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一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十六)
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兖州军都没什么狡辩的,也没办法,都是无奈,那是。所以他们也清楚,就只能只有说靠时间,时间长了变谈了,基本上也就好了,真的。兖州军他们也只能是这么想,那没办法。毕竟事实在那儿摆着呢,己方是做过那事儿,所以这个就属于是没什么优势,事实就是如此,己方都反驳不了,真的。所以凉州军的细作聪明在这个地方上,
他们确实不用去说太多,只要陈述这么一个事实,其实就足够了,那没错,可不就是。毕竟这个是事实,先天上兖州军就没什么优势,那是。总不可能把白的说成黑的,那根本也不可能,所以……就得说兖州军肯定想好,而凉州军细作他们,那是一点儿都不想兖州军好就
对了。而兖州军这么多年来的努力,确实没白费,但是在凉州军细作如此作为的基础上,他们的努力是打了折了,这个没办法。老百姓是墙头草不假,可要是没有凉州军的细作,他们慢慢也就忘了当年的事儿,这个是兖州军乐于看到的,没错。但是就因为有了凉州军的细
作,这让多少墙头草都没忘了当年的事儿,虽说兖州军给了他们好处不假,可他们中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是应该的。这个就得说是凉州军细作给力了,那没错。如果说不是他们的干预,那确实,在徐州那地方,兖州军就算不和其他州一样儿,可也比现在得民心,这个肯定是。但就因为有凉州军细作的捣乱,这个就不得不说,确实是让人……反正兖州军他们是没觉得
一点儿好啊,那是。所以说这个也是,可以说绝对不怎么样儿,那是,对兖州军来说,就是。他们也不是说就没去抓凉州军细作,可怎么都还有,那没错。要彻底去清查什么的,也是不用多说了。所以说凉州军的细作怎么都还是有啊,那是。只能说把他们变少,那样儿就
是了。其他的,你能如何?确实是不行,这个没错。只有说大规模去抓细作,彻底说清洗一下,不过显然,曹操不会让兖州军那么做,尤其是徐州,这个就不用多说了。马超和孙策,他们可都没那么做过,可见一些东西,那是。所以说没有大规模的清洗,就怎么都抓不完抓
不全那些细作啊。所以说怎么都有,那么这个最后无非就是多了少了,那样儿。兖州军是,他们肯定希望越少越好,这个肯定是。但却还不会说一下就在徐州那么排查,真的。曹操不会那么做就是了,因此,这个事儿就是这样儿。你指望太多,那都没有,曹操那儿都没有。就得说是兖州军慢慢收拢民心,那没说的,确实。曹操的话,他其实不怕时间晚,这个确实。
可必须承认,其人怎么都是觉得早点儿解决了这事儿早好,那是。如果说徐州就一直是这么一个状态的话,那对己方来说,怎么都是弊大于利了,真的。好处的话,怎么都比不上不好的地方,那可不就是,真是。因此,这个也没错,所以说曹操头疼,兖州军也是啊,那没
错。他们一直都知道,这个就得是慢慢来了,没办法。指望凉州军细作什么都不说,那显然不现实,没错。对兖州军来说,就只是说己方做好了,那就行,没错,可不就是,所以……对方什么样儿,不是己方能决定的。他们是,肯定不会想己方好就对了。所以兖州军看得出来,他们也知道,到底说如何做,就得是靠时间啊,就得是多少年之后了,己方彻底解决了
这事儿,那没问题,真的。到时候真就再也不惧凉州军细作什么的了,那是。民心稳定了,哪怕说凉州军再旧事重提,可却起不到什么大作用啊,那没错。因此,这个还能说明什么?到时候他们如何做,都是不好使了。己方也不用说像现在这样儿了,那是。可以说己方本来是能早点儿收拢徐州民心的,可就因为凉州军细作,结果是一下就推迟了多少年,那都
没办法啊。至少他们都是无奈了,那真是。有其他好办法的话,兖州军众人肯定都做了,那是,不至于如此。现在来说,确实就这样儿,没错。兖州军不进行彻底清洗,那么抓住再多的凉州军细作,可怎么也得有漏网之鱼,那是。所以说他们终究是要受影响,而且可以这
么说,就算整个在徐州的凉州军细作都让兖州军给拔除了,可马超不会再派一批细作到徐州来?所以说真来什么彻底清洗,并非就没用,但是对方就盯上你了,其实这个也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真的。所以说曹操没那么做,其实是对的,正确。就看马超和孙策,他们也都一
样儿啊,那是。既然都没那么做,自然时候有他们的道理了,没错。所以说曹操也没什么不一样儿。都去做那利大于弊的事儿,这个是。曹操、马超、孙策,他们在这上,那可真是没什么太大不同啊,没错。当然了,不管如何,有一点没错,就是他们真也都那么认为,彻底去清洗,之后人家不会再派?所以说细作这上,他们也都觉得是禁止不了的,真是。所以
说就维持如今这样儿也就是了。至少说没特别多,这个肯定是。在一定的数量之内。对曹操对马超对孙策,对他们来说都是,要控制这个细作在一定数量之内,如果说超过了,那么他们肯定要处理,抓住咔嚓了,没说的。只要不至于特别多,那么就没什么问题,可不就是。
而多了的话,那确实就是问题了,这个也是,那真无奈啊,没办法。所以说他们是一直都认为,把这个细作控制在一定的数量就好,那没错。真说起来,己方要下狠手下狠心的话,未必就不能说把这个细作控制挺好,能说特别少,这个并非不一定。可说起来那样儿谁也没
那么去做,曹操没有,马超没有,孙策一样儿没有,所以这个……这个事儿这样儿,如果说他们三人有一人那么做了,那么基本上那两方也没跑儿,都得那么做,正常。曹操那么做,那么孙策看到了,其人肯定也要那么做。之后马超更不会少了他,少了凉州军。那么马超先那么做的话,曹操看到了,他也不会说不那么做,之后孙策看到曹操都那么做了,自己也是,
都那样儿。也就是孙策,基本上其人不会先那么去做就是了。当然了,这个也没那么绝对,不过……其人不会那么做,就看曹操或者马超的了,而他们俩都不会那么做,至少这个时候是,那么三人就都没动作,如今这样儿。在这个事儿上,他们确实,暂时还不会说想太多就
是了。要不然的话,确实就不是现在这样儿了,可不就是。毕竟三人如果都有不少的想法,那么基本上就少不了要做,而且还不少,并且最后……可他们都没什么动作,显然,确实也没那么多想法,这个也是。三人都属于实践派,这个想到了,基本上就要去做,只要对己方有利的,那就是。利大于弊的,他们是没有理由不去做啊,那是。所以没做,那么显然就不
是利大于弊了,相反的,弊大于利。那样儿他们还能做什么?确实是什么都不会做了,不能做,那也没错。所以说就如今这样儿,三人都没什么动作,可以看出来不少东西了,都是问题,那可不就是。而对于细作这方面的事儿,三人都是那个想法,也都不会去做什么。而底线就是控制在己方细作的数量,这个是。反正太多的时候,那不处理都不可能了,确实……
少了是不用,那都是这个数量之内的,没错。而多了的话,那自然是要处理了,正常。所以说这个肯定也是,这他们三个当主公做老大的,确实心里都有数,那一点儿没错。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那可是。如今不一直都那样儿吗,那确实是啊,真的。所以就一直是那样儿,
那确实。再说合浦郡合浦城,在这儿马岱带兵第一次试探进攻,这个第一次,他是没上去,让谢旌带着人马给打退了,也属正常,那没错。而第二次的话,其人就带兵上去了,这个不得不说,马岱本事可以,凉州军士卒也表现不错,要不然还至于说第二次他就上去了,那是。
而压力确实就在谢旌那儿了,那是一点儿没错。可以说这个是他所料之中的,那是。如果说第一次,自己是能抵挡住马岱带着凉州军进攻的话,让其人上不来城头儿。可第二次,对方再来,这个他就再也挡不住了,正常。不光说自己本事其实不如马岱,也得说这个己方士卒更是不如凉州军,那可一点儿不假,就是那样儿啊,确实。所以说让马岱是这么上来了,
可虽说对方上来了,但是马上自己就能带着士卒几下就逼退对方,那可一点儿没错,就是。这个是,事实就如此。谢旌带着士卒围攻马岱,虽说不是一下,可也是两下,就让他下去了。这个也在其人所料之中,马岱是很清楚,自己确实是抵挡不住谢旌的围攻,那可真是,没错。
于是就这样儿,马岱是被逼退,这个在他看来,那确实是很正常。如果说自己能上去,这个是靠着自己更是靠着己方士卒,那么这个自己被对方逼退,是谢旌和城头儿的江东军士卒,一起给自己逼退的,缺一不可啊,那是。一切也都是在他所料之中,那可不是,所以说这个……
马岱是第一次上去,也被逼退了,是他所料之中的,那是。一切还都正常,那可不就是。不过他也马上,自己调整了一下,就再次进攻上去了。这事儿对其人来讲,还真就是轻车熟路,没说的。你可以说其人对合浦这儿是不熟悉那不假,但是却觉得,他对破了合浦,那绝对有着不小的信心。对马岱来说,也只不过就是时间问题罢了,那没错。早了晚了了,整好
了,己方不到十日之内,那就能破了合浦,真的。确实,这个不算什么,毕竟这已经是己方攻略交州最后一个郡了,拿下了就能回家了。当然前提是休息足够,没错。其他的,就得说如今肯定是,别说是自己主公,就自己也是那么想法,早点儿拿下合浦郡,早点儿回家啊,
那没错。这个是,早日拿下合浦全郡,就能早点儿回家了,真的。马岱和马超其实都差不多,或者说就一样儿,这个他们都想家,没错。毕竟这个他们都离开长安好几个月了,一点儿不假。主要是交州距离长安太远,那真是。如果说距离近的话,他们就算是想家,估计也
是差点儿,那是,不像现在这样儿啊。可事实不那样儿,这地方不是距离长安很近的州郡,那可不是。如果说距离近的话,那么就真是不同了,如此。所以说距离长安远近,也有不一样儿的地方,那没错。这交州距离实在是远,所以马超和马岱都有那样儿想法,那是很正常的。如果说交州距离长安很近,甚至就挨着的话,那么确实,这个基本上就不一样儿了,真
的。可事实就是,交州距离长安很远啊,连传递个情报,那都需要好几日,还是最短的时日,那真是,这个也是现实啊,没错。对凉州军来说,真没错。情报从交州到长安,那需要几日时间,然后再从长安到交州,这个一样儿是需要几日时间,那可真是,不短的时日啊,
可不是。对马超对凉州军来说,这个路上要耽搁的时日,这个可真是不少,甚至可以说就是多,他们可都清楚。
第二八二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十七)
那是,这个他们太清楚了,耽搁太多时日……还不都因为距离远,那是。如果说距离近,那自然不是这样儿。而且必须承认,凉州军的探马,那可以说速度是非常快的,没错。如果说他们这本来距离就远,速度还没那么快的话,这个可真就是,要耽误更久了,是啊。所以说如今的话,不过才因为距离的原因,多了,但是马超和凉州军他们,可不是说不能接受,
也是。毕竟距离上这个,改变不了啊。至少己方在交州,是没办法改变了。在其他地方,那自然是比这个要近点儿,哪怕是扬州呢,真是。所以说,益州的话,那早到了己方手里,所以这个就没有比较的了,没错。要说以后己方会攻略比交州还要远的地方,这个是以距离
长安来说,比如说幽州,那地方有的确实,交州有郡县与长安的距离,可不如幽州有的郡县更远,那没错。马超算是熟知地理的一个,所以说还有多少就真是他不知道的?现在来说,己方攻略交州,但是等己方攻略幽州的时候,那却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那没错,所以……
现在攻略交州这么远,幽州那地方,比交州还要远,那可真是……所以等己方进攻那地方去了,肯定说那地方距离长安是比交州距离长安远啊,没错。但是对这个来说,马超还是没多想,实在那地方距离长安比交州还远不假,可终究也是有限的。而最重要的,他是觉得这绝对己方要进攻幽州的时候,确实都不一定哪年哪月哪日了,可不就是,所以真说起来,其
实还很遥远啊,没错。马超不认为己方一下就有进攻幽州的机会了,这个他没觉得有啊。现在肯定没有,那只是以后的事儿,没错。如今交州对己方来说,已经是够远,那是。之后再来一个更远的幽州……当然了,真说起来,己方荆州一样儿挨着交州,益州也是,从这两
个州出兵的话,那都近多了,没错。就算是进攻幽州,并州一样儿和幽州相邻,那么从那儿出兵的话,显然也是更近。而马超和凉州军的想法,很大的可能,要他们去进攻幽州了,就得带兵先到并州,然后再从并州进攻啊,那是。可以说这个基本上就这样儿了,当然了,
己方并非不能从冀州出兵,要知道中山国可还在己方手里,从那地方是能进攻幽州的,没错。那地方挨着幽州的涿郡、代郡、上谷郡,最后的上谷郡,那地方和上谷是有那么一点儿地方相邻,没错。真从中山国出兵的话,是可以进到上谷去的,所以说中山对凉州军来说,其实也不光说是有甄家那么重要,更能进攻幽州,能进攻三个郡呢,那是。可虽说如此,曹
操依旧没说让己方必须拿下那地方。在他说来,就是有机会最好,实在是没机会,己方就放弃了,也没办法。那不是他所想的,可也无奈啊,可不是。曹操不是不知道,可以说他很清楚,那就是拿下中山的损失,那太大了,得不偿失啊,没错。所以他可以带兵去常山,这
个没说的,他是势在必得,没错。但是对中山,其人确实就暂时放弃了,没错。其实他是不想,但却没把法啊,是。中山那地方和常山可不一样儿,真是太大不同。那地方有郝昭在,如果说其人在常山守着,曹操都不认为己方十万人马能拿下常山?不是说郝昭就比赵云和典韦强,毕竟后二者都是大将,而郝昭可不是。但必须承认,其人在守城方面,那比赵云和典
韦他们加一起都强,没错。所以说曹操就是知道了这个,因此,他就不会带兵去进攻中山。在其人没看到大机会之前,真就不能那么做啊,没错。对其人来说,占据中山得不偿失,那么自己都可以用损失的人马占据上党了,真的。这个占据还是彻底的占据,没错。当然了,对中山来说,曹操觉得也是能彻底占据,那没错。但是拿下那地方,己方损失多了,他就是
认为得不偿失,没错。就只有说己方损失小还能拿下,如此他才会带着士卒去做,没错。毕竟曹操是什么人,那绝对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这么多年了,可一点儿没错。其人那奸雄性格,注定了他只会去做那利大于弊的事儿,真心不假,确实。所以说只有他看到
了己方的好处,己方的利益,利大于弊了,他才会做,没错。如果说是相反的,他看到了弊大于利,那他就不会说去主动做了,也是。所以说这个也确实是,如果说进攻中山,他看到对己方利大于弊,那么绝对会义无反顾带兵去进攻,那没说的,而不是现在这样儿啊,没
错。可现实就是,曹操一直也没看出来,没看到己方去进攻,利大于弊,倒是都看到弊大于利了,那是。这个肯定没错,如果说他看到了利大于弊,那么显然,其人肯定会直接就带兵去进攻了,没错。但一直都没动作,就能看出来不少,那可是。其人也是一直都认为,己方去进攻中山了,那就是弊大于利,这个可是没什么好处啊,没错。如果说变了,那么曹操
也会改变如今的状态,直接就带兵过去了,那确实。可一直都没机会,他就只能说是蛰伏。可不是,其人等着机会,可是没错。但是既然是机会,尤其还是凉州军那边儿的,确实曹操觉得基本上就不会有了。记得当初自己靠着凉州军人马少,调拨不来太多的机会,占据了冀
州几个郡。之前又是,趁机占据了常山,可以说这个都是趁机啊,那可是。如果说没有机会的话,曹操觉得己方就只能是强攻了,没错。可那样儿的话,己方损失多少?就看常山的战事,如果说马超在长安,他就一定会带着人马过来,然后阻截己方,这个己方要损失多少?
