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三国重生马孟起TXT下载三国重生马孟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重生马孟起全文阅读

作者:夏海苍松     三国重生马孟起txt下载     三国重生马孟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七四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六十五)

    所以也确实是不用想太多,没大用啊。对此,马超是很清楚,别说灭了北方异族,就他们大举南下,而己方这边儿阻截住他们,他都烧高香了,真的。对北方异族,马超是有想法,可真心也没什么奢求,那是。毕竟还得接受现实,那是。现实就是灭不了人家,最好的结果不过是胜利,确实啊。而这个其实也不简单、不容易。所以说他都不奢求,那太多其实都没

    用啊,是。马超还能不知道不清楚吗,其人自然是明白的,没错,所以说这个那也是……阻截住对方,其实就足够了,是。再多的,他都不想那么多,真是。别看马超其实想北方异族的事儿不少,但是他却没奢求什么,没想灭对方什么的,因为都不可能啊,所以不用多说

    了是吧。阻截住了对方,目的达到了,其实就足够了,是啊。再多的话,那可不就是奢求,至少马超就是那么个想法。如果说大汉这边儿的势力统一战线都阻截不了北方异族的大举南下,那也是逊了。他不想那么说,嘴上不会那么说,可心里就是那么样儿的想法,一点儿没

    错。那话是不能说,也不好说,但是马超心里就是那么想的,那么个想法啊,是。说和不说,那其实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就是那么个想法,没错。如果说大汉这边儿的势力,一起努力尽力阻截住了北方异族大举南下,那么他不会那么想。可显然,要阻截不了,失败了,他就是那么样儿的想法,也是。一半一半,就是他如此认为,曹操也都那么想啊,很正常。

    几率一半,马超能说已经不少的可能性了,那是。以前的话,他绝对没那么想,没什么信心也怕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能有那么一成的几率赢了?也就那样儿吧,马超真心是没觉得很多几率能阻截他们,就最开始的时候。看现在他是想到了统一战线,那怎么和之前都不同了,

    是啊。还是那话是那样儿,他都更有信心了,害怕也少了。所以说这个肯定都是好事儿,马超就是如此认为。那之前是之前,自己没那么多想法,现在是现在,可以说自己的信心多了,害怕也少了,这个怎么都是好的,是这样儿。如果说他没想那么多,那就还是和之前一

    样儿了。马超是怕北方异族大举南下,可说实话,之前他也不是没想过,己方加上兖州军阻截对方,哪怕最后依旧是败了,阻截不了对方。那么显然,两军肯定会让他们也损失不少,那是。己方实力不如北方异族,哪怕就是加上兖州军,最后实力也不如人家,那是事实。可说实话,哪怕说己方和兖州军加一起真就阻截不了他们,但是确实,不会让北方异族好过,

    这个马超还是很相信的,就是事实啊。可以说就己方加上兖州军,一起尽力对付北方异族,能让他们损失少了?损失绝对不会小,就是多少的问题,那是。因此,己方加上兖州军哪怕阻截不住他们,可却不代表就不会有什么作用,那不可能啊。所以说就是这样儿了,马超还

    是知道的。当然了,就曹操的话,他以前想法早就想到了统一战线,而且确实,兖州军和凉州军终究不同,他是没有那么大压力啊。毕竟大汉这边儿实力最强的,那是他们凉州军,责任最大的,可不。最高个儿,那是人家,而不是己方了。己方不过是第二,曹操也从来没有逃避过,那是。不过他在这上和马超也差不多,哪怕他是没有那么大压力不假,也不怕什

    么,可其人也是,一样儿不希望北方异族大举南下,尽管这个事儿改变不了啊,没错。马超也知道改变不了,可他以前还是那么想了。曹操的话,在这上也和他差不多。他也知道改变不了北方异族的想法,可怎么想怎么是,对方不大举南下,那是最好。甚至说对方就只和凉州军死磕下,让后者伤筋动骨,那样儿更好。可显然,好像也是没什么可能,曹操以前还

    总那么想,孙策也是啊,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也没大区别。可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啊,那没错。当初那样儿想法正常,而现在在看,确实是没有了,那也是。对曹操和孙策他们来讲,确实以前想法挺好,但是如今的话,知道那样儿事儿还发生不了。就得靠着己方,别想

    那么多那么大的外力,没大用。关键是实在是借不上力,那没错。你指望北方异族就光和凉州军死磕?这事儿如今来看,确实不现实。他们不大举南下了,这事儿可能吗?只能说对方大举南下什么时候而已,而不是说他们不大举南下了。而这之前,他们有什么理由就只和

    凉州军死磕?确实没有,至少想不出来啊。第一马超和凉州军不会说主动去进攻北方异族,那不开玩笑吗,能那么干?他们不会去挑衅对方,那是。第二就是北方异族基本上也不会去和凉州军死磕。没有足够的理由,他们不会那么做。所以说是基本上不会了,到底能因为什么?不是说不能,实在是没有让北方异族出手的足够理由,他们那么做,那不如直接就大举

    南下啊,是。所以说只有足够的理由让北方异族必须那么做了,他们才会那么做。其他的,对不起,他们还不会那样儿啊。显然那个就是马超和凉州军愿意看到的,他们大举南下,那

    么就可以了,可别在之前和己方死磕。除非说他们也不大举南下了,那么他都认了。不过显

    然,马超也是不觉得对方不大举南下了。那样儿不过早晚的事儿,而在那儿之前,确实可别和己方死磕,那没错。那是曹操和孙策他们想的,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都希望那样儿啊,是。可马超一点儿也不希望,而且知道,基本上也发生不了,那没错,所以说这个事儿也是……

    北方异族不大举南下,那样儿想不太现实。都知道对方是会大举南下,不过什么时候,那就不知道不清楚了,是啊。还是那话那样儿啊,早了晚了的,那是都可能,没错。马超也好,是曹操也罢,可都希望北方异族大举南下那是越晚越好,不来才好呢。不过显然,不来的话,就不要想了。对方肯定会大举南下,确实是不知道具体时间,那是。马超不知道、曹操也不

    清楚、孙策更不道了,不过其人如今想更多是己方对付凉州军的事儿,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时候,他觉得己方八成是已经被凉州军灭了,那是。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反而真就是很有可能,甚至说就那样儿了,没错。所以说对他和江东军,对他们来说,这个首要的问题,

    不是去想北方异族如何,对他们来说,没大用。除非说对方能在凉州军灭他们前就大举南下了,那样儿的话,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想想还有用,是啊。可很大的可能,就是北方异族不会在凉州军灭他们前大举南下,所以孙策他们自然不会去多想他们,那是。而且还得说,哪怕北方异族真就在凉州军灭他们前大举南下了,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的压力自然是三方中最小

    的。因为最弱,所以最小,责任什么的,自然也是三路诸侯中最小的啊,没错。孙策和马超还有曹操都不一样儿,或者说江东军和凉州军还有兖州军也都不同,这个主要是说对付北方异族的事儿。哪怕他们都清楚,那北方异族绝对是大患,可说实话,孙策他们一样儿不怕什么。主要是哪怕北方异族再对他们如何,也就是己方被灭,可己方对付凉州军,那之后结

    果还不都一样儿被灭吗,那是。所以说在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看来,有什么怕的啊。并且北方异族要大举南下,肯定是要经过凉州军还有兖州军的地盘儿,最后才能说到了扬州,所以说他们怕什么?和马超和曹操都不同,孙策的话,他觉得能是影响最少最小的,那是。但是

    其人却不会逃避一点儿责任,那没有,一点儿都没有。其人和江东军在这上面,哪怕和马超还有曹操都不同,更不是凉州军和兖州军。但是责任什么的,他们却不会逃避,那没错。真要是对方大举南下的时候,他们还没被灭,那么必然,孙策和江东军一样儿出兵,还不会

    少。当然了,这个少第一就是他们自己认为的不少,那肯定是。其次,也是马超还有曹操,他们加上凉州军和兖州军,一样儿不会认为少就是了。可以说孙策和江东军,别管如何,至少有一点那绝对是可取的,就是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是一点儿都不含糊,那没错。可以说马超凉州军还有曹操兖州军,他们都能做到的,到了孙策江东军那儿,未必就真是做不到。

    可以说有的,那是一定能做到的,没错。当然了,大多还是做不到,也正常啊,那真是。毕竟在三路诸侯中,就属孙策江东军最弱,那么既然你一方最弱了,那两强能做出来做到的,你一方就未必了,可不是。如果说孙策江东军都能做到做出来,他们估计也不是最弱的了,

    那是。所以说这个就是如此,谁让你一方最弱来着,基本上说话都不硬气啊,没错。看孙策在曹操那儿,哪怕其人说起来和对方身份地位也没太大区别,但是江东军实力终究是不如兖州军,所以说这个就让孙策也硬气不起来。更何况江东最后要有大事儿求到兖州军,曹操

    的态度,决定了……所以说也是很多方面,决定孙策在曹操那儿,虽然其人不是低三下四的态度,可他从来没有什么强硬的态度,那是。反而真说起来,曹操兖州军那边儿,在有的事儿上,算是比较强硬的,没错。要不然的话,就白瞎了他们实力强,超过江东军那么多啊。当然了,虽说如此,可两军终究是联盟了,是盟友,所以说曹操和兖州军,他们可从来都没

    有说做太过,那都没有。对他和兖州军来讲,自然都知道什么叫过犹不及,所以说从来都不会太过。知道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的底线,是绝对不会说让他们受不了的,那是。所以至少表面儿上,两军都是“团结一心”,但是实际他们可都清楚,两军早就有了裂痕,那可没错。

    而且关键是这个裂痕还是弥补不了的,那是。只能说是越来越大,这个他们都清楚。以后有朝一日,真就彻底破裂了,那么这个事儿其实也不难知道结果……但更大的可能就是曹操和兖州军也不会等到那个时候,就直接不要整个同盟了,直接就和凉州军一样儿去灭江东军。

    可不是,只要利大于弊,那么曹操就会带着兖州军那么做,自然。如今他不会,因为那么做就是弊大于利的,而不是利大于弊啊。就得等着凉州军什么时候去灭江东军,那在说了,是啊。现在的话,其实曹操都没那样儿的想法,毕竟还是那话那样儿,就是他们兖州军和江东军,互相帮助(利用)。这个可以说是必须的,那是少不了,没错。也别说谁帮助(利用)

    谁更多,双方那可都是各取所需啊,是。所以说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在凉州军没有大动作前,曹操和兖州军是半点儿都不想灭江东军,因为灭他们是弊大于利,而不灭他们,继续这么结盟,双方都是盟友,那就是利大于弊啊。所以说曹操和兖州军的选择,他们的做法,

    那还用多说吗?一点儿都不用了,如今就一直联合、结盟、盟友,实际就是最好,可不是,真就没错,那确实啊。

第三七五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六十六)

    双方各取所需,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那么做了,好处多利大于弊啊。对两军来说,那都是如此,好处多啊,利大于弊,所以说他们都是维持着双方的联盟,哪怕是有了裂痕啊,不过显然,都想着保持,那就够了。只有说真正到了裂痕裂开了,弥补不了的时候,要不就是曹操带着兖州军去灭江东军了,那样儿就彻底,两军的联盟结束了,没错。从孙策和江东

    军他们那儿来说,是不会主动放弃这个联盟的,那是。只有曹操和兖州军,他们会那么做啊。毕竟他们都去做那利大于弊的事儿,肯定没错啊。所以说只要是去灭江东军对曹操对兖州军利大于弊,这个事儿就那么做了,没错。所以说这个事儿也是,看最后利弊都如何,曹

    操和兖州军都怎么做啊。现在的话,自然是和江东军一直联盟利大于弊,所以说他和兖州军可都维持着这个联盟呢,那是。如果说变成弊大于利了,那么自然而然,曹操和兖州军他们就再也不会说维持联盟了,没用啊,可不。因此,这个怎么看都是利弊关系如何,那肯定

    是。其实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是看利弊关系,可就因为一直都是,他们和兖州军结盟,作为盟友的关系,他们才是利大于弊。而且这个可以说基本上一直都那样儿了,没错。只要保持了如此关系,那么对孙策对江东军来讲,就是利大于弊的,所以说这个……也就是对曹操对兖州军,对他们确实是不同,那没错。因为这个是会发生改变的,而这个改变就是马超和

    凉州军没错。可以说对孙策对江东军,对他们是没什么改变,可对曹操对兖州军,那就是会有不同的,是。所以说曹操和兖州军,他们会有所改变,只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不会变了。而马超肯定是,他必然是要带着凉州军去灭江东军,那一点儿没错,那必须的,没错啊。

    而他一开始去灭江东军的时候,保证曹操必然带着兖州军和他们死磕,是啊。可之后呢,马超要带着凉州军一直灭江东军,曹操和兖州军都看到抵挡不住、改变不了、最后灭江东军利大于弊了,那么其人自然就是带着兖州军一样儿去灭江东军,没错。就得是那样儿,肯定

    是啊。这个就是对曹操对兖州军利弊决定的,而对孙策对江东军来讲,利大于弊的就是他们一直和兖州军联盟,最后甚至让曹操带着兖州军一直为了保住他们和凉州军死磕。但是还是那话,这个就不要多想了,哪怕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一直都是那么做的,没有放弃过一点儿啊,那没错。哪怕也不是不知道,其实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但是他们一直可都那么做了,

    那也是啊。所以说还是那话那样儿,对于孙策和江东军的态度,哪怕就是马超,他也一样儿是认可的,那是。可以说最后自己带兵灭了江东军,也肯定是厚葬孙策。基本上马超是想到了,江东军最后兵败,孙策其人是怎么都不会苟活,而不用自己如何,他自己就肯定是自

    裁了,自己咔嚓了自己,而最后马超还能做的,不过就是厚葬孙策。但是对于他的直系亲属,基本上还得说是斩草除根,没错。他自认为自己比曹操可强不少,如果说换成他曹孟德的话,估计最后肯定要赶尽杀绝,和孙策有关系的,哪怕就是孙家的远亲,他也不会放过了。可显然,到了马超那儿,远亲什么的,自然也就放过了,没错。他是没觉得算是什么事儿,

    那是,所以……孙策最后的选择,和刘大耳朵也不会有什么太多不同。当然了,其人和刘备,终究还是有想法不一样儿的,那没错。如果说刘大耳朵更多是对马超的怨恨,那么孙伯符其人,反而对马超对凉州军,对他们倒是没有多少的怨恨,没错。毕竟很多人是不知道,可孙策本人没有什么不清楚的,自己己方能有如今这个地步,走到了现在,三分了天下,那

    可以说是和马超有着直接的关系,是靠着其人的帮衬,那没错。孙策很清楚,当初马超是如何帮助自己帮助己方的,那是。说在其人心里,那怎么都是有感谢马超的意思在里的,没错。不过说实话,两军怎么都是敌对,所以说他也没报答过马超还有凉州军什么。不过孙

    策也知道,马超既然当初选择那么做了,那就绝对没想着自己去报答他报答凉州军什么的。可以说他要是想要那些的话,就别帮自己别帮己方的了,那是。可既然其人那么做了,那显然,其人对自己的报答,那其实是无所求的。如果是的话,那肯定就不是那样儿了,可不是。

    孙策自认为自己还是很清楚的,那都没错。而事实也确实,和他所想没大区别。可以说马超确实,他就从来没有指望过孙策报答他,那不开玩笑吗,真心没有啊。可以说其人当初那么做了,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反正那么做了,最后对他对凉州军来说,那就是利大于弊,这个其实就足够了,那没错。别看做了后,对孙策对江东军来讲,好像更是利大于弊,好处

    更多,那是。但确实,马超一点儿都不后悔,无悔啊,那是。毕竟其人有他自己想法,那肯定没错。如果说对他对凉州军都没什么好处,不是利大于弊了,那么显然,马超也不会那么做了,是。那样儿的话,哪怕最后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依旧能三分了天下,可确实没现在这

    样儿,比如今要困难多了,是。因此,如今的江东军能这样儿,孙策都当了吴王,可以说和当初的马超,那是有很大的关系啊。这个孙策自然是最清楚了,马超也是一样儿,那没错。但是其人当初那么做了,确实是没指望太多,只要当时利大于弊,其实就够了,那是。所以

    这个当初对他来讲,还不算什么。但是对孙策,那意义就不同了,也是。毕竟其人作为得到了更大好处更多利益者,那确实,和那时候的马超不同。可以说孙策和江东军,才是得到了更大的好处,更多的利益,没错。马超和凉州军,他们一样儿得到了好处和利益,但是相比之下,显然还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得到更大、更多,那是。不过马超是不会计较这个,

    如果说他计较那些的话,那都不用去那么做了是吧,所以……既然马超都那么选择了,也确实,绝对对此就是无怨无悔,那是。做了不后悔,后悔的不做,不就是如此。对其人来讲,真就是那样儿啊。不过对孙策,那自然就是另一种了。所以如果抛开两军实际的关系来说,

    就凭当年的事儿,他还是想报答马超的,毕竟这个属于是欠人情,还是欠大发人情了,可不是?因此,这个也不是孙策想要的,哪怕如今凉州军早晚都要过来灭己方,这个双方如此关系。但是明知道好像是报答不了,但是他却依旧是记着这个事儿,那都没错。对孙策来说,那可一直都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儿啊,那是。所以说就是这么个情况,在马超那儿,孙策那

    儿,是不同。毕竟显然对后者好处更多,那没错,这个是。如果说对前者好处更大、利益更多,那确实也不一样儿了,是。但是不管怎么说,马超都是做了让自己让己方利大于弊的事儿,不过比起孙策来,显然当初的作为,那是对其人对江东军的好处更大、利益更多啊,那是。总体来看,也不是说就是他不想看到的,哪怕做法实际对对方的好处更多。可必须

    承认,对自己对己方,那是一样儿有好处、利益,不过是没有说对对方那么多罢了。但是马超从来就没认为那是什么事儿啊,一直都没那么认为过。在他看来,自己不过就只是做了一件不大的小事儿,真的。可影响对孙策对江东军,那确实就不能说小了,也没错,那确实。

    不用争论这个,那就是事实啊。对自己对己方,真心是没什么,但是对孙策对江东军,那就有什么了,不错。己方如何,他们又如何?那确实怎么都不同,没错。就说有本质的区别,那么说也并非就没道理是吧,肯定是,在马超那儿是那样儿,孙策那边儿呢,那就是那样儿。

    有相同的地方,那是,因为对他们都有好处,这个就是相同之处之一。但是更多的,那肯定是不同了,不一样儿啊,也没错,所以……比较这个的话,那怎么都是不同的地方更多啊,那不错。一样儿的地方少,而不一样儿的地方多。对马超对凉州军他们来讲,自然也是利大于弊,但是对孙策对江东军他们,也是利大于弊,但是好处更大、利益更多,那可一点儿没

    错。关键是这个事儿马超做得还算是比较隐蔽。可以说除了有限的几个人知道外,其他真心就没别人知道了,是。就说曹操其人就不清楚,他不知道这个,因为兖州军的细作当时没探听出来,之后孙策也没说过这个,所以说曹操哪知道?兖州军上下都不知道,可不是。就

    算是江东军,也不是谁都知道,知道的有限几个人而已,那是。也是孙策说的,没错。如果说当主公做老大的不说的话,就他们可以说是很难知道什么啊。因此,这个就得是孙策亲自和他们说一下才行。而周瑜和鲁肃都知道,是孙策亲口告诉他们的。对两人,他可以说除

    了不能说的秘密之外,其他都没有什么隐瞒的。毕竟两人可是孙策心腹中的心腹,这个不用多说了。因此,他们能知道的,那绝对是比江东军的其他人多啊,没错。关键孙策也是,有的事儿不会告诉别人,那不假,但是他却会对周瑜和鲁肃说一下,是。这个也看得出来,其人对两人如何信心了,不错。要是不那样儿的话,就真不是那么个情况了,是啊,所以……

