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武装民众
“我们不要被敌人大兵压境所吓倒,我们不要紧盯着困难,不要只看到一些麻木不仁的落后分子,我们要树立坚定地必胜的信念,迎难而上。****反之,我们要看到如今的抗联已经是一支经过严酷战火考验,依然屹立不倒的英雄部队,什么样的困难能打垮我们呢?只有自己的懦弱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革命工作哪能没有困难?要看你如何面对如何解决,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毫无主意和措施,这是不允许的!”
马迁安加重了语气,神态有些激动。
大敌当前,决不能允许众位干部出现只强调困难而不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现象。
杨晓康脸红了,陈瑞脸也微微变色。响鼓不用重锤敲,他们都明白马迁安说着话的意思,马司令很不满意他们的工作,动员众多的群众离开家园,舍弃辛苦攒下的仅有的财产,奔向未知的前途,困难是多,但确实不应该只抱怨而不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如果不是马司令召开这个会议,想必自己接下来的工作也没有什么大起色。
陈瑞的确存了尽人事看天命的想法,有了这个想法也就意味着有一丝退缩,不会拼了老命尽全力做事。实际上有一些随波逐流不思进取。
马迁安这句话振聋发聩,毫不留情。很多人震惊之后开始掂量这句话的分量。
面对凶残的曰本人时,拥有与敌生死搏杀经历的军人,他们要镇定得多,也坚强的多。而地方工作者的信心则要弱于这些军人。
马迁安看着若有所思的陈瑞和周玉成,又一次开口,“我还有一个建议,对最后那些决定接受我们保护,跟随我们转移的民众,我们要尽可能的武装他们,使他们在战火中尽快成长,成为我们坚定的支持者和后备兵源,在战斗中学习战斗,在拼杀中学会勇敢,用胸中的热血洗刷**奴的耻辱,我相信,如此一来,经过这次大围剿之后幸存下来的民众,他们必将充满自豪的宣告自己的新生,成为这片大地上的真正的主人。”
现在根据地存有后备枪支超过7千条,这都是历次战斗从鬼子手中缴获和从契沃采夫兵工厂运来的。听到马迁安如此大胆的建议,周玉成不能不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除了一千多民兵经过初步训练,那些庄稼汉大多数连枪都没摸过,这成吗?”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没有行不行的,俄国人进行莫斯科保卫战时,数天之内在莫斯科城征兵20万,训练了四天就开上战场,逼急了兔子也能咬死猎鹰,我说了,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马迁安还有潜台词没有说出来。这次围剿可能要持续数月之久,抗联的兵力将要作为机动兵力与敌**,不会有过多力量投入到保护民众行动中去,分散的民众必须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发给他们枪支,他们也就拥有了一定反击之力,总好过赤手空拳面对鬼子,如果发现他们隐藏地的鬼子人数过于稀少,能否打得过这些有枪的群众还两可之间呢。
马迁安出色的口才与超前的思维又一次震慑了众人。
会议终于开完了,马迁安吩咐做会议记录的正治部副主任于冠一,“把决议整理一下,立刻发往周卫中司令和马占山司令那里,请他们对我们的决议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
于冠一应了一声,又抬头看看马迁安煞有介事一本正经的样子,心里憋不住恶意猜测道:瞧马司令的样子,哪是请人批评决议,分明是让对方参考借鉴这份决议。
下午,马迁安与周玉成窝在司令部内研究各地传来的情报,对比着墙上的地图,两人合计着战斗方案。
这是一场非常繁杂累人的战役推演,两人分析着阿南惟几的作战特点,预设阿南惟几可能的围剿方式,分别提出了多达十余种的进犯方式,随后两人又轮换着转变角色分别扮演日方与己方,在地图上进行激烈的围剿与反围剿。
两人有一份兴安东省的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这份地图是安滨纵队自己的测绘人员绘制的,绝对是兴安东省现时最详细的一份地图,而且据周玉成介绍,万分之一地图也在赶制和完善中。
有了详尽的地图才好排兵布阵,这兴安东省十万平方公里的地域上遍布着两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山头,以及山峰之间的湖泊、沼泽,可供军队和民众藏身的地方数不胜数,很多险要的地方也将是杀敌的好战场。
“这是个好地方。”马迁安指着一条长长的峡谷,“这条谷有十几公里长,妙的是周围山峰之外沼泽遍布,进谷的道路只有三条,我看可以藏不少人,应该马上着手设立密营储备食物和弹药,到时候我们不想让鬼子进来就不让他进来,想让他进来就让他进来,不过让他们站着进来躺着出去。”
“早设了,你还是先看一下密营位置图吧。”
周玉成从自己的结实的橡木木箱中拿出一份资料,递给马迁安。资料袋上有周玉成手写的两个大字:绝密。
密营建设的工作一向是周玉成负责的,马迁安只知道新建密营大概数目,对具体位置还真没着意去记,不过现在必须要记住这些密营地点了,免得以后战事危急时与周玉成失散,活地图有可能使不上了,那时可真要依靠自己了。
马迁安决定今晚不睡觉了,就是死记硬背也要将密营位置记清楚。
这条山谷里已经设立了一个密营,盖起的简易木刻楞房十二座,总建筑面积大约一千余平方米,可供千余人居住,如果情况紧急,搭上三层铺挤下三千人也可以。
周玉成递给马迁安资料后,调侃他道:“你刚才说的不想让鬼子进来他们就进不来?”
“是啊,有什么奇怪的,到时候把三条进谷的道路一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鬼子要想攻击我们只能从沼泽地想办法,那地方你也知道,处处是陷阱,陷进去就没顶捞都捞不出来,陷到泥里的一多,他还敢走沼泽?”
“你呀,真是太乐观了。现时节是初秋,情况像你所说的那样,但你想过没有?到了冬天,沼泽地冻硬了可就一马平川,到时候处处都是进攻的道路,我看你怎么办?”
嗯?马迁安眨了半天眼睛,终于沉吟着耍无赖道:“还用等到冬天?没等到冬天我就把阿南惟几打跑了。”
:
第630章 武装民众
“我们不要被敌人大兵压境所吓倒,我们不要紧盯着困难,不要只看到一些麻木不仁的落后分子,我们要树立坚定地必胜的信念,迎难而上。****反之,我们要看到如今的抗联已经是一支经过严酷战火考验,依然屹立不倒的英雄部队,什么样的困难能打垮我们呢?只有自己的懦弱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革命工作哪能没有困难?要看你如何面对如何解决,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毫无主意和措施,这是不允许的!”
马迁安加重了语气,神态有些激动。
大敌当前,决不能允许众位干部出现只强调困难而不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现象。
杨晓康脸红了,陈瑞脸也微微变色。响鼓不用重锤敲,他们都明白马迁安说着话的意思,马司令很不满意他们的工作,动员众多的群众离开家园,舍弃辛苦攒下的仅有的财产,奔向未知的前途,困难是多,但确实不应该只抱怨而不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如果不是马司令召开这个会议,想必自己接下来的工作也没有什么大起色。
陈瑞的确存了尽人事看天命的想法,有了这个想法也就意味着有一丝退缩,不会拼了老命尽全力做事。实际上有一些随波逐流不思进取。
马迁安这句话振聋发聩,毫不留情。很多人震惊之后开始掂量这句话的分量。
面对凶残的曰本人时,拥有与敌生死搏杀经历的军人,他们要镇定得多,也坚强的多。而地方工作者的信心则要弱于这些军人。
马迁安看着若有所思的陈瑞和周玉成,又一次开口,“我还有一个建议,对最后那些决定接受我们保护,跟随我们转移的民众,我们要尽可能的武装他们,使他们在战火中尽快成长,成为我们坚定的支持者和后备兵源,在战斗中学习战斗,在拼杀中学会勇敢,用胸中的热血洗刷**奴的耻辱,我相信,如此一来,经过这次大围剿之后幸存下来的民众,他们必将充满自豪的宣告自己的新生,成为这片大地上的真正的主人。”
现在根据地存有后备枪支超过7千条,这都是历次战斗从鬼子手中缴获和从契沃采夫兵工厂运来的。听到马迁安如此大胆的建议,周玉成不能不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除了一千多民兵经过初步训练,那些庄稼汉大多数连枪都没摸过,这成吗?”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没有行不行的,俄国人进行莫斯科保卫战时,数天之内在莫斯科城征兵20万,训练了四天就开上战场,逼急了兔子也能咬死猎鹰,我说了,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马迁安还有潜台词没有说出来。这次围剿可能要持续数月之久,抗联的兵力将要作为机动兵力与敌**,不会有过多力量投入到保护民众行动中去,分散的民众必须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发给他们枪支,他们也就拥有了一定反击之力,总好过赤手空拳面对鬼子,如果发现他们隐藏地的鬼子人数过于稀少,能否打得过这些有枪的群众还两可之间呢。
马迁安出色的口才与超前的思维又一次震慑了众人。
会议终于开完了,马迁安吩咐做会议记录的正治部副主任于冠一,“把决议整理一下,立刻发往周卫中司令和马占山司令那里,请他们对我们的决议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
于冠一应了一声,又抬头看看马迁安煞有介事一本正经的样子,心里憋不住恶意猜测道:瞧马司令的样子,哪是请人批评决议,分明是让对方参考借鉴这份决议。
下午,马迁安与周玉成窝在司令部内研究各地传来的情报,对比着墙上的地图,两人合计着战斗方案。
这是一场非常繁杂累人的战役推演,两人分析着阿南惟几的作战特点,预设阿南惟几可能的围剿方式,分别提出了多达十余种的进犯方式,随后两人又轮换着转变角色分别扮演日方与己方,在地图上进行激烈的围剿与反围剿。
两人有一份兴安东省的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这份地图是安滨纵队自己的测绘人员绘制的,绝对是兴安东省现时最详细的一份地图,而且据周玉成介绍,万分之一地图也在赶制和完善中。
有了详尽的地图才好排兵布阵,这兴安东省十万平方公里的地域上遍布着两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山头,以及山峰之间的湖泊、沼泽,可供军队和民众藏身的地方数不胜数,很多险要的地方也将是杀敌的好战场。
“这是个好地方。”马迁安指着一条长长的峡谷,“这条谷有十几公里长,妙的是周围山峰之外沼泽遍布,进谷的道路只有三条,我看可以藏不少人,应该马上着手设立密营储备食物和弹药,到时候我们不想让鬼子进来就不让他进来,想让他进来就让他进来,不过让他们站着进来躺着出去。”
“早设了,你还是先看一下密营位置图吧。”
周玉成从自己的结实的橡木木箱中拿出一份资料,递给马迁安。资料袋上有周玉成手写的两个大字:绝密。
密营建设的工作一向是周玉成负责的,马迁安只知道新建密营大概数目,对具体位置还真没着意去记,不过现在必须要记住这些密营地点了,免得以后战事危急时与周玉成失散,活地图有可能使不上了,那时可真要依靠自己了。
马迁安决定今晚不睡觉了,就是死记硬背也要将密营位置记清楚。
这条山谷里已经设立了一个密营,盖起的简易木刻楞房十二座,总建筑面积大约一千余平方米,可供千余人居住,如果情况紧急,搭上三层铺挤下三千人也可以。
周玉成递给马迁安资料后,调侃他道:“你刚才说的不想让鬼子进来他们就进不来?”
“是啊,有什么奇怪的,到时候把三条进谷的道路一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鬼子要想攻击我们只能从沼泽地想办法,那地方你也知道,处处是陷阱,陷进去就没顶捞都捞不出来,陷到泥里的一多,他还敢走沼泽?”
