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霁月、山宝
天地自然平和无声,却有最广阔的胸怀,纵使人间阴谋纷争千千万,也不能影响她丝毫。
陆启明平静地看着这一切,却不觉自身渺小,只感到自身渐渐与天地相融,天地广大,而他亦然。他心中空明澄静,什么也不去想,但又仿佛领会了很多。
他心中莫名地感动,又莫名地遗憾,万千情绪涌上心头。他并不抑制,只耐心地感受着,体会着,等它们一一出现再一一散去,最后只余平静。
……
不像陆启明,宋平安心中则充斥着震撼和敬畏,心慌的厉害。她悄悄地看向陆启明,看到了他嘴角比平日更平静的微笑,那一刻,她心底莫名就安稳下来了。
许是风声太大,给了宋平安胆气,她忽的大声对着正前方的空气喊道:“陆公子——你以后不要再叫我‘宋姑娘’啦——”这话若在平时,真是打死她也说不出口呀。
陆启明笑起来,也凑到她耳边大喊:“那你也不要叫我什么‘陆公子’啦——”
宋平安绷着笑意,依旧不去看陆启明,眼睛直直地看着前方,也不知在对谁说话。她用力大喊:“风景好美啊——”
陆启明笑:“是啊——是啊——”
大约是这样喊话很有些费力,宋平安的脸庞红得厉害,她喘了口气,一字一顿地接着喊:“金雕要带咱们去哪里呀——”
陆启明也学着她,装作十分费力地样子大喊道:“我也不知道啊——”
两个人对视一眼,再忍不住一起大笑起来。
……
灵智不高的妖兽,受惊时,多会下意识跑向自己熟悉的地方。
当发现金雕开始盘旋下降时,陆启明二人都有十二分的警惕,生怕自己好不容易平安落地,迎面就飞出几只“大金雕”、“老金雕”来。
所以当陆启明看到这个静谧又安全的小山谷时,心里对金雕真是感激极了——他已经用精神力检查过,这次是真的安生了!
两个人几乎是连滚带爬地从金雕背上跳下来,在第一时间歪歪扭扭地躺在柔软的青草地上不再动弹,连笑话对方的力气都没了——这一天实在太长太累了!
陆启明眯着眼睛昏昏欲睡,他从出生以来都从没有这么透支过,一时间觉得此刻躺在草地上不动就是最幸福的事了——虽然他脑中想出了一件又一件应该立刻去做的事——驱散红娘子的掌力、炼制伤药,而且此刻修炼是效果最好的时候,还有这个小山谷里有……
“好好闻的香气!”宋平安闭着眼睛轻轻扇动着鼻翼,感觉到四周缭绕着一股清新怡人的气息,光是闻着,就觉得身上疲惫减了几分。
陆启明已经快睡着了,听见宋平安的声音,他稍回了点神,有气无力地回答道:“霁月灵草。”
哦,霁月灵草啊……什么?霁月灵草?!
宋平安眼睛忽然就睁圆了,整个人瞬间从地上弹坐起来。她知道,霁月灵草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药草,仅是一株的价值,都数倍于她一年辛苦所得!而霁月灵草更有着与其价格相符的效用,既能静心炼心,又能强化**,实是修行至宝。
而带他们来的金雕之所以体形远超同类,定然是啄食了不少霁月灵草的缘故。
宋平安立刻就不累了,身形敏捷地站起来。她四处一望,瞬间惊得倒抽一口气——霁月灵草!好多霁月灵草!全都是霁月灵草!
此刻正是入夜前夕,日光昏暗;放眼望去,整个谷底的山坡上开满了星星点点的青色小花,微微露出莹玉般的光华——正是霁月灵草!
陆启明听着宋平安急促的呼吸,担心她不管不顾跑过去,忙打起精神道:“你先别去,这里有古怪——天然生长的霁月灵草是不可能这么多一起出现的。”
“难道是幻境?!”宋平安心中顿时失望到了极点。
“不不不,这确实是霁月灵草。”陆启明终于下决心从草地上站了起来,解释道:“我是怀疑,这些是有人用特殊方法自己种的。”
“怎么可能!”宋平安惊呼。在她的认知中,天地灵药绝无可能由人力培养。
“是与不是,看看就知道了。”陆启明一笑,当先向那片山坡走去。
除了“长满霁月灵草”这一点外,这个山坡与普通的山坡没什么两样,毫无危险,也看不出丝毫人为栽种的痕迹。
难道这真的是天然的?陆启明大皱眉头。如果真是这样,他只能感叹自己见识太少了。
突然,陆启明的步子顿住了——他分明感觉到周围五行之气的流动变了!难道是阵法?
不对……这好像是!
一时间,纵然是陆启明,也不禁心中狂喜。他快步走上前,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幽蓝的寒潭,以陆启明的目力,可以清楚看出,潭底有一点小小的光亮;若是换了旁人,恐怕根本看不出异常,只以为是水面的无数波光之一了。
莫非今儿晚上是时来运转了吗?陆启明震惊的看着那点光,喃喃道:“竟然是山宝……”
“山宝?那是什么?”宋平安奇道,她连这名字都从未听说过。不过看陆启明的神情,定是好东西无疑。
陆启明回了回神,解释道:“像霁月灵草这样的,也就吸收方圆数百米的天地灵气。而山宝却要耗去一整座山的精粹,在机缘巧合下汇聚五行,再历经无数岁月才有可能凝聚。而且一座山只能凝聚一颗山宝,此后灵性就不再有了。”
陆启明心中暗叹世事果真祸福相依。他只曾见过山宝一次,还是大盛王朝倾举国之力搜罗来,供奉给他家老祖宗的。
陆启明有史以来第一次感到自己炼药的本事十分不够,山宝太过珍贵,让他竟生出几分惶恐来。
这世上竟还有这种灵物!宋平安觉得自己像在听民间的神怪故事,她问:“那它有什么用呢?”
太多了!陆启明看了她一眼,只说了一条便让她呆在原地说不出话来:“其一便是改变根骨,提升资质!”
……
寒潭边,两个人心绪乱飞,一时都处于神游状态。
“不对!”陆启明忽然皱眉。
“又怎么啦?”宋平安恍恍惚惚地问道。
“霁月灵草怎么可能生在山宝旁边?”陆启明忽然意识到这一点——山宝既然要吸收整座山的精华,那霁月灵草是万万不可能长成的,更别提还有这么多了!“这地方绝对是人为布置的!”
陆启明陷入沉思——为什么偏偏要把霁月灵草和山宝放在一起?这真的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啊。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霁月……山宝……”陆启明在心中反复默念着这两个名字,细细看着四周看似浑然天成的布置,若有所思。
第二十二章 别有洞天
陆启明环顾四周,最后把目光停驻在不远处的一座石山上。石壁裸露在外,上面只有寥寥几丛青草生长。石山与寒潭相距不远,共同被无数霁月灵草环绕着。
他心中已经有些猜测,微微一笑,却转头问:“平安,你知道为什么中洲这么多修炼之地,偏偏大家都喜欢来暮途呢?”
宋平安下意识摇了摇头——其实她根本没听清陆启明问了什么,兀自面红耳赤地琢磨着他唤自己“平安”的事情。她十分不好意思地想着,陆启明好像年龄比自己小啊,但是她和陆启明相处时总会不小心忘记这件事……
陆启明可不知道她在想别的事,他接着道:“相传古时候,有一个绝世强者在寿命将尽的时候,震惊于日落时分的暮途景色,便选择在这里过完自己最后的时光,并将一生修行的经验和宝物留在这里,等待有缘人。”
宋平安静静听着,觉得这故事好像有几分熟悉。
“后来,真的有一个身具大气运的人发现了他的洞府,得到了他的传承。”陆启明顿了顿,接着道:“这个幸运的人,名字是盛其山。”
宋平安“啊”的一声惊呼——盛其山,可是他们大盛王朝的开国皇帝啊!
陆启明笑笑,继续说:“而盛其山感念年少时候的奇遇,在临终之前,也在暮途建了一座洞府,将自己的修行感悟和一部分珍藏封存进去。”
宋平安听着,心中有些感动。
“再后来,越来越多的强者都来暮途这里修建洞府,留下传承,于是又出现了更多的奇遇和风云人物。”陆启明微笑,道:“所以暮途的人们都怀着一颗浪漫的探险之心啊。”
宋平安恍然,她终于知道为什么她问别人暮途有什么好的时候,他们总是贼笑着不回答——他们都在期盼着自己会是下一个得到奇遇的天命之人,又不好意思给别人说罢了。她想着暮途山的故事,心中神往。半晌,她忽然意识到什么,惊喜道:“你的意思是说……”
陆启明神秘一笑,压低声音道:“到了晚上你就知道了!”
宋平安气结,白了他一眼,走到一旁修炼去了。
……
离夜深还有段时间。陆启明忽然想起了之前锦衣老者给自己的那册书——他从那时到现在,竟一直没有机会看里面都写了些什么。
心念一动,藏在青玉坠里的书便出现在陆启明的手中。他带着几分好奇翻开了第一页。
然而就在下一刻,他脸上的神情凝固了——第一页的第一句话便是——“山宝之三用”!
陆启明心中涌出一种诡异感,他连忙继续往下看。
“一、天成宝丹。洗经伐髓,提升修为,任何品阶可用。”
这效用写的简短,但哪一个武修不知道“洗经伐髓”的含义——这可意味着改变一个人的修炼资质啊。再者,经过多年的修行,就算是功法再好,身体中也难免会积存很多杂质、暗伤,这都会大大损耗修炼的潜力。而经过“洗经伐髓”后,人体便能再次恢复如婴儿一般的灵透纯净之体!
“洗经伐髓”太具玄奇色彩,大多数人心中,这只是一个传说罢了。只有中洲最顶端的势力才知道,“洗经伐髓”之事是真实可能的,可惜材料和方法都太过难得,可遇不可求。
陆启明虽然无须忧心自己的修炼资质,但同样需要这天成宝丹。他这些年服用的灵药太多,有道是“是药三分毒”,是以“洗经伐髓”依然对他有极大好处。
陆启明继续往下看,微微皱眉——这天成宝丹,除了要用到山宝外,另有一味主药——天殊血珊,虽不如山宝那么罕见,但也比霁月灵草珍贵的多,他一时真不知从哪里找……
等等!陆启明忽然想起了那个神秘黑影给自己的一堆药材,他立刻将精神力探入青玉坠的空间中翻找,果然——一株天殊血珊正安静地躺在里面!
陆启明默然,他再次响起了那个神秘黑影的叮嘱——这些药材务必时刻随身携带。
那黑影究竟是何方神圣?这般想来,他不但预见了陆启明会得到山宝、预见了陆启明缺少的药材,甚至还预见了陆启明第一次翻看这书是在什么时刻!陆启明不禁感到毛骨悚然,一时间连得到宝物的惊喜都淡了。
他按耐住心惊,继续往下看,只见“山宝第一用”后面有一句话——“天成宝丹服用一颗足以,余下山宝切切小心保管,留待后用!”
再看后面的“两用”,陆启明沉思,想着黑影可怕的预言能力,心中微沉。
……
时间流逝,入夜渐深。幽蓝天幕有繁星遍洒、明月高悬。
皎洁月光倾倒在光秃秃的石山上,山壁忽然就起了奇异的变化。只见——白日里普通的石壁,此刻竟有了几分透明,陆启明二人站着外面,分明看到石山里面别有洞天——石桌、石椅、石床……这竟是间房子!
陆启明面露微笑,他之前猜的果然是对的。满谷的霁月灵草和珍贵无比的山宝,竟然只是道谜题——“霁月下,山中宝”!陆启明暗暗感慨,这么大手笔,看来那洞府高人自信,他的传承,远比山宝更加珍贵!
第二十二章 别有洞天
陆启明环顾四周,最后把目光停驻在不远处的一座石山上。石壁裸露在外,上面只有寥寥几丛青草生长。石山与寒潭相距不远,共同被无数霁月灵草环绕着。
他心中已经有些猜测,微微一笑,却转头问:“平安,你知道为什么中洲这么多修炼之地,偏偏大家都喜欢来暮途呢?”