    这个也是看得出来,周瑜和鲁肃在江东军的地位了,他们在孙策那儿的地位。可以说在他那儿来说,和将领都没什么说的,甚至和家里人,孙策都没那么多话。但是对周公瑾和鲁子敬,他确实大多都没有隐瞒,没有什么说不了的。因此,这个事儿知道的人,那是少不了周

    瑜和鲁肃两人的。不过他们显然,和孙策想法也不同,不过却也没多说。两人所说就一个内容,就是马超当初既然是那么做了,就显然对他和凉州军来讲,那就是最好的,好处大利益多,绝对的利大于弊,就够了,真的。他们确实没说马超凉州军那边儿得到多大的好处,

    多多的利益,但是也不能说很少是吧。毕竟马超那个人,他们自认为还算是了解,太少的好处、太小的利益,其人还真未必就看得上啊,那是。因此,周瑜和鲁肃的话,他们也是没觉得非要报答对方什么的,感觉不用。但是两人显然,也是没去劝说自己主公什么。因为周瑜和鲁肃也清楚,在这样儿的事儿来说,自己主公既然和自己两人讲,那不是说要听自己两

    人什么态度什么建议,就只是说一下,让自己两人知道,那没错。因此,周瑜和鲁肃的话,他们也一点儿都去劝说孙策什么不用报答之类的。反而说了,这个记住,那其实是对的,没错,然后别的就没多说了,是。孙策的话,确实也没更多想法,周瑜鲁肃没劝说自己什么,

    显然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那肯定是啊。但是也不会说在这个事儿上面和自己说多少,他们都觉得不会有大用,那是,所以……

第三七六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六十七)

    关键是周瑜和鲁肃他们也确实没有说一定要劝自己主公的心思,那真没有。所以说他们是都没多说什么,孙策也都明白,那是。确实,他和周瑜还有鲁肃说这个事儿,不是听他们意见,就只是说说而已。孙策可没想这事儿成为什么秘密,那是一点儿都没有,确实,所以……可以说其人那么做,他是认为没错。而事实来说,也没什么,毕竟不是什么绝密的事儿好吧,

    所以说不用和所有的手下说,但是和心腹中的心腹说一下,那确实也都没什么了,没错。至于说马超那边儿,他倒是没说什么,主要也是觉得没什么用,那是。而且他更知道,自己那么做,哪怕对方其实还是利大于弊,但可不是所有手下都能支持、理解,绝对有人有意见,

    也许不会多说什么,毕竟可早就既成事实了,成为了历史,已经无法改变,那是。因此,他们就算是再有意见,也不会多说什么。当然了,心里肯定是有不爽的地方,这个少不了。所以说马超都不会多说,没大用啊,自己说什么?就这样儿,其实也都挺好,那可是没错啊。

    毕竟他和孙策还不一样儿,因为他做的事儿,是对自己对己方有好处不假,但是更多的,显然是对孙策对江东军他们好处更大、利益更多。所以说也确实,在凉州军大多数将领看来,这样儿的事儿,他们并非是理解不了,可终究是有理解不了的,正常。马超的心腹,那都没问题,他们都能理解了,那是。但是再往下,肯定有人是理解不了,一些非嫡系的人里,有

    的估计就是那样儿。他虽说是不怕什么,可还是那话,麻烦怎么都是越少越好,甚至说就没有了,那是。没有才好呢,但是显然,那是不太可能,就是不可能啊,没错。因此,肯定还得是有,不过多少大小,那对。所以说看孙策能告诉周瑜还有鲁肃,因为对他来说,那是

    没什么,手下两人也绝对不会劝说自己如何如何。而事实可不就是那样儿,那都没错。但是马超却不能那么做,做了的结果,还是没有太多好处的。弊大于利的事儿,他能主动去做吗?自然是不能了,那都是,所以说其人和孙策倒是不同了,后者能说,前者的话,确实也

    都没什么可说的啊。所以说两人情况不同,最后也是,做法都不一样儿,那是。马超没说,孙策倒是讲了,不过也就只是和周瑜还有鲁肃说了一下而已。但是两人终究还是不同的,那是。孙策说是因为他觉得手下两人不会劝说自己如何,反而就算是能理解一下自己,那是。马超不说,是因为有人不能理解,至于和孙策一样儿挑人说,那他不会,至少在这个事儿上,

    他没那么做啊,是。而其他的事儿,那也许是有,也正常,不是什么不可能的。那之前的事儿,马超确实没那么做,觉得没必要啊。孙策那么做,他觉得没必要当成什么秘密,也是。而且周瑜和鲁肃作为其人心腹中的心腹,嫡系中的嫡系,自然孙策说了,他觉得也是应该。

    可马超没那么做,他是觉得没必要。自然其人可也没把那样儿的事儿当成是什么秘密,毕竟除了自己之外,孙策也都是清楚的啊。自己是没对谁说,但是能保证对方吗?反正他是保证不了,那没错。所以说其人如何,马超也是不知道,根本就当不了秘密啊,那是。而且其人不说,可不代表就把那样儿的事儿看成是什么秘密了,可真没有,他是一点儿都没有那样

    儿。马超没那么看,孙策就更是了,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说把事儿告诉了周瑜和鲁肃。可以说其人在这上,和马超也是没大区别,都是觉得秘密,绝密那只能是自己一个知道,没错。多了人知道,那还叫秘密?所以说他就和马超也都差不多,甚至就一样儿,那是。可以说在他那儿来讲,秘密就只能说是自己知道,其他任何除了自己之外的人知道了,对不起,

    那都不叫秘密啊,是。哪怕两个人知道,在马超看来,在他那儿就不叫秘密了,是。当然了,在别人那儿,那是……毕竟也是因人而异,在马超在孙策,在他们那儿是那样儿,多一个人知道了,严格来说就不是秘密了,他们都如此认为。可总有人不那么认为,那是。肯定

    没错啊,就是。这个其实一想也正常,是。至少不可能都和马超还有孙策一样儿,那是。所以说两人那么看的,和他们一样儿的,并非没有。但是大多还是和他们不同,那没错。更多的都不那么看啊,不公开的,其实就可以说是秘密了,这么想法的也不是没有,确实有。

    毕竟真那么想的,一样儿认为超过了一个人知道,除了自己之外,别人也知道了,那就不叫秘密了,那样儿想法的人终究是少数,没错。更多的,确实不是那么想的啊,是。因此,真正和马超还有孙策他们那么想的其实不多,是。天底下那么多人呢,和他们所想一样儿的,那终究是少数,不错。更多的,那却是不一样儿啊。但是不管如何,至少马超和孙策,他们

    确实不孤独。哪怕和他们想法一样儿的少,可却还有不是,这个就绝对是吾辈不孤了,那没错。但是这个真说起来其实也没大用,是,那都没错。而马超和孙策他们的话,都不是说要多少人认可自己,在这个事儿上,那真没有,也是。如果说他们要想更多人认可了,那可

    就不是如此了。毕竟如今是吧,这么个情况,那样儿,这样儿……马超和孙策的话,他们都不看重这个,那是。可以说两人没看重哪些,可不是吗?要不然的话,就不是这样儿了,没错。毕竟重视和不重视,那就是两种情况啊,是。这样儿那样儿,那样儿这样儿,那不错。

    这个就看得出来,马超和孙策他们两人,虽说和曹操不同,底线比后者可有的是,那真不错。但是却必须承认,两人所作所为,那是对他们或者说是对凉州军、江东军有好处、有利益的,没错。都是利大于弊啊,那是。所以说这个事儿是不难看出来点儿什么,那可不。曹操肯定是没什么底线了,对他来讲,如今除了不能和北方异族联合合作,不能屠戮大汉百姓

    之外,还有几个原则性的问题,是不能碰的。其他的,那都是能做的,确实啊,一点儿没错。因此,曹操自然,他能做到做出来的不少,不是马超和孙策他们能比的。毕竟其人那底线,可以说他有的那些底线,马超和孙策他们可都有,而马超显然更有底线啊,那是。所以

    说孙策还能做出来一些事儿,哪怕就是和曹操一样儿。可到了马超那儿,那确实就变了,没错。曹操能做出来的,孙策未必就都能做出来,那是。可其人能做到做出来的,到了马超那儿,也变成了他未必就都能做到做出来,没错。所以还是那话那样儿,后者更有底线啊,那是。比曹操来说,那没错。比孙策来讲,其实也是了,确实。因此,这个事儿其实也是……

    马超很多事儿,他反正是做不到做不出来,毕竟其人有狠心那不假,但是那狠心更多可以对付异族,那是。而他终究不是这个时代的,那也没错,这个是事实啊,根本上的。曹操和孙策,他们的话,人家两人从根儿上来说,就是这个时代的土著,那是。可马超终究不是,哪怕来这个时代四十年都过了,他可以说早融入了这个时代,那不假,但是其人终究在心里

    以一个一千八百多年后的人自居,不认为自己是个纯粹的古人。当然了,马超没认为一千八百多年后的人就比古人强,可以说有的地方,他们还不如古人呢,没错。因此,马超可没有什么优越感,可必须承认,自己两世为人,尤其是一千八百多年之后的见识,那却也不是

    这个时代的人能比的,确实。所以在这上来讲,那肯定是一千八百多年后的人,那更有见识,更多啊,那是。这个时代的土著,古人是没法比了。而他在这上,马超也算是有很大的优势,那一点儿没错。所以说也带着凉州军走到了如今,他更是成了凉王,在做臣子上面,

    那确实是到头儿了,可不是。曹操—魏王,关键其人是被朝廷承认的,哪怕大汉破船就要沉了,早晚的事儿,但是却不得不承认,如今既然没灭了他们,那就是还需要,哪怕大汉朝廷已经是带不给凉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多大的好处、多少的利益了。毕竟那对兖州军,都是如此,所以自然就不用多说了,没错。因此,还能说没把大汉灭了,就只是朝廷依旧掌控在曹

    操手,他是不会那么做的。而其实在马超和孙策那儿,也都不会,除非说天下一统了,那确实不一样儿了。而在曹操那儿不会,可到了他儿子那儿,那确实不一定了,也没错。曹丕的话,其人和历史没大区别,如果说他是要继承曹操的大位、大业,那么很大可能,第一日

    他上台了,然后第二日就把大汉给灭了,那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而曹昂呢,这个就得,其人绝对是,比曹丕来说,他绝对不会马上就灭了大汉,这个需要时间,对其人来讲。而他确实,和他父亲不同,曹操不会灭了大汉,那没错。可曹昂却会,那也不过是时间早晚

    罢了……而马超会,只要其人一统了天下,那么大汉必然是要被他给灭了。至于说孙策,灭不灭大汉,和他也没什么大关系。就其人想做到的话,那也得先一统了天下再说那些。但是显然,他如今连江东军都保不住,更别谈什么一统天下了,确实。因此,很大可能,最后灭大汉的,那还是马超,而不会是曹操儿子。除非说后者在马超还没一统天下前就病逝了,

    或者说以外过世了,他儿子继承大位、大业,并非还在马超灭兖州军前灭了大汉称帝。只有说那样儿才可能不是马超灭了大汉,但是这个……最可能的,那还是他,是其人了,几率最大。连曹操都不能一统天下呢,更别说是孙策了对吧。而且还真是,孙策如今都保不住己

    方,还让江东军他们一统天下?真心不要多想了,还都不能说是奢求、做梦什么的,形容不好,真的。因此,这最后还得说是马超,是凉州军啊,那没错。曹操和孙策,兖州军和江东军终究不好使。除非像之前所说那样儿,曹操一下病逝了、去世了,那确实可能会出现其

    他可能。就和之前所说那样儿,并非不可能。但是大前提得是曹操在马超还没灭兖州军没一统天下前,他病逝或者去世了。而且他的继承者,那还得说是必须要在马超依旧没一统天下前,也就是还没灭他们兖州军前,对方灭了大汉。真那样儿的话,大汉就不是他灭的了,而是曹操的继任者啊。但是这种几率却很小,必须曹操要先没,然后他的继任者还得说是早

    点儿灭了大汉,那是。因此,这个哪个说起来,其实都是不简单,没错。如果说要曹操没,那么要让他身体特别不好,早点儿病逝。就如今来说,他觉得自己身体也是不好,但是却能

    挺十年啊,真的。因此,正常病逝的话,没准马超先一统天下了,这的。也许到了那个时候,

    曹操还没病逝呢,依旧是活得挺好,不过显然,身体也不会好就是了,因为马超能灭了兖州军的时候,如今来看短时间内不行……

第三七七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六十八)

    短时间内,那确实是不要多想了,就得是好几年再往后啊,没错。所以说那都什么时候了?不一定是吧,那不错……马超有信心一统天下,那是不假,可他却不敢说多少年之内就一定行了,那可不是啊。要说能有具体的时间,可也不是现在这样儿了好吧,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马超有信心不假,但是一说具体什么时候,其人可就不敢保证了,是。不过十年吧,

    他觉得应该没大问题。当然了,要是己方实在对付北方异族伤筋动骨,而兖州军表现更好的话,实力也不弱……那么想灭了他们,确实也是没那么简单。不过也确实,那时候基本上已经对付完北方异族了,所以说马超不会再认为己方不能伤筋动骨,甚至之前已经是了,但

    是己方并非就不能损失更多,只要北方异族的威胁没有了,那么他就可以全力去灭兖州军了,那没错。所以说虽然是不那么容易达到,可和之前不同,和在没有解决北方异族问题前,那肯定是不一样儿了。所以说这个也确实,就是如此啊,那是,北方异族大举南下前和之后,

    怎么都是两个情况。对马超凉州军、对曹操兖州军、当然也包括对大汉的其他势力,那确实是不一样儿啊,两样儿好吧。对马超来说,这个时候他怎么都不会说对兖州军和江东军的战事伤筋动骨,那真不会。可对付北方异族,他就会了。是,马超更重视北方异族,那没错。后者实力上是能灭了凉州军的,可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就算是加一起都不好使,确实啊。

    合一起都不行,就别说只是一方了,那是。不是马超小看小觑他们,实在这个是事实啊。两军确实,那实力加一起,其实还是比凉州军来说,那是略有不如的,没错。由此也是能看得出来,到底说是凉州军在大汉这儿是什么实力了。那可真不是说最强那么简单啊,是。兖

    州军加上江东军,他们都比不上凉州军,由此可见后者实力。而三方加一起都不如北方异族,这个也是看得出来,北方异族到底什么实力了,太强了,那真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啊。可那样儿的天下第一,是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一点儿都不想的,真的。他们倒是希望己

    方是天下第一了,可不是北方异族啊。但是显然,那都是不太现实的。哪怕就是凉州军,马超都知道不现实。他知道己方实力那是早就超过了兖州军和江东军,是。甚至都比两军加一起,还要说强那么点儿。可一和北方异族比就完了,和他们一比,己方就算是变成了兖州军、江东军。是,己方和北方异族比的话,也不是说己方像己方比之江东军,那不是。可事

    实却是少不了己方不如北方异族,这个是实实在在的,没错。马超是不想,一点儿都不想。但是其实这个也算是注定了,可不,所以说……只能说和对方在实力上这个差距缩小,那么可真是,就好了,没错。如果说那样儿的话,他都能笑屁了,真的。马超到现在还是把对付

    北方异族的问题放在了第一位,而第二才是一统天下,没错。第一大问题,那就是北方异族,而不是其他的。之后才能说是一统天下,之后基本上就没和那两个相提并论的了。话说自己早就灭了刘大耳朵了,那是,所以……在他看来,就没有第三个了,还能和前两个问题比的?问题肯定有,也许还不会少,但是能和那两个比吗?马超自然是不会觉得能了,没错。

    是啊,这个轻重他还是能分得清楚的,那没错。大小啊,马超还能不知道了?自然是知道,那是。因此,那确实是没有比较的,不错。灭了刘大耳朵之后,这天底下就剩下两件大事儿了,没错。第一那自然就是对付北方异族了,而第二就是一统天下。对马超来讲,他确实是太看重第一个了,哪怕第二个都实现不了,只要能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么他都认了,真的。

    不过更大的可能,马超还是觉得己方能解决好北方异族的问题,当然这个是要靠着大汉的所有势力,而不是说就只是己方,那不是。但是一统天下,那就只是己方的事儿了,没错。再多,那就只是加上在己方地盘儿上的,希望己方一统天下的势力,那是。别的,靠不住什

    么了。当然他也没指望太多,毕竟一统天下来讲,就己方治下的势力,那也并非就是所有都是那么希望的,真是。也还有不希望己方一统天下的,没错。比如说某些世家大族,他们就是如此想法。所以马超也是,他也不会和那些势力接触太多,哪怕有合作不假,但是少啊,

    可不是?马超还有凉州军,其人出身是豪强子弟,那么自然还是那话那样儿,他和曹操还有孙策都一样儿,这个也是没大区别,他们都是和豪强地主合作更多,早就超过了和世家大族的合作,没错。毕竟他们的交易主要就是粮草,而天下粮草就主要是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自然是掌握在了世家大族手里、第二自然就是豪强地主、第三当然是三路诸侯,那都没

    错。富商巨贾的话,其实也掌握了一点儿,但是和前面那三大势力比,还是不够看的。富商巨贾可不光是倒卖粮草,只要是能倒卖的,他们都卖,那是。他们手里不是没有粮草,可分和谁比啊,和普通老百姓比,自然老百姓比不上比不了他们,那是。但是和世家大族和豪

    强地主,和三路诸侯,那这个就比不了了。世家大族,那粮草太多了。豪强地主,没有地的,能叫地主?三路诸侯,每日就算是不打仗,那消耗的粮草都很多很多,所以……豪强地主和那三大势力不同,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包括三路诸侯,他们都有囤积的粮草,这个是必

    须的,而富商巨贾,他们不是没有,可很少。并且和那三方势力不同,他们囤积粮草那不是为了别的,主要就是为了卖个好价钱,那是。粮草在如今这个时代,这么个乱世,可从来都没便宜过,是。而且在有地方一旦发生了战事,那么在一定范围内,粮草涨价很多,那是。所以说富商巨贾他们囤积粮草,主要就是为了钱。而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三路诸侯,尤

    其是三路诸侯,他们囤积粮草可不是为了钱啊,基本上没有。而世家大族还有豪强地主,虽说更多的不是为了钱,但是也有那个时候,为了挣更多钱,所以说他们囤积更多粮草。但是那样儿的情况,还是很少的,是啊。他们和富商巨贾不同,后者为了挣钱,很多事儿都能

    去做啊。前二者的话,钱是一方面,但是他们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得到更多好处,有些他们是看得比钱更重要。因此,三路诸侯的话,和豪强地主他们合作的话,需要付出点儿利益,那是必须的。而和富商巨贾的合作,只要多给他们钱,那么其实就可以的。但是显然,后者的能量和前者比,还差点儿。富商巨贾是有钱,那不假,但是有些东西还真不是说你有

    钱就一定好使的。比如说富商巨贾在老百姓面前,他们自然是有优越感,这个肯定是啊。但是世家大族也好,是豪强地主也罢,其实更多都看不上看不起他们。合作归合作,但是看不上看不起,这个也是一点儿不错。对前二者来说,看不上看不起豪强地主正常,而和他们合作,就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那也是。而世家大族也没错,他们一样儿看不上看不起豪强

    地主,但是该合作的时候,确实也有合作啊。还不是为了己方的利益,那必须的,没错。但是看不上看不起,依旧是看不上看不起,没变过。所以说从这个时代来讲,世家大族的优越感,那是最强的,一点儿没错。最多也就能看得上和他们一个级别的世纪大族,其他的,

    对不起,看不上眼。甚至和他们一个级别的世家大族,他们之间也不是没有龌龊,那是。毕竟连老百姓都知道,所谓“同行是冤家”,他们肯定更希望这天底下就剩下自己家了,这么一家的世家大族,那多好啊。多少资源都是自己的,也不用说被别人给拿走了,那真是。

    因此,也看得出来,世家大族可以说都是很自私的,绝对是超过了普通的势力,那没错。随便一个,都是。不过对比下来,就是每一家的具体情况不同罢了。可能有的世家大族就非常自私,而有的就差点儿,那样儿。对比起来,他们比豪强地主可自私多了,那没错。虽说这个并非是他们独有,可必须承认,世家大族很多,那是。这个有很正常,但是一多了,那

