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女将争锋, 胜负之间
蜀中南蛮之地,刘修起大军,月余之内攻克木鹿大王、朵思大王、兀突骨三大势力...
如今四月初,刘修已是兵进南蛮祝融氏带来洞主地界!...
带来洞主之姐夫乃是南蛮王孟获,孟获雄踞南蛮西北部,麾下拥蛮兵近十万!
如今听说楚侯刘修出兵南蛮,短短月余便连连攻克数大势力,于是他心中一动,出蛮兵一万,由其夫人祝融及其麾下部将忙牙长率领为锋,火速前来相助带来洞主防御刘俢,而他自己则率领第一洞元帅金环三结、第二栋元帅董土娜,以及五万大随后赶来!
至于后方越巂郡,与高定的边界处则由第三栋元帅阿会喃帅万宇兵马镇守!
于是,今日刘俢便碰上了与带来洞主同来阻击他的祝融夫人...
南蛮女子,由其还是这南蛮女子中的女大王,真可谓英姿飒爽,与杨八妹孙尚香的娇俏英武不同,乃是更具野性的女将!
此时刘俢正耍着嘴皮子打算动摇动摇蛮兵的士气,却不曾想...
“尔等中原人就是这样,只有嘴上功夫,说这么多废话,若是不服,立刻来战!...”祝融夫人见状,立刻出阵,上前不分缘由的叫战道;
女子叫阵,刘俢自己也是干过的,其中麻烦他自然清楚:若是赢了,那便是胜之不武、欺负妇孺;但若是输了,那更惨,军心动摇!
因此,被女子叫阵,对出战武将的考验是极大的!
正当刘俢犹豫是要将强将秦琼、张蚝等人派出,还是将沙摩柯、傅彤派出时,却猛然见着自己身旁的杨八妹、孙尚香两女,眼神火热的看向阵前...
刘俢顿时扶额长叹:“怎么就把这两人给忘了!是不是该让她两上阵...”
刘俢有些犹豫,他是真怕他们比不过祝融夫人,毕竟人家是类似山大王的女子,一身武艺、经验自然是不消说的,而自家这两人目前似乎没多少经验来着...
只可惜,刘俢会犹豫,孙尚香、杨八妹两人可不会!
就在方才刘俢犹豫的瞬间,两女已是一脸严肃的猜拳分出了先后上场顺序!
猜拳,这是刘俢用来在她们闹开时,忽悠并分开她们的…
而刘俢犹豫结束时,孙尚香已是猜拳胜了,首先飞马而出,与那祝融夫人叫起阵来:“敌将休得嚣张,看姑奶奶孙尚香前来会你!”说着便是凶很凌厉的一枪直刺…
“哈!...”
孙尚香的枪很快,然宝马胭脂更快!孙尚香娇喝之声刚落,枪锋已是到了祝融夫人眼前!...
祝融夫人起初见一小姑娘上阵来,还并不曾放入眼中,却不想,这小丫头的金枪、胭脂马竟是这般的快,恍若霹雳!...
祝融夫人来不及多想,一手扬起长标,擎住标枪尾部,一式同样快的横扫千军,企图挡开孙尚香的枪!...
‘铿锵!...’
清脆的金铁交击之声...
随着两方兵器的第一次交手,两人开始了一连串的你攻我夺!
金枪耀眼,标枪凶狠,招招要命,枪枪夺魂!...
而最令人惊奇的却是,主人在上方比斗,两匹宝马也同时各有动作!...
祝融夫人的卷毛赤兔乃是从西域得来的,虽比不得纯血赤兔马厉害,却也是难得一见的上等宝马!
而同时,孙尚香的胭脂宝马,也是刘俢得自系统而来,隶属上等宝马!
只不过卷毛赤兔凶,胭脂宝马巧...
卷毛赤兔一旦上前,便是呲牙咧嘴、嘴啃脚踢;但胭脂马的灵巧却如战场的精灵舞蹈,尽皆躲避开去!...
好一番争勇斗胜,却是依旧不分胜负!
然而,正当此时,那祝融夫人竟是虚晃一标,紧接着,她抽出背后飞刀,便是连续几次射出...
肉眼只可见白光,可见此飞刀之快、之准、之狠!...
“小心!...”同样上前压阵,或者说等着接棒的杨八妹见得凶险,不由自主的喊出:“小心飞刀!...”
杨八妹说着,同时策马迅速上前,娇声喝道:“蛮子无赖,竟敢使用暗器!看姑奶奶的金枪!...”
祝融夫人见对方阵中又出来一人,速度同样极快,胯下一匹白马奔驰之间,有银铃作响,非同凡响;祝融见状,立刻又是两把飞刀射出,试图阻拦银铃马与杨八妹....
“雕虫小技!”杨八妹又是喝道;同时手中金枪舞起,霎时间便见四处金光,漫过祝融夫人的那两道白光...
‘叮..跄踉..’
杨八妹看也不看落地的两把飞刀,继续往那祝融夫人处冲去...
而另一边的孙尚香,方才突然碰上祝融夫人的飞刀,若非杨八妹的及时提醒,以及胭脂马的灵巧,她还真躲不过那两刀!
此刻,她换过劲来,立刻怒火冲天:自己竟然在八妹之前失手,还被八妹抢了先机,可恶!
想到这,她立刻便犹如一只暴怒的母狮子般,向那孙尚香处杀将而去...
祝融夫人对付孙尚香时,也只是刚刚好而已,如今受了两方夹攻,立时起了退意,阵后的带来洞主见状,也是不由得捏了把汗,没想到楚侯军中竟也有母暴龙;
带来洞主心中左想右想,嘴上却也不停,立刻命令道:“敌军以多欺少,胜之不武,我等先行撤兵!...”
“鸣金收兵!...”
至于刘俢,他观看这一番三女将大战的场景,心中唯有一种感觉:女人之间的战争,同样让人心惊肉跳!
孙仁,字尚香,统帅:65,武艺,86,智谋,65,政治:60;
祝融夫人,统帅:70,武艺,86,智谋:??,政治:??;
杨琪,统帅:75,武艺:84,智谋:65,政治:??......
第156章 兵强将勇,所向无敌
南中益州郡,祝融氏族地界...
刘俢征蛮之途已过大半,如今只剩南蛮王孟获这最是麻烦的势力未除...
今日正是刘俢西进之时,意外的碰上了引兵前来阻击的祝融氏姐弟,及其近两万兵将!...
对于孟获将自己夫人祝融派来作为前锋,这点倒是让刘俢颇为吃惊!
要说这祝融夫人,刘俢是早闻大名,她以恩怨分明,武艺超群,加上绝色的容貌而闻名,多人称其为:刺美人!
就在刘俢犹豫是否该派绝世猛将一举将其擒获时,却见孙尚香、杨八妹二人竟是直接上前挑战!...
而中途虽因经验不足,差点吃了败战,亏得两人齐心,方能吓走祝融夫人!...
祝融氏姐弟二人虽是蛮人,但行军谋略倒也齐全,懂得进退有据,未曾给刘俢趁机偷袭的机会!
刘俢见此,正郁闷着,却忽然又听兵士来报:
“启禀主公!杨继周将军与与沈括大人回来了!”
“哦?!”刘俢大喜道:“可有俘虏带回来?!”
“有!数百蛮兵俘虏,还有一将军模样俘虏!”
“好!杨继周与沈括果然不负本侯期望!”刘俢更欢喜的说道:“那些蛮子竟然还敢派人包抄本侯后路,哈哈哈...”
“这次叫你们偷鸡不成蚀把米!...”
却原来正是与祝融夫人分开行军,准备声东击西、抄袭刘俢后路的孟获部将---忙牙长!
忙牙长,与祝融夫人同为先锋,两人议定,祝融夫人在前吸引刘俢注意,忙牙长则在后方随时偷袭刘俢!
然而,刘俢三万大军,除开五千五溪蛮族和五千杨锋的族兵,其余者皆是跟随刘俢多年征战的精锐之士,更不用说其中还有五千北府军,忙牙长的那三脚猫的后袭如何能瞒得过刘俢的斥候!...
杨继周与沈括正是刘俢派去擒拿忙牙长的!
而那擒来的将军模样之人,想必就是忙牙长了!...
刘俢听到如此消息,心中暗道:既然忙牙长落入我手中,那不知这祝融氏姐弟打算如何诱敌与我!
想到这,刘俢不再浪费时间,而是一声令下:“火速行军!追赶祝融氏!”
“诺!...”雄赳赳气昂昂,威势可震天...
......
未过多久,刘俢便真的追上了祝融氏姐弟,及其两万人!
或者,与其说是追上,不如说是祝融氏姐弟根本是在自以为是的诱敌!...
“两位这是要往哪里去?!哈哈哈...”刘俢得意的大笑着...
“哼!...”祝融夫人一声怒哼,喝道:“刘俢,你已中了本夫人的诱敌之计,尽在本夫人包围之中,还不束手就擒?!”
“哈哈哈...”刘俢一听,仰天大笑,讥讽道:“不知祝融夫人说的可是此人、此军?!”
刘俢大笑着将杨继周活捉回来的忙牙长,以及数百蛮兵压上阵前,而后继续说道:“依本侯看来,似乎更应该是尔等尽在我掌握之中呐?!”
“不知可愿投降?!本侯可是良善之人,对降者向来仁慈!...哈哈哈...”刘俢‘和眉善目’的劝说道;
“你!...”祝融氏姐弟见着被绑的忙牙长,心中顿时暗道不好,可惜为时已晚,如今他们可谓进退两难,要知道这可是他们特意选的埋伏地点,一面为江,一面为山,只有进退两条路可走!...
另一边的刘俢虽然嘴上劝降着,但手上动作却是更多,不仅驱赶蛮兵俘虏上阵前,更是令张蚝、杨继周两人为两翼左右缓缓前进!
阵中间则让秦琼亲自压阵...
而此时,刘俢见祝融氏一阵心慌,一阵犹豫,便连麾下兵士之中也开始出现吵嚷、混乱...
因此,刘俢知道时机已到,他不在等祝融氏姐弟给出反应,而是立刻下令道:“既然尔等不识相,莫怪本侯心狠手辣!”
“全军冲锋!杀!...”
刘俢一声令下,麾下全军将士同时跟着一声怒吼:“杀!...”
刘俢此时的全军冲杀,可跟之前的斗阵完全是两个等级!
况且之前的斗将也不过是些普通的二流,而此时领导冲锋的却是秦琼、张蚝、杨继周这三个万人敌...
此三人所率领的刘俢亲军,不是虎狼胜似虎狼,冲锋陷阵如若尖刀,将祝融氏姐弟还未反应过来的两万大军,从中间竖切成几段,间隔开来!...
却是刘俢打算来个分而奸之!...
险地不愧是险地,祝融氏姐弟两如今确实将刘俢堵在其中,但却再也不会有伏兵相助!
而却刘俢军为首冲锋的三人,在祝融夫人看来,根本与刚才的两女不是一个层次...
不断的有蛮兵倒地,血流成河,染红了那大江,更染红了山林石壁!...
两军交锋没多久,蛮兵战阵后方的大量士卒已是开始逃跑、溃散,完全形不成抵抗之力!....
就连祝融氏姐弟两也只能混在蛮兵之中,借助蛮兵之手,方能在秦琼等人手中逃开...
战场上的形式开始一面倒!...
......
就在祝融氏姐弟两即将深陷战阵,难以逃脱之时,蛮兵战阵后方又再次传来阵阵高昂的喊杀声!
此声比起祝融氏麾下的蛮兵,更加亢奋、更加勇猛!...
刘俢只是刚听见那喊杀声不久,便见到一蛮将率领着数万大军,直往战场杀来!
