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永乐二年(上)【推荐票呢】
永乐二年,永乐帝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封二子朱高煦为汉王,封三子朱高燧为赵王。立储之争就这样暂时平息了,但南京城内的大小官员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因为汉王依旧是永乐帝最喜欢的皇子,而靖难的功勋们依旧是支持汉王的。
在立朱高炽这件事上,解缙可以说是*第一功臣,风光无限的他为大皇子立为太子取了首功。在功勋大臣全力支持汉王,*一派受到强烈打压的时候,永乐帝询问了解缙该立谁为太子,结果解缙回答:“世子仁厚,应该立为太子。”
可是永乐帝并没有这样被说服,因为皇上真的不喜欢他的长子。可解缙又多说了一句,他再拜道:“好圣孙!”
永乐帝不喜欢他的大儿子,可喜欢他的皇长孙,立太子为继承人,不仅要看皇子自身的能力,更要看下下一代如何。这样才可以保证皇朝三世的稳定。至于再下去的事,永乐帝也看不到了,也没办法去干涉。
可是,永乐帝虽然动心了,却没有马上封朱高炽为太子。他还有所犹豫,也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位大臣进献了一幅画给永乐帝,画中一头老虎带着一群幼虎,父子相亲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永乐帝很喜欢这幅画,解缙也跟在永乐帝的身边,他抓住了这个机会,拿起笔在这幅画上题了一首诗:“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一首并不是很工整的诗,却深深地打动了永乐帝。二皇子朱高煦是永乐帝疼爱的儿子,可大皇子朱高炽也是他的儿子,都是亲自抚养长大的儿子,都是同一个母亲所生。也就在这一刻,永乐帝做出了最后的决定,立皇长子朱高炽为太子。
为了感谢解缙的功劳,太子亲自到解缙府上道谢,风光无限的解缙也就这样成了*的第一功臣。但是解缙不知道的是,他的风光无限,他的胜券在握都被两个人看在眼中,其中一人更是将他恨之入骨。这两个人就是永乐帝与汉王!
兴高采烈的*众官员此时也忘记了一个人的功劳,正是因为这个人的存在永乐帝才犹豫不决,没有下狠心立二皇子为太子。在征求解缙的意见之前,永乐帝首先征求的是靖难功勋们的意见,这些功勋们才是永乐帝说信任的,为他出生入死的好臣子。
绝大部分的功勋大臣都支持二皇子朱高煦,他们也不喜欢大皇子朱高炽。可偏偏功勋中有一个人反对,这个人叫金忠,时任兵部尚书的金忠。可一个二品官跟公侯勋贵们相比,实在是差太多了!但是,在金忠的后面还有一个人,那个人证是道衍,金忠也是道衍在靖难之役中向永乐帝推荐的。
金忠的表态,正是道衍的表态,永乐帝不得不重视。但是诡异的是,道衍一直没有直接表明支持朱高炽为太子,所以太子一党当然是多加猜测,毕竟多一个人来分功劳对大家都没好处。其实道衍很清楚,只是傻瓜才风光地站在明处,立储之争这场血腥的争夺才刚开始而已。
永乐二年,王丛云家并没有因为王千军被道衍收为关门弟子而出现什么大的改变,这件事王家也没有炫耀过,甚至认为越少人知道越好。王丛云每天依旧去五军都督府站岗,做他该做的事情。而他的那些靖难之役的好兄弟们,也时不时地接济和照顾一下他们落难的小兄弟,有空就一起喝上几杯。
但是,即便是这样,王家的每一笔开销都要精打细算,燕梓与刘雪沁两人,一个织布,一个抄书,靠自己的劳动来补贴家用。王丛云每个月的俸禄,都要用来回请。就算自家再困难,也不能都是别人请,总用回请一两次,这不是什么面子问题,而是一个男子汉的骨气。只会吃人家的,赖人家的,用种种困难当借口,这算什么男子汉。
也就是在这一年,永乐帝开始了新一轮的秋后算账,对前朝建文余党的清算。其中受到最严重打击的正是靖难之役中南军的两任统帅。御史陈瑛参耿炳文“衣服器皿有龙凤饰,玉带用红鞓,僭妄不道”,永乐帝为此大怒,下令籍没耿家,七十岁的老将耿炳文不愿受辱,上吊自杀!
