秦那位始皇帝的言语作为玩笑了。
刀是真的会杀人的。
………
远方,王顺之的地盘之内,空中的苍鹰盘旋而下,落在王顺之的副官手中,副官取下了苍鹰爪子之上的信件,然后转身将信件递给了王顺之。
昔日北郭城一战,已经打完了王顺之全部的元气,他已经不再有机会去问鼎天下了。
不过,他王顺之想看看那位大秦始皇帝陛下有没有这个机会。
接过了自己副官从苍鹰爪子上取下的信件,王顺之快速将信件打开,一个个字扫视下去。
“真的杀了,当真是霸道。”
王顺之摇了摇头,可惜这种霸道,也只有那位大秦始皇帝用得了,再也没有另一个人可以这般的霸道了。
不过,王顺之有些好奇。
“那修道界,你们会屈服吗?”
第三百二十二章 英雄
长门山,山势崎岖,常年悬雾于虚空,人迹难至。
可它却是整个滁州郡都有名的仙山,天下九地,长门为甲。
冠绝天下的名声,往往代表着盛名之下的实力。
此时,长门山上一道剑光刺破了云雾将所有的光华敛去,露出了一背负长剑的白衣人,他看模样不过十几岁左右,面上还带着些许的稚嫩。
久居山门,体悟天道,不下凡尘,难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白衣人落地之后,复行数十步,云雾散开露出来另一位白发老者坐在山石之上,五心向天,正在修行之中。
似乎感受到了白衣人的到来,老者缓缓收敛自己的道法,吐出一口浊气,然后睁开了双目。
背负长剑的白衣人,拱手而拜,他声音之中可以听出畏惧、惶恐、不知所措。
“禀告师尊,那位大秦始皇帝刑场动刀,真的将所有人……都杀了,包括……包括去法场……劫死囚的人。”
真的都杀了?
玄门伸手捞起自己的白发,望着白发看了一会道:
“这一天,终究是到了。”
从玄门修道那天起,他便知道人间日后或许会有一位帝王要掀开玄门的神秘,不想这一天来的这么的快。
玄门还在人间的时候,他是南唐国的皇太子,玄门便是因为帝王不修长生法,所以才舍去了帝王之位,上了长门山上隐世修仙。
但是他知道如果他成为帝王,也会想征服这些遁世的仙门,因为这是一位帝王的控制欲,可惜只不过因为这些帝王没有人能够实现这个愿望罢了。
可玄门知道,这世间早晚会出现这么一个人,现在他出现了。
那位大秦始皇帝就在那北郭郡之中,等着天下修道人的挑战,要么战胜他,要么臣服他。
这时候背负长剑的白衣人抬了抬头,有些神思不定地道:
“师尊,除了我等没有派遣去观察那位大秦始皇帝的门派,其余门派的人在北郭城全军覆没,怕是还不知道此事,可要告知他们?”
那些隐世门派的弟子全部死了,就那么死在白衣人的面前,白衣人到现在都有些头皮发麻。
那位大秦始皇帝……太霸道了。
这么多仙门弟子说杀便杀,如同割草一般。
他真的不怕仙门报复吗?虽然帝王气运修士难以妄动,但是修士要真的想要给人间王朝找麻烦还是有着很多的办法的。
玄门闻声笑了,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他翻身从矗立在长门山上的巨石之上落下,道:
“冲虚,你觉得你现在告知这个消息给那些仙门,会不会让大秦将长门归纳在那些仙门之中?”
被玄门成为冲虚的白衣人,闻言愣了愣,张了张嘴,最终道:
“只是一个消息,不至于吧?”
玄门摆了摆手,对于一个帝国来言没有什么是不至于的事情,他曾经是南唐国的皇太子数次监国,他如何不知道这其中的猫腻。
对于一个帝国而言,有些事情,宁可错杀。
“你久不入世,自然不知道世间百态。”
玄门拍了拍冲虚的肩膀道:
“一个帝国往往对他的敌人小气的很,这才是对于它自己子民的慈悲。”
对敌人小气,才是对子民的慈悲?
冲虚呆了呆,可他们是仙门啊,也不是什么恶人?
“那就不告知了?”
冲虚皱了皱眉。
玄门抬头望了望远处,像是看透了什么一般道:
“告知,那就要和那些山门站在一起,那位大秦始皇帝不死,那么大家就一起等着灭门吧。”
“至于不告知,那么就等于站队到了大秦这面。”
这一个必然结果,玄门从听到大秦始皇帝将所有被抓的修道者都杀了,他就知道这是那位大秦始皇帝在逼他们站位。
冲虚闻言思考了一下,然后给出了另一个意见道:
“难道就不能中立?”
“中立?”
玄门看了看冲虚,将自己花白的胡须放下,笑了笑,道:
“冲虚,你就没有发现,这位大秦始皇帝与往常的那些帝王有什么区别吗?”
冲虚脑海之中忽然浮现出刑场之上的画面,那滚滚而落的人头,那寒光凛冽的大刀。
相比于这位大秦的始皇帝,那位南唐国的皇帝真的是一位很好说话的人。
“这位大秦始皇帝………霸道……决绝。”
玄门点了点头道:
“这种人非敌即友,不会有中立,他要将他的意志凌驾在世间的一切之上。”
“那我们就什么也不做?”
冲虚有些犹豫,他们竟然什么都不做吗?
玄门摇了摇头道:
“做,大秦不是要我们归顺他们吗?”
“选个时候归顺,不过百年罢了。”
时间对于修道而言是这个世间最廉价的事物了。
玄门继续道:
“若是在大秦始皇帝与那些隐世门派开战之前归顺,那么便是雪中送炭,如果在之后归顺,那么便是锦上添花,我会与掌门师兄好好商讨一下。”
说打了这里,玄门顿了一下道:
“据说之前,那位逼的我等遁隐的那位已经逝去了,我长门一脉,也时候出世了。”
玄门收了收自己的衣袖,望着长门山的万里云海,山海滚滚,不过一个百年。
那大秦的始皇帝便是再霸道,作为一位帝王不可修长生之法,也不过一个百年罢了。
不然当年他也不用放弃了万里江山了。
玄门的目光似乎穿透的空间落在了那位大秦的始皇帝身上,看着他一点点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的苍老,最终化为一抔黄土,就像是那四百多位帝王一样。
“可惜了,这等英雄终究会随着时间落魄。”
“所以,我没有成为一位英雄。”
挥手将冲虚屏退,玄门转身走入了长门山的深处,他要见见掌门师兄。
嬴政并不知道,有一个人已经在盼着他死了,他从不相信自己会输,哪怕是与天赌命。
便是他知道也是一笑了之,想等朕死后祸乱天下,那么你便好好的等着吧,看你能不能等到这么一天。
天庭,或许艰难,但是他终究会做到,就从这一方世界开始。
第三百二十三章 觐见
北郭城,已然从小小北郭郡郡守之地,变成了一个容纳近百万人的大城市。
繁华的让曾经来过这里的人难以认出这曾经只是一郡郡守之地。
冲虚背着长剑再次走入了这个城市,这是他第二次来这里,上一次在这里,隐世门派有着近百位人头在这里滚落,那场景至今让他难以忘却。
这次,冲虚再次来到这里,是因为自己师门的命令,其实冲虚觉得这更可能是自己的师傅的命令。
掌门师伯是一个温和的人,不会用这么阴险的手段来博取什么,但是自己师尊………就说不准了。
虽然这样说自己的师尊有些不太地道,但是,这确实是冲虚的实际感受。
走过了那让他记忆犹新的城门,冲虚一路穿过繁华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世人,走到了北郭城的最中央,这里曾经被称为北郭城郡守府邸,而它现在有着另一个名字——秦王行宫。
在这里住着大秦的掌控者,按照现在的局面,他掌控着三郡之地,数百万民众,是这世间最有可能问鼎皇位的人。
站在秦王行宫之中的冲虚不知道,他想着的那位已经是另一个世界的帝王,在他的眼中,大秦始皇帝只是最有可能走到那个位置罢了。
“大秦始皇帝,那究竟会是什么样一个人?”
