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六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一)
加上他们三个,哪怕就没马超,那么交州什么地方他们就真破不了?那可不是,没那么绝对啊,就是。可以说没马超亲自带兵,那么凉州军破南海的话,可能就不是十七日,而是二十多日,这个肯定是。没说马超不在这儿,凉州军士卒反而比他在这儿表现更好了,那可真心没有,不会那样儿啊,就是。所以说为了己方士卒表现更好,马超是怎么都得带着大军来
交州,而个别的郡,那至少自己就得一直跟着了,重视啊,必须的,就像最开始的南海,那可一点儿没错。而事实就那样儿,马超确实不至于说亲自带兵攻城,那一点儿不会,可他真就是,只要在后面那么一坐,在马上,可以说凉州军的士卒就有底气,那可一点儿都没错。
就像如果孙策在江东军交州的城池里,都不需要他亲自带兵守城,他就在城头儿出现那么一下,就可以说直接就把己方士气给提高了,那可一点儿没错。因此,这个当主公做老大的用途,在对己方士卒士气增加上面,那可以说是有其他的东西比不上的,也可以那么说了,
确实。马超和他们几个说完后,就打发走了几人,对他来说,自己也是要在龙编这儿休息下了,多少时日后,等马岱彻底拿下了交趾的其他县城,自己也就休息不来了,就得带兵去合浦,那没说的。因此,自己也是要在这么些时日里好好休息。马超没想着说要马岱马上就去进攻,他没想着马上就占据交趾剩下那些县城。反正以己方的速度来说,绝对是不会慢就
是了,那没错。所以这个也是,自己还要在这些时日内好好休息呢,不用给马岱多大的压力,那都没用。一个月占据其他的县城,那可以说都是快的了,真没错。要知道,就交趾的县城,那数量绝对冠绝整个交州啊,一点儿没错。所以说平均三日拿下一个县城,还能说这
个就不速度吗?至少在马超来看,可真心是很快了,那没错。如果说让自己带兵的话,那么速度肯定比这个快了,可自己却休息不到,更累了,那是。所以真说起来,马超还不想那么做,真的。对此,这个时候他就只想好好休息一下,却是比什么都强,看自己年纪也大了,
真没错。这么几个人里,崔安年纪最大,这个一点儿没错,可其人身体说是最好,这个也没差。然后就是马超年纪最大了,马岱是他族弟,郭嘉年纪也比他小啊,马焕还用多说吗?所以说马超年纪是超过三人,就只是不如崔安。毕竟后者都过五十了,本着六十去的人,那是。而马超只是四十多岁,本着五十去的。所以说小崔安那么多岁呢,这是啊。如今的马超,
那真不是历史上那个。其人更多是演义里的那个,而其人年纪的啊,绝对也都超过了历史上和演义里,那没错。真正来说,这个时候的马超,他可是比历史上比演义里大了八岁多那样儿,可不就是。说起来这个也没错,所以说这个哪是历史上演义里马超那个年纪,那是绝
对比历史上比演义中都大了,没错。而马超觉得自己更多像演义里的,这个确实也是事实,至少在历史上,他可看不上马超,其人污点不少。演义里的话,基本上是没有,没错。所以说他也是,看不上历史上的马超,哪怕其人也是,有可取之处啊,那没错。但是显然,马超更欣赏演义中的马超,那没错。只是可惜啊,马超一辈子都想给自己父亲报仇,给马家报仇,
可这个直到没了,他也没达成,曹操的是比他先没的,但是说明不了太多问题啊,确实。只能说马超有高兴的地方,那是。但他却没能亲手报仇,这个怎么说都是遗憾了。所谓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个怎么都得是你亲自报的。报不了,那怎么都是遗憾,可没错。在古人那儿,可不就那样儿。这个必须报的,实在说报不了,对方太强,或者其他方面,没机会
了,这个怎么都是遗憾啊,没错。那不共戴天的仇恨,必须你自己亲自报的,报不了的话,就真是遗憾了,真是。反正在马超看来,别管说是在历史上还是演义里,马超没能亲手报了杀父之仇,这个就是他的遗憾。而这个时代,马超是,自己亲手报了杀父之仇,可对象不是
曹操,而且这个其实自己要更小心谨慎点儿的话,真就不是说就不能避免。但是结果还依旧那样儿,自己父亲倒不是被曹操一方给咔嚓了,确实被韩遂给整的,也真是,他命不好啊。其实马超要仔细一想,他就能想到,就凭他和曹操的关系来说,曹操是不会杀马腾的,那时
候怎么都不可能。可韩遂的话,就真是没那么多想法了,哪怕其人其实更多的他也不想咔嚓了马腾,但是这战场上刀枪无眼,真没办法啊。真赶上你倒霉,那确实就没办法了,真的。可以说马腾就属于倒霉的一个,而且还是倒大霉。要说他哪怕就是个将领,二流武将,那都没什么,可却是当主公做老大的,并且还是马超的父亲,这个就大发了。如果说韩遂知道自
己最后的下场,他也许都不会和马腾战,这个并非是不能避免的,但是他却没那么选择啊。他不是不知道马超,但是韩遂也没想那么多。并且真是,谁知道马腾就因为在战场上受伤,最后没了啊,这个可真是影响大了。所以说确实,这个有那么多不可抗的因素在里呢,韩遂
不想那样儿,可结果却是最坏了,他也是倒霉了,没办法。可以说其人在凉州,那绝对属于一路有实力的诸侯,那是。但和马超一比,显然后者实力还要超过他,那也不错,所以韩遂从马腾没了的那一日开始,其实就已经注定了其人的下场,那可是。所以说这个确实是……
马超的话,他是没后悔过什么,不过遗憾肯定有,那是。就说自己要真是小心谨慎足够的话,没准自己父亲就还能在。至于说有自己父亲在,他也是一路诸侯,自己也是,这个争什么的,马超没觉得是什么事儿,真的。就凭自己父亲那个性格,如果说他看到了自己儿子比他强,强那么多,那么怎么都是,他要把他自己的势力都给自己,那可没错。因此,马超可
不怕什么,那是。可这个已经没有那样儿了,自己父亲不在了,他是怎么都看不到自己如今都当上了凉王。可以说这个在自己父亲活着的时候,他是绝对不敢想这个的,没错。当然了,马超的话,他其实也不会想这个,那也是。对其人来说,称王当皇帝什么的,那确实都
不重要。看北方异族虎视眈眈,这个自己要是不好好对付他们的话,那都不行啊,可不就是。比起称王称霸,当什么皇帝来,显然对付北方异族,那是更必须去做的事儿了,真的。北方异族他们是怎么都得和己方战,不过什么时候,那确实不一定了,真心早了晚了的,都是可能,没错。自己是不想,也有怕的地方,可真说来了的话,自己也是派兵过去了,没错。
还是那话,一直都是,所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直都如此。还是那样儿,北方异族没来的时候,马超一想,他是有怕的地方,对方来了,那不是好事儿,再大举南下,那就必须统一战线,那时候就不光是己方、兖州军和江东军的事儿了,如果江东军还在的话,那肯定少不了他们啊。而且是要加上在大汉的所有力量,别说世家大族和豪强地主,哪怕就
是富商巨贾,他们要给大联盟增加力量,也一样儿是统一战线,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可以说绝对是,要联合一切能联合到一起的力量,一起对付北方异族,就只有一个目标,那是不错。对马超凉州军、对曹操兖州军、对孙策江东军,其实总体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区
别了,他们肯定就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逼退北方异族,甚至就胜了他们,没错。显然前者是最基本的了,他们那么想。后者的话,算是他们的一大目标,肯定是啊,那对。而显然也是前面的容易点儿,后面是困难了,可不就是那样儿。所以说都想着北方异族可别大举南
下啊。这个确实,他们都那么样儿的想法,大汉这边儿的势力,可真没一个想的。别管是马超凉州军、曹操兖州军和孙策江东军,也包括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和富商巨贾,他们真都一样儿想法,就是北方异族可别大举南下,虽说这个……可只要有那个几率,他们就觉得可能性是有的,没错。哪怕就是小,那倒是都正常,是啊。可真没有的话,那是比什么都好了,
真的。而北方异族真要大举南下了,他们也都有所应对,那可是不错,所以说这个也是……都知道改变不了北方异族的想法,是啊。如果说能改变的话,凉州军也不至于说那样儿了,真的。都知道马超可一直都那么样儿的想法,北方异族没什么动作才好呢,那是一点儿没错。
所以说还有谁就真不知道,连马超和凉州军都改变不了的东西,他们自然也不会说去改变,因为一样儿改变不了,所以这个……因此,看北方异族什么时候大举南下了,大家一起对付他们,未必说就不能战了。这个他们觉得还是可以的,当然最后输赢胜败,确实就不一定了。
北方异族实力之强,哪怕说大汉所有的力量联合到一起,也没人敢说就一定会赢,那可真不是。这个事儿说起来,到时候双方是都有胜的可能,也是都有败了的可能,那没错。都想着己方能胜利,己方能赢啊,那是。北方异族实力在那儿摆着呢,这个都知道,大汉这边儿,那确实是差着了,也没错,所以……可不会因为北方异族实力够强,凉州军、兖州军和江东
军他们,也包括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和富商巨贾,他们不会说就一定不抵挡了,那肯定不会。只要北方异族是大举南下,那么他们就一定会抵挡,一点儿没错。如果说北方异族不是大举南下,不是大动作,就是和凉州军一军死磕,那么反而倒是其他大多的势力乐于看到的,
没错。毕竟除了说想凉州军一统天下的势力外,更多的势力,他们想着凉州军别一统天下,那好了,没错。而现在来看,就得是北方异族和凉州军战,才能说让凉州军一下就损失很多,那真是。就靠着兖州军和江东军的话,并非说他们就不可能,但是到底什么时候可以,那都
不一定了。没准说,很大程度上,他们都没做到那样儿呢,倒是先让凉州军给灭了,确实也并非就不可能的事儿啊。所以说这个也是,靠着兖州军和江东军的话,很大可能是靠不住他们什么。因为他们本身实力可没有凉州军强啊,也就是北方异族,虽说这么想不太好,可只有说北方异族,那才能一下就让凉州军伤筋动骨,没错。就靠着兖州军和江东军,就算是
有了机会,可也真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可不就是。所以说还得看北方异族的,在这个事儿上。真要说能阻止凉州军一统天下的脚步,就只有说是他们了,而不可能是兖州军还有江东军。可北方异族那样儿不大举南下,那是好了,可显然,那确实也是没那么大的可能,没
错。这个哪怕就是马超和凉州军也没区别,都想着北方异族别大举南下了,真说他们和己方死磕,马超都认了。
第二六七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二)
毕竟马超很知道取舍,这个己方伤筋动骨没事儿,前提就是北方异族不大举南下了,那是好。没有比这个还好的事儿了,那时候……哪怕是一统天下,这个看你怎么看,那没错。反正从马超那儿来看,他是觉得对付北方异族,显然来得更重要,没错。他一直都那么认为,只要对付了北方异族,哪怕就让他们实力大损,伤筋动骨,最后己方就是一统不了天下,他
也是认了,真没错。马超是很知道取舍,可以说如果在自己有生之年不能一统天下,那么到了自己儿子那儿,确实也没问题。可是自己要对付不来北方异族,这个就靠马焕的话,他还真心不是对手,可不就是。在马超想法中,自己儿子对付得了曹操儿子曹昂,但是却对付
不了北方异族。不是说后者的继承人什么的强,而是总体实力强,这个怎么也忽略不了。而曹昂和自己儿子比,他不如马焕,更关键的是,他们兖州军可不如己方啊,所以说自己又能没有信心说不能一统了?真就是自己不好使,可却还有自己儿子呢,那是没什么大问题啊。
是,那都没错,马焕不是曹操对手,可他比曹昂强啊,那是。虽说一代更比一代强,那肯定最好,但是显然,更多地方的话,马焕不如马超,而曹昂也不如自己父亲曹操,这个都是。孙策儿子,相比马焕和曹昂来说,他是年纪小,可也是能看出来,他可不如他父亲啊,那是。所以说这个一代比一代强,如果说上一代真心是强得不行,那么下一代很多地方可就超不过
对方了,没错。就看马焕、曹昂还有孙策儿子,他们可不都是那样儿,真心也都没办法了,可不就是。曹操和孙策可都清楚,马焕比自己两人儿子都强,那没错。所以说凉州军一统天下,那确实只是时间问题,可不就那样儿。早了晚了,反正早晚都是,可不没错,所以说……
他们的想法都是那样儿,一直都是啊,北方异族别大举南下,然后尽量他们是和凉州军是可,北方异族和凉州军,让后者伤筋动骨,在马超那边儿是再也没有了一统天下的实力,他这边儿没了,就得想着靠他儿子了,他这代没有了,其实也算是自己两人做到了很好,那是。
对曹操和孙策他们来说,尤其是后者,那可真就不指望什么了,真是。毕竟在孙策看来,己方不被马超凉州军他们给灭了,其实就好,真的。可如今这么个想法,好像是不太可能啊,也没错。如果说能那样儿,那其实最好,其他的,都奢求了。倒是曹操想法能稍微多点儿,这个也是基于兖州军实力上的,那没错。要是兖州军和江东军一样儿,都没什么实力的话,
他也绝对不会说想那么多了,真的。所以说只有你有实力,想法才可以说多点儿,没实力,想再多,好像也是没什么用了,可不就是。所以说这个实力一直以来,那可以说都算是基础了,没错。如果说凉州军那样儿,那么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确实也没什么大区别,可是没错。
孙策江东军他们,确实是因为没什么实力,他们都想着不比马超带着凉州军给灭了,那就最好不过。而曹操兖州军,那实力可比他们强多了,所以说其人所想不是被灭什么的,当然了,这个确实也有,那是不假,可他不像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那样儿想那么多,这个曹操可没有,兖州军也不是。在他那来说,这个保住己方不被灭,还得说是能和马超凉州军相抗衡,
这个才是曹操觉得很好的,那是。不过显然,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不会是那样儿想法啊,就是。他们所想,那还是能保住己方,肯定就好了,其他更多的,那都是奢求了。马超是在龙编休息了,大军让马岱带着去进攻交趾其他的县城,他也乐得清闲,没错。一切都交给马岱他们了,自己是可以坐享其成啊,那是。有他们是足够了,而自己却可以好好休息一下。马
超觉得这么做那是太对了,没错。如果说像再进攻合浦,自己可就要去了,那是不错。所以这个期间,在马岱进攻交趾其他县城的时候,自己是可以休息了,一直都在龙编休着,确实是挺好,马超觉得足够惬意。怎么说呢,所谓就是忙里偷闲,这个在交州战事还算比较紧
张的时候,自己却可以在城池里好好休息很多日,这个往好听说是偷闲了,没错。而往不好听去说,自己是偷懒……当然了,不管如何,马超觉得该放松的时候,自己是要如此。而要紧张的时候,肯定也都没错,自己就不会这样儿了,那是。所以确实,这个肯定都是……
而这个时候,确实不是紧张的时候,那可没错。至少马超知道,这个该自己放松了,那是一点儿没错。紧张依旧是让马岱他们去那样儿,崔安、郭嘉再加上自己儿子,一起都别放松,真的。放松就自己一个人来好,别看自己是当主公做老大的,那没错,但是不带兵的时候放松下,也没什么,是啊。马超觉得自己也真是累了那么多时日了,如今休息下,那怎么都是
没问题的吧。可以说自己只要不是过于放松,而真那样儿的话,只要不让手下士卒看到就好,确实。对马超来说,崔安、郭嘉、马岱和马焕,他们几个和自己太熟了,一点儿没错。可以说他们就算看到自己如何如何,那都不是什么事儿,真的。可己方士卒却不同,那也没
错。有些东西是可以让崔安他们看到,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却不能让己方士卒看到啊,那也是。崔安、郭嘉、马岱和马焕,他们几个看到再多,马超觉得无所谓,没什么。但是己方士卒呢?那显然是不行,有些东西就不能让他们看到啊,那确实是,所以说这个没错,那……
毕竟士卒怎么和他们几个比呢,那是。在马超想法中,其实很简单。崔安、郭嘉、马岱还有马焕,他们中随便一个拿出来,那么绝对是比己方十万人马都重要,那是一点儿没错。就凭郭嘉和崔安的本事来说,他们那都抵得上十万人马,超过那些。而马岱和马焕本事是差了不假,可后者的身份,那不是多少人马能比的。至于说前者,马岱好歹也是马超的族人,并
切攻城什么的,那可真少不了他啊,那没错。不是说攻城就必须马岱不行了,甘宁也可以,那是。甚至有的地方,他是比马岱强,这个是。但是不管如何,马岱真心是马超觉得己方少不了的。是,甘宁真带兵攻城,有地方超过了马岱,那不假。毕竟好歹其人是一流下等武艺
的将领,真实的大将啊,没错。但是马超却更清楚,甘宁你让其人带兵攻城,显然他的用武之地是水战,那可是不错。虽说如今己方还没水战,可早晚是会有的,而他就有了用武之地。其他时候,像甘宁那样儿也是陆上的大将,确实也没谁了。是,陆上的大将还有好些个呢,但是水路两栖的大将,还真没谁了,可不就是。所以说甘宁这个本事,那其人可是水路
两栖的大将啊,那是。可以说天下有陆地大将,不少个,水军大将,一样儿也有,那确实是。可两栖的大将,这个就真少了,一共才几个?所以说那真是一点儿没错,甘宁是其中之一,并且绝对是排在第一位上的,真的。因此,在马超那儿来说,他都觉得是庆幸了,甘宁跑己方来了,而不是说投靠江东军。投靠兖州军的话,并非没可能,但是几率不大,更大可
能,马超觉得其人还是投靠江东,但是甘宁没去找孙策,而是义无反顾跑己方这儿来了,不得不说,马超是真心觉得不错,有骄傲的地方,那是因为己方实力大汉最强,没错。己方比不上北方异族,那是事实,可他们终究不是大汉的势力好吧。而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就算
两军加在一起,在实力上面也没说就超过了己方,这个是己方超过他们,不是他们超过己方啊,那不是。所以说马超清楚,这个天下有志之士,可以说除了真就不想投靠己方的,要不就是非得投靠别的诸侯的,基本上就是这么两种。其他的,都得说是投靠己方了好吧,那
是。毕竟明眼人是看得出来,那一统天下的,就得是己方,却不是他们兖州军,更不会是江东军了,那都没错。所以说这个肯定是,那确实啊。马超觉得就自己的话,那都得投靠己方,所以这个不用说那么多了,真的。投靠兖州军?投靠江东军?不跟着他们一起被灭了,
那确实就算好事儿了。就是,那样儿就算是挺好了,没错。不过毕竟江东军组合方式和凉州
军和兖州军都不同,他们将领、谋士,是有为孙策的地方,那不假。可要说他们是为了自己更多点儿,这么说好像也没错。所以说江东军实力弱了是不假,可他们却依旧是有死忠的啊,那可没错。当然了,哪怕如此,可却还是不能和凉州军和兖州军比,那是,也没错啊。
这个也是,不过总体来说,江东军确实也有人家不一样儿的地方了,那都没错,这确实。但是哪怕江东军是有可取之处不假,但是这个实力终究是不行,迟早要被灭啊,被凉州军灭,甚至他们和兖州军一起给江东军灭了,也并非就没可能。那不是孙策所希望的,可确实,这
他们能存在下来的几率,可以说就算是没有了,那也是。所以说真就是那样儿,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是早就预料到了很多,己方什么样儿。除非说北方异族在己方被灭前大举南下了,甚至不一定非得大举南下,那还可能有所改变,要不然就其他的,他们也是没看出来有什么大可能啊。是,那没错,毕竟机会什么的,并非就是没有,不是说一点儿都没有,可到底还
能有多少?那确实,是不要多想了。就是,那几率机会什么的,不要多想,肯定少,就和没有似的。不过不管如何,至少有一点没错,那就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可一直都在尽力,一点儿不假。没放弃过一点儿,可不就是。看他们,那凉州军和兖州军,其实他们也都一样儿
啊,都没放弃过什么,真的。因此,就是这么个情况了,肯定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那么想了。龙编城里,马超休息了一晚,之后崔安、郭嘉、马岱和马焕他们四人带兵走了,去夺取交趾剩下的县城,而马超也没送他们,就只是继续在城里休息,这个是必须的,那没错。对他来
说可真是,那难得啊。说起来自己手下,他们怎么休息,其实都能比自己多点儿,这个是。但自己能随便休息吗?显然是没什么可能啊,也没错。难得休息,这个就是马超一直都那么认为的,真是。不用自己带兵去了,有马岱他们四个人呢,真心没什么不够啊。人马的话,也不少了,主要是在龙编这儿,那是消耗掉了江东军足够的人马,真是。所以说交趾其他地
方,其他县城的人马,那可真就不在自己眼里啊,自然也是不在马岱他们几个的眼里,没错。如果说那些地方人马多,那确实是会让己方高看一眼。可显然,确实是没有那么多人马了,没错。是,加一起人马多了,可对付己方是要看他们守着一个城池的人马,不是看一个
郡的,那还不是。如果说他们一个县城有好几万人马,比如说是那样儿,那么己方还破不了城池了可能,就现在这些人马。
第二六八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三)
