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不需要说什么
但是从一开始看出来沈敬博是个窝囊废开始,二房夫妇就没有想过要去搭理沈敬博,在他们看来,现在也就是自己的孩子还在念书,老沈头又这么惯着沈敬博,所以才让他现在在沈家老宅这么耀武扬威的。
可是在二房夫妇的心里头,他们从来都是看不上沈敬博的,在他们眼里头,像是沈敬博这样好吃懒做一事无成的人,是注定不能出息的,所以他们根本就不相信老沈头的话,说什么以后沈家就指望着沈敬博出息了。
他们就是想着要供着自己的孩子好好念书,将来等自己的考取了功名,谁还会去管沈敬博是不是非得占着沈家老宅的这点儿东西呢,在他们看来这眼界也太小了,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可以出息的,根本就不是沈敬博这样的人可以比的。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即便是看着老沈头那么偏心沈敬博,而沈敬博也总是自我感觉良好,但是二房夫妇这样做人圆滑的,却是在沈家老宅也从来都不会主动去跟沈敬博打交道的。
沈敬博这样自大的人,还以为是因为他自己的地位高,所以二房夫妇不敢来跟他说话之类的,岂不知人家这是根本就看不起他的。
所以才说像是沈敬博,从来就是自欺欺人没有自知之明的,要不然也不会看不出来,人家不搭理他其实是懒得搭理他罢了。
而二房夫妇对于这样的事儿,是绝对不会说清楚的,因为沈敬博对他们来说是根本就不重要的人,在他们眼里头,沈敬博也就是在老沈头的偏心下,现在可以装样子罢了。
等到以后他们的孩子出息了,沈敬博还是那个只能是靠着老沈头养活的窝囊废,到时候老沈头的钱说不定都让他给花没了,看他还怎么得意?
而到了那个时候,二房众人是绝对不会惯着他的,因为从在沈家老宅的时候开始,沈敬博就已经是占了太多的便宜了,并且他在花用了大家伙儿一起赚的钱之后,却是没有得到什么,自然就没法回报给大家的。
所以不管是怎么算,都是只有沈敬博占了别的人的便宜,而别人都是不必理会他的。
三房分家出去之后,因为从前跟沈敬博的矛盾,因为沈敬博一直以来品行实在是太差了,所以真的是不跟他来往的。
他要是不来招惹的话,那就各自过着各自的日子,他若是不死心想要来占了便宜的话,那么七夕云朵是绝对要收拾他的,因为这样的人就是欠揍的。
他根本就不要想从三房这里得到任何一点儿好处,因为三房的东西都是自己赚来的,是跟沈敬博完全没有关系的,他当然没有资格来要。
而三房愿意帮着照顾沈家别的孩子,自然也不是说需要他们回报什么,只是因为这些孩子都是懂事儿的,尤其是知道他们在沈家老宅的处境,有老沈头那个偏心的在,有沈敬博这样无耻的人在,孩子们肯定是得不到什么好东西的的。
可是这些孩子都是特别懂事儿的,他们能够自己很是用功地念书,不管老沈头是不是看重,他们都知道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努力,这就让三房觉得,这样懂事儿的孩子是值得帮助的。
若是因为三房这样帮着他们,可以让他们念书的时候更为专心,不需要去操心那些无关紧要的事儿,倒算是积福了。
再说沈承厚李氏等人本来也不是小气的,七夕云朵等人更是明理的,所以将沈家老宅这几个在县里头最好学堂念书的孩子,跟老沈头等人都是分开看待的。
孩子们能够自己凭着本事考上县里头最好的学堂,尤其是在老沈头根本就不看重他们的情况下,这就是他们懂事儿有眼光的地方了。
因为他们很清楚,在沈家老宅这样的地方过日子,哪怕是村里头人都觉得他们沈家老宅的日子过得是不错的,但是他们仅仅是可以去念书,这还是因为老沈头不能一下子将所有的子女都得罪得太狠了的缘故。
除此之外,要是想着指望着老沈头为了他们的前程做什么,那是根本就不要想的,当然这些孩子也不是那种非得要指望着长辈的人。
因为他们在念书了之后就眼界开阔了,从前在乡下念书的时候,跟着先生看书就已经是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到了县里头之后,更是明白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更何况他们现在还只是在县里头念书,只有用功念好了,将来才可能去府城去京城,到时候自然是有更为厉害的人和事物的。
所以这些孩子深深地明白,现在老沈头和沈敬博看得跟什么一样的那些个沈家的家底,其实根本就不算是什么。
若是眼界就局限在跟沈敬博老沈头算计那一点儿东西上头的话,他们也就不用去念书了,因为这样的眼界狭窄对念书也是很不好的,他们就是要眼界开阔,将眼光放得更为长远些。
包括他们现在在沈家老宅过日子,虽说是男孩子要心粗一些,他们也是经常在外头念书不怎么回家的,但是却并不表示他们不知道自己家在沈家老宅的情况。
有老沈头这个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偏心的人,他们就算是想要不明白家里头的事儿都是不容易的,所以自然是很清楚,其实爹娘为了他们能够好好念书,真的是受了不少的委屈的。
事实上沈家老宅的所有人,除了沈敬博和老沈头之外,这么多年该说都是委屈过来的,因为就老沈头这人来说,他就只是自私地想着什么都给自己的。
哪怕那些东西是沈家老宅的所有人一起赚来的,但是他觉得就应该是要他自己说了算的,自然也是只想要给沈敬博的,所以这样的人你还能指望他如何呢。
二房夫妇等人也都是明白这一点的,所以从来都不会去跟老沈头说这个,并不是他们不愿意计较,事实上面对这样的情况,谁都是不会满意的,但是他们知道老沈头的固执和糊涂,知道说了没用,所以就什么都不需要说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踏踏实实过好日子
同时更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最为在意的事儿能够坚持就行了,对他们来说,孩子们念书就是最为重要的,为了这个他们别的倒是都是可以忍受的。
而孩子们自然也都是知道的,知道爹娘为了他们在沈家是一直都是在忍着老沈头的,事实上沈家老宅的这些孩子,对老沈头都是不会有什么感情的。
因为老沈头一点儿都没有像是一个爷爷一样疼着孙辈的人,他所有的偏心都是给了沈敬博了,别的孩子在他眼里头根本就是视而不见的。
这样的人孩子们哪里会对他有感情呢,尤其是沈敬博仗着老沈头的偏心,也是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头的,真的是对他们从来都是颐指气使的口气的。
而这些老沈头就算是看见了也从来都不说什么的,在他看来这都是无所谓的,他就是指望着沈敬博将来可以出息,除了沈敬博之外,沈家的别的孩子他还真的就是看不到的。
所以这些孩子都是被老沈头给忽视的,老沈头更是很多时候就看着他们被欺负也都是无动于衷的,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们自然跟他也是很疏远的。
而孩子们更是明白,既然是爹娘为了他们受了那么多的委屈,老沈头也完全是不在意他们的,那么他们就一定是要自己好好用功。
等到将来可以出息了,才是真的给自己爹娘争气了,到时候老沈头那里要怎么偏心沈敬博,他们都是不在意的了。
因为这些人从来都是跟他们没有什么感情的,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至于说他们出息了之后对沈家老宅会有什么影响。
也别说这几个孩子心狠,老沈头在他们在沈家老宅的时候,从来就没有在意过他们,要不是爹娘坚持,估计是连书都不会让他们念了。
而他们现在念书的钱,也都是爹娘赚来的,为了这个在沈家老宅还要委屈忍着,就看着老沈头和沈敬博那么跋扈,却是什么都不敢说。
就算是为了给爹娘争口气,让他们以后不必看着老沈头的脸色过日子,这些孩子也都是坚决要好好念书,一定要有出息,再不跟老沈头一起过日子的。
当然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受了三房分家出去之后的日子影响的,正是因为看到三房那样受欺负的反抗了之后的日子那么好,他们就更加确定,只要是自己有本事的话,那么好日子就是一定会有的。
所以这些孩子是真的看不上沈家老宅的那点儿东西,他们心里头都是有志向的,就是一定要靠着自己好好念书,将来有了出息给爹娘好日子过。
而不是像是沈敬博那样,就只是看着沈家老宅的那点儿东西,护着不让任何人动,虽然那根本就不是他出力赚来的。
但是他就是能够厚着脸皮霸占着那些东西,并且自己根本就不想要好好用功念书,就好像是沈家老宅那点儿家底可以让他过一辈子一样。
对于这个,这些孩子们是真的特别看不上沈敬博的,因为他这样做是真的特别没用窝囊的表现。
也不是说年纪多大了,明明老沈头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送了他去念书了,可是他自己就是不争气,懒得不像话,根本就不想要好好念书为自己为老沈头争气。
沈敬博是自己窝囊没用,老沈头是糊涂固执,不管怎么样,这两个人跟这些孩子是真的完全没有感情的,所以等到以后各自长大了出息了,就真的是没有什么关系了。
这点跟沈敬博是完全不同的,沈敬博虽然也是在学堂里头好些年了,而且是从很小的时候就被老沈头给送到了学堂去了,就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认真念过书。
到现在也就是勉强认识几个字罢了,那些个书上的道理他根本就不懂,在沈家老宅也根本就没有人可以跟他说,当然说了他也是不会听的。
所以这么多年哪怕是一直被老沈头花钱供着在学堂念书,但是他竟然就真的什么都没有学会,只顾着把心思放在了吃喝上头,
每天就是想着怎么能够比别人吃得更好一些,或者是想着最好是全家人都不吃不喝,只给他赚钱就好,然后把所有的东西都是给了他的。
就是每天脑子里头都是这些东西,又哪里能够学到书本上头的道理呢,眼界就那么狭窄地局限在了吃喝上头,又怎么能够看到外头的东西呢。
所以才说不管是现在已经分家出去的三房,还是虽然没有分家呢,但是却是从很早以前就不把沈敬博放在眼里头的二房,真的是完全都看不上沈敬博的。
因为沈敬博在他们的眼里头,就是一个特别蠢的人,却偏偏不知道自己有多愚蠢,还以为是自己厉害,整天在众人面前耀武扬威。
岂不知所有人都是自动忽略了他了,才不会去理会沈敬博到底是在做什么,他就这样自我感觉良好吧,在他就只会着眼于一些吃喝的小事儿上头的时候,在他整天自己不肯努力还想着要占了人家的便宜的时候,别的人都是在用功的。
真的是在为了自己的前程好好做一切的事儿的,长辈们就是想着怎么把日子给过好了,这样就可以多赚钱,将来可以供着孩子们好好念书的,再不用看着老沈头的脸色,还要担心是不是哪天老沈头一个不高兴,孩子们就连书都不能念了。
而孩子们也都是懂得爹娘的辛苦,知道在这样的年纪该做什么事儿,知道珍惜自己现在念书的机会,好好念书将来出息了,才是对爹娘最大的回报。
所以说这样的关系这样的事儿才是最为正常的,每个人都在为了家里头更好的日子而努力,而不是像是沈敬博和老沈头一样,就只是会盯着旁人的东西,然后算计来算计去的。
其实现在不管是三房还是二房,都不是那种好欺负的人,所以不管是老沈头还是沈敬博,他们哪怕是再有什么念头,也都是没有用的,是绝对不会叫他们占了便宜去的。