站在秦王行宫之前,望着那牌匾,冲虚第一时间竟然不是羞愧地躲避世人的目光,这连他自己也感到诧异。
因为他要做的事情实在是不地道。
冲虚背负着长剑静静地看着秦王行宫恢弘的宫殿,想象着那位始皇帝的模样。
九五之尊,天授之位,那里究竟会坐着一个生命样的人,才会做出这样决定,要将天地一并收入怀中。
“想这么多干什么,反正自己基本山不可能见到那位的,我只不过是来送一个消息罢了,按照这位大秦始皇帝一贯的骄傲,他基本上不会见自己的。”
冲虚知道自己九成可能是见不到那位大秦始皇帝的,但是这丝毫不妨碍他对其的想象。
但是他的想象很快被打断。
“大秦始皇帝行宫,闲人静止在这里游荡。”
护卫在大秦始皇帝行宫两侧训练有素的禁军,见到冲虚上前立刻警告道。
最近,始皇帝行宫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行刺者,据说是那些在这个世界的隐世门派做的。
所以,对于在始皇帝陛下行宫周围游荡的人,大秦禁军格外的敏感。
老是让这些人出现在行宫之内,虽然他们也很难威胁到始皇帝陛下,但是这岂不是说明他们无能?
冲虚闻言想起了自己师尊交代的事情,他拱了拱手,道:
“昔日,大秦始皇帝有诏令传于四方,接纳四海修士,我乃长门山修士,来此是为了应诏的。”
站在始皇帝行宫之外的护卫闻言,眉头一挑,来应诏的?
之前,大秦始皇帝陛下确实发过诏令。
仔细打量了一下冲虚之后,护卫的禁军的首领挥了挥手示意冲虚跟上。
“你随我来!”
冲虚点了点头,然后随着护卫走入了那大秦始皇帝的行宫之中,一踏入行宫之中,冲虚便觉得自己的法力一阵凝滞。
虚空之中,似乎有着一道黑色的真龙在游荡。
这是………帝国气运真龙?
这么多的气运,明明那位大秦始皇帝陛下还没有统一,仅仅有三郡之地,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气运?
这简直被昔日的南唐国国主还要多一倍不止。
冲虚暗暗咋舌,随即他见到了什么叫做“散步一楼,五步一阁”。
大秦始皇帝行宫几乎被围成的马蜂窝,修为明显不俗的各个大秦士卒随便一转头便可以看到十余个,随时可以开启军阵,将闯入其中的刺客抓起来。
无怪进入行宫的隐世仙门子弟全部被抓,一时间冲虚似乎又想起了那些滚滚落地的人头。
脑海之中浮现不断的冲虚,没有预料到自己身前的护卫会突然停下,他没有收住自己的脚步撞了上去。
护卫回头瞪了冲虚一眼道:
“你在想什么,马上就要见到蒙大人,可不能这般。”
冲虚连忙拱了拱手,道:
“冲虚知晓。”
入了偏殿,冲虚看到一位少年将军着重甲,坐在上位,其身上隐隐有着白虎虚像显现,这让冲虚不由地想起了那天在北郭城之中升起的大阵。
“你是此世修行之人?”
蒙毅打量了一下冲虚道。
冲虚上前行了一个道家礼数,然后道:
“冲虚乃是滁州郡,长门山修士,受师门之命,来此觐见大秦始皇帝,大秦始皇帝陛下承天景命,当神器之重,驭四海内外,长门修士故而来此。”
蒙毅笑了。
“真会说话,既然是为了觐见大秦始皇帝陛下,上次为什么要来刑场呢?”
“刑场上来的人,蒙毅可都记得,冲虚道长昔日也曾在那,只不过没有拔剑罢了。”
蒙毅淡淡的目光注视在了冲虚的身上,让冲虚不由地有些胆颤,那日竟然被这位将军注意到了。
他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位将军,难道要说……自己是来看看各个门派的动向,也看看那位大秦始皇帝的反应?
说出来会死的!
好在蒙毅也并没有揪着这点不放,他只是敲打一下眼前这位修士罢了。
“你师门还说了什么?”
看到蒙毅没有在揪着他昔日在刑场的事情,冲虚不由地呼出了一口气,大秦给他压力太大了,那日刑场之上人头告诉他,跟大秦糊弄那真的会死的。
“师门有命,令我将受刑的门派信息全部交于大秦,大秦既承天景命,便不该任由旁门左道乱世。”
“长门一脉?”
“是!”
冲虚把自己头低得很低,让自己尽量看起来谦卑一些。
蒙毅看着冲虚点了点头,尽管他不太喜欢低眉顺眼之人,但是此世的修士还是低眉顺眼一些好,不然怕是剩不下来几个。
“大秦始皇帝陛下一言九鼎,既然下诏,那么自然没有不作数的说法。”
“你随我来,我上禀始皇帝陛下,不过始皇帝陛下是否会见您,就没有人知道了。”
“雷霆雨露具是天恩。”
冲虚躬身恭敬道。
蒙毅站起身来笑了笑。
“你有这种想法,最好不过。”
………
大秦始皇帝行宫,内宫之中,嬴政听完蒙毅的汇报,放下了手中的奏折,饶有兴致地道:
“终于有人来应朕的诏令了吗?看来不杀些人,朕的诏令没有人看得上啊!”
事实证明,春秋战国百余年印证出来的道理还是很有用的,拳头就是真理这个道理,只要拳头够大,那么在哪里都是能够讲通的。
蒙毅低了低头道:
“陛下既然发下诏令,那么是他们的荣幸,怎敢胡言?”
“此次,这位长门山的修士已然在大殿之外候着了,他还带来了那些叛逆的消息,陛下是否要见他一面?”
“也罢,见见吧!”
