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活TXT下载重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活全文阅读

作者:布老虎吃人     重活txt下载     重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十六章 狙击步枪

    

    梁所长的心情大概是最好的人。本来他们就想把陈兆军请到轻武器研究所的,可是陈兆军不干,这才给逼得没办法,在特一师呆了半个月。这下不但问题解决了,还拐骗回来了一个天才,这能不让他高兴么?更不要说还有一支狙击步枪。梁所长已经在考虑如何搞5.56MM手枪了。

    陈兆军是最不舒服的,要说给别人坑了也就算了,可他没想到,自己的爸爸陈伟雄在关键的时候就为了几只破枪就把自己给卖了。不过想一想陈伟雄也不容易,根本就没有可以参考的东西,全凭自己摸索,要趟出一条组建特种部队的路来,真是非常困难的。接连有几次,陈兆军几乎都忍不住想跟陈伟雄说一下后世特种部队的模式,可是考虑了一下,还是放弃了。要什么没什么,你让他怎么办?

    别看陈兆军在部队长大,对部队的东西知道的不少,可他纯粹是一个拿来主义者。后世有的,电影、电视上看过的都算上,知道多少算多少,可有一点他知道,电影、电视的东西大多不太可信,如果自己乱来,把这个由老爸组建的特种部队给搞得一塌糊涂的就麻烦了。其实陈兆军更希望通过不断的摸索,让这支中国的第一特种部队自己长大。最起码,通过这次演习就可以看出来,特一师还是打得有模有样的。不过有一点陈兆军是知道的,特种部队可以没有其它的东西,狙击步枪是一定要有的。至于单兵通讯器、特种车辆、夜视仪什么的,这也不是陈兆军能搞出来的了,更不要说什么单兵飞行器了。说起来可能搞个通讯器没问题,但是在大规模集成电路没有普及以前,陈兆军真不敢想象如果用晶体管做成一个单兵通讯器到底让特种兵们怎么用。

    还是尽自己的能力,能帮多少算多少吧……

    陈兆军到了轻武器研究所的第一件事就是追着梁所长给特一师再发几十箱子弹过去,这可是陈伟雄一再交待的。陈伟雄还给自己的儿子支了一个招,反正他们不发子道,就不要给他们干活,什么活都不干!陈兆军真的没想到,自己的老爸,一个部队的高级干部、有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还会玩这一手。这可是陈兆军原来一直不知道的。

    其实陈兆军不知道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说他就不知道,由于特一师在这次演习中,在与A军的对抗上表现的让人耳目一新。虽然特一师在单位集团火力方面较A军有较大优势,可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往往不是火力的强大。特一师的两次胜利都不是依靠火力而是破坏了A军的整个指挥系统。哪些当领导的才发现,原来仗还可以这样打。特一师由于这次演习的出色表现,使得军区首长和军委领导将更多的眼光投到了特一师。陈伟雄已经得到命令,迅速总结特一师的作战经验,迅速总结特一团的训练方法,对不足之处想办法改进。想方设法提高特一团的训练水平,更进一步提高特一团的战斗力。这也是为什么陈伟雄那么急着得到新装备的原因……

    轻武器研究所的梁所长简直拿陈兆军一点办法也没有。你要是不满足他的要求,这小家伙往床上一躺,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了起来。头一两次,简直把梁所长给吓坏了,生怕陈兆军真的病了。结果医生一检查,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问题。梁所长联想到陈兆军提的要求,总算是明白了他的目的。这样的事搞了两次以后,梁所长也知道了,一发现陈兆军耍死狗,就知道一定是什么让他不满意了。怎么办?赶快改呗!否则你拿他一个半大的孩子怎么办?不过还好陈兆军不是很无赖的人,一般也不会提什么过分的条件。

