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妻妾
丁云毅在台湾的家热闹开了。小说阅读网首发
在他妻子的心中,这位丈夫什么都好,可就是老喜欢往外跑,上次才刚从中原剿匪回来,在家里屁股还没有坐热呢,结果就又跑到辽东去了。
这次回来,总不会再这样了吧?
韩小小倒是告诉阿喜和陈圆圆,咱们的夫君出去一次,回来一准升官,这次又捞到了副将回来,要再出去几次,没准就能封王爷了。到时候,自己这些人可就都是王妃了。
“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吕雪、吕慧两姐妹兴冲冲的进来道。
韩小小笑道:“什么老爷?我们家的这位夫君最讨厌别人叫他老爷,你叫他丁大人,丁大哥都可以,哪怕直接呼他名字他也不生气,可一听到老爷这两个字就烦心。”
说这朝边上看看:“大nǎinǎi呢?”
“没人通知她。”吕雪吐了下舌头。
韩小小皱了下眉头:“怎么那么没有规矩?她虽然平时不爱亲近人,但到底还是丁家的大nǎinǎi,去,赶紧把大nǎinǎi请出来。”
陈圆圆在边上叹了口气:“咱们这位大nǎinǎi那,看到咱们也是客客气气的,可就是整rì不见一个笑容,成天躲在屋子里也不出来。没办法,谁让咱们的出身没有她好?或者她看不上咱们也是有的。”
“就是,就是。”阿喜一迭声地道:“要教她打麻将她也不学......”说到这,忽然想起了什么:“圆圆。你昨天最后那把出冲给我的银子可还没有给呢。”
“瞎说。”陈圆圆赶紧叫了起来:“那张牌明明吕雪已经抓过牌了,你才说要糊的。”
两人为了昨天最后一把麻将闹了一阵,韩小小忽然轻轻咳嗽了声:“大nǎinǎi来了。”
“大nǎinǎi。”三个女人收住笑容,一起一本正经地道。
“啊。”邓怜玉一直到现在还是有些不太习惯这个称呼:“听说夫君回来了?怎么也没有人提前告诉我下?我这妆都还没有上呢。”
“大nǎinǎi恕罪。”吕雪急忙在一边道:“我们听说老......大人回来了,都欢喜的和什么似的,一时慌乱,忘记了通知大nǎinǎi。”
“不怪你们。不怪你们。”邓怜玉轻声道。
其实她心里也知道,自己和她们格格不入,总不能到一起去......
“都在那说什么呢。看到本大人来了,还不跪迎?”丁云毅的笑声从外面传来。
“丁大哥回来了。”阿喜、韩小小、陈圆圆一起惊喜的叫了出来。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邓怜玉居然真的跪了下来。
这一来不光是才进来的丁云毅怔在了那里。就连阿喜这三个女子也都傻了。
“妾跪迎夫君。”邓怜玉跪在地声,轻声说道。
丁云毅大是尴尬,自己本来是顺口开句玩笑,谁想到自己这个正房居然当真了?没劲,没劲。
大nǎinǎi都跪下了,阿喜这三个女子连着吕雪、吕慧这些丫鬟也都一齐跪倒在了地上:“见过夫君......见过大人......”
“都起来,都起来。”丁云毅玩笑没有开成,却是大煞风景,没好气地说道:“我就是和你们说句笑话,你们还一个个都......算了。算了,以后再也不和你们开玩笑了,我定条规矩,在我丁家不用跪!”
