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民国岁月1913TXT下载民国岁月1913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民国岁月1913全文阅读

作者:夜深     民国岁月1913txt下载     民国岁月1913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卷 雄关漫道真如铁 第五百零八章 牛鬼蛇神

    天*津日租界。

    自欧洲战争后,中国各处的租界陆续收回,第一个收回的租界当然是德租界。欧洲开战之前,在方子达的努力周旋下,民国政府不仅收回了各地的德租界,还收回了被德国人占据的青*岛,使得成为民国建国后在外交上获得的第一次巨大成功。

    随着战争的持续,打得不可开交的欧洲各国为拉拢中国加入战争,英、法两国主动进行退让,和中国签署了一系列新的条约,其中就包括了收回部分租界的条款。中国加入协约国后,对于原同盟国的租界进行了强制性收回,等到沙皇俄国爆发革命后,各地的俄租界也一一收回,不仅如此在对于之后成立的俄罗斯帝国临时政府的合作中,中国政府不仅收回所有俄租界,借着中苏大战的胜利,连同满清时期割让的领土也全部拿了回来,甚至还利用这场战争从俄国身上生生占据了不小的好处。

    所以,自1923年起,中国大陆基本恢复了领土完整,除上*海、广*州等地还有着公共租界的存在,可就算公共租界其意义也和之前的租界有所不同,眼下仅存的几片租界已经逐渐由当初单纯的租界转为了后世自由经济贸易区的类型,其政治意义大渐,反而经济用途增加了许多。

    方子达非常清楚,在短短十来年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他不奢望一口气完全收回剩余的租界,毕竟这样做对列强的刺激实在太大,中国虽然不同往日,可这世界上国于国之间的交往不仅只是强硬就能解决问题的,有些情况下妥协更为重要,

    毕竟中国还未拥有和整个西方世界抗衡的力量。

    按照目前国家针对各租界的政策。这样做完全能够达到平稳过渡。而且随着中国和美国的合作展开,美国方面也同意了放宽美租界的权利,使得租界的存在从之前的政治方面从经济方面转变。

    至今,唯一例外的就是在中国的日租界了。从目前来看,占据中国领土最多的就是日本人,日本不仅在各地拥有租界。还占据了旅顺一地,也就是他们称之为的“关东州”,除此之外,还有甲午年间被割让的台*湾。面对世界各国继续交还各处租界,和中国政府展开经济合作,日本人从一开始就装聋作哑,仿佛视其不见一般。甚至在中国外交部试探性地向日本方面提出赎还租界的建议后,日本政府也不作理会,相反还加强了对各地日租界的防范。增派大量所谓的海军驻扎,还从国内找来不少浪人在租界中游荡,以用这种方式来宣布他们对租界所拥有的权利。

    1923年的新年还未全部过去,天*津日租界的一幢小洋楼内就迎来了一批客人。这些客人个个穿着光鲜,有的人脑袋后面居然还留着满清的辫子,相互间见面也不同如今流行的握手或者抱拳行礼,而是相互打着马蹄袖下跪打千儿,要不是街上叫卖的报纸上清晰的印着如今日期。甚至还以为现在还在满清呢。

    “八叔,侄儿给您请安了……。”

    “哦。是小六子呀,起来吧。”一位中等身材,体态微胖的男子从车上下来,刚刚进门就有个年轻人从一旁窜了过来,打着千单膝跪地。男子瞧了瞧这人顿时就笑了,左手潇洒地向上一抬。

    “几年不见八叔。想不到八叔您居然还记得我。”年轻人起身笑眯眯地凑到跟前,男子听了一乐,笑骂道:“你这六猴子,烧成灰八叔我都认识。啥时候来的?你爹来了没?”

    “回八叔的话,我爹身子骨不成。这天一冷就爬不起来。这不,只能我自个来了。对了八叔,这些年在哪发财呢?瞧您红光满面的样,有机会照顾照顾侄儿吧。”

    “你小子,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现在不在吉长镇那边儿当什么军法官么?还是个国防军中校是不是?这位置虽说位不高,手里权还是不轻的,活得比一般人可是滋润多了。”

    “八叔,再怎么也不能和您比呀。”年轻人笑道:“您可是我们这些人中的这个!”他竖竖大拇指道:“前年您就当了张司令的参谋处长,去年听说还升了旅长,早就是将军了。就您这前程,侄儿这个小小的中校不靠您照顾还得靠谁去呢?您说是不是?”

    “去你的!”男子乐得抬脚虚踢,年轻人手脚灵活得窜到一旁,捂着嘴直乐。

    说起这两人还真能算得上叔侄,只不过这亲戚关系数上去不知道有多少辈了。中年男子叫熙洽,祖上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亲兄弟穆尔哈齐的后裔,早年就读于日本东京振武学校与士官学校,还是宗社党的骨干之一。

    而年轻人叫金名世,是末代小皇帝溥仪的同宗,论资排辈算下来,他的确是熙洽的侄儿,只不过这亲属关系差得远了些。

    熙洽任职东北国防军,在张作霖的军区担任旅长,军衔少将。金名世同样也是国防军军官,军衔中校,就如同熙洽所说的在吉长镇的驻军中担任军法官。他们两人除了同个祖宗外,同时还都是国防军的军官,不算这两条外,他们还是宗社党的骨干,是宗社党中、青两代的代表人物。

    这一次,借着探亲访友的名义,熙洽和金名世悄悄来到天*津是为了参加宗社党的内部聚会,聚会的召集人不是别人,正是满清遗老遗少中德高望重的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

    说起这位肃亲王善耆可是当年大名鼎鼎的人物,肃亲王是铁帽子王,当年善耆深得老佛爷慈禧的信任,是朝中的重臣。

    善耆是清末诸王中的佼佼者,他干练、开明以及为人豪爽,21岁封二等镇国将军,33岁时袭肃亲王爵,是晚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任民政尚书,还是中国警察制度的创建人,曾担任过崇文门监督和理藩院尚书等职。辛亥革命时,他坚决反对宣统帝溥仪退位,甚至落泪。民国初年,他作为宗社党的重要成员,策动叛乱,鼓吹满蒙独立。他曾把自己的复辟之梦比喻为汉光武恢复大汉,又曾把自己的绝望之举喻为精卫填海,是宗社党的领袖人物。

    随着民国兴起,满清复辟遥不可及,灰心意冷的善耆这些年躲在旅顺不问世事,谁想到就在前些时候,各地宗社党人突然接到了善耆发来的邀请,请他们来天津一聚,共商大事。就这样,这些心怀前清的宗社党骨干从各地悄悄而来,聚集到了这个地方。

    “肃王爷呢?他老人家来了么?”

