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谋将三国TXT下载谋将三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谋将三国全文阅读

作者:言午公子     谋将三国txt下载     谋将三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31章 诸多学子,各家子弟(下)

    荆山书院,中心大殿之内,刘修立于高台上,言辞不断,牵引着激动地众人。而在大殿的一角,一群小个子的少年孩童渐渐汇聚…

    “不知几位兄弟为何而笑,可否也和在下说说?”

    一道年轻的声音插入,打破了房遗爱的怒气,和岳雷、罗通几人的笑声。

    “你是…?”笑的最大声的岳雷,声音顿时嘎然而止,皱眉问道。

    “在下马谡,字幼常,”马谡率先来到刘裕等人身前,“来自荆州宜城马氏,方才见几位兄台笑的如此开怀,不知可是有何喜事?”

    荆州马氏乃书香门第,马谡虽然十三岁,但却已经颇具文采。

    “马氏?!”岳雷呢喃两句,倒是旁边的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记性好,为众人介绍道:“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说的便是宜城马氏吧?!”

    “哦…”岳雷的弟弟岳霖善文,记性好,恍然大悟,道:“原来是马氏五常,我记得父亲提过,”

    “你大哥伯常,二哥仲常,三个叔常,都在宛城理政,替我父亲将诸多宛城政事打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听说你四个白眉马季常前段时间也被主公召为宛城主簿,过段时间就要去宛城上任了?!”

    岳霖说着,看向马谡,似是询问。

    “确实如此,”马谡脸色如常,喜怒不显,点头道:“得主公看重,家兄方有机会能一展其才…”

    “马兄来此,也是要入书院为学子的吗?”刘琨作为众人核心,但依旧文质彬彬,像个小大人一般,拱手问马谡道。

    “正是,不管文院,还是武院,都有主公麾下文臣武将时而相授学识,若能如书院念书,必有所成!”马谡向往着,恭维着。

    “马兄所言甚是,”不远处,费祎、董允二人作伴而来,“这荆山书院本就是南方学士圣地,如今得楚公大力相助,必能更上层楼,我等所学也将更为丰富…”

    “你们是?”

    “我名费祎,这是董允,我们二人随家父族叔自蜀中而来,不久前刚到襄阳,在此人生地不熟,还需各位多多赐教…”

    “哦?你们也是要到这里修学的?!”小刘裕眼睛一亮,似乎看到了不久之后那精彩的书院生活,“人真不少,还有其他人吗?”

    “这位想必是二公子裕吧?!”费祎董允相视而笑,毕竟是小大人,比刘裕稳重许多,“我等也是这书院革新之后的第一批学子,”

    “就我二人所知,自巴蜀之地而来的各家子弟不在少数,有很多还未学业有成的,该是都会到这书院修学…”

    “好!”小刘裕不由喜喝一声。

    “二弟!”见刘裕有些忘形,小刘琨很是稳重的轻喝一声,“日后同殿修学,各位兄长多多赐教才是。”

    “大公子客气!”众人客气的笑道。

    刘修对这书院内部课程的划分到是不想后世那么清楚,只是将其大致的分了几个阶段,其他的则大多还是原来的样子;而这其中最年幼的自然启蒙班,如刘娥,刘裕两人,就将会在这各阶段;之后便是刘琨他们这种的少年基础班,最后便是十六七岁之后的即将出师之人,如岳雷,罗通、黄忠之子黄叙,以及秦琼之子,刘穆之之子等,都是这一辈…

    “那不知你们都在哪班?!”刘琨想了想,追问道。

    “我等家学渊源,已完成了启蒙,和基础,如今打算到在书院的少年基础班熟悉一两年之后,就专门拜师学艺…”费祎董允二人说着,看向刘琨一群人,爽朗笑道:“届时,可还要大公子给我们牵牵线才是…”

    “哦?!”刘琨诧异,专门拜师学艺和书院修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两位兄长的意思是…?”

    “听闻房玄龄大人和赵则平两位大人乃是楚公麾下大才,我二人仰慕已久,打算来日根基稳固之后,能得入两位大人眼中,拜为门生,学习治国之道…”

    “嘿嘿嘿...你们若是想拜房伯父为师,可得多跟房遗爱他接触接触,他可是房伯父之子,有他帮你们引荐,可方便许多…”

    “若能如此,我二人可要多谢房兄了!”费祎董允二人说着,作揖就要向房遗爱躬身下拜。

    “别,别,千万别,”房遗爱连忙跳开,“我在我爹那可说不上几句话,两位兄台若有真本事,即使没我引荐,也能成事,毕竟主公可是说过,让诸位大人都到这书院中挑选学生的…”

    “原来还有此事,多谢房兄提醒!”两人说着,又是一拜,

    “好了好了...看你们年纪不大,却已经像个酸儒一般,这样可不好…”一旁的罗通终于看不下去了,他一家三代可都来自北方将门,最是受不了这种礼节,“本少爷也想好了,以后要拜薛仁贵将军为师,”

    “呵,罗通,你爹要事听到这话,非揍你不可!”岳雷挤眉弄眼的嘲弄道。

    “嘿,薛将军的戟可比我爹的枪厉害多了,”罗通手上比划着,回忆起薛仁贵的风采,“哼,就算我爹揍我也没用…你们呢?!”

    “我还是跟着我爹学习用兵之道就好了,若是学武,跟着我师公学就好了,而且就在武院!”岳雷道。

    “你说的可是武院院长周侗大师?!”几个好武的眼睛一瞪,惊道。

    “正是!”岳雷头一仰,道。

    “岳雷,那什么,到时候也带上我呗…”几人说着,就像岳雷围了上来,

    “我也要,我也要!”刘裕听着,也是欢呼一声,围了上去。

    “不行…我去还得看周师公心情呢,不能带这么多人…”

    “可以的,可以的...”

    “不行…”

    “好吧,好吧…我试试好了…”

    ……

    “庞士元,原来你躲在这…”

    此时,刘修已下了高台,将名义上的院长,自己的父亲,请上了台,让他继续跟一众人唠嗑。

    “楚公不是在忙着自己的豪言壮语吗?怎么有空来寻我…?!”庞统很是不给面子的说道。(未完待续。)

第332章 招揽之意,两次召唤

    “楚公不是在忙着自己的豪言壮语吗?怎么有空来寻我…?!”庞统很是不给面子的说道。

    刘修也不接话,只道:“士元觉得我修缮后的荆山书院,比之之前的如何?”