“你呀,真是太乐观了。现时节是初秋,情况像你所说的那样,但你想过没有?到了冬天,沼泽地冻硬了可就一马平川,到时候处处都是进攻的道路,我看你怎么办?”
嗯?马迁安眨了半天眼睛,终于沉吟着耍无赖道:“还用等到冬天?没等到冬天我就把阿南惟几打跑了。”
:
第631章 站台助威
山外传来的情报表明,鬼子为这次围剿所调集的物资越来越多,几个物资集散地建起了数量众多的临时仓库,仓库里面包括粮食、弹药及各种军需品应有尽有。&&抗联的情报员基本都经过系统培训,他们已经学会了诸如对货物体积、重量等做较精确的描述,统计过后,马迁安发现鬼子这次是真的下了血本,仅粮食一项鬼子就准备了五六千吨的数量,更遑论还有多达数千吨的弹药、药品,更为关键的是,这群王八蛋竟然准备了大量冬衣及数量不菲的滑雪板。
鬼子也太不要脸了,学抗联制造滑雪板,看来鬼子里面也有“高人”,明白在冬季皑皑白雪覆盖的山岭中,要想跑得快,还真就得学习自己对手的做法。
马迁安不由自主苦笑了一下,这个世界,没有任何规则规定只准抗联用滑雪板而不准曰本人用,我们在进步,曰本人也在进步,只要时间允许,我们的敌人也将学会新的战术战法。
现在才初秋,阿南惟几就开始预备过冬的物资,难不成还真想在山里赖到开春?这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分析到此后,马迁安的心情有些忧郁。去年冬天鬼子在山里并没有挺住多长时间,就被英勇的抗联战士赶出了深山老林,山里的民众无需长时间“跑鬼子”,有的居民聚集点甚至都没有看见鬼子的膏药旗,鬼子就已经被闪电般的击败了。
转天马迁安也迎来了一个好消息。一小队兴高采烈的战士护送着十余柳条箱来到了司令部,这些柳条箱中装满了伪满洲国币和日币,这是罗曼诺夫的钱和卖掉石井四郎住宅所获得意外之财,原本总数高达二百二十万元,不过这笔钱路过小兴安岭交通线时,按照杨靖宇的要求给小兴安岭地区的抗联留下了一半,到达这里的现金只有一百一十万元。
由于过去根据地里的民众数量稀少易于军事化管理,抗联并没有成立自己的造币厂,没有发行根据地自己的货币,发行货币的一个条件是必须有足够的人口,有足够的经济活动,而这些条件在过去的两年中都不具备,所以抗联一直使用满洲币或日币,幸而这两种货币币值较稳定,山区与外界的物资贸易还算平稳。
不过这笔钱的到来,让很多难题迎刃而解。
首先银行挤兑风波很快平息了下去,一些闹得欢的家伙兑现了存折,逢人就说抗联有信誉,无形中起到了宣传抗联的作用,看到抗联银行真的毫不含糊就兑现存折,大多数原本二意丝丝的民众反倒不着急提取钱款了。
民众的心理是很有意思的,起哄架秧子大帮哄,正所谓三人成虎,谎话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听别人说抗联要逃跑不准备兑换存折,很多人也信以为真,心底里对抗联颇有些想法,但一旦抗联银行大把大把的现金撒下去,看到抗联说到做到,这些人的心理又起了微妙的波澜,羞愧之余反而坚定了跟随抗联行动的决心。
到哪里找这样说话算话的政府呢?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对他们好哪有不知道的。
其次有了钱,粮食收购工作进展极为迅速,手里拿到了真金白银的民众除了埋藏自己的口粮外,还自发的帮助抗联的工作队,免费提供人力畜力将炒熟烘干的粮食运往各处埋藏。
经过了几天时间的准备,一场规模不小的宣传会准备就绪。会议主题宣讲鬼子表面的伪善及骨子里的残忍,演讲人包括经历过屠杀的幸存者、亲眼所见鬼子恶行的目击者,还有最近被解救回来的731魔窟中的“马路大”等。
正治部副部长于冠一和宣传科长王基石为此已经忙乎了好几天,今天请马迁安台压阵脚助助威。
马迁安自然不同意这种说法,他笑着对前来请他观摩大会的于冠一虚踢了一脚,嗔道:“这么严肃的事情被你说的好像站台一样,你小子就没经历过这种人间地狱般的惨像,这大会必须要开的如泣如诉,血泪交加才行,你选的人行不行?别到时候像个闷葫芦般,心里的话倒不出来,或者嗫嗫嚅嚅嘟嘟囔囔,起不到宣传效果,你们演练了没有?”
于冠一对马迁安的嗔怪毫不在意,这个曾经的热血青年学生成熟的异常迅速,现在他的举手投足透露着老练的神态,于冠一躲开马迁安的大皮靴,嘻嘻笑着回道:“看你说的,就我这脑袋,一点就透,你教给我的那些我都学的倍儿熟,今天你就瞧好。”
两人都彼此会意这一问一答的涵义,马迁安曾给于冠一讲述过开大会控制场面的技巧,还有对台演讲者的甄选行为,这里面有很多讲究,涉及到民众心理学。
其实这许多知识还有赖于马迁安研究过希特勒演讲技巧的经历,这个狂人的演讲有很多过人之处,他的控场能力、调动气氛的能力、引导听众的能力、抗干扰能力以及演讲用情技巧,都是登峰造极,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首先,他运用沉默开台控场。他一定要沉默很长的时间,一直等到群众由闹到静,又从静到叽叽喳喳时,才开始发言。这是欲擒故纵、制造悬念、大吊胃口的开场技巧,这种技巧效果非常好。
其次,快速达到**。他演讲开始时语调极其平缓,但很快就激昂澎湃起来,伴随着手舞足蹈,还经常掂起脚尖,几分钟内就可以达到歇斯底里的境界。能够瞬间达到演讲**,并且把听众带进去的演讲者,是情绪掌控的高手,是现场气氛的狂热制造者。
第三,希特勒的演讲短小但是精准。他的演讲从来不超过半小时,往往只有十分钟左右,大多数演讲并不是车轱辘话又臭又长四平八稳,他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握主题,直达目的,**处戛然而止,留下大量想像的空间。他从来都是在最狂热的时候停下演讲,给听众更大的回味的意境。
第四,他演讲的内容煽动性极强。他演讲的内容相当简洁,提到最多的就是“德意志”、“国家”、“民族”、“振兴”、“正义”、“敌人”、“形势”、“斗争”、“成就”之类的词,从来不引经据典,只谈论现代的事情。在他牙缝里冒出的每一个字都洋溢着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气息,令从幼儿到老者的全体公民都为之热血沸腾。
最后,还有一种最关键的现场辅助手段:安排一些“托儿”,就如同现在的歌星见面会一样,每到关键之处,这些托儿就开始声嘶力竭呼喊口号来渲染气氛,同时外围的“托儿”有意识的慢慢推挤人群集中,使之不规则站立的民众在不知不觉中聚成一堆,前后左右人挨着人人挤着人,左边的人喊了,右边的人还能无动于衷?好意思不喊吗,好意思不激动?一旦张开嘴巴喊口号,莫名其妙中自己就会被自己的行为感染,严肃的人开始变得狂热,这也是大众心理学的一种行为。
“你派谁做最后的鼓动演讲?”马迁安想知道于冠一的底牌,玩味儿的问了一句。
于冠一眉飞色舞的道:“那还用说?当然是师傅你了,这么露脸的事儿我谁也不给,就留给你了。”
“得了,露脸?我可不想露这么大的脸。”马迁安淡淡的拒绝道。
第631章 站台助威
山外传来的情报表明,鬼子为这次围剿所调集的物资越来越多,几个物资集散地建起了数量众多的临时仓库,仓库里面包括粮食、弹药及各种军需品应有尽有。&&抗联的情报员基本都经过系统培训,他们已经学会了诸如对货物体积、重量等做较精确的描述,统计过后,马迁安发现鬼子这次是真的下了血本,仅粮食一项鬼子就准备了五六千吨的数量,更遑论还有多达数千吨的弹药、药品,更为关键的是,这群王八蛋竟然准备了大量冬衣及数量不菲的滑雪板。
鬼子也太不要脸了,学抗联制造滑雪板,看来鬼子里面也有“高人”,明白在冬季皑皑白雪覆盖的山岭中,要想跑得快,还真就得学习自己对手的做法。
马迁安不由自主苦笑了一下,这个世界,没有任何规则规定只准抗联用滑雪板而不准曰本人用,我们在进步,曰本人也在进步,只要时间允许,我们的敌人也将学会新的战术战法。
现在才初秋,阿南惟几就开始预备过冬的物资,难不成还真想在山里赖到开春?这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分析到此后,马迁安的心情有些忧郁。去年冬天鬼子在山里并没有挺住多长时间,就被英勇的抗联战士赶出了深山老林,山里的民众无需长时间“跑鬼子”,有的居民聚集点甚至都没有看见鬼子的膏药旗,鬼子就已经被闪电般的击败了。
转天马迁安也迎来了一个好消息。一小队兴高采烈的战士护送着十余柳条箱来到了司令部,这些柳条箱中装满了伪满洲国币和日币,这是罗曼诺夫的钱和卖掉石井四郎住宅所获得意外之财,原本总数高达二百二十万元,不过这笔钱路过小兴安岭交通线时,按照杨靖宇的要求给小兴安岭地区的抗联留下了一半,到达这里的现金只有一百一十万元。
由于过去根据地里的民众数量稀少易于军事化管理,抗联并没有成立自己的造币厂,没有发行根据地自己的货币,发行货币的一个条件是必须有足够的人口,有足够的经济活动,而这些条件在过去的两年中都不具备,所以抗联一直使用满洲币或日币,幸而这两种货币币值较稳定,山区与外界的物资贸易还算平稳。
不过这笔钱的到来,让很多难题迎刃而解。
首先银行挤兑风波很快平息了下去,一些闹得欢的家伙兑现了存折,逢人就说抗联有信誉,无形中起到了宣传抗联的作用,看到抗联银行真的毫不含糊就兑现存折,大多数原本二意丝丝的民众反倒不着急提取钱款了。
民众的心理是很有意思的,起哄架秧子大帮哄,正所谓三人成虎,谎话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听别人说抗联要逃跑不准备兑换存折,很多人也信以为真,心底里对抗联颇有些想法,但一旦抗联银行大把大把的现金撒下去,看到抗联说到做到,这些人的心理又起了微妙的波澜,羞愧之余反而坚定了跟随抗联行动的决心。
到哪里找这样说话算话的政府呢?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对他们好哪有不知道的。
其次有了钱,粮食收购工作进展极为迅速,手里拿到了真金白银的民众除了埋藏自己的口粮外,还自发的帮助抗联的工作队,免费提供人力畜力将炒熟烘干的粮食运往各处埋藏。
经过了几天时间的准备,一场规模不小的宣传会准备就绪。会议主题宣讲鬼子表面的伪善及骨子里的残忍,演讲人包括经历过屠杀的幸存者、亲眼所见鬼子恶行的目击者,还有最近被解救回来的731魔窟中的“马路大”等。
正治部副部长于冠一和宣传科长王基石为此已经忙乎了好几天,今天请马迁安台压阵脚助助威。
马迁安自然不同意这种说法,他笑着对前来请他观摩大会的于冠一虚踢了一脚,嗔道:“这么严肃的事情被你说的好像站台一样,你小子就没经历过这种人间地狱般的惨像,这大会必须要开的如泣如诉,血泪交加才行,你选的人行不行?别到时候像个闷葫芦般,心里的话倒不出来,或者嗫嗫嚅嚅嘟嘟囔囔,起不到宣传效果,你们演练了没有?”
