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函谷来客
牛辅大军围困上党之后,略作休整,便开始展开攻城之战,李儒将人马分作十队,轮番休息,日夜狂攻不止,张辽与宋宪侯成二人这几日几乎衣不解带,在城楼上拼死防御。虽是敌众我寡可张辽平日里治军严格,且对属下极尽关怀,因此人人皆效死力,众志成城之下上党依旧是巍然不动,牛辅军屡次强攻未果,士卒折损也是甚大。
不过这几天高强度的攻城之战也不是没有效果,此时上党城中连同轻伤能上战场者已经不足三千之数,张辽此时形容憔悴,这几日劳心劳力,已经没有当夜奇袭时的风采,此时在他心中只能期盼军师所说的援军能够早日到来,因为以他目前手上的兵力恐怕撑不过七日。
当日李儒安排郭汜去函谷关助守之时他已经心生埋怨,因此执行起来并不积极,加之函谷关守将张济素与牛辅交好,他领军前去走得十分缓慢,只派人传信与张济约定信号,自己只欲在关下扎营。
而在此时,在函谷关内的张济府上来了一位访客,正在静室之中与主人议事。此人面容虽然有些苍白,但却颇为俊朗,大概二十岁年纪,一双眼睛尤其灵动,一看便知是极其聪慧之人。
“文若与我家乃是世交,今日叫戏先生来此,不知所为何事?”张济语气中有敷衍的意思,应该是觉得如此重要的大事,荀彧没有亲自到来,却派了这么一个年轻的文士。
这戏先生便是戏志才了,当年曹操与刘毅曾在讨伐黄巾的空闲前去颍川访贤,后因曹操刘毅与那些士子的见解不同不欢而散,不过当时刘毅熟知的荀彧、郭嘉等人并未露面,但两人却是在幕后见到了曹操与刘毅的风度与见识,当时便有好感。曹操在讨董诸侯联军解散之后所作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去颍川招揽贤才,先是与荀彧交谈,叹为吾之子房,后几人又相互举荐,荀攸、戏志才、程昱等也是相继来投,曹操与他们纵论天下,更觉这些人才具不凡,甚至因此错过了甘宁的婚宴。
李儒猜得一点也没错,曹操假修复旧都为名觊觎函谷关的计策便是程昱所献,意在一统司隶一带,以利今后发展,这也是曹仁这等大将未出现在青州的原因。分析了吕布与公孙瓒的战场态势之后贾诩调并州之兵以进幽州,而李儒也会趁隙袭击并州的行动一一都被曹操的智囊团分析了个八九不离十,几人一致认定此时便是袭取函谷关的最佳时机。函谷关守将张济正是荀彧家族世交,荀彧也以此为由秘密给张济送去了书信,张济在回信之中虽未明言,可隐约间也有点相投的意思,故大家决定派一舌辨之士前往函谷关说服张济,戏志才就在此时毛遂自荐,虽然曹操因为戏志才此去的安全一直有点犹豫,可最终在众人的劝说之下还是同意了由戏志才前往函谷关说张济来投的提议。
戏志才见到张济说话的态度也猜到了他的心里,洒然一笑道:
“志才此来,特为救大人于水火之中。”
“先生此言何意?某并不觉得有什么水火之忧。”张济听到戏志才出言心中一震,可脸上却没有一丝表现出来,缓缓问道。
“呵呵呵,以大人之智,怎会看不出目前形势?何故出言相戏?好,那我便问大人,如今牛辅引军奔袭上党,这胜负之势大人可有计较?”戏志才脸上仍是一片云淡风轻之色,笑问道。
“想上党守军张辽手下不过数千之众,牛辅大人却拥大军五万,如此兵力悬殊,胜负不问可知。”张济出言道。
“大人此言乃是正理,可此战却不能以正理视之,不知大人可知吕布帐下贾诩此人?”戏志才再问道。
“当年相国帐下,此人声名不显,却是并不熟知。”张济答道。