    进了花厅,熙洽找了张椅子坐下,花厅中已经来了不少人,有些人他认识,有些人他并不熟悉,瞧了一圈没看见善耆的人影,熙洽转身向坐在他身后的金名世问道。

    “王爷在后面休息呢,据说身子骨不怎么好,不过他派了额驸招呼大家,八叔您瞧,就是那位。”

    金名世悄悄指了指前头,只见一个身材不高,有着罗圈腿的年轻人像主人一般帮着张罗着。这个年轻人熙洽并不认识,不由得问究竟是谁。

    金名世告诉熙洽,这就是肃王爷十四格格的额驸,蒙古王子甘珠尔扎布,这个甘珠尔扎布不仅是蒙古的王子,还是日本陆士的学生,这门亲事也是刚刚定下不久。

    微微点头,熙洽听到这里就明白了,其实他得知聚会在这里举行就知道背后肯定有日本人的影子在,果然不出所料,这个所谓的十四格格的额驸应该就是日本人给撮合的。只不过他奇怪的是,为什么不把聚会地点放到关东州去,要知道这里虽然是租界可毕竟还是中国的地盘,这样大张旗鼓的聚会是不是有些招摇了些?

第四卷 雄关漫道真如铁 第五百零九章 胆小鬼

    把聚会地点放在天*津的日租界,熙洽虽然不明白善耆为什么会这样安排,不过既然是善耆的安排那肯定是用意的,只不过自己一时间猜不出来罢了。

    坐在椅中端起仆人送来的茶水,熙洽慢条斯理地喝着,和身边的金名世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一双眼睛看着厅中陆续到来的人,瞧着瞧着微微皱起了眉头。

    今天来的人不少,有些还是熟人,说起来同是前朝遗老遗少,又是宗社党成员,大多人对熙洽而言并不陌生。不过,坐了十来分钟,熙洽发现来人中真正称得上有份量的根本没几个,除他和金名世有军职在外,其余人里几乎全是清帝退位后没了俸禄,揣着祖上留着的财物混吃等死的家伙。除了这些外,还有些一瞧就是混的比较惨,连饭都吃不上借此机会跑来打秋风的。别看这些人见面时一口一个爷,三句话不离祖宗的样,像这样的没落八旗子弟,熙洽打在前朝就见得多了。

    “这回五爷和七爷来了么?”

    放下茶盏,熙洽轻声问道,他所指的五爷和七爷不是别人,正是废帝的生父,原监国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和其七弟和硕醇贤亲王爱新觉罗.载涛。这两位是在满清旧臣中地位最高的,尤其是载涛,作为皇叔,还曾留学法国索米骑兵学校,是宗族中少有的留洋派。

    金名世摇了摇头,表示不清楚。看来这两位大佬并未前来,就连门下的人都没派个过来捧场。鉴于此,熙洽心中微有失望,在他看来没了这两人在,这个聚会就算有肃亲王善耆出面也不免有些名不副其实。

    大约过了半小时。当摆在一旁的西洋钟指针过了下午二点的时候,一个瞧起来像是仆人的男子从后堂走了出来,来到正在招待客人的额驸甘珠尔扎布身边悄悄说了句话。甘珠尔扎布听后点点头,示意来人离去,随后直起身子清清嗓子,对前来的众人说道肃亲王爷马上就出来见大家了。

    听得肃亲王马上出来。众人知道正事就要开始,一时间热闹的花厅声音渐渐低了下来,各人按照各自地位和职务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静静等待着主人的来临。

    几分钟后,随着几声轻轻的咳嗽声,穿着长袍马褂的肃亲王善耆在一个年轻矮小的男子搀扶下缓缓而出。

    “诸位!老朽身子不便,让大家久侯了。”善耆这些年老了许多,瞧起来身体也不好,要不是人搀扶着恐怕连路都走不稳。来到花厅。善耆向四周拱了拱手,用微微颤抖的声音说道。

    “给王爷您请安了!”

    “王爷,多年不见您风采依旧呀,给您请安……。”

    一时间,众人纷纷站起,打千的打千,上前问候的问候,就连熙洽和金名世也连忙上去凑了凑热闹。虽然大家都是龙子龙孙,但和善耆相比。熙洽和金名世在宗社中的地位还是远远不如的。

    “好好好……你们来,老朽甚是心慰,都坐吧……坐吧……。”颤颤巍巍的善耆笑着向众人摆摆手,在年轻人的帮助下坐在正中的太师椅中。

    扶着善耆坐好,年轻人并没离开,反而站在一旁不走了。这个情况令在场的所有人有些奇怪。同时对这年轻人起了好奇心。

    熙洽仔细向那年轻人瞧去,只觉得这人陌生,似乎从来没有见过。而且对方的年龄也小的离奇,瞧起来似乎只有15、6岁的样子,长得异常秀气。

    “奇怪。难道这是肃王爷养的小相公?”熙洽心中纳闷道,虽说旗人中有不少王公贵族喜欢男宠,养相公这种事并不少见,可瞧着善耆已经一只脚都踏进棺材的样子,就算养相公他还能折腾得动?难道善耆求到了什么神丹妙方,都这种程度了还能重振雄风不成?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等聚会结束是不是和善耆私下聊聊,讨个方子啥的?

