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八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四十九)
连世家大族他们都知道,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了,就得说靠着统一战线啊,那样儿才能说是有大几率赢了对方,没错。就算是不胜,至少也有很大几率打退、逼退他们,那是。不靠着统一战线,他们也真是没更好的办法了。所以说到时候,世家大族也知道该如何去做。没更好的办法,可不就得是北上参战,那没错。不管说是真心还是假意,都必须去的,这个是说
他们有实力的世家大族,没错。如果说真是没什么实力,要不就是距离太远,这个也许就不会去了,是啊。还是那话,世家大族自然也是分三六九等,那可一点儿没错。距离近的,实力强的,他们不可能说不北上。但是没什么实力的,或者说距离实在是远,比如说交州,
那么可以说他们几乎就不会去了,正常。如果说他们去了,实力不行的,去了也顶不了大用,真的。但是确实,对马超对曹操,乃至于对其他的势力,算是能交差了,确实。如果说不去的话,那么除非是能说服了马超和曹操,要不然的话,就是被他们两路诸侯批评的典型。
而距离远的,这个不得不说,等他们真到了战场的时候,却不知道到底说还能不能赶得上,这个是大问题。但是显然,哪怕就是赶不上了,在马超和曹操他们看来,需要的其实是你的一个态度,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那距离远的有的是,不过可能所有都不来吗?有的也许是还能赶上,可有的,那绝对就是赶不上了,没错。所以说马超和曹操,他们不会说就真想
不到,可确实得说,他们想到了不假,可更需要的,是一种态度,就是你支持统一战线,带着私兵过去了。这个结果如何,到底说是能不能赶得上,确实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那是你的一个态度,没错。两人看重的,那其实是这个。当然了,如果说多一分力量,哪怕
就只是一点儿呢,其实也是说需要的,没错。一点儿力量也许没大用,可无数个一点儿力量呢,那么就是有大用了,真的。而马超和曹操,可以说他们需要的就是n多个一点儿力量,那可是啊。所以说你只要能来参战,哪怕就贡献出来一点儿力量,其实也是好的,是可
取的,那不错。是大汉这边儿的势力需要的,确实。因此,能来参战的,可以说赶上的,那都是好样儿的。对马超来说,对曹操来讲,哪怕他们就有的势力真心没拿出多少人马,可终究是比那些故意不来的好吧,没错。因此,哪怕就是那些赶不上的,他们也是都觉得比那些就故意不来的强,强多了,真的。所以说最后批评的势力,那肯定是不来的,故意不来的,
这个马超和曹操,他们还是能分清楚的,不错。如果说连这个都分不清了,可以说他们也正是,白是当主公做老大,真的。不过显然,他们确实,是没白当啊,没白做啊,确实。就当了主公做了老大,所以说自然是能分得清楚,那是。对两人来说,那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儿
好吧,真心不是了。比这困难的,那有的是,确实啊。因此,这个就得说,不算什么大事儿啊,可不就是。两人分得清楚,其中故意不来的势力,那绝对不会说就两三个,那太少,不会那样儿。如果说真那样儿的话,倒是好了。可显然,不会是那样儿好吧,所以说不来的,故意不来的,绝对不会就只是三两家,那绝对不会了,只能说是超过这个,那可没错啊,确
实。那么这其中,就有马超和曹操/他们说需要的典型,用来批评的典型,那是。但是究竟是哪一方,或者说是哪几家,这个确实就不一定了,关键还得是看他们的动作。说白了,还是那话,还是那样儿,就是看他们给凉州军或者兖州军,或者给他们双方,多少的好处、利益了,没错。显然,这个不去北上参战,对他们来说,那就是利大于弊的,怎么想怎么是
啊。不那样儿的话,那他们不就来了?是,所以这个没错。所有势力都去做对他们利大于弊的,而不是去做对他们弊大于利的事儿了,那是。因此,这个他们不去后,最后马超和曹操/他们要典型,肯定从其中来啊,那也不错。所以说到时候他们如果不想成为那样儿的典
型,可就得说是给凉州军或者兖州军,或者给他们双方,那得给点儿好处、利益啊,没错。当然了,说给多少,那肯定不会超过他们说得到的好处、利益了。而马超和曹操,显然他们得到了好处、利益后,就不会抓给他们好处、利益势力的典型,那典型就是没给他们好处的,
显然就是,没错。这个他们也不怀疑,可以说绝对是,和之前一样儿,有来参战的势力,那么就有不来的,故意不来的,是。那么同样儿,故意不来的势力中,有给自己一方好处的,那必然有;一样儿有不给自己好处的势力;那也是没错,所以说这个事儿就是如此啊,可不。所以说马超和曹操的打算,那很简单,抓不好的典型批评,当然就是不给好处、利益的那些
势力了。也许不会是所有,但是抓几个,那还是可以的,也没什么太大问题,那是啊。这个如果说剩下的还很多,而两人又没把所有剩下的势力都批评一顿。那么这个就只能说是批评谁,谁倒霉了,没法说。虽然不能是马超还有曹操/他们随即选择的,但是这个不确定性,
那可以说还是很大的,没错。因此,两人也没办法,只能说抓到谁,谁倒霉,那是。除非说剩下的势力很少,那么有一个算一个,两人都不会放过,都得批评啊。如果说剩下的势力真心很多的话,超过了他们一个一个都不放过,那么就只能是挑选了,选上谁,谁倒霉,那
也没办法。谁让你故意不来的,而没被选上的,只能说这一次过去了,也许以后不会再有这样儿的事儿了,但是马超和曹操,他们绝对会记住那些个势力,没被选上的,肯定是啊。怎么说呢,这么一看,好像没被选择被他们批评的,以后也许会更不好。当然了,这个是加个也许,那么是可能也有不可能。不过有一点是没错,就是马超和曹操,他们两个当主公做
老大的,绝对是记住了那些没被选择上的势力,这个肯定是。因此,也可以说这个未必就是好事儿,也许也有好处,好的地方;当然了,可能更多的地方,那是不好的。毕竟真说起来,马超也好,是曹操也罢,他们可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那没错。可以说两人实际上,那
是一个比一个狠,那才是两人的真面目啊,没错。马超自然是有他自己的狠心,不过一和人家曹操曹孟德比的话,他确实还差了点儿了,真的。马超以前也好,是现在也罢,都做不出来做不到屠戮大汉百姓的事儿,真没有。但是曹操呢,现在不会有,因为兖州军实在是不需要。以前是有,因为他和兖州军都需要、很需要,是利大于弊的事儿,所以他就那么下令
让己方那么做了,没错。可曹操确实,他从来都没有后悔过对于当初的事儿,从来都是无怨无悔,那真是。哪怕如今,当年的事儿说造成的麻烦,从来都没断过,而且可以说还不能说就是小。可哪怕那样儿,他都没后悔过,这个足以说明问题了,真是。应该说再给他一次机会的话,曹操绝对还会那么做,这个没说的,他觉得是必须的,没错。哪怕影响更不好,
到了如今依旧是不好,可自己都认了,只要是利大于弊,那个自己没什么不能做的,真是。因此,看看曹孟德其人,那绝对不是马超马孟起能比的。是,后者的话,也没认为自己是个心慈手软之辈,可分和谁去比,那没错,和曹操那样儿的一比,马超知道自己在这上的差距,
真没错。而且曹操这人,反正作为现代人灵魂的马超,他还是有不能理解的地方。说老曹喜欢人/妻,这个他能理解,好像也没什么,很正常。不过以前马超看过一个故事,真实的故事,题目叫唯一让曹操流泪的女人,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呢,就是他的一个小妾给他戴了
绿帽子了,最后曹操还成全了两人。然后那男的好像说没钱养女人,他又给对方个什么官。反正大致就是这么个故事,结果马超看完,他对曹操,更多的还是不理解,真的。对马超来讲,自己的女人,哪怕是小妾,给自己戴个绿帽子,难道不是说要咔嚓了他们?话说这又不是什么和平年代,是乱世,而且你曹操是什么级别的人物?咔嚓的人还少?可别人你都给他
们咔嚓了,倒是在自己小妾那儿,给你戴个绿帽子,你倒是放过了,这点马超是怎么都理解不了,真是。对他来讲,如果说对方是刘备刘玄德刘大耳朵,那么马超会很理解,就看刘大耳朵那个人,他妻子给他戴绿帽子他都不会太在乎,反而更在乎如何收买人心啊,那肯定
是。了换成了曹操,他确实是不理解了。反正曹孟德那么做,自然是有他的想法,有他的道理。马超觉得不理解,他就认为,其实自己对曹操,尤其是历史上的曹孟德,自己确实,知道不少,但是真说很理解吗?那确实是未必了,反正马超觉得是还不够啊,那真是不够。
反正换成是自己的话,如果自己是他曹孟德,那么碰到那样儿的事儿,肯定不会说像他那么做,那肯定不会。咔嚓两人,那都是轻的,最简单的,没错。对马超来讲,自己没更多的时间精力的话,自然就咔嚓了两人,也包括他们两人的家,诛灭九族,这个肯定是。如果说还有很多时间和精力的话,那么自然就不会让两人那么轻松就被咔嚓,慢慢炮制吧,那是。
不过在这期间,是一定要诛灭他们九族的,那没错。所以说马超肯定和曹操和刘备,那都不同啊。至于说什么成全他们,那都是扯,他就觉得扯。送自己女人成全别人?哪怕是小妾,马超确实也是理解不了。不过古代确实,了解点儿的都知道,赠送个小妾什么的,那并非没
有。话说就苏轼那样儿的,其人也有把怀孕的小妾送人的事儿,那真是,可以说马超理解不了,可他也承认,古代的话,很多人可不就是那样儿,还都是那么做了。有名儿没名儿的,那可都有啊,真的。不过其人还是不能理解,哪怕他在古代都过四十年了,可必须承认,有
不少东西,古代可没一千八百多年之后好,那是。当然了,也必须承认,古代来说,绝对也是有超过一千八百多年后的地方,那也没错。至于说好的和不好的,这个就不用一一说明了,至少马超觉得是不用了,没错。更多还得说是自己亲眼看,看到了,那才是让你自己印象深刻,可不是?如果说看不着的话,你想印象深刻,那不是不可能,但是基本上不要多想
了,也是。并非就一点儿都没可能那样儿,但是还得说,你亲眼看到的,一般都比你道听途说来的印象深,是吧。除非是有特别的,那不一定。但是你亲身去经历的,那肯定比你道听途说的印象更深啊,没错。这个你得承认,就是事实好吧,那是。所以说想印象深刻,那
么是需要你看到,或者说就去亲身经历。要不然的话,光听说、听别人说、甚至就道听途说,那印象肯定没看到和经历深刻啊。
第三六〇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五十一)
可那事儿是必须去做的,没错,所以……麻烦什么的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不算什么的,这个马超很清楚。那就是,确实。麻烦什么的,他是不想要,可并非说就不能有。对付北方异族是大/麻烦,可马超也没说放弃,一点儿都没有。可以说在这样儿的事儿面前,哪怕就是再麻烦,他也不会说放弃了,就只是好好面对。有麻烦不怕,只要说解决好,那其实就可
以了,是啊。而马超不怕麻烦,可他确实,还是依旧有点儿怕北方异族大举南下,那是。现在来说,哪怕他都想很清楚,到时候就是统一战线,可说马超就一点儿都不惧北方异族大举南下,那真是假话,没有啊。多少的话,就如今还有一点儿,那是。因为他是怕失败,怕
最后哪怕统一战线,却也对付不了人家北方异族,阻截不了人家,那就真是完蛋了,没错。所以说马超可能就一点儿都不怕吗,真心是不可能,因为之后到底如何,那谁都不知道啊,可不是。好了,那怎么都好,是大汉这边儿的统一战线,所有势力联合胜了北方异族。可要
是不好,那么真就是……不好就是败了,让人家大举南下了,顶不住,阻截不了人家了,那可真是完了。那样儿的情况,确实也是马超、曹操、还有其他大汉的势力不想看到的,没错。对他们来讲,可以说阻截不了北方异族,大汉最后肯定要沦陷,那没说的。而自己这些人,那就是历史的罪人,真的。所以说他们能让事情最后发展成那样儿吗?显然不能,对他
们来讲,谁想当罪人啊?那是,都不想啊,没错。所以说不拼命都去阻截北方异族?那必然,是啊。去的势力,实在没实力的,那也就算了。他们哪怕真就想参战里加上自己更多实力?但是显然,你实际本来就没那个实力,那么还多说什么吗,就是。所以说那样儿的势力,
马超和曹操对他们也没太多想法,真的。只要说来参战,那就足够了。在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时候,北上参战,足够了。至于说来多少人马,确实,对于那些没什么实力的势力来说,真心就不要多想了。可那些有实力的势力,至少在马超和曹操/他们那儿,可以说那些势力
不会说少来私兵参战啊,那是。少,只能说是相对的,这个他们还是知道的,很清楚。相对的那意思就是说,你家来的人可能就比我家多,而我家和你家一比,我家就少。他家来的人,可能比我家还少。但是总体来讲,每一方的势力,尤其是有实力的,他们都不会来少私兵就对了,那是。甚至有的势力会来不少,这个马超和曹操/他们还是很相信的,没错。应
该说这个也是事实,不是吗?如果说参加势力少了点儿,这个两人不是不能接受,反正最后批评的时候,可能就要多抓几个典型了,是啊。但是没有什么实力的势力那不多说了,他们什么情况,马超和曹操,那真是很清楚啊,没错。但是那些有实力的势力呢,显然他们的
很多想法,两人也不是不知道。所以说他们参战的私兵不会少,甚至有的势力会来很多人,那不很正常?确实,这个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反而就是那样儿了。而对马超来说,对曹操来讲,这个都是他们特别愿意看到的。参战的势力多少,他们不知道。是,到时候他们一定会动员更多的势力来,那不假。至于有参战的势力多了,那么实力也是增加了,所以说……
不过他们是更想参战的势力来更多的私兵,那真是都好啊,没错。所以说这个肯定也是,来的私兵,至少有实力的势力,他们不会少来人,这个两人相信,那是啊。所以说估计到时候对付北方异族,大汉这边儿的实力,那也许不少,能赢了他们,不一定啊。可以说输赢,那是都有几率,没错。看双方实力对比,这个是最基本的,还得说是看天时地利人和,或者
说更需要看那几个。因为也许天时地利人和,其实最后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那是不错。马超和曹操的话,他们觉得这些应该说是大汉这边儿的实力占优吧。毕竟天时的话,对双方其实总体来说差不多,只是己方大汉这边儿是防御,所以说优势更多点儿的话,还得是在己
方这儿。地利的话,这个己方是主场啊,地利不就在己方这儿,怎么也不可能跑到北方异族那儿去啊,确实。就是人和,最关键的,到时候……所以马超和曹操也都想了,如此来说,己方这边儿,真就赢不了?其实真是,他们觉得到时候输赢那也就是五五开没错,如此一来,
那到底说是赢还是输,都是不一定,但是两人有那个信心,那是。如果说连信心都没了,那可真是,要完,真的。就说之前马超还没那么多想法的时候,他还没想着统一战线,就己方和兖州军对付北方异族他们大举南下,他都没说放弃过什么,哪怕实际来讲,马超也没什么信心,那是。可必须承认,己方这边儿是有几率赢了他们,这个也是。不过那几率真说起
来,好像有也就是和没有似的,所以……现在是不用多说了,到时候有那样儿的实力,两人还能没点儿信心?是,之前那样儿,马超都不是说就没有点儿。如今的话,那肯定更有了,没错。对其人来说,己方赢不了北方异族,那只能说是实力上的因素了,马超是没觉得还会
有其他的。所以说在实力对比上面,他就算是没指望一定超过对方,可确实,不能差距太大,那样儿的话,基本上就是没什么玩的了,真是。因此,在实力对比上来说,己方这边儿不能和北方异族差距太大,哪怕依旧是不如对方,这个正常,但是要差距大了,可就要完,
没错。因此,之前他也是想了,就己方和兖州军,实力对比方面,和北方异族差距要太大,那确实不行。但是之后想到了统一战线,马超就清楚,实力上还真就不会说差距很大了,没错。毕竟他也并非就一点儿都不知道,其他势力都是什么实力。关键是他们一定会参战,而且拿出来的实力,确实也不会少就是了。因此,大汉这边儿和北方异族实力对比上的差距,
可不会说太大,天壤之别什么的,那没有。因此,在这上,马超是依旧认为到时候和北方异族一战,胜败就是五五开了,大体就是如此。是,己方和对方,胜败都是一半一半,就这么大体上一看,就是如此。可以说马超在没有到具体时候之前,他就是如此想法,就是曹操
也一样儿,没大区别。其实一想也是,你说大汉这边儿赢对方的几率大,可这点他们还真是看不出来太多。实在是对方实力太强,哪怕马超和曹操/他们都有信心,那不假,可你敢说有很多?那确实,实际上没多少,没错。所以说他们还能想到,北方异族大举南下,和对方胜败那就是五五开,这个好像也不错,正说明他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那是,之前的话,
反正马超不是那个想法啊。因此,之前还没想那么多呢,而之后,这到时候统一战线,有那么样儿的实力,那可真是,不是之前能比的,确实。在马超和曹操看来,至少这个时候,就是觉得五五开了。其实这个几率,他们可还没觉得少,那是。反而可以说这个时候如此想,那还是挺多了呢,真是。到时候的话,具体如何,那还得说那时候再看了,没错。如今的话,
两人就是认为五五开,那是,一直都如此想法,也别给己方多了少了,也别给北方异族多了少了的。可不是吗,至少在马超还有曹操那儿,就是那样儿啊,没错。两人这个时候,那都是如此想法,五五开五五开啊。到时候再看具体情况,他们觉得己方的获胜几率,还会增
加,没错。这个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反而其实很有可能,甚至说就是了。仔细一想,不难发展,到时候己方这边儿只要是占据的优势多,那么想赢对方,并非不可能。不过也是,如果说优势要没那么多,这个就是问题,甚至对方优势多了,可就要出事儿,那也是啊……
所以他们肯定也是希望,那优势都是己方这边儿的,没错。劣势,那都是北方异族啊,多好。可显然,那是不可能的了,只能说到时候希望己方的优势多点儿,而对方都少点儿,劣势多点儿,那倒是都好。显然所有的都一方,那是不可能的,不太现实啊,没错。所以说马超和曹操,他们也都是想了,显然就是己方这边儿优势多而劣势少,其实就是足够了。那么