    “善可。”庞统闻言,顿了许久,才憋出两字。

    “士元还是打算前往吴郡,游说孙氏?!”刘修见状,轻笑一声,再次问道。

    “自然。”庞统惜字如金,不和刘修废话,生怕自己吃暗亏。

    “那士元可将联盟之意转告于刘皇叔了?刘皇叔是否打算前来襄阳,商定盟约?!”刘修毫不介意的一笑,继续问道。

    “数日前便已飞马传书长安,而在昨夜,皇叔也回信了…”庞统淡淡的说道,“皇叔信上让我告知你,他希望能够等到在下说服孙氏之后,三家共同在洛阳城下订立共同进退之盟约!”

    “如此盟约,你确定孙氏会加入?!”刘修闻言,心中诧异,但依旧问道,“弄得这般天下皆知,孙氏不可能轻易答应!”

    刘修断定说道,这却也是事实,三家在洛阳城下订立盟约,也就是说,还要在小皇帝刘协的见证下订立,如此声势浩大,却未曾叫上曹操,也就等于公告天下,三家联盟抗曹!

    而三家之中,刘楚强大,刘备远离,曹操都不能拿他们怎么样,不就只能拿孙氏开刀?!孙氏如何会答应?!

    “此乃在下之事,楚公何必关心!”庞统斜看了刘修一眼,继续说道:“刘皇叔只道,待孙氏同意,洛阳之盟前,希望楚公能够让汉中罢战,他也会立刻让兵马退出汉中,以示诚意,不知楚公一下如何?!”

    刘修越加诧异,“刘皇叔到是好雄心!”

    他知道,刘备这时打算集中兵力,心思和厚脸皮,去攻略河西,上郡,北地,甚至是陇右,武威这些刘修伸手不可及之地。

    而他刘修想要把手伸向西凉,那就必须先解决掉巴蜀门口,陇西之地韩遂,可惜,韩遂今年入春之后,似乎得了曹操的提醒和资助,竟然开始严加防范,十余万西凉各族组成的铁骑来往不断,让刚刚占据阴平和沓中的刘修,还真不好下口...

    ‘这【得陇望蜀】之地,看来也要尽快解决了…’刘修暗自嘀咕一声,

    “那不知楚公是否答应?!”庞统追问道,他对这件事也是尽心尽力了,毕竟是自己的’出道’之战。

    “好!”刘修痛快应下,“只要刘皇叔退出汉中,我必遵守盟约!”

    “多谢楚公!”庞统恭恭敬敬的躬身一个大礼,“在下告辞!”

    “诶,”刘修见庞统要逃,一把抓住他的手,说道:“士元,怎么这就要走,真的不打算留在我这襄阳吗?”

    “要知道,即使三方盟约订立,你庞士元功大,那也只是一时的,士元难道不为将来考虑考虑?”

    刘修见正事谈完,立刻换上嬉皮笑脸,不断追问着庞统,庞统见挣不开刘修的手,只能无奈说道:“日后事,又有谁能料的准呢…”

    “至于楚公的建议,士元会好生考虑的。”庞统还真的考虑过,他们小时候争过,书院中争过,可以说不打不相识,但却也是互不相让,如今刘修建功立业了,他庞统怎肯认输?!

    庞统说着,见刘修依旧一副无赖模样,只能同样无赖起来,两只手顺势抓向刘修臂膀,一张丑脸迅速靠近刘修,暧昧着说道:“季绪,你就放我东去,待我功成,定然回来…定然回来…”

    刘修一下子被恶心的手一松,后退一步,紧接着就被庞统趁势挣脱,逃也似的跑开,远远的,刘修只能依稀听到,

    “定然回来…定然回来…”

    ……

    时如流水,月余之后。

    这日,刘修依旧在埋头批改着公文政务,却猛然听见脑海中久违的冰冷机械声响起,

    “恭喜宿主,占据汉中郡治南郑,”

    “宿主剩余汉中,阴平两郡所得抽奖机会,是否使用?!”

    刘修听得眼睛一亮,’刘备真的退出汉中了?!’

    “来人,传召各位大臣议事!”刘修立刻下令道。

    “喏!”

    “两次机会,全部使用!”刘修快步出了书房,向一间密室而去。

    “叮…!”一列四个名单出现,

    刘修一眼望去,下一刻,他几乎一口老血喷出,不由的吼道:“系统,你给我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汉中呐,我的汉中大郡,你就给了我这几个?!”

    “这算什么?!奸臣合辑吗?!”刘修怒目而视,只见那大字上显示着几个让刘修恨不得大打出手的名字:

    刘瑾,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世界首富;

    统帅:??,武艺:??,谋略(权谋):80,政治:80;精善:搜刮钱财,严法剥削;

    魏忠贤,完吾,九千九百岁,大奸大恶贼;

    统帅:??,武艺:??,谋略(阴谋诡计):90,政治:60;精善:专权献媚,祸害国家;

    蔡京,字元长,宰相之才,权相一生;

    统帅:??,武艺:??,谋略(权谋):85,政治:90;精善:政治书法,凶狠狡诈;

    秦桧,字会之,一世封王,千年奸臣;

    统帅:??,武艺:??,谋略(阴谋诡计):90,政治:75;精善:陷害忠良,毁国灭家;

    “这是要我当昏君不成?!”

    “四个人本事都不小,可惜竟是一些祸害人的本事…”

    “刘瑾,搜刮钱财的本事不小;魏忠贤,献媚的本事很高;蔡京,一辈子的宰相,祸害了无数忠臣;最后的秦桧,这是召唤出来,给我祭旗用吗…?”

    刘修看的无语,一个个吐槽过去,“这是要招出来,祸害我吗?!”

    “也就蔡京有点本事可以选了…”

    刘修抓耳挠腮着,好大的两个郡,就弄了这么几个废物,哪能让他不气…

    但,忽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咦,不对,祸害人的本事....哈哈..”(未完待续。)

第333章 局势变化,民生计划

    “主公,诸位先生到了。”密室之外,刘修的近卫贴近密室,恭敬道。

    “告诉他们,本公马上到。”刘修停下沉思,依旧不断完善着心中那模糊的计划,因此,对于这次召唤,他并没有立刻动手。

    “诸位都到了…”刘修走着想着,很快到了书房,见一众谋士大将都已到场,这才抖擞精神,笑道:“得陇望蜀,得陇望蜀…”

    “如今却是要反其道而行了…”

    “哦?!”刘修此话一出,众人皆疑,随即有人问道:“主公已定汉中?!”