所过之处,那些蛮族逃兵尽皆被杀,待其数万军靠近战阵之时,蛮兵之中已再无人敢逃、无人刚弃械投降!...
那蛮将见了祝融夫人,立刻下马,摇摇晃晃的拜道:“拜见夫人!大王命我先帅两万大军前来相助夫人!...”
第157章 争强斗胜,蛮王孟获
ps:这是昨天的,昨天忙过头,忘了,实在抱歉!
时至四月,南中益州郡...
刘修正与祝融氏姐弟交战...
不过个把时辰,刘修便依靠秦琼、张蚝、杨继周三大猛将,率领三路精兵,将设计失败的祝融氏姐弟之兵马彻底击溃!
不过就在刘修即将生擒祝融氏姐弟之时,南蛮王孟获的援兵终是到了!
乃是孟获麾下的第一洞元帅---金环三结,正是他率领着两万大军前来支援祝融夫人,而孟获其余的数万大军则随后赶到!
金环三结,完全的蛮夫,手握两万大军,根本不管不顾,连溃散的士兵也被其追杀!
然而,即使祝融氏多了金环三结的两万大军,却依旧不能使刘修有丝毫退兵的想法!
相反,刘修见敌军多了两万援军,反而将护卫自身的数千锦衣卫也全都派了上前去!
战场之上,刘修的三员大将依旧奋勇杀敌!
中路乃‘黄脸孟尝’秦叔宝,身负武勇,却也更兼统兵之能,率领刘修的中路五千北府军奋勇直进,突破祝融氏防线!...
只见秦琼手执虎头湛金枪,背负黄金双锏,其枪法以势大、力猛为主,往往一枪过去,不待敌兵反应,便会将其击飞!却是敌兵被其势所摄、受其力所击!...
而其身后北府军,亦是三人一小阵,十人一大阵,阵阵连环,如同一个择人而噬的巨兽,永不见底的黑洞!
另外两侧的长沙精兵则由张蚝、杨继周两人率领突击!
此两者,张蚝力能拽牛,因此他手中的枪,力更猛、更足,每一枪过去并不会将敌兵击飞,却是将兵器直接击毁!顺带着杀敌!死在他手下的敌兵,尸体就没一具是完整的,尽皆被其毁的不堪入目、血腥残暴!...
而杨继周,年纪与刘修相若,平时沉闷的很,话少饭量大,完全的憨傻少年一个!但令人意外的是,他的气力更胜张蚝几分,手中双戟舞起来有呼呼风声,恍若闷雷炸响!战场之上,若谁敢用那兵器阻拦杨继周的挥舞过来的短戟,绝对会是连人带兵一起毁去,能死的体面些都是奢侈!...
......
有猛将如此,更兼三人,那初来的金环三结再如何傲气、狂妄,也被吓得魂不附体!
即使他家大王也完全不能和这想必呐!
一军统帅如此,麾下士兵又能勇猛到哪去?!
只见这初来的两万蛮族援兵勇猛果断的杀了自家逃兵之后,遇上刘修精兵之时,便只有被打的一直后退,那蛮兵前仆后继,死伤者无数,其结果自然是勇气不再,士气更低!...
“胜局已定!...”
刘修暗自嘀咕道:“传令下去,沿途追击!不可放过那几个蛮将!”
说完,刘修歇了口气,再次补充道:“让秦叔宝、张蚝几位将军小心追击,想必孟获便在其后!...”
“喏!...”
......
一路追杀,蛮将到是没俘虏几个,蛮兵士卒却是追到了不少,刘修先下正忙着,可没功夫收降,只是收缴了兵器,连恐带吓一番,便将这些小兵放回家去!...
追击蛮将之事一直进行到了午后黄昏!
最终竟真是遇上了孟获!
此时的孟获,仅二十岁许,年轻气盛,身后超过五万蛮兵,其心其志更是狂傲,更兼自身武勇过人、身据蛮王位、娶了个极美的夫人!
权势!地位!美人!江山!
别人一辈子求不来的东西,他年不过二十,却已尽皆拥有!
因此,他确实有自傲的资本!
然而,只可惜的是,他碰上了刘修!
碰上了更强的权势!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江山!更猛的兵将!
故,他的一切都将受到挑战!受到威胁!
孟获带着五万蛮兵,雄纠纠气昂昂的阻断了秦琼、张蚝、杨继周的追击!
秦、张、杨三人见对方兵马数倍与己方,也未轻动,而是立刻派人通知了阵后方的刘修...
“你便是如今的蛮王?孟获?”来到阵前的刘修,面无表情的看着乘骑这与祝融夫人同样坐骑的孟获,明知故问道;
孟获一听,冷哼一声,傲然一撇头,不答反问道:“你便是楚侯刘修?!...”
“哈哈哈...”刘修也不答,而是大笑道:“难怪人常说蛮人野蛮无礼,原来我还不信,今日看来,确实如此!...”
“你!...”孟获大气,怒容显于脸上,恨声道:“本王听闻中原人多礼,却也不过如此!”
“你们中原人为何进犯我南中?!难不成是看我等好欺负?!”孟获又是一瞪眼,提着手中大刀,用力向前一挥,大声说道;
刘修盯着远处的孟获猛瞧,想看看这后世著名的蛮王到底是个什么样人!
然而,刘修看着那问话都透着蛮横气息的孟获,心中方才想起,现在的孟获可是刚当上南蛮王不久,境内势力也未全部臣服,故而身上并未有那种上位者的气息,反而更多的是一种年亲人的傲气!
也正因如此,所以刘修并没有打算采用后世诸葛平蛮的那一套‘七擒七纵’....
“南中有人聚众造反,侵犯交州,本侯奉命带兵前来平乱!”刘修光面堂皇的说着自己的理由:“尔等蛮人,若是识相的,便快快弃械投降,否则,莫怪本侯下手无情!...”
ps:感谢一直支持我的书友,还有你们的打赏!推荐!收藏!
最近成绩下降好多qaq...
难道是南蛮这段没多少人喜欢看?!
这段要过了,准备开启新的一卷,进入真正的争夺天下!
最后,求下推荐!......
第158章 生擒计纵,刘修谋划
益州郡,群山环水之间...
楚侯刘修终是与南蛮最大的势力对上!
孟获聚拢了溃兵,此时已是六万蛮兵在手,对上刘修那不到三万的兵马,他根本没有一点惧意;相反,他觉得自己两倍于刘修,已是胜券在握!
他一听刘修污蔑之言,直觉的自己威严受辱,更加恨声道:“我南中怎会有反叛之人!”
“刘修小儿,此等污蔑之言,说出去也不会有人信!”
“若是对我南中之地起了心思,说出来便是,何必这般畏畏缩缩、小人模样!”
听着孟获这‘义正言辞’的指责,刘修颇有些愕然,他忽然觉得此时自己就像小说故事中的反派一般!....
倒是听着孟获这番言语,刘修直接刷新了一遍对孟获方才莽汉形象的认识...
不过刘修依旧‘信誓旦旦’的说道:“朱提朱褒,乃是南中之人,却无故率兵攻城掠地,直入牂牁郡、交州境内,故本侯奉上命,平乱南中!...”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孟获难得一回咬文嚼字,却是极为的愤怒,咬牙切齿道:“既然如此,咱们手底下见真章!...”
孟获说着,丝毫不做其他考虑,直接打马上前,手中擎着一开山大刀,刀有九环,那卷毛赤兔一踏步,大刀便是未动先响....
“嘿...”孟获一挥手中九环大刀,不屑的笑了一声,说道:“常闻中原人软弱,只知内斗,今日何人敢来与本王一战!...”
他说话之间,意气风发,一代蛮王气势尽显无疑,却是初为蛮王,锋芒无限!...
刘修看着那威势不小的孟获,心中暗赞,看着不错,可惜年轻气太盛,刚过易折!...
不过刘修却是又打开系统探测一番:
孟获,统帅:70,武艺:88,智谋:??,政治:??;
“还挺高!...”刘修暗道一声,心中却是计较着该派何人上前,若是按照先前他与刘伯温、刘晔等谋士商量的结果....
这孟获是他收服南中蛮族的关键,不能只用蛮力,否则定不能使其心服;但却也不能只用计谋,否则不能在南中显示自身之威能,让南中之人小看了....
因此,他们几人先前便议定,对付孟获这样的蛮王,不仅要以雷霆之威战而胜之,更要让他知道比脑子他更输的没边!...
于是,一番思虑,刘修最终还是打算让基础实力最高的杨继周出马!
杨继周,比孟获还要年轻,年级上来说,却是正合适!....
“继周,你上!”刘修想毕,立刻下令道:“记住,要以最强、最猛、最快的速度将其击败,若是可能,便将其生擒!伤了他再擒住也无不可,但切记不可害了他性命!...”
“喏!...”
.....
蛮兵阵前,孟获正叫骂的欢,却猛然见楚军阵营中快速冲出一个比他还要年轻的英俊小子,生得脸白身长,眉浓唇厚,两耳垂肩,鼻高准阔。身穿一领团花绣白袍,头戴一顶烂银盔,坐下白龙马,手提双铁戟,威风凛凛!
正是刘修的‘双戟大将’杨继周!...
孟获又是不自觉的低头瞧了眼自己,发现除了坐骑,自己身上这些粗制滥造真是差之远矣!
想到这,心中不由的又是一怒,正要说些什么,却听到那杨继周瓮声瓮气的说道:“我家主公命我快点将你生擒!...”
杨继周说着,比划比划手中双戟,似乎觉得手执双戟不大好擒拿孟获,于是左手一晃,将左手戟挂回马上,继续说道:“咱们快点,你且放心,我不会伤你性命!...”
杨继周的这一番‘装傻充愣’的蔑视说辞和动作,便如导火线一般,瞬间点燃孟获心中那仅存的一点点克制!...
“混账小儿,欺人太甚!吃本王一刀!”孟获再也忍不住心中怒火,直接打马冲杀上去...
孟获的雄性卷毛赤兔,比起祝融夫人那匹雌性来说,反而不见凶猛,而是更加内敛、斯文,速度也更加快...
然而,即使见得如此情况,杨继周也未曾着急催动白龙马上前,反而安抚有些躁动、急促的白龙马,眼神微微眯起,左手握拳,右手擎着短戟,一副严正以待之势....
孟获愈加用劲催动胯下卷毛赤兔,同时携带这马匹速度所附加的冲劲,以雷霆之势,挥出手中九环大刀...
风雷炸响、刀光乍现!...
然而...
‘噹!...’
沉闷的金铁交击,令人耳膜撕裂的巨声响起...
只见孟获这携带着马匹冲劲、威力绝伦的一刀并未带起哪怕丝毫血花....
而是被杨继周单手一戟,轻松架于马前!...
杨继周看着孟获那被震得有些颤抖的双手,嘴角微微翘起,左手用劲一紧缰绳...
刹那间,白龙马前蹄上扬,直接高过孟获...
杨继周仍是单手执戟,但却是从高往下,瞬间携带这强劲的气势,往孟获手中提起的大刀而去...
‘哐当!...’
更猛、更烈的巨响...
受此一击,虽然胯下卷毛赤兔并未因此而跪下,但孟获嘴角却已是微微溢血,双手连同手臂都不由自主的颤抖...
而此时,杨继周却并未停止进攻,而是待马蹄落下,直接迅速打马上前,左手一拳击在孟获腹部...
还未等孟获疼痛反过劲来,两人便已是错马而过...
然而,此时的孟获却已是被杨继周以左臂夹在臂膀之下....
大获全胜的杨继周正打算快速回营,却似乎突然想到刘修所说的话...
于是,杨继周右手挂戟,而后拿住孟获,用力举过头顶,之后又是将其置于地上,犹如敝履!