于冠一对马迁安的嗔怪毫不在意,这个曾经的热血青年学生成熟的异常迅速,现在他的举手投足透露着老练的神态,于冠一躲开马迁安的大皮靴,嘻嘻笑着回道:“看你说的,就我这脑袋,一点就透,你教给我的那些我都学的倍儿熟,今天你就瞧好。”
两人都彼此会意这一问一答的涵义,马迁安曾给于冠一讲述过开大会控制场面的技巧,还有对台演讲者的甄选行为,这里面有很多讲究,涉及到民众心理学。
其实这许多知识还有赖于马迁安研究过希特勒演讲技巧的经历,这个狂人的演讲有很多过人之处,他的控场能力、调动气氛的能力、引导听众的能力、抗干扰能力以及演讲用情技巧,都是登峰造极,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首先,他运用沉默开台控场。他一定要沉默很长的时间,一直等到群众由闹到静,又从静到叽叽喳喳时,才开始发言。这是欲擒故纵、制造悬念、大吊胃口的开场技巧,这种技巧效果非常好。
其次,快速达到**。他演讲开始时语调极其平缓,但很快就激昂澎湃起来,伴随着手舞足蹈,还经常掂起脚尖,几分钟内就可以达到歇斯底里的境界。能够瞬间达到演讲**,并且把听众带进去的演讲者,是情绪掌控的高手,是现场气氛的狂热制造者。
第三,希特勒的演讲短小但是精准。他的演讲从来不超过半小时,往往只有十分钟左右,大多数演讲并不是车轱辘话又臭又长四平八稳,他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握主题,直达目的,**处戛然而止,留下大量想像的空间。他从来都是在最狂热的时候停下演讲,给听众更大的回味的意境。
第四,他演讲的内容煽动性极强。他演讲的内容相当简洁,提到最多的就是“德意志”、“国家”、“民族”、“振兴”、“正义”、“敌人”、“形势”、“斗争”、“成就”之类的词,从来不引经据典,只谈论现代的事情。在他牙缝里冒出的每一个字都洋溢着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气息,令从幼儿到老者的全体公民都为之热血沸腾。
最后,还有一种最关键的现场辅助手段:安排一些“托儿”,就如同现在的歌星见面会一样,每到关键之处,这些托儿就开始声嘶力竭呼喊口号来渲染气氛,同时外围的“托儿”有意识的慢慢推挤人群集中,使之不规则站立的民众在不知不觉中聚成一堆,前后左右人挨着人人挤着人,左边的人喊了,右边的人还能无动于衷?好意思不喊吗,好意思不激动?一旦张开嘴巴喊口号,莫名其妙中自己就会被自己的行为感染,严肃的人开始变得狂热,这也是大众心理学的一种行为。
“你派谁做最后的鼓动演讲?”马迁安想知道于冠一的底牌,玩味儿的问了一句。
于冠一眉飞色舞的道:“那还用说?当然是师傅你了,这么露脸的事儿我谁也不给,就留给你了。”
“得了,露脸?我可不想露这么大的脸。”马迁安淡淡的拒绝道。
第631章 站台助威
山外传来的情报表明,鬼子为这次围剿所调集的物资越来越多,几个物资集散地建起了数量众多的临时仓库,仓库里面包括粮食、弹药及各种军需品应有尽有。&&抗联的情报员基本都经过系统培训,他们已经学会了诸如对货物体积、重量等做较精确的描述,统计过后,马迁安发现鬼子这次是真的下了血本,仅粮食一项鬼子就准备了五六千吨的数量,更遑论还有多达数千吨的弹药、药品,更为关键的是,这群王八蛋竟然准备了大量冬衣及数量不菲的滑雪板。
鬼子也太不要脸了,学抗联制造滑雪板,看来鬼子里面也有“高人”,明白在冬季皑皑白雪覆盖的山岭中,要想跑得快,还真就得学习自己对手的做法。
马迁安不由自主苦笑了一下,这个世界,没有任何规则规定只准抗联用滑雪板而不准曰本人用,我们在进步,曰本人也在进步,只要时间允许,我们的敌人也将学会新的战术战法。
现在才初秋,阿南惟几就开始预备过冬的物资,难不成还真想在山里赖到开春?这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分析到此后,马迁安的心情有些忧郁。去年冬天鬼子在山里并没有挺住多长时间,就被英勇的抗联战士赶出了深山老林,山里的民众无需长时间“跑鬼子”,有的居民聚集点甚至都没有看见鬼子的膏药旗,鬼子就已经被闪电般的击败了。
转天马迁安也迎来了一个好消息。一小队兴高采烈的战士护送着十余柳条箱来到了司令部,这些柳条箱中装满了伪满洲国币和日币,这是罗曼诺夫的钱和卖掉石井四郎住宅所获得意外之财,原本总数高达二百二十万元,不过这笔钱路过小兴安岭交通线时,按照杨靖宇的要求给小兴安岭地区的抗联留下了一半,到达这里的现金只有一百一十万元。
由于过去根据地里的民众数量稀少易于军事化管理,抗联并没有成立自己的造币厂,没有发行根据地自己的货币,发行货币的一个条件是必须有足够的人口,有足够的经济活动,而这些条件在过去的两年中都不具备,所以抗联一直使用满洲币或日币,幸而这两种货币币值较稳定,山区与外界的物资贸易还算平稳。
不过这笔钱的到来,让很多难题迎刃而解。
首先银行挤兑风波很快平息了下去,一些闹得欢的家伙兑现了存折,逢人就说抗联有信誉,无形中起到了宣传抗联的作用,看到抗联银行真的毫不含糊就兑现存折,大多数原本二意丝丝的民众反倒不着急提取钱款了。
民众的心理是很有意思的,起哄架秧子大帮哄,正所谓三人成虎,谎话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听别人说抗联要逃跑不准备兑换存折,很多人也信以为真,心底里对抗联颇有些想法,但一旦抗联银行大把大把的现金撒下去,看到抗联说到做到,这些人的心理又起了微妙的波澜,羞愧之余反而坚定了跟随抗联行动的决心。
到哪里找这样说话算话的政府呢?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对他们好哪有不知道的。
其次有了钱,粮食收购工作进展极为迅速,手里拿到了真金白银的民众除了埋藏自己的口粮外,还自发的帮助抗联的工作队,免费提供人力畜力将炒熟烘干的粮食运往各处埋藏。
经过了几天时间的准备,一场规模不小的宣传会准备就绪。会议主题宣讲鬼子表面的伪善及骨子里的残忍,演讲人包括经历过屠杀的幸存者、亲眼所见鬼子恶行的目击者,还有最近被解救回来的731魔窟中的“马路大”等。
正治部副部长于冠一和宣传科长王基石为此已经忙乎了好几天,今天请马迁安台压阵脚助助威。
马迁安自然不同意这种说法,他笑着对前来请他观摩大会的于冠一虚踢了一脚,嗔道:“这么严肃的事情被你说的好像站台一样,你小子就没经历过这种人间地狱般的惨像,这大会必须要开的如泣如诉,血泪交加才行,你选的人行不行?别到时候像个闷葫芦般,心里的话倒不出来,或者嗫嗫嚅嚅嘟嘟囔囔,起不到宣传效果,你们演练了没有?”
于冠一对马迁安的嗔怪毫不在意,这个曾经的热血青年学生成熟的异常迅速,现在他的举手投足透露着老练的神态,于冠一躲开马迁安的大皮靴,嘻嘻笑着回道:“看你说的,就我这脑袋,一点就透,你教给我的那些我都学的倍儿熟,今天你就瞧好。”
两人都彼此会意这一问一答的涵义,马迁安曾给于冠一讲述过开大会控制场面的技巧,还有对台演讲者的甄选行为,这里面有很多讲究,涉及到民众心理学。
其实这许多知识还有赖于马迁安研究过希特勒演讲技巧的经历,这个狂人的演讲有很多过人之处,他的控场能力、调动气氛的能力、引导听众的能力、抗干扰能力以及演讲用情技巧,都是登峰造极,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首先,他运用沉默开台控场。他一定要沉默很长的时间,一直等到群众由闹到静,又从静到叽叽喳喳时,才开始发言。这是欲擒故纵、制造悬念、大吊胃口的开场技巧,这种技巧效果非常好。
其次,快速达到**。他演讲开始时语调极其平缓,但很快就激昂澎湃起来,伴随着手舞足蹈,还经常掂起脚尖,几分钟内就可以达到歇斯底里的境界。能够瞬间达到演讲**,并且把听众带进去的演讲者,是情绪掌控的高手,是现场气氛的狂热制造者。
第三,希特勒的演讲短小但是精准。他的演讲从来不超过半小时,往往只有十分钟左右,大多数演讲并不是车轱辘话又臭又长四平八稳,他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握主题,直达目的,**处戛然而止,留下大量想像的空间。他从来都是在最狂热的时候停下演讲,给听众更大的回味的意境。
第四,他演讲的内容煽动性极强。他演讲的内容相当简洁,提到最多的就是“德意志”、“国家”、“民族”、“振兴”、“正义”、“敌人”、“形势”、“斗争”、“成就”之类的词,从来不引经据典,只谈论现代的事情。在他牙缝里冒出的每一个字都洋溢着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气息,令从幼儿到老者的全体公民都为之热血沸腾。
最后,还有一种最关键的现场辅助手段:安排一些“托儿”,就如同现在的歌星见面会一样,每到关键之处,这些托儿就开始声嘶力竭呼喊口号来渲染气氛,同时外围的“托儿”有意识的慢慢推挤人群集中,使之不规则站立的民众在不知不觉中聚成一堆,前后左右人挨着人人挤着人,左边的人喊了,右边的人还能无动于衷?好意思不喊吗,好意思不激动?一旦张开嘴巴喊口号,莫名其妙中自己就会被自己的行为感染,严肃的人开始变得狂热,这也是大众心理学的一种行为。
“你派谁做最后的鼓动演讲?”马迁安想知道于冠一的底牌,玩味儿的问了一句。
于冠一眉飞色舞的道:“那还用说?当然是师傅你了,这么露脸的事儿我谁也不给,就留给你了。”
“得了,露脸?我可不想露这么大的脸。”马迁安淡淡的拒绝道。
第632章 新警卫员
马迁安到底被于冠一缠住,于冠一两年时间下来口才了得,大道理小道理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且让人叫绝的的是这小子脸皮厚,假装看不见马迁安不耐烦的神色,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头将马迁安折磨到“屈服”。
“你可真烦呐!这事儿让地方政府的头头儿去不就行了?顶不济让周政委去讲两句话主持一下,我去有什么用呢?我又不打算讲话。”
“………………,……”
于冠一不知说了什么,马迁安终于无可奈何的点头同意了。
于冠一临走时有些不放心,在门边一脚门外一脚门里还回过头来叮嘱道:“司令,你不会放我鸽子?记住,是午九时准时开会,到时一准到?”