而在他们自己不肯做事儿的时候,三房众人早就是踏踏实实地好好为了自己家的日子而努力,并且将日子过得真的是越来越好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聪明人很多
二房夫妇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是肯定不会将沈敬博放在眼里头的,从前就是这样,现在看着沈敬博越来越能乱花钱,老沈头也越来越糊涂,更是要开始为了自己家做打算了。
而二房夫妇一旦有了想要分家的念头,沈家老宅就真的是没有人可以干活儿了,想当初那是有多少勤快的人在的。
不说别的人,就说沈家三房的沈承厚李氏夫妇两个,真的就是可以一个人当做两个人的,每次干活儿都是做得最多的,这个可不是他们自己说,而是就连村里头的人都是看见的,也全都是承认的。
再有就是不在沈家老宅过日子的沈承安还有沈惠君她们,也都是特别勤快的,并不会因为是沈家最小的儿子女儿就懒惰,这点都不知道要比沈敬博要强出去多少了。
可是这些个家里头主要干活儿的人,在三房分家出去之后不久,就都跟着跟着很快就走了。
现在不管是已经成亲的沈惠君和赵源,还是暂时还不想要成亲的沈承安,都跟着三房一起做得特别好,早就不是从前在沈家老宅的样子了。
之前在沈家老宅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机会出去长长见识,就是在家里头跟着干活儿,而且因为老沈头的缘故,整个家里头的气氛都是不怎么好的。
其实他们都是性子很好而且也特别聪明的人,若是给他们机会的话,就一定是可以做得比从前要好很多的。
不过就是因为老沈头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孩子们的前程,他这么多年眼里头就只有沈敬博这么个人,明知道他都十几年了也没有念出来,却还是供着他。
甚至是为了他都要去算计沈惠君的亲事了,这个才是让沈惠君和沈承安都最为不能够忍受的。
因为要是老沈头只是偏心也就罢了,他毕竟是年纪大了,就算是糊涂一些,也是没有人会跟他计较的,但是像是老沈头这样,竟然就为了沈敬博念书的事儿,就连女儿的亲事都不管了。
这样的人实在没法让人与他之间还有亲情在,因为他表现得就是很冷漠的,不说别的,这事儿就让沈惠君和沈承安彻底看清楚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们就下定决心从沈家老宅搬出去了,这个倒是也谈不上什么分家不分家的了。
因为沈惠君是女儿,嫁出去了之后自然就不需要再理会老沈头了,她本来是个孝顺的,若是老沈头不做得那么过分的话,她一定会嫁出去之后也很孝顺的,只看她现在对着张氏是什么样儿就知道了。
可是对老沈头,从他坚持要把沈惠君给嫁到那样的人家开始,从沈惠君求她都不心软开始,从他只顾着沈敬博开始,沈惠君就再也不会跟他有从前一样的感情了。
好在的是,当沈惠君被老沈头逼着要嫁给那样的人的时候,有三房有沈承安等人都是站在她这一边儿的,可以为了她考虑,为了她谋划着。
这样一来,才会看到沈惠君就算是有个那样的爹,但是到底还是有人疼着的,最后也没有说嫁给不好的人,还是跟赵源成了亲,并且可以小夫妻俩好好过日子的。
沈惠君本来就是性子好又聪明的,赵源更是从一开始的时候就跟三房很是投缘,这小夫妻来跟老沈头关系闹成那样,赵源那头也没有什么亲人了,俩人当时投奔三房,是对他们来说最好的选择了。
而事实证明也是如此,三房待人很是厚道,再加上跟沈惠君赵源的感情都是很好的,家里头的生意更是越来越好,有自己人帮着打理,就真的放心不少了。
赵源本来也是有本事的,甚至沈惠君从前没有打理过这些,但是也都能很快学会,不管是厨艺还是别的,都在沈家三房跟着学到了不少。
只不过她在有孕了之后,家里头就不怎么让她操心了,顶多就是让她里里外外转转,但是一定还是要多注意身体的。
但是他们从单独打理镇上的铺子,到现在在县里头的酒楼跟着学习,其实真的也是进步不少了。
这也是七夕等人早就想过的,他们跟沈惠君和赵源的感情好,又深知等家里头的生意越来越大之后,就需要更多家里人帮着打理。
因为到时候光是大酒楼就不只是一个了,总不能全都是让沈承厚林启年管着吧,就是七夕也没有那么多的功夫天天看着酒楼生意。
她要在意的事儿太多了,家里头的酒楼,暖房还有田庄,甚至是敬文等人的学业,都是需要她考虑的。
正是因为她有特别之处,所以哪怕是在家里人没有想到的时候,她都要想在前头,帮着把什么都打算好。
当初家里人是在她的建议下分家出来的,虽然那时候她就对赚钱是有了把握的,觉得是一定可以赚到钱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的,但是她从来都不是自负的人,不管是做什么都还是要稳扎稳打的。
这是因为家里人对她来说很是重要,既然是在她的建议下分家出来了,那么她就想要让家里人可以一直都是都是过着好日子的。
所以对于以后的事儿,七夕都是走一步看很多步的,也所以觉得家里人都要厉害起来,将来最好是都可以独当一面,这样到时候就算是家里头的生意越做越大,也都是有足够的人手可以来打理了。
当然不只是沈惠君和赵源,这两个是因为一开始的时候有跟老沈头的争执,再加上赵源原本就是在酒楼里头做过的,是在这上头也算是有不少的经验的,所以肯定可以过来的。
还有沈承安更是,沈承安本来就是年纪比较小的,但是他性子好而且脑子好,再加上也不是那等迂腐固执的人,而且还是特别看重感情心思也正的人,只看在沈惠君的事儿上头他的态度就知道了。
对于七夕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聪明的人太多了,可是要是心思不正的话,这样的人就算是现在用了,以后也肯定是要有问题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心思一定要正
再加上沈家三房那真的都是老实人,而且都是性子特别好的,所以家里头来做事儿的人,聪明可以,别的什么都可以,但是有一点七夕很是坚持,那就是心思一定要正。
而沈承安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再加上他跟三房的亲戚关系,又是感情很深的,且现在还年纪不大,学什么都是特别快的。
事实上要不是他自己不大想去学堂了,而是对做生意感兴趣,七夕在自己家分家出来有了钱之后,都想要送她小叔也去学堂念书的。
不过不去也没什么,沈承安是认识字的,再加上家里头那么多上学的孩子,还有七夕在家里辅导小石头和晓白两个,连着沈承安等人也都开始跟着识字。
读书真的会让人改变不少的,七夕也不是说指望着小叔或者是爹娘将来要考取状元之类的,就是要让他们多识字,将来在很多事儿上头都是可以有眼界,不至于叫人糊弄了去的。
毕竟他们家里头的生意是一定会越来越好的,跟生意一起的,人也是要不断地进步才是的。
好在不管是沈承安,还是沈承厚李氏夫妇,对七夕的提议都是很赞同的,他们也都是愿意有提高的人,念书识字是好事儿,这点看他们一直都坚持要供着孩子们去念书就知道了。
所以在敬文等人去学堂念书的时候,家里头人有空的时候都会跟着识字的,当然因为家里头生意很忙的缘故,他们每天也抽不出多少时间来学习的。
但是这个更重要的是一个态度问题,再有就是要坚持,哪怕就是一天只学两个字,一年下来也都是可以不少的了,累积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而在学会了之后,是真的可以感觉到变化的,再加上他们在家里头开门做生意两年间,通过跟人打交道等等,是真的有了很大的变化的。
这些都是如果继续留在沈家老宅肯定是感受不到的,所以沈惠君赵源沈承安等人,对现在的日子都是很满意的。
他们是真的不愿意再回去过沈家老宅那样的日子,每天就是看着老沈头偏心沈敬博,看着沈敬博天天算计着老沈头的那点儿钱,似乎沈家老宅的人多吃一口饭都是不应该的,因为他觉得那些钱都是他的,自然是不能够给旁人来花的。
只不过是从前没有想到过还可以分家出来,再加上老沈头过去那么多年都是一直那么偏心的,所以大家伙儿也就都没有说什么了。
但是现在他们都离开了沈家老宅了,两年的时间是可以改变很多东西的,现在他们有自己愿意做的事儿,每天一起都觉得可以做得更好,早就不是在沈家老宅那样混日子的样子了。
当然这些像是老沈头等人是绝对不会了解的,他们早就心思偏了,是跟这些人不同的了,他们的眼光全都放在看着沈家老宅的那点儿家底上头,好像是谁都在打他们的主意一样。
岂不知别的人就不说了,就说三房还有沈惠君和沈承安,真的是完全都不会在意老沈头的那些钱的。
要不然当初三房也不会直接就把分家时候得到的地又给还回去了,当然七夕可不会那么傻,直接就白白给了老沈头的。
当初那地给回去的时候,她就是签了契约的,就是知道老沈头这人是个贪得无厌的,将来看着沈家三房的日子过得好,是一定会想着要来占了便宜的。
而七夕绝对不会把自己家人挣来的东西给老沈头的,只是老沈头是长辈,有个孝字在那里摆着,所以她就用这几亩地签了契约。
当然签的时候老沈头是不愿意的,但是有些事儿可是由不得他的,所以七夕现在手里头握着那契约,老沈头就算是再想要来占了便宜也都是没用的,只能是自己胡乱地蹦跶罢了。
不过这也可以看到,他们是真的完全没有把老沈头的那点儿东西放在眼里头的,当初分家的时候,只不过是觉得该有的得有,毕竟那都是沈承厚和李氏出力赚来的,所以才会要了那些地了。
其实在七夕的眼里头,这些她是完全都不在意的,当时分家的时候,她就是有信心可以领着家人一起赚到钱,所以才不想要在沈家老宅委屈自己的。
想想在还没分家的时候,她一个菜谱就可以赚到不少钱,所以老沈头那点儿钱又算得了什么呢,她完全都不看在眼里头,觉得自己以后是可以赚到比他更多的钱的。
到那个时候,再想要去供着敬文敬晟,甚至是以后小石头也去学堂念书,都是很轻松的事情,而且是完全不必在意老沈头的看法的。
这些自然都是没有跟老沈头提过的,分家之前是不会让他知道,七夕只是默默地为了分家以后自己家的日子做了准备。
而等到分出来自己过了之后,就更是不用搭理老沈头了,他们自己家分出来之后的才叫过日子呢,对比从前在沈家老宅一直被欺负,现在三房的人,谁都不会同意再回去沈家老宅,甚至是就连跟他们有任何的联系都不想要有的。
当然他们也是有底气可以做到不理会老沈头的那些个家底,因为是真的看不上的,老沈头和沈敬博把自己的钱看得比什么都要重要,觉得谁都是要来算计他们的,是要去花了他们的钱的。
却是不知道,他们那些钱放到三房来,连开个大酒楼都不够,而现在三房的生意这样红火,已经是开始想着要以后去府城继续开酒楼了。
而且他们家不只是有酒楼的生意啊,他们还有赚钱很多的暖房和田庄,这个也都是无可替代的,其实三房的所有来钱的营生,算起来跟别人一比,都是无可替代的。
因为七夕想要给家里头赚钱,别人都有的他们再来弄,自然就不那么容易了,所有从一开始在做这些打算的时候,她就已经是决定了要跟别人家不一样了。
酒楼的生意就是如此,正是因为从装修到服务再到菜式都是不同的,而且是真的特别好的,所有生意才会这样的红火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人跟人不同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沈家三房的人又怎么会将老沈头的那点儿家底看在眼里头呢?