    熙洽这边胡思乱想着,那边善耆见众人奇怪的目光看着自己身边的少年很快就揭开了迷底。

    “这是小女显玗,因久在海外惯于男装示人,老朽年世已高,今天召集大家前来,怕精力不济,所以让小女在一旁替老朽同大家说说话……。”

    这一下,在场的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瞧起来像小相公的家伙就是肃亲王善耆的十四格格呀,早就听说过十四格格大名,这位今年刚刚17岁的格格从小就被善耆认了个日本的养父,一直都在日本生活,怪不得大家都不认识。

    “芳子见过各位叔伯、兄弟……。”显玗,也就是日名为川岛芳子的这个年轻女孩落落大方地向前半步,以男子礼仪向众人行了个礼。

    “格格吉祥……。”

    “见过格格……。”

    众人连忙还礼,不等众人礼毕,川岛芳子就退回了善耆身边。

    大家各自见了面,聚会也就正式开始了。善耆先是唠唠叨叨地扯了一通废话,无非是缅怀前朝,痛骂当前,子孙不肖,力图重振之类的套话。这些话在旗人耳里早就全听出茧来了,这些年里心怀前朝的旗人一天都要说个七八回。可就是这样,善耆这么一说还是引起了众人的共鸣,大家七嘴八舌地顺着话题就谈开了,有伤心流泪的,有捶胸大哭的,还有咬牙切齿说什么袁世凯这奸贼死的早,要不然非得手刃国贼之类的。

    “大清在世人眼里已经亡了,可大清在我等心中又未亡!”见大家的表现善耆深为满意,他总结道:“只要有我们这些大清的忠臣在,大清还会重现!何况,如今皇上尤在,民心尤在!诸位齐心协力,何惧所谓的民国政府,何怕我大清不复?!”

    “王爷说的好!”

    “说的好呀王爷!”

    “呜呼……悲哉!壮哉……!”

    善耆话音刚落,下面就一阵阵马屁声响起,还有几个老夫子摇头晃脑地咬文嚼字起来,要是不明白的人这时候进来瞧到这场景,还以为是到了神经病院呢。

    善耆欣慰地看见“人心可用”的场面,立即趁热打铁地说起了复兴大清的想法,他让大家畅所欲言,怎么才能推翻民国政府,重新复辟我大清天下。

    谁想到,这话刚出口,刚前还热热闹闹的众人一下子就鸦雀无声了,个个大眼瞪小眼,闭着嘴巴一言不发,要知道他们这些人说说大话,骂骂政府那是张口就来,可要谈到实质问题,全都成了哑巴。

    见到这情景,善耆心中郁闷之极,催促了几声见还是没人说话,他最后实在忍不住就直接点名,目光在人群中一扫,很快就找到了认为最合适的人。

    “老八,你说说吧。”

    熙洽心中暗暗叫苦,他没想到善耆居然点中了他。虽然他并不想当这出头鸟,可事到如今不出头也必须得出头了。想了想,熙洽站起身,先向善耆那边拱了拱手,随后开口道:“王爷让我说说,那我就说说。就如同王爷刚才所言,大清虽亡,但大清又未亡,尤其是皇上依旧还在紫禁城,而我等也依旧忠于大清。可话又说回来,想要复辟又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虽说我等宗社实力不小,但比起民国政府来还是相差悬殊,尤其是去年中苏大战,方子达以一己之力战胜苏俄,引起世界震动,民国已入列强行列。以我等实力如行复辟之事,实在是如卵击石啊!所以依我之见,此事还得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是极是极,国防军可不是好对付的,苏俄百万大军都给灭了,复辟一个不好就是杀头的下场。”

    “八爷此话老诚谋国,的确需要从长计议。”

    众人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在这些人心里看来,让他们吹吹牛,或者摇旗呐喊都没问题,可要提着脑袋造反谁都没这个胆量,尤其是现在民国在打赢中苏战争后威望达到了顶点,这时候举兵复辟不是找死么?

    “哼!弄了半天全是一群胆小鬼!”就在这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然响起,大家闻声一瞧原来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站在善耆身边的十四格格,只见这位男装格格一脸的不屑,看着众人的眼神中露出无比轻藐。

第四卷 雄关漫道真如铁 第五百一十章 心动

    现场的喧闹声一下子静了下来,不少人瞧着这位大言不惭的格格,心里很不以为然。

    在他们看来,复辟哪里有这么容易,无论他们嘴上否认,可心里也不能不承认所谓的大清早就气数已尽。民国成立至今已有十年,这十年里民国政府把一个支离破碎的国家一步步地带到了今天的情况,如此巨变世人都是有目共睹的。现在,除了他们这些遗老遗少外,还有谁会记得十年前的大清?就算在场的人中大多都是旗人,可又谁能肯定所有人都一条心?依旧忠于那个已经灭亡的王朝?

    其实,许多人心里都清楚,他们聚在一起笑骂时势,点评天下,还叫嚷着几句复兴大清这些话只是自我安慰而已,或者说一种欺骗和麻醉自己的心理手段。更甚者,什么大清,什么民国,在某些人眼里根本就是个屁,来此的真正意图只是投其所好,打打秋风,混口饭吃罢了。

    想当年,大清国在的时候兵强马壮,手握中枢,皇帝君临天下。就这样还阻止不了最后黯然退位的结果。现在,皇帝虽然还住在紫禁城,但又和圈养有什么区别呢?他们这些人中大多都是无权无势之辈,如今民心所向,谁会提着脑袋太平日子不过,真的搞复辟这种勾当?

    至于这个骂大家胆小鬼的十四格格,在场许多人暗暗摇头。虽说大清没了,可堂堂一个肃亲王居然把自己的女儿送给日本人当养女,还折腾成现在一副不男不女的模样,简直是辱没祖宗之举。要是自己家的女儿早就活活打死了,亏她这样还有脸堂而皇之地抛头露面,说出这番话来。

    “民国算个什么东西!袁贼窃取我大清国柄,现所谓的国务总理方子达同袁贼乃是一丘之貉。他不就是袁贼的女婿么?自以为用些小恩小惠,百姓就会感恩待德,可他不要忘了,我大清国还有皇上在!还有数不尽的忠臣良将在!”