    “恩…”刘修笑着点了点头,“刘备已退出汉中。”

    “刘备好气魄!”有人赞道。

    “确实,他可是做了万全准备,也无需怕我反悔…”刘修回想起最近这段时间,就颇有些感慨:自那日答应订立洛阳盟约之后不久,就传来江东已答应联盟的消息,而后,几乎是一夜之间,全天下的人就都知道了三家即将联盟抗曹...

    此消息一出,果然不出所料,最担心的是曹操,最倒霉的却是孙氏;心惊的曹操不仅派强兵强将巩固兖州、汝南一带,防备刘修和刘协,更是将大量的兵马陈列在豫州、徐州、青州边界,特别关照了孙氏,只因为,事到如今,所有人都看得出,刘修短时间内扩充大量治地,有些消化不良,不可能再与曹操爆发大规模战事;

    而曹操周边,众敌环视之下,除了最强的刘修,最弱的皇帝,隔了一个并州的西凉,也就只有幽州之外的外族,和东南的孙氏会有战事发生,于是,两家边界一下子变的紧张...

    “想必此番刘备做梦都该笑了…”

    “却不知那孙氏怎的就会答应这种联盟?!这岂不是专门为刘备吸引曹操兵力,而自己后无所得?!”

    “岂会无所得!”众人纷纷议论着,刘伯温也是说道:“曹操此时兵力有限,定然做不到几头兼顾,他重点关照了孙氏,并州那边定然会被刘备和陛下取得机会,”

    “加上那些蠢蠢欲动的外族,以及主公在汝南这边虎视眈眈...”

    “曹操可谓四面楚歌,哪里有什么能力给孙氏造成威胁…”

    “想必刘备下一步便是兵发河西,威胁并州太原!而陛下想必也会趁机从河东、河内出兵…”

    “他们倒是好算计,嘿嘿嘿…”刘修嘿嘿一笑,只是说道:“不管他们,咱们坐山观虎斗就是,只要一有机会,就啃下曹操的汝南等地,即可削弱咱们的大敌,还可壮大几身,何乐而不为?!”

    “主公英明!”

    “恩…”刘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此番找你们来,却不是为了这些…”

    “前些日子,咱们已商定,只待汉中攻下,巩固了治地,就开始大行改革,稳定发展,”

    “如今时机已到,诸位都说说吧…”刘修说着,一屁股坐在主位上,环视众人。

    ……

    【改革、发展】!

    这已是刘修最为迫在眉睫的事了,只去年到今年半年内的战事,虽捷报连连,却依旧让刘修感到了困难!

    为何?!

    从战事开始,刘修所用之粮草,军备便都是荆南过去两三年的积累,而攻下巴蜀和荆北之后,粮草军备虽得到一定的补充,但也就只是原来刘璋和刘表所用的陈旧之物...

    可以说,刘修成为诸侯八年,其中八成的时间和金钱都给了战争,而政事则全部托付给了房玄龄、赵则平几人,在这方面,可以说刘修是完全没有一点穿越者该有的表现。不过也是之前他治地太小没必要,方才如此,而如今,他却是打定了主意,要好好发展下自己的几大州。

    别的不消说,单单是民生农业这一块,他就必须做出许多改革,否则,只是一直沿用之前的制度,定然满足不了日后的征战…

    “主公打算如何做?!”有人反问自己主公,清楚的知道主公所想,这是每个做手下的必修课。

    刘修闻言,反而沉默起来:在民生和农业上,他有万般见识、想法,但就是凌乱的很…

    “今时今日,对于百姓而言,有的吃,有的穿,有的住,走在路上不会无缘无故被杀,既是他们的全部,这也就是最基本的民生!”

    刘修大力搜刮脑中有关这一块的知识,开始侃侃而谈,“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吃,是粮食!也是与我军最重要之物!”

    “农业!”

    “因此,我欲大力发展农业,开垦荒地,改革农备!”

    “发展农业,最为关键之物便是【田地】!除了开垦荒地,其余的也就都只在老世族手中!”

    “开垦荒地好说,只是这世族之患,却非一时一日可解决的…”

    “这方面,我欲从两反面下手!”刘修说着,停下喝了口茶,看了看低眉沉思的众人,要说别的,自己这主公还真比不上他们,但若是说着农业,或许还真没几个比得上他这当主公的。

    “起先一个,便是开垦荒地!”

    “我荆州巴蜀交州等地,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有的是还未开阔的荒地,因此,召集无数流民,百姓为本公种田,乃是势在必行!”

    “不知主公打算如何行使这土地制度?!”

    “其一,所有开垦出来的荒地,皆为我楚公府所有,而后租给农户,守成之时,每家每户上交两层为税,其余归农户自己所有!

    其二,所有田地不得私自买卖;楚公府若有征收,各家各户之余粮必须卖于楚公府!”

    刘修说这两条规定,其实也就是把自己当地主养着,而不是让自己从地主那里征粮,不仅让农户被剥削,还让自己军粮收不充足…

    “至于那些老世族的田地,本公且先不去动它,你们就给本公大胆的招收流民和农户,本公要将世族那边的佃农全都挖过来!”

    “除此之外,伯温,你让本公培养的那些商会,面向所有世族,购买努力!”

    “本公要做这天下间最大的地主!…”(未完待续。)

第334章 军事农业,护卫改革

    “本公要做这天下间最大的地主!…”刘修说的慷慨激昂,举手投足间,尽是豪迈之气。

    “主公,若是如此,岂不与那些世族撕破脸?!”众谋士中又有人担忧道。

    “嘿,天下间,谁能想到,诸商会会是我这楚公开办的?!”刘修冷笑一声,道:“更何况,本公又不是强逼着他们的佃农离开,奴隶买卖也是自由,那些世族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怎么着…”

    “主公所言不错,此法虽然繁琐,但却能一点点侵蚀那些世族的根本,长年累月之后,定可解决世族之患…”刘伯温适时赞叹道。

    “恩,此乃长年累月的大计,非短时间可成。”刘修脸色缓和,继续说道:“除此之外,正如方才所言,开垦荒地等事皆是常年累月,才可见效果,因此,在此法行使的同时,本公还想了一法,用于辅助!”