所以这个机会,那也是不容易,肯定没错。那么下一次机会,什么时候再有,曹操也不知道了,就算是说没有,他也觉得正常,是。毕竟机会什么的,确实不是说有就有的,那肯定不是。那么需要这个有好的时机,比如说马超带兵去了交州,这个就是。可要是没有一个好的时机,这个就没了,真是。所以说之前是有,可之后呢?曹操不觉得一定有,只能说会有,
那没错。剩下的几率,就是没有了,那是。那么那个几率更大呢,他是觉得没有的几率更大,这个应该也是没错,所以……那么这个就别指望那么多,真是。当然了,这个几率是有,那没错,不过小而已。对曹操来说,下一次凉州军再和江东军的大战,那基本上就是前者去
没后者了,大举进攻扬州,那是。而那时候,己方第一是要进攻凉州军地盘儿不假,但是之后呢?反正曹操肯定就是以己方利大于弊那么做事儿,那么最后己方要灭江东军利大于弊了,这个自己也是义无反顾,那都没错。谁都挡不住,自己就得带兵去灭江东军,那是一点儿没错。江东军他们再想让自己改变主意,那都没可能,因为自己坚定要做利大于弊的事儿
啊。所以说哪怕江东军他们都知道最后的结果,可他们没放弃努力,就冲这么一点,就足以让马超佩服了,真是。如果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还有让他佩服的地方,其实就是这个了,那没错。自己看到他们都没放弃过,那么己方有什么放弃的呢,没错。对马超来说,一直都如此啊,那真没错。江东军他们都没放弃过呢,自己和己方更没理由放弃了,真是。统一战
线,到时候都得那么做了,那这个可真是,让自己看到了希望,真的,这个可以说那……那时候就是势在必行,必须那么做,肯定没错。这个事儿在马超想法中,还真就是,你就不去主动,那么只要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了,这个大汉的势力就肯定统一战线了,那是必须的,
没错。都不用马超主动,大汉的势力就得那么做了,是啊。不过不管如何,前提就是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这个是根本。那么没这个事儿,你指望大汉的所有势力都联合到一起统一战线?那不是玩笑,玩笑都没太可能,真是。所以说就得是那样儿,那么才可能,其他的,没
可能啊。没其他的,能让大汉所有势力都联合到一起的事儿了,就只有说北方异族,那是。其他的事儿,能与这个比?那是比不了,确实。要是还有能和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这个事儿比的,那么肯定是啊,只要一发生,那大汉的所有势力就得联合到一起统一战线,那是没错。那么没有和这个事儿比较的,自然也就没有再能把大汉所有势力联合到一起的事儿了,真是。
所以说真说起来,北方异族大举南下,所带来的不同,那绝对很多。但确实,不光就只是不好的,其实也有好的,不过少罢了。这个怎么说都是,弊大于利啊,那是。所以就得说,就因为如此,大汉所有势力才要统一战线。话说你都要被人给灭了,那么你是不是要联合
所有的势力,最后和对方决一死战呢?至少对大汉的势力来说,基本上都那样儿。马超不认为北方异族能灭了己方,不是他觉得对方肯定不那么做,只是更相信说哪怕对方那么做了,可己方也能逃脱,这个是。那么其他的势力呢,没凉州军那么强的实力,然后也没有这……
这马超可以想己方不会被没,这个实力没对方强,可他觉得也不会。但是到了其他的势力,确实就不会是如此想法了,哪怕有的世家大族,他们心里也一样儿没底儿啊,正常。一想也是,有底儿的你至少要有足够的实力,那没错。至少你得知道如何应对吧,那可是,所以……连马超凉州军有那么强的实力,可他也不觉得能战过北方异族。而对方要真灭他们,这个他
可不觉得是己方实力起到什么作用。而统一战线的话,他就不惧什么了,没错。可以说那样儿就是。毕竟你要说让凉州军一方对付北方异族的话,这个马超真心是没看出来己方有多大胜算。可大汉所有势力都联合到一起,统一战线的话,那么这个就变了。马超还是没觉得
大汉这边儿的势力就一定赢,可是你却不得不承认,这个大汉这边儿赢了的几率是增加了,那可没错,而且还不少,真的。如果说之前就只有己方对付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话,这个胜率是二,那么大汉所有势力对上北方异族,马超觉得至少也是五五开啊,那可没错,这……
确实,而且要再赶上明年瘟疫事件成功,直接让北方异族的实力损失,这个就得说是大汉这边儿获胜的几率大了,没错。当然了,虽说是如此认为,但是马超从来也都没多说过,更没和任何人提起过自己这个想法。虽说他不把这个事儿当成什么秘密,可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肯定是,现在说再多,其实也没什么好处,真的。当然了,该说的时候,自己确实,那是
不能不说了,没错。可现在的话,那是都没有,也对。马超别的不说,就说这个经验,两世为人,说别人都比不了,那可真是。并且当主公做老大都多少年了?算起来也都二十多年了,没错。可以说从当敦煌太守的时候,那就已经是正式开始了。至于说之前崔安投靠他,
那时候他根本还算不上有什么势力,真的。没钱粮没兵的,就两个人,你这算什么势力?就得是当敦煌太守的时候,那是有了。
第二八三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十八)
崔安投靠他的时候,严格说起来,他是当了主公不假,可却还没有真正的势力呢。而等马超当了敦煌太守,那时候却是有了真正的势力,带着己方势力发展壮大,走向了历史舞台。是啊,马超不就那么起家的吗,说起来这个敦煌太守,对他来说真是太重要了,没错。毕竟丝绸之路就是经过敦煌,这个太重要了,没说的。如果说不是以敦煌太守,丝绸之路起家的
话,如今凉州军也许依旧是能三分天下,这个正常,毕竟以马超先知先觉来说,那是能起到太大作用了。可如今的凉州军就可能没有如今这个势力,反正肯定是不如现在这个实力了,那都没错。毕竟凉州军有如今这个实力,你怎么都得说是和丝绸之路有关,就是有很大的关
系,那一点儿没错。可以说这个肯定是,没有那条丝绸之路,凉州军一样儿能有实力不假,有势力也没错,可实力肯定不如现在,而势力的话,也许是不如现在,可能吧。毕竟这个事儿说不好,确定不了,真的。可以说实力上面,他们没了丝绸之路,那肯定不如现在,但是
到了势力上,那确实就不一定了。这个和实力有关,那不假,可却不是说直接的关系,也是。因此,你有实力的话,确实有势力,那都没错,真的。就看如今的凉州军,那还不就是。兖州军的话,实力是不如凉州军,可却比江东军强多了,但他们实力没超过凉州军,可势力上……有实力有势力,那那没错,就是如此。但是反过来呢,不一定。有势力不一定实力最
强,之前的兖州军就是例子,那确实也是。不过这个按照常理来说,如果说凉州军真没有丝绸之路的话,那么他们肯定就没如今的实力,那么没如今的实力,基本上就没有如此的势力了,没错。这么一想,如此一看,也属正常啊,那是。所以说实力和势力,可以说是有关
系,那一点儿没错,可要说就有绝对的关系,那倒不是。至少有实力是能有势力,那不假。可有势力就一定是实力第一吗?那确实不一定了,至少兖州军是比江东军强了不假,也比他们更有势力,那都没错。但是和凉州军,在后者没攻略交州前,更有势力的其实是兖州军,
但是很明显,他们实力依旧是没超过凉州军啊,那是。可实力没超过,那是不假,但是势力确确实实,在那个时候,那是超过了,没错。所以说兖州军那时候能吹一下,就说己方实力是不如凉州军,可势力却超过了他们,那可真是。不过显然,曹操也好,是兖州军他们也罢,其实都没那么意思。至少嘴上没说什么,至于说心里到底都什么想法,那确实是不知道
了,不一定了,真的。不过显然,嘴上不那么说,心里都如何想法,你肯定不知道,最多是能猜到点儿,也就是那样儿了,没错,确实是。合浦战事,第三次虽说马岱依旧上去了,可还是很快被逼退,这个都正常。马超此时让士卒鸣金收兵,这个今日的战事,暂时结束了。
明日还有明日的战事,肯定也是和今日不同了,没错。马岱带着己方士卒和自己主公一起回了大营。这个对他来说,今日表现也就那样儿,在自己所料之中。确实这个不能说自己表现就不好,那不是。可要说都很好,那是也没有,他没那么想啊,那是。所以这个就得说,总体上讲,马岱是觉得不错。但是他也觉得自己明日肯定比今日强,那可没错,可不就是。
毕竟今日不过是试探性进攻而已,明日才是正式的,那是。今日不过才开始而已,明日的话,那才是进行中了,真的。今日试探而已,明日才正式啊。这个今日不算什么,明日才是呢,那没错。回到了己方大营,在中军大帐内,马超简单总结了下今日战事。对马岱表现,总体来说,他确实还是觉得可以,但是却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这个也是。毕竟要真说在
这样儿的战事出彩,那就必须要直接在城头儿上呆久点儿,这个肯定是。其他的,你上去了,就被人家带着城头儿的士卒给逼退了,这个确实,没什么出彩的,没错。要不然的话,那就表现比现在好了,比如今强啊。真那样儿,马超肯定不会吝啬表扬,那可一点儿都没错。
可显然,马岱还没那样儿,真是。不过虽说是这样儿,那都不假,但是在这个时候,马超却是依旧让马岱明日再接再厉,今日他虽然没表扬对方,但是也没说什么,显然马岱的表现,总体来说,马超是觉得可以了,那没错。然后真就是,明日再看啊,那肯定是,所以说这个……
毕竟怎么说,己方进攻,攻城的事儿那还得说要靠着马岱,没错。首先自己肯定不上,手底下人没一个能让自己上的,怎么都得阻拦,那没说的。然后崔安不能带兵去攻城,郭嘉更不可能了,至于说最后一个马焕,说实话,马超倒是希望自己儿子现在就有马岱那个本事,但是说实话,他如今本事,那可不如他叔父啊,所以这个……怎么都得是马岱带兵进攻合浦,
那是一点儿没错。其他人的话,确实都不会,也不合适,那可不假,所以说这个确实,就他没别人了,可不是。所以说怎么都得靠着马岱,就等着他拿下整个合浦呢,之后自己再休息个两三日,就可以离开交州回长安了,那是。可以说马超想法一直都很好,确实没错。对
他来讲,自己到交州来的目的,拿下了合浦后,就算是彻底给解决了,那是。所以说自己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真心没有啊,那是没错。不过真说起来,这交州在大汉所有的州里,还倒数第一,结果都这么费劲拿下。就说拿下五个郡,己方损失了多少人马?真心不少,多
啊。而且关键这交州只是大汉最后边儿的一个州,所以可以想象,要进攻其他的州,己方到底要损失多少,最后才能拿下?甚至就全占据都不可能,那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儿啊,所以……在马超那儿来说,可不就是如此,真心没错,以后占据其他的大州,这交州就是例子。占这地方五个郡,都得是己方用那么多人马,那可真是,要其他的州,那绝对比交州这儿要
动用的人马还多,没错,可不就是,那没错,所以说这个……人马少了那都不行啊,不可能。那就得是更多人,除非说不是一下就攻略一个州,不像交州这样儿,只是去攻略一个郡,或者两个,最多三个那样儿。那么所动用的人马,肯定最后是要超过了十万,但是估计还是
不会有战交州这么多人马。当然了,确实也得具体来看三个郡都是哪三个郡。说起来要是守御人马都不多的三个郡,那么想要占据的话,确实是不需要那么多人马,没错。但是一旦说要守御人马很多的话,这个别说是要动用多少人马了,就最后能不能全据了三个郡,其实也是未知数啊,没错。交州这五个郡,说起来孙策都没到这儿来,可不就说明很多问题,他
和江东军他们,那是直接就放弃了交州,没错。如果说己方进攻一个地方,那地方就都放弃了,那么都好了,真是。不过这个也就是想想而已,那是。就说己方去进攻兖州军的地盘儿,曹操那样儿的能放弃吗?说起来就算其人不亲自带兵来阻截,他是真没办法来,都得派大将带兵过来,一点儿都没错。而像如今这样儿,自己带兵来交州,孙策却没有亲自过来的
事儿,马超觉得放到他曹孟德身上,也许就不会发生,真的。当然了,这个不是绝对的,那也没错。看孙策江东军就两个州,结果还放弃一个,可能n多人都觉得他这么做好像是不智行为。可仔细一想,什么原因之前都说过了,反正对孙策对江东军他们来讲,那都是,
绝对守不住南海,那么南海丢了,整个交州对江东军来说,确实也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好吧。并且还有两个累赘,那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真对江东军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南海如果守不住的话,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主公去了,那都没多大的意义,不过就只是能让凉州军
再多损失一点儿,没错。可对如今抓紧征兵的江东军他们来说,这个还没有最大意义,真的。毕竟他们都清楚,再能让凉州军损失,还能让他们损失多少?确实,那绝对是有限的,一点儿没错。多了没有,就只有少的。因此,就包括孙策在内,基本上所有江东军将领、谋士,他们都不觉得自己去交州有什么大好处,不如就在建业,真的。所以说孙策也没有什么
动作,其实一想也正常,那是。孙策没那想法,不想去交州,手下人也没人谏言,让他必须去什么的,都没有啊。这个就是江东军重心怎么都不在交州,实在也知道南海怎么都守不住,那就没办法了。如果说他们要觉得南海能守住的话,怎么都得让自己主公去啊,那是。
但从孙策开始,就没人觉得能守住南海了,那是,所以说孙策不去,手下人也没谁去劝说什么的,没人谏言,觉得没什么用,自己主公不去交州,正好。而且还是那话,这他不是自己从自己部曲那儿拿出十万人去了交州当援军吗,这个在江东军他们看来,真就是足够了,
没错。说起来就冲江东军那么一个组成方式,让他们更多替自己主公想,这个不如说他们更多是为了一个整体,江东军。所以说孙策能做到如此,自己拿出来十万人马去交州当援军,这个在手下人看来,其实是足够了。自己主公不去交州,那关系不大,可他做到了他能做的,自己拿出了自己十万部曲去了交州当援军,谁都不傻,自然知道这十万人马最后的结果,那
绝对是有去无回,全军覆没的情况,那都一点儿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他们满意了,可以了。确实是,孙策做了他能做的,除了没去交州之外,所以他手下也真是,绝对说不出来什么。尤其他们还认为南海就是守不住,并且他们利益可都不在交州,后者说就算是有,但
就那么一点儿,没了其实也无所谓,那是。因此,谁还去谏言?开玩笑,没有一个人那么做,他们谁还会去那样儿?所以说没有人啊,那没错。如果说变成南海要能守住,就绝对是,孙策不想去,都得让手下人给架走,真的。并且他们都得跟着去,那可一点儿没错,就是。
可显然,都认为守不住,没一个认为能守住的。所以说孙策不动地方,手下人也乐得如此,真的。毕竟自己主公不去交州,就代表了他们也一样儿,不用去那儿了,真是。毕竟孙策要去的话,他至少要带着几个将领,再加上一个谋士,最少的。那么多了的话,十几个人都打不住,真的。但是不管如何,至少其人不动,那么他也不会让别人去带兵阻截凉州军。就看
其人让周瑜带援军过去了不假,可周公瑾也只不过是个带兵的而已,就是。带兵去了交州,把援军安排好之后,他就回来了,没错。可不就是那样儿,其人不是跟着孙策去交州,更不是担任交州援军的主将。这个也是孙策的想法,他觉得没什么必要啊,那没错。而如今来看,
自己所想好像也没错,真的。至少南海没守住,其他地方,凉州军过去,就能拿下,只不过就是损失多少罢了,可不。
第二八四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十九)
所以自己之前是没过去,如今看,不去就对了,怎么看怎么是,那都没错啊。这个江东军众人,他们也都如此看待的,没错。去了也是,南海一样儿丢,不过只是晚几日而已,那是。可那对孙策来说,现在显然是不看重。就算是江东军他们,其实也那样儿,那没错。因此,孙策也没去,这个也是。他就知道,去了其实也没大用,就只是说让凉州军多伤亡点儿了,
可多伤亡这个其实也不会有太多,毕竟交州那地方本地土著士卒的战力如何,孙策也都知道,所以……靠着那些人,别想怎么让凉州军吃亏。就得说靠着自己,带着十万援军甚至得更多,过去才行,那没错。想靠着交州本地的土著士卒,这个孙策也知道,那真就不要多想
了。他们都什么战力,自己还能不知道?要说起来,这个就得靠着自己带过去的援军,他们人虽说比交州本地土著士卒少,可却能当主力啊,因为战力,孙策就认为是绝对的主力。所以说是要靠着他们来掌握这个大局,可不是靠着交州本地的土著士卒,他们起不到更大的
作用。孙策是太清楚了,所以自己不去,那都挺好,反而说是去了,确实还没那么大那么多的利益,不就是。所以其人没去,就只是让周瑜带着援军去了,这个也是必须的,那没错。而周公瑾也只是带援军去交州而已,安排好了之后,他是马上就回扬州的,那也是。所以说更多的东西,那却还得看交州的几个太守,抛开李异和谭雄外的其他五个太守,那也没错。
那两郡凉州军都不要啊,那没办法。好在曹操和兖州军他们要,那倒是好事儿了,也是。可以说这个自己是可以不去,但是援军却要派去的,也没错。孙策太清楚了,别说自己一点儿动作都没有,手下人会有意见,就说这个己方交州受到凉州军激烈进攻,他们势在必得,
自己不去交州,可援军却必须去,那是。并且自己所派的援军还不能是其他人的部曲,就得是自己这个主公的,江东之主的,那也都没错。孙策从他心里本意来说,那是不想。因为他也清楚,自己十万部曲去了交州,就绝对是有去无回,那一点儿都没错,所以说他其实是
不想。可不想归不想,他却必须要那么做了,也都是那样儿。这个没错,毕竟孙策不想,可手下人不那么想啊。他们怎么都希望自己主公派兵,不去可以,但是派援军是必须的。而比起他们来,拿他们部曲,显然没谁愿意,自己主公愿意拿他自己的部曲,那么再好不过了,真的。其实对他们来说,如果说自己主公亲自去交州,那么带着他们的不去,众人也是都没
什么意见。可自己主公都不去,也不让其他人去,这个用他们部曲,这个确实就没几个人一点儿想法都没有了,绝对有想法,不想啊。自己主公去,带着自己这些人,他们拿出自己的部曲,也不是什么事儿,这个不是他们觉得接受不了的。可自己主公不去,也不派谁去交
州,那么这个时候要再用他们的部曲,说实话,没几个人没意见的,哪怕是元老,哪怕是孙策的嫡系,可不代表说他们就没意见了,真的。因此,这个也确实,可以说孙策自己不去,也不派手下去交州,那么这个援军就得是自己的部曲,而不是其他人的人马,那都没有,必须是啊。而且还得说,就因为自己这么做了,看手下人没一个建议说什么不同意的,显然都
是同意,没说的。可不就是,谁要有其他的想法,那就绝对不是这样儿了。多少也得说两句,这个正常,那是不错。但是显然,自己主公没去,他们觉得也是没必要。然后没派别人过去,他们也一样儿觉得没必要。最后自己主公派援军去了交州,可那十万人马是他自己的部曲,和自己这些人是半点儿关系都没有,他们更觉得没什么说的了,真是。所以就这样儿