所以说江东军人马少了,马超自然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是啊,这个己方人马多,他更有信心,没错。占据交趾的其他县城,那也不过是多少时日的事儿,没错。然后自己就又要带着人马去进攻了,交州最后一个己方要攻略的郡,合浦。这个地方被己方占下来,这个己方夺取交州的计划,就可以说是完事了,那没错。马超清楚啊,目标可不就是这个嘛,那没错。
而合浦的话,是交州五个郡里己方最容易得手的,一点儿没错,所以说这个他没觉得有什么压力啊,真的。可以合浦是这个五个郡里对马超他们,对凉州军他们最没有压力的了,没错。毕竟那地方谢旌有点儿本事是不假,但是一共才有多少人马?是和九真还有日南一样儿,
加上孙策让周瑜带来的援军,那整个郡加一起才不过三万人马,确实是少啊,可怜啊,没错。反正你就让马超看,是这样儿,让凉州军其他几个,崔安、郭嘉、马岱和马焕,他们看一样儿,都没觉得有多少人,那是。所以说己方拿下合浦那绝对不会说太难,这个肯定没错。
然后这己方在交州的战事,那怎么都告一段落了,没错。别的势力不会过来进攻,交州这儿暂时太平,自己就北上返回司隶了,回长安回家。马超从家出来也好几个月,要说他一点儿都不想家,那是假话。真说起来,其人绝对是个念家的人,一点儿没错。但是为了大业,这个怎么都不可能一直在家啊,那不可能那么宅就是了。你都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人了,这个
手下更有那么多人跟着你混饭吃呢,所以这个马超太清楚了,如果就只是自己老哥儿一个,那其实无所谓了,但是自己这个身份地位,宅的话,那就有所谓,真的。自己这么个主公,这么个老大,是注定了不能太宅,那是一点儿没错。就马超所了解的来说,自己可以说放松
点儿,哪怕就宅那么点儿,其实也无所谓,真的。不过要真是太过了的话,那就绝对是有所谓的,没错。可以说需要自己离开长安的时候,自己怎么也不可能说再在那个地方,那没错。所以说这个肯定是,可能有时候你就只是想休息一下,可别人真就能让你好好休息?那
真就不一定了,不是啊。确实,在马超看来,当自己想好好休息一下的时候,曹操和孙策,他们是不想给自己那么样儿的机会啊。己方不去进攻他们,而他们肯定是想着来进攻己方,那是。所以说自己基本上不会有太多休息的时日,马超觉得。当然了,基本上入冬了,真心没什么战事了,自己就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不过虽说是那样儿不假,但是自己休息时候,
可也少不了处理每日己方的事宜。需要自己亲自处理了,那怎么都是有,那都没错。毕竟自己才是那个当主公做老大的,手下人可不是什么事儿都有权去处理,那绝对不是。该自己过目过问的,该自己处理的,那绝对是自己亲自处理啊,就是。毕竟凉州军事儿是多了去了,
那不假。可大多数的事儿,确实不用马超处理啊,毕竟手下那么多人呢,那些都交给他们就好,没错。而需要自己亲自处理的,绝对没小事儿,那可没错。比如说给自己过目每月的税赋,这个就只是一个事儿而已,还是比较简单的。而军略上的事儿,需要自己过问的更多了,可不就没错,所以……不管怎么说,至少马超更多他还是比较清闲,这个他自己都知道。
当然这个前提是入冬了,而不是其他时候啊,也是。其他时候,还真是别想太多,真的。而这么多年过来了,马超确实也都习惯了,确实。所以他知道,自己回长安时候,确实是能休息一阵了,入冬了,这个是没什么战事了,没错。不是说入冬就真是一点儿不能有战事,实在是马超也好,是曹操和孙策他们也罢,他们基本上都不会说在大冬天有什么战事,那没
错。所以马超知道,这个自己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等回到长安之后,那是没大问题。可以说冬季真有战事的话,那么投入怎么都比其他季节要多,这个一点儿没错。尤其是北方冰天雪地的,更是了。其实这个时代的气候,马超是很有发言权的,根本不是一千八百多年之后
全球气候变暖,南方还下大雪呢,并且温度也不高,这个一点儿没错。所以说那绝对不是一千八百多年之后的气候能比的。如今这个时代,就是冬季很冷,不光南方,北方是更冷。凭马超的感觉,冬天的时候,北方,就幽州那边儿,基本上哪晚都得是零下三十多度,那太
正常了。就司隶长安,马超觉得冬天最冷的时候,这地方晚上肯定都过零下二十度了,那时候正好是三九天。所以说这么个寒冷的冬天,你让几大诸侯,到底是有什么必须必要,非得出兵。反正你让他们进攻,除非说是出了大机会,要不然的话,那基本上是没有,那没错。当然了,不管怎么说,对马超凉州军倒是,他们不怕投入,谁让凉州军财大气粗呢,那是。
所以主要是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确实是没什么动静,所以说马超自然也是乐得清闲,没错。这个肯定是,如果真说起来,他还想着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过来进攻呢。可以说他们赶来,那么自己和己方是分分钟教他们做人,真的。不是马超吹,除非是天大的机会,要不然
的话,确实曹操不会让兖州军来进攻,孙策更不会了,真是。己方的话,一样儿也不会。比起大冬天动兵来说,显然是过了冬天,等春天再动兵更好,那是一点儿没错,所以这个……还能说什么,马超就是那么个想法,真的。因此,这个没错,只要说凉州军不动,其实兖州
军和江东军他们也不会动了,那是。所以马超是觉得好啊,那没错,可不就是。马超是不觉得己方不动,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会动,大机会,己方会给他们?是,那都没什么可能了。不过就算是真有,那又能如何?确实马超没觉得有什么,说起来自己怕北方异族是不错,可却一点儿都不惧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啊,那是。所以说这个确实,说起来哪怕己方和北方异
族战后都伤筋动骨了,自己也不惧兖州军和江东军。说起来己方未必是能对付得了北方异族,那没错,可却能对付兖州军对付江东军啊,那也是。因此,马超可不怕什么,所以……毕竟北方异族的实力,那不是凉州军、不是兖州军、也不是江东军能比的。确实哪怕他们三
方加一起,却也都不如啊,没错。所以说凉州军要真是对付了北方异族,那么再对付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这个未必就不行。确实,那还得说是看具体情况,可一点儿都没错,那是。所以马超能惧什么?你说他怕北方异族,那是有,这个不错。可他怎么能怕兖州军和江东军呢,那就玩笑了,确实不会啊,没错。所以说他是不惧两军来进攻,可以说任何时候都不惧。
毕竟根本的,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是没北方异族那个实力,而更重要的则是,同为汉人,他们怎么都不可能让汉人灭了,更何况他们还得靠着老百姓呢。可北方异族却不同,因为他们不那么需要汉人,只要劫掠走,其他的就算是都咔嚓了,他们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那是。对此,马超是清清楚楚,可他也没什么办法啊。曹操和孙策他们也知道,但是能做什么?确
实做不了太多,那是。所以就如今这样儿,也就是了,肯定没错。所以说就是如此情况,兖州军和江东军,如果说他们知道了凉州军和北方异族战,之后不管是什么情况,他们都得找机会去进攻凉州军的,这个是必须的,没错。看他们绝对不会说在北方异族和凉州军战的
时候出手,可北方异族退了,他们就该是登场了,没错。这个可以说也是他们一直都在寻找的机会,那没错,可不就是。他们是想北方异族和凉州军死磕,越是大战就越好。可别大举南下,那就行。但还是那话,这个可能性,几率……他们不会指望太多,就只是想想而已。
肯定没错,那种几率那么小的小事儿,这个可能性和没有也没大区别了。所以对曹操和孙策他们来讲,多想确实没用。马超想北方异族的事儿,那都比曹操比孙策他们所想的多,那是。其实一想也正常,对北方异族南下,压力最大的怎么都是马超和凉州军,而不会是其他的势力,真的。那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所谓是天塌了,还有高个儿顶着呢,这个是一点儿没
错。马超凉州军作为大汉第一实力的,实力最强的势力,可以说他们绝对有着最大的责任。是啊,那话他是觉得很有道理,这个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啊。可以说己方实力既然是大汉最强,那么理所应当,这个责任也是最大的那个,马超一直都如此认为的。如果说大汉
实力最强的是别的势力,那么马超估计也没如今这么多想法了,真的。实力并非最强的那个,那么就可以跟着别人后面,那不是不行,并非不可以。但是实力既然是最强的,那么没什么说跟在别人后面了,就得自己直接去面对着北方异族,那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这个……
谁让己方实力大汉最强,那也没办法。马超这个人怎么说呢,真就不怎么逃避责任,那是。可以说他还是比较有担当的,那是。该是自己的责任己方的责任,他确实不会逃避。对其人来说,这点儿担当还没有?那么何谈去做什么大事儿啊,真的。因此,这个肯定也没错,他不逃避就是了。要不然的话,马超是个不想承担太多太大责任的一个,没什么担当的话,他
可能也走不到今天这么样儿一个地步。如今的凉州军最强,这个他也是都成凉王了,必须承认,你挑手下人,可手下人呢,其实也挑你这个主公,可不是。那话有道理,“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这话可真是太有道理了。马超想手下人都是大将,都是顶级谋士,
哪怕知道那都不可能。可他必须承认,这个自己对手下,怎么都是有选择的,可不就是。而自己这些手下人,可以说基本上人人也都是,对自己一样儿有所选择。看他们没加入到兖州军那儿,更没跑江东军那儿去,确实就说明了很多问题,那是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
投靠了马超,加入了凉州军,说起来肯定都是看好他们了,那都没错,而这些年其实更是。毕竟明眼人是看得出来天下大势的,那就是凉州军一统天下,所以还去投靠兖州军和江东军?就选择凉州军对了,那是。因此,这几年投靠凉州军的绝对不少,那是一点儿没错。而这个也确实,说明了很多问题啊。如果说他们不看重凉州军,不觉得他们是能笑到最后,还
有什么投靠他们的,就是。毕竟他们都没去投靠兖州军,更没投靠江东军,这个说明问题。兖州军的话,绝对也有实力,不过不能和凉州军比就对了。江东军的话,你可以说他们更多为了自己,跟着孙策混,未必就混不好,真心能挺好。但是都没去投靠兖州军和江东军,他
们依旧投靠了凉州军,这个就是了。如果说不觉得他们更多好处都在凉州军这儿,他们会那样儿?所以说这也是……
第二六九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四)
都去做利大于弊的事儿,那正常。这个不光是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的专利啊,那可不是。应该说人都是做利大于弊的事儿,那都没错。哪怕就到了北方异族那儿,其实也都没什么太大区别,那是。所以说在这个事儿上,还有什么大不同吗,真心没有了,就都主动去做对自己利大于弊的事儿啊。因此,看那么多人投靠了马超,加入了凉州军。这么多年来,不说是
如过江之鲫那么多,可确实是不少,那是一点儿没错。相比之下,加入到兖州军和江东军的,尤其是后者,那都没几个。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江东军被凉州军灭,那不过就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就是早晚的事儿。所以真心说起来,除非是必须之外,非常有必要加入他们,
其他的,还有谁能加入到江东军?哪怕说加入到兖州军中,也不加入江东军他们啊,那是。当然了,这个说起来,凉州军肯定是首选,那没错。而他们知道,凉州军一统天下那不过就只是时间问题,就是。因此,这个肯定没错,所以投靠他们对了。兖州军和江东军,那真是,
他们如何能与凉州军比?这个肯定是,北方异族倒是比凉州军实力强,可他们会投靠北方异族吗?不到那实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汉人还是不会那么做的,真的。他们不想当罪人,也是看不上北方异族,哪怕对方实力强,这个没错。可他们嘴上基本不会承认,也就是心里认可,那没错。这个确实,就和他们当主公做老大的有错误一样儿,还有很多事儿,那都是那
样儿。所以这个也是,多少人嘴上绝对不会说北方异族怎么强,可心里却都知道,人家实力那……这个说是公认的,那其实也没错,真是。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人,那就是那么个想法,那么认为的,没错。可以说要真没有北方异族,或者说他们没有那么最强的实力,这个至少
在马超那儿在凉州军那儿,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大的压力了,可不就是。真心不用他们就和南边儿的异族异国一样儿实力,就和己方一样儿,马超都不会说惧怕他们什么,那没错。可现在是什么情况,北方异族实际实力,真心是凉州军所比不上的,那确实也没办法了,真的。
这个人家真强啊,那骑兵的数量,人家骑兵的战力,确实……这个比不了,那可真是不错。还是那话,别说是超过了,哪怕差距说没那么大,马超都得是偷着笑,真的。但是就那话没错,这个实际情况,己方和人家的差距……那就得是联合到大汉一切能联合的势力,去对付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而那个时候,确实是可以和对方一战,甚至还输不了了,那是。但那也
不是绝对的,这个没准……你觉得能赢的时候,反而可能会输。而你觉得胜的几率不大,没准最后还真是败不了,没错,所以说都是可能的。这个战场上的东西,确实是没谁就真能说清楚了,那是。瞬息万变啊,一点儿不假。就算是马超,军旅那么多年,他都不敢说什么
很了解。曹操,其人军旅三十年都过了,可他都不敢说多么了解,其人还是天下顶级谋士水平呢,可在战场上,他都不敢托大,那是。所以说并非就真不能以弱胜强什么的,那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当然了,你非得说其实胜利的那个,本身也不是弱,那确实,这个并非就错。可以说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了,那么大汉统一战线,所有能联合在一起的势力都联合起来,这
个能说弱吗?所以……不会弱就是了,可确实,人家北方异族也强啊,那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最后到底鹿死谁手,这都不一定了。北方异族自然是有能胜利的几率,而大汉联盟一样儿,也有能赢的可能。所以到时候确实也不一定了,都可能。毕竟那个时候什么情况,那谁知道了。不过马超是想了和之前不一样儿的地方,就是统一战线。如果说没有大汉的统一
战线,那么就只靠着己方的话,基本上就不是人家北方异族的对手。可有了大汉的统一战线,这个不光说是多了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那么简单,世家大族还有豪强地主,包括富商巨贾,反正能出兵北上的,阻截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这个可以说有了那么多的有生力量,不
至于说就己方一个去对付北方异族了。可还是那话,哪怕真会如此,可马超却依旧是不希望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这个一点儿没错。他不希望,曹操和孙策他们所想一样儿,是都不希望啊,那是。所以这个确实,真都没想。不过这个几率太小,想让北方异族不大举南下?几
率没多少啊,可不就是。但哪怕如此,他们却依旧是希望着,那没错,憧憬总是有的,是啊。毕竟对他们是好处更多,这个没错,所以……没那么多好处,基本上就没谁那么想了,甚至弊大于利,那还能多想什么,真是。那都不能做啊,弊大于利的事儿,他们不会主动去做的,那是。所以说这个还是,对他们好处更多,那么他们有什么不去想的。马超的话,他
都那么想呢,这个不用说太多了,真的。曹操和孙策,他们更是那么想的,说过那么多次了,他们那么想啊。但都知道几率小,或者说就没有了,所以说他们真心没指望太多,可也就是想了,这个必然,那都没错。而比起他们来,确实马超就想很多了,这个哪怕大汉不统
一战线,只要北方异族不大举南下,那样儿都挺好。和己方死磕,那太正常了。他们要大举南下了,那更得说是和己方死磕了,没错。而不大举南下的,其实就真未必了,没错。马超别的不敢说,可他自认为还算是知道点儿北方异族的想法,哪怕说就只知道那点儿的,那
也是。北方异族人之常情,他们也一样儿是欺软怕硬,一样儿想着找机会,那没错。所以说马超清楚,只要让北方异族看到机会,那么他们不大举南下都不可能,那是。说起来别说是他们了,就自己是他们,那确实也得那么做,都正常,是。所以说这个没错,机会啊,他们也想有也想把握。不过也确实,就现在来说,他们还真是没看到多大的机会,要不早就南
下了,可不就是。所以说这个没错,想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话,只要让他们看到南下的好机会,那么其实就够了。那样儿一来,他们是必然会有所动作的,不过大小而已,可不就是。但是说起来大汉的势力,别说是三路诸侯,就算是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也包括
其他势力,只要是大汉的,那都没一个想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没错。可以说那样儿一来,他们怎么都会损失,这个必然。而最后说起来,统计一下,不过就是损失多少的问题,那是。多了的话,真心都不知道多少。而少点儿的话,他们也自然是不会觉得多了,肯定都是小意思,没错。但是一多的话,甚至伤筋动骨了,那肯定不是小意思了,一点儿没错,所以说……
在知道了马岱他们几个是彻底拿下了交趾后,马超也是放心了,那是。虽说之前他并不担心什么,可确实是要说,这个知道他们拿下了交趾最后一个县城后,他是彻底放心了,没错。如今对他来说,就只等着马岱他们几个回来,然后继续带兵去进攻合浦。那地方不如其他四个郡,所以真心就没什么大压力啊,可不就是。真要说大压力,那是谢旌该有的,而不是自
己,不是己方了,那没错。对马超来说,拿下合浦,那就是手到擒来啊,可一点儿没错,就是。而对合浦太守谢旌来说,马超觉得哪怕其人都知道守不住,可要说他没压力,那都不可能。甚至真就不小,其实正常。毕竟他驻守多年的城池,是要在他眼皮子底下丢了,那没
办法,确实。当然了,其人和其他郡的太守守将都没区别,就是想着尽量拖住己方,这个不为别的了,就只是想让己方损失更多,那都没错。而这个确实,他们尽全力守城,最后己方就肯定是损失更多,那确实。不过虽说如此,可马超觉得己方对付一个三万人守着的郡,
说是手到擒来,那可真没错。所以他是真没什么压力啊,可就等着马岱他们几个带着人马回来了,没错。没有主力的话,就靠着几千人马,是别想攻略下来合浦。那地方是只有三万人马不假,可哪怕就是三万,更多都是战力不怎么样儿的士卒,可却依旧不是凉州军几千人马能拿下的,确实。如果说合浦那地方也就只有几千人守着的话,那么马超用几千人,没准
是能拿下城池。不过人家合浦有三万人马呢,至少凉州军这边儿也得来个三万,那才行。是啊,这个江东军他们还守城,也就是说他们战力不行,而凉州军超过他们很多,所以这个是有大优势,因此,最后凉州军自然就会三万人拿下合浦。如果说合浦都是江东军正规军,
有三万人马,这个凉州军三万人马,那可真就夺取不了合浦了,真的。毕竟那样儿的情况,不是现在能比的,没错。这个可以说三万人马的战力,那可真就决定了很多,一点儿没错。直接就决定了凉州军最少多少人马,最后能拿下合浦,这个是直接的关系,那可真是不错。
这个最直接了,那没错。不过也是合浦不被看重,要不就不是说三万人马守在那儿了,确实。就九真还有日南,那两个郡还各有三万人马呢,那是。不过也是,九真和日南两郡是有着防范南边儿的异族还有异国的任务,这个确实是不能放松,那可没错。合浦属于都进攻不到的地方,所以自然也就没南边儿异族和异国的威胁了,不过也就是比九真还有日南强了那
么点儿,没错。守御的人马数量都那么多,但是马超凉州军最后就是要占据合浦,而他们对九真还有日南确实是没什么想法。是啊,这个原因说几遍了,现在马超也没改变自己想法,那是。对己方来说弊大于利的事儿,这个还要做什么?主动去做别想了,那都没那事儿啊,
所以说肯定不能做。只有变成了利大于弊,或者是被动,才可能说去做了,真的。要不然的话,是有什么可能?所以说那都没错,肯定还得说是有了变化,那么马超做得也是有变化,肯定是。一直都没变化,对凉州军来说占据两个郡就是弊大于利,这个他还怎么可能去进攻?