最后,杨继周斜眼看了半昏迷的孟获一眼,蔑视道:“我家主公说了,今天第一次见面,这便算是见面礼了!...”
说完,杨继周打马回走,却依旧用孟获能听到的声音,吹着口哨,嘀咕道:“这蛮王真弱!...没意思...!”
第159章 蛮军再败,孟获心忧
南中益州郡,刘修与孟获战场...
初登王位的孟获,年轻气盛,对于一入南中便势如破竹、击败数个大势力的刘修,他也依旧是完全不放在眼中!
刘修见得孟获表现,便知他此时初为蛮王,正是心高气傲之时、要败他容易,但若要让他臣服、让南中安宁,却是极难的...
刘修见了孟获独自上前叫阵,心中又道:这蛮王打战,向来不靠兵法谋略,只靠那些兵将武勇与自身蛮力...
于是刘修便借此机会,将武勇最强的杨继周派上前去,让他在孟获最精善之处,给予最严重的打击...
而杨继周受了刘修之命,果真以雷霆之势,在数万南蛮人前,将孟获击成重伤...
杨继周与孟获的交锋虽是激烈,但却不过两招,从开始到结束极为短暂!甚至阵前的众人根本就只听到两声巨响,而后还未看清怎么回事,便见孟获被抛掷于地上....
如此的轻易的失败,还败的如此的凄惨,还是在如此多的南蛮士兵之前,日后孟获在南中,莫说什么英明威望,若是再败了接下来的战事,只怕连王位也会不保!.....
“来人!快去将大王就回来!”立于阵前的祝融夫人也是脸色难堪,心中急转:没想到刘修的那三员领兵猛将竟有这般本事,看来前番是故意藏拙!此时来个雷霆一击!
紧接着,她又是上前娇喝道:“敌将莫要得意!今日我夫君身体不适,以至败阵!”
“且先记下,待来日我夫君养好了身子,再来战过!...”
“传我将令!...撤!...”祝融夫人见情势不对,立刻稍作推脱,而后便立刻下令撤退...
“哈哈哈....”刘修见状,不由大笑道:“蛮子跑的好快!...”
说是快,其实主要还是刘修并未追击,否则,六万蛮兵撤退又其是简单...
“主公英明!...”众文武见此,亦皆笑道...
......
夜半时分,刘修中军大帐之内...
“继周,你今日做的很好!哈哈哈...”刘修环视帐内众文武,最后目光落到一白袍小将身上,而后说道:“你之武艺已非常人可比,日后多向伯温、幼度等大人请教兵法韬略,如此,将来定可成威压一世之名将!...”
刘修看着杨继周,示意了刘伯温等人,向杨继周劝学道,他知道杨继周的脑袋并不笨,否则前世也不可能用的出诈败之计...
“知道了,主公!”杨继周听着刘修的夸赞,本是有些得意,待后面听到刘修的劝学,却是微微有些苦恼,不过这是自己主公所说,他只能挠了挠头,无奈应下!...
“今日击败南蛮王孟获,他心中定是不服,之后也定不会再与我方斗将,而会开始依仗自身兵力雄厚之优势,来击败我方,不知诸位以为如何?!”刘修见杨继周模样,他便知道,少年人对看书是十分抵制的,尤其还是个武将!其实哪个男人没有点驰骋沙场的梦想,他自己心中自然也是如此,只可惜他不仅体质一般,拿兵器的时间也只能挤出来一些,实在练不成杨继周这般的绝世猛将,如今只能徒呼奈何了...
“主公所言甚是!...”众文武皆附和道...
“我军只有三万人,虽有诸将诸军之强,但若正面相抗,难免损伤众多!...”刘晔分析道;
“子扬言之有理!...”刘修应道;
“主公既然计划三管齐下收服孟获,今日已是从孟获最精善一项狠狠的击败了他,那接下来便是从兵与谋两项出发!....”刘伯温则开始献谋说道:“兵与谋,说是两项,其实不过一项,主公既然担心敌方兵马胜过许多,导致我方损失加重,不防先胜之以谋,损其兵士,而后再以强军战而胜之!....”
“也好,既然如此,我等便立刻出兵,夜袭其营!...”刘修三思之后,也是同意道:“明日再强攻将其彻底击败!”
“喏!...”
......
月明星稀,凉风徐徐...
南蛮王孟获军营驻扎于大河上游,水源充足,不惧火攻...
其营中灯火通明,蛮兵三人一伙,十人一群,皆是交头接耳...
而他们所谈论的却正是今日新败、而且还是败得凄惨的自家大王....
这番谈论,众蛮兵虽无不敬之意,但自家大王至今仍旧伤重不起,因此,蛮营之中,士气动摇,已是无可避免!
便是连孟获亲卫营中的亲卫也是一片死气沉沉!...
然而,即使这般的萧索依旧不被满足...
就在众人沉浸在白日失败之时,蛮营之外、四面八方忽然响起轰隆隆的巨大响声,更伴有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而还未待蛮兵反应过来,又是无数箭矢、火矢相继而来...
漫天是火、遍野为敌...
对于依旧朦胧的蛮兵来说,可谓草木皆兵!...
还未多久,又是数员大将率领着大军从蛮营四面八方冲杀进来...
蛮兵执勤抵抗者不少,但却依旧抵不住那楚军的‘刀光剑影’!...
弃甲逃逸者甚多,更抵不住楚军的‘无情杀戮’...
溃败之势已不可挡....!
依旧是那白袍双戟小将杨继周,只见他袭击靠近孟获中军大帐之时,兴奋的高声大喊道:“孟获!我家主公有令,若自缚投降,可免一死,否则族灭!....”
“孟获!我家主公有令,....”
杨继周一遍又一遍的嚷嚷着,生怕孟获等蛮将听不到...
“噗!...”
中军大帐之内,孟获听着杨继周一遍又一遍的嚷叫声,心中气急,不由得的一口逆血喷出...
“夫君莫急!如今败局已定,我等还是快快收拢残兵退去,以待来日东山再起!”一旁照顾着的祝融夫人见状,赶忙劝说道...
“哎...”孟获却是猛然叹气道:“夫人,为夫看来,是不可能打的过这楚侯了!...”
“楚将之强,胜我等十倍有余!楚军之谋,如今亦非我等可比!....”
“我等该如何方能胜!方能胜呐!....咳咳咳....”
第160章 永昌郡客,越巂郡报
南蛮王孟获大营之内...
孟获在祝融夫人的搀扶下,走出中军大帐,环视左右,皆是残兵败将、火光四处、满目疮痍.....
两人心中顿时一痛!
本是六万大军的营地,如今只怕不足万人,即使日后重新聚拢这溃散兵士,估计也不会超过三万,加上后方第三洞元帅那所留的万余人,合兵四万!
数量不小,但若要挡住那楚侯刘修,就算多上一倍只怕也不够,更别说这四万兵将,还是四万士气低迷、勇气散尽的兵将!.....
孟获看着惨状,心中不停思虑着.....
只恨自己太过自大,竟被对方一员年不及冠的少年、如此轻易的击败!
还是在全军之前轻易战败,致使全军上下士气严重下滑...
“哎...”孟获想着,又是一声叹气,对着身旁的祝融夫人歉意道:“都怪为夫太自大、太自傲,害的夫人与众将士随我一同吃苦!...”
“夫君严重了!”祝融夫人也是心情极差,但依旧劝说道:“夫君当重拾信心,撤军以备再战!..”
“再战?!”孟获一听此言,眼中失神,似乎又是再次回想起白天被两招重伤的情景,浑身一个哆嗦,若非人家手下留情,今日怕是已经身首异处了!...
“正是,我等撤军,收拢溃散之兵,定能再聚四五万人,到时仍旧可以与那楚侯一拼高下!...”祝融夫人信誓旦旦的说道;
孟获闻言,却是摇头说道:“如今全军惨败,士气全无,且又斗将不过、斗谋不及...”
“哎,更兼我这一败,南中蛮王威名散尽,王位能否保住还是两说,如何还有声名聚得起溃散之兵!...”
“那夫君打算如何?!”祝融夫人自然是聪明人,只是听着孟获所说,沉默片刻之后,方才问道:“夫君欲降?!”
孟获闻言,又是一愣,点头默然道:“夫人已有身孕,再战若再败,到时不仅王位不保,楚军只怕也降不得,届时你与孩子可怎生是好?!”
“夫君想的太多了!到时总会有办法的!”祝融夫人横眉一竖,推迟道;
“哎!...”年轻的孟获虽然傲气,但却没有那般固执,更何况如今惨败,心中大为失落,甚至开始怀疑其自己的能力...
“降吧!...”
两字恍若千斤,压得孟获喘不过气来...
......
晨曦微露,夏日初升...
刘修中军大帐之中...
“哈哈哈...”一阵阵畅快的大笑之声传来...
“这孟获竟然这么快就降了?!我本还想明日一早,再败他一次,好叫他更加无地自容...!”刘修开怀大笑,不断的大笑出声,可见心情之好...
“伯温,子扬,尔等觉得这其中可有诈?!”刘修兴奋过后,却是不失谨慎的问身旁之人道;
“依晔看来,定是不会的!”刘晔起身分析道:“孟获此人鲁莽、自傲,可想不出诈降之计来!...”
“再者说,据信使所说,孟获此时只是先送上降书,之后还会亲自负荆请罪!因此,依晔来看,不会作假!”刘晔谏言道;
刘修闻言,看向刘伯温,刘伯温摇着手中羽扇,而后点头笑而不语!刘修见状,再次环视帐内其余文臣武将....
片刻之后,他见无人反对,便就议定孟获降书之事...
不过正当他要与众人商议其余事宜之时,却突然见帐外亲卫禀报道:“启禀主公!营外有人求见!...”
“哦?!”刘修看了帐内文武一眼,笑着诧异道:“莫非孟获这般便来负荆请罪了?!”
而后又问帐外亲卫道:“来者可说了身份?!”
“只说是前来献上降书!...”
“又是降书?!”刘修有些疑惑,孟获不是刚献完?!
莫非是刺客?!
或者越巂郡高定之人?!
...
刘修忽然有些脑洞大开,心思越飘越远...
“咳咳...”刘伯温见刘修模样,便知他在作甚,于是提醒道:“主公!想必是永昌郡的郡守王伉派人前来送上降书!...”
“哦?!”刘修闻言,下一子回过神来,察觉自己的失态,有些尴尬的说道:“且请他进来说话!”
“喏!...”
......
刘修看着下首站着的求见之人,只见他文士穿着,手执一竹简,年纪二十岁许,刘修暗暗探测:
吕凯,字季平,统帅:60,武艺:??,智谋:70,政治:75;
‘原来是他!...’
刘修心中暗道,吕凯他是知道的,南蛮之地难得的人才,只是此人冒头时亦是三国鼎立时期,没想到自己一来,先是李恢、傅彤,接着又是这吕凯,这些以后的蜀汉的中坚之才,竟然都来投了,看来自己的声名已经有所提升,至少也会被人当做土皇帝一枚!...
“你唤何名?来此何事?!”刘修明知故问,板着脸严肃道;
“在下吕凯,草字季平,永昌郡不韦县人士,拜见楚侯!”吕凯见了帐中气势汹汹的刘修等人,依旧不卑不亢,躬身行礼,恭敬说道:“此番前来求见楚侯,乃为我家太守大人献上降书!烦请楚侯笑纳!...”
“永昌郡?!”刘修有些诧异,自己这都还没打到那里,竟然这么快就献上降书,难道自己的威名真有那么大....
不过刘修知道,永昌郡虽是南中人口最多的郡县,人口甚至多达百万,但郡中兵马却十分的少...