    川岛芳子用她有些尖锐的声音大声说道:“如今,国家让他们这些糟蹋成什么样了,穷兵黩武同苏俄开战。导致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眼下的风光只不过是粉饰太平而已,只要我们揭竿而起,必有四方来投!”

    这几句气逾霄汉的话把众人惊得目瞪口呆,还别说这位格格颠倒黑白的口才不错,听起来似乎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只不过,在场的自然也有亲醒人,熙洽当即就摇头道:“格格这话虽说有理,可我还是得提醒格格一句。如今民国根基已深,气候已成。国力强劲,雄兵百万。此时莽然起事无疑以卵击石尔……。”

    不等熙洽把话说完,川岛芳子仰天哈哈一笑,抢白道:“你不就是怕了方贼的国防军么?哦,对了,我差一点儿就忘记了,八叔现在也是国防军一员。还弄了个什么少将牌牌,如果八叔早就没了旗人的血气。安于现状贪图享乐的话,那么就当侄女什么都没说过。但有些话侄女还是要提醒一下八叔,这天下本就是我大清的天下!只要众志成城,此事不是不可为的!”

    熙洽听了摇头苦笑,这个小女子还真是天真,她以为她是谁?在场的众人谁不比她多吃几碗饭?她能想到的别人就想不到?尤其是他熙洽。如果真有复兴大清的一线希望,难道他会放弃不成?可如今的局面已经如此,难道明知道是没结果的事还会傻瓜一样去干么?

    “怎么?八叔你不信?”似乎看出了熙洽心中所想,川岛芳子淡笑着问。

    “实力相差悬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奈何,奈何……。”

    “如果侄女说能够把双方的实力拉到接近,甚至超过民国政府,八叔你又会如何做呢?”

    “这怎么可能,格格说笑话吧。”熙洽听后当即哑然失笑道。

    “为何不可!”川岛芳子上前两步,很是认真道:“不瞒八叔和各位,经我父王多年努力,如今终有结果。实话告诉大家吧,日本国的天皇已决议帮助我们复辟大清,现在只需我等表明态度,配合日本,成事之时指日可待!”

    “什么!”

    川岛芳子突然抛出的这句话令众人目瞪口呆,就连熙洽都没想到会有这种事发生。想当年,大清国摇摇欲坠之时,曾经恳求过各国出面,帮助大清度过难关。可是,各国都拒绝了大清的苦苦哀求,尤其是日本国更是一口回绝,不仅如此还大力扶持孙文的革命党,在全国各地到处煽风点火,鼓动造反,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如果不是日本人搞鬼,这大清又怎么会这么快灭亡呢?

    “日本人?”

    “这东洋人怎么会……?”

    “格格,你说的当真?日本皇上肯为我等复辟大清?”

    短暂的平静后,一阵喧闹很快响起,众人七嘴八舌地追问情况,有些人露出怀疑的态度,有些人是欣喜若狂,还有些人微皱眉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各人各态,一时间乱轰轰的一团。

    “当然是真的!”在众人追问之下,川岛芳子傲然道:“日本国已经决定帮我大清复国,此事已被日本天皇和内阁核准,难道还会有假不成?”

    “苍天!祖宗显灵啦!”

    “皇上啊!皇上……!”

    “先帝……太后……奴才……。”

    几个快进棺材的铁杆复辟派听后当场就痛哭流涕,口中大喊着又哭又跪,还把脑袋往地上碰碰乱磕。

    而熙洽反而不同众人,在听到川岛芳子的话后他也是一惊,但马上就冷静了下来。

    “格格,我想问问,日本助我复国所求什么?又如何助我?”

    “对对,八爷说的对,这个得问清楚才是。”

    见熙洽向自己望来,川岛芳子不慌不忙地笑道:“日本天皇明确表态,但凡我等有求无所不应,甚至可以为我大清出兵相助。至于所求,八叔是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了。日本国并无所求,只是为了大清同日本同出一脉,一衣带水的友谊。只要我大清复国,日本希望同我大清携手并肩,建立新的东亚次序,共抗西方……。”

    听着听着,熙洽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在川岛芳子的话里,他听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他可以肯定日本人所谓的帮助大清复国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对抗如今的民国政府。中苏战争之后,日本人眼看着中国一点点强大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能坐得住才怪呢,熙洽作为国防军高级将领,自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他知道在中央拒绝了日本人提出的要求后,单独和美国、俄国进行多方面合作,日本政府对此大为不满。看来这是这样的情况,日本人才会下此决心,以挑动他们这些满人复辟来搅乱中国,从而得到所需要的利益。

    当然了,熙洽察觉到日本人的企图是一回事,而同时日本人要帮助大清复国同样也令他微微动心。尤其是当听到川岛芳子说日本国甚至可以派兵相助的时候,他的一颗心顿时活了起来。

    虽说熙洽现在已是军中将领,可仅仅只是个少将而已,他很清楚,像他这样的身份做到这位置几乎已经到头了。大清国没了,他这种前朝皇族的特权也随之烟消云散,无论他现在再多威风,也比不上大清复国后的地位。

    假如真的靠日本国复国成功,他熙洽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荣华富贵不用说,甚至凭自己现在的实力弄不好搞个铁帽子王戴戴也是有可能的。至于日本人说不要利益,熙洽对这种说法是绝对不相信的,日本人如果这样那死人都会活了。不过嘛,就算要去部分利益,甚至割地又如何呢?反正中国大了,只要事成,再割一省给日本倒也是可以商量的嘛。

    利弊在熙洽心里反复转着,他觉得如果川岛芳子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倒的确可以试试,只需自己安排好退路,无论成功于否对他而言都不是什么坏事。可一旦成功了,所取得的利益就足够子孙后代享用。

    但还有个问题很关键,大清复国不是他们几个人达成一致就能成的,在场的人中虽然有不少都是黄带子、红带子,同是宗族之人,可真正能拿出份量的也只有肃亲王一个。而以肃亲王出面又名不正,言不顺,毕竟大清国的小皇上还在京城里呢,难道能撇开皇帝自己搞复国么?这真要搞起来不仅国人反对,就是宗族中的大多数人也会反对。

    为此,熙洽忍不住就提出了这个疑问,谁想到川岛芳子听后哈哈一笑,表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既然复国,那必须要有领头人,这领头人最合适的就是紫禁城里的那位了。

    “可是格格,政府看守甚严,皇上他可出不来呀!”