马岱他们几个带着凉州军主力回来了,这个也是马超要带着去合浦的人马。对他来说,肯定是越多越好,那一点儿都没错。毕竟合浦一个郡,那是还有三万人马呢,确实。马超是不怕什么,他可一点儿都不惧江东军啊,没错。他是有怕北方异族,这个正常,可却不怕兖州军和江东军。对马岱他们几个的表现,马超很满意,自然也是没吝啬表扬他们,那确实没错。
而这个需要急着,到时候回到长安后,再论功行赏。说起来这个小小功劳,那确实是少不了的,也是。毕竟在马超凉州军那儿,这个功劳积少成多,那也是经常有的,可不就是。因此,他们很多小功劳,最后积累起来,其实也变成了一个不小的功劳。虽说这个不是说特别
大,但却也不是小功劳能比的了,那没错。毕竟那是多少的小功劳合一起的啊,可不是一个小小功劳能比的,没错。
第二七〇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五)
所谓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这个道理还是没错,至少再少的东西,积累多了,也不可能再说少了,没错。所以说都知道不会少,多少个少的加一起,自然就变不少了,那一点儿没错。所以说凉州军众人,他们却不会嫌自己功劳小,那不会。不过这么多年来自己主公的赏赐,那太多了。钱财物资什么的,可以说他们谁都不缺,那没错。而自己主公如今已经是凉
王,他们确实还有进步的可能,毕竟他们如今的官职也还没达到顶峰,那是。这个也看得出来,马超对官职什么的,虽然不吝啬,那是不假,可也还没说给手下人很高很大的官。毕竟对凉州军来说,他们不缺的是钱粮物资,这个赏赐多少都无所谓。但是官职这个,你哪怕
就是当皇帝的,真要遇到了功高震主的臣子,你最后可能也真是没什么官职给他了,这个最后要怎么办?封王什么的,不是不可能,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这个东西,能不给就别给。连同姓的人,后代的子孙,你给他们封王了,之后都一堆问题,更别说是异姓王了,真的。
当年的刘邦就深受其害了,最后才规定说大汉在,异姓就不能封王,要不然的话,天下就一起讨伐,这个不就是其人的意思,可不是。因此,刘邦能看出来的问题,马超自然是不会看不到,他一样儿认为异姓王有问题,那没错。但是有问题归有问题,第一他就绝对不会说自己永远都不用了,这个真是。马超对这个事儿来说,还不至于说自己永远都不可能那么做,
死也不会什么的。然后之后来个真香,那不是他。可以说在有的事儿上,马超是那样儿,但是在这个事儿上,他却绝对不会,没错。马超想法简单,这个给手下钱粮物资,给他们赏赐,让他们当国公,那其实都不是不行,但是称王什么的,那是算了吧,这个肯定是,那没
错。不是马超吝啬,实在是自己活着的时候,哪怕给手下王位,那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自己能压住他们,那是。可自己一旦不在了,这个马焕可不如自己,那是,所以说这个肯定是。马超不会那么做,那都是事儿都是问题,怎么麻烦都是越少越好,那是一点儿没错,确实。
不封王的话,真就没那么多事儿了,是啊,所以……麻烦事,那怎么都是越少越好,都那么想。是啊,这个也是人之常情,都正常,没错。马超自然也都那样儿,那确实也是。他不会给自己增加那么多问题,那真是闲着没事儿了,真的。如今就得那样儿,确实马超不敢说自己永远不那么做,毕竟真香什么,也别多说了。可如今他也不过只是个凉王,所以说手下
哪怕功劳再大,可也称不了什么王啊,那是。如果说马超手下也有个什么王的话,那么肯定就得被曹操和孙策他们给笑话,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也那样儿,甚至刘协那边儿……其实都正常,毕竟你当主公做老大的,那也只不过就是个王。而你手下要是和你一样儿了,那可
真有意思了,这个确实。所以说当主公做老大的,那就该是怎么都超过手下,而手下官职什么的,那就该不如自己主公,可不就是。因此,这个确实也没错。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如今都是王,手下人想当什么王的,是别想了。除非你家主公一统天下了,那之后他肯定称帝,而你想当什么王,确实是有那么点儿机会了,没错。不过那不是绝对的,也是不错。
合浦郡的治所也叫合浦,不过是个县城,但是这个在大汉郡县来说,确实比较少见,治所和郡一个名儿,可也不是没有啊,那没错。而合浦这个地方正好就在交趾的东边儿,直接从交趾过去就好,就只是要走不近的路程罢了。不过那确实都不是事儿,必须承认,为了夺取这最后一个郡,别说是马超了,就手底下的将士,那也绝对是要付出一切代价,就为了拿下
合浦。不多说别的,就凉州军还剩下的那些士卒都那么想,所以说他们还可能很慢才能拿下合浦吗?反正基本上来说,应该会比拿下那四个郡要快,这个也正常,毕竟是吧,那么多不同的,可没错。对马超他们来说,也真都是非常有信心了,那都没错,所以确实也是……
此时谢旌的压力确实是不小,这个其实也正常。他不想和之前几个太守比,那确实没有。可他也是想了,自己怎么说也得尽力不是,那没错。所以说自己没想着就表现比之前几个太守强,可至少也不能说就守住几日,那不开玩笑了?因此,这个他想了,不尽力都不可能,
所以这个……他也是,就等着马超带凉州军大军来呢,那也没错。凉州军对其人来说,也是那样儿,听得太多了,可惜没见过,可不就是。谢旌的话,更没和凉州军打过什么交道,那是。所以说凉州军来了,他是怎么都得全力以赴对付他们的,抵挡啊,那肯定是。对他来讲,就那样儿,不求自己能拖住他们,可自己怎么都得尽力守城,做到最好,那可不就是了。
真是,在他这儿也都没区别,就是回到了扬州,在建业,自己也是能给自己主公交差,那没错。至少说自己没犯错,尽力了,那也就可以了,真的。虽说自己是可能不如凌操父子、宋谦、吕岱和全琮,可自己却依旧尽力了,那么其实就足够了,真是。而自己主公只要知道
了解这些,那么他就不会处罚自己什么,那可没错。说起来确实,谢旌可没指望说让自己主公表扬自己,但是至少也不能被说啊,那是。因此,这个也绝对没错,其人不尽力都不可能,必须的,那么做了,让自己主公还有其他同僚都看到,那是。不求别的,就只求守住时
日能多点儿啊,可不是。不过这个怎么说呢,其人也是知道,那都不一定啊。主要是己方在合浦也没那么多人马,加一起才三万而已。而且战力不行,那可不假。从扬州来的援军,他们战力是行,也没说就比凉州军正规军差太多。但是本地的土著士卒,自己真是太清楚了,这个和凉州军比战力,那么差距真就那么大,没错。所以说和人家凉州军一比,这个己方可
不就是劣势了。当然,虽说如此是不假,但是自己焉能不尽力?不光是那样儿,也真是拼了,拼命的话未必,可基本上也没差很大。自己在合浦的战事上尽忠,那不可能。但是自己不拼,那也不是,必须要去啊,那没错。对谢旌来说,凉州军给他很大的压力不假,可那并
非就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那没有。他承认,对方凉州军,那人马那战力,真就让自己想不少,压力也是大增,没错。但是自己不怕不惧什么,大不了一样儿全军覆没,自己带着十几残兵跑,如此。确实,自己并非就没想到那样儿,真到了那个地步,那自己也确实,这个该撤退了,自己怎么都不会再战,那是。不过一想也没错,那时候都没什么人了,你还能
拿什么去挡着对方,真的。没有人马了,就只有让对方破城,没说的。然后说合浦的其他四个县城,那真是对比起对不住了,这个在谢旌看来,合浦都让人给拿下了,那么其他四个郡,也不过就只是凉州军一走一过儿,就能拿下啊。就只是因为自己还在,哪怕是带兵离开,但是剩下的几个主将,你让他们一下就直接投降,这个还不会。毕竟谢旌有信心,那些个城
池的主将,他们不是死忠,可却也很忠诚对己方,所以说哪有那么轻易就投靠了凉州军,真心不会啊,这个没错。所以说哪怕就是谢旌,他也有信心,觉得那些人哪怕和自己一样儿,就都跑了,也不至于说一下就献城投降什么的,那不会,也没有。其实他如此想,那是没错,
而事实的话,其实也是那样儿,那是。但不管如何,谢旌是肯定不会去合浦的其他县城了,这个不假。只要合浦县这个治所一丢,他就要离开这儿,直接走南海回扬州,这个肯定是。他也想过了,自己也算是一大解脱,那真的。毕竟合浦不丢,自己没什么机会彻底回扬州,
真的,因此,这个倒是也有好处了,可不是。但要从根本上来说,其实谢旌他却依旧是想着能守住城池,这个肯定没错。说起来都是合浦不丢,不被凉州军占据,那才最好。但是霞染,马超和凉州军谈他们都是,对这个己方最后要拿下的郡,怎么都有信心,并且拿下这个郡,那确实势在必行,没错。因为只有彻底拿下了合浦其郡,马超才能说己方攻略交州是圆
满了,真的。九真和日南,确实是可以忽略了。真正了解的,那可都知道,那两郡也是不用多说。那么马超占据了交州的其他五个郡,可以说绝对,圆满完成了攻略交州的任务,那是。所以说最后这么一个郡,凉州军是无论如何都得拿下,并且可以说还得是尽量快点儿,
那是。而就现在来看,以如今这么个情况来讲,马超和凉州军众人可以说都是信心十足,那没错。对比起来优劣,这个己方占据那么大那么多的优势,要再不早点儿拿下城池,就真说不过去了,没错。而江东军也有他们的优势,那是不假,可他们的优势其实也就那么两个,
这个大家都知道啊。就是守城还有土著士卒对交州的了解,主要可不就这么两个吗。至于说其他的,城防之类的,确实是可以归纳在守城里。所以说胶州就就是如此优势,真心不大啊,那没错。可不管如何,至少有一点其实没错,就是哪怕江东军优势不大,可却依旧不是凉州军能占到的。至少凉州军进攻,依托城池是没他们什么事儿了。而对交州的了解,他们
根本就没有,怎么去和交州本地土著比,真的。所以说江东军真说起来,这么两大优势,确实也是凉州军所没有的,他们不行。可哪怕如此,江东军这么两大优势却起不到决定性作用,那也是。反而人家凉州军的优势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没错。江东军的话,他们却没
有。所以说最后的结果,那么其实也就只有一个,就那么一个罢了。对江东军来说,预料之中,对连州军来说,那更是了。但对谢旌来讲,确实是少不了努力啊,没错。而就在他想
着凉州军的时候,马超是带着大军来到了合浦城下。他是第一次来这儿,马超也想了,也许
就是自己最后一次在这儿了。毕竟以后交州还能有战事吗?他是觉得不会,而且就算是真有,再有了可也不会是合浦,这个他相信,所以还有什么。对马超来讲,他不是说要珍惜在这儿时光如何如何,本来其人对交州这地方,那是真不怎么想来,一点儿没错。但是事情都到这份儿上了,自己不亲自带兵进攻?那都不可能,真的。己方大军必须来,而且还必须是
自己带兵来,没错。所以看看,己方其实很快拿下之前交州的四个郡,真不得不说,和自己亲自带兵来那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真的。如果换成自己没来,自己倒是也相信,己方依旧能拿下交州五个郡,但是现在己方绝对不是在攻略合浦,而还估计在郁林呢,真的。毕竟有
没有自己亲自带兵,这个可以说是很重要,相当重要了,没错。没自己在,就靠着马岱他们,一样儿能拿下交州五个郡,但要费时费力。
第二七一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六)
马超亲自带兵和他不带兵过去,这个怎么都不同,那是。至少其人带兵去,那么凉州军的士气,那肯定是要高,没说的。所以说他是怎么都得跟着来交州,那必然啊,为了己方利大于弊,马超是必须那么做了,如今这样儿。说起来马超不亲自带兵来交州,那都不可能。看曹操那么大年纪了,还亲自带兵去了常山,其实也是能看出来点儿东西。而交州那地方,也
就是孙策,他没亲自带兵过去。实在是他和江东军他们也没特别看重那地方,没错。并且都知道,交州必丢!那么知道一定丢的地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的想法,确实就有点儿不同了。至少还是那话,孙策没亲自带兵过去,就只是派援军去了,这个江东军众人都没多说,
这个确实,足以说明问题,没错。当然了,这个确实也得说,孙策拿出去的十万人马,那都是他自己的部曲,和别的将领、谋士没一点儿关系。所以说后者他们还会多说什么?本来他们的利益可不在交州,那没错。如果说在那儿的话,他们怎么也得多说几句,那是必须的。
不过交州确实,没他们的利益,所以说他们还能说什么?就看凉州军对南海是势在必得,就说明了不少问题。己方能守住?就一个南海,己方也守不住,那是。所以这个确实,守不住了,那是。那么其他的郡呢,也一样儿。所以说自己主公派了援军过去,十万人不少,还都是他自己的部曲。手下人挑不出来一点儿毛病,那是。所以说孙策那么做了,谁都没说什
么,更没人傻乎乎去请求带兵参战的,没有。周瑜那是孙策特意指派的,就只是带兵过去而已,然后交接之后就马上回扬州了。这个也是必须的,虽说孙策可以让其他人带兵去交州。不过他也仔细想了一下,这个还是周瑜带兵过去比较好,这个确实。原因很多,就不一一说
了,那都没必要。而事实也证明了,孙策觉得自己做得不错,那是。虽说这个肯定也是,如果说周瑜在那儿,也许对抵挡凉州军的战事会更好。但是随之而来的,绝对就是更多的问题,那没错。毕竟那地方的人,都听太守的,这个周瑜一到,是不是就得听他的,可他终究
不是孙策啊。确实,说起来交州那边儿的几个太守,和周瑜关系都没那么近,与扬州建业的不能比,那是。扬州建业的那些个将领,哪怕和周瑜走得也不近,可他们总体来说,关系尚可,至少可以说算是可以。而周瑜和鲁肃关系不用多说了,那确实是比较好。就他和庞统的关系,那也还不错。和几个将领之间的关系,怎么都不是交州那边儿能比的,确实。可以
说他和交州那地方的那些个太守,除了凌操父子,其他的几个,都基本上都没见过多少次。所以说这样儿还能指望他们关系有多近多好,那是。因此,这个总体来说,想要那地方不出那么多问题,周瑜就可能当交州的主将。如果说孙策有那意思,他自己去了,不可能让周瑜
去就是了,没错。所以说其人不会在交州,就只是带兵去那儿,然后交接好了,就马上回扬州。而在周瑜那儿,其实他也不是说没想,自己不在扬州,带着援军去了交州,这地方自己来就只是带援军的,而没其他的了。他也不想说在交州和凉州军大战。真要是大战,那就等在扬州吧,那肯定有,不过什么时候而已,是啊。他可清楚,早了晚了是吧,确实都可能。
所以确实,周瑜也知道,还是自己不在交州更好,并且自己也真不想在那儿。与凉州军大战,确实不一定非在这儿。在扬州的话,显然更好。并且交州这地方,那么多个太守,还有县城守将,就让他们表现一下吧,真的。周瑜觉得要真是自己带兵的话,除了个别人之外,其他的人想要表现,真心就没那么简单了,真是。毕竟这个自己带兵阻截和他们在城池防守,
那怎么都是两个事儿呢,真是。要是自己也带兵进城池去防守,这个真心没什么可能。周瑜不会依托城池防御,至少在交州不会。他会带着援军阻截凉州军,也不会忘了再多抽调点儿人马,那必须的。当然了,这个再多也不会说多多少,他同样知道,己方交州士卒的战力
都如何。还不如自己带来的扬州正规军呢,所以说让他们再多,其实顶不了什么大用。那么让他们就在最后一到防线守城,这个其实才是更有必要的,没错。不过周瑜不想当主将,孙策更没派他,因此,这个他怎么想,其实都和交州没有太大的关系了,真的。所以这个……
而周瑜直接带援军来,再自己回扬州。这期间,在他没走前,压力最大的,那绝对是交州的那些太守,而不是别人。他们还不想让周瑜来领导他们,那一点儿不假。对他们来说,心里也承认,周瑜是比自己强,那都不假。但是让其人来领导他们,大多的人心里还有那么点儿不爽的,很正常。如果说都想好了,可就不那样儿了,正常。所以说这个确实,他们也如
此想法,看孙策真心也不能让周瑜当这个交州的主将,宁可是自己出马,那也比周瑜好,问题少了啊,那是。他要想着让周瑜去,真心不如自己去。因为自己去,肯定带着周瑜,这个少不了他,不过其人不是主将而已。但其实这个差距不大,毕竟周瑜在陆战上,不是说他
当主帅能显出来他什么,而是顶级谋士,这个才是他显著发挥出来的。而只有水战,周公瑾水战指挥天下第一,最强的那个,主帅就该是他了。凉州军甘宁也是够强,那不假,但是他和周瑜一比,确实还差着,其人不如周瑜啊,在水战指挥上。别看甘宁很早就在长江水道
出名儿了,那不假,可那也是江东军没说要对付他。如果说他和江东军有着深仇大恨的话,孙策早就让周瑜带着水军灭了甘宁了,真的。就因为他们还没那么大的仇怨,没那么多的冲突,所以说孙策和周瑜还没说要对付甘宁……而虽说是没有那么大仇怨不假,但是冲突总有,毕竟甘宁是在长江水道混饭吃,而江东军怎么也得走长江水道,并且江东的世家大族还有豪
强地主他们都得用,必须用长江,从长江去荆州,还有益州,这个是一段必须走的水路。只要走水路,就少不了和甘宁锦帆贼打交道,这个是逃避不了的。所以说双方关系没那么好就对了。因此,看甘宁最后都投靠了荆州,而不是江东,这个也说明问题。可以说荆州的那
些世家大族和豪强地主,也包括富商巨贾,他们可真就比江东那边儿的人懂事儿多了,没错。所以说甘宁和荆州一边儿的人走得更近,关系更好,那都没错。因为荆州那边儿的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和富商巨贾,他们都不傻,都知道甘宁在长江水道的本事。在荆州军彻底灭不了人家的时候,那就得交好他们,一点儿没错。毕竟荆州和其他地方不同,那地方更多的
商贸往来,更多要走水路,所以更少不了和甘宁打交道了。这个和江东那边儿可不一样儿,因此走水路,江东那边儿也是走,可没荆州那么多,并且后者基本上是和他们的命脉,那是直接挂钩的,没错。如果说被甘宁劫掠了一下,哪怕说最后真能灭了对方,可那也是得不偿失,荆州那边儿的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他们都不会那么做就是了,所以说给甘
宁点儿好处,让他放弃劫掠自己的东西,并且还派人保护,这个买卖做得绝对是值,那是。他们给甘宁的好处,怎么都是九牛一毛,比起他们得到的利益来说,确实比不了比不上啊,那没错。所以说荆州的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和富商巨贾他们早都知道该如何取舍,那没错。
所以说同为水贼,这个水贼其实也有几股,但是就属甘宁混得最好,那没错。实力也最强,那是。可虽说这样个儿,他最后也想了,在长江这儿当水贼,怎么都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就得想着自己该带着弟兄加入到某路诸侯中去,这个才是长远的算计,那没错。所以说荆州军
和江东军,就是他的选择。而仔细一想的话,对比很久,最后江东军让他给排除在外了,就只是加入到荆州军中。甘宁想法简单,他觉得凭自己本事来说,是可以进步的。那么在一军中,自己可以当上水军都督的,这个是他的一大目标。可在江东军那儿,说起来有周瑜在,自己这辈子也当不上水军都督,顶多是个副的。甘宁嘴上不会承认,但是心里也认可,周瑜
那水军指挥水平,真就超过了自己,那一点儿没错。所以说有其人在的江东军,自己就只是从水军这儿,基本上出不了太大的头。可荆州军那儿,他倒是觉得自己有出头之日。可要说甘宁确实是想法简单,他是没考虑到孙策和刘表这两人,前者可以说是明主,有识人之明,
后者的话,年轻时候,有点儿本事,可年纪大了真就糊涂了,还能指望他什么?所以说甘宁有本事不假,可他没太多的头脑,没什么谋略,这个就吃亏了。因此,他义无反顾加入到了荆州军,结果连个将军都没混上。在黄祖手下,黄祖还看不上他,要不是有苏飞,真心知
道其人本事,对甘宁礼遇有加,从来不敢小看小觑,还劝说其人,不让他生气什么的。没有苏飞在黄祖和甘宁中间,那他们两人的大矛盾早就爆发了,真的。就得说刘表老了糊涂了,黄祖也实在是不识人。在他眼里,自己是大族出身,可甘宁呢,就一个水贼,再往前说,不过益州一个豪强罢了,和自己没法比。所以说其人本身就看不起看不上甘宁,这个一点儿没
错。黄祖这个人,本事没多大,但是傲气确实是不小,那一点儿没错,所以甘宁摊上这么一个领导,他也真是倒霉了……所以说甘宁在荆州军混的,真说起来,有地方还不如当水贼时候呢。并且黄祖这个人,那绝对记仇,小心眼,当初自己家族给当水贼的甘宁那么多好处,
他觉得如今其人到自己手下来了,自己还能重用他?所以说其人真心不是一个合格的上位者,那没错。这辈子当个太守,也真是到头儿了,真的。如果说换成是刘表的话,就算再不怎么重用甘宁,可让他当个将军什么的,那还没问题的。甚至谁知道刘表就不能重用其人呢?