马迁安挥了挥手赶走了这位“大白乎蛋”,抗联老人儿都知道,能说服马迁安做他不想做的事的人没几个,这次于冠一也荣登此列。
于冠一走后不久,马迁安对司令部的几个参谋打了个招呼随后也走了,身后跟了一个新到警卫连的战士随同警戒。
新战士叫余关林,是诺敏屯青年,他之所以能进入精兵云集的警卫连,在于他有着一股子坚强的毅力。
抗联进驻大兴安岭之后发现本地不少农民种植鸦片,这种毒品种植是受曰本人鼓励的,曰本人为了用鸦片套取中国地区的物资钱粮,每年都要收购数量不菲的鸦片烟膏,受曰本人政策的蛊惑,这个地区成了鸦片烟的高产区,俗语说久在河边站哪能不湿鞋,一些人不知不觉中染了鸦片瘾,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治病镇痛,有的则是好这一口,据统计马迁安部队辖区内记录在案的,抽鸦片的人数大约在一千人左右,原则这些人不是兵源,有不少棒小伙没恶习的还招不过来呢,谁要一大鸦片鬼呢。
余关林参军的积极性很高,但遗憾的是负责征兵的主官拒绝了他,原因只有一个:鸦片鬼。
余关林染鸦片瘾源于一次病痛,家人给他服用了烟膏,不想服用过多自此染毒瘾。余关林不争辩也不解释,只对征兵的主官硬邦邦撂下一句话:我戒!
随后的几个月,余关林也不回家,就在部队兵营附近搭一小棚子住下,部队出操训练他就跟在后边有样学样,部队开饭他就涎着脸皮拿一铁盆凑过来挖饭挖菜,征兵的主官听说这事后有意考验他,吩咐十支队一大队大队长胡茂昌给与饭食照顾,说看余关林能硬到什么时候,如果真的戒了烟,马把他送到主力部队去。
不服用一点戒烟药物戒烟异常痛苦,余关林每到毒瘾复发,难受的无以复加,经常是涕泪交流在地翻滚,胡茂昌看不过眼,拿来戒烟药给他想帮助他减轻痛苦,但这个倔强的关东汉子硬是一滴美沙酮都不要,说服了药物戒毒慢。
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看向余关林的目光渐渐变得和善起来,这个汉子不仅硬生生挺住了毒瘾,实践了自己的诺言,而且大家发现由于数月之内有规律的生活和运动,余关林原本干瘦的身体像吹气般的健壮起来,越到后来竟然当人不让的轻松完成部队训练科目,一次有意识的大比武之后,征兵主管发现余关林的各项成绩达到了精兵标准。
枪法也不错,他原本打过猎使得一手好鸟铳,几年前鸟铳被曰本人收缴后才改行种地。
这家伙还有个特点,特别能吃。抗联战士由于高强度的训练和战斗,饭量都很大,一般平均每人一天要吃掉两斤原粮,但看余关林在后期的饭量,则远远超出一般战士的肚皮,他竟然一顿能吃八个二两窝头,如果改善伙食吃肉,大家就会看到余关林的铁盆会装满满一盆,闹得炊事班长每逢炖肉就要唠叨一会儿。
这种毅力是值得推崇的,征兵主官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将他认为的“好苗子”推荐到了警卫连。这种人硬气,说到做到,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稍加锤炼就是一块好钢,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不是吗。
马迁安在前边走,余关林紧随其后前后左右四处张望,用警惕的眼神扫描着四周的动静,马迁安偶一回头看到余关林全神戒备的神色,不禁嗬的笑出声来。
“小余啊,不要那么紧张,这里是根据地安全得很。”
余关林第一次单独随同马迁安“出任务”,心情自然紧张得很,害怕自己保护不周,司令员被暗藏的敌人暗算,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嗯哪,我不紧张。”余关林稍后又向后面扫描了一眼,这才紧张的回答自己不紧张。
能不小心翼翼的嘛,牛颜连长可是千叮咛万嘱咐,做警卫员的要长八只眼睛,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还有要有随时准备牺牲的心理准备,因为警卫员要保护的对象也是敌人切齿痛恨的对象,跟在首长后面就要随时准备做防弹衣和挡刀盾牌。
马迁安听过余关林的传说,也认同征兵队队长的说法,认为余关林是一块好钢,不过这块好钢现在还有点脆生,有毅力是有毅力,但稍显沉稳不足。牛颜点了这个新兵跟自己走,想必有锻炼余关林的想法,马迁安理解这个安排,而且他知道除了余关林这个明地里的警卫员,自己身后不远处还有牛颜安排的暗哨跟着自己,马迁安对牛颜了解的非常透彻。
“我说小余啊,你这一路发没发现敌人啊?”马迁安故意逗余关林。
余关林听问,稍一迟疑才带着不确定回道:“不好说,但我看后面有两个庄稼汉打扮的家伙一直跟着我们,这都走了一里地了还跟着,好像有意思。”
“哦?”马迁安有些惊讶,他惊讶余关林能够发现这个细节问题。
这路行人也不断,走了半天经过数十个人是有了,大都是赶去开会的,但余关林对其他人没有提出疑问,单单把牛颜的暗哨给发现了。
“如果那俩人真是鬼子派来的特务,你怎么办?”马迁安又逗了一句。
余关林刷的将托卡列夫半自动从肩卸下,哗啦一声推弹膛,举枪瞄准后面的可疑对象,嘴里回道:“司令你下令,我一枪一个打死俩狗特务的。”
噫!马迁安吸了一口凉气,这家伙说干就干不打锛的。
第632章 新警卫员
马迁安到底被于冠一缠住,于冠一两年时间下来口才了得,大道理小道理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且让人叫绝的的是这小子脸皮厚,假装看不见马迁安不耐烦的神色,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头将马迁安折磨到“屈服”。
“你可真烦呐!这事儿让地方政府的头头儿去不就行了?顶不济让周政委去讲两句话主持一下,我去有什么用呢?我又不打算讲话。”
“………………,……”
于冠一不知说了什么,马迁安终于无可奈何的点头同意了。
于冠一临走时有些不放心,在门边一脚门外一脚门里还回过头来叮嘱道:“司令,你不会放我鸽子?记住,是午九时准时开会,到时一准到?”
马迁安挥了挥手赶走了这位“大白乎蛋”,抗联老人儿都知道,能说服马迁安做他不想做的事的人没几个,这次于冠一也荣登此列。
于冠一走后不久,马迁安对司令部的几个参谋打了个招呼随后也走了,身后跟了一个新到警卫连的战士随同警戒。
新战士叫余关林,是诺敏屯青年,他之所以能进入精兵云集的警卫连,在于他有着一股子坚强的毅力。
抗联进驻大兴安岭之后发现本地不少农民种植鸦片,这种毒品种植是受曰本人鼓励的,曰本人为了用鸦片套取中国地区的物资钱粮,每年都要收购数量不菲的鸦片烟膏,受曰本人政策的蛊惑,这个地区成了鸦片烟的高产区,俗语说久在河边站哪能不湿鞋,一些人不知不觉中染了鸦片瘾,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治病镇痛,有的则是好这一口,据统计马迁安部队辖区内记录在案的,抽鸦片的人数大约在一千人左右,原则这些人不是兵源,有不少棒小伙没恶习的还招不过来呢,谁要一大鸦片鬼呢。
余关林参军的积极性很高,但遗憾的是负责征兵的主官拒绝了他,原因只有一个:鸦片鬼。
余关林染鸦片瘾源于一次病痛,家人给他服用了烟膏,不想服用过多自此染毒瘾。余关林不争辩也不解释,只对征兵的主官硬邦邦撂下一句话:我戒!
随后的几个月,余关林也不回家,就在部队兵营附近搭一小棚子住下,部队出操训练他就跟在后边有样学样,部队开饭他就涎着脸皮拿一铁盆凑过来挖饭挖菜,征兵的主官听说这事后有意考验他,吩咐十支队一大队大队长胡茂昌给与饭食照顾,说看余关林能硬到什么时候,如果真的戒了烟,马把他送到主力部队去。
不服用一点戒烟药物戒烟异常痛苦,余关林每到毒瘾复发,难受的无以复加,经常是涕泪交流在地翻滚,胡茂昌看不过眼,拿来戒烟药给他想帮助他减轻痛苦,但这个倔强的关东汉子硬是一滴美沙酮都不要,说服了药物戒毒慢。
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看向余关林的目光渐渐变得和善起来,这个汉子不仅硬生生挺住了毒瘾,实践了自己的诺言,而且大家发现由于数月之内有规律的生活和运动,余关林原本干瘦的身体像吹气般的健壮起来,越到后来竟然当人不让的轻松完成部队训练科目,一次有意识的大比武之后,征兵主管发现余关林的各项成绩达到了精兵标准。
枪法也不错,他原本打过猎使得一手好鸟铳,几年前鸟铳被曰本人收缴后才改行种地。
这家伙还有个特点,特别能吃。抗联战士由于高强度的训练和战斗,饭量都很大,一般平均每人一天要吃掉两斤原粮,但看余关林在后期的饭量,则远远超出一般战士的肚皮,他竟然一顿能吃八个二两窝头,如果改善伙食吃肉,大家就会看到余关林的铁盆会装满满一盆,闹得炊事班长每逢炖肉就要唠叨一会儿。
这种毅力是值得推崇的,征兵主官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将他认为的“好苗子”推荐到了警卫连。这种人硬气,说到做到,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稍加锤炼就是一块好钢,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不是吗。
马迁安在前边走,余关林紧随其后前后左右四处张望,用警惕的眼神扫描着四周的动静,马迁安偶一回头看到余关林全神戒备的神色,不禁嗬的笑出声来。
“小余啊,不要那么紧张,这里是根据地安全得很。”
余关林第一次单独随同马迁安“出任务”,心情自然紧张得很,害怕自己保护不周,司令员被暗藏的敌人暗算,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嗯哪,我不紧张。”余关林稍后又向后面扫描了一眼,这才紧张的回答自己不紧张。
能不小心翼翼的嘛,牛颜连长可是千叮咛万嘱咐,做警卫员的要长八只眼睛,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还有要有随时准备牺牲的心理准备,因为警卫员要保护的对象也是敌人切齿痛恨的对象,跟在首长后面就要随时准备做防弹衣和挡刀盾牌。
马迁安听过余关林的传说,也认同征兵队队长的说法,认为余关林是一块好钢,不过这块好钢现在还有点脆生,有毅力是有毅力,但稍显沉稳不足。牛颜点了这个新兵跟自己走,想必有锻炼余关林的想法,马迁安理解这个安排,而且他知道除了余关林这个明地里的警卫员,自己身后不远处还有牛颜安排的暗哨跟着自己,马迁安对牛颜了解的非常透彻。
“我说小余啊,你这一路发没发现敌人啊?”马迁安故意逗余关林。
余关林听问,稍一迟疑才带着不确定回道:“不好说,但我看后面有两个庄稼汉打扮的家伙一直跟着我们,这都走了一里地了还跟着,好像有意思。”
“哦?”马迁安有些惊讶,他惊讶余关林能够发现这个细节问题。
这路行人也不断,走了半天经过数十个人是有了,大都是赶去开会的,但余关林对其他人没有提出疑问,单单把牛颜的暗哨给发现了。
“如果那俩人真是鬼子派来的特务,你怎么办?”马迁安又逗了一句。
余关林刷的将托卡列夫半自动从肩卸下,哗啦一声推弹膛,举枪瞄准后面的可疑对象,嘴里回道:“司令你下令,我一枪一个打死俩狗特务的。”
噫!马迁安吸了一口凉气,这家伙说干就干不打锛的。
第632章 新警卫员
马迁安到底被于冠一缠住,于冠一两年时间下来口才了得,大道理小道理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且让人叫绝的的是这小子脸皮厚,假装看不见马迁安不耐烦的神色,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头将马迁安折磨到“屈服”。
“你可真烦呐!这事儿让地方政府的头头儿去不就行了?顶不济让周政委去讲两句话主持一下,我去有什么用呢?我又不打算讲话。”
“………………,……”
于冠一不知说了什么,马迁安终于无可奈何的点头同意了。
于冠一临走时有些不放心,在门边一脚门外一脚门里还回过头来叮嘱道:“司令,你不会放我鸽子?记住,是午九时准时开会,到时一准到?”
