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六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四十五)
所以说这个也是,人还得说是为了利益,正常。是啊,要真说凉州军给他们的好处利益足够大足够多的话,哪怕就是让他们离开常山,那也并非就真是不可能。是,也许这个不是所有人都那样儿,可大都数都会离开,都会选择凉州军,这个也正常。不过他们敢做的也只是说在兖州军进城前,他们选择。而对方进城之后,确实也没人再敢说去投靠凉州军了,那不
是早想被曹操兖州军咔嚓吗。是啊,他们虽说有自己想法,可怎么都不想被兖州军咔嚓,这个可一点儿没错。毕竟在他们看来,第一要务不是别的,就只是保住自己小命儿,那是一点儿没错,真的。如果说连这个最基本的都做不到的话,那么也确实,其他的还有什么意义
呢,也没意思了。那么最基本的,就得说是保住自己命,然后其他的慢慢说,就是。他们也不想说一下就把自己小命儿丢了,那可真是,没半点儿好处。为了多大的利益他们敢去铤而走险?就算是天大的好处,他们也是会早选择好了,绝对不会出现兖州军进城后他们再选
的,那没有,不会有。见了这么几个代表,可以说自己今晚要做的,那就算是完成了,这个曹操是心里有数。对他来说,可不就是如此。当然了,如果还有紧急突发的事情,曹操也都会处理了,那是。不过基本上,哪怕是新攻略下来的县城,九成九都不会有什么事儿。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没错,哪有一定绝对的呢,只能说是相对的罢了。所以说还有那么十分
之一成是可能发生点儿事儿的,没错。但是那几率有和没有,其实也不大差别,真是。但是曹操作为当主公做老大的,而且经验那么丰富,他肯定是不得不防,这个也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曹操都知道,那肯定是。可他却不得不防,那也没错。对他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
不过比起之前都是战事来,如今没有了战事,他自然是能休息好了,没错。之前的话,哪怕他们是进攻的一方,可不得不说,曹操依旧是没休息好。本来其人就有头风病,这么多年没怎么犯病不假,可身体却一直都不好,他也清楚。曹操知道,自己看这样儿,就能活到六
十多,已经挺多了。可不就是,再多的话,曹操是不敢想了,毕竟他自己的身体,他自己还是很清楚的,那知道啊,没错。毕竟看程昱七十多了还在己方忙活呢,这个不光说是其人想在己方,为己方尽之后一份力,更应该说其人身体好,至少一般般的人,真心比不上。毕竟身体不好的,这辈子基本上也不可能长寿。而长寿的,基本上还都是身体不错的,那可没
错。所以说身体好很重要,要不然的话,你想长寿基本上就不要想了。就曹操这样儿的,他觉得自己如果是整好了,那么六十多岁,这个还得说是自己身体都可以,千万别总犯病啊,那是。所以说要真都是身体不好,那么没准就不到六十,自己可能就不在了,很正常,真是。
当然了,曹操没说就那么怕死,他知道自己身体如何,所以说自然是有所预料。但是谁活好好的,不希望自己好好活着的呢。那可不就是,至少曹操那么所想,一点儿没错。他想自己身体要是不好,那确实也没办法,毕竟这个自己身体在那儿摆着,自己太清楚了。这几年没怎么犯病,不代表自己就能长寿了,多了也就六十多,像程昱那样儿,真就不要多想了。
别看其人是过了七十不假,但是身体真心是好,从曹操那儿来看,程昱身体比自己这还没到六十的人都好,那是。所以说其人要整好了,八十都可能活到,那并非就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是啊,自己和其人是不能比的,就这个身体,那可没错。但是曹操也没说就想着自己身体不好,早活不了什么的。反正如今来说,他觉得自己身体可以,其他的,想太多也没用。
反正哪怕说就自己以外亡故了,也有自己儿子继承自己大位,自己真心是不怕什么,那是。而他所想的自然是曹昂,和曹丕没什么关系。曹操一直都是,他喜欢曹昂,但是看不上曹丕。曹操一直都是,所以说后者确实,他一直想着争位,而且也一直都是心里不平衡,就因为曹
操更喜欢曹昂,不光说不喜欢自己这个二儿子,反而还有厌恶在里,这个确实是让曹丕接受不来。要不说他历史上是赶上好时候,如果说有曹昂在的话,曹丕基本上很难出头儿,其人有心计有城府不假,但是曹昂在一日,其人就是嫡长子,而且还深得曹操喜爱,这个没办
法。是啊,这个就和袁术也差不多,不过曹丕比袁术强不少,这个强的方面就很多了,没错。袁术可以说从小他心里就不平衡,以致于之后是彻底成病态了,关键还是治不了治不好,这事儿要靠他自己,别人都不行,除非袁绍一下挂了。可显然袁绍病逝也是在其人死了之后,所以说在袁术那边儿,他心里从来都是不平衡。对他来说,生活就只有世人看袁本初强过自
己,而自己必须要改变世人想法,分明是自己比他袁本初强。他一直就都这么样儿想法,确实不会太好……毕竟事实就是袁绍本来就比他强,而世人基本上也都那么看的,那是没错。所以说袁术要说他能老实点儿,结局是晚点儿被人灭,那样儿。可其人一点儿都不老实,而
且在世人看来,就是傻x做法,拿个玉玺就称帝了。是,他们大多还都知道,袁术袁公路,其人就算是再傻也不至于说成傻x,但是其人这么多年让袁绍给压着,确实是早出问题了,一心就想超过袁绍,结果最后就算是成了,可他也被灭了,那没办法。不过哪怕那样儿,你
看袁术后悔过没?没一点儿后悔的,还绝对自己做得挺对,超过袁本初了,自己赢了。可他一方被灭了,这个没办法。不过他那样儿的病态心理,确实很难理解,他那么做是有他自己的道理,在别人看来,是不值得,可他自己认为自己做得挺好,那还是挺对的,可没错啊。而袁术手下也真是,没什么能人。武将最厉害的不过就二流,纪灵、张勋那样儿的。谋士的
话,最强的不过就是阎象之流,真心是不行,和袁绍没法比啊。没有大将也没有顶级谋士,可以说袁术混成有点儿实力,甚至都称帝了,可以说其人多少都是靠着袁家这个名头,确实。说起来袁术是不怎么让袁家看重,可他终究是袁家的人,尤其还是嫡子,这个怎么都说是世
家子弟,一点儿没错。袁绍是被袁家看重不假,可其人终究是庶子,如果说光比这个的话,他是不如袁术的。但是这么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却是让袁家人基本上都给忽略了,可见袁术什么样儿了,真是让人看不上。更多人都看得上袁绍,而不是他。所以作为家中,尤其还是世家大族的嫡子,他心里要能平衡才怪了,真的。说起来确实,哪怕换成其他人,也未必就
比袁术心里强,这个都不一定了,也许还不如他呢,真是。毕竟袁术其人,你可以说他不如很多人,那是没错,真事儿。可他一样儿也是超过了很多人,那也是。毕竟其实也算是青史留名的一个,哪怕更多确实不是什么好名儿,那没办法。但是却不得不承认,其人是有本事的。哪怕他不如曹操,不如刘备,不如孙策,也不如袁绍,但是其人却比很多人都强,那
是。所以说你看袁术是不如那些诸侯,可其人比别人来说,他是要强,甚至强多了。毕竟是在乱世中争天下的人,哪怕他是早就出局了,很早就被历史淘汰了,可也掩盖不住其人确实,那依旧是超过了n多人,没错。自然了,他依旧是不如曹操/他们,这个也没办法。袁
术冢中枯骨,那不是一个人看他说他,基本上就是公认的,可不就是,所以说其人这……是啊,别说是曹操了,多少诸侯都那么看袁术。可以说其人在称帝之前,最出名儿的肯定是他那身份,毕竟是袁家的嫡子,这个身份给袁术多少,明的暗的都是给他带来了好处,没错。
不过除了这个之外,他最出名儿的就是这个让多少人都认为是冢中枯骨,那可一点儿没错。有的诸侯表面儿上不会多说,但是心里都那么认为的,一点儿没错,所以袁术那样儿也是公认的。什么叫冢中枯骨,那就不用多说了,都说过了。所以说没称帝之前,袁术凭借这两点,那也是很出名儿,真的。而称帝之后,那就不用多说了,更出名儿的肯定是称帝的事儿啊。
如果说前面两方面,还是有人不知道,或者不那么了解,但是袁术一称帝,哪怕就普通老百姓,该知道也都知道了,那真是太出名儿了。可哪怕就是老百姓,大多也是把这个事儿当成是笑话,可见袁术称帝的事儿确实,可以说真就是贻笑大方了。谁都看得出来,有什么好
处啊?就他自己愿意,那真没办法。是,在多少人看来,都是弊多利少的事儿,可是他袁公路却都做出来了,而且最后直接的结果,就是让他和他们一方败亡,这个也没办法的事儿。你来个称帝,第一个曹操就得和你不死不休,之后他还得联合你周边的几个诸侯,一起对付
你,那可一点儿没错。平时的话,袁术和他们的战事,其实也就五五开,这个差距不大。可曹操和吕布、刘备也包括孙策,他们几路诸侯一联合,那么袁术的结果,其实也只有一个。那就没办法了,很正常。而袁术多少都知道自己结局,可他却义无反顾那么做了,显然这个说明问题。到底是什么让他那样儿呢?除了说他要超过袁绍之外,好像也没有其他的能说过
去了,是吧。确实,对他来说,最重要的那真就是超过袁绍,这个没错。那么袁术一直都没有成,就只有说第二个办法了,让天下大多数人承认自己超过袁绍,这个也是,那就变成了那样儿……袁术是最后走向了败亡,而他是没半点儿后悔。对其人来说,想超过袁绍确实
不能了。但是出此下策,让天下大多数人承认自己超过了袁绍,这个是可以的。自己称帝,就确实是超过其人了。看看,袁术都这么个想法,显然是没其他办法了,那没错。结果也证明了,他称帝了,袁绍不过还只是一路诸侯,所以自己是超过了其人,哪怕只是暂时的,那
没错。可显然,袁术不在乎这个,他只在乎在意天下人的看法。不是说自己不如袁本初吗,可最后还是自己超过其人了,那是。他袁绍只不过是一路诸侯,最多算是个权臣,可自己都称帝了,一代帝王啊。不得不说,袁术这个人想法确实有点儿不太一样儿,也许这个就是心理受到那么大的影响所造成的……是啊,要不怎么看他就不正常呢,真的。袁术其人,确实
和正常人不太一样儿,这个哪怕就是他手下也有那样儿想法。可你敢说自己主公什么?袁术其人是不如那么多诸侯不假,但是其人却依旧是一路强势诸侯,而且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一点儿没错。其人灭不了曹操、吕布他们,可他要说咔嚓你这么一个小手下,确实还是手到
擒来,那没错。其人拿其他诸侯没太好办法,可还对付不了你了?所以真心也没人敢说什么,这个也都正常。
第二〇七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四十六)
毕竟袁术其人,说咔嚓手下就咔嚓,那可真不会说心软。你除非说是名士之类的,那另说。或者有本事也行,可显然袁术手下的人,真心没什么大本事啊。所以说这个也确实是,谁敢多说?这个就是,没人敢说什么,这袁绍那儿还有人敢说话呢,比如说田丰,哪怕袁绍基本上是不听他的。话说田丰其实是很了解自己主公,可他还依旧是刚直劝谏,这个就不得不说,
其人哪怕是顶级谋士,也一样儿是有缺点,可不就是。要不田丰那样儿的顶级谋士,最后就落到个身死的下场?反正其人不想的话,其实终究是有办法的,至少他投靠了曹操,投靠了兖州军,那么就没问题。可其人死忠袁绍,死忠冀州军,这个就没办法了。你看曹操是能
逼迫沮授点儿,让他最后无奈投降了。但是他还逼迫不了田丰,所以最后是全了他的忠义。确实,不过在曹操在兖州军那儿,也是想了,田丰和沮授他们中一个投靠己方,其实就好,那没错。所以说田丰其人性格太过刚直,死忠袁绍和冀州军,想让他投降,那是不要多想了。
所以说最后曹操和兖州军的作为那就是没让田丰投靠己方,咔嚓了其人,而逼着沮授投降了,这是他们做的。曹操和兖州军自然觉得做得挺好,毕竟一半的几率,这沮授投靠了己方。那一半是田丰没投靠,被己方咔嚓了,正常。其实在曹操和兖州军的想法中,最好的结果自然就是两人都投靠己方,而最不好的结果,就是两人都不投靠己方,都为袁绍为冀州军尽忠。
而中等的就是有一个人投靠己方,这个几率反而是最大的,毕竟曹操和兖州军对自己还是有那么点儿信心的,没错。结果也就和他们所想一样儿,确实是田丰没投靠他们,而沮授是投靠了,一半一半。可以说这个肯定是,就得说是田丰那性格作风,想让他投靠兖州军,这
个是不要多想了。不过沮授那边儿,那确实是可以,没错。毕竟其人终究是和田丰还有不同,别看历史上如何,现在又不是历史,更多的是历史和演义的结合,而更多是不同,那没错。所以说这个肯定是,田丰还那样儿,沮授的话,有所变化,那没错,所以说就是这样儿。
所以总体来说,曹操和兖州军自然还是都觉得不错,那是。毕竟不是最好的那结果,其实就已经挺好了,真的。毕竟他们可都想过了,要真是说田丰和沮授都说死都不投靠己方,不投降的话,己方对他们也真是没办法。凭曹操那个性格,他能放了两人?开玩笑?对他来说,既然不能为我所用,能灭的情况,自然就灭了,也别给别人用了,就这么简单,别说他是奸
雄了,哪怕不是,也那么做了。是啊,就算是换成马超和孙策,他们不一定非那么做不可,可基本上也会那么做,很大几率,那是。当然了,也可能不那么做,就是放过他们也并非不可能。但是放了他们可以,不过却肯定要约法三章,就是他们不投靠己方,也不要投靠其他
人,否则的话……不过这样儿的事儿,他们确实都有信心,毕竟以田丰沮授那两人的性格作风来说,他们只要说不给别人效力,就绝对不会,说是隐居,那就肯定是。但是显然,曹操是没给他们机会,一个直接给咔嚓了,另一个是逼迫其人投靠了己方。当然了,曹操不主动去说,田丰那个性格的他肯定不会求其人什么,所以说他结局却只有一个,谁让他不投靠
兖州军的,那没办法了。如果说把曹操换成是马超的话,也许不会杀田丰,放过其人,不过却也让他不给其他诸侯做事儿,扔到自己地盘儿上,这个就是其人的做法,和曹操的不同。曹操那意思,自然就是永绝后患,哪怕田丰就求他,其人也未必改变主意。对他来说,不是要你效力,真就是给自己出主意什么的。就像沮授那样儿的,曹操也没对他如何。就说历史
上对徐庶,曹操也没说如何,所以说其人所要的不是你给己方尽心尽力,自然那样儿是最好,但是不那样儿的话,也无所谓。对他来说,你只要投靠了己方,哪怕就像是死人一样儿,其实都无所谓了,真是。毕竟只要你在己方这儿,就绝对不可能和敌军有什么接触,所以自
己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而那样儿,你哪怕不说一句话,可自己却得到了想要的,就足够了。毕竟曹操也是要做给天下人看,看自己是如何礼贤下士,对待敌军投靠过来的人,哪怕不给自己做事儿,自己也一样儿是优待他,这个让所有人看到如此,其实就够了,那可真是没错。
所以说这个也确实,他其实更不想杀了田丰,可其人就是不投靠己方,这个也没办法,那是。对曹操来说,只要田丰说投靠己方,那么其人一个字不说,他都得是礼遇有加,对其人礼贤下士,没说的。但是其人不投靠己方啊,那真是没办法。所以说自己只能是咔嚓了其人,那就是了,这个没错。毕竟曹操很清楚,就算是不杀田丰,那么给其人自由,让他再己方呆
着,那么结果只有说其人跑了,要不就是自裁了,就这样儿,没别的说的。因此,曹操不让这样儿的事儿发生,就只有咔嚓了其人,全他忠义,没说的。毕竟其人性格作风在那儿摆着呢,为了以后不必要的麻烦,曹操肯定要咔嚓了他,不可能留下田丰。除非其人投靠己方,
只要是能老实点儿,那其实就比什么都好,没错。可以说为什么曹操要咔嚓了田丰,就以为其人不老实,这个一点儿没错。而比起他来说,沮授相对来讲,更老实点儿。其实以曹操来讲是这么说,什么老实不老实,其实就只是说他们两人性格想法都不同,如此才是根本啊。
所以说曹操也是,他觉得沮授投靠己方,那都挺好,田丰不投靠己方,其实也挺好,真的。是啊,曹操和兖州军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他们宁可是要沮授那样儿的,投靠己方不怎么说话的人,也不想要田丰那样儿的。话说其人就算是投靠了己方,反正在出主意的事儿上,其人肯定不会多说,而其他地方上,比如说对自己主公有什么意见,他肯定不会少说就是了。因
此,有那么一个人,经常说自己,曹操还不可能一下就咔嚓了他,想咔嚓也得找机会。所以说其人想不少,早咔嚓了晚咔嚓了,早晚都得是咔嚓,所以说早咔嚓了早好,所以这个……曹操和兖州军的选择都是早把田丰给咔嚓了,如今来看,这么做是一点儿都没错,那是。这
个就和他们所想一样儿,哪怕田丰就真说投靠了曹操,后者也是让其人加入了兖州军,可结果就是那样儿。绝对说他不给出什么主意,但是要看你不爽,就说你,给你提意见,不过曹操还不能一下就咔嚓了其人,所以还得忍着很久,那没错。所以说早咔嚓了田丰,那早好。肯定没错,如今来看,还不就是如此,那是。所以说当初作为,曹操和兖州军都是无怨无悔,
那没错。要不然的话,显然肯定就得听着田丰在那儿说,一点儿用没有,真的。可以说如今的兖州军众人,是谁都不敢说自己主公什么,哪怕就是建议,他们都不敢多说,那可真是。所以说也就田丰那样儿的,如果说其人还活着的话,加入了己方,那么他就是那样儿,不像己方众人那样儿。所以说没有其人,怎么都是好处,更多还是利大于弊,那没错,所以……
不管怎么说,兖州军众人所需要的是一个能真正帮助己方的人,而不是有主意不言语,就只是找别扭的主儿,那绝对不行。所以说田丰下场就那么一个,他要是说加入了兖州军,可能还差点儿,可不投靠兖州军,那么结果就只有那么一个了,真的,都正常,可不就是如此。
这个也是他的选择,田丰当然也知道,自己如果想偷生的话,就直接说投靠了兖州军就行了,那没错。可其人没那么做,显然就是一心求死,那可不假。所以说根本就没想过苟且偷生什么的,也看得出来,其人对袁绍对冀州军,确实是死忠,那绝对的顽固分子,一点儿没
错。沮授的话,他和田丰一比,这个差距就出来了。本来没田丰对比的话,其人多少还能算是挺忠心的一个,就算是为了袁绍为了冀州就被咔嚓,那也正常。但是事情就出现了偏差,田丰是被咔嚓了,但是沮授他没有。田丰说死都不投靠兖州军,不给曹操做事儿。但是沮授却投靠了兖州军,哪怕他基本上都没什么话说,可是和田丰一比,这个差距就出来了。世人
都知道田丰死忠,但是沮授……不是说就都看不起其人,可是对比下来,确实是人家田丰更死忠,而沮授不行啊。田丰让曹操和兖州军咔嚓了,你沮授还活着,还挺好,这个不得不说,对比下来,显然人家才是死忠,你沮授不行,做得不够。不过这个也得说,人各有志啊,
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那是一点儿没错。沮授既然是那么选择了,其实别人也是没资格说什么,那没错。所以这个确实,田丰人家有自己的选择,他给曹操和兖州军给咔嚓了,全他忠义。而沮授也自然是有他自己的选择,无奈投靠了兖州军,算是苟且偷生吧,一切还都是如
此。对其人来说,自己选择是对的,要不然自己要如何做?真就和田丰一样儿?那确实不是,田丰是有他的想法,自己也有。像他那样儿,沮授觉得没大意义,还是自己这样儿吧,那是。毕竟他更想看到谁能一统了天下,显然和兖州军一比,他是更希望凉州军一统了天下,灭了兖州军。哪怕当初冀州军是凉州军与兖州军联合到一起灭掉的。可对沮授来说,他是受