    肯定都是不好啊,没错。你让马超看,他就是如此想法,一点儿不假。而其人也正因为有这么一个原因,所以他是看不上世家大族。是,这个和他是豪强地主的子弟也并非就没有关系,关系还不小,可以说很大。可必须承认,马超就算是世家大族的子弟,那么其人有些看

    法依旧会有,那少不了多少。不过具体的地方,比如说现在的凉州军和豪强地主他们合作最多,如果说马超是世家子弟的话,基本上他就会和世家大族的合作多了,那是。毕竟其人身份要变了的话,是世家的子弟,那么显然,世家大族也会说对他付出更多,那必然是,和

    他们合作肯定少不了啊,是。世家大族要说不给自己的子弟更多的话,尤其马超凉州军还是天下最强的诸侯,那必然都少不了合作,还得说给马超和凉州军不小的好处、不少的利益,那肯定是啊。可因为马超不是世家大族的子弟,是豪强子弟,所以说世家大族更多是看不上看不起,而马超凉州军也和他们合作少,世家大族也是和他们合作少,就是这样儿。也不光

    说是马超凉州军,还是那话,就曹操兖州军和孙策江东军,他们也都没大区别,都那样儿。谁让他们都是豪强地主的子弟呢,就袁氏兄弟不是豪强地主的子弟,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可惜他们是早被灭了,那就没办法了。袁术让世人来看他,更多的都说句傻x,实在是其人做

    那些事儿,让世人来看,最后可不就傻x了。哪怕真说起来,袁公路其人本事还是有的,可惜心结解不开,最后都成心魔了,那没办法。而和他一比,袁绍袁本初能比他强,那是。毕竟其人好歹也是四州的霸主,那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没错。历史上是被曹操

    火烧乌巢,粮草都没了,自然就败了,没办法。而这个时代。却也是被兖州军和凉州军联合给灭了。说起来那两军联合,基本上也是没有说在大汉灭不了的。你说他们对付不了北方异族,那可能是。但是对付袁绍,对付冀州军,那是可以啊,没问题。所以说袁绍不好使了。如果说是其人年轻的时候,还能和曹操还有马超他们抗衡一下,哪怕最后依旧败亡,可绝对

    能让他们损失更多。但是显然,袁本初老了,而且更是老糊涂了,和年轻时候真心不一样儿。所以哪怕是北方四州的霸主,却依旧斗不过曹操加上马超,冀州军不是兖州军加上凉州军的对手啊。事实也证明了,就那样儿。因此,这个事儿其实从兖州军和凉州军联合了那一

    日开始,袁绍最后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而冀州军的结果也已经是改变不了了,没错。所以说最后就是那样儿,也正常是吧。

第三七八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六十九)

    所以说最后袁绍是败亡了,而冀州军也被灭了。其实也正常,如果说袁绍和冀州军,他们只面对凉州军和兖州军随便一方的话,那么他们未必会败了,但是面对人家两方的联合,这个确实,袁绍那样儿也是没办法不败亡啊。他是比袁术强,但是哪怕就是四州的霸主,最后也证明了,整不过人家马超加上曹操,凉州军加上兖州军,就把他们冀州军灭了,也没办法。

    袁绍和冀州军有实力,这个得承认,那就是事实啊。就马超和曹操,他们可都知道,没错。这个就得说,有实力,那不是万能的,确实。说当初的冀州军,怎么都得说个有实力,那是。但赶上袁绍那么个当主公做老大的,也难怪说最后那样儿了,是啊。袁本初其人并非就没本

    事,可更多那是年轻时候了。之后一些列的生活也好,是时间积累也罢,袁绍老了后,真心是糊涂多了。至少没年轻时候那样儿了,当初意气风发,拿着剑敢和董卓怼,老了确实是不行了。以前理想,他都忘了,可不是。所以说他最后走向了败亡,和曹操都没法比,更别

    说比马超了,是啊。袁绍就算是年轻时候,他有本事不假,可其人却不如曹操,比后者的话,还差点儿。因此,他都不如曹孟德了,更何况是马孟起,确实啊。袁本初不是没本事,至少比袁公路,那强多了,是。而诸侯中真正能超过其人的,其实就那么几个,屈指可数啊,是。刘大耳朵是一个,其人比袁本初强。如今三分天下的三路诸侯,那都比袁本初强啊,那

    没错。其他人的话,真和其人一比,终究还是不够了,没错。袁绍有那个实力有那个势力,可不光说其人就只靠着世家大族子弟,袁家四世三公,这么一个身份,不光是那个啊,确实。你可以说其人主要是靠着那些,那没错,确实对。但是要说袁本初就只靠着那些,那可不完

    全是啊,那不是。袁本初其人最开始的时候,那还是不错的,这个得承认。哪怕在历史上,郭嘉、荀彧都看不上袁绍,那是。但是袁本初手下缺少谋士吗?田丰、沮授、许攸、审配,随便一个,那可都是人杰,没错。尤其是田丰、沮授、许攸,那可真是顶级的谋士,一点儿

    没错。历史上什么情况,马超确实不敢说自己了解。可在这个时代,田丰、沮授还有许攸他们三个,那真是顶级谋士,一点儿都没错,就是。审配的话,确实是不如三人,但是其人确实个文武双全的人,那一点儿没错。那是可以说和凉州军李恢、兖州军满宠、江东军虞翻并论的人物,甚至其人有地方其实是超过了以上三人,那是。所以说审配其实也是个人物,

    至少马超是清楚。可惜就是死忠袁绍冀州军,那就没办法了。对马超来讲,再厉害的人物,不能为自己为己方所用的,那都是敌对,下场就一个。灭了对方,咔嚓了对方,没说的。至于说放过,那除非是有交情的,要不就是放过对方对自己对己方利大于弊,那样儿的话才说

    有可能。要不然的话,确实就是没可能了,没错。对马超来讲,对敌对的话,那还有什么说的。至于说自己倒是想放曹操还有孙策一马,但是显然,两人最后兵败肯定是自己咔嚓了自己,不会给自己和己方擒住他们的机会,没错。对马超来说,就算是自己真放过他们了,但是自己那些手下呢?显然他们不会说放过曹操和孙策啊,那是。斩草不除根,终究是个事

    儿啊,没错。马超基本上其实也做不出来斩草不除根的事儿,说起来他哪怕就是不咔嚓曹操和孙策,可也绝对是把他们给软禁起来了,而且基本上也绝对是放到很偏远的地方,那没错。那样儿的事儿,对于曹操和孙策来讲,其实是比咔嚓了他们还难受,真的。两人那可都

    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人,曹操是魏王,还是朝廷承认的;孙策也是吴王,哪怕不是朝廷承认的,

    不少百姓也不认可,但是扬州的百姓都认可啊,那是。因此,马超要给他们软禁了起来,并且是属于发配到了偏远的地方,那真是不如咔嚓了他们,他们自己就那么觉得。因此,两人最后的结局,其实已经是注定了。只要败亡,那么两人不会让凉州军擒住他们,哪怕马超

    是能放过他们,但是还真不是说就直接自己咔嚓了自己,那不是更好?真的,不就是如此。因此,最后两军被马超带着凉州军灭了,他们就注定了,就那么一个结局啊,自己咔嚓了自己,没错。曹操和孙策,他们可都能做出来,或者说肯定那么做了,那是,所以说这个……

    对马超来讲,他倒是没那么多遗憾,更多还是尊重曹操和孙策的选择,那是。如果说他年纪还没如今这么大的时候,确实还不是能那么理解。总是觉得曹操和孙策,自己放过他们两人,那难道不好吗?那时候的马超,他就是如此想法。可如今他都这么大年纪了,所以说真是了解了不少,知道了更多,能理解曹操和孙策他们了,那是。其人要再加上一千八百多年

    后活的时间,那马超都过七十了,一点儿没错,所以说还有多少事儿是他真就一点儿看不透的呢?说实话,真心就是没几件事儿了,那是。毕竟马超真说起来,他有地方是不如曹操,就比如说这个人家是奸雄,可他不是。但是其人却也可以称得上一个老奸巨猾了,没错。马

    超两世为人,活了七十多年,快八十年了,那绝对是年纪上超过了曹操,一点儿不错。所以说其人称得上老奸巨猾,那可真心没错啊,就是。如果说曹操也是七八十岁,那么其人绝对,更是老奸巨猾,真心不假。但是他现在还没到六十,这个时候其人肯定不能和七八十岁

    的他比了,那是。哪怕曹操可能是活不到那个年纪了,但是那却不重要,假设的吗,没错。虽说历史不好假设,但是假设这么一个事儿,那确实也没什么吧。其实从马超那儿来说,他是巴不得曹操长寿点儿,真的。毕竟其人还能说是自己的一个对手,那是,但是他儿子就不行了,是啊。一代不如一代啊,哪怕自己儿子也是不如自己,那没错。可马焕却比曹昂、曹

    丕都强,也比孙策儿子强,那是。他是不指望太多,马超从来没想过自己儿子就和自己一样儿,甚至就超过自己,那都不太现实啊,没错。毕竟他不是吹,而是事实,自己更多地方确实是比曹孟德强,更超过了孙策,那是。因此,你要自己儿子超过自己,那不现实。哪怕

    说就和自己一样儿,大多还是不同的。马超承认,马焕是有地方像自己,那不错,但是更多地方不同啊,也没错。所以说他更多地方不如自己了,倒是比曹昂、曹丕还有孙策那儿子都强,那也是。因此,这么一看,他倒是满意了。马超没指望着自己儿子和自己比,那都别比,就只是比他同龄人强了,就足够了,没错。尤其是比曹操儿子还有孙策儿子都强啊,可

    不?如此,确实对马超来说,那时够了,是。别看他在自己儿子那儿一直都是一个严父,而对马焕,他确实要求也高,期望也大。可必须承认,马超一直也没说奢求太多,那真一点儿没有啊。所以说自己儿子不用超过自己,不用和自己一样儿,就比曹昂、曹丕还有孙策儿子强,那就足够了,没错。至少有一点没错,就是自己实在做不到一统天下的话,那么马焕

    比曹昂强,最后一统天下的还是己方啊,那是。因此,如此一看,马超也是有信心的,那确实。在他看来,最简单的,自己哪怕斗不过曹操,最后没灭了兖州军。可马焕比曹昂强,这个就足够了,之前都说过了,是啊。所以说他可不怕什么,对这事儿也是有自己的看法想

    法。可以说己方一统天下,确实就只是时间问题,那没错。早了可能就几年解决,搞定。晚了的话,十年也未必,甚至就超过。再不好的是自己可能是做不到,还得说是靠自己儿子那一代了。马超不怕什么,对他来说,哪怕再晚一统天下,只要能解决北方异族的问题,那

    就是好,没错。自然,马超肯定也想着之后能早日一统天下,这个肯定也是,那都不错。但是那也不是绝对的,没说自己就一定成功啊。是,他也就能保证己方一统天下而已,但是到底是不是自己带着凉州军灭兖州军,那确实就不一定了。自己儿子也是有那个几率的,不过更大的,还得说是自己啊,没错。马超认为自己的可能性比自己儿子大,哪怕后者也是有

    几率,有那个可能。所以说肯定是越早越好,那没错。这个和解决北方异族的问题还不同,马超看得很清楚、知道、明白啊。北方异族的问题,他有信心不假,可没说大汉这边儿的势力肯定就能搞定了。还得说是看具体情况,那没错。但是一统天下,马超知道,那不过就只

    是时间问题罢了,没错。因为自己这一代不行,自己实在不好使的话,那还有自己儿子呢,可不是?自己不能一统了,但是他绝对没问题,那是没说的。所以说他没有什么不相信的,己方就一定能一统天下,就如今这样儿来说。不过这个有一个大前提,马超虽然不想多说,

    但是肯定得面对,那就是解决了北方异族的问题,没错。解决不了,让他们大举南下了,什么一统天下,都回去做梦吧!那样儿的话,确实也不用多说什么了,就是。因此,大前提就是这个,解决了北方异族的问题,那是。做到了,就可以了,是啊。所以说这个事儿确实不是马超想多说的,却不得不面对,好好面对。这个就要看己方也是大汉这边儿的势力给力

    不给力了。只要能阻截住北方异族,那么什么都好。阻截不了,回去做梦吧,什么都别多说了。就得说是阻截了北方异族,而他们不会再大举南下了,就是大汉这边儿的胜利,没错。而马超凉州军,他们自然早晚一统了天下,那不过就只是时间问题。而也别光说就马超知道,

    曹操也没什么不知道的,那是。该他知道的,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呢?马超都看得出来,其人更是看得清楚。因此,阻截住了北方异族,凉州军的一统天下,确实就只剩下时间了。从曹操那儿来讲,他自然不会说让马超早一统天下,真心没有。其人是有早日结束乱世的想法,

    可那是己方一统天下,而不是他们凉州军好吧。所以对曹操那样儿的奸雄来讲,你让他直接就投降什么的,那想都别想。哪怕曹操也知道,马超凉州军是早晚一统天下了……但是其人别说不会投降,甚至说更加尽力,就拖着对方,不让凉州军那么样儿就一统。可以说其人只要活着一日,就肯定那么做,没错。所以说他一直都是马超最为尊重的对手,那是。可以

    说马超也不认为别人就是像曹操那样儿,能作为自己对手了。哪怕北方异族,他承认他们强,但是要说马超如何尊重他们,那纯扯,真的。可以说他很是厌恶,那一点儿都不错。北方异族如何能与兖州军比?哪怕马超带着凉州军和兖州军斗了几十年,可更多的,他和曹操

    是惺惺相惜,而不是说有什么血海深仇。哪怕最后一方败亡,当主公做老大的,还是要走那一步,但那是别的原因……

第三七九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七十)

    那是因为其他的,让败亡的一方当主公做老大的不得不那么做,不是有什么血海深仇,那没有。虽然说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两军都斗了几十年,战了几十年,确实是不死不休,双方都那样儿。可那不是因为他们彼此有什么深仇大恨,而就只是这么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解不开的仇怨,那没错。所以说双方就是这么个情况,也确实是。到最后,马超一统天下灭了兖州

    军,曹操就得是自己咔嚓自己,那没说的。而这个不是因为有设么血海深仇啊,那原因也好几个,没错。所以说败亡后就要走那一步,也正常。可以说是多少诸侯选择的,那是。应该说天下的诸侯,还是少有被擒住后再被咔嚓了。确实,那不是没有,但是终究少。可以说

    在己方败亡时候,自己都穷途末路了,那么还会选择的,就只有一个了,没错。所以说自己咔嚓了自己,其实很正常。如此选择的话,也是无奈吧。对有的诸侯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那是啊,确实。而曹操也好,是孙策也罢,他们最后,只要兖州军江东军走到最后,他

    们也一定会那样儿。没有什么区别啊,都得那样儿。有选择的话,谁不想着己方一统天下呢,那是。但是这个成功不了啊,那是。一统天下的是人家马超凉州军,而不是己方,没错。孙策其实很清楚,就说己方如何是凉州军对手?早晚都是要被他们灭,可己方能放弃吗?自然是不能,一点儿都不会啊。毕竟自己还做到了三分天下,比那刘玄德强。孙策并没说自己

    一定强过刘备,可确实,其人运气不好。自己靠着自己父亲留下来的家底混到现在,而他刘玄德是白手到了那个地步,和自己可不同。并且马孟起对其人的态度,自己也不是不知道。孙策应该说自己还是比较清楚的,那是。马超看不起看不上刘备,应该说一直都是,那没错。

    不过显然,其人也没说想着改变对方的想法,孙策是一点儿没有。他知道,马超既然看不起看不上刘备,自然有他的道理,那没错。因此,自己去说什么做什么呢,是啊,可不。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显然马超那么做,孙策多少还是理解点儿的,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

    就像同样儿马超对自己,可不是那样儿,这个也是。那么对刘备,其人如此,正常看不起看不上,那么他倒是能看得起看得上自己和己方了,也没错。对此,孙策自然是都觉得好了,哪怕己方和凉州军怎么都是敌对,对方甚至肯定灭己方……不过真是,对他来讲,那些都不重要了,是啊。看他马孟起看不起看不上刘玄德,然后之前灭了对方。他倒是能看得起看得

    上自己和己方,可早晚不还得说灭了己方吗,那是。在孙策看来,马超肯定也不是说看不起看不上你,就一定说马上把你灭了。实在是刘玄德是四方中实力最弱的那个,那么不灭他们还灭谁?己方好歹是实力比刘备一方强,所以说马超只能是灭了刘备后,再说灭己方的事

    儿了。孙策真是不怕什么,反正大不了就是被灭罢了,最不好的结果,没错。还能有其他更不好的?也许有,可他却没有想出来的,是。对孙策来说,最不好的结果就是己方被灭,自己穷途末路,咔嚓了自己。家人的话,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尤其是直系亲属,他都可能不会放过。实在是就算马超能,可他手下真会放过吗?因此孙策也都知道,凉州军那些人都

    得让马超下狠心下狠手,没错。其实一想也正常,能理解,作为同为当主公做老大的一个,孙策还是很清楚明白的,那是。对方不会说下不去狠心下不去狠手,他可没那么看过。就说凉州军那些将领、谋士,可没几个说就不狠心的,那是。应该说他们可都是狠心啊,没错。孙策清楚啊,那是。因此,他们都得觉得是要斩草除根,哪怕不是说所有的,可基本上都会

    是那么个想法。所以说就是这样儿,那可是。孙策不会想着自己苟且偷生,那一点儿都没有。而曹操的话,其人就更是那样儿了。他都知道,自己要是马超的话,都不会放过任何当主公做老大的,所以说己方败亡的话,自己就只有一个结果,没错。曹操的话,其人更多不

    会觉得不甘心,只是会认为这个自己只要是尽力了,己方尽力了,那么就足够了,是。至于说结果,己方实力就是不如人家凉州军,所以说最后整不过人家,被人家灭了,那不正常吗,是啊。所以说一切还都是曹操预料之中的,他最后也不会说有什么意外的,那都没有啊。

    必须承认,他还是很清楚的,那是。所以说这个没错,肯定是啊。曹操也都奔六十去的人了,确实也是没有什么说就是他一点儿不知道不清楚的,真是。因此,那都是了。马超都门儿清,曹操也没什么不知道、不清楚啊。孙策其人,那也不是糊涂蛋,不是啊。再说了,他们再如何,手下还有好几个天下顶级谋士呢,可不是。那些人在袁绍手下,后者实在最后也

    听不进去谏言,可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可不是袁绍啊,真心和其人和不同,那没错。袁绍年纪大老糊涂了,但是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可都没那样儿。可以说袁本初,那绝对是一手好牌啊,被他给打烂了,可不是。最后只能说是便宜了凉州军和兖州军,那是。两军

    联合到一起,那不就是为了灭冀州军吗?为了好处、利益啊,没错。得到更大的好处、更多的利益,可不是。因此,两军是联合了,当初来看,确实也是势在必行的。如今来看,他们是没有什么联合的可能了,就算说最后马超带着凉州军灭江东军,兖州军也那么做了,可

    却也说不上是他们联合啊,是。以前马超和曹操联手,凉州军与兖州军联合去对付袁绍冀州军,那叫联合,没错。可马超带着凉州军去灭江东军时候,可以说最后哪怕曹操一样儿也是去灭江东军,可以说那却不是和马超和凉州军联合了,那不是。在马超和曹操看来,在凉州军与兖州军那儿,可都不认为是联合,那没错。以前灭冀州军的时候,双方那是联合,不

    错。但是这个肯定没错,就是灭江东军的话,不是这个联合啊,那不是。所以说肯定都是“此一时,彼一时”,终究是不同,不同啊。以前那个时候,天底下诸侯还有少,哪里像如今这样儿三分天下?真就是大不同啊,可不是。那时候的马超和曹操,凉州军与兖州军那绝

    对是有合作的基础。而双方更不像如今这样儿,那就是不死不休了,那时候可不是。因此,两军是联合了,没错。可以说那时候是那时候,联合也是必须的,没错。但是如今、以后,那除非是面对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时候,才能算是最后一次联合吧,以后估计就是再也没有了,是啊。这期间还有一次,应该也说算是联合,就是一起去灭辽东的时候,那个也是啊。

    所以说之前是联合两次,那没错。灭冀州军的时候是第一次,那么去灭辽东是第二次,再来个第三次,就是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时候,那是。再然后,马超和曹操都觉得没有了。都去灭江东军,那不叫联合啊,真的。毕竟和当初一起去灭冀州军、一起灭辽东,那怎么都是不同的,没错。当然了,马超也好,是曹操也罢,他们可从来都没说过,没说过两军就总联

    合什么的。是,利大于弊的时候,他们都需要那么做,但是弊大于利呢,自然是不能做啊。所以说最后一次那就是对付北方异族大举南下,那是必须的联合,利大于弊啊,没错。因此,马超和曹操,他们两人也没有什么理由不那么做啊,必须那么做,是。势在必行啊,可不是,

    那确实。弊大于利的时候,他们是谁都不会那样儿,那肯定是。但是都利大于弊了,必须的,那么别管是马超还是曹操,他们都必须那么做啊。后者肯定那么做了,前者的话,也是没什么理由拒绝啊,那是。都是做利大于弊的事儿,一点儿都没错,这个是,确实啊,可不?

