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三国重生马孟起TXT下载三国重生马孟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重生马孟起全文阅读

作者:夏海苍松     三国重生马孟起txt下载     三国重生马孟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九一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三十)

    说起来江东四大都督其实都可以,尤其周瑜、鲁肃和陆逊,可就这个吕蒙,是,其人本事可以,以前就单纯一个武将也是二流水平,之后学习了不少,那水平就是顶级谋士也差不多了。可就那么一个人,他是成功夺回来了荆州不假,但是也直接是和刘备一方结下了死仇,夺荆州杀关羽,这个绝对是,那没说的。刘备要是没来个夷陵之战,那么你吕蒙基本上都是

    正面的了。可刘备来个夷陵之战,关键是那时候你吕蒙还病逝了,这个也真是,好的都让你给做了,然后不好的都留给了别人,那不是你吕子明做出来的事儿吗。所以说其人本事那都有,没错,毕竟江东四大都督随便一个,那都是人物。但是吕蒙这个人,还是有看不上他

    的地方。当然了,其人知道学习,好学这个方面,那怎么都是正能量,确实没错。可其人为了自己,是,有为了江东的地方,可他为自己少吗?所以说好事儿都让他给做了,到了陆逊那儿,就没什么好的了,直接带兵对上了刘备,前期没机会就得一直忍着,那真是没办法。

    估计吕蒙也是能想到刘备肯定要带兵过来,但是他自己不知道自己身体?所以说是没等刘备来呢,他自己先不行了。当然了,也许其人有自己的想法,就是早知道自己不行了,身体支持不了太久,那么能做点儿名留青史的事儿,他肯定会不遗余力去做,其人性格不就那样儿。所以说有了荆州大战,最后没先等来刘备,他自己倒是先没了,这个也是真没办法啊。

    所以这个也是,看不上其人,那不正常。那不就是吕蒙吗,好事儿都是他的,他倒是名留青史了,基本上都是好的。但是烂摊子是留给了别人,可确实是不负责啊。就凭其人能不知道自己身体怎么样儿?但其人还是那么做了,这个确实,不得不说明一些问题啊,那是不错。

    可不就是,这个你吕蒙是都好了,不过是病逝了,但是显然,这个是解决不了的,要不他就挂不了了,是啊。显然其人是有病,而且这个病基本上是治愈不了的,那都正常。所以吕蒙那么做了,他也许觉得自己还能支持到刘备带兵过来,可显然,其人没支持到那个时候,

    那真没办法了。是啊,身体支持不了了,那没办法。不过也许吕蒙是知道,自己可能是支持不到刘备带兵来了,那都不是什么没可能的事儿,反而一想还很有可能,就是。毕竟其人有顶级谋士的水平,那绝对是能预测到不少,没错。他还能不知道夺了荆州和杀可关羽的后果?但是其人却依旧那么做了,这个不得不说,本身吕蒙就不怕什么,那可一点儿没错,所

    以……可其人不怕不假,但是以为他的作为,直接就让江东陷入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中,那可一点儿没错。是,孙权他估计也不会后悔什么的,本来他就做梦都想夺回来荆州。而刘备一方不主动归还,那么己方就只能是武力夺取了,没办法。周瑜在的时候,其人有自己的

    想法,关键是他认可鲁肃的做法,这点很重要。所以说哪怕其人是想方设法对付刘备一方了,可终究是没像吕蒙那样儿,直接带着大军去夺荆州。鲁肃更不用说了,有其人才有孙刘联盟,结果其人一不在了,联盟也破裂了,没办法。吕蒙和周瑜还有鲁肃他们都不同,其人最早那是一个纯粹的武将,而周瑜还有鲁肃,他们却不是,可吕蒙是。其人学习了那么久,

    最后也算是有了顶级谋士的水平,但是却还脱离不了其人是个武将,这方面的事儿。其人以前是个纯粹的武将,而周瑜和鲁肃,他们都不是。周瑜严格来说,他是个顶级谋士,更是一合格的主帅,武将自然也是,但是和前面两个是不能比的,并且其人怎么都不能说是纯粹武将啊。鲁肃更不是了,其人是顶级的谋士,那不假,还是第一战略家,那也没错,可就不

    是武将。可吕蒙却是,其人最开始没学习那么刻苦的时候,就只是个纯粹武将罢了,不过之后知道学习,关键是还让他学明白了,学习了那么多,可以说超过n多人,一点儿都没错。所以说之后的吕蒙,开始他是纯粹的武将,那不假,但是之后却不是了,真的。其人有

    着顶级谋士的水平,说他是顶级谋士,这个其实也对,真的。也许其人和某顶级谋士比,是还有点儿距离,可差距绝对不大,那一点儿没错。吕蒙可不是一般般的人,真不是。历史上的武将多了去了,可还有谁像他那样儿,直接从一个纯粹的武将,都有了顶级谋士的水平。

    所以说吕蒙确实,本事有,那绝对是有资格当江东的都督,那没错。可惜周瑜也好,是鲁肃和他吕蒙也罢,其实都属于不那么长寿的,那可一点儿没错,身体不好,最后都是挺早就没了。也就是陆逊,好歹他还活过六十了,那可不容易,就算是曹操还有刘备,他们也才六十多岁病逝的,那没错。所以说江东四大都督,还得说是陆逊,本事就不用多说了,关键是

    其人算长寿,过六十了,不错。从周瑜当都督到陆逊当都督,真心是没多少年,真的,就十年出头儿,那是没错。周瑜正式当大都督的时候那是赤壁之战,也就是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而陆逊当上大都督,那是公元二一九年,这一共才多了多久?确实就十一年,所

    以说江东也有人才不假,可十一年里,加上陆逊是四任都督上台,这个可不都是好事儿啊,没错。毕竟这个可以直接就说明问题,那真是。不是孙权不用,实在是周瑜、鲁肃和吕蒙,他们都不是什么长寿之人,那真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看得出来,陆逊活过六十可真不容易。

    可不就是,之前江东那三个大都督,基本上都可以没有长寿的,那可没错,一点儿不假。但是到了陆逊那儿,他确实算是打破了这个所谓是怪圈吧,那是。毕竟周瑜三十多没了;鲁肃比他强,四十多没的;而吕蒙虽说也是过四十了不假,但是他那不过四十刚出头儿,所以他们三个,真心在这个寿命上,那是不能和陆逊比啊。应该说周瑜加上鲁肃再加上吕蒙,他

    们三个这个寿命合一起,才顶上两个陆逊的寿命。因此也看得出来,前面那三个,确实是不行,不长寿,最小的才三十多没到四十呢,而鲁肃最大也才四十多,所以是如何与陆逊比呢,那没错。其人在三国时代,那绝对可以说算是长寿之人了,没错。当然了,比陆逊活更

    久的自然是有不少,可更多的都是不如他啊,那是。不过就看孙权,都七十才挂,那也真是,超过了陆逊,也超过了曹操和刘备,其人应该说是君主人物里面寿命最长的了吧,在三国时代,别的当主公做老大的,还有谁超过其人的?刘禅是六十多,超过了他父亲,可其人还是不能和孙仲谋比,那没错。你看孙权那小子,碧目紫髯,确实和一般般的人都不一样儿,

    但是其人还能长寿呢,那可不是。是啊,比曹操比刘备可都强,那没错。孙权其人,可以说他在有地方上是不如曹操和刘备,这个肯定是。就随便举个例子,就说在开疆拓土上面,他都比不上刘备,那么就更别说是曹操了,真的。前者之前拿下的地盘儿都不说了,就说刘备拿下过荆州和益州,势力最大的时候,是雄踞了这两个州,不过在荆州确实不是据全境,

    但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那么一个人物,孙权没做到,但是他刘大耳朵却做到了。后者就更不用说了,就曹操灭了的诸侯有多少个?除了江东孙权和西蜀刘备之外,其他多少诸侯都是曹操灭的,那是。真就是,大汉要没曹操的话,也得有人去灭这些人才行,要不然的话,基

    本上大汉估计就早被灭了,真的。毕竟没有曹操,可不就是那样儿,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是啊,曹操对大汉怎么说还是有他的贡献的,那没错。不过他不是治世之能臣,却早已成为了乱世之奸雄,那可真是没办法。可不得不承认,曹操心里怎么都是有大汉的,那可没错。

    这个绝对不是说曹操没了,曹丕继位,他就有足够条件称帝,而曹操就没有了。曹丕是称帝了不假,可了解点儿的都知道,他到底是给了世家大族多少好处,那是妥协成什么样儿,这个事儿才成的。如果说曹操也和曹丕一样儿,他也那么做了,那么一样儿有条件称帝,可他没那么做,因为他不会,所以说曹丕称帝了,可曹操就当了个魏王。不管其人到底是什么

    想法,可曹操确实没称帝,这个就是事实。而曹丕本事不大,没他父亲强,那都没错,可其人野心倒是不小,甚至说超过了曹操,那可都没错。说起来曹丕其人,除了说性格上能和曹操一拼之外,其他方面那还真是不如他父亲了,真的。所以说魏国从他手里是慢慢不行了,

    当然这个也是有他开始让世家一步步做大的原因在里,那是没办法。司马懿包括其后代是篡权多位了不假,但是他们根本是世家大族。说起来就算是没有他们司马家,可能还会出来其他的家族,那是。只要是不严格限制世家大族,那么他们肯定是要蹦出来,毕竟有几个真

    就不想掌大权的呢,那没错。曹操还在的时候,其人可以说是限制了世家大族一些,但是到了曹丕那儿,他妥协更多,这个也是没办法,谁让他非得称帝,就这么一点,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你这个皇帝也做不长。曹操是有和世家大族合作的地方,有妥协不假,可他也限制了,那没错。但是到了曹丕那儿,基本上就没那么大限制了,而他更多的是妥协,这个绝

    对是埋下了大的隐患啊,一点儿没错。其人对内解决不好世家大族的问题,更多是和他们妥协,觉得这个对大家都有好处,是,但从长远来看,对他们更是没什么好处,好处大多都时候人家的。对外呢,他更是对付不了西蜀和东吴,曹操还能对付刘备和孙权,可到了曹丕

    那儿,他就不行了,哪怕刘备之后也是不在了,那是没错,但是曹丕对西蜀也是没什么大建树,和曹操比不了啊。对东吴更别说了,伐吴是大败回来了,这个也真是,如何能与曹操比?确实,曹操也有赤壁之战,那是不假,可怎么不好好看看他是灭了多少人?那也是实实

    在在的,没错。而曹丕其人,说起来除了他称帝了之外,还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吗?这个好像真是没有了,如何能与曹操比?北方曹魏一代不如一代,这个最后被司马懿后人给彻底篡权也是没办法。真还是那话,司马懿什么人?曹操那么一个多疑的人,而且还知道其人不能重用,可却都得用他,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而他后人,说起来哪怕是不如他,可终究是

    比曹操后人强,真的。所以说曹操后人如何是司马懿后人的对手呢?最后三分归晋,也是历史的选择,那没错。不过两晋实在,这个也不用多说了,了解的都知道,太他娘的恶心了,不用多言语,大家都知道。别说是东汉末年到三国的影响,是,这个绝对有关系不假,可那

    是决定性的关系吗?你这本身的实力就不行,就别找那些客观原因了,真的。主观上你就不好使,所以最后就成了那样儿,也真是没办法。

第一九二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三十一)

    根本还是你实力不行,要不然的话,实力足够的话,也许就没后面那些事儿了,真的。确实,你实力够了,不是他们来灭你了,而是你灭他们,这个就是。这就是实力啊,那可不错,真是。实力代表了那么多,可确实是。实力可不就决定了很多,那没错。说起来它肯定也不是万能的,那不假,就和钱差不多,钱确实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那么这

    个实力也是,它不是万能的,可没有实力那是万万不能的,没错。可不就是,乱世当中,那实力可比钱还重要啊,没错。毕竟你有了前者,是可以拥有后者,可你有了后者,确实是未必就能有前者,这个是,毕竟是乱世,没错。本来就是,乱世中,那钱都不能比上粮草,

    所以更别说是和实力比了。哪怕钱可以说是实物,而实力的话,并非是实物啊,那也没错。可实力能不重要吗,当然粮草也重要,那都没错。不过这两样儿东西,也不是那么好做比较。有实力可以整来粮草,而有粮草自然也是能增加实力,那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那可是啊。

    粮草不是钱,还是那话,有前者能有后者,可有后者却未必就能有前者,可不是。毕竟是乱世啊,可不是太平盛世,没错。所以说乱世当中,粮草比钱可重要多了,而实力的话,不管说是乱世还是太平盛世,都是要有的,那可是。乱世啊,终究是不能和太平盛世比的,那是。而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谁不愿意活在太平盛世中?谁愿意在乱世啊,那没错。就像那话,

    一千八百年后有,就是说你并非是生活在了和平年代,而只是生活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确实。至少米国都已经打了多少国家了?而有的国家,现在还是战乱呢,太平时候不是没有,可发动战争的时候,一样儿有不少,没事儿就枪战什么的,那叫和平吗?所以说那话真就挺

    对,这并非是个和平的年代,不和平的地方那有好些个呢,只是你生活在了和平的国家中,那真没错。所以说真正经历了乱世,马超才更知道,和平的可贵啊,老百姓也是那么想的,没错。太平盛世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伤亡了,最基本的,没有那么多的战事了,确实是没错。

    所以这个也是,谁不想着太平盛世更好,那想着乱世的,总想从乱世中得到更多的好处,那没错。确实,要没好处,那么肯定都是想着太平盛世了,没错。而且这个大前提的话,那绝对是有实力,一点儿都没错。毕竟要是说连自己小命儿都保不住的话,那么就算是有再大的利益,也不是你的,那是。所以说这个就是乱世最基本的,你要想从中得到更大更多的利

    益,最开始就是要保住小命儿,一点儿没错。所以说这个肯定是,就得说这个是大前提,是必须的,那没错。毕竟对老百姓来说,乱世对他们来讲,最大的不好地方,那就是他们都保证不了自己命运,可能不知道哪日,他们就被咔嚓了,那一点儿都没错。而且可能还会被

    饿死,那也并非没有,所以这个……老百姓的话,没几个想着乱世好的,想着乱世好的,那是世家大族,豪强地主那些,当然也不是说他们所有都是,有的家族还是觉得太平盛世的话,他们会获得更多更大的利益,那没错。当然了,不管如何,世家大族还有豪强地主他们的话,是觉得他们大多时候还是能立于不败之地,因为他们掌握着那么多的粮,这个是命脉。

    就是,粮是什么概念,世家大族和豪强地主他们没有不知道不清楚的,不错。别说他们了,就算是普通老百姓,那基本上也知道啊,没错。毕竟有粮就饿不死,没饭吃,没东西吃,那早晚都得饿死,太正常了,真的。所以说粮到底是多重要,不言而喻。凉州军为什么天下第一的实力,还不就因为他们有钱粮,那是。钱更多都是变成了粮,所以他们自然优势最大最

    多了,那是。钱确实也重要,可终究是不能当饭吃,这个在乱世当中太重要了,一点儿没错。毕竟在乱世中,老百姓想着不是自己有钱什么的,而是不死,最基本的就是不饿死,温饱,那没错。也就是世家大族,还有豪强地主,他们的想法不光是粮,有钱有利益,那样儿

    才对,是啊。毕竟他们掌握了那么多粮草,这个是大优势,所以说他们有实力,那可不假。所以说粮草是基本,那没错,说起来就算不是最重要的,其实也差不多了,真的。毕竟你有粮基本上就绝对有人,有人有实力了,那么还有什么没有了?其他的,有那些大多都是能有。

    实力啊,需要,可不就是,世家大族还有豪强地主,他们一样儿是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这个增加自己的实力。这个和凉州军、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也没太大区别。毕竟世家大族还有豪强地主他们也都知道,这个在乱世中,你必须要有实力,这个肯定是。要不然的话,你想保住的东西,没有实力,就真是保不住。甚至你没实力,没准就让人灭了,一点儿都没错啊。

    他们觉得为什么有的家族就被灭了,这个是和他们得罪了诸侯不假,可和他们没什么实力也是有关系的,没错。毕竟当你实力达到了一定程度,哪怕诸侯想灭你,其实也得说是考虑清楚,那一点儿都没错。实力啊,绝对王道,他们可都懂。之前被灭的,你可以说凉州军、

    兖州军还有江东军强,那也没错,他们确实强,要不然的话,天下怎么就剩下他们三路诸侯,三分了天下。但是被他们所灭的世家大族,其实也得说没什么实力,这个也是。实力最强的,那也只不过就是二流世家而已,这个绝对没有什么绝顶的实力,可一点儿都没错,那

    是。所以说被三路诸侯也算是比较轻易灭了,那没错。毕竟就算是最有实力的世家,单个却还是比不过三路诸侯,那是。哪怕最弱的江东军,却也比他们强,实力超过他们太多,没错。毕竟世家大族再强,一家还能有几十万的私兵?真有那个实力的话,也早就去争霸天下了,用得着还隐忍着吗,那是。就历史上来说,司马懿篡权,他也不是就靠着家族的实力,

    更多还是他们自己,那没错。更重要的,他们都知道借力,就是把曹魏的实力变成了他们自己的,那就够了。掌握了军权,那就行了。所以说这个也是,不是靠着他们家族,靠他们个人本事,那是。所以说你一个世家大族,哪怕实力再强,可却也不能和三分天下的诸侯比

    啊,那可没错。要世家大族都那么有实力的话,这个天下大势早就变了,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儿。至少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中可没有一个是世家大族的子弟,都是豪强地主出身,一点儿没错。所以说基本上天生就和世家大族看不对眼,双方看彼此都不爽,那可是。虽说有合作的地方不假,可一样儿有龌龊在啊,那都一点儿不假,所以说这个也是,不就这样儿

    了。这个世家大族和豪强地主的关系,就和前者与三路诸侯的关系差不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或者说有一样儿之处。当然更多是不同,那也是。而豪强地主和三路诸侯的关系,那确实不是世家大族能比的,怎么都不一样儿,一点儿没错。说起来最基本的,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如果说有大好的机会,那么灭世家大族,能做到,也许他们就真那么做了。但是

    基本上不会说灭了豪强地主。当然了,这个说不灭他们,但是也不可能说对他们就一点儿限制都没有,该有的确实都有啊,而且还不少,那是。这个怎么都是区别对待了,但是也说明很大问题,显然前者,也就是世家大族,对三路诸侯的威胁最大,那可是。反而比他们来

    说,豪强地主对他们威胁就小了。至少他们都知道,天下要暂时都没有了世家大族的话,基本上都能太平多了,好多了。豪强地主那些,他们自然会限制,他们可没世家大族那个实力啊。当然了,他们加一起的话,确实也算是不错的力量,可终究是比不上人家世家大族啊。

    那是,他们别说是比过,哪怕就和世家大族实力都差不多,那么哪怕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都是豪强子弟出身,可也得想法设法去多限制豪强地主了,那可是。但是显然,这个事实就是他们怎么都不如世家大族,确实。哪怕就是他们与三路诸侯合作的更多点儿,可却还是比不上更比不过世家大族,没错。后者的底蕴那也不是豪强地主能比的,如果说世家大族基

    本上每一家都很有底蕴的话,那么豪强地主基本上就是一群暴发户,可以那么说。真正有点儿底蕴的,那其实都没几个。所以说他们如何与世家大族比,真的。如果说灭世家大族,他们有后手,能保住家族传承。但是灭了豪强地主,他们确实是差很多,基本上被灭就真是

    被灭了。不过不管如何,至少如今天下的世家大族和豪强地主他们都很老实,那可都一点儿没错。毕竟他们也知道,真不老实的,都让三路诸侯给灭了,这个是事实。所以说他们还能怎么不老实呢,这个该老实的时候,肯定都没有什么大动作大动静,那可一点儿都没错啊。

    这个不老实都不行,那也不太可能,毕竟世家大族知道怎么趋吉避凶,这个所说的是顶级的世家大族。而豪强地主他们呢,毕竟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都是豪强子弟,所以说三路诸侯和他们一直都算是处在蜜月期,可一点儿都没错。所以说他们彼此关系更好,可不就是。当然了,如果说真要是触动了大利益,双方是不得不动手的情况,那么三路诸侯也绝对不会

