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六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三十一)
其人现在就是那么做的,或者说他一直都是那么做啊,做利大于弊的事儿吗,那都没错。所以要不就是有机会,曹操带兵去进攻中山;要不就是其人觉得进攻那地方,己方是利大于弊了,那么自然也会去了,没错。其他时候,那都没什么可能,让他带兵去中山,还是那话,与其说那样儿,真不如他带兵去其他的郡,那是。至少进攻其他地方,那绝对有利大于弊的,
而可不都是弊大于利啊。真都后者那样儿的话,这个己方也不用去进攻了,真的。就一直都按兵不动吧,曹操知道。不过进攻的话,也是有条件的,那是。就说己方都已经进攻了常山一次,再进攻其他地方,曹操是觉得不合适,所以自然就是待着将领、谋士都回了魏郡邺
城。而对他来说,再战的话,确实就得是明年春了,今年就算是可以了,没错。只要马超不带大军过来,曹操也没什么太多的心思和凉州军战。当然了,对他来说,只要有机会,他肯定会进攻,哪怕是大冬天,他都认了,没错。不过一想,基本上这个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
机会就是了,所以……毕竟在曹操看来,马超很快就要从交州回长安了,那么就算是哪地方真有机会,己方去进攻了,但是其人绝对会第一时间就带兵来阻截,那没说的。所以在曹操看来,只有大机会,自己才会进攻。要不就是己方这儿早已准备好,自己是认定了己方战就是利大于弊,那另说了,没错。其他的,自己不会动兵,这个不很正常嘛,那是,所以……
在马超那儿来说,他是特别希望曹操兖州军没什么动作的,这个可不是他和凉州军怕什么,只是曹操和兖州军只要一有动作,自己就得跟着,带兵过去,他也是嫌麻烦。毕竟对马超来说,他其实更多是不爱带兵征战什么的,不爱带兵阻截对方,那没错。这个和别的关系都不
大,更多就只是个人喜好而已,没错。其人不喜啊,没什么兴趣儿,那是。所以说让马超放弃了休息,直接带兵去阻截兖州军,这个他是不想的。而相比之下,丢个郡什么的,确实是让他放到后边儿了,那是。所以说马超这边儿是这么个情况,一想也正常,那是没错……
带兵征战,多少他是不想,可也清楚,逃避不了,该有还得有,只是马超的意思,别那么频繁,挺好,确实。他那意思,这个别自己刚回到长安,然后那边儿曹操又带兵进攻来了。那么自己怎么都得带兵过去啊,没说的。那样儿的话,他都休息不来,至于说在交州休息的,说实话,那够吗?至少在马超看来,确实还不够,那是。如果说自己休息了半个月,这个在
他看来,其实够了,那是。半个月以内,马超确实觉得还不够。这个他是如此认为的,就是好歹自己也是带兵来对付一个州,哪怕己方只占据交州五个郡,但是却不得不说,还是大战啊,并且几个月了,这个肯定是,自己不多休息会儿,那都不行。因此,他确实也是,一
点儿都不想说这边儿战完,然后马上有得去对付兖州军,这个确实不好,而且己方不是占据绝对的主动。对马超来说,这个其实没什么好的,所以他就希望曹操和兖州军都没什么动作,至于明年的话,那其实随便了,没错。这个肯定是,到时候自己和己方众人休息也够了,并且都准备好了,还有什么不妥的?对马超来说,曹操敢动兵,自己带着己方人马是有可能
让对方折戟的。是啊,对他来说,这个并非就阻截不了兖州军,只是马超也知道,费了劲了,很不容易,很大程度也许是不可能,没错。毕竟曹操只要带兵来了,基本上其人就能确定是能拿下己方的郡,至少拿下几个县那还是没问题的,没错。并且他只要带兵来了,就能保证他们兖州军基本都是利大于弊,那是。所以说他也知道,曹操不做没把握的事儿,马超
觉得己方要彻底阻截兖州军,不让他们拿下己方的郡县,就必须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来,那是没错。对马超来说,如果得不偿失,那么只能是丢郡县了,那没办法。其实对曹操和兖州军他们也是那样儿,如果说对他们一样儿得不偿失,那么曹操也不会说再去进攻了,早退兵
早好,那是。所以说对他们来讲,其实都是如此,那肯定没错,都得那么做,那是。所以说在郡县,最后战事到底如何,那都不一定了,还得说是看具体情况,那没错。曹操还有马超,他们怎么都不会说让己方做那弊大于利的事儿,都得是利大于弊,那是一点儿不假啊。
合浦的战事,轻松的是马超这边儿,而压力大的,那肯定就是谢旌江东军那儿了,没错。马岱一连在合浦战了九日,加上最开始的一日,第一日试探,正好是十日。十日破了合浦,不能说凉州军表现好,也不是说江东军表现就差。总体来说,双方表现其实都是正常水平,那是。毕竟合浦人马少,那是不假,但是到了这个时候,确实就是凉州军也一样儿没多少人
马了,那是。宋谦总体是不如谢旌,但是谢旌才守住了十日,不得不说他们这儿的士卒绝对比广信要说。当然了,进攻合浦这儿的凉州军人马的话,也比之前进攻广信时候少了,那也不错。不过还得说是江东军更不行,要不也不是说马岱十日就破城池了,没错。如果说江
东军更行的话,谢旌怎么也得更多支持几日,没多有少啊,两三日还是可以的,那可真是。可谁让这儿的江东军士卒确实不如广信那儿的呢,所以人家宋谦还能支持个十二日,但是谢旌是不行了。他确实,倒是也想支持很多时日,奈何条件有限,那确实就没办法了,真的。
对谢旌来说,自己其实也是,能做到如此,确实就很不错了。他首先很清楚自己本事,更知道己方士卒的情况。一样儿知道自己不如马岱,那是。并且己方士卒更不如凉州军的人马啊,那是。所以说这个如此情况,确实是不错,没错。所以既然都这样儿,那没自己所作所为这么做了,那么真就是如此。因此,总体来说,谢旌还是满意的,那确实,他没什么不满
的。毕竟都知道,再多拖住凉州军,可以说这个就是奢求了,自己都尽力了,那是。看人家马岱带着凉州军进攻,这个自己可挡不住太久。所以说这个能守住十日,在谢旌看来,其实就不错了,那是。多了的话,他确实也没有那么多心思,所以十日谢旌就退走了。不好听
说就是带兵跑了……马岱是乐得如此,哪怕他早就想到了,可却不会说更多。这个怎么都不是绝对的,那没错。其人作为沙场宿将来说,太清楚战场之上,那都瞬息万变了,确实。可以说今日还觉得能破了城池,可最后没准人家守住了,那都可能。不过更多的,就是和自己所想一样儿,就得说是能破了城池,拿下这个合浦。作为己方的第一站,也是拿下合浦整
个郡有着大意义,是。所以说对己方十日拿下合浦,马超是满意的。他可没想说就几日能拿下城池,虽说对方人马不多,那不假,可己方人马一样儿少了好吧,那是。比较这个的话,己方不是在人数上有优势,确实,还得说是战力上的,没错,就是。因此,如今这样儿,那其实已经就不错了,是啊。对马超来说,他也是觉得己方要少几日就直接占据了城池,那也
不是太可能的,奢求啊。毕竟所面对的是谢旌,并非弱者。江东军士卒的话,人马不多,可这个不是在于人数上,而是他们战力不行。还是那话,己方没比他们多多少,那是啊。所以马超没觉得这个是什么大优势,还得说是己方的战力,那确实是大优势了,一点儿没错,
确实。谢旌带着士卒退了,其实也没几十个了,没办法,在凉州军十日激烈进攻下,他确实也保不住多少人马,那确实。如果说能的话,那么再多守住一日,确实也并非就一点儿都没可能。但是如今他就只守住了十日,确实也说明了不少问题,那是。所以这个,怎么看怎
么是啊。随着合浦县城拿下,谢旌带兵撤退,马超待着人马入城。对他来说,占据合浦剩下几个县城,确实不在话下,之后自己就可以休息了,让马岱去进攻就好,而没有自己什么事儿了。马超是乐得清闲,对他来说,己方占据合浦剩下几个县城,马岱回来,自己再休息个两日,就可以带着他们北上回长安了。确实,这个自己是离开家好几个月了,有所想念,
没错。马超不是一个特别恋家的人,但是怎么说呢,如果说家里就他自己,他确实不会有太多想念。可家里还有自己妻子、女儿、妹妹、母亲等等,有着自己家人在长安呢,这个他不可能不想啊。至少有一点还是没错的,就是马超一直都很看重亲情,他是很在意在乎啊,
那确实没错。所以说在他那儿来讲,长安可以丢,那无所谓,大不了以后想办法夺回来。可自己家人不能出事儿,那是。就马岱,自己族弟,马超对他一样儿也有亲情在里,不过和他直系亲属来说,那怎么都是有差别的,没错。在马超看来,这个一直都是啊,亲戚有远近
吗,太正常了。不过也得说,马超马家,整个家族的人,其实也没多少,就那么二十多个,那样儿。对,马家就马超这一支来说,他们可真不是什么大家族。可以说也就马腾这边儿,马超家里人多点儿,而像马岱他家,就他老哥儿一个,那一点儿没错。所以说更多的其实是马超家里的人,而他家族的人来说,还没他自己家里的人多呢。不过虽说如此,可马家确实
是有二十多人,那也是。不过真和大家族一比,他们这二十多人,也就是人家一个零头儿,真是。毕竟人家世家大族都多少人?好像真没有家族就二十几个人的,真没有啊。至少马超不知道,他认为也没有。也许有?可他没听过啊,这真是。再说他马家,就他们这一支,那
怎么都算不上是世家大族,不过确实,是豪强地主,那没错。从自己祖父那儿算也许还不是,但是从自己父亲那儿开始,其实就是了。毕竟自己父亲好歹也是天下一路诸侯,当诸侯的,至少家里也是豪强地主。而袁氏兄弟那样儿,更是世家大族的子弟,所以说这个差不了。
袁氏兄弟自身优越性,就觉得自己出身就比其他人强。这个真说起来,如今也不是世家大族有着最强的实力,可却是不得不承认,天下少不了世家大族,这个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可都承认,那没错。这天底下要是没有了世家大族……对他们来说,却是怎么都不能把世家大族给灭了。说起来要灭某一家的话,他们也并非真就说灭就灭,也得是想一下,考虑好
啊,那是。毕竟那可是世家大族,不是其他的什么……哪怕说是对付最弱的呢,他们也并非都没想法。反正对三路诸侯来说,怎么都是做利大于弊的事儿,那一点儿都不假。灭世家大族,肯定也是找没什么实力的,没错。有实力的,并非灭不了,可灭对方是要出问题的,
而且并非是小问题啊,大问题,这个没错。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可都清楚,所以说这个确实,那绝对是,柿子要挑软的捏了……
第二九七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三十二)
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都那样儿,没大区别。也是,都主动去做对己方利大于弊的事儿啊,那是。都那样儿啊,确实。此时拿下了合浦,马超是满意的,带着大军进了城,马岱也是没带着人马追击谢旌,他也知道没大必要,对方更没带着更多人马,所以就算了。并且这次还是说自己尽早听自己主公说,那其实更好。然后也是早休息,早离开合浦去其他的县城
进攻,这个肯定是少不了,那没错。早日拿下其他几个县城,就是早拿下合浦整个郡了,没错。多少时日的事儿,反正马超是不会觉得太多,毕竟己方这个情况,对方那个情况,这个他都知道,那是不错。如果说己方还不早拿下合浦的话,也说不过去了,那肯定是啊。所
以这个肯定是,早点儿拿下了,早点儿回长安了,那是一点儿没错。马超确实也想着早点儿回去,在交州这么几个月他也没习惯,那可是。如果说在长安,确实也就没这些了,可不是。长安那么多年,一直都住在那儿,马超可没什么说不习惯的,早就从不习惯到习惯了,
那是。这个可以那么说,就是当初在陇县,从那儿来长安的时候,马超在长安一开始自然也是不习惯,那都没错。可时间长了,确实也没什么不习惯的了。当然了,他来交州也好几个月了,可他却还没习惯,这个与长安来说,还是有所不同的。毕竟马超从陇县到长安,可以说他很清楚,不出什么大意外的话,自己以后就会一直都在长安了,没说的。所以那地方
对自己来说,是怎么都要习惯的,确实不错。但是在交州这儿呢,他以一样儿清楚,自己估计这一辈子也就来这地方一次,那么自己还是赶紧回长安来的更好,而这地方,有什么值得自己都熟悉的,习惯的?所以说长安是长安,那地方注定了,自己早习惯早好。但是交州
和长安比不了,哪怕说自己再习惯此地,其实对己方也没有太大的好处,那是。己方在这儿都进攻到最后一个郡了,自己再习惯这地方能如何?可以说要是进攻南海的时候,自己是很习惯的话,那么对己方来说,倒是有那么点儿好处,确实,多少都是那样儿了,也没错。
不过那时候没有,这个时候有再多,其实也顶不了太大用,没错。当然了,虽说如此,不过那样儿的话,对马超自己来说,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儿点儿好处吧,确实。但是显然,就其人来讲,他是宁可不要什么好处,那也是。对马超来说,自己就是不习惯在交州这地方,找点儿离开这儿早点儿回长安,那是比什么都好。可以说这如今来讲,那确实是比刚开始来
这儿地方那习惯多了,毕竟这都几个月了,是吧。所以说马超心里清楚,就只是和最开始到时候相比,那自己习惯多了。可总体来说,自己其实依旧不习惯在这儿,就想早日回到长安,那是最好。而如今来看,自己这个愿望,那是快要达成了,没说的。不过多少时日罢了,
马岱夺取合浦剩下的几个郡后,他回来,然后自己再在这儿休息了两日,那多说了,也差不多了,自己就该带着他们回去了。这个是自己一直想要的,早点儿到来啊,那是早好,确实。如今来看,这和自己愿望达成,其实已经没有多少时日了,马岱占据剩下的县城,自己觉得他也用不了太多时日,那确实。所以说自己能很早就回长安了,只要其人表现好了,那
是。交州战事结束,可以说这儿就算是暂时完事儿了。马超可以放心回长安,在交州这儿是怎么都不习惯。都是好事儿,反正马超所想的,那肯定都是好事儿,没错。不过如今还不用一下就派马岱去,明日再说了。此时在合浦太守府的会客厅中,崔安、郭嘉、马岱和马焕四人都在,在马超看来,确实不容易啊。毕竟下面四个都在太守府的情况,那不是每一次好
吧,确实。在马超看来,要不就少马岱一个,他去追击敌军将领去了,结果就只咔嚓了更多士卒而已。要不就他和崔安一起去追击,也只是咔嚓更多的敌军士卒罢了,那没错。而像如今这样儿,四人都在的时候,那真是太少了,确实。所以连马超也想了,这个就是难得啊,
没错。他之前也并非没想过,自己就算是等马岱一会儿,那都随便了,没错。不过这如今倒是不用等他了,其实更好,那没错。这么一看,自己直接就说可以了,不用再等马岱了。其实马超也是没什么说的,这个和之前也没大区别,拿下一郡的治所,基本上他都那么说,
让大家再接再厉,那是。每一次都没太大区别,可不就是。所以说这次还是,马超是简单总结了下这十日来的战事,然后说了再接再厉,主要这话是对马岱说的,和其他人的话,关系是不大。毕竟带兵进攻的是马岱,而不是其他人,没错。可也得说是都少不得他们几个啊,那确实。毕竟崔安、郭嘉和马焕,他们三个也不是和马超一样儿在合浦这儿休息。是一样儿
和马岱去进攻其他几个县城,只不过是马岱带兵,而他们观战而已。就只有说最后破城的时候,他们再进城,那没错。所以说他们参与战事的话,也是最后了。但是怎么说呢,如果说郭嘉确实有计策的话,没准他在期间一个计策,就能早让马岱破了城池,那是。所以这个
如果说有机会的话,郭嘉肯定会出了什么计策,倒是和崔安还有马焕都不一样儿。那后两人可以说之后参与,但是他在期间就可以参与了,那没错。反正只要有机会的话,他就最开始出个主意,那也不是不可能的。这么一说起来,郭嘉倒是能早参与进去了,不过崔安和马
焕是不那么容易,确实。那并非是不可能,但确实没那么容易啊,真是。毕竟郭嘉身为顶级谋士,可以说其人想个什么主意,那绝对不是大事儿。但是对崔安和马焕他们来说,两人还真就没什么主意啊,可不是。尤其是崔安,想法的话,那他是有的,不过却没有多少。至于说马焕,其人在谋略上面,可没继承到马超。马超不光说他见识第一,小时候更是跟着老
师学了那么多,兵家的东西,那可不少,而且多少精华啊,那是。可即便如此,马超却依旧不是天下顶级谋士,这个可见一个顶级谋士到底是有多难。看曹操那样儿的,他倒是,那真心不容易啊,没错。同样儿,一流武将,大将确实也是不容易啊,那也不错。可真说起来,
天下还是顶级谋士少于一流武将,少于大将,那一点儿没错。可以说一流武将确实也少,那不假,可却还有个二十人,那没错。但是顶级谋士,一共才多少个?应该说三路诸侯中加一起才刚超过十个,十二个那样儿,就算是再加上了之前刘备一方的顶级谋士,加上之前的一些诸侯的手下,可也没有二十个顶级谋士啊,真心没有,确实,真没有一流武将多啊,没
那个多。天下来说,就是这么个情况,那是一点儿没错。这个就是事实,怎么看都是一流武将比顶级谋士多,那确实。毕竟一流武将细细划分一下,还分成一流上等武艺的和一流下等武艺的,这个是。可顶级谋士却没那么多划分,就是比一流武将比啊,那是。而且超过一流武将还有超一流武将,那是不假。这个顶级谋士里,至少在这个时代来说,是没有一下就
超顶级谋士的了。那么从这上是不是可以说,顶级谋士的话,其实就比一流武将更难以成为,那没错。是,如果说那么容易的话,是不是就得说是顶级谋士比一流武将多了。可实际呢,不是那样儿,还是一流武将多,可一流武将不是那么容易成为的,那么就得说是顶级谋
士的话,其实就更不容易成了,那是。这个就是现实啊,哪个都没那么简单,顶级谋士更不容易。所以说哪一路诸侯的顶级谋士,有一个算一个,他们可都拿着对方当宝贝一样儿,没错。毕竟那一个顶级谋士就顶十万人马,甚至都超过,所以说他们还可能不看重吗?确实
不太可能,而且可以说己方靠着他们地方太多了,真是。毕竟顶级谋士的作用,这个他们都知道,那确实是不用多说啊,没错。对每一方来说,可不就是不可或缺,真心缺少不了的,可不是。这个不可缺少,其实就和一流武将,那也没大区别。都是属于少不了到,那是。哪一路诸侯不想着己方有大将多,不想着己方有顶级谋士多呢,那怎么都是越多越好,一点儿
没错。对哪一路诸侯来讲,其实都是啊。不过显然,他们也都知道现实,知道这个强求不来,每一路诸侯就那么多了,真是。也许以后会增加的,可谁也不知道,那到底说是什么时候啊?这个可就不一定了,那确实也是。不过大多还是能有个大致的,确实也都没错。好歹
说几路诸侯也不是吃干饭的,没错。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三人的话,那确实,都是心里有数啊。可以说三人都算是门儿清了,那是。如果说更具体的,那他们都不知道,可该有的,大致上的,他们还是能预料到的,真心不错。所以说这个肯定也是,三人是知道个大
概,毕竟他们这当主公做老大的,那对于己方的事儿,还有什么不清楚不知道的?具体的,那肯定就没错啊,就是。所以说还是很清楚的,这个己方在短时期内,确实就是,增加不来顶级谋士了,就是一流武将的话,其实也是没什么希望了。可以说己方什么情况?天下都什么情况?他们确实不是不知道,确实了解。如今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可以说刘备那方的人马,
那些个大将,还有顶级谋士,要真是都不出来,那么可以说绝对,短时期内,就真是不会增加大将还有顶级谋士了。所以这个,如果是有后起之秀,那确实都好,但是没有的话,就真心不怎么好了。不过有后起之秀那是总比没有强,这个也是没错,真是。不说凉州军和兖
州军了,就江东军吧,孙策和兖州军他们看来,这个己方有后起之秀,确实都是好事儿,那是。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后起之秀,也是增加了己方实力,那可是。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说,他们不光是觉得后起之秀有好,而且绝对是越多越好,那可一点儿没错,那可不就是。
只是己方还是少啊,其实就那么几个,没错。关键是还没有大将什么的,那是。也一样儿没有顶级谋士啊,确实。当然了,就他们所知道的来说,在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那儿,其实也没太大区别,至少两军后起之秀里好像也没有一流武将,没有顶级谋士……那么在这个上面,其实大家都一样儿,谁都没有大将,没有顶级谋士。当然了,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都知