    需要,还利大于弊了,那么曹操没什么不去做的,马超也是,又没触及到他的底线,那是。对他来说,自然就是没触碰到底线的,一切利大于弊的事儿,那是都可以做啊,没错。所以说凉州军与兖州军的联合,有之前灭冀州军的第一次;有灭辽东的第二次;也一样儿会有对付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第三次,基本上也就是最后一次了,那是。这个马超还有曹操,他们

    可都知道,而凉州军与兖州军,他们也不是不清楚,那是,可都了解啊,那可没错。为了利益,利大于弊了都,曹操没什么不能做的,他没底线,除非真就是大是大非的事儿,之前也讲了,就那几个了,没错。其他的,确实是没他不能做的,那也是啊,就是。孙策和他就

    不同,马超更是了,都讲了好几次了。所以说联合可以啊,只要对自己对兖州军利大于弊。可到了马超那儿,那确实就不同了。从他那儿来说,更多是不想和曹操兖州军联合的,除非说像之前那两件事儿一样儿,还有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了,那都是不得不如此,也是没有办法。

    对马超来说,那是必须的,和己方去灭江东军怎么都不同,不一样儿啊,没错。去灭江东军了,这个他也不想就和曹操兖州军联合,那是。而在后者那儿,那确实还有所不同,是啊。毕竟曹操就做对自己对己方利大于弊的事儿,其他的,那都无所谓了。利大于弊,己方就是和凉州军联合,那也没什么。不过弊大于利,那确实,自己不会那么做,什么联合啊?那不

    是好吧,不是,所以说在其人那儿,那就是那样儿,和马超想法不同,那可一点儿没错。其人就是做那利大于弊的事儿,而没什么底线,没错。也就是说,灭江东军和凉州军联合那要是利大于弊,好处大、利益多,那么曹操肯定是乐意和马超凉州军联合的,那是。不过对

    马超来讲,其人确实就未必了。也许更多他是不想,最后不会那么做,正常。而曹操一旦是知道了他的想法,知道了马超的态度,其人也绝对不会强求这个事儿,那没错。不过显然,就从现在来看,到时候曹操还是不会和凉州军联合,因为没什么利大于弊的,反而是相反的。

    其人绝对不是用热脸去贴冷屁股的人,他可不是。关键曹操太清楚了,马超其人,他只要决定了的事儿,基本上是改变不了了,那是。除非说有很多手下劝说,还有他家人劝他,那样儿的话,也许会让其人改变想法也不一定。对,就只是有可能,还不是绝对能改变,所以说这个不容易,太不容易了,没错。因此,还能说让他怎么做?是啊,对曹操来说,哪怕真

    就是利大于弊,他也不是一味强求,主要是曹操知道,改变不了,这个是根本。所以说其人如何做,还是可以想到的。马超反正他就很清楚,也知道那些。而其人也确实,轻易很难就改变他的想法了,曹操兖州军不好使啊,没错。既然是不想联合,最后他就不会说是,哪

    怕实际上来讲,他们两军那么做,最后也没和不联合有什么太大区别,但是那都不算什么大事儿,嘴上没约定就好。

第三八〇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七十一)

    对马超来说,其实就是,那没错。口头儿上没有什么约定,他觉得就好,是啊。没有联合,哪怕双方最后都是那么做的,可谁都不承认,这个事儿也就那样儿了。至少不会说有人就去较真那个,没大用啊。都知道马超和曹操的意思,就足够了,没错。前者既然是不想,那么就没有。而后者的话,他知道前者的态度,就不会强求,那是。曹操说起来是做对自己对己

    方利大于弊的事儿,可像是马超那样儿的态度,他就不会强求了。因为一那样儿,就变成了弊大于利了,没错。所以说曹操就算是放着都不去做,可也不会主动去做那弊大于利的事儿啊,不会。因此,一开始马超去灭江东军,那时候曹操会带着兖州军和他们死磕,那是

    必须的。可之后呢,当他一旦是看到灭了江东军对他们利大于弊的时候,就绝对变了,那肯定是。至于说马超不想着联合,那么就没有,曹操不会多说什么。而他只要得到好处、利益,那其实就足够了。哪怕说最后两军算是一起灭了江东军,可那个重要吗?真心都不重要

    了,没错。曹操已经是不那么重视原因和过程了,主要是结果,他不可能不看重,没错。因此结果就直接证明,他和兖州军最后能得到多大的好处、多少的利益。因此,曹操都不可能说不看重,那肯定看重啊,没错。对其人来讲,利大于弊的事儿,有什么不去做的?是啊,那必须。所以说哪怕说不是和凉州军联合,可却必须去灭江东军,那可不假。对他和兖州军

    来讲,可不就是那样儿啊,确实。因此,两军加一起,江东军必被灭,那是没什么机会不被灭了……是,还是那话没错,就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的想法,哪怕说就只是面对着凉州军一方,可己方最后真就未必一定被灭。但是面对着凉州军和兖州军的进攻,他们是不觉得己

    方不被灭。虽说那也不是绝对的,也不是一定,可基本上是一定了,必然被灭,没说的。因为,他们面对一方,可以说还有点儿侥幸,可面对凉州军加上兖州军的话,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确实就再也没有侥幸了,可不是。因此,有什么实力能面对两军的进攻呢?还能不被灭,

    他们倒是想啊,但是……顶不住两军的进攻啊,那是。所以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看,那就是最不好的结果了,真是。而只要强于这个的,那都是比这个好的,可不是吗。所以说就是这样儿,他们如此认为啊,不错。所以说是什么样儿,那都不重要,曹操肯定不看重那个,他就只在乎结果,那是。原因和过程,在曹操眼里,终究是不比上结果啊,没错。所以说这

    个都是,结果重要,那可不。对其人来讲,什么联合不联合的,马超凉州军那边儿态度真心不重要。就只是利大于弊,自己才能说是看重一下,要不然,自己不会搭理。所以说这个事儿就是那样儿,曹操就是那么个人。因此,结果才是他最看重的,比起这个来说,其他的

    也真是,那就没那么重要了,是。看重结果,马超总体来说,他基本上也那样儿,那是。反正相比之下,肯定其人更看重结果啊,而不是原因和过程。真得说那些和结果一比,确实就没那么重要了,不错。还得说是马超现实,曹操更现实了,那是。或者更准确来说,人都是很现实的,不过就是有的人更现实罢了,没错。就说曹操,他肯定比马超更现实啊,可不?

    更现实的肯定是曹操啊,那都没说的,是。马超在这上和其人一比,那确实是差着了,不错。一想也正常,那是。曹操是什么人?那妥妥是奸雄啊,这个说过n次了,没错。而历史上有几个奸雄?说起来奸雄,你第一个想到的除了他曹操曹孟德之外,还有别人?有别人吗?就算是还有,可真能和人家曹操曹孟德比?所以说这个就是,别人在奸雄这个上面,能

    和曹操比的,还有谁?就说还有谁?真心好像也没谁,就奸雄这个方面,那就是人家曹操曹孟德。所以说这个是吧,历史上还有谁了。那么历史上都不行,当代的话,马超和孙策,随便一个,那都是人杰,没错。可他们却没一个是奸雄,哪怕说挨着点儿边儿,可惜不是。

    因此,也是没法和人家曹操曹孟德比,没错。在这上面,还真是,马超绝对是甘拜下风啊,自己比不了人家曹操。就孙策的话,他也知道,什么奸雄,自己充其量就是个枭雄罢了。自己是、马超是、刘备也是,可惜几人都不是奸雄。就只有人家曹操曹孟德,那确实是奸雄啊,

    没错。别人,那不好使,就这个方面,比不了人家啊,那是。马超都甘拜下风,孙策也知道,自己不好使,是。因此,奸雄上面,就人家曹操曹孟德,马孟起、孙伯符,那都不行。真是那话那样儿,要都是奸雄,这个奸雄也就不值钱了,是啊。可显然,别人不是,就曹操/他老哥儿一个了,所以说这个……不过不管如何,从其人那儿来讲,曹操倒是乐意看到自

    己如此。而别人不是奸雄,在这上面更比不上自己,他自然都是觉得好,那是,真心没错。曹操没觉得奸雄就都是好,那可不是。但是可以说大多时候,还得说是好处更多,那不是吗?至少有地方比马超、比孙策、比他们可都强,难道不说明问题吗?是,总体来说,自己更多

    地方是不如马超,这个也是事实。可很多地方却超过了孙策,那没错,是啊。所以还是那样儿,总体上,马超是比曹操强,而曹操也比孙策强了那么点儿,是。因此,就是这么个情况,曹操可不觉得奸雄有什么不好,反正更多是好的,那就可以了。对他来说,利大于弊,

    那其实就足够了,没错。所以说在曹操那儿,他是觉得不错啊,是。也许放到马超和孙策那儿,也许就变了,也不一定。毕竟这个东西说一样儿,其实也不一样儿。说是因人而异,那也没错。如果说对曹操,对他来讲,是好处更多,利大于弊。但是到了马超和孙策他们那儿,也许就变成不好的地方多了,变成了弊大于利。确实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反而是很

    有可能,或者说就那样儿啊。所以说奸雄什么的,对曹操来说,马超和孙策他们也知道,还是好处多,那是。可换成了是自己俩,那么就变了,也是。所以说因人而异啊,他和孙策可都清楚、明白。在人家曹操那儿,那就算是好,可到了自己俩这儿,那就变成不好了,没

    错。因此,这个也对,是曹操想到要,对他好处大、利益多,妥妥的利大于弊。而对马超和孙策,对他们确实就不好了,那也是,妥妥弊大于利啊。所以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且确实,几人想法还都不一样儿。至少马超和孙策,他们与曹操的想法,那怎么都是不同的,没错。谁让说是对曹孟德利大于弊呢,而对他们就是弊大于利了,这个说是根本的不一样儿,

    如此说来也并不为过,确实。所以说这个都是那话那样儿,对曹操可以;可对马超还有孙策,那就确实是变了。因此,前者是怎么都觉得好了,但是后二者却没觉得有什么好的,实在是弊大于利啊。那就没办法了,曹操想要的,是他们不想要的了。弊大于利,那还要什么呢,就是。如果说是反过来,那还差不多,利大于弊啊,和曹操一样儿。他们就不是那样儿

    想法了,没错。但弊大于利,这还让他们怎么想,是啊。别看比不上曹操那么奸雄,但是他们也知道,奸雄放到自己俩身上,那还是要不得的。总说曹操奸雄,奸雄曹孟德,如果说来一个奸雄马孟起,马超第一个就不习惯,真是。奸雄孙伯符,孙策他也不会习惯的,那是。

    所以说还得是奸雄曹孟德啊,大家都习惯了,关键是曹操本人也是习惯了。而他自己也不是不知道,在还年轻的时候,自己没有如今的实力、势力,还有人敢当面说一句,奸雄曹孟德!但是到了现在,曹操却也真是知道,这都多少年了,可没有人敢在自己面前说自己是奸

    雄了。当然了,那背后说的,那有的是。背后说什么的都有,不被自己听见而已,没错。不过也真是,曹操不觉得奸雄就不好,哪怕有人当自己面说这个,自己说实话,心情不会太好,但是却也不会说就肯定报复对方,那不是。当然了,要说不处罚一下对方的话,那还不可能。除非说对方是马超或者北方异族那边儿的大人什么的,可以说曹操对他们,那是没办

    法,不过那事儿不太可能是吧。因为那些人如今可都不会见自己啊,是。那种级别的还能见自己的,最多也就是他孙策孙伯符了,可对方这辈子也当不了自己的面儿说自己是奸雄。那不开玩笑吗,曹操很清楚,对方最多在背后说,当面儿可说不出来,那是。不过他也是,

    不期望这个,那没错。也不算什么好事儿是吧,可以说都不敢当面儿说什么,反而是因此己方有如此的实力有如此的势力,那可不。自己年轻时候怎么不这样儿呢,那是啊。所以说从一个侧面也看得出来形势了,人都是现实的,有几个不是?至少曹操还没见着,也许有?

    谁知道了,他反正不知道啊。所以这个其实更多是好的方面,利大于弊啊,没错。因此,曹操可不会想什么,让更多的人在自己面前说自己,那不开玩笑吗?你看马超敢,可他那是不怕己方,没有求己方什么的。但是就凭自己两人的关系来说,他却也不会多说什么,那是。而孙策确实就不会,毕竟他们江东军最后有求于己方,这个需要让自己满意,主要还是利大

    于弊,而轻易肯定不会得罪自己和己方啊,那是。因此,孙策都不会,他和马超不同啊,后者完全是因为和自己的关系,哪怕其人是那么样儿的想法,可也不会多说。而前者就确定是有求于己方了,还能得罪自己?那确实不会,没错。这个也是人之常情啊,是,现实嘛,

    没错。一想也都正常,那是。对马超是那样儿,而对孙策,那自然又是一样儿了。曹操其实也不指望太多,他做事儿都是利大于弊啊。马超带兵去灭江东军,一开始自己带兵自然就是要保住江东军,那肯定是啊。但是之后,只要利大于弊是灭江东军,那么自己也一定那么

    去做,没说的。毕竟那个时候,江东军肯定也是保不住了,真的。那么既然都保不住了,那么就让他们给己方创造出最后的好处、利益来吧,那是。好歹也别白这么认识一回,关键是两军这么多年互相帮助(利用),双方是各取所需,不管是曹操也好,还是说孙策也罢,他们还都是满意的,那是。如果不满的话,肯定也都不那么做了,依旧相互帮助(利用),

    足以说明问题,还不少,很多啊。但是到了最后,曹操更不可能意气用事,绝对是对自己对己方怎么有好处、如果有利益、好处更多、利益更大,那么来啊,就是。开始可以为了好处、利益与凉州军死磕,那必须的,但是之后呢?刚开始和他们死磕,那是因为保住江东军

    利大于弊,而之后只要灭他们是利大于弊,那么曹操马上就不会带兖州军和凉州军战了,去灭江东军了,那都没错,就是那样儿啊。

第三八一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七十二)

    对他来说,最看重的那肯定不是江东军如何如何,从来没有!对曹操来讲,只有好处、利益,那是。而且这么多年来,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的联合、结盟,就是相互帮助(利用),这点曹操和孙策,兖州军和江东军众将、谋士,他们可都清楚,门儿清。所以说想让曹操一直就和凉州军死磕,或者说让他们作壁上观,那就得是好处、利益,足够了,他才会那么做。

    而其人一旦是看到灭江东军对他对兖州军利大于弊了,就会义无反顾去灭江东军,没错,孙策和江东军可逃不了。所以说后者也知道,能让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改变想法的,就只是灭他们江东军是弊大于利,保住他们才是利大于弊,就是如此。可惜啊,如何才能做到?至少

    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可不认为己方就能做到啊,做不到的话,要怎么样儿,面对着两军的进攻,就等着被灭吧,那是。一方进攻,己方都顶不住呢,更别说是凉州军加上兖州军了,可不是。所以在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看来,两军一起上,己方就彻底完了,这个一想那也是啊,

    没错。可顶不住两军一起进攻,那是。在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看来,凉州军加上兖州军的话,也许是对付不了北方异族,那还得靠着大汉这边儿统一战线,那是。可两军加一起,对付己方,不说是己方一定被灭,可也差不多了,己方如何能挡住他们的强力进攻?是啊,结果就是挡不住,然后己方被灭……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确实不怕被灭,都是所料之中的,那可没错。

    还是那话那样儿,可以说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是不想己方被灭,那真是一点儿都不想。可结果呢,这个肯定也是,基本上就改变不了了,没错。所以说这个在他们看来,那可真是……能改变的是过程,而不太会是结果,这个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清楚。过程不同的话,无非就

    是让凉州军和一样儿来进攻的兖州军,让他们到底说损失多少,这个是。能让他们损失多,这个就是过程不同。少了的话,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会觉得己方没表现好,没发挥好。而显然不会说是对方超常发挥啊?可以说那样儿的话,最多能有那么一日也就多说了,没错,所以

    还得是己方表现如何、发挥如何啊。想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表现不好、发挥不好?这个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是觉得不用多想了,那是。这个真要说起来,指望他们表现不好、发挥好,真心是不如多指望己方发挥好、表现好呢,真的。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可都知道啊,那是。指望别人不好,不如说指望自己好啊。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懂这个到底,那没错,可

    不。不过他们也是想了,也许到时候,其实谁也没有什么发挥超常的,当然也没有说表现不好,就只是一般般,也正常。毕竟扬州这边儿的人马,那可都已经是己方的家底儿了。并且可是己方的正规军,那不是交州那地方土著士卒能比的。后者的战力如何与己方的主力比,

    那确实,比不了比不上啊,没错。在己方这儿说来,如果说交州土著士卒的战力是五,那么己方扬州的人马,至少是九,那是。是,至少,准确的没准要超过,不错。并非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啊,反而很有可能,甚至说就是了,那真是。由此也是看得出来,交州土著那儿的士卒,可真没什么战力啊。己方扬州这边儿的人马,那自然是有战力的,不如凉州军点儿,

    也不如兖州军一点儿点儿,但那战力却比交州土著士卒强多了。是啊,江东军正规军的士卒,那比不上凉州军,也比不上兖州军。和前者有差距,和后者的话,也是差了点儿,那是。可不算如何,扬州的人马,那比交州江东军在那儿的土著士卒战力可强太多,是啊。比不上凉州军,也比不上兖州军,那都是。但是却比自己,比江东军在交州的土著士卒战力强多了,

    没错。和别人比,那是不行,不错。可是和自己比呢,那是比在交州的土著士卒强。可是孙策也好,还是江东军其他人也罢,他们可都是,不想有那样儿,真的。毕竟比己方在交州的土著士卒强,这个可这不是什么脸上增光添彩的事儿,那可真不是啊。如果说比凉州军强,

    不,就比兖州军强,那也不是如此,对吧。当然了,还有一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是非常骄傲的地方,那就是己方水军天下第一啊,没错。战力早都超过了凉州军,至于说兖州军,对比起,他们好像没什么水军啊,那是。因此,和他们比的话,那都是欺负人了,欺负他们

    啊,是。所以说这个事儿就是如此,江东军和凉州军比,水军战力早都超过了他们。而和兖州军,那属于没法比较的,是。对他们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啊,真的。对方可以说基本上就没有水军,所以和他们比较什么?可以说在曹操那儿和兖州军众人那儿来看,水军他们都用不上啊,那是。因此,那东西没有不挺好,有的话,就得是劳民伤财啊,都是己方损失。

    对己方弊大于利的事儿,你让曹操如何能主动去做呢?那是不会,所以说兖州军没有水军,也算是断了他们能从水上进攻江东军的念想。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清楚,反正在水路上,兖州军暂时是没希望了。这个他(们)自然不认为曹操是故意做给他们看。是,可以说曹孟德