了,没错。不去都不去,那么去的援军也只是自己主公的部曲,试问他们还能有什么意见?真就没有了,确实。这个也是,有的话肯定说啊,哪怕他们知道,这个出头儿的绝对没什么好处。但是真说起来,这个已经不是那么简单的了,如果说他们有意见的话,就是那样儿。
可没一个人说什么,去谏言建议啊,这个就足以说明问题。并非是他们怕了自己主公,那绝对不是。看江东军这么个组合,说起来他们为了自己,这话这么说对。而说为了孙策?确实不如说是为了整个江东军,那是。所以说这个其实说他们为了己方,那肯定也不会说吝啬
什么的。是啊,说起来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不可能什么话都不说,那是。因此,不是他们怕什么而不说,就只是孙策做得其实不错,所以他们才没什么话说,确实。要不然的话,肯定就不是这样儿了,真是。他们有什么不敢说的?那么不说不是因为不敢,而就只是因为没有,那就没办法了。没有的话,你总不可能逼迫手下去说什么,显然孙策不可能那样儿,
真心不会啊。别说是他了,就换成马超还有曹操,其实就他们也没有区别,在这样儿的事儿上,那确实是。毕竟手下人没话说,有时候来看,未必就是什么不好的事儿,是啊。不过大多时候,那可真是,不怎么样儿。尤其是当主公做老大的非常想听一下手下人建议的时候,
想听你的看法,这个时候你作为手下,要一个字不说,那么确实,当主公做老大的不觉得有什么好的,没错。所以这个肯定也是,该你说的时候,你要一个字都没有,一个屁都不放的话,这个主公肯定有意见啊,有想法,没错。所以说该你说的时候,就得开口,而不该说
的时候,确实就可以闭嘴了。这个也得说手下能识时务,至少是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那肯定是。其实这个他们是能看得出来的,没错。江东军他们都行,更别说是凉州军和兖州军众人了,是啊。不过江东军他们更多确实不是怕什么,和凉州军还有兖州军他们一比,显然江东军他们顾虑小,这个是。毕竟孙策实力比他们都强不假,但是他们真要
联合起来,这个确实比孙策强了。那么可以说其人是江东军的一个代表,是他们的代表,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他们不怕什么,只是有尊敬那些在里,这个肯定也是,都没错。孙策是他们共同的代表,可以这么说。而凉州军和兖州军,那就都不一样儿。所有人马都是马超和
曹操/他们一个人的。将领并非就没有兵权,可基本上那只是有战事的时候,他们才有。而平时的话,确实没有。而且所有士卒都是当主公做老大的,和他们不是没关系,可还是那话,他们要说带着士卒造反,肯定不是所有士卒都会跟着他们就是了。可江东军不同,将领或者谋士说来个什么谋反,那么手底下的士卒应该说没几个不跟着干的,这个就是区别,也
可以说差距吧,是。江东军和凉州军还有兖州军都不同,可不就是。马超和曹操,他们都可以说是绝对的集权,那确实是。也就是孙策,其人所有的实力,那是超过了手下人,可却不是绝对的实权。说起来手下人跟着他干,说给他做事儿,不如说就是为江东军这么一个整体去做事儿。说为了他孙伯符,那更多不如说为了自己,真是。哪怕就算是个三流武将,真
整好了,也有自己的一些部曲,尽管其实没多少,可终究是有。这个要看你自己所有的钱粮,你要是腰缠万贯,就算是有个几万部曲,也并非真就有人管。但说起来,你一个三流的武将要真有几万的部曲,那么绝对有更多人撺掇你去征战,去对付凉州军,最后都是全军覆
没,那样儿。所以说那样儿并非就是什么好事儿,真要是个三流的武将,这个第一要务不是给自己增加部曲。是要提高自己,只有提升自己了,其实才好说别的,那是。而你一个三流的将领,和一个二流的将领,显然在这个待遇上面,那就是不一样儿,真是,所以说这个……
可不是,你一个三流武将,如果有那么多部曲,就从孙策那儿来说,他都得想办法限制你,肯定是。可你要是个二流武将呢,哪怕是二流武将中最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一个,哪怕就是二流武将中最弱的一个,可只要是二流武将,基本上就不会遇到那样儿的事儿,真的。所以说这个到底是做个三流武将,还是一咬牙一跺脚想法设法成为二流武将,这个自己该有选择,
真的。机会总会有的,那没错。但是你自己不好好去努力,这个别的也真是指望不上太多啊,是吧。可不是,就这样儿。应该说突破这样儿的事儿,你自己首先不知道努力,那么就指望着一下突破,这个并非不可能,但是天下有几个那样儿的?如果说你有那个资质的话,
怎么也都不可能是个三流将领,真的。有那样儿资质的,都是一流武将,是大将,并且还是有着一流上等武艺的武将,确实。所以说最基本的条件,却是你自己主观的,而不是别人的,那没错。所以这个肯定也没错,就得说你自己努力再加上一些其他的,那么突破是可以
可能的,没错。至于说更多是没突破的,其实这个也有一定的道理,那是。要都那么轻易能突破的话,这天底下不早都是三流武将满地走了?真的,可显然不是那样儿。三流武将那肯定比一流大将多,比二流武将也多。但是真心不是说就满地走了,那还不至于。真要那样儿的话,估计一流的大将可能都不之前了,真是。而如今来说一流武将之前,不光说是因为
大将少,一样儿说二流武将其实也没那么多,哪怕是比一流武将多。而三流武将是比二流武将多,但是却还没到满地走那样儿。这就是了,就因为二流武将没那么多,三流武将也并非满地走,所以一流武将值钱啊。而像吕布那样儿超一流的武将,更不是值钱就能形容的了,
没错。可以说那样儿的话,百年也就出了那么一个,所以说这个困难啊,那真是。马超想法中,以后肯定还有吕布那样儿的,甚至就超过对方的,可自己是看不见了,那也没办法。自己活个八十岁都是长寿了,别想着过百岁什么的,做梦都没有,真的。因此,这个也是……
八十岁的话,马超都觉得是不少了,真的。如果说真要来个百岁的话,他都认为是奢求啊,真的。虽说他觉得如今这个时代,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又懂得医疗养生什么的,可他觉得八十岁,对自己来说,真心是长寿了,没错。至于说过百岁,他不是说没想过,可想到了,这个就没什么可能了,是吧。要说在三国的记载当中,就这些普通人,最长寿的也不过只是
九十多而已。而你非要说左慈那类的人物,那确实,他们是普通人吗?左慈那样儿的,不用说演义里,不说现在,就说历史,其人就绝对属于超脱世外的一个,所以马超觉得普通人可比不上,那没错。历史上没明确记载其人到底说活了多大,但是就说马超所了解的,其人
寿命肯定是过百了,那没说的。就说马超所了解的,可不就是如此,历史上左慈左元放都不是普通人啊,更别说演义和现在了。
第二八五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二十)
其实不是普通人,真不是,马超一直都那么认为,所以更别说是现在了,这个时代南华能破虚,那么他相信,左慈一样儿也能。所以虽说是没见过其人不假,但是马超却相信左慈的本事,没错。那真的,左慈本事就算是有不如南华,但是绝对也不会说差距很大,他觉得那不会。毕竟其人作为这个时代道家的代表人物,你相信他没什么本事吗?听说其人有什么《
遁甲天书》,这东西的神秘,马超也只是听说过而已,却没见过。但是显然,那东西肯定不会比自己老师留给自己的东西差,甚至还好。《太平要术》、《遁甲天书》那些,就马超所了解的,确实都是好东西,没错。只是一般般的人,基本上真就看不懂,至少也得像马超那
样儿的,那差不多。这个不是说你饱读诗书,就一定看得懂,看得明白,那绝对不是。而是说有一定条件吧,这个是。所以张角虽说也有一定学识,可天底下比他强的那多了去了,但是那些人未必都看得懂《太平要术》,可其人却明白了。只是说起来张角对《太平要术》
也只是学到个皮毛,那真是。没能完全研究透那书,那确实不错。可就那样儿,张角其人一样儿是有实力有势力,只是最后黄巾终究是不敌大汉集团和世家大族、豪强地主的镇压,那是。所以说你实力有,但是终究比不上那些势力一起对付你。虽说还不能说那是大汉所有势力的联合,可确实,多少势力出手了?那真没错,黄巾说是犯众怒了,其实也没错,真的。
至少他们实力有点儿,但是面对那么多势力出手对付他们的时候,黄巾人再多,也不好使,总体没什么战力啊,就是。这个就是,黄巾从人数上来说,那是够多,一点儿没错。但是死忠的没多少,而且战力更不行,那真是。所以说张角的败亡,也是注定的,那确实是。其人
本事有,野心也有,可就手底下的实力还不够。黄巾确实,人够多,但是没什么战力啊,终究是成不了什么大事儿了。就说江东军,实力哪怕是三方最弱,那没错。可人家在扬州的人马,战力虽说也不如凉州军不如兖州军,可差距没那么大好吧,至少不是黄巾军所能比的。
这个是,黄巾战力真不行,甚至都不如江东军在交州的土著士卒,真的。那么张角的败亡,确实就注定了。真说起来,他不如这个时候的孙策江东军他们,那也是。可就孙策江东军他们如此实力,最后也得被凉州军灭,没错。只不过这个也是,当初那时候的黄巾,肯定也是没现在江东军强吗,那也不错。所以说对比这个,他们确实最后都属于要被灭的,那也没错。
像凉州军这样儿,基本上是不会被灭。哪怕对手是北方异族,可马超也有办法,实在说不行的时候,他能保住己方一点儿势力,这个是最不好的情况下。如今来看,马超觉得己方还不会走到那一步。毕竟他是认为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了,这个大汉所有势力就统一战线了,那
是必须的,必然那么做,那么自己也没那么多担心害怕了,真的。不过确实,这个也得说,肯定是,大汉这边儿没说就一下能赢,没确定的,不是那么绝对。可却不得不承认,这个大汉这边儿的胜率,是可能增大的,那都没错。就现在来讲,马超是这么认为,到时候对付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不是靠着己方,是要靠着大汉所有参战的势力,那可不就是,所以说……
必须要联合在一起,才有出路,这个一直都是马超这么多次想法中,唯一觉得可以说是大汉出路的。其他的,都不会是北方异族的对手啊,真的。靠着己方,再加上兖州军?那真是不行,就得统一战线啊。那可不就是,少不了,必须那样儿。靠着大汉势力统一战线,那样儿才能说是和北方异族一战,关键是有胜的希望,就只靠着己方加上兖州军,这个马超也确
实,没觉得有什么大希望赢,真是。不是说不能,可确实,这个也太不容易了,那是。就得说,这个实力肯定越强越好,虽说不是一下就能超过北方异族,但是要和对方差距过大,试问这个还怎么赢?从历史上来说,这个以少胜多的情况,尤其是差距比较悬殊的时候,并
非没有,可终究是太少了,屈指可数,不过就那么几次而已。可马超不觉得对上了北方异族,就能出现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那也太难了,真的。那么基本出现不了,就还得说是统一战线,就得让自己这边儿实力更强,那没说的,联合多方势力一起对付北方异族。
就只靠着己方,再加上兖州军,就算是再多加几方势力,马超觉得都不够啊。是,他肯定都希望加入的势力越多越好,这个肯定是。所以说统一战线,那怎么说都是势在必行,没错。以前他还没想那么多,最多就是想,北方异族大举南下,己方和兖州军,那肯定要北上对敌,如果说凉州军还在的话,自然也是少不了他们。不过等马超这么几年的想法,他终于是想到
了,大汉诸侯就己方、兖州军和江东军,三分天下,那是不假。可说起来天下势力,那确实不光是己方三路诸侯。世家大族、豪强地主乃至于富商巨贾,他们都属于一方势力,不过实力大小而已,那没错。所以说那么多势力联合到一起,这个马超就绝对不会觉得自己这边
儿不如北方异族了,他觉得在人数上面,那肯定是大汉这边儿占优啊。其实就不算其他势力,就己方和兖州军联合,那人马说是超过了北方异族,好像也对,这个没错。不过战力却比不上人家了,那没错。人家骑兵的战力,就算是己方加上兖州军却也不是对手,那可没错。
所以要想赢对方,那么就得说是用更强的实力对付他们,那是。比如说统一战线,没错。不过怎么说呢,虽说如此,可未必就一定胜了北方异族,毕竟后者实力太强,那不是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和富商巨贾他们的私兵能比的,没错。他们私兵是有不少,可战力都不如江东军,就更别说去和北方异族比了,真是。不过也就是仗着人多,这个绝对是优势,人一多,
可以说就能弥补一点儿东西,那没错。甚至说人多了,实力肯定增加了,那可没错。对付北方异族,你十万私兵不行,来个一百万。虽说一百万的步卒肯定比不上对方几十万的骑兵,可不得不承认,就算是拿这百万私兵当炮灰,其实都是有用的,那是。不过显然,如果真到
了那时候,马超要是大汉这边儿联盟的主帅的话,他确实不会那么做,不会把百万人当炮灰的,那还不会。不过要换成是曹操当这个联盟的老大,那确实,不一定。其人和马超可不同,那可是奸雄啊,马超不行。毕竟对曹操来说,只要是利大于弊,这个事儿未必就不能去做,真的。但是马超顾虑就多了,那没办法,也正常。如果说他像曹操那样儿,那其实就不
对了。可不就是,曹操能做出来那样的事儿,并非不能,可马超是不会,真的。虽说这个和屠戮百姓还不同,可也一样儿是触及到了马超的底线,他不会去做啊。但还不是曹操的底线,所以他如何做不出来。只要是利大于弊,要好处更多,那么他更义无反顾了,没错。所以说世家大族要是选一个联盟的老大,他们聪明的话,就选择马超,而别去找曹操。找马超
的话,他们最后怎么都能剩下点儿私兵,这个没说的。可要是曹操,那真就不一定了,很大可能就是全军覆没了,确实。曹操不怕得罪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他们。当然了,马超其实一样儿是不怕。可还是那话,他与曹操一比,显然前者是更有底线,这个得承认,
确实没错。所以就因为后者更没底线,以致于曹操能做出来的事儿,马超不一定就能做出来,那是。而马超能做出来的事儿,倒是没有曹操做不出来的。这个事儿说是力所能及的,不是马超超过曹操的,那不是。就类似于屠戮百姓之类的,这方面的东西,不是其他的那些。
马超能做出来的,曹操没有什么做不到的,真是。可他做出来的,马超却不是所有都能做到啊。不是说他就不能,只是不想。是啊,这个还是那话,他比曹操来,显然马超更有底线,那是,他和孙策都比曹操更有底线。而后者的话,比马超比孙策,显然就是他更没底线,那是。因此,就是这么个情况,曹操是奸雄,马超孙策他们不是,说他们在这上面拍马不及啊,
真是。别说曹操这个奸雄都是不好的,那绝对不是。奸雄一样儿有好的方面,不过这个怎么说呢,人大多都看不好的了,好的地方忽略太多。可不是,至少在兖州军那儿,那倒不是。可在凉州军中,在江东军那儿,他们都没觉得曹操有什么好的。一说起来曹孟德,他们第一
印象就是奸雄,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兖州军有势力,之后才说曹操好的,不过也是有限的,那没错。毕竟凉州军和兖州军敌对,这个不用说了,他们彼此都不可能想对方太多好的。但是江东军和兖州军联盟,他们是盟友,也如此想法,确实这个,显然他们还是
更多看不到曹操好的地方,更多是看其人不好的方面了,真是。所以说这个也没办法,曹操能说在兖州军中,手下将士看到的更多都是自己好的一面,那是。但是在凉州军那儿,在江东军中,确实就不一样儿了,那也是。这个都正常,可不没错。尤其其人也不那么在乎,确实。如果说曹操在乎在意,他觉得自己都没那么多时间精力那样儿,真的,自己不要去做
别的事儿了?可不就是,曹操一直都觉得,那该自己在乎在意的,自己必须,那必然,没错。可不该自己在乎在意的呢,自己有什么需要的?确实就不需要那样儿,那没错。所以说曹操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那是。或者什么是他必须去做的,而什么就不用
做了,这个他太清楚了。其人当主公做老大也有三十年了,这个军旅生涯更是超过了三十年,可以说经验太过丰富,那真没错。也就是在有的地方,他不如程昱,然后其他人的话,在很多地方上,如何能与他曹操曹孟德比,真的。当然了,这个也不是都需要去比较,那也
是。只不过确实,曹操在有的地方,那绝对是超过了n多人,那都没错。当然了,别说是他,就马超还有孙策,也那样儿啊。都有超过n多人的地方,不过就是更多更少,那样儿。而曹操其人的性格作风,本来就和马超还有孙策其实都不同。真说起来,曹操和他们是有最大的不同,那是。而马超和孙策,他们反而相似的地方倒是多点儿,那也都不错。因此,
这个曹操绝对更没底线,就马超和孙策,他们可比曹操有底线多了,那也是。所以说这个肯定是,曹操能做出来的,他们未必都能做出来。而他们能做出来的,基本上曹孟德是没什么做不出来的,如此。所以这个事儿就是这样儿,可以这么想,那没错。谁有底线,谁更没
底线,都几十年了,还有什么看不出来的,那可是。就曹操是没有,而马超孙策他们自然比曹操更有底线了,那可不就是。
第二八六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二十一)
这个事儿确实,绝对就是曹操更没底线,而相比之下,显然就是马超和孙策他们更有,那是。这个应该说一直都是,毕竟曹操这个奸雄应该说从乱世开始的时候,他早就是了。那么其人真就不是一日两日了,没错。所以说这个也不是曹操之后才有的,说他以前就那样儿,那都没错。至于说马超和孙策,他们也是啊,那确实。虽说不是与生俱来,可绝对是早就成
那样儿了。却也不是一日两日,那也不错,所以这个就是曹操更没底线,比起他来,马超和孙策,他们更有底线啊。这个确实也不能说马超和孙策不狠,显然不狠的做不了老大,这个真是。就算是做了,最后也得让人给拉下马,没错。只能说和曹操比起来,在有的地方上,
马超和孙策他们,那是没有其人更狠,真是。至少曹操可以下令让士卒屠戮百姓,这个可不是一般般的狠了,不光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真正了解其人的可都知道,曹孟德其人,他还是很在乎在意史书到底怎么写他,那没错。真留下那不好的名声,其实是他所不愿意的。
这个肯定是,其人是在乎自己史书所记载的名声,那没错。一直都是,那就是曹操,没错。可有些确实已经改变不了了,这个他也没办法,比如说屠戮徐州百姓的事儿,写史书的就得如实写进去。在曹操那儿来说,除非自己一统天下,要不然的话,就凭如今自己兖州军的实力势力,还影响不到所有人,那是。所以说自己的名声,绝对是受到了影响,那肯定是。不
过其人不后悔,一点儿都没有,从来都是如此。毕竟那个时候,自己不那么做,损失就更多,那怎么都是做了利大于弊,所以……曹操无怨无悔,既然做了,就想到了之后自己要得到不好的名声,还有不好的东西在里,这个正常。比如说凉州军细作一直都在徐州宣传,不
就是不想让自己让己方那么轻易得到徐州民心吗?是,这个他们的目的达到了,那是没错。可以说历史上的曹操,因为没有外部的干预,所以获得徐州百姓的民心,虽说比起其他州来,那是晚了不假,可确实,现在这个时候,那是已经收拢到了,不像如今一直都有凉州军的干