己方如此了,北方异族自然就是劣势多而优势少了,没错。这个在他们看来,那是真好啊,就是。那样儿的话,己方大汉这边儿,那就赢了,胜利了,可不。这个是马超和曹操,他们所想的非常不错的方面,那是。如果说赢了北方异族,确实这个目的就已经达到了。至少也
是要打退、逼退他们啊,阻截住他们,也就是了,真的。都知道,那样儿的话,就是己方这边儿大汉所有参战的势力最低的目标了,可不是。最高的目标,那自然是想着能反杀过去,占据了北方异族的地盘儿,灭了他们。可显然,赢人家都费劲,就更别说是灭了对方了,真
的,做梦都梦不到吧。所以说那最高的目标,他们也不会去多想,最好的结果,那是灭了北方异族。可对马超和曹操/他们来讲,其实赢了对方,那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可以那么说,没错。毕竟真心说起来,赢对方费劲,别看之前都想什么五五开,这个说起来马超和曹操,在最开始,确实是给己方脸上贴金啊,没错。总不可能说己方没更大更多的优势吧,
那可不会。再说了,实际上,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大汉这边儿能说真就五五开都没有吗?反正马超和曹操,他们都觉得有啊,确实。最基本的了,马超和曹操都那么觉得,有!那是,没有的话,不等着阻截不住北方异族吗,输了他们,那可真就是出事儿了,可不是。所以
说他们严防死守,怎么都不会说让北方异族大举南下,阻截不住他们?马超和曹操,他们都是有那么点儿信心的。多了没有,可少了确实有啊,那是。北方异族是有实力,那不假。可己方大汉这边儿势力的联合,统一战线,那确实也不是吃素的好吧,真的,那可不是吃素
的啊。狼行千里吃肉,己方这边儿那自然也是吃肉,没错。要不更准确来讲,杂食性。可以说不可能光吃素啊,那不开玩笑吗。因此,对上北方异族,除了说马超还是有点儿怕之外,其他的势力,哪怕就是曹操,真说起来,他和马超还不同。毕竟他是不想被灭,那么不被北方异族灭,最后估计就是被凉州军所灭,所以还是逃不开这个,那是。因此,真说起来,他
有什么怕的。至于说大汉的其他势力,这个在他们眼里,还有高个儿的顶着呢,那凉州军和兖州军在他们看来,可不就是高个儿吗,真的。因此,他们确实也有不小的压力,那是不假,可终究和马超凉州军还不同,而和曹操兖州军,那也是不一样儿啊,可不是吗,确实。
因此,最害怕的,那就是马超,没错。而其他势力说起来,肯定有顾虑担心,那都有,有压力什么的,都有,那确实也是。
第三六一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五十二)
可他们终究和马超不同,那是。毕竟凉州军那才是实力最强的,是最高的,绝对的高个儿啊。其他势力自然都清楚,那没错,天塌了都有凉州军在最前面顶着,没错。其他势力,兖州军都不能和凉州军比啊。所以说他们和凉州军终究是不同,那可确实是啊。马超凉州军压力就大,其他哪怕就是兖州军,压力比他们来讲,那都是小了,没错。所以说这个也确实,
就得说凉州军是凉州军,而其他势力是其他势力,那是不同,可不就是,一点儿不错啊。都一样儿的话,不就没意思了。关键是,那样儿的话,也确实不是如此了,没错。哪怕责任最大,那不假,可马超却依旧想让己方是大汉这边儿最强的,是。那么既然是最强了,责任
就最大,到时候肯定出力最多,那没说的。马超怕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不是他怕己方损失,那没什么。打仗就没有不挂了人的,那没有,就只是多少问题罢了。他也确实,不怕己方损失多,可就怕阻截不了北方异族,这个才是马超所惧怕的,哪怕如今来说,其实就一点儿了。
可一点儿也是有,那没错,少多了,那也不假。毕竟对他来说,可是从己方还有兖州军一起对付北方异族到统一战线,这个差距还是不小的,没错。对马超来讲,自然是希望统一战线,来越多势力越好,肯定是啊。到时候有了强的实力,自然对付北方异族,己方就不是劣势了,是吧。说和北方异族战,那是五五开,也只不过是这个时候马超和曹操觉得大汉这边
儿还不错,那是。到时候的话,具体是什么样儿,虽说他们并非就没有信心,但是这个……信心肯定有,那没有也不行啊,确实。只是说到底多少呢,那还不能说就少,但确实,不能说很多。在马超和曹操那儿,尤其是前者,可以说还真那样儿,在没想那么多的时候,没想
统一战线的时候,马超确实压力不小,而且信心也没多少,那确实,没错。并且害怕北方一直大举南下啊,这个还不少。但是等他想了到时候大汉这边儿是统一战线,确实也变成了压力比之前小了、信心比之前多了、害怕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心思,那也是少了,这个真是。
在马超看来,怎么都是好,没错。统一战线,那可比之前强多了,可不。所以说还能不好,真是好啊,比之前好。他也是不奢求太多,马超只是想了,到时候北方异族大举南下,己方就算真是赢不了对方,好歹是打退、逼退他们啊,那是。如此的话,就彻底是好,那肯定是。只有说阻截不住了,那样儿真就是不好了,没错。那样儿就是最不好的结果,显然啊。不过
那之前,可以说让北方异族绝对伤筋动骨,这个的话,也没说是白阻截对方一次。如此的话,至少马超他们也是觉得可以,那肯定是。所以说最不好的结果,那是阻截不住对方,可却能让北方异族伤筋动骨,这个是最后大汉这边儿势力还能做到的了。当然了,这样儿的情
况,马超他们是不想让它发生。还得说是赢了北方异族,要不就是打退、逼退他们,最后是阻截住了对方,这个应该说是非常好,是他们的目标,没错。能做到如此,那确实就是好。马超、曹操,包括那些势力的老大,可都是如此想法,那是。那样儿的话,哪怕不是他们最终极的目标,可确实,是非常想要做到的,要不统一战线做什么?不想那样儿就不统一战线
了,真的。所以说都要那么做,显然就是有他们自己的想法的,是啊。可以说他们其实就和马超、曹操想法都差不多,或者说就一样儿,没错。因此,只要北方异族大举南下,那么大家统一战线,就有了同一个目标,那是,说是同一个梦想,其实那么说也并非就没道理。他们的最终目的,那是灭了北方异族,这个就算是他们的梦想了,没错。所以说他们是有同
一个梦想,如此说来也没错,确实啊。所以说到时候那就是统一战线,大汉大多势力都得来,那可是必须的。所以说到时候实力也是增加了,对付北方异族啊,如此来说,马超更有信心,那不很正常?就是比己方加上兖州军,就算是再加上个江东军,也一样儿是比三方都
强,可不是。多了那么多势力,那实力怎么都是超过了,不假。不过就只是超过多少的问题,那是,超过少了,超过多了,如此。马超和曹操的想法,他们肯定都希望是超过多了,不错。少了的话,那对付北方异族,这个肯定都是问题,在他看来,可不就是,所以说……
都想超过很多,那肯定是,多了实力就强了,如此对付北方异族,那获胜的几率大啊,可不是。反之,超过少,自然实力就增加少,那么对付北方异族,可还有什么优势?所以说这个也是,肯定是超过多好啊,马超和曹操/他们可都是如此想法啊,那是不错,所以说这个……那样儿是好情况,说明参战的势力多或者说他们拿出来的私兵多,再或者二者皆有,那也是
正常。肯定马超和曹操,他们是最期望着后者的,就是两种情况都有,那样儿肯定更好啊,是不错。对他们来讲,如今信心,就靠着到时候的统一战线,别的还没有呢,所以说这个……其他的,反正现在肯定是看不出来太多,那是。能看到不少的,就只是统一战线,其他的,
真就对不起了,马超和曹操/他们都是没看出来太多。实在也是,更多的东西,那只有说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了之后,那才能看得出来,现在的话,那就只能说是呵呵了,真的。对马超和凉州军,对曹操和兖州军,对他们双方来说这个好像都是如此啊,所以说……具体那还
得看到时候如何,而不是这个时候,看不到太多,那可不是。所以说也没错,两人还看不出太多来,倒是从情报中,是能知道各方势力的实力。哪怕不是具体的,但是大体上,他们却都知道,没错。毕竟两人可都是当主公做老大的,那是,所以对情报这个的掌握,那必然啊。并且两人都是非常重视情报,那都没错。所以说真心少有就是他们一点儿都不知道不清
楚的,确实。并非就没有,可终究是少,那没错。因此,两人对情报的掌握,那没说的。而大汉其他势力,可以说他们的实力又不是什么机密,是,不可能所有的东西两人都知道,但是大体上的东西,马超和曹操,他们还都知道,那是不错。毕竟细作已经探听那些家的情
报多久了?实在也是有年头儿了好吧,那是。所以说该知道的那肯定都知道了解啊,没错。可不是吗,那细作也不是一日两日一年两年了,多少年都是探听各大势力的情报。因此,哪怕就是再多的,也是能让他们给探听出来,只是说实话,不会是所有的,那没错。当然了,绝对是很多,不错。至少对马超来说,对曹操来讲,对他们是足够了,哪怕其中是有假的情
报,有不真实的很正常,可能全都是真的吗?当然不可能了,所以说就有了不真实的,没错。那么这个也是,确实就需要马超和曹操,他们最后仔细分辨了,那是。毕竟到了他们手里的情报,基本上都没大问题。也肯定是经过了层层筛选,最后到了他们手里。但是真实性确实就不好说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可不就是。还得说最后靠着两人分辨了,那是没错。
不过好在绝大多数,基本上就是所有的情报,两人还是能分辨出来真假的,那是。这个必须承认,这个本事两人还都有。当然了,实在说是分辨不出来的,不清楚的,两人肯定不会轻易相信,那也是。对马超和曹操/他们来说,只要了解那些真实的情报,基本上也是够了。
确实啊,毕竟真的还少吗?可以说很多,两人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就可以了,没错。而如此,马超和曹操,他们是可以做到的,能做到啊,那是。所以说情报对他们来讲,自然更多都是好处啊,利大于弊,那是。所以说其他势力的情报,基本上他们都很清楚,可
不是。还是那话,该他们知道的,自然是早就知道了,那是。该他们了解的,那自然也是早都了解了,没错。对马超和曹操/他们来讲,可不就是如此,确实。情报方面,可以说一直都是他们非常看重的,那是。从来都如此啊,没错。所以说知道了解的,那不是一般般的人能比的。好歹他们可都是当主公做老大的啊,别人,也就是孙策吧,毕竟算是一个级别的,
那能比较一下了。是啊,曹操是魏王、马超是凉王、而孙策是吴王。当然其中不同之处,那还是那样儿,就是人家曹孟德的魏王是朝廷承认的,这个名正言顺,也是很重要。而马超那个凉王虽说是自封的不假,可凉州军的实力在那儿摆着呢,所以说老百姓肯定认可啊。而
大汉的其他势力,想不认可,可人家实力在那儿摆着呢,你认可不认可,人家实力都强,是凉王,这个就是了,那实力摆着呢,你称帝都好使,没错。反而像江东军那边儿,孙策一个吴王,实在是实力不行,也就是江东之地,扬州那地方承认。拿到整个大汉来说,很多人
真心都不认可,没错。实在也是他们没有朝廷的承认,也没什么实力,因此,有点儿尴尬。是啊,毕竟己方实在也是没有实力,因此,在没有朝廷承认的情况下,自己这个自封的吴王,和人家马超的凉王,真心是不能比,一点儿都比不上人家。可以说自己这个吴王也是王那是不假,但是就在扬州好使,出了扬州,确实没多少人认了,这个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可都知道,
那也确实是。所以说实力啊,确实是决定太多了,那是。就看自己和马超,同样儿都是王,那不假,可就以为己方没实力,所以说自己这个吴王,那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了比不上人家马超凉王的,那是。而老百姓更多自然知道曹操是魏王,那也是朝廷承认的,没错。而他们很
多也知道马超凉王,毕竟人家凉州军实力在那儿摆着呢,那是。就自己这个吴王,出了扬州,真心没太多百姓知道了,没错。所以说孙策也是,更多都是无奈啊,真心是没什么办法。这个根本就是己方有没有实力,如果说有,那么自然就不是这样儿好吧。可惜事实就是没有,
所以就是如今这样儿了。自己这个吴王,在扬州百姓这儿,他们是认可,都知道。可出了扬州呢?挨着扬州的几个州,那也是有不少百姓知道,可如何能与马超的凉王比?人家那可是天下都承认的,但是再看看自己这个吴王呢?放眼天下,确实就属于不怎么被承认的了,没错。因此,这个根本还不就是实力,真的。确实是那样儿,己方有足够的实力,那就不是
凉州军来灭己方了,是己方灭他们,可不就是。所以在孙策看来,也一直都是,因为己方是三路诸侯中实力最弱的那个,所以说除了水军之外,其他的,可以说都属于是最弱的了,没错。他是不甘心啊,可再不甘心,其实也没大用,确实。因为也改变不了己方实力依旧是
最弱的这个事实。孙策是没办法,想让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都伤筋动骨,实力不如己方了,那不现实啊。
第三六二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五十三 )
那种想法孙策不是没有过,他也想过,可却也知道,发生不了。想让一方那样儿,基本上都不要多想呢,更何况是两方,那真的。因此,他就稍微那么想一下而已,太理想了,之后那样儿己方不就一统天下了?但是可能吗?还得接受现实啊,那是。现实就是实力不行,那些也是没什么可能,因此,那是不要多想了,还是想点儿现实的吧,没错。那之前那样儿,
那是不现实的,没错。与其说把希望寄托在其他方面,真就不如说己方更硬,增加实力啊,那是。自身硬,这个肯定是,你说要靠着别的,像凉州军灭江东军的时候,后者要依靠兖州军,可以说对方什么态度,应该说直接就影响到战局。是,也许并非就一定能影响到最后的
结果,可必须承认,江东军他们可是无比希望兖州军帮着他们和凉州军死磕,那可是。因此,他们一直都那么努力来着,可是没错。最后结果,哪怕是很难成功,或者说就成不了,但是他们可没放弃过,一点儿都没有啊,那是。所以说就是这样儿了,那也是如此啊,对孙
策对江东军他们来说,是。一直都没放弃过的啊,不过知道也是没什么可能了,那可没错。可以说这个是那样儿,实力啊,江东军是没有的,就人家有。他们梦想己方有,那肯定是,但现实……所以说因为没实力,这个也是,江东军孙策一个吴王,出了扬州那都不是被认可的,也是不行,可不。还是那话,人家曹孟德魏王,那是朝廷承认的,那属于名正言顺啊。
当然了,哪怕就不是名正言顺,可以兖州军那个实力来说,他们绝对,那是让天下人认可,没错。就像马孟起一样儿,他那个凉王确实不是朝廷承认的,可天下不认可吗?自然认可啊,因为实力,这个就是根本,那没错。所以说曹孟德和兖州军他们主要是靠着朝廷,哪怕大汉
早都是破船了,那不假,可必须承认,它还有用,那是,有利用价值啊。所以说他们靠着朝廷,这事儿没问题。要不像凉州军那样儿也行,马孟起是真有实力,所以说天下也认可。就只有己方这儿,孙策是知道自己家的事儿,除了说扬州之外,其他真是,也就几个州一些
百姓知道自己这个吴王,认可了。其他的百姓,哪怕听过的,可没把自己把己方太当回事儿啊,没错。这个就是实力了,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自然清楚,己方别说是有凉州军那样儿的实力,就有兖州军那样儿的实力,可以说都能让天下认可,真的。孙策知道啊,自己这个吴王,说白了,就是己方没实力,所以说才就算是挂着那么个名儿。既不是朝廷承认的,又不
能算是天下认可的,没错。因此,一直都是,当这么一个吴王,确实是让孙策比较尴尬,那是。连带着江东军他们也是,比较尴尬啊,没错。可以说天下大多百姓,叫曹操魏王的不少,叫马超凉王的也挺多,唯独就是叫孙策吴王的,除了扬州百姓外,其他州郡真心就没几
个了,真是。所以说实力啊,太重要了。就历史上来说,孙权在曹操称王了之后,他都没称王,为什么,没实力,这个才是根本。这就看出来身份的好处了,刘大耳朵那样儿的,实力也没说就超过了江东,可确实,他姓刘啊,所以说曹操称王了,刘大耳朵之后没几年也那么做,称王了。所以说孙权是又没名儿又没有实力的,他称王还是曹丕称帝之外,给他赐封
的,是啊。要说历史上孙权那点儿实力,还不能和如今的孙策江东军比,那是。但是这个主要是因为历史上没有如今有实力,那是。现在这个时代,马超所了解到的,那人口至少都比历史上多个六七倍,所以说其他方面呢,确实没有几样儿不是超过的。因此,历史上的孙权在曹操称王时候的实力,怎么都是不如现在孙策的江东军。可那时候曹操一样儿是不如现
在没错,而且那时候也还没像如今这样儿,孙权的实力,按照比例来讲,和孙策可太不一样儿了。毕竟历史的曹操也不是现在这个实力,而历史上的刘备更不是如今的马超,所以说孙权在历史上,那个时候,江东就算是有点儿实力,可缺还不敢称王呢,就刘备敢,所以这
个看得出来,实力啊,对孙权来说,就是。可刘备能,因为他姓刘,孙权可不姓刘啊,所以说就得靠着实力才行。如今孙策也是,没那个身份,也没实力,所以称王后确实尴尬了。还好,称王是江东这边儿都认可的,你看看要换成是称帝,那就完,阻力绝对大,孙策一时
半会儿,他是称不了就是了。称帝的话,如果说曹操那么做了,马超肯定是随后就跟上,孙策的话,却很大可能就不一定,因为这个阻力大,并且问题太多。看看历史上的孙权,其实就不难知道一二了,没错。为什么曹丕篡汉称帝,刘备之后也跟上,就唯独孙权没有,这个了解的都知道,就不用多说了。而如今的孙策,其人性格肯定和孙权不同,但是具体情况
来说,应该还没太大区别,甚至就是很多相同相似的地方,或者说就一样儿了,那没错。所以说看到历史上的孙权,其实就能感觉到如今孙策江东这边儿都如何了。是,那时候和现在,实力比不了,其实也不好对比。同期的曹操和刘备,历史上的他们也不是现在啊。曹操
兖州军如今更强,刘大耳朵是早被灭了,那没错。不过那时候的孙权,他心里肯定更多无奈,那没办法。如今的孙策,其实也是,确实。但是后者和前者的大不同,孙策敢直接称王,哪怕是尴尬了不假。可他看到了曹操成了魏王、马超成了凉王,他也是不甘示弱,成了吴王,