当然其实从前还在沈家老宅的时候,他们也都是没有看着老沈头的东西的,那时候只是想着可以让孩子念书就可以了。
而送孩子去念书的钱,也都是他们夫妇很是辛苦跟着干活儿赚来的,并不算是想着老沈头的家底。
至于说老沈头偏心沈敬博,他们其实并不在意,也没有想过要去争什么,只是想着不要太委屈他们的孩子就是了。
可是老沈头实在是偏心到了极点了,竟然是连敬文敬晟念书都是不允许的,所以让沈承厚和李氏这样老实的人,都忍受不了了。
而他们分家出来之后,自己的日子是过得很好的,不要说送敬文敬晟重新回到学堂,就是想要开酒楼都是很快就开了的,这样的日子肯定是比沈家老宅好太多了。
所以他们是真的不会去想着老沈头的那点儿钱,反倒是老沈头,还以为可以像是从前一样欺负三房的人,看着人家的日子过得好了,就想着是要去占了便宜的。
当然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有七夕在,从想到要分家的时候就已经是想得很清楚了,分家出来就真正是自己的日子了,到时候跟老沈头再没有牵扯。
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会去想着老沈头的东西,而老沈头也绝对不要想着要拿了他们的东西的,对于七夕来说,这东西是沈家三房自己的东西,是他们自己家分家出来慢慢赚来的。
想到当时冬天那么冷的时候,他们却是起早贪黑地卖饺子做生意,就因为分家出来的时候家里头什么都没有,要是想要吃饱饭,想要供着敬文敬晟去学堂,就必须得在村里头人都开始猫冬的时候多干活儿。
所以现在他们家里头的东西,真的都是凭着自己的本事赚来的,都是他们自己家的东西,跟任何人都是没有关系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老沈头要是想要占了他们家的便宜,沈家三房的任何人都是不愿意的。
其实并不是三房太过看重钱,若是老沈头是个好的,其实并不需要他多好,哪怕是个正常的长辈,在三房的日子过得好了之后,肯定是不会对老人不孝顺的。
他们甚至是连之前没怎么来往的二房的孩子现在也都在照顾着,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跟二房要回报,或者是去算计什么。
但是其实就是二房自己看到三房照顾他们家孩子给的那些个东西,也都是觉得惊讶的,因为那些东西加起来真的是不少钱的。
给孩子们做过新衣裳,给布置了房间,休息和念书都有很好的环境,去了学堂也是时不时会送去笔墨纸砚,还有平时的吃食,当真是跟敬文敬晟一样地照顾着了。
所以这就看出来,三房并不是说家里头有钱了之后就完全是看不上别人了,他们也不会做出那样的事儿。
包括现在跟沈承安还有沈惠君赵源的关系这样好,还有对张氏的孝顺,这都是可以看出来三房是很重情义的人的。
而他们之所以现在跟老沈头是这样不来往的状态,真的全都是因为老沈头实在是个特别自私又贪婪的人。
从前就只顾着自己的私心,不管三房在沈家老宅的时候做了多少,而只是看着沈敬博,却是对三房看都不看,甚至是想着三房要是只给他干活儿就好了,最好是连饭都不吃的。
到了现在依旧是本性如此,甚至在三房都分家出去了之后,还在想着人家的东西,这就是真的完全都不要脸面了。
再加上他不只是对三房无情,对沈惠君沈承安也都是这样的,可以说除了他认定将来要供着沈敬博出息,当然从这事儿也看出来他确实是没有什么眼光的,而且是越来越糊涂了,除了沈敬博之外,他是真的看不到什么的。
所以沈家三房的人现在完全不愿意搭理老沈头,那也都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样的人就根本不应该去搭理的。
当然他们也是这样做的,也好在他们自己是有本事的,要不然就冲着老沈头那个不讲理的样子,说不定就是要倚老卖老了。
而七夕对老沈头的性子是很了解的,所以早就在他想要占了便宜的时候,提前弄到了契约在手里头的,有了这个,老沈头就算是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这个是讲理的时候用的,但是很显然老沈头和沈敬博都不是那讲理的人,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打算用耍赖的方式来从三房弄走东西的。
只不过三房自己厉害,如今就连沈承厚和李氏也都是不会由着老沈头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更何况是还有七夕和云朵两个在,是怎么着都不会让他们占了便宜去的。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心思都在自己家里头的事儿上,所以会完全不去跟老沈头有牵扯。
在老沈头和沈敬博无耻地来招惹的时候,其实都不用沈承厚和李氏做什么,有七夕和云朵两个丫头在,很多时候就已经是可以打发他们了。
因为比起来沈承厚和李氏,七夕对老沈头和沈敬博可是完全没有感情的,不但是没有感情,想到他们做过的那些事儿,还非常厌恶他们。
所以七夕从一开始分家的时候就已经是决定了,以后再不跟他们来往,若是他们还不识好歹的话,那么就别怪七夕肯定是要收拾他们了的。
一开始的时候,无论是老沈头还是沈敬博,真的都是没有把三房众人给看在眼里头的,因为过去那么多年,他们真的是欺负三房欺负习惯了的。
所以哪怕是三房已经是分家出去了,是当着里正的面儿分的家,有分家文书在的,不管说到了哪里,三房都是可以自己过自己的日子的。
但是老沈头依旧是觉得自己是可以随便地来要三房的东西的,他就是一直都是这样自以为是的,过去那么多年都是这样,不只是他这样想的,就连沈敬博也都是如此想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三房日子好
他在老沈头的偏心下,从前在沈家老宅已经是威风习惯了,觉得沈家老宅的所有人那都是要看着他的脸色过日子的。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沈家老宅的所有的好东西,都是应该要给他的,他都习惯了,从来不管是吃的用的还是什么,都是要给他的。
甚至就连沈家老宅的那些个家底,他也是默认了那以后都是他的了,包括所有人一起干活儿赚来的东西,沈敬博就是觉得别人都是没有权利去分去花用的,都是要给他留着的才是。
而在沈家三房分家出去了之后,他依旧还是觉得自己完全是不用跟从前有区别的,他以为分家也不过就是个名头上头的东西,以后不管是沈家三房的任何东西,都还是应该要给他的。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他是根本就没有看上三房的,虽然老沈头是想着要让三房留在家里头给沈家老宅干活儿,但是沈敬博从来都不管家里头干活儿的事儿,他甚至都不知道三房是出力最多的。
所以当时分家的时候,他最来气的是三房分走了的几亩地,在沈敬博看来,沈家老宅所有的地都是他的,只有他可以有。
到时候这些沈家的人,都是要给他干活儿的,他可以给他们一口饭吃,但是别的就完全不要想了,什么都不会分给别人的。
所以其实说起来,也就是现在是老沈头当家,而且他还不敢真的将所有人都给得罪了,这才让二房的孩子也还可以念书的。
要是真的轮到了沈敬博当家的时候,只怕这些人就连现在的这些东西都是没有的,因为沈敬博是真的完全什么都不懂得的,他被老沈头给惯的,就只是知道要伸手要钱,还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是当成自己的。
他甚至是都不如老沈头年轻的时候还算是有本事,至少是可以把这么多人都养活了,甚至还能够攒下来家底,当然老沈头最为对不起的就是三房的了,这么多年从来都是苛待三房的。
而沈敬博,他从小的时候就是被老沈头偏心的,也没有吃过苦,甚至是连家里头的任何活儿都是没有做过的,真的是虽然是长在乡下,但是过着的也是比城里头的少爷不差多少了。
因为那些个城里头的少爷,虽然是家里头肯定是比沈家老宅要有钱的,但是他们被家里头管着,是很严格地督促着要他们上进的。
平日里头不管是学文还是学武,总之是一定要有出息才是的,这些人自己也是有这个责任感的,既然是享受了家里头给带来的好处,那么就要让自己变得厉害,将来也可以给家里头带来好处的。
所以这才是相辅相成的,从这上头来说,沈敬博竟然是比他们还要悠闲了,因为沈敬博只是吃用最好的,却是连最基本的念书都是不愿意的。
当然这个只是暂时看来,而且是他自己觉得自己这样是好的,可是不管是在外人看来,还是从长远看来,沈敬博这样都是不好的。
小时候就不肯念书,长大了之后还越来越懒,性子也是窝囊自私的,现在所有人都是知道沈敬博就是个窝囊废的,这样的人到底是有什么用,怎么老沈头就糊涂了非得要供着他呢,实在是叫人想不通的。
不过这些事儿,老沈头和沈敬博自己都不去想,别人自然也就不会去说什么的,更何况就算是说了,看着老沈头和沈敬博的那个样子,也是绝对听不进去的。
老沈头是早就习惯了当沈家老宅的一家之主,所有的沈家人在他的眼里头,都是要听他的,他就是家里头唯一一个说话有权利的人。
所以他觉得他做出来的决定就是最为正确的,哪怕是有人觉得是错了,甚至是他自己都开始觉得好像是有些不对的,但是他也肯定是不会承认的。
因为他觉得那是丢脸的表现,既然他是一家之主,那么就算是他错了也肯定是对的,所以老沈头在这上头是无比固执的。