预啊,这个不好。可曹操确实也做不了太多,还是那样儿,他知道就算自己把凉州军在徐州的所有细作都给抓了咔嚓了,可马超不会再派人来?所以这个其实没大用,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没错。所以就得说是让己方更加收拢徐州的民心,收买老百姓更多,这个肯定是。先在税赋方面,徐州虽说不是免税,可却是自己地盘儿中税赋最少的,曹操为了民心,
他也确实是拼了,没错。对其人来说,只要徐州百姓归心,别说是多少年低税赋,就算是免税了,其实也无所谓。只要收拢了民心,之后再涨点儿,其实都无所谓了,那是。这个曹操是不怕这个,只怕收拢不了民心,收买不到,这个才不好。就因为有凉州军的细作在,所
以己方收买徐州百姓民心,这个确实是困难多,就因为他们。没他们捣乱的话,显然就更容易。因此曹操/他们也看得出来,这个己方要收拢徐州百姓民心,确实是要多花时间,多个几年,这却都是拜凉州军所赐啊,那没错。不过本来己方和他们就是敌对,这个他们那么做,也是能理解。如果换成是己方的话,己方甚至比他们做得更甚,这个都正常,那都没错。
这个也是,就得说凉州军那么做,其实也确实,是在曹操和兖州军预料之中的,他们知道,孙策不会做什么,因为彼此都是盟友,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求己方,在最后是想己方改变主意的。可马超凉州军不同啊,他们可巴不得己方不好,那是一点儿没错。可以说己方越不好,他们就觉得越好,那是。所以说马超直接就派了那么多细作在徐州,曹操是没觉得一点儿意
外,兖州军更是没什么想法,那是,太正常了,可不就是,所以说这个,那确实没错。是啊,可以说马超如此作为,是曹操所料之中的,他之前没那么做,他还有点儿意外的。但确实,和他所想没差,不过就只是时间上晚了点儿罢了。马超可不是说在曹操兖州军占据了徐
州后,他就直接派细作过去了。而是等了几个月后,他才派的细作。毕竟说起来徐州那地方,他带着凉州军想进攻,最近的路线,都得再拿下一个州,再说进攻徐州。而这个州自然就是和徐州挨着的,可和徐州挨着的几个州,对凉州军来说,那是一个比一个难拿下,那真
是没差……青州、兖州、豫州、扬州,这四个州和徐州挨着,可以说那四个州可不就是一个比一个难拿下,至少到了现在,凉州军都没拿下一个,那真是没错。所以条件有限,马超想要对徐州有想法,那么至少要拿下这四个州中的一个才行,至少。可那四个州,别说是最开始了,就是现在,那也真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相比之下,也就是青州,对比下还算是容
易拿下点儿,不过凉州军却没有地盘儿挨着青州,距离那地方最近都是冀州的中山国,没错。而中山距离青州,却还隔着幽州和冀州的郡县,真是。所以说想拿下青州,确实至少还得占据那么几个郡才行。所以对凉州军来说,攻略青州,那还不如直接去进攻幽州来得更实
在。尽管说起来,肯定还是幽州更难拿下。因为有一点,幽州不光是曹操兖州军要防范凉州军,更得防着北方异族,所以那地方的人马,确实不少,而且精兵良将,这个真是没错。可青州呢,因为不和凉州军地盘儿接壤,更没有北方异族的威胁,所以那地方曹操可没放多
少人马在那儿,真的。能有个十万多人吧,也就那样儿了。所以这个确实,在兖州军的地盘儿里,绝对是属于人马少的了,那没错。就徐州的话,因为都和扬州挨着,和江东军的地盘儿接壤,这个肯定是,兖州军再少人马在徐州,也肯定不能少那么少,都是比青州多。实在后者的话,不跟凉州军地盘儿挨着,又不和江东军地盘儿接壤,所以说在曹操和兖州军中,
他们都觉得不用在那地方安排太多人马,真的。如果说青州现在哪怕和凉州军或者江东军一方接壤,那地方也不可能就十几万人马的事儿了,没错。兖州那地方,其实还有二十万人马呢,真是。说起来青州要是和凉州军地盘儿接壤,那么就算是没二十万人马,其实也不会
差多少,真的。毕竟真说起来,交州那地方,也有近二十万的交州土著士卒,没错。那地方在孙策没派援军去之前,是有近二十万的人马,然后他让周瑜带了自己部曲,十万人马支援,那地方就变成了近三十万人马,那确实是没错。所以哪怕就是马超带着的凉州军,最开始进攻南海的时候是够了,然后再之后,慢慢就不够了,人马不足啊,那是,所以就得调兵,
没错。毕竟刚来交州的人马,那终究是不够,毕竟人家交州的人马加一起都快三十万了,哪怕说抛开九真和日南两个郡,那却还有二十万多呢,可不是,所以……马超能带着十万人攻略南海,可损失也不少,这个没错。但是显然,这随着己方攻略交州的郡县多了,这个己方人马真心不足,所以他是从交州调拨了六万人马,最后又从益州牂牁调来了三万人,这加
起来又快十万了,可不是。所以马超凉州军其实是靠着他们二十万的人马,最后是占据交州五个郡。不要觉得多,这个里面可还有他们在县城驻守的人马呢,加上损失的,可不就那么多了。所以说凉州军在交州这儿是损失不少人马,可他们也在各县安排了人马守御,所以
那些人也不少,是怎么都忽略不了的,就是。因此,这个也可以看出来不少,就是凉州军人马少,但是战力却高,一样儿占据江东军交州五个郡。而反观江东军,他们人马是多,但是却没什么战力,这个可就吃大亏了,没错。所以说人马多少,很多时候不如这个战力强弱,
那是。如果说人马多寡真比这个战力要更强的话,交州就不是这样儿了。也可以说两军这个战力相差确实是大,主要是江东军让交州本地的士卒给拖后腿了,没错。本来要是兖州军的话,哪怕还是依旧让凉州军占据郡县,可却绝对会让他们损失更多,二十万人马,真心不够啊,那是。冀州之战,双方都不会忘了,可以说凉州军是比兖州军战力强了那么点儿,那
是不假,可曹操兖州军却弥补上了,并且人马数量上的优势,最后一举超过了凉州军,夺取了他们冀州两个郡(国)的地盘儿。对曹操对兖州军来说,当年多了凉州军五万人马,大战冀州,从凉州军那儿夺取了两个郡(国),可以说就奠定了兖州军全据冀州的基础。(中山
那地方是让曹操放弃了,已经是把那地方给整出冀州了。)毕竟之前兖州军在冀州的势力……首先他们把大本营放在魏郡邺城,至少在实力上,兖州军在冀州是超过了在冀州的凉州军,一点儿没错。可以说那时候也算是注定了,曹操兖州军肯定能夺取凉州军的地盘儿,
那不过时间问题,真是。毕竟这个大优势在那儿呢,那确实也是。而马超那边儿,基本上是放弃冀州了,除了中山之外。就算是常山,其实在他心里,那也一样儿放弃了,不过马超是不会表露出来,更不会让其他人知道,那是。就自己一人知道就好,没错。第二个人知道了,那就真不是什么秘密了,可不就是。所以在他那儿,这个事儿肯定是,就自己知道,那
么中山不能丢,常山被占了,那都正常,没错。只是凉州军手下不知道马超想法罢了,还觉得自己主公要保住常山呢。是,如果马超在长安,那么面对曹操带着兖州军的强力进攻,他一定会带兵去阻截,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都得那么做就是了。可自己没在长安,这个就不
能如何了,鞭长莫及啊。马超可以说自己有很多原因,真就做不出来太多,也没办法。谁让冀州距离交州那么远,也真是。当然了,更多肯定是其人的借口,那一点儿没错。本来马超的心里就是八成要放弃常山的,知道那地方守不住,曹操带着十万人马,有赵云和典韦,
他们也守不住,没办法。如果说是郝昭在的话,倒是不同了,可显然,马超是不可能说把郝昭放到常山。真那样儿的话,曹操可能就直接调转去中山了,然后再让郝昭去中山?这个就别开玩笑了,真不用。常山有赵云和典韦他们在,这个马超是不会动的,那都没错。而郝昭更不可能轻易离开中山,这个马超更不会允许了,没错。所以说常山丢了,那正常,那地
方也可以丢,但是中山却不行,那地方不能丢啊,马超太清楚了,真的。就看甄家家族在那儿,中山就不能落入曹操兖州军手里。除非说有朝一日,甄家能搬家,就和当初糜家那样儿,举族迁徙到己方地盘儿中间,而不是在边儿上,和兖州军接壤。在马超看来,只要己方
和兖州军接壤的地盘儿,其实都少不了对方的威胁,那一点儿没错。曹操确实,他并非就一定会带兵去进攻,但这个威胁可不会少。
第二八七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二十二)
对凉州军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曹操兖州军给他们大威胁,尤其是挨着兖州军的郡县,那是。可对曹操来说,进攻中山肯定不是首选,还有其他地方,更适合他带兵去进攻,而不是中山啊,没错。比如说上党,他宁可再去进攻上党,想方设法拿下那个郡,基本上也不会打中山的主意。对其人来说,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还是那话,就是没大机会的时候,他怎么
都不会去进攻中山,那是。除非说有大机会了,那己方也确实,当仁不让啊,那可一点儿没错。可如果说一直都没机会的话,基本上曹操就会一直放着中山而不管了,这个也正常。其人毕竟是奸雄性格,做事儿更是要利大于弊才行,差这个的,那是不行。所以说不去进攻,
那也都没办法,没错。但凡是有机会,哪怕并非就是很大的机会,曹操也未必就真不去进攻了,那不是。有机会,他只要觉得是利大于弊,就会进攻。这个别说是对付中山了,哪怕是长安,只要有机会,他觉得进攻利大于弊了,那么曹操就会,义无反顾那么去进攻,没说
的。不过中山那地方,确实一直都没什么机会,现在没有,以后估计也没有,这个曹操/他们还是有认知的,没错。毕竟郝昭其人,曹操虽说他和兖州军都没和其人打过什么太深的交道,可却不得不说,他还是了解其人一些的,毕竟兖州军的细作,把能探听到的情报,那是都给了曹操,没错。从那上,确实也能看出来一点儿,可不就是,所以说郝昭其人如何,
曹操知道。不光说对方守城厉害,守城大将,仅次于霍峻那么样儿,其人更是非常谨慎小心的一个,那都没错,是啊。所以说曹操和兖州军他们都不认为己方有什么机会,这个也是,那是。不过虽说如此,他们确实也希望,真要是中山有了机会,己方去进攻,也就拿下那地
方了,尽管说自己主公已经不把那地方算在冀州里面了,但这个不重要,没错。重要的是自己主公想要中山,不过就因为没什么机会,他就只能是按兵不动,那都没办法。当然了,如果说是有了机会,他就肯定会直接带兵过去进攻,那真没说的,必然如此啊,那确实没错。
这个符合曹操性格,什么都不做,那确实不是他了,真的。所以只要中山真出来机会,那么曹操就会义无反顾去进攻,可以说他是等着那样儿呢,没错。不过马超会给曹操会给兖州军吗?郝昭的话,会给他们机会吗?基本上是不要多想了,这个没有。所以说与其想着中山那地方能出来什么机会,倒是不如想别地方,真是。至少其他的郡,有地方确实就比中山那
儿更可能出现什么机会,那可不就是。对曹操对兖州军他们,其实都是如此。现在曹操按兵不动,可以说其人也是等待着好机会。不过知道中山那地方基本是没有了,但是其他地方呢?所以说他们其实更是等着其他的郡,能出来什么机会。如果说真没有的话,那也没办法,
确实,就得己方直接进攻了,也别等什么机会,只要己方准备好了,那就可以。这个所受到的限制,那就只是己方准备如何。反正己方都准备好,那么自然就可以进攻了,没错。至于说结果,曹操知道,马超在长安的时候,自己想要带着兖州军从他手里夺取凉州军他们的地盘儿,这个可以说是非常困难,并非不可能,但是可能性还是非常小的,那是一点儿没错。
就比如说常山这地方,如果是马超亲自来的话,他还得带来十万人马,特意来阻截曹操所带来的兖州军。那么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是别想用十万人马就拿下常山,那不太可能。就光马超带来的援军就有十万了,所以……因此,这次是大好时机,那可没错。所以说曹操带着十万人马就拿下了常山。如果说马超在长安,他就算是觉得己方依旧能拿下常山,可却也绝
对不会说十万人马就能拿下,真是。十五万的话,其实都未必了。毕竟常山本地的人马,那就五万……所以说真那样儿的话,曹操看不到什么太大希望,己方不得用二十万人马去进攻才能拿下常山。所以真那样儿的话,他就未必会进攻了,没机会啊,没好机会,那是。和
现在不同,马超在交州,怎么都来不了,这个就是大好机会,他一直都如此认为。当然了,就是兖州军众人,他们也都这么看。所以说曹操带着十万人马来了,而赵云和典韦,他们本事有,但是没那么多的经验,和郝昭更不能比,所以就只能说是尽量拖着兖州军,不过最后
还是被对方破了城池。对赵云和典韦他们来说,确实都在所料之中,哪怕他们不想。可说实话,如果说自己主公在长安的话,那么这个事儿就是另一种结果了。也许己方最后依旧会丢了城池,可兖州军的损失呢,绝对也是比现在多很多,那是。就自己俩,虽说是有四万人守着城池不假,但是终究不是人家兖州军的对手。面对着人家十万人马的强力进攻,己方确
实最后也挡不住了,正常。仔细一想,想挡住,除非说己方人马多,不是四万,六万应该没问题。要不四万的话,自己俩确实是不行,赵云和典韦他们都有自知之明,郝昭的话,他们是觉得没问题。哪怕最后依旧被兖州军攻破城池,可他绝对能带着四万人马守御很久,那
真。三五个月,赵云和典韦他们觉得应该没问题,真的。当然也,也许实际比这个短,还坑比这个长,那都不一定了。毕竟郝昭没带着四万人马守御着,然后面对兖州军十万人马的进攻,这样儿的事儿只有发生之后,才能知道,那没错。而之前的话,那一切只能说是预测,
预想。是啊,没发生的时候,之前一切,那可不就只是猜测,没错。而对凉州军来说,他们只是知道郝昭本事,其人也并非没证明过,但是基本上都是听说,看到过的,还真没谁了,那是。所以说其实对郝昭来说,他现在还是有想证明下自己的意思,那可不就是。毕竟在其人眼里看来,这个自己主公给自己安排在中山了,而没让别人当这个太守,那足以说明很多
问题,那是没错。他不指望太多,就只是说让己方众将看到自己本事,这个其实就可以了,那是。当然了,不管如何,至少其人本事马超是清楚的,那可是。对他来说,手下人都没见过郝昭本事,这个没办法,就听说过,其实自己给其人安排在了中山,大多数将领还是没有
什么意见的,那没错。毕竟对他们来说,中山那地方,必须要严格守御,而这个太守的人选,确实是非常重要。那么自己主公心里有数,他不可能让一个没什么本事的人在那儿当太守,哪怕一流武将也不行,大将未必就守城厉害是吧。赵云和典韦他们是守御一个城池,常山真定,可最后的结果呢,还不一样儿是被兖州军给占据了,那可没错。而他们能做到的,
就只是尽量拖着兖州军,让他们伤亡多……这么做其实也是未可厚非,至少他们很清楚,自己主公从交州回来后,自己两人也是能和他交差了,没错。两人就算是没什么大功,可确实是有苦劳吧,这个他们觉得还是没错的。只要说没什么错误,这个就是了,那确实。没功劳也有苦劳啊,这个可是。但是显然,两人绝对不会在自己主公那儿怎么哭诉自己如何努力,
他们身为一流武将,妥妥的大将,真是不至于说那样儿,真的。也许有的人会,可他们确实不会啊。可不是,不过就算是有哭诉的,但是绝对出不来几个,一个,两个?也就那样儿了,凉州军能有一个,其实都多说了。当然了,就算是到了兖州军那儿,确实也就能有那么
一个吧,那样儿。江东军的话,其实也是,能有一个?差不多吧,毕竟这个不是什么好事儿,那么大人了,还有谁就真像刘大耳朵那样儿,很多时候就哭一次,让人正是看了都“心痛”,不了解的人,还都以为刘备真心是悲伤不行。当然不能说其人就从来不悲伤,可却没
那么夸张好吧,那是,反正马超觉得没那么夸张,哭得不行,可不是。你说这个是没到伤心处,那这个是,他也相信,有的人是。可刘大耳朵不是,马超觉得其人要伤心的话,那也太多了,不说经常就哭一场,可也比其他人频率高太多,真是。要说他就看不上其人,比曹操来说,马超是从来都没见过其人哭。当然不可能没有,只是说他没见过罢了,真是更多时
候,马超都是看曹操笑了,真是。而刘备的话,就他看到其人哭,那都有个两次了,那么没看到的……肯定这没看到的更多了,就是,马超很相信这个,毕竟自己见着的,怎么都是少数。而曹操的话,自己真就没见过其人哭啊,倒是以前经常见到其人大笑,基本上每次和
他说话的时候,其人都那样儿。也就是说,马超每一次和曹操说话,其人实际都少不了大笑,曹操那样儿,并不是说其人都觉得好笑什么的。就马超所了解的,就是曹操其人性格如此,至少他不是刘大耳朵那样儿,反正在他觉得自己该哭的时候,那就真是,眼泪止不住流。
可不就是,刘大耳朵那人,马超不说怎么怎么了解,可确实,该知道的,那都知道,没错。因此,就他那样儿,马超就不喜。他总觉得还是曹孟德性格好点儿。至少在马超来看,他确实更爱和曹操多接触下,也不想和刘大耳朵多接触。看自己和其人接触几次,那确实都没办法了,马超也只能这么说,没错。和曹操说话什么的,别看是有骗其人的地方,那不假,但
真说起来,马超确实,他更喜欢和曹操接触,其人别看是个奸雄,但性格上和马超更对,刘备的话,他那性格,马超看不上太多,是啊,那没错。要不然的话,他也不是说就看不起看不上刘大耳朵了,但是看得起曹操,那是。在马超那儿来说,曹操是自己一大对手,那真
是,刘大耳朵算什么?早就把他势力灭了,真心不是什么太大的大患啊。可以说在刘备志得意满的时候,觉得自己是有最强实力,最大势力的时候,让马超带兵给他灭了。当然了,这里面也有曹操的影子,当然其实也少不得孙策有那么个参与,不过大敌就是马超,还是他
带着凉州军,灭了己方的,没错。就曹操和孙策的话,他们不是主力啊。自然,刘备也相信,真要说起来,如果曹操想要灭他的话,也是可以的。但有一点却不能忽略了,就是三方还都是联合的关系,曹操要真是公开那么做了,这个对他对兖州军,那还是有不少不好的地方,没错。所以这个肯定也是,不到迫不得已,说让曹操一下就去灭刘备,而在凉州军前,
这个几率真心不大。说起来也是,不是没有那个几率,可确实,这个可能性很小,那是。就得像是马超马上带着凉州军去了,最后曹操就和他们一样儿,也是参与到灭刘备一方中来,那不错。你看马超动人马去灭刘备了,这个时候曹操就随便怎么做了,没有人去诟病,那是。
可在谁都没有动作之前,曹操要一下就去灭刘备一方,那么诟病他和兖州军的,绝对还有不少,真的,所以说这个怎么做……
第二八八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二十三)
所以说曹操也有他自己的想法,没错。他不是要自己带着人马去直接灭刘备,而是最后跟着马超凉州军……其实一想都正常,那是。就曹操那样儿的人,从来都是做对自己对己方利大于弊的事儿,而不是弊大于利,怎么都是主动做前者。真就是那话,他做出来的弊大于利的事儿,哪个不是被动的?确实,这个就不用多说了,真就那样儿啊。主动去做的,从来都
是利大于弊,哪怕说最后是有变化,可依旧被动了不是,而不会是主动的,没错,所以说……直接就去灭刘备一方,对曹操对兖州军来说,就是弊大于利了,真的。可跟着马超凉州军后面,可以说这么一来,如此去做,就变成是利大于弊了,没错。因此,曹操和兖州军是那么
做的,这个也正常。如果说他们不跟在马超凉州军后面了,那才是怪事儿,真的。如此机会,大好机会,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是不可能不把握一下的,真是。毕竟这个他们自己去,那怎么都是弊大于利,可跟在马超凉州军后面,那确实就不一样儿了,没错,所以说这个也……
自己一军,哪怕加上了江东军,在曹操看来,带着己方去灭刘备一方,最后就得是弊大于利。可跟着马超凉州军后面,那确实就不一样儿了,真是没错。至少跟在他们后面,就是利大于弊了,可不是,所以说这个自己必须那么做啊,必然。因此,最后曹操就那么做了,算是跟在马超凉州军后面,他们和凉州军的话,总体也没太大区别,都是灭刘备一方,那可不