一众女人这才起身。
丁云毅把缩在后面的小土拉了出来:“来,给你们介绍下。这是我在山东时候认的妹子小土。小土,这些都是你的嫂子,叫嫂子。”
小土大着胆子看去,心中又有一些奇怪,自己只有一个哥,怎么却有那么多的嫂子?她轮流着一口一个“嫂子”叫过去。就连吕雪、吕慧也都没有漏掉,弄得这两个丫鬟两张大红脸。
见是夫君认的妹子,阿喜、韩小小和陈圆圆都喜欢得不得了,尤其是阿喜,一把把小土拉到自己身边,问长问短。
丁云毅一坐下,看到这么多女人围着自己转,丁云毅心情这才舒畅了些:“吃饭,吃饭,肚子饿了,刚在灾民营那喝了碗粥,实在是垫不饱肚子。”
吕雪、吕慧赶紧吩咐上饭菜,谁想到那些饭菜一端上来,丁云毅的眼睛有些看直了。
一人一碗粥,几样简单素菜,便再没有别的了。
“你们和别人打麻将,把老子的家当都给输光了?”丁云毅抬起头来,满脸疑惑。
“没有啊,我们只自己在家玩麻将。”韩小小奇怪的回道。
“那这怎么回事?”丁云毅指了指面前饭菜。
韩小小这才恍然大悟,笑道:“夫君,台湾来了那么多的灾民,粮食紧张,我等既然身为夫君大人的妻妾,自然当为夫君分担,因此便也定下了这规矩,灾荒什么时候过去,我们什么时候再吃鱼肉。”
“啊,这样啊,那好。”丁云毅心中赞叹,可又有一些苦笑。
自己饿了大半天了,原想着回来能好好吃一顿,却还是吃这些。不过自己的这些妻妾贤惠如此,自己也该觉得幸运了。
但问题是,这些东西吃下去,肚子非饿得咕咕叫不可。
眼珠子转了转:“小土才刚到咱家,咱怎么着也得弄点好吃的是不?快,快,把好吃的都端上来。”
谁想到小土却摇了摇头:“哥,你和嫂子们吃什么我也吃什么,我在山东时候,根本吃不上这些好吃的。”
这一来,又轮到丁云毅尴尬了,心里直骂自己妹妹怎么那么“不懂事”。
韩小小看出丁云毅心事,“扑哧”一声笑了:“吕雪。去给夫君弄些干的,他是男人,不比我们这些女人,不吃饱了哪有力气打仗。”
“啊,对,对,不吃饱了哪有力气打仗。”丁云毅一听大喜。还不忘了交代一声:“给我拿坛子酒出来,今rì夫妻团聚,咱得好好的喝上一顿。阿湖呢?阿喜。阿湖这小子又跑到哪里去了?”
“去澎湖了。”阿喜一边和小土说着话,一边顺口答道。
“副镇,方凤凰求见副镇。”
“方凤凰?”丁云毅怔了一下:“哦。让她进来吧。”
方凤凰一走进来,见到盟主正准备吃饭,也是怔了一下,然后道:“盟主,粮食全部下完,方凤凰这就回去了。”
“回去?”丁云毅拿筷子在面前的菜里拨了会:“这都快晚上了,你还得去船上过夜。啊,饭还没有吃吧,在这一起吃点。”
方凤凰有些为难,盟主这是全家团聚。自己在这凑什么热闹。
韩小小却像是看出了一些什么,笑着道:“方姑娘,没什么,你们盟主在家里原是最没有规矩的,一起吃点吧。也没有什么好菜。”
“方姐姐,坐到这边来。”小土站了起来,连蹦带跳来到方凤凰身边,不容分说,拉着方凤凰就坐了下来。
“盟主平时就吃这些?”方凤凰看到丁云毅吃的有些吃惊。
老子成天吃这些?那非得饿死不可。丁云毅干笑道:“各地灾年,多亏了弟兄们到处周转。还有你们不断运送粮食到台湾才能勉强度rì,本盟主实在是没有心思吃大鱼大肉那。”
丁云毅“虚伪”的本质是瞒不过他几个小妾的,人人抿嘴偷笑,方凤凰和邓怜玉却信以为真,当真以为丁云毅如此忧国忧民。
邓怜玉在嫁给丁云毅之前,根本就不认得这个男人,也无从谈一个“爱”字,只不过遵循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想法而已,但丁云毅说了方才话,却让邓怜玉倍加敬重。
方凤凰也是差不多的心思。她万万没有想到,盟主为了灾民,生活竟是如此艰辛。自己和海盗门千辛万苦弄来的粮食,和盟主一比也便不算什么了。
可这两个女人哪里知道,丁云毅忧国忧民是真的,一心为了灾民着想,恨不得多救一些灾民也是真的,只是他却断然不肯亏待自己。
来了客人,韩小小吩咐再加两个菜来,方凤凰再三不肯,只说她们吃什么自己也吃什么,韩小小便也随她去了。
丁云毅顿时愁眉苦脸,你不要吃,难道本盟主便不要吃了吗?
总算拿上来了一小坛子酒,丁云毅就着酒,吃着几样干巴巴的菜,嘴里实在清淡。
方凤凰忽然道:“肯请盟主赏酒。”
“在家里,别什么盟主不盟主的。”丁云毅一怔,随即让人给她拿来一只杯子,倒上了酒,方凤凰举起酒杯道:“盟主威名动于天下,朝廷如何,凤凰原是不知的,但我群盗并起,从来也没有过一个首领。盟主却凭一己之力,整合群盗,使我海上群贼皆知盗贼亦有法度,海贼亦有规矩,亘古未有。今rì凤凰又亲眼所见,盟主于灾年生活亦是如此清苦,心中敬佩,不能用言语表之,以此酒略表凤凰敬意。”
说着一口饮尽。
丁云毅也喝了,放下杯子问道:“凤凰,听你说话,似乎也念过书?”