道,就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两方的话,很注重后起之秀的培养,所以说起来实际他们两军的后起之秀,是比己方要多,多一个两个?反正肯定多,那一点儿都不假。不过具体说要多多少个,那么这个确实不清楚啊。就是多了,多几个不知道,一个、两个、三个……更多也
都可能,没错。当然了,其实就只多一个,那也不是没可能,就是。但是就只从这个可能性来讲,就只多一个的话,不是说几率那么大啊。
第二九八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三十三)
是,就只多一个的话,那么这个几率绝对小,连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不觉得就只是一个啊,尤其是凉州军是吧。所以说其实比己方多了,那真是太正常不过了,就如今这样儿。不过具体说是多少,这个他们也不去探听,说到底是多少,那还是说没大用。至少了能如何?不知道又能怎样?所以这个确实,没大用的话,他们还不会特意去打听什么的,所以就一直这样
儿了,没错。江东军他们是知道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在这上面肯定比己方强了,可到底强多少呢,那不知道。对此,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不想知道,就不说这个情报其实比较难以得到更准确的消息,其实这个也没错。不过这个不重要了,至少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说,
确实是。三方就是这么个情况,都想着己方后起之秀是能有大将,有顶级谋士那样儿,可显然,确实也没有,那真没错。对三方来说,其实如此的话,也是可以,至少没说很不好。反正有那些个后起之秀,确实就比没有好啊,肯定是。那聊胜于无,那怎么都是没错,这个
道理,他们还是知道的,那是。马超和他们说完,打发走了几人,他也没忘了江湖规矩,见一下还在合浦的所谓的大汉官员。基本上马超也知道,见他们,那是第一次估计也是最后一次了,下一次自己什么时候再到合浦,确实都不一定了,没错。自己也许不会再来,也许就算是来,可也未必就一定见他们,所以这个也是……见他们是第一次,可估计也是最后一
次了,那其实也没错,真的。不过不管如何,马超对这个,其实没太大感觉。反正依旧是那么几句话,少不了说让他们给己方做事儿,这个俸禄什么的,都少不了。还是那样儿,马超清楚,能让他们安心的,那就是这个俸禄了,没错。毕竟这个哪一方占据了交州,都不会
说咔嚓了他们。那么只要他们老实,就绝对没有生命危险。而在这乱世中没有了生命危险,显然他们所追求的,那就剩下钱粮物资什么的了,而这个就是和俸禄挂钩的啊,那没错。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个凉州军给他们俸禄,这个太重要了。谁不知道,天下就属凉州军财大
气粗,最不缺的就是钱粮啊。所以说他们可都清楚,在凉州军手下做事儿,那俸禄可比江东军多,也比兖州军多啊,没错。这个并非就是固定的,那还不是,不是。所以说都清楚,凉州军给的俸禄最多,这个和马超有直接关系,毕竟是他给定的。但是也看得出来,凉州军绝对财大气粗,那没错。如果说不那样儿的话,他们估计也和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一样儿,不
会就真比他们多啊,那是。有这么个条件,确实就得感谢凉州军的生意,丝绸之路,这个都不用多说了。而且马超确实,其人也够大方,关键是舍得给出去啊,对不算是己方的人员,他都能做到很大方,那么就更不用说是凉州军的人了,真的。他们可都知道,那自己主公可
真是,绝对的大方。要不然的话,如果说他小气的话,也不会给出去很多,更不会给手下赏赐那么多了,确实。可以说如今的凉州军将领,也包括几大谋士,他们是早都不在乎在意这个自己主公的赏赐了,真的。他们更在意的,肯定是其他的。由此可见,他们到底说都得到了多少的赏赐,每一个少的。而且说起来每一次的赏赐,那绝对是够他们花销几个月的了,
没错。只要说不去挥霍,那么就算是半年的花销,其实都足够了,是啊。所以说马超赏赐绝对不少,说是一次的赏赐,那至少顶他们半年俸禄,那其实都要超过的,没错。所以说其人从来不小气啊,对不能算是他手下的,都大方呢,更别说是对自己手下人了,那没错。对自己手下,那俸禄肯定更多,然后赏赐更多,那没错,这个肯定是。在马超看来,你要想要
手下忠心,就不要舍不得钱财什么的。财物那些,他觉得真就是“千金散尽还复来”啊,那没错。对马超来说,这一直都是,想要财物,真舍不得拿出去的话,就别想着拉拢手下人心什么的,真的。这话现实点儿说,马超觉得是这样儿,想要感情就别谈钱,谈感情就要钱,
那么想要钱,就别谈感情,他就是如此想法。反正马超这么觉得,你想要一个,就得舍弃另一头儿,至于说两全其美的方法,并非真就没有,可他是没找到啊。而且马超也想了,这个事儿说起来,自己有那么多钱粮物资,就是有那么多财物,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对他来说,
一直都是,在这个时代来说,财物什么的,不是那么特别难以得到,马超是如此认为。但是人心,哪怕这个时代,他依旧可以说是不那么太懂,真的。所以说该怎么做,马超心里太有数了。可不是,钱财容易得,尤其这个时代,那不用多说,没错。可人心,哪怕他都属于两世为人,可马超却依旧是看不懂啊,那真是。只能说他经验绝对多了,绝对是更精通这个
人情世故,可确实,依旧不懂人心,可以说依旧是看不透太多,那真没办法,都是无奈啊。说世上最难的事儿,马超也不知道是什么,可他却觉得,这个看透人心,那绝对算得上,能排进去前三了,这个有道理吧。反正他就是如此认为啊,那没错。毕竟除了异能什么的,读
心术之类的,要不谁还敢说自己能看透人心?反正马超是知道自己没那本事啊,真心没有,还得多练,那是。而在这个上面,他一直都觉得贾诩那个老阴货,绝对是比自己厉害,那厉害太多了,真的。如果说在这个上面,自己最佩服谁,那他贾文和就是自己最佩服的,没有
之一,可不是。马超觉得贾诩那人,你说他更能看透人心,也许是。不过更多的,要让马超来说,他觉得贾诩其人更能算计别人,这个是真的。可以说顶级谋士哪方都有,那不假,就江东军中,那都有周瑜、鲁肃还有庞统,他们三个顶级谋士呢,没错。因此,在这上面,哪怕就是江东军,其实他们也不吃亏多少,那没错。但是哪怕如此,马超觉得贾诩和他们那
些人最不一样儿的地方,你说他中出毒计,是,贾诩总那样儿,那都没错。可马超更得说,其实其人更是擅长把握人心,是吧。就因为其人了解人心、人性,所以说他总出毒计……这个其实一想,也算正常吧,至少在马超这样儿比较了解贾诩其人的看来,他是觉得正常。但
确实,可以说贾诩其人在天下闻名的就是毒士毒计,那一点儿都没错。以至于马超对付兖州军和江东军的时候,他都不敢用贾诩。毕竟真要带着其人参战,那么对方来个毒计,自己到底说是用还是不用,这是个问题,没错。对马超说来,如果对付北方异族,那么贾诩来个毒计的话,这个马超都不用多想,他马上就会用。而且贾诩没有计策,他都得求他来个毒计。
可那是对付北方异族,他觉得必须的。但是对大汉的人,哪怕是敌对,马超也不想用毒计,那是。对待北方异族,他是觉得没有毒计,那都得想办法让贾诩想出来一个,哪怕成功不了,也试试啊。只要成了,马超不怕史书里怎么写自己,大汉这边人的文人对自己如何口诛笔伐,名声如何,他都不那么在乎。反正只要是对北方异族不好的,哪怕毒计用成后会被唾骂,他
都认了,必须有取舍啊,没错。可对付兖州军和江东军,马超知道,自己却不能那样儿,就不用多说了。可以说一旦自己用了毒计对付兖州军或者江东军,不用太毒,可只要成了,那么之后就得有一堆事儿。关键是马超不怕什么,但是对付北方异族那样儿,他是没有半
点儿心里负担,那没错。可对付自己人也那样儿的话,他这个心也是有那么不忍。毕竟说起来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两军的士卒却也是大汉的百姓,只是选择不同。普通老百姓为了活命,选择了其他的。但是也有人,为了得到更多,豁出去自己小命儿,还能为家里为亲人
争到更多,那是,确实也是。毕竟如今是乱世,可以说拿出来那么多的粮,就能征兵。只要属地人够多,那是没问题的。乱世当中,当兵的不就为了这个。而在马超财大气粗的影响下,虽说总体来讲,曹操兖州军和孙策江东军,他们确实还不能和凉州军比,但是在这个士卒的待遇上,也能说上两字:不错。所以这个说起来,多少都得感谢马超一下了,那可不就
是。尽管其人本意只是在乎在意己方士卒,提高他们的待遇,自己这个当主公做老大的那其实是责无旁贷,收买军心啊,没错。虽说马超认为自己其实是很得军心,可自己也不好说断了收买他们,这个他觉得是必须的,那是。毕竟之前自己收买的士卒,其实也不会说剩下
多少了,那没错。所以有了新征来的,或者说是新过来的士卒,这个肯定也需要自己再收买,那肯定是啊。马超确实也不嫌这个费劲,一切对自己对己方有好处的,利大于弊的事儿,自己不会嫌弃什么的,那没错。对他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真就没错啊,可不是,所以这……
马超从来都没断了说收买人心的事儿,尤其是对己方士卒,那更是了。对己方的将领、谋士来说,这么多年的收买,他可以这么说,基本上就已经定下来了。谁更忠心忠诚,谁还差点儿,有的甚至也没太多忠心忠诚,马超可以说都知道,那真没错。所以这么几年,他早就不是那么看重手下人如何了,只要说自己做到了做好了,那也就是了。更重要的,他确实是
收买军心,这个没错,那是。显然马超很清楚,这个己方将领、谋士那些个,自己不用多想,还是多想想己方士卒啊,可不是。可以说谁不知道,在战事中,更多的,那还得是他们,他们是主角,那没错。将领、谋士并非不重要,但是战事到底说缺了谁都行,唯独不能缺了
士卒,这个是基本?你没有士卒,靠将领和谋士去冲锋陷阵?去和对方战?那不开玩笑吗,所以就别多说了,真的。就算你将领加上谋士能拉出来好几千个,但是面对人家来个十万士卒,你这个也不一定就真好使。就算是能对付,人家来几十万人呢?不好使的肯定是你,而
不是人家。而且说起来,有用几千将领去作为攻击手段的吗?好像没有吧,所以这个……基本就是士卒,而不是你将领和谋士。确实,这个后者,尤其是将领,应该说也是不能缺少的,可相比之下,战事能缺了将领,不过就只是没将领的败得更快。而却缺少不了士卒啊,这个没了他们,你用什么去战?靠着将领和谋士,真心是不行,那肯定是了。所以说基本是
什么?是士卒,而不是将领、谋士,是啊。这个说是公认的吧,其实也是,毕竟有经验的,甚至更多的人,那可都知道,清楚,没错。所以说还得是士卒,少他们不行,因此,马超还能不多收买一下吗?肯定是啊,那都不假。对其人来说,收买士卒的军心,这是不能断的。
不过真要断了,只要说不是太久,也没什么,这个时间在马超看来是一个月,也就是说最多一个月,可以没动作……
第二九九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三十四)
一个月,马超觉得其实是最多的了,自己也没那么过,说一个月都不给士卒赏赐,没有过。可以说有最久的,那是将近一个月,那样儿,已经很多时日了,二十多日……马超一直都觉得,一个月的话,那最多了,不能超过啊,那是一个习惯的养成,所以说超过那个,那真不是什么好事儿,确实。所以说二十多时日,其实已经够多了,那没错。至少在自己来看,真
往一个月去了,可不能就真来一个月,那不是什么好事儿,真的。所以说就是二十多时日,那样儿。多了的话,确实,马超也不会说就那么做,毕竟他可不会去赌那些。对其人来说,最多一个月,但是显然,他是不会说多于一个月哪怕就二十九日,其人也不会啊,确实。所
以就二十多日,那肯定是多说了,没错。更多时候,那其实是到不了二十多日的,没错。这对他来说,对凉州军来讲,确实都是不可能缺少的,没错。可以说在没什么大事儿的情况下,这个就是排在前面的要务,可不是。因此,马超忘不了,那肯定没错,所以说这个也……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儿,所以说他有什么忘的?真心不会,再说了,就算是马超真说忘记了,可手下那么多人,还没一个提醒他的?真心不会,至少武将不说,可谋士呢?这个就不用多说了,那顶级谋士在长安还有呢,能让马超一下就忘了?确实不会,所以这个也没错。忘不了的东西啊,还不就得记住,他自己记不住,那么手下谋士呢?指望将领不行,那么谋士呢?
所以确实也是,不用多说,这个肯定没错。马超还真是不怕什么,对其人来说,耽误不了啊。担心这个的话,那真是,还不如想点儿别的,确实。至少在他那儿,马超是从来不担心什么,真是,那没错。自己不会耽误这事儿,其他的,倒是想想,是不是有自己忽略的,这
个倒是要。不过显然,就他自己来看,好像也没什么就是自己忽略的了,毕竟自己不敢说什么都是非常仔细小心,但却也没差多少,那是。自己从来都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呢,那可以说一点儿没错。就到了如今这么个身份地位,其实这点也没有变化啊,确实,所以说这……
毕竟算是好的方面,那么对马超来说,肯定是要保持啊,那没错。而不好的东西,他是尽量说给改下,不管能成多少,他觉得自己也算是尽力了吧,也是。所以说到了如今这样儿,马超是觉得自己做到最好了,毕竟自己尽力了,那没错。再多的话,他觉得也是奢求,没那么多是吧。如今这样儿,马超是觉得不错,确实。你说自己并非就怎么都改变不了了,但是
如今这样儿呢,他觉得就是最好,哪怕不如此,也差不多少了,那是没错。毕竟再多的话,可不就奢求了,那是,马超都知道。如今情况,总体来说,其实都算是不错,那是。自己也是能做到如此,你说再好的话,他是不觉得自己真就做不出来,但是……马超不想想太多,
如此就可以了。也打发走了那些大汉官员,那是没问题,肯定是啊。之后就等着马岱带兵去攻略剩下几个郡,自己没那么多事儿,在合浦休息,那是一点儿没错。其他方面,都交给马岱了,剩下四个县城,真心就不在话下,没错。更不需要自己去,有马岱足够。而且真得说,是有崔安、郭嘉和马焕他们一起,和马岱去其他几个县城呢,那是,所以自己都放心啊,
确实。真就是,那几个县城,马岱他们拿下,那是不在话下,手到擒来,马超太相信了……真就看己方多少时日拿下合浦了,没错。马岱表现好了,这个肯定也是早日拿下,晚了点儿,其实也不算什么,那是。马超其实还不怕晚,毕竟他很清楚,合浦就剩下四个不算大的县城,己方再晚占据,还能用多少时日?他觉得一个县城被破需要五日,四个县城加一起二十日,
然后再算上马岱在路上的形行程,马超觉得一个月吧,一个月之后,其人就能回到合浦来了,应该差不多,是啊。而且自己也休息足够了,毕竟那是一个月啊,确实不少。虽说这个在交州,自己那意思是不想在这儿太久。可也没办法,马岱不把合浦剩下几个县城都占据了,
那么自己怎么也不会离开了,那是。而如今他还没带兵去,这个真是,也是着急不来,自己没那么太着急好吧。对马超来说,这个不过就只是再等一个月的事儿,那可真不算什么。自己都来交州那么多个月了,快半年了是吧,所以这个自己还差这么一个月,不差那时间啊。
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日,马岱就带兵离开了。他觉得自己和己方士卒,那休息都够了,所以自然就是要去征战,再继续拿下合浦剩下几个县城,然后自己就可以和自己主公回长安了。其实马岱也是如此想法,那没错,不过就只是他不会多说罢了,那是。毕竟其实马岱也知道,多说没大用,都不如早点儿拿下合浦其他县城,然后早回来,自己主公自然就早带着
自己几个回长安了,没错。马岱对此,可以说他还是非常清楚的,那是。毕竟马超到底心里都如何想法,在这个上面,他自认为还是了解的,知道自己主公所想啊。马岱清楚,自己主公出来这么几个月了,这都快往半年去了,可以说他不想回去?自己都知道,他必然想,
这个不用多说。看自己主公在交州都不那么习惯,就可以看出来不少了,真的。既然在这儿他都是如此,那么必然是想着早点儿回长安,那是。自己也是如此想法啊,那都没错。所以马岱知道,不早拿下合浦其他几个县城,那都不对了,早点儿拿下了,自己早日回长安。
确实,就是如此,那都没错。所以马岱在第二日上午,他就带兵离开了,直奔下一个县城……马岱和马超都想着早点儿结束交州战事,早点儿回去,那肯定没错。对他们来说,如今就只是这样儿了,必然啊,必须是啊。耽误时日,他们是觉得不好,虽说不是那么着急,可确实得承认,他们一直都想早回长安呢,那可不假,所以说就是如此。早拿下合浦其他几个县城,
那是早好。所以马岱肯定一直都要那么做了,一点儿没错。马超对他们确实也都放心,那是。还是那话,剩下的县城,自己可以不去,不去和去,其实没太大区别。那剩下地方没有合浦的治所,确实也不会说让马超高看一眼,没错。对他来说,合浦的治所合浦县城,己方
已经夺取下来,其实就已经足够,那是。如果说治所没有被拿下,那么马超是觉得自己还有必要去……但是现在确实,没什么必要了,他如此认为。当然了,不管如何,至少有一点没错,就是马超更多都相信马岱他们几个,是会很快就拿下剩下的县城,然后早日回来。反正发挥好的话,也许不到一个月,他们不用一个月,将近一个月,就已经回到合浦县城了,
也不是不可能。反正马超想法确实挺好,不过也得说,如果真是往好了发展呢,马岱他们回来确实不需要一个月啊。当然了,不好的话,可能就超过一个月了。至于说具体超过多少,那确实也不一定。多了少了的,那都有可能,没错。马超不怕这个,毕竟早了晚了,其实他都有所预料,那是不错。对他来讲,这个也不是什么接受不了的,确实。好的和不好的,马
超确实,他都能接受。不过当然也是,其人所想更多的还是好处,而并非不好啊,没错。可不好的来了,他也是不惧,都在所料之中,那是。对马超来说,一直都如此。都到了最后一个郡了,哪怕再不好,耽误时日,他觉得其实也耽误不了太多,真的。毕竟己方和江东军
双方在合浦的实力对比在那儿呢。这个不是说己方人数上的优势,确实就只是战力上面的,那没错。比人数上优势,己方没比对方多太多人马,但确实,这个己方的战力,那不是在合浦这儿的江东军士卒所能比的,那没错。所以说还是,己方在战力优势上了,而不是其他的
啊。而战力这个,马超自然知道,可以说是根本了,那是。你可以说士卒的数量也是根本,但是在这个数量上并非有什么大优势的前提下,那么这个总体战力强,那就绝对是大优势,没错。毕竟这个强可不是强了对方一点儿,实际来说,是挺多。那么这个是大优势,可一点儿都没错啊,确实。所以这个也是,在马超看来,己方有着如此的大优势,那么还能耽误什
么,他觉得不会。更多是己方优势,早日拿下那几个县城,然后马岱他们早日回到合浦。这个是马超所想更多的,不过也确实,不好的地方,他是能接受,那也没错。对马超来说,肯定己方好处多,优势大啊,而且并非不明显,实际很明显,不出什么意外的情况下,就是
马岱早日拿下那几个县城,然后早日回到合浦来……不过马超也没说就有太多的奢求,一个月回来,已经不算是时间长了,没错。当然了,要超过了一个月,他是觉得时间有点儿长,那样儿没什么好的,怎么说对己方可都是弊大于利了,那可没错,所以说怎么都别有,最好。
不过马超确实不怕那个,哪怕对己方弊大于利了,其实无所谓,毕竟这个又不是没有过。只是他确实,那有信心啊,这个肯定是。他对马岱几个有信心,对己方士卒,那更有信心,没错。这他们的组合,要是对付江东军那样儿的,再不早点儿,耽误时间的话,这个确实,说不过去了。马超是不会给己方将领,也包括士卒,不会给他们什么压力,至少这个时候那