他不但是不肯承认自己错了,甚至是还要求别人也都跟着一起承认他是对的,全都是要按着他的要求去做的。
就像是他明明看见了沈敬博念书什么都不是,在沈家老宅的所有的孩子中,沈敬博是念书最不好的。
别的孩子都是可以凭着自己的本事考进去县里头最好的学堂的,唯有沈敬博,竟然是连最基本的都没有学会,更别提通过考试了,他就是只能够让同样很是虚荣的老沈头,为了他花钱把他送去县里头念书了。
可是就算是这样,老沈头到了现在都还是不肯承认沈敬博是没用的,他还是会为了他的前程去做很多事儿,包括甚至要利用沈惠君的亲事。
要知道那可是他的亲生女儿啊,女孩儿家成亲是一辈子的大事儿,亲爹不说帮着找到个好人家,竟然就为了沈敬博一个念书的机会,就要利用了沈惠君的亲事。
这样的事儿说出来只怕很多人都是不敢相信的,可是老沈头他就是这样做的,甚至是从来都不会觉得自己是错了的。
当然沈惠君也不是傻的,虽然一开始的时候觉得她爹竟然是能够做出来这样的事儿,让她真的是很难受的,但是她也不会说就这样什么都由着她爹了。
这是个有主见的姑娘,那是她自己一辈子的大事儿,就算是没有人帮着,她都是要为了自己好好争取的。
更别提还有哥哥嫂子们帮着,沈惠君觉得的对她爹真的是仁至义尽了,所以后头跟赵源成亲了之后,就完全不跟老沈头来往了。
因为这样想要把她卖了,只为了换取侄子念书机会的爹,她根本就是不想要的,从离开了沈家老宅开始,她就要过自己的日子了,再不想要跟老沈头有牵扯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她够坚决的缘故,沈惠君的性子原本就是爽朗大方的,人又很是聪明,从前在沈家老宅的时候,看着老沈头那么苛待三房,她也没有说因此就疏远三房,相反一直都是很照顾三房一家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老沈头要算计她的时候,三房都是愿意帮着她的,一定不会叫她在亲事上被人给算计了,她这样的好姑娘,自然是是要过好日子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打交道
沈敬博更是,只觉得不管是到了什么时候,所有人都是要听他的,岂不知所有人都没把他给放在眼里头的。
当然也就是他自己的目光短浅,所以才一直都是在盯着自己的那点儿的东西的,这还都是他自己觉得是他的,其实根本就没有一点儿是他赚来的。
但是他就是可以厚着脸皮地把这些东西都是当成他自己的,甚至还一副很是防备着别人的样子,根本就看不出来,像是三房这样的人家,是完全看不上他那点儿东西的。
可是在沈敬博这样的人眼里头,觉得所有人都是在觊觎着他的东西的,当然是因为他觉得沈家老宅的一切东西都是他的,甚至是老沈头,他都觉得以后也没有权利支配这些东西的,只有他可以。
虽然这里头没有他赚来的,可是真的是被老沈头给惯得完全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所以说像是沈敬博这样的人,是真的让人完全都不想要搭理的。
但是他自己就是看不透啊,还总是小心地看着别的人,就好像是每个人都是等着抢他的东西一样。
其实看看三房自从分家出去之后,就完全是不想要跟沈家老宅有任何的的联系了,人家现在的日子过得那么好了,哪里有空来搭理他呢。
反倒是沈敬博和老沈头,一看到三房有的东西,立刻就开始觉得羡慕嫉妒了,同时还很是不要脸地觉得那东西也是应该要分给他们的。
所以在三房已经有了分家文书,完全不用搭理他们的时候,老沈头和沈敬博还在整天琢磨着,要怎么着从三房那里拿到东西的。
甚至是最开始的时候,老沈头都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在他看来,三房就算是分出去了之后又如何呢,老沈头那可是在沈家老宅过去那么多年都是独自说了算的。
就连着张氏过去也都是听他的,剩下的都是晚辈,自然是在他面前没有说话的份儿了,哪怕这些儿子都长大了成家立业了,而且在沈家老宅干活儿也都是很多的。
但是因为老沈头的专断独行,让他们即便是年纪都挺大了,却也还是根本就没有当家的权利,只要是在沈家老宅一天,就什么都是要听着老沈头的。
所以在三房分家出去之前,沈家的这些人,虽然也都是识字的,其实比起来别的不认识字的人已经是强多了,但是因为老沈头的缘故,没有当家做主的机会,也没有什么出去见识见识的机会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自然就什么都是由着老沈头说了算的,要知道老沈头那时候才是唯一一个在外头做过事儿的,所以他一向都是自诩比旁人有见识的。
正是因为过去那么多年他都是在沈家老宅说了算的,也觉得自己比沈家所有人,甚至是比村里头所有人都是更为有眼光的,所以他根本就不能够允许旁人觉得他的选择是不对的。
就好比说在沈敬博这件事儿上头,从沈敬博很小的时候,他就表示要重视这个孙子,在沈敬博可以念书了的时候就送去了学堂,并且跟村里头说,以后沈家就是要靠着沈敬博才是可以出息的。
当时村里头人也有打趣说,家里头不是后来还有了更多的孙子吗,看着一个个也都是特别聪明的,而且沈家老宅那时候看着就是可以送孩子们都是去念书的,老沈头也可以指望着他们出息啊。
结果老沈头当时就摇头了,特别自信地说,沈敬博是他的长孙,是他一开始就看重的,将来这些个孩子肯定都是不如沈敬博有出息的,所以他就看着沈敬博了。
村里头的人听了还以为他是说笑的,毕竟就算是再怎么看重沈敬博,那别的孙子也都是亲孙子啊。
再说了,那时候孩子们都还小呢,哪里看得出来哪个会更有出息呢,要是以后沈敬博念书不好,别的孩子却是特别聪明,难不成老沈头还要一直坚持看重沈敬博吗?
那时候大家伙儿都是当成在说笑的额,所以说过了也就都忘了。
却是根本就没有想到,老沈头这人会固执到那样的程度,在看到沈敬博明显就不是念书的料子,甚至本人还特别愚蠢懒惰的时候,竟然还是固执己见,根本就不去管沈敬博就是个没用的窝囊废,只在他的身上花钱。
甚至还为了沈敬博不被衬托得那么没用,竟然还让念书特别好的敬文敬晟退学了,这个当时村里头人知道的时候,都是特别惊讶的,因为谁都没有想到老沈头是会这样做的。
在他们看来,像是沈家老宅这样,能够供得起孩子们念书的,就已经是很让人羡慕了,而后头又有像是敬文这样念书好的孩子,更是让他们觉得,这真的是可以指望着孩子以后考取功名了了。
结果没有想到,老沈头就因为自己的固执,就因为是想要证明自己的眼光,竟然是可以放着沈敬文这样念书好的孩子不供着,反倒是一直把钱都花在了根本就没用的沈敬博的身上。
这让村里头人怎么都看不懂,当然这都是沈家老宅自己的事儿,别人肯定是只能够看看却是不能说什么的,再加上沈家老宅就是老沈头说了算的,所以肯定是完全没有法子的。
只不过在村里头,老沈头给人的印象也跟他自以为的不一样了,他觉得他这样做,是可以维持他在村里头人心里头那个有眼光的形象的,而且也证明了沈家老宅一切都是听他的,他就是最为厉害的。
岂不知看着他这样不供着沈敬文这样念书好的孩子,却是让村里头人都觉得他脑子糊涂的,而且不只是糊涂了,简直就是还不知所谓。
到了后头,老沈头对三房是更加不好,而这些看在村里头人的眼里,除了觉得他糊涂之外,还有个不近人情。
所以真的是很少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了,想着就连三房那样好的人家,在沈家老宅是多勤快啊,简直就是什么活儿都是做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进步很快
而且一直都是很听老沈头的话的,都是老沈头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可是就是这样的人家,老沈头却是还根本就不肯看到他们的好,对他们那样的态度真的是让村里头别的人都是看不过去了。
再想想老沈头对自己家的人都是那样的态度,对村里头别的人又能够怎么样呢,再说了,就算是那时候沈家老宅算是村里头日子过的还不错的,可那也是他们自己家的事儿罢了。
也就是说就算是老沈头有再多的东西,也是不可能给他们的,既然这样,他们又看老沈头有很多都是不顺眼的,所以自然就是懒得搭理他们了。
只是老沈头和沈敬博一样,一向都是自视甚高的,甚至很多时候都是看不清楚自己的,所以明明是村里头人都开始疏远他们了,觉得他们这样的人是不可交的,可是他还是像是从前一样总是洋洋得意的。
这祖孙俩性子上头还真是有不少一样的地方呢,都是越来越让人看不上。
尤其是后头三房分家出去之后,就连沈惠君和沈承安都跟老沈头不来往了,再加上村里人都知道他们跟沈家老宅之间的事儿,自然就更是觉得老沈头不对了。
这其中还有个里正的原因在,里正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因为七夕有心去结识了,这才后头主动帮着说话的。
但是其实能够在村里头那么有威望,说明里正处事还是挺公道的,所以像是里正这样的人,自然是看老沈头那么跋扈和偏颇的做法不顺眼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当初在三房分家的时候,其实真的不用七夕做太多,里正就是可以站在他们这一边儿的,那是因为老沈头的做法,放到谁那里都是说不过去的。
而里正在村子里头,本来就是要维持公正的,若是看到这样的事儿都不管的话,以后还怎么服众呢?