那可真是……孙权就比不上了,他在历史上就只能说是干看着曹操、刘备称王,真是。再看曹丕、刘备称帝,他也是没办法,无奈啊,是。说白了,还不就是一个实力的问题,那没错。有实力还是那话,不是人家来灭你了,是你灭他们,一统天下啊,可不是。而对如今的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可不就是那样儿。就因为没实力了,三方中最弱的那个,结果马超一直
都在想灭江东军,然后己方一统天下的脚步那是又进了一步,没错。一直都致力于如此,那可真是。灭了他们,己方一统天下的脚步是又近一步,那是。如此一来,对己方来说,怎么都是利大于弊的,是啊。马超就想着,早日灭了江东军,可不是吗。他和凉州军,那都是
努力中,就为了早点儿灭江东。看进攻交州,其实就可以说是最开始的一步了,那真不错。如今的江东军,他们就只剩下扬州了,就剩下那地方的六个郡了。不过马超和凉州军却都知道,很清楚,哪怕他们就剩下那六个郡,却依旧三分天下,强势诸侯。哪怕江东军确实,是到了他们三分天下以来势力的最低谷,那没错,但是破船还有三千钉呢,江东军真是“瘦死
的骆驼比马大”,那确实。那可比大汉强多了,真的。至少大汉是快要沉没的船了,可以说三路诸侯肯定要压榨出来它最后的价值,然后自然就舍弃了,没用了。可江东军不是那样儿啊,好歹他们实力可不是大汉能比的。朝廷的话,那只是个曹操手里的傀儡,没错。但是江东军可不是傀儡,人家只是实力三路诸侯中最弱,势力最差,但是那实力也不是大汉朝廷
能比的,没错。毕竟江东军三分天下了,那是。而大汉朝廷,就只是傀儡而已。以前刘协还想从曹操手里夺回来自己的权力,但是现在,他可真心没那么多想法了,没错。对其人来讲,如今自己最需要做的,那只是说让大汉在自己这儿能延续时间长点儿,别马上就被灭了。
是,自己肯定是大汉的罪人了,可自己知道对不起大汉的列祖列宗,但是能不能让大汉国祚长久点儿,那都是好啊。所以这个就是刘协的最终目的,早就不是夺权什么的了,真不是。他也不傻,早知道是不可能了,所以都n多年没发展大汉的实力了。刘协知道,大汉实力
越强,他曹孟德的想法就越多,没错。而且到了一定程度,他是一定会采取措施的。把更大的威胁,那是要扼杀在萌芽中,刘协很清楚。这么多年了,曹操可以说基本上都是那么做的,是啊。自己看到那么多,还能不知道?他可以说自己绝对是比较了解其人的一个,没说的。毕竟刘协是经常能看到曹操,尤其是他最开始来的时候,基本上每日都能见到其人啊,
可不。如今对方是去了邺城,刘协确实基本上是看不到曹操了,他倒是轻松了很多,确实。毕竟和曹操同在一个地方,刘协压力确实不小。主要是他总想,别哪日被兖州军把大汉灭了。如今大汉只有两种情况会被灭,一种是曹操不在了,他儿子继承大位,最后称帝,灭大汉。
要不就是马超一统了天下,然后自然也是要灭了大汉的,如此他好称帝啊。可哪一种情况,都不是刘协想见到的。因此,其人还希望曹操能长寿,并且一直能抵挡得住马超凉州军的进攻。至少他就很清楚,有曹操在一日,大汉就不会被灭,就是这么简单,那没错。因为其人
只想当汉臣,不会灭大汉,就是如此!可其他人,那真是不一定了,没错。别说是曹丕了,就是曹昂,他也那样儿,最后要走到那一步,肯定灭大汉啊。他和他父亲可不同,真心对大汉没什么感情,那都是。曹操的话,哪怕是到了现在,他也依旧是对大汉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情。可曹昂呢,对不起,其人对大汉,那可没什么感情。曹昂是受到了曹操不少影响,那都
没错。可是这个影响中真就没有曹操对大汉的感情。可以说更多的,他是看到了大汉朝廷那是自己父亲手中的傀儡……所以说既然都如此,还能指望曹昂对大汉能有什么样儿的感情?确实,真是没有啊。可以说大位到了曹丕手,第一时间他就会把大汉灭了。不过到了曹
昂那儿,那确实不一定了。因为其人可不是曹丕,到了他那儿,就算是再早灭了大汉,也绝对不会动作比曹丕还快,这个还是没错的,事实啊。所以说刘协的话,如今的他怎么都是希望曹操长寿,一直都活着,那最好。实在是他要不在了,那么就让曹昂继位啊,怎么都比
那个曹丕好。是,连他都是如此想法,可见曹丕确实,真心支持他的人,可没几个。比不上曹昂啊,那是。连刘协都支持曹昂,可不就说明很多问题,那是。当然了,他还是想曹操能一直活着,阻挡马超凉州军的进攻,那样儿真是最好,但是显然,好像不可能一直都那样儿啊,没错。毕竟其人年纪也很大了,关键是身体还不好,这个刘协太清楚了。如果说以前
的话,最开始的时候,他确实希望曹操早就没了,那样儿真好。可显然,“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如何,和现在不能比啊。当初是什么情况?现在呢?所以说那时候刘协是那么样儿的想法,也正常。可现在,真心不是了,没有了。都想着曹操长寿呢,阻挡凉州军的强
力进攻,那就是最好。只要其人一直都在,大汉不会被灭。可其人只有不在了,那大汉真就完了,因为只有两种可能其人不在了……
第三六三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五十四 )
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曹操病逝,他不在了,然后他儿子继承大位大业。第二种就是兖州军百万,奸雄陌路,那么自然其人也不会继续活着……无论哪种情况,最后大汉都是要被灭。只有其人活着,大汉才不会被灭。所以说曹操不在了,那确实不是入籍的刘协想要看到的,没错。毕竟两种情况,最后的结果一样儿,那却不是他想要的,是。因此,刘协自然现在就
是指望着曹操长寿,那是。甚至曹操儿子曹昂都想,那可真没错。由此也看得出来,他是真无奈啊。毕竟如今都什么时候了,可以说他就想大汉可别被灭,至少能拖一时是一时,没错。多了不说,再来个五六年,刘协也是觉得不少了,真的。当然了,要更长久的话,显然
更好啊。不过那样儿的情况,就他自己看来,不是没可能,但不是绝对的,就得说是看曹操能不能一直都在,而且还得说保证兖州军不被凉州军灭,后者别一统了天下。真那样儿的话,凉州军一统天下,最后就是大汉被灭,这个都不用说。自己还得把皇位禅让给马超,那
也是。这都是刘协一点儿都不想的,那没错。自己禅让皇位给马超?大汉没了,唉……他觉得自己是罪人不假,但是这个也真让其接受不了。当然了,刘协也知道,最后自己怎么都得说禅让皇位,那没错,就只是对象是谁,那真不一定了。马超、曹昂、乃至于说是曹丕,其实都有可能,那是。可他一点儿都不想禅让帝位,那样儿大汉就是彻底被灭了,没错。说
起来刘协不是看面子什么的不禅让,而就只是不想大汉被灭,那是。但是他也知道,早晚会有那么一日,没错。所以说他也算是准备好了,可以这么说。因此,这个事儿其实也是……大汉肯定要被灭,那是。不被灭的话,那是不可能了。只是说到底最后被谁灭,这个肯定是
不一样儿了,确实。马超最可能,曹昂一样儿非常可能,最后哪怕就是曹丕,确实也有机会,是啊。几率大的,那是前二者,至于说曹丕,刘协觉得其人没什么大机会,除非他能继承曹操的大位,那另说了。不过如今来看,最后还是曹昂啊,继承曹操的大位,继承他的大
业。曹丕的话,那是没什么机会。主要也是,这个在曹昂那边儿的势力,绝对是多,实力强啊。而到了曹丕那儿,确实势力就少,实力就弱了,没错。所以说这个肯定是,那确实。因此,最后除非说有什么大机会,要不就是说曹丕一下能咔嚓了曹昂,要不然的话,最后的大位大业,那一定是曹昂的,不是曹丕的。所以说这个那是,曹昂有实力啊,这个优势太明
显,曹操都站在他那边儿,那没错。谁让他支持嫡长子,而且又喜欢曹昂,这个没办法。曹操也是看不上曹丕,那也确实是。真心不喜欢他,就差厌恶了,没错。所以说曹丕最后,基本上他是斗不过曹昂的。不过可以这么说,曹昂继承大位,只要曹丕老实,那么他绝对是
能活着很好,那是。可曹丕继位,至少第一个就得咔嚓曹昂,那样儿他才能成功,之后还不知道要咔嚓多少兄弟,真的。所以说曹操也算是很看重曹昂这点儿,是。他就知道,可以说曹昂继承自己大位,他的兄弟,只要老实,那就没问题,还能挺好活着。可一旦是自己那二儿子继承大位,可以说别说是不老实的了,就老实的,只要他认为是威胁,那基本上就真
是要完……所以说曹操看得还是很清楚的,自己儿子都什么样儿,那是。可以说有曹昂在,基本上就有他兄弟的活路,但是曹丕继承自己大位,那真就是,他的很多兄弟都得被他咔嚓,真的。那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反而就是可能,甚至就是,没错。他还有什么不知道、不清楚的?是啊,真没错,所谓是“知子莫若父”,那真是。曹操因为和历史不同,太大太多
不一样儿了。对他来讲,历史上其人儿子曹昂,那是不在了,没办法,最后大位只能是给曹丕,而没别人更合适啊。但是如今曹昂可是一直都活得好好的,也是他最喜欢的儿子,没有之一,所以说大位大业,那最后只能是曹昂的,而不会是其他人的,没错。所以说这个……
历史不好假设,但如果说历史上曹昂没在宛城之战的时候被咔嚓,如果说曹冲也没病逝,那么到底最后大位真就能到曹丕手里?确实,真那样儿的话,就不一定了。毕竟曹昂如果还活着,那么其人至少是长子,甚至就是嫡长子,那时候曹丕母亲还不是曹操正室夫人,所以
……这个没错,历史上在曹昂还活着的时候,曹操的正室夫人可不是卞夫人啊。在曹昂没了之后,曹操才让她当了正室夫人。是,因为曹昂不在了,然后曹昂的母亲丁氏夫人也对曹操有意见,所以就离异离开了。她虽说不是曹昂亲生母亲,可绝对也是不差了,这个是。因此,之后才有了曹丕那样儿的身份,之前可不如曹昂啊,那是。所以说曹昂在的话,也是没
他出头儿之日,大多是那样儿。可曹昂不在了,曹丕自然就是有了绝对的优势,没错。历史上来说,他是最后的胜利者。除了说也是没活太久之外,其他方面,可以说其人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了,没错。可以说司马懿那个时候,都把曹丕当成是知己,那么一个人,能把曹丕
当成知己,这个也是说明很多问题,真的。曹操就那么和自己儿子说,司马懿不能重用,不能重用,可显然,曹丕是没听啊,没错。当然了,他还活着的时候,司马懿也算是才开始出头儿。之前曹操在,虽说也是用了其人不假,但是司马懿在曹操手下,那是真翻不起太大
的风浪来啊,可不是。可以说司马懿一直都有野心,这个肯定一点儿没错。可至少在曹操手下做事儿的时候,他可真心是不敢表露出来太多,那是。其实就算是到了曹丕时代,司马懿做得更多的,其实也是为了魏国。当然了,不得不承认,那时候的他也是最开始登上的历史舞台,关键是和之前大不同。曹操在的时候,他是用司马懿,可却还是很防范着他,没错。
但是曹丕,可以说是绝对重用司马懿,而且还对其人没什么防范,这个真是,那一点儿不错。说起来这个应该怎么看,可以如此来说,曹丕不会把自己父亲的话忘到脑后,那不会。但是其人重用司马懿,显然是有他自己的想法,这个必须承认。那么可以说他是不怕司马懿
如何的,这个应该是。可其人却没办法解决自己的寿命了,在三国时代确实,还说不上英年早逝,可放到后世,那就是,没错。而他和他父亲一比,显然曹操那身体倒是比曹丕好了。是啊,别看前者有头风病,那是不假,是一直都困扰其人的病患,没错。但就曹操那样儿,他还活过了六十没错,可再看看曹丕,就活到四十就没了,所以说他父亲在这个时代,那真
是可以说长寿了,但是曹丕还不是。他父亲比他强多了,很多方面,那都是曹操更强啊,没错。曹丕的话,可以说不管说是历史上还是说这个时代,他可真心是比不上他父亲,没错。如果说曹丕真是很多地方比得上曹操,别说是超过其父亲,就是和曹操一样儿,那么可以说都真心挺厉害,是啊。可以说曹丕真心很多地方都比不上曹操啊,这个一点儿没错。而后者
是超过前者太多了,真的。所以说在这个时代,曹操不喜曹丕,好像也正常。当然不是说曹昂就很有本事,超过了曹丕很多,那不是。可确实,其人突出的地方,那却是曹操很看重的,没错。可以说那些东西,在曹丕那儿,对不起,他是真心没看到多少,所以说曹操还能
把大位给曹丕?怎么都不能是吧,就得给曹昂啊,那是。历史上的话,他也是没更好的选择了,就只有曹丕,他算是那些儿子里本事最大的,是。曹昂要活着,曹冲要活着,也许会有变化,所以说……曹操那时候,在历史上他除了选择曹丕之外,还能选择谁?确实啊,没
别人了。可在这个时代,曹丕本来就不被曹操所喜,曹昂才是嫡长子,所以说他是要把大位给曹昂的,和曹丕就没什么关系了。对曹操来讲,这个事儿他早就决定好了,决定下来了,那是。给曹昂自己的位置,那是必须的。曹丕那小子,他要是老实的话,曹昂这个兄长真就不会把他如何了,曹操知道。但是曹丕要真是不老实的话,那么最后结果基本上也就只有一
个,没错,他也清楚。曹昂虽说不是他父亲奸雄性格,但是也确实,也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如果说是的话,曹操肯定要好好调/教一下,那是。对自己的继承人,他不觉得要像自己,那样儿并非就是都好。一样儿有不好的地方,那没错。因此,曹昂其实不错,他确实是
可以了。在这上,那确实做得可以,至少他父亲是认为行。曹操自然是知道,自己从来都不是个心慈手软之辈,而马超也不是,孙策一样儿不是。可真要说起来,比较一下的话,马超是绝对比孙策更狠心;而自己也是比他马孟起更;那没错,所以说这个比较下来就是如
此。而自己儿子自己清楚,那在狠心这上面,自然比不上自己,不如自己,那是。说起来他也不如马超,在这上,这个方面,曹操还是很有发言权的,他知道。在这个方面,自己儿子是不如马超,可不得不说,不如归不如,可差距没有那么大好吧,是。因此,这个他比不上自己没错,也不如马超,那不假,可差距不大,曹操清楚。所以说这个其实够了,真没错。
自己儿子在这上是不如自己,他知道,可这个不正常吗?说了,自己都超过马超,那心狠,没错。可自己儿子不如自己,确实也不如马超,但是没差其人很多啊,而且超过了孙策一点儿,这个都是曹操满意的,是。说起来在这个上面,要自己真说像自己或者就超过了自己,
他还真并不觉得是什么好事儿了,真的。曹操不会一下就认为怎么怎么好,就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那真不错,是啊。哪个多,那么就是什么样儿了,也许前者也许是后者,那确实都不一定啊。虽说他是肯定想着利大于弊,那是,可是实际情况到底说是,这个也不……
利大于弊是最好了,那样儿肯定是啊,不过最后到底如何呢,反正从如今来看,曹操是觉得好像好的地方还是能稍微多点儿吧,如此。当然了,这个并非说就是怎么都不会变化的,那不是。虽说不是时刻都在改变,可必须承认,现在看,是好处多点儿了,那没错。但是等到时候,也许就有所变化了,不一定啊。从好处多点儿到不好的地方多,那并非不一定,可
以说是很有可能,那没错。所以在曹操看来,也从来都不是说一成不变,那没有,所以……反正现在来看呢,确实是好处能稍微多那么点儿,那也是。暂时是不会变了,以后的话,估计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改变很多,那是。所以说不管如何,至少现在挺好,不是吗?所以说在
这上,他暂时是觉得都不错,曹操对自己儿子曹昂,那是满意的,是。不过显然,要是他更好的话,自然就也是更好了,真没错。
第三六四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五十五 )
望子成龙,曹操也是那样儿想法,和大多数人都没什么大区别,没错。只是他更知道,更清楚,自己儿子到现在,基本上他是不会有什么大进步了,确实。曹昂的话,在个人本事上面,曹操也不觉得他还有什么发展。都已经如今这么个年纪了,自己儿子都三十多了,真心说他都已经定型了,没错,没有什么大的提升,只能说是增加经验,如此自己这个做父亲的,
那还是知道。曹操不觉得自己能把自己儿子再提高多少,可出征时候总带着他,怎么都是好的,没错,利大于弊啊。为了给自己儿子增加经验,曹操就那么做,一直都是。可以说对其人来讲,这个都没什么,还是应该的。倒是马超那边儿,他确实很少带着马焕出征,上一
次去交州,那也真是难得,没错。马超知道自己年纪也大了,最后大位怎么都是要交给自己儿子的,那是。所以说带着他从出征,让他增加些经验,这个确实还是需要的。虽说自己儿子其实还有提升的空间,不过确实,这个也不大了,没错。他作为父亲,自然还是很清楚,
是啊。所以说马超基本上也和曹操一样儿,那是。更多的是不同,但是一样儿的地方也有啊,没错。其他的不多说,就说望子成龙,不管说是马超还是曹操,他们其实都一样儿,那是。而曹昂比起马焕来,这个就不得不说,是差了点儿。显然还是马焕强点儿,那没错。如果说是曹昂强,那肯定是,曹操满意了。可显然,马焕就比曹昂强,他是清楚,因此是马超
满意的,是啊。就因为自己儿子别看不如曹操、孙策他们,那都没错。可确实,比他们儿子可要强,那是。因此,他确实也没什么不满意的,要奢求太多,显然不那么现实啊,是。毕竟自己有地方都不如他曹孟德,那么指望自己儿子超过曹操?能有那么一点就不错了,真
的,再多哪有了?所以说马超也是所想很清楚,从来都不奢求什么,那都没用,可不是。确实不错,别说是他了,就曹操也没什么区别,真的。可以说他带自己儿子才出来那么一次,但是曹操呢?可比他多太多了,其人是从曹昂比较年轻时候,那就开始锻炼自己儿子了,没
错。至于说马焕,他都是从小孩儿开始就被自己父亲严格教育,可必须承认,比起曹操早带着曹昂上战场,马超也才刚带马焕到战场。这个也得说曹操年纪大,曹昂岁数也不小。马超和马焕,那年纪比他们,可是小不少啊。可不是,对马超父子俩来说,这个绝对是优势,那没错。尽管说起来他也知道,自己一直也没带自己儿子出征,要不不至于这样儿。看看人
家曹操是吧,做得可以说比自己好,那是。因此,曹昂在军略上面,马超可以说他应该是很有经验了,那没错。而自己儿子在这上面和对方的差距,其实就是经验,而不是其他的。他自然是清楚,马焕武艺可要超过曹昂,那都没错。后者的话,武艺真是不如前者啊,没错。