    说心慈手软,绝对不会因为他们的出身就放弃了灭豪强地主。可以说他们认为该灭的时候,那绝对会出手,就像灭世家大族那样儿,这对三路诸侯来说,那真是不算什么。马超、孙策还有曹操,可以说他们一个比一个狠,灭个豪强地主对他们来说,真就是小意思了,可不是。

    比他们强的世家,他们也并非没灭过,所以他们算什么。别看三人出身什么的,那还说明不了绝对的问题,就是。如果说能说明很多的话,那么也不是现在这样儿了,好吧。因此,这个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也知道该做什么,不会做什么,那可都没错,就现在这样儿了,是。

    反正都是不容易,可不是。三路诸侯不容易,世家大族也觉得自己不容易,豪强地主他们一样儿那么认为,都是。确实,乱世当中,他们哪一方不想给自己争取更多好处?可显然,那绝对不可能,只有一方吧,或者说是这个时候是你,那么过一会儿是我,再之后就是他,不就是如此。但是哪怕这样儿,他们也是都不会说放弃什么。对他们来说,是要给自己给己

    方争取利益不假,有好处肯定没错,那都好。但是实在说做不到那样儿的话,就只能说尽量,这个要给己方争取了,就是。如今这样儿,他们都是那样儿啊,可不是。不过天下依旧是三分,大势还都在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那儿,江东军基本上就可以不去理会了,这个也是。

    所以说天下大势都如此,世家大族真不会如何蹦,这可不是历史也不是演义。豪强地主他们更不会了,没大用。

第一九三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三十二)

    不光说没大用,可能最后还会起到反作用,这个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他们也不会那么做啊,就是。对乐进来说,今日带兵进攻,估计也和昨日一样儿,己方估计不会有什么大进步,但是人家凉州军呢,也许比昨日表现更好,那都不一定啊,那是。而他带兵攻城,确实也是看到了,凉州军表现可比昨日强了,这个可真是,在自己在己方这儿,是没什么好的,那没错。

    不过有一点没错,那就是己方肯定是越来越占据优势,那是一点儿没错。毕竟还是那话,比凉州军多了那么多万的人马,这个本身就是大优势,可不就是。所以乐进可一直都有信心,那没错。而比起他来,比起兖州军来说,赵云和典韦,当然也都包括凉州军士卒,他们确实

    就没什么乐观的了,那可没错。毕竟谁都看得出来,感觉到,那兖州军的大优势,可就在一日一日增加,那没办法。己方人马数量超过不了他们,这个就少了绝对的优势。优势是人家的,关键还不小,那没办法。就现在这样儿,赵云和典韦,他们除了说尽力外,真是没别

    的好办法了。这个一直都是,没自己主公在,那么怎么都是调拨不了人马来常山的,那没错。而两人也是知道,在少主马焕那儿有虎符能调兵,可别说他也跟着自己主公去了交州,就算是没有,也不可能说调兵来常山。可以说马焕的虎符,是能调兵不假,可马超的意思是让他保护家人的,这个算是一个后手,而不是调兵去别的郡县,那确实没大用啊,可不就是。

    所以说赵云和典韦他们也知道,自己主公不在,那么可以说就绝对是调拨不了人马来常山,那没办法,所以自己俩也只能是说让本国的人马在真定这儿抵御兖州军了,那是。从其他郡县调兵,那却一点儿都不可能。是,在自己主公没什么命令下来的时候,可以说一郡的太守,

    那是绝对有着权威,一点儿没错。可你一郡太守,是可以调兵不假,但是就只局限于本郡,那可一点儿没错。不管说你在本地如何折腾,只要是不犯错误,那么马超就绝对不会处罚你,这个那确实是。但是你要是调兵去了别的郡,那就是大事儿了,必须要被处罚的,马超是不

    可能放过那样儿的太守。至于说什么处罚,这个不一定了,轻了重了的也得看实际情况,看具体情况,没错。马超可以容忍你一个太守犯错,只要不是大错,基本上他都不会严厉处罚,那是。但你当太守的,如果敢把本地人马调拨出本郡,除非是有马超军令或者是有虎符,没有的话,那你就等着被处罚吧,基本上还不会太轻就是了。对马超来说,那样儿的事儿只

    要是当主公做老大的,都不会说忍受,上位者的忌讳,那可是。毕竟一个太守擅自调兵出了本郡,那么这个事儿就已经不是小事儿了。所以说马超可不会觉得好,没自己的命令没有虎符,你敢那么做。那么自己也可以认为,你能找个机会造反啊,可不就是。这事儿和造反

    的性质,那还是有相似地方的,没错。当然了,马超大多会严厉处罚,不过还得看具体情况,那是一点儿没错。不处罚是不可能了,毕竟这个属于是严重违犯了军规,那可一点儿没错。不过还好,是没那样儿的事儿发生,凉州军没有;兖州军没有;江东军一样儿也没有。实在是没有一个太守想去挑战这个,那真是没什么大用啊,好吧,就是那样儿,所以说这……

    这事儿应该说要真发生了,那么绝对是哪个合格的主公都不会容忍的,确实。处罚是一定了,不过看具体情况而定,最后是不是很严厉处罚,或者轻点儿,这个也并非就不可以。但是基本上不要那么想了,后者的几率就和没有似的,基本上都会是前者。不过不会发生那样儿的事儿,其实对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最好,那可没错。毕竟不管是谁,没人想着自己手

    下那样儿,真心不是什么好事儿,反而还很不好,真的。当然了,他们也更是不怕什么,毕竟真要是出现了,无非就是处罚。哪怕说再严重点儿的,对方能叛变?造反?那真不是什么大事儿,他们三人都不惧那个。不过怎么都是,没有那样儿的事儿,那是最好不过了,肯

    定是。就现在来说,确实是不会发生。以后的话,基本上也没有。但这个不是绝对的,毕竟谁能预料到所有的事儿呢?至少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都不好使啊,那没错。就还是说“走一步,看一步”了,现在这样儿,都是可以的,对三方来说,也都是那样儿了,可不就是嘛。

    毕竟如今这样儿,确实还是那话,马超凉州军肯定觉得都不错;而曹操兖州军基本上也都那么样儿的想法;至于说孙策江东军,大多也都那么想的,就是。毕竟对最后的来说,凉州军没去灭他们,其实就是好的结果。而最好的结果,那自然就是凉州军来灭他们,可却没灭了他们,这个是最好的结果。至于说灭了凉州军,那估计开玩笑也没有了,真的,所以这……

    江东军他们可以说还是很现实的,可没错。更有自知之明,那是必须的,没错。因此,他们一直都想着把曹操把兖州军给拉下水,这个他们觉得是必须的,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己方都得那么做啊,没错。毕竟兖州军他们只要和凉州军一样儿,都灭己方来了,那么己方是一

    定挡不住。可他们不灭己方,和凉州军死磕,那却不得不说,己方还有那么一线生机,确实没错。当然了,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都知道,这个还是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兖州军那儿好,怎么说自身的强大,那才是好,那才是根本,可不就是,所以说对他们来讲,就是那样儿啊。

    可不就是,他们太清楚了,那可都知道,自身的实力,自身硬,那才是根本。还是那话,为什么凉州军要先灭他们,还不就是这个他们最弱,那没办法,就是。因此,这个是要增加己方的实力,可一点儿都没错。不过也确实是,己方在增加实力的时候,人家凉州军和兖州军也都那样儿啊,那可是。所以说哪怕就是江东军,他们也没办法一下就说和兖州军和凉州

    军他们缩小这个实力的差距。是,也许能缩小,可那缩小的程度,基本上就可以忽略不计了,那是。对他们来说,那样儿的差距,一下就缩小很多,其实还不现实。除非说真就发生了北方异族南下的事儿,还得说是大战,小打小闹的,那是削弱不了凉州军太多,哪怕北方

    异族强。可你再强,你不全力出手,这个也未必就能赢了,真的。至少曹操和孙策他们可都知道,凉州军对付北方异族,有马超在,他们是怎么都会全力以赴的,那可没错。所以说要他们大战才能,不一定非要北方异族全力,真那样儿的话,大举南下了,自己两方也不会说旁观,都得和凉州军一样儿,去对付外敌,那可一点儿都没错,还不就是那样儿了,真的。

    这个肯定也是,或者说其实一直都是。毕竟曹操和孙策他们绝对不希望己方和北方异族死战,那么他们倒是希望凉州军和北方异族大战,而且还不是他们大举南下,这样儿就不需要两方参战,就只需要他们凉州军,那样儿的话,对他们来说才是更好。当然了,谁也预测不到说最后北方异族到底怎么做,他们不大举南下可能,可那么做却也都可能。而曹操和孙策,

    他们显然不想对方大举南下,这个不光说是和天下大势有关,和他们想法一样儿有很大的关系。毕竟北方异族那么强,先不说到底能不能顶住,至少彼此的损失,就不可能小了,必然啊,那怎么都是大。第一个就是损失,他们觉得大,那可没什么好处,可不就是。其次就

    是他们治下的老百姓,那也一样儿要损失。这个不是他们想着老百姓,更多还是觉得那是己方实力的损失啊,可不就是。毕竟很多东西,那就得靠着治下的老百姓呢,没了他们,这个可真是,要完。所以说损失老百姓,那就是绝对损失实力,一点儿都没错,可不就是那样

    儿。就是,当年曹操让兖州军屠戮徐州老百姓,他那都是没办法了。对其人来说,是要一个和平安稳的兖州军,还是要徐州民心,这个取舍曹操还是很清楚的,那是。毕竟兖州军对其人来说,那绝对是安身立命的,是基础,是根本,没有兖州军给他效力、卖命,曹操什么都不是,没实力啊,就靠着他自己,那不好使。但是就因为有了兖州军,有了兖州军的将领、

    谋士,现在都是让其人三分了天下,那是。没这些,那能好使吗?曹操很清楚,这徐州就算是失了民心,自己以后慢慢也是能把这个争取回来,就只是多少年罢了。但是己方兖州军一旦分崩离析,那么可以说自己家底儿都没了,那么离自己败亡的时日也不远了,可不就是。

    所以说对奸雄的其人来讲,到底要如何取舍,其实不难。曹操应该说其人都没想那么多,直接就选择了,那没错。真心也不是什么困难的选择,确实。曹操自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所以他们下令了,那可是。而且其人那么做了,可一点儿后悔都没了,那可是,真没有啊。

    这个没错,也就是曹操,换成是马超和孙策的话,他们就不会那么做了,正常啊。毕竟对曹操来说,基本上只要是对自己对己方利大于弊的,他都会做。但是到了马超和孙策那儿,终究还是有所不同,那没错。这个也是他们与曹操的大不同,一点儿都没错。说起来马超和孙策他们一样儿,是为了自己为了己方利大于弊那么去做。但是他们比较有底线,这个也是。

    但到了曹操那儿,那可也真是,其人就没什么底线了,这个没办法。是啊,曹操作为一个没什么底线的人,是混到了现在。马超和孙策,他们倒是很有底线,也是混到了现在,那也没错。这个不能说有底线肯定就更好,这个怎么说呢,大多时候可以那么讲,不过要是特殊

    情况呢?所以说具体情况还得看具体的内容,那没错。那不是绝对的,就说到了关键的时候,有底线肯定就好,没底线就不好。怎么说呢,那实际还是不一定。就像曹操也不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他反而还觉得自己做得挺对,是没后悔过一点儿,再来一次,他还得那么做啊。

    曹操必然还那么做,甚至就更甚,那都是他,性格作风如此,没办法。换成马超和孙策的话,他们确实就不会,也一样儿是性格作风了,那是。他们俩自然也是知道如何做才能说让自己和己方得到更多更大的利益,他们知道曹操的选择,那对他对兖州军来说,是对的是最好的。可换成他们两人,终究还是不会那么做。毕竟他们不是曹操,事到临头,不会那么做

    了。首先马超是什么人,不用多说了,让他那么做,还不如说灭了他。孙策的话,他也是不惧说最后败亡什么的,可你让他那么做,那确实不会。所以说他们俩不是奸雄,就人家曹操是,人家好使,人家那么做了,有了今日的身份地位,魏王啊,还是朝廷所认可的,他们

    俩可没有。凉州军是有实力,可却没有朝廷敕封的王位。孙策江东军更不行了,实力最弱也没有朝廷敕封。

第一九四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三十三)

    哪怕大汉都快被灭了,可一日不灭,你马超、曹操和孙策,也包括凉州军、兖州军和江东军的所有人,那都是大汉的臣子。所以说曹操带着兖州军,混到正式的了,而马超和孙策,他们不过是自封而已。当然了,实力的话,肯定还依旧是凉州军最强,之后兖州军,最弱是江东军。一直都那样儿啊,不过最开始的时候,刚诸侯混战,天下大乱的时候,兖州军也没

    说实力就比凉州军差这样儿。是,所以一直都那样儿,他们实力从来都不如凉州军,那没错。而江东军一样儿,他们实力从来都不如兖州军,更别说是和凉州军比了,那肯定更不如啊,没错。但是确实那样儿,他们都在努力,一直都是,那可没错。一想也是,都正常,不

    那么做的,那和对方的差距更大了,可不就是。不过这个他们每一方都在努力,所以还是那话,没有什么大意外的情况下,确实,这个他们也是缩小不了太多的差距了,可不就是。因此,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可一直都想着,能让凉州军他们伤筋动骨那是最好,那样儿是啊。

    就是那样儿,这个没错,那样儿是最好的情况了,可不就是。他们所希望的,就是如此,一点儿没错。对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来说,这个能让凉州军伤筋动骨的,那不是自己两方,而就是北方异族啊,就是。可他们绝对是不想对方大举南下,那肯定是,所以说就他们和凉州军战,其实就够了,真的。不需要两方也和北方异族战,而就只是他们凉州军与对方战,

    这个就够了。当然了,在凉州军那儿来说,他们其实也都那样儿想法。当然他们最希望的,肯定都是北方异族没一点儿动作,实在不行,对方可别大举南下,就和己方战,马超都不觉得说不能接受。哪怕说起来那个绝对是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愿意看到的,但是在大义的面前,

    自己是早就不在乎在意那个了,真的。不要觉得北方异族强,真说他们来,己方就不好好战。就因为他们强,所以己方才说要和他们大战,更认真去对付他们,那是一点儿没错。对马超对凉州军他们来说,是一点儿都不敢说小看小觑了北方异族,那可不就是,所以这个……

    他们都没动作,那肯定最好,在马超在凉州军那儿来说,是这样儿。当然了,在曹操兖州军和孙策江东军他们看来,那肯定就不是最好的了。还得说是让北方异族和凉州军大战,最后凉州军胜也是惨胜,让他们伤筋动骨,那就够了,就是。不过如今来看,好像这个……并非就是发生不了,但是显然,那个几率还是很少的。所以说希望渺茫啊,他们可都知道。但

    是哪怕如此,却并非就发生不了了,那是,确实有几率发生啊,不过就和没有也差不多了。但是不管如何,如今的曹操和孙策,他们绝对不会联系北方异族,和他们合作什么的,现在都没有,说让他们去战凉州军,他们如今不会那么做。所以说这个也是,以前是以前,而现

    在是现在,怎么都是“此一时,彼一时”,那没错。那个时候三方都没那么强的实力,就算是让北方异族南下,他们也确实,不会听他们的啊,那是。而现在的话,北方异族一样儿不会听兖州军,更不会听江东军的。可两军要真是说和北方异族合作,这个后者基本上也确实是不会反对,会同意,就那么做了。如此一想,也正常啊,毕竟北方异族什么样儿,这个

    可以想象到。是,他们也不傻,只要说对他们有好处的,他们怎么可能说不去做呢?那是,但他们因为和汉人终究不是一路的,都不一个种族,所以说想让他们主动和兖州军或者江东军他们联系,这个基本上不要多想了。不过以前的话,江东军和北方异族还有点儿战马生意,但是现在基本就没有了。他们的战马更多是从兖州军那儿买的,和北方异族没太大关系。最

    早江东军也在凉州军那儿买过战马,不过之后两军彻底敌对,这个后者就不在凉州军那儿买了。不过那时候他们在兖州军那儿买,也在辽东那儿买,就北方异族也依旧是有那么点儿生意。而如今辽东一方早已被灭,北方异族的话,孙策和江东军也不怎么和他们接触了,所

    以自然这个战马是在兖州军那儿买了。江东地盘儿上并非没有马,可确实没战马啊。他们那地方产的马,喂出来的马,确实当不了战马,基本上都是驽马,让它们干点儿活儿是没什么问题,可要是说当战马,这个就不要多想了,真的。本来江东军骑兵就不行,要是没战马

    都是驽马,那可更有意思了,完全就是送菜了,没说的。是啊,本来江东军骑兵就没什么战力,这个幽州的战马肯定不如凉州的,这个他们也落后了。而其他的,他们战力也是不行,要再驾着驽马,那么肯定更完,是。所以说江东军他们怎么都不会做那自掘坟墓的事儿,那真不会。没有好的战马,不和凉州军交易,可他们却和兖州军有很大的战马交易。至于说凉

    州的战马,那江东军也并非就没有,可确实,很少很少,就只有武将还有军中至少是校尉以上的,那能有,其他的,对不起了,没有。毕竟哪怕江东军和凉州军没有战马的交易,那是不假。可他们确实,凉州军怎么也禁止不了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他们的交易,

    这个没错。毕竟江东那边儿的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和富商巨贾,他们一样儿没有和凉州军直接交易战马,可确实,他们和其他的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有战马交易啊。就这个,那是怎么都禁止不了的,可不是。而且江东军也并非就不能从他们那儿买到凉州的战

    马,不过多少而已,确实。多了那肯定没有,这个马超和凉州军怎么都限制,那是。可少了确实有,这个也没错。毕竟凉州军对战马是有限制,可他却不可能说不卖,那根本就不可能,从很多方面来说,他们都得卖,不过限制的话,却是必须的了,也是。这个必须有,要不然的话,对马超对凉州军他们来说,战马很多都流到兖州军和江东军那儿的话,那就绝对

    属于资敌,一点儿都没错。是,凉州军能从战马的交易得到不少的钱粮,那是不假,但是他们可不会在乎在意那些,而资敌的话,这个肯定是他们一点儿都不想的。并且凉州军真不缺钱粮,那大头儿不是卖战马,而是丝绸之路的通商,这个是大头儿。所以说在马超和凉州

    军那儿,他们一直都是限制战马的买卖,只要是汉人,那就是。而对西域的人,他们是没什么限制了,这个倒是。当然了,西域真来买他们战马的,终究也是少数,那没错。毕竟西域有更好的马,大宛马,不过大宛马不光是没那么多,而且也比凉州的战马贵,这个倒也是。不过真正的西域有钱人,基本上都有大宛马,那可没错。大宛马可以说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那是。你看凉州军中,大宛马不多,但是在西域,大宛马确实流行。当然了,就算是凉州军的战马,西域那地方也是不少,虽说在有钱人有身份地位人那儿,他们肯定更喜欢大宛马,但是凉州的战马,他们各国的骑兵,基本上都是了。说起来马超也是一清二楚,别看凉州出产的战马在整个大汉说是第一,其实也没错。但是放眼天下,确实还排不上太高的名次,至

    少人家大宛马,这个己方的战马就比不上啊,那没办法。而凉州军中并非就没有大宛马,可基本上都是他们凉州自产的战马,而并非是大宛马啊,那没错。而这个显然就是马超这个当主公做老大的干涉了,让己方基本上都是大汉的马,而不是什么大宛马。这个倒不是爱国

    什么的,纯粹己方一个大州就出产战马,试问还能用其他地方的?而且大宛马确实是没那么多,这个也没错。至于说钱什么的,这个还真就是凉州军最不缺少的了,哪怕他们的战马都换成是大宛马,那所需要的钱,他们一样儿是负担得起。这个也看得出来,凉州军到底有

    多有钱,那绝对是天下第一,真的。这个肯定没错,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是比不上了,就算是北方异族,估计也是也比不上。可凉州军钱粮都比他们多不假,实力也一直都是超过兖州军和江东军,可就是比不上北方异族啊,哪怕对方钱粮未必就比凉州军多。不过这个实力,你说和钱粮有关系,那绝对有,那是不错,可也并非就是绝对的关系,那也不是。所以说你