“是。”方凤凰点头道:“凤凰的父亲原是个读书人,后来**为贼,但不敢忘记本分,凤凰出生略懂事后,便教凤凰读书认字。”
“哦,你母亲呢?”丁云毅顺口问道。
方凤凰神sè略有些黯淡:“我母亲本是祖辈海盗,父亲也是被他掳去尔后成婚的。后来郑芝龙剿匪,凤凰父母全部死在了郑芝龙的手上,凤凰若不能为父母报此仇,绝不为人!”
丁云毅抿了抿嘴,这也是个苦命的人。方凤凰今年二十岁,若在内地,早已嫁人生子,可在海盗之中,却是痴心妄想。她一个大姑娘要带领一批海盗,和官兵,和比自己势力强的周旋,也真难为她了。
“总能够报仇的。”丁云毅淡淡地道:“海盗同盟不能为朝廷所容,更加不能为郑芝龙所容,迟早都会开战的。到时候我总会为你报仇。”
“多谢盟主!”方凤凰站起来感激地道。
陈圆圆俯在韩小小耳边道:“看来咱们夫君要不了多少时候便又要多一个小妾了。
韩小小听了抿嘴一笑。
自己这位夫君,不折不扣的是为大英雄、大豪杰,无论在海上、在中原、在边关,总是能够立功杀敌,天下敬服,不过他的桃花运似乎和他官途一样,总是来得那么强烈突然。
他现在已经有了一妻二妾,到了明年,陈圆圆也可以正式嫁给夫君了,可天知道他将来还会有多少个。
“你们当中谁懂女红?”丁云毅忽然问道。
这一问倒问得有些尴尬。阿喜是渔女出身,哪里懂什么女红?韩小小、陈圆圆诗词歌赋、吹拉弹唱、唱曲舞蹈无不jīng通,但女红上却要差得许多。吕雪、吕慧这些丫鬟,从小接受的便是如何服侍韩小小、陈圆圆这样的女子,属于贴身丫鬟,女红自然有专门的老妈子负责。
方凤凰更加不用说了,让她轮刀舞剑,抢劫海船是拿手好戏,但要让她拿根绣花针未免便要战战兢兢。
过半晌,邓怜玉忽然轻声道:“妾身会,虽然谈不得jīng通,但也还是见得人的。”
“哦?”丁云毅本来没有指望邓怜玉,但此时一听边喜道:“这样最好,我见灾民之中多有十来岁的小姑娘,我想把她们集中起来,你再找几个人,一起教她们女红,材料我来负责,等教会之后,便由海船贩卖各处,也使她们能够自食其力,脱离劳作之苦。夫人若是能够教授,不胜感激。”
邓怜玉略一沉吟:“可以,不过我也有个要求。”
“夫人但说无妨。”见夫人答应了,丁云毅jīng神大振。
邓怜玉淡淡地道:“请夫君在家中专门开辟出两间屋子出来,以供我来教授。一来我抛头露面于礼法不合,二来这女红也该心平气和,尽量少受外界打扰。”
“答应,全部答应。”一听是在这个简单的事,丁云毅想也不想就答道。
他心里的想法其实简单,那些灾民中的女孩,总得让她们学些手艺,摆脱她们现在的命运,否则她们无非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都是这样了。
学会女红这门本事的话总能够多为她们提供一项谋生的手段吧。(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的台湾
旱灾还是按照约定来的。
天灾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但是这一次的旱灾,却没有让台湾人表现出任何惊慌,大量的抗旱工作,在此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抗灾的最关键一步,便是提早判断出灾害,而这一点台湾无疑做得非常出sè。早在去年,苏杨求缘和罗曼德已经准确的预言出了台湾今年开chūn还是大旱,而在此前,对抗灾害的一切工作都已经运转开来。
旱灾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因此在去年中西部地区的台湾人,便在苏杨求缘的号召下,开始改种番麦,番薯、马铃薯这样耐旱的农作物来对抗天灾。
同时,苏杨求缘开始积极开辟水道,引水至中西部地区,建立了数百个大小不一的储水点,派人rì夜看守。
为了这些储水点,苏杨求缘亲自下令,每成功建立一个,便有相应的奖赏。而苏杨求缘下达的命令,对台湾人来说无异是一诺千金,没有人会去有任何怀疑。
当旱灾到来时候,这些储水点便开始显现了作用,极大程度上缓解了旱灾带来的压力。
苏杨求缘带着百姓在抗灾,才回到台湾不久的丁云毅也并没有闲着,在长期的无雨天气之后,丁云毅下达了一份罕见的,或许也是大明历史上首度出现的“全台抗灾令”!