是没有,也不需要是吧。因此,他是有不小的信心啊,然后自己也是能早点儿回去了……一切就等马岱什么时候回来了,不是他一个人回来,崔安、郭嘉和马焕,他们四个一起。而马岱他们带兵离开,马超是特意送了一下。显然,其人可不是为了给他们压力才那么做,实
在是马超觉得,越是如此,他们才能更加知道,更能明白,这个早点儿回来对自己的重要性。当然了,也得说,对他们难道就不重要?至少马超清楚,崔安、郭嘉、马岱和马焕,他们四个一样儿,也是想早点儿回长安呢,那是。所以说这个可不光就是自己的事儿好吧,所
以……马超清楚,自己是想,一点儿没错。可以说从自己带兵来交州的时候,就已经想着早日回长安了。可崔安他们四个呢,自己一样儿知道,他们确实也想。不过就只是说没自己这个程度深啊,那没错。毕竟自己说是做梦都想,这个也没错。可对崔安他们四人来说,确实还不至于那样儿。崔安、郭嘉和马岱,他们三个,说起来就算是离家几年,可以说他们也
最多就想想,然后多了没有了。也就是马焕那孩子,算是比较恋家的一个,马超太清楚了。而且自己儿子很少离家,并且真没说就离开家很久很久。真要是让他离家几年,他和崔安、郭嘉还有马岱他们的想法都不一样儿,肯定是。前三人不是那么恋家的人,可马焕是,这个
马超自认为自己还是很清楚的。而这个也确实,基本上就是和他们的性格还有经历,那是有直接的关系啊。
第三〇〇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三十五)
这个确实也是,和四人的性格还有经历,那是有直接的关系,真没错。所以说就是这样儿,马超清楚啊,那是。如此造成了他们要离家几年,那确实想法不一样儿,真的。那对崔安、郭嘉还有马岱他们三个来说,真心不算什么大事儿,尤其是第一个,崔安根本没什么恋家的地方,说一点儿都没有,其实也差不多了。郭嘉和马岱的话,肯定比他强点儿,不过对于离
家几年,真需要那么做,他们也不会说如何想回家。就只有马焕,基本上他是受不了,都正常。真说起来,崔安、郭嘉和马岱,三人中年纪最小的都过四十了,可马焕才多大?后者才二十出头儿而已,如何与前面三人比?崔安他们三个的阅历,那怎么都不是马焕能比的,
确实。所以哪怕说上一句,你也真是太年轻,这个也都没错,那是。比起崔安、郭嘉和马岱来,马焕可不就是年轻吗,而且其人属于三人的后辈,矮了三人一辈,那一点儿没错。说起来如果按照私下的称呼来说,马焕应该称呼崔安为伯父,然后称呼郭嘉和马岱为叔父,这
个没错,可不是。在正式的场合,像如今这样儿战事中,基本上马焕是不会那么称呼,毕竟这个可分场合的。不过在私底下,马焕有时候确实是这么叫,显然是马超特意告诉他的,那没错。马岱不用说了,其人本来就是马家人,马超族弟,怎么马焕都得称呼他为叔父。至于说崔安和郭嘉,马超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么多年的老大主公,可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
就是崔安就和自己兄长没大区别,而郭嘉也算是自己弟弟,那没大区别,所以说他是让自己儿子那么称呼了,私底下里,那没错。毕竟马超这个也是有他自己想法,可以说到了如今自己这个身份地位,哪怕就是私底下,和崔安还有郭嘉他们,那可真就和以前不同了,那真
没错,他太清楚了。和马岱的话,倒是没太多说的,毕竟其人从来都是自己族弟,这个血缘关系确实是怎么都不会改变的,都是马家人啊,那没错。但是崔安和郭嘉,就马超看到的,如果说以前自己和他们刚认识的时候,哪怕就是很熟悉,那时候很多话,几人都可以说说,
但是现在。真可以说很多话都说不出来了,那没错。所以马超觉得自己和崔安、郭嘉他们可以说是回不到从前那样儿一模一样了,但是自己,那必须,他从小就得和他们走得近点儿,那没错。对马超来说,他很清楚,如果说手下和手下,他们走得很近,那么这个未必就是好事儿,更多是他不想看到的。但是上位者和手下走得很近,这个你必须承认,对上位者来说,
更多是好事儿,那没错。当然了,不管如何,至少马超肯定是,他乐于看到,自己儿子和崔安、郭嘉他们多亲近点儿,这个对他来说,那怎么都是利大于弊,没错。这个怎么说,都是他想看到的,没错。可以说自己把大位交给自己儿子的时候,崔安肯定是老了,至少不得
六十多了?那是,也就是郭嘉,他估计还能在己方几年,这个马超相信。毕竟说起来他比自己年纪都小,自己退休了,但是不会让郭嘉就那么轻易退休的。当然了,说起来其人性格,马超所知道了解的来讲,自己一旦是退休了,那么基本上郭嘉也不会再在己方多久,那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自己如果说退休后,他还能在己方个一年?也就那样儿了,自己还能不
知道?再来一年,那都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确实啊。马超不敢说别的,可自己面子值点儿钱,这个也是。如果说自己真不考虑太多,拉下脸求郭嘉一下,只要自己退休后,让他再帮自己儿子三年,马超觉得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说实话,没那个必要的情况下,自己确实,不会那么做,肯定是啊。不是说他就怎么怎么好面子,实在是你自己知道累了彻底是退休了,
可人家就不累?所以说马超觉得没什么必要,自己不会那么做。因此,让自己儿子和崔安还有郭嘉他们走得近,这个就是很有必要了,没错。因为在马超看来,这个等自己退休了,就凭如今自己儿子和他们关系来说,郭嘉都不一定好意思不帮他太多,真的。其人看在自己
的面儿上,多帮自己儿子一年,这个没说的。那么再看在自己儿子的面子上,那么半年肯定有了,这个马超相信,就以现在来说,那是没问题。如果说马焕这些年要是再表现好点儿,让郭嘉认可程度非常高,那么就算是其人还在己方两年,其实都没什么问题,这个马超知
道啊。所以说最后不在于自己,其实是在于自己儿子,那没错。崔安的话,年纪大了,就算是他还想在军中,自己都得考虑下,到底说还让不让他依旧在军中了,没错。而且马超可以说很清楚,基本上自己大位给了自己儿子的时候,那怎么都是天下一统之后了,如果说顺利的话,那肯定是。那么到时候,确实武将对一个和平年代来说,不是那么重要的了,可谋
士,这个他们不管是在乱世总还是太平时代,其实都很重要。毕竟和平年代的谋士,他们可不是出计策什么的,他们一样儿会出主意,并且谁说谋士就只会计策的?那也真是太小看他们了,确实。可以说谋士,尤其是顶级谋士,你说他们上不了战场去厮杀,不能冲锋陷阵,
可他们除了说会出主意外,可还会其他的呢,那是。不过每人会的不可能都一样儿,所以有所不同了,那是。因此,这个就看出来了,天下真太平的时候,确实是不怎么需要武将了,没错。就算是还需要,可以前需要几十个,可现在绝对就几个就能搞定了,所以还是谋士啊,
他们更吃香,那可没错。这个怎么看怎么是,毕竟天下太平了,确实是不需要那么多武将了,真的。但是文士,这个不管天下太平与否,其实都是需要的,那没错,可不是。所以武将可以忽略很多,但是谋士,他们依旧是被需要,那真不假。有一个算一个啊,这个肯定需要,和武将终究不同,那是。所以说真到了那个时候,崔安那边儿确实没什么,可郭嘉那边
儿,在马超看来,他怎么都得继续再在己方多个一年两年,那是比什么都好,真的。毕竟郭嘉可是顶级谋士,在马超眼里,就算是和平年代,其人也比很多文士那强太多了,没错。毕竟太平年代和乱世那肯定不同,但是文士基本就比不上谋士,尤其和顶级谋士比,那更
不好使了,没错。所以说在马超看来,天下太平了,可顶级谋士他们却依旧有很多的用武之地,那可不假。但是相比之下,显然武将就没什么了,那是。天下太平了,第一个就是不那么需要武将了,可不是。所以说还是需要谋士,要用到他们不少,马超一直都如此想法,当然了,不管如何,武将一样儿需要,可确实是不需要那么多了,那是没错,所以说这个……
但显然都知道,那更需要的,必然就是谋士而不是武将啊,一比较的话,这个差距可就出来了,那是。所以到了那个时候,更需要的是哪个,那还是比较明显的,真是。马超真就是那么想的,自己都退休了是吧,那么崔安比自己大那么多岁,也是找就该退了。自己绝对不会说让他继续在己方这儿,在军中。可以说天底下也就黄忠那么一个,历史上也就只有几个,
所以……年纪越大,那就早回家吧,不用再在这儿了,真的。毕竟别说是过了七十,哪怕六十多岁,在这个时代都可以说是挺大的年纪了,那是。因此,崔安要都六十多了,马超基本上不会让他再在己方这儿。你看程昱在兖州军那儿,马超觉得更多是没办法。曹操可能更
多也是想程昱休息,可实际上,对方肯定就不那么想。而且兖州军也确实,少不了程昱,这个一点儿没错。前几年没了一个荀彧,已经是给了他们不小的打击,如果说再少程昱,谁说士卒都知道,仲德先生啊,那年纪太大了,所以指不定哪日就彻底离开了……但是士卒知
道归知道,能让他们一下接受,这个就不要多想了。因人而异吧,对有的人来说,那是绝对没问题。连自己家人,在这乱世没了,他也不会多想。所以就更别说只是个外人了,确实。但是对有的人来说,尤其是很重感情的士卒,他们心里还会有不少的想法,没错。可以说程昱不是主公,他也不能和曹操比,可你不得不承认,其人在兖州军中,第一元老,把这一辈
子都算是给了兖州军,可以说其人在全军上下,那是相当有影响力的一个人物,那一点儿不假。所以说在这个上面,别人还真是比不上程昱了,没错。谁让其人是最元老的呢,应该说还没有兖州军的时候,他就已经是跟着曹操混了,这个一点儿没错。所以说谁能比得上程
昱,好像真没人了。而且其人的年纪,可以说不光是在兖州军中,就算放到凉州军和江东军里,他一样儿是年纪最大的,那可不假,最元老的,不是之一啊。因此,在兖州军中,如果说程昱没了,那么也绝对是打击了兖州军一下,这个一点儿不假,可不是他们所希望的,
不希望。兖州军上下,可以说他们一点儿都不想那样儿,那没错。不过说起来,这个事儿放到凉州军那儿,在马超想法中,他可真有点儿想法,就是巴不得程昱没了,真的。他和其人没什么交情,可以说在马超想法中,一切对兖州军不好的,那就对自己对己方都好,没错。所以说程昱没了,对兖州军怎么都是不好,这个一点儿没错。那么对他们不好了,自然就是
对自己对己方好了,真的。所以说在其人眼里看来,那绝对是,对兖州军不好的,马超觉得是来者不拒,就现在来讲。因此,他自然是希望程昱早没了,他早没了,对己方来说,那不早好,真的。不过其人身体一直都不错,这个马超也知道。并且其人掌握着兖州军的情报
机构,那是。但是不管如何,自己也不会想着让其人早没,马超不会做什么事儿让程昱加速没的,那不会。尤其说像之前对付霍峻那样儿,这辈子也就那么一次那样儿了,再也没有了,那没错。所以说对付程昱,马超不会有什么动作,一点儿都不会有,只是有所希望罢了。
是啊,自己没什么动作,可不代表自己就什么都不能想吧,想什么都不犯法是吧,所以说……不过对此,他确实也没多想,毕竟程昱如何,和他关系还没那么太大。说起来马超是不想看到兖州军好,那一点儿没错。但是抛开这个,程昱作为老前辈来讲,这个时代的一个人物,没了的那天,马超如果知道了消息,八成也得派个人代表自己去魏郡邺城一趟,这个
也是,他觉得是必须的。程昱作为年纪最大的这么一个,在三路诸侯中那都是,所以说其人其实也代表了一些东西,真的。因此,其人没了,马超基本上是一定会派人去的,代表了自己,这个没错。当然了,如果说有什么意外的话,他可能就不派人过去了,这个也并非就
不可能,关键是还得看具体情况,而不是其他的。像之前荀彧病逝,马超派人去了,代表自己和凉州军,没意外确实那么做的。
第三〇一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三十六)
需要那么做,他就派人去了,就是如此。那么程昱这个事儿,他没了那日,没意外,马超也会那样儿,就是。兖州军其他人,除非是曹操了,剩下的人,就算是都没了,基本上马超也不会有什么动作。确实,其他人的话,哪怕就是曹昂,对不起,他也没觉得有什么看重的。是啊,在马超那儿来说,荀彧没了,自己派人过去,代表了自己和凉州军,那正常。而程昱
没了,自己基本上也要派人去,那是。最后就只有曹操没了,他才会再派人过去,这个一定是。然后兖州军也就没谁了,要是刘协没了,那么马超肯定派人过去啊,这个刘协不能说是兖州军的人啊。哪怕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可刘协依旧是代表了汉室,而不是兖州
军,这个大家还是分得清楚的,那是。刘协代表不了兖州军,兖州军其实也代表不了他。不过怎么说,都是曹操掌控了朝廷,这个一点儿没错。毕竟在他和兖州军那儿来说,曹操的命令,就是朝廷的命令,这个没错。所以说曹操说起来他代表了刘协不少,这个可以这么说。
而兖州军说是曹操的兖州军那不假,可兖州军中可不光就他一个人。那么多将领谋士呢,可以说他们没有一个兵权,可终究是兖州军的人。还有兖州军士卒,他们可是最为基本的,那都没错。所以说曹操掌控朝廷不假,刘协是听他的,可其人终究代表不了大汉,他只是权臣。而刘协也代表不了兖州军,他只是曹操的傀儡,不过他作为大汉皇帝来说,其人是代表
了大汉,那没错。所以说就是这样儿,曹操代表了兖州军,而刘协代表大汉,可以说他们两人谁没了,马超都得派人去,代表自己和凉州军过去,肯定是啊。别说是他们了,哪怕就是孙策,也都一样儿,没什么说的。对马超来讲,曹操、孙策、刘协,最后再加上个程昱,
谁不在了,他是赶上了,都得派人过去,这个一点儿没错,就和之前荀彧没了,他不一样儿派人过去了,这个都一样儿,那没错。其实程昱在有些方面,他其实是超过荀彧的,这个一点儿没错。别看荀彧确实,那是非常有本事的一个,可程昱也没说差太多,而且其人有地
方超过荀文若,那是。这个感受最深的,应该说是兖州军士卒,那没错。毕竟他们也是在荀彧和程昱手下做了多年的事儿。前者不用说了,绝对兖州军不可缺少的那么一个人才,就程昱,当年的肉脯,那是让多少人能吃上饭。至于说这个东西实际是什么,兖州军士卒也不傻,自然很多都知道。可就和曹操所想也没大区别,这事儿来那么一次,其实没什么大事儿,
士卒并非就理解不了,那是。至少他们知道,己方缺粮了,而这个时候,就只能整这些肉脯当干粮,其他的没了。不过就这么一回,他们也并非理解不了。毕竟对士卒来说,再不吃,那真就可能饿死,而且那肉脯什么的,他们也并非就真没吃过,有的人吃过,不过在兖州军
中,那确实是第一次吃,也是最后一次了,没错。曹操都很清楚,自己来这么一次,都得是让写史书的口诛笔伐,没有自己什么好名儿声,那是。所以说就来那么一次,曹操觉得是够了,再也别那样儿了,没什么好处,确实。他确实,一直都很在乎自己的名声,尤其是之后的名儿啊,让后人怎么看?不都得觉得曹孟德这个人……反正大多数都不会有什么好话就
是了。曹操一直都在乎在意自己没了之后的名声,那是。如果说不这样儿的话,也真不是这样儿了。不过看到如今这样儿,显然其人对之前自己所作所为,确实是对自己名声有大影响,可真没好的。曹操很清楚,他都知道,都记载清楚了,自己是让士卒屠戮百姓,又给军中拿肉脯当干粮。可以说这个绝对是污点,他也知道,那是。可曹操是从来都没后悔过,再
来一次的话,自己肯定还得那么下令,那么去做,那没错。利大于弊的事儿,在当时,那是没有什么理由不做,这个肯定是啊,必须那么做。曹操自然知道,自己名声算是毁在这上了,可他也没什么好办法。必须承认,他所得到的好处,觉得是可以弥补这些的,那没错,
所以……还是那话,他如果觉得是弊大于利了,那么其人是怎么都不会那么做,那是。可让己方去屠戮徐州百姓,他是半点儿的后悔都没有,一直认为自己做得非常正确。如今这些不好的和那时候自己所得到的来说,他觉得还是比不了的。做肉脯当干粮,这个不得不说,
当初自己同意那么做,这个正常。哪怕就是现在,那是出不来那样儿的事儿了。可确实,再来一次的话,自己一样儿义无反顾,还得同意程昱,同意他那么做,那是,曹操无怨无悔,可不是。所以这个事儿其实也没办法,自己都如此认为的,哪怕再来一回,自己也那么做了,确实。所以说自己在这两个事儿上,那怎么都是改变不了了,记载到了史书里,曹操也不想
去改动什么,这个也是。毕竟曹操谁说他并非就觉得史书什么的不能改,可也确实,他不是李世民那样儿的人,那没错。关于自己名声的问题,他其实从来都是那么看的,就是绝对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以后说起来,自己都做好,而不是去篡改史书什么的,那非正道啊。
所以说曹操也有他的想法,至于说马超,他更是了,就不去改什么史书。哪怕其人也知道,自己算是比较真实的都被记载在里了,但是那不算什么。你必须承认,自己这么多年来,可以说做得就算不错,那是。当然了,哪怕就是不好,真那样儿,马超也不会去改什么史书,
那真不会。曹操那样儿、马超那样儿、其实到了孙策那儿,他也没大区别,真是。他们都看重自己名声不假,可却不会改史书什么的,哪怕有那个机会了,三人也都不会那么做,不会。对几人来说,名声是重要不假,可以前的那就是已经改变不了的了,那么以后就好好做完事儿了,真的。改史书什么的,三人都不屑为之,总体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所以说这
也没错,三人都不会那么做了,这个其实也算是挺好,至少对历史来说,对写史书的来讲,可不就是。史书能呈现出来很真实的历史,这个其实都是好事儿。总比被上位者给改动很多地方要强多了是吧。就李世民那样儿的,不否认其人有贡献,那是不假。可其人一样儿有他
不怎么样儿的地方,比如说改这个史书,真心不是什么好事儿。要每一个皇帝都那么做了,这个写历史的还有什么意思了?所以说那真不是什么好事儿,毕竟史书呈现出来一个真实的历史,那对后人来说,真心很重要啊,没错。可你当皇帝的那么一改,那么到底那部分就是假的,或者没写上的,那可能就多了,真心没什么好事儿。所以说你当皇帝的,有本事别去
改史书,这个你去改了,就是一大污点,可不是。这事儿后人怎么都能知道,也许不知道你到底改动多少,改哪地方了,可却绝对是能知道你改动了,那是。所以说你要真为了自己名声想,那么也不一定非要改动这个。当然了,可能你历史上的污点更大,然后改变一下,至少在当代,那史书是没记载,你是觉得不错。当然一直都是你这个朝代,都是你后代子孙,
也不会有人明着说你改史书什么的,至于说背后的,那很正常,背后说什么的没有呢?应该说都有,那是,必然啊。但是当面儿说的,还有谁?或者说谁就真敢那么做了,所以这个……不过真说起来,李世民这个人,其实更多还是正面形象,怎么说他还可以的人,那应该是大
多数。确实,不可否认其人的功绩,那是。可其人那个性格,其人都什么样儿,多少也应该了解多点儿,那也是。所以说看其人,也不光是有好的方面,那确实是,都有。都有的有不好的,这个才是真实的一个人,当然了,要都看对方好的地方,并不是不行,就像有人也
就只看对方不好的地方,那也有啊。看一个人,应该说是哪个方面都看到,除非你不知道,那没办法。但是知道的话,就忽略一方面,这个是不好的。当然了,除非你说要用到对方,而且还算是重用,那么这个可就有的说了,没错。至少对方如何,你要不清楚的话,确实就有……所以说看几个方面,是应该的。但你能拿捏住其人,能控制住对方,这个可以忽略一
些东西,那是。就比如说,用对方利大于弊,哪怕说对方可能人品不行,但是你能拿捏住对方,让他给你做事儿的时候,不会在人品上出什么问题。最后做事儿就只是对你对你一方利大于弊,这个就足够了。真是可以用其人啊,必须的,那没错。作为一个上位者,他看对
方,显然不是第一个看对方人品,除非有的事儿,是必须要看人品的,其他的,好像和这个没太大关系。一个合格的上位者,是可以避开那些不好的,而就只用对方好的那面,那是……这个不是什么做不到的,反而人家是可以做到,那没错,所以说对上位者来讲,什么