到了曹操兖州军的逼迫,而没受到马超凉州军的逼迫。说起来他倒是想让江东军夺天下,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别说他们得天下了,估计没几年他们就要被凉州军灭掉,估计还要多个兖州军一起,是……所以说沮授是能认清现实,别看自己在兖州军中,那是不假,可自己
基本上是不给他们什么主意,除非曹操亲自问自己了,那实在没办法的时候,自己却不得不说,那是。其他时候,自己都不会主动说什么了。而凉州军要没兖州军,凭自己在兖州军的作为,马超是不会动自己的,自己回家养老,归隐了也挺好。不得不说,沮授想法挺好,
其实也挺对,那是没错。在马超那儿可不就如此,毕竟他沮授不是曹操的嫡系,更没给其人出过什么好计策,所以这个……对马超对凉州军没什么威胁的人物,他自然都会放过,那是。而且可以说,那个时候的凉州军,灭了兖州军,就算是一统了天下,而沮授那么一个聪明人,他就算是再有想法,还会做什么吗?所以说他很清楚,那可真是。除非说投靠了北方
异族,那另说。不过显然,沮授会那么做吗?显然他不会,所以就得说他没什么想法,马超和凉州军也绝对不会对他如何。那是,毕竟沮授都没威胁了,更不是曹操嫡系,不是其人和兖州军的死忠。更重要的是,沮授的想法,他更多还是希望兖州军被灭的,这点很重要,
那是。所以说马超最后是能灭了兖州军,可只要沮授不自己找咔嚓,那么就绝对是能挺好,那没错。
第二〇八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四十七)
对自己对己方没有什么威胁的人,马超确实不会考虑很多。但沮授毕竟也算是天下闻名的那么一个顶级谋士,所以说他肯定会放过其人。这个哪怕说天下一统了,马超还是觉得口碑重要,依旧如此,甚至更甚。所以说自己必然要做给天下人看,那是必须的。看看自己和己方的大度,那必然啊。对待这么一个敌军的顶级谋士,自己都放过了,那可真是,还算不错
吧。是啊,天下一统了,更得看天下人心,收拢过来,那是必须的。当然除了说天下人心,还得更看重要投靠自己投靠己方人心,他们要看到自己斩草除根,杀了一堆兖州军的人,也许有的人就不会出山,这个马超清楚。当然了,他也觉得有的人看自己如此,甚至会更加快
点儿投靠自己投靠己方,那也并非没有。可话说都到了那个时候,马超更是凭借本心去做事儿,不想咔嚓沮授,那自然就不会去做了。所以说那肯定是,必然就那样儿,沮授更清楚。所以说他在兖州军中,虽说不是肆无忌惮,可他知道,只要自己不惹到了曹操,那么就绝对
是没问题,能好好活着,没错。而自己在兖州军中那么多年,苟且偷生,也算是终于要到头儿了。是,也许时间很晚,要很多年,可自己并非就等不起,在有生之年,自己自认为是能看到兖州军被灭的。所以说他一直都在等,或者说从他被迫无奈加入了兖州军那一日起,沮授就在等,真是。而他真是想法,可以说没人知道。毕竟沮授这个人在兖州军中,如果说
你不是亲眼见他,几乎就忘记了己方原来还有这么一个人。关键是其人可是天下有数的顶级谋士啊,这么样儿的一个人,居然在兖州军中没什么存在感,可以说这个绝对是不一般,那没错。但是曹操和兖州军他们却没什么想法,毕竟觉得这个也许就是沮授的性格,尤其其
人被迫无奈加入了己方,所以就那样儿了。多了的话,他们确实是没想过。实在是曹操哪怕其人多疑不假,可沮授从来都在,以前是在许昌,现在在邺城,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不要说其人做点儿什么,就今日吃了什么,曹操也是都能知道的,只要他想了解,那不是问
题,所以说他和兖州军并不怕什么。确实,沮授不会直接就出卖兖州军,因为那么做了,他也知道,自己的结果其实只有一个,那没错。可他确实,一直都想着自己有生之年是能看到兖州军被灭了,这个就足够了。虽说他也对马超凉州军没什么好感,可却不得不说,如果以他那性格作风,就想一个一统,那个被灭,他怎么都是希望凉州军一统了天下,而兖州军
被灭,就是如此。当然他更清楚,哪有千年王朝?就算是周,那也不过是八百多年。秦朝的话,秦始皇是有本事,还想着子孙后代都当皇帝,自己秦朝来个万万世。可结果呢,都不用多说。汉高祖刘邦也有本事,可如今看看大汉,基本上没几年国祚了,就那样儿了,早晚
是要被灭,没说的。那么马超创立的皇朝,那也一样儿。早晚是要改朝换代,不过自己是看不到了而已。可自己子孙后代,一定能看到,只要他们一代代传下香火就没问题!可不就是,王朝不可能说永远,可自己的血脉子嗣,虽说也不会永远都有,可至少是能比他们某个王朝的传承久远吧,那是。所以说沮授的意思就是自己活着时候能看到兖州军被灭,而就算
是自己不在了,可也有自己的子孙后代,他们是能看到马超建立起来的王朝覆灭。看沮授是如此想法,可见如今天下大势都是在凉州军那边儿,那可真是。所以说沮授自然也是看得出来,今后一统天下的不会是兖州军,更不可能是江东军,就只有凉州军。哪怕现在的兖州军和江东军还能阻挡下凉州军一统天下的脚步,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越来越没优势,
这个也没办法,那是。所以说凉州军一统天下,先灭江东军,之后时机成熟再灭兖州军,完全一统了天下。可不就是,那对凉州军来说,不过就只是多少年的问题罢了,真的。当然了,不管怎么说,这如今却依旧是三分天下,江东军更是没有被凉州军灭,兖州军更是好好
的,不过灭江东军的话,感觉也不会太过遥远。没兖州军的话,那肯定是在没江东军后,不过什么时候,具体时间,这个沮授也不知道啊。他没那么大本事,就什么都知道,那不可能是吧。沮授没那么大本事,而在天下基本上也没人有那本事好吧。是,有的人是能够未卜
先知,绝对是能算出来不少事儿,那没错。代表性人物就是研究周易的管辂,那是绝对大神级别的人物,一点儿没错。所以说其人只要占卜一下,基本上很多事儿都知道,那是。不过显然,其人不可能说什么都知道啊,那也是。就像他一样儿不知道马超是个穿越者,他只能推算马超其人是一个异数,再多的话,确实也就没有了。毕竟马超其人作为一个异数,可
以说就不是这个世界的土著,很多东西变了。那可不就是,应该说这个世界一直都处在改变之中,和历史大不同。可马超的到来,基本上是很大恨大程度改变了整个世界。当然并非改变了所有,可也确实,这个怎么都不会忽略。而且别说其人是那么大的改变,哪怕就是一
个小小的蝴蝶效应,那其实都不能也不可以小看小觑的,一点儿没错。更何况马超是小改变吗?显然是大的改变啊,一点儿没错。而且就以为他大改变,所以说是造成了多少东西,人和事物,都一样儿改变,那没办法。这个怎么说都是大改变啊,没一点儿说是小改变的。
是啊,就因为马超他所做出来的是大改变,结果是影响了多少改变,一点儿改变的影响都很大,那就不用说其人的大改变了,真的。所以说如今确实是有和历史和演义相同相似的地方,那不假,可更多的却还是不同的,没错。所以说马超更清楚,以后自己这个先知的优势,那只能说越来越少,那也没办法。可以说自己都利用了那么多年,确实也是已经算是不错了,
真的。那可不就是,这么多这么大的改变,确实都是马超所带来的,一点儿不假。可以说没有马超的话,这个世界自然也会有所变化,可真正改变肯定没那么大,那必然啊。当然了,这个地方和历史怎么都不同,和演义也是不一样儿,那都没错。对马超来说,这个地方就是
架空,那确实是。连破碎虚空都有了,是吧,这个……至少历史和演义可都没有,哪怕演义也很神。但是就马超所知道了解的来说,这个时代比起演义来,可以说更神,真的。他是没见过左慈那些人,但是马超却清楚,这个时代对方可比演义里神多了,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毕竟演义里有的那些神的地方,这个时代不说都有,可也差不多,基本上都有。可这个时代
有的,那多少都是演义里没有的,那可真是。所以说哪个更高级,那都不言而喻了,是吧。马超并不想和演义里比什么,可事实就是如此,真不用说太多,没错。历史上的话,那更别提了。就说这个时代的人口,那都碾压历史上的人口。当然你汉人多了,人家北方异族一样儿多,那可不假。所以说马超清楚,这个在两方的比例之下,哪怕怎么都是汉人多,可北方
异族人家那个实力,确实……他是怕啊,就怕人家过来大举进攻,只要是大举南下了,那么可以说是对己方没一点儿好处。哪怕到时候兖州军和江东军也都会参战,可那个重要吗?重要的是己方如何能赢了他们,而己方不好使的话,对不起,马超一样儿不觉得兖州军和江
东军他们能赢,做梦呢。也许做梦都梦不到吧,那很正常,真的。毕竟说实话,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加一起连己方都赢不了,马超没有什么信心认为他们能胜了北方异族,真的。除非说他们有什么特别好的计策,关键是能让北方异族中计,这个最重要。只要他们能中计,
那么可以说就算是再脑残的计策,那都是好计,真的,绝对的上计啊,没错,可实际情况……所以说真要是那样儿,那可以说绝对是他愿意看到的,一点儿不假,但是实际可不会有,北方异族虽说是没有顶级谋士,可也不至于说脑残,那肯定不会。除非说三方一起想出点儿什么计策,那样儿的话,没准还真能说是让北方异族中计,真的。可就一方、两方的话,马超
还是绝对不会成功。当然了,这个事儿没有绝对的,也许人家兖州军和江东军就成功了,那也不是没可能。可以说那样儿的情况,怎么都是马超乐意看到的,他是太希望那样儿了,真的。毕竟一切对北方异族不好的,马超可都认为好,那也确实是没错,可不就是那样儿。
所以说这个不管说是己方占优还是兖州军亦或是江东军,不管是哪一方优势,甚至就赢了北方异族,哪怕就是小胜,那马超都觉得是好,真是该庆祝的,那没说的。所以说就是这样儿,那个时候其实已经不该去分什么凉州军、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了,大家其实都是汉人,都
是大汉的军队,那是一点儿没错。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是必须要联合到一起的,没错。这个就是,那必须是啊,可不如此嘛。不过那样儿的事儿,怎么都不是马超想要的。他不是不想联合到一起,需要那么去做,那你多什么?而他是怎么都不希望北方异族大举进攻,真就是一点儿都不想啊,那可是。所以说还是那话,如今保持这么个状态,他是觉得挺好,至
少北方异族没大动作,难道这不是好事儿吗?当然是好事儿,而以前曹操和孙策还能联系下北方异族,甚至己方也不是没做过。可如今的话,除非他们主动来联系,要不然的话,自己三方怎么都不会联系他们啊,那没错。毕竟对马超、对曹操、对孙策他们来说,北方异族,
那可真是……两人可不傻,知道他们大敌是马超是凉州军,那都没错。可一旦说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要三方都挡不住的话,那对汉人来说结果只有一个,不用多想他们也都知道。他们毕竟都是当主公做老大的,而且对北方异族多少都有所了解,那是。可以说不管是曹操兖
州军还是孙策江东军,他们可都是不止一次和北方异族打交道,那没错。刚开始的话,他们是没想那么多,也没看出来太多,可时间长了,他们还有什么不知道不懂的,看不出来的呢,所以……两人再不派人和北方异族接触了,而且直接就把他们划分成实力最强的,超过了凉州军,己方根本不是对手。那是啊,事实啊,他们嘴上不想承认,可心里都认可,因为
那就是真的。自己两方都不怎么是人家凉州军对手,那么就更别说是对付北方异族了,真是。所以说他们哪怕是不把对方当成是大敌,可却也知道,什么时候他们要真来大举进攻,那真就要完。而他们最希望还是北方异族和凉州军两败俱伤,这个是他们最希望的,最想的,
那可一点儿没错。只要是那样儿,他们觉得天下就彻底变了,大势绝对就变了,可不就是。少了大敌,还是两个,那可真是没错。
第二〇九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四十八)
可以说真那样儿的话,曹操兖州军还有孙策江东军,他们绝对是要乐坏了,因为天下大势变了,这个对他们来说基本上都是好处啊。兖州军终于是能一统了天下,不再是之前那个形势了,一直有凉州军压着。而江东军更是,他们不会被凉州军所灭,这个可以说是最好的结果,那可不就是。要说他们一直那么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还不就是为了能不被凉州军所
灭,那是。所以说北方异族和凉州军两败俱伤,那绝对是对兖州军对江东军,对他们最好的结果,一点儿没错。怎么想怎么都是好处,那可没错,就是。所以那是他们乐于看到的,也是最好的结果。可显然,那绝对不是马超凉州军所认为的最好结果。他们所认为的,自然
就是己方赢,占据优势。己方用最小的代价,来让北方异族损失更多,那样儿就好了。所以说马超非常是希望北方异族那边儿来一场大瘟疫,那样儿最好。其实他的想法怎么都是有原因的,而事情的发展……对马超来说,他也确实是没有其他办法,真就让北方异族一下就
损失很多很大,这个他是没办法。只能说是期望着北方异族那边儿来个天灾什么的,要不就是瘟疫,那都行。但是现在来看,都那么平静,这个天灾还有瘟疫到底什么时候能来啊?想法是挺好,可实际上呢,这个现实还不是那样儿的啊,可不就是。马超所希望的是,他也让细作都那么做了,可惜没能成功,那确实不够。一直到现在,也是没成功。当然以后的话,
也许会成,机会总是有的,那没错。可以说一直都不成功,却不代表以后就永远都不会成功,那可不是,马超清楚啊。他觉得自己一直都让细作那么做了,早晚都能成,条件足够就行。是啊,毕竟那话没错,所谓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可真不错。说起来自己已经
让己方细作足够努力了,但是老天爷不想让你成功,这个也没办法。说起来马超清楚,只要是老天让你成,那么哪怕你努力不够,最后也是没问题。先天不足,确实还有后天啊,没错。有老天的帮忙,还有多少是成不了的,真的。有老天帮忙,马超觉得己方灭北方异族都
并非没可能的事儿,真的。所以说谋事在人,这个谋事确实重要不假,可老天不让你成功,你什么样儿都不好使,确实。因此,马超那样儿的还能不清楚,不知道吗。该清楚该知道的,那确实都了解啊,没错。对他来说,对付北方异族就是那样儿,成事在天啊,老天不帮你的话,那确实是成不了,没办法。而如今他就知道,在自己这儿,己方就是如此,老天不站在
己方这边儿,那是没个成。就是,那真就如此啊,老天不帮你,你也没办法,运气的事儿。你运气不好,而人家北方异族运气好啊,就是。但是显然,马超绝对不会认为对方运气就一直好,那绝对不是。所以说他们运气不好,而己方运气好的时候,就该是他们实力大损的时
候了,没错。那时候自己也绝对不会手软,只要是值得的,自己就会做。哪怕瘟疫真传播到大汉地界了,可也没办法,自己尽力了,这个真是。对马超来说,从来都是,没有舍哪来得啊,就是。这个舍得舍得,不就是那样儿,马超就一直都那么认为。说白了,这个你不付出点儿东西来,那么别想轻而易举得到什么。或者说你不付出点儿代价来,就想要什么,这
个好像也没那么简单的吧,还得说是有代价,不过多少大小而已,确实是那样儿,可不是。肯定是啊,没有说没点儿代价就得到的,不过可能是很小,微小,所以是没什么大感觉,也正常。马超的话,他就是如此想法,所以这么一想,肯定也是心理平衡多了,那没错。如果说之前的话,其人确实,有很大的不平衡,但是现在呢,基本上就可以说是平衡了,那没错。
毕竟他清楚,这么大的事儿,要能一下就成功,其实才怪了,真的。所以说也算是好事多磨啊,那没错。因此,马超是有想法不假,可他还是依旧让己方细作那么做,而他则是等待中,那是。他知道己方能成,可到底什么时候,这个自己也不知道,正常。自己能知道的,
其实不多,那也没错。先知先觉是有,自己也是了解知道不少人,那都没错。可到了现在,真可以说自己是没什么优势了,正常。不过己方优势那么大,已经是占据了绝对的大优势,那也是,可以这么说,也对。毕竟马超很清楚,没大意外,己方一统天下,不过时间长短
而已,这个自己也不知道具体的了。然后其他的,就得说北方异族,大患啊,怎么让他们损失,这么多年马超也没好办法,就只能是一直行那样儿的下策,还成功不来,没办法。马超有耐心,北方异族一直按兵不动,其实就是最好的结果,那可没错,所以说己方有很多机会啊,就是,那没错。如今这个情况,可一直都是马超和凉州军所希望的,一点儿没错。对
他们来说,还不就是那样儿,真的。当然了,如果说北方异族地界再来场大瘟疫,那他们肯定是更满意了,没错。哪怕就算是传播到大汉来,他们也都认了。反正从马超那儿来说,他是宁可如此,也得让北方异族损失很多,那必然啊。不过现在来看,好像还是差点儿,不
过以后……能成,可不知道什么时候,马超自然是觉得早了好,但是却没那么容易,是。不过不管如何,自己都让细作尽力,那是一点儿都没错,那么做了,己方才说是有机会了。不努力的话,这个谋事在人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成事在天啊,真的。毕竟所谓说谋事在人,
你不努力不尽力的话,肯定还说不上什么谋事在人啊,那没错。因此,这个就是了,他一直都是那么要求的,尽力啊。至于说需要什么,那钱粮物资,可从来都没少过,不缺那个。就是,毕竟在马超看来,想要成功,那是需要很多条件,而最基本的需求要都满足不了的话,还谈什么成功啊,那是。而且必须要说,话说凉州军财大气粗,而最不缺少的就是这个钱粮
物资,那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别说是在北方异族那边儿的细作了,各地的细作,不管他们需要什么,钱粮物资马超从来都不会缺他们的,那真是。至少马超知道很难成功,可这个外物条件什么的,就更不能缺少了,绝对不行。对他来说,可以讲成事在天,老天不站在自
己这边儿,那也没办法。可马超却绝对不想听到说己方因为缺少钱粮什么的而没有成功,那可真是笑话了,也真是太遗憾了,没错。所以说这个肯定是,他从来都不会缺少细作他们的钱粮物资需要,那是必须的,就是。因为己方根本就是财大气粗,从来都不缺少钱粮物资,所以还有什么不能满足己方细作的呢,那没错。并且还真是,可以说己方最不缺少的就是钱
粮了,那么能用那些换来有用的情报什么的,马超真是觉得“何乐而不为”呢,确实是,必须地啊。毕竟他所知道了解的,看到的,那己方的钱粮物资不光是不缺,还富裕很多啊,那是。所以说用己方最多的东西,换来更多对己方有用的,这个生意马超怎么看怎么是己方获利更多,怎么都是利大于弊啊,没错。所以说他从来都不吝啬钱粮物资,那些东西己方太
多了,所以说就得花出去啊,没错。真要是花不出去,那才是问题。而花多了,那绝对不是问题啊,没错。所以说马超不怕拿出来很多,就己方这么个花费,还没出现过缺少的情况,这个就足以说明问题,真的。不是说凉州军花销不大,反而他们开销大,马超赏赐多,而且
消耗的钱粮物资更多。但是凉州军没缺少过,这个就真是说明了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凉州军绝对是当得上是财大气粗,当世土豪,那绝对是钱粮太多了,没错。要不然的话,会是如此吗?看看兖州军,屯田都这么多年,可他们根本就说不上钱粮很充足,就只能说是够用。
