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功败垂成
丢掉了第二装甲师布雷德利也失去了守住莫龙的希望。*
虽然在二十七rì午布雷德利给卡马圭的第一装甲师下达了作战命令但是在当天晚又取消了命令。
原因很简单中国海军陆战队在二十七rì下午突破了美军设在莫龙与谢戈德阿维拉之间的防线并且向东突击了十多公里。因为守卫防线的美军全是缺乏机动能力步兵所以中国海军陆战队的装甲集群在转向的时候没有遇到麻烦。当天晚装甲集群就向莫龙东面的美军发起了突击。
显然第一装甲师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及时赶到。
此外布雷德利还有一个顾忌。
这就是中队掌握了制空权至少在绝大部分时候中国空军掌握着优势美军战机出现在战场空的时候非常少。如果第一装甲师向西前往战场肯定会在行军途中遭到轰炸。
显然第一装甲师肯定无法完整的到达莫龙。
即便能够到达也不会剩下多少作战能力。如果在莫龙赔了第二个装甲师那么美军就会迅速战败。
要知道没有装甲部队美军就只能据城固守。
之前的战斗已经表明单纯的防守根本不可能带来胜利反而会全军覆没。
没有第一装甲师美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顶住中国海军陆战队的进攻而继续在莫龙与谢戈德阿维拉死守只会损失更多的作战部队。别忘了在西面的圣斯皮里图斯还有二十万美军被围困着无法动弹呢。
布雷德利别无选择只能让莫龙与谢戈德阿维拉的守军向东撤退。
二十九rì午布雷德利正式向莫龙与谢戈德阿维拉的守军下达了撤退命令并且让驻守在两地东面的美军前去接应。
只是。下午的时候布雷德利又让前去接应的部队退回阵地。[]
可以说打到这个时候连布雷德利都不知道该怎么打了。
圣斯皮里图斯的守军已经丧失了战斗意志而中国海军陆战队也没有急于攻打这座迟早会到手的城市。在莫龙与谢戈德阿维拉东面是广阔的平原根本就没有合适的防御地形美军只能在平原构筑防线。也就是说。如果让这些正在构筑防线的部队去接应莫龙与谢戈德阿维拉的守军阵地就没有人守卫了。显然。中队肯定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必然会趁机发起突击。
当时布雷德利最担心的就是中国海军陆战队的装甲集群。
要知道在此之前就算中国海军陆战队集中使用过装甲部队也只是把一个陆战师的装甲部队集中起来使用。这次顾祝同是把三个陆战师的装甲部队集中了起来。而且还加强了陆军的炮兵。
事实这支装甲集群的规模比美军的装甲师还要大。
如果给中国海军陆战队一个机会那么这支装甲部队就能击溃美军的所有防线让美军一直向东退却。
到时候能否守住卡马圭都是个问题。
显然这是布雷德利不想看到的结果。
要知道如果丢掉了卡马圭美军就只能退守马蒂。
问题是马蒂只是一座人口不到五千的小城镇与之不相称的是。马蒂是古巴东部地区的铁路枢纽中心。横贯古巴的干线铁路在这里分成了两条一条往东通往关塔那摩另外一条往东南通往圣地亚哥。也就是说如果守不住马蒂中国海军陆战队就将一路攻入古巴东部的平原地区。
显然以美军剩下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同时守住关塔那摩与圣地亚哥。
也就是说到时候。美军必须舍弃一个地方重点守卫另外一个地方而舍弃任何一处都将造成美军彻底战败。[ 找小说素材就到]
原因很简单。中队攻占古巴东部地区最需要的就是一座足够大的港口。
不管是圣地亚哥、还是关塔那摩。都有规模足够大的港口而中队能凭借其中任何一座港口扫荡古巴东部地区。
显然布雷德利没有信心守住马蒂。
说白了在连续丢掉圣克拉拉、圣斯皮里图斯、谢戈德阿维拉之后布雷德利甚至没有信心守住卡马圭。