宋平安下意识摇了摇头——其实她根本没听清陆启明问了什么,兀自面红耳赤地琢磨着他唤自己“平安”的事情。她十分不好意思地想着,陆启明好像年龄比自己小啊,但是她和陆启明相处时总会不小心忘记这件事……
陆启明可不知道她在想别的事,他接着道:“相传古时候,有一个绝世强者在寿命将尽的时候,震惊于日落时分的暮途景色,便选择在这里过完自己最后的时光,并将一生修行的经验和宝物留在这里,等待有缘人。”
宋平安静静听着,觉得这故事好像有几分熟悉。
“后来,真的有一个身具大气运的人发现了他的洞府,得到了他的传承。”陆启明顿了顿,接着道:“这个幸运的人,名字是盛其山。”
宋平安“啊”的一声惊呼——盛其山,可是他们大盛王朝的开国皇帝啊!
陆启明笑笑,继续说:“而盛其山感念年少时候的奇遇,在临终之前,也在暮途建了一座洞府,将自己的修行感悟和一部分珍藏封存进去。”
宋平安听着,心中有些感动。
“再后来,越来越多的强者都来暮途这里修建洞府,留下传承,于是又出现了更多的奇遇和风云人物。”陆启明微笑,道:“所以暮途的人们都怀着一颗浪漫的探险之心啊。”
宋平安恍然,她终于知道为什么她问别人暮途有什么好的时候,他们总是贼笑着不回答——他们都在期盼着自己会是下一个得到奇遇的天命之人,又不好意思给别人说罢了。她想着暮途山的故事,心中神往。半晌,她忽然意识到什么,惊喜道:“你的意思是说……”
陆启明神秘一笑,压低声音道:“到了晚上你就知道了!”
宋平安气结,白了他一眼,走到一旁修炼去了。
……
离夜深还有段时间。陆启明忽然想起了之前锦衣老者给自己的那册书——他从那时到现在,竟一直没有机会看里面都写了些什么。
心念一动,藏在青玉坠里的书便出现在陆启明的手中。他带着几分好奇翻开了第一页。
然而就在下一刻,他脸上的神情凝固了——第一页的第一句话便是——“山宝之三用”!
陆启明心中涌出一种诡异感,他连忙继续往下看。
“一、天成宝丹。洗经伐髓,提升修为,任何品阶可用。”
这效用写的简短,但哪一个武修不知道“洗经伐髓”的含义——这可意味着改变一个人的修炼资质啊。再者,经过多年的修行,就算是功法再好,身体中也难免会积存很多杂质、暗伤,这都会大大损耗修炼的潜力。而经过“洗经伐髓”后,人体便能再次恢复如婴儿一般的灵透纯净之体!
“洗经伐髓”太具玄奇色彩,大多数人心中,这只是一个传说罢了。只有中洲最顶端的势力才知道,“洗经伐髓”之事是真实可能的,可惜材料和方法都太过难得,可遇不可求。
陆启明虽然无须忧心自己的修炼资质,但同样需要这天成宝丹。他这些年服用的灵药太多,有道是“是药三分毒”,是以“洗经伐髓”依然对他有极大好处。
陆启明继续往下看,微微皱眉——这天成宝丹,除了要用到山宝外,另有一味主药——天殊血珊,虽不如山宝那么罕见,但也比霁月灵草珍贵的多,他一时真不知从哪里找……
等等!陆启明忽然想起了那个神秘黑影给自己的一堆药材,他立刻将精神力探入青玉坠的空间中翻找,果然——一株天殊血珊正安静地躺在里面!
陆启明默然,他再次响起了那个神秘黑影的叮嘱——这些药材务必时刻随身携带。
那黑影究竟是何方神圣?这般想来,他不但预见了陆启明会得到山宝、预见了陆启明缺少的药材,甚至还预见了陆启明第一次翻看这书是在什么时刻!陆启明不禁感到毛骨悚然,一时间连得到宝物的惊喜都淡了。
他按耐住心惊,继续往下看,只见“山宝第一用”后面有一句话——“天成宝丹服用一颗足以,余下山宝切切小心保管,留待后用!”
再看后面的“两用”,陆启明沉思,想着黑影可怕的预言能力,心中微沉。
……
时间流逝,入夜渐深。幽蓝天幕有繁星遍洒、明月高悬。
皎洁月光倾倒在光秃秃的石山上,山壁忽然就起了奇异的变化。只见——白日里普通的石壁,此刻竟有了几分透明,陆启明二人站着外面,分明看到石山里面别有洞天——石桌、石椅、石床……这竟是间房子!
陆启明面露微笑,他之前猜的果然是对的。满谷的霁月灵草和珍贵无比的山宝,竟然只是道谜题——“霁月下,山中宝”!陆启明暗暗感慨,这么大手笔,看来那洞府高人自信,他的传承,远比山宝更加珍贵!
第二十三章 隐宗韩秉坤
陆启明抬手轻轻扣了扣半透明的石壁,发出叮叮咚咚的清脆响声,与普通山石截然不同。
宋平安小心地摩挲着石壁,惊叹道:“怎么会有这样的石头?是玉石吗?”
“不是,这原本确实是座普通的石山。”陆启明来回走动观察。他运起内力,在石壁上一按,发现根本无法撼动丝毫——石山整个浑然一体,坚不可摧。他出声判断道:“这是被府主用炼器的手法炼制成这样的。”
“可是石山这么大……”宋平安喃喃道。她自然知道何谓“炼器”。炼器与炼药差不多,都是用特殊手法将各种天材地宝融为一体,只不过炼药用药鼎,而炼器用炼炉罢了。炼石山?她不敢置信的摇了摇头,道:“那得要多大的炼炉才装得下啊……”
陆启明哑然失笑,道:“这说明这府主至少是大周天境界的强者。”他见宋平安仍一脸茫然,便耐心解释道:“大周天之下的修者,尚处于开发自身的阶段。而从大周天开始,修者便逐步与外界沟通,体内的力量与天地灵气开始构建起一个更大的周天循环。”
他顿了顿,又笑道:“大周天的修者,就可以浮空了呢!”
宋平安立刻想起了两个人刚刚乘雕在高空翱翔的画面,神往不已。她忽然想起陆启明的修为,感慨道:“你现在不已经是小周天了,就差一点了呀!”
小周天啊……宋平安默念着这三个字,心中都有些颤动;她最大的梦想,也不过是盼望自己有生之年能达到这个境界而已。
她不禁想起了中洲有关陆启明的传言——大族陆氏世代天才辈出,而陆启明的天赋依然前无古人。宋平安听说,陆启明自出生起就是经脉贯通之体——这就意味着,他出生即武者!而现在,他更是快要到大周天了……
“哪儿有那么容易……”陆启明叹息。之前与那些人激斗,他不得不长时间维持极限内力强度;他已经感觉到,五行固元丹的药性已有明显的损耗,可见那丹药虽极合适他,却治标不治本。如果他身体的问题不能得到根治,那么他很可能一辈子也无法晋入大周天。
只不过,这些却是不必与旁人细说的了。
……
石山自然比炼炉大多了,但是作为一座“山”来看,它还是挺小的。二人的脚力又都不弱,是以在说话间,二人已环绕石山一周。
没有入口。
陆启明皱眉,提气两三个纵跃,便到了石山的顶部。他快速检查了一圈,又轻轻落回了宋平安身边,摇了摇头。
难道就眼看宝山在前却不得入?
陆启明在心底否认了这个想法——一切证据都表明,府主极其看重自己的传承。这样的话,又怎么可能不设入口呢?他四处观察着,最后将目光停驻在那片小小的寒潭上。
这寒潭倒也奇特,陆启明用精神力竟然探查不清,冰寒之气也封存在水底,几无外泄。
陆启明走过去,鞠了一捧潭水在手,亲身感受着温度。他沉吟片刻,回头对宋平安道:“入口多半在水下。”
宋平安学着他的样子用手搅水,可她将手放进潭水中只片刻,便忽然把手飞快抽出来,抽气道:“这水好冷!”她这一下还没事,但时间一长,身体就会受不住这等冰寒,更别说是潜水下去找入口了。
此时陆启明心中已明白了这府主的想法——这寒潭的温度只有武师之上才能承受,这便是获得他传承的门槛!
宋平安虽然实力不够,但有陆启明在,自然没有问题。陆启明把手伸向她,笑:“走,咱们下去瞧瞧!”
宋平安将掌心与他相对,感到一股温暖柔和的内力传递过来,浑身立刻变得暖洋洋的。她对陆启明回以微笑,毫不迟疑地随他跃入了潭里。
……
身处于幽深的潭水中,潭底的那颗山宝立刻显得格外美丽。山宝白白的一小团,发出柔和的光晕,安静如一颗珍珠。水中的游鱼日夜沐浴山宝的灵性,只只活泼灵动,飞快的环绕在二人手边,而待他们真的伸手去捉时,又灵活地游远了。
宋平安一时忘了身在水下,不禁轻声惊叹,却只见到自己像鱼儿一样吐了一连串的泡泡。
她余光瞥见陆启明嘴边也冒出一长串气泡,暗暗撅嘴想着,这个可恶的家伙——一定又在笑话她了!
潭底除了山宝之外,另有一处光亮。二人携手游过去,果然是一处洞口!
近了看,称它为“洞口”似乎不太恰当。只见山体侧面有一个方方正正的入口,一阶阶齐整的石梯向上方延伸。二人站在石梯上,看到走道两侧零星镶嵌了各种发光的石头用来照明。
陆启明走近细看,发现这些竟都是品质极好的灵石,大多可以直接用来修炼吸收。要知道,作为能够辅助修炼的珍贵宝石,即使是一颗杂质驳杂的普通灵石,也价值千金;这洞府中的灵石,质量又远比那些普通灵石好上千百倍————别的不说,仅论这些灵石,便是极大的收获了。
可没想到,陆启明却忽然叹了口气,道:“看来,这府主建造这个传承洞府也是无奈之举。”
宋平安平生第一次遇上“奇遇”这种事,只觉得这儿的一切都玄奇精妙。听了这话,她好生奇怪,问道:“你怎么看出来的?”
“你看这洞府建造的痕迹,到现在绝对不超过五十年,所以府主当年发现山宝时,山宝已经与咱们现在看到的差别不大。”陆启明轻声叹道:“山宝的珍贵谁都不能拒绝,这只能说明,府主当年身处绝境,而且连山宝都不能改变。”
“而且从这洞府的建造风格来看,府主绝不是一个喜欢繁饰和铺张的人。”陆启明接着一指石壁中镶嵌的灵石,道:“那么他用灵石照明绝不是是在展示财力,而是别无选择下的无奈之举。”
宋平安默然,脸上的神情有些黯然。
陆启明以为她是失望,便道:“不过有一个好消息,这位府主与你一样,也是主修土系功法的!”山壁中的灵石,绝大多数都是土元力灵石。
而宋平安脸上却不见喜色,她摇了摇头,轻声道:“我只是想起来,这个府主那么强大,生前一定也是位风云人物吧。修行到他的境界是多么不易,肯定付出了很多很多,可是却还是在这里默默死去……我心里有点难过。”
陆启明心中震动,他转头看着少女带着一丝感伤的柔和侧脸,心里有些柔软。他对她笑笑,紧了紧握着她的那只手。
宋平安这才意识到二人上岸之后竟然一直没有松手!她脸颊立刻飞起一团红云,握也不是,放也不是,只有任陆启明牵着。
……
二人踏入第一层,迎面便看到了龙飞凤舞的几行大字——
“我,隐宗韩秉坤,纵横天下,笑傲人杰。偌大神域,谁不识我名?
“可笑世人庸碌千百年,又怎抵我三十年快意潇洒之一分?生死于我心不过烟云耳。
“唯憾我之传承恐难流传。
“我之功法武诀皆为自创,却精妙绝顶,实乃我此生最大宝物。后人若得之,切切用心修行,勿堕我名!”