由于旱灾主要集中在台湾中西部地区,丁云毅开始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向该地区大举运水、运粮。并指派秦云亲自调度。
那些从内地迁移到台湾的灾民们,这时候便派上了大用场。他们表现出来的热情,是让人难以想像的。
“活我者,丁云毅”,这六个字,已经成了灾民们口中交口相传的话。在这些内地来的灾民中,丁云毅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现在丁云毅治理的台湾也有难了,他们岂有不倾力助之的道理?
肩挑手抗,把一切救灾物资送到中西部去!
浩浩荡荡的救灾队伍。一眼看不到头,看起来极为壮观。而这些主动参与救灾的内地灾民,他们甚至不要任何报酬。只要能够保证他们一天能够吃到两餐便足够了。仅这一点,便为曾经牢sāo满腹的秦云秦大总管省下了一笔巨大的开支。
丁云毅迁移内地灾民的好处开始初步显现。
在浩浩荡荡的队伍里,丁云毅骑在马上,带着小土、段三儿几个卫士也在其中。他认得自己身边的那个灾民,叫旺伯,是莱长县迁移到台湾的,这遥远的路途上,谁都以为旺伯坚持不到,但没有想到的是,当到达台湾的时候。一些青壮后生都倒下了,但旺伯却依旧活得好好的。
“旺伯,怎么样,吃得消吗?”丁云毅骑在马上问道。
一看是丁大人,旺伯笑着说道:“丁大人。别看你带兵打仗天下无敌,可说到这挑担卖力气,你可就不如老汉我了。你要管我吃饱饭,我能挑着这两桶水再回山东去。”
丁云毅大笑起来:“不如你,不如你。这两桶水别说挑到山东,就是让我挑着走上三里路我都不行。”
“丁大人。你说会给我们田种,是真的吗?”
“真的,真的。”面对灾民队伍里提出的这个问题,丁云毅大声道:“台湾有的是荒地给你们去开垦,比如东部,到处都是森林,你们有的是吃饭的机会。伐木、种地,做什么都行。开垦出来的荒地,免税一年,半税一年,到第三年才开始正常收税。至于税收,还是暂时按照我大明的税收进行。”
灾民们一片欢呼。
之所以灾民们对税收没有任何反对,是因为大明的税收其实一直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标准上的。平均下来,摊派到每个身上的税收不到五十文钱,这是一个相当低的标准了。
但大明的经济终究还是崩溃了。
其客观上的原因是明朝中期开始的亚冰河期所造成。当时气候的急剧下降使北方的农业基础渐渐崩坏,北方边疆的屯田制度也无法有效实行,陕西山西的流民更铤以至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发展。
在制度上的原因,则是由于大部分的税收都摊到了贫民身上,造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地主不但偷逃田税,索取的地租更高出国家税收数倍。随着土地兼并的进行,zì yóu民愈少佃户愈多,百姓的负担也就愈重。
此外,明朝并没有完善的财政部,各地应缴税额百年不变,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不良后果。
如果仅以正常的百姓应缴纳税收来看,则百姓完全可以承担,甚至在老天爷不来捣乱的前提下,在交完税后,rì子完全可以过得非常滋润,还能有一些积蓄。
这一点,丁云毅是清楚的。
而免税一年,半税一年的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农民开垦荒地的积极xìng,以及确保这些新移民能够渡过早期的困难阶段。
在此基础上,丁云毅还和秦云、谢玄、孙熙鱼一起,在免税、半税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提供农具,提供种子,按户每户提供必需资金,并由罗曼德为首,组成数十个团队,为这些新移民进行指导那些适合在台湾种植的农作物。
不光是开垦荒地,丁云毅还同时在灾民中大量招募手工业者和青壮劳力、妇女,一部分经过严格挑选加入到军队中,大部分充实到造船坊、火器局、伐木局、大明远洋公司、纺织局、制衣局等等之中。
丁云毅相信只要能够度过灾年,台湾完全能够消化这二十多万,甚至更多的灾民。
短时期内不会对外用兵。军事和经济的双轨发展,成为了丁云毅目前的重点。
除了台湾、澎湖以外,福建许多人都在等着看丁云毅的笑话,但丁云毅确信,他们只会惊讶的看到一个新的台湾。
在海上,贸易几乎每天都在进行,丁云毅甚至在离开台湾去边关之前。已经接连派了三批人尝试着开启通往墨西哥等地的新航线。只不过那些探启新航线的部下,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消息。
丁云毅并不急,这三批人没有成功不要紧。他还可以再派三批、三十批。前行者的道路总是充满了艰辛,但一旦他们取得成功,为后来将带来巨大的宝贵的财富。
新的台湾!很快就会在丁云毅的领导下出现了!台湾迟早将会欣欣向荣。配合着财源滚滚的海商,局面将被彻底打开。而这,将是丁云毅集团的根基所在!