    不过到轻武器研究所后没过两天,陈兆军又耍开了死狗了。大家想了半天,也没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呀?可这总得有一个理由吧?梁所长没办法,只好一个一个的问,到底是怎么惹着陈兆军了?直到问到负责照顾陈兆军生活的保卫人员的时候才知道,不为别的,就因为今天中午他出去买了点东西,回来后刚换岗的战士不认识他,任他怎么解释,愣是不让他进研究所。气得陈兆军就在研究所门口的马路牙子上坐了近两个钟头,要不是负责照顾他的保卫人员出去找他,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放他进来。可是这事你不能怪别人战士,人家可是严格按照规定执勤的,但是这事怎么着都得想办法解决不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梁所长干脆上报,给陈兆军办了一个技术员的工作证。在当时,给人办了证就相当于承认了这个人的身份,既然承认了这个人的身份,就要给予相应的待遇。陈兆军买想到,他耍了一次死狗,居然给他换来了一个公务员的身份。虽然为了他的成长,他这个大概是全国最小的公务员完成任务以后还得去上学,可是毕竟是有工资拿了……

    80式突击步枪的定型问题基本是已经成了定居。在这上用不着陈兆军操心了,现在要做的就是狙击步枪的研发。

    其实在陈兆军没到轻武器研究所以前,轻武器研究所就已经开始了狙击步枪的研发。由于当时缺少资料,轻武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基本是分成了两派,一派建议使用动作方式或干脆单发填装的供弹方式进行供弹,理由非常简单,这样可以保证射击的准确性和枪本身的可靠性,这也是当时的主流枪型。另一派主张用自动供弹方式,说白了就是一支加长了的56式。

    陈兆军看了半天设计图,总觉得有问题。所以枪械里面,陈兆军玩得最少的就是狙击步枪了。毕竟在枪械里面,狙击步枪属于比较较贵的枪型,一个瞄准镜就好几千。再说你要是把他的枪搞歪了,他还得校半天。所以陈兆军也不太懂。不过这不影响他的记忆。枪的东西大同小异,只要吃透了,没什么不同的。

    到研究所的头两天陈兆军只是不停的研究着原来的设计,并没有提出什么来。

    可是过了两天,他开始参与进来了。

    陈兆军首先提出,原来设计的自动供弹方式的解决步枪是否有必要还是向冲锋枪一样使用那么大的弹夹?因为狙击步枪不同意其它枪型,它没有必要一次使用如此多的子弹。用大弹夹肯定会影响射击精度。大家一听陈兆军这话,真的非常有道理,于是立刻动手,将大弹夹换成了一个只装5发子弹的小弹夹。这下,整支枪顿时好了许多。接下来,陈兆军又提出,能不能将轻机枪的脚架给装到枪上去?这个问题也顿时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就这样,一天来一点。渐渐的,整支枪开始发生了外形上的变化,先是供弹方式由底部供弹变成了侧部供弹,然后是取消了原有的准心瞄准方式而使用起了瞄准镜,接着枪把变成了人体工学握把。接下来弹夹有被装到了板机后部。反正陈兆军在轻武器研究所呆的那几天,国产的狙击步枪是一天一个样。等两个月后陈兆军离开轻武器研究所的时候,是带着二十支狙击步枪回去的。当然,特一师专门派人来接陈兆军及这批装备回的特一师。

    陈兆军临走的时候梁所长很不情愿的递给了他一本证件。让他拿回去后由陈伟雄觉得是否使用……

    想着就要回到离开了两个多月的家,陈兆军不知怎么的感到有点兴奋的感觉。

    可惜的是他同时也知道,他的好日子就快结束了。

    跟来的时候一样,走的还是同一条路,可陈兆军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样了。

第四十七章 归途

    

    陈兆军回到特一师可把陈伟雄给高兴坏了。要知道,陈伟雄去轻武器研究所接章节的宝贝老儿子可是派去了整整一个排的人和两辆吉普车,一辆大卡车。按说陈兆军有专门高的待遇应该满意了不是?可陈兆军一见到那个架势,脸都快挂下来了。

    最牛的是李冰,这次来的有特一团的一个副团长、一个连长、一个指导员,可是临出发前,陈伟雄把他们都给叫到了家里,然后把李冰给推了出来,让李冰跟着一起去。用陈伟雄的话说,要是没有一个家里人,谁也管不住陈兆军!李冰这次的任务就是专门负责让陈兆军听话的。