第二十三章 隐宗韩秉坤
陆启明抬手轻轻扣了扣半透明的石壁,发出叮叮咚咚的清脆响声,与普通山石截然不同。
宋平安小心地摩挲着石壁,惊叹道:“怎么会有这样的石头?是玉石吗?”
“不是,这原本确实是座普通的石山。”陆启明来回走动观察。他运起内力,在石壁上一按,发现根本无法撼动丝毫——石山整个浑然一体,坚不可摧。他出声判断道:“这是被府主用炼器的手法炼制成这样的。”
“可是石山这么大……”宋平安喃喃道。她自然知道何谓“炼器”。炼器与炼药差不多,都是用特殊手法将各种天材地宝融为一体,只不过炼药用药鼎,而炼器用炼炉罢了。炼石山?她不敢置信的摇了摇头,道:“那得要多大的炼炉才装得下啊……”
陆启明哑然失笑,道:“这说明这府主至少是大周天境界的强者。”他见宋平安仍一脸茫然,便耐心解释道:“大周天之下的修者,尚处于开发自身的阶段。而从大周天开始,修者便逐步与外界沟通,体内的力量与天地灵气开始构建起一个更大的周天循环。”
他顿了顿,又笑道:“大周天的修者,就可以浮空了呢!”
宋平安立刻想起了两个人刚刚乘雕在高空翱翔的画面,神往不已。她忽然想起陆启明的修为,感慨道:“你现在不已经是小周天了,就差一点了呀!”
小周天啊……宋平安默念着这三个字,心中都有些颤动;她最大的梦想,也不过是盼望自己有生之年能达到这个境界而已。
她不禁想起了中洲有关陆启明的传言——大族陆氏世代天才辈出,而陆启明的天赋依然前无古人。宋平安听说,陆启明自出生起就是经脉贯通之体——这就意味着,他出生即武者!而现在,他更是快要到大周天了……
“哪儿有那么容易……”陆启明叹息。之前与那些人激斗,他不得不长时间维持极限内力强度;他已经感觉到,五行固元丹的药性已有明显的损耗,可见那丹药虽极合适他,却治标不治本。如果他身体的问题不能得到根治,那么他很可能一辈子也无法晋入大周天。
只不过,这些却是不必与旁人细说的了。
……
石山自然比炼炉大多了,但是作为一座“山”来看,它还是挺小的。二人的脚力又都不弱,是以在说话间,二人已环绕石山一周。
没有入口。
陆启明皱眉,提气两三个纵跃,便到了石山的顶部。他快速检查了一圈,又轻轻落回了宋平安身边,摇了摇头。
难道就眼看宝山在前却不得入?
陆启明在心底否认了这个想法——一切证据都表明,府主极其看重自己的传承。这样的话,又怎么可能不设入口呢?他四处观察着,最后将目光停驻在那片小小的寒潭上。
这寒潭倒也奇特,陆启明用精神力竟然探查不清,冰寒之气也封存在水底,几无外泄。
陆启明走过去,鞠了一捧潭水在手,亲身感受着温度。他沉吟片刻,回头对宋平安道:“入口多半在水下。”
宋平安学着他的样子用手搅水,可她将手放进潭水中只片刻,便忽然把手飞快抽出来,抽气道:“这水好冷!”她这一下还没事,但时间一长,身体就会受不住这等冰寒,更别说是潜水下去找入口了。
此时陆启明心中已明白了这府主的想法——这寒潭的温度只有武师之上才能承受,这便是获得他传承的门槛!
宋平安虽然实力不够,但有陆启明在,自然没有问题。陆启明把手伸向她,笑:“走,咱们下去瞧瞧!”
宋平安将掌心与他相对,感到一股温暖柔和的内力传递过来,浑身立刻变得暖洋洋的。她对陆启明回以微笑,毫不迟疑地随他跃入了潭里。
……
身处于幽深的潭水中,潭底的那颗山宝立刻显得格外美丽。山宝白白的一小团,发出柔和的光晕,安静如一颗珍珠。水中的游鱼日夜沐浴山宝的灵性,只只活泼灵动,飞快的环绕在二人手边,而待他们真的伸手去捉时,又灵活地游远了。
宋平安一时忘了身在水下,不禁轻声惊叹,却只见到自己像鱼儿一样吐了一连串的泡泡。
她余光瞥见陆启明嘴边也冒出一长串气泡,暗暗撅嘴想着,这个可恶的家伙——一定又在笑话她了!
潭底除了山宝之外,另有一处光亮。二人携手游过去,果然是一处洞口!
近了看,称它为“洞口”似乎不太恰当。只见山体侧面有一个方方正正的入口,一阶阶齐整的石梯向上方延伸。二人站在石梯上,看到走道两侧零星镶嵌了各种发光的石头用来照明。
陆启明走近细看,发现这些竟都是品质极好的灵石,大多可以直接用来修炼吸收。要知道,作为能够辅助修炼的珍贵宝石,即使是一颗杂质驳杂的普通灵石,也价值千金;这洞府中的灵石,质量又远比那些普通灵石好上千百倍————别的不说,仅论这些灵石,便是极大的收获了。
可没想到,陆启明却忽然叹了口气,道:“看来,这府主建造这个传承洞府也是无奈之举。”
宋平安平生第一次遇上“奇遇”这种事,只觉得这儿的一切都玄奇精妙。听了这话,她好生奇怪,问道:“你怎么看出来的?”
“你看这洞府建造的痕迹,到现在绝对不超过五十年,所以府主当年发现山宝时,山宝已经与咱们现在看到的差别不大。”陆启明轻声叹道:“山宝的珍贵谁都不能拒绝,这只能说明,府主当年身处绝境,而且连山宝都不能改变。”
“而且从这洞府的建造风格来看,府主绝不是一个喜欢繁饰和铺张的人。”陆启明接着一指石壁中镶嵌的灵石,道:“那么他用灵石照明绝不是是在展示财力,而是别无选择下的无奈之举。”
宋平安默然,脸上的神情有些黯然。
陆启明以为她是失望,便道:“不过有一个好消息,这位府主与你一样,也是主修土系功法的!”山壁中的灵石,绝大多数都是土元力灵石。
而宋平安脸上却不见喜色,她摇了摇头,轻声道:“我只是想起来,这个府主那么强大,生前一定也是位风云人物吧。修行到他的境界是多么不易,肯定付出了很多很多,可是却还是在这里默默死去……我心里有点难过。”
陆启明心中震动,他转头看着少女带着一丝感伤的柔和侧脸,心里有些柔软。他对她笑笑,紧了紧握着她的那只手。
宋平安这才意识到二人上岸之后竟然一直没有松手!她脸颊立刻飞起一团红云,握也不是,放也不是,只有任陆启明牵着。
……
二人踏入第一层,迎面便看到了龙飞凤舞的几行大字——
“我,隐宗韩秉坤,纵横天下,笑傲人杰。偌大神域,谁不识我名?
“可笑世人庸碌千百年,又怎抵我三十年快意潇洒之一分?生死于我心不过烟云耳。
“唯憾我之传承恐难流传。
“我之功法武诀皆为自创,却精妙绝顶,实乃我此生最大宝物。后人若得之,切切用心修行,勿堕我名!”
第二十四章 乱刻
几行字大开大阖,字里行间剑意纵横,那剑气仿佛要化为实质,刺痛人眼。
二人站在空旷寂静的大厅,默然仰望,恍然间如同真的看到了一代天才剑客洒脱恣意的一生。
对于这等人物,妄加评点才是不敬。
静立良久,陆启明轻声道:“走吧。”
宋平安回过神,点了点头。两个人放轻脚步向第二层走去。
第二层正是之前他们在山外面隐约看到的那层。其中器物皆就地取材,由山石打造,砌造整齐,无其他装饰——只有四周墙壁上刻满了字。
陆启明一眼看过去,就不由摇头轻笑起来。宋平安不解,好奇的望过去。而看了第一行字后,她也不禁一怔,哭笑不得。
只见墙上第一行赫然刻着那传承功法的名字——《秉坤大-法》!
陆启明微笑地想着——这府主倒也是趣人,竟直接以自己的名字给功法命了名。他顿了顿,作担忧状道:“那他的武诀总不会叫《秉坤武诀》吧?”
宋平安噗嗤一笑,点头赞同:“太有可能了!”
陆启明大略扫了几眼,笑道:“其实说起来,这功法以‘秉坤’二字命名倒也算恰当,本来就是土系功法……”
宋平安心中振奋,正容认真看下去。
……
越是细看,陆启明越是震惊。
世人对于五行元力的研究自上古时期便没有间断过,各种千奇百怪的功法层出不穷。但是对于五种属性的功能偏向,却早有定论。比如,五行之“木”相对温和、蕴含生机之力,所以木属性的功法多有愈伤、温养身体等功效,陆启明的《长生诀》固然品质极高,但也在这个范围内。
然而,这《秉坤大-法》却分明跳出了规则之外——
五行之“土”,长养、化育、稳重,是以土属性的功法大多擅守不擅攻。而府主韩秉坤却不这么认为。
他相信,五行之“土”才是最适合进攻的。火生土、土生金,以“土”为联系的“火”、“金”二属性都是攻击力极强的属性,再加上“土”的厚重、持久——这三者的组合实在是最完美的。
但是大多数人、包括韩秉坤自己,都并非天生同时拥有这三系体质。但他并没有放弃这个想法,他做了更加异想天开的尝试。
韩秉坤认为,既然人体都是由五行构成的,那么总有办法激发自己没有的五行体质!
韩秉坤不但这样想了,也真正地做到了。修行他这门功法,只要拥有土系体质,就能通过修炼渐渐拥有“火”、“金”两系体质!这样,修行者便有了三系相生的全新天赋!
这完全是动摇现有体系的壮举!
陆启明默然半晌,叹道:“以前的我也不过是坐井观天,今日才知道何谓真正的天才。”他默然,之前他竟然因区区小周天就有些骄傲,此时想来,实在惭愧。
宋平安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若不是得到陆启明的肯定,她甚至担心这不过是一个玩笑。她喃喃道:“难道我们现在的功法都是错的吗?”
“也不能这样说。”陆启明摇头,道:“现在的体系确实适合绝大多数人。”他顿了顿,转而笑道:“至于这位府主啊——若他是天生木系体质,他也一定认为‘木’才是最适合进攻的属性,然后咱们今天便能见到一套《秉木大-法》了。”
宋平安听了,也不禁扑哧一笑,又叹道:“对啊,这府主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哪里是是普通人能比的。”
她渐渐看到了最后,忽然目光停在了某处——上面正写着:“此功法与凡物不相容,修炼前必散功!”
然而宋平安只稍稍犹豫,便坚定了修炼的想法,轻声道:“我能有这么大福缘,散功重修又算什么。反正我本来就没有把握考上中洲武院,改修这个功法,还有可能拼一拼。”
陆启明一笑,道:“不用着急,你看看那里是什么?”
宋平安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石桌上,几个瓷瓶正毫不遮掩地摆着。
“就算散了功,没有的也只是内力,但境界还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外物强行提升修为并不会损害根基。”陆启明打开了一个瓷瓶闻了闻,道:“这个就是提升修为的。”不过,里面东西却不是药剂,而是丹药!
又是丹药……陆启明沉思着,他又想起洞府一层中,府主自称“隐宗韩秉坤”,那“隐宗”是什么势力,他怎么从未听说过?“偌大神域”,那“神域”又是哪里?这一次暮途之行让他忽然意识到,这个世界远比他知道的大得多。
宋平安却是没想那么多,问他道:“那你要修炼吗?”她只是武者,散功就散了。但陆启明可是小周天啊,散功的话真是太可惜了……
陆启明摇头道:“这个不适合我。”如果真要比较,这《秉坤大-法》的精妙更甚于《长生诀》,但这种精妙却是为了激发新的体质和追求极致战力,这种好处对陆启明却没有什么用。
宋平安若有所悟地点头,想到,对啊,陆氏的功法怎么会差呢。
她想的也不算错。实际上,经过这么多代人的传承和改进,顶级的修炼功法之间,已经不再有质量上的明显差别,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分。《长生诀》已经是相对而言最适合陆启明的功法了。所以,自一开始,陆启明看重的就是韩秉坤留下的武诀。
陆启明放下瓷瓶,看向延伸向上的石阶,道:“走,咱们去第三层看看。”
……
洞府的第三层是最大的一层。石山从近山腰处一直到山顶整个被掏空,其间毫无阻隔,形成了一个巨大空旷的锥形空间。与第二层相似,四周偌大的石壁,尽皆刻满了东西。
然而陆启明二人却同时色变,一时作声不得。
半晌,宋平安喃喃道:“难道之前他的仇家闯进来,把这里破坏掉了?”