再有就是,老沈头的态度也实在是太过嚣张了些了,就算是沈家老宅在村子里头的日子还是可以的,但是里正又不靠着他过日子,而老沈头也从来没有给村里头跟村里人任何的帮助,都不如别的日子过得好的人家,对村里头的一些个孤寡是会帮忙的。
所以几方面的原因加起来,里正就真的是必须在那个时候站在三房这一边儿了,不只是里正,包括村里头几个能够有资格说话的老人,都是一样的态度的。
而老沈头一开始自然是不愿意的,他在沈家老宅说了算习惯了,在村里头行事也是很跋扈的,所以才会叫人看不上的。
但是他也知道不能够得罪了里正,尤其是当时村里头人简直就是全都对他的做法觉得不满,所以那时候说着的话,若是他真的不听里正的,怕是要全村人都要说他的不是了。
所以老沈头就算是当时很是不愿意,但是确实是什么都没有敢说的,当然他也不可能会给三房太多东西的。
是以当时分家的时候,就是里正做主给了几亩地,这还是村里头出面才给了的,要是只是有老沈头说了算的话,就连这个都是不会给的呢。
只不过这地很快就都还给了老沈头了,当然七夕是留了文书在自己手里头的,所以说三房是真的就根本就不在意老沈头的那点儿东西的。
也就是老沈头和沈敬博实在是太过眼皮子浅了,所以才会总是觉得自己的东西都是特别好的,谁都是在看着他们的东西的额。
岂不知现在就算是沈家老宅的所有的东西加起来,都买不下来沈家三房的一个酒楼,更别提三房还有别的不少东西了。
人家三房全家大小一起,现在都在好好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儿,几个在学堂念书的孩子,都是特别用功的,先生也夸他们都是勤奋的,以后肯定是会有出息的。
而沈承厚和李氏等人,在家里头做生意了之后,也都是有了很大的变化的,是跟着马上就都学会了很多东西的,如今打理自己家的生意很是得心应手,哪里有功夫去搭理三房呢。
就连沈承安和赵源,现在也都在沈家三房做得很好,他们本来就是对这个有兴趣的,再加上都是很年轻的。
在沈家三房可以跟着林启年等人学到不少东西,而且他们都是很聪明的,三房也跟他们感情好,愿意给他们很多的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所以现在的日子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每天都觉得特别有奔头的。
就连有身孕的沈惠君,也是每天都是乐呵呵的,她这些日子跟着三房一起,也真的是懂了很多东西的。
若不是现在被三房一家要求来县里头养胎的话,她就是跟着赵源一起留在镇上,那也是可以当好一个老板娘的。
要知道沈惠君本来就是很聪明又有主见的女子,从前在沈家老宅的时候就看出来了,要不然遇上老沈头那样的爹,若是个胆子小没有主见的,估计就真的是由着老沈头怎么给安排就怎么算了。
可是沈惠君才不会如此,第一次她是真的觉得既然是老沈头生了她了,那就跟他两清吧,这才答应了的。
可是在后面真的是喜欢上了赵源,并且是有三房和沈承安一起帮忙的时候,她就有勇气去反抗老沈头的专断独行。
因为她后面也是真的看清楚了,老沈头既然是会做出来那样的事儿来,那就是根本就不在意她这个亲生女儿以后过得好不好。
而她在第一次答应老沈头的时候,就算是把老沈头的恩情都还完了,从此以后,她就是嫁出去过自己的日子了。
所以才说沈惠君是个有主见的姑娘,而赵源也是个有本事又肯上进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两个人都是心性好的。
所以他们才会跟三房的人感情这么好,在成亲了之后,直接就过来沈家三房帮忙了,现在他们夫妇俩都是进步很大。
等到沈惠君生了孩子以后,赵源也跟着学了更多,而三房以后肯定还是要开更多的酒楼的,相信他们夫妇以后一定是可以独当一面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算计孩子亲事
这可比他们留在沈家老宅要强太多了,当然沈惠君是要嫁出去的,她也不会留在沈家老宅,只是说当时老沈头的做法,让她是真的觉得有这个爹跟没有是一样的。
好在沈惠君也不是那种软弱的性子,知道在遇到这些事儿的时候是要怎么做的,所以才能够坚持着不让老沈头和沈敬博得逞。
而在沈敬博和老沈头的眼里头,亲情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们根本就不觉得是自己过分,只觉得是老沈头给沈敬博谋划的事情没有办成,心里头还在埋怨沈惠君不懂事儿呢。
当然依照老沈头那铁石心肠,看到沈惠君在他发火之后还没有要同意的意思,就已经是彻底不把沈惠君当成他的女儿了。
在他看来,沈惠君就应该是什么都要听他的,哪里管什么她这亲事到底是不是以后会日子过得好呢,他就只看到了有机会可以让沈敬博去县里头念书,别的才不是他在意的呢。
所以老沈头在沈惠君成亲的时候,算是彻底地跟沈惠君没有关系了,因为这是他的亲生女儿,他在女儿的亲事上头用了手段,不但不觉得有愧,反倒是怪女儿没有听他的。
结果在沈惠君成亲的时候,他就什么都不管,当然沈惠君这时候也什么都想清楚了,在一开始的伤心之后,是彻底想开了。
既然老沈头心里头完全没有把她当做女儿,她也就不去在意了,还有三哥三嫂小哥,现如今还有赵源对她好,她身边这么多真心对她好的亲人,她为何一定要因为老沈头就不肯好好过日子了呢?
沈惠君是绝对不会做出来这样的事儿的,她分得清楚谁对自己好,既然还有这么多她在意的亲人都是在身边的,老沈头又已经是完全不在意她这个女儿了,那么她就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就是了。
好在那时候三房也是分家出来了,有自己的生意可以做,而赵源也是之前有过这方面的经验的,所以能够在沈家三房帮忙。
也就是所这些人都是有自己的营生的,并不会像是老沈头所想的那样,好像是离开了沈家老宅,就要都吃不上饭了一样。
其实当然不会这样的,因为要分家出去的这些人,还有不想要跟老沈头再有关系的这些人,说起来全都是沈家老宅当初最勤快的。
过去那么多年,沈家老宅的活计,做得最多最好的就是沈承厚和李氏了,再有就是沈承安和沈惠君也都是很勤快的,在家里头哪怕是老沈头一直苛待三房,他们也是看到了什么活儿都是跟着一起做的。
只不过像是老沈头这样的人,根本就是糊涂到了没法改变的程度了,所以他哪里看得到这些才是对沈家老宅真正有用的人呢。
老沈头眼里头根本就看不到这些人的优点,在他看来,这些人就只要听他的干活儿就是了,在他说话的时候只听,根本就不用管这些人是不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从前对待三房一家是这样,现在对待沈惠君也是这样,而看到这一切的沈承安,觉得以后老沈头对他肯定也是这样的。
因为他们这些人其实在老沈头的眼里头是没有区别的,都是不重要的人,自然是可以随便拿来换了他想要的东西的。
只不过不管是沈惠君还是沈承安,都不是那等任由别人怎么做的,他们脑子聪明也有主见,自然是会为了自己争取的。
所以在老沈头完全不在意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不愿意留在沈家老宅,继续做了那么多的事儿,结果却是什么都得不到,而且还不只是如此,就看着老沈头的做法,哪里是不肯给他们该有的东西呢,简直就是想要把他们都卖了还钱,然后拿来给老沈头用的。
这样的人让他们觉得沈家老宅根本就不是一个家了,而老沈头显然也是没有把他们当做家人的,所以他们就选择离开沈家老宅。
既然老沈头在他们拒绝不合理的要求的时候,会做出那样的反应,那么他们也就不必再跟老沈头有任何的想法了,因为很显然老沈头是根本就不在意那些个亲情的,他就是只要能够给沈敬博好处,别的人是完全都可以不管的。
所以沈惠君和沈承安也都想通了,正好还有三房可以收留他们,也就是说他们即便是不愿意屈服于老沈头,那也是没事儿的,因为三房那时候都已经是分家了,是可以让他们过来一起做事儿的。
而且三房的生意越来越好,他们都还年轻,过来可以跟着学到很多东西,这本来也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只不过是从前在沈家老宅的话,有老沈头在,是根本就不会给他们机会来接触这些的。
老沈头估计就只是想着要让他们在家里头干活儿,不去外头就不会知道还有别的人和事儿,就让他们一直在沈家老宅给沈敬博赚钱。
沈敬博和老沈头两个人都是这样的想的,他们就只是考虑到了自己的利益,根本就没有把别的亲人当做人来看待的。
所以沈惠君和沈承安看透了之后,越发觉得三房分家的做法是对的,而他们也知道当初分家的时候,其实七夕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
这自然是因为他们跟三房走得近,再加上在沈惠君成亲的事儿上头,沈七夕是跟着出了很多的主意的,所以他们越发知道这个小侄女的聪明了。
而后头在离开沈家老宅到了三房之后,一家人一起商量事情的机会多了,自然就更是知道七夕的厉害之处了。
所以有一次这兄妹俩还说过,若是当初三房没有七夕这样的孩子有了想法的话,说不得三房现在还在沈家老宅受欺负呢。
而且还不只是如此,就看老沈头连沈惠君的亲事都要算计,他们从前那是孩子们还没有长大呢,所以就只能是在敬文敬晟念书的事儿上头做了手脚了。
可要是他们那时候还不从沈家老宅分家出来的话,就看着老沈头以后是一定要算计到孩子们的亲事的头上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学到很多
尤其是云容慢慢也大了,而且还长得好看,老沈头不待见三房的孩子,根本就不会为了她寻一门好亲事的。
甚至是就连沈承厚和李氏都是不能为自己女儿的亲事做主的,因为老沈头在沈家老宅是什么都要自己说了算的,尤其是更家苛待三房,自然是不会让他们自己说了算的。
再加上看看他连自己亲生女儿的亲事都不肯放过,就知道他会怎么对待云容等人了,而那时候还只是因为沈家沈惠君的年纪最大,是最适合成亲的时候,云容就算是三房最大的孩子,但是年纪也还是小了些。
要不是因为这样的话,只怕老沈头是一定要先算计了沈云容的,因为他就是看不上三房,包括沈承厚李氏,还有三房所有的孩子。
甚至到了明知道沈敬文念书好,只要是好好供着就一定是会有出息,将来沈家也是可以有脸面的,可他就是要让沈敬文退学的程度了。
这样的人哪里还能够指望着他有什么好的心思呢,所以想到这些事儿,不管是沈惠君还是沈承安,都觉得他们离开沈家老宅是最为正确的选择了。
而现在在沈家三房的日子,才是让他们觉得每天都很好的,因为在这里,他们不再像是在沈家老宅的时候一样,每天就是干活儿,而除了这个之外,沈家的所有的别的事儿他们都是不知道的。
这并不是说他们日子过得糊涂,而是因为老沈头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是觉得沈家的一切都是应该他说了算的,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根本就没有必要告诉别人了。
反正不管是钱还是沈家老宅的大事小情,都是老沈头来做决定的,所以他觉得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告诉别人,这些都是只有他来说了算就是了。
而且他觉得别人知道的多了也是没有用的,反倒是容易对他做的决定产生不满,所以其实老沈头自己心里头也知道他做的那些事儿都是不对的,要不然的话,哪里会选择做出那样的选择呢。
所以他就连让家里人去镇上赶集都是不怎么愿意的,就是不想要让他们懂得太多,那时候沈家有权利随时去镇上的就是沈敬博了。
他手里头有老沈头给的钱,可以自己去吃些想吃的东西,还能够多买一些回来,当然不是说给家里头人的,而是留着自己慢慢吃的。
这些都是可以见到,老沈头的偏心简直就是没边儿了,而且是真的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做错了的,因为他这样做的时候,是真的觉得他的决定都是对的。
既然他是看重了沈敬博是必须要有出息的,那么沈家的别的人就都不重要了,他们的作用就是赚钱给沈敬博。
而不让他们知道沈家老宅的事情,也是因为老沈头从来就没有打算把东西给他们,将来这沈家的一切他都是打算要给了沈敬博的。
对于这一点他没有瞒着任何人,像是对三房,因为他的厌恶,他平时就是很苛待的,那时候他根本就不怕三房会反抗,也没有想到三房是会提出来要分家的。
只觉得像是三房这样的一家子,就是可以由着他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到时候自然就是什么都听他的,而完全不必给他们任何东西的。