就是,真没错。所以说己方一方,哪怕加上江东军,也不合适一下就去灭刘备。真说那样儿对他们利大于弊的话,曹操早就那么做了,还用等马超去?真的,可不是,所以这个……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啊,这个曹操和兖州军看得太清楚了,那是。而对马超和凉州军来说,
自然也是去灭了刘备一方,对他们是利大于弊,没说的。而刘大耳朵那边儿,其实想法挺好。马超带着大军来了,有曹操带着兖州军帮衬着己方,那么己方就是有那么点儿希望在里。不过确实,至少刘备也没说就指望曹操和兖州军太多,这个肯定是啊,他是挺了解曹操和兖
州军的,没错。毕竟其人和曹操和兖州军,也是打了多少次交道了,没错。不过他们关系实在是不好,这个也没办法。马超和曹操的关系,至少最开始的时候,那还是不错的。哪怕就是现在,敌对是两军,说起来两人可是没什么深仇大恨。在曹操那儿来说,哪怕当初马超更多的是表演,但那不是什么太大事儿。这个他看马超和看刘备,终究是不一样儿。对前者,
其人更多是欣赏,那没错。毕竟马超真说起来,就曹操所知道的,其人有武艺,一流上等的武艺,有点儿谋略,虽说不是顶级谋士,可也是二流。然后人品也可以,哪怕当初是骗过自己,但是仔细一想,他那也没办法,曹操多少还是理解的,哪怕说换成是自己,其实也得
那么做,都正常。可曹操对刘备,一开始虽说也有欣赏在里,不过之后就是彻底厌恶了。这点他也看到了,刘备其人,表面而上是可以,但是实际上,就是个伪君子,而曹操这辈子最厌恶之一就是伪君子,那是。如果说他不觉得刘备是伪君子,可能还不至于说那么厌恶,但是曹操一那么认为了,这个基本上就改变不了了,伪君子这个定义就一直在曹操的心里,
那是没错。其实马超那儿,那也是没太大区别,真是。至少在他那儿来说,也是觉得刘备那人太虚伪。是,那话挺对,如果说他能装一辈子,哪怕是再虚伪,其实也够真实的了,没错。可马超却还是看不起看不上其人,没错。要不然的话,确实也就不这样儿了,没错。可以说就看不上刘备啊,这个没办法。而曹操和兖州军也一样儿,那是没错,看不起看不上刘
备,那是。所以说刘备被灭了,败亡了,这个也正常,那是没错。所以说这个也算是注定的,没错。刘备一方的败亡,那是早晚的事儿,是啊。还是那样儿,那确实是,马超想他被灭,曹操也想,孙策的话,跟着曹操走,所以……也就是凉州军想灭他们,兖州军也想,而
江东军怎么都不会帮着他们,所以就那样儿了,肯定是啊,都在所料之中。刘备其实也没说就没想到,只不过说比自己预想的,还是要早点儿。毕竟霍峻那边儿,本来其人要不被咔嚓了,就算是再坚守两个月,他觉得都没问题。除非马超和凉州军真就不去计较得失,派几
十万人马攻城……马超真那么做了,就算刘备再对霍峻有信心,这个他也不会觉得霍峻能守住多久了,真的。毕竟凉州军的战力,那却是永远都不能忽略的,没错。人家战力大汉最强,这个怎么都是,己方比不上人家啊。哪怕说霍峻确实,他是天下第一守城的大将,那不假,但是随着己方在江陵城内守御的人马越来越少,就是他霍仲邈也不好使,那肯定是啊,
所以……这个道理,刘备不可能不知道,除非说自己给江陵增兵,如此的话,那确实能顶用了。可不等刘备增兵多的时候,霍峻就被咔嚓了,他也不得不说,马超这属于破坏规矩。可曹操和孙策,他们显然是不准备和马超计较,因为和他们都没太大关系。并且还得说,这
个结果,可以说绝对是两人觉得好的了,毕竟霍峻可是己方的人,不是兖州军更不是江东军的人啊,那没错。所以说曹操和孙策他们,觉得马超就做那么一次,还是对付刘备一方的,两人就都没说什么。可以说马超也算是知道两人想法,那是,这个也不止是一次说了。他很
清楚,自己要是再来一次的话,不管是对哪一方,那么曹操和孙策他们没动作才怪……这个肯定是啊,那不错。就说马超很清楚,所以基本上就那么一次了,以后的话,他不敢说就一次都没有,可基本上他觉得不会有了。哪怕说对付大将,可还有霍峻那样儿的守城大将吗?可以说己方郝昭守城厉害吧,可马超却清楚,其人不如霍峻啊,那没错,可不就是那样儿啊。
那没错,郝昭其人,说他是如今天下第一守城大将,那都没错。可确实,这个马超也知道,还是那话,是因为霍峻不在了的原因,所以这个天下第一就落到他的头上了。而霍峻要在,那么郝昭就怎么都是老二,是弟弟,那不错。可对马超来说,有这么个弟弟,那也比己方那
么多将领强呢,可不就是。马超不奢求太多,他从来没指望过,说己方将领多几个郝昭那样儿的,话说他四十多岁了,也才见过两个。以后的话,那肯定有,毕竟这个还不像吕布那样儿超一流的武将,百年能有那么一个?马超觉得甚至都少说了,真的。超过百年能有那么一个?他也不是那么清楚啊,反正别管历史、演义什么的,反正就这个时代,第一武将就是
他吕奉先,一点儿没错。这个真说起来,演义不多说了,吕布是公认的第一。但是在历史上的话,吕布确实,那就未必了好吧。就光从历史上来说,真正那样儿的武将,其实没几个。而真正大家更了解的,那么夸张的,都是小说里写的。比如说李元霸一个人锤死几十万人,好像是六十多万吧,话说这个就夸张多了,毕竟真说起来,就六十万人抬着脖子让你咔嚓,
你好好算算要多久?这李元霸一个人一场战斗锤死几十万?这个确实是夸张了,历史可没记载过这事儿,没有,想想也不可能,也就是小说里,为了夸张其人的武艺,那正常。有个比较有意思的事儿,就是马超以前看过,一年八百多年之后,有网友说项羽比较弱……说起
来真正了解历史的人,你敢说霸王很弱?在马超看来,并非是项羽弱,而是说小说里没那么夸张去写他,这个是。项羽绝对勇武,在那个时代,其人就是天下第一,那没说的。可有人说他弱了,那么这个弱无非就是没人那么夸张写他。毕竟写楚汉的小说,大家看到的,基
本上也没有特别突出项羽个人勇武的,这个太少了,有几处?更多感觉是突出谁谁谁的谋略,这个倒是不少,那真没错。再说了,项羽再强,他总是属于失败者,历史对失败者的定义,就是成王败寇,古人写楚汉的,哪个不都是把刘邦写成正面角色,谁让他是最后胜利者,更是开创了大汉的汉高帝,那一点儿没错。项羽虽说是霸王不假,可他就只是失败者,那没
办法,就只能说是让刘邦、萧何、韩信、张良等等,让他们那些人踩在脚下的。失败了的项羽,成全了那么多胜利者,可不是。所以说其人是有本事的,那不假,可却没人那么夸张去写他,古人没有是吧。像李元霸那样儿的,终究李家是笑到最后的,大唐是李氏开创的,
所以那么夸张写他也正常,真的。如果说项羽也是成功者,没准也有人去夸张写他了,一人对付几十万……可他终究是被刘邦踩在脚下,这个是没错。哪怕霸王最后自刎了,可说起来刘邦最后胜利得势,开创了大汉,而项羽只是其人最大的对手,还是被灭的,那可没错啊。
这个就没办法了,也可以说是历史选择的,最后胜利者是人家刘邦集团,而你项羽一伙儿就只能是失败的。所谓是成王败寇,那是一点儿没错。而史书就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自然刘邦愿意什么样儿,那可以说基本上就什么样儿了。说你项羽不好,那就不好,也许你项羽在历史上比记载的要好,可知道的哪还有了?就只能说是从史书上来看,那是没错。而写史书
的,确实大多都是真的,可就没假的?那削初秋,是吧,所以这个不用多说了,也确实。难道说改史书就是李世民的专利?想想也不能就只有他吧,还有别人,有你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吧。可以说想改的人,其实不少,但是不可能都成功。并且上位者没一个是傻子,尤
其是各个朝代开国的帝王,那绝对都是人杰中的人杰,所以说他们真想篡改点儿历史,绝对不会说让后世挑出来太多毛病。那李世民那样儿的,实在也是他改动太多太大,这个也是暴露了……所以说他也倒霉,没办法。在唐朝的时候,确实没人敢说什么,可后边儿呢,这
也不用多说了。唐朝时候,确实是没人敢说什么,这个都正常,但是到后边儿,却也没那事儿了,可不就是。唐朝都灭了,还有什么不敢的,是吧。不过确实,李世民这个人,你说他有本事,那都不假,但是人品方面,确实不怎么样儿,这个你得承认。就看其人咔嚓兄弟,软禁自己父亲,他就不是什么好人?当然你说他不那么做,就得让人咔嚓了,这个也是。可
就凭借其人当时的实力和势力,就说他李世民真心归隐,去一个别人找不着的地方,并非就没可能。当然了,其人也不会那么做,哪怕就他想,可手下人也没几个人想的,而且他本身也不想,那是。李世民他要看得都那么平淡,比较淡泊名利的话,他也不是那样儿了,手
下也没那么多人给他做事儿卖命了,这个肯定是啊。说起来其人手下那么多人才,到李建成那儿,真就没谁了,大猫三两只吧。
第二**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二十四)
李建成其人,了解点儿的都知道,其人还是个挺有本事的一个,那都没错。可却不得不说,他比如李世民,这个也是事实。哪怕说李建成有超过李世民的地方,但是显然,还是后者超过前者的地方更多,那是。而李世民那样儿,和李渊其实也有很大的关系,这个有。说起来李渊是个什么人,看历史都能了解点儿,其人说起来也是有点儿能耐,但必须承认,他在教
育孩子的问题上,其实不怎么样儿。你可以说李渊这个人,带兵去征战,那都可以,在军事上政略上都有建树。可其人不是一个好父亲,那也没错。最后晚年就落个被软禁的下场,也是他教育失败的结果,那是。至少其人对儿子的教育,那基本上都是失败的。以致于最后
导致他二儿子咔嚓了他两个儿子,还把他给软禁起来了。不知道李渊最后是不是真后悔,至于说后悔什么,那不一定。被软禁,除了没有皇帝实权之外,其他的李世民都给他了,毕竟他也不傻,你咔嚓了两个亲兄弟,这个已经是让很多人诟病了,软禁父亲,已经是不孝了,
如果说你再把父亲给怎么样儿,那就是彻底不孝,属于让人唾骂的那个。所以说李世民他没办法要软禁李渊,但是却不敢说对自己父亲不好,那就出事儿了。所以说李渊晚年的话,也是享受了几年,那确实也没错。可真要说起来,他更多还是不想那样儿,毕竟他要是还当皇帝的话,他儿子还活着的话,那显然他会更幸福,没错。可那些都没了,皇帝是李世民的,
两儿子也让李世民咔嚓了……李渊这个人,你可以说他在教育儿子上有问题,可他对自己儿子,那确确实实,绝对是尽到自己父亲的责任了,他对哪个儿子都是喜爱的。皇位就那么一个,他还能给谁?除了给嫡长子之外,确实也没办法了。如果说没有李建成,那么怎么这
个位置都是李世民的,那没说的。可他上面不是还有个兄长吗,李世民是够狠,可李渊能那么做吗?他能咔嚓一个儿子?显然是没可能,如果说李渊真那么做了,也就没玄武门之变了,确实。但是其人没那么做,说起来应该还是爱自己儿子的,这点是吧,所以说这个……
他没李世民狠,所以前者是当了皇帝,而他只能退位当他的太上皇。这个也没办法,谁让他儿子是李世民,也就是对方是他儿子,他是李世民的父亲,要不然换个身份,李渊基本上也逃脱不了被咔嚓的命运了。李世民能咔嚓自己的兄弟,可他不敢咔嚓自己父亲,这个没错。要不然的话,真就要出大事儿了,可不是。所以说李渊也知道,可他更无奈,毕竟自己没了
两个儿子,然后二儿子还逼自己退位,皇位给他了,自己做太上皇去了。说起来其人肯定不想,但是却没办法,这宫里宫外基本上都是李世民的势力,李渊还有什么了?他除了有个皇帝的名儿之外,至少在长安来说,估计实力都不如李世民了,真的。所以看看吧,李世民
绝对更有实力,这个有实力还有野心,那么不出事儿都不可能,真的。也许李渊知道,可他却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啊。这个你得承认,如果其人有更好的办法,能不好好解决下长子和二儿子的矛盾吗,至少不会让他们兄弟相残是吧。结果长子在军略上不行,基本上就属于没什么实力的,这个和二儿子没法比,结果就被咔嚓了。凭二儿子那个性格,长子还能有什
么好下场?可不就是,连李渊都不是李世民对手,可以说李渊其人,和杨广斗,杨广其实都被他给糊弄过去了,那没错。但是李渊还斗不过李世民啊,那是。所以说杨广那是有地方不如李渊,可以说其人也是让后者给糊弄过去了。但是李渊更不如他儿子李世民,那么就可以说杨广很多地方不如李世民了,那是。杨广的话,确实属于争议比较大的人物,真说起来,
其人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这个得承认。可他不如李世民,所以最后他谥号来个隋炀帝,而人家李世民可是唐太宗啊。说起来都是一个朝代的第二个皇帝,可这个差别那是太大了,真的。杨坚那个人,那绝对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代帝王,这个连老外都承认,就一个科举制,
那就影响太大了。可他这个人可以,杨坚那没说的。但是到了杨广那儿,这个毛病就多了。就说杨坚那么节俭的一个人,他一毛都不如他儿子。那话说得挺有道理,说杨坚不败家,可他有个败家儿子。其实以但是隋朝的家底来说,不怕杨广太奢侈,可其人做得那些事儿,让
天下是那么多揭竿而起的,这个最后也没办法了,不光老百姓反他,连那些贵族也一样儿,就真是没太好办法了。杨广是有想限制关陇贵族的意思,可他没成功……所以杨广和当时的王莽,确实他们有相似的地方,还是那话,就和网友评论的那样儿,两人想法超越时代,是超前的,可越是那样儿,就越有更多人去反对,所以他们当皇帝了,可执行下去自己的意思,
反对他们的太多,最后只能是被拉下马,而且对手之强……杨广对手多了去了,但是主要就李家父子他们,他就不好使。一个李世民,他都不是对手,更别说还加上其他人了。王莽更完,他对手直接就是刘秀,刘秀属于开了挂的,那王莽结果也只有那么一个。所以就像网
友说得,王莽如果是个穿越者的话,那么刘秀就是本地土著气运之子,不过却是开了挂的,所以说王莽如何是对手呢?真不好使啊,哪怕他就真是穿越者也不行。人家是开挂的气运之子,他还是比不了啊,那是。他输得不冤,碰到刘秀那样儿的,别说是他了,很多人都得不
行……在谢旌,不能说是期待下,是预料之中,马岱进行了第二日正式进攻。今日的意思,他所想就是一下上到城头儿,然后别那么快被对方逼退就好。在马岱看来,如果说自己和己方士卒表现都好,那么拿下合浦确实也就是几日的事儿,那没错。谢旌有本事不假,可他和之前碰到的几个人比,真心还差着,除了比宋谦强点儿之外,不如那三个啊,那是。马岱有
发言权,他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也确实是事实。谢旌比宋谦强,比李异、谭雄都强,可他却不如凌操、全琮和吕岱,那一点儿都没错。可还是那话,马岱见识到了凌操、宋谦、吕岱和全琮,知道他们四个人本事都如何。谢旌和他们四个一对比,他自然是知道了,那没错。
但是马岱却没办法,至少在交州是对不上李异和谭雄了,他确实不知道,那两人总体本事,比起谢旌来说,确实还是差了那么点儿,那是不错。要不然的话,为何孙策是让谢旌在合浦,而把李异还有谭雄他们俩给放到了九真还有日南。可以说那两地方,不说就和流放一样儿,可基本上也是那个方向去了,确实不是什么太好的地方。人家当太守能享受到,至少有点儿,
可在九真还有日南,你能享受?享受什么啊,这个是个问题。不说那两地方穷得不行,就说李异和谭雄他们到那儿后,就想着什么时候离开,为这个一直都做着准备,把自己多年积攒的钱粮都换成战船了。而他们走这一步,那是太对了,事实也都证明了,那可一点儿都没错。也是知道两人的动作,有足够的战船,所以孙策都没给九真和日南那两地方提供战船让
他们回来。反正在他看来,自己不用提供船只,他们两人所拥有的战船,那是足以载着士卒归来了,没错。这个就是事实,两人各自带着三万人马,直接就坐着自己的战船回了扬州。确实不得不说,这个肯定是,两人所拥有的战船足够,并且那战船可就是他们的家底儿了,
一点儿没错。看他们回了扬州,最后可是有将领向他们购买了一批战船,也有孙策在里,那是。毕竟从李异和谭雄他们手里买战船,那是绝对比市场价要便宜,一点儿没错。而且不管如何,至少有一点没错,就是两人都没赔钱什么的,那是没错,所以说这个也确实是那样
儿啊。毕竟他们最早购买的时候,那都多少年前了,没错,所以当时的价格能和现在的比吗?那时候肯定便宜点儿比现在,那确实也是。所以他们哪怕按照比市场价格低点儿卖给了其他人,可实际上呢,却还是比当初购买的时候要贵那么点儿,那是。所以说两人可没赔钱啊,说起来还是赚了,没错。因此,这个怎么看怎么是,当初两人走这么一步,那确实就是
对的,正确的,可不就是。如果说当初没这样儿,那么肯定就不如现在了,那可是,确实。所以说当初两人的想法,那可是没错。至少他们想了,自己有朝一日离开了这破地方,那么自己部曲如何离开?如果说他们没有了,全军覆没了,那确实也就不用了。可要不是那样儿,
还有那么多,那么如何离开?就得是靠着坐战船离开,至于说走陆路,这个并非不可以,但是前提是其他郡县没被别人占了。而之前不就是,其他郡县让凉州军占据了,他们怎么都得走水路,那是,所以战船就有了用武之地,可没错。其实对两人来说,一切还都在所料之
中,那没错。这可以说就是最好的结果了,那一点儿没错。比这不好的,那有的是,而比这个还好的,李异和谭雄他们确实是没想到啊,就是。当然了,也不能说就没有,可显然,还能有几个?就一定超过这个时候的呢,他们觉得就算是真有,其实也不会说多少,因此就说现在最好,其实并非就没道理啊,可不是。当然了,如果让他们去选择,两人肯定都想着
更好的,那一点儿都没错。可比这个还好的,那就算奢求,不要指望太多,可不就是那样儿,可不是。最开始两人都不敢说想太好,可准备战船什么的,那是有备无患,就是如此想法。然后其他的,他们自然都希望最好的结果,那肯定是。就如今这样儿,他们是满意不行,
终于是带着自己部曲回了扬州,可很是不容易啊,可不就是。对李异和谭雄他们来说,自己回到扬州,那都不容易,更别说还带着自己部曲了,那是。这个绝对是最好结果,再比这个还好的,并非没有,可还能有几个?真是,所以这个确实也都没错,那绝对很不错很不错
了,真是。至少两人都是觉得挺好,确实。如果说比这个不好的,那绝对有的是啊,可不是。但是比这个好的,两人清楚,那屈指可数啊。并且自己俩就能碰到?不说了吗,多了就是奢求,他们哪还敢说再奢求太多?真是,如今就已经是最好了,他们两人都如此认为的。自己俩带着自己的部曲平安回到了扬州,到了丹阳建业,这个确实就是好,那没说的。这个
他们多久没回建业了,那真是有时间了,没错。交州这边儿太守和凉州军还有兖州军他们那儿的太守也没大区别。一年的话,最多就回建业回家一次,就是过年的时候,这个是。其他时候,除非是有事儿,要不就是受到自己主公召见,要不然的话,是不能轻易回去的。如
果说直接回去了,那么当主公做老大的不可能不处罚你,这个必然,那是一点儿没错,毕竟你是太守,外放的。
第二九〇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二十五)
太守属于外放的官员,而且官职其实不小。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是,有的郡没有那么太严格的防务,毕竟不与敌军接壤,就比较轻松了。但是江东军的地盘儿,郡来说,除了合浦之外,其他地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没觉得防务轻松。就合浦的话,虽说差了,可防范确实也不能松懈啊,那是。毕竟这个和敌军地盘儿不接壤,那是地理因素,可对方要来进攻呢?