“以在下观之此人确有出鬼入神之计,当年温侯吕布在董卓帐下为牛辅等人所忌,郁郁不得志,可与此人暗通之后不但诛杀董卓,得其精锐,甚至还裹挟天子而去,吞下并州,将关外十余路诸侯玩弄与股掌之间,实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辈。今番他既然敢调并州之兵以往幽州,必会留下万全之策,加之上党守将张文远深通韬略、善晓兵机,此战牛辅虽挟十倍之众也必不轻松。此时想来牛辅大军已经出征数日,若依大人所言之众寡之势,恐怕上党早就取下,为何现在还没有消息前来?”郭嘉又出言问道。
张济此时却露出了深思的神色?李傕大军为张辽大败的消息他是已经收到,加上戏志才刚才一番分析他是越想越有道理。
“还有一个消息恐怕大人还未知晓,吕布与公孙瓒在涿鹿展开会展,公孙瓒八万之众却被吕布大破,仅率数千骑败逃而走。如此以贾诩之智数日之内便会有大军回援,牛辅帐下虽也有李儒这等智谋之士,但也有李傕郭汜这样的掣肘之辈,这样大人还会觉得牛辅大军会有胜利的把握吗?”戏志才见张济思考,也是打铁趁热,继续分析。
“先生言之有理,刚才是济怠慢了先生,还请先生不要见怪。”经过戏志才这一番缜密的分析,张济终于不再轻视面前这个年轻人,语气之中也客气了许多。
“大人无须如此,当日董卓在时曾以大人为京兆尹,可现在呢?说是函谷关守将可牛辅等人对大人如何您自是心知肚明,函谷关虽是雄关,但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久后必起刀兵,若牛辅大军兵败,不知大人有几分把握可以稳守这函谷关?”戏志才先是谦逊一番,又再出言问道。
张济闻言低头不语,郭嘉说的确是实情,牛辅等人在董卓死后对自己表面上亲热可实际上却把自己放在这风口浪尖之处,董卓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当报答,可现在董卓已死,自己又何必为牛辅等人效忠?想到此处,张济似乎下定了决心,出言问道:
“那以先生见识,济该如何行事?”
戏志才闻言当下心头一喜,知道此事已经有了眉目,可仍是不动声色,缓缓说道:“此事文若信中应该也有提及,吾之主公曹孟德乃是名门之后,曾蒙先天子命为西园校尉,后董卓进京,组成诸侯联军的便是他,主公雄才大略,思贤若渴,当今乱世,此人才可为明主。大人何不弃暗投明?若以函谷关献之,则主公必不会薄待大人,现我军占据兖州、洛阳,若再得长安,便可进图天下,大人当也可建立一番功业,又何乐而不为?”
“曹公之名,济闻之久矣,当年相国最忌惮的几人之中便有他在。也确如先生所言,为立业之主,只是不知我若献关相投,曹公又会如何待我?”
“大人不需忧虑此事,主公乃一言九鼎之人,大人若献函谷对主公来说便如雪中送炭,若是薄待大人,岂不令天下耻笑?主公意在天下,岂会为此不智之举?我来时主公已有言道,若大人肯献函谷关,则长安必为我军所得,主公当会以大人为长安太守,并向天子上表给大人加官进爵,不在话下,这里是主公亲笔所书,大人看后当知我所言不虚。”戏志才说罢也取出了曹操手书交予张济。
张济接过一看,此信言辞恳切,内容也却如戏志才所言,他此前得到荀彧信中也对曹操倍加赞赏。至于笔迹,当年讨董之文便是曹操手书,张济自是看过,此时心中已经默许。
“大人若是还有顾虑,那我也可用性命担保,若他日主公未能厚待大人,就让我半空而逝。”戏志才下了最后一副猛药。
“叔父不要犹豫了,先生智深如海,观其人便可见其主!能用此等大贤者必是明主,牛辅不过一朽木耳,叔父不必念之。”戏志才话音刚落,却从屏风后转出一人,此人二十余岁年纪,生的极为矫健,与张济说话之后便和戏志才见礼,口称先生。
“先生,此乃我兄长之子张绣张伯阳,倒是颇富谋略,也是我之臂助,故命他隐在屏风后听先生之语,还望勿怪。”