还未待刘修思虑多久,吕凯似乎察觉到什么,迅速解释道:“我家太守大人王伉,虽勤政爱民,但奈何能力所限,不能给百姓、郡民更好的衣食!...”
“故,我家大人一听闻楚侯大驾南中,心中甚喜,特命在下前来递上降表,望楚侯能带领我永昌百姓!...”
刘修听着吕凯的滔滔不绝,感觉这人实在是太识时务了!
要知道这永昌郡可不是杨锋那伙人,拥兵自重、一点也不好搞,这永昌郡可是没多少兵马的....
正当刘修打算应下之时,却又听有人来报:“启禀主公,越巂郡战报!...”
ps:本卷还剩两章...
第161章 南州五郡,蜀中三将
益州郡中,刘修大营中军大帐...
刘修正商议孟获的降书,却不想永昌郡也同时送上降表,正当刘修大喜之时,却有听亲卫来报:越巂郡战报到了!...
亲卫刚一说完,那吕凯到是更识时务,眼珠子一转,拱手一礼,恭敬道:“楚侯既有要事,在下便先告退了!还请楚侯收下我等之降书...”
刘修见状,不由得又是一番赞赏的目光,轻笑道:“必不会让季平失望!...”
“谢楚侯!...”吕凯闻言,大喜退下...
......
“启禀主公!越巂郡战报!...”亲卫双手恭恭敬敬奉上竹简...
刘修伸手便是将竹简拿起、打开,一气呵成,迅速查看起来...
竹简不小,刘修细细观看一刻钟后,方才大声赞道:“好!好!于思敬不愧本侯柱石!...哈哈哈...”
刘修笑过之后,方才继续说道:“诸位也都看看吧!...”
众文武之中,对于刘修大笑多事不明所以,但也有几人若有所思...
紧接着,战报被众人一一传阅...
却原来是...
...
话说于谨自从攻占朱提等地之后,马不停蹄、也不歇兵便往越巂郡北行军而去...
越巂郡北,多为越巂夷王高定所占领,其内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可谓穷山恶水之地...
越巂夷王高定在越巂郡北管理着数个部族,麾下兵马近五万,本是能与南蛮王孟获抗衡的势力之一!麾下亦有一左膀右臂---鄂焕,乃是南中有名的猛将,据闻有万夫不敌之勇!...
而此时的于谨却只剩两万兵马,甚至非强军,也非一等一的精兵,大将则也只有杨再兴、杨四郎、以及五个儿子数人...
但即使如此,于谨依旧高歌猛进,一路披荆斩棘,很快便越巂郡边界之处,遇上了越巂夷王高定的四万大军...
此时的高定,同样年轻、野心同样不小,而作为夷王的高定同样有能力与蛮王孟获相抗衡,可见能力不差!
但他同样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便是智商不够高,或者说好听点,便是意气用事...
先前他听到消息,言及:刘修率兵入侵南中,其中一路兵马直指他这越巂郡而来!
乍一听此消息,高定顿时大怒自己安安静静的在这偏僻之地当个大王,也没惹的什么人,怎得就有人进攻了,莫不是以为本大王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
怒火之后,除了防御孟获的一万兵马,高定立刻与心腹部将鄂焕,点齐四万兵马,前往阻击于谨!...
两军交战,先斗勇,再筹谋!
于谨有杨再兴在侧,杨四郎为将,而高定部将鄂焕虽在南中称‘万人敌’,一杆方天画戟纵横,但其实也只是与杨四郎打个难分难舍...
见此状况,杨再兴请了将令,一马当先,冲出军阵,直往鄂焕而去,将杨四郎替换下来!
杨再兴出马,果然,不到五合,那鄂焕便再也受不住杨再兴那长枪的精妙与威势,被杨再兴一枪扫落马下!...
鄂焕一败,杨再兴长枪一指!
“杀!...”
并无过多的言语,曾经跟随杨再兴夺城的百多骑兵再次出场!...
兵锋所向!绝无敌手!
于谨、杨四郎则也是率中军与前锋相继扑杀!...
不过高定的夷兵作战也并不差,加上鄂焕乃是斗过一人之后,方才战败,于士气之上并无太大损伤...
但终究楚军携大胜之势、骑兵之威、上将之强!
在高定中军被杨再兴击溃之后,高定吓得直接逃入两翼军中,领兵后撤!...
而后数日,于谨不断施以夜袭、骚扰、疲敌、反间之计,同时见得高定义气之心甚重,便对战败被俘之夷兵施以仁义,更在越巂郡诸地宣扬楚军之仁善...
败其军兵、弱其士气、间其将士、施其仁义、收其民心!
于谨一连串的手段,虽然耗时颇久,但也收效甚佳!
他不仅使得高定无力、无心再战,更得了越巂郡百姓之心,还使得‘于谨仁心、善于用兵’之名传扬周边郡县、甚至传入蜀中等地...
......
转回刘修军帐之中...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依于谨将军战报来看,主公此时已是尽得南中五郡之地!此次平蛮之行已尽全功!”刘晔刘子扬恭贺着说道:“但不知主公接下来打算如何?!”
刘晔问出了众人心中所想,他们自然也想知道现在主公到底打不打算转道北上,携大胜之势、攻打蜀中!....
刘修听了刘晔所问,心中也是思虑良久...
最开始时,他攻南中,是为北取蜀中!
然而此时,他所行的荆北江夏之计,似乎也要开始了....
“入蜀之路可有蜀中大将守着?!”刘修拿眼望向掌握消息的刘伯温...
刘伯温闻言,摇了摇羽扇,沉思道:“却有三将守卫三条入蜀要道!”
“三人?!”刘修再次问道;
“正是!”刘伯温清了清喉咙,扬声说道:“蜀将张任率兵一万把守蜀郡属国;大将吴懿率兵三万守住犍为郡,而老将严颜则率兵两万守着巴郡之南!...”
“张任!吴懿!严颜!...”刘修苦恼的敲了敲脑袋,刘璋明明那么无能,怎会懂得用这三人?!
刘修想了很久,依旧想不出其中利害关系,只能无奈说道:“此时暂且放下,我等先引兵北上,和于谨老将军汇合!”
“再派人前往许都,请份旨意!...”
“请旨?!”
“恩...”刘修沉凝道:“益州之地甚大,南中时常难以照顾周全,故,本侯要向陛下请来旨意,将这南中五郡单独划为一州,是为南州!方便治理南中!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划分州治,事关江山,主公怎知许都那两位会答应?!”坐在文臣末位的李恢起身一礼,问道...
第162章 部署南中,蜀都谈话
“划分州治,事关大汉江山,主公怎知许都那两位会同意主公所请?!”初入楚营不久的李恢起身向刘修一礼,问道;
“哈哈哈...德昂初到尚不知情,其实本侯与那曹操还是有些交情的...”刘修顺口答道;
其实刘修也知道,想要办成此事,只要搞定小皇帝刘协与曹操便可,但偏偏这两人很难搞定,更与自己少有交集...
“主公欲要请得如此圣旨,主在说动曹操,而后方是陛下!”刘伯温终是开始出谋划策,自信笑道:“而曹操如今正与河北形势紧张,根本不会和其余势力结仇,因此主公只要稍稍示好曹操即可获准!”
“至于陛下,虽然无甚实权,但主公要划分的终究是大汉天下,名义还是要的!而陛下如今龙困浅滩,主公只要暗中稍稍为其出点力,必能获准!...”
刘伯温说着,摇晃了下手中略显陈旧的羽扇,无声的笑了笑...
刘修等人者凝神静听,心中思索,脑中转动...
许久之后,刘修道:“诸位以为如何?!”
“军师所言在理!...”刘修一问,或有附和者,或是沉思者,竟是无一反对...
“既然如此,那这般决定吧!”刘修严肃下令道:“至于由谁出使许都...”
他又是沉凝片刻,而后决定道:“便有子扬族兄你代劳,不知族兄意下如何?!”
没办法,此时他身边有这能力的也就几个,刘晔算是最合适的了!
“晔定为主公促成此事!...”刘晔低眉严肃应道!
“好...”
“至于其他事,便等和于谨老将军汇合了再谈!...”刘修起身决定道...
......
时如流水,数日即过...
刘修已是安排好降军之事后,赶到了越巂郡和于谨合兵一处...
越巂郡的情况明显比刘修预想中的要好许多,家家户户并不像其他地方那样带着战后的萧条,反而一如往常,由此就可见于谨对于军政结合之间的把握与协调...
刘修一到府邸,便立刻再次召集麾下文武,商议这南蛮蜀中之事...
“于老,不知蜀中情况如何?!”刘修刚一坐定,便急忙忙的开口问于谨道;
“蜀中刘璋多是吃喝玩乐,军政大权则交由蜀中大族之手,能人不少,单是如今守住我等北上三条要道的吴懿、张任、严颜便不是好相与的!”
于谨伸手顺了顺那半百的胡子,回忆着说道:“若是我等不熟悉蜀中山道、地势、险要等诸事,便以目前情况出兵攻打,虽也能攻下,但必然耗时经年,花费巨大!...”
“故,以老夫之见,主公当先缓缓,积蓄下实力,或是从其内部为突破口?!”
刘修一边听着,一边点头,心中暗道:看来是没办法直接夺取蜀中了!...
刘修还在犹豫,一旁的刘伯温也同时谏言道:“主公当下有入蜀北上与布计江夏两事,而以如今主公情况,虽可携大胜之势、挥军攻蜀,但蜀道难行,主公若无著就《蜀道图》,到时只要彼方坚守不出,纵然属下等人有惊天谋略、骇人武艺,入蜀怕也是寸步难行、耗时经年!...”
既然刘伯温也这般说,那刘修自然也不再坚持,一人劝谏或许是太小心,那多人一起劝谏便是真的要小心了...!
刘修如是想到,不过即使不出兵,部署一番还是必须的!
于是,刘修下意识的环视殿内众文武...
片刻之后,他严肃道:“既然诸位皆这般说,那入蜀一事便暂且搁下!”
“主公英明!”众人皆道;
“但这南中却也得先部署一番!”刘修下令道:“于老,你已在这越巂郡等地有了不小的威望,那这南中都督一职,便交由你手,不知于老意下如何?!”
“老夫谨遵主公之令,多谢主公信任!定会为主公排忧解难!...”于谨身老心不老,严肃应诺,其中透露出的自信,却是老将风范、令人心折...
“文臣以李恢、王伉、吕凯等为辅,武将则以杨四郎、高定、鄂焕、祝融等为辅!...”
“喏!...”
“除此之外,南中既已入本侯之手,其中民众、百姓之生计本侯自当用心!”
“主公仁慈!”
“百姓生计唯吃住当先,其次富余!南中百姓少经战乱,吃住并非困难,但富余却显不足!...”
“故,本侯会下令本侯治下的巨贾沈万三,让他多派商队行商南中,沟通荆南、交州、南中三地发展!”
刘修说着,还意味深长的看着刘伯温道:“甚至可多让商队经由蜀道北上北方西凉等地,多多沟通各地发展本侯治下民生!此事可由存中来辅助!...”
刘伯温才思敏捷,自然知道刘修所指,乃是让他部署制蜀道图的计划,否者只是商队,自然是不可能用到沈括的!
“基,领命!”
......
蜀中成都,刘璋的州牧府大殿之上...
被一大早叫起来的刘璋打着哈欠,睁着朦胧的睡眼,随口问下首的文武道:“一大早的,到底出了何事这般急!...”
“主公!...”獐头鼠目的张松第一个站出来,急吼吼道:“根据南方线报,刘修已经平定南中,数日前更是将麾下数万大军尽皆集结于越巂郡一代!很可能北上攻我益州啊!”