接倒霉的就是在靖难之役中为永乐帝立下大功,将百万南兵送给永乐帝的新一代“赵括”,曹国公李景隆。参倒这位曹国公的正是前一次参倒耿炳文,升官得赏的陈瑛。副都御史陈瑛等告发曹国公李景隆“在家坐受阁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景隆子)多立庄田,蓄童仆成千,意叵测。”
永乐帝再次大怒,李家被籍没,李景隆下狱。后削爵。让王千军觉得好笑的是,这位曹国公也想学着耿炳文自尽,却在狱中绝食十日不死,也真难为这位大人物了。当年燕军兵临南京时,正是这位曹国公和谷王率先打开金川门降燕,导致九门皆降,建文帝失踪。
其实永乐朝的靖难功臣们都应该好好感谢这位曹国公,最初当永乐帝知道是李景隆的领兵时,就说他有五败,“军纪不明,威令不行,一也;北平严寒,南卒柔脆,不能犯霜冒雪,二也;士无嬴粮,马无宿藁,不量险易而深入,三也;寡谋而骄,色厉而馁,智勇俱无,四也;刚愎自用,不听忠直,专喜佞谀,部曲离心,五也。”
正是因为这位身份尊贵,身为朱棣表侄的皇亲国戚,因为他的无能与纸上谈兵,导致燕军前后两次击溃百万南兵,让原本只有上万人马的靖难军不断壮大,最终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永乐帝最终没有杀李景隆,而是将李家全家迁徒他处,留了下李景隆一命。
因为揭发耿炳文有功,陈瑛从御史升为副都御史。接着又参倒了李景隆,陈瑛被升为都御史。连参两位建文旧党不断高升的他似乎揭发上瘾了,在李景隆全家被籍没的不久,身为都御史陈瑛再次向永乐帝报告,荣国公梅殷“蓄养亡命”,“诅咒”永乐帝,对于陈瑛的这一报告,永乐帝只说了一句:“朕自处之。”
夜了,南京城各门关闭,很多街上除了巡逻的兵丁外,普通百姓都已回家早早休息了。袁珙坐在去道衍府的马车上,正在思考要如何安慰他的这位老朋友,还有就是要如何帮王千军这个道衍新收的关门弟子安排日后之事。既然道衍决定了收王千军为弟子,那袁珙当然是全部支持他的老朋友,尽两人之力为大明朝培养一位栋梁虎臣。只是,对于最近朝廷发生的很多大事,袁珙很是担忧。
永乐帝是一个把心思藏得很深的君王,一些事永乐帝不会当场发作,他会忍耐,等待机会,就比如耿炳文与李景隆这个人,永乐帝一直拖到现在才收拾这两位建文余孽。可笑那陈瑛还一直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是为朝廷扫除奸佞的功臣,其实他也只不过是永乐帝手上的一枚棋子罢了,因为永乐帝需要借口,也需要一个让建文旧臣恨的人,让建文旧臣不会将矛头全都指向永乐帝。
如今,耿炳文与李景隆都倒台了,那么接下去就是那位痴情的驸马了,宁国公主可以说是在皇室中与永乐帝最亲近的皇室了,永乐帝也十分尊敬他的这位二妹。可是,亲情并不能战胜权力,权力才是最重要的。可如果永乐帝真下手了,那这段亲情也就彻底断了。
永乐帝富有四海,可从面相看却是一位缺乏亲情的皇帝,他是孤单的九五之尊,他将一一是去他所重视的亲情。是去了亲情,对一个人的打击和影响是极大的,袁珙也不愿意见到一位暴虐的皇帝,那不是天下之福,不是大明之福。可是,唯一可以锁住永乐帝暴虐之心的枷锁却是那么的少,并且有不断脱落的迹象。
袁珙的苦恼,也只能跟道衍商量,可偏偏此时道衍的内心也很痛苦,之前发生的一件事情对他的老朋友打击实在是太大了。袁珙无奈地吐了一口气,平民百姓都在羡慕达官显贵的富贵生活,可谁又知道,这些达官显贵之中有很多羡慕平民百姓的简单。
马车距离道衍府上还有一段距离,就在这个时候,马车突然停下了。因为前面有一个小女孩子拦住了马车,身材瘦弱,看起来还不到十岁的一个小女孩拦住了袁珙的马车,对着马车用尽自己最后的声音问道:“请问,马车上是袁珙先生吗?!”
赶车的马夫怒斥道:“去去,哪里来的小娃儿,快点闪开,不要挡了我家大人的路。”
可小女孩依旧倔强地说道:“我姓李,名虎涵。只求袁珙先生见我一面,看看我的面相。如果袁珙先生不见,我只能死在此地!”