    有钱粮有实力,那都不假,可却不代表你就是天下第一了,至少凉州军可不是啊。当然了,他们可以说是比兖州军比江东军的实力都强,但是却比不上北方异族,那可是。所以说有钱粮,有实力,可却绝对不是说你就能天下第一了,那绝对不是。世家大族也是有钱粮,可他

    们也并非就天下第一了。当然这个事儿可以那么说,如果就比较某一个方面的话,这个世家大族他们可以是天下第一,这个是事实。可要比总体实力,这个……是啊,把凉州军置于何地,人家那实力。而北方异族更是超过了凉州军,那一点儿都没错,可他们的钱粮没说就

    一定超过了凉州军很多啊。就是,北方异族强不是因为钱粮,那可不是。而是得天独厚的环境,人家大草原养个马什么的,那简直是太简单了。当然了,牛羊的话也是不难,而牛羊对他们来说,确实就是钱粮,那可一点儿没错。后者不用说了,而对他们来讲,那牛羊可以说就是他们的财产,一点儿都没错,那是。所以说人家有骑兵,也不缺牛羊,说白了就是实

    力强不缺钱粮,就是。马超还是很清楚的,没错。对他来说,这个要还是不知己知彼,那么就完蛋了,真的。知己是肯定的了,这个对自己对己方的了解,马超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对他对凉州军而言,就他这个当主公做老大的那是最了解不过了,真是。当然了,到

    了北方异族那儿,那确实就说不到是很了解对方了,但是马超却清楚,这个自己和己方可一直都在努力知道对方如何,那可是。所以说这么多年来,自己可是得到了不少北方异族的情报,如今可还有细作在北方异族的治下呢。而这么多年来,收集的情报,可以说也多了去

    了,那没错。毕竟对马超来说,多少年了,那北方异族一直都是他们的大敌,那可没错。是最大的敌人,可不就是。在天下刚大乱的时候,还是诸侯混战,那时候马超还没想那么多,当然了,北方异族的情况他不能不想,不过就是多少而已,那是。所以说那个时候,他所想的才是最少的,那没错。可如今的话,他就算是想再少,可每隔几日,他都会想一下,这个

    肯定是,要不然的话,就没这么多想法了,真的。毕竟北方异族可不是兖州军和江东军,那两方哪怕灭了己方,他们都不可能灭了汉人正统,更不可能屠戮汉人。别看曹操是,他下令屠戮过徐州百姓,可马超还不知道吗,那实在是其人没办法了。而之后呢,他可再也没做

    过那样儿的事儿,毕竟曹操也是想要天下啊,得不到民心的,哪怕就算是一时据了天下,基本上之后也得丢,那太正常了。

第一九五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三十四)

    所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为什么有这话,想想。关键是这话还特别有道理,你承认不承认,它都是事实。是,就曹操那样儿,他都知道,很清楚,知道徐州那地方民心还差着,他就一直都致力于让那地方民心归附,这个正常。而马超更不用说了,他那见识绝对是天下第一啊,孙策的话,和马超没比,但是也可以,比曹操也没差太多,那是,所以说三路诸侯,

    对待百姓,除开当年曹操兖州军是有污点之外,别的可真就没了,那没错。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早已成为了历史,只要兖州军像如今这样儿对徐州百姓,那么后者民心彻底归附不过就只是时间问题,真的。这么多年的努力,兖州军不是说就没有效果,只是没达到那

    么太多就是了。就是,关键还有马超凉州军细作的“帮忙”,这个就绝对是对兖州军收买民心没一点儿好处,真的。毕竟凉州军在这样儿事儿上,他们做得还是可以的,毕竟有马超亲自指示在,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别人终究是在这个上面比不上他啊,这可是一点儿没错。

    曹操和兖州军也不是说就一点儿不知道,可他们确实,也是没好办法,那没错。还是那话,是事实曹操那么做了,这个是根本。要不然的话,谣言并非就没用,只是显然真话的杀伤力更大,那必然是啊。因为谣言终究是假的,哪怕影响再大,可也改变不了事实,那是根本。但是真话的杀伤力绝对有比谣言还大的,那太正常了,毕竟那可是真话啊,没错。现实的根

    本,不是假的,而是真的,经得起考验的,没错。而谣言就不用多说了,是吧。所以说这个对比一下,显然还得说是真话……因此,曹操和兖州军他们确实是没什么太好办法,要不然的话,如今这个时候不早就解决好了,真的。可以说历史上曹操解决还好,老百姓就是墙

    头草,给了他们足够好处,就能收买到他们。但是这个如今可不是历史,有着马超让凉州军细作捣乱,这个如今曹操也没说让兖州军彻底把徐州老百姓民心给收买到。是,他们拿出来的好处不好少,可没起到最后的决定性作用。如果说按照游戏来讲,徐州百姓民忠最高是

    100,现在的话,就70多,没到80。这个也看得出来,绝对不是曹操和兖州军这么多年不尽力,而是马超凉州军的细作,他们这么多年是出大力了,真的。可不就是,没他们的话,如今曹操兖州军早就收买了徐州百姓民心,妥妥100啊,那没说的。不过曹操和兖州军都知道凉州军细作小动作,可却没好办法啊。能抓到几个,不过之后几个也都自己把自己咔嚓了。

    所以说曹操和兖州军他们确实也没好办法,都无奈了,那没错。对他们来说,只能就是慢慢来了,那没办法啊。但凡他们有更好的办法,也不至于说现在这样儿,真的。不过曹操也知道,己方多努努力,争取早日收拢了徐州百姓民心,其实也不是大事儿,就这么两年吧,

    差不多少,那是。所以说曹操和兖州军他们也是想了,尽管有凉州军的细作捣乱不假,可当年的事儿,毕竟都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早已成为了历史。而且不知道有多少,哪怕就是当初经历过的,他们也不会多说,而且有的人也确实都不在了,那没错。所以说曹操和兖州军他们都知道,就这么两年吧,哪怕再多点儿,这个徐州的民心,己方是能拿下的,除非说

    真有大意外……那个并非就没可能,但是几率太小了,就是,所以和没有其实基本上也没大区别。是啊,这个也没错,毕竟那样儿的事儿,说是有几率发生不假,但是基本上没有,所以这个也是。不过肯定没错,凉州军细作不想看到兖州军他们收拢徐州百姓民心,而这个最后估计还得请教自己主公,最后到底要如何做,那是没错,所以这个也确实,都知道啊……

    毕竟这么多年了,在徐州的细作,那么还都是按照马超的指示做事儿,那可一点儿没错。当然了,他肯定不是说把细作都给召集到一起,然后对他们说什么,那不是马超做的。他不过就只是和负责细作的说了不少,于是就有了今日这样儿,那可没错。毕竟细作可以说是严

    格按照马超指示去做了,他们也都知道,自己所作所为,除了自己这些人自己做的,其他的那都是自己,确实。对细作他们来说,自己主公吩咐的,那是一定要去做的,没说的。然后剩下的那自然也都是自己要做的了,这个探听情报什么的,确实也必须的,那肯定是啊。

    马超虽说如今根本也带不了凉州军去进攻徐州,可要灭兖州军,早晚是要那么做,没错。可能己方灭了江东军之后,以后有机会就去徐州了呢,那也没什么不可能,就是,可能啊。毕竟如今这个时候的凉州军,还没有和徐州接壤的地盘儿,所以说无论如何都进攻不了那地方,真是。要不然的话,能进攻徐州,马超早就找机会过去进攻,这个肯定是啊,那可没错。

    不过不管如何,有一点没错,那就是兖州军一直都把徐州保护很好,那也是一点儿都没错。毕竟徐州那地方凉州军是怎么都进攻不了没错,可挨着江东军的底盘儿啊,也不假。虽说曹操和兖州军他们都认为孙策不会带兵进攻徐州,这个原因多了去了,那是。可他们确实,也

    绝对不会去赌这个,更不会说把希望寄托在孙策和江东军那边儿。那么他们就只有一个办法了,就是很好去防御徐州,所以说那地方凉州军是进攻不了,那都没错,可那地方却被兖州军保护很好,至少江东军想要拿下那地方,确实需要出很大力。而他们可能就刚占据几个

    县的时候,曹操就已经带着大军到了。可不就是,别看曹操已经把重心都转移到更北边儿去了,是在冀州魏郡邺城。但是凭借徐州的防御,孙策哪怕带兵全力进攻了,但是他们拿不下一个郡的时候,曹操带着大军就能到,那真没错。所以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可没什么原因就要进攻兖州军地盘儿,尤其还是徐州那地方,可以说他们更没什么必要了,真的,这个是。

    可以说那地方真要拿下的话,其实并非就很难,但是确实,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可都知道,拿下来徐州之后,怎么防守住?这个才是问题,那没错。说起来拿下徐州,并非不可能,他们要拿出来一半的人马去,是没问题的。但是拿下之后,到底怎么守住,这个才是大问题,

    那没错。而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可都清楚,这个在己方拿下徐州的时候,己方肯定会损失很多,这个没错,所以……到时候己方还剩下的人马,哪怕全力守御徐州,可能顶住多久?这个是大问题,那可是。对孙策对江东军他们来说,那都是得不偿失的,没错。所以说有那实力,有那时间,他们肯定都是增加己方实力,而怎么都不会说进攻兖州军地盘儿,更不会去

    徐州了,那不扯吗?所以说这个肯定是,而且只要进攻兖州军了,这个就代表着己方和他们的联盟破裂,是彻底撕破脸了,这个绝对不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想要的,大敌都是凉州军啊。是,只要说凉州军是天下第一实力一日,那么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就没有说这个联盟破裂的基础,有合作的基础,有合作的条件,有这个互相利用的基础,可就没有这个联盟破裂

    的基础。是,从根本上来说,他们都是敌对,那是一点儿没错。可必须要承认,这个他们双方的联盟,却怎么都是利大于弊的,这个就是根本,那么他们还有什么不结盟的呢,真是。所以说大势所趋,那肯定没办法。还是那话,他们双方结盟了,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确实

    也是都觉得可以了。这个双方的联合,他们觉得是对两军都有好处,那没错。而一旦之前就撕破脸的话,可以说是对每一方都没好处,倒是对凉州军有好处啊,可不就是。所以说他们怎么都是有合作的基础,如今的联盟却是必须的,就因为有凉州军这个实力第一的在,那

    没办法。确实,有凉州军在,还是最强的那个,只要超过了兖州军超过了江东军,那么后两方就怎么都有合作的基础,而且还都必须合作,那没说的。所以说一直以来,还不就是那样儿了,所以……对曹操对孙策来说,他们怎么都知道该如何去做,就如今这样儿,那最好。所以说也不用多想,孙策不会带兵进攻徐州,哪怕和兖州军撕破脸了,他们也不会那么做。

    除非有天大的机会?不过那能有吗?显然是不会了,所以说还得是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都老实,是要一起对付凉州军,那肯定是,一直都是。不过也没太好的机会,那也都没错,所以……现在对曹操对孙策来说,其实他们都觉得不错。曹操知道己方马上就能拿下常山,中

    山那地方,还得是缓图之,那没错。而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呢,虽说交州肯定是丢了,那不假,但是己方却还有扬州。凉州军不要九真和日南,那么己方就只能说把那两个郡送给兖州军了,没办法。而这个也只能说马超和凉州军不要那两个郡,己方对他们的一点儿反击吧,

    这个确实。毕竟凉州军不要那两个地方,己方还能怎么做?就只好说是去联系兖州军了,让曹操出手,那没办法。对孙策对江东军他们来说,但凡还有其他的办法,是绝对不会那么做的。可不就是,这个就直接是割地了,那可是。不过对孙策对江东军他们来说,这个是无奈啊,那是没办法,必须要那么做,肯定是。割地给了兖州军,那总比是给南边儿的异族和

    异国强啊,那是。总比丢了,被他们夺取了强多了,那没错。毕竟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不想成为罪人。这个是根本,只要九真和日南,那么两个郡不在己方手里被异族和异国夺去,那么不管最后是在凉州军还是江东军的手里,那都无所谓了,就算是丢了,也和己方没有关

    系。毕竟那就不是从己方手里丢的了,和己方没什么关系,己方可是择开了。对孙策对江东军众人来说,他们不怕地方丢,可却不能是己方占据的时候丢给异族,那绝对是问题,并且还丢大人了,没错。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怎么都不想那样儿,所以说凉州军不要那两个郡,

    就只能把九真和日南送给兖州军了,没办法。而关键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有那个自信,马超和凉州军他们是不要九真和日南,这个他们都清楚,正常。可到了曹操和兖州军那儿,他们却绝对是要那两个郡,这个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是想了,知道对他们怎么说都是利大于弊的事儿,那么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有什么不要的?确实,他们想法没错,曹操和兖州军,只

    要知道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的想法,要把九真和日南给他们,他们就绝对义无反顾去接收。可不就是,现在曹操和兖州军他们还不知道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的具体想法,后者从情报上也知道了曹操带着十万兖州军去了常山,所以是推迟了派使者去冀州魏郡邺城的事儿。不过

    等曹操兖州军拿下了常山,他就绝对是能见着从建业来的使者,这个是一定的,因为孙策他们是早已决定了要把九真和日南两个郡给兖州军。

第一九六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三十五)

    这个基本上就是改变不了得了,除非说是有大的改变,而这个还不会是江东军改变,是凉州军。比如说后者占据了九真和日南,真要那样儿的话,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就再也不会派使者去冀州了。不过显然,凉州军改变想法,这个就不要多想了,就像说他们一样儿不会改变要灭了江东就一样儿,他们一样儿不会要那两个郡。所以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最后还得派出使

    者去冀州。这个肯定是,也是必须的,没错。因为马超和凉州军他们怎么都不会要九真和日南两个郡,那么那地方就只能说给曹操兖州军了,没说的。而现在孙策确实也不会派人去冀州,都知道曹操常山,战常山,这个时候就算是派人去了,他第一时间也不会有什么动作,

    正常。在孙策和江东军看来,这个己方派使者过去,曹操就得赶紧派人来接收两地,那样儿的话才行。所以说己方就得等着,那却没办法了,可不就是。不过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就不怕等,真的。可以说他们的耐心,那确实没少过,所以就等到时候派人过去了,一点儿没错。

    毕竟孙策和江东军怎么都不会要那两个郡了,肯定是。而曹操和兖州军呢,他们确实会要。确实,这个马超凉州军和孙策江东军,他们都不会要九真和日南那两个郡,因为对他们怎么说都是弊大于利,所以说那样儿的事儿,你让马超和孙策主动去做?那显然还是不太现实,真的。也就是对曹操对兖州军,对他们来说,是利大于弊的,所以说他们是都会要,去接手。

    这个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想到了,所以说肯定是要联系曹操和兖州军,这个是必须的。而只要说把九真和日南两个郡推出去,只要是不落入到南边儿的异族和异国的手里,他们就算是都圆满了,真的。毕竟对他们来说,只要两郡不在己方手里,那么在凉州军在兖州军手里

    其实都无所谓了,真的。确实,这个对孙策对江东军他们来说,其实没什么太大区别。说起来那两个郡给了凉州军,让他们占据了,也不是说给他们好处。不过给兖州军的话,他们占上了,那确实是好处多。所以说真要是算起来,显然还是后者的话,好处能多点儿吧,这

    个对联盟总体来讲。确实,不过在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说,其实第一的想法,绝对不是增加兖州军实力,毕竟只要对他们好,那就是增加了他们实力。这个说白了,就是削弱凉州军实力和增加兖州军的实力,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第一选择是哪个,这个就不言而喻了,必然第一个啊,那没错。他们的首选是削弱凉州军的实力,而绝对不是增加兖州军实力,这个一点

    儿没错。所以说都是凉州军实在是不要了,孙策和江东军才想着给曹操给兖州军,这个必然,那确实。但是不管如何,马超凉州军肯定是不要那两个郡了,所以说九真和日南那两个地方最后还是要归兖州军,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没办法,虽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想过了,

    但还是那话,他们但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就绝对不会给兖州军好处,那没错。毕竟第一选择,让凉州军得到郡县,他们是不要了。那么比起己方继续占据那两个郡和让兖州军得到那两个郡,这个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自然也很好选择。是啊,这个最好的选择是让凉州军占据那两个郡,一点儿没错,他们都是那样儿想法。其次才是说让兖州军占上,可不是己方。最

    后那是实在没办法了,凉州军不要,兖州军也不要,己方才能继续占着,不过显然,那不可能啊,孙策他们都知道,很清楚。毕竟凉州军不要,那是肯定的了,已经确定了,没错。但是到了兖州军那儿呢,曹操是一定会要的,这个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有信心,那没错。曹操其人的性格作风,不会说因为九真和日南不在他们兖州军的实力范围内,更和他们的地盘

    儿不接壤,他就不要那两个郡。反而因为利大于弊,他一定会派人接收,那可不是。对曹操来讲,那可真不是什么大事儿,而就因为对自己对己方利大于弊了,自己就一定要那么做。关键是己方并非就接收不了好吧,所以说既然是能,那为什么不要?这个他是一定会笑纳的,

    没错。毕竟其人可是个奸雄啊,在这上,马超和孙策,他们可都比不上曹操。所以说马超和孙策他们做不出来做不到的,确实并不代表曹操也做不出来,做不到了,那绝对不是。更多的可以说他们做不出来做不到的,到了曹操那儿,反而其人是能做出来,做到了,那没错。

    是啊,其人是奸雄,那没办法,也许你认为他做不出来的,没准曹操都会去做,正常。如果说其人身上什么事儿你都能预料到,那么曹操也称不上是奸雄了,真的。确实,奸雄怎么都有出乎别人意料的地方,那都正常,所以说……江东军说死也不要九真和日南两个郡了,凉州军更是,就只有兖州军,他们会要。毕竟那两个郡对凉州军对江东军,对他们来说都是

    占着就是弊大于利,只有说兖州军占上,对他们才是利大于弊。所以说凉州军和江东军他们都不要那两个郡,就只有兖州军要。马超和孙策他们都不会那么做,让己方占据(着)两个郡,给了兖州军也好,对江东军来说。对凉州军来说,自然不会那么好,这个确实也没错。

    马超和凉州军的想法,肯定更希望九真和日南在江东军手里,而不是跑兖州军那儿去。不过这个时候,马超还不清楚孙策他们要做的事儿,不过就算是他都知道都清楚了,可确实也改变不了最后结果,除非说他们占据了九真和日南两个郡。说起来那绝对是孙策和江东军他

    们最愿意看到的,可对马超来说,可能吗?他确实不会那么做就是了,所以哪怕他知道最后的结果,也改变不了,只能是无奈了,那没办法。这个确实也没办法,毕竟马超不想要那两个郡,就不能干涉兖州军接手,那没错。毕竟一干涉了,那么两个郡被异族给夺取,那么自己和己方就成了罪人。是,到时候马超认为自己带着凉州军大军还能夺回两个郡,那没错,

    可那和自己的初衷差距就大了,自己可一点儿都不想要那两个郡啊,所以说己方都不可能搞小动作什么的。所以说马超就算是知道,他也肯定是无奈,什么都做不了,就只能说眼睁睁看着兖州军得到两个郡。是,对此,他不认为自己还能做什么,毕竟这个除非说从根本上

    解决问题,要不然的话,就是无解的,没错。因为大前提就是他不想让己方占据九真和日南,这个是根本。要不然的话,真就没那么多事儿了。可显然,马超不会主动去做对己方弊大于利的事儿啊,那是。所以说这个确实也是没办法,他改变不了自己想法,那么最后那两个郡就得跑兖州军那儿去,那没办法。不过就算是马超知道了,他也明白,其实只要不在南

    边儿异族异国那儿,其实就好,真的。毕竟这个事儿在马超那儿来说,最好就是江东军他们能一直占着那两个郡,而之后才说是让兖州军占去,怎么都别落到异族异国手里,那就好,真的。他也不想自己不想己方成为罪人什么的,那肯定是啊。所以说只要不落入到异族异国手里,那么那两个郡到底在江东军还是在兖州军,这个他知道已经决定不了了,那可没错。