大殿之中,内官喊话的声音层层响起,一直传到了宫门之外,才一道身影在禁军的带领之下,走入了嬴政理政事的正殿。
“传长门山修士冲虚觐见。”
冲虚进门便拜。
“草民长门山修士冲虚见过大秦始皇帝陛下。”
漆黑的宫殿之中充满了压抑至极的气息,像是有条真龙在天,审视着世间。
冲虚感觉到一种从来没有感受到的压力,他整个人的内息似乎在这一刻停止了一般。
第三百二十四章 更甚
冲虚可以感知到上座之上坐着的便是那位大秦始皇帝,那位与诸道开战,要威压世间的人就在那里。
不是因为他认识那位大秦的始皇帝陛下,只是他知道世间绝不会有第二个人在那。
在冲虚的感知之中,上位之上那是一条纯黑的真龙,盘踞在虚空之中,俯视着他,龙威如海,波平万世,让他不敢丝毫的怠慢。
冲虚努力平复自己的心,可却怎么也平复不了自己的心绪。
沉寂半晌之后,一道声音在大秦始皇帝的行宫之中响起。
“看来朕不杀些人,隐世门派总是觉得朕治不了他们。”
嬴政端起了茶杯端详着,茶杯的锻造工艺最近越发的细致了。
大秦无论是修道,还是科技在以一种恐怖的速度革新着,这在吕不韦提交的奏折之上写得清清楚楚。
在九卿敲定了帝国改革策略,并且被嬴政通过之后,九卿的工作重心逐渐移动到了帝国发展上。
“一百多人头落地,换来了你们的另眼相待啊!”
嬴政轻轻地笑着,也不知道是笑那些隐世门派,还是笑那些已经人头落地的囚犯。
但是在阶下的冲虚便没有这般的轻松了,周身法力全部被压制的如同凝滞一般,失去法力的他感觉自己生命忽然之间变得如此危险。
尤其是这位大秦始皇帝陛下似乎对他们的态度并不友好,伴君如伴虎。
“大秦始皇帝陛下,承天景命,是长门一脉眼拙,来晚了。”
冲虚一拜到底,他师尊说了只要他足够恭敬,那么大秦始皇帝便不可能杀他,因为他是第一个来投靠大秦的修士,杀了他就是寒了所有的修士心。
师尊的套路虽然一直很脏,但是他说话从来都是很有作用的,冲虚此时也只能寄托希望于自己师尊不会坑自己了。
冲虚只听到一声轻笑声,然后那位大秦始皇帝陛下笑道:
“答得不错,抬起头吧,朕也看看第一来找朕的门派弟子是何等模样。”
冲虚闻言缓缓抬起了头,在抬头之际,他看到了一身黑衣的配有绶带的嬴政。
黑衣帝王。
衣冠者,则天地之法相,着人身之威严。
佩戴着黑衣龙袍的嬴政,随是少年,但那帝王威仪已然不能直视,龙者,皇也,凡人不可视也。
冲虚连忙低下了自己头,现在他有些明白自己师尊的意思,为什么师尊哪怕卖了那么隐世门派也要交好这位帝王。
那些隐世门派危矣。
“不错,也算是一表人才。”
“始皇帝陛下赞缪了。”
冲虚屏着气努力让自己看上去很谦卑。
嬴政笑了笑,似乎刚刚对于隐世仙门的话不是说给他听的一般。
“朕说你一表人才,又有谁敢反驳?”
“是草民惶恐了。”
冲虚再拜道。
这时候,一道声音从大秦始皇帝行宫之外传来。
“禀始皇帝陛下,韩非到了。”
把玩着华美茶具的嬴政,放下了自己手中的茶具,摆了摆手道:
“请进来吧!”
不一会,随着内官传召,韩非从宫门之外随着禁军走了进来,入了宫殿,韩非行了一个大秦礼节道:
“臣韩非拜见大秦始皇帝陛下。”
他的结巴在太阴学宫已经早早被治好,在太阴学宫之中,结巴本不是什么疑难杂症。
嬴政点了点头,抬了抬手,示意韩非站起身来,然后道:
“对于那锦衣卫,想的如何了?”
韩非拱手而拜道:
“臣旧韩国之王室遗孤,始皇帝陛下既然不在意臣之身份,臣自当效犬马之劳。”
韩国王室与他要好之人,基本上都活了下来,虽然有着灭国之仇,但是身在太阴学宫之中,韩非其实是认同天下大同的理念的。
天下不过大周罢了,现在也不过大秦罢了,如此来说,一个诸侯国论报仇的理由,甚至比不上二周。
而且,谁又能与那位仙人扶持的大秦对抗呢?
嬴政点了点头,韩非愿意效力是最好不过的,他其实很欣赏这位韩国落魄王族,因为他们的想法很像。
换句话说便是韩非深得朕心。
“好,你是李斯的师弟,大儒荀子弟子,对于你的能力朕也在心中有数,这锦衣卫,就按照你那句‘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来处理,莫要让朕失望。”
“喏!”
韩非点了点头,始皇帝说的这么明白了,不过是将那些当做乱法之侠来处理罢了。
乱法于大秦,是什么后果,商君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嬴政这时候将目光转向了冲虚,冲虚连忙低下头颅,进来的时候那些护卫便已经提醒过他,和始皇帝陛下直视是大忌。
他本来还在想韩非说的韩国的事情,韩国此国为何从未听人说起过,但是现在大秦始皇帝将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他不得不将自己的目光收了回来。
“你不是献上了一道关于那些叛逆的消息吗?”
“将这些消息先传给韩非先生。”
说到这里,嬴政拍了拍拜倒在自己身边的韩非的肩膀,低下头道:
“一切就从这些叛逆开始处理,朕会让蒙恬那边配合你,但是你也要清楚这终究是你锦衣卫的事情。”
韩非合手而拜,道:
“臣明白了。”
始皇帝陛下这是在告诉他,不要太多地依靠大秦军队的力量,要让这个名为警衣卫的帝国机构自己焕发生机,不能成为一个依附于军队的空壳子。
这是警告,也是提拔,始皇帝陛下这是在告诉韩非:权利,朕给你,信任,朕也给你,但是如果你不能成事,那么就别怪朕了。
吩咐完了众人,嬴政也没有想要多言的想法,他挥了挥手道:
“行了下去吧!”
随着众人的退去。浩大的大秦始皇帝行宫之中,除了服侍的内官,再次只剩了嬴政一人,帝王之位,孤家寡人。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嬴政并没有什么不满,这是他选的路,他必将走到终点。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持帝王之威,波平四海。”
“天庭当以更甚。”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两世帝王
嬴政走的路,前人未曾走过,后人也大可能不会再走。
天庭的建立,是将所有世界纳入一个新的秩序之中,而嬴政现在做的便是建立这个新的秩序。
从这个世界的开始,一点一滴,都要成为未来诸天万界的模板。
无论是军功制度、朝堂体系,还是对于这些门派的处置方法都要被为未来奠定基础。
而关于这些仙门的处理便是其中一部分,嬴政相信韩非懂得他的用意。
………
日头不知何时已经临近了西方大地,光华不再那般的刺眼。
出了大秦始皇帝的行宫之后,韩非与蒙毅告退,带着冲虚出了北郭城后,他见到蒙恬。
这位大秦始皇帝昔日的伴读书童,此时已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武官统帅。
昔日从那位春秋仙人入主大秦开始,天下诸国便知道会产生剧变,但是谁又能想到会是这种惊天剧变呢?
韩非问这位大秦武将统帅手中拿到了第一批锦衣卫的骨干之后,转身便离开了大秦的军营。
当天夜色还在朦胧之中,韩非又在北郭城之中,拿下一片老宅作为锦衣卫临时的驻地。
在驻地之中,他从冲虚那里拿到了那份来自于长门山提供的信息,那是一张地图。
上面密密麻麻的画满了此世修道隐世仙门的信息,并且详细标注了其中哪些是叛逆,哪些是还未曾动手的门派。
“标注的倒是清晰,但这上面还有所遗漏吗?”