    一到轻武器研究所,李冰就找到陈兆军,把他拉到一边,非常郑重的告诉他:你爸爸说了,你要是不听话,就让我把你绑起来!听了这话,陈兆军一瘪嘴,他不相信李冰会把他绑起来,可是他绝对相信要是他敢不听话,李冰绝对不会让他好过。陈兆军可是知道这些当警卫员的,别看平时在家里,谁的话都听,但是到了关键的时候,他们一定知道该听领导的!碰上好说话的首长(向陈伟雄这样的),平时嘻嘻哈哈没问题,可到了关键时刻。首长指东他不会往西,让他撵狗他不会打鸡。

    陈兆军当然知道李冰的意思,于是老老实实的听他吩咐。

    结果,轻武器研究所的梁所长在陈兆军他们走了以后,差一点没气昏过去。好家伙,特一团这帮人这一顿扛!3百支80式突击步枪转眼就上了车,一百箱子弹也一会没了踪影,这也就是算了,反正是已经投产了的东西,登记一下枪号,写明是XX军区特一师领用试验也就完了。可是等那些特种兵再向狙击步枪伸手的时候,梁所长不干了。虽然已经定型了,但是也不过生产出了一批试验用枪。不但没有枪号。连上级都还没有最后确定是否用这种枪的。这要是以后还有什么变化,让他上哪收回这些装备(还不装备,是试验武器)去?好在陈兆军心里清楚,这就是未来的定型产品了,于是跟梁所长商量。

    “梁所长……,梁伯伯!,你放心,回去以后我会亲自统计这些狙击步枪的使用数据,再说咱们研究所不也需要一个单位来对武器进行恶劣条件试验的?那些表格我一会带回去,填好了我让人给您送回来。”陈兆军不能不卖力,这可是李冰传达的陈伟雄的命令。特一团的训练实在是到了非得有狙击步枪的时候了。

    “你填?你以为谁都能填么?那是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跟踪,有专业的试枪员了操作的!”

    “梁伯伯,你信不过他们还信不过我么?再说了,搞这个狙击步枪我可是出了不少力的。况且,我也算是我们轻武器研究所的技术员吧?”陈兆军的话也合理,这也让梁所长想起了一个事来。按照规定,未了保证安全和保密,轻武器研究所的主要研究员是必须配枪的。按照这个条条框框,陈兆军正好属于必须配枪的人。他的持枪证是跟工作证一起批下来的,可梁所长一想到陈兆军那么大点个人拿着一支大54,自己都觉得滑稽。最后没办法了,陈兆军的持枪证上的配枪是原来缴获的一支点38口径的勃朗宁手枪,这枪原来是给轻武器研究所当样枪的。

    想象一下陈兆军的话也不是没有可操作性,毕竟有陈兆军在这就算合法了。想来半天,最后忍痛同意特一师拿走20支狙击步枪和50箱53式普通弹。

    持枪证是临上车前梁所长才给陈兆军的,勃朗宁和100发子弹则交给了李冰(梁所长知道李冰的身份),让他回去后交给陈伟雄处理……

    在回家的路上,特一团的副团长亲自带队,三个干部轮流守着装着武器的卡车,跟车的战士也得到了命令,除了这帮人,路上无论谁都不许靠近卡车。

    一路上,陈兆军显得挺消沉的,李冰跟他说,陈伟雄用轻武器研究所给他的那一万块钱的一部分买了一台日立的大彩电。当时陈兆军就心疼的不行。买什么不好?非买一个破电视机。连遥控器都没有的。要是吧这一万块钱让他自由支配,只要再过20年,不,只要10年就够了,他绝对可以让它变成一千万。可惜,现在这些只是个梦想。

    再有就是,林副校长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消息,国家将放开上大学的年龄限制,特别是中国科技大学将开设少年班。于是同意了陈兆军跳级的请求,所以回去后陈兆军就得去上学了。

    陈兆军到不反对上学,相反,他还挺享受那样的环境的,可惜的是他不喜欢目前的教学方式,一天到晚作业都可以把学生埋起来……

    从轻武器研究所回到特一师要穿过两个沿海的省份。就在离特一师不到200公里的时候,一个意外的事发生了……

    最近这两年,沿海几个省份走私情况非常严重。这一段时间,雨城已经连续发现多次大批量走私收录机和电视机的情况。昨天晚上,雨城市公安局鸡接到线报,说今天会有一大批录音机在雨城辖区上岸,估计数量会有几百台。这下,雨城市公安局长朱逸群兴奋起来。几百台录音机!这要是抓到了绝对是全国最大的走私案!