最重要呢?这个基本上就是对方带来的利益,可以说是这个吧。那么只要用对方能给自己带来很多很大的利益,怎么都是利大于弊的,那么有什么理由不用对方?说起来好像也没有一定确定的理由,就百分百不用对方了,那是。所以说该用的时候,也许不用考虑很多,只要能限制住,那么怀的也能变好,哪怕只是一时的呢,可也值得,比起对方带来的好处利益,
那可真是。对上位者来说,只要利益足够,那么给对方一时变成什么样儿,其实都不算大事儿,不触及到自己的底线就好,真是。可不是,这就是上位者,眼里更多的绝对是好处、利益,这些,那没说的。其实别说是他们了,就普通老百姓的话,不也都差不多。可能比起
来,前者他们是更追求这个好处利益罢了。而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尤其是乱世,那自然首要的就是保住自己小命儿。然后再说就是能吃上饭,不敢说吃饱,但别饿着就好,那肯定是。在乱世中能吃饱的,多少都有点儿办法整来钱粮,普通老百姓不要多想,不饿死其实就好,
真的。当然了,如今这个时期,战事就算是少了,所以太平地方更多,以至于能吃饱的人也多了,那是。毕竟在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的努力之下,大汉虽说不是和黄巾之乱以前一样儿,可也恢复了多少,那没错。尤其马超是不计较钱粮物资的投入,所以他的治下,有地方甚至还超过黄巾之乱前大汉的地盘儿了。这个不得不说,是马超的功劳,如果说不是他
不去计较这个钱粮物资的投入,那么也没有今日那几个地方如此了,那是。所以说那几个地方,怎么都是要感谢马超啊,那是。不过显然,其人也不是满意,不是对那几个地方不满意。实在是在马超想法中,这个自己怎么都得说把全天下,不说都变成那样儿,可也得差不
多才行吧。如今这个时代,那依旧是乱世,还是有老百姓吃不上饭,虽说不一定饿死,可温饱的问题,确实还没更好的解决。
第三〇二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三十七)
马超确实想,或者说他一直都是,想着早日解决好这个问题。但是却必须承认,这个不一统天下,基本上就不要想彻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了,那没错。毕竟他如今做再多,也只不过解决了他治下,他地盘儿上的而已。当就那样儿,都不知道要多少年,所以说他觉得怎么都是抓全局更好,这个肯定是。一统天下之后,他是怎么都得那么做了,那必然啊。所以
说到时候不是现在这样儿,解决问题也是整个大汉的,却不是己方地盘儿上的,那不是啊。对马超来说,既然问题是整个大汉的,那么自己理所应当是要把控全局,这个一点儿没错。要说就己方这么一个地盘儿的话,他是觉得怎么都不够。因为在整己方这儿的时候,等己方
一统了天下后,那不还得全局去抓,这个肯定是啊。所以说就耽误再多年头儿,这个也没办法,至少马超不觉得现在就去做有什么更多好处。而一统天下了再去做,可以说那个时候己方所得到的好处,那怎么都是,多啊。利大于弊,绝对的,所以说到时候肯定是要那么做……
到时候不用多想,就得那么做,那肯定是啊。而这个时候,确实还没到必须那么做的时候,这个也是,马超清楚啊。而现在不是,一统天下了之后,那就是了,没错。所以马超想法中,自然就是要解决问题,可不是现在啊,确实还没到时候呢,那也是。如果说己方一统了天下,那么早就那么做了,肯定也是。不过现在己方不还没一统天下吗,这个也是“任重而道远”
啊,那确实。等己方一统了天下,那确实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了,早了晚了的都可能。所以说要是老百姓的话,期待己方早日一统天下,那样儿对他们来说,怎么都是好处多,利大于弊,没错。对己方来说也是啊,那没错。只有说对兖州军、对江东军、对他们来说,确
实不是什么好事儿了,真的。毕竟他们两方是属于己方一统天下路上的绊脚石,怎么都是己方要铲除的,那没错。江东军先被灭,然后就到了兖州军。不过也确实,这个不一定什么时候了,而且中间会有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这个马超和凉州军他们却不得不考虑在内啊,就
是。毕竟己方去灭江东军的时候,对方是不会有什么大动作,这个没事儿,他们小动作就算是不断,己方也能应对。可己方去灭兖州军的时候,如果说之前北方异族没大举南下,那这个时候,如此机会,他们没什么理由不把握住,真的。马超都知道,这个基本上就没差了,己方和兖州军死战的时候,对方就会大举南下,而己方和兖州军却不能再战了,赶紧打扫战
场,然后统一战线去对付北方异族,这个是必须的,那必然啊,确实。所以要从另一方面来讲,就绝对是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能救了兖州军,确实。可曹操和兖州军对这事儿,他们不会领情,一点儿都不会有,那是。毕竟为了大汉总体,曹操兖州军和北方异族都没有合作
了,这个还不能说明问题吗?这么说吧,这个不光是说明问题,而且可以说明不少东西,那是。反正马超凉州军的话,他们确实和北方异族没什么合作。而以前曹操兖州军和孙策江东军他们,可以说他们都有和北方异族合作,不过之后就再也没有了,足以说明不少东西,那是。可以说在大是大非上面,哪怕就是曹操其人,他也不含糊,那是,这个底线还是有的。
别看曹操看着确实比较没底线,那确实是。可在这个北方异族的问题上,以前他可以说和对方合作一下,可就那么几次,之后就再也没有了。马超凉州军是大汉这边儿的最高个儿,所以他们压力一直都最大,那没错。可除了他们之外,其他势力,比如说兖州军,再比如说江东军,他们可并非就没有压力了,只不过就是和凉州军比,他们确实,那压力是少很多,
没错。不过他们能和凉州军比太多吗?显然不能,只能说是在很少的地方,就比较一下,那样儿。确实,这个没错,在大汉这儿,终究是人家凉州军最强。看他们和北方异族比不了,那不假,他们实力比不上北方异族。可早都超过了兖州军和江东军,那一点儿没错,在人家
凉州军面前,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确实是靠边儿站,那一点儿没错。谁实力强,那真一目了然啊,就是。所以说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不是不能和凉州军比,就看如今三分天下是吧,这个两军有三分天下两部分,这个就得说,如何不能与凉州军比了?但是其他方面呢,这个
没人家有实力啊……确实,实力这上一差,那么很多地方其实也有差距了,那是必然啊。没有说你实力不如人,结果你还很多地方能超过对方,那没有。其实应该这么说,是对方实力超过你,那么很多地方其实也超过你了,那是。所以说凉州军的实力超过了兖州军也超过了江东军,那么一样儿,他们很多方面,其实也是超过了兖州军,超过了江东军,那可一
点儿没错。所以说实际是这么样儿的一个情况,兖州军和江东军,是有和凉州军比的地方,可很多方面,他们是不如凉州军的。这个也是,毕竟凉州军实力在那儿摆着呢,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确实,那不是对手啊,很多地方,那都不如对方,没错。这个和实力的话,那是有
直接关系的,这么说其实没错,那挺对啊,确实。所以说有实力那确实,可以说就有很多,这话一直都是。没实力的话,你就等着被灭吧,如今可不就是如此?江东军的话,实力最弱,就等着凉州军来灭他们吧,也许还有兖州军,这个基本上也少不了他们一起,所以说这个……
马岱带兵走了,崔安、郭嘉和马焕一样儿跟着离开。而对马超来说,这个绝对,那是最好的结果。等他们回来后,再休息个一日两日,自己就能带着他们彻底回长安了,而交州这儿的战事,基本上就结束了,没错。对此,马超确实都是非常希望的,那是。就等着崔安他们四个早点儿回来呢,那是。只要他们回来,那么就直接说明,这个合浦的县城,己方都给拿
下了,那是。而自己就休息个一日两日,就可以回归长安了,北上回家了,不用再在这破地方,这么个自己不习惯的地方,那真是,早离开早好。马超的想法,应该说他从到了交州之后,最开始就已经有这么个想法了。不过那时候的话,他是刚来,所以显然很清楚,那说
赶紧离开交州,确实都不现实,那没错。而如今都要半年了到这儿,己方就差几个县城,就拿下交州五个郡了,那是没说的。对马超来说,也终于是能说出来,早点儿回长安早好,就等着崔安、郭嘉、马岱和马焕他们四个回来呢。这个士卒的话,自己不会带走,没大意义,就得是在交州好好守着,其实那比什么都好,没错。对自己对己方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了。
送走了马岱他们几个,马超可以说是一身轻松,如今这样儿的状态,可以说好几个月才有这么一次,那是。之前的情况,确实他是不可能放松下来就对了。但是如今这个情况,可以说他不放松,那就不对了。之前是怎么都没到如今这样儿,现在己方就剩下几个县城,拿下后,自己就可以撤退了,彻底离开了交州,比什么都好,就如今来说,真的。而以前哪有现
在这样儿的情况?己方攻略交州五个郡,如今可就只剩下几个县城就彻底拿下了,可不是。胜利在望啊,可不就是。对马超来说,之前也没这样儿过,确实。哪怕是来合浦的时候,那时他所想还是,这依旧有个郡那是要己方占据。而如今己方占据了合浦最不好拿下的,由谢
旌守御的合浦,而其他几个县城,对马岱他们来说,确实是不在话下,马超太清楚了。一个县城,来个三五日,快的话,基本上就拿下了,没错。也就是最快三日,不过也别想太好,五日的话,其实最可能,而且可以说就这还算是少的时日呢,真的。多了的话,虽说马超不
认为是十日,反正十日内的话,超过了五日,其实就已经多了,真是。在马超那儿看来,确实如此,五日之内,他是觉得都少,那是。可超过了五日,他就认为是多,真的。毕竟马岱带兵破合浦县城,还是谢旌守着的,有那么多人马,也不过才十日,那么有十日的一半,破其他的县城,马超觉得是够了,是吧。当然,这个肯定不是绝对的,反正多了少了的,那
确实,都可能的,没错。因此,马超没指望着马岱就很快破了其他的县城,都想着了,一个多月他们回来,如果说就只是一个月多了几日,那么其实都挺早,这个也算是。如果说都一个半月了,那么肯定就是多了,马超如此认为啊,那是。说起来他并非就很着急,可有一
点没错,就是他怎么都想早日回到长安,回家多好啊,那是不错。崔安、郭嘉、马岱还有马焕,他们可都想着早点儿回去呢,那是。马超知道他们,他们也知道马超,是。所以说马岱心里清楚,这个自己不早点儿结束了战事,那都不对了,犯众怒了,真的,谁都想早点儿
回去啊,自己也没区别。所以说剩下那么几个县城,对马岱来说,他是肯定要早点儿拿下的,一点儿没错。必须那么做了,必然如此啊。这个耽误了,不管耽误多少时日,除了自己主公,他心里肯定要埋怨自己之外,就崔安、郭嘉和马焕,哪怕他们嘴上是不会多说什么,但是心里肯定有想法,那没错,所以这个……马岱并不想那样儿,肯定不想,崔安和郭嘉那
都自己熟人,太熟了,可以说除非自己有错误的前提下,要不然的话,他们确实不会多说,那都没错。马焕是自己晚辈,如今自己主公还没把大位交给他呢,所以说他更不会多说了,。那也是啊。因此,哪怕三人就都有想法,可他们却什么都不会说啊,那是。因为有一点没错,
这个马岱太清楚了,就是他们更知道自己的性格,确实是不想让自己有更多的想法,也是。马岱倒是想说,自己好像也没那么小气是吧。可说实话,崔安、郭嘉和马焕他们三人可就不是那么看的了,所以……他是不怕什么,可让自己主公让他们三人心里都觉得自己耽误了时
日,这个怎么说都不是好事儿。马岱想法中,肯定都是早日破了几个县城,早点儿占据几个县,而不是耽误时日,那可不行。其实也不光说耽误时日这个让自己主公还有崔安三人都有想法,就自己,可以说也丢人,真的。这个并非就丢大人了,可也确实是丢人,那没错。因此,是马岱怎么都不想要的。对他来说,怎么都是弊大于利啊,这个,所以说不能有,那
是。所以说还得是早日破了几个县城,早好。马岱一直都如此想法,把剩下几个县城的战事,可以说看得是非常重要,一想其实也正常,那是。毕竟你要是也处在其人的位置上,估计比他想的还多呢,这个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反而是很有可能,甚至就那样儿了,都正
常,没错。几个县城的一些具体情况马岱都知道,所以他也想了,自己尽力的话,那确实是不会耽搁时日了。
第三〇三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三十八)
是,马岱也不敢说这个事儿是绝对那样儿,可基本上跑不了,差不多了,那是。合浦的几个县而已,哪怕如今己方确实也是没多少人马了,那不假。可那四个县加一起还有多少人?是两万士卒都不到,让马岱各个击破是真心没什么太大压力,没错。而合浦那四个县,怎么都不能和交州那四个郡比啊,如何比得上南海、苍梧、郁林和交趾呢,真心比不了啊,那是。
所以说连四郡马岱都拿下了,那么四个县城的话,真心比不了四个郡啊,那是一点儿没错。因此,哪怕马岱不是说就一点儿压力都没有,可要说很大的话,那绝对不是。看现在的马超,他都乐得轻松,马岱他们还能有多大的压力?真是,毕竟他们说面对的,不过只是四个县城
罢了,加一起还不到两万人,实际上一万六千人,也就那样儿了。可以说每个县也就是四千人守着,那是。对马岱他们来说,就是手到擒来啊,确实,那可没错。所以说三四日破城,那可真不是说着玩的,是实实在在的,可不假。五日之内,就马岱觉得都能破了城池,真的。
多于这个五日,就马岱都觉得多了,那是。只有少于五日,他才觉得是少了,那没错。马岱觉得也是正常了,确实。所以说他自然就是致力于五日内破了城池,拿下县城,那是。如此一来,真就不耽误时间,那可是没错。而多于五日的话,这个就耽误时日了,确实。因此,马岱怎么想,那都想五日之内破了城池,那就是最好的结果,多了超过了那就耽误了,这个
确实不是什么好事儿,他也不会让那样儿的事儿发生。五日内和超过五日,马岱自认为自己前者还是能做到的……这不是他自大自狂,而是实实在在的,那是。毕竟凉州军是没多少人马了,那不假,可守着几个县城的江东军,其实更没多少了,没错。而他们江东军不光人
少,主要是这个战力,那确实是不行,所以说马岱还能没有信心?对此,他确实是有信心,那都没错。有那个自信啊,自己不耽误时日,还能早点儿回合浦呢,然后也早回到长安,那是。再也不用在交州这儿战了,至少基本上多少年都不会了,没错。以后再长远的话,那谁
知道具体什么样儿了?就是,反正马岱是不清楚了,毕竟得多少年之后呢,那是。现在的话,哪里知道那么多以后的事儿呢,无非只是猜测而已,真的。大致的东西,他是能想到,不过有的东西,马岱还是不知道,这个正常。或者说其实更多的东西,他是不知道的,那都没错。所以说其人也不会想太多,那是。而如今就只是早日拿下四个县城,然后早点儿回去,
马岱是觉得比什么都好。而回到了长安,可以说己方基本上就不会再有什么大动作了,主要是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不会有,那么己方自然也是。确实,马超他们是巴不得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都没什么动作。北方异族没有动作,而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也没动作,自然凉州军
也不会有什么动作,那是。对马超来说,对凉州军来讲,肯定也是该休息的时候了。而对兖州军对江东军,对他们其实也没区别,都是该休息的时候了。毕竟曹操也是刚带着兖州军攻略了常山,这个时候休息了没错。而孙策谁说没带着己方将领去交州,可他们很多将领确实是经历了交州战事,这个时候的江东军,那也是该休息的时候,确实是不宜再和凉州军大
战,肯定是啊。所以说这个肯定也是避免了,那没错。可以说从凉州军开始,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可都是不想暂时再和凉州军大战了,那没错。就等明年开春,再说其他的。而马超要回到长安,就真是可以休息了,没错。今年的战事基本上就这样儿了,再有就是明年了。哪一方都想着休息,不光是凉州军,那是。如果说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有大动作,自然
马超也得带兵去征战,没说的。其他的,确实就只有大机会的情况下,他才会动兵,要不就等明年了,可不是。就是明年再战,而今年就已经完事儿了,那确实不错。对三方来说,都是如此。大冬天的,绝对都不想战,除非是迫不得已,那没办法了,有办法的,能不战确
实就别战了,真是。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三人都是那么个想法,可是没错。都想着能不战自然就别战了,那是。在这上,基本上他们想法都没大区别,都想着休息,那是。而凉州军、兖州军,他们都属于得到好处的,而江东军就属于丢了利益的,那也没办法啊,就是。
毕竟谁让江东最弱,如果不是说他们和兖州军联盟的话,那曹操都得想着从江东军那儿得到更多好处,没错。可现实是他们早已结盟,而且这个时候曹操怎么都不会动江东军啊。他真动手的时候,是能保证己方一击就能灭了江东军,比如说凉州军灭他们的时候,曹操觉得自己看到利大于弊,那就可以出手了,确实。不过到底什么时候,马超才带着凉州军去灭江
东军呢?这个曹操确实也不知道,不过就只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那一日只会越来越近,没错,可不就是。曹操不知道具体时日,这个谁都不知道。但是他却清楚,这个距离那日只会越来越近,那都没错。而曹操的话,他除了身体之外,其他的,也并非说等不及。
是,从根本上来说,曹操肯定是更希望早日到来那么一日,肯定是。他觉得也许等不了太久,至少自己还在的时候,是能看到的,这个曹操觉得应该没错。当然了,这个不是绝对的,也许人家是很快就那样儿了,可自己身体却支持不了的,甚至出了什么意外,那都不是说不
可能啊,确实。曹操怎么说,他都不想那么就没了,这个肯定是。不说自己看己方如何如何,可至少等大汉这边儿战过北方异族吧,那样儿最好了,真是。说起来他也不指望太多,什么己方一统天下,那都没大可能,是不要多想了。那个几率有和没有也没太大区别,所以曹操所想,他觉得就是想比较现实的,而不是其他的啊。自己能看到大汉这边儿对付北方异
族,然后最后还赢了,那就最好了,真是。曹操不说指望太多,他也知道没什么太大用啊,那是。所以就想想其他的吧,而不是己方一统天下什么的,开玩笑都没有。所以说曹操确实不多想,那是。对其人来说,还有更多要思考的呢,不可能就只一直都想那事儿,那是啊。
所以说其实这个曹操也就只是说稍微那么想一下而已,马超什么时候带着大军去灭江东军,这个距离己方也许近也许远,那确实都不一定了。可不管如何,曹操是想着自己能看到那一日,然后做出对己方有利的,利大于弊啊,都得那么做。其实就算说自己不在了,也无所谓。自己儿子不是马超孙策的对手,那不假,但是在大选择上,他是不会选择错了的,那不会。
因此,这个在凉州军灭江东军的时候,自己儿子做对己方利大于弊的事儿就没错了。不过曹操还是觉得自己是能看到马超去灭江东军的,那是。自己身体是不好,那一点儿没错,可只要马超不是说十几年之后再去灭江东军,那自己基本上就能看到,经历过,那是。是,从他看来,曹操更多还是想马超带着凉州军去灭江东军这个事儿越晚越好,这个他是有所感触,
不过这事儿曹操也清楚,怎么也说不出来是自己能决定的,没错。自己能决定的,那不是这个事儿啊,可不是。可以说马超带兵去进攻江东军,要灭他们,和己方关系不大,甚至就说基本上没什么关系。完全就是他们两方而已,只要马超觉得时机成熟,或者说有了好机会,
那么他绝对不会说按兵不动,那不是其人的性格作风。所以说曹操知道啊,这个绝对是,自己决定不了他何时带兵去灭江东军,最多也就只是参与,那确实是。不过这个参与最后到底是如何参与,那确实不一定了,也是不错。毕竟己方帮江东军就是一定的,不过最后己方