韩非将地图扫视了一遍后,问道。
跟了韩非一路的冲虚闻言连忙开口道:“除非有自古而来不曾出世的门派,否则这已经是所有的隐世门派了。”
韩非闻言瞥了冲虚一眼,道:
“你最好希望没有遗漏。”
冲虚连忙道:“自然不会,韩指挥使,接下来需要冲虚如何做?”
“先不着急,你将那些叛逆门派再描绘出来一张图,单独出来。”
将手中的地图收了起来,扔给了冲虚。
冲虚呆了呆,要真的将这些隐世门派的信息递给那位大秦的将领,怕是它们真的要从世间除名了。
二十万有着修为在身的修士,加上那恐怖的军阵,在人间几乎没有人可以抵挡他们。
“真的要将灭门?”冲虚小声问了问自己上位韩非。
韩非看了一眼冲虚,若是那些人还没有触怒大秦始皇帝陛下,那么这些人倒是还有活着的机会。
但是可惜,当初他们有机会,却没有珍惜。
“自然需要灭门,帝王诏令已下,君无戏言。”
韩非伸出手指在那地图之上敲了敲道:
“这些人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了,因为从他们放弃了始皇帝陛下给出的机会之后,他们已经出局了,这些人大部分会由大秦精锐进行清理,但是我会特别留出一些。”
说到这里韩非顿了顿,一双目光紧紧地盯着冲虚,将冲虚看得有些发慌。
他颤声地道:
“韩指挥使,您看着我干什么?”
韩非忽然笑了笑,缓缓吐出一句话。
“留给你们递上投名状的机会。”
“投名状?”
未等冲虚再次开口,韩非轻轻在冲虚肩膀之上拍了一拍,他今日要回大秦,大秦锦衣卫的人选,他心中早有定数,没有时间跟冲虚多言。
“等你将图绘制完,将叛逆门派的图交给蒙恬将军,请他留下三两只有代表性的老鼠,他会懂我的意思。”
说完韩非转身便离开了北郭城,往大秦而去。
他之所以之前没有直接在蒙恬的军中展开那副地图,便是因为其中那些要收在他手下的门派信息不能遗漏在军方手中。
锦衣卫,锦衣夜行,如何能不隐秘呢?
大秦始皇帝陛下是希望锦衣卫成为一柄隐匿在黑夜之中利剑。
韩非可不能违逆了大秦始皇帝陛下的意志。
在锦衣卫的领地之中,在韩非走后,只留下冲虚握着自己手中的地图,望着地图不知所措。
“投名状?”
“师尊,这就是你选择了大秦的原因吗?”
冲虚没看到大秦对于修道者的丝毫畏惧,他看到是无所畏惧,似乎在他们的眼中,修道门派只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
当然,大秦有这个实力,荡平宇内的实力。
………
另一方世界之中,魏无涯一行人已经到了蜀国境内,蜀国北方便是真武山。
真武山,供奉北方真武大帝,乃是道家最主要神灵之一,主荡魔降妖。
轿子之中,魏无涯坐在李春秋的身边,已然不怎么怕李春秋了。
“春秋先生,你上真武山有多大的把握击败那位老君真人?”
“十成。”李春秋的声音淡淡地响起。
“那您岂不是天下第一?”魏无涯有些咋舌,这么快自己身边的这位先生便已经从默默无闻变为了天下第一吗?
“这方天地已经阻拦了他们继续向上的可能,他们想要求得的便是让我打破这壁垒,那老君别说赢不了我,便是能够赢得我,他也不会赢我的。”
李春秋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通天石碑之上的赦令,在他看来似乎是某种奇特的修行之法,这赦令玄妙程度还要在那天道之上。
凭借赦令的玄奇,他可以无视境界,不然任凭修为滔天也难以跨越人灾镇大道。
更何况李春秋手中还有一柄被封印了的魔剑“非生”,那柄剑尽管邪异的很,但是还是这世间无敌一般的武器。
“那您能够打破这道壁垒吗?”魏无涯小声地问道。
在轿子之中的小和尚空禅和女先生李蒹葭闻声全部将注意集中了过来,他们也想知道这位神秘的春秋先生能不能打破那道壁垒。
李春秋摇了摇头道:“这道壁垒对我来说,本不存在,我只需要将他们拉出世间之外,便成了。”
说到这里李春秋看了一眼魏无涯道:
“这离你小子还太远了,你修行太晚,根骨已定。”
“不过有我那道赦令,你也可以修行,只不过能够日后能够修行到什么境界,就要看你在这赦令存在的一年时间之中,能够修到哪一步了。”
“昔日,我提过的事情,你思索的如何了?”
魏无涯立刻反应过来,这是说他是否要归顺到春秋先生那位徒弟之下,魏无涯试探性地问道:
“春秋先生,你可以让我先见见你那位弟子吗?您说你可以保下来我们父子,我是信的,但是你徒弟能有您厉害?”
李春秋笑了笑,道:
“他修道自然是不如我,但是他再不济,现在也是两个世界的帝王,十九国之中不集齐一半以上的国度,不可能与他抗衡。”
“帝王?”
魏无涯有些懵了,这世间除了十九国之外,哪里还有其余的国度?
还是执掌两个世界的帝王?
“先生您认真的?”
“信与不信,全在于你。”
说完之后,李春秋再次闭上了双目,陷入入定的境界之中。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一辈子几回?
魏无涯看着再次陷入闭目养神之中的李春秋,只能将自己心中的疑惑憋在心中。
尽管他很好奇那位春秋先生的弟子,但是他也没有任何的办法让春秋先生强行开口。
两世帝王?什么叫做两世帝王?魏无涯实在是想不明白。
既然想不明白,那么就先将这个消息传给老头子,魏无涯在心中想到。
和李春秋呆了这么多天,他已经在知道自己传消息的行为,春秋先生完全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回去让南宫先生想想办法吧……魏无涯总觉得这似乎是一个机会,就是从来没有见过春秋先生的徒弟,他总觉得这个机会有些不现实。
将这件事情想通透之后,魏无涯抬起了自己手掌,看着之前留下的湛蓝色的赦令,那上面的文字像是浮现在另一个时空之中,每一个离奇的文字似乎都在跳动着独有的道韵。
“赦令吗?”
魏无涯很快将注意放在另一方面,刚刚春秋先生说只要自己在手中赦令存在的这一年努力修行,便可以打破自己根骨已定的事实。
这赦令到底是有着什么神通,竟然还有着这个作用?
之前魏无涯也曾看到过这种赦令,不过那都是李春秋在与那些已经证道人灾的高手交手的时候才能看到。
湛蓝色的光华包裹在赦令之上,赦令裹挟在李春秋身上,便是那些证道人灾的三教立教之人,也只能被李春秋压着打。
那位来自于白鹿山天下书院的女先生也曾经说过,夫子曾经说过,他之所以会输给李春秋,也是因为他身上的赦令。
看来这赦令真的是了不得的神通,或许是李春秋先生不外传的神通。
魏无涯想到这里转头看向了空禅小和尚,那位天下书院的女先生太过于高冷,还是这位小和尚好相处一些。
小和尚空禅看到魏无涯看了过来,似乎明白了魏无涯想问什么,他双手合在胸前,无奈地道了一声佛号之后道:
“这赦令,小和尚也未曾见过,你别问小和尚。”
空禅小和尚就差没有直接给魏无涯说不要跟他说话了。
这个轿子就这么大,里头就四个人。
李春秋神秘莫测、道法精深,魏无涯可不敢撩拨,至于那位儒家的女先生,眼高于顶,完全看不上魏无涯。
只剩下空禅小和尚一个人,被迫和魏无涯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魏无涯还跟他聊那春华楼上的莺莺燕燕。
他可是和尚唉!