“小土!”队伍里有人叫了声。
小土疑惑的朝那看去,随即便惊喜地叫了起来:“阿根嫂!”
那是小土一家之前的邻居,小土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会在这里遇到。
小土从马上跳了下来,抱住阿根嫂又笑又跳,不断的问阿根嫂怎么会到这了。阿根嫂告诉小土,她本来也是活不下去了,可后来听说好多人去了台湾。只要到了那里便有生路,他便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踏上了未知的道路。
他们也成功了。
小土知道阿根嫂本来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后来在灾荒中死了,阿根叔也死了。但现在起码还有那么多人活下来了。
她的两个儿子,一个去了造船坊,一个跟在了阿根嫂的身边,跟随着母亲准备一起去东部,凭着自己的一膀子力气去建造一个新的家园。她的女儿则被选中去了金鹰城,跟着丁云毅的妻子邓怜玉一起学女红。
悲惨的rì子已经逐渐散去。一个新的开始,正在阿根嫂一家面前展开。
“没想到俺们还能活下来。”阿根嫂挑着两袋粮食,一边走一边说道:“那时候俺们都当自己要死了,快到福建的时候,俺闺女实在坚持不住了,饿啊,一点吃的都找不到,正当俺和俺两个小子哭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忽然看到前面好多粥棚,俺还以为是自己饿得眼花了呢,谁想到却是真的。领头的那个老爷说他们是从台湾来的,奉了丁大人和台湾秦大总管的命令,在这迎接俺们这些难民,那粥真的是救命的啊。俺和那些难民,一边吃着一边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好官。俺那时候就想,丁大人就是让俺立刻去死俺也乐意。俺就记得所有的难民吃完后都跪了下来,对着台湾方向叫着丁大人的名字放声大哭那……这些话一字不漏的落到了丁云毅的耳中,他也是第一次知道还有这事。
秦云虽然对自己弄来了那么多难民满腹怨言,但他却依旧忠心耿耿的执行着自己的命令,甚至一些自己没有想到的事,他都已经安排好了。
完全能够想像,当一群饿得再也走不动,已经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灾民,忽然看到了能让他们活下去的食物,他们那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
要收民心,其实不需要做太多……俺的命也是丁大哥救的。”在乡亲面前,小土又说出了“俺”字:“那时候俺也快饿死了,是俺哥给了俺吃的......阿根嫂,你把粮食放到俺马上吧。”
“不用。”阿根嫂笑着说道:“俺有力气,不怕,就是肚子有些饿了。”
小土急忙拿出了一个馒头:“阿根嫂,你吃。”
阿根嫂才把馒头放到嘴里,边上已经有人笑道:“小土,俺们肚子也都饿了,你可不能那么偏心啊。”
小土笑着把身上带着的几个馒头都给了他们,丁云毅大笑着朝前一指:“大家加把劲啊,再朝前面走一会,就有休息吃饭的地方了。大家那么卖力,今天我看能吃顿好的,不过要还是粥你们可别骂我。”
“没啥,有口粥吃就行。”这些新移民们一齐大声说道:“等把救灾的水和粮食都送到了,俺们就能去东部了,那时凭自己的力气开荒地,种庄稼,只要老天爷稍微帮些忙,俺们就不会被饿死了。”
“老天爷不会再捣乱了。”丁云毅大声道:“我手下的人已经看过天象,今年旱灾必过!”