    就是,只要不在异族异国那儿,其实就是最好,肯定没错。在马超在凉州军那儿来说,可不就是那样儿。九真和日南那两个郡到底是在江东军手里还是在兖州军那儿,对凉州军确实有区别不假,可他们一点儿都不会怕什么,那也是。更何况如今马超还不知道那么多,可他

    知道了,就如此想法,没错。不在异族异国那儿,那么在哪一方的手里,马超和凉州军都不会干涉,不在己方这儿,己方不要也就是了。虽说从他们那儿来说,肯定希望两郡还依旧在江东军手里,可这个他们决定不了,决定这个是人家江东军,是啊。就算是人家把两郡都

    送给了异族异国,马超和凉州军是能改变结果,可改变不了人家的想法啊。当然了,知道他们都不会那么做。哪一方都不会,这个是基本。确实是,如果说江东军有想法,那么早就把两个郡给异族异国了,那是。可他们没那么做,确实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可不就是嘛。是啊,还就得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知道,不会那么做,不想成为大汉得罪人,一点儿都不

    想,可不是。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说,是特别在乎在意这个的,那没错。别说是他们了,就马超和凉州军,也包括曹操和兖州军,试问他们就不在乎?要说一点儿都不在乎在意,那绝对是假话。当然了,马超肯定在意,不过到了曹操那样儿的奸雄那儿,至少和马超一比,

    他和兖州军就没那么在意了,没错。这个肯定是,那一点儿都没错,毕竟曹操兖州军那儿……他们和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肯定不同,而和马超和凉州军却也不一样儿,这个也是。其实一想,更多都是在于曹操那人,那是。毕竟其人都敢说让他们兖州军屠戮徐州百姓,那么

    就冲着这么一点,可以说绝对,马超和孙策,凉州军加上江东军,在这个上面,那不如曹操。可不就是,还是那话,人家一个奸雄,那可以说就是在很多方面,马超和孙策是不如人家了,没错。奸雄这个确实,你说有不好的地方,那必然啊,没错。可确实也有好的地方,那也是啊,就像……这个就不用多说,该说的都说了,反正马超和孙策,他们都不是奸雄就

    对了。他们挨边儿,枭雄。是,可以说马超和孙策,他们都算是枭雄,那没错。而曹操的话,说他是枭雄也不算错。当然了,奸雄这两字肯定更适合他,确实。毕竟还是那话,一说起奸雄,一提这两字,基本上了解点儿的第一个想到的都绝对是曹操,还有别人?也许吧,

    那能和曹孟德比?所以说曹操那是独一份儿了,别人的话,能被成为奸雄,也没办法和其人比,那没错。所以说这个那是,曹操奸雄没错,奸雄曹操啊。所以说曹操其实和马超还有孙策绝对有大不同,就是其人是奸雄,而马超孙策他们可不是,这个就是最大的不同了,没

    错。曹操带着兖州军战常山,是一直想着占据了真定,之后再席卷整个常山。马超自然是想着早点儿结束了交州战事,最后占据交趾和合浦,等合浦全郡都到了己方手里,就代表着交州战事彻底结束。马超自然希望那一日早到了,他也知道,己方将士都那么想的,当然也包括郭嘉这么个谋士了。不过看如今己方的人马,他也知道,看来不调兵是不行了,还得调

    兵来啊,不过不会是荆州,就只是益州郡,那没办法。所以说在马超让马岱去拿下郁林其他的县城时候,他就已经让士卒拿着自己书信调令去了。太守邓贤看过后,自然是知道怎么做了。那地方太守是邓贤,不过他和尹默一起,都在那儿守着。后者比较

    低调,虽说不是顶级谋士,可也有本事,以前马超带着自己儿子游历还特意去,就是为了让马焕和邓贤还有尹默他们熟悉熟悉。

第一九七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三十六)

    所以说马超也很看重他们,那是,要不然的话,他就不带自己儿子去了,是吧。确实,可以说他看重的人,才会带着自己儿子去一趟,那没说的。要不然的话,他带着马焕游历的时候,每个郡都走一遍了。但是马超没那么做,可想而知,到底因为什么。不是他没时间,那并不是大事儿,而就只是轻重的原因,那没错。在马超看来,有的太守是自己带着自己儿

    子必须去拜访的,而有的,那自然就不用了,真的。是啊,所以说他也是那么做的,带着马焕走了很多地方,可也有不少地方没去。马超和马焕去的郡,那些太守自然是清楚,这是自己主公的重视啊,一点儿没错。而没到的地方,他们虽说也不是一点儿想法都没有,但是

    确实,基本上就是没那么多想法,觉得也正常。毕竟能让自己主公看重,这个当一郡的太守已经是看重了,绝对重用啊。但是这个人和人一比较的话,终究还是有不同,那没错。有的太守,他们作为自己主公的嫡系来说,自己主公去都太正常了,所以说这个区别那必然有。

    毕竟这个怎么都是有远近,那嫡系的肯定近啊,没错。虽说当太守的,那肯定是受到了重用,都不假,可这个也是有区别的,没错。比如说郝昭也是太守,但是其人那个太守,可并非一般般的人能比的,而其人可以说是马超嫡系了,不假。关键时候那是能给马超给凉州军尽忠的,就郝昭。要不然的话,马超真就放心把他给放到中山?是,其人守城第一,但这个

    却不是马超把其人放到中山的绝对理由,这个原因其实多了,那没错。是,绝对不是说就那么一个原因,郝昭守城最强,他才放其人在中山。确实,和那个有关系,那不假,可那不过是一个原因,还有别的呢,那没错。是啊,如果说郝昭没那么忠诚的话,马超就算是想重

    用其人,他也不会那么做,真的。实在是条件不足,那没办法。可其他的条件都够了,那么马超确实,就没有理由不重用郝昭了,真是。其人都是马超的嫡系,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毕竟凉州军虽说有实力不假,可真说起来是马超嫡系的将领和谋士,其实也没多少个,真的。

    所以说这个怎么都是少啊,那可没错。多了的话,确实都好了,毕竟这个怎么都是好的,利大于弊啊,都是。所以说人多,当主公做老大的,那都觉得不错,可不就是,所以这个……马超、曹操和孙策,他们都不会嫌弃自己的嫡系多,可显然,这个依旧是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少,那没办法。嫡系多了,这个还不太可能,嫡系比非嫡系还多?这个事儿至少在他们那

    儿,那确实都没有,别人那儿也许有?谁知道了,反正他们三方是都没有啊,没错。所以说这个也确实,他们不可能不看重不去重用嫡系,只要说对方本事够了,那么重用是一定的。是啊,那可没错,毕竟对他们几个当主公做老大的来说,这个本事固然重要,那不假,但是

    忠心更重要,可不就是,没错。他们是宁可用一个忠心能为他们效死命的,本事却没那么高的,也不会说重用一个不怎么忠诚,本事却很大的,那真不会。看看如今关二爷,就不难知道一二了,曹操的想法,其实不难知道,那是。毕竟其人奸雄一辈子,可以说性格作风,别人还是很清楚的。那可没错,别说说凉州军江东军了他们都知道,更不用说是兖州军的将

    领谋士,那是。所以说他们也更清楚,自己主公的性格作风,确实……就算是关羽,他也并非就不知道,该了解的该知道的,那确实都了解知道,那可没错。如今这个情况,他是已经想到,并且可以说绝对是按照他想法那么走的,关羽并非就一点儿不想跟随曹操出征,不过更多的,他却还是知道,就这样儿也挺好,确实。所以说如今这样儿,其实二爷也算是乐

    于如此,就是。当然了,他也知道,只要自己一直如此,那么曹操的意思,他可就一直会这样儿,绝不会重用自己,那是没错。而自己什么时候离开,到时候的情况,那可以说……关羽并不想和曹操和兖州军彻底撕破脸,但是他也不傻,也知道曹操的性格作风,可能最后

    的结果,就要往自己最不想的方面发展了。可对此自己也是没什么好办法,那确实也是。毕竟自己倒是想和曹操和兖州军和平点儿,那可以说是最好了,但是显然,曹孟德他却不会那么轻易就……不过不管如何,关羽已经是想清楚了,所谓还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他曹孟德和兖州军不想放过自己,那么自己和他们撕破脸也没办法,最后都是无奈的选择。而自己如何去做,二爷想了很清楚,大不了和兖州军厮杀一番,哪怕最后自己跑不了,也大不了就是身死,自己不惧。确实,关羽也清楚,这个自己其实从当武将的那一日开始,就已经想到了自己也许是哪一日就活不了。当然了,他想更多的是自己在沙场上牺牲,而不是在

    其他地方,那绝对不好,肯定是。所以说在二爷那儿来讲,死并不可怕,但是不在沙场上,这个确实不好。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武将,还是一流武将,大将,可以说绝对是以能在沙场上马革裹尸还为荣,那一点儿不假。可不死在战场上,而挂在其他地方了,这个他们自然是

    觉得不怎么样儿了。可以说那绝对不是一个真正武将觉得自己最好的归宿,那确实是没错。所以说二爷也都那么样儿的想法,都正常。其实曹操和兖州军众人也不是不知道关羽的想法,所以说他们更多也是给对方机会,只要他一直在兖州军,在己方这儿,那么曹操肯定也不会

    说动他,这个肯定是。毕竟曹操身为一个奸雄,其人做事儿不光说是利大于弊的,而且也是给己方众人看的,甚至就是给天下人看的,一点儿没错。那可不是,还是那话,曹操其人也许是不那么特别在乎在意天下人的看法,可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心里多少也有那点儿想法,这个自己的名声,尤其是后世到底如何,他还是比较看重的,没错,所以说这个也是,那……

    毕竟曹操其人不可能说就一点儿都不在乎在意,那不可能。尤其其人还是想着写史书的怎么写自己,这个自己在后世的名声,曹操觉得就算是不好,可也别太不好,那其实就可以了,真的。他不指望自己有什么特别正面的名声,可怎么也得说是差不多吧,那样儿的话才好啊。

    曹操想法很简单,自己名声可以不好,这个正常,但是却不能特别不好,因为这个影响可不光就是当世的,以后更是啊,那没错。他不光说是看现在,更看重以后,那可是。毕竟后人怎么看待自己,自己不可能说不在乎不在意,那绝对不是。所以说曹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那是。就像如今这样儿,可以说马超和孙策,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乎在意天下人对自己对

    己方的看法,那是,但到了曹操那儿,那就是不同了。至少其人当初可以当兖州军屠戮徐州百姓,这事儿马超和孙策他们可都做不出来,做不到。所以说就是如此,可曹操并非一点儿不重视,可和马超和孙策一比,那不一样儿。是啊,那二者是非常重视自己和他们一方的名声,尤其是马超,那都不用多说了。和他一比,孙策的话,那确实是差着,因此,其人哪

    怕就想着自己和己方损失了名声,可只要能得到巨大好处,他都是觉得应该去做的,一定会那么做。但是到了马超那儿,他确实不会那么做,这个也是一点儿没错,所以两方双方还是不同,可不就是。毕竟如今马超可以说更大的利益是他认为自己和己方的名声,除非说是

    能对付北方异族,要不然的话,让他做出来有损自己和己方名声的事儿,去获得什么利益,这样儿的事儿他做不到也做不出来。确实,放到曹操和孙策他们那儿,他们是能做出来,可马超不会。毕竟他们哪怕就是兖州军,他们和凉州军都是有差距的,而且曹操那个人,只要

    说利益足够,确实没什么是他做不出来的。至于说名声什么的,他也只能说是以后慢慢去整好了,现在的话,就只能是顾及眼前利益好处,那可一点儿没错,就是。所以说在曹操和孙策,他们和马超都不一样儿。真正说到了大利益的时候,他们肯定是能舍弃不少,这个没错。马超却不会,因为在他看来,再大利益,除非是和北方异族有关,其他的,不如这个名

    声,可不就是。在曹操和孙策他们那儿来看,损失了自己损失了己方名声,却能得到更多更大的利益,这个好处足够,利益巨大,那么就是值得的,尤其是曹操,他可一直都是那么做的。当然了,这样儿事儿太少,那也没错。而对孙策来说,除非说屠戮百姓的事儿,其他

    方面的,是没有什么是他做不出来的,真的。基本上他都能做出来,可不就是。但是在马超那儿在凉州军那儿,确实就不同了,不一样儿。除非是北方异族,关系到他们的,那么马超也并非就做不出来损失名声而去获得利益的事儿。可抛开这个,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了,他

    是不会那么做啊。这个一想也是,和你一方总体实力也有很大关系。至少马超凉州军的实力强,所以说除非是和北方异族有关系的,其他和兖州军和江东军有关的,他和凉州军众人还真就不一定看得上。很大程度是看不上,正常。但是到了曹操兖州军和孙策江东军他们那边儿,那确实都不一样儿了。哪怕兖州军也有点儿实力不假,可终究不能和凉州军比啊,那

    是。天下大势,凉州军四成半,兖州军就四成,别看他们好像就比前者差了半成,可天下大势绝对不是那么算的。可以说凉州军多了这个半成,兖州军和他们比不是天壤之别,可差距却依旧不小,而且江东军那一成半加上兖州军的四成,真正却是超过不了凉州军的,这个

    也没错,所以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那真不是。对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来说,两军的情况,是一加一小于二了,这个没办法。真要说一加一还大于二的,那是人家凉州军啊,可没错。所以说他们就算是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凉州军,那可也是,所以说三方都是那么个情况。

    乐进是连续带兵在真定又战了五日,这个是又战了五日,包括之前的那些时日,可没错。就在第十日的时候,虽说赵云和典韦他们守住了城池不假,可他们却知道,也就明日再守御一日,这城池就要被对方破了,实在是己方没多少人马了,这个明日和兖州军再大战一场下来,估计还能剩下几百士卒?也就那样儿了,所以说自己两人不带着士卒撤退,那都不可能

    啊,说不好听的就得跑。那确实也没办法,在赵云和典韦他们看来,自己两人这么多时日,那确实都尽力了,一点儿没错。再多的话,自己俩是也想守,可士卒没有了,这个没办法。再厉害的将领,哪怕就是吕布再世,只要是没有士卒,那么还何谈守城啊,没错,可不就是。

    所以说赵云和典韦他们所想很清楚,这个最多就守最后一日了,然后就该带着残兵撤退,那可一点没错,就得那么做。

第一九八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三十七)

    可不就是,主要是己方没有人马了,可人家兖州军呢,还有多少万人,这个差距悬殊啊。所以说己方最多就还能守住一日,那就完了,之后自己两人自然就是带着残兵撤退,那必然。毕竟两人是自己知道自己家的事儿,那一点儿没错。这个己方已经是再也挡不住两日的敌军全力进攻了,最多就那么一日,没说的。不过今日乐进是退了回去,曹操让兖州军士卒鸣金

    收兵了。不是他认为继续进攻就拿不下,但是显然,其人还是不急于一时,那没错。对曹操来说,真定对他对兖州军来说,就这么一日两日的事儿,己方必拿下,所以说不着急啊,确实。不过曹操是不着急,可有人是比他着急,这个也一点儿没错,但不是乐进,而是……

    不是乐进,也不是其他的兖州军将领,毕竟在后者看来,其实也就这么两日了,己方必破真定,而占据城池,那都没大问题,不用太着急啊,所以都不是他们。因此,在曹操说了今日战事,他总结完了之后,有人出声,“主公,属下以为,今晚当夜战!”曹操都不用看,一

    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当然是他带着过来的荀攸荀公达。说起来荀攸和他叔父荀有一样儿的地方,或者更准确来说是差不多,比如说对待大汉的问题,但是他更多的还是和荀不同,所以说后者病逝了,但是他还活着,还挺好。当然了,年纪大了,身体肯定没年轻时候好了,那一点儿没错。荀攸年纪比荀还大几岁呢,那可一点儿没错,真是,但是荀辈分儿在那

    儿,所以他该叫叔父还得叫,那没说的。普通老百姓都如此,更别说他们世家大族的子弟了,就是。这个可以说是传统,真的,华夏从古至今,在年纪和辈分上面,显然华夏人还是更看重后者,那一点儿没错。不管你年纪是多大,只要对方是你长辈,那么就算是比你的年

    纪再小,你该叫什么都得叫,这个必须的。所以说在真正的辈分面前,年纪真心是没什么大用,确实。毕竟辈分这个应该说是从古代就开始了,那可一点儿没错。绝对不会说因为你比对方的年纪大,那么他就不是你长辈了。你该叫叔、姑、舅、姨的,那确实都不可能不叫。

    这个就是辈分所影响的,那可一点儿没错。你年纪就算是再大,可在辈分面前,确实没什么大用啊,没错。因为在那个面前,已经不需要你的年纪了,那算不进去。辈分就看辈儿,和你多大了真心是没什么大关系啊。当然了,这个说是直系亲属,有血缘关系的,那没错。没什么血缘关系的,其实就不一定是这样儿了。除非说你的直系亲属长辈就那么认定,那

    确实也是没有什么办法了,不过这个也不是很多吧。没有说你不想的,他们就一定会逼迫你,毕竟都是直系亲属,是有血缘关系在的,那是正经的亲人啊,家里人,一点儿都不假。就是,那可没错,毕竟你说亲人逼迫你也许有,但是家里人,这个并非就没有,可少啊是吧。

    毕竟那可是家人啊,直系亲属那么近。而且那也绝对不是什么大事儿好吧,小事儿的话,谁能去逼迫你呢,是了。所以说这个不算是什么大问题,真的。但是华夏人依旧讲究辈分,从古至今可一直都是。看荀攸就不难知道一二了,那没错。荀比他小几岁,可他该叫叔父,却从来都没变过,那是。荀还不是他亲的叔父呢,可在家族里,确实就是他叔父,那没错。

    普通老百姓家都那样儿,更别说是世家大族了,一点儿不错,该叫什么,肯定都落不下的,那可是。而荀自然从来都不会说不让荀攸那么称呼了,毕竟这个是应该的,那可不就是。毕竟大家族更讲究这些,你该叫什么的,那肯定改不了,一点儿没错。所以说荀自然不会多说,因为是应该的。荀攸的话,自然也没太多想法,这个应该说他从小就是叫荀叔父,

    一下就四十多年过去了。而对于自己叔父病逝,荀攸特别遗憾,本来以自己叔父身体,再支持个十年,他觉得是没问题的,但是……没办法,谁让自己叔父那个人从来都是心系大汉,和自己还不一样儿。荀攸的话,他很清楚自己心思,他心里自然也是有大汉,那不假,可要

    说起来能为大汉尽忠,这个自己还差点儿,不如自己叔父。没错,自己叔父是能为大汉效死命的一个,自己比不上也比不了啊,可不就是。自己叔父为什么在自己主公手下,是,这个确实也没其他地方去了,但是在兖州军这儿,确实就是最合适的,那没错。而自己叔父可

    一直都在想着自己主公能复兴大汉,哪怕自己主公一直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自己叔父却依旧有着那么点儿的幻想,这个自己清楚啊。可惜从他当丞相开始,自己叔父是慢慢看透了……可不就是。自己主公当丞相,自己叔父没多说;之后称魏公,自己叔父不过说了两句,知道改变不了自己主公的想法;可最后称王,这个魏王实在是,自己叔父知道,那是

    断了大汉最后几口气了,大汉就剩下最后一口气了,这个没办法,所以自己叔父病逝了,没办法无奈了,他知道。荀可以说是天底下所剩不多忠心大汉的人了,那可真是。他一病逝,可以说忠心大汉的又少了一个,而且还是排在前面的,不管是身份地位,还是本事什么

    的,都是。而现在忠心大汉的又是少了一个,就剩下那么些了,确实是可怜。不过荀攸肯定算一个,但是其人和他叔父还不同。因此,曹操还算是放心用他,毕竟在荀攸看来,马超和孙策,凉州军与江东军,尤其前者,那绝对是己方大敌,是必须要灭了才行的,一点儿没

    错。如此一统大业也是必须的,灭凉州军再灭江东军,一统大汉,这个是他终极的想法。当然了,虽说怎么看,己方基本上都做不到,可荀攸为了兖州军也为了大汉,他确实也算是“鞠躬尽瘁”了,那真没错。虽说他不是他叔父那样儿,可也没说就差荀很多,那绝对不是。而且必须要说,他可以说是受了自己叔父几十年的影响,那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真的。