可到了黄祖那儿,种种原因合到一起,最后是让其人不重用甘宁,甚至要没苏飞的话,黄祖还想着办法,那天就把甘宁咔嚓了。当然这个最好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那样儿就更好了。比如下个药什么的,他就这么想。不过有苏飞在两人中间调和,至少他们没爆发出来大矛盾,那没错。这个还真是要感谢苏飞,其人是真心知道甘宁的本事,别说是在江夏这么个地方,
就放眼整个荆州,乃至于说是全天下来说,其人都能排到前面,真的。可就摊上黄祖那样儿的人,这个你有什么办法。苏飞能做的,他知道不是让黄祖改变主意,这个基本是不可能了。那么自己能做的,就只有说让他们别有更大更多的矛盾,这个就够了,真的。说他们有
过节,那是不假,可却没什么大的仇怨,那也没错。所以说苏飞也知道,两人不会到必须只能有一个人站着的程度。
第二七二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七)
有矛盾,苏飞觉得太正常了,真的。就黄祖和甘宁他们两人,要很没矛盾,苏飞才觉得不正常,真的。所以其人觉得正常,而自己能做的,不是消除这个矛盾,自己没那么大本事,就只有说让他们的矛盾别激化,这个是。而也不得不说,其人做得挺好,那是。可惜最后荆州军被灭,黄祖被咔嚓,甘宁也走了,这个也是没办法。可甘宁离开荆州军是不假,但是他
却还是没投靠孙策,没加入到江东军,而是去找了马超,这个确实,说明很多问题啊,可不是。其实甘宁那么做,仔细一想,也不是说就一点儿不能理解了。还是,他去了江东军,怎么也当不上水军的大都督,可去了凉州军,那是很有机会啊。并且识人之明的话,他知道
马超绝对是强多孙策,而不会说比后者差,那没有。并且以后得天下的,甘宁也觉得是马超,是凉州军,所以他不会去江东了。他觉得自己去了,哪怕孙策能重用自己,可他不会让自己当水军大都督,并且江东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灭了,那也是。可自己去凉州军,就看
马超那么缺少水军大将,试问其人可能不重用自己吗?他有信心啊,那是。结果甘宁觉得就和自己所想那样儿,自己如今还没有当上水军大都督,不过他觉得那不过就是时间问题罢了。可不是,其人就是如此想法,所以也是义无反顾就投靠量走进去了,找马超了。不过这个和他当初去荆州军,那还是有所不同的。甘宁当年是投靠荆州军不假,可他没觉得刘表能
得天下,那不是开玩笑吗。可他去找马超,投靠凉州军,是实实在在觉得马超能得天下,真的,可不是。真要说起来,哪怕甘宁一心想当水军大都督,可要江东军实力比凉州军比兖州军都强,他一咬牙也会投靠江东军的,而不是凉州军,更不会是兖州军。可天底下就属凉
州军最强,而自己舍弃了水军天下第一,天下最强的江东军,去投靠了凉州军。甘宁觉得自己如此作为,那真是无怨无悔。而他之后看到陆逊那样儿的都加入到凉州军了,他是更觉得凉州军人才多了,没错。陆逊什么样儿,作为和他打过交道的甘宁,他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就是,甘宁没加入荆州军前,是在长江水道混的水贼。可他对情报的掌握,其实也还可以。尤其是对荆州军和江东军,说起来他是非常了解,这么说也对。哪怕就是益州那边儿的凉州军,他也不是不知道点儿情报,没错。只是真说起来,基本上也用不到益州那地方的情报,他觉得。所以说对荆州军和江东军,他们都是什么实力,其人可以说挺清楚,没错。说起来
甘宁从来都没认为刘表能得天下,所以投靠荆州军,他绝对不是想着什么长远的发展,那没有。可确实,之后荆州军要被灭,他只能投靠凉州军、兖州军和江东军,三路诸侯中的一个。刘备一方是直接就可以排除了,没错。可他最后权衡之下,选择了凉州军,这个可就真
是其人想着长远的发展了,是。去找马超,投靠凉州军,甘宁也知道,这个就是自己最后的主公了,自己在最后的军中,那是。对此,其人无怨无悔,甘宁这个人,做事儿从来都是这样儿,做了不后悔,后悔事儿不做,确实。因此,甘宁实际就是这么个情况,他肯定不如周瑜啊,就在水战指挥上,那可是。这个是事实,也算是公认的,至少知道的都了解,那是。
所以说周瑜最强的,甘宁在这上可不如他。因此,孙策基本上不用让周瑜在陆上作战当主帅,那除非说他自己不能出马的时候。而水战的主帅,那确实就少不了其人了。所以说这个陆地上战事,孙策肯定说是自己出马,而水路的话,那确实是有周郎在啊,没错。孙策因为有周瑜在,所以在凉州军来灭他们的战事上,他其实也不怕什么。反正最多是被灭,可哪怕
如此,己方会在水战上吃亏吗?孙策是觉得不会,怎么也不可能让凉州军好过啊,那是。对,这个确实是孙策他们最后的想法了,哪怕己方被灭,可也绝对不会说让凉州军好过。不说让他们损失多少,可少了的话,那可真就是己方的失败啊,没错。所以说他们是有如此想
法,马超到时候带着大军来灭江东军的话,确实也不会说容易,那肯定是。而曹操兖州军什么样儿,这个虽说马超也相信,他们最后会跟己方一起灭江东军,不过这个不是绝对的,那什么样儿都可能是吧,所以……孙策不怕什么,那么马超和凉州军他们更不会怕什么了,
真的。可以说凉州军确实,灭江东军,他们有信心啊,马超也一样儿。而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确实是没什么信心了,他们觉得己方可守不住,最后被灭……不想的话,可也改变不了结果啊,那是。所以就得说是,依旧尽力,然后让凉州军也不好过,那是。如果说兖州军也来的话,那确实,一样儿就让他们也不好过,那是。所以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确实是如此想
法,没说你们都来灭己方了,这个己方还欢迎你们了?那不开玩笑吗,这个肯定不是啊。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的话,怎么都不是那样儿好吧。可以说他们是不怕不惧,但是也不至于贱啊,那没有。对凉州军对兖州军,他们可是没半点儿欢迎。反而还想着不想他们来,来的话,
兖州军来是帮己方的,那就好了,没错。可是显然,事实不那样儿,两军来的话,那还是灭己方的。看曹操和兖州军的态度不明,还得说是到时候看,现在来看,他们都是要灭己方。但是到时候的话,没准就变了?这个并非就一定发生不了改变,那是,所以说他们一直努力。
不求最后一定能改变,可至少是有那么点儿几率了好吧,所以这个……他们是不求一定改变曹操和兖州军的态度,毕竟这个就和获得好处多少有关,那没错。而如今来看,他们觉得是改变不了曹操和兖州军他们的态度。可还是那话,都是那样儿,就是他们从来没放弃过,那是。对江东军来说,本来就没什么几率改变,可你努力了,未必就真说不能成,就只是
几率小罢了。可你要真说放弃,那可以说就基本上不要多想了,没什么几率了好吧,所以这个也确实,你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能放弃?真心是不会,那没错。所以说不就一直那样儿了,真的。而马超这个时候已经是带着己方士卒到了合浦,这最后一个郡了,拿下了之后,
安稳个几日,自己就可以北方回长安了。马超也是出来几个月,确实是想家了,那没办法,也正常。长安看不是他家乡,可他家却在那儿啊。所以说那地方是他第三故乡,其实也没错。马超故乡是扶风茂陵,那地方是他老家,在那儿还有房产呢,没错。第二故乡的话,那绝对是凉州的陇县,毕竟马超可以说在那地方那么多年,早就把那地方当成是自己家乡了,第二
故乡啊,没错。而这个长安,那确实是他的第三故乡,没错。毕竟故乡是茂陵了,这个是改变不了的,那地方也代表了马超小时候的回忆,确实。第二故乡肯定是陇县,毕竟马超在那儿多年,太熟悉那地方了,而且陇县虽说不是他家乡,那不假,可那么多年来,这个感情也是有了,马超拿那地方当成他第二故乡。说起来以前拜师学艺的时候,在老师阎忠那儿,
一样儿就一直在陇县,所以马超还能不熟悉那地方?因此,这第二故乡是陇县,还不是长安。最后长安也就只能当个第三故乡了,那没错。这个代表了马超带着凉州军夺取天下,己方必须大本营在司隶,而中心就在长安,这个没说的。如果说不在这儿,雒阳要是没经历那
场大火,确实马超觉得可以把雒阳作为己方的中心。可因为那场大火,这个哪怕如今雒阳让己方发展了那么多年,却也没办法和长安比,那是。甚至雒阳实际有地方还不如许都了,那没错。因此,那么一个不如长安的地方,确实不会让马超拿出来作为己方的中心,所以说
己方的中心还是长安啊。是,在马超看来,以后就是己方一统了天下,可以说己方一样儿,必须定都长安,这个肯定是。是长安而不会是其他的地方,这个是马超所想,他已经决定了。或者说其实他早就那么决定了,没错。可以说就大汉这么多个县城里,真心就没有比长安更适合作为都城的了,马超就是如此认为。己方一统天下,定都肯定只能是长安了。看如今的
兖州军把大汉都城放到许都,而把大本营给安排在邺城,这两个地方,马超知道不比长安,真一统了天下,那是不适合当国都的。至于说江东军的建业,一样儿不如长安,那是。在马超看来,你要想偏安的话,就把国都定到南边儿的,那也正常是吧。不想偏安,那就得把国
都给定到北方,没错。马超从来都是那么看的,只有偏安的朝代,才想着定都在南边儿,这个真是。你要说实在没办法了,就只有南边儿的地盘儿,那确实,想在北方定都也没办法啊,没错。但是马超肯定是,他不会说把国都给安排到南边儿,怎么都是北方,是长安,没
错。除非说是出了大问题,没办法,那也是无奈了。不过马超也是,真心没那么认为,那样儿的事儿,基本上是不会发生了。你要问马超,说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这个他虽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可显然,这个事儿会发生,没错。可你要说这个长安出了大问题,他是不会相信的,在自己有生之年,是没这事儿了,真的。至于说自己没了之后,那自己什么都看不到了,
还说什么?所以说这个基本上不要多想,没什么可能,北方异族还能大举南下呢,可长安是没什么大问题了。所以说马超都不想那些事儿,真的。并且那不是什么大事儿,对他来说。因为长安就算是真当不了国都了,马超觉得以己方的财力,可以完全再发展一个都城,那真
没错,他觉得北平就挺好,真的。原因不多说了,反正要大力发展那地方的话,也许没长安发展好,可也不会说太差,这个也是。因此,这个都城的事儿,在马超在凉州军那儿,那却都不是什么大事儿,分分钟就搞定,真是。所以说他所想的都是北方异族的问题多,而长
安那地方,就不多想了啊。很正常,马超一直那样儿。他所想的,更多都是北方异族的事儿,这个不说每日都想,可确实,经常,那没错。而相比之下,对于长安那边儿,他是不多想了。但是也是,他很想家,那都没错。想早点儿回长安,那也是,说起来在交州,哪怕都这么多个月了,但是马超还没怎么习惯,比不上长安啊,那是。所以说他怎么都觉得是长安
好,那是。当然了,自己要回到家乡去,那肯定更好。对马超来说,家乡真心也不是长安能比的。长安那地方,是有家人在,所以说那地方是家,那没错。可家并非就一定是家乡,而家乡确实是有家,这个对马超来说,是那样儿。他回家乡,可以选择自己一个人回去,也
可以选择带着家人。他想了,下一次回茂陵的时候,就是自己带着自己家人一起回去了,这个没说的,就是要这么做啊,那没错。
第二七三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八)
下次有机会,马超是一定带着自己家人回家乡的,必须是啊。对他来说,不是说自己没带过自己家人回去,实在相比之下,都是自己一个人跑回去了,没带自己家人。虽说那样儿确实,自己安静多了,可仔细一想,这个自己要回去,那只要有时间就好,但是带着自己家人,也得说带着他们回去。别想之前更多都自己回去了,不是说更多要带着他们,实在是相比之
下,自己是要带着他们一起,这个不是要说总那么做,而偶尔来那么一次,是必须的。对马超来说,他怎么都不是说不看重自己家人,那绝对没有。而只是其人更喜欢自己一个人安静罢了,那没错。并且还得说,他自己去茂陵,那么愿意上哪儿去就可以去哪儿,都随便了。
但是一旦要是带着自己母亲他们回去,那么自己母亲的家里,自己怎么说都得是去的。说起来和他们走得不是那么近,关键是自己如今这么个身份地位,一到那儿去,身为长辈的,都得是好好迎接招待自己,马超确实更有过不去的地方,那是。所以说这个肯定没错,他想
自己去更好,没错。因此,更多时候可不就他自己回家了,那没错。马超回茂陵,不是说为了看亲戚朋友,那不是,只是要求自己心安,那是。毕竟他在家乡,真就可以说是很安静,自己也很安心,没错。在长安的话,就看每一日都有事儿了,这个想安静都不可能,那也没错。所以在马超那儿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能自己一个回去,真心不带着自己家人一起,
那是。不过为了不让自己家人知道,马超都是偷偷摸摸进行,并且很快就回来了,那一点儿没错。所以说他是做了那么多次,至少家人还真是不知道,所以也不得不说,马超做事儿隐蔽啊,那是。最后就连自己家人,他们都没有察觉到,那是。可也得说,其人是速度够快,
那没错。如果说在茂陵真多了时日的话,那么别说是家人了,就在长安的,还能有几个不知道自己主公没影儿了的。他们虽说不可能都知道自己主公去哪儿了,但是他们却都能知道,自己主公是离开了长安,那是。这个确实也挺重要的,没错,毕竟他不会让家人知道自己离
开了长安,去了茂陵。可以说去那儿地方,马超绝对是一日就来回了,那么快往返,也得说他宝马的功劳,那太大了。而且还有一点,说是最重要的,那没错。就是长安距离茂陵,真心是太近了,马超只要不耽误时间,那么别说就一个来回,两个的话,他也不是不能,真的。当然了,那样儿的话,他就在茂陵呆不了那么久,这个也没办法,正常。所以说马超确
实,他还是想着在茂陵那儿多一会儿呢,肯定是啊。如果说就只是在家乡,去了就走,那么还真是,去了也没多大的意义,真的。所以说那样儿的事儿,他都不会去做了。而长安和茂陵距离那么近,所以说自己是有那个条件,可以很快往返来回,那是。如果说距离真远的
话,马超肯定不会那么做,真的。那样儿绝对不会说是有那么多次自己行动,怎么都得说是带着家人,可能是更多啊,没错。而如今的马超却也是能想到家人,可以说真心不容易了,真是。要说他都想不到自己家人,那可真是,不是说他眼里心上就没自己家人了,那不可能。只能说是一下没想到,其实也正常,真的。不过如今想到了,而以后他也是,觉得自己要带
自己家人多回茂陵去,回故乡了。马超觉得之前也是,光顾着自己,也是忽略了家人的想法感受,真的。可以说就凭他的了解来说,自己家人其实还是很愿意跟着自己一起回茂陵的,那没错。而这个不是面子的事儿,和面子什么的,真心有关系,可也不会是最大的那个,没错。自己毕竟当这么个凉王也有段时日了,没错,所以说自己家人不是说为了去显摆什么的,
那真没有。所以说马超也是,他愿意下一次带着自己家人回茂陵,没错,这个势在必行了。可以说马超也是,他能认识到,自己确实有忽略自己家人的时候,所以这个……马超也没说就指望很多,大多他觉得自己做得还是不错的,真的。而自己家人对自己,那可以说大多也
是都满意了,可不就是。因此,除了说是带着自己家人回家乡的事儿,其他的别的什么的,马超觉得自己做得可都可以啊。当然了,有了大战,自己是怎么都不可能再在长安了,那是。如今自己的身份地位,可以说不是自己家人想自己什么时候陪着他们,那就一定能什么时候
陪着的,没错。是啊,可不就是,如果说最开始的时候,自己只是一路小诸侯,那时候想法倒是多了,不过就那么一两个郡,说起来还有什么时间陪不了家人呢,真的。可如今的话,除非是赶上大冬天的时候,那样儿还能是有三个月吧,自己能陪着家人。而其他时候了,确实不是有战事,就有别的事儿,自己不在长安了,真是。而自己家人肯定不能让自己带着出
征什么的,所以这个确实,就得说是没那么多时间陪着他们了,那都没错。而以前自己虽说是没实力没势力,那不假,可却有着多少时间,能好好陪着家里人。但是如今,真心都没了,最缺的,其实马超觉得就是时间,真的。这个战事什么的,真心不是说你想去进攻,那
就一定可以。话说进攻一次,那得准备很多,没错。可以说就这次己方进攻交州,那可以说自己都是让手下准备了不少时日,可不就是。而交州在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所占据的州里,真心就只是排在最后的,倒数第一啊。所以说就这,马超说都让手下准备那么多日,准备那
么多东西。是,可以说己方是去进攻一个州,为了夺取一个州而做那些准备。虽说交州实际是七个郡,而马超则是带着凉州军夺取其中的五个。但是说起来,这个也确实是,是凉州军要占据交州,那没错。九真和日南,那两郡确实也是不能要,没错。一想也正常,所以……因此,这哪怕说是就拿下五个郡,可己方依旧是必须要好好准备,那没说的。而己方众人其
实也都知道,这个自己要带着大军去攻略交州了,没错。其实这个是必须的,要想攻略扬州,对己方来说,交州可是势在必得,尤其是南海,那没说的。己方和历史上的曹军那大大不同,没错。和演义里的他们也是不一样儿,那都是了。但是不管如何,这个己方都是要先
拿下交州,之后才能说扬州的事儿,没错。而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都知道,曹操和兖州军他们,一样儿清楚啊,那是。己方更门儿清了,可不就是。因此,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没想着死守,因为守不住。而孙策身为江东军的主公,他是没忘了也让周瑜带了十万援军来交州。主要马超佩服其人的意思在里,那就得说孙策还算是比较够意思,就动他自己的部曲而已,
而没让其他人的部曲到交州来啊。可不是,所以在扬州建业那儿,确实也是没谁多说什么,这个也正常,那是。你看看如果说孙策要让别人的部曲当援军,你看看有没有人说什么?至少在交州的战事上,如果说孙策亲自带兵去了,那么几个将领加上谋士,他们带着自己的部曲,真心是没什么怨言,没错。可孙策自己都不去,那么他也没让别人部曲去当援军,就只
是派了自己的部曲去当援军,这个江东军众人可真是没什么说的了,真是。至于说不让自己主公派援军去交州,那可真不会是他们要说的,真心没有。确实,他们也想了,其实自己主公亲自去,这个怎么说呢,哪怕结果是都一样儿,但是这个过程……当然了,显然自己主
公看重这个结果,那可没错。己方众人一样儿,看重结果啊,那是。所以说这个也没错,南海必丢,交州也是一样儿。那么自己主公不去,其实也是能想清楚。可以说去与不去,确实是改变不了结果的。不过就是过程不同了,怎么自己主公去了,那么就能让凉州军损失更
多点儿,而己方伤亡更少点儿,没错。可说实话,这个对江东军他们来说,真心很重要吗?确实,没那么重要,那是。至少孙策要亲自带兵过去的话,那绝对不是说要让凉州军多伤亡,这个一定是,凉州军逃脱不了。只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的想法,那是怎么都想守住南海的,没错。可显然,他们却也都想过了,南海真是守不住,没错。看马超和凉州军他们的意思,