到底和凉州军是不是一样儿,这个曹操虽说也觉得基本上那样儿,但是万一不是那样儿呢?可以说那肯定不是绝对的,这事儿在他看来,自然都是做对自己对己方利大于弊的事儿,那都一点儿没错,所以说是这样儿。可曹操不能确定,最后马超灭江东军的时候,己方到底说是死保江东军是利大于弊,还是跟着凉州军一样儿,去灭江东军利大于弊。反正最开始的
话,自己是要带人马和凉州军战的。可最后呢,只要是利大于弊,那么己方就和凉州军一样儿了,去灭江东军啊。所以曹操确实不了,己方最后到底如何。当然,肯定是和凉州军一样儿,一起灭江东军,这个几率大,或者说就那样儿。不过前者的话,也是有那么点儿可能
的,不错。既然不能把话给说死,那么这个前者的话,确实是有那么点儿几率,可能一样儿有,不过就只是基本上和没有,其实也差不到哪儿去,那是。当然了,不管如何,自己就做对己方利大于弊的事儿,那就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肯定是啊,一点儿没错,所以说这个……
这个可以说是根本了,那没错,这个确实。曹操从来都是那么做的,所以他认为自己到时候还得是和凉州军一样儿,正常。倒是说要死保江东军,这个怎么也看不出来死保他们对己方利大于弊啊?现在是一点儿都没有,难道到时候就变了?这个确实,并非不可能,但是这个几率,曹操也清楚,基本上就和没有,那也没太大区别啊,可不是。但是就他所了解到的,
为了能让自己改变主意,可以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可一直都在努力,这个自己真心是知道啊。尽管曹操也觉得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努力没大用,可他却不会多说什么,最多就是想想罢了。毕竟他真心从内心中,还有那么一丝佩服在里,尽管只有那么一丝一毫罢了,但是对曹
操来说,可真心不容易啊,那没错。这辈子还能让他曹孟德佩服的,这么五十多年,其实也没几个,几人几件事?屈指可数,一个巴掌足够了,真的。曹操佩服的人和事儿,可以说绝对超过不来五个,最多也就那样儿,那是不错。所以说让其人有了那么一丝一毫的佩服,
真心不容易。所以说这个也是分谁,要是一般般的人,再这么佩服,那其实都无所谓,没大用。可曹操曹孟德是什么人?“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汉唯一被朝廷所承认的魏王,这个是写进了史书里,是历史承认的。尽管马超也是凉王,孙策是吴王,可不被朝廷承认啊,这个只要大汉还存在一天,可以说马超还有孙策,他们俩的王就是“非法”的,人家曹操的王
才是“合法”的,那是。但是怎么说呢,这个就是实力的事儿了。曹操那魏王是“合法”的不假,但是如今天下三分,马超凉州军在大汉实力第一,所以哪怕他那凉王“非法”,可基本上没谁不承认。主要是承认不承认,人家实力在那儿摆着呢,你承认不承认,有什么大
用吗?倒是孙策那个吴王,江东那边儿肯定承认了,但是到了天下,确实比曹操的魏王还有马超的凉王来,还差点儿。
第三〇四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三十九)
这个可以说就是实力的因素了,可以说是和实力有着直接的关系的,那没错。江东军他们就因为没实力,所以不像兖州军那样儿,曹操能挟持朝廷,让皇帝承认自己的王位。更不是马超凉州军那样儿,有着足够的实力,可以说称王这事儿,你承认不承认,人家实力最强,这个你不承认有用吗?所以说江东军和他们都不同,因此,除了说在江东之外,其他的地方,
在这个王位上,和兖州军比和凉州军比,其实是差了那么点儿,谁让他们最没实力最弱沟你实力够强,一统天下称帝了都没事儿,不承认好使吗?所以这个确实,实力不够,那可真就不行……归根结底,这个事儿还是在实力上了,没错。因为人家凉州军和兖州军都有实力,
所以怎么说,最后这个都是被认可的。而就只有江东军,他们没什么实力,所以就只在江东这边儿被认可,而拿到整个大汉来说,确实他们这个认可程度比不上凉州军和兖州军啊,那是。说起来也是很多老百姓都知道,马超是凉王、曹操是魏王、孙策是……对不起,很多
人哪怕听过孙策,可还真不知道他是什么王啊,不知道,不清楚。但是多少人都知道曹操是魏王,而马超是凉王,至于说孙策那个吴王,确实,知名度还差点儿,这个也正常,那是。至少没知道马超凉王和知道曹操魏王来得更多,知道那两个的,未必就知道孙策是吴王。当然了,基本上都知道,那确实没错。可多少都不知道,可知道马超知道曹操,而不知道孙策,
那没错。所以说在这个方面,那可没错,如今就是这么个形势,那可一点儿没错,如此。所以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很清楚,那就是实力啊,这个决定了太多,那是。如果说己方有实力的话,可不是现在这样儿了,就是。可以说就因为己方没什么实力,这个是三方中最弱
的那个,所以说如今势力都如此了,就只剩下了一个扬州,六个郡,交州是彻底没了。当然,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对交州没那么多的想法,真不错。毕竟那地方,可以说除了南海之外。其他地方,他们确实觉得就算是没有,其实也对己方产生不了太多的不好,当然了,那四个
郡还是在己方手里来得更好,肯定是啊。不过显然,这个肯定是,江东军有他们自己想法,但是交州那地方,他们真心是不怎么看重了,没错。可以说看重的话,那确实也不是现在这样儿了,真的。孙策自己不去就算了,更是没派任何人去交州。至于说援军的话,这个不是必须的?从孙策那儿来说,自己不派援军的话,就别说是交州本地的那些太守和守将了,就
在扬州建业这些个,他们都会有意见的,没错。而他们所想,那正是自己拿自己部曲去交州当援军,结果也就是那样儿,所以说他们没意见啊。事实证明了,可不就如此,那没错。可以说江东军他们就那么想的,孙策也都那么做了,那是。既然自己主公做到如此了,他们
还有什么说的?不满的都没有,那么自然就没更多话说了,没错。毕竟真算起来,这个损失最多的,肯定是自己主公啊,而不是他们,那可是。尽管真说起来,他们也算是损失了,这个不错。但是谁都不能和孙策比,毕竟其人才是江东之主,是江东军主公,当主公做老大的啊,那没错。所以说谁有他损失多呢?都没有,孙策损失最多,可他却没多说什么,这个
其实也够看了,还要如何?可不是,至少在孙策那儿来说,自己虽说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不假,可自己也确实,那是做了自己能做的了,尽力了,可不是。而手下那些,他们自然也是看得出来,自己主公尽力了,那没错。所以所一直都是这么个情况,在孙策看来,自己也是尽力了,那么手下自然不会多说什么,那是。可以说手下真有意见的话,肯定是要说出来啊,
那都没错,而不是现在这样儿,自己还不知道他们了?如今交州都算是彻底没了,这个己方就只剩下一个扬州了。对孙策,也是对江东军所有人来说,其实一个交州丢了,更多还是没什么太大的可惜。哪怕就是多少年都在交州那七个郡的太守,抛开李异和谭雄,他们俩真
是,说他们无时无刻都想着回建业,其实也都没错。就只有凌操、宋谦、吕岱、全琮和谢旌,他们五个是真心在交州的。不过说起来,五人也不是说根本都在那儿,那确实不是。最多只是他们在那儿当太守,而从他们当了太守后,很多方面就转移到那儿了。可交州并非是
他们的根本,他们根本还是扬州,那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哪怕他们的部曲都全军覆没了,哪怕他们基本上是再也当不上太守了。他们损失了不假,可根本其实没损失太多啊,那没错。只是在交州的一切,那确实,都没了。可哪怕就是交州那五个郡的太守,他们也不心疼自己在交州的那些,真是。说起来他们心疼下自己的部曲,毕竟基本上就是全军覆没了,除了李
异和谭雄的之外,其他五人的部曲,那可不就全军覆没了,确实没错。而孙策作为当主公做老大的一个,他自然是要管五人一点儿。可显然,你让其人把这个征兵需要的所有钱粮都给你,孙策拿不出来。而且他就算是能拿出来,也不可能都给你啊,那是。但是确实,这个
没有全部,可有一点儿,那是。所以这个怎么都是聊胜于无,那一点儿没错。怎么都是有比没有好啊,那确实。因此,就是自己主公给了点儿钱粮物资,让他们继续征兵,这个怎么都是好了。谁说这个和他们损失的还是没法比,可有自己主公给的,那怎么都比没有强啊,
没错。可以说他们的积累,那么征兵,补充他们的损失,其实也只是时间问题。而有了孙策给他们的帮衬,可以说补充部曲,这个肯定是更快了,那没错。所以对他们来说,这个何乐而不为,那肯定是乐意的,确实。而对孙策来说,自己不过是拿出了有限的钱粮物资,却是能换来五个将领更忠诚自己、己方,这个其实足够了,那是。毕竟对他来说,钱粮物资什
么的不是不重要,但是相比之下,到底什么更重要,那都不用多说了是吧,所以这个……他是宁可拿出更多的钱粮物资,只要能换来几人的忠诚,那都是值得的。不过让他们死忠这个就不要多想了,但确实,收买人心这个效果,那更是达到了。那么这个结果,自然是让孙
策满意的,没错。对他来说,到底什么最重要,那肯定不是钱粮物资啊,就是这个和忠诚相比,显然后者更重要了,那是。用前者能换来后者的话,孙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只是这个也是有限的,可以说你就算是给了他们再多的钱粮物资,可没法让几个一下就变成死忠了,那真不会。这个能更加深他们的忠诚,孙策是相信的,也确实是那样儿,没错。
可要说让他们一下死忠,这个确实,还是不要多想了。孙策也没想那么多,如今就可以了,那是。多了都是奢求,他还能不知道?确实,孙策还算是比较清楚的,对这个。可以说如今来看,己方在交州损失了二十万还得往上的人马,自己是知道的。只有九真和日南,那两个郡是一个士卒都没损失,其实就算是挺好。毕竟对孙策来说,其实自己去了十万人马的部曲,
确实就没指望他们回来。可如今来看,还回来一万人呢,就是九真还有日南的,那两郡的援军……确实,这个不属于是李异还有谭雄他们的部曲,是自己主公的,所以说那些人自然回到了扬州丹阳建业,就回到孙策麾下了,那是,而不是在李异还有谭雄他们那儿混啊,不
是。所以在孙策看来,其实还有点儿好处吧。至少自己没觉得那些人马还能回来,可自己部曲回来了万人,怎么看都是好事儿,那真是。谁不知道,如今己方最缺少的,那就是人,是人马,是各个将领的部曲啊,是谋士的部曲,可不是。因为一个交州,己方就损失掉了二
十万还多的人马……己方其实损失大了去了,这个孙策清楚。但基本都是交州那些将领损失的,扬州这边儿确实没什么损失,除了自己,是损失了九万人马,那都没错。可以说这么多年来,己方最大的一次损失吧,就是这次,那没错。孙策不想,可结果都已经造成。比起己方来,凉州军损失虽说不能到二十万,可也绝对不会少,不过他们得到了交州的五个郡,
可以说就等于是占据了整个交州。关键是南海跑到凉州军的手里了,这个己方是没办法和凉州军水战决战了。除了这方面,其他的,就只是己方地盘儿丢了,这个肯定都是不好,没什么好的。可交州那地方,确实说除了一个南海,江东军对其他地方都没那么看重。哪怕就
是南海,其实那地方也是,他们并非就看重,和扬州六个郡都比不了,那是。虽说他们也是,比交州其他的郡,他们自然是更看重南海了,那都没错,但是……所以不用说太多,这个情况。知道己方也守不住,那丢了也没办法啊,确实。知道保不住那地方啊,这不丢了嘛。
所以一切还都是在他们所料之中,那都不假。还是那话,之前也说过了,绝对是守不住都在他们所料之中。在孙策和江东军众人看来,南海那地方,不过就是看凌操父子俩能守御多久而已,早晚都是要被凉州军攻破的,没错。而事实可不就是那样儿,他们觉得都是如此啊,没错。所以说那地方被破了,都是所料之中,如果说那地方守住了,他们才会觉得有大蹊跷,
真的。那绝对就不正常了,不像现在啊,一切都正常,那是,一点儿没错啊,可不是。所以说一个郡丢了,江东军他们那边儿倒是没太多想法,还想着一切正常,这可真是……反正他们确实是不想己方的郡县丢,可南海那根本就守不住,也没办法是吧。还是那话,要是能
守住的话,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就不惜一切代价去守南海了,可显然,就是守不住。那么就是那样儿了,既然都守不住,就这样儿吧。看凌操父子俩的,他们能守什么样儿,就守住什么样儿,可不是。不过孙策也好,是江东军他们也罢,其实都没对凌操父子俩有什么奢求,
那没有。毕竟大前提可都知道了,他们根本就守不住南海,那么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还能想太多?显然,就在南海这儿,那确实没有了。然后南海都丢了,交州的其他地方,他们确实也没什么想法啊,那是。虽说他们也都觉得,那肯定是守住了城池,就比什么都好,但是显然,己方守不住。最后九真和日南两郡,白给凉州军,他们都不要。就得给兖州军了,那确
实也没办法啊,是。凉州军不要,己方还不能一直占据,那就得给兖州军了,没说的。而对凉州军来说,他们不想要的地方,是兖州军巴不得想要的,那没错。凉州军占据了两郡,最后就是对他们弊大于利了,这个马超他们确实不会说主动去做。但是对兖州军来讲,占据
了两郡,最后总体就是利大于弊,所以对曹操来讲,他确实,还有什么理由不拿下?这个也是,所以说就如今这样儿了。
第三〇五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四十)
所以九真还有日南没有被凉州军占去,却是被兖州军所占。而对江东军来说,反正别砸到自己手里,其实就好,可不是。其实以他们和兖州军之间的关系来说,并且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更多是要巴结兖州军,那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把两郡给兖州军,其实是最应该。但是如果说两郡在凉州军手里呢,基本上就能让他们更弊大于利。但是孙策他们也都知道,除非
是出了大意外,那样儿的情况下,你说凉州军他们可能占据两郡,其他时候,那真是没有啊。当然了,不管如何,至少有一点没错,就是两郡最后不在己方手里了,给兖州军,他们确实,那是巴不得想要,没错。因此,在江东军看来,其实这个也并非就不好,甚至在有的
地方上,其实是超过了在凉州军手里,真是。因此,在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看来,其实这个是不错的,那是。只有说砸到己方手里了,那才不好。但是显然,不是那样儿。如今两郡没在己方手里,也一样儿没在凉州军手,就只在兖州军那儿了,这个怎么都是好,其实对三方
更多的来说,都是好处多吧。只是说对哪一方好处更多,这个是,不过这个确实,不那么好算啊,也没错。所以说也就别想到底哪一方好处更多了,没大用。而根本的,就是凉州军得到了交州的五个郡,尤其是南海,这个是他们势在必得的,那都没错。兖州军得到了九真和日南两个郡,可以说对他们来讲,怎么都是利大于弊的,确实。而江东军虽说是丢了整个
交州,那没错,可也把九真和日南两郡脱手了,没砸到自己手里,这确实是不错,那是。因此,三方其实都得到了好处,如果真算起来,这个得到最多的那肯定是凉州军,之后就是兖州军,而最后才是江东军,这个在旁观者看来,就是如此。凉州军虽然是损失不少,那都
没错,可不得不说,他们一样儿是得到了最多,那没错。所以说这个好处来讲,就是凉州军得到了最多。而兖州军的话,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交州两个郡,这个他们得到的好处可以说就比凉州军差,可超过了江东军,真没错。最后才是江东军,一下丢了交州,如果说
不是把九真还有日南给送出去了,这个他们还真没得到什么好处,损失了二十万还多的人马……这个损失主要是孙策自己,他一人就损失了九万部曲。而其他几个将领,像凌操、凌统、宋谦、吕岱、全琮、谢旌,他们的部曲都是全军覆没,加一起没到二十万人马,但是也有近十二万,全没了。所以这么一看,江东军绝对是损失大了。凉州军的话,虽说也损失
不少,可还没超过二十万好吧,那是。十几万肯定有了,那都没错。毕竟凉州军人马也是有数的,来交州。先是十万人,然后马超又从荆州调拨人马,黄忠派了六万人当援军,最后马超从益州牂牁调拨,邓贤和尹默他们派了三万人。抛开守御几个郡的,还有继续再合浦进
攻的士卒,如今马超凉州军损失了十三万人马,这个实际的数字可能会比这个还多,那不一定。所以说真是不少,就说江东军战力不行,尤其是交州本地的土著士卒,那战力不行太多。所以马超才觉得己方损失比江东军损失少多了,那是。如果说交州本地的土著士卒那战力都和扬州来的援军一样儿的话,马超觉得己方损失个二十万能拿下交州五个郡?也就那样
儿吧,再好的情况,其实也不一定就真好太多。是,毕竟对方那个实力在那儿摆着,马超所能想到的,如果说在交州的土著士卒,就和扬州江东军士卒战力一样的话,己方可不知道要损失多少。是啊,那损失个二十万,他还觉得是少点儿了,真的。多了的话,那确实也不一定啊。就看如今这个情况,江东军在交州本地的人马,他们是主力,结果那个战力,这个
确实,是耽误了,可不是。反正从马超那儿看来,其实就是如此。当然,不管如何,至少有一点没错,那就是就这样儿,他们交州本地的土著士卒战力不行,加上扬州来的援军,这还让己方损失了十三万。那么他们战力足够的话,到底说会让己方损失多少?那确实都不一
定了,真是。马超是觉得不会少就对了,那可以点儿没错,所以……他是不会多想这些,毕竟马超觉得也是没大用。而现实就只是,己方到了交州,说遭遇的不过是本地土著士卒主力,而他们的战力,确确实实,那怎么都比不上扬州来的援军,那是。所以说和己方的差距,
那真大啊。本来那扬州来的援军,他们的战力就不如己方,这个是事实。而交州本地的土著士卒呢,他们战力不如扬州来的援军多了,差距不小啊,所以和己方比……不说是天壤之别,其实也真就没差多少,真是。所以说己方所遭遇的,就是如此的情况,试问己方还能损失多少?可哪怕如此,其实马超却依旧是认为己方损失不少,那真心都挺多的,没错。如果
说己方战损只是江东军他们的一半,这个他觉得会认为不多,少啊。可如今这样儿,却怎么都不可能是一半啊,比这个多很多,那是。比一半还多,马超就认为损失不少。虽说他是觉得,要真是战损就只是对方一半的话,这个还是有小看小觑了江东军的意思,而高看了己
方,真的。所以说如今这样儿,其实就已经不错了,那是。话说自己肯定是想让己方损失更少了,但是显然,那如今已经是定下来了,改变不了的。只能说是下一次吧,下一次再说战损的事儿,那没错。这次就损失这么多了,下次的话,尽量让己方少损失,马超如此想……
毕竟说起来己方的人马,那也是有数的。是,己方钱粮物资多啊,那不假。可新征的兵能和之前的比吗?马超唯一还能承认的,就只是说己方新征的人马战力,也是超过了兖州军和江东军,那确实都没错,真那样儿。不过虽说如此,可依旧是新兵蛋子啊,那可一点儿都没错,那是。所以说这个也是,马超是没觉得很好,所以还得说是尽量让己方少损失,那确实
没错。如果说自己真要是特别严格在这个上面的话,他是觉得己方怎么都能少损失点儿,哪怕可能最后就只是几千人,但是几千人也是少损失的,那是好事儿,有效果了。对马超来说,他自然是希望己方战损一下少几万人才好,可那显然,没什么可节能啊。他觉得哪怕说
自己这个当主公做老大的异常重视,也去做了,可最后估计也一样儿,让己方少损失不了太多,没错。所以马超想到了,这个关键还得看带兵攻城,去征战的主将,而不是自己。他不会说就和自己没一点儿关系,可确实,这个有绝对的关系吗?马超觉得没有,还是和主将,和主将是有直接的关系,他如此认为。马超觉得自己这么想好想没错,事实难道不是如此?