小女孩并不是在说笑,她从身上拔出了一把锋利的匕首,抵住自己的脖子,跪在地上。
第七章 救人很难(下)【恳求推荐票】
梅殷,汝南侯梅思祖从子。天性恭谨,能骑马射箭,洪武十一年娶洪武皇帝的次女宁国公主,封荣国公。洪武皇帝临死前嘱咐梅殷:“汝老成忠信,可托幼主。”复出遗诏授之道:“敢有违天者,汝讨之。”靖难之役时,梅殷受命领兵抗燕,驻守淮安,募兵四十万。他是洪武皇帝十六个驸马中最受器重的,也是洪武皇帝最喜欢的驸马。
靖难军南下时,建文帝命梅殷为总兵官,镇守南京的门户淮安。当靖难大军来到淮安城下时,永乐帝曾遣人晋见梅殷,说是到南京为太祖进香。梅殷却义正词严地对来人说:“进香皇考有禁,不遵者为不孝。”
永乐帝闻讯大怒,复遣使下书说:“今兴兵诛君侧恶。天命有归,非人所能阻!”
手持洪武帝遗诏,梅殷依旧不示弱,竟然割去使者的耳朵和鼻子,然后放他回去,并说:“留下你的嘴,为燕王殿下讲讲君臣大义去吧!”
永乐帝见状气急败坏,但毕竟不能将自己的妹夫如何,也不愿意死困淮安坚城。只好涉泗水,取道扬州。永乐帝称帝后,梅殷仍然拥兵淮上。
燕王称帝后,永乐帝视梅殷为心腹大患,逼迫宁国公主啮指流血,写信给梅殷劝降。梅殷得书大哭,并问使者建文帝下落,使者推说皇上已死去。梅殷回到南京,永乐帝接见温慰道:“驸马劳苦!”
梅殷回道:“劳而无功耳。”!
说到梅殷,那就不能不提他的妻子,宁国公主!宁国公主,孝慈皇后生,洪武皇帝此女,洪武十一年下嫁梅殷。两人成婚之后,恩爱有加,在南京城内传为佳话。而在洪武皇帝诸子女中,宁国公主与永乐皇帝的关系最好,历史上驸马梅殷被杀之后,宁国公主进宫扯住永乐帝的袍襟大哭,向永乐帝要梅殷的下落。永乐帝不得不说道:“驸马为除贼而死,你何苦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
随后永乐帝给宁国公主写了一封信,大意说,驸马虽有过失,兄以至亲不问。比闻溺死,兄亦甚疑;现在凶杀悉置重法,特报妹之。然后给梅殷隆重治丧,永乐帝亲自致祭,谥为荣国公。宁国公主这时已称为御妹,依明制进封为宁国长公主,并给予优厚的待遇,“岁时赐与无算”,甚至连诸王也无法和这位长公主相比。梅殷的两位遗孤也都封了官职,以长子梅顺昌为中军都督府佥事,次子梅景福为旗守卫指挥使,从这可见永乐帝对妹妹的珍爱。
只是,亲情是亲情,政治是政治。为了除去心腹之患,亲情也就不重要了。出了事之后,再用其他的方式来补偿。但这一次,王千军就真要赌一赌,看自己能够改变一两个人的命运,救下这个重情重义的驸马!
永乐三年冬,王千军这一天又早早的起来,床上的李虎涵还在睡。天气冷,小丫头又点贪睡,可封建王朝的早朝就是喜欢这么早,一点都不尊重普通人的作息时间,表面上看是很勤奋,可实际上却没有工作效率,怪不得君王不喜欢早朝,连大臣也不喜欢早朝。
看着床上还在睡的李虎涵,穿好衣服的王千军轻声地走到床边,看着熟睡的小丫头,特别是那嫩嫩的小脸,实在忍不住亲了一口。王千军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这里可是寺庙,住的还是禅房,结果王千军还跟自己身边的小丫头住一个屋子,晚上还睡在了同一张床上,实在是罪过。
可是,寒冷的冬季,王千军喜欢抱着李虎涵睡,李虎涵也喜欢王千军怀里的感觉。再说了,两个人都是小孩子,身体都还没发育好,出了抱抱,亲亲外什么都做不了,王千军也不会那么变态,强行乱来。所以,也就那样,佛主什么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了。
轻轻的一下,李虎涵还是醒来了,看了王千军一眼,伸出自己的小手摸了摸王千军的脸,李虎涵说道:“少爷,今天还是这么早,还要去那个地方吗?”