    整个雨城市公安局都被调动了起来,未了防止泄密,从宣布行动开始,所有人员全部打乱,任何人不许打电话。每队有一个市局干部带队,就是上厕所,都必须三个人一起行动!

    雨城市公安局从晚上10点开始在各条线上秘密设卡。命令是检查所有大型车辆。朱逸群知道,只要这些东西上了岸,最少都得一卡车。守好了路口后,再想跑就不可能了。只要消息不泄露出去,等走私犯的货一上岸,就算今天他们不走,明天他们也一定要走!实在不行,他们还可以慢慢的收网。可以肯定,这批东西一定跑不了!……

    一个晚上的时间过去了,什么都没发现。朱逸群开始担心起来。这个时候,他又的到了消息,东西肯定已经上岸了!朱逸群知道了这个消息,他放心了,看来自己的办法奏效了,雨城警方的活动没有被走私分子发现!不过这也才侧面反应出一个问题。雨城公安局内部一定有人给走私分子通风报信,否则就不会多次行动都扑空了。

    又等了一个上午,还是没有动静。朱逸群紧张了起来?看来走私分子一定是察觉了什么,所以不敢行动了……

    范健和范伟是两兄弟,原来都是雨城郊区的农民。原来一直游手好闲,是远近闻名的二流子。

    这两年,看到不少人家渐渐的有钱了起来,他们也开始心动了。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些人有不少是从海上跟外轮用金戒指什么的换电视机和录音机,然后拿回来倒一下手,一台电视机能挣一千块,一台录音机也能挣四、五百!这下,这兄弟两个脑袋好用了起来,为了试一下深浅,他们拿着家里老人传下来的两个金手镯就出海了,结果,两个金手镯换回了四台大电视!他们上岸后,就在海岸边就把四台电视机又换成了四个更大的金手镯和十来个金戒指。这是什么概念?这是暴利!简直比抢钱还快!

    于是,范健和范伟这两兄弟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的走私活动。有了钱,他们装备了更大的船,还买通了公安局内部的人,他们知道,要想做大做强,没有这些人的帮忙是不行的。于是,每次公安局要是有行动,都会有人提前通知他们。

    就这么,这两兄弟顺风顺水的做了下来。这次,他们拼上了全部的家底,准备大干一把。出海前他们打听过,公安局没有什么动静。于是,三百台录音机被搬上了岸。渔船迅速开回了港口。就在他们装车的时候,刚回港放船的兄弟跌跌撞撞的跑了回来,告诉了他们一个不好的消息:公安局封锁了整个码头,所有渔船许进不许出!

    “要坏事了!”范健马上让小弟到附近的地方给他在雨城市公安局的朋友打电话,想问问是怎么回事。可是等了一个晚上,小弟回来告诉他们,雨城市公安局的几个朋友一个都联系不上!

    范伟和范健明白,雨城市公安局是盯上了自己的这批货了。

    “啊伟,你去把那架军车开来!”范健吩咐着自己的弟弟。为了保险起见,范伟和范健开始走私后不久就买了一辆部队淘汰的军用卡车,他们知道,这个东西一般的公安是不会查的。

    因为就要到家了,陈兆军也挺累的。特一团的副团长临时决定,在雨城住一个晚上,第二天中午再走。

    他那里知道,这一住会住出那么多的故事来……

第四十八章 目标-军用卡车

第四十九章 路卡枪声

第五十章 歹徒的命运

第五十一章 公安局的故事

第五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第五十三章 快速长大

第五十四章 冤家路窄

第五十五章 特殊学生

第五十六章 期待

    