    “那便是曹操所用的屯田制!”

    “我军如今已有四大军团八支兵马,共四十万人。而本公打算,在此基础上,再征收10万兵马,作为预备役,行屯田制,”

    “此十万人,每三年一换,其中优者入军中为将士,其余或散为郡兵,或任为捕快,或退役回家,而我等则再次征收十万人,如此轮换!”刘修心中却是打着兵役制度的主意,

    “主公是想全民皆兵?!”众人听到此处,心中一惊,急忙问道。

    “的确想过,不过其间麻烦不少…”刘修眉头一皱,说道。

    “确实不少,”薛仁贵兵法最佳,最先反应过来,“主公若行此法,那,可有办法管住这些屯田兵?”

    “若是一时失察,怕是泄露了我军机密,还会为他人所用?!”

    “薛将军所用甚是!”众人附和道。

    “恩…因此,本公打算,凡入籍为军士,就每人颁发铜牌一块!”刘修说着,却不是铁牌,铁器珍贵,“铜牌之上,刻上来历,所属,以此证明军士身份,”

    “且,退役回家者,需每年到官府衙门登记报道!而日后若有大战征兵,我军就以持铜牌者为先!”

    “主公此法倒是妙,只要受了我军铜牌,那便打上了我军标志,他人如何敢放心用…!”

    “正是如此,这十万屯田兵用于治下四处开荒,定然效果极好,待田地开垦好,便纳入我楚公府麾下,再发于农户百姓,如此方可简便些…也可吸引来地主家的那些佃农!”刘修不断解说着。

    “主公英明!”众人赞道。

    “恩…这只是简单的纲领,细致处就靠你们为我补充完整了…”刘修点着头,微微皱着眉头,似是想到了什么,沉思了片刻,才说道:“近几十年来,天下战乱不休,许多百姓都逃入了荒山密林,更有不少人落草为寇,”

    “如此大量的百姓分散开来,实在不易于各郡各县的发展和商贸来往,”刘修环视众人,问道:“诸位可有办法解决?”

    “这方面却是乔在管,”房玄龄出列,一拱手,恭敬说道:“此事,乔用的是主公曾说过的【利诱】之法!”

    “百姓入山,为的是躲避灾祸战乱,如今主公治下清平安宁,足可吸引大量百姓出山定居,乔只是稍微利诱一番,便可让山民看到出山的好处…”

    “如此甚好!”刘修听得高兴,一拍手,赞道:“房玄龄不愧是房玄龄…”

    “只是,玄龄在安排山民之时,可尽量将百姓安排入各座城池,昔日洛阳,长安之辉煌,人多乃是第一首要。如此之后,才能商来客往!”

    “尤其这襄阳,本公打算好生扩建一番,只是百姓实在不多!”

    “主公英明!”房玄龄说着便是躬身一礼。

    ……

    “民生农事,刻不容缓,诸位尽快商量出一个章程于我!”刘修脸上严肃的说着,“百姓安居之后,便是要强民,富民!”

    “而这其中,商贩,尤为重要!”

    “本公欲兴商事,借以富民,只是此事尚不着急,诸位可先想想对策,以备日后之用!”

    “喏!”

    …

    “诸位可还有何事?”刘修见自己要说的都说完了,却是准备’散会’了...

    然而...

    “属下尚有一事要报!”

    “恩?”刘修闻言,转头看去,“元芳?何事要报?”

    “主公近日将麾下的锦衣卫分出去过半,但如今锦衣卫份内事物,包含众多,”

    “不仅要辅助包大人查案办案,还要监察百官,甚至要调查主公治下的诸侯间谍,诸事繁重,已是不能兼顾!还请主公明察!”

    元芳,正是李元芳,他自来了之后,便一直都是刘修身边的近卫头子,兼锦衣统领...

    “还有此事?”刘修诧异,追问道:“除开分出去的锦衣卫,你麾下还有多少人?!”

    “尚有两千锦衣卫还在麾下!”李元芳恭敬道。

    “恩…”刘修沉凝着,片刻后,说道:“你将调查诸侯间谍之事,分于其他人(刘琦,刘琮等人的锦衣卫),你率领两千锦衣卫,专门为本公负责检查百官之事!”

    李元芳所说,倒是真的让刘修记起了这些事...

    “辅助包大人办案之事,便交给展昭来做!本公会调兵千人,让展昭组建六扇门,日后专司办案一事!”刘修决定道。

    “喏!”李元芳应的有些迟疑,

    “元芳有话不妨直说!”刘修眼尖,笑着问道。

    “主公,若是将调查细作之事交由他人,恐怕…”李元芳迟疑着说道。

    “李护卫所虑甚是,主公不可全部将此事全部交由他人之手!”众文武亦有附和之人。

    “诸位放心,此事自然不会就这般轻易的交予他人!”刘修却是笑了笑,稍作解释道:“此间,本公自有办法督查,诸位放心!…”

    众人听此,也不再多话,只是赞道:“主公英明!”

    “恩…今日先到此,诸位回去后好生想个细致的章程于我!”

    ps:有点迟,但还是祝大家,高考顺顺利利…!(未完待续。)

第335章 转眼一年,渐于平静

    又是一年春季,此时已是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刘修治下四州有余的土地,也已经渐于安宁。

    刘修对于南阳的大力发展和扩建,吸引来了众多的投机者,巴蜀的世族,荆北的世家,各地的商户,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而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刘修借数千锦衣卫于几个世家,之后,在锦衣卫所给予的信心下,以及长孙无忌的周旋平衡中,南阳世族越多,百姓越多,却也越加平静下来...

    一年的时间很短,但也足够刘修征收十万的屯田士,甚至已交由薛仁贵带着,在荆南、交州两处世族最少,刘修掌控最牢的地方,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开荒和屯田之法。

    要说薛仁贵的兵法厉害是众所周知的,但众人没想到的是,薛仁贵对农事也能玩的这么转...