对布雷德利来说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只要给他足够多的时间他就有信心在卡马圭构筑一条足够坚固的防线然后在这里挡住中国海军陆战队。
也正是如此布雷德利就必须做出舍弃。
当然对布雷德利来说舍弃并不是什么艰难决定。
在此之前他已经舍弃了圣斯皮里图斯以及守卫该地的二十万美军。因此让他在舍弃守卫谢戈德阿维拉与莫龙的守军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这样的舍弃能够为他换来足够多的时间。
战斗打到这一步布雷德利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有趣的是中国海军陆战队并没有继续向东追击。
当谢戈德阿维拉与莫龙的美军开始突围的时候中国海军陆战队甚至没有及时完成包围这两座城市。
原因就是参与进攻的陆战师都已到达官兵的承受极限了。
更麻烦的时候战场过于狭窄而且后勤保障能力极为有限特别是在莫龙的铁路桥修复之前根本无法支持更多的陆战师在前线作战所以顾祝同也不可能把留在后方的陆战师派去。
结果就是谢戈德阿维拉的大部分守军都成功突围。
只是莫龙的守军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当时中国海军陆战队的首要任务是攻占莫龙然后才是攻打谢戈德阿维拉所以装甲集群突破美军的防线之后转为向北突击。布雷德利决定让莫龙的守军突围的时候陆战队已经攻占了莫龙东面的几条公路。
显然莫龙的守军没能成功突围。
激战持续到十月四rì下午在将近傍晚的时候莫龙的守军放弃了突围向中国海军陆战队缴械投降。
在此之前四个美军步兵师中已有近三万人阵亡或被俘还有近两万伤员。
也就是说投降的美军中只有不到一万人还能战斗。
让美军指挥官决定投降的主要原因是美军已经为突围拼光了前部弹药而布雷德利答应派来的接应部队并没出现。
在做出了所有努力之后美军只能选择投降。
显然这是非常明智的决定。
要知道当时顾祝同已经非常不耐烦了。他在莫龙投入了三个陆战师与装甲集群兵力比美军还要多而且有更多的装甲力量火炮数量是美军的三倍空军更是牢牢掌握着战场制空权。在强攻了数rì之后陆战师依然没有能够攻破美军的外围防线。在十月三rì顾祝同给前线部队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如果不能在十月五rì正午之前攻占莫龙就将对这座城市进行战略轰炸。四rì午空军的战略航空兵已经做好了准备近八百架轰炸机将在二十个小时之后挂着五千吨燃烧弹升空。
只要轰炸开始莫龙就将被烈火吞没。
要知道莫龙不是大城市战前的常住人口不到十万城区面积不到二十平方公里二五千吨燃烧弹能够把一座人口在五十万左右、城区面积超过四十平方公里的城市烧光也就足够把莫龙变chéng rén间地狱。
如果美军晚一天做出投降的决定那么在正式投降之前残余的美军都将完蛋。
十月五rì陆战队开进莫龙此轮进攻行动正式宣告结束。
只是中国海军陆战队没有获得完全的胜利。虽然占领了莫龙与谢戈德阿维拉但是谢戈德阿维拉的守军大部分成功突围只有不到一万人在突围的战斗中被歼灭也就意味着有差不多四万美军撤了出去。此外在围攻莫龙的战斗中中国海军陆战队的伤亡也超过了一万人其中阵亡官兵三千余人。
显然在顾祝同看来这个代价太大了。
在讨论继续向东进攻的时候顾祝同就明确告诉所有陆战师的指挥官在今后的战斗中必须尽可能的降低作战伤亡。
可以说顾祝同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伤亡报告特别是当报告中的数特别大的时候。
谁都知道战争即将结束胜利已经唾手可得因此顾祝同不希望在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牺牲更多的军人。
在这场战争中已经牺牲了足够多的军人了。
打到一九四七年底已经有三百万中人阵亡!