而对于像是二房这些他觉得还算是有心眼的,他那时候倒是没有直接让孩子也退学,到了后头三房分家出去之后,他就更是不敢这么做了。
尤其是沈惠君和沈承安都离开了沈家老宅了,虽然老沈头一直都是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但是沈家老宅留下来的干活儿的人少了,他还是担心的。
所以才会不敢将二房夫妇也都让他们生气了,若是二房也想要分家的话,那么沈家老宅就是真的没有人干活儿了。
当然他还不知道,就因为他的那些个做法,因为沈敬博的无耻,还因为现在看到三房的日子,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也不该在沈家老宅这样受了委屈,所以二房已经是想要分家出去了。
这些老沈头都是不知道的,他只是觉得不管是三房还是沈惠君和沈承安,都是不识抬举的,这些人吃着他的用着他的,竟然是不肯听他的话,那么就都离开他沈家老宅远远地,看他们到了外头不挨饿的。
所以老沈头从来都不觉得这些人在沈家老宅做的事儿是好的,他们在沈家老宅的时候,一个比一个勤快,可是这些在老沈头的眼里头,都是应该的。
他们就应该在沈家老宅只干活儿不说话,将来不不管是沈家老宅有多少东西,对老沈头来说,都是不会给他们的。
能够让老沈头想到他们的时候,就是像是沈惠君这样的,亲事要是可以为沈敬博谋求什么的时候,他才会想起来。
而若是他的算计这些人不答应,那在老沈头的眼里头就是罪无可恕的,他是绝对不会觉得自己是错的,只觉得这些人简直就是太不应该了,所以赶出去沈家老宅,就让他们挨饿才好了。
这就是老沈头一直以来的想法,他从来都是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根本就看不到别人的付出,觉得所有人都是应该服从于他的,哪怕他的那些个决定真的是特别自私又无理的,他却根本就不管,不听就是不行的。
沈惠君沈承安当然不会听的,他们从前是很孝顺不假,但是却并不是愚孝,老沈头说的做的不对的地方,他们也不会认同,尤其是到了后头,老沈头竟然还做出来那样的做法,他们自然是不会去搭理的。
所以两头都是坚持自己的,只不过老沈头是无情且无赖的,而沈惠君沈承安是坚持了该坚持的,所以他们就离开了沈家老宅。
而老沈头当时是在家里头骂了好久,后来还放出来狠话,说等着看沈惠君和沈承安,跟着三房一起连饭都吃不上的。
结果却是没有想到,三房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而沈惠君和赵源成亲之后,就过去跟着帮忙,甚至是以前没有做过这些的沈承安,去了之后也都是很快就学会了不少的东西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沉稳又踏实
当然了,这都是因为沈惠君和沈承安,原本就很是聪明的缘故,要是他们两个脑子不够好用的话,估计也只能是在沈家三房这里帮个忙,而不是像是现在这样,可以跟着学到很多东西。
而在他们能够独当一面之后,有了沈家三房这样的地方,他们就可以好好地发挥自己的本事,将来就是可以真的过着跟在沈家老宅的时候完全不同的日子的。
要知道他们从前在沈家老宅是什么样儿的,那是虽然说村里头人都觉得沈家老宅日子过得好,可是只有他们真的在这里的人才知道,他们也就是能够吃饱饭而已,但是这还是说要好好干活儿的,而沈家的那些个所谓的好东西,都是跟他们没有关系的。
以前或许是还没有多想过的,因为毕竟就算是都知道老沈头偏心,但是这么多年没有特别的大的事儿的时候,他们也是没有想到会如何的。
想着就算是老沈头偏心沈敬博,但是到了他们该成亲的时候,也肯定还是要依着规矩给他们成亲的是不是吗,不然的话这放到外头让人看了也是不好说的啊。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老沈头竟然是真的能够做出来让沈敬文敬晟退学的事儿来,这就让他们当时是特别惊讶的,也根本就不能够理解,老沈头为什么会这样做。
其实在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是觉得老沈头的做法是很不对的了,甚至为了这个沈惠君和沈承安还跟老沈头有过矛盾的。
但是因为那时候三房一家实在是太过老实了,就算是老沈头的做法那么过分,他们也真的是从来都没有说去反抗,因为知道说了也是没用的,当然也提过,只不过是看到老沈头的态度,就知道是根本就不会考虑到他们的想法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沈惠君和沈承安那时候就算是替他们不满也是没用的,因为老沈头一句话就能够让他们憋回去,既然三房都不说话,他们跟着着急什么劲儿呢。
私下里头也是跟三哥说过的,那时候就是说想要让他不要太老实了,要不然的话,一家子在家里头都是受气的。
当然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其实就是站在三房这边儿了,这倒不是说他们那时候就不孝顺之类的,而是老沈头的做法放到谁看都是觉得不对的。
再加上他们一向都是对三房的孩子很好的,看着敬文那么懂事儿的孩子,却是连念书都不行,自然是看着就想要说一句的,要不是他们那时候没有钱,真的是想要自己供着敬文去念书的。
只不过到底是老沈头在沈家老宅说话自己说了算习惯了,再加上三房沈承厚和李氏两个也都没有说什么,他们在跟老沈头冷着一段日子之后也就算了。
只是那时候他们以为顶多也就是那样了,毕竟不只是沈家老宅的人,就连村里头的人都是知道的,老沈头就是看三房一家不顺眼的。
所以他做出来那样过分的事儿也就是对三房的,没看同样差不多大的孩子,可是二房的还是可以继续念书的吗,当然这个他们也没法说什么,不让三房的孩子念书是老沈头不对,可不能说因此就让二房的孩子也退学就公平了。
要这么说的话,那老沈头还一直都是供着沈敬博的呢,而且沈敬博一个人花的钱就不知道比几个孩子加起来还要多了,更为重要的是,沈敬博他还自己不肯好好念书啊,念了这么多年了,却是什么都没有学到的。
所以说在老沈头这里也就不要想这些了,只不过是那时候大家伙儿都以为,老沈头就算是再偏心,但是能够做到的也就是那样罢了。
他们也是心疼沈敬文和敬晟不能够念书,只是到底家里头也不是他们说了算的,就算是不愿意也是没有法子的。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老沈头会做的真的不只是这些事儿啊,他在让敬文敬晟退学了之后,竟然还能因为沈敬博念书的事儿,在沈惠君的亲事上头去动脑筋。
这个是沈惠君和沈承安特别震惊也完全没有想到的事儿,因为在他们看来,老沈头就算是再怎么偏心,他们也都是一家人啊。
之前老沈头不让沈敬文和敬晟去念书,是对三房实在是太过不好了,但是也还是让他吃饱饭了,并不是说让他整天饿着肚子去干活儿了。
也别说他们的要求太低了,之前他们连走出去村里头都是极少的,就在沈家老宅这样的地方待着,其实就算是看重敬文敬晟念书这事儿,但是那是因为他们跟孩子的感情好,觉得孩子有这个天分,要是能够好好念书的话,将来是肯定可以出息的。
但是其实在他们心里头,说到底还是吃饭最为重要的,虽然也是觉得替沈敬文敬晟委屈,可是只要是孩子还是可以吃饭的,他们心里头也并不是会觉得太过严重的。
大不了等到以后有机会再学一些吧,或者是他们自己学不了了,也许以后是可以教给他们自己的孩子的,这都是有可能的啊。
所以那时候沈惠君和沈承安就是想着,家里头老沈头一直都是自己把着的,别人都是没有说话的余地,他们既然是改变不了什么,就只能是以后对三房的孩子好一些。
当然心里头也还是在想着,要是以后有机会的话,还是想要让孩子们去念书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三房分家出去之后,赚了钱可以供着孩子回去学堂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很赞同的。
因为真的是所有的人,除了老沈头之外的所有沈家人,甚至是村里头的人,都是知道敬文在念书上头有天分的。
要不是因为老沈头的缘故,这孩子就不会退学,其实这都是耽误了一年了,若不是这样的话,他肯定是可以早一些去考取功名的。
因为敬文在念书上头是有天分的,再加上他自己是沉稳又踏实的性子,所以所有知道他念书好的人,其实都是觉得他以后是一定会有出息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老实稳重
当然现在沈承安和沈惠君的日子都过得很好了,自然也不会再去理会沈敬博他们了,从前就是没有感情的人,而且沈敬博还那样算计过他们,他们现如今不去收拾沈敬博已经是大度的了。
只不过沈敬博这人一向都是没有自知之明的,他还觉得自己不管是过去看不看得上沈承安等人,也不管他们现在是不是分家出去了,都是应该还要什么都给他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沈敬博被沈家三房的人拒绝了之后,而且是七夕云朵直接收拾了他之后,他就不敢轻易地去招惹七夕,就开始琢磨着沈惠君和沈承安了。
这时候他根本就不会记得自己当初是做过什么的,要知道在沈敬博的心里头,就只有他自己是重要的,别的人根本就是不需要考虑的。
所以他觉得三房现在这样拒绝他是不对的,同样的,他当时那样算计沈惠君的亲事,可是其实他根本就不觉得自己做错了,甚至还觉得沈惠君当时不同意是不要了脸面了。
正是因为他根本就一直都是不觉得自己做错了的,而现在不敢去找七夕他们,也只是因为有些害怕七夕而已,除了这个之外,他是真的什么完全不顾着羞耻的。
是以在不敢找七夕之后,就开始想着要从沈惠君和沈承安这里来做些什么,当然在他心里头,沈承安和沈惠君现在都只是在靠着三房吃饭,都是在给三房干活儿而已。
想到这里他就更加觉得三房不对,因为他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应该给他的,现在看着三房都能够养得起这么多人了,就知道他们现在是多有钱的,所以沈敬博是真的天天都在看着三房的东西的。
不过因为他觉得沈惠君和沈承安就是在三房混口饭吃的,所以也就没有觉得他们能够说的上话,他之所以想要过去问问,其实就是想要知道三房现在到底是有多少钱的。
要是他知道沈惠君和沈承安他们绝对不仅仅是在这里混饭吃,而是经过这两年,已经是跟着学了太多的东西,早就不是从前在沈家老宅的时候没有什么见识的样子了。
所以说从沈家老宅走出去这件事儿,对于三房的很多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们在沈家三房的时候,真的是从来都没有说话的地位,也没有说为自己争取过什么的,老沈头是肯定不会允许他们有这样的想法的。
老沈头自己当家做主习惯了,哪怕是他看重的沈敬博,现在也只能是跟他要钱花,能够说话的时候也就是说想要让别人不许花钱的地方,剩下的还是都是要老沈头来做主的。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沈敬博才会别的人都是不搭理的,但是对老沈头,他还是需要客气一些的,因为现在还是老沈头说了算,他就想着要从老沈头那里多要些钱。
当然就算是他还有些怕老沈头的,可是也并没有因此就多念书或者是做了别的事儿了,他可是真的特别懒惰的,心思真的是全都放在了吃喝上头了。
还有就是沈敬博心里头的想法,其实就连老沈头也不知道的,或者说也许老沈头这样固执的人,还真是以为是没有人能够反抗他的。
在他看来,像是沈承厚这样的人,那就是在他面前连说句话的资格都是没有的,而沈敬博,虽然是他看重的,现在做的很多事儿也都是为了他的,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他自己的日子,为了他自己的脸面。
所以他并不需要沈敬博会决断什么,只要是听他的,他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就行了,他需要的就是沈敬博听他的,然后可以给他争气就是了。
只不过是沈敬博真的是懒惰到了极点了,哪怕心里头其实很清楚,如果他念书好的话,就完全可以从老沈头这里得到更多的东西的,但是他却是依旧是什么都不愿意去做的,他可从来都是不能吃苦的。
再加上已经是被老沈头从小惯着到大了,他早就习惯了吃好喝好的,可是却是不愿意让自己每天晚睡早起地念书,他吃不了那样的苦头。
还有就是哪怕是他念书不好,真的是从进去学堂开始,一直到了现在,都这么多年了,就没有在念书上头让老沈头觉得骄傲过,但是老沈头不是也没有拿他怎么样吗?
