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番家女含羞允情(1)
佟家二将正要带人马歼灭漏网之敌,不想却被小太监拦住,甚是不解。问道:
“大帅为何不一鼓作气把这些王八羔子剿灭了?你这不是放虎归山吗?倘若日后再让他们聚集起来成了气候,更是后患无穷。”
小太监说:“二位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二位不曾听说过敌国破,谋臣亡这一事吗?好狼都知道不吃小羊,留着养肥了再下手。如果边关年年无事,朝庭尽享太平,咱们这些做将军的武官们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佟氏二将如梦方醒,暗暗赞道:别看这小太监比别的太监多长了点东西,心眼可是多了一个。当初如不是太后妹妹高见,成全了这个假阄人,必定成了废人,岂有今日大捷?这样想罢,二将便说:
“大帅英明,既如此,那就安顿好戎边将士,我们速速收兵回京去吧!朝庭里还急等着我们凯旋而归呢!”
小太监满脸含笑道:“急什么?打了败仗急,打了胜仗也急?传令下去,放假三天,杀牛宰羊,犒赏三军,本帅还没有好好欣赏一番这北国美景哩!”
真乃此一时彼一时,一个滥芋充数的小太监竟靠着太后的支撑,边关打了一场胜仗就不知自己是何样人了?然而说归说,佟氏二将既不敢小觑也不敢得罪了这个小太监,怕他回去在太后面前“美言”几句,他们哥俩就睡不安稳觉了。不过,小太监也确实有些本事,令佟家二将不佩服也不行。
此事还有蹊跷,原来小太监在阵前听了老狼主那句话后,心里当时就犯开了嘀咕:莫若朝庭真出了事,他们这样回去岂不是白白送死?所以他想和师父孟浪好好商量一下再定。还有,那个绝色美妙的小番女尚绑在他的大营之中,不乘此机会好好消遣消遣,急着班师干什么?正是:乘兴携得美人归,哪怕回家遇见鬼!
孟浪施了个疑兵之计,小太监在前头与敌当面交锋周旋,他则带了少数精干人马迂回到番军阵后左右,约定时间一起鸣放鞭炮、敲锣击鼓等。番兵不知是计,眼观四周全是“潘”字大旗,还以为是遭到包围,再加上老狼主中箭,于是自乱阵角,互相践踏,被小太监的队伍杀得七零八落,等逃往大漠深处清点兵马时已不足两千余众。
第十六章 番家女含羞允情(2)
小太监大摆庆功宴,佟氏兄弟众将官等纷纷称赞小太监英武无双,捉一杀一,而且用兵如神,赛过当年诸葛武侯,一举歼灭不断骚扰边界的强贼,立盖世之神功,取惊天之大捷。尽说从此天下无事可以高枕无忧了,边关蛮夷闻风丧胆,至少十年之内不敢南向。
小太监微微一笑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乃五体不全之人,诚蒙太后娘娘抬爱,收为义子,一步登天。又遇高人指点,学成文武二艺,致使才有今日。我小太监非忘恩负义之人,太后娘娘与我情比母子,恩同再造,后必重报,这里就不说了。今天我就把我的授业恩师孟浪孟将军请出,大家一见。敌后放火,鸣炮击鼓,虚设旗号等全是他的主意……”
众人举目一看,帐前立有一人,身高不过五尺,瘦骨嶙峋,面如淡金,眉稀发少,眼特大,鼻扁平,唇翻齿露。其貌虽不扬,却不知此君饱读兵书,武功高强,而且常有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志。不是小太监的缘故,怕是老孟终生难遂其愿了。
佟氏二将带头呼道:“孟将军既为大帅之师,请上座。”
孟伯雄谦让道:“小可一介白丁,岂敢坐于将军之上?随便坐下讨碗酒喝,已是三生有幸了。”
众人还要谦让,小太监说:
“师父,不是你的功劳,哪有今日之胜?你常教诲我,将相本无种,男儿自当强的,放到你身上也正合适。来来来,大家都是自家人,你也别客气了,咱爷俩坐一处就是了。”
孟浪孟伯雄这才坐于小太监下首。
小太监乘着酒兴回到中军大帐之内,刚要入睡,猛想起一事,忙问手下兵丁:
“那位番女可是给吃了饭的?”
“启秉大帅,给她送去饭食,她拗住不吃。”小兵回答说。
“现在如何?”
“正绑在营前一根拴马的柱子上。”
“带进来!”
“是。”小兵答应一声,回身退去。
不一会儿,乌儿苏丹被五花大绑着押了进来。
“松绑。”小太监命令道。
“大帅?”小兵犹豫道。
“妈的,这么点事都办不好。”小太监骂了一句,亲自下去把绳索解开,又对小兵说,“出去!”