只是伤亡归伤亡顾祝同不会让陆战队停止前进。
十月六rì顾祝同就下达了调整命令让第二陆战师、第三陆战师、第四陆战师与第五陆战师顶去替代一直在前线作战的四个陆战师。
随后顾祝同就下达了新的命令。
下一轮进攻将以卡马圭为目标。
只不过这是首要目标。
按照顾祝同的意思可以适当的推迟进攻发起时间但是必须投入足够多的兵力争取在攻占了卡马圭之后继续往东推进争取一鼓作气的拿下马蒂打开通往圣地亚哥与关塔那摩的大门。
也就是说顾祝同希望尽快结束古巴岛的战斗。(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三十五章 等待时机
中国陆战队没有停下来休整也就没有给美军重新部署防线的机会。[ 找小说素材就到]
显然这也正是顾祝同让陆战队继续向东挺进的主要原因。
虽然在连续丢掉圣克拉拉、圣斯皮里图斯、谢戈德阿维拉与莫龙之后美军已经在这几场连续的战斗中损失了近四十万兵力且仅剩下了一个装甲师其他部队的重装备大多在战斗中损毁或者是丢弃但是在谢戈德阿维拉东面还有近四十万美军且布雷德利储备了足够多的弹药物资。
当时美军甚至征用了占领区内的所有工程设备特别是工程车辆。
也就是说只要给美军足够多的时间就肯定能够在谢戈德阿维拉与卡马圭之间构筑一道新的防线。
显然只要有机会美军就不会退守卡马圭。
原因很简单卡马圭是一座很难防御的城市。主要就是这座城市在开阔的平原虽然东面有几座丘陵但是海拔高度都不够不可能成为防御的支承点。更重要的是在卡马圭东面根本就没有合适的防御地形。此外卡马圭附近没有多少城镇因此美军很难扩大防御圈。
要想守住卡马圭唯一的办法就是尽量扩大防御范围。
事实这也正是布雷德利不肯派部队去接应突围美军的主要原因。
显然顾祝同也会给美军足够多的时间来重新部署防线。
当然布雷德利很快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即中国海军陆战队开始调整部署把留在后方的陆战师放到了前面。
只是布雷德利同样有理由相信中国海军陆战队的进攻不会强到哪里去。
道理非常简单如果中国海军陆战队还有足够强的进攻能力就不会让谢戈德阿维拉的守军顺利突围。
要知道。[ 找小说素材就到]如果能够歼灭那四万美军布雷德利就很难及时在卡马圭西面组织新的防线。
问题是布雷德利并不十分清楚中国海军陆战队的情况甚至不知道顾祝同将在什么时候下令发起进攻。
别的不说当时布雷德利根本就不清楚中国海军陆战队还有多少作战物资可用。
因为顾祝同手里有足够多的陆战队可用所以布雷德利要想搞清楚中国海军陆战队的作战部署就必须掌握其物资调运与储备情况。在兵力充足的情况下。决定进攻强度的正是作战物资。
可惜的是布雷德利根本没有获得相关的确切情报。
到到十月十rì。中国海军陆战队都没有发起进攻。
当时布雷德利甚至开始怀疑中国海军陆战队有没有能力发起进攻或者是顾祝同是否想及时发起进攻。
可见布雷德利缺少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情报。
相反顾祝同最不缺的就是情报。
事实在十月七rì。四个主力陆战师就已经部署到位在接到命令之后只需要四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就能发起进攻。
当然顾祝同主张立即发起进攻只是陆战队的将领反对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几乎所有陆战师的师长都认为发起进攻的时机还没有成熟。
必须承认在指挥地面作战方面顾祝同的能力依然不够全面即便跟陆战师的少将师长相比。也有很大的欠缺。
当时顾祝同的目的不是把战线往东推进而是要取得重大突破。
有趣的是顾祝同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他的命令只是让陆战队发起进攻以攻打卡马圭为首要目标在依然有足够的突击能力的情况下争取把战线推到马蒂附近。[ 找小说素材就到]
显然要想达到最高目的。就必须取得重点突破而不是把战线往前推进。
任何一名陆军将领、甚至是参谋军官都知道取得重大突破的办法只有一个。即在进攻中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让敌人无法组织新的防线。从而使进攻部队在突破了敌人的主要防线之后可以迅速朝目标推进。
当然陆战队的将领也明白这个道理。
只是顾祝同没有想明白。
陆战队将领明确提出美军已经开始梯次部署防线而且主力在卡马圭靠近前线的部队并不多且大部分都是步兵。如果立即发起进攻只能迫使美军继续退却到卡马圭去部署新的防线。虽然这能够降低进攻作战的难度但是也会失去歼灭美军的机会然后不得不在卡马圭打一场恶仗。
说白了这等于把战线平行推进到卡马圭。
对中国海军陆战队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要知道这意味着补给线将延长一百多公里而且美军在向东撤退的时候肯定会破坏所有铁路桥梁让干线铁路无法使用。就算陆战队的工程兵能够修复受到破坏的铁路桥也需要足够多的时间而在铁路通车之前公路将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补给通道而公路的运输能力非常有限。
也就是说中国海军陆战队每往东前进一步后勤保障负担就要加重一分。
在大部分陆战队将领看来就算能够推进到卡马圭也不可能顺利攻占卡马圭说不定在谢戈德阿维拉的一幕将再次演。在美军继续向东退却之后陆战队就得继续追击而无疑又是平行推进战线。
也许陆战队能在卡马圭取胜毕竟卡马圭不是一座容易防守的城市。
那些在马蒂呢?