    毕竟在荀家,荀攸和荀关系最好,这个没说的。所以说前者那绝对是受到了后者几十年的影响,这个哪怕荀攸比荀年纪还大,可这个起不到决定性作用。毕竟真说起来,荀其人除了说年纪不如荀攸之外,其他地方,基本上都超过了他那个侄子,哪怕就只是一点儿,

    这个真是,说起来荀绝对是荀家他那一代的第一人,一点儿没错,甚至就算上荀攸那一代,也是没人能比上荀。整个荀攸是有本事不假,但是他总体上怎么都是不如他叔父的,那没错。可以说荀除了年纪比荀攸小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超过他了。当然了,这个比自己侄子年轻,也不上算是什么不好的事儿,真的,可以说这事儿别说是在世家大族了,哪怕

    就是普通老百姓那儿,也是很常见的事儿,确实。所以说这个比自己侄子小,不算是什么事儿,反而因为荀比荀攸年轻,这个真说起来,大多还算是一个优势,可不就是。当然了,如果说比什么经验来讲,有了那么几年,荀攸刚开始的话,他经验多,那没错。可之后,那就变成是荀很多经验了,那是。而这个确实,也是和年纪没那么大关系了,毕竟荀攸也就

    只是比自己叔父大了那么几岁而已,没太多啊,就是。而此时此刻,在中军大帐中听了荀攸的话,曹操确实是来了精神。他还不知道荀公达?说起来也就是自己问他的时候,荀攸才能多说几句,平时的话,话还真就没那么多,真是。当然了,就算是再少,也比沮授那样儿

    的多,没错。毕竟后者那是从冀州军,从袁绍那儿投靠曹操兖州军的,而且可以说还是没办法无奈那么做的。而荀攸怎么都是和沮授不同的,哪怕其人心里一样儿是装着大汉,但是这个和荀不同,所以其人和沮授更不同。后者的话,基本上是没什么忠心,所以也绝对不

    会给曹操给兖州军尽忠就是了。但是荀攸却不同,这个一点儿没错,那可不就是,真的。沮授心里基本上没大汉位置,不过基本上也没兖州军,这个倒是也对。对他来说,从冀州军被灭那一刻,袁绍身死后,基本上他就没太多想法了。你看曹操问他点儿什么话,其人确实都能回答一下,可你要让其人给兖州军效死命,那绝对是做梦,甚至就做梦都梦不到啊,真

    的。但是换成荀攸呢,这个确实不一定,可其人比沮授来说,那是忠心多了,没错。如果说他和沮授一样儿,哪怕就比其人强点儿,曹操都不会说重用他,真的。可荀攸终究不是沮授,所以说曹操更多的是放心。是,其人心里有大汉不假,但是这个重要吗,至少很多时候

    并非很重要啊,确实。当然了,到了关键的时候,那确实就变得重要了,真的。不过不管如何,至少在曹操那儿来说,荀攸就可以用,哪怕重用,可沮授却不可以,别说是重用了,哪怕就是用其人,对方都不想,自己也是更不放心啊,那没错。所以说这个也确实,那是啊。

    曹操听了荀攸说话,他确实是一下就来了兴趣,这个不问点儿什么那绝对不是其人性格作风啊,所以他直接就说了:“不知公达之意?”荀攸自然是没什么隐瞒的,他知道自己只要那么一说,自己主公就得如此问,必然。所以他也直接就说道:“主公,如今形势在我军,破城就在下一次全力进攻!而属下认为,与其明日再战凉州军,倒不如今晚夜袭真定,争取

    拿下城池!”曹操闻言是微微点头,对他来说,虽说不着急破城,但是肯定也没错,如果今晚能一下就破了真定,那么也算是赶早不赶晚了,没错,这个对己方来说,那更多都是好处。所以说他就稍微想了一下就同意了,这个肯定是啊,“公达之言正合我意,今晚当夜战,

    早拿下城池,确实在我军!”众人齐声应诺,对他们来说确实也是早点儿夺取城池更好,“诺!遵主公令!”就等晚上决战了,都知道,基本上凉州军确实是守不住了,就这么一次一战,拿下真定。对兖州军来说,对乐进来讲,可不就是那样儿,也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啊。

    所以说兖州军将领也都是摩拳擦掌,这个带兵进攻是没他们什么事儿了,可之后破城了,和他们多少都有关系了,就是。追击赵云和典韦,他们都不会去,但是进城,那这个却是必须的,没错。所以说自然和他们都有关系,一点儿没错。而且如今不过是破了真定,之后还有好几个县城呢。当然了,破了真定,占据其地那确实就是占据了常山的一大半,一点儿不

    错。所以说今晚的战事,这个夜战,那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了,可不就是,所以说这个也是……毕竟这个绝对算是决定真定最后归属的一战了,那没错。对凉州军对兖州军,对他们两军来说,那可都是。不过是前者还不知道而已,赵云和典韦他们都不知道,这个也得说他们还不

    是那么太了解曹操太了解兖州军,就是。要是马超在这儿的话,他差不多能知道,毕竟他可是太了解曹操了,可不就是。

第一九九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三十八)

    不过要真是马超在真定这儿的话,那么就不会是如今这个形势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没错的,那就是其人在这儿,那么肯定不是现在这样儿,这个绝对不同,那肯定没错。毕竟赵云和典韦他们都不是马超,可以说他们两个就算是加一起,很多地方也不如马超,这个真就是。毕竟马超身为凉州军主公,如今又是王,那确实不是赵云还有典韦他们能比的。当然了,

    他们两人加在一起,这个总体是有超过马超的地方,肯定没错。毕竟他们那可是两个一流武将,是两个大将啊,一点儿没错。马超他就只是一个,所以要和两大将加一起比的话……不过马超在这儿的话,那怎么都不是赵云和典韦他们能比的,就因为马超可是凉州军之主,

    就这么简单,那没错。可惜了,他是不在这儿,而真定也是快丢了,赵云和典韦他们还不知道呢,兖州军要夜战,他们会守不住带着残兵跑,这个也没办法,最后就是那样儿了,没错。毕竟如今真定的凉州军人马数量,就只够最后守住这么一次的了,所以说剩下几百人的

    时候,赵云和典韦他们怎么都得撤退啊,毕竟那都守不住了,可不就是,所以说这个……他们现在不知道,可就算是知道了,其实也是早就做好了准备,那可没错。毕竟两人认为自己俩这么多时日的防守,那是绝对尽力了,再守不住,那不是自己两人的事儿,实在是士卒数量不足,那确实也没办法啊。不过好在今日的话,兖州军是没再继续进攻,不过显然他们

    是没多想,兖州军要夜战了。是啊,这个也说明他们确实不怎么了解曹操和兖州军众人,那是。还是那话,马超在就不同了,可惜他不在这儿,还在交州鏖战呢,那没办法。怎么,就算是飞到冀州这儿来,到常山这儿,真定也早都丢了,那可一点儿没错。现在的话,不就

    快了,说是马上,其实也对。赵云和典韦他们哪怕是兖州军夜战,两人也不惧什么,不过就是要早撤退了,那是没办法。毕竟他们的人马就只能抵挡那么最后一次了,这个确实也没办法,所以不退都不可能。而在兖州军中军大帐,曹操是早定下来了要夜战,己方是今晚破

    了城池,占据真定。他是不怀疑什么,信心都有,那一点儿不错。己方战了这么多时日,也确实是该破城了。就算是没有今晚夜战,明日上午己方战真定,也是能拿下城池的,没错。拿下城池不过就是早晚罢了,那没错。己方什么时候再战,什么时候就能拿下城池,确实。对曹操来说,他之前也并非就没想夜战,而己方众人不说的话,自己确实就得说了,这个肯

    定是,而如今荀攸这么一说,那么正好,是自己所想,那么自然而然就如此了,可不就是。对他来说,今晚夜战,那就是己方拿下城池的一战,是在真定的最后一战了,那可也没错。以后再在这儿的话,那么再战肯定就是变成了己方守御,而凉州军来进攻了,那没错。毕竟

    己方都拿下了城池,再在这儿战,只有和凉州军的身份调换,那是。不过曹操显然是不希望有那么一日,至少要真是出现了,就直接说明了凉州军来灭己方了,真的。毕竟冀州可是己方现在的大本营,那么所代表的,其实不少。凉州军来进攻己方冀州地盘儿,那足以说明问题,就是。这个就像之前曹操兖州军大本营在豫州,而马超凉州军要去进攻豫州……当然

    那不是就说他们要灭兖州军,可确实,马超绝对是要和曹操兖州军大战,一点儿都没错。不过如今在冀州,曹操也知道,和豫州终究是不同。因此,马超要真是带兵大举进攻冀州了,就说明他们绝对是要来灭己方的,这个是第一步,真是。但是曹操和兖州军他们也不惧什么,这个从来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是一点儿没错,所以对他们来说,还就是如此了。

    毕竟人家大军都来了,那么己方还能怎么做呢,确实也是,就只能迎敌,没说的。对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来说,不怕什么,哪怕最后是败亡都无所谓了,也不是说没想过,那是。而凉州军是己方大敌,第一大敌,他们要灭己方就像己方也想灭他们一样儿。不过己方是没人家

    那么有实力,那是。要不然的话,确实也怎么都不是现在这样儿了,可不就是,所以说……所以曹操清楚,这己方和凉州军在这儿的最后一战了,以后再战常山真定,那就不同了,真的。不是己方进攻,而是他们凉州军了,调换了过来,那没错。不过显然,曹操真心是不想

    凉州军大军过来,这个肯定也是。当然,不管怎么说,他和兖州军众人都是不怕什么的,哪怕有担心、顾虑,这个却是少不了的,正常。凉州军大军来,也不算什么,他们又不怕,就是。所以说这个时候曹操更多是感慨,自己在这儿,估计最后一次到真定了吧,应该没错。毕竟自己常年都得在邺城,那地方才是如今己方的大本营。而真定这儿,没大战事需要自己

    亲自过来的,自己根本不会来这儿,真是。所以说自己基本上也是最后一次在这儿了,那可没错。真定这儿,自己以前也并非没来过,不过不得不说,马超凉州军在这儿经营不错,那是。曹操就敢说,己方占据真定,就算是比凉州军多经营几年,也未必就能超过他们,真

    的。这个不是说己方在内政发展上不如凉州军厉害,实在是因为凉州军财大气粗,那可真是己方没办法比的,确实。在这上面,己方是不如他们凉州军了,本身就已经有不小差距。然后发展内政什么的,己方并非不如凉州军,可确实也是,人家挺厉害,自己都承认,真的。

    可凉州军财大气粗,这个己方比不过比不上,而他们内政方面更不比己方差,甚至有地方其实是强过己方点儿,曹操嘴上不会承认,可他心里知道,那确实。因此,这个他们占据常山多年,可以说把这地方经营相当好了,曹操至少是很满意的,兖州军更是了。毕竟真要说让他们经营,他们可没那样儿得天独厚的条件,能把常山给经营这样儿,如此真心是不错啊。

    可不是,至少曹操很清楚,己方确实是不行,心里认可凉州军在这儿的发展,那是不错。对他来说,己方可不比凉州军,那是一点儿没错。人家财大气粗,而且人才也多。己方绝对谈不上什么财大气粗,也就是人才不比凉州军少多少就是了。但是这个条件上,确实人家凉

    州军财大气粗让他们是赶不上啊,一点儿没错,就这么一点,己方都不如,可不就是嘛。所以说能从凉州军手里夺取这样儿的郡县,曹操是觉得不错的,那是。当然了,这样儿的事儿也并非很多,就像上一次己方进攻并州,基本上也就是一无所获,那真是没办法啊,曹操也是无奈了,真的。不过上一次是上一次,这次却和上次不同了,大不同啊,看马超都来不

    了,那可真是不一样儿。上一次马超很快就带兵到了,这一次他就算是再想,那也没办法。确实,那可是交州啊,没办法,太远了。对马超来说,别说他没那么多想法,就算是有,也真是鞭长莫及,这个肯定是,那确实。他和凉州军是早已接受了常山丢了的事实,那肯定没错,守不住啊。被兖州军那么强力进攻,己方可守不住,人多的话是没事儿,少的话不行啊。

    肯定没错,就现在的话,己方一定守不住,没办法。当然了,己方拖住他们的话,那是能。确实,赵云和典韦他们拖住兖州军,让他们损失更多,这个马超是相信的,也有信心,那没错。毕竟己方人马不足是不假,可四万多人总是有的,那没错。确实,他所想挺对,赵云和

    典韦他们直接就收拢了四万人在真定,那可真不少了。可还依旧是架不住兖州军人多,所以他们是能破了城池,没错。如果说守城的是霍峻,哪怕是郝昭,别说是四万人了,哪怕就三万人,也能挡住兖州军很久很久,那是。可赵云还有典韦,他们确实是不行,这个也没错。

    但是马超却相信,他们尽力,也是能让兖州军损失更多,那一点儿都没错,所以这个也……毕竟赵云和典韦他们的本事在那儿摆着呢,哪怕他们守不住城池,可只要说尽力而为,就一定是能让兖州军损失更多。当然了,只要他们拖住对方更多时日,就一定会让兖州军损失更多,那可一点儿没错。不过马超也清楚,赵云和典韦,他们想一直拖住,那不可能,所以说

    最后能守御个十日,要不再多点儿,那还是没问题的,那是。这个不是说马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实在是己方人马少太多,人家的人马真心是多啊,那可不就是,多那么多万。就是,为什么赵云和典韦守不住,主要还是不就因为人家的人马多,那是。当然了,

    其实可以说凉州军人马不少,但是碰到赵云和典韦他们没什么守城经验的,哪怕都是一流武将,都是大将,可却依旧是守不住城池,那没办法。而和他们一比,显然乐进带兵攻城的经验,那在天下是数一数二的,一点儿没错。在兖州军那边儿来看,破城就只是多少时日罢

    了。那可不就是,今晚就要破城了,兖州军士卒还不清楚,可他们的将领却都知道,自己主公让今晚夜战,就决定了今夜真定最后的归属,也算是己方在这儿战的最后一次了,那没错。对乐进来说,破城就在今晚,那可一点儿没错,毕竟城头儿已经没剩下多少凉州军人马了,可己方人马却还有好几万呢,那是。怎么看怎么都是下一次再战的时候,己方破了城池。

    所以说那怎么都是己方占优,破真定就今晚的事儿了,乐进可以说一直都期待着呢,那是。他本来以为还是明日上午,那时候再战,确实就破城了,不过公达先生谏言今晚夜战,那其实也正好,关键是自己主公也同意了,那确实是比什么都好。在乐进看来,也不能说是自己

    主公着急,实在是他觉得自己主公肯定也是认为这个赶早不赶晚,那还是早点儿破城了好。可不就是,这个肯定是早了比晚了好,那必然啊。但是之前乐进也没多想,毕竟明日就破城了,现在想太多也是没大用。哪怕今晚破城,和明日上午,其实时间也不过就是早了五六个

    时辰,那样儿。是,虽说这个一样儿是早了不假,但是在乐进来看,也没说就早很多啊。是,在他那儿看确实就如此。不过虽说不是早很多,但终究是早了,那一点儿都没错。别说是五六个时辰,哪怕就是一刻,那也是早了,就是。尤其是自己主公下令,基本上乐进可都不会说不听。更何况他也是那样儿想法,有夜战的意思,一点儿没错。不过如果说荀攸不谏

    言,自己主公不多说的话,乐进也不会多说,这个都正常。可自己主公都下令了,让今晚夜战,他是不可能不听就是了。而破城就在今晚了,那可没错。所以说乐进是已经准备好了,这么多时日以来他一直都算是憋着一口气,就是为了破真定。别看自己是不如赵云和典韦,

    那一点儿都没错,可架不住己方士卒多啊,所以说破真定就是今晚的事儿了,就那么最后一战,今夜夺取城池啊。

第二〇〇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三十九)

    那都不算什么,对乐进来说,很简单就破了城池,就那么一战而已。是啊,毕竟如今什么形势,具体都什么情况,他是太清楚了,真的。就等着今晚一战了,那可没错。就赵云和典韦他们,显然也知道守不住城池,肯定是早为撤退做准备了,这个乐进都知道。所以说他们看到他们人马没多少的时候,就得撤退,那是一点儿没错,很正常是吧,所以说这个确实……

    毕竟再晚了,那是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啊,可不就是。现在的情况,那就是那样儿啊,没错。所以说这个肯定没错,乐进都知道。毕竟这么多时日了,就算是再不了解赵云和典韦的,基本上也会知道很多,那没错。更何况乐进本来并非不知道,反而其人还知道不少,那确实也

    是。多了也不敢说,但是基本上的,那确实都没错,他知道啊,可不就是,所以这个是……赵云和典韦他们确实不知道兖州军想法,不知道他们要夜战。其实就算是知道,那也无所谓为,真的。对他们来说,确实就和乐进所想那样儿,两人早已准备好了,剩下几百人就撤退,

    那可没错。毕竟到了事不可为的时候,他们确实不会死战了,那必然不会。带着剩下的几百人撤退,说白了就是跑,那却是必须的。而且他们多少也想了,自己两人带着残兵撤退,兖州军的将领基本上不会追击,因为没大用啊。确实,这个他们和凉州军的将领,还是有所不同的,那没错。对崔安和马岱他们来说,能追一下还是去。但是兖州军将领呢,他们并非

    说就不会去,实在要追赵云和典韦,他们确实是不会,这个就不用多说了,那是。毕竟人家可都是一流武将,是大将,哪怕你就算是追上了,又有什么用?根本就不是人家对手,自己倒是要完。确实,武艺不如人家,你除了能杀落后的士卒之外,对上赵云或者典韦,你别

    说是擒住人家了,你不被人家擒住就不错了。当然了,除非你能保证说带着人马足够,并且带着的人马都能追上他们,那样儿才行,其他的,对不起,真心就不好使啊,那确实没错。所以除非说他们是有大的几率,有信心带着很多士卒追上赵云典韦他们,要不然的话,他们

    真就不会带兵追击啊,那属于吃力不讨好的,一点儿没错。对兖州军将领来说,他们自然是知道该如何取舍,那没错。并且还得说,这个他们立功什么的,不在于追击,那没什么大用,基本上就是徒劳了,没错。立功还得以后战事说,这一次的话,基本上也就是那样儿了。确实,毕竟攻城那么多时日,这个都是乐进的事儿。而自己主公不是和凉州军野战,这个自

    己这些人想要立功,那确实是不容易。在他们看来,自己主公倒是希望凉州军和己方野战,可显然人家凉州军不会。可以说要马超在长安,他带兵来这儿的话,那么基本上少不了那样儿。可马超不在啊,就赵云和典韦他们的话,确实是绝对不会说舍弃了城池的优势对付己方

    的,那没错。是啊,换成马超的话,他是不会上到城头儿去守城,可赵云还有典韦他们却不同。而且他们还不清楚吗,这己方四万人,就守城都守不住,那如今不就是了。更不用说去和兖州军野战,真心是更没什么优势,那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他们一直都在和兖州军攻城守城战,而没想过其他的,都正常。也不得不说,赵云还有典韦他们的选择,那可没错啊。

    做得挺对,那是。这个说起来那可是,毕竟他们多少也是宿将了,别看征战的时候终究是少,但是经验有,那没错。更何况两人可都是一流武将,是大将,自然知道该如何去做。自己主公要是来这儿的话,他是怎么都要和兖州军野战的,可自己两人是自己主公吗?确实不是啊,所以这个也没错,那是不能比,可不就是,比不了啊,这个比不上啊,那也是没错。

    因此,两人觉得自己俩这么做对,也只能说这么做了,那没错。如果说真和兖州军野战,那么就是自己两人的错误,回到长安是绝对要被自己主公处罚的。现在他是没从交州回来不假,可等自己主公回来之后,却一定会处罚自己两人。所以说怎么都不会那么做就是了,自

    己两人终究不是自己主公,他的话,可以那么做,但是自己俩能行吗?赵云和典韦他们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那可一点儿没错,就是。要不然的话,就凭他们是一流武将,忠心的话,也未必就真能受到马超特别重用。当然赵云也是他妹夫,是亲人,这个也确实是一点儿没错。