乌儿苏丹睁开明目,怒嗔道:“要杀便杀,还要怎地?只是可惜了……”
“你可惜什么?”小太监笑盈盈的问道。
“可惜我败在一个阄人的手里……”乌儿苏丹余怒未消的叹道。
小太监笑道:“这一点你倒不必婉惜,实话对你说吧,我绝对是个男人无疑。”
“你曾经是男人,可惜现在不是了,你是太监,是个没用的太监。你说你不是?皇宫里混进个假太监,岂不是天大的笑话?亘古未有的事,哄鬼去吧你!”乌儿苏丹讥笑说。
“妈的,我今天就让你认认老子是真是假。”
小太监说罢,走过去一猫腰将乌儿苏丹拦腰抱起。
乌儿苏丹边挣扎边说:“将军不可用强,奴家还是女儿身哩!”
“那正好让你开开眼界!老子爱的就是没有被人垦过的茅草地。”小太监用力把番女扔在军用大□□,不及解衣脱靴,一股腾腾升起,就要行不端之事。
“将军,将军……”乌儿苏丹娇喘不已。
小太监不依,迅速解开番女的腰带
“将……”乌儿苏丹的身子开始软了下来,美目紧闭,两腮绯红,香汗淋漓,口中吐气如兰,阵阵沁人肺腑,渐渐她即没有了说话的力气。
第十七章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1)
“你不是太监?”美丽的乌尔苏丹惊呼道。
“你看我像是太监吗?”小太监紧紧俯在番邦少女的身上,一边活动一边反问。
“朝庭里混进去你这样一个男人,在一大群女人中间,太不可思议了!”
“这样不好吗?”
“这是谁干的?我相信这保证不是办事人的疏乎或者是什么人开了玩笑!”
“是老天爷阂开了个玩笑。”潘又安一边忙着活儿一边说。
“你不会轻点吗?你把人都弄疼了。”乌儿苏丹在小太监的身下睁大乌黑闪亮的大眼眼,皱着眉头笑嗔道。
“这化外番邦的女人就是和宫中的汉家女人不一样,”小太监心里头犯开了嘀咕,“宫中的女人包括老太太(他开始在背后里偷偷把皇太后称作老太太了)在做事时都是不睁眼的,可眼前这个小妮子竟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刚才她还说她是女儿身,鬼才信哩!”突然他想起乌儿苏丹头前的问题,就反驳说:
“你不是说我不是男人吗?我就是要让你知道知道我到底是不是真男人?”
“真没想到一个太监胯下倒藏着这么大一个家伙?”
“这回你知道我的厉害了吧?”
“白天在阵上看你白白净净的,着实让人怜爱,其实是一肚子的坏水。”乌儿苏丹抢白说。
“男儿不坏,女儿不爱嘛。男人不流氓,女人心发慌,这个道理你都不懂?”小太监嬉笑说。
“你们宫中有多少女人?”
“没数过,多得无数,反正是数也数不清。”
“男人呢?”
“没有的男人多了,有用的男人疽一个,还有一个小皇上,听说他也没用。”
“皇上也没用!你怎么知道?”乌儿苏丹惊问。
“阂睡觉的宫女告诉我的。说皇上只吃给他豆豆吃,才会趴到女人的身上,其它时间和女人嘴都不亲一下的,那样物事也形同虚设,从来派不上用场的。”小太监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你做了多少女人?”乌儿苏丹掩面问。
小太监侃侃说:“没有几个,除了皇太后,再就她身边几个宫女,太后防我就像防贼一般,根本就没有下手的机会。”
“你是太后的人,这么说你就是太上皇了?”
第十七章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2)
“狗屁!表面上我是小王爷,其实我啥也不是,如果太后有一天死了,我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我明白了,其实你的日子也挺难,整天提心吊胆的。”
“所以我要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寄人篱下的日子我算过够了。”
“是呀!哎呀,你快点,我好象有点受不了了!”乌儿苏丹脸上的表情突然变了,不光是皱眉,这回是满脸尽现痛苦万状之色。
小太监知道火候到了,紧摇慢赶,一顿狂乱轰炸,把自己这几天积攒的库存物资悉数注入番家公主的体内。
“这下好了,”乌儿苏丹躺在行军大□□幽幽的说,“你不但俘虏了我的人,也俘虏了我的心。如今我可是你的人了,明天你跟我走吧,我给父王说一声,也封你个大将军。一个女婿半个儿,父王会对你好的,再说还有我,强似在你们南朝当太监。”
小太监看着乌儿苏丹的脸,那张俏脸竟天真无邪的像个刚出窝的小兔儿一股,和白天阵前跟他厮杀的那位剽悍英武的女将相比简直判如两人,遂笑道:
“跟你到番邦当驸马?你该不是说梦话吧?你们的队伍让我打败,只有少数几个人逃回大漠。你回去还不知有没有落脚之处呢,还能有我的饭吃?”
“父王呢?父王也被你们杀了吗?”乌儿苏丹方才知道,这一场战争之后已经使她无家可归了。
潘又安此时不愿提及那些不愉快的事,以免扫了兴致。借机朝外喊了一声:
“来人!
随着声音进来俩小兵,嗫嚅道:“大帅有何吩咐?”