    其人有那样儿的想法,那是一定的,没错。但是必须承认,这个根本不是他要做给谁看,尤其是江东军,那不是,主要可不是那个,不是。而就只是说曹操真心觉得这个事儿做了,组织水军什么的,那总体上对己方是弊大于利,所以说他自然而然不会去做,那没错,就是。

    对其人来讲,那利大于弊的事儿那么多,自己自然就去做那对自己对己方利大于弊的事儿了,而不是弊大于利,那可不是。所以说兖州军没有水军,至少现在曹操还都认为,那己方组成水军,还是弊大于利。那样儿的事儿,自己可不会去做。所以江东军水军天下第一,那是最强的,是公认的,也是事实。可以说凉州军从夺取了益州后,他们就有了水军,可哪怕

    是有不假,可那战力如何能比江东军的水军?真心是比不了比不上人家,所以说这不马超就让甘宁一直都训练吗,这个一直都是啊。只有说训练好了,别说是超过对方,这个就不要多想了。但是好歹和对方的战力差距不是那么大好吧,那样儿确实就可以进攻了,灭江东军

    啊,那是。马超不说其他人,就自己的话,做梦都想阻截住北方异族,然后就是做梦都想一统天下,自然就是从灭江东军开始了。以前还有是灭掉刘大耳朵,不过是早就灭了其人其势力,所以说这个就从灭江东就开始了。还是那样儿,灭他们不过时间早晚问题,就像己方一统天下一样儿。马超没觉得己方不能一统天下,其实就只是时间罢了。那么一样儿,己方

    不可能灭不了江东军,也只是时间而已,那是。灭江东军之后,再灭兖州军。马超是觉得己方一定能做到,还是说,自己做不到做不来,还有自己儿子呢是吧,所以说都没问题啊,那是。再说了,自己有什么做不到做不来的,真的。他对此那可以说还是很有信心的,没错。如果说实在是己方在对付北方异族的时候损失大了、多了、伤筋动骨了,那么显然,兖州军

    他们损失也绝对不会小、不会少啊,那是。虽说不会超过己方,但是按照比例来算,真心不会少了……马超还是很相信这个的,那是。毕竟己方肯定是全力以赴,那没说的。而到了曹操兖州军那儿呢,显然他们做得确实不会说很差,甚至比己方做得还好,还少挑不出来什

    么,那是。他是很相信这点,没错。那么大家都是损失那么多,而己方就一统不了天下了?马超自然不会相信这个,既然大家都是损失那么多,那么最后己方一样儿是能一统天下,灭了兖州军!当然了,确实没有那么简单,没那么容易,那都没错。不是轻易就能达到的事儿,

    可不?而在马超的想法中,最后到底说多少年能灭了兖州军,可真就不一定了。尤其是己方在对付北方异族后,阻截住了他们。那己方伤筋动骨,其实都是好结果,真的。毕竟阻截住了对方,其实就是胜利啊,那没错。对马超对曹操,乃至说是大汉这边儿的所有势力来讲,就是如此,那可一点儿都没错,没说的。阻截住了北方异族的大举南下,就是大汉这边儿势

    力的胜利,那是啊。应该说他们可就是为了如此而一直努力着,那是。最后阻截住了,马超会认为己方如何,那都是值得的。而不管己方损失多少,那兖州军是绝对不会损失少了的,没错。确实,他们也不会说比己方损失更多,这个他知道。但是太少也不可能啊,马超更清

    楚了,是。因此,在一统天下这上,他是从来都没怕过什么,那是。对马超来说,他是怕北方异族,怕他们大举南下己方这边儿阻截不住,那真就出事儿了,大问题啊。因此,是这么一个事儿。其他的,可以说其人也是不怕什么。因此,一统天下,马超有信心,不过就只

    是时间问题罢了。还是那话,早了晚了的,就那样儿。他一开始觉得三五年,那绝对是最理想的状态,真的。毕竟三五年内一统天下,这个脚步真心是很快的,没说。这期间是要灭了江东军、阻截住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之后再灭了兖州军。别说是三年,就真是五年能达到如此,马超度觉得似乎早,真的。更多的,他倒是觉得五年达到不了的。也许五年内,最多

    是能灭了江东军,哪怕那样儿,马超都觉得挺好了,真的。可以说其人是有信心不假,这个没错。但是说什么时候灭江东军、阻截住北方异族的大举南下、灭兖州军,这三个,他是一个都不知道,那没准啊,就是。早了晚了,可不都有可能吗,那真是。而且马超绝对是希

    望早点儿的,那可没错。但是事情到底说会如何,这个没开始没结束,谁也预测不到太多啊?最多能知道的前因后果,猜测出来的,其他的,过程就不清楚了,那没错。而什么时候开始,那谁知道了,就神算管辂他都算不出来,这个就是事实,那是。真没那么简单容易啊,

    可不?马超如今也只能说是一步步来,一步步看,那都不错。而着急什么的,那绝对是不可取的,他都知道,也没那么做啊。还算是比较慢,没那么着急就是了,没错。如果说其人着急了,那么速度就不是这样儿了,不会这样儿啊,那是。就因为他没那么着急,反而还慢了点儿,所以说如今就是如此,那不错。而马超也知道,都是着急不来,可不就是,都是啊。

    第一步灭江东军,这个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他们比刘大耳朵一方更有实力啊,那是。更有实力,更有势力,那是不错。因此,对付他们,比对付刘大耳朵还要损失更多,当然也是得到更多了,那是。这个马超都知道,没问题。不过也得是慢慢来,没大机会就等己方什

    么时候彻底训练好了水军,什么时候才能去灭江东军,水军不行的话,马超也并非觉得就真灭不了江东军了。

第三八二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七十三)

    只是那样儿的话,己方要损失多少?必然比那都准备好还要多,那没错。所以说己方水军那绝对是要训练好,那是。确实没指望说就和江东军一样儿,那没有。可别和对方差距太大,那也是。对马超和凉州军来讲,那绝对是,己方水军战力,只要不和江东军水军差距太大,那就好,没错。可以说那样儿的话,他就满意了,那是。不过就如今来看,己方水军战力肯

    定是比之前强了,但却还是不能和江东军比啊,没错。要是差距小了,马超就一定出兵了,没错。可就是水军战力和江东军水军战力就是差距不小啊,哪怕确实,是一直都在缩小,那是,可没到一定程度,这个他就绝对是不能出兵去灭江东军,那是。只有发现了大机会,要

    不就是己方水军战力和人家差距不那么大了,那样儿也行。可就这么两个,没错。所以说这两个条件,随便达成一个,那么己方就可以出兵去灭江东军了。达到不了,那确实是不要多想了。而在马超看来,机会什么的,那是不要多想了,就是后面那个,己方水军战力加强,

    最后和江东军水军战力差距不是那么大,那样儿己方确实就可以……可惜啊,他都不知道,己方到底说什么时候才能好,那是。反正想法是挺好,但是实际情况呢?这个确实是不用多说了,没错。早点儿的话,那肯定都不错,不过马超也清楚,那不过是一种好的想法而已。事实的话,就不会那样儿,别想早,反正不晚的话,那其实就挺好了,真的。三五年,自己

    说起来还等得起,再多的话,你要真来个十年,那么可真是,自己等不及啊,没错了,就是。短时间内,那对他对凉州军来说,确实都没什么,那不错。可时间一旦是长了,那么确实,这个就不好了,没错。怎么都是不好的地方多,弊大于利啊,那是。所以说显然,马超

    是真就不想要晚的,那样儿可真心没什么好处啊,不错。所以说他肯定是那样儿想法,都是赶早不赶晚啊了,一点儿没错。早了的话,对自己对己方倒是有好处,利大于弊。而晚了的话,那就怎么都是不好的地方多了,弊大于利啊,可不。所以说这个更多是要靠甘宁了,

    那真是……别人,那也不会训练水军啊,就是。可以说天底下会练水军的,那可都在江东军那儿呢,而己方就只有个甘宁而已,其他人都称不上是水军大将,就甘宁他老哥儿一个是。江东军倒是比己方多,这个也是他们的优势,那没错。而己方在这上,那就不行了,反正是不能和人家江东军比啊,是。这个在水军战力上,那就不如人家,然后在水军指挥将领上面,

    还是不如啊,那是。这个都是己方的短板,那不错。马超倒是想己方水军大将多,但是显然,确实没有了,不错。多的是他们江东军,而不是己方好吧。己方要都和江东军一样儿,就这个水军,那么真是好了,自己早就派兵去灭江东军了,那是。所以说这个就是如此,对

    他来说,可不就是,真的。因此,马超有那样儿的想法不假,可却也不会说想太多,那都没用,是。就想想罢了,那是不现实的,没错。现实的话,还得是己方好好训练水军,然后争取早日训练好,好歹说战力可别和江东军差距那么大就好,不错。而那个时候,自己确实就可以带兵去进攻了,那是。而灭了江东军,到时候势在必行,自己带着己方的人马,如何

    灭不了江东军他们?是,那灭他们可没大问题,不过就只是时间罢了,那没错。在他看来,就是那样儿啊,没错。可以说己方还是有优势的,那就是实力,是总体的战力,那是,都超过了江东军。实际就只是多久灭了他们罢了,确实。而马超自然是希望早灭了江东军,这个肯定是,一直都是,没错。可以说真晚了的话,还就没什么好处,都是弊大于利了,可不?

    那样儿不是他想要的,一点儿都不想啊,真的。所以说这个事儿,那还得说那样儿啊,是。早了都好,晚了都不好,那样儿。不过不管如何,马超还是很有信心的,他相信己方士卒,更相信甘宁,没错。可以说己方的水军,可不是组成一日两日,也不是一年两年了,那可真

    不是。真就是从夺取了益州后,己方就有了水军,没错。并且己方的水军和步卒大不同,因为后者有着很大的消耗,那可一点儿不假,但是水军却没什么消耗啊,可不是?因此,在水军那儿,那老兵多了去了,不过就是没什么经验罢了,也没太大的战力不错。就这还是和

    荆州军水军混合之后才这样儿的,没错。没有荆州水军,那么就凉州军之前的水军来讲,除了人数多之外,其他什么优势都没有了……可以说那时候凉州军水军,都不如荆州军的水军,不错。而后者也一样儿不如江东军水军,那是。所以说凉州军的水军,就是天底下战力最弱的了,那是。尤其他们还不用,练兵是有,可不实战,终究是差了很多,那可没错啊,

    就是。对马超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他也没什么不知道的,该知道了解的,那都知道了解了,是。马超就很清楚,江东军水军为什么战力最强?天下第一?那不是因为别的,就只是因为他们打出来的,没错!就是战斗啊,那可是。如果说己方水军也像江东军水军那样儿,

    他不敢说己方就超过江东军了,可也绝对不会说战力三比他们差多少,那绝对没有,事实就是不会差那么多,那没错。所以说这个事儿就是如此啊,那确实这样儿,是。凉州军水军的战力弱,他们不说每日都训练,可也基本上两天都来一次,但是实在没实战,那么还指望

    什么?确实啊,指望不上好吧。而如今有甘宁这么一个水军大将,那基本上就能指望多了,不假。毕竟在他之前,己方哪有什么水军大将啊,真的。就马超所知道的来讲,崔安那些个大将,他们是陆上的大将,一点儿没错,可却不是水军大将啊,没错。他们并非指挥不了水军作战,那可以说都是没大问题。可必须承认,他们指挥水平,那绝对不是一流,最多就只

    是二流而已,那也不假。因此,在甘宁之前,己方确实是没有水军大将,一点儿没错,他都知道。而后甘宁投靠了自己,加入了己方,己方终于是有了水军大将,关键还能排到天下第二,那足够强啊,马超清楚。因此,早就把己方的水军都交给了甘宁,就是为了让其人练

    出来一支和江东军水军战力比,别差距那么大的人马出来,那是。对他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真心没错,没甘宁的时候,己方水军战力增长很缓慢,马超都知道。可有了甘宁训练之后,他清楚认知到了,己方这个实力增长很快了,就水军这一块儿,那是没错。所以说有没有大将,水军大将训练水军,这个实在也是非常重要,那都不错。因此,如今这样儿,那

    可以说是很好,真的。马超更多的,他还是知足的,那是。可以说不知足那肯定不是其人了,那不是马超,他可不那样儿。知足常乐,马超太清楚了,他一直都那样儿啊,不错。在这上面,马超自认为自己做得都不错,那是,从来都是如此,向来都是啊。因此,他是觉得己方水军在甘宁的训练下,再晚,一年多两年,充其量那么多,就训练不好己方人马?己方

    水军和江东军差距不会缩小很多吗?马超是很相信这个的,认为甘宁可以做到,之前也不是没说,都说过了,他有那个信心,有那个自信,相信己方人马,更相信甘宁,那是。所以说这个还差什么?真心是不差了,那不错。己方占据着优势,那么大优势,有什么灭不了江

    东军的?确实就只是时间问题了,那都没错。就像己方一统天下,最后灭兖州军一样儿。那也不过只是时间问题罢了。而在灭兖州军之前,确实是要先灭了江东军,可不假。先易后难,一直都是自己是己方做的,可不是?从实力弱的江东军开始灭,灭了他们后,再灭兖州

    军啊。肯定是这样儿,那都如此。马超也不奢求太多,己方大汉这边儿实力阻截住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然后己方一统天下,那么其实就足够了。他也没说必须灭了北方异族,能阻截住他们就好,还敢想更多?奢求、妄想啊,可不?而马超第二个就是想着一统天下,可是没想多久,在他看来,只要己方一统天下就好,哪怕自己不行,到了自己儿子那儿,那就可以!

    当然了,马超的想法中,肯定是越早一统越好了,那肯定没错。那么一来,对自己对己方,那好处就多了,不错,他清楚、知道、明白,可不?因此,就是这样儿,还是想着能早日一统了天下,是好,可惜没有奢求妄想什么的。马超没想着就一定要早,反正其实不那么晚,

    那其实就好,真的。至少他就知足,没那么晚,就可以了,是啊。不过也真是,那却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了,是啊。马超可以说自己想法那都挺好,但是实际到底如何,他都不敢保证。只能说是己方都尽力了,尽量阻截住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而己方也早晚是能一统天下,

    不过时间问题而已。前者是尽力,能达到,不过肯定费劲,不轻松,没错。而后者,那是一定没有问题,不过却要前者达到才行,那是,马超都知道、了解、清楚。而他觉得两大问题,其实都没大事儿,己方都能搞定。解决好,那没问题啊。信心,马超自然是有的,而且可以说不少了。比之前多,而到时候基本上会更多,真是不错,这个……他相信自己,也相

    信己方,所以这个能解决问题,还能解决好啊。先阻截住北方异族的大举南下,之后再灭了兖州军一统天下,这么两大问题,己方都能解决好了,足够了。对马超来讲,有生之年解决了解决好如此两大问题,那可真是……确实是够了,足够了,不错不假,就是那样儿。也

    是他比较终极的想法,那都没错。可以说自己做到做好了,马超自然是清楚,没几年之后,就能退休了,真的。一切交给自己儿子,给了马焕,自己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可以说就算是没灭了兖州军,只要曹操不在了,那么自己把大位给自己儿子,自己都没什么不放心的,真

    是。毕竟自己太清楚了,曹昂可不是自己儿子的对手啊。所以说只要曹操不在了,那么大位给了马焕,自己也是没什么不放心的。曹昂就算是灭了大汉称帝,其实也已经改变不了太多了。能一下就提高兖州军很大、很多实力的,那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啊。因此,马超自然都清楚,更没那么简单的,是啊。对自己如此、对曹操也是、难道对曹昂就不是了?可以说

    对其人更是了,不错。因此,这个事儿,就是如此。曹操要一直都在,那么他不会把大位大业给自己儿子,其人必须是自己对付才行。可曹操要真是不在了,而天下还未一统,并且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也许马超就真是要退休了,把大位大业给马焕,就比什么都好。自己乐

    得清闲轻松,难道不好吗?自然那是非常好的,它不香吗?自然也是啊,那可是真香,真就一点儿都没错了,可不就是那样儿。

第三八三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七十四)

    但是马超还是想,在自己那儿能一统天下,不用自己儿子什么。自己打江山,自己儿子坐江山就好。所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就是这个道理。自己打江山不容易,可马焕守江山,那其实更不易啊,是。可他还是希望是自己打江山,而自己儿子坐江山、守江山,那是。因此,马超很想解决了北方异族的问题,再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己方一统了天下,那自

    然就是好,没错!但是也没那么容易了,可不假,他都知道。所以说这个事儿,那没那么简单……就是就是可不就是,得来三个就是才行啊,加重语气还得。马超信心什么的都有,那不错。对其人来讲,这个也算是如今最基本的了。以前的话,确实那样儿,哪有如今这样

    儿的信心啊,真心没有。说他有悲观情绪,那其实并不为过。要不马超可一直都怕北方异族大举南下,可不是。所以说还是那话那样儿,当时没想到统一战线,没想大汉这边儿所有势力联合,就只靠着己方和兖州军,那还是不够,第一实力就不如人家北方异族,根本啊。

    就是,那没错。实力比不上人家,这个第一大根本就差了,想胜了对方?阻截住?打退逼退他们?不是没可能,确实是太难。所以说己方统一战线啊,这个在马超看来,一直都是势在必行,而实力也是,比己方加上兖州军,那强多了,可不。而且他们来参战的势力越多,参加的私兵越多,越是增加大汉这边儿的实力,对整个联合,或者说联盟吧,也行,越有利

    啊,没错。这个怎么都是马超也是曹操,是他们乐于看到的,是啊。因此,之前他们也是,要多动员各大势力北上参战,这个是一定的。如果说做不到做不好,那么来参战的势力少,这个对己方这边儿总体确实没什么好处。所以说马超和曹操/他们可都会致力于让更多的势

    力来参战,让他们尽量多带更多的私兵过来,那是。一切能增加己方这边儿实力的,那都是值得对的,利大于弊啊。所以说到了马超凉州军、曹操兖州军那儿,他们可没有什么不会做的,就是必须做。而他们约见的势力代表,基本上也不会不来,可以说绝对差不多都能来,

    那是。毕竟这个第一,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说是和他们息息相关,如此讲也不为过,至少阻截不住他们了,对那些个势力来说,怎么都是弊大于利啊。其次,就是他们那些势力,怎么也不想得罪了马超凉州军和曹操兖州军,还得在他们治下混呢,关系就算是不好,那可以,但是一旦说得罪了那样儿的强势诸侯,确实是没什么好处,更是弊大于利了。因此,他们有

    什么理由不来?除非说不来是利大于弊,而来参战是弊大于利,那样儿的话,他们确实是有理由不来了,可不是吗,那真是。不过不来参战的话,真就对他们利大于弊?这个基本上不会,毕竟马超和曹操,可以说两人要约见的势力代表,肯定不是远道的,那不是。交州那

    边儿的绝对没有,益州基本上也不会有,实在那地方的势力要参战可以,但是行进的途中,没准战事就结束了,那不是什么没可能的事儿。当然了,也可能是他们去参战,到了战场,战事已经也是快完事儿了,那是。因此,就马超来说,他是肯定不会太多要求交州还有益州的势力的,没错。哪怕你有实力,可鞭长莫及啊,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除非你把一支私兵

    就放到北方,可那样儿的事儿,马超第一个就不能同意。是,这个你说你要是北方的势力,那么私兵什么的都在家族,这个他是管不着也管不了,随便。但是你不是这地方的实力,是其他州的,南方的势力,要把私兵放到北方,这个就算了。可以说那么做,那肯定不是一方会那样儿,所以说马超也不好开这个头儿。退一万步说,就算是自己同意了,同意那样儿,

    可手下人呢?他就敢说,手下人没几个能同意的,所以说这个也真是,开不了那个头儿,不用多想了。看曹操那么没底线的人,他都不会那么做呢,那么自己这儿,自然更不会那么做了,没错。所以说这个事儿确实就不要多想了,那肯定是没有。曹操都不会同意那么做,