不过在战场之上,显然你当主公做老大的,确实是没有什么太大的用武之地。真心说,以前凉州军和兖州军都没有什么实力、势力的时候。那曹操和马超,甚至后者亲自战场上斗将,那也不是一次啊。甚至都带兵攻过城,那真没错。可你再看看现在,是再也没有那样儿的事儿了。对马超和曹操/他们来讲,守城的话,是对方来灭己方,兵临城下了,那是有。可在
战场上斗将,甚至带兵攻城,那真是没了。这个曹操肯定不想,基本上现在他是一点儿都不想了,真没错。就只有马超,也包括孙策,就他们还在想在战场上斗将,那真是好啊,没错。但是显然,这个他们想法挺好,但是手下不会有一个同意的,没错。谋士不用说了,他们不可能同意,对自己主公,他们都得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那是肯定的。而武将的话,
他们基本也不想自己主公亲自和敌军武将单挑,那样儿的话,不直接就说明了他们的无能,没有本事?在武将看来,斗将何须自己主公亲自下场?就有他们,其实就足够了,那是。可以说谋士所想的是自己主公的安慰,这个没错。但是武将,显然他们更多所想不是那个,就
是面子,这个更多,没错。对他们来说,这个自己主公下场去和敌军将领斗将,那就是让他们丢脸丢人的事儿,是啊。这个不直接就说了,他们都不好使,还得让自己主公亲自下场。因此,武将其实也是,他们一样儿不想也不再会让自己主公去和敌军将领斗将了,可不错。
可以说谋士和武将,他们所想确实是不同,那不假,但是结果却都一样儿,那就是都不想自己主公亲自去单挑斗将,也不想他带兵攻城什么的,那是。所以说以前是有,那不错,可现在呢?真心都没了,不管说是凉州军还是兖州军,也包括江东军,可以说他们的将领、谋士,就真是那样儿的想法啊,确实。所以说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了,差距大了,不同啊。
以前可以的,多少现在都不行了,那没错。也是,以前不行的,现在是行了,那是。所以说这个情况就是如此,好的不好的,肯定都有啊。不过是看利大于弊还是说弊大于利了,那确实不错。对马超来说,他如今是安逸习惯了,早就不下场和敌军将领单挑了,是啊。就孙
策的话,他也和马超没大区别,习惯指挥了,而不是去斗将。更不是带兵攻城什么的,是。马超和孙策他们都习惯了,更别说曹操了。应该说其人是早都习惯了,那是。而且还得说,他和马超还有孙策,和他们都不同,那是。曹操只是顶级谋士,却不是一流武将,不是大将
啊,所以说和马超还有孙策,和他们太不同了。因此,让他去和敌军将领单挑,去带兵攻城,那才是不习惯啊,可不是吗。曹操以前,他也基本上不和敌军将领斗将,那是。可确实,其人是个二流武将,那没错。他那武器就是长槊,横槊赋诗吗,槊就是他的兵器,一直都是。然后他还有两柄宝剑,倚天剑和青釭剑,确实是属于三国中比较有名的兵器了,没错。而和
两柄宝剑齐名儿的,其实就那么几件兵器了:方天画戟、雌雄双股剑、青龙偃月刀、七星剑等等,还有其他的,不过确实不多。十个之内,那没错。所以说那些都是,神兵利器啊,可不是。所以说那样儿的兵器,真心少,整个三国其实也没多少啊,是。可以说多了的话,
那就不是神兵利器了,没错。当然了,马超如今手里也有神兵,他的湛卢剑和兵器枪还有雪饮刀,前者绝对是神兵,而后二者也绝对称得上是利器了,那是。因此,就他自己手里的神兵利器其实就不少,还有别人的呢,凉州军众人的。当然了,曹操兖州军孙策江东军,他们两军那儿也有啊,是。所以说肯定不是马超不是凉州军的专利,人家也不是没有。但是说
实话,确实是少啊,那没错。就属凉州军那儿多啊,没错。所以说这个肯定也没错,在神兵利器上面,马超和凉州军是占不少优势。不过就只是这么一个方面,他也是不看重啊,确实。对马超来讲,只能说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优势,那才是他看重的,而其他的,那真不是了。神兵利器什么的,是马超是喜欢的,那不错,可他绝对没看重啊,那是。想让其看重,
那肯定不是这个了,确实。其他的东西,那确实有,不错。可怎么都不是神兵利器方面,实在是这个好像也起不到什么决定性作用,是啊。因此,只有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那是会被马超所看重,还有些其他的东西,没错。可绝对是不包括神兵利器啊那些,那绝对没有
了。而别的,那自然有,是。也别说是马超了,就曹操和孙策,他们也是没大区别,真的。对神兵利器有喜爱,可却没什么看重,那真没有。对他们来讲,更多的可能是喜欢而已,还有就是一个意义,也就那样儿了。再多的,好像也没了,是啊。不是他们不在乎在意,实在
是他们自己都不参与单挑什么的战事,那神兵利器,除非像曹操那样儿,咔嚓人的、助威的,那另说了。神兵利器,那可以说都有一定作用的,没错。至少是兵器啊,兵器不就是用的?所以说真是,他们一点儿都说不在乎不在意,那是假话。可确实,真心是不看重啊,没错。也就是说它们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时候,那倒是好了,就变了。想不看重,那都不可能,
是吧。可显然,现实就是没那样儿好吧,所以说他们还是,不会看重啊,至于说在乎在意,那很正常。带着自己家人回了茂陵一次,回来之后,马超确实感触挺深。主要还是那样儿,他觉得以前的话,自己为了天下战事,那付出的更多。而显然,对家人关心就少了,那没错。
因此,如今马超是看出来了,他也是想到了,显然就得说是自己更该多关心家人了,是。尤其自己家人之前还不和自己说那么多,所以说马超是忽略了不少,那没错。所以说这个确实,需要啊,没错,他如此想法。以前自己确实是忽略太多,而自己家人还不说,这个马超
也是,他觉得还好自己是发现了,挺好。而家里人对马超的一些改变,还是没多说什么,也正常。就像之前他们也不多说一样儿,那是。可对他的变化,家里人自然是愿意看到的,没错。所以说对此那都是放到心上了,哪怕嘴上不说什么,可那个重要吗?真心不重要啊,而且他们觉得马超能做到如此,改变其实不少,已经就是挺好了,更多的,他们没有奢求啊。
是,在马超家里人看来,让他改变多少多少,那就是奢求。可以说现在这样儿,他们还是觉得不错的,那是。怎么都比之前强多了,不错。所以说再多的话,马超家人都不会想,觉得是奢求,没错。毕竟他如今有了如此的改变,就是如此,那绝对是大变化了,没错。家里
人如此想法啊,是。可以说马超能如此,那绝对是好了,比之前不强多了,真的,那确实。还是,马超家里人,他们对此,那还是知足了,确实。他是不知道,自己如此的改变,倒是让家人很知足,那真没错。由此也是能看得出来,马超家人是真心对他没有太大的要求,不
错。要不然的话,之前就得说是和他说很多了,没错。但是他们没说过那么多的话,显然是说明了不少问题啊。马超现在是不知道那么多,他也没想那么多,也许以后的话,能知道。不过不管如何,至少他是改变了,有所改变啊,那是。可以说对马超来讲,如今的改变,那绝对是不容易的。当然了,那要让他一下就改变很多,那绝对不是说很简单容易的事儿啊。
在马超看来,可不就是,自己改变,如今来说,其实也是不容易。当然了,对他家人来说,那更难得了,没错。别看他们不多说什么,可都是心里有数,真的,就只是不多说而已。是,毕竟可都知道马超的压力,这个属于比较基本的,他们有什么不知道的。可以说马超最大的
问题就是对付北方异族,他们都清楚,然后就是一统天下,没错,所以说都是,还有什么不知道不清楚的。
第三六五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五十六 )
毕竟身份在那儿摆着呢是吧,可以说马超家里人,凉州军上下所知道的,他们基本也没有不知道的;而凉州军他们不知道的,很多却是马超家人知道的,那是。毕竟身份在那儿呢,这个远近也确实,显然是家里人近啊,那可不就是。所以说那可没错,还得是家人,他们肯定知道更多,没错。比其他的人知道多啊,那多了去了。毕竟远近还是分得清楚吧,马超更
多的,自然就是家里人知道更多啊,没错。其他人,哪有他家人知道多,那真是比不上啊。这个肯定是家人知道多,可不是。其他的,终究比不上家里人,是。在马超那儿来说,或者说在绝大多数人那儿,可不都是那样儿啊,确实。所以说这个都正常,家里人要不知道那么
多,那倒是不正常了,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家人知道不少啊,比一般人知道多了。毕竟家里人多少都是了解你的,是啊。当然了,你不能说你手下就不了解你了。其实说起来也一样儿了解,不过确实,和家里人没法比啊。因此,就是如此,可以说家里人就是知道更多,
肯定是啊,那没错。或者说家人不该知道更多吗?马超他家里人虽说话不多,可确实,知道不少啊,就关于他的。肯定是比其他人知道多,那没错。就得说是,可以说肯定是家人知道更多,可不是。所以说这个那是,家里人知道更多,必然啊。话不多说,但是绝对知道多,是。作为手下的,那话肯定不会少了,可他们也是没有马超家里人知道多,那没错,所以说
这个也是……在凉州军那儿,是那样儿,其实就放到曹操还有孙策他们那边儿,也没大区别。那确实,可是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在他们那儿也是没大区别了,那是。他们家里人一样儿了解他们啊,比其他人可了解多了,没错。所以说也别说是马超,曹操和孙策,凉州
军如此,兖州军和江东军,确实也没大区别。或者说对其他人来讲,好像也是没大区别,可不。那没错,可以说对其他人来讲,难道就不那样儿?确实,那不是绝对的,不会是所有人了,不假。但是大多数,绝大多数,肯定都那样儿啊,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肯定是都
差不多了。那有大区别吗,现实就是没有,那是。所以说这个事儿也是,那都差距不大啊,可不是。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己方都如此。就是普通老百姓,其实也没太大区别了,真的。这事儿就是如此了,家里人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他人有吗?所以说这个是那样儿啊,家里人自然就知道多了,而其他人知道少啊,可不是。现在就是这样儿,那是没什么太大的
不一样儿,大多数人都那样儿是吧。不过这事儿马超显然不看重,这个正常,曹操和孙策那儿,他们也没什么不同的。毕竟还是那话,只有说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东西,那才能说是让他们看重。可以说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看重的东西,应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那没错,
也是事实啊,真的。家里人比其他更了解自己,知道更多,那不是正常的?至少他们都认为,那确实很正常。真就是说,他们要知道比其他人少了,那反而是不正常了,没错。可知道多,那不正常?真心正常啊,没错,所以……他们也不会说多想,没大用,亲人自然是知道多了,那没错。他们知道多,那总比敌军细作知道多好吧,那没错啊,是一点儿都没错,
真是。那肯定是,对马超、对曹操、对孙策,对他们来说,其实都是如此,那确实不假。自己家里人知道更多,亲人知道更多,那没什么,反而正常。可要是敌军的细作知道更多,那就是问题了,没错啊。不过好在他们都清楚,都是家人知道多,而显然细作是知道少了,那没错。当然了,细作探听情报都不是一日两日一年两年了,确实还是那话,该知道了解的,
那是绝对都知道了解了,没错。对他们来说,那可不就是,所以说这个事儿那就是如此啊。因此,如今就是这么个情况,可以说三方都没大区别啊,那是。而他们显然也是,对己方的细作,那确实都是满意的。马超凉州军胜在财大气粗,所以说凉州军的细作那是有着坚强的
后盾支持,要钱有钱,要人自然有人,有足够的钱粮物资啊,没错。而兖州军,他们自然是胜在这个细作本事不错,探听情报的水平,那稍微是比凉州军要强那么点儿。确实,这个不是所有的,但是不少细作都是,所以总体上来讲,那就是了。毕竟兖州军探马天下第一,
这个他们细作其实一样儿可以说是最强。不过探马是比较明显,细作的话,却不是那么明显啊,没错,是。兖州军的探马,那可以说绝对是冠绝天下,天下公认的。马超和孙策,他们可都知道,凉州军和江东军他们,那也是认可,没错。确实,就探马来说,那绝对是兖州军最强啊,没错。那比凉州军比江东军都强了。而说起来细作方面,也是兖州军,他们能稍
微比凉州军强点儿,这个哪怕后者财大气粗,但是总体比较的话,还得说是兖州军,最后是江东军,他们还不行。可以说兖州军在这个方面那确实,肯定不是江东军能比的,哪怕就是凉州军,其实也差点儿。所以说在这个上面,那就得说是兖州军强啊,凉州军和江东军他
们还不如。但是不管如何,至少有一点没错,就是在这个上面,兖州军强,比凉州军都要强点儿,所以说哪路诸侯都有冠绝天下的。凉州军不用多说,随便说一个,实力就是大汉最强。兖州军的话,那探马水平冠绝天下,哪怕就是细作方面,总体上确实也都超过了凉州军
啊,哪怕就只是那么一点儿点儿而已。可哪怕就是那一点儿,却也是超过了,没错。而最弱的,那自然就是江东军了,没错。他们是三路诸侯中,实力最弱势力最小的,所以说在细作上面,自然是比不上凉州军,更比不上兖州军了,没错。可他们一样儿是有冠绝天下的,那就是水军啊,可不就是。如今的凉州军,他们水军是有,也不少,可战力终究是不如江东
军。而兖州军就更别说了,他们连凉州军都不如呢,关键是还没多少水军,曹操和兖州军众人都觉得用不上那么多啊,所以……毕竟他们不会和江东军战,那么基本上就用不着水军了。而和凉州军,说起来和他们斗了那么多年,大大小小的战事可以说也多了去了,无数啊,
但是有一次水战吗?所以说在曹操和兖州军他们看来,不是说己方就一点儿都不需要水军,实在是不需要那么多好吧。因此,兖州军的水军,那可不光说是三方中实力最弱的,最没有实力的,更是人马最少的,没错。毕竟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来看,己方好像真心不需要,是不是?这个还真是,是事实啊。所以说这个时候,兖州军也有水军,那是不假,可人马最少,
也是最弱,确实。怎么都不能和凉州军还有江东军比,那是。不过确实,在曹操和兖州军他们看来,这个实在是不需要啊,没错。真要说需要的话,曹操早就增加水军的实力了,不至于说现在这样儿。至少如今他可看不出来什么,增加水军己方有很大利益?可以说水军的增加,那是要多少钱粮?关键是还用不着,如今就是,所以说那么去增加了,就是弊大于利,
而不是利大于弊啊,所以曹操和兖州军暂时是不会增加水军人马了,那没错。以后的话,那到时候再说。这个曹操和兖州军的话,他们肯定要看具体情况,再说这个。毕竟他们和凉州军争锋,至少现在还用不着水军,是啊。就是和江东军,要说去进攻长江,那是需要,可
这个时候,那是不需要,没错。毕竟曹操可没想着去灭江东军,那不老玩笑吗?别说己方到底有没有那个实力,就说最基本的,这个如今江东军存在,那是比他们被灭,对己方更有好处,没错。所以说曹操怎么说,就只是他一方的话,这个时候,他是不会说灭江东军的,
哪怕进攻都没有。而以后凉州军要灭江东军的时候,他自然知道怎么去做,到时候具体情况都出来了,所以肯定都是做那对自己对己方都利大于弊的事儿啊,没错。而这个基本上就是曹操带着兖州军,最开始的话,他们是能和凉州军战,这个很正常。不过之后呢,可以说等江东军要被灭了的话,兖州军一直都做着对他们利大于弊的事儿,最后很大可能就和凉州
军一样儿,都去灭江东军了,那是。因为最开始,显然是和凉州军死磕,那样儿是利大于弊。可之后呢,那就会变成了,和他们死磕,弊大于利了。那样儿一来,曹操确实就不能让兖州军那么做了。而灭江东军是利大于弊,那么他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去做,没错。所以说江
东军那样儿,兖州军最后如何,说是已经注定了,其实也对。至少他们就会去做利大于弊的事儿,这个没错。那么显然,除非你江东军能让曹操和兖州军看到,只要去和凉州军死磕,保住江东军,那样儿是利大于弊,那么这个结果就是曹操带兵和凉州军死磕了,没有其他的
啊,确实。可那种情况,基本上就不要想了,没什么大几率可能啊,就是。说起来最开始,那兖州军肯定是死磕凉州军,想保住江东军。可事实是他们能行吗?而且以江东军的实力来说,马超带着凉州军要灭他们,还灭不了?所以说开始曹操是带着兖州军和凉州军死磕,那时候利大于弊就得那么做。可之后呢,显然就有所改变了,没错。就变成了和凉州军一样儿,
去灭江东军,那就是利大于弊,所以说那时候的话,曹操会如何做?他带着兖州军,只有那么一个做法。而江东军虽说一直都是致力于想改变曹操和兖州军的最后想法,不过显然,显然他们认为保住江东军,他们和凉州军死磕就是利大于弊,一直都是。那么这个可以说真
心不容易,至少要江东军有足够的实力,那样儿的话,自身的硬实力有了,就能说很多话,没错。你实力够了,那么自然而然,这个说话也硬气了,没错。你实力一塌糊涂,人家来灭你,那么最后这个自然是都能成功,实在这个实力上面,那差距还是不小的,没错,所以……
因此,江东军是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一点儿都没有。当然了,他们确实也清楚,想要改变最后曹操和兖州军的态度,确实就是在于己方,而不是他们兖州军。毕竟曹操做事儿,那少不了就是利大于弊的,确实是啊。他认为利大于弊的事儿,基本上就没有不去做的,哪怕就只是能得到小的好处,这个是。当然了,能得到更大的好处、更多的利益,那样儿曹操肯定
是觉得不错,是。所以说就看江东军最后怎么能把它变成是曹操去保住他们利大于弊,这个就是。反正就现在的话,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确实是没做到,那是。到时候的话,那也不知道。当然就看现在这个形式,到时候也一样儿做不到,改变不了曹操和兖州军的最终态度。
他(们)和马超一样儿,都来灭己方了,那么己方必被灭,因为怎么也是挡不住天下两路诸侯的进攻,那是,要如何守住?