“大人何出此言,张兄一见便知是文武兼资之士,以后倒要好好结交。”大事就在眼前,戏志才的态度当然极好。
“哈哈哈,古语有云,学无先后、达者为先,先生虽然年纪尚请,可才具却远在我等之上,以后还要请先生多多指点舍侄才是,某计议已定,伯阳你护送先生回曹公大营,我仔细安排一番,今夜以三支火箭为号,必献函谷。”张济下定了决心,他叫张绣护送戏志才回营也有表示忠心之意。
“岂敢当大人如此之赞,以后倒要向大人请教才是。”
当晚张济依信号放出火箭之后便大开城门,曹军士卒一拥而入占据了函谷关,曹操见到张济表现的十分客气,并立刻赏赐张济叔侄金银极多,并将张绣提为校尉,叔侄二人也都感谢不止。曹操与众人一阵商议之后决定稍作休整便直奔长安,不给对手喘息机会。
第三十章 将计就计
戏志才出色的表现之下,张济拱手献出函谷关,曹操也因之扫清了进军长安的障碍,而张济为了能克尽全功,放曹军入关之时严密封锁了消息,对此在关后的李傕现在还是蒙在鼓里。
余下的事情就变的简单起来,曹操派张济假借去营中会见李傕商议军情,并遣陈到、曹仁与其同行。待其入营之后又以大军将李傕军营悄悄围困,李傕猝不及防之下,被陈到陡然发动,掌控在手,剩下将士一来见主帅被擒,二来又见已经陷入重围之中,只得归降,曹操又得李傕五千之众,暂时把李傕囚于函谷关中,戏志才又献计让张济带领五千曹军,着牛辅军衣甲,便往长安而去,意在诈开城门,曹操然其言,便命夏侯兄弟与张济一道去取长安。
此时牛辅大军仍在攻击上党不止,而吕布方面在贾诩陈宫的安排之下命高顺不辞辛苦,再次率军回援上党,高顺知道军情如火,令手下抛弃一切辎重,日夜兼程,此时却离上党仅有两日路程。
那日刘毅与陈到大战一场,后来为曹洪及时赶到阻止,当刘毅问起曹仁时,曹洪却是转移了话题,刘毅听在耳中虽然未加细问,但心中也大概有了计较,后来又收到消息说是不见曹洪军踪迹,他对曹操袭取函谷的动向也有了判断。
这里便要说一下“龙耳”用信鸽传递消息的好处了,往往别人要三四日之后方可得到的消息刘毅却是一日便知,这对于兵家交锋能起到的作用简直难以估量!分析了各方面的情报之后,刘毅立即传书与刘龙郭嘉田丰,自己率众立刻前往谯国讨贼,希望能尽得谯国黄巾之众,当然一切顺利的话徐州的兵力又要开始捉襟见肘,所以谯国黄巾刘毅是志在必得,田丰当然也看到了这点,特地再从赵云甘宁军中抽调原虓虎营精锐增援刘毅,也希望他能一战而定谯国。
此时谯国北部聚集了有近七万黄巾军,首领张平原是波才帐下一员偏将,在黄巾军中他也算得上是个将才,张梁兵败身死之后他一直割据此地,当时豫州刺史曾经率兵讨伐,却被他大败,张平由此声威大震,孙观等人也都被他收至麾下,远近一时无人可敌。
刘毅率军前来的消息他也提前收到了,对于刘云龙张平可说是久仰大名了,当年清河之战张平也在阵中,刘毅用计大破张梁他印象极深。此次听说此人前来,他当然丝毫不敢怠慢,召集一众人马思来想去,最后决定以谯国县城为饵,给刘毅设下一个口袋阵,利用汉军自大的心理与自己人数上的优势合而击之。
是故刘毅大军在开进的过程当中并未遇到有力的抵抗,眼看离谯国县城不足四十里,刘毅却命安下营寨,不再向前。此时他手下人马也得到了补充,田丰自赵云与刘龙中军处又给他调集了三千虓虎营将士,刘毅手上已经有过万士卒。
“将军,此地离谯国不过三四十里,何故下寨?以我军实力进而击之,怕今天就可拿下县城。”魏延不解的问道,鲁阳与向东浩闻言也都附和,魏延说的也是他们心中所想。
“文长你可知我今日提兵来此,所谋为何?”刘毅却不回答,反问魏延。
“将军曾言及此次便要将谯国黄巾贼寇收为己用,可现在谯国县城就在眼前,将军却驻足不进,延心中不解。”
“那我问你,谯国共有多少黄巾余党?”