地下少了一个人,□□多了一个人,这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他们却视而不见,或者是见了也不敢说不敢问。
“去搞几桶热水,给苏丹姑娘沐浴。”
“是!”小兵说。
“然后再搞一桌酒席,多备些牛羊肉,要新鲜的。”
第二天是个晴天,小太监携他的“新娘”纵马驰骋在辽阔无际的大草原上。这里没有起伏的山峦,也没有树木花果,甚至杳无人烟,有的只是连绵不绝的青草和馒头似的小土丘。蓝蓝的天上不时掠过几只苍鹰,偶尔草丛里蹦出一两只野兔田鼠,它们仿佛是告诉游人,这里还有生灵。寂静的草原,甜蜜的草原,温馨的草原,美人美景,小太监浮想联翩,甚至他想做一首诗,可惜他没有这方面的造诣。触景生情,小太监回忆起昨夜那酣畅淋漓的场景,过去吃的都是别人打下的粮食,昨夜才是他亲手采颉的果实,因而更香脆、更甜美、更令他回味无穷。想到这儿,他的那个贪心的家伙又开始跃跃欲试了。潘又安嬉皮笑脸地说:
“姐姐,我又想要了。”
乌儿苏丹白了他一眼,揶揄道:“没出息,昨夜搞的人家到现在还隐隐作疼呢!”
“我不,我就要!”小太监耍起了小孩脾气。
“好吧,真拿你没办法!”
“姐姐,你说你是女儿家,昨夜怎没有血出来?”小太监此时此刻却提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问题。
“我……”乌儿苏丹的脸立刻红得像蒙上一块红布,她嗫嚅了半天,方才找到借口,反驳说,“我们番家女儿不似你们汉民闺女,整日在闺房里描画绣花,风里雨里,天天在马背上折腾,你说有几个能保住那事儿完整?”
“这样我就放心了,你不说我以为我又捡了个二手货。”小太监把两匹马拴到一起,让它们自己去草地上啃吃青草。
“才不像你呢!”乌儿苏丹脱下自己的皮衣,铺在地上,辩驳说,“搞了老的搞小的,你都成了我们草原上的种马了。”
“那由得了我吗?”小太监不待女孩分辩,像一匹饥饿的野狼一样,猛一下将乌儿苏丹扑倒在她刚刚铺好的“绣床”上。
第十八章 花丛中蝴蝶在纷飞(1)
小太监欠起身子问道:“姐姐,你盯着我看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乌儿苏丹宛尔一笑说:“我看见蓝蓝的天上白云瓢,你呢?”
“我看见了整个世界。”小太监老老实实回答。
“我有那么大吗?”
“你比整个世界还要大,如果有人用全世界拿来换你,我绝对不干!”
“骗人!今天你伏在我的身上,就说我是你的世界,明天换一个人,你又说她是你的世界,男人的话总是让人信不过。”
“我说我是男人,你说我是太监,如今我把所有的秘密都亮给你了,你还说我是太监吗?”
“如果天下的太监都像你一样就好了,会给多少女人带来幸福?这都是你们汉人的发明,好好一个男人,却叫人家把最要紧的东西割除掉。人又不是动物,他们那些人是放心了,太监们还会有幸福吗?”
“我能管得了那么多吗?”小太监说,“再说,我只能算是侥幸留下了本该属于我的东西。如果我也被人割了最要紧的东西,这儿还会有你阂现在的这种事吗?”
乌儿苏丹的皮袄铺在地下,小太监的皮衣盖在身上,按照草原上最原始的习俗,他们进行着人类生儿肓女最基本的制作程序。两匹马儿在不远处悠闲地啃吃着嫩嫩的青草,寂静的草原上只有风儿轻轻吹动的丝丝声响。
他们的旁边摆满了马奶、牛肉、酥饼等等许多吃食。几只小田鼠鬼鬼祟祟地出没在附近,它们看是来了百年难遇的奇客,就顺便想搞点食物碎屑或者是别的什么东西换换口味,草原上的食物来源太单调,除了草根还是草根。
蓝天、白云、大地、草原,单纯得只有蓝、白、绿三种颜色,谁能料想到昨天就在离这儿不远的地方曾有过一场血腥的战争。最后打扫战场的自然是那些狼群、鹰隼和蚂蚁等等。无数的白骨散落其间,它们大概要在这荒凉的大草原上呆很长一段时间。大自然生肓了那些可怜的生灵,最后又张开宽大的胸怀迎接他们归去。
第十八章 花丛中蝴蝶在纷飞(2)
“你们汉人有许多先进文明的东西,有许多伟大的发明。但是最聪明的人却干下了最愚蠢的事,据我所知,阄人制度也是你们汉人的首创。”乌儿苏丹振持有有词的说,“我们番人虽然愚昧落后,但是在这一点上却是比你们汉人要文明得多。偌大的王府里有许多男女出进,没有一个是阄人。我就不明白你们那些汉人帝王,一大堆老婆数也数不清,却把身旁的男人一个个做成废物,那些可怜的女人全身的部件可都是齐全的啊!她们不是废品,她们怎么办,有谁想过她们的感受?”