    荆南,交州两地,乃是刘修的大后方,是他占据最久的治地,虽然极度的地广人稀,但却土地肥沃,绝对是极佳的耕地。且,刘修占据荆南和交州之后,几经妙计整治,早已将其中世族、地主整的差不多…

    薛仁贵将十万青壮带到荆南之后,便以军营之法管治,农忙耕地,闲时练兵,可谓见效不凡。

    如今阳春三月,薛仁贵已经带着一众屯田士,在去岁开垦的大片荒地上,种上了第一拨稻子。

    南方多山丘林地,能开垦的阔地并不多,因此,薛仁贵来南方开垦的荒地,大多都是从这山丘林地之上着手。其中难度,虽然根据刘修所提出的梯田之法而有所改善,甚至是蓄水、保土、增产等作用不小,但终究耗时费力,让薛仁贵的十万屯田士好一番辛苦…

    襄阳城,一年来,受刘修之令,开始扩大规模,修建外城,甚至在东西城外数里、荆山之下和襄江以西,开始修建起两座小城,与樊城相合,对襄阳形成三座犄角护卫,如此一来,四座城池相互倚重,刘修不仅可以腾出更多的兵马,用于他处,还能造就襄阳繁荣,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至于人力物力方面的消耗,则更不用刘修担心,以他的威势和战无不胜的记录,只是一发出召令,招收民工,申明官府负责食宿,就立刻有无数的流民和赋闲的百姓不断前来,就是那些个地主一看到刘修发展襄阳的决心,也是纷纷自发捐赠,指望着能在君前搏个名声。

    以往,襄阳之外,水道纵横,有汉水、丹水、浙水等四条水道在襄阳外汇聚,而它的防守重点,则只在樊城,樊城一失,襄阳必危;然而如今,以刘修打算,只要在荆山脚下的荆城一立,不仅能起到护卫襄阳的目的,还能促进荆山书院的发展,将来或许还能成为一座文道聚集之城。而襄江西岸,刘修所要立的襄城,则也将会是防御襄阳以东的重要之地。

    对内,刘修热火朝天的发展着,对外,刘修则将原本麾下那经过商会和商队带向全天下的细作和情报系统,分离出锦衣卫,又进行了完全的整合,编成了楚公府密探,一来收集情报,二来负责暗杀,这些则专门由刘修亲自负责。

    密探刚重组,刘修便立刻大力开通襄阳到关中的商路,趁着西凉诸大势力相争,大发战争财,不断的出售些军械军备给李堪等小势力,而后购回战马、牛羊等南方稀缺之物,甚至是战乱下的流民、奴隶也成了交易的目标,而这些,李堪等人却都只是为了楚地出产的军械军备,或者可以说是其背后所代表的楚公…

    而为此,刘修甚至暗中派遣刘穆之,随商队前往,为李堪等小势力出谋,挑唆诸多小势力,使其联盟,对抗刘备、马腾、韩遂等西凉大势力,大大提升了刘备一同西凉的难度。

    ……

    对于此,刘备到时显得不怎么着急,他初得渭水两岸,数百里秦川之地,还只是在巩固阶段,那里管得到安定,石城等地。

    相反的,他如今最后悔的乃是手慢一步,失了河东这个关键的大郡,如今只能北上,去征讨匈奴等外族盘踞的河西、上郡等地…

    而他的下一步目标则是定在了并州太原,为此,他还专门加强了与孙氏的联盟,打算到时候和孙氏一起,东西联合出兵,打曹操个两头不能兼顾!

    至于刘修,刘备和孙权反而不敢奢望太多,只是在联盟的时候,一个劲的表示,会让出兖州和豫州两地给他,只希望不会被刘修背后捣乱…

    而一年的时间,在诸葛亮和诸多猛将的配合下,刘备确实很快就平定了河西,收纳了众多外族骑兵。

    他甚至不远万里,以牛马等物,到江东与孙氏通商交易,换取大量的粮草,借此度过这段入不敷出的日子。

    今年春时刚攻下河西诸地的刘备,难得的安稳下来,打算过了秋收时节,在谈并州战事...

    ……

    刘备在西凉搞风搞雨,动静之大,自然瞒不过司隶的刘协、徐庶等人…

    如今的刘协,在徐庶等人的帮助下,已是稳定了洛阳,东边的河内、虎牢,西边的函谷、弘农,黄河北岸的河东,可谓是尺寸之间,固若金汤。

    但可惜的是,土地太小,百姓太少,终究难有作为...

    然而,当他们见证了刘修等人的三方盟约之后,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机会!

    他们不该向西,而该在三方联盟之下,合力向东,取冀州!此方为上策!

    于是,三方的盟约订立,刘协改变了联合刘修,孙氏,压制刘备的策略,反而册封刘备为秦公,孙权为吴公,顺势加入了三公之盟中!

    相约好,在他们出兵的同时,他刘协也将会昭告天下,从河内出兵牧野、朝歌,誓灭曹贼!

    ……

    看着这一切,刘修只觉的眼皮直跳,曹操的确是兵多将广,占据中原、河北辽阔富庶之地,但也决计支持不了多线出兵...

    届时,即使刘修不加入,只要诸葛亮等人心黑些,联合北方的外族南下,这也足够曹操吃一壶的了,到那时,曹操即使不灭,也肯定好不到哪儿去…

    只是,若如此,那他刘修岂不就是下一个?!(未完待续。)

第336章 诸多政令,内患外患

    阳春三月,襄阳境内,一片春耕农忙之象。

    襄阳依山伴水,如今一番扩建修筑,又有刘修强兵阵列,通商兴农,水道可向吴,山路可入蜀,出关可到长安,北上可去兖豫之地,这一番来去往返,可是让襄阳得益不少。

    更何况,自去岁入冬到今日,数月过去,天下几无战事,有机灵的商贩已经看出,征战连年之后,这段时间诸侯该是要休养了,既然如此,若他们还不趁机走走商捞上一笔,那真的是没眼力见儿了...

    于是,襄阳商贩更多了!街上来往的百姓多已没有了苦色,只因看到了希望,所以他们便懂得努力。

    ……

    “去岁各地皆开始清点百姓户口,粮草数目,如今已过数月,可都结算?!”