只见,那石壁上遍布密集庞杂的刻痕,却分明是乱刻!
第二十四章 乱刻
几行字大开大阖,字里行间剑意纵横,那剑气仿佛要化为实质,刺痛人眼。
二人站在空旷寂静的大厅,默然仰望,恍然间如同真的看到了一代天才剑客洒脱恣意的一生。
对于这等人物,妄加评点才是不敬。
静立良久,陆启明轻声道:“走吧。”
宋平安回过神,点了点头。两个人放轻脚步向第二层走去。
第二层正是之前他们在山外面隐约看到的那层。其中器物皆就地取材,由山石打造,砌造整齐,无其他装饰——只有四周墙壁上刻满了字。
陆启明一眼看过去,就不由摇头轻笑起来。宋平安不解,好奇的望过去。而看了第一行字后,她也不禁一怔,哭笑不得。
只见墙上第一行赫然刻着那传承功法的名字——《秉坤大-法》!
陆启明微笑地想着——这府主倒也是趣人,竟直接以自己的名字给功法命了名。他顿了顿,作担忧状道:“那他的武诀总不会叫《秉坤武诀》吧?”
宋平安噗嗤一笑,点头赞同:“太有可能了!”
陆启明大略扫了几眼,笑道:“其实说起来,这功法以‘秉坤’二字命名倒也算恰当,本来就是土系功法……”
宋平安心中振奋,正容认真看下去。
……
越是细看,陆启明越是震惊。
世人对于五行元力的研究自上古时期便没有间断过,各种千奇百怪的功法层出不穷。但是对于五种属性的功能偏向,却早有定论。比如,五行之“木”相对温和、蕴含生机之力,所以木属性的功法多有愈伤、温养身体等功效,陆启明的《长生诀》固然品质极高,但也在这个范围内。
然而,这《秉坤大-法》却分明跳出了规则之外——
五行之“土”,长养、化育、稳重,是以土属性的功法大多擅守不擅攻。而府主韩秉坤却不这么认为。
他相信,五行之“土”才是最适合进攻的。火生土、土生金,以“土”为联系的“火”、“金”二属性都是攻击力极强的属性,再加上“土”的厚重、持久——这三者的组合实在是最完美的。
但是大多数人、包括韩秉坤自己,都并非天生同时拥有这三系体质。但他并没有放弃这个想法,他做了更加异想天开的尝试。
韩秉坤认为,既然人体都是由五行构成的,那么总有办法激发自己没有的五行体质!
韩秉坤不但这样想了,也真正地做到了。修行他这门功法,只要拥有土系体质,就能通过修炼渐渐拥有“火”、“金”两系体质!这样,修行者便有了三系相生的全新天赋!
这完全是动摇现有体系的壮举!
陆启明默然半晌,叹道:“以前的我也不过是坐井观天,今日才知道何谓真正的天才。”他默然,之前他竟然因区区小周天就有些骄傲,此时想来,实在惭愧。
宋平安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若不是得到陆启明的肯定,她甚至担心这不过是一个玩笑。她喃喃道:“难道我们现在的功法都是错的吗?”
“也不能这样说。”陆启明摇头,道:“现在的体系确实适合绝大多数人。”他顿了顿,转而笑道:“至于这位府主啊——若他是天生木系体质,他也一定认为‘木’才是最适合进攻的属性,然后咱们今天便能见到一套《秉木大-法》了。”
宋平安听了,也不禁扑哧一笑,又叹道:“对啊,这府主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哪里是是普通人能比的。”
她渐渐看到了最后,忽然目光停在了某处——上面正写着:“此功法与凡物不相容,修炼前必散功!”
然而宋平安只稍稍犹豫,便坚定了修炼的想法,轻声道:“我能有这么大福缘,散功重修又算什么。反正我本来就没有把握考上中洲武院,改修这个功法,还有可能拼一拼。”
陆启明一笑,道:“不用着急,你看看那里是什么?”
宋平安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石桌上,几个瓷瓶正毫不遮掩地摆着。
“就算散了功,没有的也只是内力,但境界还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外物强行提升修为并不会损害根基。”陆启明打开了一个瓷瓶闻了闻,道:“这个就是提升修为的。”不过,里面东西却不是药剂,而是丹药!
又是丹药……陆启明沉思着,他又想起洞府一层中,府主自称“隐宗韩秉坤”,那“隐宗”是什么势力,他怎么从未听说过?“偌大神域”,那“神域”又是哪里?这一次暮途之行让他忽然意识到,这个世界远比他知道的大得多。
宋平安却是没想那么多,问他道:“那你要修炼吗?”她只是武者,散功就散了。但陆启明可是小周天啊,散功的话真是太可惜了……
陆启明摇头道:“这个不适合我。”如果真要比较,这《秉坤大-法》的精妙更甚于《长生诀》,但这种精妙却是为了激发新的体质和追求极致战力,这种好处对陆启明却没有什么用。
宋平安若有所悟地点头,想到,对啊,陆氏的功法怎么会差呢。
她想的也不算错。实际上,经过这么多代人的传承和改进,顶级的修炼功法之间,已经不再有质量上的明显差别,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分。《长生诀》已经是相对而言最适合陆启明的功法了。所以,自一开始,陆启明看重的就是韩秉坤留下的武诀。
陆启明放下瓷瓶,看向延伸向上的石阶,道:“走,咱们去第三层看看。”
……
洞府的第三层是最大的一层。石山从近山腰处一直到山顶整个被掏空,其间毫无阻隔,形成了一个巨大空旷的锥形空间。与第二层相似,四周偌大的石壁,尽皆刻满了东西。
然而陆启明二人却同时色变,一时作声不得。
半晌,宋平安喃喃道:“难道之前他的仇家闯进来,把这里破坏掉了?”
只见,那石壁上遍布密集庞杂的刻痕,却分明是乱刻!
第二十五章 他看到了
“不像。”陆启明摇头道。他刚看到的时候也是一惊,可看第二眼的时候他就否认了这种可能。他细细观察着石壁,道:“从力道和用剑习惯来看,这些乱刻与之前的字迹绝对出自一人之手。”
陆启明走近石壁,发现有刻痕的部分比其他石壁有明显凹陷,有些凹陷的外侧还残留一些字的笔划。他看了一会儿,皱眉道:“这里本来写了武诀的内容,可不知什么原因,府主自己又把字迹刮去,换成了现在的乱刻。”
说到这里,陆启明忽然顿住了,心中想到:“这真的是乱刻吗?会不会有别的含义?”他更加用心地去看这些刻痕,恍然意识到,这分明是一部武诀的推演过程。
这时候,宋平安已经走到了另一边。她忽然停下了脚步,唤陆启明道:“你看,这里……”然而她刚说一半,声音就戛然而止,整个人呆立在原地。
陆启明回过神,也像向那边望去,眼神瞬间凝固——那里赫然还有字!
“错!错!错!”
“过去我完全想错了!现在才是对的!”
“我看到了!那个秘密!我看到了!我看到了!”
“恨!恨!恨!”
“只要再给我一点时间,我就能把它完成!”
“它必将……”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是天要杀我!”
最后,只余一柄剑深深刺入石壁,直没至剑柄。
字迹潦野散乱,刻痕极深,几乎破壁而出。二人望着,一时间皆屏息不能言。
良久,宋平安小声开口,声音干涩:“太可惜了。”
陆启明没有接话,他只是仰头看着满山的石壁乱刻,若有所思。
……
二人默然回到了洞府第二层。
此刻夜已极深,无论是钻研功法、还是炼制丹药,都是不合适的。经过这两天一夜的折腾,他们两个都已疲惫至极,都清楚现在最该做的事是休息。
但是那府主显然没有贴心到“提前做好两张床”的地步。
陆启明看着二层尽有的一张石床,眨了眨眼,很自觉的用掌风把地面的灰尘清理干净,席地而坐。
宋平安却拉住了他,摇头道:“不行,我又没有受伤。陆……你快去睡!”
陆启明苦笑道:“我若真睡床上,让你睡地上,那才是真的再不能睡着了……”
“反正就是不行。”宋平安想反驳又不知道说什么,索性干脆利落地先盘膝坐在了地上,想半天憋出来一句:“江湖儿女不拘小节。而且……反正也没人知道。”
陆启明哭笑不得,她真是在劝自己吗?他看了看四周,拿出念慈刀斩向山壁——干脆再做一个石床好了。
念慈刀与山壁相撞,发出尖锐的声音,而念慈刀却弹开了,山壁丝毫无损。陆启明这才知道自己还是低估了这经过炼制的山壁的坚固程度,以他现在的状态,用全力或许才有可能在山壁上弄出一个划痕来。
宋平安坐在地上看着,小声得意的笑。
陆启明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只有一个床真的很开心吗?他返身走回去,一屁股坐在宋平安对面,无赖道:“反正我就在这儿呆着了,无论你去不去床上睡。”
“你……”宋平安气结,眼神与他对视,丝毫不让。
“要不然……”陆启明眼睛一转,忽然道:“咱俩都去床上睡好了,反正还挺大的。”
“那怎么行!”宋平安瞪大眼睛。
“江湖儿女不拘小节。”陆启明严肃地道,“而且……反正也没人知道。”
宋平安一怔,忽然想起这明明就是自己刚刚说的原话!她觉得自己现在应该言辞拒绝的,但不知为什么她只觉得好想笑,只觉得全身力气都用来憋笑了,一时间不能开口。
两个人相对坐着,大眼瞪小眼。
良久,还是宋平安绷不住,扑哧一下笑出来。
陆启明微微一笑,拉她站起身,“走吧!”
……
石床上,两个人背对背和衣躺着,宋平安睡在外侧。石床确实不小,他们之间再躺一个人也绰绰有余,然而宋平安依旧心跳如鼓,不能入眠。
她不禁拿手遮住眼睛,心中哀叹自己之前真是魔怔了,怎么就糊里糊涂听了陆启明的坏主意呢……习武之人耳力都不差,那边陆启明的呼吸声明明均匀又清浅,但在她听来却简直如惊雷一般,让她紧张兮兮的。她羞涩之余又不禁担忧,他会不会觉得自己是个随便的女子呢?……
夜深人静,无数思绪乱飞,不知过了多久,宋平安才渐渐有了睡意。
……
在宋平安看不见的地方,陆启明听着宋平安纷乱的呼吸声,嘴角微勾。
他无声笑了笑,开始闭目养神。
这两天中发生的事一一在陆启明脑海中掠过,逐步整理清晰。最后,萦萦不散的还是那第三层的乱刻。
那些无数纷乱无序的刻痕一一在他脑海重现,他沉下心,认真地看着、体会着,一遍又一遍。渐渐的,在陆启明眼中,它们似乎开始有了一丝规律;他渐渐感到,其中每笔每划都有着明确的含义,其间玄奥无穷,可究竟是些什么,他又一时说不上来。
陆启明越想越觉得心痒难耐,最后忍不住悄悄起身,再次回到了洞府第三层。
他无声无息地走到大厅正中间,盘膝坐下,开始静心观想。
陆启明记忆力虽好,但仅凭回想,效果又怎么比得上直接观想真实的石刻?每道刻痕的深浅不同,代表的力度便不同。刻痕虽然不是文字,但用心去体味,其间透出来的剑意反而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更加纯粹,无声胜有声。
陆启明情不自禁地动用全部精神力尽全力去感知着、解析着,浑然忘记了周身一切,只看到那无尽刻痕不断排列重组,仿佛化为了一个执剑而立的人影,将那神妙绝世的剑诀一招招再现!