能不能尊重一下他的职业。
小和尚无奈的道了一声佛号之后,不再说话了。
闻言,魏无涯再次将目光转向了李蒹葭,寄希望于她可以给出一些有用的提示,可惜这位女先生,只是淡淡道:
“这我也不知道。”
两位传承于三大教的人,虽然没有得到李春秋的告知,但是他们也猜得到,这肯定是这位邀战天下的不世狂人秘法。
属于惊世的传承之法,也不知道这大楚一字并肩王的世子哪里这么好运。
魏无涯见此只好罢了。
实际上,他们猜测的也不算太远,这确实是李春秋的秘法,但是却是从一个不知道从何处而来的通天石碑之上悟出的。
越是修行,李春秋便越是觉得,这赦令与其说是他悟出的,不如说是通天石碑上面携带的传承,这似乎是那位通天石碑的主人留下的传承道法。
这让李春秋对着道法敢加上心了,一位凌驾于诸天万界之上的无上存在,一位可以将诸天万界装入一方石碑之中的人物留下的道法,必然是超越诸天万界的法决。
而那柄有可能被那位通天石碑的主人亲自封印的凶剑,必然也是一柄超越一切的神兵。
就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遇见那个级别的人。
还是要好好修行啊!李春秋在自己的心中暗暗道。
真武山,处于深山之中,人迹罕至之处,不同于其他两教,此世的道教处于一种几乎半隐世的状态之中。
真武山的老君态度就是“有缘便收,无缘便在山门之外候着吧”。
而此世的道教弟子的态度,就更是奇特,有点像是后世之中,那些接受精英教育的人,看不起那些接受义务教育的人。
不过,李春秋必须承认的是,这个世界之中,道教确实整体要比其它两教强势。
道教精而不杂,可谓是精深。
魏无涯一行人,顺着林间小道,朝着深山之中走入。
这已经是进入真武山的地界了。
可却还是没有一条看的像样的道路。
一路上颠簸坎坷,直到魏无涯一行人行了一天之后,真正进入了真武山老君观的地界。
李春秋一踏入老君观的地界之后,便睁开了双目向着虚空之上望去,他感受到了一道窥探的目光。
当然这道目光与其说是窥探,不如说是在观察。
像是天地之眼,融在天地之间。
“真武山,老君,张君宝。”
李春秋的口中缓缓吐出了这么一句话,道法涌动起来,他转头看了看魏无涯三人道:
“看来,你们不用山上了,在这里等我便可。”
“那位老君,已经恭候我多时了。”
话音落下,李春秋的身形已经出现在蟒纹轿子之外,等到余音落下,那道白衣身形就已经消失在了真武山的云雾之中。
真武山之上,八百年来凝而不散的云雾,这一刻乱了起来。
犹如那真龙在云雾之中翻腾起来。
魏无涯张了张嘴,然后道:
“就这么走了,真武山怎么这么没有牌面,不说多的,总要有些弟子在下面拦路吧。”
空禅小和尚放下自己盘踞的双腿,双手合在胸前,道:
“老君的脾气很奇怪,他不喜欢这些。”
“想必他已经等春秋先生很久了,只等着入山一战了。”
那位来自于儒家的女先生,则是站起身来补充道:
“顺其自然,万物随缘。”
魏无涯有些失望,他摇了摇头道:
“这样吗,可惜我们看不到春秋先生问鼎天下第一的时刻了。”
“这倒是未必,春秋先生没说不然那我们看。”
李蒹葭笑了,她转身走出了蟒纹轿子。
空禅小和尚随后跟上,道了一声佛号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话音落下,那位来自白鹿山天下书院的女先生,和那位来自空禅寺的空禅小和尚,便也消失在了蟒纹轿子之中,上了道家圣地真武山。
空禅小和尚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魏施主,您就不必来了,其实看了,您也看不懂,不如好好修行,莫要辜负了春秋先生的美意。”
魏无涯气得在原地跳脚,这就是欺负他现在武道没有入门啊!
这可是两个天下第一的较量,一个人一辈子能够看到几回呢?
第三百二十七章 易主
真武山,云雾缭绕,将万山隐匿到了那云雾的深处。
空禅小和尚与那儒教天下书院出来的女先生顺着云雾而上,朝着那真武山之上而去。
但是他们也不敢靠的太近,这毕竟是道教圣地,虽然那位真武山的老君并不在意这些,他的那些弟子未必不在意。
而且李春秋与真武山老君的战斗,也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参与进去的。
他们也只能在远处山崖之上,远远看看。
但是正像是魏无涯想的那般,即便是再远地看上一眼,天下第一的争斗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宝贵的经验。
尤其是李春秋,明明他只是真仙的境界,可他的法力与实力却完全超越他本身的境界,这其中一定有着玄妙之处。
其实两人想到的也没有什么不对,李春秋的一切都来自于通天石碑,从泰山崩碎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便被彻底的改变了。
“春秋先生,我在这真武山已经等了许久了。”
真武山之上的峰石之上,身着百衲衣道袍的老道倚靠在那真武石之上,他便是此世真正的天下第一人——真武山真君张君宝。
昔年他张君宝便是从这块石头上悟道天地,下山之后,天下无有敌手,断四海之水,绝天地之道。
后归山遁隐三年,在这真武石之上顿悟天地灾劫,证道世间。
证道之时天地共庆。
无敌的久了,终于有人能来挑战他了,老道心中却是很高兴的。
“张君宝,道长也是好名字。”
李春秋微微拱了拱手,他也不太清楚这名字究竟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客套一下。
“客套话,我们也就不必多说了,若是打完之后,你还有心与我这邋遢老道聊一聊,那么就在这真武山上之上聊聊,若是你还有事,那就趁早下山去,岂不快哉?”
略显邋遢的老道拎起腰间的葫芦灌了几口后,手中酒葫芦一转,一道酒水凭空而起。
一瞬间便穿越了空间到了李春秋的身前,李春秋周身湛蓝色光华,虚晃的光华在虚空之中胶结,化为了那神秘莫测的赦令道纹。
虚空之上,玄之又玄。
酒水瞬间崩碎,落下。
邋遢老道神色慎重了起来,将那酒葫芦系在了腰间,笑了起来。
“好好好!果然有着两把刷子,但是春秋先生,老头子可比那一个秃子、一个老好人,要更有那么一些本事。”
“老家伙我活着他们两人永远不可能是天下第一,虽然老头子也不在乎,但是我就是不想给他们。”
“今天且看看,你有没有本事拿走。”
老道大手一挥,百衲衣那宽大的袖袍,一瞬间将整个天地似乎都遮蔽了起来。
大袖揽乾坤,翻手覆世间。
远处山峰之上,旁观的一佛一儒两人只觉得眼前一花,整个天地变黯淡了下来。
下一刻,无尽的灾劫与大道在黑暗之中如同丛生杂草一般疯长起来,像是天地寂灭,大道轮回一般。
“证道,证的便是天地灾劫,那两人家伙肯定也与你看过,但是老头子还是想看看你是如何从这灾劫之中逃离的。”
老道的声音如时的响起。
“既然道君想要看,那李某人便献丑了。”
李春秋处于混乱的黑暗之中,却丝毫不显得慌张,他轻轻地抬了抬手。
湛蓝色的光华更加的闪耀起来,在黑暗的世界之中,一个湛蓝色的太阳在虚空之中升起。
无尽的灾劫在一瞬间被破碎,像是遇到了不可言明的克星一般。
“这便是你能够无视证道者落法成灾的原因吗?”