当然了,他们肯定是不缺少就对了,没错。而江东军是能比他们强点儿,可也没法和凉州军比啊,那是。毕竟凉州军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却是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都没有的。自然就是丝绸之路了,这个不用再多说。因此就是他们也比不了比不上,世家大族想要过丝绸之路,哪家不得交好下凉州军,这个是必须的。哪怕就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明面儿上是没有
商队,可暗地里确实有,而马超和凉州军他们不过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不过肯定也是控制他们更多,他们就那点儿人,多了没有。至于说他们和世家大族还有豪强地主包括与富商巨贾,和他们有多少合作,这个马超还有凉州军不管,他们也管不了。可兖州军
与江东军他们支持的商队,这个他们是限制多了,没错。不过真说起来,凉州军那绝对是大块儿大块儿吃肉,而到了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那儿,确实就只剩下喝汤了,而这汤还没那么多,是有数的。这个对比起来,那差距大了去了。凉州军人家能大块儿吃肉,兖州军和江
东军他们只能喝汤,哪怕是肉汤,可太少了啊,那是。确实,对此不管说是兖州军也好,是江东军他们也罢,都是觉得凉州军这个吃相。可以说他们吃肉那不光说是大块儿吃,而且绝对是吃饱吃撑了,一点儿不假。可再看己方两方,就只能是喝点儿汤,这个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一点儿都没错,那是。可丝绸之路就掌握在人家凉州军的手里,人家能让你支持的商
队行商,那其实就已经不错了,真的。就他们所知道所了解的来说,那是绝对,可以说人家凉州军想要整一下己方两方所支持的商队,那确实很容易,没错。所以就算是曹操和孙策,他们也没多说什么,实在是他们也清楚,这个不光说是没用,如果真出来点儿什么意见,反
而会起到反作用,真的。所以说他们都不会去表露他们对此有意见,还有很大的意见,真不会表露出来,让马超和凉州军看到。就是,这个没错,毕竟他们商队想要很好通过还有回来,那都是必须要交好凉州军,这个是一定的。多了不说,就说碰到点儿问题,还得是凉州
军解决,己方想要解决,可也不行啊,没错。兖州军还有江东军,包括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他们可以说都那样儿,只要走丝绸之路的就一定会去交好凉州军,不交好他们的话,那么不出问题的时候确实都没什么,这个也是,可一旦是有什么问题,你想让凉州军管?对不起,没那个国际时间。因此,这个他们想在丝绸之路上混好,交好凉州军却是必
须的,那没错。而且马超确实是早有军令,只要是交好己方的,那么不管是什么问题,己方都一并解决好,那没错。所以说凉州军对丝绸之路的事儿,那绝对是有口皆碑,就是曹操和孙策,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也不会说去触霉头,那根本就没用,还真就容易出其他问题,
起到反作用,所以他们都不会去做,反而说是老老实实按照马超所安排的那么走下去,而这个就是凉州军在丝绸之路上的绝对权威。
第二一〇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四十九)
确实如此,应该说从凉州军彻底占据了丝绸之路的那一日开始,直到现在,他们可从来都是那么做的,没错。所以说他们的口碑可不是一日两日了,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实在是太久了,n多年,那是。而这个口碑确实是几十年才积累出来的,可不是一朝一夕,那时间太短根本不行。而这他们都多少年了,真的,太久了,所以说凉州军可能缺少钱粮吗,真心不缺,
还很多,富裕太多。所以说这个就是了,他们确实是不少,没错。这个就是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可都没有,就是人家凉州军独有的,那是。当然了,这个也得说是马超的眼光,其人在天下还没大乱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攻略凉州了。哪怕就是董卓在的时
候,他和马超更多也都是井水不犯河水,两人前期都是没有什么大矛盾,那确实没错。毕竟董卓再糊涂,他也是知道,要说袁绍、曹操那些人,都属于关东一路的人,但是马超却不同,他和自己一样儿,都是关西豪强出身,所以说先天上,彼此更多是自己人,而和袁绍还
有曹操他们不是一起混的。从根本上来说,是这样儿。可董卓没多想,他那样儿是早就整的天怒人怨了,哪怕就是马超,在真正表态的时候,他还得站在大汉那边儿,站在关东诸侯那边儿,没错。确实,毕竟那个时候的大汉虽说也是到了末期不假,但是破船还有三千钉呢,所以说他们都需要朝廷给他们好处,所以都是所谓的扶汉一方。当然了,不排除有人是真心
想让大汉好,可那样儿的有几个?说起来就马超所知道了解的来说,能有那一个、两个?也就那样儿了,真正忠心大汉的,很多都被咔嚓了,而还剩下的,没多大实力,没多大的兵权,还能成什么事儿?是啊,这个就是。忠诚大汉的,没什么实力,而那些有实力的,那绝
对是各怀鬼胎,没说的。曹操的话,最开始年轻时候,其人绝对是大汉忠臣,可之后就变了,这个就没办法了。马超的话,他一直都不是什么忠心大汉的,别看他也给刘宏做过事儿不假,可那是必须的,确实少不了,谁让自己是大汉官员,那没办法。而且该低头的时候,
确实也得低头,收买十常侍,那没办法。但是马超为了以后,他都那么做了,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那是必须的。而如今来看,确实,当年其人做法,可是没错,那是。马超也得说,好歹自己也算是知道那么多事儿,哪怕历史是改了不假,可有些事儿该发生的,确实还一样儿发生,比如说黄巾之乱、董卓进京、废立汉帝,这些事儿都是历史上所发生的,之前也都
一样儿发生了。可能在很多地方上有所不同,那肯定没错,可总体上的事件,那也是没区别。这个肯定是,要不之前的话,马超为什么能占优,还不是因为这个先知先觉,那是一点儿没错。如果说没了这个,他就清楚,自己绝对是少了很多,哪怕像今日这样儿有如此实力,
估计都很难做到,毕竟这个之前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那可真没错,他自己对此可是深有体会啊。那是,所以说这个确实,可以说马超当年是占据了多大的优势,一直是影响到现在。曹操和孙策他们不是那么太清楚,不过却多少知道一点儿。至少前者知道马超其人,什么大汉忠臣,那都是自己一厢情愿,人家根本不是。后者的话,清楚自己能有今日,可有马超当
初的帮助在里,那没错。孙策不知道马超到底是什么想法,可确实,也算是领情了,那没错。但是这个基本上还不了,毕竟江东军和凉州军是敌对,早就是不死不休了,彼此都要灭了对方,而如今来看,更是凉州军能灭了江东军。所以在孙策那儿来说,他也报答不了马超什么,总比可能自己投降凉州军吧,那不开玩笑吗。所以说把这个记在心里也就是了,没错。
所以说在孙策那儿,他也是想过,己方哪怕说被灭了,其实也无所谓,就当是当年又还回去马超所给的了,当然对方没给那么多,不过……对其人来说,那样儿的话,未尝不是另一种报答,真的。至少你说让现在孙策怎么报答马超和凉州军,这个显然不太现实,真的。所
以说他要真是想着另外的方法去报答,那么没准,那样儿就算是了,真的。毕竟灭了江东军对凉州军的好处,那是不言而喻的,怎么都是利大于弊,一点儿没错,所以说报答了马超,报答了凉州军啊,就是。虽说这个不是孙策的心病心结,可他也不止是一次两次想过了,对
其人来讲,他是清楚,当年马超既然是敢那么做了,对方就不怕什么,而且显然,那是绝对不会说指望自己报答他报答凉州军什么的,真的。对当初的马超来说,孙策觉得其人要说那些,要想要从自己身上得到好处的话,那么还有其他办法,他觉得能用,而不是马超当初那么做。是啊,这个孙策还是很清楚的,毕竟其人不光说是当主公做老大的,而且那么多年
了,更是带着江东军,那么弱的一支人马三分天下的人物。当然了,这个弱是相对于凉州军和兖州军来说,江东军弱。可他们比起其他诸侯来,那都是强,甚至比刘备一方都强,那可一点儿没错。可不管怎么说,孙策都是能和马超和曹操,和他们三分天下的人物,所以该
看出来的东西,可没少过。那真是,毕竟孙策可是个人物,一点儿不假,其人可能是在有地方确实不如刘备,可在有些地方上,他是绝对超过刘大耳朵的,那是。而且关键是马超看不上刘大耳朵,但是却很欣赏孙策,那可没错。所以说他可以去帮江东军一把,却是直接就
要灭了刘备一方,而他也是那么做的。虽说之后他也要灭了江东军,可肯定不是现在好吧。所以说马超对刘备的厌恶,可以说对后者的影响,那还是很大的,这个没办法。还是那话,哪怕就是刘备也知道马超对自己的态度,可他也没办法改变,这个也是无奈了,真的。当然了,他自己也是天下一路强势诸侯,确实是不用看马超的脸色,那没错。所以说以前的刘备
还有那样儿想法,也努力做了,可没什么好结果,之后其人就彻底不多想了,哪怕凉州军天下第一,可己方是吃素的?是啊,那可不就是,哪怕最后刘备一方依旧是被马超带着凉州军灭了,可他和他手下那些人,从来都没有服过马超和凉州军,那没错。这点马超他们也清
楚,不过有什么大用吗?至少在马超看来,确实是没有。毕竟哪怕你再如何想法,最后也是改变不了结果了,那可不就是。刘备一方依旧是被己方所灭,这里也有曹操插一脚,那是,甚至还有孙策江东军的影子,那都没错。因此,刘备一方是注定了的结局,那可是不假,如果说他们加一起还灭不了刘备汉军的话,那么后者是要多强?可显然不是,他们也没有,对
方没那么强好吧。一个凉州军就能灭了他们,更别说还是曹操兖州军了,也加上孙策的江东军。实力上的对比,怎么都超过了刘备一方,那可不假,灭他们不过手到擒来,那也真是。所以说刘备一方被灭,太正常了。而且可以说三方最后都是不想让其人其军存在了,那是。首先马超凉州军不用多说,而曹操兖州军,他们和刘备一方早就是不死不休了,所以说他们
内心深处更真实的想法就是灭了刘备,那没说的。可他们也绝对不会说刚开始就那么做,那绝对不会,可最后就没办法了,曹操也肯定要那么做啊。最后孙策江东军,其实他们算是个中立,但是更多跟着兖州军走,所以说在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那儿来说,灭刘备一方,真就
也是没什么,三分天下不比四分天下好?那可不就是,孙策和江东军是如此想法。毕竟刘备一方和他们是没什么矛盾,那不假。可说实话,在他们和兖州军比的话,显然孙策和江东军都是站在兖州军那边儿的,所以说他们自然说更多倾向于是灭了刘备一方,都正常,那是。
所以说刘备一方要不被灭了,那才怪事儿了,真的。当然了,他们是早已想到了,没错。刘备早知道自己的结果,那肯定是。而他手下将领还有谋士的话,其实也是,知道自己最后结局,那是。不过怎么说呢,马超最后是没斩尽杀绝,这个是一点儿没错。要不然的话,他要是给己方下死命去追击的话,多了不说,可抓住几个人的话,其实还是没有什么问题。可
虽说如此,马超没那么做,因为他是觉得没什么大用啊,就是。哪怕说擒住了几人,最后自己基本上也得是杀了他们,毕竟擒住的几个,基本上都是死忠,应该是没差了,所以说……这个那么去做了,他觉得没用,所以没下令去追击什么的。对马超来说,与其说追上擒住后
再咔嚓了几人,还不如说直接就不去追了呢,真的。毕竟还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来得更好,没错。对他对凉州军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是啊。所以说马超是没下令追,而他当初那么做了,其实挺对的,要不然的话,别说抓不到几个,就算是能擒住那么一个两个,可
也真都是死忠,除了咔嚓之外,放了的话还不如就不去追了。所以说马超就没让己方是继续追击,没什么用,刘备自裁了就够了,其他人,他也清楚,那都去隐居了,有正好。还是那话,他们不隐居的话,投靠谁?己方不用想了,而曹操一方也不用多想,兖州军他们不会去,那么最后孙策一方,他们更不会去了。所以说他们不会投靠哪一路的诸侯,而就指望着
自己单个的力量报仇什么的,那就更不用多想了,就是。所以说他们还不如隐居起来,那更好。所以说马超都知道他们最后要做什么,所以说自己还可能去追击吗,没用。对他来说,放过他们一马其实更好。毕竟好歹都是青史留名的人,那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也别被自己
和己方给咔嚓了,那真是不好,没错。因此,他都没那么做,更多是顺其自然了,只要说刘大耳朵没了,自己的目的就都达到了,可不就是。所以说马超那么作为,可以说是没错的。所以说马超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而如今看,自己作为是一点儿没错。看刘备的手下,可没
一个投靠了兖州军投靠江东军的,更是没一个找自己报仇报复的,那足以说明问题了。这个马超是觉得那个想法挺对的,就是当初刘大耳朵那些跑了的手下,绝对是很多人隐居了起来,可也有的人挂了,这个就不好说了,真是那样儿,所以说就是如此了,那都很正常,没错。所以说如今就是这么个情况,那都没错,马超是觉得挺好,真的。毕竟那些人隐居了,
其实就是最好的结果。如果说他们出仕,这个马超可能觉得当初就不该放他们一马。而如今来看,自己当初做得太对了,没错。其实曹操和孙策他们,马超不相信他们就没派人去找那些人,可显然,他们没成功,没找到啊。其实一想也正常,话说己方都不知道他们哪去了,
那么兖州军和江东军能知道?这个不是马超小看他们,而是事实,这方面他们真不如己方,毕竟己方细作那么多,这个……
第二一一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五十)
己方细作那么多,这个就绝对是超过了兖州军和江东军。而己方都探听不到的消息,真不是马超看不起看不上兖州军和江东军,毕竟他们还不如己方呢,所以这个确实是不行啊。己方都不知道的,就算是他们两方知道,其实也绝对不会知道多少就对了,这个马超很相信,那没错。其实一想,这个也是,可以说凉州军他们是没什么情报,而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一
样儿啊。所以说如今也是,就这么个情况,其实和马超所想差不多,他就是这么想的,没错。在探马上,那肯定是兖州军天下第一,这个是公认的。不过要真说起来细作上面,那其实还是凉州军更强点儿,这个也没错。不是说兖州军就不行了,只是他们一和凉州军比,就
细作上面,那还是人家凉州军要强那么点儿。而江东军就别说了,他们还不如兖州军呢。是啊,所以在细作情报上面,总体来说,还是凉州军要强那么点儿。这个和探马斥候还有所不同,毕竟一个是暗地里的,而另一个却是明面儿上的,一点儿没错。探马斥候的话,那么
怎么都是人家兖州军强,这个是公认的。哪怕说起来肯定还是凉州军的探马更多,但是这个兖州军之强,不是凉州军用人数就能取胜的,在探马斥候方面,那兖州军他们绝对有一套。就是,在探马斥候方面,兖州军那绝了,不过在细作上面,总体上来说,还得是看凉州军的,那没错。当然了,不管如何,有一点没错,就是在这个上面,其实兖州军也没说就比凉州军
差很多很大,不过江东军确实,比他们都不如,这个差距是有了,那没错。可不管怎么说,三方的细作可都可以,那确实没错。没那么逆天,可却也行,可不是。所以说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都是很满意的。所以说这个就是了,哪怕就是江东军那边儿,他们细作最弱,那
是不假,可架不住自己主公满意,这个就足够了,那是。对他们来说,弱无所谓,但是做得很好,那没错。就像如今江东军一样儿,在孙策看来,己方确实是最弱不假,这个也是事实。但是总体上来说,己方做得不错,那也是。至少孙策知道,在那么强的凉州军和兖州军
中夹缝生存,也是让己方难过了,那没错。所以说己方能做到,关键是现在来看,己方做得也挺好,那真是没错,可以了,就是。孙策的话,他可没那么多奢求,谁让己方实力最弱来着,那是没太好办法啊。保持现状,他都觉得挺好,可不是其人不知道进取,实在是和己方被灭相比,孙策宁可是看着凉州军攻城略地,那样儿也比己方被灭了强啊,可不就是,真
的。那这个就怕对比,可不就是,一比较的话,就是如此。在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那儿来说,是怎么都不希望己方被凉州军占据郡县的,甚至一个州都要丢了,剩下两个郡,有没有也没太大的区别。所以如此情况,却怎么都不是孙策和江东军众人想看到的,可这个就怕比较,
如果说一和他们被灭比的话,他们宁可是丢了郡县,也不想己方被灭,那可一点儿都没错。所以说怎么选择,他们可是很清楚,那是。对江东军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在被灭前面,一切损失好像都没那么重要了,真的。虽说他们也不想,那没错。但是丢了郡县的话,总是比己方被灭强多了,比不了啊,这个不是一个性质的好吧。当然了,他们肯定更希望不丢什
么郡县,不被灭的前提下,不丢什么郡县,这个一点儿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他们所想如此,可不就是。所以说如今来看,都那样儿啊,马超也知道,不过他也没太多想法,都是先易后难,先攻略交州再说其他的,不过九真和日南确实就算了,那两地方,己方不会要,江东军自己留着吧,挺好。他和凉州军还不知道,孙策和江东军是早就决定要把两郡给曹操
兖州军了,这个是一定的确定了,因为江东军的使者已经在去常山的路上了。在孙策他们看来,等己方的使者到了常山后,应该说那个时候的兖州军,估计就拿下整个常山了,是吧。确实,毕竟他们现在是已经拿下了真定,而拿下整个常山,半个月之内,那还是没什么问题
的,确实。所以说等江东军的使者到了常山的时候,肯定能见到曹操本尊,而且其人的话,很大可能还没什么事儿,这不正好是说这个给他们两个郡的事儿。可想而知,曹操知道具体消息,他会很高兴。而对其人来说,收了九真和日南两个郡,那可真不是简单多了两个郡那
么简单,那绝对不是。可以说接收了九真和日南两个郡,对曹操对兖州军来说,他们就有了交州的地界,这对他们攻略交州来说,是有机会了。当然,他们不会安排交州太多人马,所以这个基本上很难做到。他们清楚,没有太多人马,是没办法攻略交州的,而且他们还要防范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那没错。所以说很大程度上,兖州军是做不到攻略交州的,除非