所以说马超是看得很清楚,他知道,这个不在于自己,在于带兵的主将啊,那是。如果说就只是自己的话,其实这个还不是那么难。但是显然,这个主要其实不是在于自己啊,而是主将,那么自己这边儿,确实就没太好的办法了。对马超来说,自己还能做的就是让主将的话,尽量带兵时候多保住己方人马,别损失太多。可说实话,他是知道马岱他们,其实都尽
力了,那是。说起来再多的话,也就是能少让己方损失几千,马超如此想法,觉得没错。不过自己是能让己方少损失几千,那么再加上主将带兵,又能让己方少损失点儿,这个加在一起的话,确实是就多了,那没错。马超怎么想,那自然都是越多越好,这个肯定是。不过
显然,就说太多的话,也不太可能。一定数量的,不会超过万人,他觉得没错。毕竟几千加几千,大多都超过不了万啊。这个几千是五千以内的,那是,所以这个……马超心里还有点儿数儿,知道说己方在自己勤劳勇敢之下,到底还能少损失多少。反正不会多于万人,那
也不能说就少。这个马超觉得还得说是看具体情况吧,如果说己方就和如今这样儿,在交州投入了十九万的兵力,近二十万人马。如果说这些人里,战损少几千,他是觉得好像没多少。如果说就只有一半的人马,十万人,那么战损一下少了近万,这个马超绝对不会觉得少,他是想真多啊,没错。所以说这个还得是看具体情况如何,如果说本来投入的兵力就多,那
么战损少了近万,他都不会觉得多。而己方投入的兵力要少,那么哪怕就是少了几千的战损,这个马超都会觉得不少了,真的。所以说这个也得是看具体情况都如何,肯定是啊。反正投入人马多,相应的,马超觉得己方战损也想着少更多,那样儿的话,自己绝对满意了,
没错。但是一想,这个其实不容易,甚至可能就做不到,所以他就不多想了,正常。只能说是下一次尽力就好,可不是。所以说还有什么,一切能决定这个战损的,自己都得利用上,让战损少点儿,这个势在必行。这一次是没什么了,可下一次呢,以后呢,那战事多了去了。
这次交州的战事,基本上是结束了,马超也不会多说,那都没用。并且可以说都过去了,那么就是历史,历史就属于改变不了的,因此也不用多说。我们是不能改变历史了,但是却可以创造明天。反正马超就是这个意思,他不会想着改变以前的历史,可却想着创造明天,那是。要不然的话,自己不做出来很多的话,也是白来这么一回,是吧。马超觉得怎么也得
对得起自己这个身份啊,那不用多说了。很多事儿吧,这个时代的人,他们做不好,甚至就做不到。但是放到马超的身上,他确实是能做好,然后尽力的话,有些这个时代的人做不到的,他是能做到了,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挺好,反正从其人那儿来说,确实是不错,那对。
马超在三国时期,他觉得自己没太多想法,可确实,想要做到做成功的,都是非常困难的事儿。这个事儿主要有两个,第一就是对付北方异族,阻截他们大举南下;而第二就是一统天下,这个没错。说起来后者的话,马超也觉得就只是时间问题,虽说是不容易,可己方却
能做到。可第一个,以前他觉得太困难了,可想多了之后,发现只要统一战线,那么可比就只有己方和兖州军,那是强太多太多了,真是。这个势在必行啊,到时候就这么做的。并且马超也想了,只要削弱北方异族的实力,他们实力没如今这么强,真等他们大举南下的时候,大汉这边儿统一战线,未必就阻截不了对方,打退他们,那并非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
其实仔细想想,还真就是有可能,甚至就那样儿,所以……那样儿的话,可以说自己的一大心愿,那就是已经达到了,完成了,一点儿没错。而之后己方一统天下,不过就是时间问题,这个马超不会觉得有什么。只是不容易,那一点儿不假。但是显然,前者才是他最看重
的,那一点儿没错。至于说后者的话,并非不重要,可是和前者一比,在马超那儿来说,确实就是前者更重要了,而后者就差了,是啊,确实。
第三〇六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四十一)
前者对付北方异族的事儿,可以说一直都是马超的心病,这么说那一点儿都没错,就是。可后者呢,一统天下,他是觉得不容易,可还算不上是马超的心病啊,那不是。前者绝对是,而后者就不是了。别看两个是放到一起了不假,但是真说起来,其实后者还是比不上前者的,至少马超就那么看的,当然了,凉州军众人其实也都那么看了,没错。对他们来讲,确实是
宁可不一统天下,可却能胜了北方异族,最后能赢,那确实是比什么都强,可不就是,所以……马超和凉州军可以说都有那种破釜沉舟的精神,那没错。其实也别说是他了,就算是到了曹操和兖州军那儿,到孙策和江东军那儿,也没有大区别,如果说他们也和凉州军一样
儿,有大汉最强的实力,那是。可都没有啊,就人家凉州军有那么强的实力,那不是。所以说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确实不行,整不过凉州军那实力啊,确实。所以说这个也是,而等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时候,基本上江东军都被灭了,大汉这边儿就剩下凉州军和兖州军了,
他们二分天下,那是。所以说没江东军什么事儿,都是凉州军和兖州军的,没错。江东军的话,基本上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时候,他们已经被灭了。反正马超带着凉州军灭他们的时候,确实,这个北方异族不会大举南下,真心不是最好的机会。然后江东军被灭,等什么时候马超带着凉州军去没兖州军了,在两军激烈交锋死战的时候,这个机会,北方异族不会放
过了,那是。其实一想也没错,毕竟北方异族没顶级谋士不假,可他们的上位者可不是傻子,那不是,所以……不抓到如此大好时机,这个也不太可能。至少在马超看来,那确实没错。基本上就是“八/九不离十”了,那是。如果说己方灭江东军的时候,北方异族不大举
南下,那就是因为没到最好的时机,那么等己方灭兖州军的时候,北方异族就再也不会说无动于衷了,该大举南下的时候到了,那没错。尽管在马超觉得,那北方异族永远都没动作,那才好呢,可显然,那确实不可能啊,是。所以说还得是己方灭兖州军的时候,他们大举南
下了。马超觉得确实没错,自己是他们的话,也是如此,那么这个……要说以前的话,他是怕点儿,这个怎么都有。不过现在的话,更多的,马超肯定不是害怕,毕竟你就算是再害怕,那北方异族不来了?怎么可能,人家该大举南下,确实还得大举南下,那没说的。因此,这个怕其实也没用。并且马超和以前不同的地方,就真是以前他就想己方和兖州军,那么加
一起,是肯定不如北方异族,赢人家,这个基本上就不要多想了。并非没那个可能,但是几率太小,那是。因此,马超如今觉得大汉这边儿势力统一战线,那确实,和己方加上兖州军,就两大势力,那可大不一样儿了,大不同啊。可以说那实力都比己方加上兖州军强多了,
那么对付不了北方异族?反正比之前肯定强多了,那都没错,在马超看来,可不就是。他不需要其他的,只要大汉这边儿的势力统一战线,然后对付北方异族,能赢了对方,哪怕不赢,可至少不吃亏,己方阻截住了他们,其实就够了,那是。对马超来说,这个肯定是,自己想要的,己方想要的,那就是不让北方异族大举南下,那么能阻截住对方,其实这个就够
了。让对方一下就伤筋动骨?这个马超觉得是不要多想了,不是对方伤筋动骨,己方很大可能会是那样儿。而且还得说,对方伤筋动骨那不是不可能,但是比起他们来,己方其实更容易那样儿啊。而且对方伤筋动骨了,那么很大的程度上,己方也是伤筋动骨,那是。所以说马超也没指望说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一次,就被大汉这边儿势力给打得伤筋动骨。真要那样
儿的话,自己宁可让己方伤筋动骨,真的。只要北方异族也那样儿,那么己方确实是值得的,没错。不过显然,那样儿也不太可能。确实,不是说己方伤筋动骨不太可能,而是说人家,马超就一直觉得让北方异族伤筋动骨不太可能。而真要做到了,己方伤筋动骨,他都认
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在自己这代统一不了天下,那么下一代到了自己儿子那儿,那确实是没问题啊。甚至可能还是在自己这一代一统天下,也不一定。毕竟己方都伤筋动骨了,北方异族也是,那么兖州军很难说不是。他们想独善其身,这个马超知道,那还是不太可能的。
确实,毕竟己方是对付北方异族的主力,这个肯定是,那都没错。但是兖州军呢?他们不是主力?显然不是,他们一样儿是主力,不过就只是和凉州军比,他们确实不是大汉个儿头儿最高的那个,那不是。凉州军就是如今大汉最高的了,所以说天塌了,自然就是他们最先顶着了,那没说的。在凉州军还不是大汉最高个儿的时候,北方异族是还没大举南下。而等
凉州军是了,北方异族要大举南下了,如此。或者更准确说来,是北方异族要大举南下的时候,正好是凉州军是大汉最高的那个,那就没办法了,谁让说是赶上了,那没错。如果说赶上凉州军还依旧不是大汉那最高个儿,那么显然,这个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时候,就有最
高个儿在前面顶着,最开始如此,也是最高的,在最上面,那是。可如今就是凉州军是大汉那最高的,而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时候,还是如此,不会改变什么,还是如今这个情况,那都没错。所以自然而然,是凉州军在最上面最前面,他们是绝对的主力,那付出的自然就
是最多了。所以说他们怎么都是绝对的主力,这个基本就是改变不了的。而在这个上面,其实显然,就算是曹操,他还不想让己方处在凉州军的位置上,那都没错。这话这么说,如果说兖州军是当仁不让的大汉这边儿实力最强的,那么曹操不会多想多说,肯定就和马超基本上也没大区别。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他就统一战线,然后一起对付北方异族,那是。可如
今这样儿,可以说凉州军的实力最强,绝对大汉第一高,那么自然而然,这个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时候,他们在最前面顶着,最高个儿,在最上面,那是。而对此,曹操确实,他可一点儿不想要让己方那样儿。而那样儿的话,就得是大汉实力最强的,曹操不想己方那样儿,
也是不要己方最强了。这个确实,如果说本来兖州军就是最强的实力在大汉这边儿,那么曹操不会多想,到时候绝对当仁不让,那没什么。可如今这个是凉州军在大汉这儿实力最强,至少在对付北方异族的问题上,曹操确实,他不会逃避,可己方不是那最高的,自然就不用顶到最前面,没错。也算是第一次,他觉得实力不如凉州军,这个对己方来说倒是好事儿了。
是啊,在这个事儿上,总体来说,对己方倒是好事儿了。第一次,曹操是觉得己方实力不如凉州军,这个说起来是好事儿。可不是。如果说己方实力超过凉州军,那么显然,这个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时候,那就得时候己方出力最多,付出最多,最大,那肯定的。但是己方实力不如凉州军了,这个到时候就是他们凉州军付出最多、最大了,而不是己方,那没错。
己方实力超过不来凉州军,他们就是大汉这边儿实力最强的,而实力最强的,到时候责任就最大。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虽说这话曹操是没听过,但是那个道理,他是知道的,也认可。可以说最简单的,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了,收到波及最严重的,首先就是凉州军和己方,是
大汉的诸侯。而后就是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那是都得受到波及,没说的。因此,到时候哪一方势力不得出力?难道说是老百姓的事儿?当然了,最后的士卒,都还是老百姓,而不是诸侯啊,不是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他们的子弟,那怎么都不是,最
后各路人马都是老百姓组成的啊,那倒是。所以说这个根本那肯定都是他们,那没错。而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他们说劫掠的,更多肯定是老百姓啊,那没错,必然。所以说倒霉的,更多是老百姓,可他们却是诸侯的基础,也是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的基础,因此,他们不能出大事儿啊。所以说到时候统一战线,大家都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北方异族,而
他们要大举南下,这个是毁大汉这边儿呢,所以说大汉的所有势力能同意吗?因此,就得是统一战线了。同一个敌人啊,这个可没错。有着共同的敌人,有着共同的利益,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统一战线?无非就是最后谁当老大的这个问题,这个是,不过显然,世家大族、
豪强地主、富商巨贾他们肯定不参与,因为都清楚,最后指挥的,那必然是凉州军或者兖州军,然后其他的势力,那确实是不可能了。并非就一点儿不可能,但是基本上可以排除了,就是凉州军,要不就是兖州军,还有其他的?关键是你这个老大,那得是能服众,除了凉州
军和兖州军之外,还有哪方势力能服众了?所以说都知道,那最后还得是凉州军或者兖州军,除了他们之外,也是没其他的势力了好吧,那确实。而且在这样儿军事上的事儿,可以说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和富商巨贾他们都是,知道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两方才是专业的,这个就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才行。而自己这些势力,试问还有专业的吗?所以说就得是靠着
凉州军或者兖州军,谁让他们是专业,这个还是要找专业的去阻截北方异族的大举南下,那可不就是。所以说这个是第一位的,其实比那个服众什么的,还要在前面,这都很正常。其实也是大忌,就是非专业指挥专业,这个世家大族他们没听过这话,但是其中的道理,他
们都知道。所谓是“术业有专攻”,想阻截北方异族,这个不是靠着自己这些势力指挥,而就是要靠着凉州军和兖州军,这个没错。当然了,只有一方是老大,这个到底是哪一方,他们也是各有各的想法,那都没错。对此,至少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老大,你看统一战线
是公认的了,但是这个统一战线哪一方是老大,却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至于说没有,那肯定不会,这个不会那样儿啊。这么大的一个事儿上,要说没有一个老大,带头儿的,这事儿你相信吗?所以说该有的一定有,只是到底是哪一方,确实确定不了。马超没有说就非得是自己一方,那都没有。但是显然,他觉得自己要是当这个统帅,对整体来讲,也许更合适。
当然了,如果说就单纯去说统率的水平,自己其实是不如曹操的。但是说起来对北方异族的了解来讲,却是其人不如自己了。毕竟马超一直把北方异族当成是自己的大敌,因此从一开始,他就已经是收集对方的情报了,由少到多,由大概到详细,他确实也不知道,自己到
底说是收集到了多少。真的假的,有用的没什么大用的,那都一堆一堆的,真是。不过大多有用的,他确实都记住了,那可都没错。
第三〇七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四十二)
对马超来说,确实不一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所以自己把觉得有用的,正确的,那都记在自己脑子里,确实不比什么都好,没错。省着自己需要的时候,还得去找,那确实就麻烦了,真的。所以在这上面,他比曹操强啊,那是。后者的话,需要的资料,确实是要去查找,这个没办法。曹操年纪也大了,不过他就算是年轻的时候,确实也没有马超的记忆力,那没错。
别看其人是顶级谋士,那都没错。可确实,曹操不是一记忆力闻名天下的,那不是。真说起来,还是其人的统率,用兵之道,这个是曹操出名儿的地方。当然了,也得说还是少不了的,就是其人可是奸雄啊,好像这个更出名儿,就马超来看,好像真是,那都没错啊,可不。
所以这个就出来了,从知己知彼这个方面来说,那自然是马超,他当仁不让,算是甩开了曹操好几条街,那是。但就单纯从用兵上来说,马超是不如曹操的,这个多少人都承认,事实就是事实,那都没错。所以说他们要一综合下就好了,但是显然,这个事儿也没法综合啊,
不错。尤其曹操那边儿,其人并非没想法,一样儿想当这个老大。不过曹操确实,他不是为了自己,总体来说,是为了大局,当然这个肯定也是他自己的利益,是兖州军的利益。在曹操看来,自己除了说并非就是那么太了解北方异族之外,其他方面,自己更多是超过马超的,不是吗?当然了,凉州军那边儿,是有他马孟起自己指挥,自己只是出个大概的军略而
已,那没错。更多的,更要看他们每个带兵的主将如何了,而不是自己这个统帅好吧。自己做老大,那么就是主抓全局的,那都没错。而曹操对这个,他觉得自己更擅长,超过了马超。别看己方和凉州军战,最后败的更多是己方。可他却清楚,那并非就是自己错误,说起
来,有几次是自己原因?归根结底,己方实力不如对方。就是战力上,这个和对方差着呢,那真是没太好办法。用计?确实没什么好计策,而且还得说,你用计,人家就能中计?说起来曹操从来都没那么乐观,真的。至少每一次马超带兵出征,他至少都带着一个顶级谋士,
所以在曹操看来,想用计一下能胜了凉州军,这个很难。确实,并非不可能,而是很难。就像对方想用计胜了己方一样儿,不是不可能,而是很难了。可以说这个可能就和没有一样儿,能成的几率就和没有一样儿,所以……曹操不是吹,别说自己还带个顶级谋士了,就算是没有,马超凉州军他们想让自己轻易中计,那真是太难了。确实,这个曹操可不是演义里
那个,总中计什么的。就马超所了解的来说,如今这个时代的曹孟德,真心不是演义里那个曹孟德能比的。太多地方了,这个时代的曹孟德直接就秒杀演义里的那个……真的,虽说演义那个,马超只是听罢了,可虽说那样儿,但是他依旧是能了解点儿,那是没错。而如今
这个时代的那个,他可亲自接触过多次,并且和己方那是久打交道,所以说这个一点儿不错,就得说如今这个时代的曹孟德,那在很多方面,绝对是能秒杀了演义里的,这个就是马超直观的印象。而事实不是如此吗?在马超眼里,这个时代的曹操强啊,如果说不是自己的话,其他人,基本上不是其人的对手啊,那是。孙策是有厉害,可其人不如曹操很多,所以……
而己方总胜了兖州军,说起来马超很清楚,那不是自己就比曹操强了。是,可以这么说,自己很多地方,那是超过他曹孟德的,没错。可还是那话,他曹孟德一样儿有不少地方,其实是超过了自己,那是。所以说彼此彼此,那没错。己方胜他们兖州军多,那不是自己比他曹操强,绝对不是说明这个。而就只是说明了己方士卒,那战力却绝对超过了兖州军,就是