    楚公府内,刘修随口问着房玄龄,民生这方面一向是他在管着的。

    “禀主公,荆南、交州、豫章等地,经数年之功,如今其中的百姓多以清点迁徙。巴蜀和荆北则由于刚下不久,又多山川险地,故如今尚在迁徙清点那些躲入山中的百姓。”

    房玄龄一边沉思,一边说着,“至于南中,主公定下的诱使百姓至交州沿海的策略,怕是难以奏效!尤其永昌郡内的百万百姓,他们东南面临近掸国与骠国,又有丝绸之路在境内,其中商贸往来,已经能够自给自足,几乎形成南中小国,若要以利诱,实在困难!…”

    “且,近日来,永昌郡内那些哀牢国旧世族又开始有些蠢蠢欲动,想必是受了有心人挑唆!”

    “永昌?!”刘修对于永昌记忆并不多,但也知道千百年后,那里有部分为缅甸所有,“看来永昌百姓的心中,并无大汉国的概念…”

    “这样,”刘修神色转冷,下令道:“玄龄,你于我下道令,让于老封赏此次入蜀有功的南中将士,而后将他们交由李恢、吕凯、孟获等人,让他们回震南中,相信暂时该是出不了什么乱子!”

    “喏!”房玄龄躬身应下,却又道:“只是,将南中的兵马遣回南中,那巴蜀的兵马怕是不足?!”

    “无妨,有于老镇守汉中,相信不会出问题!”刘修摆了摆手,放心说道:“巴蜀如今更重在’治’,而非兵马强’震’,不过只于老一人,怕也应付不来…”

    “主公,前些日子,李晟将军曾为刘贤表功,言其才能上佳,可用!”房玄龄看着,拐着弯笑道。

    “哦?!”刘修眼前一亮,指着房玄龄道:“玄龄就会拐着弯的出谋…”

    “既然如此,那玄龄你帮我传令李晟将军,让他即可启程去往巴蜀,帮着于老镇守成都,一面回顾南中,一面帮衬着汉中!”

    “至于武关,就交给刘贤和傅彤二人!本公也相信李晟将军的眼光!”

    “喏!”房玄龄正要受命而去,却猛然听见刘修忽然眯着眼,又道:“哦…对了!”

    “本公听说去岁汉中之战,那庞羲不仅耍心机争夺战功,还在汉中平定之后,时常不满封赏的结果?!”

    房玄龄一愣,随即说道:“确有其事,不过多为谣言!”

    “恩,既如此…”刘修冷笑着沉吟了片刻,才说道:“玄龄你也于我一同传道令去,让庞羲为主将,杨再兴为副将,率兵一万,镇守上庸!”

    “上庸的黄忠将军,磐哥等人,则让他们回襄阳来,我有其他要务交予他们!”

    “喏!”

    “本公最不怕那些蝇营狗苟之徒,环绕身旁!到要看看他打算如何做?!”刘修冷笑着自言自语。

    长安翻山越岭,可到上庸,虽然山道难行,但终究是一条路,而且,刘修给了庞羲一万兵马,又让杨再兴在旁制衡,他倒是真的想知道庞羲还会怎么做…

    房玄龄领命而去,刘修继续埋头批改其政务,只是没多久,他又想起一些事儿来,转过头,看向长孙无忌,“辅机,南阳诸世族进来如何?可有什么异动?”

    “自从主公下令扩建襄阳之后,各家世族可是竞相出力,钱粮捐了不少,”长孙无忌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他们倒是识趣!”刘修轻哼一声,道。

    “这是自然,这些个世族,若没有点这些最简单的’识时务’,只怕也维持不到今天。”长孙无忌叹气道:“只可惜了这次的机会,没能借此打压一部分世族。”

    “算了,总会有机会的。”刘修也是叹气道,“先让我军修生养息一段时间,待得军粮齐备,兵马其集,还怕他们动乱?!”

    “主公明鉴!”长孙无忌笑着赞道:“正如主公所说,那些个世族,见到主公兵强马壮,就连前些时候的那些谣言也是直接无视了…”

    “辅机说的是那些【楚公聚世族,他日一朝诛】的谣言?”刘修转过头看向长孙无忌,诧异道。

    “正是,主公不觉得这谣言来得巧吗?!”长孙无忌严肃道。

    “确实巧了…”刘修闻言,细细一番回想,才道:“永昌郡的哀牢国旧世族人心动荡,海上商路的郑和碰上了扶南国的截杀,汉中、巴郡、阴平等地的几大氐族也频频动作,就是南阳本公脚下也起了谣言…”

    “这是欺负本公年纪小,还是觉得本公根基浅了…”刘修脸上一片杀机,冰冷若水。

    “主公莫恼…”长孙无忌劝道:“那南中永昌本就部族交缠,不尊号令,益州的氐族也需整治,海外小国也是主公目标,南阳世族更是主公一心要平的…”

    “如此一一说来,其实这些对主公来说都只是欲除之而后快之事,主公又何必恼火?!”

    “话虽如此,但有人能如此做,敢如此做,会如此做的,想必就是曹****!”刘修愤恨道:“本公还在犹豫要不要联合出兵,他却立刻就给本公找不快…”

    “如何能叫本公咽下这口气!”

    “那...主公可打算来日出兵?”长孙无忌问道。

    “自然是…出兵!”刘修咬着牙,一字一字说道:“但...”(未完待续。)

第337章 暴怒曹操,应对之法

    “来人!!!”

    “传诸位先生!…”

    邺城,曹公府邸,曹操看着手中的布帛,顿时横眉竖眼,怒火三丈,暴喝着...

    霎时间,整个曹府都惊若寒蝉!

    未多久,郭嘉来了,荀彧荀攸来了,程昱贾诩来了,司马仲达来了,蒋济董昭来了,自然,曹丕曹植也来了...

    “都看看吧!!”曹****着脸,忍着心中怒火,将手中的布帛传递下去。

    “刘大耳和碧眼儿真真可恶至极!可恶至极!…”曹操忍不到片刻,便又再次破口大骂,“去岁三家联盟,本以为给刘修找了诸多祸患,缠住了刘修的兵力,刘大耳与碧眼儿就不可能敢真的出兵,未曾想…”

    “那碧眼儿刚刚稳定内患,竟然这么快就在徐州彭城、青州东莱等地加派兵马,一副进攻态势,那周公瑾也已经带兵到了合肥,随时都会兵法江淮,”

    “若不是有臧霸、满宠等人率领数路大军防御在侧,只怕碧眼儿都已直接攻入豫州;”

    “更可恶的是那刘大耳,他竟是已经迫不及待的陈兵河西,随时都有可能兵发太原!”