“什么!...”仍有睡意的刘璋一下子便惊醒过来,惊恐的问道:“打过来了?!打到哪里了?!”
大殿之下,众人见刘璋模样,顿时一片唉声叹气...
“主公,并未打过来!...”年轻的法正恭敬说道:“乃是楚侯集结大军于越巂,极有可能北上入蜀!”
“哦!...”刘璋这回听明白了,还没来嘛...
于是刘璋又是全身摊在座椅上,迷糊道:“这不是还没打过来嘛!诸位不要着急;而且南方不是已经派了吴懿、张任、严颜三位将军和数万大军防守了,不会有事的!”
末了,他还呢喃着:“更何况我也楚侯皆是汉室宗亲、高祖后裔,他怎会无缘无故来打我...”
“哎....”
刘璋那模样、那言语,一下寒了殿中多数人的心,而更有多人眼珠子直转,确实已经开始另有打算了......
......
ps:原先的估计有些出错,看来本卷还得有一章...
第163章 许昌之谈,京都形势
建安四年夏末...
刘修安排好南中的军政要务,而后只带走自己的两万亲卫,其余兵马则全部留下,最后叮嘱于谨多加注意南中、蜀中各大势力动向之后,便带兵启程回长沙去了...
而在刘修还未到达长沙之时,刘晔与护卫他一同前往的杨继周,却是先行到了许都...
到许都的第一件事自然不是觐见天子,而是过府拜见司空曹操!
如今的曹操可是忙得很,从许都之内随处可见的兵将巡视、人马调动,便可知道,曹操与袁绍之战已经近在眼前!...
至于远道而来拜见的刘晔与杨继周,也是等了许久,方才被接见!...
“刘晔(杨继周)拜见司空大人!...”刘晔两人拿眼观察着这个把持大汉朝堂的人物:确实并非高大威武,但其气势却比自家主公还要高深莫测...
刘晔观察着曹操,曹操自然也是观察起刘晔,要说曹操最佩服刘修的还是刘修搜罗人才和用人的手段,而非这短短数年的战绩!...
“刘姓?莫非是汉室宗亲?!”曹操奇异道;
“确实,晔先祖传自阜陵王刘延!”刘晔正色应道;
“竟是汉室后裔,快快请坐!...”曹操‘激动’的说道;
不想似乎注意到身后典韦气势上的变化,不解之下,曹操顺着典韦的眼睛所看的方向望去,见到的却是已花袍白甲的英俊少年,而最让曹操注意的却是那英俊少年将军背后竟也是插着双戟,只是与典韦的一对黑戟不同,那少年的却是一双银光闪闪的亮银戟...
见此,曹操瞬间明白典韦所想,于是问道:“不知这位少年郎是?..”
“这位乃是我主贴身护卫,承蒙主公厚爱,此次特地护送晔前来许都!”刘晔不苟言笑,说道刘修时一脸的感恩戴德...
“哦?!”曹操惊疑道:“也是贴身护卫?!”
曹操眼神在典韦与杨继周身上不断来回巡视着,心中不知想些什么...
这时,刘晔却是先说道:“此次来意,乃是我主公......”
刘晔说明自己来意,曹操则陷入沉思,正如刘伯温等人所说那般,曹操为了全心全意对付袁绍,不可能得罪其他势力...
但曹操明显也不是会讨好其他势力的人,只听他大笑一声,豪迈的说道:“楚侯果然年少英雄,这般年纪时,我曹操可是还在家里耍着玩...”
刘晔正觉得会听到好消息时,却听曹操又说道:“不过此乃朝廷大事,曹某须得问过陛下方可!”
“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今日有先生来此,饮酒岂非更合时宜?!”
“而且,曹某看杨小将军少年英雄,能成为楚侯贴身护卫,想必武艺高强,正好曹某这护卫使得也是双戟,让两位比试一番,好为我等助助兴,可好?!”
“这...”
“来人,备酒菜!孤要宴客!...”曹操不等刘晔反驳,便开口下令道;
......
一番酒来酒往,两个‘双戟将军’终是下场比试开来...
一个少年英雄,花袍银戟小白脸;一个为将数年,凶神恶煞大老粗;就这么在大殿之内对峙起来!...
气势之上,两人并没有吓到对方..
于是,一瞬间,银戟黑戟闪电般交锋一处!
‘铿锵...’
大殿之内回音阵阵,直让众文士头晕目眩!但其余的诸多武将却是看的兴致勃勃!...
黑白两道身影交锋,起先双方皆是比拼气力,使足了全身劲道对拼几记狠得...
直镇的双方虎口发麻,连带着体弱卧床的戏志才也被暂时抬到了殿外...
片刻之后,双方皆是发现气力不能取胜,于是,两人开始将手中戟法舞得越发的快...
到最后,更是只见其人,不见双戟!
铿锵之声不断,金铁交击之音不绝;转眼间,两人已是交手数十回合...
“仲康,你看两人比的如何?典韦可能胜?!”曹操小声问着护卫身旁的许褚道;
“主公,这可难说了!”许褚看着场中,眼中露着羡慕和**,但一听曹操之言,立刻为难的说道;
“何解?!”曹操疑惑道;
“看那小白脸的步伐,明显是马上将军,但典大哥却是步战更强!若是马战,怕是典大哥便不如他了!”许褚说道;
“这岂不是说典韦此时更胜一筹?!”曹操脸露淡淡喜色;
“并非如此!”许褚为难道:“那小白脸手中戟法似乎比典大哥的更胜半筹,想必那小白脸家中祖辈有高手、家传渊源,否则不可能由此成就!”
“不过典大哥天生神力,比那小白脸又强上半筹,因此,我想此战该是典大哥稍胜几招,但也不多!”
许褚分析着说道;
“只是几招?!”曹操脸色有些阴晴不定,要说这典韦可是自己麾下最勇猛、武艺最高的武将了,若是依然不能胜,难道日后与刘修相争,还得把那温侯吕布请来不成?!
“吕奉先!...”曹操低声自言自语道,这吕布养着甚好,可是用起来只怕就不会怎么顺手了!
曹操如是想到;
曹操身旁的几位亲近文士也是听到了曹操的话,各自脸色不一:或是惊叹、或是沉思、或是凝眉...
而一酒杯不离手的年轻文士则是眉头一皱,紧接着又是舒展开,低声笑道:“主公可是想启用吕奉先?!”
“恩?!”曹操沉着思,惊闻此声,立刻惊醒过来,正要怒起,见是郭嘉,一下放松道:“奉孝果然知我!”
“可是主公又担心吕布重掌兵权,祸患不小?!”郭嘉一杯酒下肚,微微笑道;
“奉孝可是有更妙之法?!”曹操欢喜问道;
“吕布此时虎威尚在,不能用于军中;日后年老,则无法用于军中...”
“既然如此,主公为何要用于军中?!”
“那是?!”
“嘉听闻,主公膝下曹彰公子,以及诸位将军之子皆是资质过人!主公不妨建个少年班,让那吕布教授武艺?!”
“而且吕布膝下也有一女,主公可为曹彰公子求个亲,日后结了姻亲,再加上日子久了,吕布雄心不再,到时定可为主公所用!...”
曹操眼神闪烁,微微点头着...
......
一场司空府的晚宴便在这刀光剑影中过去...
接下来几日,刘晔不断四方拜会,甚至到宫中求见小皇帝刘协...
刘协对于有这么一位皇亲来见,自然是欣喜的...
前来年他虽在刘修下属房玄龄的帮助下,拥兵两万,但最终还是逃不过被曹操挟持,而这两年来,朝中大臣、麾下两万兵将更是不断被曹操侵蚀,他却偏偏无可奈何,形势可谓危在旦夕...
如今既然有刘修的谋士觐见,他自然是求之不得,更何况还是汉室宗亲...
于是,宫中又是一番动作、一番筹谋...
宫外刘备、吕布等自然也是一番谋划...
就这般,刘晔在许都左右逢源,那圣旨终于是求了下来...
但内容却被曹操稍稍改了改、加了加:
‘南中五郡划为南州,封刘璋为南州牧;楚侯刘修平蛮有功,加封征南将军!’
刘晔也是有些皱眉:征南将军啊,貌似刘荆州也只是镇南?!...
不管如何,圣旨已下,刘晔也只能带着它启程回长沙而去...
......
第五卷终!
第六卷:雄主一方,天下诸侯!
第164章 江夏战起,人才丰收
建安四年秋(199年),大汉天下再次陷入战乱之中...
刚回到长沙没多久的刘修,便收到了江夏传来的战报...
“孙策由皖县发兵,水陆并进,直击长沙!...”
“哈哈哈...”看着手中战报,刘修不由的爽快大笑,要说去年辛辛苦苦设计离间孙策、孙权,诱使孙权夺取皖县,等得不就是今日!否则,何至于被夺了皖县,他还那般宽容大度...
“主公之计,看来马上便要成了!...”一直替刘修关注江夏动静的赵普难得微笑的说道;
“正是!哈哈哈...”刘修一听,又是一阵大笑...
殿中并未参与此事、不明所以的刘巴等人脸露好奇之色,疑惑道:“不知是何谋划?!”
刘修、赵普等人相互对视一眼,笑意满满道:“江东、江淮之地虽是极好,但孙策若要发展壮大,却唯有北上徐豫,南进荆州两种,而如今他在本侯与曹操的包围之下,他要想快速壮大,便需要另一条路,而非与本侯和曹操马上开战,因为他知道,不管他是与本侯还是与曹操开战,另一方都不会放弃坐收渔利...”
“而他需要的另一条路,正是本侯也需要的结果,那便是荆北江夏!本侯给他座空城皖县,他孙策定会借此攻江夏;而江夏的黄祖有岂会是他的对手,到时只要黄祖一败....”
“嘿嘿嘿...本侯的机会不就来了!到时不管荆北是否向本侯求援,本侯都可以此为由,兵发荆北!而即使荆北能够自救,其所能依仗者,也不过是文聘、蔡氏与杨业将军,文聘要驻守北面曹操,不可动;蔡氏把持襄阳江陵,亦无兵可动,最终能调动的也就只有武陵北的杨业将军及其两万人马,而如此,那江夏诸地不一样难逃本侯掌心?!”
刘修长篇大论着,信心十足的大笑,虽然其中还会有其他变数,但又能差到哪去?!
“这...舍得舍得,主公英明!...”刘巴等外臣闻言,不由佩服道...
刘修却是‘谦虚’的摆了摆手,说道:“那黄祖虽是无能了些,但黄家尚有黄忠、刘磐等人在沙羡等地接应,想必能撑不少日子,估计本侯还得再等些时候....”
“前些年,本侯治下世族剿灭了不少,以至于县令、县丞、村正等一系列基础官员缺失甚多,且近年来又办了书院、武院收了众多学子,诸位若是这段时间得了闲暇,可得多多到那书院中教授课业,好让学子快些成才,为本侯所用!...”
“喏!...”
“今日就到此,都散了吧!...”
......
夜深人静,刘修府邸后院花园之中...
刘修驱散周围的仆役,开始召唤人物!
他从攻下南中之后,便不曾使用这些机会,为的便是等自己将南中分划为独立一州之后,再行召唤,这样选择性或许会更多些...
果然,单刘修点开之后,系统马上回应,冰冷说道:“宿主同时使用一州与五郡召唤机会;州礼十项,宿主可自主择三,或随机抽五!郡才八人,宿主可自主择一,随机得三(南中五郡,牂牁已经抽过了)!”
刘修心中一喜,十八项选择,果然机会多很多!
瞬间,主页面之内便列出了两种页面,共十八项选择,看的刘修心中大为欢喜...