如此,这个一点儿都没错,十成十是那样儿。因此,看曹操也是没办法,一直拿出钱粮训练己方士卒,一直都在练兵,那没办法啊,不那样儿的话,和己方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没错。曹操早就看出来了,奈何他们兖州军确实是没那么多的钱粮物资,这个和凉州军没法比,
所以说己方一直就差在这地方,那没办法。确实,要是己方也有钱粮物资的话,别说和凉州军一样儿,就是比现在更充足,那么也不是如今这样儿了,没错。在曹操看来,就这个上面,己方已经差了凉州军多少?关键是多少年,可以说一直都没赶上,因此这个差距,那还
能小吗?所以就是曹操也知道,这个己方的战力和人家的战力一比,确实……他是没想着说超过凉州军,虽说那是最好的结果,但是曹操也知道,发生不了啊,没错。那么自己所想的,不过就是在战力上别和凉州军差距太大,尽量是缩小这个差距,那挺好,所以……一直他都那么做的,哪怕说己方投入了更多的钱粮物资,可曹操还是义无反顾,毕竟他可不想依
旧让己方和凉州军的战力差距那么大,那是一点儿都不好,确实,所以说己方投入也没错,就只是少啊,这个没办法。和凉州军那种财大气粗的比,己方不够看的,可不是。曹操太知道了,如果说己方和凉州军的战力上,这个差距的话,还没那么太大。但是己方的钱粮比起
凉州军来说,那差距太大了,真的。如果说不那样儿的话,可能也不至于是如今这样儿。在曹操看来,凉州军最大的,超过了己方的那就是他们的钱粮物资,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更多的话,这么多年,可以说他们不至于实力就大汉最强,比己方强不少,那可真是,这个……
所以说这个钱粮物资的事儿,己方从一开始,那就不如凉州军,结果到现在,差距已经弥补不上了,那可是。这个只能说是缩小,但是想追上就不要多想了,差距太大,可不是。这个可以说真心是追不上,不用多想,差距大没办法。与其说想那个,确实不如想点儿其他的。其他的还能说缩小不少,比如说这个战力什么的,至少不像钱粮上面差距那么大是吧。不过
这个显然也是,就因为钱粮物资上面的差距,所以说其他方面,那却也有差距了,没错。对曹操来说,对兖州军来讲,这个肯定是,那对。所以他一直都致力于屯田,就不想让己方缺少粮草。要不然的话,那个真耽误事儿啊,可不是。对曹操来说,他是真不想让己方士卒
再吃肉脯那些,是在是再来一回,那真就要出问题,没错。所以说他也清楚,宁可是多花点儿钱,从豪强地主、富商巨贾那儿多买点儿粮草,也不可能说再让士卒吃那些东西。至于说和世家大族的交易,如果说己方真再缺粮的话,和他们交易怎么都不如和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这个就不用都说了,那是。所以曹操和兖州军他们自然知道怎么做,不过显然,他
们觉得己方再缺粮的时候,基本上不太可能了。是啊,那时候就没有了。缺粮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是不会再那样儿,你说的那种缺粮,肯定不是他们大缺,就只是战事时候一时间缺少,那倒是可能,很正常是吧。所以说少的话,也不可能就和之前那样儿,一段时间都缺,还挺
长时间。对曹操来说,他其实最多就只接受在战事的时候,己方缺粮个几日,那都多说了。
确实,还不能一直都缺,那样儿的话,己方八成就要败没说的。而就那么个几日,最多五六日,他都觉得多了。在曹操看来,当己方缺粮的时候,可以就最近的地方,己方地盘儿上给己方运送粮草。那样儿的话,己方真没也缺不了太多时日吧,也就五六日,他觉得都多了。
不是己方等不及,是战事等不来。要太久的话,敌军是肯定要抓到如此机会,然后大举进攻,那没说的。本来己方就缺粮,这个肯定吃不饱,然后对上对方那样儿吃饱了的强军,试问己方能顶住多少日?关键是就算顶住了,可之后却肯定损失不少,这个是一定的,那没错。
所以说曹操很清楚了,那是。追不上的东西,他确实也不会多想,因为想再多都没大用。而既然是徒劳,那么他自然就不会多想了,没错。对曹操来说其实简单,就是如果说想有大用的话,能解决很多问题,那么他每日都会冥思苦想,那肯定是。但现实就是,想什么都没用,这个一点儿没错。对己方对凉州军对江东军,都是一样儿,没什么区别。或者更准确来
说,肯定是想都没大用,对谁来说,基本都如此。反正要是想点儿什么就能解决问题的话,那么大家都去冥思苦想了。可以说这个是不可缺少的,那是不错。但是不代表这个就一定要那么做,频率很高是吧,其实不用啊。确实,又大用的话,那么去做了,很对。那么没什么
大用的情况下,自然就不用那么做,真的。所以说曹操肯定不会多想,没大用啊。就只是想到了,己方和对方的差距,这个也够了。追不上的,那就是在钱粮这个上面,己方比不上人家凉州军,结果因为这个多少步都落后了对方,导致很多方面,那己方确实都不如凉州军
了……马超在合浦等着马岱他们几个回来,其实这如今闲下来,他倒是觉得时间过得慢了。没有什么不好的,也没什么痛苦之类的,相对论说这个,马超觉得到底因为什么自己感觉慢了呢?战事自己带兵的时候,确实还没这样儿,觉得时间过得挺快啊,不过现在……马超觉得自己也是,解释不了,反正肯定有原因啊,但是显然,这个就属于自己不那么了解的方面
了,那是。自己带兵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这个是不是就说明己方在交州这儿,不说是畅通无阻,可确实,没有遇到什么太大的阻截。就算是在南海番禺那地方,己方也不过十七日就破了城池,所以说马超没觉得有什么啊。是,别看都近二十日了,那不假,但是
现实就是,马超觉得就是二十日,其实真心都不算多,那没错。所以说那时候,他自然也是很满意,不说是春风得意啊,可确实,有自满的地方,那不假。毕竟自己带兵来交州,是为了占据交州的五个郡没错。可那四个郡都可以不要,苍梧、郁林、交趾还有合浦,这四个
那可都不比上南海一个郡,这地方对马超对凉州军,那显然是来得更重要啊,没说的。这个事儿可以这么说,就是马超来交州,那宁可是不要交州的其他四个郡,就只要南海一个,其实就够了,那没错。对他来讲,显然那四个加一起,也比不上南海一个对他对凉州军来得更重要,是啊。毕竟南海一郡,那是关乎着己方最后灭江东军要不要水战和对方决战,就冲
这么一点,南海对马超对凉州军的重要性,那确实都不言而喻了。而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就知道马超和凉州军对南海是势在必得,所以根本也没让谁去,都觉得没大用啊。就只是派了援军过去,那确实是必须的。而孙策没去,更是没派人过去当主将,那都没有。就因为他们
真都知道,那南海怎么都守不住啊,马超和凉州军是无论如何都想着拿下那个郡的,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众人太清楚了,是。
第三〇八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四十三)
可不是,这个之前都说过好几次了,他们就都如此想法啊,没错。那么就是,既然都守不住,那么自然而然,确实就不用说严守了。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说,那可真是,就用不着在南海地方投入太多,就只有凌操父子俩尽力了,其实就好了,真的。至于说更多的,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没多指望,觉得都是奢求啊,那没错。所以说孙策那么做了,确实也得说是
江东军他们所想,那确实是。然后再说合浦,马岱带兵攻略其郡的其他几个县城中,而马超就悠闲在合浦这儿休息。他确实也算习惯了,那是,毕竟真说起来,这事儿也不是第一次做了,那没错,所以……马超是早已习惯,确实如今就等着马岱他们回来,然后休息后就可
以北上回长安了,不比这个好多了。是啊,他可不就一直那样儿的想法,那是。对其人来说,一直都想着早点儿回去,可不是。但是马超也确实,他没那么着急,这个也不想给己方将士太大太多的压力,那是。所以说其人一直都那样儿,这个可不是,不给手下将士太多太
大压力啊。毕竟他还是很清楚,这个肯定是,己方将士的话,要说他们一点儿压力都没有,马超第一个不相信。只是说起来多少的事儿,那没错。而肯定有了,自己就不可能说再给他们增加多少,那真不是什么好事儿啊。所以说自己不能那么做,就得是一步步来,不给己方将士压力,大多时候是那样儿。不过说实话,该给他们一点儿压力的时候,马超也绝对不会
吝啬,他会觉得那是自己应该做的,没错。好歹自己也算是一个合格的当主公做老大的,那真是。知道什么时候给己方将士增加点儿压力,而什么时候却不好那样儿,这个是。马超自认为自己还是很清楚的,那没错。可以说这个说是比较基本的,其实也没错,那确实是。
对他来讲,一个合格的当主公做老大的人物,那是应该如此的,没错。也别说是自己了,他曹操曹孟德不那样儿吗?确实,其人也没大区别好吧。那他孙策孙伯符不那样儿吗?自然这个也是,孙策也那样儿啊。所以说马超自然清楚,这个上面,当主公做老大的其实也没大
区别了。所以说在这个事儿上,那确实也是,曹操那么做,孙策也是,这个都没错。都是当主公做老大的,所以……在这上,那可以说真心没大区别。曹操和孙策,他们一样儿知道,其实是不好给己方将士增加压力的。可确实,那也分情况,具体事儿上,真该他们给将士压力的时候,他们确实也不会吝啬,那还不是必须的,一点儿没错,所以这个事儿也是,就如
此啊,那是。毕竟他们可都是那样儿,主动去做对自己对己方利大于弊的事儿,而不会是弊大于利就是了。还是那话,后者的,那他们并非主动去做,那没错。主动去做的,好歹是利大于弊的事儿,那么他们会做。而反过来,那弊大于利的事儿,他们确实不会主动去做啊,
那没错。所以说这个事儿肯定没错,他们觉得给己方将士点儿压力是利大于弊的时候,自然就会主动去做了,那肯定是。而觉得那么做是弊大于利了,自然而然,他们就不会那么做,那都不错,确实。所以说这个上面,如此方面,都是这样儿。三个当主公做老大的,那都没大区别。马超那么做、曹操那么做、孙策也是那么做,这个都没差啊,可不就是,所以说……
这个事儿那都没错,基本上都那样儿了,确实。还是那话,三人都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人物,也可以说在很多地方上,基本上也没大差别,甚至就一样儿了,其实也都正常,那是。不过真没说呢,其实真算起来,肯定还是不一样儿的地方更多,那可不就是。毕竟三人是一个职业的,这么说也可以,但是却终究不是一个人,既然大家是三个人,那么怎么都是不一样儿
的多啊,这个基本就那样儿了,可不就是。不过从中找一样儿的地方,那真没都是有,而且不少。可还真是不一样儿的更多,那真没错,不假啊。所以说还有那话也挺对,就是他们当主公做老大的,相似的地方,肯定能找出来不少,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相同地方绝对
有啊,而且不少。可说实话,怎么都是不一样儿的地方更多,这个也是事实,那确实不错。你需要一样儿的地方,那么在他们三人的身上,其实是能找出来不少,那对。但是不一样儿的东西,显然更多,这却也是事实,不能否认,可不是。因此,就是这么个情况,那都没错。
所以说相似的地方绝对有啊,还不能说少,可不一样儿的地方更多,这个就是事实。可以说这个就是现实,那一点儿没错。真可以说三人一样儿的地方其实有,而且相似地方多,但是再多,也绝对是比不上不同的地方,那是。怎么说,其实最后都是不同的地方多,那没错。而且是有这个的原因,就造成了如今大汉这边儿三分天下:凉州军、兖州军、江东军。三方
一个比一个弱,也可以说从后往前一个比一个强,那是。不过天下大势还是在人家凉州军那儿,却不在后二者那儿啊。可不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以后一统天下的可不是兖州军,更不会是江东军,就只是凉州军了。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到时候就算是兖州军一统了天
下,也不是说没可能。至于说江东军,对不起,他们并非一点儿可能性都没有,但是确实,必须先想办法不然他们被灭来得更重要,可不是。如果说江东军一下就被灭了,那么还他谈什么一统不一统天下了?真的,所以说还是现实一点儿吧,事实就是如此,那又有什么办法?
所以说其实也没多少人想着江东军真就能一统天下的,毕竟对他们来说,显然不是一统天下来得重要,而是怎么先保住己方。这个他们被灭了,就什么都没了,可不是。所以说想着江东军一统天下的,不是说绝对,没那个,只是从几率上来讲,确实有了那么一点儿点儿可能,那是。只是这个可能,大前提肯定是马超带着凉州军去灭江东军,后者不被灭,那是基
本啊,没错。而这个还有个前提,就是曹操带着兖州军,不一定非要帮着江东军和凉州军死磕,至少别落井下石,别和凉州军一样儿也去灭江东军了。真那样儿,那么还是那话,江东军必被灭啊,没说的。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太清楚了,可真不错。所以说在这上,其
实最轻松的,应该说是曹操。毕竟其人只要参与进去,很大可能,就会改变战局。只要他带着兖州军和凉州军一样儿,那么江东军必被灭。那么他要是和凉州军死磕呢,这个情况基本不会发生,并且那样儿的话,可能性就变多了,变数就多了,没错。而那儿确实是江东军想看到的,可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都知道,基本上那就发生不了,可不是,所以还得……
可还是那话,也还是那样儿,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就是为了最后马超带兵灭己方的时候,好让曹操改变了主意,让兖州军改变想法。而这个根本就是让曹操看到,只有保住己方,他们兖州军和凉州军死磕,对他对兖州军才是利大于弊。这样儿一来,曹操怎么做,就不用多说了。而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说,基本上是做不到,不过他们却一直都
在努力啊,那是。确实,那话其实挺有道理,就是你努力了,可最后未必会成功,那没错。但是你不去努力,何谈成功啊?就是,不努力就成功?也许有,但是天下有几个?所以说这个肯定是,多少都得努力啊,那没错。除非说你不想成功了,那可以不那么做。而不去努力
的,确实基本上也不要想什么成功。是,也许有人会,当也只是也许,并且那人不会是你。当然你要说非是你,那么这个就没意思了,爱怎么说怎么说吧。真那样儿的话,确实更多好像挺好,那都是。不过人还得接受现实,不要活在幻想之中,这个肯定是,所以说这是吧……
确实啊,这个肯定是,人不能总活在幻想中,也不能总活在虚拟中,这个都没错。所以说看个小说什么的,一笑而过,看不上就不看,真要说看个小说就让自己生气什么的,个人是觉得不值得。小说这个东西,反正喜欢看的看看,那都正常。而真不喜欢的,那有什么看的?没人逼着你非得去看吧,所以说还不至于让你如何如何,大不了不看,最多说几句不好,说
下自己观点,也就那样儿了。更多的,其实没必要,是吧。如果就因为一点儿事儿就影响自己,那肯定不是什么好的,确实啊。所以说看小说,肯定要有一个不被其影响太多的这个心思。至于说作者写得好,代入感强,确实让你感动了什么的,那也只能说作品不错,那真
挺好。不过那基本上都是虚构的,这个才是事实。不过说实话,虚构的东西,并非就让你感动不了,那不是。毕竟就随便说一个,电影基本上八成都是虚构的吧,可依旧是有那么多人喜欢看,而且有的人看过后都感动得不行。这个就得说,人家艺术啊,那真是,很强很强。
这个你不服不行,多少虚构的电影,让人花着钱还哭得不行。当然了,人生中有时候也需要如此,需要感动,这个没错。而一些电影,基本上大多数人认可的,那就是艺术,没错。真是,这个可以说个人都认可,那真是,不多说了。反正人肯定是不要活在幻想和虚拟中,这肯定是啊,能说这个不对?毕竟谁不得接受现实?好像真就没错吧,你不会被现实打败?
除非你有那么大本事,能打败了现实,那确实是另说了,而被现实打败,基本上也没太多人能逃脱是吧,所以……人还得接受现实,还是那话,看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一个是凉王;而另一个是魏王;最后一个也是吴王。但是就他们三个,都当主公做老大的,你问问
他们是不是接受现实?哪怕就到了他们那样儿,可确实还有无奈的事儿,无奈的地方,那都没错。因此,看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都那样儿,那么其他人呢?是,也许有的地方上,是可以超过他们三人的,但是基本上绝大多数绝对不会超过他们,那都没错,所以说这个……
所以说连马超他们三个都那样儿,那么其他人呢,基本上都不如他们三个,所以说是不是更多的无奈啊,没错。因此,这个绝对是了,马超三人都是无奈,不得不接受现实,那么其他人,比他们都不如了。所以说这个也是,也许吧,有的人能打败现实,可就算是有,能有几个?绝对是屈指可数,那没错,这个也是现实,确实啊。毕竟你就生活在这儿,想要做到
真正的超脱,不是一点儿都不可能,但是基本上就不要多想了。马超是没多想过什么,曹操也是,孙策更没说的。对三人来讲,真是想着对付北方异族;想着己方一统天下;想着保住己方,这个才是重要的,可不是其他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啊。超脱什么的,那不开玩笑吗,
至少马超觉得,那应该是自己老师、童渊、左慈等等,那样儿的人物才想的,和自己确实没什么大关系好吧。
第三〇九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完)
没什么大用,所以马超也确实,他不会多想那些,没错。想那些,说实话还不如做点儿别的。马超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就只是对付北方异族,一统天下,什么超脱那些,说实话,自己要有那个本事,就看自己老师留下的书,也能成功。可事实就是,自己是看了不假,而且都看了,还研究了几年,但是马超确实,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估计和这个超脱什么的,那也
没有缘分,要不不至于说没学到什么,这个真是。所谓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事儿不就是日如此?有几个当老师的手把手交你?至少自己老师肯定不行,怎么都没有那个条件啊,而且马超太清楚了,可以说这事儿完全是在于你自己理解,学到多少,有书在,
那么你本是足够,他是觉得能悟进去的。可惜啊,马超也知道,自己是没什么缘分,他也就不多去强求了,正常。再说了,你就算是有本事让自己超脱,可还有办法让自己家人也那样儿吗?反正马超是没那么大本事,所以说这个没什么缘分就算了,确实就这样儿吧,如此。
他确实从来不强求什么,如今这样儿,马超其实知足了,那没错。毕竟真超脱什么的,未必就真都是好,那一样儿有不好。而且对自己来说,怎么都有不好的地方,那是。自己已经都两世为人了,马超觉得也没什么不知足的,真是。再多了,就是奢求了,没错。不可能什么好事儿都是你的,然后不好的都是别人的。自己老师能超脱,那是因为他都努力多少年了?