当然顾祝同相信陆战队有足够的能力攻占马蒂也许得分成两次来打而不是在攻占了卡马圭之后立即向马蒂进军。
此外也有不少陆战队将领相信能够攻占马蒂。
问题是继续往东陆战队有足够的能力攻占圣地亚哥、或者是关塔那摩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当陆战队的补给线拉得足够长而美军在不断的退缩中兵力密度不断提高那么总会存在一个临界点。这就是达到这个临界点的时候中国海军陆战队就不可能再次突破美军防线而美军也不会继续后撤。
至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没有愿意去想像。
可以说当时很多陆战队将领都认为美军正在通过不断的退却来拉长中国海军陆战队的补给线消耗中国海军陆战队的战斗力。
显然平行推进战线对中国海军陆战队没有任何好处可言。
正是如此大部分陆战队将领都认为应该等到美军把卡马圭西面的防线修建好再发起进攻。
显然防线要发挥作用就需要有军人来守卫。
只要美军修好了防线就肯定会派兵驻守。虽然在防御作战中部署在前线阵地的都是步兵而且很有可能是二线部队而真正的主力往往部署在防线后方充当预备队但是预备队的价值也是在守住防线即在防线被敌人突破之后赶去堵漏或者是在敌人组织进攻的时候发起反击。
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个机会就能在远离卡马圭的地方打一场歼灭战。
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军打算守住卡马圭而不是退到马蒂去做最后的抵抗那么在外围防线被突破之后美军肯定会投入预备队而且很有可能是战役级的预备队即从卡马圭抽调守军来发起反击。
这样一来还能降低攻打卡马圭的难度。
按照这些陆战队将领的观点如果能够在谢戈德阿维拉与卡马圭之间打一场歼灭战那么陆战队就没有必要去攻占卡马圭而是可以绕过去直接进军马蒂夺取美军继续往东退却的咽喉要道然后围歼西面的所有美军。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这就是在谢戈德阿维拉东面围歼美军主力部队总要比把战线推进到近百公里之外的卡马圭、或者是一百多公里之外的马蒂再来围歼美军容易得多仅仅是后勤保障负担就要轻得多。
当时大部分情报都证明美军不会放弃卡马圭。
最重要的就是美军仅存的装甲部队即第一装甲师就部署在卡马圭郊外而且每天都有部队前往卡马圭。
此外侦察机还发现美军没有增强马蒂的防御部署。
正是如此顾祝同做出让步采纳了陆战队将领的建议。
显然顾祝同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虽然在此之前他在部署作战时的表现非常出sè根本就不像一个从未指挥过地面作战的海军将领但是顾祝同最多只能把握好大方向在战术细节他依然得让位给陆战队将领。
这下就不难明白中国海军陆战队为什么拖着没有发起进攻了。
可见布雷德利的担心是多余的中国海军陆战队不是不发动进攻而是在等待美军修好防线。
可惜的是布雷德利并不知道这一点。
结果就是美军抓紧一切时间构筑防御阵地布雷德利则非常积极的安排了三个步兵师去守卫这条防线。
当时为了鼓舞士气布雷德利还亲自去慰问了这三个步兵师的官兵。
不管布雷德利自己是否相信他得尽量让基层官兵相信只要坚持下去美军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只是布雷德利的口才并不好也没有巴顿那种能够带动他人的气魄所以他的鼓舞能否发挥作用还是个问题。
第五百三十六章 齐头并进齐
[][ 找小说素材就到][ 找小说素材就到] 十月十七rì
美军完成了卡马圭西部防线的修建工作