小太监虽然也读了几天书,但学的大多是中庸之道、四书五经之类的,至于辩驳人间真理,研究太监之道是否有理,则是闻所未闻的。皇命就是天理,谁敢说皇上的不是?但是听了乌儿苏丹的理论,他也甚觉有理。他虽是假太监,假太监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只听老师说过有个叫嫪毐的,按理说他就是第二了,不知还有没有第三?他不想去论证这些政策和措施的正确与否,他的思维还远远达不到那种水平,因而就说:
“姐姐,你是个深明大义的好女孩,你对我的情义山高海深,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的。”
“说那些废话有啥用?如不是昨天我看你生得俊俏,又可怜你让人取了那物,你休想那么容易就占了我的身子?”乌儿苏丹盈盈笑道,“安儿弟弟,跟我回大漠吧,也让父王封你个大将军,强似你当小太监,一辈子连个老婆也娶不上。”
“回你们大漠,”小太监突然一怔,脱口而出,“做梦去吧你!昨天你们的队伍被我们打得大败,只剩下几千人落荒而逃。还是我说了话不让追击,否则必是一网打尽。你还让我回你们大漠当驸马、当大将军,回你们大漠找谁去?”
“父王呢,父王怎么样了?”乌儿苏丹用力去推小太监的身子。
“单于王阂打赌射箭,被我一箭射中,生死不明。”
“原来你阂才是真正的仇敌,杀父之仇还未报呢!我真是瞎了眼,竟和敌人睡一起?”乌儿苏丹挣扎着坐了起来。
第十八章 花丛中蝴蝶在纷飞(3)
“刚才你阂讲了半天大道理,我一字也没有反驳你。战场上本就是你死我活的事,如果不是你们一败涂地,就是我们血本无归。况且战争还是由你们发动起来的,你怪谁去?”小太监躺在“热被窝里”,一手搂着乌儿苏丹的腰肢,据理力争说。
“不怪我们。”乌儿苏丹也有她的道理,说,“肯定是你们内部出了奸细,前后有两封信送到我们王爷府里。第一封信上说要和父王里应外合,事成之后平分江山,第二封说带队的大帅是个刚满十五岁的小太监,乳臭未甘、狗屁不懂的,让我们放心做事。要不,我怎能知道你是太监?”
小太监这才明白乌儿苏丹尚未见面就一口一个叫他小太监的缘故,原来是出了家贼内鬼,这人是谁呢?他带出十万精兵,朝中的家底也就这些了。老太太该不会出事吧,得赶快回去和师父商量商量。这样想罢,他急忙起身找衣服,被乌儿苏丹从背后扯住。小太监央求道:
“姐姐,我们走吧!朝中出了大事,我怎能好意思独自在这儿快乐?”
“如果要出必是出了,你早去晚去还不是一样。问题是你必须事先调查清楚,朝里出了什么事,是什么人所为?你手里有十万强兵,你怕谁?”
小太监已经开始不仅仅是佩服这个小番女了,他回过身来把乌儿苏丹重新压在身下,诚恳地说:
“姐姐,等我有一天成了气候,我一定在我们京城给你用金子铸一处小窝,好让你享尽人间快乐!”
“好啊!”乌儿苏丹微微笑道,“到那时我就在我们的小窝里给你生好多好多的小太监。”
“你胡说!”小太监被揭到短处,愤怒的脸上布满了红云,辩驳道,“我的儿子为什么要当太监?”
“和你闹着玩呢,你生什么气呀?以后我的儿子自然也是你的儿子,如谁要敢动了我们儿子的小鸡鸡,我就杀了他们全家,让他们祖宗八代变成乌龟王八!”
小太监笑了,脸上露出了由衷的开心的笑容。他想,人的感情真是让人捉摸不定,昨天还是分外眼红的仇敌,转瞬间成了心心相印的情侣。猛然间他想起了一事,笑问道:
第十九章 佟碧玉碧云寺进香失踪(1)
“姐姐,你昨夜里还说你是女儿身,今早起床时我怎么没见床单上有血呢?”
乌儿苏丹先是一怔,待她明白过来是何意思时顿时羞红了脸。她用双手掩住双颊,笑嗔道:
“你这个鬼太监!我还以为你是老实人呢,花花肠子居然这么多。你想啊,我们番邦女子哪像你们汉人姑娘,整日里待在深闺之中,描花绣画的。我们则不分男女,皆是马背上为生,风风雨雨的,岂能保得住那样儿完整?”