不管能不能拿下交州的其他郡,对于南海,他们是怎么都想着夺取下来,一点儿没错,所以……己方守不住那地方,那就得说自己主公也不用去了,真的。所以看他们也是,没劝孙策什么,没多说啊。不过也是,这个江东军众人对自己主公派援军去交州,他们也都知道,
那是必须的,没错。对这个,他们都是赞成的,那也是。毕竟这个派援军没错,并且还不是他们的部曲,就只是自己主公一人的。他们也确实,没什么理由不同意不赞同啊,可不是。因此,孙策那么做,是没一个人反对的,反而可以说是所有人都赞成,那可没错,这个是……
毕竟还是那话,交州可没他们什么利益,他们家也都不在那儿。所以说自己主公不去,可却派了援军到那儿,并且十万人马,那还是他自己的。说起来不少人都心疼孙策的十万人马,可以说十万人马去了交州,那基本上就和全军覆没也没什么区别了,真的。最后肯定剩下不了几百了,那都多说了,真是。因此,连他们做手下的,都有心疼的地方,他们觉得就自己
主公的话,真就什么都不想?他们不相信,也许是,没那么心疼,但要说一点儿想法都没有,他们觉得还不是。关键这个不光说是自己主公自己的部曲,而且真心多,十万人马呢。可以说自己主公亲自过去交州,那么他自己的部曲,确实也不会说一下损失十万。当然了,
他肯定是损失最多的部曲,那不假,至于说其他的,就得说带着的几个将领,也包括谋士,他们平分了这个战损,那差不多,没错。所以说自己主公虽说没去交州,但是他可以说是损失了更多的部曲,以致于让江东军众人真就没什么话说了,正常。所以说之前还不都是很平
静,那是。哪怕凌操父子、宋谦、吕岱,也包括之后的全琮,他们是陆续回到了扬州,这个也一样儿是没有说让江东军众人说什么,一切都是在预料之中好吧,那是。对孙策对他们来说,可不就是。而几人到了建业后,都没忘了第一时间见自己主公,汇报自己郡的战事。而他们确实,没说自己有功,毕竟城池都丢了,他们可是没觉得是什么好事儿,那没错。但
却都说了,自己确确实实,那是尽力了,没错。可以说能做到如此程度,这个真就是他们最大的程度了,那是。再多的话,就得拼命了,那还不至于好吧。而对比,孙策其实也能理解。毕竟在他看来,自己要是他们的话,抛开江东之主这个身份,其实也就是说自己是大将,
所以是能比他们强点儿,但是除开这个方面,其他的确实也不说就一定超过了他们,那没错,所以……
第二七四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九)
真说起来,这个其实是各有千秋,真的。抛开孙策的身份不说,他本事一流,守城虽说没大经验,可不会弱,这个也是。因此,他肯定有超过其他人的地方,就交州那些个,他们是有不如自己主公的啊。但是同样儿,他们也有超过孙策的地方,那也没错,就是。不过怎么说孙策也不会去守城,而可以说他就算真去南海守城了,那么更得坚定马超他们夺取其郡的
想法,没错。他自认为还是了解马超点儿的,那是。所以说其人什么想法,孙策自认为自己知道点儿,是啊。毕竟一个交州,真说对凉州军他们重要的,其实也就是南海,而不会是其他地方。那么这个就简单了,说南海是马超凉州军他们必须要拿下的,而其他地方,和南
海还比不了。所以孙策觉得自己想马超应该挺对,对后者来说,交州就只占据南海,那么对凉州军就足够了。其他地方,他们宁可不要,可也必须要拿下南海。那么他们全力进攻那地方,必须拿下南海,这个孙策不觉得自己上去就能守住,而且一个南海,确实不至于那样
儿啊,那也是。所以说这个也是,守不住的话,那地方有什么去的,没错。就因为知道结果,所以孙策不想去,而江东军他们也没劝自己主公,都知道结果,没大意义。说起来要想让凉州军伤亡更多更大,这个怎么都能整,真是。如果说要真能守住,那么孙策肯定就义无反顾去了,那没错,肯定是啊。可他没去,甚至都没让己方谁过去,就只是让周瑜带着援军
去了,然后马上返回扬州,这个可以说是说明了不少问题,真的,一看就是啊,那没错。说起来还就是对南海已经没想法了,因为那地方总会丢,不过就只是说让凉州军损失多少的问题罢了。而孙策和江东军众人确实也都想过了,只要说凌操父子俩表现好,如果说真是不
错,那么肯定就能让马超的凉州军损失多点儿。毕竟可以说父子俩随便拿出来一个,那其实实力在己方来说都是可以的,尤其是凌操儿子凌统,那没说的,己方年轻一代的领头儿,而他们父子俩加一起,就只有说凉州军上大将,要就马岱的话,还真就超不过他们父子俩了,
可不就是。因此,虽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都知道,凌操父子俩一样儿是守不住南海,但是他们发挥好点儿的话,必然是要让凉州军损失多了,没错。而事实也证明了,那可没错。凌操父子俩的表现当然是不错,可受到在交州本地士卒的战力影响,这个确实就没办法了,真的。如果说那地方士卒和己方扬州本地人马一样儿战力的话,凉州军可能就早就没有士卒
了,马超早就得调兵来,那是。所以说己方士卒战力不行,这个影响太大,而且影响特别不好,那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可也确实得说,对此,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知道,可却什么都做不来,那没错,真是。因此,这个也就那样儿了,没办法啊。己方在扬州
士卒的战力,那还可以,这个是。但是在交州那地方的,实在是没经历过什么战事,因此真心也是没多大战力,如何能与凉州军士卒相比呢,真的。可不管如何,至少有一点没错,就是己方在交州的土著士卒战力不行不假,可他们却也得都拼了命了,那也是。所以说都是没剩下啊,除了九真和日南之外,其他地方的都全军覆没了,那是。因此,这个其实也算是
可以吧,没错。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是满意了,那没错,这个是啊。毕竟,那些个太守,没说犯错,表现也都可以,都尽力了。而这个对孙策来说,对江东军来讲,那确实是足够了,没错。再好,他们也是觉得奢求了,毕竟凉州军什么水平,他们是最有发言权,没错。而反而说在交州的那些太守、主将,他们却没有对付凉州军的经验,是啊。所以说这个也是,他
们能做到如此,那可以说是不错,那真是。毕竟对手是名震天下的凉州军,而己方交州本地的土著士卒战力不行啊,这个是根本。他们如何能与凉州军比呢,那是。可以说就己方正规军的战力,那都是不如人家凉州军正规军的,那是。这样儿的事儿,别指望孙策他们嘴上
说,这个基本上也不太可能。但是他们嘴上是不说,那没错,可心里确实是那么认为的,也是。如果说己方士卒的战力高,那就好了,肯定是啊。不过说起来也就是扬州来的可以,还能与凉州军士卒稍微那么抗衡下,不过也不如对方。而交州本地的土著士卒,这个更完蛋,
不用多说啊,战力怎么都不如对方。这个也得说,孙策看不上交州本地的土著士卒,那没错。可他却不能表露出来什么,那是。更不能说了,没错。别看这地方,自己手下都是扬州这边儿的,可他却很清楚,自己只要说了出来看不上交州本地士卒的事儿,那么过几日,交州本地的太守还有有的主将,肯定就会知道消息,没错。要说这事儿说出去了,就不是什么
秘密了,他们还能不知道?反正孙策是不相信,那没错。这个可以说自己说了,早晚就的让交州那些人知道,真的。他和马超所想其实差不多,或者说其实就一样儿。那就是,其人也都那么觉得,这个对其他人说出来的,就不能算是什么秘密了,真的。只有说自己知道的,
就只是自己一个人知道,孙策觉得那个才是秘密没错。所以说这个就看得出来,说到底什么才是秘密,就不能对人说的,那是秘密,他如此认为。而哪怕第二个人知道了,他这个和马超所想一样儿,那么之后也可能被第三个人知道、第四个人知道、第五个……话说那样儿
还能叫什么秘密?所以说其人也那样儿了,秘密就自己一人知道好,没错。哪怕说就只是第二个人知道,孙策也不认为还是秘密了,真的。当然了,他的秘密,真说起来一点儿都不能让别人知道的,好像也没什么。毕竟孙策和马超不同,后者那样儿,他是注定了要装着不少秘密,那太正常了。说马超没有秘密,那才不正常,真的。所以说相比之下,孙策的话,
他就真心没什么秘密了,没错。当然了,天大的秘密没有,但是自己的小秘密,那确实有。其实一想也正常,马超有,他自然也有,曹操也不会说没有。他们是不像马超那样儿,秘密太大,比较惊人。虽说马超实际身份这个事儿,说出来也没几个人相信,相信也未必都能理
解,但是只要有人真理解了,明白了,那么就绝对会吃惊、惊讶,这个正常,那必须是啊。曹操和孙策的话,他们确实是没有那么大秘密,毕竟他们可不是马超那样儿的穿越者,就只是本地的土著。可要说他们没点儿秘密,那肯定是假话,那不对。可以说两人都有,不过是不能和马超比就对了,那没错。而两人这个保密工作那倒是和马超一样儿,不会和别人说,
就只有自己知道,肯定是啊。而他们在这上,确实可以说就和马超所想也没差了,真的。都想着,这被第二个人知道的,那可很就算不得什么秘密了,可不就是。就只有说自己一人知道的,那才是自己的秘密。当然了,别人自然也有,而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的,曹操和孙策他们觉得才是真正的秘密。而不是真正的,那确实就多了,比如说就几个人知道的,这个
他们觉得虽说不是真正的秘密,可多少也算是,那没错。所以说这个确实,那可不就是了。所以确实,几个人知道的秘密,他们虽说不觉得那是真正的秘密,可确实,有很多人都觉得是,那也算,毕竟算是公认的了,没错。只不过他们还是觉得那不是真正的秘密,还不能算
是,可和大多数人,却都得妥协啊,那是,可不是。这个那些算是公认的,哪怕就是曹操和孙策,你让他们去挑战大众,这个肯定不可能。所以说他们心里那么认为,那都正常。可大多数人都不那么想,那么公认的,他们肯定也是妥协,表面儿都那么认为,这个也都正常,
那是。毕竟他们肯定在这事儿上也得跟着大家走,那没错。所以说就算是曹操和孙策,他们也不能免俗,这个该妥协的时候,还真是不会一直就想着自己那些。或者也可以说这事儿他们本来也没什么必要坚定,那是一点儿没错。如果说该坚定的时候,两人好歹也是当主公做老大的,因此,这个也少不了。坚持己见这个他们可都有过,不过就是最后要不要妥协,
那确实。当然还得是看清楚,而大多他们的坚持,其实证明了确实不是那么正确,那没错。可他们毕竟是当主公做老大的,那是没错。而且性格里也有那么点儿执拗在里,这个也正常。并且他们要保持自己当主公做老大的权威,可能在有的事儿上,哪怕明知道是错了,可却依
旧是要做的,哪怕最后有错误的后果。但是显然,那是他们能接受的,确实也是。他们有时候确实,可以说是“一条道跑到黑”了,但是却不得不承认,是曹操也好,孙策也罢,他们却都是一个合格的当主公做老大的,那可是没错。所以说后果是他们能接受可以承受的,
这个不错。如果说知道后果很严重的话,可以说他们真都不一定那么做了,真是。必须承认,他们有执拗的地方不假,可不傻啊,那是。做事儿都是利大于弊,主动做的是这个,那也不错。而真说做出来弊大于利的事儿了,那不是主动,或者说主动的话,也是没办法,不知道事情会变,就是。所以说这个,确实就得说,肯定曹操和孙策他们心里都有数,那确实。
所以说这个也是,真做出来弊大于利的事儿,他们肯定是被动的,不是主观的,不知道最后那样儿,那是。是啊,如果说知道的,他们会那么做?确实,主动那么做的话,真心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说被动的,那倒是了,没错。所以说他们都是做那利大于弊的事儿,而不
是说反过来了,那可不是。因此,这个也确实,那利大于弊的事儿,是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都会主动去做的,一点儿没错。做出弊大于利的事儿,那是被动的,或者肯定是有目的性的,有什么原因了,必须那么做,所以说这个确实,可以如此去讲,他们在这上面,都那
样儿啊。因此,在这上确实,那他们都那么做了,正常。所以说孙策清楚曹操最后对己方的态度,不是别的,不是其他的什么,就只是利益关系,大小。他们就要去做那儿利大于弊的事儿,而不是弊大于利啊,那是。所以这个也是,己方如何就真能让曹操和兖州军看到保住己方对他们是利大于弊,而不是那做了弊大于利。而就秘密这么一个事儿,在曹操和孙策
他们看来,这个自己的大秘密,那确实就是不能说的,不说利大于弊,说出去就可能成了弊大于利,那是。而对众人的妥协,他们认为几个人知道的,其实也叫秘密。这个曹操和孙策不会反对什么的,那是。这个随大流那就是利大于弊啊,而反对什么的,说自己的意见,
说自己的想法,那么最后就是弊大于利了,那是。因此,这个他们如何去做,真心是太清楚了,没错,所以说做利大于弊的事儿啊。
第二七五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十)
那必然是,没错。马超凉州军、曹操兖州军还有孙策江东军,他们可都那么做的,那是。所以这个也是,都那样儿啊,这方面。他们在这上,那从来都没什么区别,说是一样儿,那都没错。毕竟谁不是为了自己利益,好像真没有。哪怕你说是为了别人利益,可最后归根结底,还是对你自己有好处,那是。所以说这个趋利避害,那却是人之常情,那可一点儿没错。
所以说在这上面,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确实是没说有什么大不同,甚至就都一样儿,那是。都做利大于弊的事儿,这个才是,那没错。对几人来说,也确实是知道取舍,那可没错。利大于弊的事儿,基本上他们能做的,那确实也都做了,真是。不过还是那话,马超和
孙策,他们两个显然比起曹操来,那是更有底线啊。至少后者下令让兖州军屠戮徐州百姓,这事儿马超和孙策,他们可还真就做不出来。不是他们心肠不够硬,实在是对待百姓的话,他还没曹操那么狠,这个真是。并且两人真心不想留下个让人唾骂的骂名,而曹操的话,对
这个还不是说就必须没有。是,其人不是说一点儿都不在乎在意自己的名声,可确实,这个绝对不是他能决定的,曹操如此认为。所以自己也只能说是都尽量做好了,那是。就像当年徐州的事儿,自己从来没后悔过,要不就不做了,真的。可自己也知道,自己名声在徐州,那基本上是没了。并且这么多年来,凉州军细作,实在是太可恶,总是在那儿宣传这个,所
以也真是,让自己头疼。可以说自己除了说在徐州的名声不好之外,其他的州郡,那还是可以的。不如马超,可也没说就比其人差距大啊,可不是。曹操心里是承认的,他觉得自己不少地方,那可真不如马超,这个是,那都正常好吧。但确实必须也得说,自己和其人差距
没那么大啊,可不是,所以说自己是不是,并不是就比其人差距很大,大多的地方,不如对方的地方,那没错。有不如其人的地方,那是不假,可差距就很大吗?那绝对不是啊,哪怕曹操是有不服马超的地方,可确实,这个其人有不如对方的,他心里是承认的,哪怕嘴上
不说什么。是,嘴上不说,这个都正常,可心里还是有想法的,那是。就像曹操嘴上不会说自己不如马超,可心里承认,其人可有不少地方,那都超过了自己,没错。嘴上不说,可这个却是事实,那没错,曹操清楚,兖州军众人也知道。就马超和凉州军,他们也不是不知道,确实了解啊。而他们更知道,自己主公那个性格,当然基本上当主公做老大的,其实也
都那样儿,没错。自己有什么错误,想他们亲口承认,这个基本上是不要多想了。确实,你说他们能知道自己错了,能去改错,可就不会亲口认错,这事儿在他们当主公做老大之后,那就没了,可以这么说。很正常,毕竟有谁能在手下人面前那样儿,认错什么的,不是没有,
但是说实话,确实是少啊,真心没多少,那不假。至少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肯定不是了。三人都是不会在手下面前说自己错误的,不过却是能认识到,然后再改了,那是。当然了,不管如何,这个一样儿是可以归纳在他们都去做那个利大于弊的事儿,而不是弊大于利了,没错。这个在手下面前不承认错误,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事儿,那可真是,所以……
这个也确实,那是。都那么做了,正常。都为了自己,为了己方,可不就是那样儿。这个是,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都那样儿,那是。所以说到时候去灭江东军,对马超对凉州军必须的,那么做了就是利大于弊。而对曹操对兖州军的话,他们也是要看怎么利大于弊,怎么去做。所以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一直都是致力于让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改变想法,看到保住
己方,那才是利大于弊,那就足够了,真是。当然了,这个不管怎么说,确实是难,甚至就达不到啊。一想也都正常,那是。可以说都那么做的,都是。马超让大军在合浦安营后休息,毕竟这个江湖规矩明日才开始试探性进攻,今日只是休息,那没错。他是没那么着急,
哪怕都想着早点儿回长安,都没错。可就最后一个郡了,就那么几个县了,对马超对凉州军来说,怎么都是小意思,那是。所以拿下这么一个郡,确实就只是时间问题,真的。对马超对凉州军来说,都是那样儿,真的。如果说他们要连合浦都拿不下来了,可真就完了,没
错。所以说这个有什么拿不下来的,真是。对马超来说,对凉州军来讲,就这么最后一个郡了,那是。这么最后一个郡己方拿下了,那就可以回家了,没错。对马超来说,就是那样儿。他是想早点儿回去,可不是说那么着急,无非就是那么几日罢了,是啊。早了晚了,对马超来说,真都不是什么问题。可以说自己就算是再着急,这个己方也早不了太多时日破城,
能早那么两日?三日?马超觉得多说了,也许就一日,那是。所以说他都不指望太多,就只是说让己方正常发挥,其实就是。毕竟胜利可就在不远处了,那没错。因此,就马超也清楚,越是这个时候越关键,而越是关键时候,那越是要小心谨慎,可一点儿都没错,那确实
是。所以其人怎么都是着急不来啊,那是。对他来说,这个也不是着急的事儿,确实不用那么急了。己方按部就班破了城池,最后拿下合浦,那就比什么都好。自己休息个两三日,就能带着崔安、郭嘉、马岱和马焕他们回去了,那是。至于说剩下的士卒,自然也都留在交
州,没错。并且也得说,己方在夺取了合浦之后,基本上也不会剩下多少人马了,这个马超知道,所以别说带回去了,留下守城估计都不够呢,真的。当然了,缺少点儿人马,他也不觉得是什么大事儿,在这儿征兵也不是不可以。而且以己方财大气粗来讲,征兵什么的,确实不算事儿啊,那是。马超不那么在乎在意钱粮物资,那真是,没小气什么的。可他在意
在乎己方能不能夺取这个郡县,没错。只要说己方拿下郡县,那就足够了,没错。这个可以说不难,己方只要有足够的人马,那就没问题,如今这样儿。是啊,己方人马少了不假,那确实是。可也是,拿下合浦,他是觉得还没问题的,毕竟这地方人马也才三万人,那是。