马迁安挥了挥手赶走了这位“大白乎蛋”,抗联老人儿都知道,能说服马迁安做他不想做的事的人没几个,这次于冠一也荣登此列。
于冠一走后不久,马迁安对司令部的几个参谋打了个招呼随后也走了,身后跟了一个新到警卫连的战士随同警戒。
新战士叫余关林,是诺敏屯青年,他之所以能进入精兵云集的警卫连,在于他有着一股子坚强的毅力。
抗联进驻大兴安岭之后发现本地不少农民种植鸦片,这种毒品种植是受曰本人鼓励的,曰本人为了用鸦片套取中国地区的物资钱粮,每年都要收购数量不菲的鸦片烟膏,受曰本人政策的蛊惑,这个地区成了鸦片烟的高产区,俗语说久在河边站哪能不湿鞋,一些人不知不觉中染了鸦片瘾,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治病镇痛,有的则是好这一口,据统计马迁安部队辖区内记录在案的,抽鸦片的人数大约在一千人左右,原则这些人不是兵源,有不少棒小伙没恶习的还招不过来呢,谁要一大鸦片鬼呢。
余关林参军的积极性很高,但遗憾的是负责征兵的主官拒绝了他,原因只有一个:鸦片鬼。
余关林染鸦片瘾源于一次病痛,家人给他服用了烟膏,不想服用过多自此染毒瘾。余关林不争辩也不解释,只对征兵的主官硬邦邦撂下一句话:我戒!
随后的几个月,余关林也不回家,就在部队兵营附近搭一小棚子住下,部队出操训练他就跟在后边有样学样,部队开饭他就涎着脸皮拿一铁盆凑过来挖饭挖菜,征兵的主官听说这事后有意考验他,吩咐十支队一大队大队长胡茂昌给与饭食照顾,说看余关林能硬到什么时候,如果真的戒了烟,马把他送到主力部队去。
不服用一点戒烟药物戒烟异常痛苦,余关林每到毒瘾复发,难受的无以复加,经常是涕泪交流在地翻滚,胡茂昌看不过眼,拿来戒烟药给他想帮助他减轻痛苦,但这个倔强的关东汉子硬是一滴美沙酮都不要,说服了药物戒毒慢。
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看向余关林的目光渐渐变得和善起来,这个汉子不仅硬生生挺住了毒瘾,实践了自己的诺言,而且大家发现由于数月之内有规律的生活和运动,余关林原本干瘦的身体像吹气般的健壮起来,越到后来竟然当人不让的轻松完成部队训练科目,一次有意识的大比武之后,征兵主管发现余关林的各项成绩达到了精兵标准。
枪法也不错,他原本打过猎使得一手好鸟铳,几年前鸟铳被曰本人收缴后才改行种地。
这家伙还有个特点,特别能吃。抗联战士由于高强度的训练和战斗,饭量都很大,一般平均每人一天要吃掉两斤原粮,但看余关林在后期的饭量,则远远超出一般战士的肚皮,他竟然一顿能吃八个二两窝头,如果改善伙食吃肉,大家就会看到余关林的铁盆会装满满一盆,闹得炊事班长每逢炖肉就要唠叨一会儿。
这种毅力是值得推崇的,征兵主官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将他认为的“好苗子”推荐到了警卫连。这种人硬气,说到做到,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稍加锤炼就是一块好钢,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不是吗。
马迁安在前边走,余关林紧随其后前后左右四处张望,用警惕的眼神扫描着四周的动静,马迁安偶一回头看到余关林全神戒备的神色,不禁嗬的笑出声来。
“小余啊,不要那么紧张,这里是根据地安全得很。”
余关林第一次单独随同马迁安“出任务”,心情自然紧张得很,害怕自己保护不周,司令员被暗藏的敌人暗算,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嗯哪,我不紧张。”余关林稍后又向后面扫描了一眼,这才紧张的回答自己不紧张。
能不小心翼翼的嘛,牛颜连长可是千叮咛万嘱咐,做警卫员的要长八只眼睛,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还有要有随时准备牺牲的心理准备,因为警卫员要保护的对象也是敌人切齿痛恨的对象,跟在首长后面就要随时准备做防弹衣和挡刀盾牌。
马迁安听过余关林的传说,也认同征兵队队长的说法,认为余关林是一块好钢,不过这块好钢现在还有点脆生,有毅力是有毅力,但稍显沉稳不足。牛颜点了这个新兵跟自己走,想必有锻炼余关林的想法,马迁安理解这个安排,而且他知道除了余关林这个明地里的警卫员,自己身后不远处还有牛颜安排的暗哨跟着自己,马迁安对牛颜了解的非常透彻。
“我说小余啊,你这一路发没发现敌人啊?”马迁安故意逗余关林。
余关林听问,稍一迟疑才带着不确定回道:“不好说,但我看后面有两个庄稼汉打扮的家伙一直跟着我们,这都走了一里地了还跟着,好像有意思。”
“哦?”马迁安有些惊讶,他惊讶余关林能够发现这个细节问题。
这路行人也不断,走了半天经过数十个人是有了,大都是赶去开会的,但余关林对其他人没有提出疑问,单单把牛颜的暗哨给发现了。
“如果那俩人真是鬼子派来的特务,你怎么办?”马迁安又逗了一句。
余关林刷的将托卡列夫半自动从肩卸下,哗啦一声推弹膛,举枪瞄准后面的可疑对象,嘴里回道:“司令你下令,我一枪一个打死俩狗特务的。”
噫!马迁安吸了一口凉气,这家伙说干就干不打锛的。
第633章 网开一面
路遇到李凤山、丁云虎、卓力格图与李自强,天知道这几个家伙是怎样凑到一起的,不过既然遇到了,马迁安自然有些问题要问这些人。
卓力格图已经将自己的队伍发展到了五百余人的数量,平时呈小部队分散状态,有了大目标后啸聚在一起干一票,令大草原的日伪地方政府极为头痛,基于卓力格图有效地发展了队伍亦因为其战功卓著,马迁安已经签发命令,任命卓力格图为纵队武工大队大队长,负责扎兰屯、莫力达瓦与扎赉特旗方圆一万多平方公里地域的红色治安战,铲除伪满洲国基层政权,发展农牧民入伍,宣传反侵略思想。依靠群众争取群众,永远都是第一要务,安滨纵队在根据地之外,也从来没有放松与敌人争夺人心的工作。
丁云虎这位731魔窟中有着不凡表现的汉子,一到安滨纵队总部所在地即被马迁安委以重任,现任安滨纵队第二游击大队大队长,现阶段任务主要是引领群众进行转移工作,下一阶段任务则是保护几处较大密营的安全,负责外围警戒。
李自强这位以马迁安儿时玩伴,穿开裆裤时的朋和为张大爷一家通风报信的功臣等几个身份自居,对抗联这些军官,李自强竞无半点打怵与陌生的感觉,很快就与马迁安的战们混熟了。李自强与人吹嘘自己身份特殊,给马迁安带来了一点负面影响,被马迁安发觉这种情况后,指使张小花“狠狠”尅了李自强一顿,李自强这才老实许多,不再到处散播昭显身份的话语,但他依然很粘人,不多久就粘了李凤山,成了李凤山的座宾,有事没事都跑到李凤山那里坐坐,据李凤山说,这小子挺对他的脾气,要给他安排一个职务。
以马迁安警觉的性格,不得不分析了一下李自强的行为,询问了几个李自强在731时的狱,综合考虑后得出李自强如此行为是性格使然,倒不像是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接近抗联军官们,要说他有什么目的,极有可能想借助与自己一家人的关系,给他自己谋一个高起点,在马迁安与张小花这里使不劲,小子又把主意打到了李凤山这个豪爽汉子的脑袋。
只能说李自强这小子活的活泛,这无可厚非。
果然李自强看到跟在他们身后不紧不慢走着的马迁安,立刻甩下另几位,三蹿两跳蹦到了马迁安身边,伸手想攀住马迁安的肩膀,但看了看虎视眈眈的余关林,面对余关林不愉的脸色,终究没有将“魔爪”拍向马迁安的肩头。
李自强将嘴巴凑近马迁安的耳朵边小声耳语道:“楞子你们抗联不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做法,这我知道,但我可是凭自己本事把凤山大哥说动的,而且三区区长老花答应调我去做区长助理,你可不能搅和了哥的好事,知道不?要不然我就嚷嚷你小时候的糗事,看咱俩谁吃亏。”
吔?老子有什么糗事怕你说?马迁安心里好笑斜着眼瞪了李自强一下,瞧你这脸皮厚的,我不管你,你到自己跑官了。
马迁安同样小声但严肃的叮嘱道:“地方工作我是不干预的,不过自强你行不行?爬的高摔的狠,到时候你完不成区长分派的任务,照样有规矩管着你呢,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遇事推诿不前,临阵脱逃是要重罚的,到时候就算我有意给你求情,恐怕那帮家伙也不会买我的帐,别后悔就行。”
李自强回了一瞪,哧道:“有你这话就成,只要你不拦着,就哥这本事放哪不发光啊?我要是没犯事被小鬼子抓到,早就混到县里去了,就你死心眼看哥当个干部眼红啊?”
狗嘴里果然吐不出象牙,不过有李自强这样的不把马迁安当首长看待的,说话随意的乡党,马迁安还真有一些受用。
李自强不因为马迁安的身份地位变化而对他改变态度,从一个侧面来看,这人不是社会知识迟钝就是胸襟坦荡,马迁安更愿意将李自强想象为本质质朴之人,这样的人加入抗联大集体,也不算给家乡人丢脸。
马迁安不太了解李自强,但通过张小花的叙述他也知道,李自强确实就是一性格活络的有点脑筋的“能人”,这样的人如果其立场站稳了,到不失是一名能做出一些成绩的人。
李凤山打着哈哈过来了。李凤山与马迁安的情谊深厚,说话就更没有什么顾忌,看到李自强与马迁安咬耳朵,赶过来解释道:“那啥,司令有个事我的向你汇报一下,我发现自强这同志有些本事,做过警察管过几百号老百姓的治安,还有他是731里面出来的,打鬼子的心劲没的说,我琢磨着给他找一个能发挥才能的官衔儿,刚定下来,要不司令你帮着参谋参谋?”
切!你们俩给我唱双簧。马迁安无言的望着李凤山微微抿了抿嘴唇道:“参谋啥?你不都定了吗?我一般是不会随意干涉你的人事安排,不用向我汇报。”
听闻此语,李凤山立即咧开大嘴巴笑了,同时伸出拳头捶打李自强的肩膀并对他挤了挤眼睛。李凤山的拳头力量大了点,将没防备的李自强一拳杵下了地埂。
随即马迁安不再理会这一对儿狐朋狗,将脸转向卓力格图和丁云虎。
卓力格图穿着风尘仆仆的蒙古短袍,从衣着看这家伙很可能刚到驻地,正赶群众集会有可能是在赶来瞧热闹的途中遇到李凤山几人的,如若不然卓力格图应首先到司令部汇报工作。
马迁安还注意到卓力格图左右衣襟下各鼓出一块,又看到他红扑扑泛着酒气的脸蛋,不禁皱皱眉头故意问道:“卓力格图,听说你最近成绩很大,得了两块一等功臣奖章,看来没少打胜仗,缴了不少枪?你看你左边挂一支右边挂一支的,富了?”
“啊?这……”卓力格图有些心虚的捂了捂左边的衣襟鼓突处,不好意思的嘿嘿笑了起来。
“嘿嘿嘿……,司令,路途遥远这马乏人也困不是吗?我这一路可就靠着这宝贝才能回来见你呐,要没了它,咱俩可就见不着了,你见不到我,难道就不想我吗?”