    “我倒什么事呢,这有什么难的,派人个悄悄接他出来不就行了。”川岛芳子不以为然地笑道。

第四卷 雄关漫道真如铁 第五百一十一章 惊变

    派人把皇帝接出宫来?谈何容易!

    先不说溥仪自己愿意不愿意出宫,虽说大清已亡,可从袁世凯时期签下的清室优待条约依旧有效,作为末代皇帝的溥仪除享用政府每年的巨额拨款以继续维持他奢侈的生活外,而且还能保留他皇帝的称号。从这点说,除了没有君临天下的权利外,住在紫禁城内的这位小皇帝可谓衣食无忧,风光无限。关上门来,里面依旧是一个小朝庭,凭什么冒这么大的风险抛弃所拥有的一切,跑出宫来造反?

    再说了,就算溥仪是有心复国的“名君”,可要出宫也不是容易的事。从前年起,政府以保护文物古迹,避免财物流失等名义就继续向紫禁城驻派宪兵,接替了宫中侍卫的外围防务。所以说,别说皇帝本人了,就算从宫里出来个太监都要通过宪兵的岗哨盘查,在这种情况下要派人把里面的皇帝接出来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川岛芳子的建议听起来不错,可做起来实在难以办到。别说熙洽没有把握,估计其他人也做不到。除非国务总理方子达网开一面,故意放皇帝出来,可这种情况白痴都能想到是绝对不可能的。

    “如果皇上暂时无法脱身,摄政王和醇贤亲王出面也是一样的。”

    在熙洽提出疑问之后,川岛芳子不慌不忙地又抛出了另一个方案。她这方案倒也不是无的放矢,摄政王载沣是溥仪的生父,醇贤亲王载涛是先帝光绪的弟弟,溥仪的叔叔。这两位是名副其实的宗室首脑,无论地位、出身还是资格,可以说没有第三人可比。如果能得到这两位的支持。就算废帝溥仪出不了宫,一样可以借用他的名义起事。

    听了这个建议,众人两眼顿时一亮,可仔细琢磨后又不由得摇头暗叹。自满清退位后,这两位地位尊崇的王爷就不再理世事了,关起门来根本不和宗社人打交道。就连前些年。中日局部战争的时候,一些宗社党人兴致勃勃地跑到两位王爷府上,试图请他们出山,借此机会行复辟之事都被他们给拒绝了,甚至还说了很让人沮丧的话。就像这一次,宗社党人在天*津聚集,之前同样发过请柬邀请两位参加,可两位连请柬都没收,就把派去的人给打发了回来。

    这两位的态度很明确。在他们看来,满清亡了就是亡了,200多年的气数已尽,王朝既然结束,民国已立,像他们这种前朝宗室没有人头落地满门抄斩已经是祖宗托福了,何苦还要继续提着脑袋瞎折腾?安安稳稳,平平静静地过完这一生不好么?

    所以说。请这两位出山和把溥仪接出宫来同样困难,甚至其可能性更加渺茫。

    谁想到。川岛芳子毫不在意这些,相反还轻描淡写地说什么两位王爷如果不肯出山也没问题,完全可以派人过去请嘛,想来两位王爷身为宗室,世受国恩,复兴大清又是众望所归。绝对不会拒绝的。

    听这话,众人忍不住打了个寒战。这个女人真毒!轻飘飘的几句话似乎听起来很正常,可在场的人哪个不是人精?会听不出话外的意思?

    这哪里是请人呀,纯粹就是绑票!谁想得到这个肃亲王的格格,一个还未满十八岁的少女嘴里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先别说大家都是宗室王族。就算是普通旗人都不敢干这样的事,难道她就不怕事情败露,被宗室中人给唾骂么?

    下意识地向肃亲王善耆瞧去,许多人都以为这位在宗室中德高望重的王爷听了十四格格的这话肯定要训斥几句,谁想到善耆非但没有开口,反而两眼似闭非闭地一言不发,似乎打起了磕睡。

    “这是什么情况?”众人有些百思不得其解,肃亲王居然如此放由他的十四格格,难道他早知道川岛芳子会这么说?或者说她说的这些话早就得到了善耆的默许不成?又或者……。

    至于最后,众人有些不敢想象下去了,同时望向川岛芳子的目光中带着之前别样的神色。

    “胡言乱语!”