    可这个不是决定性作用,马超亲人还有,可他都用了吗?就他马家的人,亲族的人,也有不少,可他没都用啊,足以说明问题。所以确实,他能用赵云和典韦,这个说明不少,真的。自然是有他们本事在里,有他们忠心在,也一样儿是有他们都有自知之明,能摆好自己的位置,那是一点儿没错。毕竟说起来在乱世中,也不能说就单单是乱世,哪怕就太平盛世,你

    弱小未必就生存不了,可没有自知之明的,无知的,基本上就走不了太远,真的。弱小未必就不能生存,一样儿有活得挺好的。但是无知的已经剩下没几个了,真是,所以这个……确实,弱小不是原罪,但是你要无知,基本上是没太好的结果,那真没错。尤其是乱世的话,

    那更完了,确实。毕竟这个时代,人命最不值钱,谁让这个是乱世,哪天不都是挂很多人。除了病逝之外,还有其他的基本上都不正常,那也挂了,没人管。世家大族豪强地主手里有多少人命什么的,他们都不知道了。是,这个时代显然是三路诸侯在战场上牺牲的人更多,

    但是世家大族还有豪强地主那儿也不少啊,不过不能和三路诸侯比就是了,那真的。可以说三路诸侯每一次大战,那绝对是伤亡很多很多,十万人的话,那肯定有。但是每一日死的人数,肯定没那么多。毕竟现在虽说是比历史上人多不假,但是却绝对禁不住那么多消耗,这个肯定也是。因此,除了说打仗的时候,要不就是来个灾害,比如说旱灾或者瘟疫什么的,

    显然后者死人肯定多,那从来都不少。但是好歹这些年来是暂时没发生大规模瘟疫,三路诸侯还都是觉得不错。确实,连马超都是那样儿想法,真的。哪怕其人知道预防,知道点儿防范知识,可确实,那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一点儿没错。毕竟如今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决定

    了马超也不都好使。哪怕其人是能降低瘟疫的伤亡,可起不到决定性作用,这个也确实是。所以说没有瘟疫,那怎么都是好事儿。真来个瘟疫,死几万人都是少的,多了的话,那不知道多少了,真是。所以说他也是一点儿都不想有瘟疫发生,不管说这个瘟疫到底是在哪一方的治下出来了,那都是大汉的损失啊,一点儿都不好,真的。如果说瘟疫出现在了北方异族,

    那么马超倒是觉得不错,真要是出现了,他得拍手叫好,真的。不是马超没点儿恻隐之心,实在是北方异族的话,他们就算是来场瘟疫,可还是天下第一强,人家骑兵依旧是最多,没错。所以说这个可以让他们实力削弱,可他们却依旧是天下第一,这个马超知道。可哪怕如此,他却依旧是希望北方异族都是瘟疫,来越多越好,可显然,这个不太可能,一次都很难

    啊,确实。所以说马超也想了,让己方细作,在北方异族的细作,想办法在北方异族那儿整一场瘟疫,哪怕最后可能传播到己方地盘儿上,自己都认了。只要说己方防范够,那么基本上伤亡不会多,只要让北方异族伤亡多就好,真的。没办法,马超要还有别的办法能一下

    削弱对方,他不会用这招,可确实,是没有其他办法了。当然他也知道,这个不是什么好事儿,可自己却没有选择啊,真的,可不就是。但凡有其他的,自己愿意让细作那么做吗,显然,不会。所以说马超也知道,自己是没办法了,而自己那么做,无怨无悔。成功了自然

    最好,不成也算是天意了,那真没办法。北方异族实力只能越来越强,不采取点儿非常手段,可真就限制不住。如今的马超早都那样儿想法了,可惜还没成。不过也并非永远都成不了是吧,所以有希望。如果说真能成功,马超更多的肯定是高兴,那一点儿没错,必然是啊。至于说要付出什么代价,对他来说,真都无所谓了。自己哪怕是折寿,也选择那么做,义无

    反顾,没错!毕竟对马超来说,他终究是个穿越或者,是个重生的,所以说他不是活了这么一世。因此,解决不好北方异族的问题,马超知道自己都肯定死不瞑目。那么解决好了,自己哪怕折寿多年,也认了,真的。那并非是什么大事儿,自己不是接受不了,确实可以啊。

    毕竟对他来说,心病就是北方异族,而不是其他的。为了解决好北方异族的问题,对马超来说,只要是他能付出的代价,他绝对就义无反顾,这个肯定是。毕竟对其人来讲,更重要的是什么,那绝对不是自己的寿命,活得再久,可要是没什么意义,其实也就没意思了,他

    就是如此认为,真的。马超毕竟是两世为人,确实和这个时代的人都不同,那可是,所以……马超绝对是能舍弃很多,就只为了达到削弱北方异族的目的。当然了,这个削弱肯定也是让他们实力一下大损,哪怕之后他们依旧是天下第一,可实力却不会超出己方那么太多,就足够了,真的。毕竟马超所在乎的不是北方异族天下第一,而是己方和他们实力上的差距对比,

    这个大了去了。如果说己方和他们没那么大差距,哪怕他们依旧是天下第一,可那个重要吗?至少在马超看来,真心就不重要了,真的。比起这个来,比那重要的可多了去了,没错。所以说自己哪怕折寿也认了,只要能达到削弱北方异族实力的目的,自然是削弱他们不少,

    那样儿马超就认为值得,可不就是。不过这个确实,就北方异族那样儿,他们不懂怎么防范瘟疫,真要是出现了,绝对影响不少。哪怕你就算是再狠心,把所有感染的人都杀了,可之后他们的尸体怎么处理?这个马超知道,但是北方异族却不懂啊。而且那时候绝对有凉州

    军细作捣乱,是不会让北方异族好的,那没错。所以说还可能削弱北方异族实力少吗,真心多,没错。所以说真那样儿的话,马超绝对得更加派人手去北方当细作,让他们推波助澜,一定不能让北方异族好就是了。哪怕还往南传播瘟疫,可自己也认了。这个他绝对会做好预防,甚至兖州军那边儿,马超也会教给曹操和他们一些东西,和预防方法,也包括怎么处理

    瘟疫等等,那是必须的。兖州军是己方要灭的不假,可他们终究是汉人,不是北方异族,这个马超分得清楚。那没错,和兖州军相争,哪怕都是彼此要灭了对方不假,可终究是自己人相争,那可一点儿不假。但是北方异族,那绝对是非我族类了,一点儿没错。所以说对那

    些异族,马超觉得自己和己方可以随便,但是对待自己人,终究不同,那没错,就像出了瘟疫的话……

第二〇一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四十)

    在北方异族那边儿,马超不光不会管,还得落井下石,想方设法让他们瘟疫不会断,让他们更严重,这个是必须的。但是要传播到了兖州军地盘儿,确实就变了,马超肯定会想一切办法,不让瘟疫传播,这个也是必须的。不过最好的结果就是瘟疫只在北方异族的地界传播,不南下跑到汉人地盘儿来,那样儿最好。但是这个怎么看,好像都是不太可能是吧,所以……

    不过马超也是不怕什么,对他来说,自己目的达到了,那么就足够了。是,也许让汉人也得有所损失,可自己和己方一定会让汉人损失降到最小,这个你想让北方异族损失大,那么你不付出点儿代价来,那显然是都不太可能,真的。所以说汉人损失也没办法,马超也只能

    说是自己尽力,那确实是啊。而自己绝对不会因为汉人损失就不让细作去做了,那绝对不会。马超不是曹操那样儿的奸雄,可确实也算是个枭雄。对他来说,是做不出来也做不到屠戮百姓的小事儿,可不代表他就做不出来别的事儿,比如说这个瘟疫。可以说他一直都让己

    方细作按照自己所说的那么去做了,不过如今还没有成功而已。但是马超虽说没有绝对的信心,可他却知道,这个成事在天啊,也许说不定哪日就真成功了,可不就是比什么都好。可不就是,马超这么都希望成功,做梦都希望成,那可真是。不过他却没和谁多说什么,都是自己让细作去做的,那是一点儿没错。虽说马超也知道,自己就算是和手下将领、谋士去

    说,他们也会同意,但是他确实,觉得没什么太大的必要,那是。毕竟在这个事儿上,他们已经是给不出来什么更好的意见或者说建议来了,那也没错。所以说马超都没多说,认为没大用,就是。对他来说,一切都是值得的,汉人损失少,而北方异族损失多,那就足够了,

    确实。马超知道自己也不是曹操那样儿的奸雄,可自己算是个枭雄,对老百姓,哪怕如今损失,也是为了今后损失少,这个没办法。自己认为值得,那么就得那么做,肯定是啊。至于说因为仁瘟疫所传播带来的伤亡,自己确实是没办法了,自己那么选择的,也无怨无悔啊。

    就是,对马超来说,他自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要怎么去做,那是没错。不管此事后人如何评价,自己肯定要那么做,那没错。不过直到现在,也没成功在北方异族那儿整出来瘟疫。但是说起来这个按照马超那么吩咐做下去,其实瘟疫在北方异族那儿流行就是早晚的事儿,没错。毕竟马超的见识,终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比的。他们多少知道防范点儿瘟疫,可马

    超绝对是能想办法让其传播开来,没错。这个是必须的,他必然要让细作那么做,肯定是。如此的大好机会,马超是绝对不会放过的。如果说能不和北方异族大战就削弱他们很多的实力,这个怎么都是他乐于做的,那是。因此,马超怎么选择,其实早就是了,他就要那么做,

    确实。哪怕肯定要被人说,可他也认了,这个哪有那么多两全其美的事儿呢,所以该舍弃的,确实也没办法啊,古人都知道,所谓是“世间安得双全法”,是吧,这句诗很有道理啊。是,所以说马超被人说,他都认了,只要是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那肯定没错。要不然的话,到底怎么样儿才能让北方异族实力削弱?真心就没什么太好的方法了,真的,可不就是。

    所以说北方异族虽说是不知道马超想法,可他们确实,应该是去祈祷别来场瘟疫什么的,要不然的话,肯定是要出大问题。不过如今多少年北方那边儿都没有瘟疫传播了,所以他们确实都大意……这个也正常,毕竟北方异族,他们终究和汉人不同,这个是。他们并非就不知道瘟疫的影响,但是在他们看来,瘟疫来了,这东西他们可以躲开了,跑其他地方不就好

    了。汉人为什么一来瘟疫就死伤那多人,北方异族觉得就是他们是非得固定在一个地方,那真是没办法。瘟疫来了,总是有没有瘟疫的地方,真就去了那样儿的地方,难道不就好了?要说北方异族有如此想法,不说就没道理,可如今是有了马超的落井下石,真要是来了瘟疫,

    那么后果可真就不知道如何了,确实。毕竟马超怎么都得说把握住如此的大好机会,怎么都得落井下石,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就只是让北方异族不会好过,而且让他们损失多,这个必然。可以说多少年了,他一直都是如此想法,可却没做过,这个也是。因此,真有了机会,

    他还能不把握住,不去做吗?有些事儿那是他必须做的,这个马超一清二楚,可真是没错。就像北方异族出了瘟疫,自己要落井下石,必须做,必然啊。大好机会,必须把握住才行。毕竟马超也知道,那样儿的事儿,多少年了,能出来那么一次,估计这辈子自己也就能碰到那么一次吧,估计差不多。所以说真要来了,自己谈何不把握住?必须的,那是不错,所以

    这个也确实。因此,他也算是等着机会来临,那可一点儿没错。而这个事儿,并非发生不了啊。当然了,他也没说就把希望都放在北方出现瘟疫上,可马超在某一时刻也会稍微想一下,可确实,所想很少很少,这个没错。他也知道,实力不如人,再把削弱对方多的事儿放

    到未必一定能发生的事儿上,这个不算是什么好的,确实。因此,马超知道多想也是无益。有那个时间精力,真是不如说自己想想其他的,可不就是,而不是说就只是去想什么瘟疫的事儿。是,马超没想那么多那些事儿,对他来讲,可以说希望越大,最后失望越大,那太正

    常了,真的。所以说他也没说抱着太大希望,哪怕他是寄托了希望在北方发生瘟疫的事儿上不假,可你要说他有多大多大的希望,那真是没有。毕竟对马超来说,这个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了,这都多少年了,可惜己方却没有成功过,那是一点儿没错。如果说真有那么容易的话,就马超来看,他都觉得早成功了,哪怕一次呢,也是吧。可惜却

    一次都没有,这个足以说明问题,就是。不过这么多年来,在大汉地盘儿上也没发生过大规模的瘟疫,他当然不会认为这个时代一下医疗条件提高的,那真不是。只能说是赶上好时候了,没爆发瘟疫,算是老天睁眼,一点儿没错。要不然的话,真就来一场,对三路诸侯来

    说,可没什么好处啊,可不就是。那样儿的事儿,别管说是对马超、对曹操、还是说对孙策,对凉州军、对兖州军、对江东军,对他们确实都没什么好的,怎么都是弊大于利,一点儿没错。所以说谁希望瘟疫发生?也就是马超,可他却希望瘟疫发生在北方异族的地盘儿,而不是大汉的地方啊。爆发在北方异族的地盘儿上,他都得乐哭,真的。而爆发在大汉的地

    方上,马超估计也得哭,不过这个是真哭了。是啊,就这还只是出现在大汉地盘儿上呢,如果说出现在马超凉州军治下,他估计得哭晕了。虽说这个是玩笑不假,但是却不得不说,马超是一点儿都不想大汉地盘儿上出现瘟疫,哪怕他想过,也许出现了,能想办法引去更北边儿,但是大汉地盘儿上还是没有最好,这个肯定是。他宁可是不想引着去北方,也必须说

    让大汉这儿没有,那最好。本来就是,毕竟马超终究和曹操不同,而且他可是汉人,没说的。在其人那儿来说,如果是北方异族那儿先爆发了瘟疫,那么马超绝对是要让他们更严重些,这个没说的,哪怕让汉人损失,那也没办法。可其人终究是有那么点儿点,想着大汉地

    盘儿这儿先爆发,然后再想着往北方引,这个马超还真是,他不会觉得大汉爆发了有什么好的,这个是要不得的,没错。毕竟其人知道取舍,可怎么都不想大汉那样儿,那是。也许换成是曹操,他想法肯定和马超不同,那是。后者的话,他和孙策想法应该说差不多,在

    这样儿的事儿上。可要真是把曹操放到马超那个位置上,他确实不会想太多,大汉这儿有瘟疫,其人并非就是接受不了,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能让北方异族也爆发瘟疫的时候终于来了,那可不就是!如果说曹操是马超的话,他肯定就是如此想法,汉人的损失多了,那都是值得的,只要能让北方异族损失,那没错。所以说曹操是奸雄,那可真是,但是马超和孙

    策他们确实就不行了,就是。两人充其量就是枭雄,还不能说是纯粹的枭雄。但是人家曹操确实,人家是纯粹的奸雄,那真没错。所以说曹操那么样儿的想法,其实也正常。马超孙策不会那么想啊,不会。这个就是区别了,不能说就是差距,毕竟马超和孙策想法不对吗?

    而曹操那样儿的想法,就没道理吗?所以说这个不是说你就是一定对,而我就一定错,还得是看具体吧,那没错。至少曹操会那么做,觉得那样儿挺好,那是。但是到了马超和孙策那儿,他们都没觉得有什么好的,也是没错。当然了,就算是真发生了,这个他们也是有自

    己应对,那也是。毕竟马超肯定不想,孙策也不想,可不想的真发生了,却不代表他们怕什么,那肯定不是。曹操更不用说了,其人更是有他应对的,那可真是,所以说这个也……晚上的时辰到了,兖州军对真定发起了最后的进攻,破城就在今晚一战了,那可没错。而赵云还有典韦他们,在兖州军集合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知道了,也明白他们是要在今晚夜战,

    那确实也没办法。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没多说,所谓是“一切尽在不言中”了,那没错。他们是早已做好了准备,带着残兵撤退,不过他们所想是明日上午,而今晚的话,确实是提前了。不过这个真心不算什么,他们也不是接受不了。不过就是比明日上午要早个五六个时

    辰破城罢了,无所谓啊。两人已经上到了城头儿,知道这是自己两人在真定的最后一战了,这个没错。毕竟今晚两人就得带着几百残兵撤退,下一次再什么时候来这儿,那都不一定了。己方会来,可自己两人确实是未必,那真不一定了。并且己方来这儿,也不再是守城,而是

    攻城,那一点儿都没错。所以说今晚就是两人在真定的最后一战,那是没什么说的,依旧全力以赴啊。就是不知道这个自己两人还能带着己方支持多久?半个时辰?一个时辰?甚至再多点儿?那确实都不一定啊,甚至更少,那都不一定了,真的。可是不管如何,两人更都会尽力,谁让这是他们最后一战了呢,在真定的最后一战啊,一点儿没错。想着不一会儿就

    要离开两人多年住的地方,赵云和典韦他们也有了一丝不舍。典韦的话还好,毕竟真定对他来说,没什么太大意义,是。可对赵云却不同,毕竟常山真定是他家乡,对他来说,今晚丢了家乡,要落入到兖州军手里,等什么时候家乡再到己方的手里,那确实都不一定了。而

    自己想再回家乡,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那也不一定。赵云家虽说不在真定城里,可他家乡确实是在真定,在赵家村。

第二〇二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四十一)

    真定就是他的家乡,所以说对典韦来说,更多还是无所谓,不过就只是因为这么多年在这儿习惯了,离开确实不习惯。但是对赵云来说,那是不可能无所谓的。自己家乡,自己是守不住了,这个也没办法。自己是不想没错,可终究也挡不住兖州军那么多人马的疯狂进攻,这个今晚就是破城时候了。自己家乡,再见了!以后什么时候彻底回来,那确实不一定了。

    毕竟等什么时候己方再战冀州的时候,那么也许是到了该灭兖州军的时候了,就是。所以说到时候是什么时间,那确实不一定啊。虽说赵云就算是偷偷回来,回家乡看看,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但是对其人来说,对他那个性格的人来讲,肯定是想着自己光明正大回来到

    家乡看看,而不是说偷偷回来,那绝对不是,不是赵云作风,所以说他肯定光明正大回来。确实,那样儿偷偷摸摸的,绝对不是赵云作风。对他来说,除非是很有必要,他自己必须回家乡来,他才会那样儿,要不然的话,他一定是等着己方再占据了常山,自己光明正大回来,

    那真没错。不过想想前者好像不太可能,基本上没有什么必要必须,就让他非得回常山。那么后者就是了,等什么时候凉州军再夺取了常山,占据了真定,赵云自然会以胜利者的身份归来,就是。不过他也清楚,那时候到底是什么时候,确实不一定了,早了都不太可能,就得晚啊。此时乐进已经是带兵进攻,强力攻城。对他来说,今晚确实就是最后一战了,那

    这个己方破城,而赵云和典韦他们带兵跑。自己不会带兵追击,估计己方将领也都那样儿,毕竟他们都什么想法,自己还能不知道了?是啊,大多自己还是清楚的,那是,所以基本不会。因此,这对他们也没什么追击的了,那没错。反正乐进清楚自己想法,那肯定是不会去,

    别人的话,其实也没什么区别,真的。不信就看啊,关键也是大晚上的,己方将领都没那么大兴致,确实。对他们来说,大晚上还不如多休息休息,早休息不比追击好啊,真是。关键是他们也清楚,那都追不上什么的。而好的方面是追不上,追上的话,除非是带着多少的

    士卒,那样儿才行,要不就你一个,完了。可不就是,毕竟你的对手不是一般般的武将,而是一流武将,是真正的大将,这个是。你就一个将领,除非也是一流武将,是大将,要不然的话,怎么对付赵云和典韦?是啊,武艺上的差距啊,那可很不小。就得你自己也是一流武将才行,你不是大将,那么武艺上就确实不是赵云和典韦他们的对手啊,可不就是,确实。

    所以说乐进是肯定不会追击了,第一他认为追不上,第二哪怕就是追上了,可也是自己,自己武艺可不如两人,所以只能说有己方士卒一起那才行,没己方士卒,那就算了。所以说乐进破城了也不会去追击,这个肯定是。当然了,其人的意思也简单,破城就进城,追击什