这些天,王千军都会带着烈酒、千年人参磨成的药粉,还有最好的火折子,跟着了空去一个地方,等一件可能发生的事情。李虎涵一开始还想跟着去的,可被王千军拒绝了,她去了也没什么用,要是冻坏了可不好。
李虎涵虽然小,但也知道怎么讨好男人,这些都是大户人家小姐要学习的。很多大户人家都会教导庶出的女儿这些,以便日后当做家族的筹码进行联姻,或者送给某些大人物做小妾。李虎涵此时突然觉得,她是幸运的,不再是不幸的,因为正是李家的倒台才让她遇到了王千军,一个真正会关心她,疼爱她的男人。虽然她知道,这个男人最终不会是她能够独享的,因为她不能做这个男人的正妻,王千军的正妻必须是对王千军仕途有巨大帮助的女人。但是,她会珍惜现在跟王千军在一起的每一刻,同时用自己的智慧来帮助王千军。正妻,只是一个名份,但也能变成虚名,抓在手上的才是真实的。
“是啊,这件事不解决,我也没办法睡个安稳觉。你再多睡一会,帮我们准备好回来吃的东西就行。我想,也就在这几天了,这种重复等待的滋味还真难受。”
王千军这些日子都在做重复的事,既期待着事情的发生,又害怕情况的改变。蝴蝶翅膀的振动已经开始了,也许有些事已经发生了改变。如果梅殷被推落水这事没有发生,而是用其他的方式来暗害梅殷,那王千军的苦心也就白费了。
“我相信少爷,少爷料定的事一定会发生的。”只需要给王千军一个小小鼓励就够了,这也是王千军所需要的,一个小小的鼓励就行了。
王千军最后微笑地亲了李虎涵一下就离开了。了空就在大殿外的广场上等着,他起得比王千军早,在王千军没来之前,了空会在广场上耍一遍少林罗汉拳,一套拳法耍下来,了空也就不感觉到冷了。王千军要做的事情了空已经知道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了空也很乐意,而且这件事也是道衍点头的。了空不管要救的人是什么身份,对王千军与道衍有什么影响,他只知道,师父现在让他听小师弟的,就这么简单。
而且这些天跟小师弟在一起也有好处,那就是可以偷喝几口。佛家戒律中,了空只有酒肉这一条戒不住,以前住在南京城里还好,抓住机会可以偷吃。可现在住在了寺庙里,想偷吃几口实在难。这些天,虽然有些冷,但还可以从王千军拿边偷喝几口酒,也有机会在外面买些吃的。
一套少林罗汉拳耍下来,了空和尚一身是汗,身上的僧衣都湿了。拿起粗麻布,往脸上一抹,也不知道是汗还是油,一大块粗麻布都湿了。王千军这个时候也来了,要带的东西都在包袱里,小小的包袱王千军自己拿着。
“还去那个地方吗?今天想吃什么?我觉得那附近的一家铺子做的笋菜包味道不错,就是里面放了点肥肉,实在是没办法,要都是菜的该多好。”了空现在其他的不管,就想着吃。
“我不喜欢吃那家的肉包子,还是笋菜包好吃。如果不放肥肉,没肉汁可就不好吃了。如果今天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生,那回来的时候我们去吃豆腐涝好了,上次去吃的那家味道不错,我想再吃一次。可以多放点虾仁和葱花,等这事完了,我就带涵儿去吃。”
跟了空在一起,不需要谈佛法,不需要谈政治,只需要谈吃的,两个人一起去发掘路上好吃的小摊或者酒楼。其他的事情,也就王千军一句话就够了。
“好啊,那家的豆腐涝是不错,榨菜做的也很有味道,就是老板娘有些过分,不给我放虾仁,我又没要求,她怎么能这样。可偏偏我又不能明说,因为老板娘给我的份明显比别人的多。唉!”