说他们有了大好机会,那确实是另说了,但是显然,这个几乎就是不可能,没什么几率啊,就是。当然了,不管如何,至少在曹操和兖州军他们那儿来说,只要是给他们九真还有日南了,他们就都来者不拒,是绝对要的,没错。利大于弊的事儿,曹操基本上都会去做啊,没
错。所以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走这么一步,那是非常对,一点儿都没错。交州五个郡都会跑凉州军那儿去,而他们江东军,占据九真和日南,怎么看怎么都是劣势,弊大于利,所以给了兖州军,头疼的事儿交给了曹操,也让马超和凉州军稍微惊讶一下,孙策和江东军那么
做了,自然就是挺好,没错。当然了,现在还没开始,曹操和兖州军他们都不知道具体情况,知道了之后才能说那么去做。是啊,现在的情况是江东军的使者还没到冀州呢,只是在途中而已。慢点儿的话,其人到了常山,基本上兖州军和凉州军的战事就完了,最次也是快完事儿了。可要走得快,那么到那儿了,那地方的战事也还没完,毕竟兖州军要攻略其他的
县城啊。不过其人怎么都是能见着曹操,这个是肯定的,所以最后的结果,还会是顺利啊。是,那没错,毕竟曹操虽说想不到孙策和江东军要送给他两个郡,但是既然孙策和江东军那么做了,他自然是乐意笑纳,那是没说的,一点儿都没错。因此,他和兖州军对九真和日南,
那绝对是来者不拒啊,确实。如果说曹操不想接收两个郡,那么怎么都不可能,那不符合其人那个性格,更何况他可是奸雄啊,那没错。对他对兖州军来说利大于弊的事儿,可能不做吗?必须是啊,那没说的,曹操要两个郡,他是会非常乐意接收,没错。对他对兖州军来说,怎么都是好处多的,他自然是要去做了,那必然。所以说这个结果,那确实是注定的,
也对。如今江东军使者还在路上,曹操也不知道孙策派人来联系他,还要送给他和兖州军两个郡,可以说确实江东军也算是大方了一回,不过他们都是无奈选择,那确实也是没办法了,真的。还是那话,如果说孙策和江东军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的话,那么他们怎么都不会送给兖州军两个郡,哪怕他们联合了不假,是盟友也没错,但是这一下就给对方两个郡,关
键对他们兖州军来说还是利大于弊,这个让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确实是觉得不好。所以说他们是无奈,是真没办法了,必须要那么做,那是。如果说还有其他办法,那么显然,他们都不会那样儿了。可不就是,现实是他们没别的更好的办法了,就把九真和日南给曹操给兖州
军,那才是最好的办法,是啊。因此,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是必须那么做,这个肯定没说的。于是乎就派人去了冀州,这个也是,使者还在路上,快点儿到的话,估计没太久就能到冀州常山。毕竟江东军使者是走兖州军的地界,所以自然是畅通,不过却得和当地驻守的兖州军
打好招呼才行。可不是,毕竟江东军派冀州的使者,那可不是一个人,还跟着一队江东军士卒呢,那些人的目标可不小。从扬州到冀州,穿州过郡,有时候甚至都要和某个郡的太守招呼,这个肯定少不了,那没错。从扬州建业到冀州最近的路,就是进到豫州,再到兖州,最后从兖州进入到冀州,这个就是最近的路了,江东军使者也是要那么走的,那是一点儿没
错。毕竟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的意思,那确实是想让对方早点儿到冀州,所以这个自然是要走最近的路了,那没说的。其实在路上还要耽搁些时日,这个肯定是。毕竟可以说出穿州过郡啊,直接就要穿过两个州,豫州和兖州,后者哪怕地方不大,可实际来说,还算是大州,
那没错。所以说要穿过两个大州,这个中间肯定要耽搁,至少先到一个郡的治所,肯定要先去和本郡太守打招呼才行。而去了一个县城,就得和县城的主将说好,那没错,就是那样儿啊。所以说想不耽搁时日都不可能,不过就只是说耽搁多少日,那确实也没准了,真的。
反正少的话,可能就几日而已,加一起那样儿。多的话,那么肯定就是比这个多了,那也没错。但是作为孙策江东军的使者来说,他肯定是不敢耽误时间,因此是怎么都会快点儿赶往冀州常山的,那可没错。毕竟一耽搁下来,那么损失的还是己方,一点儿不错啊,那可是。所以使者的想法也是,早点儿到了常山早好,确实。其实事实也是如此,那没错。毕竟早到
了常山,早点儿见着曹操,早和他说这事儿,那么其人早派人来接收九真和日南,确实对江东军早好,那一点儿不假。所以说使者绝对不会慢就是了,他也不敢说就慢吞吞的,那不开玩笑吗。路上耽搁的时日,这个他是改变不了了,只能说是以最快的速度到常山,那是啊。
这个孙策他们也知道,也都放心,最后就等着曹操派人去接收了九真和日南就好。至于说对方不要?这个就不要多想了,他们是没有理由不要的,那没错。甚至应该说,他们有足够的理由要,那是。因此,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是一点儿都不担心有什么变数。而且这事儿别说
马超和凉州军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哪怕他们知道了,确实也做不出来什么,那可没错,所以……毕竟对孙策对江东军他们来说,他们巴不得那九真和日南两个郡到马超凉州军手里,那样儿的话,他们得乐屁了,真的。不过显然,那都不可能。别说马超和凉州军他们不知道了,就算是知道,他们也真不会做出来什么事儿,就当是不知道,那没错。所以说孙策和江
东军的想法,他们所想还是很对的,马超和凉州军就是那样儿,那么个情况,可不就是。所以说孙策他们可不怕什么,因此,那事儿也不会有什么变数,真要有的话,还倒是好了,可显然是没有啊。其他的,就得说没有意外,那么就按照己方所想的那么行进下去,对己方
来说,虽说就是个下策而已,可终究还是有那么点儿好处的,确实也没错。对孙策对江东军他们来讲,可不就是那样儿,那是。
第二一二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五十一)
所以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清楚,其实就只要等兖州军来就好了,没错。等他们来接收九真和日南,他们肯定要那两个郡,而己方是怎么都不会要了。那么正好,这个双方是需要合作的,没错。凉州军要是要那更好了,可显然,他们和己方一样儿,都不会要。那么就只能给兖州军,那没说的。当然了,己方和凉州军都不要的,到了兖州军他们那儿,不说是宝贝吧,
可确实,对他们好处多啊,那是。所以说己方和兖州军都不要的东西,在人家兖州军那儿倒是好东西,需要的,没错。这个就是所谓,“我之毒药,彼之蜜糖”,就是这个意思,孙策还是都知道的,江东军也明白。毕竟对三方来说,终究还是不同,确实是不一样儿。凉州军
和江东军,他们占据了九真和日南,就怎么都是弊大于利,那么他们会要两个郡吗?而对兖州军来说,就是反过来的,利大于弊啊,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要?所以那都肯定是了,最后结果必然就是那样儿,兖州军接手了九真和日南,和江东军是再也没什么干系了。后者其实
也无奈,谁让交州都让凉州军占上了,那就没办法了。如果说交州还依旧在江东军的手里,那么哪怕他们是一直都占据着九真和日南,这个哪怕依旧是不好的地方多点儿,可终究有限。那是,所以说两郡给兖州军也是必须的,没错。给凉州军,但是后者不要啊,那就没办法了,只能是给曹操给兖州军,那是。而且那样儿一来,凉州军就算是知道了,他们有没太多想法,
毕竟并非是己方不给他们,而是他们真心不要,这个就不是己方的事儿了。给了兖州军,马超和凉州军的想法,孙策他们都知道,那没错。所以说最后还会很顺利,九真和日南到兖州军的手里。那必然,己方和凉州军都不要的地方,只要不到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手里,那
么就算是在兖州军手里,凉州军都不会说什么,因为谁让他们不要了,那没办法。所以说对那两个郡的情况,孙策和江东军也是想了不少,那没错。毕竟对他们来说,这个肯定也是,早给出去早好,那没错。可以说如今的凉州军都已经占据了己方交州的三个郡了,五个郡那
也只不过是多少时日的事儿,就是。毕竟凉州军都已经占据了己方交州的三个郡,那么他们的目标是五个,还差两个,他们占据交趾和合浦那也不过就是多少时日的事儿,没错。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自然是很清楚,而且也是早不指望己方守住了,只能说是尽量拖住凉州军,让他们别那么轻易破城就是了,让他们伤亡更多,如此。所以说现在都是这么个情况,那没
错。对他们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没错。所以说如今这样儿,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就是那么个想法了,多了没有。其次就是九真和日南的事儿,反正都已经联系曹操兖州军去了,这个问题自然也会很好解决,那没错。所以说交州的事儿,只要等战事都结束了,那么就算
是彻底和己方没什么大关系了,尤其是等两个郡给了兖州军后,那就更没有什么关系了。交州这边儿就是这样儿,在曹操拿下了真定的时候,马超已经是占据了郁林全境,而他的调令早已是到了益州的,太守邓贤看了自己主公军令后,便调兵三方到郁林去了……要说的人马真心不少,可也不是太多,就五万多人,但是邓贤一下就调拨三万过去,显
然他也清楚,第一自己主公是需要很多人马,第二,他也想让益州本地的人马多参加点儿战事,哪怕最后剩不下多少人马了,可在自己也一样儿会征兵,那没错。所以说邓贤都不在乎一下就拿出去三万人马。如果说以前的话,还防备交州一下,防范着交趾的人马从山路过来进攻,可现在还用防范吗?那地方都要被己方占去了,他们可真是没可能来进攻了,
那是。所以别说是三万人马了,就算是再多点儿人,邓贤也不是不能拿出来,可他也想了,自己主公虽然没明说让自己派几万人马,可那意思,就是三万,邓贤不傻,他知道,更何况他旁边还有个谋士呢,尹默还能不知道不清楚?所以说邓贤所派三万人马,那可不光只有他
自己一个人决定的,他一样儿和尹默说了,后者自然是知道自己主公的意思。反正你派人马少了肯定不行,多了的话,其实也不太好。所以他所了解的,荆州才派了六万人,那么自己这个郡,派三万人,其实正好。是啊,所以说邓贤就派了三万人马,还就只让个副将
带兵,他和尹默都没去,知道也不需要自己两人,自己俩还在守着,那是比什么都好啊。如果说需要自己俩去交州的话,那么自己主公早就发话下令了,没错。而如今没那样儿,就说明不用自己两人去。就算是去带兵,其实也没有必要。毕竟经过的地方,还都是己方地盘儿,从荆州过去……那是,不耽误太多时日,可以说邓贤接到自己主公的军令后,他拿给
尹默也看了,也和对方说了商量了,然后就直接调拨了三万人,向交州的郁林赶去。当然他们不可能走交趾,就只能是从荆州过去,那没办法。不过除了在益州的路不好走之外,进了荆州之后,那路都好走多了。当然这个只是相对来说,比较来讲,那是好走多了,
可实际上呢,比其他地方,荆州有地方的路,也不那么好走啊,可不就是。但是总体来说,那地方比益州的路可强太多,而且比其他地方,也没说是特别不好走,就是稍微而已,那没错。因此,在去郁林的三万人马,都没有说耽误时间,直接就是急行军过去的。哪怕经
过了荆州,可是早就和当地太守和守将打好了招呼,三万人都是顺利过境,一点儿都没耽搁时日。可不就是,都知道这是自己主公调拨去交州的援军,而如今交州的战事,确实就剩下两个郡了,己方只要拿下剩下的两个郡,这个就算是彻底都拿下交州。九真和日南,那真是不算了,那没办法。给江东军自己留着了,他们还不知道江东军要给兖州军,不过那也没
他们什么事儿,凉州军确实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们不要两郡的结果,就是江东军他们爱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了。可不就是,凉州军确实是管不了,谁让他们是不要那两个郡,说死也不要,那么那两个地方哪怕江东军就算是给了南边儿的异族异国,凉州军那就要干预了,
可他们就是不会要啊,那没错。所以说江东军是玩了一出好手段,他们把两郡送给了兖州军,这个不得不说,对连州军来讲,确实不如那两个地方在江东军手里,真的,那可没错。可马超凉州军就算是知道了,他们也不会说是去干涉就对了,那肯定是。所以说最后还是要那样儿,凉州军占据交州五个郡,江东军把两郡给兖州军,他们占九真和日南,那样儿。而
交州就彻底和江东军没什么大关系了,可不就是。但哪怕如此,对他们来说,能把两郡脱手其实就算是挺好的一件事儿,那没错。毕竟九真和日南,那两地方他们之前就不想要,这交州让凉州军占了,他们更不会要了,就是。所以说这个其实也是注定的,那没错。马超如今不知道,可他要仔细想一下,其实也不难知道,那没错。不过其人现在也没工夫想着那些
事儿,就只等着己方的人马到了郁林,自己再带兵进攻交趾,那可一点儿没错。就现在的话,还能让己方拿出来的人马,是不足以攻略交趾和合浦的,没错。因为现在凉州军就只能拿出来三万多人了,去进攻交趾,这个是在的援军没到的前提之下,那可一点儿没错。
所以说就三万人,哪怕还多点儿,可是却依旧拿不下整个的交趾。你要说能拿下几个县城,一半的话,那是没问题。可交趾别的不多,就这个县城最多,你就算是拿下十个,其实也决定不了太多,真的。至少要把交趾治所龙编拿下,这个肯定是。那地方拿下,其实就相当于
是拿下交趾一半的地方了。而以前交趾的治所还不是龙编,那是孙策占据了交州占据了交趾后他给改了,如此,是。孙策觉得改一下更好,他就给改了,江东军众人也都没什么意见。关键是这事儿肯定要朝廷同意,到了曹操兖州军那边儿,他们也是没管那么多,反正孙策说给改了就改了吧,和他们确实没有太大关系,没错。他们只是同意了,让刘协发个诏书就好,
那没错。其他的,真就和他们关系不大,毕竟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好吧,那确实不是啊。所以说孙策的奏疏到了许昌,曹操看了一眼就同意了。刘协的话,对不起,曹操同意的东西,刘协再不同意,他也得认可,亲自发了诏书,同意了交州交趾的治所变更,变成了龙编,这
个也确实是没办法。当然了,这么个小事儿,刘协也说不上不同意,反正比这还大的,那可多了去了,也没一个是自己做主的啊,那没错。所以都是曹操怎么认为,他要怎么做,自己就都同意了完事儿,那没错,毕竟到了现在,自己还得看曹操的脸色行事,那一点儿没错。
对刘协来说,他一直都是无奈,没办法。自己并非没反抗过,但是结果还不如不反抗了,真的。不过总体来说,曹操比董卓、李、郭汜之流强太多,真的。至少刘协清楚,在董卓把持朝廷的时候,可以说其人对待皇室,永远都那么一个态度,不光是打压,而且是皇帝做的,基本上他也都去做了,就差那么一个名儿了,没称帝。然后好不容易等其人被吕布咔嚓
了,李郭汜上台,这个可以说是刘协的噩梦,真的。毕竟董卓把持朝廷的时候,别管其人对别人怎么样儿,至少对刘协和刘协直系的家人,那确实是够意思,还是挺好。他吃什么,那就给刘协吃什么,基本上都那样儿。但是到了李还有郭汜那儿,刘协过得就和难民似的,
连饭都吃不饱,有上顿没下顿的,而且根本不给他好东西吃,那真一点儿没错。所以说刘协其人,要说他最狠的人里面,李绝对是能排到前三,一点儿都没错,可不就是。这当皇帝的连饭都吃不上,刘协觉得一代帝王能混成自己这样儿的,估计就自己这么一个了。以后
也许有,但是自己绝对是那第一个啊,那是吧。刘协觉得自己丢人都丢得不行,实在是愧对大汉的列祖列宗,那真是。他都想了,自己哪怕是死,九泉之下也没什么脸面去见祖宗,真的。毕竟当皇帝混成自己这样儿的,这历史上就自己这么一个了。以后有没有那不知道,可有的话,也是自己为第一了啊,这真丢人。而刘协遇到了曹操遇到了兖州军之后,可以说
其人绝对是时来运转了,那没错。毕竟曹操不是董卓,更不是李和郭汜,都不像他们那样儿。可以说其人除了不给刘协皇帝的权利之外,其他方面,真是没差过什么。可以说刘协吃的,那绝对是超过了曹操,那一点儿没错。而其人是个傀儡皇帝不假,大权都在曹操那儿,
可曹操不是董卓,没其人那样儿,最多就是杀几个人罢了,这个就是曹操。刘协所知道了解的,董卓可以灭了大汉,但是他曹孟德却不会。
第二一三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五十二)
就冲这么一点,其实也看得出来,曹操绝对是比董卓强,更比李郭汜他们强多了,那是。但是在刘协那儿来说,他们那些人都有一个称呼,就都是乱臣贼子,哪怕曹操是比他们都强,可刘协不会改变他的那些看法就是了,那没错。你要说他到了现在,确实是改变了一些想法,那都没错,可其人的看法,对曹操如果看待的,刘协却从来都没改变过,乱臣贼子啊,没错。
是啊,他所想的,对付曹操掌握大权,到现在早是没那样儿想法了,刘协这样儿的想法确实是改变了,那没说。可其人对曹操的看法,怎么看待他的,那是从来都没变过,真的。曹操、马超还有那个孙策,随便一个都是乱臣贼子,一点儿都没错。如果说天下不是因为有了
那么多的乱臣贼子,可就没那么多事儿了,真是。不用所有人都忠诚大汉,可只要是忠心的人多,天下可不就太平了,真的。所以说像马超、曹操和孙策那样儿的,全都是乱臣贼子,而他们的手下,也都是乱臣贼子。乱臣贼子的手下基本上都是乱臣贼子,这个不是绝对的,
但是大多如此。就刘协所知道,也就荀攸了,他那样儿的还算是能对大汉有忠心,至于说其他人……所以说其他人也没谁就忠诚大汉了,忠心大汉的,如今可以说是越来越少,没几个了啊。所以刘协也早都认清了现实,只要兖州军一直在,曹操一直都活着,那么大汉就灭不了。可兖州军要被灭了,活着说曹操不在了,那么前者大汉肯定就完了,后者的话,还得
看具体是什么样儿。曹操病逝的话,继承他大位的肯定是曹昂,其人一开始不会灭了大汉,但是以后……那真是都不一定啊,哪怕刘协觉得曹昂其人虽说不忠诚大汉,可他终究是受到了其父很大的影响,但是……刘协觉得自己别有太好的想法,你说曹操在的时候,他是不会
说灭了大汉,哪怕有更多人谏言这个,他都不会去做。可他儿子不同啊,曹丕不用说了,只要是曹昂继承了他的位置,在短时间内,其人是不会灭了大汉的,可架不住多少人谏言,要真那样儿的话,大汉不被其人灭了都不可能。曹昂其人是受了他父亲大影响不假,但是这
个对大汉的态度上,其实要很多人都谏言了,他确实,还会去像他们谏言那么去做的。可不是吗,因此,刘协不可能相信曹昂什么,他就相信自己所想。还得是兖州军不被灭,而曹操活着,那么大汉就不会被灭。刘协已经不怎么在乎自己这个皇帝位置了,他觉得都没大用,傀儡而已,就是。所以他所想的,不过就只是大汉不被灭,别在自己手里被灭,甚至就晚点
儿被灭,如此。所以这个肯定是,刘协想要大汉不被灭,他就得期待着兖州军不被灭,而曹操也不死,就是如此。只要这两个条件达到了,那么绝对就是没问题,大汉不会被灭。首先兖州军被灭,那么就绝对是马超带着凉州军一统天下了,而曹操肯定也是身死,所以说之