他看的如痴如醉,心中忽然涌出无限感动——任何惊世的杰作都拥有这样的力量——它们都描绘着某种至理,它们都是至真至美的存在。
陆启明不自觉地并指为剑,在虚空反复比划着、模仿者,不断尝试,乐此不疲。
在某一个刻,福至心灵般,他的手指在空中划出了一个痕迹——然而他只划了一寸便顿住,手臂微微颤抖,仿佛有什么在阻碍他继续下去。
他胸口一窒,忽然喷出一口血来——只那一瞬间,他恢复了近半的内力便直接被抽干!
再次引动伤势,陆启明的脸色又苍白了几分,然而他却轻声笑起来,眼神清而亮,在黑暗中好似星辰一般。
第二十五章 他看到了
“不像。”陆启明摇头道。他刚看到的时候也是一惊,可看第二眼的时候他就否认了这种可能。他细细观察着石壁,道:“从力道和用剑习惯来看,这些乱刻与之前的字迹绝对出自一人之手。”
陆启明走近石壁,发现有刻痕的部分比其他石壁有明显凹陷,有些凹陷的外侧还残留一些字的笔划。他看了一会儿,皱眉道:“这里本来写了武诀的内容,可不知什么原因,府主自己又把字迹刮去,换成了现在的乱刻。”
说到这里,陆启明忽然顿住了,心中想到:“这真的是乱刻吗?会不会有别的含义?”他更加用心地去看这些刻痕,恍然意识到,这分明是一部武诀的推演过程。
这时候,宋平安已经走到了另一边。她忽然停下了脚步,唤陆启明道:“你看,这里……”然而她刚说一半,声音就戛然而止,整个人呆立在原地。
陆启明回过神,也像向那边望去,眼神瞬间凝固——那里赫然还有字!
“错!错!错!”
“过去我完全想错了!现在才是对的!”
“我看到了!那个秘密!我看到了!我看到了!”
“恨!恨!恨!”
“只要再给我一点时间,我就能把它完成!”
“它必将……”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是天要杀我!”
最后,只余一柄剑深深刺入石壁,直没至剑柄。
字迹潦野散乱,刻痕极深,几乎破壁而出。二人望着,一时间皆屏息不能言。
良久,宋平安小声开口,声音干涩:“太可惜了。”
陆启明没有接话,他只是仰头看着满山的石壁乱刻,若有所思。
……
二人默然回到了洞府第二层。
此刻夜已极深,无论是钻研功法、还是炼制丹药,都是不合适的。经过这两天一夜的折腾,他们两个都已疲惫至极,都清楚现在最该做的事是休息。
但是那府主显然没有贴心到“提前做好两张床”的地步。
陆启明看着二层尽有的一张石床,眨了眨眼,很自觉的用掌风把地面的灰尘清理干净,席地而坐。
宋平安却拉住了他,摇头道:“不行,我又没有受伤。陆……你快去睡!”
陆启明苦笑道:“我若真睡床上,让你睡地上,那才是真的再不能睡着了……”
“反正就是不行。”宋平安想反驳又不知道说什么,索性干脆利落地先盘膝坐在了地上,想半天憋出来一句:“江湖儿女不拘小节。而且……反正也没人知道。”
陆启明哭笑不得,她真是在劝自己吗?他看了看四周,拿出念慈刀斩向山壁——干脆再做一个石床好了。
念慈刀与山壁相撞,发出尖锐的声音,而念慈刀却弹开了,山壁丝毫无损。陆启明这才知道自己还是低估了这经过炼制的山壁的坚固程度,以他现在的状态,用全力或许才有可能在山壁上弄出一个划痕来。
宋平安坐在地上看着,小声得意的笑。
陆启明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只有一个床真的很开心吗?他返身走回去,一屁股坐在宋平安对面,无赖道:“反正我就在这儿呆着了,无论你去不去床上睡。”
“你……”宋平安气结,眼神与他对视,丝毫不让。
“要不然……”陆启明眼睛一转,忽然道:“咱俩都去床上睡好了,反正还挺大的。”
“那怎么行!”宋平安瞪大眼睛。
“江湖儿女不拘小节。”陆启明严肃地道,“而且……反正也没人知道。”
宋平安一怔,忽然想起这明明就是自己刚刚说的原话!她觉得自己现在应该言辞拒绝的,但不知为什么她只觉得好想笑,只觉得全身力气都用来憋笑了,一时间不能开口。
两个人相对坐着,大眼瞪小眼。
良久,还是宋平安绷不住,扑哧一下笑出来。
陆启明微微一笑,拉她站起身,“走吧!”
……
石床上,两个人背对背和衣躺着,宋平安睡在外侧。石床确实不小,他们之间再躺一个人也绰绰有余,然而宋平安依旧心跳如鼓,不能入眠。
她不禁拿手遮住眼睛,心中哀叹自己之前真是魔怔了,怎么就糊里糊涂听了陆启明的坏主意呢……习武之人耳力都不差,那边陆启明的呼吸声明明均匀又清浅,但在她听来却简直如惊雷一般,让她紧张兮兮的。她羞涩之余又不禁担忧,他会不会觉得自己是个随便的女子呢?……
夜深人静,无数思绪乱飞,不知过了多久,宋平安才渐渐有了睡意。
……
在宋平安看不见的地方,陆启明听着宋平安纷乱的呼吸声,嘴角微勾。
他无声笑了笑,开始闭目养神。
这两天中发生的事一一在陆启明脑海中掠过,逐步整理清晰。最后,萦萦不散的还是那第三层的乱刻。
那些无数纷乱无序的刻痕一一在他脑海重现,他沉下心,认真地看着、体会着,一遍又一遍。渐渐的,在陆启明眼中,它们似乎开始有了一丝规律;他渐渐感到,其中每笔每划都有着明确的含义,其间玄奥无穷,可究竟是些什么,他又一时说不上来。
陆启明越想越觉得心痒难耐,最后忍不住悄悄起身,再次回到了洞府第三层。
他无声无息地走到大厅正中间,盘膝坐下,开始静心观想。
陆启明记忆力虽好,但仅凭回想,效果又怎么比得上直接观想真实的石刻?每道刻痕的深浅不同,代表的力度便不同。刻痕虽然不是文字,但用心去体味,其间透出来的剑意反而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更加纯粹,无声胜有声。
陆启明情不自禁地动用全部精神力尽全力去感知着、解析着,浑然忘记了周身一切,只看到那无尽刻痕不断排列重组,仿佛化为了一个执剑而立的人影,将那神妙绝世的剑诀一招招再现!
他看的如痴如醉,心中忽然涌出无限感动——任何惊世的杰作都拥有这样的力量——它们都描绘着某种至理,它们都是至真至美的存在。
陆启明不自觉地并指为剑,在虚空反复比划着、模仿者,不断尝试,乐此不疲。
在某一个刻,福至心灵般,他的手指在空中划出了一个痕迹——然而他只划了一寸便顿住,手臂微微颤抖,仿佛有什么在阻碍他继续下去。
他胸口一窒,忽然喷出一口血来——只那一瞬间,他恢复了近半的内力便直接被抽干!
再次引动伤势,陆启明的脸色又苍白了几分,然而他却轻声笑起来,眼神清而亮,在黑暗中好似星辰一般。
第二十六章 向往
洞府第三层。
被韩秉坤炼制过的石壁非常独特,在明亮的月光下会呈现半透明的质地;在白天看来,却与寻常的山石一般无二。然而此时以陆启明的角度向上望,又有新的景致。
第三层的刻痕是改过又刻,加上韩秉坤当时心情激奋,是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刻痕用力极重,几乎穿透山壁,只余一层薄薄的石膜。从外面看不出不同,但从里面看,便能见着那些不同含义的刻痕纷纷透出光来,一束束光线在第三层空间中穿插交织。此时,那些刻痕又似乎又添了新的含义。
陆启明仰头看着空间中的无数光束。不觉中,天已经大亮了,看来今日天晴。
然而陆启明的神情却罕见的凝重。他忽然撤了《长生诀》的手印,皱眉沉思。
他虽然是因为身体原因才无奈选择木系功法,但修炼《长生诀》也并不是将就。纵观陆氏的全部收藏,《长生诀》也绝对有资格排进前三。它几乎已将木属性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同时,它对修炼者身体的温养效果已经到了能够增加寿元的地步。
要知道,武修常年累月的修行、追求对人体的极致开发,这不仅不能延年益寿,很多修行条件差的人甚至会出现“早衰”的情况,寿命比普通人还不如。只有境界到了“大周天”、真正开始与天地灵气沟通时,身体渐渐发生本质改变,寿元才得以增加,修者才开始踏足长生之路。
而《长生诀》竟能提前做到这样的事。自然,它的效果是不能与真正的大周天相比的。但是哪怕寿命只增加几年,也极大增加了进一步突破的希望。
同时,《长生诀》虽然以木属性为主,但是若修行者本身兼具其他属性的体质,内力也是能短暂转换为其他属性的。陆启明五行俱全,实在再方便不过。
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长生诀》都不愧其顶级功法之名。陆启明一直以来也相信,《长生诀》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功法。
然而,在这一夜的调息修行后,陆启明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大。晋入小周天之后,他对于自身的感知和掌控与武师时不可同日而语,他分明感觉到,《长生诀》竟然在削减五行固元丹的药力!
这种削弱的程度极其微小,但确实存在。五行固元丹显然是对他的身体有好处的,《长生诀》为什么会与之冲突呢?这没有道理啊。陆启明眉头紧锁,纵使他自认熟知医理,此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陆启明忽然想起了锦衣老者给自己的那册书,他立刻取出翻开。他刚翻过写“山宝”的那几页,便眼神一凝——这分明是那黑影的字迹!——“功法原在心中”。
陆启明一怔,不由抬头看了看满山壁的刻痕,微微苦笑——那黑影的意思,总不会是让他像韩秉坤一样自创功法吧?现在的他,还差得远呢……
他再翻一页,依旧是黑影的字:“体质之解,不久自知。”
陆启明大翻白眼,继续往后翻——后面便不再有黑影的话,只有各种用途的药方丹方。他叹了口气,索性研究起上面的丹方药理来——按他们精准的预知能力来看,这些以后总要用到的。
……
宋平安一觉醒来,起身四顾,不见陆启明。她心里松了口气,却又隐约有一丝失落。意识到这一点,宋平安不由怔了——自己从何时起竟对他有了这么大的依赖感?
她仔细理了理衣服头发,想了想,向三层走去。
陆启明果然在这里。
宋平安一眼就看到了在金色晨光下认真看书的少年。他听到了声响,回头向宋平安微笑问好。宋平安心里还什么也没想的时候,笑容就先绽放在了脸上。她不由暗中叹道:“他本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觉得心底安定的人啊。”
陆启明站起身向她走去,问道:“平安,你准备什么时候改修功法?”
“等我把前辈写的东西弄懂,就直接开始。”宋平安目光坚定。
“也好,”陆启明点头,笑道:“配合着药剂修炼,事半功倍。”
“你是说……”宋平安眼睛一亮。
“外面的霁月灵草,可不能浪费了。”陆启明微笑。
……
二人游过寒潭,再次来到外面的小山谷。春色明媚,花开遍野,二人在其中采摘霁月灵草,说说笑笑,自有一番趣味。
“对了,它怎么办?”宋平安指了指在草丛上睡得正香的金雕。
之前二人担心放任金雕回巢的话,红娘子有可能用同样的方式过来。所以陆启明喂给金雕了一瓶药剂,让金雕暂时昏睡。不过这种药剂非但对妖兽无害,反而有助于妖兽开启灵智。这也算是陆启明的谢礼。
要知道,虽然妖兽能够出于本能地吸收天地灵气,但灵智并不比普通的野兽高到哪儿去。只有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能渐渐开启灵智,真正踏足修行之路。那时它们的智力已与人类无异,也有了新的称呼——“妖”。
陆启明的药剂自然不可能直接让金雕变成“妖”,但对金雕来说,也是极大的机缘了。
“它就快要醒了。”陆启明估算了下时间,转而笑道:“不过,我猜,它一定是不愿意走的。”
宋平安瞪大眼睛,心里腹诽,他总不会还要用药剂引诱它吧!