    马超这边儿更是了。说起来他们肯定都是,那希望来参战的势力越多越好,而来的私兵,那自然也是越多越好了,没错。可要说南边儿那些势力,或者其他的几方势力,想要放在北方一批私兵,这个马超和曹操,他们都不会同意的。就凉州军和兖州军众人,那也是啊,确

    实不错。所以说也不用多想了,那是。在曹操看来,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好像这个事儿也分不那么太清楚,肯定都是各有利弊,那没错。但是他更清楚,自己不会那样儿,而手下人,是更不会让自己那么做了,就是。因此,兖州军那儿就是那样儿,没什么底线的曹孟德都不会那么做,更何况是更有底线的马超马孟起了,是啊。对他来讲,更是不会不能去做,

    而手下更得说是不会让,那都不假,确实啊,实际那样儿,实实在在的,可不,所以说……就保持现在这样儿,也挺好,那是。马超还有曹操,他们可都知道,手下不会同意的,当然了,他们自己来说,也是不会同意,都不错。不要光想着好处了,那不好的地方,一样儿有

    不少,可不是。那却是不能忽略的,也都没错。至少在马超和曹操那儿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了,真是。如果说那么做了,好处一堆,反而没什么不好的,那么就算是凉州军和兖州军众人,他们也不会有什么不同意的,是啊。所以说这个肯定也没错,不是说好处多,甚至

    就不好的地方多了……因此,曹操实在也是没有看到什么天大的好处,自然不会那么做。因为这个事儿,确实不是一下就能看出来到底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其实都有可能,还得说是看具体,那是。如果说他一下就看出来了,这个事儿是利大于弊,那么并非就很大好处,其人也未必不会做。而兖州军众人呢,他们既然都知道自己主公的性格作风,那么肯

    定也是,显然就不会多去劝说了。可事儿就怕现在这样儿的情况,不到具体去看,你根本就肯定不了,最后说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那么那样儿的事儿,曹操就不会去做了。毕竟还有其他的,就是做了利大于弊的事儿,他能不去做,去考虑那么个利弊关系不

    明显的……因此,兖州军那样儿也是确定的了,凉州军怎么都不会那么做,从马超那儿来说就是;而兖州军更不会,从曹操那儿来讲,也是。所以说这个事儿就是这么样儿的情况,马超和曹操,他们既然是都不会做了,那么自然也不会多想,没可能去做的,想太多有用吗?确实没什么用啊,就是。至少对马超对曹操,对凉州军对兖州军,那可真心是没什么用,是。

    既然都没什么用,对于没用的事儿,马超和曹操/他们两人那确实从来都不会想太多,没用想什么多?想一下其实都浪费脑细胞了,真的。尽管曹操肯定不知道什么是脑细胞,可那意思,他是都没错,和马超一样儿啊,那是。因此,就是这么个情况,在两人看来,都没什么用,也就不用多想了。与其说那样儿,倒是不如直接就,怎么呢,就是直接想怎么能让己

    方让更多的势力参战,那是。不是所有,可来更多也好。甚至来没那么多,可他们把很多私兵都拉来了,那么也可以啊。确实,能增加己方大汉这边儿实力的,就只有这么两个,他们想不出来别的了。要不就是来参战的势力多,要不就是他们拿出来的私兵多,那都是可以。

    如果说这两个条件都达到了,那肯定更好了,是啊。并且还得说,马超和曹操也知道,就自己两方的实力增加,到时候肯定也是己方大汉这边儿的实力增加,那是,这个也不用多说了,没错。最基本的,是吧,那确实。毕竟两军可是阻截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主力,凉州军

    是第一主力,而兖州军就是第二主力了,那是。第一主力第二主力啊,都得说是靠着他们才行,更多的肯定是,那都没错。不过一样儿是需要大汉的其他势力,那必然。可以说马超和曹操都知道,还都很清楚,这个显然,就靠自己两方,真心就很大程度上不是人家北方异族的对手。但是加上了大汉的其他势力,那可就不一样儿了,不同了,直接把大汉这边儿的

    实力给提升了上去,而且也许还不会少,那真是。所以说是马超也曹操,他们都乐于看到的。就算是不一定真就超过了北方异族,可绝对不会比对方差太多。就说人马的数量上,那肯定是大汉这边儿的士卒超过了北方异族的人马。但是有一点要清楚,就是人家北方异族,

    基本上都是骑兵,而大汉这边儿基本上都是步卒,战力上的差距……如果说想赢,那就得出一些不一样儿的东西,马超是绞尽脑汁,终于是想出来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弗朗基大阵,用步卒对付骑兵,就得靠这个大阵了,他也想不出别的来,主要是马超也不会其他的,就这

    个,他还得多想很久才能考虑出来。他是有过目不忘的能力,那都不假,但是一千八百多年后,马超也只是看了几眼,所以说要想到更具体的,可不容易。马超也不是说没想过,容易做成的事儿,其实真心都没有什么挑战性,真的。最简单的,一千八百多年后,他是个穷人,基本上是什么都没有,当然也没有什么欠款,不过也没有存款,就一个月光族。但是到

    了这个时代,马超不敢说自己是第一,但绝对是土豪啊,没错。除了说一千八百多年之后有的古代很多都没有之外,其他的,他也都享受到了。而且其人更是三分天下的强势诸侯,更是说以后一统了天下,那就是其人凉州军,没说的。因此,在马超那儿来说,还有什么不

    知足的。只是一千八百多年后没做到的事儿,如今都做到了,所以说他是觉得没太大的挑战性,那也是。而且那个时代,马超不敢说,但是这个时代,他可以很硬气来一句,一切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没错!所以说这个时代,他如今的身份地位,一千八百多

    年后是比不了也比不上了。毕竟马超如今什么身份地位?那是凉王啊,整个天下才三个。曹操那个魏王倒是朝廷承认的,而孙策那个吴王,说实话,真心没多少人公认啊,那是。但马超也没说就小看小觑了孙策和江东军,其人既然敢在自己之后几乎就是马上称王,就冲这么一点,他做得比历史上的孙权孙仲谋强,那是。在他眼里,真心更多还是看不上孙权,那

    真是。因此,就因为江东军的老大是孙策,所以当初马超那么帮了一把,可以说要是孙权的话,对不起,什么都没有,真的。他能看得起看得上孙策,可确实,真心是看不上孙权,那都没错,真……所以说马超那么做了,他确实是一点儿都没有后悔的,可以说是无怨无悔,

    那都是。换成是他孙仲谋的话,从根儿马超都看不上其人,早就得想着灭了对方,那没错,所以说这个事儿也分人,他区别对待了……

第三八四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七十五)

    马超对孙策是那样儿、这样儿,但是对孙权,那绝对是变了,没错。还是那话,他是能看得起看得上孙策,可确实看不上孙权。如果说这个时候江东军之主是孙权的话,马超就得一直想着怎么灭江东军,早点儿灭了他们,那是。不过如今江东军老大是孙策,对其人的话,他自然不是看孙权那么看待他。还得说,马超是真正看得起他,所以说都帮了对方一把,孙

    权的话,那确实就算了,没错。对孙仲谋来讲,他不说早灭了就好了,还什么帮助?开玩笑,没有。因人而异,那肯定是。马超的话,他对孙策一个样儿,而对孙权,那自然是另一样儿咯,不错。在马超看来,孙策是孙策、孙权是孙权,可不就是,那一点儿都没错啊,是。

    而江东军虽说不知道马超想法,而他们要知道的话,估计很多人心里就得庆幸,好在如今当主公做老大的是孙策而不是孙权。在他们眼里,肯定也是孙策比孙权更适合当这个主公、做这个老大,那是。除非说孙策不在了,那么另说,他在一日,这个主公老大,那就是他的。

    别人,就江东军众人,他们也不觉得就说比孙策更适合,那是。应该说其人还在一日,那么这个主公就是他的,一点儿没错,就他能做这个老大。别人确实,江东军众人不觉得他们就能给己方带来更大的好处、更多的利益,就得是他孙策孙伯符啊。别人,那真心是不行了。除非说孙策是没了,因为意外或者病逝,那没办法,最后江东军的主公老大,很大可能就得

    是孙权,而不是他儿子。这个江东军那边儿和凉州军还有兖州军都不同,那可没错。在马超还有曹操那儿,继承人的问题,那是他们自己说了算。可在江东军中,却不是孙策说了算,主要还得说是看江东军众将什么想法,自然也是包括了那几个谋士,没错。所以说他还是决

    定不了,那是。如果说江东军和凉州军还有兖州军都一样儿,那么确实,孙策是自己能决定自己之后的继任者。可事实就是江东军和凉州军还有兖州军都不同,他们不是就主公有兵权,手下的将领和谋士,他们都有自己的部曲,这个可以说是有好处,但是不好的地方,其

    实也多啊,是。这个说起来,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那不是一点儿都不知道、不懂。反而他们算是比较清楚,那是不假。可这个也不是一日两日,也不是一年两年了,确实从孙坚那个时候,就已经如此了,那是不错。因此,可以说江东军的将领和谋士,他们基本上真都是不想改变,没错。主要是如此都是对他们有好处,利大于弊,那么改变什么?是有不好的,可

    那不好的更多是对孙策,而不是对他们啊,这个还不能说明很大很多问题?确实说明了,那是。对自己更多是利大于弊,而对孙策是不好挺多,那么他们会想着改变吗?确实不会啊,改变什么?真说起来,也许孙策是有想着改变,那是。他何尝不想自己就和马超还有曹操/

    他们一样儿,最后就兵权都是自己的,而手下人可没有什么部曲,那样儿就好了,怎么对自己都是好处大、利益多,没错。可显然,不说自己根本就做不到,就算是真能做到了,可自己也不能那么做啊,就是。这个可以说直接就触动了其他人的利益,自己是得到了好处,那不假,可其他的将领加上谋士,他们可就损失好处、利益了,那真没错,所以说自己不能

    做,做不到好啊,可不是。从孙策那儿来看,他倒是觉得这个做不到是好了,没错。按理说,很多做不到的,那更多是不好,所以说这个做不到倒是好,那不是说没又,可确实,少,很少,那是。因此,这个算是比较难得了,那可不。所以说在孙策那儿来讲,就是这样儿。做不到这个,反而是好了,不错。毕竟改变什么的,自己是不要多想了,可不是。多想也没

    用是吧,这个是事实现实,也是实际情况。对他来讲,就是如此,所以说这个事儿也是……做不到倒是好事儿了,真的。但是更多的,在孙策自己那儿来讲,肯定还得说是无奈,那肯定是。可以说其人何尝不想好好彻底解决了己方手下部曲的事儿,只是可惜啊,真就没好办

    法,那是。有的话,那就早解决了,解决好了,还用这样儿?孙策马上就会去做,那是。但是,这个事实就是没有什么办法,更别说什么好办法了,没错。因此,就是没有解决办法,就一直这么下去,他更多都是无奈,那可一点儿不错。那还能如何了?就只是说维持现状而

    已,可不是。要不还能如何了?确实是不能如何,孙策是清清楚楚,其实别说是自己了,就己方这么一个情况,哪怕就算是换成马超和曹操,他们亲自来,那也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是啊。想有决定性作用,这个不是他小看小觑马超和曹操,实在也是他们一样儿不好使,在这个问题上,那确实并非就比自己强多少,那是。因此,孙策也是心里有数,别看自己是不

    行了,没错,可就换成是马超、曹操,其实他们一样儿不行,真心就不好使啊,那可没错。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啊,他可真是没觉得那两个就肯定比自己强,而且就算真比自己强了,最多也就只是那么一点儿点儿而已,是啊。对此,孙策还是知道的,真不是自己小看小觑了

    马超和曹操/他们,实在这个就是事实,那都没错。因此,情况就是这样儿,马超和曹操来,那是一样儿不行、一样儿不好使、一样儿无奈啊,那是。至少他就是这么看的,那都不错。对孙策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确实啊,这个他就是那样儿的看法,马超和曹操,他们

    哪怕在这个事儿上比自己强,可终究这个强也是有限的,甚至就只是一点儿点儿。不是他觉得就没更多的可能,实在是这个事儿太麻烦,一点儿不假。自己解决不了,同样儿也是马超还有曹操/他们都解决不了的,那是。毕竟这个事儿要真能解决了,那如今可真就不是如此了,那没错,最基本的,可不就是那样儿。孙策是不怕什么,可必须承认,这么一个事儿,

    那是绝对让他没觉得什么好,解决了解决好,那肯定是最好,其他的,就如今来看,是自己不去做什么,不为,倒是成好事儿了,是啊。所以说真就是保持现状,多好。如此状态,他是觉得不错啊,没错。孙策清楚着呢,门儿清,可以说别说是自己了,就换成是马超还有

    曹操,就他们的话,也不会和自己有什么大区别。只能说是有细节不同,这个很正常,而且也得说是没错啊,就那样儿是吧,所以……那么一想,两人比自己强吗?就只说在这个事儿上,那确实真是,不会就一定比自己强了、超过自己,那可是啊,不是没有,而会是事实。在孙策那儿来说,就这样儿了,马超曹操,依旧不好使啊,在这个事儿上,那也是没有办法。

    他是无奈,可还是那话那样儿,这个事儿就算是到了马超还有曹操那儿,其实也没大区别,他们俩一样儿无奈,那是。而且孙策想法没错,马超和曹操,他们在这个事儿上,那可不会说就真超过了对方,一样儿是没办法,肯定是。甚至可能有地方还不如他呢,这个也正常是吧。虽说马超和曹操,他们都知道,自己俩一辈子也遇不到那样儿的事儿啊,那事儿可是江

    东军独有的,特有的,可是不错。但是麻烦的事儿,他们两人从来不会觉得己方没有,那肯定有,不过多少罢了,就是。马超和曹操,他们两人肯定是希望少,甚至没有。不过前者的话有可能,后者就不要多想了。没有是不可能的,不过多少而已,那没错。少了的话,自

    然好,多了那也没办法啊。只能说把麻烦都好好去解决了,那肯定是,多少都得说是好好解决啊,那都没错。马超和曹操,他们可都是如此想法,那都不错。而在孙策那儿,他也是那么想的,确实。所以说三路诸侯,在这个事儿上,也是看法没大区别,做法也是那样儿啊。

    对孙策来说,对马超和曹操来讲,其实都那样儿,是,真心就没大不同。麻烦事儿少了,那肯定是好处大、利益多啊,妥妥的利大于弊,没错。而相反的话,那就成弊大于利了,可不。那不是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想要的,可是一点儿都不想。但是这个事儿显然,确实不是说你不想,那就肯定没有了,哪有那么简单呢,就是。肯定没有啊,确实如此啊,那没错。

    事实就那样儿,现实。孙策想解决问题,却没有办法,他也知道,自己是无奈啊,凉州军来灭己方前,自己可以说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那真不错。所以说这个事儿肯定就是那么一直放着了,对方来灭己方前,自己是都解决不了啊,没错。不过对于解决不了的事儿,显然

    孙策也是,他不会多想,最多就想那些,想一下也就够了,是。多了的话,那肯定都是负担,没错。解决不了的没有办法的事儿,你还多想什么?确实都是负担,可不是吗,真就没错,这个是事实啊。所以说他都没那样儿,负担自己自然不会让自己有那么多,没有最好了,

    那可不,这个肯定是啊,对孙策来讲,可不。因此,就现在这个情况来讲,他总体还是满意的,那是。毕竟对其人来讲,最大的问题,不是说解决己方将领、谋士部曲的事儿,而是怎么能在凉州军灭己方的时候,保存住己方,那是。可以说己方都被灭了,那真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可不?好的不好的,一切都没了,那真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是不那么怕太多,

    可是依旧不想被灭,这个肯定是啊,一点儿没错。因此,最后兖州军的态度,曹操是怎么看,保住己方对他们利大于弊,能做到那样儿,就是己方要做的。哪怕说做不到,但是确实,己方也是努力了、尽力了,可不是吗。在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说,那真就是无怨无悔。为什

    么总说这个,实在是其人老是这么想,或者说其实一直都是如此想法。就像马超也总去想北方异族的事儿,以前没想统一战线,可现在只要一想,那就是考虑到统一战线的问题,那都不错。所以说对他们那样儿的,哪怕都如此的身份地位的,凉王、吴王,可依旧有大问题,

    他们不会不想,还经常想,那都是。要不说问题都解决了,解决好了,他们基本上也就不会想、不会多想了,那是。但是显然,事情到现在还没发生,那么何谈解决了?解决好了?是啊,没有,因此他们还是不得不想。而比起他们来,曹操想法倒是相比之下,少了点儿,至少他没有对付北方异族和被灭那么多问题。哪怕其人也知道,这两件事儿,那肯定是少不

    了己方,但是必须承认,第一对付北方异族,己方不是第一主力,第一是凉州军,那么自己和己方的压力,那自然就比马超和凉州军少。而第二,这个说马超要带着凉州军来灭己方,那是早晚的事儿,自己也清楚。但是必须也得说,他们要先灭了江东军之后,才能说是再灭

    己方,没错。所以在曹操看来,他可比孙策强,而且压力都在他们那儿呢,自己这边儿也是有不假,但是少啊。

第三八五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七十六)

    这个就是事实啊,那确实不错。和马超和孙策比,反而是曹操压力小点儿,没错。哪怕其人也清楚,己方早晚要被凉州军灭,可己方努力、尽力,尽量是不让凉州军那样儿。或者说对方真是做到了,可己方也要让对方损失多,这个就够了,那是。他觉得改变不了了结果的话,那就尽量去改变过程,也没办法。哪怕曹操肯定还是最看重结果,但是结果改变不了呢?

    尤其是对己方没好处,这个真是……不想要,可事实会发生,那么就只能说是过程改变了。结果依旧是被灭,那么就只能说是让凉州军损失更多,这个就是他和兖州军的想法,那是。如果说这个也做不到做不好的话,那么己方活该被灭啊,曹操就得是这么样儿想了,没错。

    被灭没什么,毕竟在他看来,那凉州军的话,如果说都灭了江东军,之后再灭己方的时候,估计实力、势力肯定更强,所以说这个己方还要什么一定不被对方灭了?曹操可不认为己方一定能挡住,几率是有不假,可终究不大啊,那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优势在人家那儿,

    而不在己方。己方有防御的优势,那确实也是,可惜不够,差远了。他还能不清楚?确实是都知道了解啊,己方优势不够,大多都在人家凉州军那儿呢。所以说比这个,那己方是不行,就得说是靠着其他的,不是为了保住己方如何,只是说让凉州军多损失了,那都是。曹操的意思,他没那么逆天本事,就一定保住了己方,可却让凉州军损失更多,这个他带着兖

    州军,那还是能做到的。所以说这个是其人最根本的想法,你说兖州军还能不被灭吗?至少在曹操那儿,还真心没什么信心啊,那是。他是没有己方不被灭的信心,有一点儿,那能算多?所以说这个也是,那就是没错,兖州军最后终究要被灭,就只是时间问题了,那不错。

    不过之前确实,马超是要带着大军去灭江东军再说对付兖州军了,这个不对付了前者,那是对付不来后者的,是啊。灭不了前者,那还谈什么一统天下啊,是。就得说是先灭江东军、之后灭兖州军,之间夹着一个要对付北方异族,这个灭不了人家,就得说是阻截住对方的大

    举南下了。把问题都解决了,都解决好了,阻截住了北方异族的大举南下、一统了天下,马超就知道,自己没几年就能彻底退休了……是,可以说他也经常想的事儿,就有他退休的那个。不过其人也更明白,这个不阻截住了北方异族、不一统了天下,那么自己想要退下来,那真就是遥遥无期了,可不是。因此,马超肯定是努力啊、尽力啊,那都不错,就为了自己

    能早点儿退下来,那也好,是啊。所以说这个事儿肯定没错,他都不可能不努力、不尽力的。为了阻截住北方异族、为了一统天下,马超也得拼了……不拼都不行,他可知道,那自己不努力、不尽力,不让己方那样儿,那怎么去阻截住北方异族?如何灭江东军和兖州军?