第三六六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五十七)
守不住啊,那是。江东军对上一方,对上凉州军他都要不行,要被灭,更别说是对上两方了,真的。可不是,凉州军加上兖州军,一起灭江东军,后者是必被灭啊,没错。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可没自大认为己方能对付得了凉州军加上兖州军了,是。对上他们两方,这个己方就一个结果,那是必被灭啊,没错。所以还是那话,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就都一直在想着改变
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最终想法,那不比什么都好?确实,都是一直在努力着,增加己方的实力。是,那没错。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讲,不管说是最后结果如何,这个增加己方实力,那总是对的,是啊。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也肯定是能让凉州军他们最后伤亡更多啊,没错。
如果说这里也有兖州军的话,他们和凉州军一样儿,最后是要灭己方,那么也是,绝对会让他们同样儿损失多啊,没错。那可不是说就只针对凉州军,可以说只要来灭己方的,那么就得说有他们要伤亡不少的准备啊,那是。可以说己方就一直多那么做了,那可确确实实没
错。反正那么做怎么都是好处多,利大于弊,确实。那么对孙策对江东军,对他们来讲,确实没有什么理由不那么做好吧。当然了,这个他们也有其他的想法,想着到时候还得说是求着人家兖州军,让他们和凉州军死磕啊。不过这个确实,只要他曹孟德是那么认为了,认为保住己方利大于弊,他们就没有什么理由不和凉州军死磕,最后就是为了保住己方,可没
错。是啊,那保住己方利大于弊,他们就得是那么做,没其他说的,必须必然,可没错。利大于弊的事儿,这个他没什么不去做的。尤其曹操和马超还不同,后者是有点儿看不上小好处,少的利益,但是曹操显然不是,孙策也那样儿。所以说肯定是啊,曹操可不嫌弃利益
少。就马超那样儿,可以说曹操和孙策,他们都不那样儿,哪怕就是北方异族,他们也是,不觉得少小的好处、少的利益,就不要了,还要啊,那是。所以说就马超,终究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和这个时代的人,那是有很大的区别,是啊。不一样儿的地方,那真是不少啊,
确实。哪怕在这个时代,马超都生活了四十多年,但是必须承认,哪怕就是到了现在,其人身上依旧是有不少现代人的一些思想想法之类的,那还只是最基本的,是。毕竟说起来有不少东西,是马超根本的东西。身体什么的,那都是这个时代的不假,当时灵魂终究是一千八百多年之后的啊,没错。不是如此的话,也许马超能比历史上的时候混得好点儿,当时说
起来还得依旧给刘大耳朵打工,那是。和如今来说,那真就是天壤之别啊,可不。如今别说是给刘大耳朵打工了,直接都灭了对方,马超心里爽啊,就这么一件事儿。是,就看是他的三大目标之一,哪怕就是最轻易能达成的,可必须承认,那也是三大愿望啊,可不是。前
两个那是一统天下和阻截住北方异族,那是。把灭刘大耳朵这事儿和那两件事放到一起,不是马超觉得灭对方和那两事儿一样儿。可确实,马超不得不说,自己把灭刘大耳朵的事儿变成自己三大愿望之一开始,就很努力想着早日达成三个愿望,没错。是,灭刘大耳朵的事儿,实际上不能与一统天下和北方异族比,可马超可以说对三件事儿一个比一个看重,那也
是都没错。说起来历史,他是不管历史上如何,如今自己就是如此。历史上的马超,说起来对其人,如今的马超确实不喜欢,这个就不多说了,了解点儿的倒是都知道。只有说演义里的,如今的马超确实觉得还可以,主要是这么两个形象。但是不管哪个,都是非常认可其人武艺的,那是不错。要不也不会有那话了,前三国时期看吕布,之后其人被咔嚓之后,那
就看马超了。马超确实武艺不错,其人创造的剑法,那都流传到之后了,那真是不错啊,是。所以说其人不管说是在历史上,还是演义里,确实都是武艺高超,那没错。而如今的马超,自认为自己比历史上强多了,这个不光说是人品,就武艺的话,其实也超过了点儿。至
少步下那绝对是超过历史上的马超,如今其人是有信心。而他对历史上的马超看不上,倒是演义里的,算是还可以,那是。因此,好在自己也是不像历史上其人那样儿,不过这个也是,自己终究是一千八百多年后的灵魂,怎么能和历史上的其人很像呢,确实不像历史上的
对方啊。倒是和演义里的,那倒是有像的地方,没错。马超自己,那最有发言权了,不假。自己和历史上的话,确实没几个地方很像,确实,和演义里,倒是多地方像,也正常。毕竟历史上马超那个人品,就不用多说了;而演义里,确实,至少马超觉得是可以的,那是啊。让他选择,自然是觉得演义里可以,历史上的话不怎么样儿,一个不孝的人,就只知道为了
自己,鄙视之。演义里不是啊,至少马腾被咔嚓,和他儿子没什么关系,而且马超还一心想着报仇,那是。这个是啊,杀父之仇那是不共戴天,演义里描写的马超,至少不是个不孝的人啊。但是历史上呢,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所以说这个是,确实啊。还好如今马超是觉得
自己可别像历史上那样儿,那确实是挺好了。不过显然,如今这个时代,虽然自己父亲不在,是和自己没那么大关系,那不假。可马超却不得不说,也许自己小心谨慎的话,更如此,那么会不会就避免了?那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反而还很有可能,是啊,所以说这个……
但是这个也确实,不好假设,那没错,马超也没多想,就只是稍微想了那么一下而已。毕竟你要说他从来没那么想过,那绝对是假话,想过啊,那是。可也确实,没想那么多,不错。至少想多的,就是对付北方异族的事儿了,没错。而哪怕就是一统天下,这个和北方异族比起来,显然马超所想的,那还是对付北方异族的事儿多,是啊。然后才能说是想一统天下了,
而自己父亲的事儿,他也就只是想过那么一次而已,对,就是。毕竟也是不好假设的,历史都已经造成了,事实了,你还多想什么?可不就是,再多想什么,其实都没大用,或者说就是没用,真的。还不如多想一下对付北方异族的事儿,因为他们如今还没有大举南下,所
以马超都觉得,多想一下,其实可能是有用的,没错。既然还没成为历史没有成为事实,那么可以说,这个可真是,那变数多了去了,真的。马超自然是知道那样儿肯定,怎么说呢,变数多了,更多的,可能就是不好。不过在对付北方异族的事儿上,他觉得变数多了,反而可能是好了,好处更多点儿吧,利大于弊啊,那是。因此,现在想那么多,可以说到了那时
候,己方是不是也能应变不少了,是啊。所以说马超觉得在没有发生的事儿上,想很多的话,可不一定就没用。尤其是像对付北方异族那样儿,可不是。也就像自己父亲的事儿,自己已经是真不需要如何想了,都早都已经成为了事实,你就算是再如何想,可是能改变吗?确实,是改变不了什么了,没错。在马超看来,可不就是如此啊。所以说如今就是这么一个
情况,那是。马超是怕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现在还怕呢,可不?不过还是那话,和之前比起来,他惧怕少了,这个也是不错。说是进步了,其实可以这么讲啊。你必须承认,在大汉这边儿,那都是往更好地方发展了,是。而北方异族呢,虽说是不想承认,但是那没错,就
是人家也一样儿是增加了实力,可不。甚至说起来,人家增加实力的速度,其实是要超过大汉这边儿的,是。因此,就想靠着这个增加实力来和对方缩小差距,那还别多想了。除非说北方异族真是出来天灾**,那另说。要不然的话,也真是,看不到有什么可能啊,确实。
比如说来个瘟疫什么的,哪怕就是小范围内流行,都肯定是让北方异族的实力损失。如果说真要是大范围的话,那么他们肯定损失也就大了,没错。甚至都得流行到大汉来,那也并非不可能的,真是啊。不过显然,马超是不觉得那样儿有什么不好,只要利大于弊,自己也都认了。是啊,他觉得瘟疫那东西也控制不好,真要跑大汉来了,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当然
了,不来是好,但是他显然是希望北方异族的瘟疫严重,这个肯定也是。所以说哪怕蔓延到大汉来,他都认了,只要北方异族严重,那其实就可以了,没错。不过那确实,不一定啊。看着好像可能北方异族那儿会严重,可这个几率其实没那么大,这个也是不错,所以说那……
这个确实是不错,那确实。马超宁可是让瘟疫蔓延到大汉这儿,那不错。可只要严重,那就足够咯,没错。当然了,不严重的话,显然也是蔓延不到大汉,那也是。只是那么一来,可以说北方异族实力肯定也是损失了,只是相比严重的话,那只是损失少了,那可没错啊。
瘟疫严重,可以说都蔓延到大汉来的话,那么北方异族损失必然不会少。所以这个总体来讲,倒是马超乐意看到的,哪怕大汉这边儿一样儿会损失。可还是那话,只要北方异族损失多了,那么大汉这边儿损失更多的是百姓,可他却是认为值得啊,没错。如果说损失少了,就只是北方异族,哪怕真少,可也不是不行,马超一样儿是觉得不错,那可是,所以说……
还是那话,确实那样儿,不管北方异族最后到底损失多少,反正有就是比没有好、比没有强啊,那是。聊胜于无,马超太清楚了,他也确实从来都是如此想法,那是。毕竟这个多少年了,那都是没有啊,没错。也就是明年,马超觉得这个几率很大,那可真是,所以说……
毕竟明年的话,一个瘟疫,这个几率肯定不小,那是。明年,他就觉得这个事儿可以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了,那是。如果说那样儿的话,还有什么不成功的,没错。所以说到时候北方异族地盘儿一来瘟疫,那么可以说就足够了,至于说大小,那确实是自己还有己方所决定不
了的,是。当然了,在马超看来,最后怎么都是北方异族瘟疫严重更好啊,可不就是。严重好,哪怕蔓延到大汉地盘儿啊。还是那话,对马超来将,这个就是舍得舍得,没有舍的话,哪有得?真是,至少不舍弃一些的话,就想从北方异族那儿得到些什么,他觉得是不要想了。哪怕在对方地盘儿上没那么严重,可必须承认,那样儿都得是己方细作付出很多啊,那可不
就是。所以说这个事儿是不错,马超一直都是如此看待的,舍得舍得啊,没有舍就没有得。不说别的,就北方异族这个事儿,那就是如此。可以说想不付出就得到什么,这个想都不要多想,是真没什么可能啊,那是。所以说他自然是知道,那可以说不付出,尤其是己方这儿
没有舍的话,那就是没有得啊。对付北方异族那么费劲的事儿那么困难,哪有那么简单啊,确实。所以说不舍弃不付出,就没。
第三六七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五十八)
不舍弃不付出就想得到,至少马超是不觉得能的,至少自己这儿、己方这儿,那确实是没有了,没错。多想那些,那是没什么可能,想不舍弃点儿什么、不付出什么就得到,这个真是不要多想了,是啊。他可都觉得那不现实啊,人还得说是接受现实,是。不现实的东西,想了那也是妄想,马超认为。好在自己基本上不那样儿,己方也是,所以说这个其实就如此
啊。毕竟那些都没什么用好吧,确实。对他来讲,那自然都得去做有好处的事儿,怎么都是利大于弊,没错。因此,马超不是那样儿好吧,可真不那样儿啊。想那些,最后可能就不是利大于弊了,而是反过来的,弊大于利。所以说那样儿的事儿,马超能去做?显然是不会
啊,确实。他就只会主动去做利大于弊的事儿,而反过来的,那确实不是其人会主动去做的。还是那话,别说是马超凉州军了,就算是曹操兖州军和孙策江东军,他们也没大区别啊。还是说主动去做那对他(们)利大于弊的事儿,都如此。而不会说主动去做对他(们)弊大
于利的事儿啊,那是。真那么做了,那不会是主动,被动了,正常。而真主动做的,那你以为对他(们)也许是弊大于利,可实际上他们自己清楚,那最后就是对自己对己方利大于弊了。所以说这个都是,主动去做的,哪个不是他们所认为的对自己对己方利大于弊的事儿,那没错。因此,就在这上的话,其实大家都没什么大区别,这就是那样儿,如此啊,所以……
舍弃付出,马超真心觉得都没什么,指只要说能让北方异族实力大损,其实就够了。当然了,哪怕说己方这边儿损失大,大汉这边儿损失不小,可确实,就和他所想那样儿,只要北方异族损失也多,那么一切就都是值得的,没错。马超相信,就曹操,更没底线的一个,可
以说其人也肯定是如此想法了,更会觉得值得,那是。只要让北方异族损失多了,那么瘟疫严重,他肯定都认了。反正那事儿也不是他给整出来的,所以说曹操要是那个时候,他肯定是轻松,比马超轻松多了,谁让后者是始作俑者,那确实是没办法了,没压力都不可能啊。
那必然是,肯定少不了啊,没错。毕竟都是他整的,说没点儿压力,那可能吗?马超是想严重,不过严重的话,最后肯定要蔓延到大汉的地界,哪怕是有所准备,可却不得不承认,伤亡更多更大的,那肯定是老百姓,没跑儿了。他是不愿意看到百姓损失,倒不是马超善心,实在更多的他都知道,这个老百姓说是根本,那没错,所以老百姓的损失,其实就是己方的
损失,也可以说是大汉的损失,那是。因此,这个就和北方异族太大不同了,马超希望他们是损失越多越好,哪怕因为这个大举南下了,他都认了,真的。但是显然,到了己方这儿,大汉这边儿,他其实是一点儿都不想损失的,那也是。马超可以说自己尽量,是让大汉这边
儿少损失点儿。可只要瘟疫那东西蔓延过来,那么自己肯定阻止不了啊,没错。他敢说靠着统一战线,大汉这边儿可能阻截住北方异族大举南下,可自己却没有什么办法阻止瘟疫。可以说瘟疫不严重的话,基本上不会传播过来,除非有意外,那另说。但是严重了,那必然
会蔓延过来的,这个他相信。可只要北方异族损失更多,马超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那是
不错。然后在曹操看来,那其实更是了,没错。其人更没有什么底线,所以说确实,马超都觉得值得了,那么他更是觉得值得了,是。因此,在马超看来是那样儿,曹操更是那么认为了。但是现实,谁都不知道,事实是什么,那不一定了,是。能让北方异族那边儿瘟疫严重,这个不容易啊,没错。所以说其实很大可能,还是没那么严重,这个几率很大,可是。
在马超和曹操/他们看来,让北方异族瘟疫严重难啊。这个前提是得有瘟疫,就这么一个前提条件,说实话都不容易呢,那是。所以没这么一个前提,那还谈什么严重不严重啊,就是。而这个前提真心不容易,马超最有发言权了,如果说有那么容易的话,那己方是不是早
就成功了,实施好了,那没错。可事实就是,从来都没有成功过,那么说起来这个确实是不容易,难啊,可不是,确实。因此,马超和曹操/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太难了,先别想什么严重不严重的,想能有,那才是好,然后才能是说其他的,没错。所以说这个事儿就是如
此,先有了,再说别的,没错。都没有,那么想什么都没用,真的。最基本的都没有的话,那还说什么啊,可不。对马超对曹操,对他们来讲,可不都那样儿,没错。所以说前者一直都致力于给北方异族加东西,好早点儿让他们那儿瘟疫流行啊。不过说实话,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也没成功。明年,马超信心大了也多了,没错。可以说自己每年的投入,其实往多
了走,可从来没说少过。北方异族那边儿细作,那是要人给人,要钱粮物资给钱粮物资,没错。自己从来都是那么做的,所以说马超觉得成功那也只是时间问题,真的。早点儿的话,己方在北方异族那儿是早成功;而晚了的话,那确实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不一定啊,反正
就是晚了,没错。他自然是希望早点儿了,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不得不说,可以不用多想了,早了没有,就是晚了。至于说什么时候,马超确实,他觉得明年,那几率很大啊,不错。可以说这么多年的努力,是没成功不假,但是己方细作在那儿,那是越来越顺手了,因为熟
悉了,所以这个都是好处啊,没错。己方的细作对北方异族的一切,那都越来越熟悉,这个怎么看都是好事儿,绝对利大于弊啊,是。因此,就冲这么一点,哪怕说己方没能成功让北方异族来场瘟疫,可总体来说,那地方的细作,马超还是满意的,确实。这个在北方异族那儿的细作,他可认为己方是超过了兖州军,那……其他地方,马超不敢说是超过了,比如
说在江东军地盘儿上的细作。这个怎么说呢,在那儿的细作,己方虽说也是有,那不假,但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对细作的打击力度,那确实也不小。可相反的是,兖州军细作只要他们不做太过分的事儿,基本上江东军那边儿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个他都知道。
不过对此,马超肯定也不会说抱怨什么,那其实都没用,真的。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如果说不打击己方的细作,那都不可能。可相反的,对他们兖州军的细作,那怎么说都不是和己方一样儿好吧,那是。所以说他们对兖州军细作确实没那么严格,这个是,马超知道。可对己方细作,那严厉打击啊,可真不假。不过他也是明白,如果说己方对盟军的细作,关键是
孙策和江东军有求于曹操兖州军,所以说在很多事儿上,他们不让步也不可能啊,就得那样儿,那是不错。毕竟他们得罪马超凉州军,那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反正总是得罪,而且关键是这个马超早晚要带凉州军大军来灭己方,这个是根本。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讲,马超早晚是要带着凉州军大军来灭他们,那么都改变不了,这个对他们细作,那自然就得是严加
防范啊,那是。如果说不严格去防范,马超就不来了,那么敞开了让细作探听情报,那都没问题啊。可显然,那是一点儿都不可能的事儿。并且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太清楚了,为什么凉州军的细作那么抓紧探听己方的情报?是,这个彼此是敌对,那不假。可凉州军他们和兖
州军也是敌对啊,就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看,估计凉州军的细作,那是更想着探听关于己方的详细情报,己方比兖州军,那来得更详细了。为什么?孙策他们自然知道,因为马超和凉州军,他们可都想着找机会呢,就来灭己方,那是。那么没有大好时机的话,就得说是等
他们的水军真正是有和己方一战之力,那样儿……因此,这己方对他们的细作,那不严厉打击都不可能啊,就是。毕竟凉州军得到情报,是要找机会灭己方的,没错。而兖州军的话,说起来他们在凉州军没又大动作前,那是真不会有什么大动作啊,是。可以说兖州军那边儿,就己方也是一样儿,有细作在他们地盘儿。可说实话,曹操对待己方细作的态度和对待凉州
的细作,也是有所不同。虽说不和自己那样儿,可孙策也知道,确实,曹操对待己方细作,那真是轻多了,而对待凉州军的细作,只要说发现一个,那么结果都不用多说了。所以说孙策自然有他自己的想法,凉州军也一样儿。可以说曹操都是,己方和凉州军的细作,那都是
区别对待,确实是不同。这个不管到底什么原因,可对方那么做了,己方能如何?自然一样儿,更是区别对待了,没错。可以说他们双方也说不出来,到底说是曹操最先那么做的,还是说是孙策……反正结果就是,两人对待凉州军的细作,那是一种结果,而对盟友的细作,
孙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说不触及到他的底线,都能放他们一马,这个当然说是发现了之后。而曹操呢,也是,对待江东军细作是比较轻,那没错,都是如此啊……可以说他一样儿是有自己的想法,这个原因其实有好几个,真是。毕竟最根本的,曹操知道自己那么做了,就是利大于弊,其实就足够了,没错。而原因的话,真就是好几个,那没错。
所以说他也不会去多说,那是。对曹操来讲,如今也是,已经都不错了,还要多少?对待细作的问题,其实就只是凉州军的细作,他们有大威胁。而江东军那边儿的,确实没有什么威胁,真的。至于说得到了己方情报,这个那些情报又不是什么机密,再说了,己方不是也
从江东扬州那边儿,得到了己方细作的情报吗,可以说就是彼此彼此了,没错。其实这个也相当于说两军交换一下彼此的情报,当然谁都不会那么做,不会做那样儿的事儿啊,是。因此,如今来讲,这样儿就可以了,实际相当那样儿,好像也没大区别,所以说这个也是……
那样儿的事儿,交换情报,两人这辈子也做不出来了,基本上没差。要不然的话,可就会那么做了,正常。可显然,不管说是曹操还是说孙策,他们其实都没有那样儿的想法,是啊。当然了,这个时候实际上来说,还是像那样儿,那确实也是,这个你得承认,没错。可是终究不同啊,那不假。对曹操对孙策,对他们都那样儿,可不是。所以说现在就是如此的情况,
他们都是对凉州军的细作,看到就灭,这个没差。而对彼此的细作,到时我网开一面了,没错。也是可以理解,那确实。毕竟还是那话那样儿,凉州军对他们来说,到底是什么?而他们彼此对对方呢,那又是算什么?可以说曹操还有孙策,他们是非常清楚。当然了,也没
少了兖州军和江东军众人,那可也是,都是知道,对方对己方来讲,到底说是什么,那太清楚了,所以说这个那也是……