“根据探报,共有贼七万余人,首领张平,乃黄巾宿将。”这段时间刘毅不停在教导魏延为将之道,对于情报魏延知之甚深。
“恩,可为何我军前来一路畅通无阻,如今已经快到谯国县城却是仍未见黄巾踪迹?”刘毅见魏延对敌情掌握的清楚,先点了点头,可立刻又提出问题,他是想让魏延多多思索兵家之事。
果然魏延闻言后沉思有倾,似有所得,又再出言道:
“难道敌军是以谯国为饵,诱我去攻?”他也想到了此处。
“呵呵,如我所料无差,此事正是如此,这张平在黄巾军中倒也算个人物,不过他既然如此盛情款待刘某,我怎能不遂他心愿,明日我便挥军直指谯国县城,看看这张平到底能安排出何等妙计!”刘毅见魏延想到此点,欣慰一笑,又再说道。
“将军既然知道是计,为何还要硬攻谯国,兵法云主不可怒而兴兵,将军还需谨慎。”这下魏延又糊涂了,忙出言劝道。
“文长刚才劝我拿下谯国,为何此时又来阻我?”
“延方才思虑不周,今得将军提点,已然知道此乃敌军诱我深入之计,理当谨慎对之。”魏延面上却是一红,敌军此举只要自己细心肯定可以看出,看来还是太过焦躁所致。
“恩,为将者与战阵之中当思虑周全,文长此言,足见已经用心思考,以后还要经常自省才是。”
“谢将军教导,延记下了,只是不知将军为何明知是计,还偏要让对方得逞?”对于刘毅的决定,魏延还是有些不解。
“我受主公军师之命引军来此,便是要取下谯国,不光要将之拿下,还要把谯国黄巾收为我用,此战我最担心的便是张平避战,却与日后不停袭扰,则谯国得安宁,实非我心中所愿。今他以此计对我,却是给了我一个抓住其全部主力的机会,若能一战破之,则谯国必安,如此机会,我又怎能错过,文长不必多虑。”刘毅看着魏延双眼,侃侃而谈。
“将军此言固然不错,可也需量力而行,如今谯国黄巾有七万之众,而我军士卒却不过万人,众寡如此悬殊,将军岂可轻动?”魏延想了一会儿,还是出言再劝刘毅。
“文长之言是也,不过此战情况却是特殊,众寡之势并非像文长所想那般。此时对手若是曹操则我只能再谋良策,可黄巾军却不在此列,张平手下虽有七万之众,可却是未经习练之辈,如何能与我军相提并论?且谯国县城周围为开阔地型,敌人伏兵最多是四面而来,想趁我军混乱破之,只要我军提前知晓,冷静应对,他岂能得逞?若是十日之前行此举我还会有些顾虑,可现在主公军师又调来了三千虓虎营将士助我破敌,以我军之百战精锐,莫说他七万黄巾,便是十万之众我也可破之,此战就要让天下知道我军的英勇善战。”刘毅言语之中信心十足,对于自己兄弟一手操练起来的虓虎营战力他当然信得过,此战虽有风险,可若能尽歼黄巾主力便是值得的,是以他才敢下如此决心。
这段时间随着对刘龙军了解的深入,魏延当然也知士卒的精锐,可因为出兵以来一直没有什么太大的战事,虓虎营的实力自然未能真正显现出来。今见刘毅豪气十足,竟视对方七万大军如无物,且明知是计,也要借此与敌一战,这分气度却是令他心折。
“将军既然已经定计,延明日必将全力以赴。”
“呵呵、文长你放心吧,我东浩多跟着将军还从未打过败仗,明日也让你小子见识一下我老虓虎营将士的勇悍。”鲁阳与向东浩还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对于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他们而言,刘毅所作的安排却是正合心意,最近没什么大战可打,他们也正手痒。
“文长,你别看老鲁与东浩现在一副不经意的样子,这正是他们久经大战的表现,战前你也要适当放松,不要把自己崩的太紧,我相信你所统领的步卒经过血战洗礼,也会成为百战强兵。”
魏延闻言连声称是,他知道明日大战之后心中确是兴奋莫名,不似鲁阳与向东浩这等身经百战之士一般沉稳,得刘毅提醒也渐渐放松心情,只是于心中下定决心,明日定要建功,可不能让那些老虓虎营的兄弟们看扁了。