后马超不灭了大汉都不可能。他不灭大汉,怎么称帝?当然了,这其中基本上也少不了让刘协禅让,这个也是。毕竟如果说马超还想着要大义的话,就得那么做。不过那时候天下都一统了,哪怕说其人就直接灭了大汉,不用刘协禅让什么的,也不是不可能,因为并不是非常需要,可不是。至少历史上曹丕称帝的时候,他那是必须的,毕竟天下都没一统,他称帝
必须有的正名儿,那么这个禅让就是必须的了。但是到了马超那儿,确实那并非是必须的,所以他可以选择啊,那是。而一统了天下,禅让就真不是必须的了,那没错,所以说马超到底要如何做,其实不一定了。到时候还得看他到底是想不想如此了,可不就是。这个主动权肯定不在刘协那儿,而就只在马超和凉州军那儿,那是没错。而对他们来说,到底要如何去
做,其实就一点足够,是利大于弊,还是说弊大于利,就是如此,那可一点儿没错啊,就是。所以说只要看这个就行,马超怎么认为的,他就怎么去做了,那是。对他对凉州军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真的。因此,到时候到底是什么样儿,这个还预测不了,毕竟都是有可能,
那没错。想马超让刘协禅让,这个是有很大几率,而他不让其人那么做,直接就灭了大汉,也并非就没可能。对马超来说,其人是对大汉有那么点儿感情不假,但是大汉该退出历史舞台了,那也是没错。毕竟四百年也够了,真的。如果说大汉能扶一把,也许马超以前都不会
那么做。但是大汉还真就能扶了?知道马超知道,没有那样儿值得自己扶一把的人啊,刘协肯定不行,那就算了。所以说这个都不要多想,没有人,那么怎么去扶?刘备?还是别开玩笑了,真的。对刘大耳朵那样儿的,说起来马超从来都是找机会打压,那是必须的,没错。找机会灭你才对,还扶你,那不开玩笑吗,他反正不会那么做啊,就是。对马超来说,这个
也是,大汉真就要完蛋了,那么你就不要指望太多。他觉得也不是自己,应该说基本上绝大多数的人都那么认为,大汉早晚完蛋,还能有多少年的国祚?不是马超不相信,实在是大汉真就完,还别指望太多,都没用啊。当然了,对大汉的感情,马超一直都不是假的,不过
没那么多罢了。可不是,至少人家曹操最开始那对大汉的感情,确实都是真的。而马超那样儿,确实更多是装出来的,没错。其人对大汉并非没有感情,可确实是没那么多,那都没错。多了的话就不是当初那样儿了,可不就是。可当年的情况,马超很清楚,就得给自己包
装成一个那样儿的人,说起来才更好去行事,那一点儿都没错。如果说不那样儿的话,就太难了。毕竟马超那时候不光要装给刘宏看,也一样儿是给曹操看,一点儿都没错。关键是他还都骗过去了,这个真不容易。刘宏不用说了,而马超觉得也就是那个时候的曹操,心里有大汉,关键还想着当大汉的忠臣,所以说自己能骗过其人,但是如今的话,那是没有戏了,
还想骗过曹操,就伪装成大汉的忠臣,那肯定是不行,没错。如果说是有什么特别好的计策,那另说。所以说那个时候的曹操,他是那样儿的,马超接触不少,他清楚。而如今的曹操,其人又是那样儿的,和其人打了那么多年的交道,马超自然是知道曹操什么人,性格作
风都什么样儿,他知道,那是。当初他是大汉忠臣,还想着青史留名,都留着好名,死后在墓碑上刻着大汉征西将军,这个就是曹操的想法,真的。但是如今呢,马超也只能是呵呵了,没说的。现在的曹操,确实不能说他心里就没有大汉,至少马超能灭了大汉,孙策能,可就他曹孟德不会。但是其人终究不是当年的曹操了,这个马超知道,孙策也知道,而他曹
操自己更知道,那没错。所以说如今的曹操,早已不是当初那样儿了,乱世的奸雄啊,他早就变了。如果说这是个太平盛世的话,那么他曹孟德会成为一个大汉的忠臣、能臣,而不是现在这样儿的,就是。不过赶上了乱世,那没办法。说起来真那么说的话,至少在马超看来,不是英雄造就了如此乱世,而是乱世出了英雄,说白了就是时势造英雄,马超觉得这个
更是了,不是反过来。当然了,有人肯定不这么认为,那也正常,没有谁必须说服谁,就只是自己看法而已,确实。就像写文也是,从来都是一家之言,那没错,确实。所以说赶上这么个乱世,曹操就是奸雄。如果说这不是乱世呢,他就是能臣,至少马超还是很相信的,
没错。所以说他还是相信是时势造英雄,至少马超知道自己,赶上乱世了,自己是不得不这样儿,不可能不如此啊。但是要在一个太平盛世,那么自己肯定不是这样儿。早就想办法对付北方异族了,那没说的。还想什么一统天下啊?那天下一直都是一统的,太平盛世啊。
在马超想法中,太平盛世,那一样儿是有自己,有曹操,也有孙策,可三人绝对不是现在这样儿就是了。马超觉得能和他们成为不错的朋友,而不是说现在这样儿,那都是不死不休。说起来本身是没什么大矛盾,谁就非要谁死。可就是根本的敌对,必须有一方彻底灭亡才行,所以说彼此早就是不死不休了,没错。可乱世是如此,太平盛世的话,那绝对不是这样儿啊,
没错。刘协如果在太平盛世的话,其人也许是能当一个不错的皇帝,这个是马超中肯的评价。至少其认可比刘宏比刘辩都强,这个是事实。在乱世中,那没办法了,而且你最大的对手是曹操,曹操什么人,那都不用说了,反正刘协肯定不是对手就是了。以前他对手是董卓、
李还有郭汜他们的时候,刘协都不好使呢,更别说是换成了曹操,真的。他不是曹操对手啊,那没办法。刘协是没赶上一个好时候,那真是没办法。谁让他接手大汉的时候,基本上大汉已经是快要完了,日薄西山了,那可一点儿没错。早就快要落山了的太阳,还能有什
么大用?再有用,那是明日还能升起来的才有用,可大汉行吗?所以说这个就不用多说了,也是这个破乱世,其实马超一点儿都不喜欢,别看他是争霸,还成为最强诸侯了,天下第一啊。可哪怕如此,他却依旧是喜欢太平盛世,真的。毕竟马超是生活在和平国家几十年的人,真就不是这个时代的土著能比的。大多还是比不上马超的,那没错。就冲马超生活在和平国
家几十年,就这么一点,那就比不上,真是。以前他是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到了大汉,东汉末年,尤其是经历了乱世,马超是深有感触。真还是那话,自己以前,一千八百多年之后,严格来说,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毕竟天天打仗的地方都有,可自己却生活在了一
个和平的国家,一点儿没错。所以说真正尽力了乱世,经历了战火,才更知道和平的可贵,真的。可以说在战乱中的老百姓,没几个人不喜欢不希望和平的,这个就和如今乱世中的老百姓一样儿,那真是。可不就是,如今这个时代,那误伤误杀的百姓多了去了,不是一千八
百多年之后能比的,那真没错。是啊,好歹一千八百多年之后,真有战事的时候,误伤的情况比现在少,这个没错。毕竟老百姓都知道躲,可这个时代,不能说老百姓不知道躲,实在是冷兵器年代,这个想要说不误伤误杀都不可能,毕竟一场战事,至少都得是好几万人,那是什么概念,都不用多说了,真的。所以说如今这个时代的老百姓,那更是希望天下太平,
可别有战事什么的。没战事的情况下,他们就只是想着不被饿死就好,能吃上饭啊,没错。可有战事的时候,他们是想着别被波及到,怎么都得躲开,那样儿才好,可不是。别看哪一方的战事,野外的战事都在空旷的地方,可攻城战事呢,破城之后呢,那不进城?就肯定不
杀百姓?确实,有的不是他们故意为之,就只是误伤误杀,那确实是没办法,这方面凉州军做得还可以。
第二一四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五十三)
而江东军做得也可以,就只有兖州军,不能说他们做得就不好,可相比之下,和凉州军还有兖州军一比,确实在这个上面,他们做得还不如人家两方,没错。这个多少是和你一方的主公有关系,马超和孙策,他们的性格作风,对待百姓还都不错,唯独就是曹操,其人的性格作风,对待百姓肯定是不如马超和孙策了,这个是不错。历史上来说,曹、孙、刘,就刘
大耳朵对百姓最好,别管其人到底是真心假意,反正老百姓最吃这套,他确实是对老百姓最好,那一点儿没错。对马超来看,其人看不起看不上刘大耳朵不假,可他也一样儿认可其人的本事,也认可他对老百姓的态度。怎么说呢,如果说马超觉得自己只是个普通来百姓的
话,在刘大耳朵治下,那么自己会觉得刘备很好,那都不错,自己作为他治下的百姓,那都是赚了。可马超什么身份地位?尤其其人听到的看到的那可太多了,所以说他能看得起看得上刘备?那是一点儿都不可能,那没错。身份地位,还有马超的见识,决定了其人的态度,
那是。也算是直接就造成了这个时代刘备最后的结果,走向了败亡。那袁绍这么样儿,背靠着袁家,而且还占据了四个州,绝对的北方霸主,不还是一样儿被凉州军和兖州军一起给灭了,那可真是,他刘备也不多啥,真的。袁绍该被灭都被灭了,他刘备再厉害能有当初的袁绍厉害?就光以这个总体的实力来说,当初袁绍的冀州军,绝对是比刘备一方比他们汉军
强的,那是。所以说袁绍冀州军都灭了,刘备一方自然也不算事儿。别看当初灭冀州军的是马超凉州军和曹操兖州军。可灭刘备时候的凉州军的实力,依旧是能灭当年的冀州军,就是如此。所以说刘备汉军更不算什么了,那是。对马超凉州军来说,就是手到擒来,就只是
说在当初的江陵,凉州军确实是受阻多日,那没办法,碰到了霍峻那样儿的选手,确实是一大阻碍啊。其人确实,本事二流,可却绝对是守城大将,这个一点儿没错。那在防御上面,就是天下第一,可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碰到那样儿的对手,也是凉州军的不幸,没办法啊。
可不就是,霍峻其人,你让他带兵征战还有去攻城,那么其人都没什么经验,充其量就只是个二流武将水平,而且本事平平。可一旦是守御方面的事儿,那其人就是天下第一了,谁都比不上,这个可不光是一件两件事儿上决定的,基本上就是公认的了,没错。所以说碰到了那样儿的对手,只能说是凉州军的不幸,一点儿都没错,那是,最后还得马超想其他办法
才行。可不就是,如果说他要不请来史阿的话,一般般的人还真就未必对付得了霍峻了,真的。毕竟史阿在当代来说,那绝对算得上是顶级刺客,那是一点儿没错。所以霍峻栽到了他手上,那太正常了。别说是霍峻了,就算是比他武艺再高的将领,只要是武艺没那么绝对
高,并且再大意的情况下,那是绝对要被史阿得手的。武将武艺再高,那也不过就只是马上的而已,到了步下,可能是刺客的武艺更高,没说的。确实,武艺不够的,那也当不了刺客,真的。至少史阿的本事不错,那步下武艺绝对是得到了王越的真传,哪怕他还依旧不如王越,可在王越所有的弟子里,史阿的武艺确实是第一的,那没错。所以就霍峻那样儿的,
他可真比不上。所以别说他还没什么防备,哪怕就算是有,也还就不是史阿的对手,没错。毕竟霍峻武艺就只是个二流水平,关键是步下还不如马上,所以碰到史阿那样儿的顶级游侠,可以说是顶级刺客,他就得别咔嚓,没说的。其人武艺要一流,没准还能行,可霍峻哪有那个武艺啊?确实是没有,那就没办法了。碰到了史阿,就只能说是被咔嚓,没有别的结果。
霍峻的结局,那是已经注定了,没错。其人遇到了史阿那样儿的,确实也是没办法,无奈啊。而马超哪怕知道,曹操和孙策多少都有点儿意见,但是自己可能不去那么做吗?而且自己还知道,自己那么做了,就一次而已,曹操和孙策他们这一次就忍了,不会出手,那没错。
不过以后马超也不会那么做就是了,这个肯定没错。对他来说,霍峻不在了,自己也不怕什么。对方不在了,这个守城天下第一的就是己方的郝昭了,那可没错,所以说这个那是……马超还能担心什么,真心是没有了。哪怕就算是上大将,上两个大将守城,其实也未必就好
使,看看赵云和典韦守御真定就看得出来一二了,那没错。要说大将是厉害不假,但是他们和真正的守城大将比,确实还是不够,有差距啊,那是。所以说对马超来说,他宁可守城的时候,都是郝昭上,也不想什么大将了,真的。大将是有用,可却绝对不是守城用的,那没错。是啊,用大将守城的话,对三方来说,其实多少都有点儿大材小用了。当然了,真正
需要大将上去守御的城池,他们三方的主公也绝对不会吝啬,这个肯定是,一点儿都没错。毕竟像长安、邺城还有建业,你不让大将守城都不对了,那是。尤其是要被灭的时候,这就更别说了,那是。该守城的时候,确实该上去,那没说的,必须是啊。所以说这个确实,那
都没错。那是必须地啊,一点儿没错,不管马超还是曹操和孙策,他们都得那么做,肯定是了。不过说起来,马超的话,真要碰到兖州军或者江东军到了长安的情况,以前发生了一次,以后估计不会再有了。而当年的事儿,也不得不说,其实是有他故意成分在里的,那没
错。对马超来说,他一咬牙,损失点儿人马,早收复了弘农郡和河南尹,那还是能做到的,是啊。可马超没那么做,确实就说明问题了,真的。有一点倒是真的,就是马超也想让曹操到长安去一下,让陆逊对一下曹操和兖州军。而事实也证明了,陆逊确实是本事不错,曹操兖州军在他手底下也没讨到什么便宜,那是。也就是双方没在长安大战,要不然的话,不是
马超吹,兖州军来多少,己方就能灭他们多少,有陆逊在,真心没问题。当然了,己方损失也不会少就是了,那没错,必然啊。但是相比兖州军,己方肯定损失少啊,那没错。所以说那是没错,肯定那样儿,马超一点儿都不怕什么,所以说曹操就只是虚张声势,却真是没
敢说真就进攻。他也不傻,自然是知道,真要是全力进攻长安了,那么对己方结果其实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弊大于利,那样儿的事儿,自己能主动去做吗?显然是不会,所以他带兵退了……肯定是,必须那样儿,那都没错。对曹操来说,自己不退了,那才是要完,真就是问题,可不是。结果退却的时候,还遭遇了一波埋伏,这个真是让他脸黑,不过却也没办法,
人家是骑兵,你能拿对方怎么样儿?别说是几千的骑兵,就是再少点儿,己方都没太好办法,那都没错。他也算是知道,长安的陆逊都看得出来,己方在机动兵力上面的不住,拿他们没办法。所以说曹操不退都不可能了,人家才来几千骑兵就埋伏了己方一下,要是来万人的骑兵,这个己方……所以说曹操不带兵撤退都不可能,他必须那么做,其人也许不怕什么,
可己方人马损失多了,那可真没好处。在人家地盘儿上,曹操可不认为己方会损失少,而人家损失多,那不开玩笑吗?凭凉州军的战力来说,他们只要人马足够,那么和他们战,基本上都是己方损失多,而人家损失少啊,那是。所以说还不早点儿退走,那么还等什么呢,
曹操可以说当初想法是挺好,寻思着自己带兵来长安了,也算是说对凉州军给他们增加点儿压力。可现实是狠狠扇了他一巴掌,可以说他们去长安,哪是给凉州军压力,分明是给了他们自己增加了压力。而且人家凉州军没损失什么,反而他们折了点儿人马,这个不得不说,
真是悲催了,没错。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啊,曹操要知道那话,他肯定也得说,这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那可真没错。可以说他一直想法都挺好,但是来自凉州军的反击,确实是给了他一击。虽说这个不是那么特别狠,但是曹操兖州军却依旧是吃亏了,那可一点儿没错,这个他们也算是被社会毒打了一次,让曹操是记住了这么一次,那可真就是啊,那
样儿啊。记不住都不可能,这在他想法都挺好的时候吃亏了,那可真是,没什么好的,确实。对其人和兖州军来说,那样儿的事儿就那么一次好了,多了可别再有,真的。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对他们来说,好像还真就是那么一次。不过那时候的曹操,他绝对不会承认说
是自己的原因造成了己方那样儿,自己是错误的。其人能知错能改错,就是别指望他亲口认错,那绝对不是他奸雄曹孟德啊。确实,别说是曹操了,就换成马超和孙策,他们也是那样儿。能知错改错,但是让他们亲口说自己错了,这个基本上就不要想了。好歹他们都是当
主公做老大的一个,让他们亲口说错了,这个事儿确实不算是太好的事儿,真的。如果说那么做的话,都是利大于弊,那么他们未必就不会那么做,但是实际情况到底如何?这个他们也不会说去赌这个,真的。所以说曹操是肯定不会承认自己错误,而到了马超和孙策那儿,至少现在来说,他们和曹操也没区别,在这样儿的事儿上,他们绝对不会说自己错了的,那
是。他们可以知错改错,可就不会认错,这个也正常。就说历史上有几个当皇帝的没事儿说自己错了的?是,并非没有,还有下罪己诏的,但是说实话,那一共才几个?那可真没几个啊,不错。而且并非都很有用吧,这个历史也证明了,有的可以说有用,有的,那也只能
呵呵了,真是。所以说曹操那样儿性格了,基本上就别想他说自己错了,最多他在心里想一下,想让他承认,那真是做梦,做梦也梦不到!其次,马超和孙策,至少他们现在也都是如此,都不会说自己错了,和曹操也没大区别,在这样儿事儿上,那是不错,所以说这个……
所以说在这样儿的事儿上面,他们几个当主公做老大的,其实都做法一样儿。不过就是曹操那边儿,其人不会有什么改变了,就那样儿了。而马超和孙策他们那边儿,确实不一定,哪怕现在和曹操也没区别。可一样儿却不代表他们就不改变了,那可不是,所以这个……怎么说也是要看具体情况,那一点儿都没错。曹操的话,其人是那样儿想法,而马超和孙策他
们,终究是和其人所想不同,那没错,所以这个……毕竟还是那话,曹操可是奸雄,那基本上就和正常人不,不对,就和一般般的人不同啊,那是,肯定没错。当然马超和孙策,他们绝对称不上是一般般的人,但是在曹操这个奸雄面前,他们当中一些东西,也就一般般了。
所以说曹操那样儿,可马超和孙策他们,终究是有不同。也许在有的地方上,他们是相似甚至就相同,不过更多不同啊。
第二一五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五十四)
那是,一点儿都没错,要都一样儿的话,或者大多都一样儿的话,那么还是那话,就没意思了,真的。所以还得是大多不同,那才算是有点儿意思,可不就是,那没错。对天下来说,都一样儿真没意思了,人和人终究还是大不同,那确实是。就像马超和孙策,他们与曹操怎么都是不一样儿更多,那是啊。哪怕都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一样儿的地方还都有,可终究是
不同的地方多,可不就是,相同的地方少啊,那没错。所以说还是不同地方多,那可是。本来人和人就不同,更别说他们俩和曹操那个奸雄了,那是。或者说曹操本来和他们就大不同,一点儿没错。其实从开始就是,更别说是过了几十年了,真的。以前的曹操和现在,除
了说当初年轻,心系大汉之外,其他的地方,还没什么不同的,那是。所以说这个也是……当初和现在能一样儿吗,怎么都是不同的,那没错。都变了,很正常。不过是多少罢了,那也没错。对马超、对曹操、对孙策,对他们来说,自己和二十年前的自己,那绝对是改变多
了,没错。如果说还有没改变的,其实就只有……当然他们怎么都是能找到自己身上没改变的,甚至有些肯定就改变不了,好的不好的都有啊,那是。对他们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改变的地方怎么都是有,那没错。对他们来说,这自己如今和二十年前,那怎么都不一样儿啊,就是。那个时候,他们觉得自己还都是意气风发,哪怕是曹操,他觉得自己也那样儿,