并且可以说他是一直都在努力中,一直都那么做,就想着超脱,那都没错。可显然,马超是不会那样儿,他做不到啊。至少在这儿,那确实就没有了。如果没记错的话,他老师至少几百岁了,这个真是。也就是说,几百年都努力超脱……这个确实,马超可做不到啊,没错。
几十年的话,他都未必是能那么做,更别说更久了。并且还得说,几百年的话,首先你得保证了自己的寿命,然后再说其他的,没错。而这个怎么让自己长寿,其实就是一大问题,可不是。而自己老师,他显然有办法,那必然是其人就走在超脱的路上,马超心里清楚啊。
不过他也清楚,寿命这个方面,可以说是和你实力,基本上划等号的,没错。只有有了超脱的实力,才能说有足够的寿命,这个马超知道。要不然的话,要是有其他方面能增加寿命,他就自己用了,也给家人用了,必然啊。不过怎么说呢,这个和实力有直接关系,没有超脱的实力,那是突破不了这个极限的,没错。所以说实力的提升,这个才是最困难的,真是。
看张角拿本《太平要术》,说起来他都没学明白,半吊子水平还不如,真的,所以他最后败亡了,也正常,那是。当然了,马超一样儿没学明白,甚至有地方还不如张角呢,没错。所以说连张角那样儿都不好使,他确实也不指望太多了,就在这个上面,那是。在这个世界,
马超自然知道,还是有高人在,不过那些人你不主动联系,他们基本上也很难过来找你,因为没什么大用。至于说你能找到他们,那绝对是属于有缘分,那么对方不会说就不见你什么的,至少帮你一次,那绝对还是没大问题的。当然这个帮忙肯定不是什么逆天的事儿,这个肯定不是,所以说还应该是很正常的,没错。不过马超也没说指望太多,可不就是,没错。
毕竟那些人基本上都不会做什么逆天的事儿,那是,所以……马超觉得,也许己方碰到他们,那获得的帮助会更大,毕竟己方才是天下大势,这个一点儿没错。而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就不行了,他们不是啊。所以马超不怕什么,无所畏惧啊,可以说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确实,就算是碰到那些人,也得不到什么太大太多的帮助,那是。所以说自己有什么可怕
的,顾虑都没那么多好吧,确实。所以说这个也没什么,那没错,己方是己方,而他们是他们。所以说这个事儿肯定也是如此,马超真心没觉得什么。你让那些人做逆天的事儿,至少帮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逆天,那是没可能的。当然了,他觉得对己方也没有那样儿,确实。
所以说这个事儿如此,并且还得说,他们很难碰到那些人,那真没错。你不主动找,想等他们主动找你,这个不容易,更多讲求缘分吧,马超还是知道的。毕竟在这个年代来说,那些人基本上都多少和道家有关系,那可是,所以说这个没错。而道家的思想,不用多说了。
更多说的就是自然,所以说他们绝对是,被人找到了,基本上他们不会说就不见你,甚至赶走你,那都不会。所以说这个肯定,那没错。不过确实,想那么容易就找到对方,见着他们,也是一种缘分啊。可真心是没那么容易就对了,至少马超这几十年还没见过他们那种人的一个。至于说自己老师还有童渊他们都不能算,这个肯定是,所以……以后呢,确实也是
不一定了,他觉得真有缘分的话,基本上是没大问题,早晚能见着,可没有缘分的话,就不要强求了,可不是,马超看得透彻,想得清楚。如果说那些人能那么容易见着,也许自己这三十年可能就见着了,没错。马超的凉州军到他手里是没有三十年,可其人游历天下开始,
那就有三十年了,可却也没见过那些人啊,真没错。至于说让马超主动找,这个也是,其人还没那么大兴趣。对己方来说,并非就非得找他们不可,所以说自己不用必须那样儿,就能见着算是好事儿,有缘分,见不着的话,就别强求,说明没什么缘分吧,那可不就那样儿。
这事儿可以说马超看得很开,那是,一直都是啊,没错。就是他和凉州军不是需要,那就这样儿了,如果说是需要,那么就是另一种情况了,可不是。但还不至于那样儿,不是。因为不需要,所以马超确实,没那么多想法啊,可不是。毕竟他肯定就做对自己对己方利大于弊的事儿,那没错。而不找他们,其实就是对己方利大于弊的事儿,那可不就是,所以说这
个也是,没什么找的了,确实。需要的话,那么自然,就不是如此了,也是。这个就是如此,那可不就是了。现在就这样儿的话,其实挺好。保持现状啊,那是,而兖州军和江东军,显然他们更没见过那些人了。当然马超是相信的,就是曹操和孙策,他们自然也都知道,这
个绝对是,不过都是什么想法,马超就不敢肯定了,没错。毕竟两人性格,多少他都知道,不过对这个事儿到底说都是什么想法,那么马超确实是不知道了,没错。也许和自己差不多甚至就一样儿,也许不同,那都正常。毕竟这个事儿,他们觉得更多可能是给他们带来好处,那是。所以说对于利大于弊的事儿,两人确实是没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啊,那是,所以这个……
不过他们和马超不同,这个一点儿没错,可以说马超算是比较了解那些人,那是。而曹操和孙策的话,至少在这上和马超比,他们是差了,很正常。可以说前者算是比较了解了,没错。可曹操和孙策,对那些人只是闻名,却是没亲眼见过啊。可马超不同,至少他见过自己老师,见过童渊,那都见过啊,有交流。而其他人的话,他是没见过,可却绝对了解不少,
那是。曹操和孙策,他们的话,确实在这个上面就差着马超了,他们也没见过,也没其人了解啊,那是。不过虽说是不如马超了解,可却也知道不少啊,那是。但是确实,他们到底都如何想法,马超不会去猜测,觉得也没大用啊,真的。对他来说,自己做好自己就行了,
别人什么样儿,确实也管不了太多啊,没错。至少曹操和孙策他们的想法都如何,这个马超不清楚,自己最多就敢说能了解那么一点儿而已,多了就没有了,那是。现在就是如此,他也不会多想,毕竟对自己对己方,其实正是没什么大用啊,所以说这个确实,那都没错。
所以就不用知道了,那肯定是啊,马超一直都如此想法。马岱攻略合浦剩下几个县,对他来说,确实不算是很困难,那没错。而他更没太耽误时间,这个肯定是。马岱没有耽误时日,一日都没有,那四个县城他每个县城都用了不到五日就拿下了,可以说表现很好,也都尽力了。他是觉得自己做到自己能做的了,也别说是他自己,就崔安、郭嘉和马焕,其实他们也
都那么看的,并且真是,事实就是那样儿,马岱尽力了,可不是,马超看到的话,他都得那么认为。确确实实,马岱做得那是挑不出来什么,真的。马超看到,他也会满意的,没错。而更别说是一起来的崔安、郭嘉和马焕了。三人很清楚,马岱如此拿下四个县了,等回到
合浦,自己主公最多休息个两日,就北上回长安了。而能早点儿回家,他们确实没什么不满的,那是。毕竟都离开家好几个月了,他们确实想回去。对崔安、郭嘉还有马岱他们来说,年纪大经历多,可以说不是马焕能比的。所以说后者实际上是更想家啊,想早点儿回去呢。
比马超预计还早了两三日,马岱他们回来了,他确实心情都不错。可以说崔安、郭嘉、马岱和马焕他们四个一回来,自己只要再在合浦休息个一两日,就可以北上回长安了,那是。对他来说,这个怎么都是好事儿啊,那是。所以说马超可是亲自迎接了四个人,这么一个举动,那是足以看到马超的诚意,而且想到,其人是绝对想早回到长安,那确实是,所以……
在合浦太守府的会客厅,马岱简单汇报了一下夺取四县的事儿。说起来这个时候,马超早就不关注关心了,他就只在乎结果,这个时候,那是。什么每个县城都几日拿下,怎么拿下的,他确实是不关心了,也正常。毕竟对马超来说,这个事儿不重要,重要的只是马岱早
回来了,这个就足够了,那没错。对马超来说,这个确实,那是比自己预想的要强点儿,那肯定是啊。自己所想一个月,但是如今是没到三十日,将近三十日,那是都没错。再少的话,别小看小觑了江东军,也别高看马岱和己方是吧。所以说少了几日,那怎么都是难得的
好事儿啊。所以说他不会那样儿,作为当主公做老大的,更是来交州的主帅,马超是不会犯那样儿错误的,没错。对他来说,从来不会小看轻视什么,只能说相对的而已,那确实也是。比如说有的人有的事有的东西,马超是不可能不重视,这个必然啊。而相对来说,有的人有的事有的东西,他确实就没那么看重了,这个肯定也没错。所以说这个就是如此,那都
是了。对马超来说,他不就小看小觑了什么,但是让他把什么都那么看重,那绝对不可能啊。毕竟这个怎么还都是不同的情况,那可是。所以说这个也没错,马超不会小看小觑了什么,但是该他重视肯定会重视,而不那么重视的,确实也不会轻视,如此。说起来其人一直
都是谨慎小心的一个,应该说一直都是,现在更是没差啊,所以说马超一直都如此,这个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小看轻视了。
第三一〇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
马岱他们回来后,马超就只是让他们在合浦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日下午,他们几个就北上回长安了。至于说为什么是下午,这个自然是上午马超还要处理一些事儿,所以忙完就下午了,没错。就这还算是快呢,那没错,确实。如果说慢的话,没准晚上都不一定完事儿。并且还得说,交州这边儿的事儿不多,那是。真多了话,这个也不会说那么快就完事儿了,
是吧,所以……那怎么处理也都不会说这么快啊,那是,所以这个也没错,速度是一方面,也是说没什么事儿,可不是,那都没错。就是交州没什么事儿,所以说马超很快处理完,下午就和崔安、郭嘉、马岱和马焕他们离开了合浦,北上返回长安。对马超来说,回去肯定要
经过荆州,不过他却不会去州牧府,直接从其他地方过去就好了。经过南阳的时候,他也不会见庞德他们,自己带着崔安四个早点儿回长安,其实就比什么都好,用不着在路上耽搁太久,那都没错。所以说马超所想,那是很清楚,没错。所以很快就能回长安,那是没错。
因为战事都结束了,回去还不用在其他地方耽搁,所以自然就是很快就能回去啊,确实。而且来的时候是带着大军,这个回去却再也不用。所以这个也是,回去比来交州时候,那快多了,没错。而且也得说,马超他们几个不说是归心似箭,可确实,一直都想早点儿回家啊,那是。所以说这个还能不快吗?自然是速度不慢了,所以四人确实是很快就回了长安,没错。
此次的战事,他们怎么都是满意的,那没错。毕竟刚开始其实就想着拿下交州,而后就是拿下交州五个郡。最后目的达到了,马超他们都满意了,主要是拿下了南海,这个才是最重要的,那是。马超五人回了长安,长安的陆逊是带人出城迎接,这个是必须的,那没说的。
对凉州军来说,自己主公第一次,第一次带着少主去出征交州,这个确实。他们一想也知道,自己主公是锻炼少主,让他以后能承担大业,那都没错。说起来今后真把大位传给少主的时候,也许不用他非要当一个马上的这么一个帝王或者主公,可却不可能不会带兵去征战,
那是必须的。对众人来说,所想到的,那还是在自己主公的时代就能一统天下,这个确实,不用少主继承大位之后,他再征讨天下了,没错。所以说自己主公,那确实是需要军略都得强,可少主不一定了,是啊。毕竟最后形势不同,那确实是。所以说这个需要和不需要,那确实是两方面啊。马超就是需要、很需要,一直都是。但是到了马岱那儿,确实就不怎么需
要了,没错,所以这个……这就是现实,那可不就是。马超需要打天下,这个军略那都是必须的。可马焕却并非就要去打天下,很大可能他就是要守天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马超属于打江山的,而马焕自然就是坐江山了,没错。在前者看来,只要自己努努力,一统
天下还是没问题的,所以说打江山的事儿,那自己基本上是可以做到的。所以马超更清楚,自己要不懂军略上的事儿,不那么精通,那绝对是问题。所以说从小他可不就往这上面发展了吗,甚至还跟着自己老师学习兵家的东西,不都是为了如此。而自己儿子呢,他确实,不用像自己那样儿,那都没错。看马超对自己儿子,那从来都是严格,那一点儿没错,但是在
军略上面,却是没教给马焕太多,他自己领悟多少就是多少,最多就是自己带着他出征,然后没了。毕竟马超也是觉得这个教给马焕多少,不如好好去实践一下,这个真是。虽说没有让他亲自带兵,可确实,在自己身边儿,在军中,尤其是有战事的军中,那可是学到多了。马超带着自己儿子出门去游历己方地盘儿,见各地的太守和州牧,就是为了让马焕和他们
彼此都更熟悉,这个是必须的。而之前又带自己儿子出征,这个更是必须的,那也没错。毕竟不管自己一统天下与否,有一点基本上是改变不了的,那就是自己的大位都要交给自己儿子。除非说自己儿子在自己之前就挂了,不过马超觉得马焕不是什么短命的人,还不至于
说就那样儿。自己儿子不会没自己前面,只能说是自己,走在他前面,那都没错。而自己儿子英年早逝什么的,那是马超一点儿都不想要的。他宁可都让自己减寿,也别让自己儿子英年早逝,那是。所以自己儿子基本上不会那样儿,那么自己大位早晚是要交给他,那都没
错。这个就是基本改变不了的事实,自己儿子不会英年早逝,可要真那样儿,马超自然会培养自己孙子。至于说自己女儿,马超其实从心里,有想培养她成武则天的想法,但是归根结底,自己女儿并非就很适合,那没错。而在自己妻子那儿,就自己所了解的来说,自己儿子真不在了,她怎么都是支持自己孙子的,而不是自己女儿啊。自己妻子虽说是奇女子不假,
但是对于女皇之类的,她除非是迫不得已,要不真心就不会去赞成,那都没错,马超知道。除非自己儿子没了后,自己孙子也一下没了,那就真出大事儿了。那时候自己妻子不会多想,自己女儿女皇计划,马超觉得就可以了。至于说再生一个什么的,那就开玩笑了,自己和自
己妻子都不会有那样儿想法啊,哪怕其实还是可以的。这个事儿吧,再有个儿子,那么再培养他,就又得十几年,所以马超太清楚了,自己还能有几个十几年?能有三个?那真都差不多了,也就那样儿,真是。所以说自己儿子继承自己位置,然后自己孙子继承自己儿子的
位置,这就最好,没错。肯定是啊,这在马超看来,自然就是最好结果了。而马焕和自己一样儿也不一样儿,一样儿就是他和自己都有一个儿子,在马超看来,自己基本上就只有那么一个孙子了,别说他怎么知道,马超就是了解,这个属于改变不了的。那么和自己还不同的是,自己除了儿子外还有个女儿女,是儿女双全的,没错。但是马焕和甄宓可就一个儿子,
之后就再也没有子嗣了。而这个马超觉得他们确实不会再有其他孩子了,这个在他看来,确实是有好有不好的,马超真清楚。好的自然就是自己孙子没什么竞争对手了,马焕最后的大位怎么都得交给马轩。而不好的,自然就是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对马甲传承来说,那真是
不好。哪怕就是马超,他自己是不想了,可也想自己儿子给马家开枝散叶,这个肯定是。在他看来,只有说家族的人多了,你最后才能说是成为一个大的家族,没错。就十几个人,甚至更少的话,你好意思说自己家是大家族?显然马超不会觉得那是什么大家族了,就得人多那才是啊,没错。至少几十个人,还得说是最少了,真的,所以说自己这儿算了,那么到
马焕那儿,自己是希望他能为马家开枝散叶,那是。自己这边儿,马超确实,他一直都没想那么多。而且他觉得自己有一儿一女,至少自己儿子是不如自己的,那没错。从自己母亲那儿来说,他是知道,她对自己就只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就两个孩子是真不满意,但是马超是自己满意了,很满意,没错。就因为有一个儿子,所以就没有其他什么夺位的事儿,没
人和马焕去争什么,马超觉得怎么都是好处多啊,那没错。所以说自己就一个儿子,那不是好事儿?至少没有其他儿子和他争夺什么,马超觉得是好事儿。女儿的话,虽说是继承不了自己大位,可自己给了她那么多东西,把自己家底儿的一部分都给出去了。以后自己不在
了,那只能是把遗产更多都留给自己女儿,那没错。再说了,可不光是自己的,还有自己妻子的,那可没错。哪怕她都知道,自己女儿早晚要嫁人,但是该给她的东西,自己妻子那性格,马超很清楚,绝对不会少就是了。糜贞对儿子女儿其实都是一样儿的爱,那一点儿没
错。可她也知道,自己夫君从来都是对自己儿子很严厉,而对自己女儿,确实就没那么多严厉了,反而还比较宽容。马超一直就那样儿,穷养儿子富养女儿,并且自己儿子要继承自己的大位,自己怎么都不可能对他不严厉。至于说自己女儿,自然就是比较宽松,大的方向没问题,没有什么大错,大是大非面前选择没错,其实那就可以了。对马超来说,自己女儿
早晚要嫁人,可对于他嫁给谁,自己不会说干涉什么,那都没大用啊,真是,就没错啊。对马超来说,这事儿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其实也不爱去管太多,真的。至于说自己儿子,那没办法,自己看到天下第一的美女,自己这边儿是算了,但是给自己儿子找,那
还是应该的吧。对马超来说,自己是没那么多心思,这对付北方异族,又一统天下什么的,早就让自己对美女什么的,不再是自己追求了。那没自己不整,给自己儿子找个妻子,那却是应该的。而且对于甄宓,马超都是满意的,那没错。自己妻子也是非常喜欢她,一点儿不
假。可以说在糜贞的眼里,甄宓除了说大了马焕挺大年纪之外,其他方面,她确实没有一点不满意的。而这个其实也说明了,肯定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物,所以说怎么都有不如人意的地方,那太正常了,不错。但是瑕不掩瑜,大了十岁,对糜贞来说,其实不是个问题。而且她太了解自己儿子了,毕竟他是从小就被自己父亲特别严厉的对待,所以说从小时候,
马焕就是特别渴望被亲人照顾疼爱,但是说实话,因为马超的影响,他对自己母亲和糜贞还有马云禄多限制她们不少,严厉告诉她们,不让她们惯着马焕,就算是对他好,也别太多,结果就变成了,马焕虽说不是缺爱,但是一直都渴望被疼爱被照顾的心,那是从来都没有改
变过。所以说甄宓是他妻子,这个其实正合适。就算是马超他都知道,自己儿子不是需要一个被他去照顾的妻子,而是能照顾他的妻子,就是如此。所以说最后一个问题,大了自己儿子十岁,糜贞也是同意了,觉得这个是问题,可却成为不了严重的问题,甚至能给自己儿
子带来好处。说是马焕需要的,其实没错。毕竟马焕在他们眼里,肯定永远都是孩子了。而马超和糜贞都多大年纪了?马焕没成亲那时候,他才多少岁?他一开始是不知道自己父亲给自己安排亲事,而等马超安排好了,他之后才知道。不过马焕确实是满意的,这个没错。毕竟从甄宓的相貌来说,天下已经没人超过她了。而这个性格,确实也挺好,至少和马焕是
合适的,关键确实,是她年纪比马焕大十岁,这个就可以说是她更多照顾马焕,自己夫君,而不是让马焕怎么照顾她,确实。但是该有的疼爱、宠爱那些,确实都不会少,毕竟马焕还知道自己是男人,那不假。可以说自己妻子年纪是比自己大,但实际上,他早都忽略这事儿
了。虽说事实如此不假,但真看不出来甄宓是过三十的人了,看着还感觉就二十,这个不得不说,她天生丽质,也懂得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