小太监想想也是,就说:“姐姐,是我错怪你了。”
乌儿苏丹满含深情地说:“你俘虏了我的人,也俘虏了我的心。过去没有,以后也不可能再有第二个男人进到我的这儿来了。”
说完乌儿苏丹指指自己的胸间。
草地里开满了无数娇艳的小花,花样繁多,风采各异。白的像雪,黑的如漆,黄的金子一样,红的血染一般,还有橙色、紫色、灰色,花团锦簇,花香馥郁,引来许多漂亮的蝴蝶,在美丽的大草原上上下翻飞,翩翩起舞。
小太监的耐性极好,尽管乌儿苏丹健美的诱人,他还是一再地控制住自己。有几次,生殖系统的阀门几乎要打开了,小太临则巧妙地引开话题,说:
“姐姐,我喜欢你,我喜欢你一辈子!”
“是吗?你这个坏太监!”
“不准你叫我太监!”
“就叫就叫就叫,你就是太监就是太监就是太监!”
小太监瞅着乌儿苏丹那一张英气勃发的俏脸,再也隐忍不住,一不小心顿时阀门洞开,洪峰飞泄,仿佛是天摇地动一般,他禁不住整个身子都跟着激烈地抽搐起来……
小太监升帐议事,派去的探子纷纷回来秉报说:朝庭内外上下依旧如故,就是佟振山老将军不知何因下野还乡,后宫情况不明。闲杂人等进不了内宫,只是听街头巷议市井纷纭,后宫好像出了大事,太后娘娘似是被打入冷宫或是被人拐走了……
看来果真被乌儿苏丹不幸言中,朝中必是出了奸侫无疑。好好一个皇太后怎么巨端走失或被拐走呢?打入冷宫更不可信,老皇已经下世多年,小皇上再混账也断不会把他的亲娘发落到那种地方?
第十九章 佟碧玉碧云寺进香失踪(2)
潘又安心急如焚当即立断:任命孟浪将军为边关元帅,拨给他精兵八万,其余随他班师回京。
两位佟家将军甚是不解,道:“大帅,番寇扫荡殆尽,边关料无战事,为何留这许多人马。”
潘又安笑道:“二位过后就会晓得了。”
乌儿苏丹已经怀了身孕。小太监左右为难,以他的太监身份带回去一个大肚子婆娘,岂不会让人笑掉大牙?
善解人意的乌儿苏丹说:“夫君,你带兵回去吧!这儿请你放心好了,我随身带有父王授于的金钢宝剑一把,番国里向来有认剑不认人的习俗。我一旦回到王府,父王若在我仍是公主,父王如若不在了,我就是女单于。”
“你身上的孩子……”小太监嗫嚅道。
“不管生儿生女,我都让他(她)姓潘。番女此身是汉人的老婆,番女此生是潘家的女人,夫君请珍重。”
乌儿苏丹说罢,打马回头。那匹龙驹也许是思乡日久,也许是老马识途,只见它“咴咴”嘶鸣两声,扬起四蹄,风驰电掣一般,转瞬即逝。
潘又安泪眼扑簌,极目所见,视野里一袭随风飘逸的腥红色战袍,渐渐消失在蓝天白云之下……
小太监出征走后,佟碧玉总是放心不下,寝食难安。虽说是有两位兄长护佑,但毕竟是个十五岁的娃娃,领兵打仗岂是儿戏的事?佟太后时年三十八岁,按说尚在壮年。人虽不老,但随着岁月的熬煎,心已老矣!起初她把小太监当作幻想中的丈夫,现如今则把他视为自己的亲生儿子。自己有儿子,就是那个小皇上,奈何此子混沌,虽为天子,实则不堪一提。谁知傻人有傻福,兄弟哥哥中间,聪明能干的不计其数,反倒把个傻人扶到正位上。佟太后遵循内宫不干政的原则,从不参与朝中事体。然而她怕小皇上势单力薄,走了些关系把娘家父兄调回朝中担任要职。一是让娘家全家免受边塞风寒,二是有人给她在朝里做主撑腰壮胆,她的心也踏实些。
佟碧玉左思右想不得安宁,遂决定去碧云寺焚香祷告,请菩萨娘娘保佑出征的队伍早日得胜凯旋,小安子以及她的两位兄长平安而归。
第十九章 佟碧玉碧云寺进香失踪(3)
这样想罢,就让皇儿早朝时给大臣们通个信息,她要去碧云寺上香许愿。皇太后要出门不同于凡人百姓,拎个包包即可动身的。先是朝庭颁旨发兵马卫队,沿途百姓人等只可观望不许喧哗吵闹而且还要退出*尺之外,寺院那边也要给人家一定的准备时间,比如清场处理、卫生扫除、环境美化等等。太后上香期间,不准闲杂人士逗留寺内这是必然的。寺院内部除了做好必要的准备之外,还要对院内众僧逐一审查,凡是对现政权有图谋不轨之人,或是入寺动机不纯者,或是前朝的遗老遗少们,必须一律暂且清理出寺。一切为太后安全计,并严令下去,谁出了事在谁的头上说话,哪方出了问题找那家管员算账,寺院方面如有纰漏差池,将把寺院夷为平地,连同方丈以下统统驱逐出寺。诸多事体办妥之后,足足花费了整整七天时光。