    就在这时候,一个声音突然想起,众人定睛一瞧,说话的人是多罗敏达贝勒毓朗。毓朗此人乃是定慎郡王溥煦的次子,历任宗人府左宗正,军机大臣,清室退位后成了宗社党的骨干,是铁杆的拥皇派。

    今天的聚会中,除去肃亲王善耆之外,就数他的年龄最长,地位最高了。当然这个地位是指他之前的地位,如今这位多罗敏达贝勒早就当了十年的寓公,变得老态龙钟了。

    刚才,在大家相讨的时候,身子骨不怎么好的毓朗一直没有出声,坐在那边安安静静地听着。可等到川岛芳子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时,这位老爷子就再也忍不住了,当即拍案而起。

    要知道,毓朗可是堂堂正正饿宗室,他身上流的是爱新觉罗的血,从辈份上来说,无论是摄政王还是醇贤亲王都是他的长辈,作为曾经的宗人府左宗正,军机大臣,他怎么容忍有这样的事发生,何况这话还居然出自同宗小儿之口,更加可恶的是说这话的小儿还是一个女人。

    当即,毓朗根本就不在顾肃亲王的面子,拍着桌子就大骂一通,神情激动之下脸色涨得通红,要不是身体不好,站着都需要人搀扶的话,毓朗甚至会举着拐杖替肃亲王好好教训教训这个无法无天的女儿了。

    “老爷子,您身体不好,还是下去休息吧……。”

    川岛芳子神色平静地被毓朗给骂得狗血淋头,但她并没有生气,相反还冲着毓朗微微一笑劝了句。

    “国家大事,你这等女子有何资格在此放肆!别说你一个亲王格格,就是正牌子的贝勒说这等犯上之言,要放在大清还在小则圈禁,重则斩立决!”

    “老爷子……。”

    “闭嘴!”毓朗气极道:“肃亲王英名一世,没想到居然生了你这么个女儿,送于日人为养女不算,还弄得如此不男不女之态,简直是家门之耻!宗室之辱!如老夫有此等女儿,早就乱棍打死了,怎能让她在此胡言乱语……。”

    听了这话,川岛芳子的一张俏脸渐渐冷了下来,而端坐着的肃亲王善耆非但没有开口道歉,也不出言解释,还是和刚才一样闭目养神,仿佛所发生的一切和他没有丝毫关系一般。

    毓朗估计是气坏了,一句接着一句骂言脱口而出,而川岛芳子的脸也越来越黑。正当众人见这一幕打算上前相劝的时候,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场面突然发生了。

    就在毓朗骂的带劲的时候,寒着脸的川岛芳子突然从怀里掏了把枪出来,二话不说对准毓朗就扣动了板机,只听得砰砰几声,毓朗胸口溅起几朵血花,随后一声不吭地就倒在了地上。

    “啊!”

    “你……你……你……。”

    “杀……杀人了……。”

    枪声响起时,所有人都被吓呆了,短暂的平静后就是一片慌乱。谁都没想到在这种场合十四格格居然枪杀了多罗敏达贝勒毓朗,这……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难道她就不怕报复不成?

    “还愣着干什么!把这老不死的给我拖出去!”手里拿着还冒着轻烟的手枪,川岛芳子冷冰冰地向一旁的甘珠尔扎布训斥道,甘珠尔扎布顿时打了个激灵,脸色难看地向后挥了挥手,两个身材矮小的家伙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径直来到毓朗尸体前抬手抬脚,把这位如同死狗一般拖了出去。

第四卷 雄关漫道真如铁 第五百一十二章 图穷匕见

    当场杀人,开枪的是肃亲王善耆的十四格格,被打死的还是多罗敏达贝勒毓朗。

    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情况,众人目瞪口呆之余现场一片大乱,几个年轻的宗室见到毓朗当场惨死,更是眼中喷出怒火来,气势汹汹地上前要向善耆讨个说法。

    可还没等他们迈到跟前,川岛芳子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冒出了两个家伙,这两人和把毓朗尸体拖出去的作同一装束,身材矮小面容阴森,一声不吭地就把川岛芳子给护了起来,同时从怀里掏出枪,枪口对准了企图上前的几个年轻人。

    “不得鲁莽!“

    就在这时候,熙洽连忙大喝一声,制止了那几位年轻宗室的行动,把他们给强拽了回来。

    熙洽不同常人,他可是正牌子的国防军将领,就在川岛芳子枪击毓朗后,熙洽是人群中第一个反应过来的。

    枪声一响,熙洽的反应是个众人一样,惊愕、愤怒、疑惑……可当川岛芳子喊人把尸体拖走的时候,熙洽很快就把怒火给生生压了下去,眯起的双眼露出一丝诧异和警惕。在东北这些年里,熙洽没少和日本人打过交道,尤其是前些年中日局部战争,熙洽作为当时的现役军官亲历过场战争。在这几个小矮子冒出来的一瞬间,熙洽很快判断出这两个人绝对不是什么满人,更不会是汉人,而是日本人。

    在这样一个聚会的场合中,突然冒出了几个神秘的日本人,这意味着什么?熙洽转瞬间就得出了判断,身上冒起了冷汗。

    不用说,这一切根本就是日本人的操纵。今天名义上的主持人肃亲王善耆只不过是个傀儡,而操纵这个傀儡的就是刚才开枪的十四格格。而在这位格格背后的黑手就更不用多猜测了,除了居心叵测的日本人还会有谁?

    看来,今天这是一场鸿门宴呀!熙洽如此想到,川岛芳子枪击多罗敏达贝勒毓朗看是莽撞。实际上是早有预谋的,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立威,同时也是逼迫着把众人给绑到她的船上去。

    熙洽判断,如果有谁敢反对的话,川岛芳子毫不迟疑地就会干掉反对的人,就和干掉毓朗一样。在这种时候。谁当出头鸟,谁就会白白丢掉性命,成为立威的牺牲品。

    “多罗敏达贝勒毓朗大逆不道!企图投靠民国伪政府,死有余辜!”

    护住川岛芳子的两个男子中其中一人开口喊道,虽然他的中文说的很标准,但话音中总带着一股怪怪的味道。熙洽这下就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向身边的金名世悄悄使了个眼色,熙洽向前一步喝问:“毓朗再有罪,但他毕竟是贝勒身份,就算要他死也不能如此枪决!十四格格,此事你做的太过了!”

    熙洽这话听起来似乎在训斥川岛芳子,可她听了后反而神色一松,收起了手中的枪。

    “八叔教训的是。侄女的确是莽撞了。不过一想到毓朗此人不顾祖宗基业,妄负君恩之举,侄女就怎么都忍不住……。”

    “可再也忍不住也不能这样干!在场者都是我族中人,大事在前,需万众一心才是!”