确实,就像马超这次带兵来交州,显然合浦也是他没放过的地方,哪怕是最后一个去进攻的郡……所以说这个也是,那该有的防范,从来都不会少,没错。哪怕就是江东军呢,他们也没什么区别啊,那是。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就更不用多说了。所以说当太守的,哪怕就
是江东军中,算是比较自由的了,可他们也不可能随便回来。是,江东军组合形势不同,但是他们既然都推孙策当主公做老大,那么他们就肯定按规矩来,那是一点儿错没有。就李异和谭雄他们,一千一万个不想去九真还有日南,可最后不还得乖乖去那儿了吗,就是。因
为只要不傻的人都清楚,你不听自己主公的,不是不可以,可你没那个实力好吧。并且有一点没错,你反对孙策,那不是反对他呢,是和江东军所有人为敌,可不是。因此,这样儿事儿谁敢去做?除非你实力超过了孙策,也能去当主公做老大,不过这个就不要多想了。人家实力最强,就说灭你的话,轻轻松松,没错。并且当主公做老大的,真灭你的话,未必就
他自己亲自出手,而且要都加一起的话,实力更强了,就是。所以说灭你一个,甚至就两个,确实是轻松的事儿啊。不过他们也知道,除非是迫不得已,要不然的话,自己主公不会那么做,可不是。毕竟那么做了,除非是对他有很大的好处,利大于弊,要不然的话,他有
什么道理那么做呢?这个确实,没道理啊,就得是利大于弊,那确实。而弊大于利,他有什么做的。所以说手下也不傻,知道自己主公都如何。而他们也确实,不会去惹孙策,这个肯定是。还是那话,既然孙策是他们公认的主公,做老大的,那么他们就给对方面子,好让
对方给江东军带来更多更大的利益,肯定是啊。只有孙策,他当这个主公做这个老大,那最合适了,没错。最后败亡也是他自己,江东军众人可都清楚,真要是自己被咔嚓,也都是他孙氏的事儿,和自己这些人没太大关系。自己这些人的选择而已,最后是要尽忠,还是继续活着,那都行,凉州军不会管太多,只要不给他们找麻烦,就没问题。而最后结果,孙策
作为江东军的主公、老大,他和江东军一起败亡,这个最后要被凉州军灭。而其他的将领、谋士,他们自己选择,到底最后是不是尽忠什么的。也许是有,可能有几个呢?这个确实也是问题,没错。而孙策也是,他不看重这个,反而还是,就想着己方和凉州军死磕的时候,
他们灭己方的时候,己方众人尽力就好,和对方拼了,那是比什么都好。而不是说最后,己方都败亡了,他们再尽忠什么的,那可不是。显然,其人最想看到的,那绝对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因为对孙策来说,前面的有大用,后面的确实就没什么用了,那是。所以说这个确实,他不指望太多,己方众人都尽力拼了什么的,可怎么也得差不多啊,那没错,所以……
孙策早就是不怕败亡,因为那个却早就是他所料之中的。只是,他多少还是有不甘心,那没错。毕竟他带着江东军已经是三分了天下,自己更是吴王,其实说起来就算是到头儿了,那没错。己方实力不足,那却是没办法再进一步的,也是。他是希望己方怎么都有最强实力,那样儿己方一统了天下,自己也是能更进一步了。而己方的将领、谋士,他们也能做更大的
官员,封王是不能,但是当公侯,那是没问题的。孙策也不吝啬什么,除了说封王不行,其他的都有啊,可不是。所以说江东军这边儿要整好了,确实也不差什么,那没错。可惜啊,谁让孙策江东军他们最弱来着,那是没办法了,真是。他们要都最强,那可不是如今这样儿
了,那没错。可还得接受现实啊,可不是。这个你们就是最弱,改变不了了,只能是想着其他方面,比如说和对方实力上的差距,越来越小,就比什么都好,可不是。而且可以说他们也都那么做的,那是。所以如今来说,现在来看,可不都是那样儿了,真的,所以说这个……
其实孙策的话,他确实,从来都不是什么吝啬的人,那没错。而他们江东军如果真像凉州军那么财大气粗,这个他也不会比马超吝啬,甚至有地方还比其人更大方,那都正常,可不就是。但是显然,人还得接受现实,那一点儿没错。谁让江东军就是最弱的那个,也比不上凉州军财大气粗了,如今更是只剩下了一个扬州,这个甚至都不如兖州军,很多方面,那肯
定是啊。不过虽说如此,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还没放弃过,没放弃过一点儿,就想着让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改变想法呢。哪怕其人和江东军他们都知道,基本上是改变不了曹操的想法了,就算是让他到时候看己方和凉州军死磕,这个都不看可能。那么他们很大可能,就是和凉州
军一样儿,来灭己方……这个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最不想看到的,但是却不得不说,这个却很接近事实了,那没错。如果说不是那样儿的话,其他他们觉得不管如何,其实对己方都比之前的好太多,那真是。毕竟凉州军来灭己方,再加上个兖州军,那己方必被灭,没说的。
这个就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最不想的,那一点儿没错,确实是。毕竟在他们想法中,这就是最不好的了,那是。可不是,至少他和江东军他们都想了,这个再有其他的,哪个不比这个好?那么就说这个是最不好的,那有错吗?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觉得没错,可不就是那样儿了。当然,不管说如何,他们最后可都想着能改变曹操还有兖州军他们的想法,这个从来
就没有放弃过,一直都是啊,那可没错。不过也知道,最后结果可能就改不了了,基本上就那样儿啊,确实。所以说他们清楚,改变不了最后结果,那就那样儿,可他们从未放弃过,那也是了。毕竟怎么都是聊胜于无,这个有希望,有那个几率,就是比一点儿都没有强,那
是。如果说一点儿希望一点儿几率都没有的话,那么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确实也不会说那么样儿,早就放弃了,但是他们会一直增加着己方的实力,那确实是。毕竟那样儿的情况,可就得靠着己方了,没别人啊。是啊,什么都得靠着自己,而别人,就兖州军指望不上了,那么就得是增加己方实力,那是怎么增加多,就怎么来了,没错。对孙策对江东军他们来讲,
确实是那样儿。不过可以说还好的就是,这个有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改变主意的希望,是有那个几率的,哪怕希望渺茫,几率更小,那都不假。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那确实是没有放弃过,这个也是,所以……现在的情况就那样儿,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可都在为了这么个目标而努力着。他们不觉得哪怕兖州军为了己方和凉州军一直死磕,己方就一定能不被灭。可确
实,那样儿的话,那么一来,这个己方能保住,能不被灭的几率可就大了,那真没错,可不就是。所以让曹操和兖州军改变主意,就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一直都想的。这个几率是有,不过太小,结果的话,八/九成都不太可能,那也真没办法,真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至少
在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看来,己方有希望啊,那就好。很多事儿其实都是,就怕彻彻底底失望了,那怎么都不好,没错。但是对江东军来讲,还不是那样儿,有希望有几率,哪怕就和没有似的,但是这个不重要了,可不是。他们一直那样儿,就马超看了,他也不得不在心里
说个佩服,不过只是小佩服,不是大佩服啊,那也是。如今形势一直都是如此,江东军他们没放弃过一点儿,兖州军更是了,就算是凉州军,其实也没差。不过他们根本想法却是不同的,所认定的目标不同,这个也没错。在孙策江东军他们那儿,他们不放弃的是一直以来想改变曹操和兖州军主意的这么个想法,一直没变过,而且一直都在努力,那是。而曹操和
兖州军他们一直都没放弃过的,那自然是想着与凉州军最后一决高下,最后灭了他们,一统天下这个想法,那是。而马超凉州军他们,他们没放弃过的就更清楚了,就是对付北方异族的想法,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他们要全力以赴去阻截他们,就是如此。所以说三方都有各
自不会放弃的东西,这个也没错。对江东军来说,只要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最后改变了主意,那么哪怕己方之后依旧被灭,他们也都认了,真的,那是,这个一直都是他们所想,没错。而对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来讲,只要是能一统天下,除了说和北方异族没关系之外,其他的,
他们甚至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就是这样儿,对曹操来说,那就是。当然了,肯定没北方异族什么事儿,这个他们是不会合作的。最后马超和凉州军,他们想法自然还是那个,只要能阻截住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能赢了他们,那么己方哪怕伤筋动骨,也没什么,这个是马超的想法,就是。哪怕己方不一统天下了,只要对付得了北方异族,那其实就好。所以这么一看,
要说哪一方的牺牲更大,好像就是马超凉州军。孙策江东军被灭,他们实力不行,最后怎么都得走那么一步。而曹操的意思,不惜一切代价,只有利大于弊,他才会主动去做,而弊大于利的事儿,他确实不会做了。就只有马超带着凉州军,他宁可让己方伤筋动骨,可只要
北方异族也那样儿,那么一切他都觉得是值得的,没错。其实仔细一想,他觉得己方损失了不假,可真把北方异族也整成那样儿,马超觉得没有什么不值得,真的。对他来说,那其实就是好事儿。当然最好的怎么都是统一战线,而己方有损失,可却不会伤筋动骨,然后把
北方异族打残,这个最好。至于说灭了对方,这个开玩笑都没有,想法挺好,但是现在实现不了啊。以后的话,那再看吧,确实。在马超看来,如今的话,这个想都别想,还灭了人家北方异族?这个对方不灭了自己这些势力,那其实就算是大汉这边儿的联合起了大作用了,没错。当然了,在他看来,己方细作加把劲儿啊,这个只要北方异族来场瘟疫,那么绝对是
实力往下降,那都没说的。可如今这时候,又没瘟疫,又给他们风调雨顺的,就让北方异族增加实力是不?这个他们都已经有那个实力了,还让他们继续增加实力,这个不得不说,等他们大举南下的时候,大汉这边儿的势力联合起来对付他们,绝对也不容易啊,那是不错。
最后结果如何,只能说是预测,没有一个能预料到的,占卜的话也许行,可马超学艺不精啊,这个也是,他比半吊子都不如。
第二九一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二十六)
这他要有那高水平,这个早就不是现在这样儿了,是吧,那没错,问题是没有,这个是。如果说真有那么大本事的话,马超觉得自己就算是不飘,可肯定比现在得瑟多了,那是。并且对自己对己方来说,那怎么都是好处更多,没错。妥妥的利大于弊啊,他是真想,可显然,自己却没那么大本事啊。别说是和人家当代神算管辂比,就和自己老师南华,马超都知道,
那是没什么可比性的。自己老师可比自己强太多了,甚至说本来就不是一个级别的,没什么可对比的,真的。一样儿就只能说都是男的,性别一样儿……然后其他的地方,马超所知道的,自己就没一样儿比得上自己老师,是吧。你说自己比自己老师年轻,可这个未必就是
什么好事儿。自己老师肯定都好几百岁了,这个怎么都是长寿,年纪对他来说,基本上是不算什么了,真的。而对自己来说,自己能活个八十,那可真就是谢天谢地了,没错。就怕自己连八十都到不了,那可真的,这个马超是没觉得好,八十的话,自己努努力,应该是没
大问题。不是马超就高看自己,至少他觉得自己不能小看了自己是吧。比起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自己是非常知道养生的,那没错。而自己和人单挑的时候,确实也没留下什么暗伤,那是。而且也得说,自己好歹是个医生,虽说不是有特别高超的医术,可有些疑难杂症,自己还会治呢,那是。所以说马超觉得自己努努力,一咬牙估计也就八十了,这个不算什么太
困难的事儿。当然了,所谓是成事在天啊,这个肯定也都没错。你要是想成这个事儿,那还得看老天爷如何,而不光是有自己,那没错。谋事在人,这个是在于你自己,但是老天不让你活那么久,你这也没办法,真的。所以说他也清楚,自己是一方面,可却并非就一定
最主要,所谓那话挺有道理,就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必须承认,这话太tm有道理了,没错。至少在马超那儿来说,他是非常相信这个的。如果说你命不好的话,哪怕就算是身体再好,但是来个什么意外,天灾**,你一下就没了,那事儿也不是说没有。
而有的人,那身体确实是不好,全是病,可却能一直活着,这个虽说也有受罪的时候,但是长寿了……当然了,不管说哪个,其实都不是马超想要的,那一点儿都没错。其人想要的,自然就是身体好,然后到了八十,那时候再一下完了。最好是安详走,那是比什么都好,不用太过受罪是吧,没错。那确实是,所以那才是马超所希望的,可别来个身体一直不好,那
样儿他觉得自己再怎么长寿,可遭罪怎么不说呢?所以说身体好,那肯定是好了,这个没错。但是也别说一直身体好,然后来个意外,天灾**上来,自己没躲过去,那确实也完蛋。显然马超是一点儿都不期望那个,就得是自己身体好,然后最后再一病没了,他觉得比什么
都强。那时候自己是早把大位给了自己儿子,而自己什么都不用去管了,那是。当然了,不管怎么说,有一点还是没错,就是这个八十距离自己其实还挺遥远的,毕竟现在自己才四十多啊,这个还有三十多年呢,可不是。所以说自己走了也不过是一半多那么几年,就是那样儿。还有三十多年,其实自己觉得不少了,真的。毕竟正常人一辈子还能有几个三十多年?
也就是两多吧,两个半,就那样儿,其实真心不少了,没错。至少马超是觉得不少了,那两个半在这个时代来说,那也七十五岁……如果能有上个,那可真是,太长寿了,那样儿都到九十了,甚至说过了,那没错。马超想自己过八十都费劲,更别说九十了,真是。当然,不是说这个不可能,只是几率小罢了,那是。几率小和没有,那自然怎么都不同,哪怕几率
小其实基本上就没有了,那也是,但是终究是有希望的,不过就是小罢了,那是,这个没错,确实。所以说这个确实,那是……还是那话,这个没什么希望,几率小,可终究不是没有,那都没错。所以这个肯定也是,有那么点儿希望了,马超都得是尽量努力长寿,可不是。
对其人来说,这个能长寿,那绝对是相当重要了,真的。不过显然,说自己到底能活到什么年纪,这个也确实,是要看老天的,主要并非就在自己,没错。他信命,这个是。如果说不相信的话,马超也不是说这样儿了,真的。其人那绝对算得上是宿命论者,可是一点儿没
错。确实,可以说他一直都那样儿,那可没错。当然了,不管如何,有一点确实对,那就是虽说马超是个宿命论者,可他并非就说一点儿不去努力什么的,就听天由命了,那不是。那不是其人啊,确实。可以说在马超看来,谁说有宿命不假,可自己要努力足够,那么命肯定就好了,那是。所谓是“自助者天助”,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你必须承认。马超不敢说
自己一定事命好,但确实,你不努力的话,想有什么好命?这个就得指望自己出身好了,那是。像袁绍袁术那样儿的,至少身份是可以的。不过袁家的人,对袁绍越来越好,而对袁术,那确实是越来越看不上,都是事实。因此,最后让袁术变成那样儿,在马超看来,那确
实,主要就怪他自己,毕竟路可是他自己走的,不是谁逼迫他的,那是。但说起来,如果说袁家不是那么偏心,就不是说那样儿,那么也许袁术就是另一种性格了,没错。谁说马超觉得其人一样儿是会败亡,可怎么也不至于说拿个玉玺就称帝啊,那估计就不同了,没错。
还是那话,袁术锁起来,其人还不至于说那么傻x,可在天下很多人来看,他可不就是个傻x,那一点儿都没错。而他那样儿的还和袁绍比呢?大多数人也不知道袁术这到底是什么心思。你说你拿个玉玺称帝了,就比袁绍强了?这在大多数人看来,这都有多傻x,真的。如果说你真是一统了天下,那么哪怕不称帝,别人也不会认为你不如袁绍,但是拿个玉玺就
称帝,哪怕马超觉得自己能理解点儿,但是天底下还能像袁术那样儿的,确实没有几个了。当然也得说,碰到了他那样儿的事儿,别人的话,也会不好,可……怎么说呢,反正马超认为是比袁术强的,那肯定有;那么说甚至就不如他的,也不会没有,所以这个都有,那是。
至于说到底哪个多,这个他也不清楚,那是不知道啊。当然,他觉得有人是绝对不如袁术的,如果说和他遭遇一样儿的话,这个正常。那么同样儿,可以说有的人,那绝对就是超过他的,那也是,哪怕和其人遭遇一样儿。这个东西,应该这么说,绝对是因人而异,那可是没错。对马超来讲,他是不期望着什么,这个自己好己方好,其实就好,其他人其他势力,
和自己和己方,那可以说有关系就只是敌对了,确实。其他人和自己和己方,真心没那么大关系。就说如今天下三分,除了己方外,还省下的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确实,说起来倒是和己方有不小的关系。至少己方要先灭江东军,之后在灭兖州军,没说的,可不就是那样儿。当然,不管如何,两军和己方有关系不假,但是真就有什么大关系,那肯定是没有,马
超没那么觉得啊。那除非说他们都被灭了,不是己方灭的,那么自己会疑惑很多,确实。其他的事儿,马超不会想太多,基本上都是。比如说曹操挂了,他都不会多想,因为只要不是意外,确实也不会说让马超如何动容。毕竟可以说曹操那个身体,就那么一个头风病,在
马超看来,他治不好,那么挂了只是时间问题,早晚啊,那没错。老天给他机会,让他活得也许比历史上的时间还长,那并非没可能。可如果是不给他什么面子,那么这个时候还想其人如何如何,下一刻可能其人就没了,这个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真的。至于说孙策,
马超应该说其人可比历史上强多了,总不至于说英年早逝啊,那没错。可不是,这个时候的孙策其人,那比历史上比演义里,还多活了十几年呢,那可是。马超不敢说都是自己带来的改变,可他不得不说,要讲这里面没一点儿自己的原因,那是假话。蝴蝶效应什么的那都不用多说了,关键是他可不是小蝴蝶,真说起来,大蝴蝶,马超都超过了,没错。所以说给
如今带来的改变,马超怎么都是第一人,那可一点儿不假。可以说如今这个时代没有一个穿越的马超,那么肯定还是和历史不同,但是会往其他方向发展了,真是。毕竟在马超看来,自己不穿越,那么必然,很多事儿就发生不了,那是。可有些事儿发生不了,同样儿会发生
很多和这个时代之前不同的事儿,那没错。所以说他认为可能方向就往其他地方发展了,只是可以肯定的,曹操还是奸雄曹孟德,刘大耳朵还是那样儿,而孙策会不会早逝那不一定,可他确实,和如今也不会有太大区别,马超的意思是性格方面,真的。毕竟这个时代的孙策,
其人和历史和演艺里,那个性格也没说有特别大的差异,没有。而孙策如此,那么之前说曹操和刘备,其实他们更甚了,没错。可以说在马超看来,曹操其人比起历史上,他更奸雄。哪怕马超是没见过真正历史上的曹操都如何,但是他见过这个时代的其人啊,而且是太熟了。刘备的话,他也是认为其人比起历史上来说,绝对是更甚,绝对更假,更枭雄,这个就是马
超说认为的。当然了,不管怎么说,至少有一点没错,就是刘大耳朵是个有本事的人,那一点儿都不假。马超其实一直都有种感觉,那就是这个时代的刘备,那比历史上要有本事,至于说他为什么这么认为,实在也是n多人的例子摆在那儿,所以他是有这么点儿想法。
那么他也好,是曹操也罢,也包括孙策,实际上那都是超过历史上的,在本事上面,应该没错。毕竟回归现实来说,这个时代本来也比历史上更加波澜壮阔,这个是一定的,马超对此是有自信啊,尽管他并不知道历史上东汉末年到底如何,可有一点不错,就是历史上的东
汉可绝对没有这个时代这么多人,这个是有历史记载的,而如今这个时代多少人,马超也是清楚的好吧,那是。他敢说除了己方没调查到的人口,比如说躲进了深山老林里,那可真是,没法调查啊。而和平年代都有那样儿的,更别说现在是乱世了,是吧。只不过是和平年代时候人少,而这个时代人多,那没错,这个马超知道。对他来说,如果自己没啥本事,就
老哥儿一个的话,自己都想躲深山老林里,至于说生活什么的,那真不是最大的事儿,确实。只能说自己有那么大的责任,是不可能逃避的,本事有多大,这个责任就有多大。马超是不敢说自己就怎么怎么厉害,怎么怎么强了,可当今天下三分,己方凉州军还是大汉最强
的,这个难道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吗?明眼人是都能看到,己方一统天下,其实也只不过就是时间问题,那就是早晚啊,那可不是吗。
第二九二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二十七)
总体来说,马超对己方一统天下,是很有信心的,那是。哪怕说己方真就和北方异族死磕后伤筋动骨了,他也不怕这个一统天下不好使,只是时间久了罢了,那是。而最后鹿还得说是死在己方手里,真是。当然了,他怎么都不会也不敢小看小觑了江东军和兖州军,那是一点儿没错。拦在己方走在一统天下路上的两大绊脚石,前一块儿算是比较小,己方几脚踩碎,
那也并非是很大的问题,真是。但是后者的话,实在是挺大,所以说想要几脚就踩碎,这个就不要多想了,再多几脚,也不好使!马超是清楚江东军还有兖州军实力的,别看他心里是想着,自己要下狠心的话,真是能灭了两方,但是之后呢,己方不伤筋动骨?那不那样儿
才怪,真是。比起兖州军还有江东军来说,己方大敌多久前就找已变成了北方异族,确实不是兖州军和江东军。尤其要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时候,那么大汉这边儿更得统一战线,可是没说的,这个要没点儿实力,马超也怕啊,真是。毕竟己方所要面对的是北方异族,那不
是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能比的,确实,己方大敌是北方异族,而不是他们,这个没错。可以说这个肯定不是马超一开始就有的想法,可必须承认,他刚开始的时候,确确实实是想了异族的事儿,那没错。可那个时候,就算是他,凉州军,也没什么实力,就只是天下的一路诸侯而已。哪怕北方异族大举南下,和他们有关,但是天塌了还有高个儿顶着呢,那时候
的马超,真心是不怕什么,可现在太不一样儿了,真是。如今的话,他可不敢说自己一点儿不怕、不惧,可不是。所以说那时候是那时候,所谓是“此一时,彼一时”,那一点儿没错。谁说那时候,马超是占了凉州的郡,确实不假,但是怎么说起来,他们凉州军也不是高
个儿啊,那真不是,至少比他们高的,那天下诸侯就多了去了,还不算世家大族和豪强地主呢,也包括富商巨贾。所以说那个时候自有高个儿顶上,而不是现在这样儿,凉州军是那最高个儿,而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一和凉州军比,那确实都是矮个儿,尤其是江东军,那估
计是侏儒了……马超可没有歧视的意思,只是这么形容江东军。他并且就看不起看不上孙策和江东军,实在是他们和己方比,这个差距,那真是大。在马超看来,他们和己方实力的差距,甚至都比己方和北方异族实力上的差距还大,真的。当然了,不管如何,至少有一点没错,那就是凉州军实力是不如北方异族不错,可他们却依旧是大汉这边儿的最高个儿,那
是一点儿没错。这个没有马超说想当不想当,如果说最开始的时候,他是怎么都想的,如今的话,这么多年过去了,己方一直是大汉最强,他早都习惯了,那是。可以说能力有多大,这个责任就有多大,他怎么都不会逃避。马超从来都是那么想的,确实。应该说从一开始,
他就是那么个想法。不过也确实得说,那个时候的凉州军,真心不是什么高个儿的,那确实也没错。如果说是的话,就和如今也没大区别,至少对付北方异族,马超觉得是责无旁贷,那是必须的,己方逃避不了的责任啊,那是。可那时候,大汉最强的,怎么都轮不到己方,就朝廷的话,实力还不那么弱呢,至少皇帝不是如今这样儿好吧,那确实没错,所以说……
轮不到己方,那时候确实是,可如今确实就不是了,没错。在马超看来,当初的己方,自己确实,并非就没有责任,但是谁让己方没那个实力,就没那么大责任,可不是。所以说当年的事儿,自己那么想,其实也没什么。不过这个确实,那时候是那时候,不是现在啊,可没错。如今己方,那就肩负起这个责任来了,也是必须的。对马超来说,以前是不用,可现
在怎么都得是,那不错。如果说己方如今也没有这个实力,那么确实,依旧不用想更多的责任啊,就是。但现实是己方有那个实力,确实就有大责任。马超不怕责任,甚至他都想己方有更大责任,有强过北方异族的实力,到时候他们大举南下,都不用统一战线什么的,就
靠着己方就阻截住他们了。不过那也只是想想,却怎么都不是现实。可以这么说,如果己方真有那个实力的话,最基本的,己方肯定早就一统天下了,没错。毕竟现实可就是兖州军加上江东军,他们的实力加一起都不如北方异族,那么凉州军灭他们……其实别说是那样儿,
就现在的话,马超一咬牙,也是能灭了兖州军和江东军的,不过之后肯定伤筋动骨啊,没错。而那时候,他保证不了北方异族不大举南下,可以说自己是他们的话,那是肯定不过放过如此机会的,那是。而北方异族也不傻,自然也知道该如何做,没错。当然了,不管如何,至少自己在大汉,己方也从未放弃过一统天下,哪怕这个确实,能成功却不容易啊,是没错。
哪怕说己方和北方异族死磕,最后可能伤筋动骨,甚至以下就没了统一天下的希望,可马超不会放弃,并且自己这代不行了,却还有自己儿子,他没问题啊。因为自己儿子可比曹昂强,这个可以说基本就决定了,最后一统天下的是自己儿子,是己方,而不会是曹昂,不是
兖州军。当然了,如果说自己儿子对上了曹昂,双方肯定是各有胜负,但是多少因为己方的实力在那儿摆着,己方上还得说是己方胜多败少,那是,所以这个……是,在马超看来,己方和北方异族死磕,最后己方哪怕伤筋动骨,暂时是没办法一统天下,可兖州军他们呢?