这一日,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皇太后携宫女太监共是七七四十九人乘凤辇出发。一路之上,沿途聚集了无数的市民百姓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磨肩擦蹱翘首一待无非是想得见太后尊容一面,奈何最终只看到几个宫女和太监抛头露面,太后是何面容是光是麻是俊是丑是胖是瘦等竟无一人得见。
进了寺门,太后被宫女太监们簇拥着由方丈主持亲自迎进大殿之内。太后先拜了菩萨,又在诸位神佛面前一一上了香火。太后对菩萨娘娘许了宏愿说:
“若是出征人马平安得归,哀家愿出万两黄金重修庙宇。”
太后许愿,谅无虚言。只是佟碧玉心中默念,方丈僧众等是无法听到的。否则有这么大的进项,别说重修,即便再盖三两个这样的寺庙也是绰绰有余的。
佛事已毕,方丈引领太后去静室品茗香茶并欣赏古董字画等。
太后看罢字画刚刚坐定,就有十数个小和尚走马灯一般,迅即摆满一桌素宴。无非是香茹、荠菜、木耳、柳花、燕窝、蕨菜、薇菜、山芋、大山芹、黄瓜香、蒲公英、叉叶芹、猴儿腿、驴夹板、猪耳朵、鸭爪儿等一共百十道菜肴。
太后折腾了半日,腹中也是有些饥饿,随即让太监宫女们侍候着拣了几口。这些菜蔬宫中并不缺少,只是换了地方,兜别人家的饭香。太后感觉味道不错,顿时凤颜大悦,对站立一旁的方丈说:
“大师不妨也坐下和哀家一道用餐。”
老和尚打个稽首说:“小僧何样人物,岂敢和太后同座?娘娘只管自用便了。”
佟碧玉忽然想起一事,放下筷箸,道:“请问法师,贵寺因何取名‘碧云寺’?”
老和尚又打一个稽首,娓娓言道:“娘娘有所不知,此处本是一座荒丘野岭,杂草丛生,树木错落,时有狼奔豕突、虎鸣豹啸。先祖师禅僧□□师某次化缘打此路过,此时已是傍晚,□□师猛抬头睹见一轮红日徐徐隐于此山之中,五光十色,甚是壮观。□□师感慨万端,刹时领悟到个中妙处,当即发誓要在此地建一座寺院,取名就叫碧云寺。‘碧’者,霞光也,‘云’者与陨谐音,意即隐去……”
佟碧玉不由暗忖:自己的名字中也有一个“碧”字,碧云碧陨,莫非也要在此隐去?想罢大惊,着人吩咐下去,立即备辇,速速摆驾回宫。
正在此时,突然间寺外人声喧哗,似有打斗之声传来。太后急派太监出去询问,不一时回来说:
“启秉太后,有几个乱民滋事,嚷嚷着说有事要面陈太后,已被兵丁们弹压了。”
太后不敢再做停留,以免夜长梦多。匆匆告别方丈,被众太监和宫女们搀扶着进到凤辇,然后又探出头来命太监清点完人数,随即大队人马,纷纷下山而去。
回到宫中,大监落轿,宫女掀开轿帘帮太后出辇,往内看时,却是一座空轿!
第二十章 王丞相设毒计陷害太后(1)
皇后的父亲,丞相王书贵,可谓是三朝□□了。先皇暴卒,英年早逝,生前皇储尚未来得及册立就撒手乘龙辇奔西了。王书贵几个老臣,诚惶诚恐,费尽心机,绞尽脑汁,筷子里挑旗杆,矮子里拔将军,猪八戒撒尿,最终淋到傻帽儿头上。
不怕皇上愚钝,就怕皇上英明。当初赵高为何立连马鹿都分不清的胡亥为帝?曹孟德为何不选个大些的娃娃挟挟?还有,还有像诸葛亮拥傻刘禅这个问题太复杂一两句话说不清就不说了。总之,王书贵之心,路人不知,只有他自己明白。随着事情的进展,王丞相渐渐发现,他在朝中为丞相,女儿在后宫做皇后,自然已是位极人臣人若枭龙了。然而到了这个份上也有不尽人意处,女儿嫁了个居然不会房事的傻瓜不说,后宫还有个专权跋扈的皇太后。朝中大臣也不是统统唯他命是从,太后的父亲和两个兄长也都身居要职,他时刻都有不安的感觉。王书贵冥思苦想,佟氏一门一日不除,他就一日不能高枕无忧,他要一人独揽天下。
他终于想出一个找人拔剌借狗撵鸡的绝妙好计:私通番邦,里勾外连,一举除了心病。王丞相想:若是番兵犯境,必是佟家父子出兵。到那时朝中空虚,他和他的几个心腹门生,借机找茬儿把佟碧玉赶下太后宝座,再让傻皇上发一道圣旨,褫夺了佟家兵权,赵构杀岳飞一般,岂不是一箭双雕乎?