十项州礼:
其一,‘迷君倾国’萧皇后:历经五主不衰,千般沧桑,尽展万种风流;
其二,‘诗仙’李白:太白天仙,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其三,却月阵图:水陆并用,以步制骑;
其四,‘金缕衣’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其五,‘帝道’赤霄:帝王剑,斩白蛇,当立不世功!
其六,‘百工祖谱’鲁班书:三卷书、缺一门、百工百法造书谱!
其七,‘卫队长’李元芳:文武双全、胆识过人、一流护卫!
其八,‘活字印刷’毕昇:千年尊崇,造福万世!
其九,‘南侠’展昭:仁义礼信,英雄侠义,为知己者死!
其十,西山聂隐娘:将门虎女,传奇侠者,要命刺客!
刘修看完州礼,并未着急点下,而是转眼看向那八位郡才:
秦良玉,字贞素,二九年华,学就四川作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统帅:90,武艺:85,智谋:85,政治:60;
沈庆之,字弘先,壮年,征战半生,勇武不凡;
统帅:85,武艺:85,智谋:80,政治:70;
刘穆之,字道和,壮年,萧荀之才,内端谋猷,外勤庶政;
统帅:??,武艺:??,智谋:95,政治:98;
狄仁杰,字怀英,壮年,人杰国老,取日之绩;
统帅:??,武艺:??,智谋:94,政治:99,(断案:98);
李绩,字茂功,壮年,三朝元老,一世功勋;
统帅:97,武艺:??,智谋:96,政治:90;
岳飞,字鹏举,壮年,精忠报国、民族英雄;
统帅:100,武艺:97,智谋(军谋):92,政治:??,
寇准,字平仲,兼资忠义,善断大事,宰相之才;
统帅:??,武艺:??,智谋:88,政治:95,
种世衡,字平仲,年过四旬、八子;国之劳臣,黄河血脉,北邙风骨;
统帅:82,武艺:75,智谋:90,政治:70,
十八个选项,样样精彩,刘修立马目眩神离,伸手直接点下......
ps:数据较多,有更改建议的吗?
第165章 北方风云,皇叔动向
建安四年秋,大汉天下风云再变...
先有江东孙策得了皖县而望荆北,如今已是分兵两路,以为父报仇为名,直取江夏!...
不过数日,黄河两岸,袁曹两家也是开始各自出兵...
曹操兵出许都,扣除四方驻守的兵马将士,共抽出主力十万直往北面袁曹边界而去...
著名的官渡之战由此拉开序幕...
然而,曹操刘修荀彧主持后方,自己刚出兵不久,许都便也开始了风云变幻...
......
许都皇宫,小皇帝刘协的书房...
“都准备的如何了?!”一个年轻却藏着愤怒与阴沉的声音响起,正是小皇帝刘协!
近年来,他可是越过越不如意,被曹操供奉在这尺寸之间,麾下兵马越来越少,自己却依旧不敢有丝毫动作,可谓窝囊至极...
“陛下,都准备妥当了!”近几年深受小皇帝信任和重用的伏完率先说道;
一旁同样受小皇帝信任的董承却说道:“近来,刘备依旧深入简出,应当也是做足了准备,只是吕布那里,估计是...”
“怎的了?!”小皇帝急忙问道;
“近来,许都之内都在传,吕布答应了曹操的邀请,教授曹操麾下诸将之子武艺,更是准备与曹操成为儿女亲家!”董承愤怒道:“吕布如此三心二意,实在可恨!...”
“若真是如此,陛下该担心的就得是吕布是否将陛下所谋之事泄露出去!若是已经泄露,只怕我等此次就得前功尽弃了...”一盘的伏完分析道;
“可恶!可恶!”小皇帝大为生气,怒火直升,压抑道:“三姓家奴果然不可信!”
而后他又问徐晃道:“朕这宫中还有多少兵马?!”
“尚有八千余人,晃已将各军训练妥当,不敢耽误!...”替小皇帝统兵的徐晃一丝不苟的回答道;
小皇帝闻言,顿时大怒,恨声道:“可恶!可恶曹操!朕本该有两万兵将的!...”
小皇帝咒骂了片刻,心中却又暗自庆幸:幸亏当时有楚侯的人帮朕招了徐晃这么一个大将军,否则今时今日,朕可真的无人可用!
他又环视殿内心腹近臣,先是满意点了点头,随即,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神一暗:若是有房玄龄那般的智谋之士为朕谋划就好了!...
“陛下打算如何行事?!”心腹臣子王子服问道;
小皇帝闻言,心中哀叹一声:怎么办?他也不知道呐!为何便没有智谋之士为朕所用!
小皇帝身旁的一位佩剑护卫似乎瞧出了刘协的烦恼,小声谏言道:“陛下,微臣知道一人,应当智谋不凡,或可为陛下所用!”
“哦?!何人?”
“此人姓徐名庶字元直,曾在微臣这学过一段时间的剑术,只是后来因犯了事,便去了荆州,拜在荆山书院、弃武从文,据闻前些年已有所成,学识智谋皆是不凡,若是微臣相请,或可为陛下所用!”那护卫解释道;
“好!王师快快书信一封,于朕请来这位大才!”
“喏!...”
但随即,刘协又硬着头皮说道:“远水难解近火,朕之计划迫在眉睫,不可不行!”
“三日后,调动宫中兵马全力夺城!”
“董卿,你去知会刘备一声,到时请他三兄弟为朕制服曹操所留之将领!”
“喏!...”
......
三日之后的许昌...
匆忙行事的小皇帝一行人,终究是泄了密,被留守的荀彧设计埋伏...
小皇帝看着被拿下的董承、王子服等亲近臣子、以及被杀的满地的亲卫尸身,顿时怒火冲天,大声骂道:“荀彧!颍川荀氏一族世代深受皇恩,如今竟然有你这般乱臣贼子,实在为你祖上蒙羞!”
荀彧心中一直都是向着汉室,此时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他一听小皇帝之言,脸上亦是露出无奈苦笑,嘴上微动,说道:“陛下见谅,如今主公在外为大汉平定叛乱,日后陛下定能明白臣之苦心!还请陛下回宫,再多忍耐数年!...”
荀彧并未对小皇帝赶尽杀绝、更没有将小皇帝剩余的五千兵马一同收拾了,可见他心中也是有一番思虑的...
“你!...”小皇帝气的吹鼻子瞪眼,一时间竟是无言以对,不过他已经败了,也没什么好说的,一声令下:“来人!回宫!...”
随即,小皇帝带着伏完、与那形影不离的高大剑客回宫而去!
而徐晃亦是带着剩余不足五千的兵马,紧随刘协回宫去了...
一场小皇帝自以为是的闹剧就这般落下帷幕,而在这场闹剧之中,被小皇帝委以重任、及皇叔之名的刘备等人,却从头到尾也不曾现过身影!
却原来,此时的刘备等人早已偷天换日,乔装打扮,趁乱带着文武亲信溜出了许都,一路招摇过市、招兵买马,竟是硬生生给他拉起一支五千人的兵马,直往南面荆州而去....
......
“大哥,我们为何不帮那小皇帝夺了许昌,好叫那曹操心痛一番,报咱们这囚禁之仇?!”黑脸的张飞,骑着高头大马,心中一解许昌被软禁的苦闷,随口大声问刘备道;
对于张飞的问题,刘备自己自然是有一番打算的,但却不好明着说出口,正犹豫间,却听关羽说道:“三弟!大哥心中自有一番计较,何必问那么多!”
“再说,我等被软禁多时,如不趁此乱时离开,更待何时!...”
“也是!那小皇帝的事与咱们何干!”张飞一听二哥关羽所说,顿时‘明白过来’,爽快说道,
“那大哥,接下来,咱们去哪?”
张飞一问,关羽也是看下刘备...
而刘备则依然一脸深沉,片刻之后,方才配合着滚滚黄沙,含糊说道:“荆州牧刘表,与我皆乃汉室宗亲,又是心善仁慈,今次我等兄弟便是去投靠他,想必并非难事!...”
“哦!...”
刘关张三兄弟说着,便是快马加鞭,往南而去...
一路上刘备借着自己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名声,终于又是收获了数位文臣武将...
......
时光似水,很快便迈入建安五年...
江夏与北方的战争就这般,在对峙与争执中度过了半年...
然,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事变,自然平衡不再!
这般的对峙却是被一事打破...
第166章 江夏再变,刘表之忧
建安五年春末(200年),长沙楚侯府中...
这天一大早,刘修便接到了探子从江夏传来的讯息,一条让刘修振奋的讯息:黄祖战死了....!
黄祖一死,江夏无首,沙羡的刘磐及黄忠将会独木难支,届时不用多久,江夏便会尽入孙策之手...
这样的消息对自己那守成的父亲可会是惊天霹雳!
对刘表这荆州牧来说,大汉荆襄七郡,荆南四郡被自己儿子霸占,南阳宛城附近则被曹操攻取,若是江夏也被孙策得去,到时他这个荆州牧可真的就名存实亡了...
“时机已到!”刘修大喜,不由微喝一声...
“主公打算如何行事?!”出声的那人,安坐于谋士一列末几位,只见他身子瘦长,留着八字须,右手摸着额下一寸短须,安详问道;
此人正是初来不久的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刘穆之!
刘穆之前世乃是宋高祖刘裕谋臣,多为刘裕筹谋后方,乃是萧何、荀彧式的大才...
刘穆之说完并未停下,而是继续说道:“主公图谋荆北已久,此番设计虽好,但若是荆北众世族硬是要蔡氏或黄氏等家族再次出兵救援江夏,不知届时主公可有筹谋!?”
刘修闻言,眉头不由紧皱,其实此事他与刘伯温几人早有商议,只是众人皆认为此事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江夏一直都是把持在黄氏及其所支持的大公子刘琦手中,而蔡氏以及其所支持的刘琮则把控着江陵等地,因此黄氏不可能放蔡氏入江夏,而黄氏此事却已无名将能人来顶替(黄忠常年为儿子黄叙治病而奔波在外,此时名声一般),所以,黄氏所能做的只有从自己那便宜老爹麾下拉拢将才,而掌兵不过数年的杨业自然是最好的人选!
刘修思虑着,却又听刘穆之说道:“属下知道主公心中已有计较,但此事也有发生可能!”
“故,属下请命独自前往襄阳,为主公北上搭桥铺路!...”刘穆之说着,起身大礼参拜刘修,又道:“属下虽在主公帐下半年,但声名不显,他人不知,去往刘荆州麾下,定不会有人无端怀疑,而且属下身据汉室宗亲身份、又只身为谋士,定然能轻易入得刘荆州之眼,到时定可为主公北上,做足准备!”
刘修闻言,眼中神情一凝,看来这招来的人才虽是忠心耿耿,但却也有争强好胜、施展抱负等诸多**...
不过刘修心中对此并不介意,只是深深的看了刘穆之一眼,说道:“道和之言,诸位以为如何?”
刘修神情严肃,毕竟此事危机与风险极大,但若成,收效却也是不小...
殿内众人,对于刘穆之之言,多有钦佩、惊异者,且不说武将,文士之中却是议论之声不小,但最终竟是无人出言反对!
“既然如此,道和,便麻烦你走这一趟了,要多加注意安全!”刘修下决定道:“此外,传令于洞庭湖薛仁贵将军处,令他严密监察江夏动向,一旦有机会,立刻起兵北上!”
而后,刘修转过头对武将中的一板着脸的壮年将军说道:“鹏举,我已从各地抽调三万兵马与你,你且领兵赶至武陵郡北边境,若杨业将军回了襄阳,你便率军进入武陵郡北,时刻练兵,随时北上江陵!...”
“喏!...”众人欣然领命而下...
......
数日之后,襄阳城中...