真的。可到了现在,曹操知道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真心是没那么多想法了,真的。所以说更多的,好像觉得这样儿挺好?可不就是,毕竟曹操如今说起来他已经在臣子位置上到头儿了,他不可能称帝,那么在魏王这儿,确实就到头儿了。那是,马超和孙策,他们确实
没到头儿,不过对前者来说,除非一统天下,否则不会称帝。而后者的话,更是曹操不会称帝,他也不会,就这么简单。所以说兖州军在,曹操活着,大汉就能一直存在着,刘协很清楚。可一旦是有所改变了,那么大汉也就快完了,没说的,真是,所以说就是如此,没错。
所以说如今刘协肯定想着兖州军好,曹操一直身体好,那真没错。他和最开始的时候,那真不一样儿了,至少二十年前的刘协,他也不是这样儿,那真没错。董卓被咔嚓了,李郭汜也被咔嚓了,唯独就是这个曹操,一直都是在当这个乱臣贼子,权臣啊。那时候的刘协真是巴不得曹操早被咔嚓,可这个时候呢,他一直都想曹操长寿啊,那样儿最好,真的,没错。
那必然,一点儿没错,对刘协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如今最好的结果,就是如此,兖州军不被灭,曹操又能长寿。不过刘协也算是知道曹操不少东西,了解其人的身体,想长寿基本上是不要想太多了,六十多岁,已经是到头儿了,真的。毕竟刘协的情报也有,尤其是关
于曹操的,还有兖州军的一些情报,都没少了,那是。毕竟他也想知道一些东西,不想就只在许昌皇宫呆着,成“瞎眼”的皇帝。凉州军和江东军的动向,尤其是前者,他是必须要了解些的。确实,毕竟江东军无论如何,他们没那实力也没那胆量说能灭了兖州军,他们不被灭就好了。可凉州军却不同,他们确实是能灭了兖州军,所以说刘协不可能不多关注点儿
马超和凉州军,这个肯定是,他不想关注都不行,那是必须的,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刘协也不得不关注,他更知道,自己那个兄弟刘辩,可就在凉州军治下呢,在凉州。不过说起来马超什么意思,他很清楚,其人要保自己兄弟平安,然后没有其他的了。说起来以前的刘协,他要知道刘辩具体在什么地方,很大可能都派刺客去一趟了。但是现在的刘协,别说
刘辩对他早就没有了威胁,哪怕是依旧有,甚至很大,那么他都不会派刺客去了,真的。毕竟当初是当初,二十年前的刘协是那样儿的,可如今的他,确实不是那样儿的,没错。当初的刘协,知道了自己兄弟所在,他还是会派人给对方咔嚓了,就像他一样儿想咔嚓了曹操,
那都没错。可如今的刘协,真心是不会那么做了,就像他一样儿不想咔嚓了曹操,还想着其人能长寿,那没错。自己那兄弟,好歹也是自己父亲除了自己之外,唯一剩下的子嗣了,所以……在如今的刘协那儿来看,确实什么皇帝位置,那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汉还能不
能延续,而自己父亲就剩自己和刘辩两个儿子,自己肯定也是想着自己那个兄弟更好点儿,真的。所以说人基本上总是能改变,当然了,有的地方在变,而有的地方确实不会变。就像刘协,二十年前的他,那是绝对不会想着刘辩好就是了,但是如今呢,他都是如此想法,确实想自己兄弟能好,真的。毕竟刘协太清楚,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除了子嗣之外,可就
剩下那一个兄弟了,亲兄弟啊,那没错。以前刘协年轻,那时候才多大?刘协过了十岁,十岁出头儿,如今都多大了?现在都三十多、奔四十去的人了,那没错,真是啊。所以说刘协也是改变多了,以前没那样儿,现在更重视亲情了,那是一点儿不假,所以说如今这样儿。
刘辩年纪更大,不过其人一直也是对皇帝没什么想法,那是一点儿没错。说起来刘辩他很清楚,自己真心是不适合当皇帝,可自己父母和舅父,都想让自己当皇帝。自己最后也实在是没办法了,只能是坐到了那个位置上,结果那么多事儿,真是让自己厌恶啊。所以说刘辩
还有感谢董卓一点儿的地方,觉得要是没有其人,自己可不太可能那么快就脱离了苦海。对,在刘辩看来,当皇帝就是进入到苦海里去了。有自己弟弟当皇帝,自己什么都不用管了,那可真好。刘辩就是那么个人,没什么本事,也没什么野心。对他来说,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自己父母好好生活,可显然,父母没了,就剩下他老哥儿一个了,可也还得说好好
生活啊,那是。至于说什么皇位,那不还有自己弟弟吗。说起来刘协是比自己更适合当皇帝,刘辩太清楚了,没错。所以说让自己弟弟当皇帝,他是一点儿想法都没有,而且是很感谢刘协,这个自己可解脱了。所以刘辩都如此想法,可见皇位对他来说,还不如吃一顿大餐
来得更实际,那真是。所以说马超也了解,就让刘辩跟着自己一起走了,皇位给刘协了,这个也算都是各取所需,没错。对刘辩来说,他一点儿都不喜欢当皇帝,反而更向往自由,这个马超清楚。而刘协呢,其人是真心想当皇帝,这个至少小时候是,那可真是没错。所以说那个时候,马超是带走了刘辩,当然他那属于是暗地里让人给其人整走的,要不然的话,
刘辩未必是能活着,真的。而皇位到了刘协手里,他自然是得到了他想要的。可惜啊,这个皇位虽说是他的不假,可这个皇帝当的,刘协确实,现在他还真有那么点儿不想当了,是。毕竟他也算是当了二十年皇帝,这其中的不容易,其实只有自己最清楚,那可一点儿没错。毕竟时间也是够久了,让刘协觉得,皇帝也就如此了。主要他是傀儡,那没办法。没有实权,
这个影响真是不小,还挺大啊,没错。所以说对刘协来讲,二十年了,他已经改变了不少,就是想法都改变了很多,那没错。所以说对他来讲,早就不是这个皇位很重要了,只要大汉还在,那么就算是自己兄长刘辩当皇帝,他都无所谓了现在,真的。不过刘协很清楚,这个
有曹操在,自己还在,那么自己就得当这个皇帝,做这个傀儡,那没错。所以说他很清楚,那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是怎么都不会放过自己的,没错。哪怕如今大汉都要沉了,可曹操却还是不会灭了大汉,反而大汉在他手里,就得一直维持现在这样儿,这个就是其人想法,也
是那么做的,没错,那是。对曹操来说,需要他不灭了大汉,为了他自己那点儿还没有磨灭的理想,真的,哪怕就剩下那么一点儿了,可曹操却绝对会正视,那没错。所以说大汉在他那儿,是不会被其人灭了,这点刘协一直都相信,可他依旧是认为曹操是乱扯贼子,那是也没错。对他来讲,曹操就是,也许在他年轻时候,其人还不是,可之后就变了,变那样儿
了。刘协还能不知道?他确实清楚,可真说起来,这事儿也不都是怪人家曹孟德。他知道曹操以前是有那颗忠诚大汉的心,可大环境变成了那样儿,就算是他曹孟德,也一样儿做不到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其人就变了,正常。刘协觉得别说是曹操了,就算是自己,也得变
啊,都正常。反而说要是一直都不变的,那才是真正很少,确实那基本上都属于是死忠大汉的了,没错。可惜他曹孟德不是啊,那真不是。死忠大汉的,大多都不在了,如今还剩下的,那确实是没几个了,不错。要真都那么多的话,就绝对不是如今这个形势啊,可不就是,
所以……刘协倒是希望死忠大汉的人多,可显然,没那样儿,越来越少,那是一点儿都没错啊,真的。不过也都没办法,大汉都要完了,你还能指望什么,那可没错,所以说这个……如今刘协所想更多的,那真是怎么让大汉一直能延续下去,到自己这代大汉灭了,自己可真是,一点儿都没脸去见大汉的列祖列宗。哪怕他知道大汉早晚是要在自己手里被灭,可晚点
儿好吧,那样儿很好啊,就是。如今来看,兖州军没事儿,曹操也挺好,那么大汉就有,没错。可一旦要是有所改变,大汉基本上,可真就要没了,确实。所以刘协清楚啊,没错。有兖州军和曹操在,就有大汉,没了他们,基本上大汉也没了,不过是时间早晚,具体什么
时候而已。如今刘协都是如此想法了,可见大汉确实,真就没有多久的国祚了,确实这条四百年的大船,是快要沉了,很正常,这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可能永远都是兴盛,早晚有一日会衰败,不过到底什么时候,那是不一定了,确实。就像如今的大汉,可不就是那
样儿。走到了如今,如此地步,也算是历史选择了别的,让大汉退出了历史舞台。至少马超就是这么看的,而显然历史会选择己方,不是曹操兖州军;更不是孙策江东军,就只是己方,没说的。对他来讲,历史要不选择己方的话,就没必要说自己都穿越来了,真的。要知道穿越重生的事儿,马超是没那么了解不假,可他却知道,这个冥冥之中只有定数啊,那真
没错。所以说历史是选择了自己,选择了己方,那没错。因此,之后胜利的,总胜利的,一统天下的,必然是己方了,这个马超是很有信心,确实。你让他对付北方异族,那么马超真的,他有怕的地方,而且没什么信心。可对付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终究没有北方异族那
个实力,所以说马超说灭他们,那就是多少年的事儿了。他对付北方异族没信心不假,可对付兖州军和江东军却有信心。
第二一六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五十五)
那可没错,要说凉州军都对付不了他们的话,这还谈什么对付北方异族啊,真的。可以说一直都是如此,那可没错。所以说对一统天下,马超有信心,至少现在是有,那没错。以后的话,自然也有。当然了,肯定不会说是一帆风顺的,那绝对没有,那没有啊。所以说他很清楚,对己方对自己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了,真的。你可以说己方以后还有败了的时候,
对兖州军甚至江东军,可己方却一定能灭了他们,那是。这个是根本啊,胜败乃兵家常事,那没错,可能灭他们,那确实是根本了,这个也没错,那都对。对马超对凉州军来说,就是那样儿啊。能灭了他们,那就是根本。至于说一时的胜败,那却都正常。就马超他也不敢说
己方和兖州军和江东军战的时候,永远都能赢。以前不就证明了,己方是胜利的多,但是也有败了的,不过少而已,就是。如果说败了的多,而赢了的少,那么如今天下就不是如此形势了,真的,可不就是。现在天下大势,不得不说,就在己方这儿,哪怕兖州军也并非是
没有一统天下的几率,可惜说起来还是少啊,和己方一比,差距还挺大,哪怕他们是加上了江东军,一起对付己方不假。但是这都不重要,因为他们终究是改变不了天下大势这个总体。这个马超相信,事实就如此。就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还真是改变不了了。但是要北方异族,那么这个马超就不清楚了,那是,可有一点没错,就是己方和他们对上,只要是大战,
那么己方不想损失都不可能,无非就是多少的问题,那没错。马超是希望少损失点儿啊,但是事实到底如何,那确实都不一定了。而且在这之前,真要是来一个北方异族大范围的瘟疫,那真就是太好了,没错。这个并非没可能,反而很有可能,马超相信。反正现在没有,
那确实不代表以后也没有。反正他觉得该来的该有的,绝对会来会有的,那没错。就像北方的瘟疫,现在没有,那不过是暂时的而已,可以后呢?谁敢说就一定没有,那确实是不一定了,真的。反正马超真是有信心,那不假,暂时只是暂时,代表不了以后啊,没错,所以……
一时的得失,那也算不了什么,真的。毕竟凉州军总体实力在那儿摆着呢,哪怕说丢了的州郡,他们想夺回来,不过就只是损失多少人马的,那没错。如果说他们拼着损失多点儿人马,那么收复失地其实不是什么问题,那真是。但是马超不会那么做,对他来说,还是得慢慢来,那样儿最好。己方实力是第一不假,可也就是超过了兖州军和江东军,和北方异族比
就不行了,没错。所以说马超还都不会说沾沾自喜,那都没大用,话说己方不是一直都是实力超过了兖州军和江东军,可怎么都不如北方异族啊,那是。想要超过他们,这个可以说基本上不用想太多,一时间也不太可能。但是和他们的实力缩小差距,这个马超觉得己方能
做到啊,比如说北方异族地盘儿上来场瘟疫,也就是了。那样儿的话,他们依旧是实力最强,可己方和他们的差距却是缩小很多啊,没错。所以说那一直都是马超所希望的啊,没错。这个只能说寄托在这个上面了,其他的,那是没什么太好办法,真的。所以说他其实也是无奈,那真没办法。还是那话,马超要有更好的办法,估计也不太会就想着把希望寄托在那比
较缥缈的瘟疫上面,真的。那个的几率实在是太小,可不就是,虽说是有几率,可还是没那么大。是,这个一想都那样儿,没错。对马超对凉州军来说,寄托在瘟疫上面,真是没办法。凉州军知道少,但是马超一直都在指挥着,什么情况,他可都清楚。而马超觉得其实几率是越来越大了,真的。不过在冬季的话,是不要多想。瘟疫的话,至少要等明年开春之后,
那肯定是。所以说他把希望寄托在了那个时候,现在是没有了,不要多想,没多大用啊,就是。冬季的话,算北方异族运气好,那地方冷的,不用多说了。反正都忙着过冬,马超觉得那病毒细菌什么的,也去过冬了,所以这个不用多想,等开春了,病毒细菌什么的自然就
都回来了,那是。所以说他是把希望寄托在了瘟疫上面不假,可夏天一过,尤其是秋天也要过去了,到了冬天的话,这个就真是不要想太多了,都没多大用,那可不就是,不错啊。所以说过去了这个冬天,明年开春,也就是了。那时候必然就是己方细作大举动作的时候,
那怎么也少不了。马超是寄托了那么大希望,实在不行,只要己方细作一直按照自己所要求那么去做,那么北方异族早晚是要来瘟疫,所以说这个……马超是有信心,这么多年了,己方成功不了?希望是有啊,那没错,能成,是真能成,他希望那样儿,可就等着呢,没错。所以说也确实是,该成功的时候,那肯定是成了,成不了的话,还是那个,成事在天啊,马
超是很相信这个。不过他确实也是想了,成事在天没错,而老天也确实是该让己方成功一次了,那没错。毕竟己方都努力多少年了?那都是多少次?真的,在马超看来,也确实是该成了,真的。还不成的话,老天也不够意思,这个为了大汉百姓,这个难道就不能成吗?是
啊,都已经那么多年了,马超觉得该成了,真的。毕竟老天也是该站到己方这儿了,站到大汉百姓这儿,那是。所以说他是有希望,明年也许就差不多了。现在的话,确实是没什么机会,自己也是让他们都等着明年呢,那是。该行动确实是必须有所动作,要不然的话,这
个真就慢了晚了,那可真是,没一点儿好处,真的。所以说北方异族那儿的细作,一直都是摩拳擦掌,就等着明年开春了。那没错,时间还有挺多个月呢,是足够他们做好准备的,那是。可以说他们一直都是,每年都如此准备,然后到了开春就开始行动,可惜就是没成功,这个没办法。但是明年,马超很有信心,没准就成了呢,成事在天啊,老天站在己方这儿就
好。当然了,是没那么绝对。想法挺好,但是实际上呢,那确实都不一定,更大程度上,是对己方不好。所以说这个是,明年是该到时候了,那没错。哪怕还是不行,马超也不会多想,遗憾肯定是有啊,但是怎么说呢,总体来讲,成不了也没办法。而下一次是继续努力了,
没错。曹操占据了真定,他自然之后都没自己亲自去攻略常山的其他县城,对他来说没太大必要了,拿下了真定,就可以了。而其他的,他和马超做法也没大区别,都交给了乐进,那是。就像马超也把除了郡治所外的县城,基本上都交给了马岱,这个也是,曹操和他一样儿,或者说他们其实都一样儿,那没错。一想也正常,他们当主公做老大的,肯定也不可能
说什么事儿都自己亲力亲为,那绝对不是。就像进攻郡来说,除了治所之外,其他的县城,基本上他们就给主将亲自带兵去了,和自己没大关系,自己可不用亲自去,那都没错,是啊。所以说曹操也一样儿,他让乐进带兵离开了真定,而自己还在这儿休息着。对他来说,其实有难得清闲,那没错。而过了一两日多,这一次曹操听到了己方探马禀报,说有江东军使者
就在来冀州常山的路上,马上就到了。说起来曹操确实有那么点儿疑惑,因为他还不知道孙策江东军他们为什么要派使者?不过这个时候来人,那肯定是有求自己和己方,那肯定没错。并且估计八成是和交州有关系,这个是曹操的想法,没错。要不说曹操虽然是不知道具
体情况如何,可他能猜出来点儿,确实也是不容易了,真的。对他来说,这个可不就是,孙策能派人联系自己和己方,那么必然有事儿,那都不假。而如今什么事儿和他们息息相关,那还得说是交州的事儿,除了交州的事儿,曹操也想不出来别的事儿了。不过也不排除是其
他方面的,他觉得也是有点儿可能。不是说其人就一点儿都不了解九真和日南的情况,实在是那两个郡,曹操虽说知道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的一点儿想法,可他还没一下就能想到他们想把两个郡送给他。可以说这个绝对算得上是一份礼物了,而且还不能算小。真说起来,还是那样儿,九真和日南,那两个郡不管是让凉州军占上还是江东军一直占着,对他们怎么都
是弊大于利,可唯独就是兖州军,曹操派人去占着那两个郡,那怎么都是利大于弊了,确实是变了,没错。对凉州军也好,对江东军也罢,对他们来说,现在就怎么都是弊大于利,所以他们还能要那两地方吗?可对曹操对兖州军,对他们来说,却是利大于弊了,那怎么看
都是,没错。不过就这样儿,曹操这个时候也没想到是那两个郡的事儿,第一下真是想不到啊,那是。如果说给他时间,比如说好几日的话,没准曹操是能想到,毕竟如今到底说有什么事儿最重要?肯定不是说马超带着凉州军要灭江东军,虽说其人有那心思,可如今却没
那条件啊,那不错。所以说这个也是,到底还有什么对江东军来说是重要的事儿呢,那么除了交州之外,好想暂时也是没有了,真的。因此,曹操并非就真是想不到,可现在是没有。时间长了,他绝对是能想到,哪怕说不是一模一样儿,但是八/九不离十那是没问题的,真是。但是其人还有那么多时日吗?江东军使者可以说马上就要来了,那可不假。不过不管如
何,至少曹操很清楚,就是孙策他们是来求自己和己方的,那么自己这边儿自然就是主动了,那是一点儿没错。当然了,不管什么事儿,只要对自己对己方是利大于弊,那么自己就做了,真的。对他来说,真就是很简单,也符合其人奸雄作风,那是。毕竟对曹操对兖州军
他们来说,根本也不用费那么多那么大劲就能接收两个郡,怎么都是利大于弊的,他们为什么不要。关键是就只说去接收的时候,要走远点儿,其他的,确实也是没什么了,真的。所以说曹操可能不要那两个郡吗?说起来九真和日南,凉州军和江东军他们是不要了,可曹
操兖州军要,那没错。所以说这个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给兖州军两个郡,那确实怎么都对,没错。就曹操/他自己,那是怎么都会要,一点儿没错,真的。所以说他们做法是正确的,不可能让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得到两个郡,这个凉州军他们也不要,就只能说是给兖州军了,没办法,曹操会要的。他们想法一点儿都没错,曹操必然是要,会派人去接收,那可真是没
错。所以说江东军的这一步棋,那是走对了,没错。这个真说起来,那绝对是对他们对兖州军,都是有好处的,没错。也就是对凉州军,还是那话,马超确实是不想看到九真和日南跑到兖州军手里。在他和凉州军众人眼里,那怎么都是,九真和日南在江东军手里,是对他
们最有利,一旦是跑到了兖州军手里,这个就真是没什么利了,反而是对兖州军的好处更多,这个马超和凉州军还能不知道?