若是老沈头从小的时候就管得特别严格的话,也许那时候沈敬博怕了,还会花一些心思在念书上头的,当然他还是天分太差了,所以就算是用功的话,看着也不像是会考取功名的。
可至少应该不像是现在这样,竟然是连家里头比他念书少了很多年的弟弟们都不如,而且是一个都不如,这样的兄长哪里能够服众,说出去也是让人觉得看不起的。
因为如果是天资问题的话,那么大家伙儿还没有话说,这个天分的问题是真的不好说的,你要是厉害的话,就是真的厉害,不然的话,就算是再用功,只怕也是很寻常的。
可是你如果天资不行的话,就更应该好好念书了啊,毕竟谁都是看得到的,老沈头是真的在沈敬博的身上花了很多的心思的,要不然也不会全家所有的好东西都是给他的。
要知道在这样的乡下人家里头,像是沈敬博过去这些年的吃用的,其实达到他这样的是真的很少的。
更别提还在家里头任何活儿都不做,也有别的村的日子过得好的人家,也送了孩子去念书了,但是却是都不会像是沈敬博这样,真的是什么活儿都不去做的。
偏偏他还念书特别的不好,却从来都不觉得自己窝囊没用,还觉得处处都是可以看不起别人的,所以才会总是那副趾高气扬的样子的。
其实在外人看来,像是沈敬博这样的,他们家里头才不想呢,或许村里头有些人家是供不起孩子一直那么念书的,但是他们的孩子就算是不去念书,也不会像是沈敬博这样,简直就是做什么都不行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过自己的好日子
真的要是比起来的话,这村子里头基本上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比得过沈敬博的,因为沈敬博号称是学子,可是他根本就什么都没有学到的。
而抛开了他在学堂念书的这个身份不提的话,那么沈敬博就真的更加是什么都不会了的,所以要是没有老沈头这也供着他的话,他是连自己都是养不活的。
这样的人村里头人哪里看得上呢,村里大部分都是朴实人家,都是很勤快的,一直都是凭着自己的本事挣口吃食的。
要是那些个日子过得好的人家的孩子厉害,他们肯定也是不会说什么的,因为能够有好日子是人家自己的本事啊,可是像是沈敬博这样完全没用,结果老沈头还为了他让沈敬文他们退学的,就算是这些都是外人,也不能说去让老沈头不要这样做,但是他们肯定是也有自己的想法的。
可千万是别觉得这些想法不重要,老沈头就算是再跋扈,他也是在村子里头住着的,他也是有要用到村里头人的时候,不说别的,就说他还天天都在想着沈敬博是可以考取功名的,而如果是真的这样的话,他就需要里正的话的。
不只是里正,村子里头很多人对于沈家老宅来说,也是不能够完全不管的,虽然说是这些人不会去管他怎么打理沈家,就像是他非得要让沈敬文退了学,就算是村里头人看不惯,但是也没有办法来说什么的。
可是他却是别的事儿倒是不敢做得太过分了,因为也知道若是那样的话,在村里头他的名声就会不好了。
当然老沈头到了这时候还以为自己的名声是很好的,他一向都是这样的,对自己的是很自信的,觉得他不仅仅是在沈家老宅厉害,就算是在村里头也都是很厉害的。
就这一点来说,,沈敬博是很像他的,因为沈敬博也是觉得自己是很厉害的,从来都不知道在外人看来,他就是最为窝囊没用的那个的。
当然现在老沈头也是这样的,他可不知道这些年,他的那些个糊涂的做法,早就让村里头人对他看不上了,要不然也不会像是现在这样,竟然还是很多人都不怎么跟他来往的。
而在三房分家的时候,里正是七夕早就过去打过招呼的额,看着老沈头的做法那么过分,里正自然是不能看着不说话的,但是村里头的那些个老人,确确实实是真的对老沈头不满很久了。
因为他的这些个做法虽然只是沈家老宅关起门来自己的事儿,但是却不只是这样的,这些事儿村里头人知道了之后,都是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村里头的。
不管是里正还是村里头的这些个老人,他们真的都是很看重村里头的风气的,他们一直都是希望村里头的人都是老实善良,对长辈孝顺,邻里之间也都是特别和睦的。
这对他们整个村子都是有好处的,一个是说这样一来,村里头人之间的相处就是特别好的,二来这样的风气传出去了之后,就会让外村的人也觉得他们村里头是很好的。
这样到时候不管是他们村子里头的姑娘嫁出去,还是村里头的小伙子想要去外头娶媳妇,都是会容易很多的。
而里正本来就是应该要顾全大局的人,所以在看到老沈头的一些做法的时候,自然是会看着不愿意的。
一开始的时候还只是在沈敬文敬晟念书的事儿上头,说实话这事儿其实当时里正等人就已经是私下里跟老沈头说过了,这其实表面上看来就只是沈家老宅的事儿,但是说起来,要是沈敬文能够出息的话,那么他们整个村子都是面上有光的。
只不过老沈头那么固执的人,哪里能够听得进去呢,在里正说了之后,也不过是含混就那么糊弄过去了罢了。
而里正看着虽然是心里头有气,可是这毕竟是沈家老宅自己的事儿,他们能够为了沈敬文考虑,觉得这样对待他不公,所以来跟老沈头说一声,可是要是老沈头不听的话,他们也还真是没有别的办法的。
因为这毕竟是沈家老宅老沈头来做决定的,总不能老沈头不同意了,他们就帮着供着沈敬文去念书吧,这可不是小事儿,他们自己的孩子都供着不容易呢。
所以在老沈头根本就不会改变心意的情况下,村里头人也就是没法再说这样的事儿了。
当然因为这件事儿,其实里正心里头已经是对老沈头有了不满了,一个当然是说觉得沈敬文这孩子可惜了,村里头难得出现一个这样有念书天分的孩子,好些人都是看着等着这孩子考取了功名了。
虽说这是是沈家的孩子,但是真的要是出息了,那对他们整个村子的名声都是很好的,就是里正走出去都是有面子的,这里头的好处简直就是太多了。
可是就是因为老沈头这样固执,竟然是就是不肯同意让这个孩子去念书,这简直就是让村里头人完全都想不通的。
最为重要的是,还一直供着那个沈敬博念书,那是个什么东西啊,这么多年都是在一个村里头住着,谁还不了解谁啊,像是沈敬博这样没用的窝囊废,村里头人哪怕是看着老沈头从前的面子,都是不想要搭理他的,可见他到底是多没用了。
所以谁都没有办法了解老沈头到底是怎么想的,放着那么聪明的孩子不去管,竟然是一直都在供着沈敬博念书,那一看就是不会出息的,就算是在学堂里头念书再久,也都是只是会浪费钱罢了。
只不过这些事儿他们也没办法,但是却是因为这个,村里头人很多都是对老沈头的印象有了改变了,老沈头自己还不知道呢,走出去之后还觉得自己是很有威信很厉害的,其实好多人都觉得他现在就是个老糊涂了。
而老沈头做的事儿还不只是这些,先前还只是让沈敬文退学,村里头人不理解,但是也劝不动他,只能是觉得沈敬文这孩子可惜了,要是以后还能够念书就好了。
结果三房对孩子不能念书也是一直记得的,再加上有七夕在,自然就是提出来分家了,而老沈头在分家的时候的态度,就是彻底地让村里头人都是对他很是不愿意接受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有勇气
因为老沈头在过去对三房的事儿上头,就是做得很不对的,这些村里头人都是看在眼里头的。
只不过那到底是沈家老宅的事儿,所以他们就算是看不上,也只能是私下里头说一说罢了,倒是也不能去管沈家的事儿。
可是心里头却都是觉得老沈头又糊涂又过分的,要知道这村里头人都是在一起住着,这么多年下来,彼此之间都是很了解的。
所以对沈家三房夫妇的性子,村里头人都是知道的,沈承厚和李氏两个性子最是老实,平时在村里头跟众人相处也都是很好的,再加上都知道老沈头一向都是苛待三房的,所以不自觉就对三房有了同情。
在沈敬文敬晟念书的事儿上头,全村只要是稍微心思正一些的人,就没有不说老沈头的做法过分的,只不过都知道老沈头根本就不听劝,就连里正去说了话都是没用的,他们自然也更加说不上话。
但是这是一回事儿,众人劝不了他,却是可以在心里头觉得他做得不对的,再加上后头的很多事儿累积在一起,就是越发觉得老沈头不好了。
而现在三房竟然是有勇气提出来分家,虽然一开始的时候村里头人都有些惊讶,觉得没有想到三房竟然是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很多人的想法也都是这样的,虽然是都知道老沈头做得过分,但是都是在想着要是他能够改变现在的偏心就好了,却是都没有想到过要分家出去自己过日子,这样就不用受到老沈头的牵制了。
在很多人的想法里头,沈家老宅里头虽然是老沈头这个糊涂的做主,对三房也实在是太过不好了,可是不管怎么说,在沈家老宅待着,还是可以吃饱饭的,可是要是换做在别的地方可就是不一定这样了。
因为村里头也有日子过得很是一般的人家,一年到头辛苦为的就是吃饱饭,所以虽然是看着老沈头待三房不好,但是那是跟沈家老宅的人比,要是跟外头的人比的话,能够吃饱饭在他们心里头是最为重要的。
这个也不是说他们想得不对,而是不同的人想法不同,再加上一直身处的地方是不一样的,考虑事情的方式自然也是不同。
是以对于村里头人的这些想法,七夕都觉得是很正常的,一开始自己家里头的人不也是没有想过要分家吗,说到底原因不也是因为这个吗?