第三六八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五十九)
对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来讲,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那暂时确实还是不好缺少的一路诸侯,己方是需要他们,没错。毕竟双方有着共同的敌人—凉州军,这个就足够了,那是。所以说双方是互相帮助(利用),所以……而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说,兖州军是他们的大帮手,或者说等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他们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至少在马超带着凉州军来灭他们的时候,
兖州军的态度,其实可能就决定了很多,是。至少他们也来灭己方的话,那么己方肯定顶不住,必被灭。所以说兖州军对江东军他们来讲,自然不是说盟友那么简单没错。可以说对方最后的态度如何,那么直接就可以说是决定了江东军最后怎样儿,那确实。而江东军对兖
州军来说呢,这个确实,暂时就属于可有可无,但是肯定说这个有比没有好,比没有强啊,那是。双方是互相帮助(利用),也不好就说谁对谁就帮助(利用)更多。确实是那样儿,他们双方都是各取所需,那没错。所以说就从联合、联盟,走到了现在,那没错,就是啊。
双方那是认可这个联盟的,如今的情况,只要马超不带着凉州军去灭江东军,那么兖州军和江东军的联盟基本上就不会破裂,那是不会,因为是他们需要的,没错。联合、联盟,那是利大于弊,而破破裂了,就这个时候来说,却绝对是弊大于利了,那是,所以说曹操和孙策、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可都知道,这个时候怎么都不会说让两军的联盟破裂了,那样儿
确实是弊大于利,他们可都不会那样儿啊。哪怕如今来说,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也确实,找就有了裂痕,这个还是无法弥补的,两军有了裂痕,确实不是好事儿。可哪怕他们都知道、也很清楚,但是却没有办法啊,没错。无法弥补的裂痕,他们也只是能在这之下,继续那么
“团结友爱”。所以说这个其实也是,还能让他们联合、联盟的,不是别的,就只是利益,没错。都知道利大于弊啊,那么不管说是曹操还是孙策,别管是兖州军还是说江东军,他们可都得说是继续联合、联盟,那么一看“团结友爱”啊,是。可实际情况呢,就他们自己最
清楚了,那是。如果说有朝一日,一旦说在曹操在兖州军他们那儿,维持联盟变成了弊大于利,那么显然,曹操就肯定要把联盟整破裂了,没错。对孙策对江东军他们来讲,联盟对他们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只要不出大意外,都那样儿啊,确实。但是对曹操对兖州军,对他们来讲,那确实是不同了,没错。所以说这个主要还是在于曹操和兖州军,他们会有不同,
那正常。毕竟这个凉州军要灭江东军的时候,曹操最开始,那是一定带着兖州军和他们死磕。可之后呢?一旦其人发现,灭江东军才对他们利大于弊了,那么自然,这个就有所改变了,没错。曹操和兖州军,那确实也不会去维持这个联盟,破裂更好,直接就去进攻了,也
去灭江东军啊。所以说对曹操对兖州军,对他们来讲,那确实是那样儿。对江东军的话,对孙策和对他们,那基本上是改变不了了,没错。可对曹操对兖州军,对他们来讲,确实就不同了,真的。因此,这个就是那样儿啊,所以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知道,只要到时候曹操和兖州军觉得灭己方利大于弊了,那么他们自然就会义无反顾那么去做了,就是,所以……
因此,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可一直都是,想着改变曹操还有兖州军他们的最终想法,那是。如果说就算是改变不了,可哪怕真就是,让对方不来灭己方,其实也真是够了。但是显然,对此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可都知道,这个就不要多想了,基本上曹操和兖州军,他们可不会那么做啊,就是。要不他们就是和凉州军死磕,只要他们认为灭己方对他们来说是弊大于利,
那么自然而然,他们会为了保住己方而和凉州军拼。但是一般来说,基本上是相反的了,是灭了己方对曹操对兖州军,对他们来讲是利大于弊,那么显然,对方可就义无反顾了,来灭己方了,那确实也没错。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说,显然是一点儿都不想那样儿啊,没错,
所以说他们怎么想怎么都是,对方为了保住己方而和凉州军拼,和他们死磕,那样儿好,是啊。最好的当然就是己方没被凉州军灭掉,这个自然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觉得最好的了,那也真是。至于说再多的,他们确实也没觉得能发生啊,没那个可能,所以说就不要多想了。
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还是能看得很清楚的,那是。曹操和兖州军,应该说他们看得更清楚,也没错。所以说这个肯定是,改变不了,那真是也没办法。可以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是一点儿都没有办法,说让曹操和兖州军,他们不去做那利大于弊的事儿,他们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可以说后者,那么没底线的一个,应该说只要是对自己对己方利大于弊的事儿,那么就
去做了,是……因此,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确实没有办法,让曹操让兖州军能改变他们不去做利大于弊的事儿,这个他们改变不了了。就只能是寄托着,让对方认为,只要能保住己方,对他们就是利大于弊了,如此。可显然,这个基本上也是要不成了,没错,所以说……
到时候很大可能,甚至说就是,最后兖州军他们和凉州军一起来灭己方,己方无论如何都顶不住,被灭。这个就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觉得最不好的,那是。可他们却不怕什么,因为那样儿的话,确实可以说预料之中的,被灭就被灭,他们也并非就是接受不了,那没办法,
确实是。而不那样儿,那么就都是比之前好了,没错,都是比那个还要好的结果,是啊。最不好的结果,那不就是马超带着凉州军,曹操带着兖州军,一起灭己方,而己方根本就顶不住啊,那是。因此,那就是最不好的结果,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那么认为,可不是。其他的,好像都比那个好,是吧。当然了,这个不是绝对的,也许到时候还真就出来更不好的了,
不是不可能的事儿啊。毕竟战场上都是瞬息万变,更别说是这样儿的事儿了,真的。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又何尝不知道,等到了那时候,恐怕就会有很多种可能了,确实。不过他们也真不希望最不好的可能发生,但是能改变吗?真心来说,是改变不了了,没错,那真是……
他们的想法,那都是好,确实不错。可实际情况呢,到底都如何,这个还得说是到时候再看了,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真心是没那么大那么多的信心,不错。因为没有什么让他们有的基础,是吧。可以讲那都没错,就和之前的马超,其实也没太大区别。最开始其人也是没什么信心,都觉得能赢北方异族的几率不大,对方要大举南下了,这个要顶不住啊。信心从
何处来?这个是问题,但是之后他所想多了,统一战线,那是必须的,所以说比之前压力小了,信心也多了,那真是。毕竟可以说是有了信心的基础了,可是没错,统一战线啊,那可是,信心基础啊,可没错。对马超来讲,这个不就有了,那真是。以前的话,其人是没想那么多,所以说自然也是,信心太少,不知道要从何而来,那都是。但是之后想很多、想太
多,想到了统一战线,这个就不得不说,信心是从那儿来的,可不是。至少马超就清楚,统一战线那和就只有自己和曹操兖州军两方可大不同,甚至再加上个江东军,其实也不好使了,真的。因此,这个就不得不说,那绝对是,信心基础在哪儿,如今的孙策和江东军他们
那就和当初的马超也差不过,就在这个方面,那是。其他的,就是其人想到了统一战线,最后也是那么做,但是显然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确实是想不到什么了,没有说能改变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想法的,没错,没有什么“统一战线”啊,那可真没有,确实是啊,所以说这个……
他们没有那个,没有那样儿,那么最后结果,基本上是不言而喻了,没错。马超之前是没想到统一战线,可现在想很多,其实也不晚,那是。如果说江东军他们到时候也是能有那样儿,那肯定在孙策在他们看来,是好事儿,没错。不说是最好,不一定,可绝对好事儿啊,没错。但是显然就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这边儿,那确实是没有什么“统一战线”,反正现
在是没有。以后的话,估计也没有。所以说这个也是,如今的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和最开始的马超,那是有一样儿的地方。但是他们和现在的马超还有凉州军,那却是不同了,没错。好歹马超是有了不少信心,那不假。但是如今的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呢,那可真是没有了,这
也是。因此,如今这么来说,那可真是,在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信心啊,这个没那基础啊,可不是。如果说也有基础了,就不一样儿了,是啊。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估计也没有啊,没错。想有那不假,他们是那样儿想法啊,但就是没有,这个你还能如
何?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那这个就是大。想法都好,可是现实打击你了,没错,所以这……现实啊,更多可能还是无情啊,没错。对孙策对江东军,对他们来讲,还能不接受?打击他们,那是肯定的。显然,理想都好,那确实是。但是现实呢,那就是打击他们,没说的。这个就是如此情况,那是不错。他们也清楚,最后就是凉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一起灭己方啊。
不怕己方被灭,实在是怕了,那也没用,没大用啊,就是。在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看来,要说己方怕能解决问题,他们早就是怕了,真的。不过显然,怕除了说是能让他们更不好之外,也没有其他的了,都是弊大于利啊,没错。因此,在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看来,这有什么怕的,
确实是不怕,那是。不惧一点儿,无非就是被灭,被灭的话,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了,是。最可怕的,那除了被灭,也没有其他的了?或和说这个被灭,那就是最不好的结果。当然了,结局一样儿,可过程的话,是有所不同,没错。而这个不同,他们主要是觉得在曹操在兖州
军,而不是马超凉州军。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凉州军不会改变他们的想法、态度,一直都会是那样儿。可兖州军却不同,曹操的意思,这个可以说,一切都是利大于弊。他和兖州军做事儿最简单,因为其人可是没什么底线,那没错。因此,可一直都是啊,马超凉州军,也包括孙策江东军,他们不会做的事儿,曹操却是能去做,让兖州军做了,不是什
么不可能的事儿,真的。或者更准确来说,其人可不一直都是那么做的?那确实也都没错啊,那真是,那就是曹操曹孟德,真正的一个奸雄,其他人,反正在这点上,那是肯定比不上他了。就整个一三国时代,加上东汉末年都算上,没有第二个奸雄!就只有他曹孟德一个,
那没错。所以说还是那话,是那样儿,马超和孙策,他们就算是加到一起,也不是奸雄,不能和人家曹操比。
第三六九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六十)
确实,就这么一个方面的话,马超和孙策他们可都知道,那是不能和人家比。什么是奸雄,那都不用说了,马超都知道,两人那是甘拜下风啊,没错。所以说这个确实,在奸雄方面,那如何能与人家曹孟德比?不好使啊,这个确实就不要多想了,没错,所以说那可是……马超和孙策的话,他们可都清楚,那是。也别说是他们,哪怕就是曹操,也一样儿知道啊。而
切凉州军、兖州军、也包括江东军,他们众人,基本上也没有不知道的,绝大多数吧,那是都知道,没错。所以说这个事儿确实也是,就这么奸雄一点上,马超和孙策,他们可是都比不上曹操了,是。其他地方,那两人自然是有超过对方的,那没错。而马超超过多,孙策
的话,超过少了。也可以这么说,马超总体来说,他是要超过曹操的;而孙策的话,其人确实,和曹孟德比,总体是略有不如啊,没错。因此,这个排名就是马超、曹操最后是孙策。当然了,最后那个,那年纪肯定比曹操有优势多了,没错。他可是三大诸侯中年纪最小的,
毕竟真说起来,曹操和马超,虽说后者年纪比前者小很多,但是两人和孙坚孙/文台,那都是称兄道弟的,没错。尤其是曹操,他和孙坚关系还不错,那是。而马超的话,他虽说和孙坚是没有什么交情不假,可确实,他一样儿叫孙坚文台兄,那没错。所以说真论起来,孙策实际上比曹操和马超都矮了一辈,不过显然对方不承认这个,曹操和马超的话,他们也没
说那样儿,是。马超和孙策江东军,和他们是敌对,其人没更多想法。而曹操的话,在他看来,毕竟己方和江东军都结盟了,是盟友,尽管是以己方为主,那都没错,但是显然,孙策不想平白矮了一辈,自己的话,也没那个意思,在辈分上压孙策点儿,那都没什么大用。
对曹操来讲,如今这样儿,却是利大于弊,而要真是自己说要压孙策一头,就变成是弊大于利了,没错。因此,那也不是曹操会去做的,没错。如果说利大于弊了,他会做,但是弊大于利,曹操不会主动去做啊,是。因此,如今就是这么个情况,哪怕说起来,曹操确实,
他和孙策父亲孙坚是一辈的,那没错。可显然,他没用辈分压着孙策,那是,所以说……这个就是这么个情况,那一点儿没错。对曹操对兖州军利大于弊的,他基本上都会去做,比马超比孙策比他们没底线多了,是。但是对他对兖州军弊大于利的事儿,他确实是不会说做啊,不会主动去做,那是。被动的话,那做了没办法,那可是。不想,那是没错,但是却没
有办法,无奈啊,可不是。不想的事儿,可无奈却还会发生,那是,比如说弊大于利的事儿……都是无奈,确实也没办法,有办法真就不那样儿了,没错。可就是没有办法啊,无奈啊,所以说还是,被动去做了,确实。主动让曹操去做那弊大于利的事儿,真就不要多想了,
是。那怎么都不是曹操能做出来的,别说是他了,哪怕就是马超和孙策,他们也都做不出来啊。所以说这个事儿都是,那可不就那样儿。如果说他们不那么做,那才是有奇怪了。就是做对自己对己方有好处的事儿,趋利避害啊,可不就那样儿?还是那话,就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在这个上面,那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因此,都是那么做的,所以说这个就是……
因此,曹操是不会拿辈分什么的压着孙策,都是没有什么大用,可不就是。孙策作为江东军老大级别的人物,如今更是吴王,说起来其人更不可能平白就矮了曹操一辈儿,那肯定不会。比马超矮一辈儿?那更不可能了,就得说是他们在这上都是一个辈分的,可以说孙策要真是矮了一辈儿,就江东军上下,他们也不能干啊,没错,孙策更不会说同意,那是。所
以说好在马超和曹操,他们是一点儿都没有说在这个事儿上压着孙策,要不然的话,肯定是不好的地方更多啊,没错。那是曹操半点儿都不想要的,可不就是。马超凉州军和对方是敌对,他也不可能压迫其人那样儿,而孙策也是,他都不会认曹操,更何谈是马超了,确实。
说起来江东军和兖州军可不光说是联盟是盟友那么简单,孙策更是需要曹操兖州军,最后需要他们和凉州军死战保他们,那是。可哪怕如此不假,可孙策却也不会说那么低三下四去求曹操和兖州军,那是一点儿都不会了。因为他也知道,那样儿其实也改变不了了什么,没
错,所以说……那就怎么都不能做,也不会做了,没错。在孙策看来,要是有用的话,比如说最后能改变曹操和兖州军的想法,他别说是矮了曹操一辈儿,就算是给对方当儿子,他都认了,真的。这里是有玩笑的地方,那都没错,但是要真能那样儿,孙策也真就豁出去了,无所谓,只要最后对自己对己方来说利大于弊,就足够了,是。利大于弊的事儿,他没什么
理由不错,只要不触及到底线。所以说那样儿的事儿,他没有什么不会做的,只要利大于弊,就够。哪怕就是到了江东军众人那儿,其实也没大区别啊。但是显然,哪怕就是孙策拉低自己,也改变不了曹操什么,那是。所以说都没什么用的,还指望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如何
做?所以说都没用了,那么也别多指望了,确实。孙策是不会那样儿,江东军也不会同意。而曹操那边儿,其人确实,他也没说就非要孙策如何如何,没逼迫过其人非比他矮一辈儿,那都没有。因为他太清楚利弊关系了,没错。利大于弊的事儿,才是曹操能主动做的,没错。
可以说弊大于利,那真就不是他能主动去做的了,都是被动的好吧,或者强加给他的,那是。而对马超、对孙策,对他们说来,其实也是,那没错。都不会主动去做弊大于利的事儿,那都是被动的,或者被强加上的,没办法。可能是军中其他人做了,手底下的人做的,那就没办法了,是吧。你能保证自己,可能保证手下人都和你那样儿?显然是不行,可没错,所
以就是这么个情况,是啊。如果说都是利大于弊,那都好了,可不是?但是显然,那怎么都得有弊大于利的。缺少不了,是。对马超、对曹操、对孙策,对他们其实都那样儿,没错。因此,在这个上面,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是没太多想法。都有利大于弊,都有弊大于利,
不过就看哪个更多,那是。到底说是利大于弊的事儿多呢?还是说弊大于利的事儿更多?都有可能,那确实不错。在马超凉州军那儿、曹操兖州军那儿、孙策江东军那儿,都是如此。都没大区别啊,可不是。因此,三人都一样儿啊,没错。都是大哥,或者说都是二哥,那没错。这事儿啊,一想就那样儿,确实。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就都是如此想法了,是。
因此,就是这样儿,可不是吗。三人都觉得正常,而且自然也都希望己方利大于弊的事儿更多,真是。而相反的,那肯定就是弊大于利的事儿少点儿,真是啊,那一点儿都没错,可不。在这个事儿上,他们想法可是没大区别,可是对己方来说,还真不是你想如何就肯定最后都怎么样儿的。毕竟理想和现实啊,那可没错。大多时候,那总是有不同,没错。就得说
理想更多时候是不如现实的,那确实。因此,就是三人也更清楚,那是要接受现实啊,没错。还是,都到了三人如今如此的身份地位了,但是要说就一点儿都不被现实打击?那绝对是假话,不过是多了还是少了,那没错。可能有时候就多点儿,有时候的话,就少了点儿,
是啊。但是不管到底是多还是少,就马超、曹操也自然包括了孙策,他们心理承受能力,那确实是不弱,强,很强,可以那么说,事实啊,就是。因此,那些对他们来说,也许对有的人,那确实是打击到了,正常。可对他们三人,那真是打击不到他们太多,哪怕真就是个
打击,那没错。毕竟他们的想法都挺好,就只是现实……理想确实啊,那是很好,很丰满的;但是现实,更多是不好,打击你,很骨感的,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理想跟丰满,现实很骨感啊,是。不过好在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确实都不怕什么,那可不?但是显然,理想实现了,那就是好。和自己所想一样儿,甚至就比想法还好,那肯定是好事儿啊,没错。
利大于弊,所以说就是如此,对三人来讲,是那样儿啊,没错。三人也不怕不惧什么,应该说都很正常,那是。理想和现实啊,就那样儿才正常呢,是。不那样儿的话,就该说有不正常了,可不。所以说这个没错,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可都知道啊,那确实也都没错。
现在总体来说,其实就已经挺好了,那确实也是。毕竟对马超凉州军、对曹操兖州军也包括说对孙策江东军,对他们来说,更多还是利大于弊的,总体来讲,那是。这个三方是争霸天下,那不假,但是这个利弊其实并不矛盾。不是说三方就不能都是利大于弊了,在同一件