第二一七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五十六)
所以马超和凉州军他们是不想看到那样儿,肯定是啊。但是他们可决定不了最后九真和日南到底说到了哪一方的手里,除非说他们亲自出手,把九真和日南拿下,那另说了,有不一样儿的地方,其他的……可显然,马超和凉州军都不会那么做,就只能说看着兖州军最后接手两郡,而他们确实是做不出来什么。说起来你让马超和凉州军联系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
让他们进攻两郡,这个马超和凉州军都不会那么做,不光说这个是通敌,也一样儿是他们特别不屑,没错。就像曹操和孙策,他们不会再和北方异族有什么接触,这个肯定是,除非说是对方来接触他们,他们没办法了。而他们有不会说和南边儿的异族异国有太多接触,可
能实在少不了接触,那都没办法了,可他们却不会说联系南边儿异族异国去进攻大汉地盘儿。是啊,所以说这个就是了,马超不会那么做,曹操和孙策他们,那也都一样儿啊,就是。所以说马超凉州军不要九真和日南两个郡,那么就得说是干涉不了太多,真的。不要觉得曹
操占据和己方地盘儿不接壤,而且还距离那么远的两个郡他就没什么后手,那绝对有,不过马超不一定清楚就是了。曹操什么人?奸雄一个那都没错,更在军事上没几个人超过他的,而在政事上面,也是很擅长的一个。他是比不上像荀、张昭还有诸葛亮他们几个非常擅长政事的人,但是比起一般般的人来说,曹操可是大佬,真的。所以说在这上,那肯定是有他
自己的想法,肯定没错,怎么发展,其人自然是都清楚了,就是。对他对兖州军来说,多了两个郡,哪怕是九真和日南,也依旧是对他们利大于弊的,一点儿没错,可不就是那样儿。所以说这个真就早是注定了的,都是啊。曹操这个时候,他也是有那么点儿期待着江东军使
者,毕竟孙策既然是派人来了,那么怎么都是有求于自己,自己这个就是掌握了主动而且基本上他们求自己求己方的事儿,那是绝对对己方有好处有利的,所以说曹操自然是希望江东的使者早到了,那是。而且他也是好奇,孙策到底是派人来做什么,曹操想了一下,确实
也是没有具体的。实在说现在你让他想是九真和日南两个郡的事儿,曹操也不是一下就能想到,没错。给他两日的话,那确实是没准,可这两日,估计江东的使者就到了,那可不。所以说曹操其实也不准备多想了,毕竟他很清楚,等江东军的使者到了,那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什么意思,自己不是一下就知道了。反正对自己对己方都是好事儿,自己是都收着,真
的。不要都不可能,必须要啊,没错。还是那样儿,至于说不和己方地盘儿接壤,还距离己方地盘儿那么远,对曹操对兖州军来说,这个真不是大问题,真的。说起来这个是解决不了根本的,但是他们不怕什么。距离远,那是问题,可却不是最大的问题。曹操其实很有想
法,如果说他知道要去接收了九真和日南,那么肯定能把两郡发展不错,那可真是没错。所以说对兖州军来讲,那确实是没什么了,可不就是。只有说对凉州军对江东军,对他们都是弊大于利,哪怕说投入很多钱粮物资去发展?但是要发展到什么样儿?而且除了凉州军之外,那地方谁能就一直长久占据着?不过现在的情况是要到兖州军那儿了,很简单,那没错。
而在他们手里,对马超对凉州军来说只要占着是弊大于利,他们就一直都不会有什么动作,没用啊。所以说他和凉州军都不会那么做,除非说是天下都一统了,那么大汉的两个郡,自己和己方怎么都得占上,那没错。不过那却不知道要多少年之后了,没错。而如今九真和日南还没定下来最后的归属,所以说曹操和马超,他们也是没那么想,可只要曹操决定了,派
人去接手两郡,那么肯定是,马超也得是那么想,都正常,那可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现在是没有,不过之后就肯定是了。如今曹操是让乐进继续进攻常山剩下的那些个县城,他自己在真定休息,也是等着江东军使者来这儿。马超的话,他更简单了,无非就是等着
的援军来,之后自然就是收拢人马去进攻,那没错。对他来说,赶紧拿下交趾和最后的合浦,那一样儿重要。别看己方已经拿下了交州五个郡中的三个,可剩下两个,自己和己方一样儿是势在必得,那一点儿没错。所以说益州的人马早点儿来,自己是早点儿带人马去
进攻早好,真的。毕竟马超绝对交州距离长安实在是远,自己不光说是已经离开家那么多时日了,就算是回去,都得好些时日,那没错。对他来说,这个还真是,耽误时间,没错。对他和凉州军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所以怎么都是早点儿进攻早点儿破城早日夺取城池好啊,真的。马超知道那样儿的话,自己也是能早点儿回家,没错。现在这样儿,多少还是有
点儿耽误,不过还不算什么,哪怕自己想早点儿回去,可确实,还不至于说那么着急,那没有。毕竟他都来了交州,还都拿下了三个郡,马超是早就想了,在这儿肯定也没那么容易,哪怕就是时日多了点儿,这个都不是没可能,那真的。所以说他是早有准备,不过是还想能
早点儿回去,那都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如今对马超来说,确实就是早点儿回到长安早好,那肯定是。总是不想耽误太多时日,这个肯定也是,一直都如此。不过援军现在还没到呢,马超是有再多想法都不好使啊。在真定,不得不说,江东军的士卒到来还是很快的,确
实没到两日呢,其人就已经在护卫的保护下到了常山真定,一路上可不容易,不过速度快。曹操从江东使者那儿知道了孙策和江东军的想法,也算是他们的一个请求,毕竟两军还都是盟友,这个往好听说是互相帮助,不好听的自然就是互相利用,那样儿。但是曹操一想就下定了决心,九真和日南,自己必定派人接手,一点儿都不会差,那两个郡是必须到己方手里
才行。而对他来说,如今的问题就只是己方到底怎么去交州那儿,到九真和日南,这个很重要。那是,要到那两郡,曹操想过了,必须要走到江东军扬州,之后再从海上过去,这个是最近的路线了。当然了,从己方的徐州上船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绝对是要比从扬州再上船
到那两个郡的时日要晚,这个曹操清楚。走海路没有走陆路缩短时间,所以说这个也是……曹操已经是决定下来己方到底如何行军,反正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的意思就是早让己方接手两郡,那么己方走扬州,在海上登船去九真和日南,这个他们不会说不让。可不就是,这个能缩短时间的事儿,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不会不同意,真是,该答应的,那是绝对没问题的。所
以说曹操是亲自修书一封,给了江东来的使者,让他把信是亲手交给孙策,他看过后就知道该如何了。士卒收下了曹操的亲笔书信,就告辞离开了,他自然知道,这样儿的事儿可耽误不得。对他来说,那自然是早回江东,早把曹操的亲笔书信给自己主公,那才是最重要的。说起来曹操也不可能把自己所想都和江东来的使者说,至少他要让人从扬州走海路去九真还
有日南的事儿,就没对其人讲。而使者也确实是不知道曹操书信都写了什么,不过其人说同意了,并且还给了自己主公书信,显然他所要说的,那不是自己能做主的了,没错。就得自己主公啊,那是。所以说江东来的使者是很快也回去了,知道要赶紧回建业给自己主公复
命,尤其自己还带着曹孟德给自己主公的亲笔书信,这个太重要了,没错。所以说使者也是和曹操告辞,回了建业。而曹操就只等着孙策来信,他也知道,对方肯定会答应自己的要求,那必然。所以自己只等着对方回信就好,希望这个时间也别太久,己方也好是早点儿接
收了九真和日南两个郡。那没错,对曹操来说,他虽然是不着急,可真没错,早点儿接收了两郡早好,那是。这样儿的事儿怎么都是赶早不赶晚,就和破城其实也没大区别,真的。看马超对交州剩下的两个郡的态度,想要快,这个其实也是曹操对想接收九真和日南两郡的态度,那真没错。他们都希望快,可并非就是着急什么的,真那样儿的话,他们就会采取措
施了,没错。可都没那么着急,所以就没那么做,那是。着急有着急的做法,那没错。而如今没那么着急,这个是。他们是希望了不假,但是却没说采取什么措施。所以说这个时候就是如此,马超没采取什么措施,而曹操也是,他们还是觉得没那么必要,那是。如果说真
是着急或者认为有必要的时候,那么确实不是现在这样儿了,可不就是,所以说这个……现在不是,他们希望快点儿,可没个更多想法了,毕竟事情的成功,那不过就只是时间问题,真的。到底具体多少时日,那确实是不知道了。反正多了少了,就那样儿。马超和曹操,他
们对这个,是有点儿想法,那都正常。不过只要说不是太晚,那么一切就都是可以接受的,真的。不过真要是很晚,他们肯定会采取措施,就让这个时日缩短,那没错,所以说也是……他们不怕时间长,这个他们怎么都是有办法的,不过就只是希望时间短,这个可也是人之常情,那没错。马超和曹操,他们都没太大区别啊,可不是。所以说他们就是这么个想法了,
那是。对两人两军来说,到底什么时候能成,那可也不知道啊。马超和凉州军自然是不清楚这个到底什么时候彻底拿下交州剩下的两个郡。而曹操和兖州军,他还没对己方说接收九真和日南的事儿,不过这个确实,也不知道己方什么时候才能接手那两个郡啊。可不就是,
早了的话,那自然是都好,可要是晚了……反正曹操的意思,那肯定不会说让这个事儿太晚,这个肯定是尽量要早点儿啊,没错。而等江东使者离开后,曹操是让人通知了在真定的将领和谋士,让他们都来。曹操是就只派乐进去进攻了,其他人可都在真定,因为他觉得也
没大用,所以就没让那么多将领去,就让乐进一人去了,那也是没什么问题的,所以这个时候叫人来,那是除了乐进之外,其他人都到了州牧府会客厅,听自己主公是有什么事儿。曹操自然是把之前江东来了使者,然后把孙策和江东军的意思说了一下。而众人听完,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个不错的好事儿,甚至就说大好事儿,其实也对。毕竟那可是己方白得两
个郡啊,大汉一共才多少个郡(国)?要说己方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两个郡,怎么都是好事儿。那九真和日南,对凉州军对江东军,对他们来说是那样儿,怎么都是占据了就是弊大于利,可对己方却不同,大不同啊。对己方来说,只要是占上了,那么就怎么都是利大于
弊了,真的。因此,他们自然是都知道,这个可真是好事儿啊,那一点儿都没错,对己方利大于弊,己方是白得两个郡,没错。
第二一八章 兖州军接收两郡(一)
兖州军的将领,也包括荀攸这么个谋士,他们自然是都想了,对己方可真好,没错。不过之后的问题也来了,这个九真和日南,不和己方地盘儿接壤,而且距离还不近,这个己方到底要如何到那两个郡,这个是个问题。曹操之前是就只说了接收两个郡,却没说怎么去,这个他不是来不及,而是想看下众人的反应,现在一看,他是满意的,众人都想到了这一点,
其实挺好。所以他也是不藏着掖着了,没什么用,是直接就把自己想法说了一下,这个却是必须的。之前没说是曹操想看一下众人反应,现在说出来,也是想看他们的反应如何,那都没错。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既然是都如此说了,那么众人肯定都同意如此,那没说的,必
然啊,没错。果然,众人一听,就微微点头,显然他们都是同意的,那确实是一点儿没错。毕竟对他们来说,自己主公早决定了,这个是一方面,关键是如此作为应该说是最正确的,至少他们还没有想出来比这个更好的办法,所以就冲这么两点,他们还有什么不同意的呢?
是,这个你可以有自己意见,可你有更好的办法吗?如果说没有,那么自然是反对不了,没错。可要真有,那么自己主公基本上就会采取你的建议了,没错。可问题不是没有吗,他们也没有比自己主公更好的办法了,所以说自然都同意,异口同声说道:“主公英明,我等
附议!”这就是直接同意了,没错。如果说有意见的话,他们不会都这么异口同声,那没错,
所以这个也是,都同意了曹操的想法。不过知道自己主公亲笔信去了建业,所以还得等着孙策亲笔书信过来才行。虽说他们都知道,孙策和江东军肯定同意,但是在其人的亲笔书信没到来之前,曹操和兖州军也不会派人去,这个没错。是给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面子啊,没错。
可不就是,不给面子的话,曹操甚至都不会写什么信,就直接让己方士卒去扬州了,不过显然,那样儿不可能,对曹操来说,他是不怕什么,可有什么误会的话,终究是不好。哪怕江东军确实是不如己方,实力不行,可好歹是盟友,这个该给的面子,曹操知道,那少不了
啊。就是,如果说曹操都能不在乎孙策和江东军面子了,那么基本上就是两个原因,要不就是他们兖州军实在是实力太强,超过了江东军太多,而后者根本就不敢多说什么,这个是第一种可能。而第二种,那自然就是江东军有特别的原因,必须要求兖州军,后者不答应请求的话,他们都要被灭了,那么他们自然会忍。可显然,如今的事儿,还不是那两种情况,
所以说该给对方的面子,那还是要给的,少不了,没错。对曹操来说,他不得不说,是要考虑很多,担心和顾虑,终究是有,那是。毕竟己方人马去了扬州,那就是孙策江东军地盘儿,如果说一路都畅通无阻,那自然是怎么都好。可就是担心万一引起来什么误会,那可真
就不好了,真是。那样儿的话,在人家地盘儿上,己方就算是有十万人马,也不好使,真的。当然了,自己派去的人,肯定也不会到十万啊,比这个少。少了正常,多了才不正常呢。不是曹操小看九真和日南那两地方,就江东军占据了交州,那两个地方也不过才两万多人,不到三万呢。现在是有三万人了,可那不也是他们十万援军到了之后,才变成有三万人了。
所以之前不过每个郡才有两万五千人而已,两个郡加一起才是十万人的一半,所以这个……这个连江东军,那两郡都在他们地盘儿上,他们也不过就只是派个每个郡三万人马,而曹操兖州军想要占据九真和日南,那他们确实不会比江东军还多,毕竟人马多了不是没有,可确实,这个对郡的负担太大。显然九真和日南真就养活不了那么多人马,补给是要从兖州
军的地盘儿上来,那么要多久才能送到?这绝对是问题,因为和接手的时候不同了,所以怎么也都不能再从江东军的地盘儿上走了,那肯定是。所以说补给的运送,那绝对是个问题,而且到底说是要运送多少,这个也没准。少了肯定不行,可是多了的话……反正从曹操那儿
来看,他还不想那样儿。不过怎么都是有办法,那没错,肯定是啊。对其人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最多派六万人去九真和日南,每个郡三万人,补给的话,肯定得足够,不能缺了。毕竟江东军也才在九真和日南两地放了六万人马,这个还得说是凉州军过来进攻,他们才各
有三万的人马,要不然的话,可不就是比这个少,少五千人,就有两万五千人马了,真的。曹操是不怕什么,可己方地盘儿根本就不挨着那两郡,而且那两郡距离己方真远,并且中间还隔着凉州军的地盘儿,这个最重要。如果说要真不是得到两郡对己方利大于弊的话,曹操和兖州军他们真是不准备占了,真的。不过对他们来说怎么都是利大于弊,那么他们还有什
么理由不去占,真的。去就去了,那是肯定的,没错。而且还得走近路,那也肯定是。毕竟早点儿到那儿,那还是很好的,没错。确实,不是必须的,所以说曹操没采取什么措施。但是对他来讲,肯定是都希望孙策早点儿回信,那是。当然了,就是兖州军众人也都是那样
儿想法。可不就是,一点儿没错,对他们来说,都想着早点儿解决了这个事儿,早好,那是。毕竟那地方可不在他们兖州军的势力范围内,而且更是距离他们地盘儿远,都走陆上是肯定不成了,他们没法让大队人马从凉州军地盘儿过去,那真是没可能,所以就只能是走海
上,没办法。这一次走海上,是走扬州登船,比徐州能稍微近了点儿,不过下一次的话,那就得是走己方的徐州了,而不再是扬州。是啊,这一次因为你说想走近路,早点儿接收,那都没问题,但是下一次的话,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是不会同意的。曹操也清楚,他觉得自己和兖州军要是孙策他们的话,确实也不会同意,很正常,那是。不过虽说如此,其实走徐州
的海上,也没说就比扬州那边儿远太多,只是肯定要耽误时日,这个是一定的,那是没错。不过这个虽说是问题不假,但是曹操和兖州军来看,那还不算是最大问题。而他们最大的问题,觉得还是南边儿异族和异国,也包括凉州军的,没错。虽说他们也认为凉州军不会来进
攻,但是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呢?这个确实是保证不了太多,那可没错。所以说要和南边儿异族还有异国交战,这个怎么都不是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想要的,哪怕他们是一点儿都不怕。但是说起来这麻烦事儿,那怎么都是越少越好,甚至说就没有了,那最好,可不就是。但是显然,这个只存在于理想当中,没错。对曹操对兖州军,那可都是那样儿啊,没错,就是啊。
所以说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是不怕,那都不假,可能尽量不和南边儿的异族异国碰,不和他们战,那就尽量不要,真的。那其实就最好,不然的话,确实也是对己方有不好的地方了,没错。不过他们是不怕什么,一点儿都不惧,就像他们都不怕凉州军,还有可能怕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真是没什么,他们真是不惧啊,没错。想着麻烦少点儿,这个正常,人之常情,
就算是马超,他也一样儿。而他所怕的,暂时除了北方异族之外,好像也真是没有其他的了。那些都不会发生,那么自己有什么可惧的呢。而北方异族,他们早晚会南下,马超说一点儿不怕,那是假话。所以说他是有怕的地方,不过不管如何,再害怕,也改变不了太多,
这个他是一清二楚,那没错。对其人来说,北方异族强是强,可只要己方细作成功,那么就绝对是缩短己方和他们实力上的差距。是,最后的情况依旧是他们强而己方弱,可却绝对不是现在这样儿了,这个他是有理由相信,就是如此。可不就是,那还真是没错,那真是啊。
对马超来说,对凉州军来讲,确实是能缩小了和北方异族这个实力上的差距,就怎么都是好,那没错。毕竟现在是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如此了,就只有说是靠着祈祷北方异族那边儿发生大规模的瘟疫,如此最好。其他的,你还能有什么办法,就真是能让对方一下就损失不少,和己方的实力一下就缩小,这个就得靠天灾,因为**什么的,那确实是都过去了啊,真的。
毕竟鲜卑在檀石槐挂了之后,这个是直接就分裂了,并且还征战了多年,可以说是谁都不服谁,正常。而最后鲜卑是变成了三大部分,就是现在的三部分,也是他们多少年征战之后,大的灭小的,实力强的灭弱的,最后就剩下这三部分了。分别是步度根、轲比能还有和连,
这么三部分。步度根还有轲比能都属于鲜卑比较有名的部落首领,在檀石槐挂了之后,实力比之前更强了。最后的和连是檀石槐的儿子,所以自然是继承了其父的一点儿势力和实力,那都没错。和连这个人,那是怎么都比不上檀石槐了,可他毕竟是其人唯一的儿子,所以说
名儿是有了,其次的实力,檀石槐人走茶凉不假,可秦桧那样儿的还有仨朋友呢,所以檀石槐活着时候有恩的人,并非是所有的,可有那么几个,确实就投靠了和连,让他实力增加了。最后经过了多年的交战,就剩下了他们三大部,实力最强的自然是步度根,然后是轲比能,最后是和连。但是哪一方想灭一方,那都不可能,因为被灭的一方可以和第三方联合,
这个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北方异族确实没说永远都结盟什么的,可他们确实,只要利益足够,那么一切就都可以做。他们甚至两方联合灭掉一方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好好想想,到底值不值得,所以最后得不偿失,他们不会做。所以说北方异族,鲜卑三部也不傻,知道
该做什么,而不该做什么,那是。所以说三部分都太平了,这个绝对是马超最不想看到的,但是没办法啊,北方异族就是太平了,那没错。所以说真是别再期待什么**上面的,至少鲜卑三部来说,他们没大矛盾,马超都知道,他们是不会交战了。那么就只是期待一下这个
天灾,那么……所以说他是觉得更现实的,那还不如瘟疫发生呢,真的。毕竟鲜卑他们也不傻,你真要用个计什么的,成了倒是都好,可万一要被人识破了呢,那可真就出事儿了,没错。毕竟他们一旦是知道了是凉州军用计的话,那么别的不说,至少鲜卑三部是绝对要出兵的。而马超没什么信心能挡住他们的联合,毕竟他们的实力太强,是超过了凉州军,没错。