……
山谷中,食物的诱人香味完全盖过了霁月灵草;陆启明微笑地看着面前——一金雕、一少女吃得停不下来。
宋平安似乎有些意识到了这点,有些不好意思地小声道:“我觉得,传说里中洲武院的食物,恐怕都没你做的好吃……”
“那倒不至于,”陆启明回想着父母给自己描述的中洲武院的模样,道:“中武还有专门教授厨艺的分院,我跟他们比肯定差远了。”“中武”是人们常用的“中洲武院”的简称。
“厨艺?!”宋平安吃惊道:“中武难道不是教人修炼的地方吗?”
“当然是啊。不过中武认为,世间无事不修行。比如做饭这件事,想要把食物做的好吃,需要更好的控制力。听说中武的厨艺考试,和炼药考试一样难。”陆启明说着,嘴角不由带上笑意,他听父亲炫耀过,母亲她当年就是厨艺考试第一。
“哇……”宋平安惊叹,道:“那一定也有书法分院、绘画分院什么的,肯定还有炼药、炼器……”她忽然问道:“那,有没有教人怎么和动物沟通的分院呢?”
“你是说‘驯兽’吗?有。”陆启明点头,望着她道:“怎么,对这个感兴趣吗?”
宋平安略窘迫地点了点头,小声道:“因为我小时候经常去山里,所以我觉得它们还挺好的……”
“高级的驯兽师可是很厉害的,有很多人都想考呢。”陆启明微笑。
“真的?”宋平安眼睛一亮,又赞道:“看来真的只有我想不到的……那中武一定很大。”
“岂止是‘大’。中武的面积与整个大盛王朝相比,也没有小多少。”陆启明道,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大部分都是修炼的地方。”
“我之前听说过,还以为是别人开玩笑的。”宋平安眨了眨眼,道:“天哪,我从出生到现在连咱们大盛的十分之一都还没有见完……”
“不急,只剩一年了。”陆启明看向中武的方向。
“我、我真的可以考上吗……”宋平安小声道。她从前都不好意思说这个梦想,怕人笑自己痴心妄想。
“完全没问题。”陆启明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眼神肯定。
宋平安抿抿唇,心中无限向往。
第二十六章 向往
洞府第三层。
被韩秉坤炼制过的石壁非常独特,在明亮的月光下会呈现半透明的质地;在白天看来,却与寻常的山石一般无二。然而此时以陆启明的角度向上望,又有新的景致。
第三层的刻痕是改过又刻,加上韩秉坤当时心情激奋,是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刻痕用力极重,几乎穿透山壁,只余一层薄薄的石膜。从外面看不出不同,但从里面看,便能见着那些不同含义的刻痕纷纷透出光来,一束束光线在第三层空间中穿插交织。此时,那些刻痕又似乎又添了新的含义。
陆启明仰头看着空间中的无数光束。不觉中,天已经大亮了,看来今日天晴。
然而陆启明的神情却罕见的凝重。他忽然撤了《长生诀》的手印,皱眉沉思。
他虽然是因为身体原因才无奈选择木系功法,但修炼《长生诀》也并不是将就。纵观陆氏的全部收藏,《长生诀》也绝对有资格排进前三。它几乎已将木属性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同时,它对修炼者身体的温养效果已经到了能够增加寿元的地步。
要知道,武修常年累月的修行、追求对人体的极致开发,这不仅不能延年益寿,很多修行条件差的人甚至会出现“早衰”的情况,寿命比普通人还不如。只有境界到了“大周天”、真正开始与天地灵气沟通时,身体渐渐发生本质改变,寿元才得以增加,修者才开始踏足长生之路。
而《长生诀》竟能提前做到这样的事。自然,它的效果是不能与真正的大周天相比的。但是哪怕寿命只增加几年,也极大增加了进一步突破的希望。
同时,《长生诀》虽然以木属性为主,但是若修行者本身兼具其他属性的体质,内力也是能短暂转换为其他属性的。陆启明五行俱全,实在再方便不过。
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长生诀》都不愧其顶级功法之名。陆启明一直以来也相信,《长生诀》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功法。
然而,在这一夜的调息修行后,陆启明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大。晋入小周天之后,他对于自身的感知和掌控与武师时不可同日而语,他分明感觉到,《长生诀》竟然在削减五行固元丹的药力!
这种削弱的程度极其微小,但确实存在。五行固元丹显然是对他的身体有好处的,《长生诀》为什么会与之冲突呢?这没有道理啊。陆启明眉头紧锁,纵使他自认熟知医理,此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陆启明忽然想起了锦衣老者给自己的那册书,他立刻取出翻开。他刚翻过写“山宝”的那几页,便眼神一凝——这分明是那黑影的字迹!——“功法原在心中”。
陆启明一怔,不由抬头看了看满山壁的刻痕,微微苦笑——那黑影的意思,总不会是让他像韩秉坤一样自创功法吧?现在的他,还差得远呢……
他再翻一页,依旧是黑影的字:“体质之解,不久自知。”
陆启明大翻白眼,继续往后翻——后面便不再有黑影的话,只有各种用途的药方丹方。他叹了口气,索性研究起上面的丹方药理来——按他们精准的预知能力来看,这些以后总要用到的。
……
宋平安一觉醒来,起身四顾,不见陆启明。她心里松了口气,却又隐约有一丝失落。意识到这一点,宋平安不由怔了——自己从何时起竟对他有了这么大的依赖感?
她仔细理了理衣服头发,想了想,向三层走去。
陆启明果然在这里。
宋平安一眼就看到了在金色晨光下认真看书的少年。他听到了声响,回头向宋平安微笑问好。宋平安心里还什么也没想的时候,笑容就先绽放在了脸上。她不由暗中叹道:“他本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觉得心底安定的人啊。”
陆启明站起身向她走去,问道:“平安,你准备什么时候改修功法?”
“等我把前辈写的东西弄懂,就直接开始。”宋平安目光坚定。
“也好,”陆启明点头,笑道:“配合着药剂修炼,事半功倍。”
“你是说……”宋平安眼睛一亮。
“外面的霁月灵草,可不能浪费了。”陆启明微笑。
……
二人游过寒潭,再次来到外面的小山谷。春色明媚,花开遍野,二人在其中采摘霁月灵草,说说笑笑,自有一番趣味。
“对了,它怎么办?”宋平安指了指在草丛上睡得正香的金雕。
之前二人担心放任金雕回巢的话,红娘子有可能用同样的方式过来。所以陆启明喂给金雕了一瓶药剂,让金雕暂时昏睡。不过这种药剂非但对妖兽无害,反而有助于妖兽开启灵智。这也算是陆启明的谢礼。
要知道,虽然妖兽能够出于本能地吸收天地灵气,但灵智并不比普通的野兽高到哪儿去。只有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能渐渐开启灵智,真正踏足修行之路。那时它们的智力已与人类无异,也有了新的称呼——“妖”。
陆启明的药剂自然不可能直接让金雕变成“妖”,但对金雕来说,也是极大的机缘了。
“它就快要醒了。”陆启明估算了下时间,转而笑道:“不过,我猜,它一定是不愿意走的。”
宋平安瞪大眼睛,心里腹诽,他总不会还要用药剂引诱它吧!
……
山谷中,食物的诱人香味完全盖过了霁月灵草;陆启明微笑地看着面前——一金雕、一少女吃得停不下来。
宋平安似乎有些意识到了这点,有些不好意思地小声道:“我觉得,传说里中洲武院的食物,恐怕都没你做的好吃……”
“那倒不至于,”陆启明回想着父母给自己描述的中洲武院的模样,道:“中武还有专门教授厨艺的分院,我跟他们比肯定差远了。”“中武”是人们常用的“中洲武院”的简称。
“厨艺?!”宋平安吃惊道:“中武难道不是教人修炼的地方吗?”
“当然是啊。不过中武认为,世间无事不修行。比如做饭这件事,想要把食物做的好吃,需要更好的控制力。听说中武的厨艺考试,和炼药考试一样难。”陆启明说着,嘴角不由带上笑意,他听父亲炫耀过,母亲她当年就是厨艺考试第一。
“哇……”宋平安惊叹,道:“那一定也有书法分院、绘画分院什么的,肯定还有炼药、炼器……”她忽然问道:“那,有没有教人怎么和动物沟通的分院呢?”
“你是说‘驯兽’吗?有。”陆启明点头,望着她道:“怎么,对这个感兴趣吗?”
宋平安略窘迫地点了点头,小声道:“因为我小时候经常去山里,所以我觉得它们还挺好的……”
“高级的驯兽师可是很厉害的,有很多人都想考呢。”陆启明微笑。
“真的?”宋平安眼睛一亮,又赞道:“看来真的只有我想不到的……那中武一定很大。”
“岂止是‘大’。中武的面积与整个大盛王朝相比,也没有小多少。”陆启明道,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大部分都是修炼的地方。”
“我之前听说过,还以为是别人开玩笑的。”宋平安眨了眨眼,道:“天哪,我从出生到现在连咱们大盛的十分之一都还没有见完……”
“不急,只剩一年了。”陆启明看向中武的方向。
“我、我真的可以考上吗……”宋平安小声道。她从前都不好意思说这个梦想,怕人笑自己痴心妄想。
“完全没问题。”陆启明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眼神肯定。
宋平安抿抿唇,心中无限向往。
第二十七章 夹层
“霁月灵草……可以直接吃吗?”宋平安忽然问。
陆启明正在嚼着烤肉,听到这句话,险些没被呛到。他眨了眨眼,忍笑道:“理论上说,也是可以的……不过味道,估计就跟吃青草差不多。怎么,你想试试啊?”
“不是不是,”宋平安脸一红,解释道:“我是说,洞府里面也没有药鼎之类的东西,怎么炼药啊……”
陆启明一拍额头,笑道:“原来如此,这次倒是我忘记说了……有这个——”说着,他心念一动,一个半人高的黑色药鼎就出现在了草地上,正是当日黑影所赠的那个五行鼎。
“这这这……”宋平安吃惊地说不出话来,伸手去摸——真的是药鼎不是幻想!她盯着陆启明,奇道:“怎么可能?你怎么带在身上的?”
“喏,比如这个,”陆启明指了指手上的藤木板指,解释道:“就是一种能够储物的器具,也是炼器炼出来的。里面有一个小空间,依附于我们所在的空间存在。”
宋平安花了很长时间才理解了他说的话,惊叹不已:“竟然有这么神奇的东西,那也太方便了……这个也是你自己炼的吗?太厉害了!”