是全郡三万人,而不是某个城池三万人,那可不是。在马超的印象中,江东军的地盘儿上,也就是建业,那地方肯定超过三万人马守城了,而其他的地方,真心就没有了。除非说你一下就派了很多人马去,那确实,肯定就变了,这个没错。可你不增加人马的话,想一个城池守御人马超过三万,就江东军这儿,马超是不知道还有。你看己方的常山真定,那地方也是
赵云和典韦他们收拢了人马,最后才来四万人的。他们要是不收拢常山其他县城人马的话,确实就没那么多人了,是啊。可常山实际上比四万人可多,那没错。要不然的话,赵云和典韦他们也不会那样儿,真心不会啊。就得说他们在真定拿出来四万人守城,而其他县城,却还有人马防范着兖州军,哪怕确实,那是没多少了,不假。最多也就是三千那样儿,那确实
是。可必须承认,哪怕就三千,真心也不少了。就是拿到交州这儿来,确实就挺多了。交州这地方,本来土著的士卒就不少,再加上孙策派周瑜从扬州带来了十万人马,那可真是多了,没错。所以说这个也真是,交州这地方,你说来个三千人守城,那县城都属于是人马挺
多了,所以说真心是不少了,没错。要多少是多啊,马超是这么想的。在他看来,三千人马,那真心是挺多了,可不就是。是再多的话,也不是没有,那真定不就是四万人守着吗,可你能和治所比吗?那确实,一般般的郡县,可就不能和一个郡的治所比了,没错,确实啊。
一个郡的治所,那是太守府说在地,甚至是州牧府所在,因此,那地方人马还能少了?肯定少不了啊,那是。可以说不会少,反而还多了,那是。所以说其他的县城,那确实不能和一个郡的治所比啊,那没错。一个郡的治所,基本上都是守御人马最多的,那没错。而其他的县,那和郡治所还是不能比的,确实。并且各郡的太守,他们要真想好好守城,确实也是
能调兵过来到治所,然后守城。话说真定不就是,赵云和典韦他们想好好守城,就直接调拨了四万人马在真定,抵挡着兖州军。当然不是一下就拿出来四万人马到真定,而是加上真定之前的人马,这不就正好四万人了吗,所以……确实,这个真心不少,绝对不少。可也得
说,兖州军人家来进攻的人马更多,一下就来十万人,并且是曹操亲自带兵,这个很重要,没错。如果说兖州军就只是来五万人马,十万的一半,那么赵云和典韦他们两人还是有信心说用四万人守住城池的。可人家一下就来了十万人,这个确实,那真心不少,破了他们四万
人马守着的城池,确实是可以的,没错。他们凉州军战力高不假,可人家兖州军也不弱好吧。并且人家可是十万人呢,这个绝对不是说是凉州军两点五倍的比例能说清楚的,那不是那么简单啊,确实。就像在战场上来说,确实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那可真不是。所以说兖州军十万,凉州军四万守城的,不是说前者是后者两点五倍那么简单,真的。如果说
真那么简单的话,这个兖州军未必就真能破城。毕竟进攻那一方是守城一方人马的两点五倍,确实不那么容易就破了城池,主要是看双方人马到底是都有多少,没错。这个其实有道理啊,那是。所以说凉州军有四万人马守着真定,兖州军十万人,这个乐进带着他们就破了
城池。当然凉州军战力是强,那不假,可兖州军他们弱吗?显然不弱,并且人马那么多,十万人啊,比凉州军多太多,没错。不是说两点五倍那么简单,真不是。那么没错,具体这个数字的对比,那是两点五倍了,可没那么简单好吧。数字倍数是那样儿,可数字上的差距,
那真是很大啊,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可以想到,两军的差距了,这个凉州军人马数量怎么都比不上兖州军,这个是事实。因此,最后人家兖州军破了城池,而不是说你凉州军守住了城池,不是。马超让己方人马在合浦城外休息了一夜,应该说实际比这个还多,毕竟他们可不是晚上才到的这儿。但是那时候,显然不至于一下就睡觉,但确实,都休息了,没错。
今日就是己方试探性进攻的第一日,马岱是早已摩拳擦掌,都知道,这个就是己方攻略交州的最后一个郡了,九真和日南,那确实不是己方想要的,没大用,要了还更多麻烦,弊大于利啊,那是。因此,马岱也不是不清楚,那地方真心是没什么占据啊,两个郡而已,己方
可并不一定非得要吧,那是。因此,就少了那么两个郡,其实也都无所谓了,真的。反而多了那两个郡,真是给己方找麻烦。
第二七六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十一)
所以说那两郡不占就对了,怎么看怎么是,那没错,确实啊,马岱也都那么想。这合浦就是己方占据交州的郡的最后一个了,第五个啊。其他地方,交州己方占据的五个郡,确实不是九真还有日南能比的,那没错。如果说己方占据两郡也依旧是利大于弊的话,自己主公早就再调兵过来了,占据两郡啊,没说的。但是显然,自己主公确实是早就放弃了,那也没错,
可不就是。一想也正常,那两个地方,确实有和和没有,肯定后者更好,对己方来说是啊。所以说别去占据九真和日南,那对己方才属于是利大于弊,没错。占据了之后,就真成弊大于利了,真的。那样儿的事儿,确实也不是马超和凉州军会去主动做的,那还绝对没有啊,
就是。所以说马超那么做了,不对九真还有日南有什么想法,那是。说起来要是真有,那确实也不会是如今这样儿了,可不就是。现在这样儿,他只要让凉州军拿下合浦,再休息个两日,就能带着崔安他们几个回长安了,是啊。那样儿的话,确实怎么都是马超所希望的,
没错。拿下合浦之后,那一切就都好了,就是。到时候在交州的战事,那是暂时结束了,马超觉得也可以说是彻底结束了,基本上自己很难说再来这个地方,真的。所以说这个结束,也许就是永远,真是。不过那都不重要,交州作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反正在这个时代绝对倒数第一的州,他是真心不爱来这儿,那可真没错。可以说马超很多事儿都不习惯啊,真
就不如在北方好。如果说交州哪怕是北方的州,马超也是觉得能比现在强啊,真是,所以……可以说其人怎么都适应北方的气候,那一点儿不假,但是却不适合南方的气候啊,那是。作为一个北方人来说,马超就是如此。其人老家司隶扶风茂陵,确确实实是北方。之后
又在凉州军那么多年,最后从陇县又迁到了长安,可以说马超一直都在北方混,也可以说其人重心都放在了北方,那是。哪怕占据益州,占据荆州,可以说马超一样儿是很看重,不过确实,其人的重心依旧是在北方,而不是在南边儿。毕竟兖州军可以说也是北方的,因此,
这个……马超对付兖州军的想法,那是一直都存在,尤其曹操都把忠心转移到了北方,这个更是。对付江东军的话,他是觉得没大问题,就是。灭对方,那不过是时间问题,但是灭兖州军,怎么都不容易,那是。虽说这个也能说是时间问题,但却不是灭江东军能比的,马超和凉州军都清楚,没错。对他们来说,这个肯定是,就得先灭容易灭的江东军,最后再说
对付兖州军的事儿。马超和凉州军他们是怎么都不会说先灭兖州军,之后再说灭江东军,那确实不会,就是,所以这个……还得是先灭江东军,然后再说灭兖州军了,那是。可马超绝对不会说为了灭江东军,就直接迁自己老家什么的,那真不会。所以说他家还在长安,那
地方不光是凉州军的大本营,以后他们一统了天下,长安确实就是新王朝的都城,一点儿没错。还是那话,在马超眼里,也是更多凉州军众人看来,大汉已经没有其他的地方,比长安更合适作为都城的了,那是。所以说在马超和凉州军那儿来说,确实长安必定成为他们一统天下之后新王朝的都城,可不就是,所以……当然了,不管怎么说,这个前提都是一统了
天下之后,再说这个!那没错,必然啊,肯定是。而对马超来说,确实是能讲,这个是时间问题,那是。对他来说,确实就是早晚。而灭江东军的话,马超觉得是能早点儿,己方整好了,那就是三五年的事儿,真心不多。但是灭兖州军,这个确实,就真是不一定了。十年是,那么超过十年,其实也是。两个三年,估计不行,两个五年,没准还可以,确实是这样
儿。不过不管怎么说,马超都想着早点儿一统天下,因为己方的大敌,北方异族,他们会给己方多少时间?确实,他是从来都不认为北方异族有什么好心就是了,真的。也许己方灭江东军的时候,对方未必就会南下,那不一定,毕竟不是他们能获得最大利益的时候,那不
是。可己方灭兖州军的时候,那北方异族不南下?不大举南下?这个他们没什么动作,马超第一个就不相信,真的。所以说对方会趁那个时候南下,都正常。大举南下,其实也更可能。所以说到时候,那不是己方再灭兖州军了,就是要全大汉的势力统一战线了,真没说的。
这个是必须的,以前马超没想那么多,不过这么几次,他却都是这么想的,因为如此,那是势在必行啊,可不是。这就是那时候的大势,一点儿都没错,必须的,那是。说起来马超就怎么都不会去进攻兖州军了,就是要统一战线,去对付北方异族,没错。他也知道,靠着自己一方,那是没办法对付北方异族了,但是大汉所有势力统一战线,确实是可以和对方一
战啊,那是。哪怕结果其实还是不好预料,可不得不说,增加了很多的胜算,那是。这个一想,其实就够了。有总比没有好,这个聊胜于无,肯定是啊。对马超来说,他是怎么都希望看到统一战线的,而不是其他的。己方能胜了,靠着统一战线,联合到一起的胜利,那也
行啊,至少马超不会有什么不知足,真的。可以说只要能胜了北方异族,那么也别说到底是靠着哪一方,其实都是大家的联合,统一战线的功劳啊,那是。就只靠着一两方,这个马超确实觉得不会胜了,反而最后是要败,那没错。就如今的话,现在来看,确实是那样儿啊。
没办法,谁让人家北方异族的实力强呢,这个真是,强太多,实力差距啊,没办法。就得说让他们实力减少点儿,然后大汉所有势力统一战线,如此,马超才觉得有和对方一战,最后还胜了的大希望。就只靠着己方和兖州军,哪怕再加上个江东军,如此实力也不如人家,最后能和他们一战不假,可却没多大的胜算啊,那是。对马超来说,不光是没那么大的胜算,
最后倒是人家胜利的几率大,可不就是。所以说他是一点儿都不想那样儿,没错。因此,这个削弱对方,然后己方统一战线,那是势在必行,没错。削弱对方了,这个是让对方在实力上损失,对己方,对大汉这一方,那都是好处。而且只要北方异族大举南下,那么大汉这
边儿必须统一战线,一起对付外侮,这个必然,那没说的。马超很相信这个,统一战线的达成,可以说有这个基础,或者更准确来说,大家有着共同的利益,那就是对付北方异族,这个太重要了,没错。而没这个基础,没有共同的利益,话说何谈有什么统一战线啊,就是。因此,正因为有,所以马超自然是觉得没问题,那是。不过怎么说呢,到时候想一下就统一
战线,那还没那么容易,所以带头儿的,那肯定还是缺少不了啊。到时候的话,马超觉得己方可能很大程度上要当这个带头儿的。当然了,哪怕说就算是曹操兖州军他们相当,马超都不会说和他们争什么,确实。毕竟对其人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肯定不是这个所谓的“带头大哥”,而就只是胜了北方异族,哪怕没胜,可却逼退了对方,那么其实这个也可以
说是另一种胜利,真是。不过这个到底如何,谁都不知道啊,那没错,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了。不过马超所想,肯定都是对自己对己方,对整个大汉都是好事儿的,那没错。确实,他觉得己方损失了无所谓,不至于说全军覆没就行。可付出了一定代价,就不能让北方异族
好过,那么就够了,真的。他宁可是用己方不能一统天下,来换北方异族的伤筋动骨,当然了,这个事儿也许是他们凉州军不用那样儿,但是这个也确实不好说啊,那是。所以说马超是有取舍,那没错。而显然,他那样儿,凉州军真那么样儿了,确实就是曹操兖州军乐于
看到的,没错。如果说江东军还在的话,马超没带着凉州军灭他们前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了,那么还是那话,孙策和江东军也会是觉得那样儿更好,真是。不过很大可能,那时候江东军已经被马超带着凉州军灭了。可以说他们灭江东军的时候,北方异族确实未必就有什么动作,这个正常,毕竟不是那么符合他们的利益好吧。但是马超带着凉州军大军去灭兖州军的时候,
这个可以说北方异族很难没有动作了,就是,而且很大可能,很大程度上,那就是大举南下,没错。这个己方去进攻了,关键是去灭兖州军了,如此的大举进攻,不说主动己方全力,可基本上,确实是要尽力。而这个时候,北方异族只要不傻,他们就知道,这个就是机会,
那绝对的大好机会,没说的。可以说北方异族里没顶级谋士不假,可没有顶级谋士的他们不代表都傻。是,真说起来这个谋略什么的,他们可不擅长,这个还得说是汉人,那没错。可人家真正实力在那儿摆着,这个可以说谋略大多都不好使了,因为人家是绝对的实力,这
个你得承认,是事实啊,那没错,所以这个……北方异族,你可以说他们是没什么谋略,可却绝对,他们不傻好吧,那是。所以说看到了机会,尤其还是大好机会,如果说他们不把握住,那么也不是他们了,真的。可以说这个该有的一定会有,那没错。这个北方异族大举南下,在马超看,那就只是时间问题。他是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可不是说对方就不那样儿
了,那个几率就和没有好像也没太大区别,真的。可以说几率小得可怜,那是,所以……马超对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应对,那确实,一直都有。也别说是他,就曹操和孙策,他们也都有,有自己的想法。就算是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哪怕就是富商巨贾,问问他们,其实都
有应对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这个事儿,怎么说,对策吧,差不多就是那样儿。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他们就统一战线,一起对付北方异族,这个是必须的,那是都不用明着就达成的共识,确实。他们太知道了,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还能干什么来?所以说不全力抵挡,那不可能啊,
就得统一战线,全力阻截对方……马超能想到他们的那点儿想法,他们自然也都知道马超所想。其实应该说只要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了,那么这个确实,怎么都不是凉州军一方的事儿,那没错。北方异族那可不是为了对付他们凉州军,要只是那样儿的话,大汉除了凉州军之外的势力,那绝对是能松口气。可显然,那可能吗?确实是不太可能,就这样儿,那是没错。
所以就得说,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这个可以说绝对就是大汉所有势力最团结的时候,也对,毕竟那时候再不团结,可就真是要出事儿了,还是大事儿,不小啊,没错。没谁想着自己的大利益一下就损失了,得到不了什么好处,反而都是不好的。这个对马超对曹操,乃至于说
是对孙策,那确实都是。对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那可也都是那样儿,确实没错,所以这也是,需要他们联合。
第二七七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十二)
大势所趋,那没错。事情到了那个地步,你必须那么做了,那确实也是不错。不用马超和凉州军特意去说什么,这该联合到一起的势力,那肯定是要联合的。可以说除此之外啊,就没有其他的出路了,真的。还有什么出路?投靠北方异族?显然在他们大举南下的时候,是没有势力那么做的。说投靠他们,只有说大汉的土地沦陷了,那真就没办法,肯定有势力为
了自己的发展,哪怕是背上骂名,也一样儿会投靠北方异族的,这个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真说起来,是很有可能,甚至真就那样儿了,也没什么是吧,那没错。你要说马超凉州军,他是不会带着凉州军当汉奸,但是其他的势力呢?这个真心就保证不了了,没错。那
是肯定有当汉奸的存在,不用多说了,都正常啊。虽说马超是不想有,可架不住必然有那样儿的好吧,确实。所以说就得指望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被大汉的势力给阻截住,那是比什么都好。他都认为这个己方一统天下还好,真的。自己宁可放弃一统了,也得让北方异族不好
过,真的。马超有决心,这个一点儿没错。对他来说,要没点儿破釜沉舟的狠劲儿,真心也对付不了北方异族啊,真是。毕竟人家实力强,哪怕说明年能让他们来场人为的瘟疫,可却不得不说,人家实力依旧是天下最强,这个没错。实力在那儿摆着呢,你弱对付人家实力强的,这个确实是不好赢,那是。以弱胜强,这个有争议,有人就认为胜的那个怎么都是强
的,而不是弱。这个怎么说呢,争辩这个没太大的意义,真是。至少有一点没错,就是马超凉州军实力真心不如北方异族,这个一点儿没错。还是那话,那样儿啊,他们加上兖州军再加上江东军,实力都不如北方异族,那是。因此,这个不得不说,到底还是人家北方异族
实力强,而大汉这儿实力就弱了。但是如果说明年瘟疫成功,然后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时候,大汉这边儿统一战线,那么整体实力就算是依旧弱了北方异族,可也绝对不会说比对方弱很多就是了,差距没那么大啊,真的。因此,就得说,以弱胜强,最开始怎么都是前者弱
啊,实力上面。所以说这个是吧,至少实力没人强,你问马超,他就没什么信心。说起来在大汉地界,和兖州军战和江东军战,可以说他都没怕过什么,并且一直都有信心啊,那是。但对上北方异族,可以说马超就真是没什么信心了,这个就得靠着削弱对方的实力,然后大汉这边儿统一战线,那没说的。这么做,那怎么都是有用,确实。毕竟那统一战线,有问题
是不假,可总体的实力,那怎么都比自己一方强啊,真的。其他方面,就得看到时候具体都如何了。自己一方对付北方异族,那没信心。哪怕就加上兖州军,马超也一样儿想法。可统一战线了,那确实就不一样儿了,不同了,没错。怎么统一战线实力都在那儿摆着呢,那
是。己方加上兖州军就再加上江东军,这个实力也不如人家北方异族,那是。可己方加上兖州军再加上江东军再加上大汉所有的势力呢?这个组合那肯定更强,没说的,确实。所以说马超是更多都觉得好,那怎么都是利大于弊,没错。所以说这个到时候,北方异族大举南下,大汉所有势力统一战线,那就是势在必行。所以说太有必要了,必须那么做,联合在一
起啊,肯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那都得那么做,没错。这个都是去做那利大于弊的事儿,可是不错。所以联合到一起,统一战线了,必须必然。合浦郡治所合浦县城,马超让马岱带兵第一次试探进攻。反正这么一次的话,第一次试探进攻基本上能看出来都看得出来。能看到的,那自然也都会表露出来,没错。可以说合浦这地方没什么秘密,士卒的话,和之前其