对,就一个鲜卑三部联合,那实力都超过了凉州军,更不用说再加上其他的北方异族了,真的。所以说这个肯定是,马超无时无刻不想着让北方异族实力损失,大损才好呢,最好就是伤筋动骨了,那是。可显然,确实没那么简单,可不是如此。连自己一直很有信心的瘟疫,
也就是说明年,自己现在还能看到点儿希望,真的。当然了,大多还是没什么几率,这个几率实在也是太小,没错。
第二一九章 兖州军接收两郡(二)
这个绝对是,几率小啊,可也不代表就发生不了,那都没错,就是。但是马超肯定就不指望太多了,他就只是希望明年细作所做的能成,至于说结果,那是决定不了啊。只能说是尽量吧,让北方异族损失多点儿。那样儿的话最好,没错。不过马超也知道历史的改变,和连是檀石槐儿子不假,可他在历史上早就挂了,不过如今还活着,并且实力强势力也大,可真
不是历史那样儿。就马超所了解的,其实还挺有意思,毕竟和连他父亲让吕布带兵给咔嚓了,所以其人一直都想着报仇,至于说这个报仇到底是为了他那死去父亲更多点儿,还是做给所有人看的,那他自己最清楚了。可他还没等集合人马去并州呢,这边鲜卑战事就起来了,
绝对是乱战,还不是小打小闹,就和之前大汉诸侯混战似的,结果和连就耽误了,一直到吕布是彻底身死,他也没找到机会报仇,在其人那儿来说,还有点儿遗憾呢,那意思吕布应该是死在自己手里,而不是什么孙伯符啊。孙策是和对方有杀父之仇,可自己就没有了?自
己这儿的可比他那儿的还早呢,就是。要说吕布那么多年,得罪的人太多,只是真正找他报仇的,其实没几个。就孙策一个,别人的话,好像是真没有了。丁原这个人是大汉忠臣不假,可他对手下,没对几个人好就是了,所以能为了他找吕布报仇的,还真没有。董卓的话,更不用说了,除了他们西凉军的一些士卒,就将领都没有找吕布的,李郭汜那都是为了他
们自己,可不是为了董卓啊。如果说刘协一下就赦免了他们,还给他们大官去做,那么两人绝对不会说什么给董卓报仇,至于说士卒那儿,那就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说……丁原是没人给他报仇,董卓更没人,就是孙坚,还有最开始的檀石槐,可和连那边儿确实是
还没腾出空来,吕布就已经让孙策咔嚓了,哪怕后者最后也都知道,前者那是故意的,可好歹自己是报了父仇,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孙策这个报仇是第一位,其次也是没当主公做老大那么多年,也得说让所有人看看,自己这个嫡长子,继承了自己父亲基业,而且又是
给他报了仇,那绝对是合格的主公,收拢人心很重要啊。可以说程普、黄盖、韩当、祖茂,还有那个朱治,就这么几个元老,是没有一个不想给孙坚报仇的,可确实是没什么机会。而孙策报了仇,对他们来说,那也是放心多了,一个愿望那是达到了,没错。所以说当初的事儿,那怎么对孙策对江东军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哪怕张辽最后都投靠了江东军,确实,
这个是好事儿啊。那可不就是,张辽好歹是一流武将,是真正的大将,哪怕其人加入了江东军之后,孙策和江东军很多无奈的,可也是没办法,但是总体来说,其实还是好处更多,那是没错,所以这个……你要问孙策和江东军众人的话,他们绝对还会说就让张辽加入他们
一方,哪怕现在一直都那样儿,可终究是利大于弊,就足够了,没错。是啊,那可不就是。如果说张辽加入了江东军,对他们都是弊大于利的话,孙策和江东军估计也不会手软,直接就咔嚓了其人,并非是什么做不到的事儿。张辽是有本事不假,也有点儿头脑,那都没错。可他能和周瑜、鲁肃他们比?显然在谋略上,真都不是一个级别的,后二者可是天下顶级谋
士,那没错。顶级谋士的水平,还不是在战场上,就只是算计张辽一个人,那真都是手到擒来啊,不错。对方是有点儿头脑不假,可终究是不能和周瑜还有鲁肃比,一点儿没错。两人随便一个,出出主意就能灭了其人老哥儿一个,那是。在谋略上面,张辽是怎么都不能和周瑜还有鲁肃比的,一点儿没错。当然了,其人这么多年来,那确实是很老实,一点儿没错,
要不然的话,孙策不采取点儿措施,江东军的人都得想点儿办法,就不是之前的一个孙翊的事儿了,真的。可以说就因为张辽老实,哪怕其人是让孙策和江东军无奈,那都不假,可大多数江东军的,他们还是没太大意见。这个也得说张辽是会做人,别看其人不服孙策,那
是不假,可在江东军中,和其他人的关系,大多数的关系还可以,至少没说得罪他们,那没错。所以哪怕走得不近,可也绝对不是很疏远。至于说孙翊那样儿的,那也没办法了,毕竟其人和一般般的江东军将领可不同,大不同啊,可不就是。如果说孙翊要真都和大部分人
一样儿了,其人也就不会那样儿了,真的。说起来孙翊还是比较特立独行的,没错。孙策都管不了他太多,那可真是。当然了,如果说孙翊小时候是比较能惹祸的话,长大后还算是好点儿了,真的,至少孙策是很清楚,那是。如果说自己的弟弟要还是像以前那样儿,那么自己得更头疼,是啊,那没错。好在孙翊长大了之后,真就不像他以前那样儿了,没错。别
看其人这个时候依旧是那么看待张辽,可孙策却知道,如果说他还想以前那样儿的话,可以说直接早就爆发了,可绝对不是现在这样儿,真的。对自己弟弟,那是亲弟弟,自己这个当大哥的还能不了解吗?至少孙策还是很了解孙翊的,那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这个确实也
是……自己兄弟就那样儿,自己亲弟弟,那可也真是改变了不少,要不然的话,还真是不这样儿,没错。所以说孙策还觉得孙翊不错了,是啊,至少和以前比,那可不就是挺好了,真的。当然了,不管怎么说,孙策更多还是希望这个自己江东军能稍微太平点儿,他不怕有
矛盾,那都正常,可别影响太多,那就够了,真的。虽说孙策作为当主公做老大的一个,他也很清楚,这个手下不和,不影响太多,那么其实可能更多是好事儿,所以……不过别爆发太大矛盾,这个就好。但是显然,江东军依旧是爆发出来了大矛盾,孙策也是没办法,他是有多无奈啊,真的。不过好在这个他是能接受能解决,关键是其人也算是早预料到了,那
是,所以……必须承认,孙策并非就对自己弟弟没办法,可毕竟是自己亲兄弟啊,自己这个当大哥的,还能怎么样儿?确实,还能把自己的兄弟咔嚓了?显然不可能啊,别说没什么大事儿,就算是孙翊造反,孙策基本上都不会咔嚓了对方,真的。最多就是软禁起来对方,
一直那样儿了,就是。咔嚓的话,他还是有点儿不太忍心啊,而且孙翊典型的有勇无谋,可以说他这辈子能造反,也成功不了,那没错。更何况其人不会那样儿,所以说孙策不会把自己兄弟如何了。对他来说,这个己方还是很需要孙翊的勇武,那是没错,他没一流武将那个武艺,可也差不多了,真是。毕竟孙策这么几个兄弟里,就属孙策武艺是一流,他是大将,
可孙翊的武艺,那绝对是仅次于他,那没错,说是二流的巅峰,其实也差不多了。孙权武艺要差点儿,不比孙策,也不如孙翊,但是其人也绝对是个二流水平,那是没错。这个还得说其人不怎么爱好武艺,要不然的话,武艺还能强。而要说孙家女子武艺最高的就得说是孙尚香了,她武艺绝对没比孙权差,甚至超过了自己二兄,那真是没错。所以说在孙策看来,
自己妹妹武艺都不错,他对自己小妹是特别喜欢,反倒是孙权,他觉得一个女孩家,这个武艺再好能怎么样儿?至少在自己大兄那儿,他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自己妹妹上战场的,而且还得说,他就算是有那种想法,可也不敢啊,那样儿的话,如何与自己母亲交待?就是,
那没错。毕竟不管说是孙策还是孙权,那可都是非常孝顺的人,那一点儿没错。看历史上的孙权是,孙策更不用说了,那都是,没错。所以说他们都不敢说让自己小妹嫁出去,因为以前不是没说过,但是孙尚香一和自己母亲说不愿意,直接就给否了,孙策也是不会再多说
了,没大用啊,确实。对他来说,想让自己小妹成亲,更多确实是为了她好不假,但是她既然是没看上一个,孙策也是没办法。在自己小妹那儿,他还是很清楚她的想法的,那就是不能比自己差,所以说这个不是自己吹,天下还能比自己强的,孙策也真没认为有几个了,但是超过自己的那几个……有些话是不用多说了,孙策觉得全是眼泪啊,真是不合适,不适
合。所以这个也是,在自己小妹没有找到她喜欢要嫁的人之前,孙策确实,他不会对自己母亲再建议什么了。说起来他可一直都知道,自己小妹向来都是独立自主的一个女孩,所以说自己这个当兄长的,是为了他终身大事操心不假,可有她自己选择,自己怎么都是尊重。
可以说孙策在很多事儿上那是传统的一个不假,可在有的事儿上,他确实也比较叛逆,离经叛道,就像他一样儿不怎么觉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种有什么好,大多都是不好,孙策就是如此认为的。所以说这个也是,他是绝对不会说逼迫孙尚香嫁给一个她不喜欢的人,
那真是不会。所以说孙策在这个事儿上,他确实不会多说什么了,都知道没大用。自己小妹有她自己的想法,那就够了。她愿意嫁人,愿意嫁谁,这个自己都不准备过干涉,真的。这些就是孙策的想法,他觉得孙尚香的终身大事,有自己母亲在呢,自己就不用说那么太过操心了,真的。对他来说,可不就是,孙策还是很有这个脸的,以前说了都没用,他就真心
是不会多说了,在这样儿的事儿上。他更多肯定不是因为面子,毕竟在孙策看来,自己是好点儿面子不假,这个正常,人之常情。但是在自己家人面前,自己倒还没那么太在意在乎面子什么的,那是。不过自己小妹的事儿,自己所想还是太简单,那真是。毕竟自己母亲都
没多去管,就自己只是兄长的话,其实也不至于说管太多。毕竟父亲不在了是不假,可却还有母亲呢,那是。如果说父亲母亲都不在了,那么孙策知道,这个该是自己的责任,确实就该扛起来,没说的。毕竟父亲母亲都不在了,这个就干脆就是长兄如父了,自己这个当
兄长的,那是有责任给自己小妹找一个好归宿的,没错。不过现在肯定是不用了,还有自己母亲呢,那也是。江东军就是那样儿,孙策对属下对家庭,他们那地方就是如此。可以说他确实,在当主公做老大这个方面,那孙策绝对是没说的,合格。然后在当儿子,做父亲这上,也包括当夫君、当兄长,一样儿适合格,那没错。毕竟孙策其人,那绝对,比较严格要
求自己了,这点和马超也差不多,马超的话,是更严格,那是。他向来都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确确实实,马超是非常喜欢这话,关键是他也那么做了。所以还是,说他是三大诸侯当中对自己要求最严的那个,那是一点儿没错。在这上面,其人确实就是超过了孙策,
也自然是超过了曹操,那都是。毕竟其人年纪也大了,在这个上面和马超和孙策一比,倒不是那么严格要求自己了,这个不是说他不……
第二二〇章 兖州军接收两郡(三)
这个绝对不是说曹操其人对自己要求就不严了,只不过是相对来说,他和孙策和马超一比,曹操确实,他不如更年轻的,没人家那俩对自己要求严,那是。毕竟其人年纪大了,就没说那么严格了,那没错。说起来曹操年轻的时候,他也是,对自己要求比现在严格,没错。可如今这不老了吗,他就没那么严格了,很正常。毕竟都几十年那么严格了,该放松一下了,
也好。所以说曹操那样儿,他和孙策还有马超都不同,那是。要说其人年轻时候,那确实,在这上面是能和孙策甚至马超比一下的,可这年纪大了,真心是比不了马超他们年轻点儿的了,真的。毕竟曹操都快六十的人了,那花甲之龄,确实是年纪不小了,在这个时代来说,
那可真是。他要是三十年前,还是二十多的时候,还能说上一句年纪没那么大,年轻啊。可不就是,如今的曹操,他怎么都不能和三十年前的其人比啊,那是。当然了,还是那话,马超和孙策他们也都一样儿,也是不能和二十年前的他们比了,那没错。一样儿和改变的,
其实肯定都有,不过是多少的问题,那没错。他们都是希望自己往好的方向发展,那肯定是。不好的自然就是尽量改变了,那确实是好。但是显然,真没那么简单,就是,所以这个……现在曹操怎么都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儿要求自己了,如今放松点儿不挺好吗,真的。以前年轻时候是年轻的时候,现在是现在,他还是分得很清楚的,没错。可不就是,那是一点儿不错。
所以说曹操早就不是那样儿了,那是。就只有说马超和孙策,他们对自己,那是非常严格啊,是。应该说曹操那样儿,也不能说他就不对,至少以前的曹操,他觉得自己严格对自己了,可没说得到太多,反而让自己是一直都没怎么轻松啊。所以说曹操那意思,得把自己以
前的紧张都给补回来,他知道自己寿命也不会太久,十年,自己虽说不是怎么享受,可该轻松的时候却不能少吧。是啊,对曹操来说,自己就剩下十年了,是该珍惜的时候那没错,可自己还像以前那样儿,那是没意思。其人虽说不是什么奢侈的人,也不是就要去享受,可
也得说比以前好啊。好歹自己也是魏王,那没错。一军的当主公做老大的,怎么也得混像样儿吧,那是。曹操没说自己就一定要享受什么的,可怎么也得说是比以前强吧,那就行了。就是,这个要是和以前一样儿,甚至还不如之前了,那么可真是,这个就绝对是不怎么样儿,真的。在曹操看来,怎么也得比之前强啊,那没错。现在的话,总体来说就挺好,那可是啊。
所以说曹操那边儿确实,他可没有孙策和马超要求自己那么严格,这个确实也是。他连孙策都不能比,那就更别说是马超了,真的。但是不管如何,其人也是当主公做老大的一个,所以说肯定也不能说一直都处在放松的情况下,怎么都是要给手下人来个表率,自己这个当
主公做老大的,放松也不是一直都放松,该紧张的时候,也没差了,真的,所以说确实……对曹操来说,可不就得这样儿,那都挺好。他和马超和孙策都不一样儿,好歹其人都快六十的人了,那可真是。他年纪要小点儿的话,和马超一样儿,哪怕不比他大几岁,那么基本上也不是现在这样儿,可如今曹操都多大了?这个确实,年纪真心是不小了,那可没错。他是
和马超还有孙策,他们俩父亲,马腾还有孙坚一个时代的人,那可不就是,所以这个……凭借年龄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曹操和他们父亲是同龄人,哪怕年纪上确实不一样儿,可确实也是一个时代的,一个时期的,那没错。而且曹操见过马腾和孙坚,和前者虽说没什么交情,但也不是说不好。后者的话,曹操和孙坚关系倒是不错,见过几次面儿,甚至也结盟
过,联合讨伐董卓,而且他们都知道,彼此更多都是为大汉,算得上是同道中人了,没错。那是,至少当初曹操和孙坚认识后,熟悉了后,彼此是都那么认为的。不过人总会变,在孙坚被吕布咔嚓前,其实其实还能称得上更多为了大汉,有那么一颗为大汉的心,那是。可那
时候的曹操,确实是比孙坚的话,他变化挺多的,那可真不假。毕竟曹操经历了更多,看到了更多,那可真没错。而孙坚都被吕布给阻截了下来,让后者咔嚓了,这里虽说有华雄的因素在里,可也不得不说,吕布的想法最重要。显然在他看来,对大汉更忠诚的那是孙坚,
而不是曹操,和他一比,曹操还差了点儿。不管事实如何,至少吕布就一直都那么看的,那是。所以说孙坚倒霉了,其人也是,直接就咔嚓了华雄,这事儿让吕布觉得很没面子,那没错。所以说经过了被三人围攻,又是华雄被咔嚓了,之后吕布觉得自己怎么都应该做点儿让天下人都觉得自己涨脸有面子的事儿,所以是当仁不让就选择了孙坚。要说曹操实际他的
名声比孙坚大,可说实话,其人是没什么武艺,可对自己这个安危,那是看得非常重。而且身边儿还有夏侯兄弟那样儿的一流武将,妥妥的大将,吕布很清楚,自己是怎么都杀不了曹操的。可孙坚却不同,别的不说,就说他手下没有大将,就自己有个一流武艺,吕布觉得
对上其人,那是没办法。尤其还是对方在中埋伏的时候,他为了保住程普、黄盖、韩当、祖茂还有朱治,他是绝对要和自己单挑的,没错。吕布很清楚,如果说换成是曹操的话,他宁可是让己方所有的将士断后,他自己都得跑,可孙坚他却不会那么做,所以说被吕布给咔
嚓啊了,也没办法,都赶上了。那确实也是,吕布会挑人啊,直接埋伏了孙坚,最后是很顺利就杀了其人。而他要是去对付曹操,那么基本上是成不了,这个不用多说,大多徒劳啊。所以说吕布的选择是孙坚,事实也证明了,他选择其实没错。因为对付曹操,他是真心咔嚓不了其人的,那是。可孙坚确实就不同了,而且其人和曹操一比,显然是后者实力强,那没
错。所以就吕布也知道,这个欺软怕硬,人之常情啊,不过就是多少罢了。有的人是特别如此,从来都那样儿。但是有的人呢,基本上很少那么做,那就算是不错了,真的,所以……这个也没办法,吕布当初的选择,就是他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做啊,真就是连个商量的人都没
有啊,那是。要说张辽还有点儿头脑吧,可其人终究不是个谋士,连二流谋士水平都差点儿,所以说除非是特别大的事儿,吕布能和他还有高顺商量一下,其他的,那基本上都是他一个人做主了。所以说在没有陈宫在吕布一方的时候,他确实只能说是在别人手底下做事儿,那一点儿没错。最开始是丁原,之后是董卓,再之后是刘协,王允还不算,毕竟他也是归刘
协管,哪怕其人算是个权臣,但是没法和曹操比啊,那没错。所以说只有在吕布带着并州军和一点儿跟着他的西凉军跑出长安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已经开始算是成为一路诸侯的基础了。等他碰到了陈宫,夺取了大半个兖州,那时候他是彻彻底底的一路诸侯,那都没错啊。所以说在没一个谋士前的吕布,还真不算是真正的诸侯,可以说都是给别人打工呢,那是。
可他一方有了陈宫的加入后,确实就彻底改变了,可以这么说。以前的吕布,他是给别人打工,可从有了陈宫加入后,他就是自己给自己干活儿了,自己当老板了,那没错。其人也是自己当主公做老大了,成为了天下一路诸侯,而且还不弱,那是。连曹操兖州军,一开始
也斗不过吕布……是啊,最开始的时候,可以说兖州军并没占多大的优势,反而还让吕布一方给……不过之后确实是曹操兖州军优势了,吕布是直接从兖州跑到徐州了,那没办法。不过不管如何,一开始确实,曹操兖州军没干过吕布那并州军加上点儿西凉军的残余啊,那
是。当然了,吕布所带的并州军,也不是所有的并州军,那没错。毕竟当年的并州军先是跟着丁原,不过之后丁原被咔嚓之后,并州军分裂了,这个一点儿不假。有跟着吕布的一部分,有直接回并州的一部分,还有极其少数,彻底是跑了。这个不稀奇,毕竟他们觉得并州军很危险,还是跑了好。而之后的并州军,经过了那么多战事,就只有吕布还有一部分,当
然是没多少了,而并州本地还剩下点儿,但是最后是彻底并入了冀州军。而吕布死后,并州军是彻底没了,这个没错。是还有以前属于并州军的士卒,那有,可一共还剩下多少?有并州军的将领,张辽嘛,这个也是。所以说在吕布之后,那是没有了并州军;他们退出了历
史舞台,而在刘璋之后也是没有了益州军;公孙瓒之后同样儿没有了幽州军;袁绍之后一样儿没了冀州军;而刘表之后更是没有了荆州军,如此。当今天下还剩下的就只有马超凉州军、曹操兖州军和孙策江东军,没别的了,连辽东军都被灭了,天底下确实就那么三路诸侯
了,北方异族和南边儿的都不算,毕竟他们怎么都不是大汉的,那没错。所以让马超来说,其实这个也是“大浪淘沙,适者生存”,那一点儿没错,太有道理了,可不就是。一直都那样儿啊,天下大乱的时候,那诸侯有多少?真是太多了,可如今就只是不过三分天下而已,那是。所以说马超当然是很清楚了,这个也是历史的选择,没错。让更多的诸侯退出了历史
舞台,就只剩下自己、曹操和孙策,凉州军、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了,三分天下啊。以前刘备在的话,如果说他能一下挺过去,在自己带着己方大军的围剿下不被灭,那么天下就四分,可显然,刘大耳朵终究是挺不住。还是那话,除了自己之外,就曹操兖州军也想他们被灭,
更多是如此。而孙策江东军,看着他们好像是中立,可实际上呢,他们终究是站在曹操兖州军那边儿的,一点儿没错。对马超来说,对凉州军来讲,他们确实,那是看得比较清楚,没错。如果说刘备就只是己方想灭他们的话,当初也不是那样儿情况了,真的。就随便说一
下,当年自己让刺客出马,咔嚓了霍峻,看曹操和孙策的态度,就不难知道一二,那没错,可不是。在马超和凉州军来看,如果说当初咔嚓了的不是霍峻,不是刘大耳朵手下的将领,而是曹操兖州军的手下,是他们一方的,那么估计就真是变了,曹操和孙策他们就不是那个态度了,马超和凉州军他们很清楚。反正只要曹操和孙策他们愿意,其实可以找无数种理由
对付己方,这个他知道。不过曹操和孙策都没那么做,他们的想法,马超更知道,那是没错。所以说那个时候,其实他更多也是心里有数,只要自己不做第二次,那么就一次的话,还是对付刘大耳朵,那么八成曹操和孙策都不会做什么,那是。你说自己破坏了规矩可以,
但是他们想为自己开脱点儿,直接那意思别再来第二次了,也还是他们,所以马超都懂,凉州军也都明白,那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