黑暗之中,那位真武山的老君似乎能够看透这方黑暗世界,他言语之中带着惊叹。
而在另一侧观战的小和尚空禅和李蒹葭却是有些狼狈,灾劫不可轻起,尽管黑暗之中的灾劫已经全部被逼退,他们却已经沾染了灾劫的气息。
若是不能去除,说不得他们最近就要遭罪了。
证道者,为什么被称为证道者,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道啊!
“我的道,便是镇压一切的道!”
虚空之中的黑暗被彻底地照亮之后,李春秋虚空之上,一拳而出。
昏黄黯淡的黑暗之中,一瞬间似乎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开口,刺眼的阳光从其中露出。
罩住天地的幕布一寸寸破碎。
真武山之上,老道破局的袖袍瞬间崩碎,露出了一只满是肌肉的手臂。
老道士握了握拳之后,笑了。
“那看来,老道士也只能和你论一论拳头了。”
这位无敌世间两千年的老道士,举着他的群头挥拳而出。
这是静寂的死,像是无穷的孤寂,永恒不可见的黑暗,又像是千年未曾化去的冰雪。
一瞬间,千山暮雪,天地之间忽然下雪了。
而老道士已经跨越了空间,一拳轰在了春秋的双臂之上。
李春秋湛蓝色的光华包裹自身,双臂一震挡下了这一击。
“不错,那再来一拳。”
老道士换拳,挥拳,恐怖的气血挥动而出。
这一拳是与刚才迥然不同的拳势,那是极致的生,炙热如同火海,光明如同金色的光辉。
“轰!”
又是惊天的一拳,这两千多岁的老道士,此时竟然是气血无双。
“老道两千年没有打的这么痛快了。”
迥乎不同的拳势如山,倾覆天地,倒悬四海。
如同惊涛巨浪,永无穷尽。
李春秋来到此世之后,第一次被压着打,这老道真的厉害。
但是……还是不够!
湛蓝色的光华冲破了那玄妙的道法。
李春秋来到此世之后,第一次动用八成的法力。
他的法力实在是太过于浩瀚,就是比之瀚海也是难以比喻。
天地云海散去,一力压万道,湛蓝色光彩每一寸都流露着恐怖力量。
“来得好!”
那真武山的老道双手在虚空之中化了一个圆,阴阳、生死、光暗在这一刻完美的融合了起来。
阴阳交泰,万物始生。
一个巨大的阴阳太极图在虚空之上展开,龟蛇共舞,大道始生。
这雷霆万钧的一拳,狠狠地砸入了其中。
李春秋第一次感受到了阻力。
老道的身子在虚空之中一沉,双手虚托着,阴阳流转,似乎想将那道韵卸开。
“可不能让你卸开了!”
李春秋的声音忽然响起,那湛蓝色的赦令变化了字迹,化为了通天石碑之上原有的字迹。
那可以纳入万物的阴阳太极图,一瞬间像是失去了抵抗了力量。
虚空之上,湛蓝色的流火滑落而下,落在了真武山下,大地震动。
李春秋随着那湛蓝色的流火而下,双手赦令化为灵蛇缠绕上了真君的身躯,将他的修为封了。
这一刻,天下第一易主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乱象
云层之上,苍鹰滑落,落入了绵延不断的宫殿之中。
三层玉楼之上,一身黄衣龙袍的宋国皇帝从苍鹰身上取下了那信件,扫视了一眼,抬起头道:“天下第一易主了,三大教的人真仙之上,全部被那位白衣的不世狂人封了修为。”
“我们的机会来了。”
“绕过内阁,攻白鹿山。”
大宋立国八百年了,但是在这大宋真正说话算话的人却是那白鹿山的主人,这是大宋天子忍不了的。
他韬光养晦为的便是能够收回他的权利,这一刻,便是他最好的机会,三教说是三教,却是同理连枝,藕断丝连,三教掌教只要依旧在那落法成灾的证道境界,他便不敢动手。
但是现在横空出世了一位狂人,强破大楚皇城,邀战天下,将三教掌教全部打落了境界。
三教真仙全被封了修为。
“唯一的机会啊!”大宋的皇帝呢喃自语着。
大宋皇城之中,大宋三万禁军精锐倾巢而出,朝着那白鹿山而去,满朝文武被禁足,这一刻,这位大宋的帝王要收回他的权利。
………
于此同时,大晋也像是与大宋约好的一般,六万大晋精锐朝着那大悲佛窟之上的空禅寺而去。
自古而来,灭佛的帝王都不在少数,僧人无有赋税,不事生产,却占有着大量的财产与耕地,简直是大晋的土财主。
以往,有着那位禅宗之主,大晋皇帝便是有着千万的不愿意,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但是,现在………便是最好的机会啊!
灭佛!
这灾祸自六百年前便已经深深埋下了,这一刻才露出它的锋芒。
三教圣地绵延两千年无有任何格斗,却不想清静在这一刻被彻底的打破,只有真武山,平静依旧。
那位真武山的真君向来不问世事,弟子也收的少,万法凭缘,却竟没有被人盯上。
当然,这也或许是因为李春秋还在那真武山之上的缘故,虽说那天下第一的位置易主了,但是那天下第一还在那真武山之上啊!
真武山之上,被李春秋激散的雾气逐渐回到了这崎岖陡险的山峰之上,可是说是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
李春秋与真武山的真君张君宝盘坐在那真武石之上,两千年来,这块普普通通却非同一般的石头之上,等来了他的第二个客人。
在李春秋和张君宝的中央,摆着一盘棋子,不同于后世人为制造的棋子,这棋子每一个都是石子由老道亲自研磨而成,带着玄之又玄的道韵。
其可以帮助还没有彻底证道的证道者,体悟阴阳灾劫。
李春秋捏着那纯黑色棋子似乎是入定了一般,半晌也不见动弹,玄之又玄的道韵流转在他的周身,这一切灾劫生而又落,生死往复。
他周身之侧,那稚嫩的草木生生死死,轮转不息。
在真武石旁,魏无涯一行人凭着李春秋的面子,也侥幸上了这道家的圣地真武山。
真武荡魔的浩然之气,犹如长存。
魏无涯没有看到那天下第一的争夺,有些遗憾,山上之后又盯着入定的李春秋看了近乎一个时辰,有些不耐地朝着小和尚空禅问道:
“春秋先生要这样持续多久?”
小和尚空禅与李蒹葭五心向天盘坐在魏无涯的身侧,从他上山开始,两人的坐姿便从未变过。
魏无涯只当两人观战似有体悟,正在顿悟罢了。
但是现在空禅小和尚竟然奇怪地没有开口,魏无涯转过头才发现他的面色之上似乎带着一股黑气,隐匿在印堂之下。
这时候,另一道声音响起。
“那要看他的证道劫数何时能够结束。”
魏无涯回过头,却发现说话的正是那位真武山的老道,昔日的天下第一人。
魏无涯呆了呆道:
“所以我们要一直在这里呆着?”