    “两人一东一西,想叫我曹操首位不能兼顾,可恨!可恨!…”

    曹操说的气愤,呼呼的喘了几口大气,却听司马懿劝慰道:“主公无需担心,懿深知郭淮将军之能,太原有他驻守,即使诸葛村夫亲帅大军,也不能轻易将并州取了去…”

    曹操听此,微微一皱眉,下一刻又瞬间舒展开,应道:“嗯..仲达所举荐之人却有几分本事,”

    曹操听着,却是想起,前两年并州无主无援,匈奴、鲜卑好几次肆虐,全靠此人带兵有方,才能守住这并州...

    “郭淮将军兵法韬略齐备,但此次刘备似有倾关中之力来袭,不可不防,”距离最近的郭嘉明显捕捉到了曹操那一闪即逝的神情,于是正色谏言道。

    “恩,却是此理。”曹操点了点头,直接下令道:“妙才,你率两万兵马,以文和先生为军师,即刻赶往壶关,上党等地,与太原郭淮将军,同守并州!”

    “喏!”夏侯渊,贾诩对视一眼,直接应下。

    “至于孙权小儿这边,也不可不防!”曹操沉吟两声,继续下令道:“子孝,就由你领兵三万,前往豫州,总督东面军事!”

    曹仁乃曹氏宿将,兵法谋略,行军战阵,样样接通,乃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有他在东面,曹操才放得下心。

    “得令!”曹仁也是应得干脆。

    ‘笃笃笃…’

    曹操下完令,依旧皱着眉头,手指不住的敲着桌案,一时间,大殿内悄无声息...

    “主公,”这时,程昱忽然起身说道:“据密保,北面的鲜卑和乌桓进来也调动频频,似有南下之意!”

    “什么?!”

    “哼!好!好!好!..”曹操心中怒火再次升起,“我曹操这是惹了众怒了!”

    “倒是要看看他们能耐我曹操如何!?”

    曹操怒极反笑,扫视着麾下一众文武,扬声道:“啊?!哈哈哈..!我曹操,什么没经历过,何惧这等宵小!…”

    “主公英明睿智,这些人即使联合,也定不是主公对手!”郭嘉闻得曹操之言,微微一笑,起身说道。

    “奉孝所言甚是,主公英明睿智,定能平定天下!”众人听此,也是附和。然而,却无人注意到郭嘉笑容下的凝重。

    “嗯…”曹操稍稍缓了缓情绪,没有多说。

    “主公,”程昱有再次起身,“前年攻袁氏之时,幽州一路,虽得三公子,四公子带兵有方,但其时麾下张辽张文远,亦是弓马娴熟,深谙北方骑兵进退之道,立有功勋,又曾深入幽州,主公或可为用!”

    “又有渔阳人田豫田国让,安平人牵招牵子经,深知幽州路途,明了对外之策,亦可为主公所用!”

    程昱掌管情报,对这些人物自然极为清楚。

    “嗯…”曹操嘴上应着,心中搜索着这三人,张辽是随吕布投来的,这几年累有功勋,而田豫、牵招他也记得,确实深谙治外之策,“如此…”

    “元让,我命你为将,张文远为副,田豫、牵招相辅,领兵驻守幽州,战事若起,则以守城退兵为主,待安定了其他几处,再来对付这些蛮子!”

    “喏!”

    “诸位以为如何?!”曹操问着,环视众人,尤其是郭嘉,荀攸,贾诩等几人,都是最委以重用的。

    “主公诸策皆是恰到好处,定然可见其效,只是…”郭嘉难得严肃起来。

    “奉孝,莫打哑谜,有话直说。”

    “以嘉看来,这三方皆不过小患,不足为虑…”郭嘉缓缓道。

    “这,”曹操诧异,在刘修尚未雄起之时,他曾和刘备青梅煮酒,直道’天下英雄,为他与刘玄德’,怎能说刘备是小患?!

    “奉孝的意思是?!”

    “奉孝指的是楚公刘修吧?!”荀攸忽然猜道:“此三方,相比楚公刘修,确实只是小患而已!”

    “嗯…”一听刘修之名,众人也是一下子沉默下来。

    “主公,如今的刘修,已全得巴蜀之地,再无后患,可谓进可攻,退可守!”荀攸说着,为曹操分析起大势,“主公若想一鼓作气将刘修除去,已是不可能之事!”

    “故,以攸看来,主公当竟可能的安抚,结交刘修,待集中兵力,解决了其余祸患,再来与刘修作长久之战不迟!”

    “确实如此。”曹操点了点头,心中计较起来,刘修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刘璋手中夺过益州,他却不可能短时间内战胜刘修,还攻夺巴蜀。

    “因此,主公对刘修,当以拖延为主,即使不能连横,也该给刘修加大内乱,分散注意,好为主公加强实力,争取时间!”

    “正如之前的南中、南海之策,南阳世族,及益州氐族之策,皆是上上之法,只可惜,效果未能显著,若是能加大影响,使刘修不得不分兵顾及,那主公就可趁势平定内部,四方祸乱,胜刘修一筹!”

    “诸位以为如何?!”曹操并未应下,只是问道。

    “公达之策,可用,当用!”郭嘉附和,“但同时,主公也需在许昌,汝南两地屯驻重兵,不仅可防刘修渔翁得利,还可威慑东西两面!”

    “嗯…”曹操缓缓点头,将所有的建议统合,许久之后…

    “我欲亲领重兵,坐镇许昌,子桓,子建,子文,你们兄弟三人坐镇邺城,由文若等相辅!”