“不不不,”陆启明连连摇头,失笑道:“别说我本来就没学过炼器,就算我擅长,也万万炼不出储物之器。只有把对五行的理解加深到能够自己构建小空间的程度,才有可能……就连这个扳指,还是家里的人在一个遗迹里发现的。”而且,还是祖父瞒着族里其他人悄悄给他用的,陆启明在心里补充道。
“也是,这么神奇的东西,就应该如此难得才是。”宋平安点头,不过她却不知陆启明现在就有两个储物之器。
陆启明忽然想起了黑影毫不在乎地给自己青玉坠的那一幕,不由暗道,那青玉坠不会是那黑影自己炼的吧?那,他的修为可就……
摇了摇头,陆启明截断了心中无用的猜想——最近发生了许多令他十分被动的事情,归根到底还是他不够强,修行,还是修行。他眼神坚定,必须把三层的乱刻解出来。他隐约有种冥冥中的感应——乱刻中的某些东西对他非常重要。
他回过神,看向二人摘下的那一堆霁月灵草,嘴角一勾,忽然对宋平安神秘道:“用霁月灵草能炼制一种品质很好的清心药剂。”
清心药剂能够静心凝神,体悟功法武诀时服用最合适不过。这个谁都知道啊,宋平安点点头,不明白陆启明为何表情怪怪的。
陆启明嘿嘿一笑,道:“但是,这种清心药剂还有一个别名。”
“什么别名?”宋平安苦思冥想,暗暗惭愧,自己真是知道的太少了。
陆启明笑而不语。他手一挥,洒出一大堆不同种类的药草,迅速打起了火种,直接开始炼制清心药剂。
无论用的药草是什么品级,清心药剂本身都只是二品的方子,对陆启明来说真是随手就来。
而那边宋平安已经顾不得感叹陆启明炼药的速度,她只觉得这清心药剂的味道好熟悉好熟悉,就像刚刚喝过一样……
等陆启明用最快的速度把成品清心药剂给她,宋平安终于意识到了什么,脸“咻”一下就红了,她心里又是羞又好笑——原来清心药剂的别名,就是“晕雕药”……
“走,咱们下去,先把山宝收了。最近运气时好时坏,万一又从哪个角落冒出个高手抢了去,那就大事不妙了。”陆启明轻笑,顺手把周围的东西收进青玉坠里。
……
山宝此物不同寻常珍宝,最初凝聚的时候只是虚无缥缈的山精之气,即使现在已算成熟,也是一半实体一般光影的特殊质地,所以取的时候不能触碰,必须用精神力小心托起。如果不知情的人贸然用手去抓,也只能白白浪费这天大的福缘了。
陆启明拉着宋平安来到湖底的山宝旁,拿出了一个上等美玉制成的方盒,示意宋平安把盖子打开。接着,他小心翼翼地探出精神力去触碰那一团山宝。
在精神力与山宝接触的一瞬间,陆启明不禁全身轻颤——这是山脉无数年汇聚的至精至华,对精神力同样有极大益处;他仅仅是用精神力托着,就觉得灵魂仿佛都浸泡在灵泉中,飘飘欲仙。只这一会儿,他就觉得头脑是从未有过的清明舒适,连之前石刻中迷惑的部分,也刹那间明了了许多。
不仅如此,他托着山宝时,甚至能够感知到以寒潭为中心、周围山岭上的每一块石、每一株草;这与肉眼看完全不同,他感受到的那些东西明明都是实物,在他心中却又像透明的一般,细微的内部结构都清晰可见。他从未以这样的角度看过事物,在山宝无与伦比的“清心”效果下,心中一时又有了新的体会,几乎不舍得把山宝放入盒子了。
不过此时并不是合适的修炼时机,陆启明颇有些恋恋不舍地示意宋平安盖上盖子,二人再次回到洞府。
……
之后数日,宋平安苦苦参读二层的《秉坤大-法》,陆启明则在三层炼药养伤,潜心研究“天成宝丹”的丹方和石壁乱刻。
陆启明并未着急炼制“天成宝丹”,一是担心对丹方不熟悉而白白浪费材料,二则是发现,“山宝”对于辅助修行极有奇效。
他这些天日夜借助山宝修行,渐渐发现精神力变的更加凝练——要知道精神力本不易提升,而精神力强者提高更难。陆启明有如此惊人的精神力,主要是生来如此,这些年修行带来的提升几乎没有。
同时,经过这些天对乱刻的观想,陆启明已经分辨出韩秉坤刻在上面的,由浅及深共有三式剑法。所说是“由浅”,但最简单的一式也必须有小周天的修为,其中包含对于土元素的理解更是陆启明所不及的。虽可以与第二层的思路相互参照,但仍然困难万分。所以“山宝”对陆启明而言正是及时雨,他借助“山宝”感受山石,短短数日,对土元素的领悟已不可同日而语。
而当陆启明借助“山宝”观察整座洞府时,他又有了新的发现——二三层之间的石壁里,竟然还有一个极细的夹层,其中,赫然有一面与掌心一般大小的铜镜!
第二十七章 夹层
“霁月灵草……可以直接吃吗?”宋平安忽然问。
陆启明正在嚼着烤肉,听到这句话,险些没被呛到。他眨了眨眼,忍笑道:“理论上说,也是可以的……不过味道,估计就跟吃青草差不多。怎么,你想试试啊?”
“不是不是,”宋平安脸一红,解释道:“我是说,洞府里面也没有药鼎之类的东西,怎么炼药啊……”
陆启明一拍额头,笑道:“原来如此,这次倒是我忘记说了……有这个——”说着,他心念一动,一个半人高的黑色药鼎就出现在了草地上,正是当日黑影所赠的那个五行鼎。
“这这这……”宋平安吃惊地说不出话来,伸手去摸——真的是药鼎不是幻想!她盯着陆启明,奇道:“怎么可能?你怎么带在身上的?”
“喏,比如这个,”陆启明指了指手上的藤木板指,解释道:“就是一种能够储物的器具,也是炼器炼出来的。里面有一个小空间,依附于我们所在的空间存在。”
宋平安花了很长时间才理解了他说的话,惊叹不已:“竟然有这么神奇的东西,那也太方便了……这个也是你自己炼的吗?太厉害了!”
“不不不,”陆启明连连摇头,失笑道:“别说我本来就没学过炼器,就算我擅长,也万万炼不出储物之器。只有把对五行的理解加深到能够自己构建小空间的程度,才有可能……就连这个扳指,还是家里的人在一个遗迹里发现的。”而且,还是祖父瞒着族里其他人悄悄给他用的,陆启明在心里补充道。
“也是,这么神奇的东西,就应该如此难得才是。”宋平安点头,不过她却不知陆启明现在就有两个储物之器。
陆启明忽然想起了黑影毫不在乎地给自己青玉坠的那一幕,不由暗道,那青玉坠不会是那黑影自己炼的吧?那,他的修为可就……
摇了摇头,陆启明截断了心中无用的猜想——最近发生了许多令他十分被动的事情,归根到底还是他不够强,修行,还是修行。他眼神坚定,必须把三层的乱刻解出来。他隐约有种冥冥中的感应——乱刻中的某些东西对他非常重要。
他回过神,看向二人摘下的那一堆霁月灵草,嘴角一勾,忽然对宋平安神秘道:“用霁月灵草能炼制一种品质很好的清心药剂。”
清心药剂能够静心凝神,体悟功法武诀时服用最合适不过。这个谁都知道啊,宋平安点点头,不明白陆启明为何表情怪怪的。
陆启明嘿嘿一笑,道:“但是,这种清心药剂还有一个别名。”
“什么别名?”宋平安苦思冥想,暗暗惭愧,自己真是知道的太少了。
陆启明笑而不语。他手一挥,洒出一大堆不同种类的药草,迅速打起了火种,直接开始炼制清心药剂。
无论用的药草是什么品级,清心药剂本身都只是二品的方子,对陆启明来说真是随手就来。
而那边宋平安已经顾不得感叹陆启明炼药的速度,她只觉得这清心药剂的味道好熟悉好熟悉,就像刚刚喝过一样……
等陆启明用最快的速度把成品清心药剂给她,宋平安终于意识到了什么,脸“咻”一下就红了,她心里又是羞又好笑——原来清心药剂的别名,就是“晕雕药”……
“走,咱们下去,先把山宝收了。最近运气时好时坏,万一又从哪个角落冒出个高手抢了去,那就大事不妙了。”陆启明轻笑,顺手把周围的东西收进青玉坠里。
……
山宝此物不同寻常珍宝,最初凝聚的时候只是虚无缥缈的山精之气,即使现在已算成熟,也是一半实体一般光影的特殊质地,所以取的时候不能触碰,必须用精神力小心托起。如果不知情的人贸然用手去抓,也只能白白浪费这天大的福缘了。
陆启明拉着宋平安来到湖底的山宝旁,拿出了一个上等美玉制成的方盒,示意宋平安把盖子打开。接着,他小心翼翼地探出精神力去触碰那一团山宝。
在精神力与山宝接触的一瞬间,陆启明不禁全身轻颤——这是山脉无数年汇聚的至精至华,对精神力同样有极大益处;他仅仅是用精神力托着,就觉得灵魂仿佛都浸泡在灵泉中,飘飘欲仙。只这一会儿,他就觉得头脑是从未有过的清明舒适,连之前石刻中迷惑的部分,也刹那间明了了许多。
不仅如此,他托着山宝时,甚至能够感知到以寒潭为中心、周围山岭上的每一块石、每一株草;这与肉眼看完全不同,他感受到的那些东西明明都是实物,在他心中却又像透明的一般,细微的内部结构都清晰可见。他从未以这样的角度看过事物,在山宝无与伦比的“清心”效果下,心中一时又有了新的体会,几乎不舍得把山宝放入盒子了。
不过此时并不是合适的修炼时机,陆启明颇有些恋恋不舍地示意宋平安盖上盖子,二人再次回到洞府。
……
之后数日,宋平安苦苦参读二层的《秉坤大-法》,陆启明则在三层炼药养伤,潜心研究“天成宝丹”的丹方和石壁乱刻。
陆启明并未着急炼制“天成宝丹”,一是担心对丹方不熟悉而白白浪费材料,二则是发现,“山宝”对于辅助修行极有奇效。
他这些天日夜借助山宝修行,渐渐发现精神力变的更加凝练——要知道精神力本不易提升,而精神力强者提高更难。陆启明有如此惊人的精神力,主要是生来如此,这些年修行带来的提升几乎没有。
同时,经过这些天对乱刻的观想,陆启明已经分辨出韩秉坤刻在上面的,由浅及深共有三式剑法。所说是“由浅”,但最简单的一式也必须有小周天的修为,其中包含对于土元素的理解更是陆启明所不及的。虽可以与第二层的思路相互参照,但仍然困难万分。所以“山宝”对陆启明而言正是及时雨,他借助“山宝”感受山石,短短数日,对土元素的领悟已不可同日而语。
而当陆启明借助“山宝”观察整座洞府时,他又有了新的发现——二三层之间的石壁里,竟然还有一个极细的夹层,其中,赫然有一面与掌心一般大小的铜镜!
第二十八章 天成宝丹
铜镜虽小,但古朴而不失-精致,周身密布玄奇纹路,一看便不是凡物。它静静地躺在石壁间的夹层之中,夹层砌造方正,显然并非偶然形成,而是韩秉坤刻意为之。
陆启明粗略一想,便知其意。韩秉坤一代人杰,岂会无缘无故在小小暮途陨落?而这面铜镜,恐怕就是导致他陷入绝境的直接原因。铜镜虽是至宝,但被庸人得了,反而是杀身之祸。于是,他特意把铜镜放入坚固石壁的夹层中——若是有人既懂得通过山宝“看”物,又有足够修为破开石壁,那么才有可能留住宝物而不丢性命。
陆启明清楚,就算他已经是小周天,此时也是做不到破开石壁、取出铜镜的。“不过,”陆启明微微一笑,在心中道:“也不远了。”
他心念一动,取出五行鼎——是时候炼制“天成宝丹”了!
他翻开那册医书,再次看了一遍丹方,心中颇有期待。丹方明显是誊写的,过程足够详尽,功效却说的非常简略。这几日,陆启明通过研究丹方和山宝,早意识到这“天成宝丹”的效用不仅仅“洗经伐髓”、“提升修为”这两项。不过他也清楚,无论效用有多少种,总的药力是一定的,哪里有十全十美那么好的事?
再三确认丹方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牢记在心之后,陆启明静气凝神,点火起鼎。
他取出“天成宝丹”要用的另一味主药——天殊血珊。这是一株状如鹿角的珊瑚,乍看上去光华内敛,与平常珊瑚无大不同;然细看时,便就能发现粗糙的外壳下有暗红色光芒流转不息,犹如血液流动一般。
陆启明只取其一半——对于“天成宝丹”这般珍贵的东西,他自然是踏踏实实一次炼一丹。
天殊血珊里面虽然看上去像液体,通体又脆,而陆启明却清楚,它的难炼程度足可以排在他见过的所有药材之最。
提炼药材时候,外行人总以为越是坚硬耐火的药材越难提炼;其实不然,反而是那种柔嫩的药材更难——既要炼化杂质,又要激发药力,更要保证火焰的温度不能伤害到脆弱的药材。
陆启明一边将火焰维持在相对温和的温度中,一边用精神力包裹着天殊血珊,小心地剔除每一丝微小杂质——越是高品级的药材,杂质越少,也越难剔除;若是三品以下的炼药师,根本感应不出天殊血珊的杂质存在。
陆启明用的火种虽是特质,已算珍贵,但终究还是凡火,没有灵性。转眼一个时辰过去,天殊血珊的提炼连一成也未完成。
这时,陆启明的右手忽然微微动了一下。他皱眉,再次按捺下脑海中反复浮现的手诀——那种诡异的感觉,果然再次出现了!