这不是丁云毅拿来安慰这些人的,那些以罗曼德为首的泰西人,已经仔细观察研究过,今年台湾中西部地区一定有雨,甚至罗曼德还愿意和丁云毅打赌,如果有雨,那丁云毅就付给他双倍工资,如果无雨,那他愿意为丁云毅免费工作三年。
丁云毅欣然接受了这一赌约。
“丁大人,你平时在家里吃什么啊?一定是大鱼大肉吧。”
“我倒想。”丁云毅笑着道:“咱这样的,一天都不能离开肉,咱得吃饱了才能上阵打仗,没肉吃这肚子里没有油水是不?可咱家里的那几个媳妇啊,说要和你们一起齐心渡过灾年,也顿顿都吃粥。好家伙,咱哪能受得了这?就昨天晚上,咱实在饿得不行了,偷偷摸摸的去找吃的,结果猜怎么着?嘿,我就愣没找到一点吃的。咱就纳闷了,这家里是进贼了还是怎么着?后来,咱就把咱阿喜媳妇养的一只鸡悄悄杀了吃了,估计咱那阿喜媳妇现在还在那找她养的鸡呢,咱都不知道回去后会发生什么了。”
“哄”的爆发出了一片笑声。
丁大人坦白诚实的可爱,不像别的当官的,明明吃的满嘴流油,当着灾民的面,却偏偏要摆出一副和灾民同甘共苦的样子,硬着肚子撑得都是油水,却还要痛心疾首的说自己心挂灾民们,已经几天没有好好吃过东西了,可你说这些的时候肉渣还在你牙齿缝里呢!
丁大人就不同,老老实实,坦坦荡荡。有的清廉的官,能得到百姓的拥护,有些表面上看起来不太清廉的官,只要他是真的一心为老百姓办好事,同样也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尤其是在这样的时代里。
丁云毅就是这样的官。
“等灾年过了,我请大家吃顿大肉。”丁云毅抬高了声音道。
灾民们又是一片欢呼。
这时候丁云毅鼻子西嗅了嗅,他忽然朝前面一指:“那里,我闻到饭香味了,乡亲们,加把劲,抢吃的去啊!”
说着一夹战马,在灾民的一片笑声中第一个冲了出去。
这个官,从来没有见过,但他在灾民们的心里却是一个可爱的好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拉牛牛……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Q
第二百七十三章 读书
救灾物资大批抵达。\\\\
呈现在丁云毅眼前,丝毫没有任何灾时的混乱,一切都是井然有序。尤其是当救灾物资大量运到之后,对于能够渡过灾年,灾民们的信心便也更足了。
“大人,吃个番薯。”苏杨求缘把番薯递给了丁云毅。
一口咬下,丁云毅连声赞叹:“甜,好吃,这东西以后还能多种些。恩,番薯?我看还是叫山芋或者地瓜来得好听些。”
“山芋?地瓜?”苏杨求缘怔了下:“啊,这名字是要比番薯好听一些。”
丁云毅三两口一只地瓜下肚:“苏杨,这次能够在天灾面前全不慌乱,全是你的功劳,我看你留在这里大材小用了,我准备用新到台湾的齐雨幕来接替你,把你调到金鹰城去协助秦云。至于东部地区,我准备以丰长治治理该地。”
“大人既然已经决定,我便也没有什么可以反对的。”苏杨求缘早有准备。
丁云毅一抬头,正好看到罗曼德.罗曼德兰,朝他招了招手:“罗曼德先生。”
谁想到罗曼德一来到丁云毅面前,却是一脸严肃样子:“丁大人,我必须向你提出严重抗议。此前我已经多次提出,过多规模的开垦,将对台湾的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但是据我所知,你非但要加大对这里的开发,而且还准备进一步对东部进行开发。这是对环境的极大损害,我很不满意你的做法。”
“罗曼德先生。我希望你能够原谅。”丁云毅并没有生气,而是异常真诚地道:“我必须加大对台湾的开发,我的集团步伐不能停顿下来,不然,我们会被别人一口吃掉。到了那个时候,没有人会如我这样耐心听取你的意见的。更何况,你也允许我对东部进行开发的。”
“那不一样。”罗曼德急忙说道:“我的意思是。在你急需木材的时候,可以从东部想办法,但不是输送那么多的新移民过去。丁大人。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十万人的规模,会对那里的原始森林和环境造成什么样可怕的破坏?哦。不,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到来,是吗?”
“是的。”丁云毅一点也都没有否认。
在全世界范围来说,罗曼德也属于最早的一批环境保护者。丁云毅也知道,尽管没有烟囱林立,没有机械声隆隆,但人类对于土地的渴求,同样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杀伤力。但如果在发展和保护必须二选一的情况下,自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
丁云毅沉默了下:“正如我刚才说的那样,我对台湾的开垦。非但不会停止脚步,而且还会加大。罗曼德先生,我很尊重你的工作,以及你对自然的态度。但是你想过没有,在我没有治理台湾之前。佛郎机人在这里,郑芝龙在这里,干腊丝人也同样来过这里,他们都对你的提议置之不理,同样在尽可能的榨取着台湾的每一点利益。打个比方,如果我被击溃了。那么后来者只会对你的提议嗤之以鼻,而我,还在尽着一切可能保护这里......”