在外面,了空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吃肉喝酒,喝酒都是偷偷喝,吃荤也是以买给王千军吃为借口。而看到这个敦厚的胖和尚出现,做小买卖的普通小老百姓也都很欢迎,很多次都拒绝收了空的钱,最后都是王千军递过去才收的。很多人也都把给了空的那份加料,或者是多送吃的。
而作为回报,了空有的时候会帮善男信女把把脉,他也懂医术,水平还不低。把脉之后,小病不需要吃药,只告诉对方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调养一下就好了。真需要开药,了空也会亲自写下药方,尽量便宜的药方让病人去抓药的。
作者语:推荐票啊,推荐票,这周我冲榜,请大家多给我一点支持吧,不需要多,推荐票就可以了。大家帮帮我吧
第八章 龙口抢命(下)【呼叫推荐票】
半昏迷中的梅殷一直在思考,思考到底是谁要杀他。是谁把他推下水的,梅殷很清楚,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使赵曦这两个人在桥上先是假装跟他套交情,然后趁他不备痛下杀手,他们都知道梅殷不会水,也清楚现在的河水有多冰冷。可是,这两人绝对不可能只是为了以前的恩怨敢做出这样的事来,谋杀皇亲国戚可是大罪!
那么答案只有一个,这两人是受人指使的!能够指使这两人的算来算去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永乐帝,另外一个就是汉王。但是汉王如今正忙着跟太子斗法,唯一对自己有这么大杀心的就只有永乐帝。更何况,耿炳文已经自杀了,李景隆也被削去所有的爵位,明显他梅殷就是第三人!
“皇上!要杀我!”喊完这一句,梅殷又陷入了昏迷,全身一直在颤抖,好不容易喝上一口姜汤的了空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碗,又是一阵折腾。
自己丈夫说出了宁国公主最担心的真相,也是最不能接受的真相。宁国公主愤怒了,也伤心了,永乐帝是她的四哥,也是皇族中与她关系最好的。她已经按照永乐帝要求的做了,可永乐帝却没有遵守承诺,宁国公主怎么会不伤心,不愤怒!没有任何迟疑,宁国公主就这样离开了,直接进宫要与永乐帝算账。王千军没有阻止,他与了空继续留在宁国公主的府上。
“有吃的吗?我饿了。”宁国公主离开了,王千军还留在梅殷的身边,喝完了不喜欢喝的姜汤,王千军要求送吃的来。女主人离开了,男主人又昏倒了,管家在一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对王千军与了空这两个客人当然是不敢得罪。
吃的很快就送了过来,管家去请的郎中还没过来,宁国公主短时间也回不来。要进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就算没有人阻挡,巨大的皇宫也够宁国公主走上一段路了。如果见到了永乐帝,当然要哭闹上一阵,如果永乐帝不见,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王千军很是轻松地吃着管家送上来的素面,因为有了空和尚在,他也只能吃素面。
半个时辰过去了,管家请来的南京城名医也过来,号脉的结果跟了空不谋而合,开了药方在另外一间房间等候着。宁国公主的管家突然发现,救下他们家男主人的这两位客人有些麻烦,这赶也不是,不赶也不是,总不能一直让这两人待在男主人身边!可偏偏女主人还没那么容易回来,管家也只能继续在主人的病榻上继续招呼着两位恩人。
过了没多久,梅殷再次醒来,这次醒来的状态比之前好多了,没有大喊大叫,也没有任何的愤怒,他只是在看,在寻找。最后梅殷向管家问道:“公主呢?!”
管家还不知道怎么回答,王千军就回答道:“公主进宫找皇上算账去了,暂时回不来。梅驸马,你感觉好些了吗?从鬼门关死里逃生之后,难道就只有仇恨的感悟吗?如果真是这样,太让我失望了。我甚至觉得,不该花这么大的力气救你,救你可是在龙口抢命!”
“龙口抢命!呵呵!真是如此。是你和那位大师救了我吗?感恩不尽!可是,你们也许犯了一个错误,救了我这个一定要死的人,甚至还会牵连到你们自己。你是谁?那位大师的法号怎么称呼?!”
王千军出言不逊,管家在一旁气得牙咬,可梅殷却不在乎,还笑了!千年人参的药效似乎开始起作用了,梅殷脸上渐渐有了血色,虽然还不能起来,但聊天是没有问题的。
“那我在重新介绍一次吧。从冰冷的河水里把你救上来的胖和尚是我师兄,法号了空。把阳气送到你嘴里,让没有呼吸的人重新有气的人是我,给你吃下千年人参粉末的也是我。我叫王千军,父亲王丛云,小人物。但是我和我师兄有个大人物的师父,法号道衍!”