实没大区别。也就是谢旌,当然了,其人本事是有,那不假,可却不是交州本地太守最强的那个,也就是中间啊,那是。也就是说,谢旌本事是有,可他在交州七个太守里面,就只能排第四个,总体的实力来说。那么其人前面有三个,后面也有三个,他就是中间那个。真
说起来,谢旌本事够,那肯定没错。而综合实力超过他的,其实就是凌操、全琮还有吕岱,就他们三个,综合实力是超过了谢旌,那没错。而宋谦、李异和谭雄,真说起来,他们比谢旌的话,其实还差了那么点儿,那是。宋谦不是没本事,可这么多年下来,其人太懒,以致
于这个本事确实没什么大进步,没错。很正常是吧,人家这么多年,他们是有进步,那不假。人家知道努力啊,关键还没那么懒是吧,这个没错。可宋谦呢,其人不是不知道努力,可确实,懒啊,这个是根本。因此,他其实没退步,就已经挺好了,真的。就这个还得说是其人真心靠着努力成果,懒归懒,可总体来说,知道努力,没错。如果说连这个都没有了,
一个不知道努力的宋谦,那么其人必然是要退步,真的。而那样儿的话,可能孙策就不会让他再当太守了,真是。可其人如今依旧是本事可以,还是能排在江东军靠前的位置。并且是元老,而且虽说不是孙策嫡系,可忠心足够并且有自知之明。就只是懒了点儿,所以说当
太守的话,除非还能像交州那样儿,江东军一下多了七个郡,要不然的话,太守那是轮不到他了,没错。所以说孙策很大可能,还会依旧是重用其人,那没错,但是排在他前面的,确实也有几个,那确实也是。不说扬州的那些,就说交州的几个,凌操父子是,全琮也是,
就算是吕岱和谢旌,他们却也都是,没错。而且自己主公什么样儿,这个宋谦知道啊,他很清楚,那是。可以说在自己这些人部曲都没补充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他确实不会带着自己这些人出征就是了,没错。那么这个数量到底是多少,宋谦觉得至少得一半,那是。毕竟人少了,你就带着他们一起出征,这个也不顶什么太大作用啊,真的。所以说他觉得那一半的
人马,那都算是最少的了,真的。当然了,再多的话,并非就不一定。而且自己主公不选择带着从交州来的,就只带着扬州那些人,其实足够了。是啊,之前不也是带着那些人吗,那确实够了,没自己这些人什么事儿,那是。所以说可以那么认为,自己主公其实也不需要,
说非要带着自己这些人,没错。如果说自己这些人把部曲都征好了,补充上来了,那么另说。可这个没有人马的时候,就得说不用,那是。一想也正常,那没错。如果说不是那样儿的话,确实是有点儿不正常了,没错。宋谦没说自己就很了解自己主公,但是该知道该了解的,他觉得自己都清楚啊,那是。所以说除了个别他觉得是自己主公内心深处的秘密,那他
不知道之外,其他的,他没觉得有什么就真是一点儿都不了解的,那也是。毕竟在自己主公手底下做事儿都多少年了,真是太多了,没错。宋谦确实是江东军一个元老,那不假。其人虽说不是孙坚时代的人物,可孙策一开始刚当主公的时候,其人就已经投靠江东军了,那是。所以说其人是元老啊,那不可就是。宋谦的话,真心是超过了其他很多人,那都没错,
是啊。所以说孙策重用其人,宋谦第一就是元老,忠诚也够,本是可以,就这个懒点儿,其他的都还好。不过孙策也不是不知道,人哪有那么完美的,没错。谁不都得有点儿缺点,那是。宋谦虽说不是什么完美的人,那绝对不是。可必须承认,在其人身上,你还真就找不
出来再大的毛病了。所以说这个懒啊,真心是其人的一个大毛病,孙策就如此认为的。当然了,在宋谦自己眼里看,自己如此,难道就不好?自己享受多点儿,那有什么错了,真是。所以说这个也是,他不觉得有特别特别不好的,可就别人都没认为好啊,这个也确实是,没
错。懒在宋谦自己看来,他确实是没觉得更大不好。是,有时候其人也觉得不好了,那没错。但是在外人来看,也是没谁就觉得好,那确实也没错。毕竟这个懒,他们是觉得要不得。有人的话,确实也是觉得自己都不能那样儿,那是不怎么好。但是有的人,他觉得自己倒是无所谓了,可看不惯别人,这个真是。因此,这个也是有自己可以那样儿,但是别人不行,
如此样儿的人,也有啊,那确实正常。毕竟什么人,其实都有,这个是。如果说前者的话,那倒是还都可以,是不错。但是到了后者,这个真是,那不怎么样儿,确实,双标啊。对自己是如此,然后别人的话,就看不惯了,这个也确实是让人感觉……反正大多数人都不那么
喜欢后者吧,正常,那是。而前者的话,那可以说算是典型对自己对别人,那都比较严格的了,没错。后者的话,那绝对是宽以待己,而是严格对别人,那是。所以说大多数人还是觉得前者挺好,至少比后者强。从宋谦那儿来说,更得是前者了,那是不错,后者的话,这
个倒是对他们自己轻松……马岱带兵试探进攻,确实是感觉到了,到底说谢旌在之前几个太守里,他本事能在第几。还真是,他所想和事实都一样儿了,确实谢旌就比宋谦强那么点儿,但是其人却不如凌操父子,不如全琮,也不如吕岱,那是。这个马岱自然是非常有发言权,没错。他是和几个太守,那都真正对过,那没错。凌操、全琮、吕岱、谢旌,最后是宋
谦。如果说他还能对付李异和谭雄的话,就更知道交州七个太守的水平了。可以说李异还有谭雄,两人本事是不错,都是二流水平的将领,那不假。但是他们两人在交州七个太守里,确实这个综合实力那是排到最后的,一点儿没错。两人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啊,那可真是。
所以说马岱是没见着,也确实是没什么机会,就在交州是真没有什么机会对上了,没错。至于说以后的话,凉州军一定会去灭江东军,但是到底说还能不能对上李异还有谭雄,那这个真是,不一定了,没错。毕竟江东军的话,其实人也不少,那是。所以说哪怕去灭他们,
可未必就真对上所有人,那不是。这个确实,一样儿会有人你对不上,甚至根本就见不着,也正常啊,那是。不过最后随着江东军要走向败亡,这些人也是,就成为了败军之将,是成为真正败亡一方的将领。但是马超所想很简单,他们只要不明着反叛己方,那么己方就不会对他们斩尽杀绝,这个肯定没错。马超不是曹操,他对孙策,最多咔嚓了孙家嫡系的血脉,
这就完事儿,其他的,他都觉得没什么了。而那些将领,投靠己方的,己方都收着。不投靠己方的,只要不明确反己方,那么都让他们走,无所谓。毕竟马超清楚,他们不投靠己方,基本上也不会有谁真就去投靠曹操兖州军。可以说孙策死忠的,基本上都能给他尽忠,这个
是能做到。但确实,很难,那没错。并且还得说,不是谁都死忠孙策,哪怕是他嫡系也都一样儿,嫡系并非死忠,但死忠一定是嫡系。
第二七八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十三)
也就是说,到时候你的嫡系,未必就死忠于你,确实最后不一定了。但是能给你尽忠的,死忠于你的,哪怕你不把其人当嫡系,没那么做,但事实就是,对方死忠你,就该是你的嫡系,如此。孙策知道,自己嫡系的人,那是不可能最后己方彻底败亡,己方彻底被灭,他们都尽忠,这个不是绝对的。嫡系的人,不是说他们都给自己尽忠,那才能叫嫡系,那么样儿
的话,不到关键时候,上哪儿一定看得出来的?所以说确实不是那么划分的,没错。所以这个嫡系未必都能尽忠,但是尽忠的人,基本上肯定都是嫡系了,不是嫡系还能给他尽忠的,孙策觉得也没几个,甚至都没有了。是啊,自己江东军他们都什么,自己还能不知道?真说
不是自己嫡系,最后还能说给自己尽忠的,那么能有一个、还是两个?真是两个,他都觉得多说了,一个真都不少了,真是。甚至就一个都没有,给他尽忠的,是嫡系的人,而不是其他人……孙策没说指望这个,他也没觉得有什么大用,那是,所以说也确实是没错,那……
孙策没想着说多少人给自己尽忠,他没觉得那样儿有什么大用,真的。还不如说活着的时候都效死命,己方败亡了,被灭之后,他们怎么样儿,自己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是吧。所以还是己方没被灭之前,都拼命了,那比己方被灭后尽忠强,这个就是孙策的想法,也正常。是啊,他是当主公做老大的,更现实,没错。对孙策来讲,说起来这个己方被灭,你再尽忠,
他是觉得没大用。除了说是能显出你自己来,对己方来说,真心是没什么意义了。但是在凉州军来灭己方的时候,你和他们都拼了,这个他是觉得很好,那是。这个就好比说孝顺父母,肯定还是活着的时候,尽孝就可以了。等父母没了的时候,这又这个又那个,其实没大
用,那更多可能就是做给别人看的而已,真的。所以说到底什么才有用,你自己心里有数,没错。有个漫画其实挺有意思,讽刺意味比较足。老娘活着的时候,就给她一碗饭,然后什么菜都没有,这个就是生前的写照。等老娘去世了,这在老娘供桌上摆满了吃喝,这不就是
表面文章,做给别人看的,讽刺不小啊。就是,所以真心没大用,你自己在之前都什么样儿,你自己最清楚,别人也不傻,也都能知道,所以……这个东西你自己心里有数,真要就认为生前不用尽孝,然后没了之后,再让别人看,那可真是,不用多说了。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人,那是唾弃这样儿的,没错。是,有和他们一样儿的,那不假,毕竟这个事儿,那不是
一件两件了,所以……孙策肯定不是那样儿,他更希望己方众将,当然也包括谋士,他们都能说在关键时候和凉州军拼。确实不是说己方被灭,再尽忠什么的,那也真不是孙策想要的,没错。对他来说,肯定也是所有人都在凉州军过来进攻的时候,尽力去拼,那就是他觉
得最好的,没错。而不是最后在谁尽忠什么的,确实孙策觉得那都没什么大用啊,可不就是。你说己方都已经被灭了,这个你再尽忠什么的,能说明什么?他觉得除了说明你自己之外,真心就没什么了。当然你要真那么选择,孙策肯定他是觉得看不到了。己方别灭,自己败亡,怎么自己都不想活,所以这个……他不惧死,不过确实,自己不是死在沙场上,终究
遗憾啊。这个是,毕竟说起来孙策其实是个武将,那没错。就因为当主公做老大,所以说手下人也不让他去单挑什么的,那是。要不然的话,其实是想做一个纯粹的武将,如果说不是当主公做老大的,那真没错。可他第一是当主公做老大的,然后再说别的,那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就他愿意去和别的武将单挑,那不假,可手下人谁能让啊,都拦着不让,没错。
毕竟孙策和曹操和马超都一样儿,都一个级别的,当主公做老大的人。兖州军和凉州军,他们在这个事儿上,那没区别,都不让自己主公去单挑,去带兵攻城什么的,那都没有。对他们来说,那真是太危险了,一点儿没错。因此,他们就怎么都不会说让自己主公那样儿,
真的。以前的话,马超还和别的将领单挑过,可那也只是以前罢了,以后的话,那就再也没有了,手下人是不会让的,没错。这个是根本,他们不会让自己主公再那么做了。以前的是历史了,那改变不了,但是以后的,确实就再也没有了,那是。改变不了历史,但是却可
以创造明天,那是。作为改变不了的历史,自然就是自己主公和武将单挑这些,那没错。可确实,可以去创造明天,那一点儿没错。这个不在于别的,就只是手下人一点儿都不让自己主公那么去做了。所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个道理他们还有什么不懂的。怎么都不会说让自己主公再那么做,真的。你想单挑,那有那么多武将呢,是吧。你想带兵攻城,
那也确实,还是有那么多武将啊,是吧。所以说这个没错,你当主公做老大的,在战场上,想做什么,并不是说就一定要自己做,确实是有那么多手下呢,可不是。单挑有武艺高的将领出阵,而带兵攻城,每一方也有自己的主要将领,去带着士卒攻城,那可不就是,所以……
有将领做了,怎么都不需要主公上啊,那是。可以说除了说必要的事儿,是必须他们过目处理的之外,其他的,尤其是在战场上,那手下人都不会说让自己主公去做什么,那是。是,他们也都知道,这个自己主公真正上了,那么对己方的士气,可以说直接就能提到很高的程
度。可说实话,那个和自己主公的安危一比,真心就不算什么了,没错。毕竟那提高士气是可以,但只要自己主公一受伤,那么士气肯定大跌,而且影响是真没什么好的,那是。所以说手下人谁敢让自己主公去和武将单挑,甚至带兵攻城,那真是开玩笑了,显然是不能那么做,没错。对他们来说,这个暂时最重要的,也就是自己主公的安危了,那没错,所以……
马岱带兵试探进攻,他是看到了,谢旌比苍梧那儿的宋谦强点儿,可他不如凌操父子、全琮和吕岱,这个也是。不过虽说这样儿,但是他可没敢说小看谢旌半点儿,那真没有。对马岱来说,必须承认,这越是到最后一个要攻略的郡了,自己越是不能大意,那是。哪怕说起
来谢旌是不如凌操父子、全琮和吕岱,在马岱遭遇到的几个二流将领中,他是排倒数第二的,但是其人绝对不会因为这个而小看小觑了谢旌,那不会。就最基本的一点,如果说他没有超过更多人的地方,试问孙策他会把其人放到合浦这儿来吗?确实,谢旌没那几个强,综合实力来说,可他却比很多人强,那也是。就比宋谦、比李异、比谭雄,那是都强了,没错。
马岱是没和李异还有谭雄他们对上过,要不然的话,对谢旌本事,其实会有个更好的认知。确实,其人在交州前五个郡来说,他就只是比宋谦强罢了,排在第四。但是再加上九真的李异和日南的谭雄,那么其人依旧是排在第四,前面三人,后面也三人啊,所以是在中间的。这不是说谢旌就多厉害多厉害,主要是其人也没错,在交州就是这么个位置,处在这么个位
置上,那是。孙策给其人安排在了合浦,其实就能说明很多问题,那可不就是。要不本事还不够的话,就不让他在这儿,去别地方了。而其人本事肯定够,也是最适合在这儿的,合适在这儿当太守啊,那没错。是啊,就他在合浦了,而李异和谭雄,他们去了九真和日南,
那是。就因为谢旌比他们强,比他们更合适,没错。所以说其人来这儿了,是孙策安排的。而李异去九真,谭雄去日南,那也一样儿是孙策安排的。虽说他这个主公,就是名义上的江东老大,底下人更多是为自己做事儿。可却不得不说,他这个名义上的老大,那是有很大的
权力,有实权的,至少下面人都能听他的,没错。毕竟手下人还得说是跟着他混呢,能跟着孙策混得到更多更大的利益,这个何乐而不为,真是。因此,孙策哪怕说江东军如此组合,但是其人却依旧是有大权,那是。江东军是,不能和凉州军比,不能与兖州军比,可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这个也没错。就说凉州军手下,兖州军手下,他们都是为了自己主公拼,但
江东军真说起来,更多为了他们自己,那可不。所以这个就是大区别,哪怕他们实力弱,最弱的那个不假,可江东军有够团结,那没错。大家是为了一个利益走到一起的,那可不就是。大家有着共同的利益,其实这个就足够了,有着好处呢,那是。所以说这是没错,江东
军有他们的特点,哪怕实力最弱。可他们也就是弱了,这个显示不出太多来。如果说他们真是实力强的话,这如今天下大势,肯定早就变化了,没错。就如今还在凉州军那边儿,那是因为他们大汉最强啊,没办法。你要大汉最强,天下大势也就在你们这儿了,真的,那……
马岱不敢小看小觑了谢旌,他也不可能那样儿,那都没错。对其人来说,这最后一个郡,也是早拿下城池,拿下这个县城,最后再拿下其他合浦的县城,就彻底是拿下了交州己方要攻略的最后一个郡,那是。然后休息了两日吧,那样儿之后,自己就可以跟自己主公回去了。出来几个月,马岱其实也有那么点儿想家,这个也正常,没说的。就马超,他都是,别说
马岱了。崔安的话,他年轻时候就闯荡天下,确实对家什么的,没那么深的概念。郭嘉的话,其人说是浪子,那一点儿没错。对家的话,反正比崔安能强点儿,那是没错。可其人家乡在豫州颍川阳翟,也不在凉州军的地界啊,这个没错。所以说这么多年了,其人回家乡也
真是屈指可数,并且都是偷偷摸摸回去。毕竟你一个敌军的主要谋士,到自己地盘儿上了,要真被兖州军发现,那么肯定不是什么小事儿。他们要不抓郭嘉,那都不可能,真是。好在其人在颍川阳翟确实是没有家了,没府邸在,所以也没有兖州军士卒特意看着,那真没有。
所以就凭郭嘉本事,其人偷偷摸摸回去回来,真是没被兖州军发现,那是。但是这么多年来,他都没回去几次,没错。平均其人五年才回去那么一次,也能看出不少东西来了,真的。这个还没崔安多呢,和马岱更不能比了,没错。而马焕的人,其人年轻,倒是没那么多思乡的情绪,但他一直都想着早日回到长安,不为了别的,就只是在长安比在交州要享受多了,
没错。你看马超对自己儿子严格归严格,这个一直都是,现在都那样儿。但是该给他的,虽说不至于说让马焕如何奢侈,但是别人有的,他不会没有。而他有的,可以说很多人都没有,这个就是马超作为父亲给他的。在他看来,自己好歹也是凉王了,在大汉更是实力第一
的诸侯。可以对自己儿子严格,那正常。但是却不能小气,不能抠门,那是一点儿都不可取的,没错,所以其人如此作为。
第二七九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十四)
对马超来说,女儿的话,那肯定是富养,这个他就那么认为的,也都那么做了,没错。以致于马卿云虽说都那么大年纪了,但是被全家人给惯的,那可真是……但马超不觉得是什么大事儿,毕竟自己女儿吗,就惯着了,怎么样儿呢,没什么大不了的,真是。再说了,自己女儿是被惯着不假,但是却没有那些什么刁蛮无礼的性格,只是确实有不小的叛逆,这个是
有。而对儿子的话,马超从来都不觉得要让他怎么“穷”,他觉得那还是别那样儿了,真的。马超想法中,他父亲是大汉实力第一的诸侯,结果让自己儿子那么穷,这个传出去多少人就得笑话马超,真的。所以他都觉得那不是丢脸的事儿了,因此,马超无论如何都不会那
么做,真是。穷和自己儿子倒是没什么大关系了,没错。富养女儿,他是觉得必须的。而对儿子的话,虽说不用富养,可怎么也不能让他穷啊,那是。因此,就是这样儿,他对马焕严格不假,但是却从进来没说把自己儿子整成穷得惨样儿,那可真没有啊,就是,所以说……
毕竟自己儿子已经是让自己严格对待了,对他从来都是严厉的,没说的。在马焕眼里,马超确实从来都是严父,和慈父什么的,那都不沾边儿,所以这个都如此了,马超自然不会再让马焕“穷”,这个也是。毕竟自己儿子因为自己的严厉,确实已经挺苦的了,那都没错。要是再因为这个“穷”什么的,那自己这个父亲,他就得认为自己是一无是处,真的。并且
这事儿传出去,绝对没好的,那是。因此,怎么说怎么是,严厉就算了,那个正常,其他的,没有了。确实,毕竟怎么说,都是自己的儿子,还是唯一一个。对马超来说,自己做个严父,这个是需要。应该说自己这个父亲,如果不对自己儿子严厉的话,那还能指望谁?指
望他母亲?显然不现实,真的。糜贞的话,在教育孩子上,她是不如马超的。而指望他祖母,那更是算了吧。对马超来说,自己母亲不惯着她孙子就不错了,还谈什么教育?糜贞的话,都比她强,真的。糜贞虽说也有惯着孩子的时候,可更多时候,她却很清楚,自己女儿
可以宠爱多点儿,可自己儿子不行,因为他要继承大业,就这么简单。而自己女儿不用继承自己夫君的大业,她就只是嫁人就好,这个是。所以糜贞有如此想法,话说她也不能太惯着自己儿子,那必然。其人好歹也是从大商户之家出来的子弟,哪怕是女子。但是怎么说呢,和世家大族还有豪强地主都不一样儿,富商巨贾的家族,哪怕就是女子,她们是不能继承家