这条防线以卡马圭西面的佛罗里达城为中心向北延伸到埃斯梅拉达与哈罗努向南拓展到贝蒂恩特斯、夸特罗扎帕涅罗斯与南圣克鲁斯总长一百四十公里东西纵深在二十到三十公里之间
为了便于防守美军让出了安娜-玛利亚湾的东岸平原
只是这条防线依然算不牢固
在此之前中国海军陆战队曾经攻占了埃斯梅拉达只是在调整防御部署的时候放弃了这座滨海城市加在防线南段故意向东收缩所以整条防线呈现出北凸南凹的局面即防线北段向西突出南段却向东凹入更重要的是整条防线都建在平原而且没有河流可供据守
显然这些问题布雷德利比任何人都清楚
问题是古巴只是一座岛屿而不是一块大陆
如果在大陆战场布雷德利肯定会扩大防御纵深来增强防线的强度让敌人难以取得关键突破
可惜的是古巴岛根本没有可以让美军扩大防御纵深的空间
佛罗里达城到卡马圭就只有三十多公里而该处防线的纵深就是三十公里也就是说防线已经建到卡马圭郊外了
问题是三十公里的防御纵深就足够了吗
在攻打莫龙的战斗中中国海军陆战队装甲集群的突击速度达到了每天二十公里即只需要一天半就能突击三十公里
显然美军不可能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堵住防线的漏洞
因为没有足够的防御纵深所以布雷德利也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预备队身
原因很简单要想让预备队发挥作用就得有足够的防御纵深或者是防线有足够强的支撑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投入预备队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而预备队在投入战斗之后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反如果防线的强度不够高、或者是防御纵深不够大那么预备队到达的时候很有可能面对的是严阵以待的敌军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准备再多的预备队也未必能够把敌人赶回去
没有地方扩大防御纵深就只能增强防线强度
显然美军要么在防线修建足够多的防御工事要么就得提高防线的兵力密度
因为时间非常有限所以美军只能增强防线的兵力密度
事实这与布雷德利最出的想法背道而驰
在决定构筑这条防线的时候布雷德利只打算用三个步兵师而且只有两个步兵师部署在战线第三个步兵师充当战术预备队可是在防线建成的时候美军动用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六个步兵师且全部部署在防线每个步兵师守卫的战线不到二十五公里此外还有三个步兵师充当战术预备队
也就是说为了这条防线美军动用了九个步兵师总兵力高达十二万
只是这还不是全部
因为步兵师的运动能力非常有限所以最多只能充当战术预备队而战役级的预备队必须由装甲部队充当
这样一来就得把第一装甲师算
也就是说为了这条防线美军总共动用了十个师的兵力包括仅存的装甲部队总兵力将近十四万
布雷德利不是笨蛋这种部署方式有一个非常大的隐患
这就是在防线东面美军的防御极为空虚当时守卫卡马圭的只有两个师其中一个还是刚刚组建起来的准确的说是用从谢戈德阿维拉撤退下来的零散部队、以及伤愈归队的官兵组建的一个临时步兵师再往东在马蒂有两个师其中一个也是临时组建起来的后勤保障师继续往东要到圣地亚哥才有足够的兵力而且也只有四个师在圣地亚哥西面的大部分城镇最多就只有一个营的守备兵力由此可见在卡马圭东面美军的兵力极为空虚
显然布雷德利非常清楚这是他在古巴建的最后一道防线
如果卡马圭西部防线被中**队突破他将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在卡马圭东面构筑新的防线说得严重一点因为过于分散卡马圭东部的美军甚至难以在中国海军陆战队打过来之前聚集到一起