哎呀,你这什么人呐,借口恁多。不过马迁安不想在酒的问题说什么,说了如果管用的话,那他倒不介意多说两句,关键是不管用。
第633章 网开一面
路遇到李凤山、丁云虎、卓力格图与李自强,天知道这几个家伙是怎样凑到一起的,不过既然遇到了,马迁安自然有些问题要问这些人。
卓力格图已经将自己的队伍发展到了五百余人的数量,平时呈小部队分散状态,有了大目标后啸聚在一起干一票,令大草原的日伪地方政府极为头痛,基于卓力格图有效地发展了队伍亦因为其战功卓著,马迁安已经签发命令,任命卓力格图为纵队武工大队大队长,负责扎兰屯、莫力达瓦与扎赉特旗方圆一万多平方公里地域的红色治安战,铲除伪满洲国基层政权,发展农牧民入伍,宣传反侵略思想。依靠群众争取群众,永远都是第一要务,安滨纵队在根据地之外,也从来没有放松与敌人争夺人心的工作。
丁云虎这位731魔窟中有着不凡表现的汉子,一到安滨纵队总部所在地即被马迁安委以重任,现任安滨纵队第二游击大队大队长,现阶段任务主要是引领群众进行转移工作,下一阶段任务则是保护几处较大密营的安全,负责外围警戒。
李自强这位以马迁安儿时玩伴,穿开裆裤时的朋和为张大爷一家通风报信的功臣等几个身份自居,对抗联这些军官,李自强竞无半点打怵与陌生的感觉,很快就与马迁安的战们混熟了。李自强与人吹嘘自己身份特殊,给马迁安带来了一点负面影响,被马迁安发觉这种情况后,指使张小花“狠狠”尅了李自强一顿,李自强这才老实许多,不再到处散播昭显身份的话语,但他依然很粘人,不多久就粘了李凤山,成了李凤山的座宾,有事没事都跑到李凤山那里坐坐,据李凤山说,这小子挺对他的脾气,要给他安排一个职务。
以马迁安警觉的性格,不得不分析了一下李自强的行为,询问了几个李自强在731时的狱,综合考虑后得出李自强如此行为是性格使然,倒不像是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接近抗联军官们,要说他有什么目的,极有可能想借助与自己一家人的关系,给他自己谋一个高起点,在马迁安与张小花这里使不劲,小子又把主意打到了李凤山这个豪爽汉子的脑袋。
只能说李自强这小子活的活泛,这无可厚非。
果然李自强看到跟在他们身后不紧不慢走着的马迁安,立刻甩下另几位,三蹿两跳蹦到了马迁安身边,伸手想攀住马迁安的肩膀,但看了看虎视眈眈的余关林,面对余关林不愉的脸色,终究没有将“魔爪”拍向马迁安的肩头。
李自强将嘴巴凑近马迁安的耳朵边小声耳语道:“楞子你们抗联不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做法,这我知道,但我可是凭自己本事把凤山大哥说动的,而且三区区长老花答应调我去做区长助理,你可不能搅和了哥的好事,知道不?要不然我就嚷嚷你小时候的糗事,看咱俩谁吃亏。”
吔?老子有什么糗事怕你说?马迁安心里好笑斜着眼瞪了李自强一下,瞧你这脸皮厚的,我不管你,你到自己跑官了。
马迁安同样小声但严肃的叮嘱道:“地方工作我是不干预的,不过自强你行不行?爬的高摔的狠,到时候你完不成区长分派的任务,照样有规矩管着你呢,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遇事推诿不前,临阵脱逃是要重罚的,到时候就算我有意给你求情,恐怕那帮家伙也不会买我的帐,别后悔就行。”
李自强回了一瞪,哧道:“有你这话就成,只要你不拦着,就哥这本事放哪不发光啊?我要是没犯事被小鬼子抓到,早就混到县里去了,就你死心眼看哥当个干部眼红啊?”
狗嘴里果然吐不出象牙,不过有李自强这样的不把马迁安当首长看待的,说话随意的乡党,马迁安还真有一些受用。
李自强不因为马迁安的身份地位变化而对他改变态度,从一个侧面来看,这人不是社会知识迟钝就是胸襟坦荡,马迁安更愿意将李自强想象为本质质朴之人,这样的人加入抗联大集体,也不算给家乡人丢脸。
马迁安不太了解李自强,但通过张小花的叙述他也知道,李自强确实就是一性格活络的有点脑筋的“能人”,这样的人如果其立场站稳了,到不失是一名能做出一些成绩的人。
李凤山打着哈哈过来了。李凤山与马迁安的情谊深厚,说话就更没有什么顾忌,看到李自强与马迁安咬耳朵,赶过来解释道:“那啥,司令有个事我的向你汇报一下,我发现自强这同志有些本事,做过警察管过几百号老百姓的治安,还有他是731里面出来的,打鬼子的心劲没的说,我琢磨着给他找一个能发挥才能的官衔儿,刚定下来,要不司令你帮着参谋参谋?”
切!你们俩给我唱双簧。马迁安无言的望着李凤山微微抿了抿嘴唇道:“参谋啥?你不都定了吗?我一般是不会随意干涉你的人事安排,不用向我汇报。”
听闻此语,李凤山立即咧开大嘴巴笑了,同时伸出拳头捶打李自强的肩膀并对他挤了挤眼睛。李凤山的拳头力量大了点,将没防备的李自强一拳杵下了地埂。
随即马迁安不再理会这一对儿狐朋狗,将脸转向卓力格图和丁云虎。
卓力格图穿着风尘仆仆的蒙古短袍,从衣着看这家伙很可能刚到驻地,正赶群众集会有可能是在赶来瞧热闹的途中遇到李凤山几人的,如若不然卓力格图应首先到司令部汇报工作。
马迁安还注意到卓力格图左右衣襟下各鼓出一块,又看到他红扑扑泛着酒气的脸蛋,不禁皱皱眉头故意问道:“卓力格图,听说你最近成绩很大,得了两块一等功臣奖章,看来没少打胜仗,缴了不少枪?你看你左边挂一支右边挂一支的,富了?”
“啊?这……”卓力格图有些心虚的捂了捂左边的衣襟鼓突处,不好意思的嘿嘿笑了起来。
“嘿嘿嘿……,司令,路途遥远这马乏人也困不是吗?我这一路可就靠着这宝贝才能回来见你呐,要没了它,咱俩可就见不着了,你见不到我,难道就不想我吗?”
哎呀,你这什么人呐,借口恁多。不过马迁安不想在酒的问题说什么,说了如果管用的话,那他倒不介意多说两句,关键是不管用。
第633章 网开一面
路遇到李凤山、丁云虎、卓力格图与李自强,天知道这几个家伙是怎样凑到一起的,不过既然遇到了,马迁安自然有些问题要问这些人。
卓力格图已经将自己的队伍发展到了五百余人的数量,平时呈小部队分散状态,有了大目标后啸聚在一起干一票,令大草原的日伪地方政府极为头痛,基于卓力格图有效地发展了队伍亦因为其战功卓著,马迁安已经签发命令,任命卓力格图为纵队武工大队大队长,负责扎兰屯、莫力达瓦与扎赉特旗方圆一万多平方公里地域的红色治安战,铲除伪满洲国基层政权,发展农牧民入伍,宣传反侵略思想。依靠群众争取群众,永远都是第一要务,安滨纵队在根据地之外,也从来没有放松与敌人争夺人心的工作。
丁云虎这位731魔窟中有着不凡表现的汉子,一到安滨纵队总部所在地即被马迁安委以重任,现任安滨纵队第二游击大队大队长,现阶段任务主要是引领群众进行转移工作,下一阶段任务则是保护几处较大密营的安全,负责外围警戒。
李自强这位以马迁安儿时玩伴,穿开裆裤时的朋和为张大爷一家通风报信的功臣等几个身份自居,对抗联这些军官,李自强竞无半点打怵与陌生的感觉,很快就与马迁安的战们混熟了。李自强与人吹嘘自己身份特殊,给马迁安带来了一点负面影响,被马迁安发觉这种情况后,指使张小花“狠狠”尅了李自强一顿,李自强这才老实许多,不再到处散播昭显身份的话语,但他依然很粘人,不多久就粘了李凤山,成了李凤山的座宾,有事没事都跑到李凤山那里坐坐,据李凤山说,这小子挺对他的脾气,要给他安排一个职务。
以马迁安警觉的性格,不得不分析了一下李自强的行为,询问了几个李自强在731时的狱,综合考虑后得出李自强如此行为是性格使然,倒不像是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接近抗联军官们,要说他有什么目的,极有可能想借助与自己一家人的关系,给他自己谋一个高起点,在马迁安与张小花这里使不劲,小子又把主意打到了李凤山这个豪爽汉子的脑袋。
只能说李自强这小子活的活泛,这无可厚非。
果然李自强看到跟在他们身后不紧不慢走着的马迁安,立刻甩下另几位,三蹿两跳蹦到了马迁安身边,伸手想攀住马迁安的肩膀,但看了看虎视眈眈的余关林,面对余关林不愉的脸色,终究没有将“魔爪”拍向马迁安的肩头。
李自强将嘴巴凑近马迁安的耳朵边小声耳语道:“楞子你们抗联不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做法,这我知道,但我可是凭自己本事把凤山大哥说动的,而且三区区长老花答应调我去做区长助理,你可不能搅和了哥的好事,知道不?要不然我就嚷嚷你小时候的糗事,看咱俩谁吃亏。”
吔?老子有什么糗事怕你说?马迁安心里好笑斜着眼瞪了李自强一下,瞧你这脸皮厚的,我不管你,你到自己跑官了。
马迁安同样小声但严肃的叮嘱道:“地方工作我是不干预的,不过自强你行不行?爬的高摔的狠,到时候你完不成区长分派的任务,照样有规矩管着你呢,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遇事推诿不前,临阵脱逃是要重罚的,到时候就算我有意给你求情,恐怕那帮家伙也不会买我的帐,别后悔就行。”
李自强回了一瞪,哧道:“有你这话就成,只要你不拦着,就哥这本事放哪不发光啊?我要是没犯事被小鬼子抓到,早就混到县里去了,就你死心眼看哥当个干部眼红啊?”
狗嘴里果然吐不出象牙,不过有李自强这样的不把马迁安当首长看待的,说话随意的乡党,马迁安还真有一些受用。
李自强不因为马迁安的身份地位变化而对他改变态度,从一个侧面来看,这人不是社会知识迟钝就是胸襟坦荡,马迁安更愿意将李自强想象为本质质朴之人,这样的人加入抗联大集体,也不算给家乡人丢脸。
马迁安不太了解李自强,但通过张小花的叙述他也知道,李自强确实就是一性格活络的有点脑筋的“能人”,这样的人如果其立场站稳了,到不失是一名能做出一些成绩的人。
李凤山打着哈哈过来了。李凤山与马迁安的情谊深厚,说话就更没有什么顾忌,看到李自强与马迁安咬耳朵,赶过来解释道:“那啥,司令有个事我的向你汇报一下,我发现自强这同志有些本事,做过警察管过几百号老百姓的治安,还有他是731里面出来的,打鬼子的心劲没的说,我琢磨着给他找一个能发挥才能的官衔儿,刚定下来,要不司令你帮着参谋参谋?”