只不过是她能够抓住老沈头越来越过分,爹娘也着实是看重孩子们的将来这两件事儿,所以才能够劝服家里头人想着要分家了。
而只要是沈家三房的人都同意了,村里头人是怎么想的就不重要了,虽然可能现在还不大理解,但是等以后看到了三房的日子一直都是过得好的额,自然就会觉得他们的决定是争取的。
事实上也果然就是如此的,在后头三房分家出来了之后,不但很快就把自己的日子给过起来了,而且还能够有能力帮着村里头的人。
这可是跟沈家老宅着实是不同的了,要知道从前沈家老宅确实是在村里头相比,日子是过得不错的,但是老沈头和沈敬博的为人实在是让人厌恶,再说这等连对着自己家里头人都是极度自私的人,哪里还会对外人好呢。
所以哪怕是沈家老宅在村里头算是比较有钱的,但是其实愿意跟他们来往的人也是不多的,因为老沈头这样的品行和为人,让人觉得跟他来往根本就是不对的,他只会是仗着自己家的家底看不起人,又不能够给人任何的帮助,做什么要看着他的脸色呢?
只不过是老沈头和沈敬博自己看不清楚罢了,还觉得他们只要是有钱,那别人就都是要巴结他们的,所以他们一向都是看不起村里头人的。
却是不想想,你再有钱也只是你自己的事儿,人家凭什么要巴结你啊,尤其是沈家老沈头和沈敬博还那么小气,就连自己家里头的人都是会苛待的,又怎么会说去帮着别人的。
所以说看清楚他们的品行,连自己家里人都不能够善待的,谁又愿意跟他们来往呢,这才根本就不愿意搭理他们的,再加上一直都是看着他们做的事儿很是不顺眼的,所以遇到事情的时候自然是不会站在他们这边儿的。
也就是沈敬博和老沈头两个还自我感觉良好呢,其实根本就是让人很是看不起的,只不过是这些人都懒得跟他们说罢了,他们也根本就不知道这些的,才会一直还是那么趾高气扬地看人的。
而从前还是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众人就已经是不愿意跟老沈头和沈敬博打交道了,现在等到三房的日子好过了之后,这种对比就很是明显了,他们自然更是不会理会沈家老宅的人了。
要知道过去那么多年,老沈头作为村里头日子过得还可以的人,却是也没有帮着过村里头的任何人的,倒不是说他日子过得好了就一定要拿钱出来给别人,而是村里头真的有一些孤寡,不管是力争还是别的日子过得稍微好的人家,只要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都是会尽量帮他们的。
毕竟都是在一个村里头的,这就是一种情谊和缘分了,再加上都是同村人,知道过日子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是那真正可怜的,能够帮一把自然是要帮一把的。
可是老沈头在有事儿的时候倒是去找过里正,他这样性子的人,从来来都是觉得别人为了他做什么都是应该的,但是想要从他这里拿出来什么给别人,那却是不行的,他就跟沈敬博一样,觉得什么都是他的,根本就不想要分给任何的人的。
但是在这样需要伸一把手的时候,却是从来都没有搭理过村里头的人的,也就是说,他除了在村里头人面前炫耀,总是觉得自己是比所有人都是更加厉害的以以外,就没有为村里头做过任何事儿,倒是需要村里头帮忙的时候,可是能够厚着脸皮张口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很大帮助
所以说这样的人,村里头人又怎么能够看得上呢,除了那些个有自己的小心思的,村里头大部分的人其实还真的就都是狠单纯简单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看到老沈头这样的做法的时候,都是觉得他是不厚道的。
村里头人心思简单,判断要不要跟一个人来往的原因也是简单的,像是老沈头这样为人自私又刻薄的,跟他来往就只能是等着让他占了便宜去,或者就是要看着他炫耀,谁会没事儿闲着还要跟这样的人来往啊?
所以基本上是没有人愿意搭理老沈头的,而他自己却是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还觉得不管是如何,他在村里头都是有威望的,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他沈家老宅的日子在村里头是数得上的。
沈敬博也是这样的想法,所以在跟村里人打交道的时候,根本就注意不到人家懒得搭理他,还觉得都是敬畏他,却不想想,他一个一点儿本事都没有的人,人家敬畏他什么啊。
倒是看着他只顾着游手好闲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回头都跟自己家的孩子说了,可千万是不能够学得像是沈敬博那样的,要是真的像是他那样只顾着花钱却是什么本事都不肯学的话,就一定是要打出去的。
所以村里头的很多孩子也都是听了家里头的嘱咐,要离着沈敬博远一些的,却是要多跟着沈家的另外几个在学堂念书的孩子学得。
因为这些孩子不但是在学堂用功,就是在村里头也都是很有礼貌的,平时沈家的活儿他们也都是跟着做的,而在村里头跟人打交道的,也都是很好的,所以村里人看着他们跟老沈头和沈敬博是不一样的。
现在就更是不同了,三房从沈家老宅分出去了,而且现在还是把日子给过起来了,一开始的时候因为涉及到了鱼塘等等的事儿,确实是有人在后面去找了里正说话的。
七夕也能够想到这些,觉得也正常,一个村子这么大,会有这样的事儿也是不稀奇的,所以在遇到这样的事儿的时候,她早就已经是提前想好了,也跟里正打过招呼了。
所以一开始的用村里人帮忙做事儿,其实有一部分是这个原因的,但是这仅仅是一部分而已,在后头沈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的时候,三房能够帮着村里头人的就多了。
七夕一向都是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所以在帮着他们的时候,更多的是想着给他们干活儿赚钱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本事养家糊口,而不是说七夕因为可怜他们直接给他们口饭吃,以后他们还是不能够养活自己的。
而这些人一大部分从前也只是因为家里头没有地,也没有念过书,所以少了赚钱的机会,家里头日子才会过得那样不好的,但是七夕给了他们做事儿的机会,又有人教着他们,还不用出去很远,就在家里头附近。
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太好的机会了,所以都是很用心地跟着学的,为沈家三房做事儿也都是尽心尽力的。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这些是可以给他们机会做事儿的,还有些村里头的人是家里头都是孤寡的,这样的你也不能说给他个做事儿的机会就行了的。
而这些人真正能够去帮助他们的就很少了,因为他们说不定都是没有机会回报给你的,也就是村里头一些真的心地好的人家,包括里正等有责任的人,才会帮扶一把。
但是到底就是在村里头过日子的寻常人家,就算是想要帮着他们,可是自己的日子也是要过的,所以能够帮助的也是有限的。
所以过去那么多年,里正在这样的事儿上头一直都是用了很多的心思的,光是他自己是不行的,他还是想要村里头更多的人愿意帮一把的。
只不过还是有像是老沈头这样的人,家里头日子过得好对他来说只是炫耀的资本,倒也没有人要求他必须要帮,但是他在村里头享受权利的时候都是觉得应该的,可是这样也要帮别人的时候,他却是从来都不出头的。
有时候这不是说责任不责任的,除了里正之外,很多人也没有这个责任的,可是因为都是在一个村里头住着,因为一直都是有情分在的,或者哪怕是不熟悉的,但是看着那样的情况,人都是有恻隐之心的,所以也就会能够帮助多少就帮助多少的。
但是这个很显然是不包括老沈头在内的,所以在遇到这样的事儿的时候,老沈头是真的从来都没有出面的,哪怕是有不少人都是私下里头劝过他也是一样的。
里正其实真的算是个难得公正的人了,对村里头的人都是很维护的,要不然也不会自己带头去帮着那些个孤寡之人了。
而在这样的人的引领之下,村里头的风气其实一直都是挺好的,当然也是有那心思不正的,但是对这样的人,村里头人也都是能够看清楚的,好比之前在三房做事儿的时候却是人心不足的,现在村里头人就是都不肯理会他们的。
所以对于老沈头这样自私自利的人,村里头人都是不大愿意跟他们打交道的,在遇到三房分家的事儿的时候,想到老沈头对他们一家的苛待,还真是很多人就自动地站在三房的这一边儿了。
在这样决定的时候,其实他们根本就是没有多想的,也没有想到三房有天会帮着他们的,因为他们那时候都觉得,三房突然分家出去,其实自己的日子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儿的。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三房的日子竟然是会过得那样好的,而且在他们日子好了之后,对村里头的人帮助也是很多的。
前头说了在卖饺子的时候,三房就已经是开始渐渐给村里头人一些干活儿赚钱的机会了,这就已经是让村里头人对他们很是感激了。
因为就在这样的小村子里头住着,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赚一点儿钱,然后让自己家的日子改善一下,其实是挺难得的机会的。
更何况三房后头还不只是如此呢,他们还在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了之后,对村里头的那些个孤寡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不说别的,他们在帮着这些人的时候,真的是不会去计较什么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