王千军重新介绍了一下自己,换来的是梅殷的震惊!管家也被吓到了,他刚才没在宁国公主的身边,忙着去请郎中了。
“道衍!那个妖僧为什么要救我?!”梅殷张嘴就是一句妖僧,他跟道衍的关系是真的不好。但听到妖僧这个词,王千军与了空都没有任何反应,骂道衍妖僧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两人也都麻木了。道衍做了什么,两人内心都很清楚,靖难之役上百万人死伤,多少人的家破人亡,这都跟道衍有关系。
王千军捏了捏自己的鼻子,感觉有点感冒了,一旁的了空和尚已经在打喷嚏了,一碗姜汤看来效果差了点。醒了醒鼻子,王千军才说道:“妖僧吗?天下有太多人这样骂师父了。可是,师父所做的一切都是依天意而行,至于天意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怎么说,建文帝失败了,当今的皇上胜利了,这就是结果。其实,师父并不想救你,因为这样会引来真龙的愤怒,是我任性要插手这件事,一心要救下你这位痴情驸马,同时也感谢你,因为你的放开,才让两淮百姓免去刀兵之祸,梅驸马你是一个值得我尊敬的人。”
“天意吗?呵呵。咳咳……”梅殷驸马说到一半突然咳嗽了起来,这可不得了,王千军赶紧站了起来,了空也赶了过来,管家更是吓坏了。还好,咳嗽了一阵,梅殷驸马吐出了一些水,只是把之前喝到肚子里的脏水吐了出来。吐完之后,人舒服多了,了空又找王千军要了点千年人参的粉末,就着热水喂了下去。
休息了小一阵,梅殷才再次开口说道:“千年人参的粉末,这应该是皇上赏赐给道衍的吧,结果却用来救我这个皇上要除去的人。其实我应该感谢皇上,虽然他想把我除掉,但却选择了这种不会牵连家人的死法,看看耿炳文与李景隆的下场,我真的该谢主隆恩!只是,我却没死成,还牵连到了另外一个人,一个我绝对想不到的人,老天爷似乎跟我开了一个玩笑。王千军,好名字,你父亲王丛云的事情我也听过,他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也是个痴情男儿,只是有点对不起他的原配,你们家现在还好吗?”
可能是认为自己死定了,梅殷反而开始关心王千军的家事,王千军笑着摇了摇头,回答道:“没有锦衣玉食,没有高官厚禄,一切是那么的简单,那么的平静,母亲跟二娘一起全力维持着家,父亲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份就行了。梅驸马,你现在似乎认为,只要你死了,一切都会好的,是不是这样?”
王千军猜出了梅殷的死意,吓得旁边的管家猛然跪了下来,求梅殷不要乱想。可是,梅殷还是说道:“锦衣玉食,高官厚禄,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简单才是幸福,平静更是幸福。你说得没错,我的确是想死,因为只要我死了,我才不会连累我的家人,不会影响到我两个儿子的仕途。我死了,皇上也就放心了,其实皇上还是很关心公主的,只要我死了,皇上会因为亏欠公主而赏赐给公主超过所有人的东西,我的两个儿子也会得到提拔,我梅家也就保住了。可如果我还活着,皇上就会继续想杀我,甚至连累到我的家人,还会连累到其他无辜的人,就比如救了我的你跟了空大师,不是吗?”
梅殷求死,怕的就是梅家日后落个跟耿家和李家一样的下场。至于他的妻子,还有两个儿子,梅殷多少也了解永乐帝的性格,知道自己死后永乐帝一定会善待他的妻子与儿子。怎么说,他的妻子都是永乐帝的妹妹,他的儿子也是永乐帝的外甥。
王千军大大地吐了一口气,他没想到事情会这样麻烦,好不容易把人救了下来,被救的人却一心寻死,那边皇帝还没说服,这边却要说服一个笨蛋。头疼!
“一个人连死都不怕了,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可是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真的可以补偿失去亲人的痛苦吗?!而且整件事,梅驸马你自己也有责任,有人告梅驸马你畜养亡命,与女秀才刘氏诅咒皇上,这些不是空穴来风吧。其实梅驸马你一开始就错了,靖难之役时,你没有孤注一掷为建文帝殉难,靖难之役后就不应该继续耿耿在怀,何必呢?!你现在如此关心你的家人,为什么一开始就不多为他们想想呢,一直固执的坚持己见,就算你不喜欢当今皇上,也没必要再做那些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正是梅驸马你自己种下的因,才有了今日的果。连死都不怕的你,为什么不能真正的看破一切,难道我跟师兄舍命救你,甚至连道衍师父都牵扯了进来,都错了吗?!”