只要他们和北方异族战,那么最后他们绝对不会说损失少,那不是……毕竟人家实力在那儿摆着呢,这个你怎么都得承认,哪怕嘴上并非就会说,可心里都认可,那没错。而且人家的实力,那是事实,你不管怎么想,那都是改变不了的,就是比你强,不过能改变的是差距的大小,那没错。可以说差距大了,那么这个……小的话,那倒是挺好,一点儿没错啊,就
是。对马超来说,他是不怕最后己方伤筋动骨,哪怕暂时就不能一统天下了,没错。但是他确实,惧北方异族啊,那也是不假,可不就是。所以说这个也没错,就是如此,现在这样儿。马岱是继续带兵进攻,对他来说,这能不能早日拿下城池,确实就得看每日自己带兵进
攻情况了,那是。可以说自己和己方士卒只要表现好,那么就一定是能早日破了城池,早日拿下合浦,没错。就现在来说,自己是有那个信心,没错。毕竟谢旌其人,他确实比宋谦强了那么点儿,可却比不上凌操、全琮和吕岱,那一点儿没错。所以说马岱还能没有信心?对他来说,只要自己和己方士卒表现都好,那么也真是,破了城池也只不过是多少时日的事
儿。现在来看,就马岱自己的想法,可以说按照这么进行下去,己方破合浦那是能比破苍梧的广信用时日要短。谁说谢旌是比宋谦强,这个不假,那是事实,可不得不承认,合浦这儿士卒可不如广信那儿啊,这个就是事实,而士卒他们才是主力,没错。所以说谢旌实际比宋谦强了那么点儿,可却也起不到什么决定性作用,那是。可以说在合浦这儿,马岱觉得十
日就可以了,甚至都多说了,比十日少,自己也并非就占据不了合浦。这一个郡也不过只有三万人,确实不多啊。就九真还有日南,那么两个郡每个郡也有三万人守着了。当然了,对比起来的话,那两郡是有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的威胁,一点儿不假。但是相比之下,合浦
确实,那基本上没什么威胁了,可不是。想进攻合浦,就得拿下挨着那地方的郡才行,要不就走海路,其实一个比一个困难,那是。所以说想要进攻合浦,和交州其他的几个郡,那其实都不一样儿,真的。所以说其实这地方有三万人马,其实也不算少了,真的,那确实是。
至少让江东军众将来看,真心是不少了,没错。毕竟合浦是什么情况,他们可都清楚,那没错。当然了,不管如何,至少有一点没错,就是他们肯定希望自己这儿的援军更多,那是。可以说真要有三十万的话,谢旌才高兴呢。可先让,这个想都不要多想。可以说己方加一起的人马,那是找就超过了三十万。不过就如今来看,哪怕是自己主公,他也没有三十万人马
当部曲。关键是其人刚拿出了十万人马到了交州当援军,那么他这个时候更没有三十万的部曲了,没错。所以说孙策手下的将领、谋士他们可都知道,说自己主公他到底有多少部曲,那都不是什么秘密对他们来说,真的。因此,他们对自己主公直接拿出来十万人马到了交州
当援军,就没一个人有什么意见,哪怕孙策没亲自来,可那都不重要了,尤其是对交州的那些个太守来说,可不就是。自己主公不来,其实没什么,只要援军到了就好。关键是这十万人马还是自己主公自己的部曲,其实这个就足够了,那是。多了的话,他们觉得还不需要,
就交州这些太守的想法。孙策自然也是有他自己的想法,所以说他没亲自过去,如今来看,确实都怎么对,那是很正确的,真是。不过自己没去,却直接就派了十万人马去了交州,关键是这十万人马,这十万人马可都是自己的部曲,让自己手下说不出来什么,那是。对这个,他们没什么意见,没什么不满。没谁去说,主公你就别调兵去交州了,可以说他们认为自己
并非就需要过去,那不假,但是调拨援军去交州,尤其还是自己的部曲,这个他们觉得是很需要的,没错。所以说自己没去,也没让手下去,就只是派了十万人马去了交州。而如今来看,这个可不就是太对了,那是。对孙策来说,自己或者手下去交州,都属于浪费资源,
而不去的话,其实正好。然后十万援军过去了,那是挺好,可不就是,所以……对此他肯定都是无怨无悔啊,而如今来看,更是那样儿,没错。就手下人,其实也都那么个想法,但是却没多说,毕竟如今交州都丢完了,这在和自己主公说什么,其实都没大用,而且他心情
也肯定是不会太好,那都是。因此,手下人可都不会说去触那霉头,哪怕他们说的都是好话,不过自己主公现在那意思,他们都知道,还是说尽量就不要提交州的事儿了。至于说从那地方回来的太守,那他们要见自己主公,这个却避免不了,那是必须的,他们从交州退回来,就得那样儿啊,都不错。这个退回来之后,根本就得是第一时间来见自己主公,那是必
须的,没错。然后慢慢再征兵,补充上自己的部曲,没错。而这期间,自己主公基本上也不会带着你去参战,基本上就让你在建业好好休息了,也是。如此可正合宋谦之意,对他来说,这个真是,绝对是自己最想要的。因为自己哪怕说回了建业,那么可以说除了这个时候,
其他时候的话,自己主公是不会那么轻易就放过自己的,该让自己做点儿什么,那么还得是让自己去的,休息不来啊,所以……
第二九三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二十八)
只有在这个时候,自己部曲都没了,还在征兵,自己主公这个时候,那基本上出征是不会带着自己了,没错。至于说其他的事儿,宋谦觉得以后自己主公还得让自己去做,那是。毕竟这个是,自己可以闲着,那是不假,可却绝对不能说闲太久了,这第一个自己主公就不能让啊,他能放过自己?更何况不光说是自己主公,还有其他同僚什么的呢,他们就真一点儿
意见都没有?自己确实不相信,真是。可以说自己倒是愿意了,这个直接就闲着,就在家休息,真心是好。可自己主公呢,他第一个就不会放过自己,没错。其次,自己主公那边儿就算是可以了,但是却还有其他的同僚,绝对有人有意见,尤其是在他们都有事儿做的时候,
看自己那么闲,绝对有意见。所谓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就是这个道理。说起来确实,宋谦没读过几年书,可他知道这话,那可一点儿不假啊。毕竟这个属于古人的名言,多少他都是听过的,没错。所以那样儿的事儿,他也知道,自己主公能让自己休息不假,可却不能
说一直都让好吧,这个肯定是啊,看自己从建业都到了交州,那么可以说自己主公对自己安排,那必须有,不过时间问题罢了,没错。而宋谦自然是希望自己能多休息点儿,但是显然,真心没那么简单了,真是。所以说暂时维持这个状态,然后自己主公什么时候让自己再做事儿,自己早已准备好了,没错。不过现在的话,就暂时来说,宋谦还没准备好,他也知
道,自己主公不会在这个时候用自己。好歹等谢旌回来之后再说吧,这个要己方在交州的将领都回来的,没错……所以说宋谦都清楚,至少这个时候,自己能休息,能很闲,那没错。至于说什么时候自己就不能这样儿了,那确实没准。毕竟自己也不清楚,说自己主公到底什
么时候说让自己做事儿,那不一定啊。不过想来也是,自己主公那个性格,他哪怕是很了解自己,那都不假,但却还是不会说让自己怎么清闲,那是一点儿没错。该给自己找点儿事儿做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吝啬”的,在这个事儿上,那是。所以说这个也没错,自己知
道啊。自己确实,不用怕自己主公不给自己安排什么事儿,基本上这个不太可能,因为他是肯定不会放过自己的,那是,宋谦几乎也是没有侥幸心理,这个也是。在他看来,如果说自己主公一直都不用自己,并非就是他想让自己轻松,而只是还没到自己出手的时候,或者说是真心没那么多事儿了,真的。因此,还用不到自己呢,试问这个时候他还会如何?还不
如就让自己清闲,那是比什么都好,真的。可需要自己做事儿的时候,他自然不会和自己客气,让自己做什么,自己就得去做,那没说的。对宋谦来说,他其实已经预料到自己下一步要去做什么了。反正不会跟着自己主公出征,那是不会,他不会待着自己,没大用。没有
部曲人马,这个带着自己去了,无非就只是多了个将领罢了。关键是己方将领比自己强的,那是有好些个呢,真是。所以说他也知道,这个自己主公出征,确实就不会带着自己去了,哪怕说他带着别人,也绝对没自己什么事儿,而他带着别人,那其实是足够了。而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呢,不用自己主动申请,估计自己主公就得让自己去练兵,八成啊,就是那样儿
了。其实一想也正常,毕竟征战什么的,反正暂时是没自己什么事儿了,那没错。可其他军事上的事儿呢,只要自己主公需要将领,最后就少不了自己啊。虽说也是,从交州回来了好些个将领,那不假,可当太守的,确实就七个,加上凌统这么一个本事可以的后起之秀,那也才八个人,真心是不多,没错。虽然宋谦觉得八个人里,自己主公要用,其实也足够了,
可他却没理由那么放过自己,都用别人,然后不用自己?他倒是不怕自己想什么,不用自己自己有意见?那没有,也许其他的将领会有,可自己没有。自己是巴不得他不用自己,所以自己主公的意思自己也清楚,他不是为自己考虑,而是想到了其他的将领,不用自己,那
么别人会不会有什么想法?这确实,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那可以说就那样儿,真的。宋谦其实不怕什么,可自己主公终究有他自己的想法,不怕可以理解,但是他不能不为己方大局着想,这个宋谦还是能理解的,没错。当然了,不管怎么说,如今自己几乎是没事儿了,
谢旌可还没回来呢,可不是。宋谦再怎么,他也知道,自己主公就得说是在交州的己方将领都回来了,他才能说安排这些人下一步做什么,就现在少个人,那他是不会多说的。而不出所料,就在预料之中的,谢旌不会说太晚回来,不是说不相信他,实在是这个凉州军之强,回来的这些人都深有体会。而谢旌就指望着整个合浦的三万人马,那可真是,指望不了他们
太多啊,都不是凉州军的对手,那没错。宋谦太有发言权了,这个他苍梧的人马,那比合浦可多了,但是那地方守了多久?最后还不是让凉州军给占据了,确实。因此,自己心里承认,他谢旌比自己强点儿,但是己方士卒却都没区别。而他就想用三万人马,守御一个郡,
那确实,不是凉州军对手,甚至比苍梧更早被凉州军给拿下了,真的。并非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在宋谦的想法种,这个事儿其实基本上就那样儿了,没错。当然了,不管如何,他肯定是都希望己方越拖住凉州军越好,不过显然,这个也都没那么简单,就是,所以说这……
宋谦觉得自己是管不了那地方的事儿,这个肯定是,就只能说是期待着谢旌,他能尽量拖住凉州军,其实就好。但不是他看不起看不上其人,而是在那地方的己方士卒,终究是少,所以说起不到太大作用,那肯定没错,就是。所以说那地方别指望太多,也许今日自己还万分期待着,结果明日谢旌就灰溜溜退回来了。当然这个肯定是玩笑,就算是其人从合浦退回
扬州,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儿,比这个时间长啊,没错。从很多方面来讲,宋谦肯定都希望谢旌越晚回来越好,这个肯定是。但是他更知道,这个和自己所想,基本上是不会一样儿的,那没错。自己觉得对方可能晚回来,那么没准对方就早回来了。那么自己以为对方可能
会早点儿回来,可对方没准就晚回来,这事儿确实,那并非就是自己想象中那样儿,可不是。可以说自己想法好,但是最后结果呢,就估计是和自己所想不一样儿,那太正常了。所谓是事与愿违,如果说宋谦知道那话,他肯定还得说一句,这个可真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啊,没错。要说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是骨感的,他是不知道这话,要不然肯定是如此想了,是
啊。可惜其人是不知道这话,毕竟这可是一千八百多年之后的话了,这个时代的人,能知道?只有马超,他并非是这个时代的纯土著,所以他是知道了。可虽说他是知道不假,但是却从来不和属下说这些,因为马超更清楚,这话说出去了,手下人大多都能理解,可却绝对是以为这是自己原创的。是,马超不在乎面子什么的,还是那话,第一次剽窃,他是有不好
意思,确实脸红。可等第二次,他基本上就没什么不好意思了,还想了,不剽窃的穿越者好意思说自己是穿越者吗?你要真没机会的话,那另说,可要有机会的话,确实就得那样儿啊,真的。至少在马超看来,可不就是,所以……这个时候他肯定没什么不好意思,就只是
说没那么个必要了,没错。以前的话,那是有必要那么做的,可现在,凭借马超如今的身份地位来说,还用得着去剽窃?你看以前是没有如今这么样儿到身份地位,所以说需要去剽窃,来增加自己的名声,那没错。可如今来说,自己确实,有了如此的名声,那是早就不用
再去剽窃什么了。说起来那都不如是锦上添花,都添不上,他认为的。除非说剽窃那样儿特别能增加自己名声的,那个另说。要不然的话,其他的,都不行。就说自己要来一句一千八百多年后的名言,除了手下人觉得自己原创,觉得自己主公依旧有才气之外,其他的那可真就没有了,确实。所以说就只是如此的话,马超认为真心没必要啊,那是。所以说自己能
说什么?至少一千八百年之后的名言什么的,自己能不说出来,那确实是不要说的,真是。说多了,没太大好处,还是那话,自己早已是不用那样儿增加名声了,可不是。如果说还需要的话,马超肯定会那么做,把能剽窃的,基本上都给剽窃过来,那是,真需要啊,没办法。
如今不需要,这个也是。你需要的话,就必须那么做了,正常。不需要的时候,自然就不用那么做了,也正常。所以这个根本就是马超需要不需要,和他不好意思什么的,真心没一点儿关系啊。而且真就是,他早就对剽窃什么的没有不好意思了,一点儿都没有了,可不是。
所以说那话暂时出不来,至少不从马超那儿出来,别人那儿那是没戏啊。毕竟这话一千八百多年后能说出来,现在的话,能明白这个意思,但是一下就说出来一模一样的,基本上就不要想太多了,没错。古人的话,你可以说很多地方,那其实是超过了现代。可也不得不说,有的地方,那古人就是不如现代人,那没说的,都知道。一想也是,毕竟时代怎么都是发展
的,历史的大车轮,那就是往前转的,那是一点儿没错。没说这个时代历史一下就倒退了,真倒退的话,那怎么都不会是大的方向是吧,所以……历史,那肯定要发展,这个时代就比一千多年强,很多东西都得是,那没错。当然了,也一定会有比不上古人的地方,这个也是
必然。别的不说了,还是说最简单的,就是很多古代的手艺,或者更准确来说是很多古人的技艺,那绝对是失传了,真的。可以说现代有保留古人的东西,很多都是技艺传承,有的更是国宝级的。但却不得不承认,更多技艺却是失传了,这个只能说是痛心了,现代人无法
复原古人一模一样的技艺,很多东西都是,所以……从这上,其实就能看出不少东西来,那没错。至少古人有的一些技艺,到了现在,那是没了。这个你能说都是古人的原因?是,这里面绝对有的确实是,可有的那还不是啊,真的。比如说古人都说传男不传女,结果不少东西失传了,但是有的本来传承挺好,但是之后却也被破坏了,这个……所以说能不痛心吗,
这个是正常的。本来古人真要是传男不传女,那就认了,毕竟这个属于古代的东西,不要想着改变什么的。就现代社会,不保证有的人,其实就这样儿,是吧,所以……但是除了这个,有的传承是被破坏了,这个就是不对了,那真是损失,大损失,可不就是。如果说不被
破坏的话,那怎么说都是,如今古人的技艺留下传承的,那怎么都比现在多啊,甚至多很多,那是,所以说这个也确实……
第二九四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二十九)
这个就是,有的可以说是古人的原因,那没办法,就没传承下去。可有的东西,那就是后人的问题,真心没保护好,这个一点儿没错。所以说这个主要还是有两方面的原因,可不光是只有古人,也有后人,属于不肖,直接就断了传承,给破坏了,这个确实不怎么样儿。因此,这个两大原因,是古人的也有,现代人的也有,那没错。古人没传承好,后人有破坏,
那确实是不怎么样儿,没错。可以说这个也是,如果都传承好了,也没破坏,那么如今就不是现在这样儿了,可不就是。但是如今真没办法,可惜了不少,那是。不过虽说如此,后人也想着能复原出来古人的不少技艺,那确实是好事儿,这个肯定没错。不管怎么说,都是
好的,那是。哪怕说多花钱,其实也是值得的,没错。至少在马超看来,就是那样儿。毕竟还是那话,他也算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大土豪了,所以对钱真心是没多大的感觉了,这个真是。至少在这个时代,马超可以说一句,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那都不算什么大问题,真
的。因此,如果说对一千八百多年之后,他也是这话。马超觉得基本上出钱研究那些的,基本上都不差钱,那么最后成功与否是不知道,不过实在真觉得不想投入了,那就别拿钱出来了。也许这个想法还比较简单,但是不得不说,这个肯定是,对于真正有钱人来说,是吧……他如今也可以说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有钱人了,绝对没错。所以说马超是如此想法,其实
也正常,那是。要说不这么想了,那才不正常。毕竟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己方到底说有多少钱粮,记载的东西自己是看过,可那不是说每日都统计的,那没错。所以说马超所知道个比较准确的数字还是没出征交州钱的。这个这几个月的,过几日的话,自己就能看到了,那没
错。手下人也知道,自己主公其实不那么太关心这个,所以说一个月汇报给自己主公,其实就足够了。确实,这个想法没错。对马超来说,他不怎么关心关注说己方到底有多少钱粮,他关心关注的是己方可别缺少钱粮,但是没有这个问题,他还关心关注这个什么,觉得还不
如多关心关注下己方到底有多少人马,那更好,可不就是。至少马超已经是n多年没为己方的钱粮发过愁了,那是。但是这个己方有多少人马,那是和对付北方异族,那是有着很大关系。至少有一点没错,就是己方人马越多,这个对付北方异族损失也就越少。别管最后如何,这个就是增加己方实力呢,那没错。如果说己方实力一直增加,然后某一天下来,北
方异族一下就损失了实力,比如说瘟疫来袭,结果自然是对己方有好处,对整个大汉来说,那也是有好处的,没错,所以说这个……毕竟北方异族是己方大敌不假,马超一直都如此认为,而事实也是那样儿。但是更得说,这个北方异族他们实际也是所有大汉势力的敌人,那