“你们各自回营之后还须把明日之战与所部士卒说清,此战我等皆要抱定必胜之心,不成功,便成仁!”刘毅一时激动之下却把蒋委员长挂在嘴边的话也说了出来。
“诺。”三人齐声领命。
是夜刘毅亲自带领亲兵巡营,让三人安心休息,不过在这大战之前士卒的表现也是不一,比如魏延军中多有将士想到来日大战,难以入睡,可老虓虎营的士卒营中却是一片鼾声,睡得极为香甜。
次日一早刘毅点起人马便往谯国县城而去,当然士卒的列阵经过精心安排,一旦遇袭便会形成圆阵,长枪、大刀、刀盾三营将士将会位于最外侧,魏延所部以及弓箭营则在圆阵中心。
果然不出刘毅所料,进军至离城十里之时只闻一声炮响,四周都出现了大股黄巾军士卒,向刘毅军冲杀而来。
第三十一章 以寡敌众
张平孙观等人见到刘毅一步一步的踏进他们的陷阱时,心情也是十分激动,尤其是未见过刘毅的孙观等人,见他如此轻易就一头扎进了己方安排好的伏击圈,不由对张平日前称道刘毅之言感到有些言过其实,现在只要一声令下,合围之势便成,想他纵有通天本事恐怕也难以脱出,孙观不由笑言道:
“前日听张帅道襄阳四英、刘毅刘云龙如何勇悍,如今一见,也不过是浪得虚名之辈,张帅当可放心矣。”
“刘云龙如此行事却不似他一向所为,难道真是轻敌冒进,抑或并不把我军放在眼里?”张平闻言却是不像孙观那么轻松,当年清河大战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他总觉得刘毅此举必有深意,可现在看着敌军已经进入攻击范围,这令却是不可不下,当下把一切想法抛诸脑后,下令全军行动,突击刘毅军。
看着自己所部自四面八方潮水一般的涌向敌人,已经形成了合围之势,张平悬着的心方才放了下来,一抹微笑也爬上了脸庞。
“呵呵,承孙将军吉言了,希望今天可将刘毅一举成擒。”
可是很快他们便看出了不对,虽被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围困,可是刘毅军竟然没有一点混乱的迹象,士卒们训练有素的结成圆阵,盾牌手与长枪手、大刀手交错而站,面向敌人,巍然不动。圈内的弓箭营将士也在列好阵势,观察标尺,做好发射的准备,张平孙观离得远还看不清,冲到近前的黄巾士卒却能看见对手脸上露出的不是害怕或者慌乱,竟然都是一派兴奋之色。
很快黄巾军已经冲到了刘毅阵前百步之处,此时自圆阵内开始有箭矢射出,虽然并不浓密,可准头却是极高,几乎每一箭都可命中目标,绝无浪费。百步距离对于战阵冲杀来说一瞬便过,可冲到阵前的黄巾士卒更是发现敌军的动作整齐划一,每次都是几杆长枪同时刺向自己,防不胜防,片刻之间在阵前已经倒下了一片黄巾士卒的尸体,而刘毅军将士却是少有伤者。这些黄巾士卒哪里见过如此精锐的汉军?本来想上来砍瓜切菜的他们此时却是一滞,不敢上前。
“娘的,果然有些门道,不过他们就那么点人,我就不信堆不死他们,兄弟们,上,杀敌一人、黄金一两、活捉刘毅,赏黄金千两。”孙观大声喝道,也给部下开出了价码。
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个道理不管在那个朝代都管用,那些黄巾士卒听得如此赏格,都是奋勇而上,冲到圆阵之前与刘毅军短兵相接的也是越来越多,不光如此,张平与孙观首领人物也在向战场靠近,并组织人督战,斩杀那些临阵脱逃的士卒。
如此双管齐下,黄巾士卒的攻势更见猛烈,虽说伤亡进一步增大可也给刘毅圆阵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毕竟人数方面悬殊太大,圆阵最外围的士兵已经开始有了伤亡。
刘毅立于阵中,脸上不见丝毫表情,见敌军攻势渐猛起来,他是舌绽春雷:“转!”