    “是是是……八叔说的对,我在这给大家赔礼了,我保证!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复我大清,侄女断然不会再干出刚才那种事来。”

    说着,川岛芳子向众人盈盈一礼。神态显得异常诚恳,在场的也不全是傻瓜,除了还依旧有几个年轻人愤愤不平外,其余众人见到有台阶下,也就各自打了个哈哈。不痛不痒地责怪了川岛芳子几句,似乎毓朗就这样白死了一般。

    行礼之时,川岛芳子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掠过,当扫到熙洽身前时她的眼神微微挑动一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抛了个媚眼,而当目光又扫到那几个愤愤不平的年轻人时,目光中暗藏着杀机。

    “这个女人不简单……。”熙洽暗地里打了个冷战,一个还未满18岁的小女子就有如此心机,会是普通人么?不过总算最危险一的关过去了,他刚才打的圆场起了效果,至少对方没有完全撕下脸面。可那几个年轻人就麻烦了,看来这个女人绝对不会放过他们。

    “行了……大事要紧,各位商议下如何办大事吧。”

    一直装聋作哑不吭声的肃亲王善耆突然开口说了这么一句,接着又闭上眼睛神游天外去了。

    图穷匕现!

    杀人立威后,川岛芳子接下来就再一次提出了她刚才的计划,这一回就算有人心中反对也不敢当面顶撞她了。瞧着众人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川岛芳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抬手拍了拍,很快就有人取来一份早就写就的盟约。

    “既然大家都无异议,那么就请在这上面签字吧。”

    众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想到川岛芳子还会来这么一招,这签字容易,可这字一签代表着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形势强于人,这字不签估计今天谁都离不开这里,就在众人迟疑不决的时候,一个人突然站了出来。

    只见这人从人群中走出,一语不发地上前拿起笔就签下了姓名,随后向川岛芳子微微点头,又悄无声息地退到了一旁。

    “这人是谁?”熙洽瞧着这人脸熟,可一时间想不起来此人究竟是谁,不由得低声问道。

    “我三叔家的老九……。”金名世回答道。

    熙洽恍然大悟,这才想了起来。当年他和金九曾经见过一面,只不过时间太长了,记忆早就模糊了。没想到十几年之后居然会在这个地方重聚,看来这个金九也不是等闲之辈,居然有胆量第一个出来签字。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熙洽略一迟疑,接着迈步上前,在文书上签下了他的大名,接着就是金名世紧随其后,接下来众人陆续上前,逐一签了名。

    大约一柱香的功夫,在场人中除三位年轻人没有签字外其余人都签了名。而这三位年轻人就是之前愤愤不平,要替毓朗出头的。其中两个是毓朗的后辈,还有一个和毓朗的关系也比较近,看来这三人不得到一个说法是不会善罢甘休。

    “三位,难道你们就不想复兴大清么?还是把字签了吧。”

    “呸!”一个年轻人脸色铁青冲川岛芳子唾了一口,恨恨骂道:“以下犯上,乱臣贼子!妄图以此行逼迫我等,做梦!”

    “这么说……那你们是不签了?”川岛芳子冷冰冰地反问道。

    “哼!有种就杀了我们!要我们签字办不到!”

    三人摆出一副死也不签的架势,瞧着他们这副模样,川岛芳子脸上阴晴不定,突然间哈哈大笑起来。

    “杀?为什么要杀你们?此事出自自愿,我可不是喜欢逼迫人的人那。”川岛芳子这话大出众人意料,可随后她话锋又是一转,轻松笑道:“不过嘛,有句话说的好,所谓君不密丧其国,臣不密失其身。举如此大事,小心谨慎还是要的,只不过得委屈三位了。来人啊!请三位去后堂休息,好生招待着。”

    “你……。”

    三人脸色一变,还不等他们骂出口,几个人就扑了上去,堵嘴的堵嘴,拽人的拽人,很快就把这三人不知道给拖到什么地方去了。

    处理完这个小插曲,川岛芳子得意洋洋地收起了那份文书,接着就以主人的姿态安排起计划来。而这时候,从后厅又转出了一个戴着眼睛,穿着西装的矮小男子,川岛芳子笑眯眯地向大家介绍道,这位就是协助他们复国行动的日本友人铃木贞一先生。

    〖

第四卷 雄关漫道真如铁 第五百一十三章 监视

    “消息确实?”

    方子达放下手中的情报开口问道,站在他面前的是安全局局长陈果夫,就在天*津的聚合结束后的几天内,金九这才通过渠道就向安全局发出了这份情报,当这份情报到陈果夫手中后丝毫没敢耽搁,立即就汇报给了方子达。

    “回总理,情报已经确实!”

    陈果夫毕恭毕敬地回答道,在方子达手下时间长了,他很清楚方子达不喜欢听那些“也许”、“可能”、“或者”、“大概”、“基本”之类模棱两可的话,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所以当听到方子达向他确认时,毫不迟疑地就如此回答。在他看来,这个情报的可靠性还是很高的,因为不仅是金九的直接汇报,而且通过安全局的其它情报渠道他也得到了类似的消息,两者相互应证,足以证明这个情报的真实性。

    从聚会结束到情报送出,其中有着几天的时间。倒不是金九怠慢,实在是日本人和川岛芳子故意扣留了在场的人员。其用意也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是保证机密,避免走露消息。为了把情报安全送出,金九可是费了不少劲,幸好前去参加聚会之前他就准备好了几套预案,就这样还差一点儿暴露自己,还好一切顺利,要不然麻烦可就大了。

    作为金九助手的陈立夫,这一次也以金九的子侄名义和金九一起打入了对方内部,在陈立夫的配合下金九才能顺利完成任务。现在,陈果夫指使他们继续潜伏,尽量减少外界接触,除非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方可行动。