奈何当日朝堂计议发兵征番时,佟振山耍了个大滑头,竟建议皇上派一个乳臭未甘的小太监做了他的替身。这不是以卵击石、驱羊赶虎吗?愚笨不堪的小皇上自然不会识破老贼的奸计,反而是助纣为虐、帮狗吃食,遂了老贼的愿。
当然也遂了丞相王书贵的愿。小太监带去了不少兵马,又跟去了如狼似虎的佟家二将,朝内空虚,正适合王丞相做手脚。次日早朝,王书贵出班奏曰:
“吾皇万岁,臣以为,有兵部尚书佟振山老将军者,年事已高,身体方面也是每况愈下,不如解甲归田。他们江南老家,山青水秀,鸭肥鱼鲜,空气也好,正适宜頣养天年。此事于公于私皆是有益,望我皇恩准。”
第二十章 王丞相设毒计陷害太后(2)
傻皇上一听说有人建议他姥爷回家休息,顿时喜上眉稍。他平时最讨厌这个老头,有事没事总爱扳着个脸,如果他不是母后的亲爹,早打发他回家看孙子去了。既是有人发话,他也毫不迟疑,当即立断说:
“恩准。刷一道圣旨,着佟老将军即刻回到故地老家,饷银不可少了,另外再给他多加五百石粮食,养老去吧!饿是饿不着了,撑死可不能说朕的坏话。”
佟振山一听说要让他离职还乡,几乎没气个半死。他明明知道这都是王书贵那个老贼设的奸计,可是大庭广众之下他又不便明言。出于无奈,老将军叹一口气,只好跪下磕头谢恩。
傻皇上就有这样的好处,必要的时候可以当枪使、当驴骑、当猪卖。
王书贵略施小计,先搬走了一个。下面就是那个不可一世的皇太后了。王丞相虽是老臣权臣,但要像当曹丞相当年那样大咧咧出进汉帝宫室暂且还万万到不了那种火候。一他不可能带人去后宫抓人,二他不敢也像罢免佟振山那样让傻皇上刷一道圣旨把他母后打入冷宫。正在他焦急万分走投无路的时候,机会到了。佟碧玉小妮子自投罗网找上门来,后宫里不好好待着,偏要去碧云寺拜佛进香!王书贵和他的几个死党一合计,很快就设计出了一个绝妙方案:亲兵卫队里安插进几个自己的人手。先在寺院门前挖个坑,上面布上暗道机关,算计好皇太后凤辇安放的位置,到时乘乱派人把轿子的踏板一撤,抬进宫的就没有太后了。
碧云寺方丈见朝里派人大张旗鼓、兴师动众地在寺院门口挖坑搞土建工程,甚是有些不解,便问这是为何?施工队的头儿说:“大师,不说您不知道,这是咱家皇上的旨意。过两天太后不是要来宝寺进香吗,看你们这儿坑坑洼洼七高八低的,皇上怕他母后老娘的轿子放不稳实,老太太登辇下轿不安全,就特地发了一道圣旨委派我们在此处为她老人家修一座落轿台的,你明白了吧?在此施工如有打扰还请□□师您多加担待啊。”
第二十一章 潘元帅班师回朝即遭擒(1)
□□师打个稽首,点头称赞道:“好一个孝义有德的明君,黎民百姓难得遇上这么一位圣皇呀!天下幸甚,天朝幸甚,我佛幸甚,阿弥托佛。”
这一道工序齐了,下一道工序如何处置,就是谁去给猫儿的脖子上挂铃铛?
说来凑巧也是太后自找,她发了一道懿值因久未出宫她的凤辇年久失修,需要拉到宫外找高手匠人做一番全面的检修。再说去碧云寺山高水低,道路不平,最好把车辇改成轿辇。宫内太监里头做木活的不是没有,奈何都是半路出家的半吊子货,大活还是得出宫。王书贵这边得到了这个信息,尤如大冷天钻进热被窝,刚想睡觉就碰到枕头上,真是想啥的来啥。
最后就是如何处理皇太后的遗体。王丞相说:
“不管怎样,只要弄死就行,不行就提头来见!”
“使不得使不得!”下面的人摇手说,“太后毕竟还是太,砍了头颅是要犯欺天之罪的,子孙后代都不得好死。”
王丞相沉吟了半晌,最后还是犹疑不决地说:“哪咋办,挖个坑埋了,取下她满头的金银首饰为证?”
下面人点点说:“如此最好。”
计议已定,大家分头行动。派出去的自然都是些经过认真遴选,百里挑一的干练人手,叮咛了又叮咛,嘱咐了又嘱咐,弄不好这可是灭九族的勾当,谁敢马虎得?谅也不会有任何疏漏和偏差的。
王书贵诸事已毕,坐在他家丞相府里的太师椅上,前后左右四个丫头捶背揑肩、搓腿揉足。他一手端着盖碗茶,一手捋捋半白的胡须,暗自揣摸下一步的组阁方案。至于登基之事,暂且不可草率,他默念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必须等番王那儿得了手方才可行。还要分一半江山给人家呢?王丞相有些悔意,当初就不该那样大方,到底是该分那蛮驴哪一块合适呢……
小太监带着他的二万人马昼行夜宿,一路狂奔,不日已见京城轮廓。潘又安下马,命手下将士离城二十里,就地安营下寨。佟家二将不解,问:
第二十一章 潘元帅班师回朝即遭擒(2)
“大帅到了家门口不回家,这是为何?”