老道随意地依靠在山崖之上,撑着自己的脸道:
“你是这位春秋先生将人间灾劫避开的一面盾牌,你估计是不能下山了,至于他们虽然可以随意,但是刚刚他们二人观战的时候,被老头子不小心波及到了,灾劫缠身,还是不下山的好。”
“原来他们是灾劫缠身。”
魏无涯仔细打量了一下空禅和李蒹葭,笑道:
“痛快,这两人跑那么快也没有带上我,果然遭报应了。”
老道士也不在意这些,他看着魏无涯道:
“不过老头子我看你是修的我的道法,你若不下山,老头子也闲着倒是可以教教你。”
魏无涯闻言抬了抬头,刚想要说什么。
一道声音忽然响起。
持着黑子的李春秋捏着黑色棋子睁开了双目。
“大宋三万禁军攻儒家白鹿山,大晋六万精锐攻空禅寺,北方的三夷也打了起来,十九国乱象已经开始了。”
老道士啧了啧舌,指着李春秋道:
“这是你的灾劫因果啊,说不得他们打着打着,这真武山就会成为能够左右十九国的战争节点。”
李春秋闻言看了看老道士道:
“真君你这真武山立在六国交界,或许就是天命啊!”
“不过也无妨,对于我来说,也不过是多一些麻烦罢了。”
说到这里,李春秋转头看向了魏无涯,道:
“倒是你小子,究竟想明白没有?”
魏无涯摊了摊手,无奈道:
“前辈应该知道小子我的信件估计才送到我家老头子那,这我也没有办法做主啊!”
说到这里,他拱了拱手道:
“要不前辈您说说,我该如何做,我相信前辈是不会骗我的。”
似乎李春秋说什么,他真的就会去做什么。
李春秋没有接他的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棋盘道:
“我那徒弟还在收拾一些麻烦,你们莫约还有半个月时间考虑,半个月之后,这十九国估计要彻底乱成一锅粥了。”
李春秋双目似乎看透了所有,他捏着手中的黑色棋子落在了天元的位置,灾劫之道,一瞬间大进。
九霄之上,凭空炸雷,像是在映照着什么。
算算时间,应该还有接近两月的时间,这人灾………便也该结束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聪明人
真武山之上,李春秋与真武山的老道,缓缓着下着棋,他们落子很慢。
到了他们这个地步,心算已经超越了所谓人的境地,十九道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挑战与秘密。
但是这棋局之上,除了本有的棋子胜负之外,还有着这大道争锋,真君虽然一身修为被封,可道心却依旧。
与李春秋下的有来有回。
而且这局棋不过是帮李春秋更好的渡劫罢了,输赢都是天边的浮云。
天地大道如同阴阳的碾盘不断在李春秋身上转动着,历练着李春秋周身每一寸的法力与神魂。
李春秋将天下所有真仙境界之人都打落之后,这世间再也没有能够危及到他之人,此刻他正将每一寸法力都用于加速这种锤炼。
那些只是在传闻之中“燃烧军团”虽然还没有降临,但是李春秋心中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紧迫感,似乎那些“燃烧军团”明天便是在这里降临。
无尽的灾劫在李春秋身上起起灭灭。
人灾证道,最重要的便是从天地之中的体悟那灾劫之道。
也正是因为天道不断用这种道的韵味来磨砺应劫之人,所以应劫之人才受到天下所有的人的不喜,从而让世人全部入劫。
李春秋持着黑色的棋子,定而不动,双眉紧皱似乎在思索着些什么,半天之后他才忽然开口道:
“宋国国君败了。”
李春秋平静地说着这个结果,就像是他刚刚目睹一般,便是真武山的真君张君宝也有些吃惊这种预见,他现在也不太明白,李春秋是怎么知道的。
但是张君宝还是饮了一口酒水之后回道:
“他本来就赢不了,三教立教两千年,两千年的底蕴不是一任帝王能够消弭的。
宋国整个朝局都是被儒家把控,甚至于宋朝之外的另外十八国也都有儒家的弟子手握重权,一位君王又能如何?清扫不成,反受其咎。”
一句话,将儒家的势说的清清楚楚,儒家遍布天下,门生弟子几乎遍布十九国每一个角落,这便是儒家的势。
李春秋持着棋子微微点了点头,继续道:
“宋国战败之后,南秦、南梁、巴国、燕国四国齐攻。”
这正应了那句话“清扫不成,反受其咎”。
这场战争便是儒生挑起的,这便是儒家的势。
天下王朝的根基都在儒家。
老君继续喝着小酒,享受着那甘醇的烈酒顺着自己的喉咙而下。
“这世间真的有机会争天下的,楚国、吴国、后明,其他的不过是戏台子上的配角罢了。”
“老头子我虽然并不太研究着十九国,但是毕竟已经活了两千多年,终究是知道些的。”
随即老君那被李春秋击碎了袖袍的那只手指着魏无涯,打了一个酒嗝,道:
“这小子若是没有春秋先生参这一手,有那帝王之命的势头。”
这话可让坐在两人不远处的魏无涯吓了一个踉跄,连行气都差点走岔了。
魏无涯这几日在李春秋与老君的棋盘之侧,随着老君的指点修炼着那《真武道简》,这位道家的天下第一人一点也不介意别人修炼他的功法。
按照他的说法,这就是缘法。
这是个鬼的缘法。
“真君,您也是两千多岁的老前辈了,话可不能乱说。”
魏无涯尴尬地笑了笑,然后道:
“这话要让大楚皇帝听了,我要有大麻烦。”
魏无涯本来听的正兴起,这几日魏无涯才知道这春秋先生除了打架猛的一塌糊涂之外,世间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出不了他的眼中。
他说那白鹿山被宋国国君攻打,结果白鹿山真的被宋国国君攻打了,魏无涯接到自己父亲的信件之后,估算了一下时间,这位春秋先生真的就像是在现场看到了一般,在事情发生的那一瞬间,他便知道了。
但是两位大佬聊天聊着聊着似乎歪楼了。
聊到了他的身上。
真武山的老君笑了笑,靠着山石摆了摆手道:
“就算是老头子不说,那大楚皇帝虽然羸弱,心里却也明白的很。”
魏无涯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做出反驳,要是那位大楚皇帝庸碌,那么他也就不用装着纨绔了。
老君也没有在魏无涯的身上多聊,他对于谁当皇帝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反而对于李春秋,他便有着太多没有看懂的地方了。
“春秋先生参的这一局,让这天地之间的局势大变,不然十九国虽然早不对付,却也应该还有十年时间。”
“老头子算过,先生本不该存在,先生是不该存在的变数,连这天道都未曾想到先生入世。”
老君一瞬间似乎想到那天新的证道者出现,天道却像是看不到证道者一样反复的天雷异象。
“昔日先生入劫之后,甚至还能抽身而去,引得天道震怒,这老头子却实在没有想明白。”
“下完这局,你便知道了。”
李春秋缓缓落子在棋盘之上,并没有回答这个答案。
既然一切终将被知道,那为什么不等那些人自己去掀开帷幕呢?