事儿上,那是不可能了,但是显然,这个总体来讲,他们不是在同一个事儿上好吧,所以……既然不是一个事儿了,那么我总体是利大于弊;你总体也是利大于弊;他还是总体利大于弊,并非是不可能的事儿,真心可能,甚至就那样儿!所以说这个就是如此了,正常啊。马超凉州军、曹操兖州军、孙策江东军,其实他们都一样儿,那是。要不然的话,看天下就剩下了
他们三路诸侯,也是能知道不少,没错,可不就是,确实。因此,这个总体来说,他们都是那样儿。所以,这个确实是好事儿啊,那是。对他们总体都是利大于弊了,还能有不好吗?只是凉州军那边儿,最大的敌人,如今就是北方异族,马超所想最多的问题,也是对方大举
南下的事儿。到了曹操那儿,其实他也是想了不少北方异族的问题,虽说不像马超,可也不少次都想过了,那没错。而对孙策对江东军来讲,他们所想那就是马超要带着凉州军大军来灭他们啊,那是。而对方要来,什么时候过来,那是不一定了。但是他和凉州军却都清楚,
要不就是马超发现了大好机会,直接带兵来进攻,要灭己方。要不就是一直都没有机会,直到他们水军的战力成熟,那样儿他们也会进攻,他带兵来灭己方,那是,这个事儿那没错。因此,就这么两种情况,马超会带着凉州军来进攻,来灭己方。可孙策来看,这么两种情况,哪个都不是他想要的,没错。可以说无论是哪种情况,最后的结果都一样儿,就是马超带着
凉州军大军来进攻,那是。而这个,就不是他想要的,不错。因此,他和江东军他们,那是怎么都不想啊,是。如果说马超不来,永远都不带凉州军来灭己方,那才好呢。可是显然,那不可能啊。就像马超,他也想过,北方异族永远不大举南下,那样儿最好了,可显然,
那事儿可能吗?至少如今来看,确实也是没什么可能,是。因此,对方还得大举南下,不过时间问题罢了。
第三七〇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六十一)
北方异族不会不大举南下,那么凉州军和他们,这个事儿的性质其实一样儿,后者也不会说不去灭江东军。那么一样儿,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不过时间问题,那么凉州军去灭江东军也是时间问题,没错。所以说这两个事儿的性质其实是一样儿的,没错。所以说都是必须要去,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可不就是,北方异族大举南下是,而凉州军去灭江东军,那一样儿也是
啊。就像马超知道北方异族一样儿,孙策也是知道他,没错。前者是要大举南下;而马超更是要带着凉州军去灭江东军。所以说这个哪怕依旧不是绝对的,可却基本上改变不了了,是。马超清楚,而孙策更知道啊。凉州军明白,江东军也懂得。所以说这个事儿就是如此,
那没错。不希望的不代表就没有,而该来的,那肯定都得来啊,只是时间早晚了,那是。对北方异族,马超觉得他们大多是早不了,除非是出了事儿,真有大意外,那另说。如果一直没有的话,他们就等到己方去灭兖州军的时候再大举南下啊,那不挺好,大好的机会啊,
那是。而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呢,自然也是知道,马超早晚会带着凉州军大军来灭己方啊,那是。不来灭,那都不可能,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第一个就不相信,所以说对方肯定会来,那不假,不过不知道什么时候罢了。毕竟在孙策看来,不会给凉州军什么机会,那么就只能说是对方水军真训练成熟了,和己方有一战之力了,那个时候再说。但是那时候具体是什么时
间,他也不知道不清楚啊,江东军他们就更不知道了,没错。但是他们肯定都不希望早就是了,那对。同样儿,就是马超和凉州军也是,他们一样儿是不希望北方异族大举南下很早,那确实。虽说和孙策还有江东军不同,毕竟后二者是知道马超带着凉州军,那肯定是要灭他
们,没说的。而马超和凉州军却清楚,北方异族并非就不想灭他们,可基本上这个是成功不了了,所以说……那是不同的,不一样儿啊,可不是。能灭一方和灭不了,怎么都不同啊。是啊,差距大了,或者说就是截然不同的,那是。两种不同的结果,可不就是那样儿,没错。
开头儿那都是要灭对方,可结果却不同,最后能灭和灭不了,这个是……从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那儿来说,自然是不希望马超带着凉州军灭了己方,那是。哪怕他们是不怕什么,那也不假。可在马超和凉州军看来,显然是想早灭了江东军,而且是越省力越好,肯定是啊。因此,有没有兖州军一起,倒是对这个挺重要了,没错。至少马超清楚,凉州军也知道,只要
说曹操最后和己方一样儿,也带着兖州军去灭江东军,那么马超知道,哪怕最后己方少了点儿利益,其实一切也都是值得的,那是。不过这事儿他也清楚,基本上是没大问题了。毕竟曹操一直都是做着利大于弊的事儿,那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到时候灭江东军对他们兖
州军利大于弊了,这个曹操自然知道该如何去做,马超清楚啊。因此,确实也是不用刻意去联合,那没错。曹操做着对自己对兖州军利大于弊的事儿,那么这个自然就少不了。什么时候该如何做,那自然,他都是很清楚的,是。所以说马超的话,确实都没想那么多,就灭江东军的时候,一直对付对方,灭对方就足够了。刚开始的话,曹操会带着兖州军和己方拼,
可之后呢?他去做那利大于弊的事儿,只要灭江东军对他们来说是利大于弊,那么自然而然,最后就得说是和马超凉州军一样儿了,都去灭江东军啊,那是。不那么做都不可能,前提只要是利大于弊,就足够了。曹操看到了再死保江东军,对他们弊大于利,那么最后自然,他得主动去做那利大于弊的事儿啊,没错。而什么才是利大于弊的事儿,就得说是去灭了江
东军啊,那是。灭他们那就是利大于弊啊,足够了。而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是致力于让曹操不是那样儿的想法,灭己方不是利大于弊啊,可是做不到……现在反正是做不到了,以后的话,也真是看不到什么希望,都是没什么信心,那是。在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那边儿,可
不就是如此。不过哪怕都没觉得有什么大希望,可是也没放弃过一点儿,那都没有。从来都没有啊,那是。显然也确实,这个增加己方实力的事儿,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算是没怎么间断过。你得承认,只要他们有那个钱粮,就肯定是征兵了,尤其如今在交州可是损失了那
么多,这个是一大损失啊,没错。从上到下,从孙策那儿开始,就已经是损失了,还不少。确实,那可不就是。就他一个,在交州损失了九万人马,就自己的部曲,那没错。所以说孙策还可能说不一直征兵吗,那是。然后其他将领,他们加一起,那损失更多,是啊。肯定说他们损失更多,不过是加一起,肯定超过了自己,那没错。随便一个的话,那是没超过自己
啊,也是。所以说自己是所有人中损失部曲最多的,那是。不过这事儿也是孙策特意如此的。还是那话,都是那样儿啊,为什么自己不去交州,手下也没什么意见,没有谏言自己的。就因为自己派援军过去了,并且还都是自己这个当主公做老大的部曲,整整十万人马啊,所
以说手下人都没说什么,他们更多都是理解啊,那是。他就敢说,自己派人去,不光有自己部曲,还有其他的将领的,并且自己部曲还没那么多人的话,手下人没意见?那都不可能,肯定有,不过大小罢了,没错。而自己就只是派了自己的部曲,而且人马还不少,试问他们
还能有什么意见?就是,有也没有了,真的。毕竟如果说孙策没那么做,没有做到那个程度,那么他们也许还有其他的想法,可以多说两句。但是作为主公、老大的其人,没去交州不假,可却做到了,而且足够了,那么手下人自然就不会多说什么了,没错。而显然,其人那么做,也是有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堵着手下人的嘴,让他们什么都说不出来啊,那是。可以
说自己那么做了,就完事儿了,看效果,那是不错,孙策满意了。对其人来讲,暂时的话,那是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让手下人都说不出来什么啊。可不是,还是那样儿,孙策总体来讲,他是满意了。说起来自己是损失了九万人马,那不假,可他却一直都认为损失九万人马,
那其实是值得的。因为在孙策看来,自己派出了十万的部曲,就看交州那地方的战事,自己部曲不得全军覆没了?当然没那样儿,还给自己剩下万人,其实就已经不错了,真的。他也没想太多,那都是奢求好吧。自己觉得损失十万,那都是值得了,更别说就是九万了,真是。尽管以孙策来说,他怎么都希望自己部曲损失少点儿,可交州战事的情况,他也清楚,
所以说没全军覆没,损失了九万,依旧就算是不错了,真的。孙策是觉得可以了,没错,比自己预想的要好点儿,那是。所以说足够了,对啊。不过就算是再不好,也不过就只是自己派的部曲全军覆没而已,其他的就没了,可不是。所以说他也不怕什么,肯定是啊。在孙策看来,自己损失了九万的部曲,那一万是因为在九真和日南,这个就不用多说了,那地方
的人马,可都保住了。哪怕是李异和谭雄他们俩的部曲,也是都没损失一个人,那真是不错。孙策觉得要是交州其他的五个郡都那样儿就好了,也不是不可能,只要在凉州军大军到来之前,把人马都撤走就好了,确实。但是显然,他不会下令让手下那么做,而守御郡的太
守,除了九真和日南的李异和谭雄之外,其他五个可都不会那么做啊,就是。应该说他们宁可是拼了,让自己部曲全军覆没,也不会让凉州军好过。最后无非就是自己损失多点儿,而凉州军他们倒是损失少点儿,那样儿。可不管如何,在那几个太守看来,一切也都是值得
的,那是。所以看其他五个郡的太守,除了没说把自己老命搭上之外,部曲不都全军覆没了?那可没错,从这上也足以看出来不少问题,至少孙策可没说让他们怎样怎样,那都没有啊,是吧。因此,那么做了,大多还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没错。其实哪怕他们部曲没全军覆没,孙策也不会说就一定处罚他们。对其人来讲,自然是赏罚分明,你有错才处罚你,而你
没让自己部曲全军覆没,那是要看你是否有错了,那是。不是说没错就一定全军覆没了,没那个道理。只是他们都是尽了全力,最后……孙策知道啊,也看得出来,所以怎么都不会说处罚他们了,那是。而他们部曲全军覆没,是己方损失了不假,可却也让凉州军损失了一
些,哪怕按照比例来说,他们损失比己方少一些,可他还是觉得值得的,那是。毕竟他们部曲损失少了,显然凉州军损失就会更少,没错。那样儿的情况,孙策是更不想看到了。因此,己方损失就损失了,没了人马再征兵就是了,只要那些将领在,那一切就都没有什么了。
和凉州军的差距,是没缩小,可也没说就扩大很多,所以……他总体是满意的,也没什么不满的,是啊。自己有自己的选择,自然那些将领有他们自己的选择,这点孙策没觉得有什么,还觉得他们做得都不错,那是。自己部曲都全军覆没了,他们都尽力了,自己还能指望什么?都没大用,如此就已经够了,没错。他倒是想让己方和凉州军实力上的差距缩小,不
过显然,那只是想想而已,就是。并非说没可能,但是就只靠着一个交州大战,那确实不行啊。如果说一个交州大战,就能让己方和凉州军的实力缩小,这个孙策肯定认为,这个自己是小看小觑了凉州军,而高看了己方,那是。所以说在他看来,那确实都不要多想了,没
错。己方实力就是不如人家,孙策嘴上不会多说,可是心里就是那么想的。因此,他其实也都不多想了,一定要己方和对方实力缩小很多,那没有。就如今这样儿,己方和对方实力差距没缩小,可也没说扩大很大,这个孙策觉得己方做得就可以了,是啊,所以说这个是……
确实,多了都是奢求,如今的话,其实就算是不错了,没错。孙策也知道,就己方在交州那地方的部曲,那战力还用多说吗?本来自己派去的部曲,那都不是人家凉州军的对手,就更别说是交州本地的土著士卒了,毕竟他们的战力连扬州的士卒都不如,真的。所以说他都没指望太多,可以说两军的战损情况,就孙策一个内行来看,他都是知足了,那是。所以这
个也真那样儿,其人是满意的,没什么不满的啊,不错。毕竟看他都没说从交州跑回来的将领,就可见一斑了。毕竟那些人,哪怕就是九真的李异和日南的谭雄,可以说他们都尽力了,没错。后二者的话,确实和其他五个郡的太守不同。毕竟后二者尽力不是战事上的尽力,
而是带着几万士卒回扬州,他们可都尽力了,那是。这个也可以说他们是回家心切,但是却否认不了他们也都尽力了,没错。
第三七一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六十二)
确实如此啊,可以说就因为李异还有谭雄,他们都尽力了,尽力带着士卒往扬州赶回,所以说他们最后是各自带着三万人马平安回到了扬州建业。就孙策这个当主公做老大的,他都知道,就因为两人如此,所以是那样儿的结果。如果说不是他们尽力的话,这个最后,反正肯定不是现在这样儿啊,没错。他倒是不惧不怕什么,但是肯定也是,己方部曲剩下越多越
好,那是。因此,就在这个方面,两人做得也都不错,不管他们到底都是因为什么,孙策对这个,他更看重结果,没错。毕竟不管原因是什么,那都不重要了,因为那个是有千千万……可结果呢,他就只要一个,足够了,没错。因此,孙策也都知道,自己还有一万的部曲,一
万人马保住了,那是要感谢李异和谭雄,那是。可以说就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尽力了,最后才如此的,没错。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尽力,那么自己最后剩下的一万部曲,那些人马也真是不知道还能有多少了?是啊,这个肯定没错,那是,他就是如此认为的,事实其实也不
错。确实,孙策还能剩下一万人马的部曲,李异和谭雄,他们怎么都是有贡献的,确实。那话很有道理,叫“没功劳还没苦劳”吗,所以说这个肯定是啊。两人就是,怎么说,苦劳都有啊,那是,少不了。因此,那话就是不错了,对他来讲,还能剩下一万部曲,孙策都知道,那绝对是好结果。也许你还不认为是最好的结果,可它就已经属于很好的结果了,没错。
还是那样儿啊,再多就是奢求,是。因此他也不多想,如今来说,不错啊,那可是呢,所以……至于说马超那边儿,他就更满意了,是啊。得到了本次目标南海郡在内的交州五个郡,并且也是锻炼了一下自己儿子。在马超看来,自己没什么不满意的。而且还得说,自己是想
到了和家人,更该多花点儿时间陪陪家人了,那也是。回到了长安,他也是那么做的,真可谓是有所改变啊。家人对此,是依旧不会多说,可确实,他们都觉得好,而且放在心上,记在心里,那是。所以这个对马超来说,已然是足够了,那没错,他也不多奢求,也没大用。
可不就是,马超想要的,就家人来说,肯定都是平安幸福了,那是。对他来讲,好像还可以吧,自己家人反正自己看来,那是挺平安幸福的啊,身体还都不错。当然了,马超更知道,家人所想,那肯定是自己能多陪着他们,肯定是。但是显然,自己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啊。如果说有,那自然是多陪着家人了,他们需要如此。可一旦敌军来进攻,自己可就要第一时
间去带兵阻截对方,没说的。而自己有时候也得带兵去进攻,那是。所以说时间的话,他也知道,可没那么太多,那是。因此,马超只能说是自己尽力,没错。再多的,那就要看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能给己方多少机会?反正他们也不怎么进攻的话,自己时间也多了,
那是。可反过来说,如果说他们都频繁来进攻,就显然,自己就没多少时间了,也没错。他都清楚,更多来说,不是在于自己和己方,还是在于兖州军和江东军啊,那是。马超自然没有什么不知道不清楚的,这个事儿就是如此。除非说自己带着己方彻底灭了他们一统了天下,那样儿就没有兖州军和江东军了,好。但是那样儿都不知道要多少年了,没错啊,可不。
早点儿的话,五年,马超觉得都不一定啊,那是顺利了才能说五年一统天下。而不顺利,十年的话,真心都不一定好使。不是说他没有信心,实在是兖州军加上江东军,他们一起对付己方,这个虽说比不了北方异族,但确实,给己方压力可不小啊,没错。所以对马超和凉州军来讲,确实就是,第一大敌就是北方异族,他们第一个要面对的问题。而其次就是一统
天下,那是。因此,看到这个也能看出来了,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对凉州军来说,那就是第二大敌人,可不是吗。不过灭江东军的话,那怎么都比灭兖州军容易啊,那是。在马超看来,灭江东军没好机会,就等己方水军战力可以时候。确实是不指望超过江东军的水军,
那也不可能。但是至少别差距很大,那是。他如今是接受不来,己方水军有了一定的战力不假,可却和人家还是差距不小,那没错。如果说差距不是那样儿的话,他是早就带兵进攻了,去灭江东军了,是。可就因为己方水军和人家江东军的水军,战力上差距还是不小,所
以……只有说己方水军的战力和他们江东军水军战力上的差距没那么大了,马超才会说是出兵,那没错。而己方和对方,在水军方面战力差距大,他就不会轻举妄动。马超一直都不想己方损失多,那是。损失肯定是越少越好,那没错。如果说损失大了多了,那确实不是他想要的,不是,绝对不是。在马超看来,有能让己方损失小损失少的,那么自己还有什么理
由不去做?确实,那真是没有什么理由啊,没错。就得说继续练兵,练己方的水军啊……而且把他们都交给了甘宁,马超是真放心,彻底放心。说起来还真是,其人带领水军的本事,绝对是能称得上天下第二了,是。第一自然是江东的美周郎了,周瑜周公瑾啊,那是。别看
甘宁嘴上不多说什么,但是他心里也认可周瑜的本事,没错。其人就很清楚,在水军上面,自己总体来讲,最多就是天下第二,而第一的就是他周瑜周公瑾,可不是吗,所以……江东军有着战力最强的水军,还有那水军第一人在,这个怎么都不是马超敢小看小觑的,他从来
可都是高看重视了。因此,马超是一直都没进攻,没说去灭江东军。他知道,己方的步卒,那是没有问题了,无非就是最后来看,到底是损失多少的问题罢了,没错。现在看,损失少了,那不可能,肯定要损失不少。并且己方水军,真心是没有什么战力啊,那是。有了的话,至少没和江东军水军战力差距那么大,这个就好了。到时候,自己就可以带着己方大军去灭
江东军了,没错。但是什么时候,能等到呢?他也是不知道了,是啊。早了晚了,那都是可能的。就看甘宁什么时候练好水军了,那是。在马超那儿来说,他肯定是希望早点儿了,可真是一点儿都不错啊。但是说到底什么时候,其人才能练好水军,马超确实,那也不知道、
不清楚啊。就得说是看甘宁了,他能早点儿练好水军,那自己就能早带兵去灭江东军了。如果说对方要是晚了才能练好水军,那么自己自然也是要晚去进攻扬州,去灭江东军,那都没错。所以说这个早晚,那不在自己,马超没觉得和自己就有直接的关系。当然了,不是说就和自己没关系,那可不是。但是真就很大?显然也没有了,有关系却没那么大,这个是……
所以说这个事儿就看甘宁了,怎么都是其人啊。不过马超也是,他不会给甘宁更大压力的,那是。对其人来说,给压力的话,马超也不是说觉得没用,但是不给,他是觉得更好。并且自己还不是那么着急好吧,那也是。真要说着急的话,自己手下,那就有比自己着急的,没错啊,可不?所以说自己还要看什么?着急不是自己,那没什么,晚了就晚了,其实无所谓。
可对自己手下呢,对他们来讲,确实是有人想着早去,那么有的就着急了,也没错。而这个手下的想法,马超自然是清楚,那是。他不可能说什么都不知道啊,那可不是。当然也不可能说什么都知道,那更不可能啊,确实也是。因此,就是这么个情况。他自己还没说着急,
可手下人,那就有比他更着急的啊,没错。不过对此,马超也是,他都不会去干预,因为没什么大用,那是。有用的话,自然就好了,也确实是那样儿。可实际就是没什么大用,所以说他都不会去干预什么。顺其自然,那不都挺好,马超就是如此认为的,那可是呢,没错。
毕竟还是那话,是那样儿,就是自己有自己的想法,而他们也是一样儿,有自己的想法啊,那是。对此,他哪怕是当主公做老大的,可却也依旧是不想干涉干预什么,那没错。可以说很多事儿,马超都不会去那么做,所以就更别说是如此的事儿了,没错。他怎么都是觉得利大于弊啊,那是。而去干涉干预手下的想法了,那估计就要变成了弊大于利,所以说这个……
他是不会那么做的,没错。对马超来说,只要不触及到自己底线的事儿,利大于弊的,自己就没有理由不去做,必须做啊,是。那不去做,就不是自己性格了,没错。对马超来说,知道曹操和孙策,他们好像也不会有太大区别是,是。可以说曹操,那都不用讲太多,其人
是更没有什么底线啊,那是。而孙策的话,说起来他倒是比曹操曹孟德更有底线,是。但是对方比起自己来,显然马超也知道,那是自己更有底线了。对方哪怕和自己也差不多,但是相比之下,还是孙策更没底线点儿,自己在这上就是比他强点儿。他不敢说自己有底线就
一定是怎么怎么好,可必须承认,马超可从来都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那没错。有的事儿呢,曹操能做到做出来,但是到了马超和孙策那儿,到了他们那儿,他们都做不到做不出来,是触及到了他们底线。比如说曹操下令去屠戮徐州百姓的事儿,而马超和孙策,他们就做不出来了。而有的事儿,曹操能做到做出来;孙策的话,其人也是能做到做出来;可到了