日夜兼程赶至襄阳的刘穆之并未第一时间前往州牧府,而是寻了处茶馆,开始打听襄阳之内近况!
此时距离黄祖被杀,已经过去十余天,江夏虽仍有黄忠、刘磐守着,但奈何人微言轻,根本不可能接管江夏全军防务,或许此时江夏东部已被孙策攻下数城...
然,这襄阳城中,数日来,刘表与众世族依旧在相持不下,争执于黄家出兵亦或是蔡氏出兵....
至于蒯氏等族,手中没有多少兵权,此时不曾加入争夺江夏已是仁慈...
而作为主公的刘表,本就多疑无决、非霸王之才,这般一争吵,他还真不知道该用谁了...
打听了这般情况,刘穆之依旧不急着行事,而是将自己打扮的穷困潦倒一番,方才到了州牧府门前、报上家世求见刘表...
果然,汉室宗亲之身,很快便得到了刘表的接见...
刘穆之一进门,不管其他,便是一通茶水豪饮...
刘表见此,眉头不禁微皱,眼中露出不喜,嫌弃问道:“不知贤侄是哪一脉子弟?”
刘表接见刘穆之,并非只是因为他报上汉室宗亲之名,更多的反而是为了确定他这汉室宗亲是否真实,只因你若是在民间骗骗人也就算了,但此时竟然骗到他这荆州牧府来,事情可就得认真查办了,毕竟现在虽然汉室衰微,但这宗亲之名依旧是荣耀,不是谁都可以随便冒名顶替的...
刘穆之随手拂去嘴角茶渍,咽下一口糕点,又吞了吞口水,方才拱手一礼,说道:“侄儿名穆之,字道和,乃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后,此次行至襄阳,叫贼人偷了行李、饿了数日!侄儿听说族叔在此为荆州牧,便来讨饭吃...”
话音刚落,刘穆之便又伸手抓过糕点,虎吞狼咽起来...
刘表闻言,又是一番查验,方才确定刘穆之身份,但依旧对刘穆之那模样十分嫌弃...
不过还未待他说些什么,到时刘穆之首先随口问道:“侄儿观叔父眉间郁积之气甚重,不知是否为何时烦忧?!”
“恩?!”刘表闻言,瞬间转头看向刘穆之,诧异道:“贤侄还会看相?!”
“这到不会!”刘穆之依旧手上、嘴上不停,随口说道:“只是叔父不是早已将心事尽皆写在了脸上?!”
“这?此言何意?贤侄可否细细道来?”刘表再闻言,心中顿时也是起了兴趣,于是问道;
“咳...嗯哼...”刘穆之停下嘴里忙的事,喝了杯茶,理了理嗓子,而后才开始缓缓说道:“侄儿刚到襄阳,便听满城皆在议论,江夏黄祖将军战死,孙策即将打到襄阳!”
“而除此之外,甚至还有人谈及襄阳军事,言襄阳城将令不一、粮草不足、兵马根本无法调动...”
“想必叔父还在为这些小事烦恼,可对?!”
刘表一听刘穆之说是在襄阳城中听来的传闻,心中好奇顿降,但待到他听刘穆之所言,此乃小事,心中不由一动,说道:“小事?!贤侄认为此乃小事?!”
刘表语中似怒似惊,音量不由的拔高...
“自然是小事!”刘穆之不屑一笑,说道...
第167章 襄阳争议,暗潮涌动
襄阳,州牧府中...
刘穆之不屑一笑,毫不迟疑的说道:“那些传言不可尽信,但想来**不离十了...”
“叔父当是还在犹豫是否该倾向蔡氏,毕竟黄氏一个能打战的黄祖已经战死,再也无可用之人?!”
“但却又担心蔡氏兵权过重,将来无力遏制!不知侄儿说的可对?!”
“这?!....”刘表心中霎时震惊,荆北世族众多,谋士自然不少,但这些谋士大多是将家族看的更重,因此在某些重要决策上,刘表问他们意见,最终不是白问,便是有失偏颇,根本无法完全有利于他这个州牧,而有时他也会招些寒门谋士相商,可惜所得甚少,没想到今日随意接济一位同宗,竟是一位人才,想到此,刘表不由的开始上下打量刘穆之,似乎想要看出什么不同...
片刻之后,刘表方才问道:“不知贤侄可是有妙策?!”
刘穆之乃是带着目的来的,因此对于刘表神情的前后变化皆是主动忽略,并不给刘表脸色看...
此时一听刘表问话,依旧是囫囵吞枣咽下一口糕点,一大杯茶水喝下,打了声嗝之后,才说道:“侄儿对襄阳之事不甚了解,只知叔父雄踞荆州,麾下上将名声在外的,除了黄、蔡两家之外,不外乎文聘、杨业等几位将军,但文聘将军要守北方、杨业将军要防荆南,所以叔父才会这般犹豫不决吧?!”
刘穆之说着,看向刘表,一副‘我明白你’的眼神...
刘表心中确实是这般想的,黄祖本是他麾下少数能平衡蔡家的军中将领之一,如今战死,剩下的将领中能如黄祖这般善战的,一巴掌都能数的过来...
自己从子刘磐算一个,听闻他麾下能人到有那么两个,此时已在江夏等地,相信能抵抗孙策不少时日;
至于文聘、杨业确实如刘穆之所说,另有要务,难以调回...
刘表陷入沉思,刘穆之却并不停下,继续说道:“叔父觉得江夏若被孙氏得去,荆北日后的情景会是怎样的?!”
刘表闻言,心中一震,继而一惊:是啊,江夏若失,江陵、襄阳将直面孙氏,加上宛城曹操,日后只怕永无安宁了...
而此时,他却还在为了防住荆南和宛城,不肯调开能战之将,实在是...!
“贤侄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刘表并不傻,听了刘穆之话外之音,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也正因此,刘穆之只是点到即止,而非长篇阔论一大堆...
刘表抬头看向这为其貌不扬、高瘦邋遢的侄儿,心中实在没想到今日只是善心顿起,竟是给自己接济到这般一位大才的贤侄...
“此番多谢贤侄提醒,叔父方能明白其中道理!”刘表不吝自己的夸赞,而后问道:“贤侄接下来有何打算?叔父看你身上财物被盗,若是仍要继续出远门,可是困难?!”
刘穆之心中会意,眼角露出莫名笑意,‘苦恼’说道:“正是如此,侄儿目前也只能走到哪算到哪...”
“贤侄家中可还有亲人?”刘表嘴角微笑问道;
“侄儿孤身一人,因此才会浪迹天下...”刘穆之‘寂寥’说道;
刘表闻言,心中顿时有底,劝说道:“贤侄莫要悲伤,叔父看贤侄年纪不小,不若就在叔父这住下,叔父为你谋份差事,日后也好安定下来,继承自家香火?!...”
“这...”刘穆之‘犹豫’道:“今日已是麻烦叔父一次,再如此岂不是太劳烦叔父了?”
“这有何妨!你乃是我汉室宗亲,怎能流落在外!”刘表继续劝道;
“这...”刘穆之又是沉凝片刻,忽的起身,向刘表大拜道:“如此,多谢叔父收留,穆之愿为叔父解忧...!”
“哈哈哈...好,贤侄且先在我府中做个主簿,待立了功,再令行安排...”刘表欣喜说道:“午后我介绍你与众人认识!...”
“谢叔父!...”
......
数个时辰过去,刘表安排好刘穆之吃穿住行,便带着他召集了麾下文武...
众人列座,除刘琦、刘琮之外,只见文士之中,蒯氏兄弟、尹藉、庞家庞山民、庞季、刘先、王粲等尽皆在列;而武将之列却也人数不少,有那蔡氏蔡瑁、张允、吕公、吕介、李珪等....
可惜,在座者除个别几位之外,尽皆不过庸碌之辈,能用却无法重用...!
“诸公,近几日一直愁于江夏之事,而今日召尔等来,却是我已有了决定...”刘表沉声说道...
“不知主公是何决定?”众人齐齐问道;
然而,刘表并未给他们答案,而是指着身旁刘穆之介绍道:“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乃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后、我贤侄刘穆之字道和!”
刘表说着,转过头对刘穆之说道:“道和,你来为诸公说吧!”
刘表话音刚落,众人便齐齐将视线转向刘穆之,刘表早上接待了一位汉室宗亲,这他们是知道的,但这中间似乎发生了些其他的什么...
众人心中急转,荆州世族已经够多了,难道还要再增加一些变数吗?!
“是,叔父!”刘穆之可不管他们怎么想,抹了抹八字须,微微一笑,说道:“穆之见过诸公!”
刘穆之先是一见礼,而后才说道:“江夏黄祖将军战死,近日来一直劳烦着叔父以及诸位,因此,叔父打算即刻起八百里加急通知武陵杨业将军,让其率本部两万杨家军东进、防守江夏!”
“这...”
“不可...”
“那荆南...”
刘穆之话音刚落,殿内众人便立刻反应各异...
“不知众位可是有更妙之法?!”刘表见众人反应,顿时脸一黑,阴沉道;
“蔡瑁不才,愿领兵前往、镇守江夏,替主公分忧!”蔡瑁起身躬身说道;
刘表看了他一眼,说道:“德圭麾下众将士需得驻守江陵、襄阳,不可轻动!”
蔡瑁一噎,说不出话来...
但庞氏之人却纷纷起身说道:“大公子刘琦,近些年学文习武,有主公风范,当可领兵镇守江夏!主公可命其位帅!...“
刘表闻言,脸上不由出现笑意,他确实最喜欢刘琦,只是近年来蔡夫人常常提起刘琮,因此对刘琮感觉也很好...
不过此时有人提起让自己这大儿子上战场,他心中立刻反对,但转念一想,上战场历练一番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那个逆子似乎就历练的很好?!
想到此,刘表不由得微微点起头;
正在这时,殿中黄氏之人却又突然起身谏言道:”杨业将军与大公子虽好,但杨业将军远在武陵,大公子则从未上过战场,要对付孙策,恐怕力有未逮!“
”属下举荐一人,定可助主公安定江夏、驱逐孙氏!...“
第168章 黄家人选,新野小城
求推荐!...求收藏!...
襄阳城,州牧府大殿之上...
黄家此言一出,大殿之内所有人尽皆心中惊讶!
要知道,自从刘琦、刘琮等人入荆州到现在将近十年,而这十年来,黄家、庞家及少数几家一直支持的都是大公子刘琦,而那江夏便是他们争夺的基础...
但今日,没想到黄祖刚刚战死,这黄家之人竟然立刻便改为支持他人,其中莫非出了什么变故不成?!...
一众人等开始默默心中揣测...
而这众人之中,在文士坐上,有一青年从刚才开始便脸色不停变幻,直至黄家之言一出,脸上神情立刻如坠冰窖!...
此人正是大公子刘琦!
刘琦自从得知,自己父亲突然在午时之后召集众文武,他便知道自己这父亲想到了两全其美的办法解决江夏战祸,而他也是心中欣喜;
因为近日来,他一直积极联络庞、黄两家,准备亲自拿下这江夏都督一职,而以他对自己父亲的了解、加上庞黄两家合力,他心中对这江夏都督一职也是信心十足!
没成想...!
刘表、刘穆之二人对于黄家的举荐说辞也是极为好奇,黄家竟然变卦了...!
“不知你所言乃是何人?!”刘表不由问道;
那黄氏子弟闻言,开始摇头晃脑的说道:“属下所言,正是主公前些时候收留于新野的刘皇叔、玄德公!”
“刘备?!”殿内众人一听,皆是暗暗惊呼,黄家怎会选择刘备去了!...