小太监笑道:“朝中出了大事,佟老将军和皇太后生死不明,如我们仓促进城,糊里糊涂被人拿下,老将军和皇太后的冤情何人去辩?”
佟氏二将恍然大悟,点头赞道:“大帅英明,末将领教了。”
小太监叮嘱二将约束军马并将自己随身所带的重要物件一并交于二将,道:“二位将军辛苦,现在我要独回皇城,探听虚实。如果无事我即刻出城迎接大军入城,倘若是明日此时尚不得归,必是有事,尔等随即发兵围定四面城门,摇旗呐喊,擂鼓鸣金,声势越大越好,只是不要轻易攻城,以免造成他人口实。指名道姓要我出面方才罢休,否则我就没命了,请二位将军切记要领。”
佟家二将颌首抱拳道:“悉听尊命,决无有失。”
小太监骑高头大马,率数十卫兵甲士,昂扬入城。
朱雀门外,张灯结彩,上书“凯旋门”三个大字。十里长街,人山人海,欢迎的人群见是只有一位俊俏的年轻小将后面跟定三五十个随从,甚是不解,纷纷把头扭向后看,还以为大队人马尚拉后头。瞅了半天不见一个人影上来,遂一齐犯开了嘀咕:
“不说是打了胜仗吗?怎么就剩下这么几个人手?莫非是……”
“别看那个带兵的小将,骑在马上人五人六的,其实是个缺少零件的太监,四体不全的。一个没把的人也这么嚣张?”有人知道底细,在人群里做起了小广播。
“太监能领兵打仗?还是个毛孩子,这不是误国误民误军吗?是哪个混账王八蛋出的这馊主意?”人们纷纷开始叫骂起来。
“十万人才回来了五十个,这也叫胜仗,还凯旋而归呢?哄鬼去吧!”
小皇上乘龙辇銮架率文武百官亲自迎出午朝门外,小太监急忙下马匍匐于地,高呼:
“吾皇万岁,臣潘又安奉旨平寇,已将番虏拒于千里之外。现奏凯班师回京,特来参见我主。”
小皇上慌忙出辇下地,高兴得手舞足蹈说:“小太监,哥哥想死你了!”
第二十一章 潘元帅班师回朝即遭擒(3)
两人手挽着手,小皇上一只手俯在小太监的肩上,俩人勾腰搭背,后面众大臣们见皇上步行,也只好一齐下轿跟在身后,众人回到朝中。小太监俯身又拜,小皇上挥挥手说:
“罢了,罢了,哪里来那么多的礼数,皇弟请平身吧。自你走后,母后也丢了,后宫朕都赖得回去了。除了吃饭,再没事干,豆豆吃多了胃疼,早就懒得再吃了。你来了就好,今晚就咱哥俩一块儿睡。来呀,传朕旨意,宏广殿摆庆功宴……”
“且慢!”武将中走出新任兵部尚书文世昌,先跪下磕头,然后起身启奏道,“吾皇万岁,陛下,如今战事已平,潘将军回朝理应先交出兵权。”
小皇上说:“准奏。”然后又扭头对小太监说,“皇弟呀,你的兵权呢?先交给我吧!”
小太监出班又说:“兵马距城二十里安营扎寨,兵符帅印尚在佟氏二将军处。”
“一派胡言!”说话的是老臣王书贵,王丞相也不下跪磕头,皇上那儿看都不看一眼。大咧咧地直接走到小太监面前,指着他的鼻子骂道,“兵马既已胜利班师,将士急于回家看望父母弟兄妻儿老小,你却擅自让他们安营荒野。几万年轻人汇聚一起,你敢保证他们不闹事?倘若引发兵变,你吃罪得起吗?还有,你分明是蔑视朝纲,不把皇上放在眼里的。吾皇亲授你的兵符帅印是何样物品?须臾不可离身的,你却将如此重要的东西放于他人手中,如果二人心怀叵测,揣不臣之心,举兵叛乱,将是什么后果?依你之罪,杀你十次都难逃其咎。你还有脸到皇上这儿讨吃庆功宴?另外,据报有人说你不通过朝庭议决就私定了戎边之人。你想过没有,边关大将,乃是经过朝议,皇上亲定,你一个去了势的小太监,竟敢私自做主,任用一介不入流的武夫当此重任。你这不是拿皇上对你的信任做儿戏,拿江山社稷开玩笑吗?”
小太监此时不是惧怕,而是不禁不对师父孟浪孟伯雄临行前的嘱托暗暗佩服称道,如果仓促带兵进城,被人家褫夺去兵权,瞬间人头落地,此时的脑袋瓜儿在哪儿说话都无从知晓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