    么的就算了。等自己主公进了城,还得说是总结今日战事,还得见这个城池的大汉官员,那却都是必须的,没错。而己方将领确实是不追击赵云和典韦他们更好,因为自己主公肯定是要在他们都在的时候总结,多说几句,不在的话,就先见那些大汉官员,不过见他们就那儿一会儿就完事了,所以说让自己主公的等着,这个怎么都是不好,至少乐进就是如此认为

    的,那是。所以说他也觉得己方将领不追击更好,那是。不过如今自己还是要早点儿破城池,那是最好。毕竟如今可连城池都没破呢,之前所想的那些,可还都是破城之后,那才能说的、做的,确实。不过乐进有那个信心,破城确实就在今晚了,不过是多长时间罢了,那可没错。己方表现好,可能就一会儿破了城池。那么己方表现差点儿,这个就得是长点儿了,

    正常。可凉州军在真定这儿就剩下那点儿人马了,是如何能与己方比?所以说己方必破真定,那是。看此时自己已经上到了城头儿,己方士卒也上去了。而赵云和典韦他们却没第一时间就对付乐进,实在是城头儿上来的人马真心多,这个他们要不加把劲,估计都要守不住

    了,真的。对赵云和典韦来说,对方今晚第一次上来,自己两人怎么都得守住吧,那是。守不住的话,丢人是小事儿,还得说是让己方全军覆没,那基本上也不会差了,所以这……赵云和典韦他们是费了大劲,终于是打退了乐进,真是不容易,可城头儿却还有那么多兖州

    军士卒。两人对视了一眼,虽说是晚上了不假,可却还是看到了对方眼里的坚定。当然他们不是坚定在这儿死战,那不开玩笑吗。而就是要撤退了,这个肯定是。剩下几百人的时候,自己两人就得带着己方人马退,那都不用说,必须的。现在的话,还能支持一会儿,这个倒也是。所以说他们已经决定了,本来早就是那样儿,但是赵云和典韦的对视,他们是用眼神

    来对话,是以要什么时候带兵撤退,这个都已经说完了。确实,基本上两人下一次的对视,就是带兵撤退的时候,那没错。对他们来说,人马不足,就再也守不住城池了。与其说让己方全军覆没,那还是不如带着几百人跑,真的。毕竟虽说这个和全军覆没也没大区别,可终

    究是能好看点儿,那是。所以说他们可是早就打定了主意,带着几百人撤退,这个时必须必然要那么做。当然现在的话,还没到那山穷水尽的地步,确实还没有。至少赵云和典韦他们两人的意思,己方却还能抵挡兖州军士卒一会儿,不过马上就要不剩下几百人了,那没办

    法。乐进是看到了希望,马上己方就能破了真定,可不就是,所以他虽说被逼退,可马上他又上到了城头儿,速度够快。毕竟城头儿已经是没剩下多少凉州军士卒了,所以何谈严密防范和乐进呢?这个是,他上去能逼退他的,还得是赵云和典韦,要不就得很多凉州军士卒,那才行,必然啊。乐进可不是一般般的将领,他本事要不行,曹操也不会用他攻城了,就是。

    那么一直都用其人,这个足以说明问题,可不就是。当然了,他那武艺这么都比不上赵云和典韦,无论马上步下,都是。所以说没什么优势,就比武艺来说,但是如今城头儿已经没多少凉州军了,对乐进来说,那自然是最好。破城可就在今晚,没准自己再上去的时候,就

    已经破了真定!那是!其实不用乐进再上来的时候了,他马上要到城头儿的时候,赵云和典韦再一次对视一样,然后下令带着人马撤退了。这个也是无奈的选择,但凡他们觉得能守住城池,就绝对不会跑的。是啊,往好听说是撤退,不好听不就是带残兵跑吗,那一点儿都没错。所以说他们是没办法了,两人倒是想守着,可奈何己方士卒是没有了,那可真完蛋了。

    所以等乐进再上去的时候,他发现赵云和典韦他们早带兵跑了,这个也没办法,正常。对此,乐进也只能说是无奈叹口气,然后让士卒把城门打开,让己方将士进城。这么多时日终于是破了真定,可确实不容易啊,一点儿没错。虽说自己没觉得己方破不了城池,可也想到了,不容易,那是。结果也证明了,可不就是不容易,所以直到今日,今晚,才真正破了城

    池。确实是不容易,自己那可是深有体会,没错。对乐进来说,他肯定不希望自己每一次的战事都这样儿,那不可能。是,这个有好处不假,可更多其实还不好,真的。毕竟己方士卒损失那么多怎么不说呢,如果说不是赵云和典韦他们两人守城,己方损失肯定少啊,那是。

    可就因为真定是他们两人守着,结果己方破了城池,没损失到一半,可也有个四万人了,毕竟人家守城的就四万,而且战力在那儿摆着呢,那可一点儿没错,己方损失的话,倒是不那么特别多了。可结果就是己方损失不少,不是因为凉州军人马多,他们四万人,确实不少,

    可是和两个一流武将守城,那是两个大将守着,和他们也是有直接关系的,没错。乐进自然是清楚,如果说不是赵云和典韦他们两人在真定,哪怕就一个的话,己方损失都不是这样儿,那没错。所以说这个看得出来,武将的话,他未必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可绝对是能让一方损失多,这个真是不假。所以说武将怎么说怎么看都有用,那一点儿没错,哪怕主角还得

    是士卒,可这个还不是最重要的吧,那是。乐进可以说这么多年下来,他可以说是深有体会,没错。毕竟其人绝对称得上是沙场宿将了,那可是。比赵云比典韦,比他们都有经验,那是。所以说其人还有多少就是不知道的呢?基本上战场的事儿,他可都是懂,那门儿清。

    所以说这个也确实是,乐进知道啊,没错。这个时候赵云和典韦他们是带着人马跑了,那是一点儿没错。乐进自然不会追,就只是让士卒打开了城门,让己方将士都进来,当然也少不了公达先生,最后是自己主公,那都是。不过就和他所想一样儿,兖州军将领进城了之后

    却也没去追击,这个足以说明问题。曹操不会拦着他们如何,也不会说让他们去追击,那都不会,就是。乐进是看着己方将士进城,城池终于是破了,可以说真定在自己这么多年破城的历史上,绝对是派在最前面的了,说是第一,也并不过分。因此,乐进更多还是想着这样儿的城池最好是没有了,那是最好。毕竟他和马岱不同,其人还想着突破,但是乐进还没

    突破的机会啊,就是。如果说他和马岱一样儿,那么想法可能也就一样儿了,都正常啊。不过乐进不没有突破的机会吗,所以说其人和马岱所想,那自然是不同了,确实。可虽说如此,他们同样儿都是带兵攻城的主将,那确实,相似甚至就相同的地方,那也很多啊,没错。

    毕竟都是带着人马作战的,攻城主将,那是。而兖州军将领是没有一个去追击的,都在乐进所料中啊,没错。其实他们也都知道,都徒劳,没什么用,所以还不如都在真定呢,正好也是听自己主公说几句,没错。追击的话,就算了吧,没用还去什么啊,真心是不用去了啊。

    比起兖州军这边儿的轻松,带兵撤退的赵云和典韦他们可就没那么轻松了。当然他们是不怕什么,凭自己两人的本事来说,别说是几千人,哪怕就是万人来追击,自己俩照样儿是能冲杀出去,关键是他们兖州军还得能追上,这个才是前提。而大前提是他们能来追,这个是最基本的,那没错。不过不管如何,两人是不怕什么,毕竟对他们来说,真心没什么,可对

    己方士卒,确实就不同了。本来这个时候就是全军覆没了,如果说敌军来追击,那么剩下几百人,基本上就彻底没了,那肯定是啊。而这个事儿显然不是两人想要的,那一点儿没错。所以说兖州军不追上来,对他们自己本身影响不大,可确实,那是保住了己方最后几百士卒,

    可以说这些剩下的士卒,那以后绝对是精锐。而兖州军不来追击,哪怕己方还是算全军覆没了,可他们心里依旧觉得可以。

第二〇三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四十二)

    保住这几百人,那终究是好的,凭赵云和典韦的眼光看,他们以后必是精锐,那没错。对己方来说,那怎么都是好。而兖州军将领不过来追击,这个赵云和典韦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来,其实一想也正常,那没错。毕竟对他们来说,大晚上的,除非是必要,要不然的话,基本上是不会来了。几百人对他们来说,真心是不算什么,哪怕都是精锐也不

    好使。是啊,主要兖州军将领不会觉得有什么大用,所以他们就不会认为能把他们如何,所以就放弃了,正常。其实这个别说是他们了,就算是换成自己两人,大多也是和他们差不多。大晚上的,如果说追不上对方将领,就算是追上了对方的士卒,可他们要没多少人,那

    确实是不值得的出手一回,真的。人要多了还行,可就几百人,确实还是少啊,那是没错。两人带兵撤退,都不知道下次再来这儿是什么时候了。当然他们是希望早,那肯定好。但是显然,看如今兖州军之强,己方连江东军都没灭了呢,这个对兖州军,灭他们都不知道什么

    时候了,真的。是啊,肯定早不了,这个他们心里都有数,那么早不了就肯定是要晚点儿了,具体是什么时候,他们哪知道?所以也只能说是希望早点儿,这个肯定是,可具体什么时候,他们保证不了啊,那是。所以说再来常山这儿,那确实都不一定了,赵云想着以胜利者再来到这儿,那么却是不知道要多久之后才行了,肯定要等好几年,那都算是少的了,真

    是。多了的话,那不知道到底多久,可不就是。而如今就赶紧跑了,早日带着残兵回长安早好。至于说常山的其他县城,对不起,赵云和典韦他们真就不会去管了,有那些个主将呢,确实不用他们啊。就是,他们能守在真定已经是可以了,其他地方,除非是马超让他们去,

    要不然的话,两人确实不会去,真的,正常。毕竟这个不光是丢人的事儿了,那也不过只是一方面而已,真是,还有其他的,没错。除非马超真就下令让他们去哪个县,要不然的赵云和典韦他们怎么都是带着残兵回长安,而不是去其他地方。其实也确实不需要他们,真是。

    所以说他们自然都是义无反顾回长安,中间都不会停留,至少在常山地界他们不会。这个不止是说耽误时间的问题,关键是还丢人,也有这个原因在里。如果说他们是大胜凯旋,那么两人只要有人请他们在哪个县城,他们基本上都会呆的。但是如今是个什么情况?这都兵败了,那么真是没什么说的,就灰溜溜跑回长安吧,那比什么都好,而别去其他地方丢人了,

    真的。是,两人这个年纪了,说起来再怎么不看重面子,可也不可能说就一点儿不在乎,那绝对不是。是啊,不好点儿面子,那都不太可能,无非就是多少罢了,那没错,真是。到了他们这个年纪,赵云的性格还好,并非那么看重面子,但是也在乎点儿,那肯定是。不过

    典韦就不同了,其人从来都是,那还是相当好面子的主儿,一点儿没错。所以想让他们主动丢人,这个还不太可能。是,赵云和典韦,他们可都不会那么做,除非自己主公亲自下令了,那没办法。可显然,那是不可能的。别说马超在交州,不可能给这儿传他什么军令。哪怕其人就在冀州本地,那么赵云和典韦他们守御了一次真定,他就再也不可能让他们去守御

    常山其他的县城了,最多让他们在军中效力,和自己一起对付兖州军,如此就是了,那是。所以说马超都不会命令他们去其他地方守城,所以说两人更不可能主动了,那必然。再说了,两人是什么身份,一个州牧一个太守,在真定守城是必须的,但是去了常山的其他县城,那就不是必须的了,确实。所以说对他们来讲,这个还是赶紧回长安早好,那可一点儿没错。

    别说自己两人了,就己方士卒,剩下的几百残兵,他们是更希望回长安,那可真是不假。所以说他们连带着赵云和典韦多少也是受到了点儿影响,所想更多还是早回长安,而不是别的什么。毕竟两人可是也尽力守城了,城池丢了,那也没办法。而之后不管常山什么样儿,

    确实都和自己两人没什么关系了,那是。可以说真定一丢,那么其他的县城,根本顶不住兖州军大军多少日,那真没错。就看自己两人,才守御城池多久?当然了,这个和兖州军十万人马确实有关那不假,可己方也有四万人呢,那是。其他的县城,别说四万了,现在四千

    都没有了。是,以前有,可现在是没了。毕竟赵云和典韦他们一下就收拢了四万人在真定,要说之前真定可没那么多人马,所以还不就是从其他的县城调拨来的,那没错。所以说原来赵云和典韦他们没调拨人马来真定的时候,那在常山有好几个县城的守御士卒都超过四千了,那是没错。可等两人调拨人马来了真定,现在常山其他的县城,人马最多的也不过就三千罢

    了。所以说那点儿人马,上哪儿去挡着兖州军去?真的,别说就三千人了,自己俩之前带着超过三万人,都四万人了,不照样儿不好使。当然了,如今的兖州军也不是十万人马了,那也没错。可对付三千人,哪怕是三千己方的正规军,但是人家兖州军也是正规军好吧,他

    们就出一万人,是绝对可以破城的,哪怕实际兵力对比,那就只是己方的三倍多。可必须承认,兖州军一样儿是擅长攻城,当然守城也不错,可以说其攻城就不如凉州军一点儿,但是在守城方面,可以说还是人家兖州军要超过了凉州军点儿,真的。毕竟可以说他们还是很

    有经验的,没错。所以说在攻城战上,那肯定是凉州军强,那没错。可守城来说,绝对是兖州军更有经验,那没说的。当然了,怎么战力都是凉州军最强,那一点儿不错,就是啊。毕竟兖州军战力要强的话,就不那样儿了。对他们来说,要兖州军强的话,天下大势早就不是如此了,真没错。可一直都是人家凉州军占据优势,这个就足以说明不少问题,确实多啊。

    所以说还得靠着战力强,那是绝对优势。而别看这个时候兖州军人马多过凉州军了,可实际上,在天下来说,还是凉州军的人马更多,那是超过了兖州军,没错。不过在冀州肯定不行,毕竟凉州军在冀州的地盘儿就只剩下了两个郡(国),那常山和中山确实是没办法和兖

    州军所占据的那七个郡(国)比的,没错。常山人马是有,中山更不少,但是怎么和把大本营都给安排在冀州的兖州军比呢,那是。可以说现在在冀州兖州军的人马,不知道是凉州军在冀州的人马多少倍,真的。虽说这个并不是说兖州军人马在冀州就无限多,而凉州军就很少。可凉州军人马是有,而且不能说就是少,可他们却依旧不能和兖州军比,那是。毕竟

    冀州早已是兖州军的大本营了,就冲这么三个字,话说这地方兖州军人马可能还少吗?所以……不光说这地方他们人马不会少,更是要多,非常多,比凉州军多很多多太多,那一点儿没错。就从兵力上来说,在冀州的凉州军人马数量,那是怎么都不能和兖州军比的,确实,一点儿不假,这个就是不能比。毕竟好歹冀州早已成为了兖州军的大本营,除了国都没迁移

    到这儿来,其他许昌的兖州军的,基本上都搬到邺城了,那是。所以说邺城除了不是大汉都城外,其他的和许昌没大区别,就是许昌第二,但是有地方却超过了许昌,那可也没错。所以说曹操和兖州军众人,他们更觉得这个把大本营给放到冀州魏郡邺城,那是非常正确了,

    真的。毕竟说起来许昌肯定有许昌的好处,可邺城一样儿有邺城的优势。并且那地方刘协在那儿,曹操更多的,他不像年轻时候了,还能和刘协斗一斗,如今的曹操早就不想和其人斗什么了。在自己看来,大汉都没几年的国祚了,这个还斗什么啊。而他也清楚,别说自己,

    就他刘协基本上也都是如此想法,那没错。所以说自己和刘协都想安稳点儿,而且谁都不想看到对方,甚至也包括和对方有关系的人。所以曹操选择离开,这个并非是他妥协,而就只是一个选择,更多的不是他妥协,而是要把重心转移到更北方,不想看着刘协他们那只是顺带着的,没错。确实,至少有一点没错,那就是曹操会为了把重心给转移到了更北方,他

    要把大本营给迁移到冀州,到魏郡邺城,这个必须。但是如果说就只是因为刘协的原因,那可以说他八成都不会那么做,真的。至于说很多原因加一起,最后他才那么做的,没错。是有跟刘协有关,那不假。但却绝对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啊,那是没错,所以说这个也确实……

    可以说就算是没有刘协的原因,曹操该迁移大本营,他也会那么做,这个是一定的。可要是他和兖州军都不需要迁移大本营,哪怕刘协就算是再闹腾,曹操也未必是能做得出来迁移大本营的事儿。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所以说他是有八成不会那么做,这个都正常,可不就

    是。不过不管如何,有一点是事实,那就是曹操最后怎么都是迁移了大本营,这个是必须的,也是他要做的,还都做完了。可以说其人对这事儿,那更是无怨无悔了,而且还是觉得自己做得非常不错,那特别对啊,没错。毕竟许昌那地方,守御力量是都不错,那不假,可要真实面对凉州军的疯狂进攻,己方早晚是要顶不住,这个曹操和兖州军众人可都知道,没

    错。当然了,他们迁移走了大本营,不光说是不想凉州军过来进攻,而己方被动。更重要的确实,他们是把重心放到了更北边儿,所以说之前在许昌,那确实是已经不那么合适了。邺城更合适,这个他和己方众人都知道,而事实也确实是证明了,显然邺城更合适,那没说

    的。看如今己方战常山,把凉州军的郡县拿下来了,这个真不错。在曹操看来,这己方大本营要还在许昌,那么一个调兵就是要比这个时间长,那可真不是什么好事儿。所谓是兵贵神速,那这四个字可绝对不是说着玩的,那不是。这事儿不快点儿的话,很容易就出来变数,

    这个肯定是啊。所以说己方把大本营给放到了邺城,曹操觉得太对了,那可真是,必须的。己方如今拿下了真定,常山也就那么些时日的事儿。中山的话,没有好机会,自己是不会动兵了,没办法。其他地方,如今自己和己方的意思,还是主要攻略并州,但是拿下并州一个郡对己方难度都很大。之前也不是没去,可一个上党己方都拿不下,这个实在是……曹操不

    想说给己方打击到了,可确实,没什么好处来说,对己方。所以他是想了,这个并州……曹操和兖州军并非就不想要,但是己方能拿下的几率,他们都知道,不那么大啊。除非说是有好机会,那么另说,可如今来看,那还真是没有大好机会啊,可不就是。想拿下上党,这

    个机会怎么也得是大点儿,毕竟那地方可有着天下雄关在,并非就是你想拿下就能拿下的,一点儿没错,那可不就是。

第二〇四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四十三)

    所以曹操和兖州军士卒都知道,很清楚,有自知之明啊,没错。这个还是不能少的,那可一点儿没错。曹操是有,马超也有,孙策更有了,那是。而他们三方,大多数将领、谋士,其实也有啊,那没错。毕竟少了这个,那还真是,容易出问题,一点儿都没错。不可缺少啊,这个自知之明,不光说了解别人,确实更要知道自己,知己知彼,那确实就可能百战不殆了。

    因此,他们这个该有的,那不会少,大多都有,这个必然。毕竟那可都是要得天下的,可没错,少不了自知之明,是。所以说该有的,肯定少不了啊。就真没有自知之明的,看马超、曹操、孙策,三人敢重用不?基本上是不要多想了,真的。这个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他们三

    个当主公做老大的,也不敢重用。用可以啊,但是重用?他们还不敢,说这个是基本的,其实也不算错。所以说也确实是,你有本事有忠心,当主公做老大的可以用你,那是,但却还不够啊,没错。其他的不说了,至少不能少了自知之明,这个必须的,那也是。没有自知

    之明的,这个他们真心不敢重用,没错。所以说这个自知之明,那少不了,没有的,看他们敢用吗,所以说确实……赵云和典韦他们带着残兵退往长安,常山距离长安也不是说特别远,不过肯定是要跨州,那没错。毕竟司隶和冀州挨着不假,可终究是两个大州,没错。司隶是凉州军的大本营,赵云和典韦进了司隶地界,他们确实是彻底放松了。不管说兖州军如