    看完情报的方子达心中微怒,小日本和这些满清遗老遗少简直就是胆大包天。居然想出绑架甚至暗杀溥仪,甚至打算把皇族中地位最高的三人一网打尽的招来。这样的做法根本不是常人能够想到的,说是疯狂毫不为过,甚至为了达到目的,悍然在聚会现场枪杀多罗敏达贝勒毓朗,亢赴会人员。这种事一旦传了出去,旗人内部不群起而攻之才怪。

    不过,方子达可不会作出这样的举动,对他而言这事解决总比不解决的好。由于满清退位时当初的政治原因和社会现状,导致大量满人对民国怀有仇恨,这种情况就和一个生了病的人一般,身上长了一个瘤子,这个瘤子虽然暂时不影响这人的生命,可一旦病变的话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解决完了苏俄后。方子达下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日本,还有国内妄图复辟的那些满人。只有彻底处理掉这个问题,接下来的国家才能一一种健康,毫无牵挂的姿态继续向前。

    说实在的,现在的溥仪只不过是个不知愁味的少年,而这位末代皇帝的生父载沣和叔叔载涛倒也是两位安分守己的人。这两位当年位高权重的王爷如今闭门谢客,只沉醉于书画琴戏之中,完全放弃了复辟的想法。这一点。从这一次曾邀请他们于会被拒绝,甚至连个代表都不派去可以看出。对于这三个特殊的人。方子达并没有赶尽杀绝的想法,相反还很是鼓励,假如所有满人都如此的话,天下呀就没这么多事了。

    方子达不出手,可不代表他就会阻止日本人和川岛芳子这伙人出手,而且他还准备在其中推波助澜。悄悄帮他们一把。西方有句谚语,上帝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如果没有他们这帮人的疯狂,方子达又能找到什么理由一网打尽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溥仪是绝对不能出事的。无论是绑架和暗杀这种情况绝对不能发生。一旦溥仪出了事,这对民国政府的威望是一个重大打击,一旦对手以此做文章,就会令事态失控,从而滑向不可预测的一面。

    至于载沣和载涛两位,至少要保住其中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一切在掌控之下。而且方子达还决定,无论是那一位,绝对不允许活着离开京城,他要挑起满人之间的内乱,被借此机会找到解决日本的合理借口。

    深思熟虑之后,方子达让陈果夫重新安排紫禁城的防务,从今天起皇宫的安全一切都由安全局来负责。而载沣和载涛那边也需派人紧密监视,并指示陈果夫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透露一些消息给这两个王爷,因为方子达相信他们两人都是聪明人,如何选择应该不会令自己失望。

    陈果夫很快就离开了,他离去没多久接到电话的周元良就匆匆赶来。

    和安全局相比,周元良情报局网络更加庞大,只不过侧重于国外情报网。方子达在办公室同周元良细谈了一个小时,至于具体谈了些什么,除他们两人外没有任何人知道,就连情报局的正式局长杨永泰也没告知,一切都是最高的机密。

    三月初旬,已是春天,京城的天气已不再像腊月里那么寒冷。

    后海北沿,这里有一栋规模宏大的宅院,这里曾经是清初大学士明珠的府弟,乾隆五十四年封其十一子永瑆为成亲王,并将明珠府赐永瑆,后又被赐给醇亲王奕譞,成了醇王别府。后由以为光绪帝生于原位于西城的王府,光绪继位后原王府就成了潜邸,后海北沿着别府就成了新的醇王府,而延续至今。

    这座王府如今住着废帝溥仪的生父原醇亲王载涛,同时溥仪的几个兄弟姐妹同样住在此处。虽然满清已经退位,但醇王府从表面看来依旧气势雄伟,一副气派的样子,只不过从褪色的朱门和墙角边脱落的墙皮处可以感觉到那一丝旧王朝无可奈何的落暮。

    早年间,像这样的地方,街前是绝对禁止普通行人来往的,更不要说走街贩卖的小商小贩了,就算有人打这经过都不允许在附近多作停留,要不然就会有守卫王府的侍卫前来气势汹汹地拿人。而如今,满清早就退位,昔日的王府也失去了当年的辉煌,现在看守王府的除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门子加上几个忠心耿耿的包衣奴外再无他人,而王府正门前的那条大街也成了人来人往的热闹处,时间久了还引来不少做买卖的小商贩,摆着摊子殷勤地招徕着往来客人。

    这些商贩,有卖吃的,有卖玩的,还有几个卖手艺的……,去后海游玩的人路过这里时常常会停留片刻,走累了的还会在这喝碗豆汁,坐在街边聊聊天什么的。

    今天也是如此,随着天气渐渐回暖,一群大学的学子刚刚从从后海那边玩耍归来。路过这里的时候几个大学生呼朋唤友地在一个卖豆汁的老板摊前坐下,各要了碗豆汁边喝边笑谈着。

    “老板!这里再来三碗!”

    “哎!来喽……!”

    一声应答,一个手脚麻利的小老板端着三碗豆汁上前,逐一放在用粗木头搭起了小桌上。送上了豆汁,还笑眯眯地招呼客人一句“您几位喝好……。”随后再用带着的抹布帮忙擦了擦桌面这才转回了摊子后面。

    这个老板从打扮看来和周围普通人没什么区别,穿着一身灰黑的棉衣,头上还戴着顶棉帽,做起事来手脚情况利落,瞧着生意还很不错的样子。

    不过,当他转回摊位之后,一双藏在帽沿下的眼睛悄悄抬起,炯炯的目光正向斜对面的醇王府大门看去。此人其实并不是什么小商贩,而是安全局的工作人员,而这人曾经还是大名鼎鼎的王九光的徒弟,就是那位导致王九光最终落网的顾顺章。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914/ 第一时间欣赏民国岁月1913最新章节! 作者:夜深所写的《民国岁月1913》为转载作品,民国岁月1913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民国岁月1913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民国岁月1913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民国岁月1913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民国岁月1913介绍:
方子达来到百年前的民国,在他踏上中国土地的这一刻起,民国从此走向了另一条路民国岁月1913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民国岁月1913,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民国岁月1913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