切!你们俩给我唱双簧。马迁安无言的望着李凤山微微抿了抿嘴唇道:“参谋啥?你不都定了吗?我一般是不会随意干涉你的人事安排,不用向我汇报。”
听闻此语,李凤山立即咧开大嘴巴笑了,同时伸出拳头捶打李自强的肩膀并对他挤了挤眼睛。李凤山的拳头力量大了点,将没防备的李自强一拳杵下了地埂。
随即马迁安不再理会这一对儿狐朋狗,将脸转向卓力格图和丁云虎。
卓力格图穿着风尘仆仆的蒙古短袍,从衣着看这家伙很可能刚到驻地,正赶群众集会有可能是在赶来瞧热闹的途中遇到李凤山几人的,如若不然卓力格图应首先到司令部汇报工作。
马迁安还注意到卓力格图左右衣襟下各鼓出一块,又看到他红扑扑泛着酒气的脸蛋,不禁皱皱眉头故意问道:“卓力格图,听说你最近成绩很大,得了两块一等功臣奖章,看来没少打胜仗,缴了不少枪?你看你左边挂一支右边挂一支的,富了?”
“啊?这……”卓力格图有些心虚的捂了捂左边的衣襟鼓突处,不好意思的嘿嘿笑了起来。
“嘿嘿嘿……,司令,路途遥远这马乏人也困不是吗?我这一路可就靠着这宝贝才能回来见你呐,要没了它,咱俩可就见不着了,你见不到我,难道就不想我吗?”
哎呀,你这什么人呐,借口恁多。不过马迁安不想在酒的问题说什么,说了如果管用的话,那他倒不介意多说两句,关键是不管用。
第634章 按兵不动
大会开得非常好,气氛热烈动员有力。马迁安也没有食言,规规矩矩坐在主席台上给于冠一和根据地政府主席徐瑞撑场面。
半小时后,马迁安悄悄溜下主席台,带着余关林不声不响的绕到了大群群众的后面,注意倾听这里一小撮群众的议论。
当他在主席台上的时候,就发现这里有一群人交头接耳,显然对台上正在宣讲的内容不感兴趣或有不同见解。
台上发言者所说都是事实,很多人声泪俱下控诉鬼子的恶行,讲述的案例都是真材实料,演讲者的情绪也是真挚的,这应该能给人以深深的震动,但为什么这一小撮人却在那里面露不耐,更有甚者还撇嘴巴呢?
被马迁安派到这里听墙根的余关林回到台上对马迁安咬了几句耳朵,马迁安坐不住了。
坚持不收割庄稼的沈春花处于这群人的中间,摇晃着脑袋显得很不屑。
她面露鄙夷之色指点着台上的宣讲者,对旁边的人诋毁道:“你看他说的啥呀?曰本人也不像他说的那样啊,前年来过一队曰本警察到咱们这,和和气气的,抓了我一只鸡还给了五毛钱,临走还说感谢我卖给他一只鸡,还有我山外亲戚来串门刚走,他说山外他们村也住上了一队曰本兵,不打人也不杀人,就派了几个民夫完了还给工钱,要我说,我们一个小老百姓,谁来了都得交税,都得种地,你看台上说的那个邪乎,不就是想让我们把庄稼割了给他们当军粮,忽悠我们老百姓跟他们上山当力巴(民夫),吔,谁愿意钻老林子谁钻,反正我是不去。”
周围一群人有几个被沈春花说动,出声附和沈春花的话语,表示自己也不想丢下辛苦耕种的土地上还未收获的玉米,不想丢下家里的房子和坛坛罐罐。
“就是就是,破家值万贯,我们这一走,曰本人一生气认为我们通匪再把我家烧了怎么办?留下来起码还能看住房子不是?”
说话者心虚的看了一眼身后,正看到马迁安似怒非怒的脸庞,一缩脖子从人群中挤走了。
马迁安冷冷的哼了一声。心中哀叹沈春花愚不可及的思维。
马迁安不否认曰本人为建立所谓王道乐土,有些地方注意到了剿匪时实行“不累及良民”做法,对百姓的骚扰程度降到了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但是这次不同,马迁安有预感,这次绝对不同。当鬼子面对誓与他们血战到底又装备精良的大批抗联时,所受的损失将是惊人且令之难以忍受的,这时的鬼子不迁怒这些普通百姓才怪,这是曰本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嗜血的魔鬼有什么可以让人相信的。
正当根据地中心最后一次群众动员大会如火如荼召开之际,山区边缘的阻击战斗也进入**期。
敌人面对兴安东省抗日根据地集结了超过十万精锐日军与大约三万伪满军队,至于遍及“满洲”的各种地方武装例如伪警察部队等亦来了不少。
庞大的人员调动不是一蹴而就的,鬼子的调动尚未完成,一些后继的部队还未赶到出发地域,一些先期集结的鬼子就开始迫不及待的进行试探性的攻击。在诺敏屯正南方山口处的日军是刚从华北战场上抽调回来的第十四师团步兵第十五联队与工兵第十四联队一大队。
十五联队兵5个大队,包括三个步兵大队、一个辎重兵大队和一个骑兵大队,因其在河北与八路军频繁接战,此时的联队不满员,实算人数约四千余人,加上十四联队调拨的工兵大队,本部日军约四千六百名左右。
骄横的联队长深掘贵之大佐按耐不住“收复失地”的骄狂之心,借口试探抗联虚实,率先派出一大队进入山口。
一大队步步为营,第一天只前进十公里山路,第二天亦只前行十余公里,遭遇的阻击散乱且零星,这让深掘贵之产生了错觉,以为抗联不过如此,心中不禁鄙视原先担负封锁任务的同僚,既二十八师团第三十联队联队长田本定雄大佐。
如此轻易前进二十余公里,根本未遇到像样的抵抗,如此看来抗联根本就不敢与我正面交锋,这样的敌手有什么可怕的呢?风闻自己面对的还是抗联中最能打的安滨纵队,最能打的部队就这样一个熊色?这支部队无疑是个屁!田本君的胆子实在是小的可怜,根本就是畏战避战,还反复告诫自己小心,真是皇军的耻辱。
一大队离安滨纵队中心区诺敏屯还有三十公里山路,深掘贵之就迫不及待的将事态上报给了旅团长竹腰捻少将,希望竹腰捻允许自己的主力随即跟进,一鼓作气杀到诺敏屯地域,将安滨纵队主力消灭在他们自己的老巢。
在竹腰捻的心目中,这支偏离主力的一大队八百名官兵不过是一个诱饵,这只饵对抗联的诱惑力惊人,人数不太多但又不过少,太多则吸引不到抗联主力前来围攻,太少又将在受到围攻时坚持不了太久而覆灭,白白损失人力而等不到大部队来援。
如今这支部队已深入抗联地盘二十余公里,但抗联依然未有什么大动作,也未发现抗联主力踪影,这让人摸不着头脑。竹腰捻知道,自己面对的是精锐的抗联部队,除安滨纵队在当面之外,还有数千操着陕西山西口音的八路亦在此片山区,但现在也不知道其具体位置,要想在茫茫林海中找到敌手的主力,除了放诱饵吸引他们主动来攻,又有什么别的办法能发现他们呢?这个季节剿匪十分不好,漫山遍野树木盎然枝繁叶茂,给人提供了天然的隐蔽,加之此时又是山货收获季节,山里食物资源丰富,抗联根本不会因为饥饿而主动现身,如果敌军消极一点不出来接战而避战,那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竹腰捻回复深掘贵之:再等等,让一大队再向前拱十公里,联队主力做好随时接应支援的准备,一级战备。
负责这段山路防守的是安滨纵队第十二支队耿殿君部,耿殿君已被任命为前指总指挥,负责迟滞歼灭来犯之敌的任务。
面对已经深入自己防区的八百来鬼子,耿殿君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他的注意力始终盯着山口的十五联队,这才是大肥肉也是要命的东西。
早听说鬼子的第十四师团是一支主力师团,军官骄狂士兵精锐,如果不把这群敌人扯开使之分散,要是让他们猬集成一团首尾相接,打哪部分都难打,若如此还不如不打。
敌军新到士气正锐、兵锋正盛,谁跟他玩硬碰硬?那是鬼扯!要拖,要运用我们最擅长的拖字诀,拖你个十天八天累你个半死我才下口,一口咬下你一块肉来那才过瘾,那才是正确的对敌斗争。
新最全的小说
第634章 按兵不动
大会开得非常好,气氛热烈动员有力。马迁安也没有食言,规规矩矩坐在主席台上给于冠一和根据地政府主席徐瑞撑场面。
半小时后,马迁安悄悄溜下主席台,带着余关林不声不响的绕到了大群群众的后面,注意倾听这里一小撮群众的议论。
当他在主席台上的时候,就发现这里有一群人交头接耳,显然对台上正在宣讲的内容不感兴趣或有不同见解。
台上发言者所说都是事实,很多人声泪俱下控诉鬼子的恶行,讲述的案例都是真材实料,演讲者的情绪也是真挚的,这应该能给人以深深的震动,但为什么这一小撮人却在那里面露不耐,更有甚者还撇嘴巴呢?
被马迁安派到这里听墙根的余关林回到台上对马迁安咬了几句耳朵,马迁安坐不住了。
坚持不收割庄稼的沈春花处于这群人的中间,摇晃着脑袋显得很不屑。
她面露鄙夷之色指点着台上的宣讲者,对旁边的人诋毁道:“你看他说的啥呀?曰本人也不像他说的那样啊,前年来过一队曰本警察到咱们这,和和气气的,抓了我一只鸡还给了五毛钱,临走还说感谢我卖给他一只鸡,还有我山外亲戚来串门刚走,他说山外他们村也住上了一队曰本兵,不打人也不杀人,就派了几个民夫完了还给工钱,要我说,我们一个小老百姓,谁来了都得交税,都得种地,你看台上说的那个邪乎,不就是想让我们把庄稼割了给他们当军粮,忽悠我们老百姓跟他们上山当力巴(民夫),吔,谁愿意钻老林子谁钻,反正我是不去。”
周围一群人有几个被沈春花说动,出声附和沈春花的话语,表示自己也不想丢下辛苦耕种的土地上还未收获的玉米,不想丢下家里的房子和坛坛罐罐。
“就是就是,破家值万贯,我们这一走,曰本人一生气认为我们通匪再把我家烧了怎么办?留下来起码还能看住房子不是?”