可也是。至少他们大举南下的时候,大汉所有势力就得统一战线,一起对付他们,那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北方异族实力的损失,那怎么都是大汉这边儿最想看到的,一点儿没错。所以说也不止是凉州军,就算是兖州军,他们也都一样儿,没大区别。更何况还有江东军,也包括那些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那真是不假,所以说这个确实,都那么希望的
啊。一切对己方有利的,自然都是他们想要的,而一切对北方异族不好的,更是他们想要的了,没错。毕竟都知道,北方异族只要大举南下了,这个……都不想,可一旦真那样儿的话,大汉所有势力统一战线,那是势在必行,没说的。因此,自然他们都是希望己方的实力大点儿,而对方实力削弱。他们不敢说己方实力就一定超过对方,毕竟人家北方异族有那么
多的骑兵,确实不是己方这些势力能比的。己方这些势力有人,可没那么多骑兵啊。骑兵的话,真正了解的都知道,可不光说有马就行了,没那么简单。可不是,别说北方异族,他们确实,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不假。但是大汉这边儿,确实就不行了。人家北方异族骑兵
的战力,基本上都会骑射,你大汉的骑兵好使吗?除了将领之外,其他的士卒有多少会的?精兵的话,还并非就是所有。而且必须承认,北方异族人家训练少,马背上的民族,人家老弱妇孺都能上阵,这个大汉怎么都比不了。而且骑兵更得是训练多年,然后战力还不如人家。
所以说人家怎么都是优势,骑兵那么多,你比不上比不了啊,就是。你要也有那个实力的话就好了,不是如今这样儿啊,那是。可现实就只是你没有那个实力,大汉这边儿人多,这个倒是可以算优势,不过在战力上……那不一定,最后对上的时候,人家可都是骑兵啊,那个战力,可想而知。大汉这边儿除了凉州军、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之外,其他的实力,他们真
心也没什么战力,真是。毕竟那些私兵如何与正规军相比,那确实是比不了,一点儿没错。这个也是为什么世家大族和三路诸侯属于是互相利用,彼此也有顾虑的原因,这个肯定是。毕竟三路诸侯的实力在那儿摆着呢,尤其是马超、曹操和孙策三人对世家大族的态度,他们
太清楚了。所以说这个肯定没错,彼此都有顾虑,世家大族知道三路诸侯不可能把天下所有的世家大族给灭了。但是却不得不说,他们却绝对能灭了一家两家,可就这么一两家,世家大族哪一家都不想当这个被灭的,那没错。所以说这个绝对是,几方有顾虑也有合作,正
常。确实,要说什么都没有,那才不正常,毕竟世家大族需要和三路诸侯交易,而后者一样儿需要和世家大族合作,毕竟他们最需要的东西,很多都在世家大族那儿呢,可不是。就是粮草啊,那是。世家大族为什么有那么强的实力,还不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天下那么多的粮草,这个可是事实。说起来乱世中,你没有粮草,哪怕有钱,其实也未必就真能顶用,没
错。要不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这个没错。可要是在乱世中,你没有粮草,那还能有多大的实力?这个也真是,没看兖州军都知道屯田,为了什么?还不是因为以前缺粮,连肉脯都做出来了。这事儿在曹操看来,也只有那么一次,再多就容易出事儿,那确实不是自己能
承受的。所以说己方不去屯田?那确实都不太可能,对他来说,解决己方粮草问题,那是势在必行,毕竟不能让己方再缺粮了,真的。所以说他们屯田,也和世家大族有着交易,确实。如此一来,兖州军就再也不缺少粮草了,那是。虽说在这上,他们确实不能和凉州军比,那差距不小,可确实,比他们以前可强太多了,没错,就是啊,所以说这个肯定是,那没错。
对曹操来说,对兖州军来讲,这个解决粮草的事儿,都是他们的第一要务,可见粮草到底说是有多重要,没错。如果说没那么重要的话,曹操和兖州军他们也不至于说那样儿,是吧。这个当初为了不缺粮草,肉脯都出来了,这个不得不说,兖州军为了不然缺少粮草,也是拼了,那是。可那事儿确实,在曹操那儿都清楚,就那么一次,都已经是足够了,没错。所以
说己方是再也不能那样儿,只有不少粮草,那才是正途,一点儿没错,所以他又是屯田,又是多和世家大族交易……为了什么,还不就只是不想己方缺粮罢了,那没错。而曹操是让兖州军那么做了,最后也确实,成了,兖州军是再也没缺少过粮草,真是。不过还不能和凉
州比,这个是。如果说别说是超过他们了,哪怕和凉州军一样儿,可以说曹操和兖州军如今也是比现在强不少,那是。而相对来说,可能江东军早就被灭了,他们和凉州军二分天下,没什么不可能,反而可能就是那样儿了,真的。不过兖州军没那么多钱粮,这个就比不上凉
州军了。所以说从这点来说,他们从开始就不好使,那么就别指望兖州军太多,真的。哪怕最后和北方异族大战后,凉州军真伤筋动骨了,可兖州军也不会好过。并且看如今这样儿,只要大势不变,凉州军依旧是钱粮那么多,绝对的财大气粗,就足以以后一统天下,这个就是资本,那没错。马超认为自己就算是暂时不行,可到了自己儿子那儿,那是绝对没生没问
题的,就是。当然了,他肯定一直都希望己方和北方异族的大战,最后己方可不是伤筋动骨,只要不那样儿,那么己方以后,在自己这儿来说,还是能一统天下的。所以说马超肯定最希望如此,当然要是己方大胜,不是自己一方,是大汉这边儿联合的势力,统一战线,如
此大胜,那是最好的结果。然后己方一统天下,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对自己来说,真心就不算什么了,真的。应该说连北方异族都折戟了,那么再对付兖州军,马超觉得是手到擒来。当然了,前者的话,是统一战线,那是少不了。可北方异族之强,却也不是兖州军能比的,
确实。毕竟还是那话,凉州军加上兖州军再加上江东军,三方实力,那也不如北方异族,就是如此。所以说马超肯定带着凉州军灭不了人家北方异族,可只要不伤筋动骨,他们灭了兖州军,那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可不就是。当然了,不管如何,至少有一点没错,就是曹操兖州军也想着一直都增加己方实力,不说是能与凉州军相抗衡,至少是不那么轻易被灭是吧,
那都没错。所以都是这么个情况,江东军更是那么想了,谁让凉州军要一统天下,第一个就得灭他们呢,那是。谁不知道啊,这个马超必然要带着凉州军他们第一个灭江东军,那没说的,必须啊。之后就是全力对付兖州军的事儿了,也没错。在江东军实力超过不了兖州军
的情况下,凉州军是没有什么理由改变这个顺序的,是啊。当然了,还是那话,江东军要是一下能从最弱变成最强,那么就绝对不是说马超带兵来灭他们了,是他们,却灭兖州军,去灭凉州军,最后一统天下,可不是。但是那事儿想都别想,与其说妄想,那真是不如实际
一点儿啊,就是。实际点儿来说,就是改变曹操和兖州军的想法,哪怕这个几乎也是没什么可能,那没错。但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却没放弃过,一点儿都没有啊。还不就只是因为这样儿是有可能的,是有几率的,没错。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讲,如果说连这个都把握不住的话,最后也只有一个可能了。毕竟都知道啊,凉州军和兖州军一起,他们都灭己方,己方
确实顶不住,那没办法。孙策他们再怎么样儿,也不觉得己方能顶住两路诸侯的全力进攻。是啊,最基本的自知之明,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还是有的。如果说都觉得在凉州军手下,他们认为可能最后还有那么一点儿点儿存活下来的希望,有那么一点儿点儿的几率,可对于两军
的进攻,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没觉得己方还能不被灭。毕竟就凉州军来进攻,己方哪怕还能不被灭,可也就剩下最后一口气了。
第二九五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三十)
可要再加上兖州军,在孙策和江东军看来,那可真就挡不住了,没错。毕竟他们可没自大自狂成那样儿,真的。毕竟对付一个凉州军,他们都不敢说最后能保住己方,大多还是被灭,说己方剩下最后一口气,那都还最好结果,真的。那么不好的结果多了去了,没错。所以说他们清楚,对付凉州军一方,确实还有那么一线希望,可对付凉州军和兖州军,那可真是,
己方不行了,斗不过,没办法。就一方,那是可以,有点儿希望,有那个不被灭的几率,但是对付两方,不要多想……对付一方的话,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自认为还是有那么点儿希望的,哪怕其实就和没有也没大区别。但是对付两方,那真是,他们可看不到什么希望了,那
不就注定了?所以说他们怎么都是,确实一点儿都不想曹操也带着兖州军来灭他们,那可真是不给他们活路了。显然曹操也知道,只要己方参战,和凉州军一样儿,灭江东军,那么对方必灭,没有其他的可能。他也想了,这个时候的北方异族,基本上是不会趁机大举南下
的。曹操多少也是知道不少北方异族的情况,他也想到了,马超带着凉州军去灭江东军的时候,他们基本上不会大举南下,因为没太大意义。可要是凉州军来灭己方了,这个可就不一定了。或者说他们基本上就是要过来的,没错。曹操毕竟是顶级谋士的水平,他已经想到了,如果说自己是北方异族的话,就得那么做,太正常了。因为那就是个机会,还不是什么
小机会,是好机会,是大机会啊,没错。那么如此机会要是把握不住的话,还别高看北方异族……所以说其实不可能,真是。人家北方异族如何把握不住机会?至少在马超在曹操看来,可都不会。人家不傻,自然知道何时出兵更合适,那可一点儿没错啊,就是。所以说他
们都想到了,没错。如果说这都把握不住的话,那也是高看了对方,真的。不过显然,这个不小觑了对方,其实就好,真心没错。毕竟说起来这个也是,人家北方异族没有顶级谋士不假,可不代表异族都是傻子,一样儿有有谋略的人存在,只不过是没有顶级谋士,和大汉
这边儿还比不了。是啊,还是那话,要是北方异族再有顶级谋士,那么这个他们的实力绝对是增加的,那一点儿没错。不过说到底是增加多少,这个不太好说啊。太少,那不是,毕竟一个顶级谋士的作用,那可真是……更多也不一定,这个确实,不好说啊。毕竟真说起来,北方异族一个顶级谋士,和大汉这边儿的顶级谋士,终究是不同的,那没错。就让马超还有
曹操也包括孙策,让他们看,其实都如此想法,那是。北方异族就算是有顶级谋士,可真就能和大汉这边儿比吗?不是小看他们,北方异族的实力都有,但是这个顶级谋士……不同其实都正常,那是。说一样儿的话,倒是不那么正常了,没错。不过在马超在曹操/他们看
来,真就是庆幸啊,北方异族可没有什么顶级谋士,那没错。因为真要有了的话,对他们来说,真心是没什么好处,那是。毕竟还是之前那话,这个绝对是有顶级谋士,那就是增加了他们的实力。没有的话,自然就没那么多的实力了,有了就多,没有的话,自然就没那么多,确实如此。马超、曹操他们都不想北方异族有顶级谋士,而他们没有,那确实是好事儿……
这还真不是他们看不起看不上北方异族,除非他们顶级谋士是汉人,要不然的话,异族人哪怕是顶级谋士,但是他们真就能和汉人比?这个不是小看小觑他们,而就是事实啊,没错。可不是,真说起来,就那样儿。确实,那也没错,还得是汉人,而不是北方异族,就这个谋略水平,那是。其实就算是北方异族的话,他们也并非什么都不知道。可就因为知道了解,
所以说还没有人就只去钻研这个谋略什么的,实在是没顶级谋士啊,那没办法,这样儿。主要异族那边儿,和汉人不同,很大不同。汉人那儿多少人都知道,真正一个顶级谋士可比十万人马,甚至超过十万人马。但是在北方异族那儿,很多人不认可这个,绝对没几个人认
为一个顶级谋士还能顶十万人马的,甚至超过了……确实并非没有,但是有几个,这个得承认,真心没几个认可的,那是。所以说谁去钻研这个?是有人研究,但是说对方就专攻这个,那还不是。汉人有,但是北方异族,在他们那儿,终究还是实力,谁拳头大,谁才好使,
确实。比起什么谋略来,显然他们更在乎在意这个实际的实力,摆在明面儿上的,那才叫硬实力。虽说他们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顶级谋士确实厉害,他们没敢小看小觑汉人的谋士,只是己方没有那顶级谋士啊,这个没错。但是显然,异族确实并非那么看重这个,那是……要不然的话,肯定也不是如今这样儿了,可不是。毕竟异族中人没有专攻谋略什么的,他们
也承认,整这个的话,阴谋诡计什么的,怎么都不如汉人。因此,谁专门去研究这个?不是说没有涉猎的,但说专门研究这个的异族,至少马超所知道的来讲,他是真没听说过。也许有,可绝对没什么名儿就是了。对凉州军来说,真要有那样儿的出名儿的人,马超觉得己
方细作肯定能探听到情报,那是没问题。而己方细作都探听不到的情报,那么他所知道了解的,基本上也就两个可能:第一实在是探听不出来,属于对方的绝密,这个并非没有,而己方细作确实,探听不来啊。第二个就确实是没有了,那么既然都没有,那么你探听什么?
没有的东西,那么无中生有?所以说这个那是没错,对于没有的东西,并非一下就能让它有了。也许是,有的确实是那样儿,这个也算正常。可有的东西,那真不是那样儿啊,没错。必须承认,真那样儿的东西,不说很容易,可也不困难吧。但是真要说不是一下就能从无到有的东西,基本上都属于是比较难得的了,那没错,就不用多说了,好吧。当然,不管如何,
至少有一点没错,就是马超也好,是凉州军也罢,他们都是非常重视己方的细作,那都没错。这个重视是重视所有的,不是某个地方的,那不是。不过马超也确实,他也那么认为,比如说北方异族那边儿的细作,冀州还有扬州的细作,显然他是觉得相对来说,那些地方的
细作他是觉得更重要。不过也确实,他不会轻视其他地方的细作,一样儿重视,不过最重视的,排在最前面的,那肯定就只是北方异族那边儿的细作、冀州还有扬州的细作、徐州那边儿的细作、那肯定是啊,那没错。马超对哪地方的细作都重视,不会轻视了,因为他觉得哪地方的细作己方都是不能缺少的。不过最为看重的,排在前面的就是那几个地方的,一点
儿不假。这个肯定都不一样儿,那太正常了,没错。毕竟真说起来,别谈这只是细作的问题了,就其他方面,不说所有的事儿,但是很多,n多事儿,其实都如此,真的。那话就很有道理啊,“亲戚有远近,朋友有厚薄”,也是这个意思。所以轻重缓急,那都不用多说了。马超是,他不会小看每一个地方的细作,可他们对他对凉州军来说,终究是哪地方更重要,
而哪地方相比较而言,是差了点儿,那没错。所以说这个其实也是,马超很清楚啊,那是。所以说这个事儿的本质,其实就是如此了,没错。对他来说,看重的地方,就那么几个,然后其他地方一比较的话,那是差了,也正常。马超想法其实也不复杂,他很想下一步就灭了
江东军,但是显然,这个是没什么可能了,那是。他也知道,这事儿己方能成功做到,可不是现在,不是这个时候。更多的话,确实是要找机会,现在是真没什么机会啊。就是早拿下交州,其实早好。是,自己也想早点儿灭了江东军,那肯定对己方好处更多,没错。但是
事实就没那么简单,怎么都不是说自己想灭他们就能灭了的,没错。是,那话挺对,如果说自己咬咬牙的话,不想一切代价,是能灭了江东军,可之后呢?再灭兖州军,然后己方彻底是没多少人马了,北方异族大举南下,大汉势力肯定抵挡不住……那怎么都不是马超想要的,真心也没有多大的意义,确实。在他看来,这个灭江东军和兖州军,那怎么都得是循序
渐进,一点儿都没错,所以说着急不来,着急不得啊。如果说真有那么简单的话,确实都好了,真是。可显然,真就没那么简单啊,可不是。想要灭对方的心思,那马超是从来都没有改变过,没错。不过没有什么机会,己方更是没准备好,那是。只有说有了机会,或者说
己方真就准备好了,那么确实是可以去做了。江东军的话,己方必灭。说起来他们实力是比当初的刘备军强,那都不假。可说起来他们却没有霍峻那么逆天的将领,还是守城大将。这个大将不是说一流武将,而就只是说守城的大将,比如说霍峻,再比如说郝昭,其实都是。
那没错,可刘备一方有霍峻,但是江东军可没什么守城大将啊。他们是有大将不假,可却没有守城大将,这个是啊。大将和守城大将,终究还是不一样儿的,那没错。要不然的话,就说江东军如果也有那么一个守城大将,就绝对能让凉州军损失更多。不过因为没有,基本上就等着被灭吧,那没说的。这个也是,不说你有个守城大将,就不会被灭了。要说起来,
刘大耳朵手下还有个霍峻呢,可不依旧是被灭了。这事儿不是这么看的,但是有一点肯定没错,那就是你有一个守城大将,就肯定能让进攻的一方损失更多人马,那是一定的,必然啊。所以说守城大将,那肯定是能做到如此,没错。毕竟之前凉州军进攻刘备一方,不就因
为霍峻守御江陵,结果就让他们损失那么多。确实,这个如果说江陵不是其人守着的,那么在马超和凉州军看来,己方怎么说拿下那地方,损失都要小啊,那是。可就因为霍峻是主将,所以这个己方损失了那么多,如果不是说己方最后用了特殊手段的话,还不知道到底要
什么时候才能破了江陵啊,就是。那么要是江东军也来那么个守城大将,就不用和霍峻一样儿,哪怕就郝昭那样儿的,马超都得头疼,那是。毕竟这个只要是守城大将守城了,那么己方到底说什么时候破城,真心都不一定了。当然,他是相信己方依旧是能夺取城池的,可到底什么时候,那不知道。反正早的话,这个是不要多想,没错。晚了的话,到底说什么时
候啊,没错。反正破城后,己方损失也不会少,那肯定是啊。想想为什么曹操就不带兵进攻中山。真心不是其人不想要那地方,那真不是。可以说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曹操不得不放弃了,那就真心无奈了,没错。如果说他认为带着兖州军去进攻,是利大于弊的话,那么怎
么都会去进攻,这个肯定是啊。但是其人就认为带兵去进攻,弊大于利,那么还去什么,真心就不用去了,等机会吧,那确实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