“哦?!”刘表闻言,也是微眯双眼,眼神中带着点点凉意,轻巧的应了声;
那黄家之人只是普通的马前卒,并不曾注意到这些,依旧自顾说道:“新野刘皇叔,虽然奔波十数年依旧如是,但胜在其临阵经验丰富,更兼麾下关张等将军之勇,定可击败孙策等人,为黄祖将军报仇!...”
黄家之人滔滔不绝,众人却从头到尾都没听出,那黄家到底为何支持刘备...
但即使如此,刘表也依旧不能忽视黄家之人的建议,毕竟江夏黄祖虽死,但兵马依旧掌控在黄家之人手中...
刘表沉思着,时间不断流逝,刘表神色越加忧郁:本来他以为黄家依旧支持他的大儿子,因此,他与刘穆之商量,先提出让杨业东进,待庞黄两家提出另一个人选,他便顺势让此人与杨业一同前往江夏镇守,但没成想,黄家竟然换人了...
无奈之下,刘表只能看下一旁优哉游哉的刘穆之...
这一动作刘表自己或许没在意,但在店内众人的眼中,却是意义重大!
一瞬间,众人心中或觉此人大才、或觉此人特殊,如此种种,可谓猜测频频...
刘穆之注意到刘表的目光,心中会意一笑,暗道:事情成了一半!
“咳...”刘穆之理了理信息与思路,摸着八字须,微微笑道:“诸位大人所言之人选,不外乎三人---杨业将军、大公子、以及只闻其名的刘皇叔!”
刘穆之一句废话下来,惹得殿内众人纷纷白眼,但蒯氏兄弟等高明之人却注意到刘穆之语气之中的加重词---‘只闻其名’!
刘穆之细细观察众人表情,又说道:“先说杨业将军,据在下这几年在外的了解,荆北上将之中,似乎乃是武艺最强的,且据在下在民间听闻,那武陵杨家军纪律森严、战力非凡,乃是一等一的精兵,可见杨业将军在统兵作战之上定不会输于孙氏!”
刘穆之对杨业好一通夸赞,悉数记下众人反应之后,方才再次说道:“但的确如众位大人所说,杨业将军距离太远,在时间上,恐有不及...”
“再说刘皇叔,刘皇叔乃汉室宗亲,十数年仁名在外,更兼关张之勇!...”
刘穆之又是一通夸,而后贬道:“但这些年来,他一败再败,流亡逃窜,胜绩寥寥,让他抵抗几无败绩的孙策,不知众位大人心中是否真的放心?!”
刘穆之说完之后,听了片刻,观察起众人神色,他说的这些都是众所周知之事,众人并未在意多少...
而刘穆之虽然很想不顾一切的建议让杨业担任主帅,但毕竟刚来,必须先投刘表所好,于是他最终谏言道:“叔父!经此分析,穆之觉得,叔父当抽调襄阳、江陵境内兵勇,交由大公子统领,迅速前往江夏支援;此外叔父可八百里加急,令杨业将军率大军支援江夏南部;而后请刘皇叔出兵支援江夏北部、防御曹操!...不知叔父意下如何?!”
“这...”刘表暗自欣喜:这的确是妙计!
但却有人反对道:“不可!从襄阳、江陵抽调兵勇,耗时颇久,然江夏战事不可再拖!”
“主公,便由末将直接率领本部兵马东进吧?!”
说话之人正是蔡瑁,刘穆之抽调襄阳、江陵兵马,不就是等于拿他蔡氏的兵送给刘琦,这怎么能行!
“蔡将军身负荆北安危,怎可轻出!”刘穆之反对道:“更何况若是用蔡将军之兵,还不如直接请荆南二公子修出兵江夏!”
“不管是路程,还是战力来说,修公子都胜过他人?!”
“莫不是诸位觉得修公子更能胜任此事?!”
刘穆之此话似是试探众人对自家主公的态度,又似嘲讽蔡瑁及黄氏说言...
但不管如何,刘穆之此话一出,殿内众人立刻神情不一,多为厌弃者、少有点头者,但却也有那么几个低眉沉思之人...
当然还有一些人却是震惊的看着刘穆之,心中暗道:看来荆州局势要变了!...
而这正是刘穆之所想要见到的,看看这些人中是否有自家主公的支持者...
众人中并没有出言反对者,因为刘穆之所言之计不仅顾及到了多数世族利益,更是对江夏战局有极大好处...
至于最后那请刘修出兵的建议,那真的只能呵呵了!且不说刘修在刘表雄心勃勃之时窃取了荆南四郡,使得刘表壮志不能酬;单是那众多的世族,便不会有多少人答应,毕竟当年他们或多或少都曾看轻甚至欺压过刘修...
“既然无异议,那便按道和贤侄说得做吧!...”刘表果断下令道:“贤侄高才,替叔父解决了如此难题!”
一场争议,改变了荆州形势,但却更让人记住了一个名字、一个汉室宗亲、一个智略过人的谋士---刘穆之!
......
襄阳之北,新野小城之中...
几个相貌过人之辈围在一起,商量着...
正是刘备三兄弟及其麾下文武!...
“军师可回来了?”...
第169章 军师说势,卧龙初谋
襄阳之北,有一小城,名唤新野,如今其内驻扎的正是刘表收留的刘皇叔刘备...
刘备,奔波十数年,得了一世盛名,结果却依旧连寸土根基都没留住!
追根究底,在他失败的诸多原因之中,并非他刘备兵不利、将不勇,也非是世族豪强嫌他弃他,只因是没有一个真真正正为他谋划的高明谋主,才导致他在抉择之时,选择失当!...
刘备自身也是知道此理,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而谋主自然更是稀少难寻,因此他也只能徒呼奈何!...
然而,如今的他不同了!
半年前,他初到荆州,人生地不熟,亏他十数年仁德之名在外,否则,只怕连新野也无法立足...
他休养生息半月之后,打听了荆州境内名士人文,便立刻开始不断交好、来往于各处名士府邸,求才访贤!...
所谓‘苦心人,天不负’,靠着一副好嘴脸、好声名,他倒也交好了诸多贤才,像那黄家、马家、诸葛家、以及一些闲散名士...
尤其是在他听闻‘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之言后,更是积极拜访,虽然‘凤雏’所在庞家与他交情一般,拜访无门,但‘卧龙’所在诸葛氏却是与他来往密切...
得知了‘卧龙’住处,他便是几次拜访,几番相顾,竟是真的被他求来了这位大才---‘卧龙’诸葛孔明!
......
“军师可从襄阳回来了?”刘备有些懒意、得意,微眯着双眼,问着身旁的亲卫长道,如今的他终于体会到麾下有大才是个什么样的感觉...
政事?
简单,军师你来吧!
军事?
不难,军师你找我二弟吧!
...
刘备身旁那白袍白甲的年轻小将脸色肃穆,一丝不苟的回答道:“启禀主公!军师已经回营,正在整理所得,片刻便来见主公!...”
“好!”刘备大喜,兴奋说道:“看来此次军师襄阳之行收获颇丰?!哈哈哈...”
刘备说着,看了看周围众文武,得意笑道...
“大哥所言甚是!”关二哥眯着丹凤眼,抚着长须,露着淡淡的笑意,夸赞道;
关羽,本是一个不敬书生的主,但这诸葛孔明,却是第一个让他心服口服的人;近来更是开始熟读兵书等经义,以求相助自己大哥;尤其是那《春秋》,让他感悟甚深、威势日隆!...
又是片刻...
刘备终于等到了来自他军师的好消息...
“军师所言当真?!”刘备惊喜的看向诸葛孔明,他本以为诸葛亮此次前往襄阳,只是为他讨点好处,没成想,竟有机会出兵江夏,如此一来,到时江夏岂不就是他的了?!
刘备开始想入非非...
“咳...”诸葛亮打断了刘备的狂想,严肃说道:“此次出兵协助江夏的,并非只有主公一人,因此主公若有想法,还需谋划一番才行!”
“非我一人?!”刘备的欣喜嘎然而止,严肃问道:“那是?!”
“此事还得从那刘穆之说起....”诸葛亮将襄阳殿堂所发生的事细细说尽...
“没想到汉室之中竟还有如此人才!...”刘备感叹着,随即又双眼发亮,问道:“军师觉得此人可能招揽?还有那武陵的杨业,据闻也是上将,可能招揽?!”
诸葛亮摇了摇头,不过并未说出对杨业等人身份的猜测,而只是否定道:“此事甚难!”
刘备有些沮丧,但却立刻又听诸葛亮说道:“主公可还记得我与主公说过的根基一事?!”
“军师至理名言,自然记得!”刘备点头说道:“军师说过,南方之地皆已有主,四强之中,唯有刘荆州与蜀中可谋!...”
“正是如此!”诸葛亮点头道:“其实南方四雄之中,最强者乃是二公子修!”
“刘修?!怎么可能?那小白脸怎么可能是最强的!?”一旁听着的张飞听到刘修之名,立刻不服气的大叫道:“刘修小儿窝在南方偏僻之地,能有什么作为?!”
“只要大哥得了江夏,胜那刘修百倍!”
张飞吼叫着,身旁的关羽虽未说话,但却微微点着头...
诸葛亮抚了下年轻无须的下颚,严肃分析道:“三将军不知详情,待我解释与你听!”
诸葛亮此话一出,殿内众人立刻竖起耳朵倾听...
“前些年,亮也觉得二公子一直蜗居于荆南、东征西讨,做着无用之功,还不如回荆北争夺世子之位,或许更有前途,也正是因此,亮一度以为二公子也只是如刘荆州那般的守成之人...”
“然而,近几年来,二公子南征北战,虽取得的地方皆是一些荒芜之地,但若是连在一起...”
“主公且看!”诸葛亮说着,站起身,指着大汉地图长江以南的地区、以及比对着刘修的地盘,继续说道:“这些地方乃二公子所有,而其余三雄者据此三处!二公子之地,西可直上蜀中、中可直取荆北、东可直入江东,可谓纵横南方四大州,皆可成二公子用兵之地!”
刘备等人仔细看着诸葛亮所指的地方,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只觉得刘璋、刘表、孙氏三雄的后方似乎都被刘修掌控着...
这时,诸葛亮继续说道:“这些年,北方战乱,百姓多有南下者,甚至逃往荆南、交州之地者不计其数,因此,其实二公子兵力并不输于任何一方,而二公子也无后顾之忧、却同时掌控着三人的大后方!”
“故,只待二公子兵强马壮,便可立即挥军北上!而三家之中,蜀中之地,只要有了蜀道图,蜀中弹指可破,而荆北四战之地,也是无力抵挡,唯有江东孙氏或可抵挡一二!”
诸葛亮分析着,不过他并没有说出三家联合攻刘修的话来,因为三家联盟乃是完全零概率的事...
“这?...”刘备等人有些不相信,愣神道:“我那侄儿会有这般智计?”
“刘修那小儿,也就麾下有几个勇将,哪里会有军师说的这般厉害?!”张飞依旧记着曾与他交过手的张蚝,以及冲锋陷阵过的那几员上将...
关羽、白袍小将、白甲将军等人也是都疑惑的看向诸葛亮,一副我也不相信的眼神,毕竟若是有这般韬略,也就不必选那么南方偏僻之地,作为自己发展的根基了...
诸葛亮见此,却是摇了摇头说道:“二公子麾下文武讯息甚少,仿若凭空出现,即使亮有纵横家掌握的荆州消息渠道,也不能得知具体情况,因此亮也只能从二公子行事布局来分析...”
“不过不管是否如此,主公所要做的都必须快!在二公子富民强兵期间、率军北上之前,便抢先谋夺荆蜀之地!...”
“至于江夏,则只能是主公立足南方的一点基础而已,无需久持!...”
诸葛亮一句话说尽该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