说话者心虚的看了一眼身后,正看到马迁安似怒非怒的脸庞,一缩脖子从人群中挤走了。
马迁安冷冷的哼了一声。心中哀叹沈春花愚不可及的思维。
马迁安不否认曰本人为建立所谓王道乐土,有些地方注意到了剿匪时实行“不累及良民”做法,对百姓的骚扰程度降到了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但是这次不同,马迁安有预感,这次绝对不同。当鬼子面对誓与他们血战到底又装备精良的大批抗联时,所受的损失将是惊人且令之难以忍受的,这时的鬼子不迁怒这些普通百姓才怪,这是曰本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嗜血的魔鬼有什么可以让人相信的。
正当根据地中心最后一次群众动员大会如火如荼召开之际,山区边缘的阻击战斗也进入**期。
敌人面对兴安东省抗日根据地集结了超过十万精锐日军与大约三万伪满军队,至于遍及“满洲”的各种地方武装例如伪警察部队等亦来了不少。
庞大的人员调动不是一蹴而就的,鬼子的调动尚未完成,一些后继的部队还未赶到出发地域,一些先期集结的鬼子就开始迫不及待的进行试探性的攻击。在诺敏屯正南方山口处的日军是刚从华北战场上抽调回来的第十四师团步兵第十五联队与工兵第十四联队一大队。
十五联队兵5个大队,包括三个步兵大队、一个辎重兵大队和一个骑兵大队,因其在河北与八路军频繁接战,此时的联队不满员,实算人数约四千余人,加上十四联队调拨的工兵大队,本部日军约四千六百名左右。
骄横的联队长深掘贵之大佐按耐不住“收复失地”的骄狂之心,借口试探抗联虚实,率先派出一大队进入山口。
一大队步步为营,第一天只前进十公里山路,第二天亦只前行十余公里,遭遇的阻击散乱且零星,这让深掘贵之产生了错觉,以为抗联不过如此,心中不禁鄙视原先担负封锁任务的同僚,既二十八师团第三十联队联队长田本定雄大佐。
如此轻易前进二十余公里,根本未遇到像样的抵抗,如此看来抗联根本就不敢与我正面交锋,这样的敌手有什么可怕的呢?风闻自己面对的还是抗联中最能打的安滨纵队,最能打的部队就这样一个熊色?这支部队无疑是个屁!田本君的胆子实在是小的可怜,根本就是畏战避战,还反复告诫自己小心,真是皇军的耻辱。
一大队离安滨纵队中心区诺敏屯还有三十公里山路,深掘贵之就迫不及待的将事态上报给了旅团长竹腰捻少将,希望竹腰捻允许自己的主力随即跟进,一鼓作气杀到诺敏屯地域,将安滨纵队主力消灭在他们自己的老巢。
在竹腰捻的心目中,这支偏离主力的一大队八百名官兵不过是一个诱饵,这只饵对抗联的诱惑力惊人,人数不太多但又不过少,太多则吸引不到抗联主力前来围攻,太少又将在受到围攻时坚持不了太久而覆灭,白白损失人力而等不到大部队来援。
如今这支部队已深入抗联地盘二十余公里,但抗联依然未有什么大动作,也未发现抗联主力踪影,这让人摸不着头脑。竹腰捻知道,自己面对的是精锐的抗联部队,除安滨纵队在当面之外,还有数千操着陕西山西口音的八路亦在此片山区,但现在也不知道其具体位置,要想在茫茫林海中找到敌手的主力,除了放诱饵吸引他们主动来攻,又有什么别的办法能发现他们呢?这个季节剿匪十分不好,漫山遍野树木盎然枝繁叶茂,给人提供了天然的隐蔽,加之此时又是山货收获季节,山里食物资源丰富,抗联根本不会因为饥饿而主动现身,如果敌军消极一点不出来接战而避战,那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竹腰捻回复深掘贵之:再等等,让一大队再向前拱十公里,联队主力做好随时接应支援的准备,一级战备。
负责这段山路防守的是安滨纵队第十二支队耿殿君部,耿殿君已被任命为前指总指挥,负责迟滞歼灭来犯之敌的任务。
面对已经深入自己防区的八百来鬼子,耿殿君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他的注意力始终盯着山口的十五联队,这才是大肥肉也是要命的东西。
早听说鬼子的第十四师团是一支主力师团,军官骄狂士兵精锐,如果不把这群敌人扯开使之分散,要是让他们猬集成一团首尾相接,打哪部分都难打,若如此还不如不打。
敌军新到士气正锐、兵锋正盛,谁跟他玩硬碰硬?那是鬼扯!要拖,要运用我们最擅长的拖字诀,拖你个十天八天累你个半死我才下口,一口咬下你一块肉来那才过瘾,那才是正确的对敌斗争。
新最全的小说
第634章 按兵不动
大会开得非常好,气氛热烈动员有力。马迁安也没有食言,规规矩矩坐在主席台上给于冠一和根据地政府主席徐瑞撑场面。
半小时后,马迁安悄悄溜下主席台,带着余关林不声不响的绕到了大群群众的后面,注意倾听这里一小撮群众的议论。
当他在主席台上的时候,就发现这里有一群人交头接耳,显然对台上正在宣讲的内容不感兴趣或有不同见解。
台上发言者所说都是事实,很多人声泪俱下控诉鬼子的恶行,讲述的案例都是真材实料,演讲者的情绪也是真挚的,这应该能给人以深深的震动,但为什么这一小撮人却在那里面露不耐,更有甚者还撇嘴巴呢?
被马迁安派到这里听墙根的余关林回到台上对马迁安咬了几句耳朵,马迁安坐不住了。
坚持不收割庄稼的沈春花处于这群人的中间,摇晃着脑袋显得很不屑。
她面露鄙夷之色指点着台上的宣讲者,对旁边的人诋毁道:“你看他说的啥呀?曰本人也不像他说的那样啊,前年来过一队曰本警察到咱们这,和和气气的,抓了我一只鸡还给了五毛钱,临走还说感谢我卖给他一只鸡,还有我山外亲戚来串门刚走,他说山外他们村也住上了一队曰本兵,不打人也不杀人,就派了几个民夫完了还给工钱,要我说,我们一个小老百姓,谁来了都得交税,都得种地,你看台上说的那个邪乎,不就是想让我们把庄稼割了给他们当军粮,忽悠我们老百姓跟他们上山当力巴(民夫),吔,谁愿意钻老林子谁钻,反正我是不去。”
周围一群人有几个被沈春花说动,出声附和沈春花的话语,表示自己也不想丢下辛苦耕种的土地上还未收获的玉米,不想丢下家里的房子和坛坛罐罐。
“就是就是,破家值万贯,我们这一走,曰本人一生气认为我们通匪再把我家烧了怎么办?留下来起码还能看住房子不是?”
说话者心虚的看了一眼身后,正看到马迁安似怒非怒的脸庞,一缩脖子从人群中挤走了。
马迁安冷冷的哼了一声。心中哀叹沈春花愚不可及的思维。
马迁安不否认曰本人为建立所谓王道乐土,有些地方注意到了剿匪时实行“不累及良民”做法,对百姓的骚扰程度降到了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但是这次不同,马迁安有预感,这次绝对不同。当鬼子面对誓与他们血战到底又装备精良的大批抗联时,所受的损失将是惊人且令之难以忍受的,这时的鬼子不迁怒这些普通百姓才怪,这是曰本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嗜血的魔鬼有什么可以让人相信的。
正当根据地中心最后一次群众动员大会如火如荼召开之际,山区边缘的阻击战斗也进入**期。
敌人面对兴安东省抗日根据地集结了超过十万精锐日军与大约三万伪满军队,至于遍及“满洲”的各种地方武装例如伪警察部队等亦来了不少。
庞大的人员调动不是一蹴而就的,鬼子的调动尚未完成,一些后继的部队还未赶到出发地域,一些先期集结的鬼子就开始迫不及待的进行试探性的攻击。在诺敏屯正南方山口处的日军是刚从华北战场上抽调回来的第十四师团步兵第十五联队与工兵第十四联队一大队。
十五联队兵5个大队,包括三个步兵大队、一个辎重兵大队和一个骑兵大队,因其在河北与八路军频繁接战,此时的联队不满员,实算人数约四千余人,加上十四联队调拨的工兵大队,本部日军约四千六百名左右。
骄横的联队长深掘贵之大佐按耐不住“收复失地”的骄狂之心,借口试探抗联虚实,率先派出一大队进入山口。
一大队步步为营,第一天只前进十公里山路,第二天亦只前行十余公里,遭遇的阻击散乱且零星,这让深掘贵之产生了错觉,以为抗联不过如此,心中不禁鄙视原先担负封锁任务的同僚,既二十八师团第三十联队联队长田本定雄大佐。
如此轻易前进二十余公里,根本未遇到像样的抵抗,如此看来抗联根本就不敢与我正面交锋,这样的敌手有什么可怕的呢?风闻自己面对的还是抗联中最能打的安滨纵队,最能打的部队就这样一个熊色?这支部队无疑是个屁!田本君的胆子实在是小的可怜,根本就是畏战避战,还反复告诫自己小心,真是皇军的耻辱。
一大队离安滨纵队中心区诺敏屯还有三十公里山路,深掘贵之就迫不及待的将事态上报给了旅团长竹腰捻少将,希望竹腰捻允许自己的主力随即跟进,一鼓作气杀到诺敏屯地域,将安滨纵队主力消灭在他们自己的老巢。
在竹腰捻的心目中,这支偏离主力的一大队八百名官兵不过是一个诱饵,这只饵对抗联的诱惑力惊人,人数不太多但又不过少,太多则吸引不到抗联主力前来围攻,太少又将在受到围攻时坚持不了太久而覆灭,白白损失人力而等不到大部队来援。
如今这支部队已深入抗联地盘二十余公里,但抗联依然未有什么大动作,也未发现抗联主力踪影,这让人摸不着头脑。竹腰捻知道,自己面对的是精锐的抗联部队,除安滨纵队在当面之外,还有数千操着陕西山西口音的八路亦在此片山区,但现在也不知道其具体位置,要想在茫茫林海中找到敌手的主力,除了放诱饵吸引他们主动来攻,又有什么别的办法能发现他们呢?这个季节剿匪十分不好,漫山遍野树木盎然枝繁叶茂,给人提供了天然的隐蔽,加之此时又是山货收获季节,山里食物资源丰富,抗联根本不会因为饥饿而主动现身,如果敌军消极一点不出来接战而避战,那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竹腰捻回复深掘贵之:再等等,让一大队再向前拱十公里,联队主力做好随时接应支援的准备,一级战备。
负责这段山路防守的是安滨纵队第十二支队耿殿君部,耿殿君已被任命为前指总指挥,负责迟滞歼灭来犯之敌的任务。
面对已经深入自己防区的八百来鬼子,耿殿君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他的注意力始终盯着山口的十五联队,这才是大肥肉也是要命的东西。
早听说鬼子的第十四师团是一支主力师团,军官骄狂士兵精锐,如果不把这群敌人扯开使之分散,要是让他们猬集成一团首尾相接,打哪部分都难打,若如此还不如不打。
敌军新到士气正锐、兵锋正盛,谁跟他玩硬碰硬?那是鬼扯!要拖,要运用我们最擅长的拖字诀,拖你个十天八天累你个半死我才下口,一口咬下你一块肉来那才过瘾,那才是正确的对敌斗争。
新最全的小说
第635章 糊涂电文
耿殿君前指指挥部内,副支队长吴耀祖手拿一份电报踟蹰着,站在帐篷里一会看看棚顶,一会儿看看伏在地图上陷入沉思的耿殿君,显得左右为难。
一名监视敌军动向的战士进来汇报最新情况,耿殿君被打断了思路,还未等听汇报,首先发现了帐篷里的吴耀祖,马上笑着嗔怪道:“你小子啥时候摸了我的哨?进来也不吱一声,猛然看见你还吓人一跳。”
吴耀祖闷闷的笑了两声。发觉吴耀祖神态不正常的耿殿君奇怪的问道:“咋啦?遇到什么难题了?难道小鬼子吃了你的老部队?”
吴耀祖脸色有些不好看,答道:“那到不至于,你先看看这个。”
吴耀祖将手中的电报递给了耿殿君。
耿殿君伸手接过仔细研读一遍,嘿了一声。
电报是马迁安发出的,马迁安口气严肃责备耿殿君坐视日军进入根据地腹地,而不积极打出军威,造成根据地内人心浮动,形成极坏的政治影响,给地方**的动员工作造成被动。电文里建议耿殿君尽快消灭十五联队一大队以稳定民心,同时建议耿殿君对敌后继部队采取节节抵抗的方式,尽最大可能迟滞敌军,杀伤敌有生力量,最后马迁安意味深长的发布了一句话:要有藐视一切敌军的大——???????????????????┃
┃?????????????????????????┃
┃?.lzh.┃?????????????????????????┃
┗━━━━━━━━━━━━━━━━━━━━━━━━━┛
【……第635章糊涂电快……】@!!。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