族,但是随便一个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本事,那没错。糜贞就是经商还有点儿其他的,那都是。她更清楚,自己儿子被他父亲那么严厉管教,其实是对的,没错。如果说自己是他父亲的话,也得那么做,那都正常。糜贞的话,确实没有什么不理解马超的,真是。应该说在这
个家里,她都是最能理解马超的一个,那没说的。成亲都二十多年了,她可以说是非常了解自己夫君了,也都没错。在马超那儿,除了说内心深处的秘密不能和自己亲自说之外,其他的地方,也真没什么不能说的。不过因为马超也清楚,少让自己妻子担心点儿,所以他也都是挑着说,那都没错。比如说北方异族的事儿,他就很少提及,当然糜贞也清楚,北方异
族都什么实力,然后他们要有大动作……可以说自己夫君不怎么提及这些,可糜贞却都知道,至少该她知道的,她确实都了解,那没错。不是她非常关心关注,实在是其人也清楚,己方凉州军怎么都是要和北方异族一战的。自己夫君不说,不是说他就真一点儿不想说,只是不想让自己太过担心,糜贞都清楚。至少从情报来看,北方异族是有占据整个大汉的实力,
这个确实就不一般了,没错。真正来说,他们要大举南下,夺取天下,那就得是大汉所有势力一起对付他们才行……从这也看得出来,糜贞不是一般般的女子。她能看出来统一战线,这个确实,不是这个时代,别说是女子了,就很多男的,照样儿看不出来,看不到。因此,
也看得出来,富商巨贾家族对子女的教育程度,那从来都不小。哪怕就是家族的女孩子,一样儿是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个一点儿没错。其实一想也正常,那些家族知道自己从先天上来说,就比不了世家大族还有豪强地主,那么就得从其他方面,那是要下了苦功夫,和那些
大家族都不同的,没错。因此从哪些方面,从世家大族、豪强地主他们比较薄弱的地方,富商巨贾家族,是要超过他们,真的。至少前两者那是一点儿都看不起看不上他们,那真是。如果说不是生意上需要来往,他们甚至不想和富商巨贾家族太多接触,丢人。这个对世家大族来说,确实就那样儿。在他们看来,能和他们接触的,那只有同为世家大族的,要不就是
天下三路诸侯,那是必须的了。其他的像什么豪强地主了,富商巨贾了,都靠边儿站,真的。可没办法,家族里的生意,他们主要的子弟是不会去经商,那不假。可旁系的子弟,驱使是有经商的,做生意的,那没错,也是需要。所以说都少不了和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他
们打交道,这个是必须的。因此,也确实是避不开了,没办法。但是不管如何,至少有一点,那就是世家大族不会让自己家族嫡系子弟去经商,旁系的去了,那没什么大不了的,确实。毕竟说起来家族也要发展,也需要钱粮物资,这些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那么就需要这个
生意,没错。只是这个做生意的,绝对不会是家族里嫡系子弟,嫡系子弟谁敢去经商,他就要从家族的族谱里除名,这个家族丢不起那个人。至于说旁系子弟去做了,这个应该说是所有世家大族都去做的,谁也别笑话谁,都那么干了,也没什么了,真的。对他们来说,都那么做的,而谁也不会说破,说你那么做那么做的,其实自己家族不也是那样儿吗,没大区
别啊,那是。不过要真是来个嫡系子弟也经商去了,那么绝对就是丢大人了,那没错。所以说世家大族也是为了自己家族的脸面,严禁自己家族嫡系子弟去经商。这个事儿其实并非是大事儿,可家族就得跟着丢人,真心丢不起那个人,可不就是。对于一个普通的世家大族
子弟,可以说对方肯定没有家族的脸面更值钱,这个就是世家大族的嘴脸,一点儿没错。而他们真正看重的子弟,确实也没人去经商,那不开玩笑吗。他们那些人,都让手底下的人去经商,哪有自己去做的?真心没有,最多就是自己手下,指派个人,还不能明目张胆,就得是偷偷来,不能光明正大,那样儿也是不好,所以说……世家大族就那么一副嘴脸,谁也
都没有办法,是啊。可以说世家大族看重自己的脸面,那绝对是超过了n多东西,没错。至少说能排在这个前面的,真心不多了,没错。当然了,他们最为看重的,那肯定是传承。不是怎么发展好一个家族,是如何把一个家族传承下去,不至于说断了,这个最重要。因此,家族中每一位家主,可以说家族不指望你真就能怎么怎么把家族发展更好,可最基本的,都
能很好保住家族,这个就足够了。所以说每一代的家族,肯定是家族中人觉得最基本也是能守成的一个,这个就够了,没错。当然要是家主能带领家族发展更好,那么肯定更是好事儿了,没错。没有一个家族不希望自己家族发展的,真是。不过在这个大前提,那就是家族
能很好传承下去,没错。要不说没有千年王朝,却有千年的家族,这话真是有道理啊,没错。王朝还没走那么远的,至少华夏上下五千年,国祚最多的王朝,那也还只是奴隶制社会的周朝,八百多年。期间还分裂那么多年,春秋战国吗,这个了解的都知道,不用多说了。
当时什么情况,大家都了解,周天子不过就只是名义上的老大,那确确实实是名义上的老大,除了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儿之外,其他地方都没人听他的。可哪怕如此,也没人说去把周天子给灭了……至少在一统天下前,没人那么做吧,所以这个……他是名义上的老大不假,可确实,大家还需要这么个名义上的老大,那是。也没几个人觊觎周天子那点儿地盘儿,对
他们那些人来说,其实都不算什么,真的。最多就楚庄王来个问鼎,也就那样儿了。再多的,你还能从周天子那儿得到多少?反正名义上的老大,这个是大家公认的,都心照不宣了,那是。所以说周朝能国祚八百多年,也是有一定原因的。诸侯混战没人顾及周天子,他只要
老实,确实没人想着动他,这个是事实。但是之后秦始皇一统了天下,天下再也不是分封制的了,不是奴隶制的了,变成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王朝,皇权增大了,基本上皇帝一人说了算,所以之后再也没有周那样儿的事儿了。不是说你老实,我就一定不动你,那不是。就
说东汉末年,刘辩老实不?可以说他老实得不行,但是到了董卓来的时候,还是依旧灭了他,换刘协当皇帝,这个就说明不少问题。是啊,周朝那时候,周天子不光老实,你就灭了他,反而是没什么好处,哪怕你就想着再拥立一个。而且你必须要考虑到,其他诸侯都什么想法啊,还都能同意你去拥立?所以说没什么好处的事儿,你让他们能那么去做?但是到了
东汉末年确实就变了,至少在董卓那儿来说,废立个皇帝,再拥立一个,怎么对他都是好好处多,利大于弊啊,那是,所以……那么做了,也正常。不过怎么说呢,换成是其他人的话,未必就真那么做,还得具体看对方如何想法。至少有一点没错,刘协想法绝对比刘辩多,
那一点儿没错,不管说是现在还是历史、演义里,都一样儿。在很多地方上,刘协就比刘辩强,也可以说其实后者更好掌控,这个没错。前者想法太多,并且不甘心自己就当个傀儡,那没错。刘辩的话,他也不甘心,可他不会怎么反抗,那是,可换成刘协就不同了,也没错
啊。不过显然董卓所想的,绝对不是刘协和刘辩两人谁更容易掌控,而只是怎么做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更多,利益更大,那没错。对其人来说,他可以说是真不惧刘协没刘辩老实,更不容易掌控。说起来自己有几十万的西凉军,这个也是董卓有底气的地方,那么这样儿的话,自己怕什么?他不傻,至少也清楚,确实是刘辩更老实,他更容易掌控,那没错。但是自己
有那样儿的实力,早就不惧什么了,真的。如果是几十万大军都震慑不住刘协的话,那么其人要多厉害?这个不能想象,刘协可没那么大本事啊,确实。其人是比刘辩强,但是赶上这么个乱世,他一个没兵没权的皇帝,还能翻起多大的风浪来?这个就没有了,真的。所以
董卓义无反顾,就让刘协当了皇帝,而后者虽说没什么皇权,这个不假,但是董卓对他没吝啬过,该给他的,那都给他了,确实没错。
第二八〇章 凉州军终战合浦(十五)
在刘协的眼里,董卓对自己都是不好,其人都是不好,一个反派,巴不得其人早死,那是。但是等董卓真被咔嚓了之后,他刘协让李傕和郭汜给控制了后,刘协才想起来,其实董仲颖对他,也没说就一点儿好的都没有。可以说在董卓独霸朝纲的时候,基本上他吃什么,就给刘协吃什么,这个基本上是那样儿。刘协吃的再不好,可也没说比董卓差很多,那绝对没有。
但是到了李傕郭汜那儿,刘协基本上都吃不上饭,这个就是他当傀儡皇帝的待遇……好不容易吃上一回,结果还不如下人吃的,这个就是李傕郭汜对待刘协。所以后者巴不得两人早被咔嚓,被鞭尸才好呢,真的。以前董卓虽说也不讲道理,可他对刘协够意思,那没错。除
了该有的皇权没有,军权没有,其他方面,皇帝有的,刘协都有。吃饭什么的,那不用说了。很多时候就和董卓一样儿,不过就是有时候他吃的不如董卓,这个倒也是,那都没错。但是看看到了李傕郭汜那儿,刘协才想到,原来以前董卓对他,也别说就一点儿好的都没有,
确实还有啊。这个也正常,人只有说在对比很强烈的时候,才能想到更好的那个,那没错。如果说李傕和郭汜也给刘协好吃好喝好招待,那么显然他不会想董卓对他有什么好的。因为董卓做的,李傕郭汜他们也做了,那是。可李傕郭汜都不给刘协吃的,这个后者就想到了董卓对他好处来了,这个真是差距太大了,没错。只有说这样儿,刘协才能有那样儿想法,确
实正常,那是。如果说没这样儿的事儿,他自然不会想董卓什么好,因为这个都一样儿,体现不出对方的好处来啊,没对比。可不就是,没对比就没伤害啊,这话多有道理,真是。也许这话用到董卓、李傕郭汜还有刘协身上不是那么合适,不过这个道理,那确实必须承认,
是很有道理的,没错。在没有一个对比的时候,刘协根本没想过董卓那厮还对他好?这个他真是一点儿都没想过,那是。可有了李傕和郭汜的对比,这个他就真想到了,原来当年董卓,确实也有对自己好的地方,可自己更多是想了其人的不好,确实没想过他对自己好的地
方,是啊,可不就没错。董卓对刘协好,确实不是后者感觉出来的,而是对比出来的,那没错。没对比的话,他确实不会觉得董卓对自己还好?这个真是。因此,之后曹操最开始对刘协不错,他还觉得曹操是个忠臣呢,可结果……日久见人心啊,那是一点儿没错。可以说曹操其人,在最开始的时候,大汉没乱之前,你说他是个忠臣,那没错。所谓是治世之能臣,
那不是吹出来的。可之后出来乱世了,你就不能指望其人还那样儿了,乱世之奸雄啊,一点儿没错。既然都是奸雄啊,还是什么大忠臣,不过他心里多少是有大汉的,不会把大汉灭了,当个权臣,如今的魏王,对曹操来说,就已经到头儿了,可不就是。他不是马超,也不
是孙策,那都没错。后二者说实话,心里真不是就没有大汉,但是和一开始的曹操,终究是不能比的。哪怕说就现在的曹操,其实一样儿比不了。至少在马超和孙策那儿,只要利益足够,让他们直接就称帝,并非不行。可对曹操来说,这个就不要多想了,哪怕一统了天下,他也不会那么做,真的。对曹操来说,有些东西,其实还是真要自己坚守着的,那可没错啊。
所以说曹操和马超还有孙策都不同,就对大汉这个感情来说。马超终究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所以你让他对大汉怎么怎么有感情,那确实没有。他不过是对老百姓有那么点儿感情,要不然也不想着对付实力那么强的北方异族了,可不是。但马超不是圣人,只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儿罢了,毕竟自己别白穿越一回,真的。他知道自己来这儿,不是为了一统天下,那
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的是……因此,马超其实是看得很清楚,那没错。己方大敌从来都不是兖州军,更不是江东军。两军怎么都不能和北方异族比,这个就是事实,那一点儿都没错。因此,对马超对凉州军来说,确实大敌可不是他们啊。他们和北方异族比,确实就不
算什么了,没错。不过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确实是己方一统天下,在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一点儿没错。在马超那儿来说,怎么都是要踢开他们的,那是。踢碎了,也就再也没有了,可不就是。江东军不算什么,就是兖州军有点儿实力,己方要碎他们,肯定要费劲了,没错。
这个他们和江东军可不一样儿,如果说后者没什么实力的话,那么前者就是很有实力,那是、马超和凉州军,那是一点儿都不敢小看小觑了。这个肯定是,毕竟江东军最弱归最弱,可他们水军依旧是天下最强,冠绝天下的实力。而去进攻扬州,水军是怎么都不能缺少的,没错。在扬州对付江东军就得用到水军,而马超是知道己方不用水军和他们决战了,这个其
实对己方来说,优势很大,没错。江东军肯定那么想,那是。可对己方来说,拿下了交州的南海,就再也没那个顾虑了,真是。以前的话,江东军要和凉州军决战,用水军,那么这个主动权在江东那边儿。但是凉州军都占据了南海,主动权再也不是江东军的了,是凉州军
的。他们最后和江东军决战,说用水军可以,但是显然,他们不会那样儿。那么马超和凉州军,就会用步卒和江东军决战,那是。一想也是,在扬州动水军是必须的,可能不决战,这个就不要那样儿了,是马超和凉州军怎么都避免的,没错。要不然他也不至于费劲要拿下
南海,是怎么都得拿下那地方,势在必得啊。这个就是了,对马超对凉州军来说,就是那样儿。可对孙策对江东军他们,也是很清楚马超和凉州军的想法,所以说孙策没去交州,也没派将领去。这个正常,就江东军他们也没说什么,就是,可以说也能看出不少东西了,没错。不那样儿的话,至少江东军将领也许还能说几句,不说就劝说自己主公一定去,可也是
差不多了,那是。可都知道南海必丢,交州也保不住,他们就不多说了,觉得没大用。如果说不是那样儿的话,他们是觉得就好了,可显然……不是那样儿好吧,都是凉州军势在必得南海,必然是拿下那地方。而己方确实,守不住啊,也没错。自己主公不用去了,也不用
谁去了。就靠着己方在交州的那些将领抵挡着凉州军吧,那没办法是吧。仔细一想,这个确实,怎么说都是对己方更不好,优势更多是人家的,而不是己方的,那没错。所以说他们早都看不到什么希望,那没错。但凡他们是看到了不小的希望,孙策也真不会说就那么放弃。江东军哪啊在对凉州军灭己方的事儿上,他们都没放弃过,那么就更别说是这个事儿了,真
的。可事实就是,那个没放弃过,但是这个事儿却放弃了,可想而知,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确实是看不到什么希望了,真的。因此,这么放弃了也正常,真是。至于说想着改变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最后的态度,这个对此的努力,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确实不会放弃了。而对交州,他们是放弃了,这个正常。情况还都不一样儿,交州于江东军来说,真心是没凉州军来得那
么重要好吧。马超对南海势在必得,而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可真没说要死保那地方,没那么大意义啊。所以这么一说,两军还是不那么对等,所以……还是那话,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那么做了,其实正常,没错。如果说他们不那么做了,这个倒是,不知道取舍,可以这么说他
们了。可显然,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那可不是不知道取舍的,那不是。反而可以说他们其实很懂这个取舍,那没错。毕竟最开始可以说他们不放弃改变曹操和兖州军的想法,而放弃了交州,其实这个就可以看出来不少,那是。当然了,两个事儿确实不是一个类型,可以这
么说。毕竟交州丢了,对江东军来说,最多就只是大损失,那没错。可他们想着改变曹操和兖州军的最终态度,这个就可能决定了他们到底是否被没,真的。当然了,这确实没那么绝对,那是。可以说就算曹操和兖州军改变最后态度,江东军也未必就能保住,一样儿被凉州军灭了,那也正常,真的。但是有一点,一直都没错,那就是曹操兖州军死保江东军,后
者确实,是有那么点儿能继续存在的希望。可他们要和凉州军一样儿的话,也是要灭江东军,最后那么做了,那么江东军确实就只剩下了一个结果,那么一条路,是他们不愿意啊,没错。所以那样儿没错,他们怎么都得让曹操让兖州军改变想法,至少不来灭己方,其实也
都可以啊,那是。哪怕说他们来个中立呢,那样儿也比和凉州军一样儿来灭己方强,这个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有想法,没错。可对曹操还有兖州军他们来说,显然不是那样儿。怎么都是利大于弊那么做为,这个肯定是。利大于弊的事儿,就是他们要去做的,那可义无反顾啊。
就是,曹操和兖州军,无比追求己方的好处,大利益,这个没错。利大于弊的事儿,他们就要做,那没说的。一直都那样儿,不过可以说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有时候甚至比马超凉州军,比孙策江东军,比他们更现实,真的。毕竟曹操是为了好处利益,是可以下令让兖州军屠戮百姓的一个,就冲这么一点,其实就比马超比孙策现实多了。毕竟他可以为了兖州军得
到大好处大利益,就能没什么底线,哪怕之后在徐州的事儿上,他们兖州军也真是付出了不少,太多了。可是和当初他们得到的相比,这个还是比不上的,没错。当初的兖州军是个什么状态,还是那话,可以说曹操不下令让他们狂欢一把,这个士卒可就真要给他来个狂欢
了。哗变什么的,那都是小意思,真的。所以说曹操作为顶级谋士的一个,更是有那么多年军旅的经验,他还能不知道什么?而那个时候摆在其人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第一是坐看士卒的哗变,最后结果预料不到,好的结果都是己方伤筋动骨;而第二条路,就是让己方
士卒去发/泄,只要他们发/泄够了,满足了,自然也没士卒去哗变什么的,那真是。所以曹操要如何去选择,这个就不用多说了,确实。也许换成马超孙策,那么就不同了,这个也正常。可就因为是曹操,所以兖州军那么做了,他们没觉得什么不好,疯狂那么一次,真心不错。所以说曹操肯定是,他比马超比孙策,比他们两人更没底线,这个确实是,真就那样
儿。不过虽说如此,可他一点儿没后悔过,哪怕如今徐州是那样儿,和他预想的,确实还差点儿。本来在他的想法中,老百姓就是墙头草,那时候自己下令屠戮他们,他们是记仇了不假,可只要自己己方给了他们足够的好处,那么他们就不记仇了,真的。但是就因为有了
凉州军的细作,结果这个事儿变得复杂多了,那没办法,还真让曹操和兖州军没一点儿脾气,己方做没做那事儿,做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