李春秋笑了笑,补充道:
“连同那破局之道。”
真武山上这位两千年的老古董,眼神之中忽然流露出来一丝光亮,这位魁梧的老头,点了点头道:
“那老头子等着。”
真武山之上,这时候忽然飞下了一只鹰隼,落在了魏无涯的手臂之上,魏无涯抽下信件,将之打开。
上面是南宫楚的笔迹,那位衣衫单薄的老书生在信件之上只写了一句话:
“应下他!”
魏无涯的眼睛一瞬间睁的老大,这就答应了?
这明明什么都没有承诺,甚至连一点点证据都没有拿出,怎么就答应了?
任凭魏无涯将自己的脑袋搅得生疼也没有想清楚,这究竟是为什么。
甚至魏无涯都有些怀疑自己的信件被掉包了。
如果这信纸不是王府特制,而信件上的油墨也是独有的香味,他真的会再写信问问自己的师傅和家里的老头。
他们究竟在想什么?
“写了什么?”
老君看着魏无涯的模样灌了一口酒水,然后拎起了白棋,思索起来。
“我家老头同意了。”
李春秋笑了笑道:“聪明人!”
第三百四十章 最后的战斗
聪明人?
这他娘的究竟聪明在什么地方?
魏无涯有些想不明白,但是他了解自己的师傅南宫楚,如果说他在信封之中没有说明,那么说明这件事情不适合在信件之中说明白。
算了,自己的师傅和家里那老头也不是什么相易与之人,他们应该有着自己的谋划。
自己还是先练武吧!
既然想不明白,魏无涯决定不再想了。
这真武山之上,不是想俗事的好地方,倒是真的是修道的妙地。
装了这么多年的纨绔,当魏无涯见到修道者真正的通天蹈海的神通之后,他便想自己有一日能够到了这种的境界。
昔日天下第一的道法,现在天下第一的赦令,他总该练出来些名堂。
一旁的小和尚空禅与那女先生还在化解那灾劫之气,没有醒来,他们之所以能够安心再次化解,也是因为前后两位天下第一人都在他们的身边。
一般的灾劫,根本无法近身。
黑白两子,世间乾坤,李春秋与那真武山的老君一天两三子的速度落子着,世间十九国却风起云涌。
真武山处六国地界之交,却如同界外之地。
此世的天下,正如李春秋所想那般越发的混乱起来。
十九国相互谋划,或是联合,或是攻伐,这平静的世界已经彻底乱了起来,或许不久之后,这真武山必然会是必争之地。
………
在李春秋这方世界乱象纷呈之时,另一方世界之中。
蒙恬正在缓缓推进大秦实际地域统治范围。
以北郭郡为中心,现在已经有三个郡在大秦的完全掌握之下,七个郡在接管之中,还有十五个郡还没有开始接手。
大秦地域的推进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将之彻底定下来的,那些并非大秦统治的地狱之中,积压着仙门陨落之后五十年的妖孽、也积压着其中冗杂的各种恶霸。
这些人都需要时间处理,才不至于在日后征战万界之中,成为大秦的绊脚石。
始皇帝不会容许有一个时刻会起火的后花园。
而大秦也隔着这十五个郡,与那些曾在南唐国四方的戎夷对峙着。
这些戎夷在进行着观望、试探,也在蚕食着这十五个郡。
这十五个郡内的人基本上已经全部转移到了其他的地方,有些郡已经开始被各方戎夷侵蚀了大半。
蒙恬知道这战争的收尾已经快来了,一旦大秦和对方接触的那一刻,便是战争彻底拉开了那一刻。
当然,在此之前,,蒙毅现在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大秦始皇帝陛下之前将处理这一方世界门派的权利交给了那位荀子的高徒——韩非,使其成立锦衣卫,独天子之权,统领四方门派。
这位韩非也是一位真正的人才,来他这里打秋风,不仅拿走了近百位士卒,还从他手里拿走了北郭城一大片地。
离去之后,还给他送来了一方地图,说上面是大秦叛逆,请蒙毅大将军酌情处理。
蒙毅打开之后发现,上面是那叛逆门派的名单与地图。
那韩非的意思,他也明白。
不过是这些人锦衣卫现在没有时间管,因为他们是帝国叛逆,所以也可以由蒙恬诛杀。
这是借他的势来给锦衣卫造势。
“算了,不过借势,你想要蒙恬就借给你,但是万万不要始皇帝陛下失望便好。”
蒙恬叹了口气,转身将地图收了起来。
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地图卷轴,蒙毅开口呼唤护卫道:
“传黑齿来此,他不是一直叫嚣自己军功还差些晋升吗?告诉他,本将军给他个机会,让他跑快些。”
随着传令使者离开,很快一位着有大秦将领独有战甲的壮汉跑了进来,连身上的战甲都没有彻底的穿好。
一进来,他连忙施礼道:
“末将黑齿,拜见蒙将军。”
蒙毅瞥了一眼黑齿道:
“我这有些一份军功,你要是不要?”
“黑齿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被称为黑齿的憨壮汉子先是一拜,然后抬了抬头道:
“上将军,俺黑齿办事,您放心,不知道是什么军功呢?”
大秦人对于军功的渴求,向来是毫不遮掩,封侯拜相,大丈夫之志,有什么好隐藏的?
这既不会被抨击,也不会被取笑。
“知道那群刺王杀驾的叛逆吗?”蒙恬缓缓开口道。
憨壮黝黑的汉子,挠了挠自己的脑袋,道:
“这些人不是北城门已经斩首了吗?死人的人头,我可拿不了。”
蒙恬摇了摇头,他便知道这个憨货是一知半解。
“刺王杀驾的人自然是死绝了,但是……他们的门派却还在,说不准还准备行这叛逆之事。”
“始皇帝陛下的原话是:夷三族!”
蒙恬转过头看着黑齿,道:
“知道什么意思吗?”
黑齿挠了挠脑袋,然后似乎明白了什么,搓搓手道:“这俺知道,就是相干的人,全部杀干净,怎地,禁军的兄弟没有杀完?”
“若是禁军解决了,因为就没有你什么事情了。”
蒙恬将手中的地图伸出在了黑齿的身前,道:
“这是地图,我给你五千精兵,在实际掌控区内,荡平他们。”
“诺!”
黑齿连忙将这地图接了过来,然后将之打开。
“好家伙,人还挺多。”
说完,黑齿舔了舔口水,连忙将地图塞在了铠甲之中,这样的军功机会可不能被别人抢走了。
见到黑齿这般模样,蒙恬捂了捂脑袋,再次嘱咐道:
“这件事随着我们实际掌控区的扩张而动手,对于那些在实际掌控区之外,不要动手。”
“记住,千万不可弄错。”
“诺!”
黑齿再拜,道:“上将军,俺办事,你放心。”
蒙毅挥挥手,眼不见心不烦地让黑齿退下。
然后他看着那副南唐国旧臣从南唐皇城之中取出的地图,地图之上详细绘制这整个南唐国度的地形与四方戎夷。
蒙恬的手在桌案之上的地图之上敲了敲,然后花了一个圈。
这个圈便是大秦与南唐周围那国家的分界线,日后的战场。
“蒙毅时刻准备着为大秦的战斗,为始皇帝陛下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