    都是事儿啊,问题,而且还不小,那是。对马超来讲,做不到,那真就什么都没了。自己带着己方是能灭了江东军,可关键的是到底最后能不能阻截住北方异族,这个确实是重中之重,那一点儿都没错。所以说关键是那个,解决了,那是一切都好。而解决不了,就真就万事皆休了,是。如今几率一半一半,以后的话,他觉得也许阻截对方的几率还能增加,那是。

    只要对方实力有损失,那就可以,是啊。因此,马超把这个希望也是寄托在了明年,能让北方异族地盘儿上流行瘟疫,足够了。哪怕就只是小型的,可真就是聊胜于无,怎么都是有比没有好,那都不错。还是那话那样儿,他是不怕这个瘟疫严重,可怕没有啊。真没有的话,还谈什么严重不严重呢,那是。可以说严重那个自己也认了,不付出点儿什么就想得到,天

    底下可没有那么简单容易的事儿,是吧。仔细一看一想,那好像不太可能,有吗?也许吧,能有,但是马超没见过了。是,他没见过的可不代表就没有。不过这个很大可能就是属于没有的,正常,那是。但是马超显然不会去考虑那些有的没的,就只是自己想得到,那不可能

    说不付出,反正在自己这儿,在己方这儿,那确实一直都没有那样儿的情况啊,不假。所以说在他的想法中,哪怕就是北方异族地盘儿上瘟疫严重了,大流行,都传播到大汉地盘儿上来了,自己都认了,那真没办法。自己倒是想,想就北方异族那一方严重,可显然,那不

    是自己能决定的好吧,没错。他也是无奈啊,那真是。所以说马超是没办法了,有选择的话,那他自然是都选择最好的,对自己对己方对大汉都是最有好处、最有利益的结果,没错。但是显然,确实就是选择不了,连北方异族有没有瘟疫,这个都选择不了,真都是成事在天啊,那可不。他一直都是那么个想法,谋事在人,马超可一直都让己方在北方异族地盘儿上

    的细作尽力了,那都不错。可成事在天啊,自己和己方乃至于大汉这儿,那都没有运气,但是北方异族却有……这个对自己对己方乃至于说对大汉,可以说真心都没什么好处,那都是弊大于利啊,就是。因此,如此再来几年,马超虽说不至于崩溃,但是这个肯定他就得说

    是老天不公啊,那没错。如果说己方没努力、没尽力,甚至说就只努力尽力了三五年,甚至再多几年,那自己都认了,没错。可要再过个几年,就三年吧,那绝对是,加上前面那些可超过十载了,己方努力尽力,那都超过了十年,这个运气都在北方异族那儿,却不在己方

    这儿,马超是一点儿都不甘心。那么怎么也该是己方这边儿的运气了,是吧。毕竟所谓“风水轮流转”啊,都该到己方这儿了。可以说在北方异族那儿那都多少年了,真是。他这个时候不想说老天不公,其实老天还是比较公平的,只不过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罢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话那可相当有道理,没错。马超自然是懂啊,而且真说起来,他

    倒是比较推崇这话,实在也是这话非常有道理,那真是。要不然的话,马超肯定就看不上了。毕竟他要是觉得都没什么道理,那有什么说的,确实啊。如果说有道理,那确实和之前一样儿,都另说了。马超是不敢说自己很喜欢的那些话都如何如何有道理,可确实,绝对

    在他自己那儿来讲,是相当有道理的,不错。所以说他只要认为非常有道理的,那是。但是到了别人那儿,确实就未必了。毕竟你之蜜糖,我之毒药啊,反正这个意思吧,马超还是很懂的,没错。或者说彼之毒药,我之蜜糖,这个。反正不管如何,他是绝对不会说让别人在这个事儿上认可什么的,就必须和自己一样儿,那么想。那可真心没有,马超没那个意思,

    就只是说下自己的观点、看法而已,那没错。没指望说说服谁,就得和自己所想一样儿,那个真没有。而且他跟不是说和谁争辩争论,那都没有啊,是。在马超那儿来说,就只是自己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如此而已。就真有人和自己争辩争论,那对不起,自己也不会那么做啊,没错。不过显然,如今自己都如此的身份地位了,好像都多少年没有人和自己争辩争论

    了,那是。他肯定也是不怕什么啊,不错。甚至说虽然没有什么高手寂寞、无敌寂寞,但是这个……当然了,马超这个也是对于兖州军、江东军,对北方异族,他可不敢说实力强什么的。己方实力之强,是比兖州军、江东军强,可终究是比不了比不上北方异族啊,那是。

    所以说这个也都没错,他这个高手敢说,无敌的话,其实差了,马超不敢说啊。己方对于兖州军和江东军来说,不是高手吗?但是说什么无敌,这个就过了,那是。他是不会那么说,来句高手寂寞,那都已经是很能装了,没错。要真来个什么无敌寂寞的,那可很是装x啊,

    实在也是太能装了。那事儿马超都不会做啊,不会做。装x他不是不会,也不是说就一点儿不能那么做。可确实也是,必须利大于弊啊,那样儿才行。并且以马超的想法,还得说是很大的利益,必须好处大,那样儿才行。要不然的话,就不会那么做,就是,所以说这个也都如此啊,没错。装x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得有大好处、多利益,那样儿才行。别的样儿,

    那确实是不行,可不吗,那都。可以说马超和曹操和孙策,和他们都不一样儿,那可不假。曹操和孙策,他们确实不在乎好处小、利益少,只要是利大于弊,前者基本上都做了,那是。而后者的话,只要是不触及到他的底线,那么也是没什么不能做的,是啊。因此,装x什么

    的,只要曹操和孙策他们需要,做了利大于弊,他们确实没什么理由不去做,真的。也就是马超,好处小、利益少,他就看不上啊,那真是不错。所以说马超就不会做了,曹操和孙策,他们确实会,可不?因此,这个事儿就是这样儿,马超和曹操还有孙策,那确实都不同。

    是啊,不一样儿的地方多了去了。还是那话那样儿,那一样儿的地方自然有,不过确实就只是少而已,没错。毕竟是吧,那可都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人物,那一样儿的地方肯定有啊,都合格的主公和老大啊,那是。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三个可都是。当然更多的都是不同的地方了,这个也不止一次说了。所以说就是如此啊,马超看不上不会做,但是曹操和孙策,

    他们是能看得上,为什么不去做?前者是嫌弃好处小、利益少,可后二者,那真是不嫌弃啊。不过这个也是,和每个人的性格作风,那是有直接的关系,这么说没错。马超什么性格?而曹操和孙策呢?他们三个自然不一样儿,那不同的多了去了,是啊,一点儿不假。对三人

    来讲,其实也是不同的地方多了好啊,那是。三人都清楚,那一样儿的地方要多了,那肯定更多是不好,那是、没错啊、真心不错、可不就那样儿,等等等等……不用再多说,就是那样儿。不同的地方多,相同的地方少了。这个都是好事儿,对他们可都是利大于弊的,那

    不错。如此,那肯定都是好啊,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都是那么样儿的想法,应该说一直都是。不是一朝一夕的、不是短时间的,是一直、是长时间的,那都没错。三人都是那样儿的想法啊,可不是吗。因此,在这上,他们也都没大区别了,就是那么想的,不错。对三人三方那都有好处的事儿,三人能不都那么样儿想吗,是啊。都是利大于弊,可以说就够

    了。也是如此,这样儿,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确实都是满意的,那也真是。利大于弊啊,好处大、利益多,这个他们真心有什么不满意的?不满意那只能说是相反了,可不是,没好处、没利益,弊大于利啊,那样儿啊……而一切还都是好的方面,不是那个相反的,这

    个也确实,那是让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三人都满意了,是啊。要不然的话,他们估计也不会满意,就这个。

第三八六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七十七)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可以说马超、曹操还有孙策,是满意也正常啊,那是。应该说不满意的话,倒是有点儿不正常了。可显然,三人的性格作风,从来也都不是什么奢求的人。曹操不是、孙策也不是、马超就更不是了,那都不错。而还是那话,后者比起前二者来说,他其实是更容易知足,那是。所以说就是如此,三个当主公做老大的,自然是没有什么不满意

    的,反而可以说是很满意,那是。因为他们其实也清楚,再多的话,那就是奢求了,可不是。对这个,那肯定是要不得啊。曹操和孙策,他们也许是没有马超比较容易知足、比较容易满足,可他们也是,不奢求什么,那都不错。因此,这个就是如此,三人满意了,那可不

    错。总体来说,就是如此。实力有强弱,那是不假,凉州军强,而弱的是兖州军和江东军了。当然兖州军比江东军实力强,那也是公认的,事实啊。不过不管如何,孙策能带着江东军三分了天下,哪怕其军如今是天下最弱不假,可却超过了除凉州军和江东军之外的所有诸

    侯,连刘大耳朵都比不上孙策江东军啊,那是。这个确实没错,不那样儿,有那么个实力,如今三分天下的也不是孙策江东军了。可以说谁有实力,那自然就能走到最后了,没错。如果说还有比江东军强的,那不就是兖州军、凉州军吗,那是。如果说再有的话,那么和凉州军还有兖州军三分天下的就不是江东军了,确实。如果说是刘备一方,那么三分天下的就会

    有刘大耳朵,没错。可惜啊,他起步终究是有点儿晚了,和孙策那样儿有父亲留下的家底儿的诸侯,他一个白手起家的确实比不了比不上啊。可不是,比得了比得上的话,那三分天下的估计就是他了,而不是孙策啊。可以说后者起家时候家底儿就超过刘大耳朵,马超更是

    那么帮助过孙策和江东军。可以说对于刘备,其人那真心说想着早灭了对方势力,那是。所以说最后能剩下的势力,三分天下的,不会是他刘备刘玄德刘大耳朵,而是孙策孙伯符江东小霸王……孙策也是有这么个绰号,那不假,但是显然,他是没有马超更出名,肯定是啊。

    是,毕竟凉州军可是大汉第一的实力,那都没错。所以说马超比孙策更出名儿,好像也正常啊,那是。要说他没孙策有名儿,那确实才怪了,真的。但是显然,马超更有名儿。孙策绰号叫小霸王,马超绰号,大汉这边儿叫凉州马或是骠骑马,在羌人异族那儿叫神威天将军。他和这个时代的还不太一样儿,不是姓加官职什么的,马超绰号是官职加姓,在老百姓那儿,

    背后议论的话,基本上就这么称呼。曹操绰号自然是奸雄,多少人都说一句,奸雄曹孟德!当然了,心中有大汉的,有不少也都说个曹贼,就是他们眼里,如此看待曹操的。所以说三人里就属曹操绰号最不好,那一点儿没错。如果说马超,不管是凉州马还是骠骑马,那都属

    于中性,神威天将军是褒义的;而孙策的小霸王,自然也是褒义的绰号;可就是曹操,他那绰号真心就不是褒义的了,是贬义的啊,没错。不管说是奸雄,还是说曹贼,其实真都是贬义的,更多都是那样儿啊。所以说曹操性格作风,让他混成那样儿。马超最有底线,所以说是好多了。孙策的话,也比曹操有底线,自然在这上,也是比其人强了,那可一点儿不错。

    关键是马超也好,是孙策也罢,他们都属于是在战场上得到的绰号,从根本上来讲,他们都是一流武将,有着一流的武艺的大将,一点儿不错。所以说前者还有后者,那可都是,在战场上铸就了他们的那些绰号,不错。可曹操呢,其人不是什么大将,倒是常常带兵上战场,但是其人那个绰号,却不是从战场上传来的,不是战场的士卒给他起的,没错。那奸雄还有

    曹贼,显然和战场没什么关系,那都不假。但是必须承认,这么两个绰号,那却是基本所有士卒都认可的,没错。别管是他们兖州军还是凉州军、江东军,其实都是啊。而且也别说是他们了,就普通百姓,基本上也都认可,那是。毕竟那可都是公认的了,没错。而且也是

    事实啊,确实。曹操不是奸雄吗?是,他太是了。不是曹贼吗?是,在有大汉的人的心里,那基本都是那样儿的想法。其实就算是心里没有大汉的人,也还是有人认为曹操就是曹贼,那没错。因此,如此绰号那都属于是公认的了,可不就是,因此这个确实,奸雄啊曹贼啊……

    曹操的话,对他前一个绰号,那倒是没太多想法,就他自己都认为自己是奸雄。可那曹贼,实在贬低自己啊,可不。都不说自己为了大汉如何如何,可曹贼这么个绰号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传来的,这可真是……奸雄他是认,可那曹贼,曹操确实不认,那都是不错。对其人来说,叫自己一声奸雄,自己心里至少还说你有点儿眼光。可叫自己曹贼,那是哪来的?好

    在自己也没听谁敢当着自己面儿说那个,奸雄都没有啊,更何况是曹贼了,那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是这么个情况,在他那儿来说,没人敢当面儿说什么,叫自己,也不知道就是好还是不好,反正肯定都是各有利弊,那都是。不过就是说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那确实都

    没错,是啊。曹操看来,没人敢当面说,也许是好事儿,说明他们都害怕,至少是怕自己把他们给如何如何了。可以说自己和己方要都没实力没势力的话,他们估计不会那么害怕啊,是。而那样儿自然是因为怕了,没错。甚至都可以说很害怕,确实,所以说这个也是那样儿。

    怕,这个曹操觉得是应该有的,不错,没有不行啊,那是。可要说太多,那也并非都好啊,是。当然了,少了也不成。因此,他就认为是不多不少,正好那是最好不过的了,不错。但是显然,好像也是没有那么简单容易啊,是。看看自己手下那些,也是能看出来很多了。而总体来说,还都算是不错的,可以。手下怕自己是应该的,可也没太多,也不能少了,那是。

    因此,如今这样儿,还就算是不错。曹操不敢说就是正好,但是总体来说呢,可是不错啊,那都是。因此,保持现状好像也是可以,不是不行。没什么啊,那是。就他来说,是觉得都不错,那可不。手下怕了自己,那自然。可也没说那么太严重,自然也不轻了,都是那样儿。

    而手下人的那点儿心思,曹操不是不知道,可以说他还很清楚,没错。但是都知道那么多,可曹操却不会多说什么,因为他都觉得没大用啊。所以说如今这样儿,那不是挺好?手下是怕自己不假,可该他们谏言,该劝自己的时候,他们也都没落下,是啊。所以说曹操自然是满意的,对他来讲,确实也是没什么不满啊,那是。如今那就这样儿了,走一步看一步,是

    啊。如今也是不错,那都可以,是。要不然的话,曹操肯定会采取点儿什么措施了,就是。毕竟其人可从来都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那种人,如果说他明知道己方有不好的,曹操还不想着改变点儿的话,那也不是他的性格啊,确实。就马超和孙策,他们也不是那样儿好吧。肯定是想着改变,不过确实,更大可能是没什么办法,那都没错。所以说这个那确实,对他们

    来讲,也都是那样儿了。想着改变是不假,那能改变就更好了,往好方向发展。但是显然,就没那么简单啊,是。所以哪怕说在他们当主公做老大的来看,其实也是,基本上就不要多想了,真的。改变不了的话,这个你还指望什么?多了都是奢求,那真没错,可不就是啊。

    所以说那都没那样儿,都知道自己多少饭量,那就是多少饭,是啊。吃多了,那就撑着了,没准还撑死了,也不是说就不可能,是有那个几率的,没错。只有说给自己定个合适的量,少吃,那怎么都撑不死了,确实啊。所以说对他们来讲,是这样儿,那可不就是,真心不错。

    所以说这个你自己肯定了解啊,那是。自己不了解,那就不对了,是吧,可不是。还得说是你自己最清楚了,别人没人有你更了解。所以说怎么做更都是你自己的事儿,而不是别人的事儿啊,不错。好不好,那都是你自己的,也确实如此。当然了,更多的你肯定是做那利大于弊的事儿,而弊大于利,那却不是主动的,不错,所以说这个也是,那肯定还得说是……

    马超是乐得清闲,他能感觉到,估计曹操还有孙策,他们短时间内是不会有什么大动作了。毕竟都冬天了,动兵都没有太大优势,基本上算是休战了,是啊。如果说是大家在大雪天战斗,那绝对是非常有必要,没错。如果说没必要的话,至少三方确实都不会说在大冬天动兵,

    那没必要啊。所以说就算是有默契都休战了,之后也是快过年了,这个肯定还是要的。说起来马超是真不知道历史情况如何,这个在历史上这个时候,过年也许还没那么重要。可确实,他自从来这个时代就清楚,过年来说,在这个时期,那确实还是被人看重的,没错啊。

    马超更看重了,那是,这个也正常是吧。一千八百多年后,其人还不这样儿。主要那时候,他家里也没几个人,那也没错。除了父母之外,确实没几个亲戚了。可这个时代不同啊,马超是马家的家主,而马家虽说不是世家大族,可确实是豪强地主,那是一个家族,而且人数虽说少了不假,可也不是一千八百多年后他家里能比的,不错。马家家族,人再少,可也比

    马超一千八百多年后的家里人多,那是。多太多了,好几倍啊,是。而他家人,自然是包括所有马家的人,其实基本上都知道,自己家这个家主,那是非常看重这个过节的,没错。别说是新一年了,就是其他的节日,他也是很看重,不错。可以说马超是很看重华夏的传统

    节日,那是。毕竟在他看来,也就这个时代吧,还比较有这个氛围。至少一千八百多年后,不说多少人都忘了还有多少传统的节日,一到外国传过来的所谓洋节,大街上倒都是人。这个他确实不理解,外国节就那么好?至少马超就是不怎么过什么洋节,可以说华夏传统的节

    日,自己都过不过来呢,还过什么洋节啊?可不是,他觉得真没错。虽说不能说是抵制什么的,可确实。自己民族的节日都过不过来,而外国传过来的,确实是分情况。比如说母亲节父亲节,这个马超都认可,那没说的。但是像什么圣诞节之类的,他觉得你要是教徒,那是必须过这个,有信仰的,那确实不一样儿。但是你不信那些教,圣诞节对你来说,意义可

    能不大。马超不是想别人都和自己一样儿,那随便,你就算是不信耶稣,也不是不能过,可以说更多应该都是不信的人在那儿过圣诞……多了就不说了,反正他是不过。不反对别人,只是自己最好了,马超觉得就行了,真是。别人如何,自己也管不了管不着那么多,可不是?