    曹操眼神不自然的看了看几人,继续说道:“其余人等,随我前往许昌!…”(未完待续。)

第338章 阴谋起始,风云再动

    邺城,司马府。+UU小说,www.uu234.com

    春夜,微风冷。

    “二弟,你将随主公前往许昌,侍奉在侧,需****谨醒,莫出了差错!”司马朗语重心长的说着,他虽才名不小,但多是政事通达,不懂军事,因此,被留在了邺城,这个将会成为曹氏军政核心的地方。

    “恩,大哥安心。”司马懿没有多说,只是淡淡的回应了一句。

    “此次主公明显意在刘备,孙权,你却随着主公去了较为安宁的许昌,怕是与你【做出一番事业】的决心不合,”司马朗皱眉说着,劝慰道:“但,二弟你也莫要心急,你才思敏捷,远胜为兄,只要尽心尽力,总会有机会的…”

    “呵,大哥无需为我忧心,我自审得。”司马懿笑了笑,有些阴森。

    “那便好!”司马朗点头说着,“如此,二弟且先去收拾收拾,为兄还有些政务要处理…”

    “那小弟告退。”司马懿笑着,回自己院子去了。

    ……

    “山鬼!”回了院子的司马懿,脸色顿时阴沉,片刻之后,忽然轻喝道。

    “属下在。”寂静的院落中,阴影处走出一道身影,全身黑衣,看不清面容。

    “你派人转告郭淮将军,让他务必守住太原及雁门,”司马懿说着,“若战事一起,我会将刘备军的目光尽量吸引到上党和壶关,”

    “届时,让他做好自己该做之事!”

    “喏!”

    “此外,”二十岁出头的司马懿,回想起曹操的军政布局,直觉的自己还是太小瞧了天下人,也太不熟悉曹****,“让底下人尽快分散到诸大臣府中,”

    “如今曹操为拒四方诸侯,已将势力分散,正是我大有作为之时!”司马懿说着,看了看曹府方向,而后又看了看西南,【取而代之】是他的方向,入曹操麾下,正是为此而来,只可惜他太小瞧了曹操那多疑的性子,若不是这几年刘修等诸侯闹得凶了,只怕现在还只会有曹氏和夏侯氏将军总领兵权...

    他转过身,看向房中挂着的大汉地图,手指不断敲击着,他要的不仅仅是取代曹氏,更是【取天下而代之】,而这其中最大的阻碍就是曹操和刘修!

    在投曹操之前,他自己分析过,刘修所委以重任的文武大臣,皆是世人不知底细的来历,而刘修表现出来的,也是只对这些人的完全信任,每每议事,多是这些大臣相聚,因此,他觉得若是投向刘修,必然很难得到信任和重用。

    而曹操不同,曹操在南面连连吃亏,且有治地短时间内扩大许多州郡,诸侯环视之下,定然用人紧张,如此,他才有了机会,更何况还有他司马氏在曹氏治下...

    “幽、并二州战起,需败方可!”

    “冀州曹丕曹植!青豫曹氏将领!兖州..司隶...”

    ……

    月上柳梢头,曹丕府苑之中。

    “蔡先生,父亲欲将邺城交由我与子健,子文,“曹丕面无表情的述说着。

    ”那可要恭喜公子了!“蔡先生正是蔡京。

    “蔡先生,你觉得我是否该借此机会…”曹丕说着,手上作势抹了抹脖子…

    “不可..不可..”蔡京摇着头,抚着须,缓缓道:“曹公既然让公子理政邺城,却又同时让植公子、彰公子,及荀彧相辅,那定然是为了测试公子,公子不可心急…”

    “父亲看重子建的文采,也看重子文的武略,”曹丕阴着脸,道:“近年来,仓舒也越加得父亲喜欢…”

    “公子莫急,曹公看重的,终究是他们的才能,公子只要能有所政绩,有所成就,自然能得看重!”

    “而如今,曹公治下,除了冀州,其余者如并州,幽州,青州,豫州,兖州,皆将陷入战火之中…”

    “这不正是公子的机会吗?!”蔡京害人的本事高,耍阴谋的本事自然不小,“如今乱世,只要公子能得军中将领投效,兵权在握,害怕其他公子不成?!”

    “先生所言甚是,争来夺去,最终看的还是兵权!是本公子想岔了…”

    “那依先生看,本公子该如何收得兵权?”曹丕却苦恼起来,“那些个家族中的将领,都只听我父亲的,而子文和吕布联姻,吕布一系自然选得是子文;”

    “至于其他一些将领,掌兵之人实在不多…”

    “公子怎的就忘了?”

    “那司马懿新来之辈,却手握着并州太原等地的重兵!”蔡京神秘一笑,推荐说道:“那司马懿投入曹公麾下不久,想必正心急于此,公子只要伸伸手,还怕他摇头?!”

    “正是,正是,本公子险些忘了这位,司马氏可是大族!”

    “如此说来,我当快些去司马府走走,否则,过两天他就该随我父亲南下了…”

    “公子英明!”蔡家抚须一笑,又道:“在下自信手上的字还能过得去,也可为公子,去荀府多走动走动…”

    “那可真要多谢先生了…”

    ……

    曹操一番军政变动,仿佛滴水入油,瞬间就挑动了刘备和孙权的神经。

    孙氏突袭占据了曹操的徐州,更是瓜分了江淮,如此两地中原粮仓被抢,曹操如何甘心,如今又与几大诸侯联盟,可以说,曹操的兵力,有绝大一部分是在青州、徐州、豫州一线,时刻虎视着江淮和徐州,只待孙氏放错…

    如今,曹操一动,孙氏自然急了!

    相同的,刘备自然也不可能给曹操妥善布置并州的时间...

    于是,曹操各路兵马刚刚出发,前往各方,刘备,孙氏也是同时动作大起!

    刘备兵分两路,一路围太原,中军直取上党、壶关等并州与冀州要道。而孙氏则更是兵分四路,周瑜攻寿春,同时庐江也兵犯曹休驻守的庐江北,徐州大军北上,汇合了东莱等地的吴军,在青州之内横冲直撞!

    而就在曹操,刘备,孙权兵马大动之时,刘修也有了动作...

    ps:最近都没什么时间碰电脑码字了,尤其这一周,根本没机会码字更新,对不住还在支持本书的书友们...抱歉了!(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8643/ 第一时间欣赏谋将三国最新章节! 作者:言午公子所写的《谋将三国》为转载作品,谋将三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谋将三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谋将三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谋将三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谋将三国介绍:
文韬武略周公瑾,精忠报国岳武穆, 运筹帷幄诸葛亮,神机妙算刘伯温; 纵横天下虎豹骑,所向披靡北府兵, 攻无不克陷阵营,不败神话背嵬军; 有猛将斗武,上将斗兵, 亦有谋士斗智、士人斗政, 更有君主斗天下。 且看刘修携各朝文武,谋将三国! (个人喜好为主,正史、野史、传说为辅)谋将三国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谋将三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谋将三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