他只要一接触炼丹,心中就不断涌现强烈的熟悉感。比如医馆第一道题,黑影对他提问的丹药名字,当时他没有细想,而后来再回忆时,陆启明意识到,
其中“太乙招魂丹”、“九生丹”等等,分明是之前那册书中没有的!而他第一次炼丹时的大多数应对,也完全是下意识的举动。
此时,他心中又有画面不断演示着如何更快更好地提炼天殊血珊——这次他看的清楚——那画面中人的模样,赫然就是他自己!
这种感觉令陆启明觉得,似乎自己的记忆存在缺失;然而回顾从小到大的经历,他分明没有任何机会接触炼丹!这种诡异感令他十分排斥依从心中的“建议”。
然而,再这样慢慢炼下去,恐怕内力难以为继。陆启明犹豫片刻,还是叹了口气——罢了,总不能自己为难自己。
陆启明放下戒备,开始依照自己下意识的反应去做。这一瞬间,他仿佛化成了两个自己,一个炼丹多年,无数玄奥手法轻易用出,另一个则从空中俯视着自己的身体,仿佛只是这场炼丹的看客。
他看到天殊血珊以十倍不止的速度迅速消解,化为一团暗红色的液体,再渐渐炼成凝胶状的丹药雏型。他看到自己拿出一株又一株辅药,再一株又一株的炼化、凝聚。
随着炼丹的时间愈来愈久,他又感到两个自己再次逐渐合一,脑海中有关炼丹的片段也越来越多,他从无意识地去做,逐步变成主动去炼。整个过程仿佛是在唤醒隐藏在记忆深处的某种东西。待到丹药基本成型时,陆启明已经能对自己用出的每种手诀真正说出道理。
此时他来不及深究缘由,因为“天成宝丹”的炼制,正到了最紧要的关头。陆启明定定神,把目光投向了地上的玉制方盒——该加“山宝”了——这是此次炼丹的最后一步!
陆启明分出一部分精神力,小心翼翼地分离出一小块山宝,压制火焰温度,在某一时刻,迅速控制山宝移向丹药与外界灵气沟通的那一点。
恰如丹青一笔画龙点睛——二者接触的一刹那,在陆启明精确的控制下,丹药内蕴的药性瞬时被完美激发,整颗丹药如夜明珠一般,在五行鼎中微微放着温润柔和的光华。而光芒只一瞬间便散去,显露出一颗环绕奇异云纹的暗红色丹药来——“天成宝丹”丹成!
陆启明眼神复杂地看了丹药良久,神情忽然一松,微微一笑。他从不是喜钻牛角尖的人,既然目前无法解释,又何苦把心思浪费在这里?这样的好事,别人求还求不来呢。何况那黑影也说过——“不久自知”。他隐隐有感觉——体质之解、记忆之谜,多半会是一件事。
……
陆启明下去二层的时候,正看到宋平安眼圈红红的,明显刚哭过。
宋平安没料到陆启明现在会下来,一时大窘,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陆启明一惊,忙问:“是不是功法出了问题?快来让我看看。”
“不是……”宋平安大感不好意思,脸红道:“我刚散功,就是有点舍不得……”
陆启明也意识到,宋平安此时气息很弱,和没有修炼过的普通人一般。他松了口气,笑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如果是我,我肯定也舍不得的。”他走过去拿起韩秉坤留下的那瓶丹药,道:“这个专门用来提升初级武修的修为,我看这丹药的量,足够你升到武师了。”
“武师!”宋平安心跳加速,半晌又抑制住心中的渴望,迟疑道:“可我现在不过是武者,用丹药好吗?”
“本来是不好的,不过,”陆启明递给她一个小盒子,微笑道:“有了这个,你的武道根基只会更稳,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这是什么?”宋平安接过盒子,小心地打开,正见其中躺着一枚带有白色云纹的暗红色丹药。
“天成宝丹。我刚刚用山宝炼了两颗。”陆启明解释道,“这个能够提升根骨,把体质变得更适合修炼。你服用的话,提升修为的效果应该也挺明显的。”
宋平安捧着盒子的双手有些发颤,心中百感交集——她有自知之明,也真心认为自己得到的已经够过了,她根本没有想到陆启明竟然会将那么珍贵的山宝也给她留一份。她看着陆启明微笑的双眼,一时说不出话来。
“对了,”陆启明本来要上去,忽然想到了一点,补充道:“我建议你先把前辈留下的丹药吃过之后,再服用天成宝丹,这样效果最好。”
宋平安重重点头,看着陆启明消失在石梯转角处,咬了咬唇。
……
第二十八章 天成宝丹
铜镜虽小,但古朴而不失-精致,周身密布玄奇纹路,一看便不是凡物。它静静地躺在石壁间的夹层之中,夹层砌造方正,显然并非偶然形成,而是韩秉坤刻意为之。
陆启明粗略一想,便知其意。韩秉坤一代人杰,岂会无缘无故在小小暮途陨落?而这面铜镜,恐怕就是导致他陷入绝境的直接原因。铜镜虽是至宝,但被庸人得了,反而是杀身之祸。于是,他特意把铜镜放入坚固石壁的夹层中——若是有人既懂得通过山宝“看”物,又有足够修为破开石壁,那么才有可能留住宝物而不丢性命。
陆启明清楚,就算他已经是小周天,此时也是做不到破开石壁、取出铜镜的。“不过,”陆启明微微一笑,在心中道:“也不远了。”
他心念一动,取出五行鼎——是时候炼制“天成宝丹”了!
他翻开那册医书,再次看了一遍丹方,心中颇有期待。丹方明显是誊写的,过程足够详尽,功效却说的非常简略。这几日,陆启明通过研究丹方和山宝,早意识到这“天成宝丹”的效用不仅仅“洗经伐髓”、“提升修为”这两项。不过他也清楚,无论效用有多少种,总的药力是一定的,哪里有十全十美那么好的事?
再三确认丹方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牢记在心之后,陆启明静气凝神,点火起鼎。
他取出“天成宝丹”要用的另一味主药——天殊血珊。这是一株状如鹿角的珊瑚,乍看上去光华内敛,与平常珊瑚无大不同;然细看时,便就能发现粗糙的外壳下有暗红色光芒流转不息,犹如血液流动一般。
陆启明只取其一半——对于“天成宝丹”这般珍贵的东西,他自然是踏踏实实一次炼一丹。
天殊血珊里面虽然看上去像液体,通体又脆,而陆启明却清楚,它的难炼程度足可以排在他见过的所有药材之最。
提炼药材时候,外行人总以为越是坚硬耐火的药材越难提炼;其实不然,反而是那种柔嫩的药材更难——既要炼化杂质,又要激发药力,更要保证火焰的温度不能伤害到脆弱的药材。
陆启明一边将火焰维持在相对温和的温度中,一边用精神力包裹着天殊血珊,小心地剔除每一丝微小杂质——越是高品级的药材,杂质越少,也越难剔除;若是三品以下的炼药师,根本感应不出天殊血珊的杂质存在。
陆启明用的火种虽是特质,已算珍贵,但终究还是凡火,没有灵性。转眼一个时辰过去,天殊血珊的提炼连一成也未完成。
这时,陆启明的右手忽然微微动了一下。他皱眉,再次按捺下脑海中反复浮现的手诀——那种诡异的感觉,果然再次出现了!
他只要一接触炼丹,心中就不断涌现强烈的熟悉感。比如医馆第一道题,黑影对他提问的丹药名字,当时他没有细想,而后来再回忆时,陆启明意识到,
其中“太乙招魂丹”、“九生丹”等等,分明是之前那册书中没有的!而他第一次炼丹时的大多数应对,也完全是下意识的举动。
此时,他心中又有画面不断演示着如何更快更好地提炼天殊血珊——这次他看的清楚——那画面中人的模样,赫然就是他自己!
这种感觉令陆启明觉得,似乎自己的记忆存在缺失;然而回顾从小到大的经历,他分明没有任何机会接触炼丹!这种诡异感令他十分排斥依从心中的“建议”。
然而,再这样慢慢炼下去,恐怕内力难以为继。陆启明犹豫片刻,还是叹了口气——罢了,总不能自己为难自己。
陆启明放下戒备,开始依照自己下意识的反应去做。这一瞬间,他仿佛化成了两个自己,一个炼丹多年,无数玄奥手法轻易用出,另一个则从空中俯视着自己的身体,仿佛只是这场炼丹的看客。
他看到天殊血珊以十倍不止的速度迅速消解,化为一团暗红色的液体,再渐渐炼成凝胶状的丹药雏型。他看到自己拿出一株又一株辅药,再一株又一株的炼化、凝聚。
随着炼丹的时间愈来愈久,他又感到两个自己再次逐渐合一,脑海中有关炼丹的片段也越来越多,他从无意识地去做,逐步变成主动去炼。整个过程仿佛是在唤醒隐藏在记忆深处的某种东西。待到丹药基本成型时,陆启明已经能对自己用出的每种手诀真正说出道理。
此时他来不及深究缘由,因为“天成宝丹”的炼制,正到了最紧要的关头。陆启明定定神,把目光投向了地上的玉制方盒——该加“山宝”了——这是此次炼丹的最后一步!
陆启明分出一部分精神力,小心翼翼地分离出一小块山宝,压制火焰温度,在某一时刻,迅速控制山宝移向丹药与外界灵气沟通的那一点。
恰如丹青一笔画龙点睛——二者接触的一刹那,在陆启明精确的控制下,丹药内蕴的药性瞬时被完美激发,整颗丹药如夜明珠一般,在五行鼎中微微放着温润柔和的光华。而光芒只一瞬间便散去,显露出一颗环绕奇异云纹的暗红色丹药来——“天成宝丹”丹成!
陆启明眼神复杂地看了丹药良久,神情忽然一松,微微一笑。他从不是喜钻牛角尖的人,既然目前无法解释,又何苦把心思浪费在这里?这样的好事,别人求还求不来呢。何况那黑影也说过——“不久自知”。他隐隐有感觉——体质之解、记忆之谜,多半会是一件事。
……
陆启明下去二层的时候,正看到宋平安眼圈红红的,明显刚哭过。
宋平安没料到陆启明现在会下来,一时大窘,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陆启明一惊,忙问:“是不是功法出了问题?快来让我看看。”
“不是……”宋平安大感不好意思,脸红道:“我刚散功,就是有点舍不得……”
陆启明也意识到,宋平安此时气息很弱,和没有修炼过的普通人一般。他松了口气,笑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如果是我,我肯定也舍不得的。”他走过去拿起韩秉坤留下的那瓶丹药,道:“这个专门用来提升初级武修的修为,我看这丹药的量,足够你升到武师了。”
“武师!”宋平安心跳加速,半晌又抑制住心中的渴望,迟疑道:“可我现在不过是武者,用丹药好吗?”
“本来是不好的,不过,”陆启明递给她一个小盒子,微笑道:“有了这个,你的武道根基只会更稳,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这是什么?”宋平安接过盒子,小心地打开,正见其中躺着一枚带有白色云纹的暗红色丹药。
“天成宝丹。我刚刚用山宝炼了两颗。”陆启明解释道,“这个能够提升根骨,把体质变得更适合修炼。你服用的话,提升修为的效果应该也挺明显的。”
宋平安捧着盒子的双手有些发颤,心中百感交集——她有自知之明,也真心认为自己得到的已经够过了,她根本没有想到陆启明竟然会将那么珍贵的山宝也给她留一份。她看着陆启明微笑的双眼,一时说不出话来。
“对了,”陆启明本来要上去,忽然想到了一点,补充道:“我建议你先把前辈留下的丹药吃过之后,再服用天成宝丹,这样效果最好。”
宋平安重重点头,看着陆启明消失在石梯转角处,咬了咬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