    何,他们怎么也追不到司隶来,这个真是。在常山本地追,那都多说了。而他们确实也是想了,对方没追上来,那么显然就是不想追击,那一点儿都没错,可不就是,所以这个……两人带兵回了长安,可以说不是兵败的话,两人也就是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来一次。不过这

    次倒是能一直都在这儿了。两人回了自己府邸,而陆逊是第一时间就拜访了两人。不过他第一个到的是典韦家,之后才是去了赵云家。这个就看得出来,陆逊绝对是人精,没说的。一般来讲,赵云和典韦,显然马超是更加信任前者,那赵云绝对是他嫡系中的嫡系,妹妹都

    嫁他了,孩子都……是吧,这个不管怎么说怎么看赵云都是马超面前的红人,可很不假,红的发紫啊,没错。所以一般般的人,估计在长安想拜访一下赵云和典韦两人,他们大多都是先去赵云那儿,如果说有选择的话。那么没选择,你就只能拜访一个,那自然不用多说了。但是陆逊显然,他必须要见到赵云和典韦,可不是说召见两人,而是自己亲自拜访,那么这

    个问题就来了,到底先去哪儿。有一个大前提,就是陆逊和他们的关系都不近,可以说也就是平平而已。所以他更是很清楚,如果说自己先去了赵云的府邸,那么在典韦那儿他是不会说什么,不会表露出什么,可多少还会有点儿想法的,这个自己知道。可自己要先去他那

    儿,而后去赵云那儿,后者是不会有什么想法的。所以说陆逊自然是知道该如何做了,虽说他和赵云还有典韦走得都不近,可有一点没错,那就是他还算是了解两人的性格作风,那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自己该如何做,那么自然而然的,陆逊就知道该怎么样儿了,确实。所以他是先去了典韦的府上,这个是必须的,而后才去了赵云那儿,看得出来,陆逊真是精

    明啊,太明白了,门儿清。可不就是,他哪怕如此,让典韦和赵云都没什么想法,甚至前者是很满意的,哪怕这样儿,他和两人走得都没那么近,那是。所以说起来到马超那儿,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就是。反而可以说他真很放心,别说他们本来走得不近,没什么交情,哪怕就是走得很近,很有交情,甚至就是至交好友,马超也不会觉得什么,都正常,没什么。

    他们三个,他是太放心了,真的。可不是,他们三个可以说早就和己方绑到一起了,一点儿没错。尤其是赵云,那都不用多说了,陆逊也没比他差,典韦也是。所以马超清楚,那他们和己方,己方和他们,绝对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点儿没错。所以说己方好了,

    他们才好。当然反过来说,他们好的话,一样儿是影响到己方整体,也好了,那是不错。所以说他们自然是清楚,自己该如何做,要怎么做,那是。能做什么,而不能做什么,他们都知道啊。所以说马超对他们也没什么不放心的,没错。三人说起来都是自己嫡系,那没错。

    因此,对马超来说,确实没什么不信任的。他现在还不知道真定丢了,就算是知道了冀州的情报,他也不会有太多的想法,毕竟一切都在自己所料之中,没错,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儿。是啊,早破了晚破了,早晚都得让人破,夺取城池。哪怕是有赵云和典韦他们守着也不好使,毕竟人家可有十万人马呢,而己方在真定才有多少?马超自然是听到了冀州常山的情

    报,赵云和典韦他们也收拢了四万人。说起来这个人马数量绝对不少,真的。不光不少,其实还挺多。但是兖州军不是一般般的军队,如果说他们就五万人,那么己方四万人自然守得住,可他们有十万人,而赵云和典韦是一流武将是大将不假,可却没什么守城经验,反而

    人家乐进的攻城经验丰富。所以说破城很正常,哪怕马超知道了消息,他也确实是不会多想什么。而从冀州到交州,传递情报也需要不少时日,等马超再知道消息的时候,可能常山已经都到了兖州军手里,这个也不是不可能,反而很有可能,甚至就是了,确实。不过如今

    真定丢了,马超还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不过确实也快了,那没错,该知道的时候就知道了。赵云和典韦回了长安,陆逊去拜访,当然他那意思是要从两人那儿得到情报,想知道下常山真定的具体战事。从探马那儿知道的终究不如从赵云还有典韦那儿,听他们亲口所说更好,没错。而对这些,陆逊是必须了解的,这个没错。不是好奇,更多是职责所在。他可不光是

    马超亲自安排守御长安的主将那么简单,陆逊更是马超凉王府的人,除了马超之外,在凉王府里,可就属他全力最大,这个就不用多说了。他就相当于是马超这个凉州军整个大公司的ceo。当然了,该马超亲自过问的,亲自处理的,就不需要他这个ceo去做了,还得是

    马超自己亲自做。所以也看得出来,陆逊在凉州军中,到底是个什么身份地位。更重要的,其人可是马焕的老师,这个身份是谁都不能小看小觑的。可不是,毕竟以后马超的大业怎么都是要交给自己儿子马焕的,那么陆逊的身份地位还得更水涨船高,那没错,所以说这个……陆逊在凉州军中就是如此身份地位,不是一般谁能比的。可不就是,除了那些元老马超嫡系,

    别人的话,真就比不上他,真的。毕竟陆逊除了不是元老之外,其他方面,他都占着,那没错。不过资历这个,其人一直都被马超留守在长安,还是马焕老师,其实是不需要资历什么的,那可一点儿没错。所以说别说陆逊也已经加入了凉州军好些年,就算是刚加入,也不算大事儿。就是,毕竟不需要给他特别重任,需要资历什么的。可以说守御长安,真就不怎

    么需要这个,那没错。可以说留守长安,那绝对不算什么好事儿。应该说留守在这儿,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战事,这个肯定没错。这么二十年来,曹操也不过就带兵来了那么一次,关键还没进攻什么的,这个就足以看出来很多,没错。所以说真正的纯粹武将,他们是不愿意

    留守在长安的,没错。也就是陆逊,他这么个谋士,自己主公给他安排好了,他自然是愿意,没错。毕竟其人可不是武将,是个纯粹的谋士,顶级谋士,所以不是武将那些想法。而陆逊也理解他们,毕竟他们是纯粹的武将,基本上没有战事的话,就真没有他们用武之地了。

    可陆逊不同,其人是谋士,是顶级谋士,所以说可以带兵守城,可没有战事的时候,长安还有很多事儿,都是陆逊处理的,那一点儿没错。好歹其人是凉州军的ceo,每日所处理的事儿,那可真不少。所以说在陆逊那儿,他想法自然和纯粹的武将不同,那太不一样儿了,就是。武将不能做什么,可不代表陆逊也不能。反而说起来他要做的更多,甚至都超过了和

    自己主公出征。要不为什么马超不带着陆逊出征,有别人是一方面,可更多的不是战场需要他,而是长安需要他,就这么简单。在马超那儿来看,自己带着郭嘉出征其实一样儿,但是长安那地方,陆逊留守是最合适。不管是说守城还是处理事务,那都没问题。如果说自己

    要把郭嘉给留下的话,带着陆逊出征,那么这个在谋略上都差不多,可在长安确实就有所不同了。第一对于守城,陆逊本事更大,他当守将比郭嘉更合适;第二就是陆逊更擅长处理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但是郭嘉比起他来,确实就不那么擅长了,没错。所以对马超来说,

    他自然是知道该如何去做,那没错。谁留下更合适,那还用多说吗?自然就是陆逊,而不是别人。所以说陆逊一直都在长安,别人也都没什么想法。其实也更知道,自己主公是有多信任陆逊其人,那没说的。最简单的,让其人当少主的老师,就冲这么一点,很多人都看出来了不少,真的。其实真说起来,能当自己少主老师的,可不光就只有他陆逊。当然了,在

    自己主公那儿看,他是觉得陆逊最合适,那确实没办法了,真的。所以说他们看得出来,这是自己主公对陆逊的信任。可不是,毕竟他们还不了解自己主公?反正该知道的,那确实都知道,没错。像马超隐藏心里的秘密,那是没人知道,就他一个人知道,哪怕他妻子儿女

    父母都不知道,那确实。可马超那个人的性格作风,脾气秉性,这个别说是凉州军的人了,哪怕就是兖州军还有江东军的人,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啊。多少都是了解点儿的,那可真没错。所以说自己主公如果去做,那么做更多因为什么,有什么因素在里,能看到多少,至少凉州

    军众人很多还是看得出来的,没错。所以就看自己主公直接就让陆逊当了少主的老师,其实就不难看出来一二,真的。第一,陆逊有本事,没本事的,那肯定当不了少主老师。第二,那就是自己主公非常信任对方,这个肯定是。他要不信任,可能让陆逊当少主老师吗。第三,那就是自己主公觉得让陆逊当少主老师最合适,这个肯定没错,所以就如此了。就这么简单

    三点儿,也是让凉州军很多人都看到了,他们都想到了,那可没错,所以陆逊在凉州军的身份地位。所以说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哪怕再不知道的,可看到这么多了,还有几个不懂的,确实。所以说马超留陆逊在长安,谁会有意见?他们巴不得自己主公带着自己去出征,长安

    是爱谁在这儿谁在这儿,没什么大不了的,真的。而且这都过多少年了,经过多少次了,可不就是,太久了,真是,一点儿不错。

第二〇五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四十四)

    这个也是,他们早都习惯了,那没错。毕竟也是那么多年过去了,一点儿没错,就是。而且关键他们知道自己主公是有多重视陆逊,所以说这个没错,谁也不会多说什么,那没错。对他们来说,也是没什么说的,更重要的是说了也没什么用,那可是。于是这么多年就过来了,可不就是,如此。对马超来说,他也是没多说,没更多想法,也是,所以这个确实……

    所以就是如此,马超带着多人出征,没有陆逊,他必须留守在长安,那肯定是。而在真定,当兖州军破了城池后,曹操自然是第一时间就带着己方将士进了城。对他来说,这个自己也算是期望了好几日,如今终于是成功了。己方是靠着马超没在长安的机会,也靠着己方人马

    比对方多,那也不错。可终究是拿下了常山的真定,可以说整个常山就算是被己方拿下了一多半,没错。毕竟这地方什么情况,曹操还能不知道?之前的话,己方拿下真定,那绝对就算是拿下一半常山了。而赵云和典韦他们调兵,最后四万人守城,可以说己方占据了真定,

    那就是已经拿下了一多半的地方,可真没错。毕竟他也知道,其他县城的人马,最多也不过三千,对己方来说,那可真不是什么大问题,拿下剩下的县城,可真是没什么大问题啊。之前都没问题,更别说赵云和典韦他们调拨那么多过去了。真定人马是多了不假,可其他的县城人马却是少了啊。是让本来常山的人马就是有限的,和己方十万人马,那还真是比不了。

    如果说他们这儿人马很多,那么确实,就不是现在这样儿了。常山毕竟只是常山,和那天下大郡南阳还有汉中都比不了。对付后者的话,曹操觉得己方十万人,能拿下几个县城,那样儿了。而对付前者的话,曹操觉得现在己方拿出来二十万人,基本上都占据不了人家的郡,

    当然县城是没问题了,这个也是。所以说兖州军占据那几个县,那都小意思,绝对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啊,没错。对乐进来说,都真不是什么大问题,常山最大的两个大敌,赵云和典韦,他们却都带着残兵撤退了,说不好听的,就是带着败兵跑了,跑得还挺快,那真是。

    看到己方将领没人去追击,曹操直接就带着他们去了州牧府。毕竟赵云是凉州军一方的冀州牧,所以说州牧府自然就在常山真定,不过现在却变成了曹操的府邸,和凉州军没什么关系了。他没第一时间去见所谓的大汉官员,就先和己方众将说了几句。对曹操来说,这个也真是,他们给自己面子,那么自己自然也是都给他们面子,那确实是,所以这个肯定也没错。

    毕竟他们这也算是放弃了追击凉州军,而在州牧府的会客厅听自己说。曹操没有干涉他们,就说非得去追或者不追,在这样儿的事儿上,他更多是不会表态,正常。毕竟曹操想法简单,因为这个完全是在于你自己。是,曹操自然想他们都立功,可显然,那都不可能啊,所以……

    既然他们都放弃了,那么自己也不会多说,这时候也正好,一个也不缺,自己说的他们都能听到。这不正好,那是,所以曹操就直接和他们说了几句。无非就是今晚夜战破城,都赖大家出力,之后再战常山,还有几个县城还得是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众人是齐声应诺。对他们来说,自己主公的认可比什么赏赐其实来得更好,当然对士卒来说,那肯定还是赏赐来

    得更实际更实惠,那没错。不过士卒的话,基本上得到的也是赏赐,而很少说听到曹操表扬的话,不多啊。他都是说给将领和谋士听了,那没错。众人心情都不错,那是。他们可知道,想让自己主公如此表扬,那真是不容易。也得说己方是真不容易,那肯定是。毕竟己方和凉州军战的时候,更多都是己方不占优,丢了城池,最后失败什么的。占优的是人家凉州

    军,夺取地盘儿,最后胜利。所以说这个也是,对兖州军众人来说,他们可不是能经常听到自己主公表扬的话,没错。所以说他们都是精神不错,那是。自己主公的认可,那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是啊,这个没错。毕竟还是那话,他们不是兖州军士卒,这么多年所得到

    的赏赐,那可从来没少,所以说是够多,那没错。因此,这个肯定是,那没问题。他们更需要的,绝对不是什么赏赐,那真不是。而就只是说自己主公表扬,对他们来说,需要这个。除了说像曹洪那样儿很贪财的除外,像他那样儿的,当然还是看重赏赐了,那没错。也许就

    说曹操表扬他十句,也比不上赏赐他一次,真的,曹洪的想法就那样儿。是,而和他一样儿的确实也并非没有,不过也是,没有几个,那也没错。要不然的话,兖州军别说都像他那样儿,就能多人都是的话,那都是问题,真的。不过好在这个确实,像他那样儿的兖州军还有,可确实不是主流,真心没几个,挺好。就算是曹操,他一样儿也不希望多了,哪怕他知

    道,不怕属下有缺点,就怕你无懈可击,一个手下要那么完美的话,这个对上位者不是好事儿。可不是,当老大的,那绝对不怕你优缺点,不管你是喜欢财还是色,亦或者是其他的东西,那都好办,说明你这个人有弱点啊,只要是用你想要的拉拢你,基本上就没太大问题。

    但是一旦说你这个人真就找不出来什么爱好,甚至就很完美,这个在当主公做老大的那儿就不一样儿了。他们基本上还不敢重用你,除非说能把你收买成死忠的,嫡系的,要不然的话,他们确实不敢,这个正常。哪怕你就本事再大,这个其实也不一定啊,真是,所以……

    这个确实就没错,当主公做老大的,不怕你贪财好色,这个人之常情啊,也不就你一个人。当然这个肯定也说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说你超过了他们底线,太过的话,那么其实也不会好就是了,毕竟这个……确实,这个可以说不管你是谁,只要是触动了他们当主公做老大的底线,那么结果真就没什么好的。对他们来说,是可以容忍一下,但能是所有吗?因此,这

    个也是,你别指望着说当主公做老大的能容忍你,这个并非没有,但却肯定不是所有。而且这个肯定也分人,那一点儿没错。可以说有的人,自己主公是可以容忍或者多点儿,但是有的……所以也是因人而异,那很正常。不过这个基本上也确实,能真正是做到了马超嫡系

    的几个,也不会说触碰到自己主公老大的底线,那是。当然了,这个并非就是绝对的,你觉得没有的不代表永远都没有,都不可能发生。说起来是有那个几率的,没错。所以说几率就和没有那样儿,但却不代表就一定没有。不过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了,这个也是,所以……曹操在真定州牧府会客厅和众人说了几句,就是表扬他们,之后他也是按照江湖规矩,这是

    见了在此地的大汉官员代表,确实不是所有人,能见着所有人,可对曹操来说没必要,这个是。因此,就见了三个管事儿的代表就可以了,那是没错。毕竟对他对兖州军来说,这也不是第一次了,太有经验了,那没错。所以说这事儿也不是一次两次一回两回了,那不是,太多太有经验了,那是。所以说对这样儿的事儿,曹操自然大多都不会见他们所有的人,只

    要见了几个代表,那其实就够了,足够了,真的。确实,这个在几个代表的想法中,常山这地方也真是保不住,那没办法。毕竟兖州军早就把大本营给安排到这儿了,在魏郡邺城,那确实……不出大意外的话,常山早晚是兖州军的地盘儿,毕竟这地方和中山还不同,所

    以也是……常山肯定要被全力进攻,那么就守不住,这些大汉官员还是知道这地方守御力量的,那没错。常山这儿不如中山,哪怕这地方确实,有赵云和典韦他们一起守着,但是能决定最后结果吗?显然不能,就他们所了解的来说,这地方有赵云和典韦也守不住,除非有

    郝昭那样儿的守城大将,确实就另说了。但是其人要在中山,怎么也来不了常山啊,那是。就算是在常山,可就一定会守城吗?那确实也不一定,真的。反正有赵云和典韦他们在,怎么也都不太可能让郝昭在真定守着,那真不会。所以说其人也不会来,那没错,这个也是。所以说在常山的那些大汉官员还能不知道,这个真定可守不住,别说是真定了,其他的县城,

    那也一样儿,真心没什么大区别啊,就是。所以说真定肯定丢,常山也是慢慢跑到兖州军那儿,这个都明白,他们太清楚了,早有准备,可不就是。要说他们确实,知道凉州军对手下的待遇最好,他们也愿意在马超手下做事儿。可不得不承认,这真在破城的时候,让人家

    兖州军占去了地盘儿,他们怎么都不会给凉州军尽忠,而兖州军其实更需要他们,那没错。只是给他们的薪俸,确实还是凉州军多,这个没说的。可显然,他们怎么都不可能跟着凉州军一起撤退,那真不可能,所以就这样儿了。他们更多是希望在凉州军地盘儿上,给马超做

    事儿。不过谁让这个地方被兖州军占去了,也没办法。而面对曹操其人,他们是心里打鼓,而没一个敢多说别的,都是不住点头,这个是必须的。都知道曹孟德是什么样儿的人,自己要是敢表露出来一丝不满来,那么下场也就只有一个了,真的。曹操那人,看你不爽就咔嚓你,没说的。毕竟他们虽说也是当了大汉官员多少年了,可对马超、对曹操、对孙策他们三

    人性格作风的了解,那多少还是有的。孙策可以抛开,可马超还有曹操,如果说你不了解他们两人的话,还怎么能好好在其人其军下做事儿,真的。当然了,他们这个了解也不是说很多,谈不上什么特别了解,只是大致上的,那没错。毕竟这个也不是什么秘密好吧,都能

    知道,只要说关注关心了。所以说还是那话,他们该知道该了解的,那确实都知道了解了。哪怕他们没说了解那么多,但是对马超、对曹操、对孙策,他们是有足够的认知,没错。可以说他们三人都什么样儿,那些所谓的大汉官员,确实还是比较清楚的。要不这么多年过去

    了,也没听说马超、曹操、孙策他们杀多少大汉官员?这个也是,和他们的作风一样儿分布开的,这个他们不是说马超、曹操和孙策,而是那些大汉官员,那可没错,可不就是嘛。这个就足以说明问题,真的。如果说要是他们没点儿自知之明什么的,甚至说不了解马超他们三个,那确实,都不知道要被咔嚓多少了,真的。而如今没那些,可不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就是。必须承认,他们那些所谓的大汉官员,说好听了是这个,而说不好听的,就是贪生怕死的墙头草,那是。而且总的来说,还不是往两边儿倒,是三方都倒,这个也真是。对他们来说,只要是能活着,他们能给凉州军做事儿,为兖州军干活儿,一样儿也是能帮江东军,

    那一点儿没错。就算是为大汉朝廷,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利益好处,而且保住他们小命,就算是去许昌也不是不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248/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重生马孟起最新章节! 作者:夏海苍松所写的《三国重生马孟起》为转载作品,三国重生马孟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重生马孟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重生马孟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重生马孟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重生马孟起介绍:
重生三国马超,会天下群雄..三国重生马孟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重生马孟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重生马孟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