他在那想了想:“我们可以划出一些保护地域,在那里不许人类进入,更加不许开发。我想,这点你应该满意了吧?这也是我唯一能够做到的了。”
罗曼德耸了耸肩。
的确,他曾经向佛郎机总督提出过类似的要求,但却遭到了耻笑。而丁云毅的到来,却让他的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支持,这是从来也都没有过的。
罗曼德忽然问道:“大人,十年之内您能统一全国吗?”
这一句话一问出来,所有的人都大惊失sè,疯了,这个泰西人疯了。
丁云毅也被吓了一跳:“罗曼德先生,这样的问题请你以后不要问了,我是大明的臣子,大明是朱家的大明,我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反贼?”
“哎,那就可惜了。”罗曼德叹息了声:“十年,或者二十年内,以现有的开发力来看,还不会对台湾自然环境造成致命xìng的破坏,这里完全有可能得到保护。我真的非常痛心如此优美的环境却要遭到损毁......”
说着,很有一些不解:“朱家的大明?为什么不能变成您的大明呢?”
丁云毅恨不得踹他一脚,这话要传到了朝廷,那可是杀头的罪名,朝廷里的人一定以为是自己指使罗曼德这么说的。
而他的几个部下,却互相看了一眼,眼睛里流露出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生怕他再说出什么样希奇古怪的话来,丁云毅急忙道:“罗曼德先生,你对旱灾的预防,我非常感激,也会对你进行嘉奖,现在你去忙吧,还有许多事情再等着你。”
罗曼德一走,丁云毅这才长长的舒了口气。
那边忽然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丁云毅大是诧异,眼下都在抗灾,怎么还有人在读书?朝苏杨求缘看了眼,苏杨求缘说道:“这很早便开始了,我请了几位先生,集中了一批当地孩子,教他们读书识字,抗灾,这些孩子都没有加入其中。”
“啊,好,这好。”丁云毅大喜:“这里认得字的人少,教他们读书认字,那是一件大好事,走,带我看看去。”
苏杨求缘在前面领路,不一会便看到大约有五六十个孩子,就坐在露天,一个有些年纪的先生手里捧着本书,脑袋一摇三晃的正在听着孩子们大声朗诵。
“这是专门请来的马先生。”苏杨求缘介绍道:“这里条件艰苦,先生们都不愿意来,便是这位马先生也是我一再央求才肯来的,这几rì正在闹情绪呢。”
“哦,为何啊?”丁云毅有些好奇。
苏杨求缘苦笑了下:“大人。你看这,便是连个像样的学堂也都没有,因此只能在露天,马先生认为有辱斯文,几次都想辞馆,每次都是在我苦苦哀求之下才留下的......”
丁云毅默默的点了点头:“没有想想别的办法?”
“想了。”苏杨求缘答道:“但银子大多用在救灾上了,实在有心无力。我也曾问当地唯一的一个富商宋坡然求助过。他有几间空屋子,很大,是用来堆放杂物的。我恳求他先暂时借给我,但他却一口回绝,说什么读书丧气。读书读书,就是读‘输’的意思,要借做它用还可以商量,但用来读书断然不可。”
丁云毅有些奇怪:“你是这里最高父母官,难道还对付不了一个土豪劣绅?再不行派人把他绑了来!”
“不可!”苏杨求缘却正sè道:“我大明律法里,从来没有因为不肯借房屋而有罪的,要治理地方,无法可依,或者因为个人喜好而擅自改变律法那是断然不行的。如果人人都因为如此而蔑视律法,那地方便要乱了。还要官员何用?”
话虽然说的不客气,但丁云毅却大是敬佩,这正是自己想要的官员。
自己做事全凭喜好,比如在莱长县劫夺粮食那次,虽然救了一县百姓之命。但却已经触犯了大明的律法。私自抢劫,私自杀人,就算做的是好事,仔细想来却也有欠妥的地方,自身不正,如何正人?自身蔑视律法。又如何让别人尊敬律法?
在这一点之上,苏杨求缘做的要比自己好多了。
在那沉吟了下:“走,带我去那个宋坡然的家里。”
“难道大人想以武力对之?”苏杨求缘问了声。
丁云毅一笑:“放心吧,我要用武力,也不会在你的地盘上,我可不想因为这样做而失去了你这样一个有智慧并且正直的官员那。”
苏杨求缘舒心的笑了......