显然布雷德利孤注一掷把所有赌注都押到了卡马圭西部防线
有趣的是这条防线被美军官兵称为布雷德利的最后防线
由此可见就连美军基层官兵都知道这将是他们在古巴守卫的最后一条防线如果再次被中**队突破他们就无处可守了
那么这条防线足够牢固吗
也许在布雷德利看来这是他在古巴构筑的最为坚固的防线而且他获得了足够多的时间来晚生防御部署
只是中国海军陆战队很想用结果来证明这是一条脆弱的防线
十月二十一rì攻打卡马圭的作战行动开始
这次进攻又被称为第五次进攻战役
从时间看中国海军陆战队把进攻发起时间推迟了将近半个月
虽然在这半个月里美军完成了防线的建设工作但是中国海军陆战队也用这半个月的时间做了很多重要的、甚至是必须做的事情比如在前线囤积了大量弹药物资修复了莫龙附近的铁路桥
有趣的是中国海军陆战队在发起进攻的时候只投入了三个陆战师
当时第三陆战师负责在北面攻打埃斯梅拉达第四陆战师向佛罗里达城挺进第五陆战师则沿着美军防线向南运动
三个陆战师的兵力不算多进攻却打得有声有sè
没什么好奇怪的陆战队更适合在平原作战要知道不管是圣克拉拉、还是圣斯皮里图斯与谢戈德阿维拉附近都有高原与山地而在谢戈德阿维拉往东直到马蒂附近都是一马平川
陆战队打得出sè还与后勤保障有关
关键就是莫龙附近的铁路桥已经修复可以通过铁路向前线运送弹药物资以及无法用公路运送的重型装备
此外三个主力陆战师都得到了充足的休整
只用了两天第三陆战师就包围了埃斯梅拉达虽然守卫该地的美军极为顽强但是在被彻底包围之后也坚持不了多久
二十四rì第四陆战师推进到了佛罗里达城郊外
只是这是一座拥有近二十万人口的中型城市而且是美军防线的重点所以第四陆战师没有及时攻入城区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也没有必要攻入佛罗里达城
第五陆战师没有冲击美军的防线而是一直在向南运动
相对而言第五陆战师对美军的威胁更大第三陆战师与第四陆战师都有固定的攻打目标因此美军只要在埃斯梅拉达与佛罗里达城坚守就足够了而第五陆战师没有固定的攻打目标美军也就不可能在某处坚守
事实第五陆战师是在寻找美军防线的薄弱点
要知道在佛罗里达城南面美军防线是向东收缩的如果第五陆战师在这里找到了突破点肯定会在突破之后往北迂回包围佛罗里达城协助第四陆战师攻占这座城市甚至会运动到埃斯梅拉达附近
也就是说只要让第五陆战师取得突破美军的防线就将彻底崩溃
对此布雷德利也有极为清楚的认识
结果就是布雷德利不得不从三个充当战术预备队的师中抽出两个随同第五陆战师往南运动
也就是说当时美军真正可用的预备队只有一个步兵师了除非把第一装甲师用
战斗持续到二十六rì布雷德利别无选择只能把最后一支战术预备队派往正在遭到中国海军陆战队猛攻的埃斯梅拉达
埃斯梅拉达在战线北端但是重要xìng丝毫不亚于佛罗里达城
这就是横贯古巴的干线铁路就从这里通过然后往东到达索拉才转为向南然后经卡马圭通往马蒂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海军陆战队攻占了埃斯梅拉达就能绕过佛罗里达城直接攻打卡马圭而留在卡马圭的美军并不多中国海军陆战队最多只需要出动两个师的兵力就能占领这座城市如果行动迅速的话一个师就足够了
可以说布雷德利宁愿丢掉佛罗里达城也不愿意丢掉埃斯梅拉达
不管怎么说从佛罗里达城往东只有一条公路还有纵深在三十公里左右的防区中**队不可能迅速推进三十公里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公路的运输能力根本无法满足中**队的作战消耗
布雷德利动用了最后一支战术预备队剩下的只有第一装甲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