作者语:求推荐票,请用推荐票砸死我吧!
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上)【恳求推荐票】
“天意如此,与皇上风风雨雨这么多年,本宫也不想走。可是,这是天意,没有人可以长生不老,千岁、万岁只不过是大臣百姓欺骗的谎言罢了。也许,本宫这么一走,反而不用再操心那么多了,这也是一种解脱。自古皇家无亲情,兄弟相残,父子相争,这就是皇家的悲哀。千军,其实本宫该好好谢谢你,你救了梅殷驸马,也救了宁国长公主的心,皇上很珍惜他与宁国长公主之前的亲情。”
徐皇后又再次放下了,可她其他的话王千军却有点听不懂,王千军只能继续说下去。
“皇后,其实也不必如此悲观,太子、汉王、赵王三人都是皇上的亲子,只要不走到那一步,皇上始终都会善待他们的。太子与汉王之争,也是五五之数,盛极而衰,武将功勋不可能永远占据优势,历朝历代的文官集团有着庞大的政治力量,他们会守护好太子的。太子仁厚,绝对不会做出让皇后伤心的事!只是,小子还有一个请求,希望皇后能够敬告太子,清淡饮食,节制女色!”
自己长子是什么个性,徐皇后当然清楚。她的长子仁厚恭孝,是个好人,也是个好儿子。只是,在无情的皇权争夺中,这成了太子最大的弱点。要做好人,真的很难!
“本宫这个长子,还真是让人操心。身体那么胖,走路都要人扶,还喜欢大鱼大肉,他那好色的性格,跟皇上也像,父子始终是父子,就算看起来不像,也有一些习惯和爱好是一样的。你的话,本宫记下了,本宫能做的都做了,其他的本宫看来是管不了了。”
徐皇后说完,王千军也不再说什么了。徐皇后的寿命王千军无法延续,至于太子的寿命,也只能赌一赌了。一个大胖子,一只眼看不起来,一只脚也走不直,走路要人扶着,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除了仁厚恭顺外就没有一点长处,这样的太子永乐帝不觉得碍眼才怪。
可是,相比与脾气暴躁,好大喜功的汉王,太子的确是一个好皇帝。伴君如伴虎,没人希望伺候的皇帝是个暴君,更重要的是,以大明朝现在的情况,绝对无法支撑两个好大喜功的皇帝折腾。只是,如果一个皇帝没有好大喜功的心思,那整个国家就会变得无比平静,毫无进取心。推动社会前进的是人,人的动力是yu望,yu望也就是野心,扩大化的野心就是好大喜功!
徐皇后要问王千军的话都问完了,在徐皇后的示意下王千军走了出去,一群太监、宫女都在外面守着,既是守护,也是监视。看到王千军出来,一群人都不做声,笔直地站在一旁。
看到王千军出去了,徐皇后再次开口问道:“这孩子,订亲了没有?!”
听到是跟王千军的亲事有关,燕梓赶紧回答道:“还没!这孩子的将来,不是婢子与丛云所能够掌握的,所以他现在身边就只有一个贴身小丫鬟,并没有订亲。请皇后放心,日后无论这孩子有多大的成就,他始终都是婢子与丛云的儿子,婢子与丛云对他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效忠大明朝!”