    因此,他更多的想法,那确实就是管好自己,那个时代就那样儿啊。而到了这个时代,马超觉得真是好,至少没那些了。

第三八七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七十八)

    反正他是怎么都觉得好,那是。没有就是好,哪怕那些他比较支持也没有了,但是那不算是什么大问题啊。对马超来讲,一千八百多年之后和现在,那太不一样儿了,不同的地方太多,那是。可以说在那个时代,真心不光说是人多那么简单,真是。以他那个身份地位,基本上是什么用没有,当然了,哪怕就算是再高的身份地位,马超也知道,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那是。但是这个时代不同,他很清楚,就凭自己的身份地位来说,尤其是己方如此实力,可以说很多一千八百多年后做不到的事儿,如今就能做到,那没错。所以说这个时代马超身份地位,怎么都不是一千八百多年后能比得了比得上的。可以说那时候他都改变不了什么,

    那不错,但是这个时代,那可不是。可以这么说,马超要真心想改变点儿什么,不说一定能改变,但是绝对是有很大程度的变化,那是。因此,这个时候,他对这个时期的影响,那真是不小,或者说很大,那没错。但是马超从来都不是一个改革派,当然也不可能是守旧什

    么的,可那些要改变,只能说是慢慢来,是啊。有些东西有些事儿,那不循序渐进,肯定还是不行啊。着急不来,那肯定是。如果说能早改变好,他肯定早就去改变了,不错。而如今显然肯定也是,哪有那么容易啊,就得说是慢慢来啊。因此,在马超在凉州军那儿,那可真是,着急是不行啊,没错。能早解决了,那肯定是好,那是。可显然,那肯定是没那么

    简单容易了,是。所以说如今就这样儿,他也没觉得就怎么都不好,所有一切还都是可以。那可没错,确实,毕竟如今这样儿总体来讲,马超是满意的,那没错。哪怕说对上北方异族,可己方这边儿,大汉这边儿未必就赢不了啊,那是。这个不是光就只是靠着己方、兖州军甚

    至再加上江东军。那统一战线却是必须的,没错。如果说没有这个,还是和之前那样儿,他可真是没什么信心啊,哪怕己方还有弗朗基大阵,可那未必就能胜,那可不是绝对的好吧。并且那弗朗基大阵,自己还没让己方训练,这个必须要在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之前训练好啊,

    那是。毕竟这个算是对付北方异族骑兵一个杀手锏,可以这么说吧。马超是没用过,可他却相信历史啊,那没错。对付骑兵的步兵方阵还有,可马超必须承认,自己还能想到,想清楚的,确实就这么一个了。他倒是记得岳飞也有个什么大阵能对付骑兵,但是自己不清楚啊,那是。所以说这个就没办法了,自己能想到弗朗基大阵不少,可却不清楚岳飞那个大阵

    都什么样儿了。因此,那确实也是用不了那个,只能是让己方用弗朗基大阵,那都没错,可不。不过好在弗朗基大阵,那绝对可以对付骑兵,还是没问题的,他知道。而自己还能想到的,就这个了,确实也没别的了,那也是。马超确实不知道,不知道弗朗基大阵是不是对

    付骑兵效果最好的大阵,可这个确实是他如今能够想到的,而其他的,确实就想不出来了,没办法。马超本来就不了解历史上的军阵,他是和自己老师阎忠学过不少军事上的东西,但是却没有什么大阵啊,那是。所以说这个也算是马超的一个短板了,那没错。如果说他知道很多对付骑兵的军阵的话,也不至于说是害怕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了,那是,所以说这个……

    这个东西就和你乱世中有粮而心里不慌一样儿,有足够的实力、有能应对的地方,那么还怕什么?至少对马超来说,他是不怕了,没错。但就因为之前没有,没有那个实力、也没有好的应对,至于说统一战线,这个是必须的好吧,所以不能算。那么如今,其实还是,那没错。依旧没实力、但是有了应对,所以说这个其实还是可以的,那都是啊,确实了。要不然

    的话,马超也不会是那么个想法了,没错。如今这么想,还不是他有大阵啊,那可是不错。如果说还没有的话,就只靠统一战线,这个哪怕马超感觉是五五开,可他也不会说那么想,是啊。但是如今又了弗朗基大阵,马超必须说,己方的总体实力,那算是增加了,可不是。

    也许这么个大阵是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可真心还是不错的,那确实。能增加己方总体实力的,那可以说都是好样儿。可哪怕增加实力,他却依旧不敢说有实力,在兖州军和江东军面前,马超敢说己方有实力。可在北方异族那儿,他确实就说不出来了,那是,这个倒是不会。

    他也不装x,哪怕就是在兖州军和江东军那儿,在曹操和孙策面前,马超也没说己方怎么怎么有实力,比他们都强。对其人来讲,最牛x的炫耀其实就是低调,哪怕是自己什么都不说,可改变得了事实吗?确实改变不了,依旧在大汉这边儿,总体上三路诸侯,那就是己方凉州军的实力最强、第一,那是不错。而兖州军也好,是江东军也罢,他们可都得是靠边儿

    站,那是。只有己方,那是最强,不假。说己方是不能和北方异族比了,实力不如人家,没错。可却比兖州军、比江东军,那是都有实力啊,也不错!所以说这个就是这样儿,到时候北方异族大军拿下,还得是靠着人家凉州军更多,谁让人家是天下最强呢,这个需要他们。

    而责任什么的,马超从来就不逃避,曹操也那样儿。也都知道,到时候是要靠着人家凉州军更多,他们是主力啊。这个己方的话,大汉第二的实力,自然也只是第二的主力了,那没错。其人怎么都不会当第一,那是。而有着大汉这边儿最高个儿—凉州军在最上面顶着,曹

    操觉得还都不错呢,那是。己方只要跟着凉州军,或者说是跟上凉州军,其实就足够了。反正在他看来,可不就是那样儿啊,真是。己方没人家有实力,而在对付北方异族这上,那倒是不用己方出力最多了,比凉州军少,天下第二就好。如果就只是从这上面来看,倒是好事儿了,可不?能比马超凉州军出力少,这个曹操觉得倒是好事儿,没错。当然了,就说他

    们凉州军天下最强、天下第一,那怎么都该是他们出力最多啊、责任最大啊,可不是?所以说这个也是公认的了,那可不假,就得是他们出力最多,也得是天下第一了。而己方兖州军只是天下第二,那自然这个出力什么的,天下第二就好,是啊。他对此还是很清楚的,那

    没错。曹操是嘴上不会说什么,凉州军比己方强了,又是对方如何怎么样儿超过己方的,那都不会,都没有。可他心里就是那样儿想法,知道己方可不如人家凉州军啊,是。嘴上不说,可不代表心里就不承认、不认可。曹操当然是心里有数,不说归不说,那很正常。就马超、孙策,他们其实也没大区别,在这样儿的事儿上,可不?嘴上不承认什么,可心里就是

    认可了……都正常,那是。三人同为当主公做老大的人物,都是王了,可以说在这样儿的事儿上,那确实是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可以说基本上都一样儿,没大区别。当然要说一模一样,那也不是,有区别,那没错。所以说这个事儿确实,基本上那都一样儿的态度。对马超、对曹操、对孙策,那都那样儿。心里是那么个想法,可嘴上不会那么说了。承认什么的,那

    都不要多想。心里可认可这个那个,但是嘴上一个字都没有,可不。就比如说他们对自己错误的认知。显然他们嘴上都不会怎么怎么说自己错误,最多说一句就过去了。心里认可不假,知道自己错了,那正常。但是嘴上说自己错了?那就没有了,真心最多就说句,以后注

    意什么的,遇到类似的事儿,不那么做了,完事儿。可以说当主公做老大的,他们是知错改错,那都不假,但是你让他们嘴上认错,不是说这个事儿就没有,可实在是少数,那一点儿不假,所以……嘴上说自己错的,当主公做老大的有几个?甚至真就是每件做错的事儿,

    他们都那么说了?所以说就别指望他们嘴上说自己错了,认错什么的,那基本就没有了,尤其在曹操那样儿的奸雄那儿,那更是没有。你可以说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知道自己的错误、嘴上不承认但是心里承认、然后能改错,就是如此。指望他们嘴上说自己错了,那就不要多想了,是。确实并非就一点儿都不可能,但是基本上不要多想了,那是没大可能的,

    就是。当主公做老大,要那么做的话,那么一说,他们还都是觉得弊大于利啊,那是,所以……如果说认为是利大于弊的话,也许就变了,那也不一定是吧。至少在曹操那儿,不是不能变化的。可他就认为是弊大于利,因此,改变什么的,那就不要多想了。只有说在曹操

    看来是利大于弊,那样儿的话,才能说是有所改变,其人才能嘴上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那没错。其他的,那就不用多说了,是没什么可能啊,不错。所以说让其人嘴上说自己错了,那就得是那么做绝对利大于弊,其他的,确实都没了,没有别的原因就能让他嘴上说自己的

    错误。曹孟德的长辈基本上都没了,没人能管得了他,那是。其实就算是他长辈在,父母都在,也未必管得了曹操,毕竟这个事儿,他肯定是要那么做,别人改变不了,只能说是利弊关系决定的,那是。毕竟他有时候做事儿,那是谁都拦不住,也正常,是啊。除非特别意外,其他的,改变不了他太多,没错。曹操认为不说是利大于弊,那么就不会说,就不说了。

    说了是弊大于利,自然就不会说,不能说啊,那是。更何况其人奸雄一个,既然都早那么决定的,自然肯定也是不错,就那样儿,拉不回来自己。除非说利大于弊,那肯定就变了,没错。但是显然,真是没那么简单啊,是。利大于弊?对不起,他看到的都是弊大于利,所

    以自己不会不能那么做,这个肯定是。而对马超和孙策,对他们来说,基本上也都那样儿了,是啊。做着利大于弊的事儿,不会去做弊大于利的事儿,那都是。不过他们和曹操最大的不同,那就是曹操更没底线,孙策比他强点儿、而马超也比孙策强,那是,所以说这个……

    所以说这么一来,如此一整,那绝对是只要不触及到他们底线的事儿,那么利大于弊的,都是绝对能做,不错。哪怕更多人劝呢?一般来说,更多人劝的事儿,不会是让他们不做那利大于弊的,反而自己可能要做弊大于利的事儿,而他们来劝诫了……这个对马超和孙策他们来讲,并非就听不进去别人劝说,只是确实也不容易劝住两人。当然了,实际上,他们可

    比曹操要容易劝诫多了。至少后者的话,基本上别想劝住对方,但是马超和孙策,那他们确实是能被劝说住的,这个主要看手下人都如何了,没错。当然了,在主观上,两人也不像曹操那样儿,所以说这个肯定没错,像后者那严格的话,手下基本上也没大可能能劝说住他

    们,那是。可马超还有孙策,哪怕两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劝说住的,那不假。可确实,就在这点上,他们可都比曹孟德强啊,没错。

第三八八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七十九)

    这个不错,两人都有比曹操强的地方,尤其是马超,显然其人更多,总体来说,他是超过曹孟德的,那是。也就是孙策,倒是曹操比他强的地方多点儿了,所以总体上他是不如其人的,也不错。对比起来,那一直都是如此,马超总体强于曹操、而曹操总体又强于孙策,就是如此,那一点儿不错。在这上,显然马超最强啊,那是第一,可不错。之后才能说是他曹

    操曹孟德,奸雄一个,总体上还是比孙策强点儿的。最后是他孙伯符,就和他们江东军的实力一样儿,都属于最后那个……所以说就是那样儿,一点儿不错。孙策的话,自然也是知道,和曹操比,自己都不如,更不如马超了,那是。就好比这个己方是不如兖州军,那更不

    如凉州军了,是啊,这个实力上比不上比不了。就自己也是,比不上比不了人家曹孟德、更是不如马孟起了,那都不假。可他也是,不会总去想这些,那确实都没大用啊,不错。有那时间,真都不如想点儿有用的,可不?因此,这个就是如此情况,孙策不会多想,想其他

    的了。没什么大用啊,那还不至于说想太多,是,很正常啊,没错。而且关键是他也知道,想要超过曹操,这个一时半会儿是不要多想了,真的。超过不了啊,那是。就像己方的实力也超过不了兖州军、凉州军一样儿。说自己其实也超过不了曹操、马超了。那么既然都超过不了,想太多,那确实都没用。就只是想到了,那么就是稍微想一下而已,别的就没有了,

    是啊。但确实,孙策就像知道己方实力也超过不了兖州军、凉州军,可他们没放弃过一点儿,是啊。因为想要改变曹操和兖州军最后的态度,他们可是不会放弃。因此,这个也是,他是知道自己不如曹操、马超,可是没放弃过一点儿没放弃过自己是吧,那可没错。不如他

    们那都正常,但是和他们差距可以缩小不是吗,那都没错。在孙策看来,自己和曹操,两人间的差距也不是说那么大。而和马超,也并非就是天大的差距了,没错。所以说他也不会是妄自菲薄,那都没有。不多想是觉得超不过了,但是却没放弃过一点儿,那都没有啊,是。

    如今这样儿,那自然是不错,至少孙策是满意了,别看自己确实,那是超过不了曹操和马超了,己方的话,确实也超过不了兖州军和凉州军了,那都不错。可结果是那样儿,不代表自己就不想改变点儿。不是说改变最后结果,那都不太可能。可自己和曹操、马超的差距缩小,己方和兖州军、凉州军,与他们实力上差距缩小,那确实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啊。当

    然了,更多的话,那确实是不要多想了。但是孙策都没放弃过啊,那真没有。没什么希望,可不代表他就会放弃,那都没有,不错。让其人放弃,也不比投降有什么太大区别。他们其实真不怕被灭,那并非预料不到的事儿。可你说让他们直接投降什么的,那是想都不要想了,

    确实也没什么可能,是啊。对孙策来说,对江东军他们来讲,显然说被灭行,可他们也不会让凉州军好过,不会让他们那么轻易就灭了己方,是。至少也得说是让他们损失很多啊,那没错。这个都做不到的话,己方也真是……不行,实力弱,这个也是根本了。靠着己方的水军,好歹是天下最强的,能让凉州军多损失点儿?也就那样儿吧,也许是可以啊,那没错。

    其他的,步卒不是人家对手,不光说是战力不如人家,那是公认的,而实际上,这个数量也没有人家多啊,那是。孙策不知道凉州军具体到底有多少人马,可就他所了解到的,那绝对是比己方三倍,好像还多……真是,你说就这么一个实力对比,确实对方实在也比己方强啊,那是。这个实力比己方三倍,那还多,这个得承认,就这么看,那是。当然了,其实没

    那么简单,是啊。如果说凉州军的实力就只是江东军他们三倍多的话,那不是。马超也不会说己方狠狠心,就能灭了兖州军和江东军了。实际的话,肯定比这个实力还强,那是。毕竟兖州军可不是江东军两倍多的实力,还得超过这个呢,那是。因此,凉州军是什么实力?

    是没有一个具体的,但是大致上来说,他们绝对比江东军四倍,那其实还得强。就实力来说,肯定都有了,没错。凉州军实力肯定没有兖州军的四倍还多,但是却绝对比江东军四倍强,那是。因此,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的认知,还差着,其实凉州军总体实力真心比他们四倍

    都多啊,那是。甚至说就接近五倍,那也不是假的,事实啊。当然了,不管己方实力到底说如何,就只是马超并不想带着己方大军去灭江东军,己方损失多。就冲这么一点,他也确实,想着甘宁训练好水军,那真没错。可以说己方水军的战力不行,那么绝对就是,己方这个最后要损失很多人马了,不错。那不是马超想要的,可以说己方灭江东军,那怎么都能灭

    了他们,那是不假。可确实,他并不想己方损失多,反正尽量少点儿吧,那是,所以说这个……马超自然怎么想都是己方损失少,那都不错,这个就是他一直以来的想法。可孙策江东军他们那边儿呢,自然是想着凉州军损失更多,没错。如果说那么样儿的话,己方哪怕说

    最后依旧被灭,可他们多少是知足了,不假。当然了,如果说兖州军他们和凉州军一样儿,都来灭己方的话,这个一样儿是要让他们损失更多,那都没错。能做到那样儿,己方自然是觉得好结果啊,那是。做不到的话,确实是差了不少,想法没达成,可不就是差了吗,那是。

    是啊,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没奢求,说己方就一定能保住。如果说是那样儿的话,那自然最好,可基本上,那种情况己方做不到啊,是。因此,就是说在凉州军和兖州军一起灭己方的时候,己方是要让他们损失多,那没错。如果说那样儿的话,己方的目的其实也是达到了、达成了,那是不假。真那样儿,其实就可以了。不过在孙策看来,也是挺不容易能达到,不

    简单、很难啊,那是。因此,哪怕说是让凉州军或者兖州军,随便他们一方让己方给他们整的都损失大,其实就够了,确实不错。哪怕说那样儿,在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看来,也值得啊,确实。在他和江东军他们看来,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都要灭了己方,那么显然,己方

    就算是最后被灭了,可也绝不会让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好过!那是,可以说他们灭了己方,最后基本上那样儿,可己方一样儿会撕下他们一块儿肉,甚至可能更多。以己方的实力来说,让他们一下就伤筋动骨,那是不要多想了,没什么可能。可说撕下对方一块儿肉,这个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倒是觉得很可能,没错。当然了,更多的来说,也许还是那话,几率不是很大,

    但是可能性都有……所以说就和如今一样儿,孙策江东军他们没放弃过一点儿,那么到时候可能不努力、尽力?确实啊,这个他们一定会尽力的,没错。其实也别说是他们了,就马超凉州军、曹操兖州军,不都是那样儿?所以说这个也是,哪方都会尽力啊,必须的,没错。不尽力的士卒,可能很快就被敌军的人马给咔嚓了,真的。因此,哪一方的士卒在战场上敢

    不尽力?可以说他们的战力有强弱,那肯定是,但是到了两军厮杀的战场,却没人敢说就不尽力了,是啊。你看攻城战的话,攻城一方,至少第一日试探性进攻,可以不尽力,不出全力,那没大事儿。在很多士卒那儿来说,哪怕就那样儿,很大可能也不会说被咔嚓,毕竟

    是攻城一方,那没太大事儿。可两军在外交战,直接那么厮杀,说起来要真不尽力,没准你前一刻还咔嚓了对方一个、甚至更多,可下一刻,你自己就被敌军士卒给咔嚓了,真的。战场之上,就是如此,刀剑无眼啊,可不就是那样儿。所以说士卒敢不尽力吗?战力有强弱,

    可却没谁敢偷懒,那样儿的话,除非你能保住自己小命儿,还得说不受重伤什么的。也只有个别的老兵油子能做到,其他人,那真心不好使。是,毕竟这个不光说是要靠个人本事什么的,你没有经验,其实也未必就好使,真的。至少说你有不少经验,那关键时候,尤其是在战场上,那是能救命的,没错。可以说这个战场上的经验,那是真能救你命,没错。所以

    真说起来,那活下来的更多,其实还是老兵。新兵蛋子,真心不太好使,那可一点儿不错。那保命什么的,确实还得看老兵油子,新兵蛋子和他们比,真不行啊,就是。老兵油子虽说有不喜欢他们的地方,可不管说是马超、还是曹操和孙策,他们可都承认,那军中还是不能

    不好少了他们的,是啊。有他们,其实好处更多,那没错。妥妥利大于弊啊,不假。因此,在三人看来,显然有老兵油子在,那其实更好,怎么都是好处多了,没错。利多弊少,其实就足够了,是。总比弊多利少要好啊,强多了。因此,这个就得说,有老兵油子在,自然是

    有他们在的好了,那是。还是那话是那样儿,可以说别管是凉州军、还是兖州军或者江东军,他们其实都没大区别,在这个事儿上,那是。可以说他们都少不了老兵油子在里,那肯定没错,是啊。所以说这个事儿那对,都缺少不来啊,不错。正因为有了那些老兵油子在,所以说军中新兵蛋子的磨合什么的,那才是很可以了,那是。至少在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

    看来,确实都满意了,是啊。如果说更好的,就是老兵油子别那么油,那肯定就更好了,真的。那可不就是,在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看来,老兵油子绝对是己方军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哪怕人数很少。可显然,多了未必就是好事儿,真的。少了的话,其实更好啊,那

    是。所以说他们是觉得都不错,就真是认为那些老兵油子不那么油的话,可能就更好了,真是。至少对己方来讲,那一定是更好,没错。当然了,你要说不让他们那么油,那叫什么兵油子?就只是老兵好吧。所以说啊,既然是老兵油子,那不油的话,还叫什么兵油子,是

    啊。不油,那确实是老兵了,不叫老兵油子了,没错。而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自然更喜欢的,那绝对是老兵啊,一点儿不假。不过说实话,那么多场战事后还能活下来的,不光说是老兵那么简单,说他们不是老兵油子,这个你相信吗?肯定是,多少都是。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没差了。也许个别那么一个两个,还真不能叫兵油子,可基本上所有的,那可

    都是啊,没错。所以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可都知道,这个在军中,那老兵才有几个?可老兵油子呢,那真是多啊,确实。不过再多也肯定没有新兵蛋子多,他们才是最多的,那可没错。因此,那些还得说是让更多的老兵油子带带,那没说的。教给他们更多,比如说战

    场上的经验啊,那是。有些东西学来也行,只是并非那么简单容易,你经历了战场,自然就增加经验了,那确实也没错,是。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248/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重生马孟起最新章节! 作者:夏海苍松所写的《三国重生马孟起》为转载作品,三国重生马孟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重生马孟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重生马孟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重生马孟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重生马孟起介绍:
重生三国马超,会天下群雄..三国重生马孟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重生马孟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重生马孟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