......
宋坡然怎么也没有想到,台湾的最高军政长官丁云毅会来到自己的家里。更加没有想到的是,丁云毅一张口居然是:“宋大财主,我打秋风来了。我这一路赶来,肚子里一点油水也没有,特地来你这里,想要搜刮点好吃的。”
一听丁云毅居然如此幽默随和,宋坡然一颗心顿时放了下来,满脸堆笑:“丁大人能来,蓬荜生辉,我宋家也是大有光彩,大人便是在这吃上一年,宋某也是rì夜招待。”
“好,好!”丁云毅大笑,回首对苏杨求缘笑道:“苏杨啊,我这不是索贿吧?”
苏杨求缘哭笑不得,还真没有见过这样的大人。
宋坡然家里颇为富裕,不多时一桌子菜便已备好,外面闹着灾荒,这里鸡鸭鱼肉一应俱全。
丁云毅能到自己家里来,宋坡然虽然不明其真正来意,却也是大为光彩,特意把一坛珍藏的好酒拿了出来。非但如此,还另外开了一桌,专门用来招待段三儿这些丁云毅的随从。
丁云毅极其豪爽,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赞不绝口。苏杨求缘却是心事重重,略吃几口便放下了筷子。
“吃啊,吃啊。”丁云毅倒像主人一般,连声招呼:“为了救灾,我听说你没睡上一个好觉,没吃上一顿好饭,今天宋老爷请客,不必客气。”
“惭愧,惭愧。大人如何称呼我为‘老爷’?这二字实在不敢当。”宋坡然连声道:“灾年一起,宋某实在没有帮上什么忙,今天既然大人来了,总要捐献上一批粮食才行。”
丁云毅喝了口酒:“宋......那个宋掌柜的,你当我是来问你要粮食的?错了,错了,你虽然开了几家铺子,在这里是数一数二的财主,但财力和我比起来那就差远了。大海上我整船整船的粮食运来,虽然调度艰辛,可也绝不会贸然动宋掌柜你的主意的。”
宋坡然有些尴尬,试探着道:“那大人今天来是?”
“一呢,确实肚子饿了,想来找点好吃的。”丁云毅缓缓地道:“二呢,想问你来借几间屋子。”
宋坡然也是个聪明人,一听便明白了:“大人可是要用来做那些孩子读书用的?”
见丁云毅点了点头,宋坡然大是为难:“大人,旁的都可商量,但这读书......不瞒大人说,我宋家本是福建当地人,几辈子都不读书,后来好容易出了个读书人,进京赶考的时候,居然遭到劫匪被杀死了。这还不算,这以后我宋家便流年不利,不是火灾便是做生意折本。这以后便顺应郑芝龙郑大人号召,举家迁到台湾,又不许后代再碰书本,这才勉强改变。所以定下不读书的规矩,这也是我宋家最大忌讳。”
丁云毅明白了,宋家是实在怕了读书,把那些年的不幸都归咎到了出了个读书人之上,虽然有些荒谬,但这时代的人却最迷信,也没有什么可以过多指责的地方。
可是苏杨求缘也说了,宋家的那几间屋子,无论从所处环境还是位置来说,都是再合适也不过的地方了。
丁云毅眼珠子转了转,忽然上下打量起了宋坡然,看得宋坡然有些大不自在。
过了半晌,丁云毅慢吞吞地问道:“宋掌柜的,眼下这里最缺的是水,但你家中,可是才曾遭到一场小小水灾?”
宋坡然一怔,接着大惊失sè:“大人如何知道?”
老子如何知道的?一进你家,便看到墙角那堆放着一只被打破的水缸,里面还有一点余水,明显是才损坏的。谁吃饱了撑的没事去把水缸打破?肯定是不小心弄坏的,既然如此,大可以以“小小水灾”称之。
装模作样地道:“你先别问我是如何知道的,你就告诉我有没有这么回事?”
“有,有!”宋坡然连声道:“那是......”
“你先别告诉我是谁打破的,让我来算上一算。”丁云毅闭上眼睛,嘴里念念有词,过了会才睁开眼睛:“那必然是宋掌柜亲朋之人打破的。”
“啊,是,是,那是劣子玩耍时不小心打破的。”
这么一说,不光是宋坡然,就连丁云毅的那些部下也是人人惊讶不已。大人这可神了,居然连这点也能算出?
之前可没听说大人还有算命的这本本事那!(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四章 无价之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