马超那儿,他却未必做得出来了,是。可以说这个触及到了其人的底线,不过显然,马超是比曹操比孙策,那是更有原则啊,没错。如果说不那样儿的话,确实就有所不同了,是。因此,有时候孙策他就和曹操也没大区别,后者能做到做出来的,前者一样儿是能做到做出
来啊。可那个时候,马超却可能不会做,那正常啊,也是。所以说这个事儿就是如此,其人更有底线有原则,和曹操肯定大不同,和孙策的话,在这个上面,那自然也是有不同的,没错。毕竟曹操是那样儿、孙策是那样儿、马超的话,是那样儿。所以说如今就这么个情况,
那是。所以说他也是那么个想法,知道自己能做到做出来的事儿,孙策一样儿能,而曹操的话,那是更能了,没错。毕竟他们两人,那就是那么个情况,比自己更没有底线,尤其是曹操,那是。而孙策的话,实际上也是比自己更没原则了,是啊。马超清楚着呢,都没错。所以说自己不去干涉干预手下如何想法,大多是那样儿。那么孙策也是啊,到了曹操那儿,
他也是没大区别。从曹操、孙策、再到马超,这个做事儿是最没底线没原则,到了不前者强,最后是很有底线原则的。从马超、孙策、再到曹操,这个自然就是相反过来了,那是。而这两个情况,虽说都是孙策在中间,可必须承认,显然是后者,那个说起来是对其人更多
好处啊,是。那个严格来说,就是最有底线原则的,中间的比马超差点儿,而最后的就是最没底线没原则的。
第三七二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六十三)
三大诸侯,那就是如此。马超说起来自然就是最有底线最有原则的,公认的啊,多少人可都知道。孙策在中间,这个不用多说。而曹操自然是最后,他最没有底线没有原则了。三家,三路诸侯,三个当主公做老大的,可以说他们什么样儿,那都是公认的,很多人可都知道他们性格如何都是什么作风,没错。尤其是他们家人,说不了解他们?那不可能,自然是有那
足够的了解,是啊。所以说这个没错,家人多少都是了解你的,哪怕他们未必就会说很多,可不是。家人不一定会有很多话,自然有的肯定话不少,可有的不是,那对吧。但是哪怕话再少,可却不代表他们就不关心关注你,那不是。而且该了解的,那却都有了解的,不错。
因此,这个就没错,关键时候,还得说是家人了。手下的话,除了死忠的之外,剩下的就没有说肯定不背叛你的,那真有……但是家人的话,也不是说就没有,可确实,真心少啊,这个你得承认,那可真是。或者说也没有,要不就能有一个两个?也就是差不多那样儿了,
没错。不是说就不可能更多,只是相对来讲,那是少,没错。毕竟你手下将领,说起来你一方被灭,基本上很多将领,哪怕最后不投靠敌军,可能有几个给你尽忠的?死忠的终究没几个好吧,那是。可家人却不同,你只要被灭,走向了败亡,那么直系亲属,哪怕敌军不咔嚓了他们,可他们却不会有几个苟活的,没错。这个就是家人,和那些个手下终究不同,真
是。这个就看出来了,更多的手下都如何,而家人是什么样儿,那都是。当然也可以说,你家人对敌军的威胁可能更大。敌军的话,也许是能放过那些将领、谋士,但是对你家人,基本上不会太放过,尤其是对你那些直系亲人,更是了。所以说这个肯定没错,尤其曹操那
样儿的,对所有对他有威胁的,能斩草除根,他是绝对不会手软。这个也是看得出来,人家奸雄如何,马超和孙策,对不起,在这上,那是比不过人家。这个还是那话那样儿,曹操能做到做出来的,马超和孙策,他们就未必了,确实。比如说这个斩草除根,不是说两人就
真做不到做不出来,可却没有曹操那么狠心,这个是。两人如果都不狠的话,确实也当不了主公、做不了老大啊。还是那话,慈不掌兵,连带兵都不可能不狠,更别说是他们了。而且还得说,当主公做老大不狠的,基本上最后都被咔嚓,要不就是败亡了自己给自己咔嚓了,如此。不狠的人,说起来是不合格的主公、老大。合格的当主公做老大的,你看看有几个是
心软的?身份地位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心软,必须心狠,那是。做不到的话,就是别人对你狠了,那是。所以说你得想清楚,是自己狠好,还是别人对你狠……应该是能想清楚是吧,还得是自己狠更好啊,而不是让别人对你狠。可以说曹操就是那么做的,而敢对他狠的,那
除了凉州军敌对之外,好像也是没谁了。以前有,大汉那边儿势力有,可都被他给灭了,给咔嚓了啊。可以说其人的狠,那是绝对超过了马超和孙策。后二者也是狠不假,但是和人家曹操一比,确实是差了,没错。这个也是人家曹操曹孟德超过马超和孙策的地方,也不能说就是好还是不好,反正都是各有利弊,那一点儿不错,就是啊,所以说这个那确实不错。
不过对曹操自己来说,他肯定是觉得好处多,利大于弊啊。要不然的话,就不那么做了,不那样儿了是吧。所以说其人是看到了好处,知道了利大于弊,因此就是那样儿,没错。孙策的话,确实处于中间位置,曹操能做到做出来的,到了他那儿,确实就未必了。是,大多情况下,其人也是能做到做出来,可有的,那他实在也是做不到做不出来了,那可是不错。
至于说马超,那更有底线和原则,一点儿没错,曹操和孙策他们能做到做出来的,他就未必了。因此,就是这么个情况。心狠方面,还得说是曹操,那肯定是。而马超和孙策,和人家还是不能比啊,有差距。在马超和孙策他们看来,显然自己好像还不用那么狠心啊,那是。
如果说该狠的时候,两人可从来都没有手软过,那是。不过就是和曹操比,那是还差了,也是。因此,就这个上面,两人也都承认,人家那是比自己俩都强啊,事实。而对此,曹操却是也没觉得有什么,他反而认为正常,不是吗?自己好歹也是奸雄人物,那有超过马超和
孙策他们的地方。这是正常的,可他更知道,马超超过自己的地方,那更多。也就是自己超过孙策地方多点儿罢了,那是。所以说综合实力的话,三大诸侯肯定是如此排名,马超、曹操还有孙策。当然了,三人差距不是说很大,那没错。差距没那么大,孙策和曹操肯定是,然后曹操和马超,其实也没差很多。那前者可是天下顶级谋士啊,后者比不了比不上。当然
了,后者也是一流武将、大将啊,前这一样儿是比不了,那都没错。别看孙策也是如此,可他武艺不如马超啊,那是。其人也是大将没错,可他只是一流下等的武艺,而马超可是一流上等的武艺,没错。别看都是一流武将,有着一流的武艺,那都不假,可这个还是有很大
不同的。如果说按照数据来看,马超如今的武艺,他至少有97,这些年都不单挑了,可其人却都没落下过训练,每天都如此。而孙策的话,他虽说也没落下过不假,但是他武艺不能和马超比,也就是93。是,孙策和马超比,那是差着,但是他都超过多少人了,可不是。
那没错,如今刘大耳朵一方被灭之后,天下有数的大将,有少了一部分,所以说武力超过90的,已经没多少了。因为就算是90的,那也是一流武将,是大将,可天下如今还有多少了?真心是没多少了,不错。加上马超、孙策,一共十多个,没到二十。可真是没那么多好吧,少啊。以前的话,那确实是超过了二十,但是刘大耳朵一方被灭后,就一下少了好几个,
那也是损失啊。太史慈、魏延、文丑,那可都是,所以说就刘备一方,那还有三个呢。所以说刘大耳朵有实力啊,哪怕比不上孙策江东军,却超过了其他诸侯。可不是吗,人家连顶级谋士都有诸葛亮、徐庶,其他诸侯的话,抛开马超、曹操和孙策之外,也就是当初的袁绍
袁本初,在武将和谋士上能和刘大耳朵比一下。可前者也就是仗着自己有个不错的出身,如果说把刘大耳朵放到袁绍的位置,那么肯定比其人做得好多了。也许天下依旧三分,可能却没有孙策什么事儿了,也不一定啊。马超、曹操还有刘备,一样儿是能三分天下,比马超、曹操和孙策,这个组合要强,如果刘备真有袁绍那个实力和势力的话,那真是没问题啊,可
不?但是他没有人家袁本初的实力和势力,从一开始就不如。袁绍人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世家子弟,别看是庶出,可也不是刘大耳朵能比的。刚开始的刘备,顶着个汉室宗亲的名儿,是有点儿用,但是没大用。之后朝廷承认了,才能说是有了更多的作用,那是。不过那个时候,天下都什么样儿了?早就不是一开始天下大乱,那么多诸侯都你争我夺的时候,没那个
时候了。所以说刘大耳朵这个名儿来晚了,没赶上最好的时候,可以这么说啊,那是。历史是不好假设,但是小说这个,那可以这么说,刘大耳朵要一直都有那名儿的话,正式的名儿,没准早就有实力有势力了,是啊。可他没那正式的汉室宗亲的名儿,更不像袁绍那样儿,
是世家子弟。是的话,那妥了,其人不得比袁绍混得好?确实啊,那真没错。还是之前那话,三分天下也不是不可能,机会还是很大的。比孙策机会大吧,刘大耳朵有那个名儿,孙策是有自己父亲留下来的家底。当然了,那就是基础,是实力,没错。刘备的话,他差着了。
孙策好歹有自己父亲留下的几个将领,也有些部曲,家底是有,少但是对他刚开始的话,确实够了。而刘大耳朵确实,其人可是白手起家,就靠着自己一张嘴,忽悠来的人和人马,最后有了点儿实力也有了势力。不是马超的话,估计其人也不会说比历史上差,甚至都超过了,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啊。毕竟说起来如今这个时代总体来讲,那就是比历史强,一
点儿都不假。当然了,大汉这儿比历史强,那么北方异族那儿,那更是比历史上强,强多了。真是,那一点儿都不假,没错。北方异族要不是比历史强多了,哪怕就和历史一样儿,那么马超也不至于说怕他们大举南下。可以说大汉这边儿,那是比历史强,但是人家北方异
族呢,比历史上更强,真的。所以说这么一对比下来,其实大汉也没有什么优势啊,没错。还得说是人家北方异族,要这么来看,好像人家更有优势,是。马超只能说是大汉这边儿到时候统一战线,那肯定是,靠着统一战线,最后那么对付北方异族啊,信心他是有的,那是。
不过那是有不假,可一样儿有害怕,现在还有,这个没办法。当然了,马超也清楚,对方大举南下了,可以说再怎么怕其实都没用了,真的。都已经到了头上,那可不就是。怕与不怕,那都改变不了什么,反而说怕还是让人小看小觑了。因此,他是都不让手下人看出来自己怕什么,那是。马超心里可以那样儿,但是他却知道,不会说让手下看出来半点儿,那是。
如果说手下人认为自己怕了,那么这个事儿可以说真心没有什么好处,都是不好,弊大于利了。马超敢说,那样儿基本上没一点儿好处,他就如此觉得。因此,这么多年了,可以说自己都是,在手下面前,可以说都隐藏很好,没有说让他们看出来什么,那都是。手下人没
那样儿想法,没觉得自己主公怕什么,这个挺好啊,是。对马超来说,如今就这样儿,那确实是不错啊。弊大于利的事儿,他是一点儿都不会说主动去做,那是。被动的话,或者强加到的,那是没办法了。还有手下做出来了,也被动的,无奈啊,没错,马超也是没好办法。
还好,那就是总体来说利大于弊,其实足够了,是。他们、兖州军、江东军,都那样儿啊。马超绝对是满意了,总体是,都不错。曹操和孙策也是,他们一样儿对己方满意了,只是实力终究是不如凉州军,这个无奈了。并非和他们实力上的差距,确实也没缩小啊,那也不错。因此,这个事儿是如此。总体利大于弊,他们满意,可就是己方实力依旧不如对方,而且差
距还没缩小那么多,甚至说拉大了,江东军和凉州军就是啊。而兖州军和凉州军,他们实力上的差距,那绝对是没拉大。反而真算起来,可以说是缩小了一点儿。哪怕就是那么一点儿,可却依旧是不容易啊,太不容易了。对曹操对兖州军来讲,他们可都知道。这个其实和
马超想北方异族也差不多,他们凉州军的实力差距要是和对方也能拉近一点儿的话,显然一样儿不容易啊,那可不就是了。
第三七三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六十四)
所以说马超和凉州军也是那样儿想法,己方实力能和北方异族差距缩小了,那太好了。可惜啊,到现在也没实现。倒是曹操想着己方实力能和凉州军差距缩小,这个倒是成了,哪怕就那么一点儿啊。可马超那边儿却是一点儿都没有啊,没错。他肯定是希望有,那是。和曹操一样儿想法啊,是。只是人家兖州军暂时是成功了点儿,但是己方却依旧是没能成功,不
错。因此,看明年这个己方细作给力不给力,能不能让北方异族那儿流行个瘟疫,那真是好。还是那话是那样儿,哪怕说北方异族瘟疫严重,传播到大汉这边儿来,马超都认了,那话有道理,所谓是“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舍弃一些,就别想得到更多,可不就是。所
以他一直都是很清楚的,严重不怕,只要北方异族损失够多,那一切就都值得啊。只是怕没有,这个就不好了。没有,那么一切也都没有了,什么严重不严重的,都没有那就没办法。因此,马超第一自然就是希望有,第二自然就是想着严重。其他的影响,哪怕再大再严重,
他也认了。一切都是值得的,那就好,没错。因为再也没有其他的了,说能一下就让北方异族损失的,还损失很多的。地震,可这个时候真没有大地震啊,洪水更别想了,所以说马超就只能是寄托在北方异族那地方传染上了瘟疫,也没其他的,是。毕竟天灾没有,那就只能是寄托在那**上了。好歹这么多年,马超也知道,己方细作在这上,那已经是相当有机
会了,那是。之前只是成事在天啊,老天不给机会,那没办法,没成功,可是明年的话……他有信心,那不假。就和最开始马超也没多少信心对付北方异族,可之后想到了统一战线,那必须有,一下就让其人有不少信心了。所以说对明年,他一样儿有信心,成事在天,该是
己方成功了。可不是说他们北方异族一直都顺利,一直都好运,那不是啊。而这么多年了,不少了,真的,不够吗?反正从马超那儿来看,好像也是够了吧,要多少是多啊。北方异族的人,他们自然是希望己方一直好运了,那没错。可他却知道,“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
没错。怎么说也该转到己方这儿了,那是,首先不可能永远都在北方异族那儿,那么己方细作是有几率成功的,那不假。不过什么时候,马超也不知道,是。只是对于明年,他确实有那样儿的感觉,能成功。那样儿一来,真心是太好了,没错。可以说就等那么一日呢,这都等多少年了?n多年啊。马超能这么说,那是。明年的话,该是己方成事儿了,不是说好
运永远在他们北方异族那儿,那哪是,该是己方了好吧。他也没说就指望太多,那都没有,还算是比较少的,那可不就是,这个可确实不错啊。指望太多的话,那也真就是奢求了,没事儿。马超也不是不知道,不是不知进退、更不是不知好歹的人,所以说他可从来没那样儿
过……其实这点的话,就曹操还有孙策,同样儿作为当主公做老大的一个,那确实,不奢求太多,真的。哪怕他们是有想法,那不假,可终究是少数,而奢求的话,基本上是没有了,那都不错。毕竟他们都清楚,你多大的肚量就吃多少的饭,真吃多了,哪怕就算是吃下去了,可很大程度上要撑死,没错。因此,这个绝对不能吃太多,吃多不是不可以,但是撑着了就
可能要出问题,得不偿失啊。所以说他们心里可都有数,那没错。没有奢求多少,要说能有那么一次两次?那都多说了,是。可以说绝对是,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可都没那样儿好吧。多少年了,他们都没奢求过什么。好歹也知道,那是不现实的,没错。人总得接受现实啊,那是。这一点他们做得还都好,是。至少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就是,接受现实,虽说无奈,
可却也是……马超其实也不例外,没错。这点上和曹操还有孙策,和他们确实也没大区别。人谁不都有无奈的时候,有没有的吗?也许吧,却是那就不知道了,真的。就算是有,可还能有几个?这是个问题,那确实不错。而还是那话,至少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可都不
是啊。哪个没有无奈?哪怕他们都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人,如今的身份地位,一个凉王、一个魏王、那一个吴王,确实在人臣里面,可以说都已经达到顶峰了,不假。再往前一步,那就直接称帝了,那是个问题,还不小,比称王什么的,那问题多了去了,没错,所以说那个……
毕竟称王的话,和皇帝是有关系不假,但是终究还是在皇帝之下,那没错。哪怕如今大汉的政权,朝廷就是个傀儡不假,但是曹操不会灭了大汉,马超也都没灭了兖州军、江东军,所以说大汉肯定能蹦跶很多年,没错。因此,你称王的话,说起来也不过就是再进一步把大汉推向了悬崖的边缘,那是。可你要称帝,那就属于彻底把大汉给推下去了,不管朝廷到底
如何,反正你就彻底不要大汉了,自己当皇帝了,不就是那样儿。可还是那样儿,曹操不会那么做,他不会灭了大汉。而马超要那么做,至少要灭了兖州军再说。而孙策呢,自然曹操还有马超都没动作,其人就更不会有什么动作了,那是。对他来说,称帝的事儿,那不是
他自己说了算的,而是要看曹操和马超,看他们的动作,是。如果说曹操称帝了,那么马超肯定随后就跟上,然后孙策哪怕他不会第一时间做,可也早晚会称帝,这个肯定是。但是显然,这个基本上不要多想了,实在是曹操不会那么做啊。而等马超称帝的时候,那江东军
早被灭了,是啊。那时候别说是他们了,就兖州军,也估计被凉州军给灭了,是啊。不要怀疑凉州军的战力,那是可以的。灭他们,没问题。你说他们对付北方异族,那就靠着他们,确实还不够。可对付兖州军和江东军,那是够了。可以说他们灭了后二者,那还是没问题的。只是马超不会那么做啊,不会。因此,两军还是按部就班让凉州军慢慢灭,就如今这样儿,
也是。那不是曹操还有孙策,他们想要的,可马超和凉州军,他们确实是觉得不错,一直保持下去,那样儿就好啊,可不,是不错。如今就是如此,他和凉州军满意了,靠着己方慢慢去战,早晚必灭江东军,最后再灭兖州军,那是没问题。时间问题罢了,没错。顺利的话,
那是时间早,而不顺利的话,十年都未必能灭了兖州军。是,马超还是很相信的,己方十年肯定是早灭了江东军了,没错。而兖州军,他们显然是更难啃的骨头,所以说十年能灭了江东军,却未必灭得了兖州军,没错。要灭他们,早了,那肯定不需要十年,但是晚了的话,确实是不一定了,超过十年啊,那是……马超和凉州军都不想,但是结果不好说,事实就可
能打击你。毕竟还是那话,想法一般都挺好,但是大多时候却敌不过现实。丰满和骨感,就不用多说了是吧。因此,在这个事儿上,马超也不想着多好多好,没用。现实如何,那才重要,是。如果说一想就能解决问题的话,那么自己每时每刻都好好去想,绞尽脑汁去寻思,那多好?但是显然,那都没大用啊,是。如果说有用的话,也不至于说是那样儿了。就得说
是想太多没用,就不如好好提高点儿己方的实力,硬实力啊,那什么时候都是需要的,没错。马超太清楚了,凉州军也知道。可以说对付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你没实力那不行,就得靠着硬实力,这个是。一统天下,灭江东军最后再灭兖州军,一样儿没有实力不行啊,就靠
着硬实力灭人家呢。因此,这个有实力那自然就是有很多了,不错。而真没有实力的话,说你什么都没有,其实也不为过,是啊。可以说你没实力,那么要靠着什么?什么能好使?不是没有,可你得有那样儿公认的,甚至就超过了其他人的。可那些还不依旧包括在实力里
面了?就靠着硬实力,看看如今的凉州军如何,就不难知道了,确实。可在马超看来,己方实力肯定还不够啊,至少不如北方异族。他倒是不想说超过对方,那还没可能。不过要真是差距不大,那就更好了。但是显然,那也没可能。这个己方实力在大汉这儿来说,那是第一,实力最强。可和人家北方异族一比,己方可就不如人家了,那是。所以说他是怕着呢,
怕对方大举南下啊,哪怕现在都是,没错。还是,说如今害怕比以前可少太多了,也没错。为什么,还不就是实力。当然了,这个不是说凉州军本身的实力,而是大汉这边儿的总体实力,是统一战线之后的了,那是。因此,马超知道就光靠着己方,那是战不过人家北方异族,
八成啊。但是统一战线呢,靠着大汉这边儿的总体实力,可以说能和北方异族抗衡了,甚至就胜了对方,那是。并非不可能的事儿,反而还很有可能,甚至就那样儿。总体来说,这个肯定也是,己方一方哪怕加上兖州军,实力上那也不是人家北方异族的对手,所以说这……
所以说再多很多势力,那确实就不同了,没错。有着大汉这边儿的势力统一战线,确实,马超信心一下就大了,也多了,那太正常了。可以说就因为统一战线,他想到了,所以说才没有之前那样儿,确实。要不然的话,以前马超还是那样儿,没那么大那么多的信心,而且也是怕了不少,那是。可自从想到了统一战线后,一切就都变了,是。马超信心大了也多了,
害怕的也少了,真的。要说想不到这个,那肯定就不是如此了。但是显然,他早晚会那么想啊,那是。毕竟统一战线,那是大势所趋,更是势在必行。马超很清楚,那都不用自己和曹操说什么,该来的,少不了!不过有的势力,那确实是需要自己和曹操动员一下,那没错。
毕竟怎么也不可能说大汉所有的势力都来参战,那确实不现实,根本不会是事实。因此,能来很多,大多数来,就已经很好很不错了,是啊。因此,两人想法可一直都是,那样儿来的势力多,要不就是拿出的私兵多。当然最好的是两方面都有,但是显然,好像不太可能啊,
确实。不过也是,只要有一方面成了,那么其实就够了,没错。至少在马超在曹操那儿来看,可不就是如此。有一方面成了,可以说大汉这边儿那就有了对付北方异族的基础,可不是吗。因此,确实是有机会胜了对方,那真是。马超和曹操,他们想看到的,就是如此了。大汉这边儿的势力能赢,至少打退逼退他们,阻截住他们,那是最基本的了,如此那就好了。
其他的,你好像也指望不了太多啊,是。他们倒是想一下就灭了北方异族,那这个就不要多想了。人家不灭了你,这个就很好了,还想灭人家?不是说一点儿都不可能,可到时候是没什么可能了。以前没有、现在更没有、到时候还不会有,那么以后……也许会有,但是几
率还是不大啊,那是。所以说都不要寄托太大太多的希望,那都没什么大用。有用的,那也不是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