燕梓的承诺,说一不二,即便是用自己的性命去换也要完成。当年北平府之战,徐皇后统帅女兵上城前,燕梓就承诺过,只要她还有一口气在就绝对不会让徐皇后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燕梓做到了。
“本宫相信你的承诺,因为你是本宫看着长大的小燕子!本宫会为你的儿子找一个好亲家的。呵呵,不过这件事最好先不要让他知道,以免横生枝节。”
王千军的妻子人选就这么定了!由徐皇后亲自做主,还是在隐瞒着王千军的情况下进行的。至于人选的真实身份,徐皇后也没有明确地告诉燕梓,燕梓也不多问,就这么谢恩了。在这个包办婚姻的年代,要自由恋爱真的很难,很多人成亲之前根本就没见过妻子的样貌,只有极为笼统的信息。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婚姻大事都包办的。很多男人,只要你有能力就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妾。
永乐五年七月皇后徐氏崩,年四十有六。徐皇后死前劝永乐帝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毋骄畜外家。又劝告告皇太子:“曩者北平将校妻为我荷戈城守,恨未获随皇帝北巡,一赉恤之也。”
同时,徐皇后也劝告永乐帝,不要因为她的死而责罚后宫内侍,更不要牵连太医。也奉劝太子多吃清淡素食,节制女色。王千军的亲事也在死前跟永乐帝谈好了,既然王千军是永乐帝与道衍为大明日后培养的虎臣,那就该为王千军找一个好妻子,给王千军一个牵绊,让王千军对大明永远忠心。对徐皇后的定下的这门亲事,永乐帝与道衍都是很支持的。
徐皇后死了,还不到五十岁就去了。永乐帝的悲伤每个人都懂,可也都不懂。徐皇后是中山王徐达长女,从小聪明爱读书,是南京城有名的才女。当永乐帝在洞房看到徐皇后第一眼时,他就深深爱上了这个女人,这个配得起自己的女人,英雄爱美女,可要配得起英雄,美女也要有自己的本钱。
正是徐皇后,为永乐帝生下了三个儿子,三个能文能武的儿子。也是徐皇后在永乐帝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永乐帝装疯,骗过了建文帝的使者,更在燕王起兵之时为燕王守住了北平城,稳住了燕王的大后方,安稳人心、输送物资。永乐帝为自己有徐皇后这样的一个女人自豪,这是一个成功英雄身后永远支持她的成功女人,也是一个值得相濡以沫的女人,更是一个懂得永乐帝心的女人。
只是,永乐帝才登基五年,徐皇后也才母仪天下五年。才五年时间,相比徐皇后跟随永乐帝所吃的苦,永乐帝觉得这五年远远不够。永乐帝不相信长生不老,也知道万岁只不过是大臣与百姓欺骗皇上的谎话。但他是多么希望,能够与徐皇后一起慢慢变老,最终早一步死去,大家族的女人不是一般都很长寿的吗?!即便自己的长子再没有,身体再差,但只要有徐皇后在,他死后的大明就不用他操心。
但是,这个愿望实现不了了。因为徐皇后已经死了,这个陪伴了自己三十一年的妻子已经死了,这是天意,也是命数,更是报应!永乐帝将这当成了上天不满他杀戮太多的报应!
永乐没有哭,他是大明的皇帝,是成功从侄子手上夺下江山的马上皇帝,他不会哭,更不会认输。他要做的事情,谁也阻止不了。悲伤中的永乐帝只想杀人,可却因为皇后的临终遗嘱,让永乐帝无法处死那些办事不利的太医,所以永乐帝只能在悲伤中忍耐,在贵妃王氏的陪伴下忍耐着。
这样的忍耐并没有持续多久,从永乐五年七月到永乐五年九月,根据内宫传来的消息,因为过失而被永乐帝处死的宦官、宫女超过百人,如果不是有贵妃王氏的劝阻,可能会死更多的人!杀人成了永乐帝最大的发泄方式。
不过,这些都与王千军无关。对于徐皇后的死,王丛云与燕梓无比伤心,在灵谷、天禧二寺举行的大斋两人都带着王千军去了,而且不止一次地前往致祭,燕梓甚至哭到昏倒。看着伤心的母亲,王千军无奈地帮助父亲将母亲抗回了家中。
这一天,王千军再次来到了道衍所在的寺庙中,道衍今天要给他介绍一个人,一个教他武艺的人。对佛家的功夫,王千军也不是太喜欢,佛家功夫的杀性太差了,还不如多练些军中的硬把式,那些可都是经过千锤百炼,靠杀人经验积累起来的真功夫。这些年,王千军除了锻炼最基本的基本功外,唯一练过的武艺就是军中流行的那几套,具体也就是底子很厚,基本功很扎实,冲锋陷阵也还可以,可就是没有一点自己的特色。
这一次,终于是找到可以教他功夫的人了,一位年轻的道士就这么站在了王千军的面前,看起来也才三十出头。不过通过了空介绍,王千军知道这位道士是武当山来的,道家功夫很有一套,了空和尚还跟他交手过了,两人不分伯仲。当然了,了空和他都没有各自的杀招。
“这位是悟道?武当山上的道士,为师找来教你道家功夫的人,有什么话你自己问吧?!”道衍介绍完了,也就不管了。
“悟道?!请问道长悟了没?”王千军没问悟道的功夫如何,因为不需要。
“天下万物皆是道,在道之中,每天都在悟!”看着眼前要教导的人,悟道没有一点惊喜。
“那请问道长,你要教我什么功夫?!佛家的功夫太过仁义,我才没学!”
“杀人的功夫!”这就是悟道的回答。能杀人的功夫,就是好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