随着刘毅一声令下,整个圆阵竟然旋转起来,黄巾士卒顿觉眼前一花,明明在眼前的敌人却在下一刻到了别处,自己明明准备挡住对方长刀可现在确是一枪刺来,避无可避,一瞬间第一线的士卒纷纷中招,惨叫连连,而刘毅的军阵竟还不是仅仅在原地转动,而是恰如一个漩涡转向黄巾士卒人群最盛之处,不过这个漩涡吸收的可是对方的生命与鲜血,尤其是外围这些刘军士卒身上沾染对方血迹之后往往会更加兴奋,一个个都有如魔神一般。
魏延统领着自己的步卒位于内圈,按刘毅战前的安排此时还未到他出击的时刻,看着虓虎营将士结成的圆阵旋转如意,他不禁心下叹服,也相信了鲁扬昨日对他所说的让他长见识之语。这几千人组成的圆阵想要旋转起来杀敌谈何容易,若不是下苦功训练有素,别说杀敌了,恐怕自己都要绊倒自己,可看虓虎营这数千将士竟是如此整齐划一,虽在旋转之中可看其出手步伐却是丝毫不乱。
魏延在阵中还可看见外围的士卒往往会闪出空挡,放一些黄巾士兵入圆阵之内,当然这些士兵的命运是注定的,还没等他们反映过来便是几把刀枪向他们袭之,简直是避无可避。只见凡是刘毅圆阵碾过之处便见满地尸首,血流成河,刘毅说的没错,这正是中心开花之法,只不过开的是敌军的血花。
“怪道刘将军敢将计就计,原来虓虎营竟然有此等战力,不愧是名震天下的百战雄师,看来日后定要向刘将军多多讨教练兵之法,统领这般强军劲卒征战天下方始不负男儿之志。”看着眼前这场厮杀,以及虓虎营将士表现出来的那种无比强悍的战力,魏延不禁心潮澎湃,也坚定了日后定要将所部士卒也练成虓虎营一般的决心。
“文长此时不要多想了,日后加紧习练便是,现在敌军士气已经为我所夺,马上你就要带领步卒随我出击,去取那张平的首级!”刘毅似乎猜到了魏延心中所想,便对他笑道,他嘴中说的是取张平首级,可听在魏延耳中却像是要去打点酒回来喝一样。
“随时听候将军调遣。”魏延为刘毅豪情所感,大声回道。
“老鲁,东浩,按所议之计办,兄弟们,且随我去取敌将首级。”刘毅三尖刀一指敌军帅旗所在方向,圆阵的转动立刻停下,并在刘毅所指方向裂开一道大口,刘毅便领着圆阵中一直未参加大战的一千长枪营将士及魏延所部两千士卒冲杀出去。
这一千虓虎营将士刚才憋得极为辛苦,看着自己兄弟们一个个杀的畅快他们都是羡慕不已,而魏延带领的步卒也渡过了刚经历大战的一点慌乱,心中的血气被这厮杀的气氛所唤醒,人人都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对着敌阵就是一阵好杀,只把眼前黄巾士卒杀的哭爹叫娘。刘毅更是一马当先,三尖刀正如其名,如同出海蛟龙一般卷向敌军,真正是挨着就死,沾到便亡,片刻过后,那三尖刀竟然已经变成赤红之色,每当挥动都会带起一蓬血雨。
张平孙观此时已经是面如土色,现在他们才知道了刘毅为什么会如此轻易的中了他们的埋伏,他们想以众凌寡,刘毅也想一战竟功!且到现在为止刘毅军所展现出来的恐怖的战斗力实在令他们不敢相信,又见刘毅领军竟是直冲自己而来,且所过之处无人可挡,不由心慌起来。
“张帅莫慌,待小将去会一会那刘毅。”张平身边闪出两将,带领一队士卒迎向刘毅,这两人乃是谯国贼寇中武艺高强之佼佼者,一名陈平、一名牛吉为结义兄弟,张平来此之后他们见张平势大,方才相投。今天见到刘毅无人可当,也激起了心中胆气。
“刘云龙休要猖狂,我兄弟来会一会你。”二人马快已经冲到刘毅面前。
刘毅正杀的兴起,这些黄巾士卒简直是一触即溃,见有两将拦住自己去路,也不答话,微微一笑,挺刀便分刺二人。二将之间刘毅手臂微微一动,大刀已到面门,当下举兵刃一挡,各自身躯巨震,刘毅已经如一阵清风从二人中间穿过。
“文长,此二人倒堪一战,留给你了。”刘毅竟是头也不回继续向前冲杀而去,只是话语随风传来。
二将还待赶他,只见一黑甲小将已经杀至,手中大刀如同旋风一般劈向自己,只得打起精神,双战这黑甲小将,不消说,这黑甲小将正是魏延。魏延刚才一番冲杀,已经血染征袍,又见刘毅将这二人留给自己,更是杀意狂起,大刀挥舞的滴水不漏,三合不到,便横起一刀,气势惊人,将牛吉人头砍下,那首级飞出十余丈远方才掉落尘埃。陈平见他如此英勇,心胆俱寒,拨马便走,却被魏延张弓搭箭射落马下。周围黄巾军见平日里经常自夸勇武的二人在敌将面前如此不堪一击更是转身便逃,魏延自然率军掩杀,直追刘毅。
刘毅此时已经杀到张平阵前,此时他气势已经蓄至巅峰,一声轰雷一般大喝:“挡我者死!”手中三尖刀斜指向天,刀尖沾染的鲜血已经渐渐滴落,露出了雪亮的刀锋,天外奇铁所制的三尖刀确实神兵无双,锋锐之极,利不盈血。
那些黄巾士卒见到天神一般的刘毅威势,便如海浪一般裂开,无人敢近刘毅身前一丈之地。刘毅仰天长啸,催动乌云盖雪一阵狂奔,已经来到陈平眼前。
“贼首陈平,此时还不下马受擒?”
陈平与孙观、尹礼、吴敦等人见到刘毅几乎一身血红,那鲜血已经连成一条细线自三尖刀上滴下,不由气为之夺。
虽是心胆俱寒,但谯国五寇毕竟生性嚣悍,还欲为困兽之斗。“若要我等归降,先胜过我等再说!”言罢,四人连同身边七八员副将一拥而上,齐战刘毅,意图倚多为胜。
“尔等乌合之众,虽有百万,刘某何惧?”
刘毅挥刀便迎,三尖刀洒出万点寒光,他意欲速战速决,出手便是烈山击!
陈平等人只觉眼前一花,刘毅的大刀他们竟是无法看清,只得挥动兵刃护住要害,却听四下里几声惨叫,已经有四员副将中招落马。刘毅更是再施神勇,竟然以一人之力压着对方七八人猛攻,几人只能在他滔天攻势下苦苦支撑。
此时魏延已经统领步卒杀到近前,与鲁扬向东浩所部都是大呼:“跪地者生!”弓箭营却在好整以暇的射杀着那些逃亡远处的敌军,黄巾士卒见敌军如此勇猛,想到跪下便有生路,一时都是纷纷跪倒受降,汉军倒也言而有信,跪倒者绝对不伤,因此片刻之间战场上已经跪倒无数黄巾士卒。
张平见此已经知道大势已去,便是想逃,可刘毅的三尖刀却如附骨之蛆没有片刻离其要害,再斗片刻孙观昌?等人都已经带伤。
魏延立马一边为刘毅撩阵,见刘毅以一敌众,犹是威风八面,敌将纷纷落马,看到刘毅刀法精妙之处他不由眉飞色舞,只盼此战可以再进行的久一点,可以让自己更多领悟一些实战技巧。
可惜张平等人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见到抵抗无望之后,张平便已经出言乞降,刘毅虽然没有战的过瘾,但也自然不会拒绝,此战刘毅将计就计,打出了极为精彩的一场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