    张桂梅这几天的心情挺好的,和三个孩子一路去省城,偶尔还哼几个调子。部队医院不累,一般也没什么大事,但是值班制度非常严格。很多情况不是那些小卫生员可以处理的。再说张桂梅还是护士长,医院里管理卫生员的事平时就落到了她的头上。其实表面上看,这些卫生员不过是战士,平时也是连队式管理。就是说她们平时的上级一般是连长和指导员(其实师级医院没那么大),但是工作和业务方面,就是张桂梅说了算了。要是正常来说,这样应该很好管理才是。可是要是有在部队呆过的人就会明白,就是放在现在,一般的人也不敢轻易得罪女兵,更不要说那个时候。反正女兵的指标就那么多,一般地方上的就不要想了(当然,要是省长的孩子又另说),基本上部队的女兵都是部队之女,真的追究起来,搞不好背景大得吓人。这样一来,本来很多属于连长、排长的事就得落在张桂梅这个护士长身上,毕竟张桂梅在医院是相当一级的领导,二是她的背景(指陈伟雄)也够足大的,还有就是,这些小卫生员论起辈分来都得叫她阿姨。所以她平时琐碎的事情挺多。要是再碰上个不长眼的勾搭小卫生员(更不要说把肚子搞大起来的话),这事情就麻烦了。不但要看好女孩,别出了什么事(出事麻烦就更大),另一个还得配合着追究男的责任(一般都是军人)。要是家理没有什么背景的,一般是男兵退伍,女兵处分。要是背景够深,就得想办法调动。反正事情是不断。其实对于张桂梅来说,能够这么轻轻松松的玩两天,机会也是很难得的。

    陈兆军他们兄弟几个坐在后面,当然是又吵又闹的没个消停。别看大家都挺成熟的,可是也难得有这样放松的机会。这气氛连带着影响了开车的小刘,整个车都轻松了起来。嬉闹间,陈兆广没留神碰到了陈兆军的腰上,一块大铁疙瘩撞得他还挺疼。

    “老三,你这腰里是什么?”说着,也没管陈兆军反对不反对,一下就把他身上的小号军装给掀了起来。

    嗬,这下可好,看见的都不说话了。原来陈兆军把他的枪给带了出来。

    “拿来!”张桂梅不高兴了:“你说咱们这是出来玩的,你把枪带出来干什么?”

    陈兆军没办法。老老实实的把枪解了下来,讪笑着解释:“这不是这回咱们带的钱多么,带把枪也放心些。”话是这么说,可其实陈兆军就是觉得有把枪威风,自己的底气都足一点。这辈子他玩枪是玩得不少,可还是没有玩够,不管什么时候想起自己有一把国家配发的手枪来,他都挺兴奋的。

    张桂梅也懒的说他,不管怎么说,毕竟他这枪是合法的。把枪接过来,随手检查了一下,把枪套一摘就要往兜里装。这可把陈家三兄弟给吓了一跳。他们都以为张桂梅是要把枪交给小刘的。

    “妈,你怎么就把枪就这么装兜里?”陈兆军闯了货,当然不太敢说话,这话是陈兆平问的。从小到大,他们可从来都没见过张桂梅玩过枪的。

    张桂梅本来还没怎么把这枪放在心上,一看几个孩子的眼神,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怎么,信不过你们的妈啊?没生你们大哥以前,你妈也是一天到晚的枪不离身,指不定哪一下就打一仗。就你这小橹子?比这再好的枪你妈都用过!”

    这下,一车人都不说话了。别人是怎么想的陈兆军不知道,反正他在考虑,要比这枪还要好的,再那个年月,还真不知道该是什么枪了。难道是二十响?陈兆军简直不敢想象张桂梅挥舞着驳壳枪的形象,那像什么?还不如直接拿颗手榴弹算了(电影上某位用手榴弹砸日本特工队队长的女士形象)。

    看着这车里的气氛因为自己给整得变得沉闷了起来,陈兆军提议:“要不我给大家唱个歌吧?”说到这,陈兆军这才想起来,自己虽然不认识五线谱,也不记得歌词,可是很多歌的旋律都还是记得的。要是学一下简谱,再瞎编一下歌词,后来那些歌星还混个屁。不过好像没这个必要。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个混饭吃的办法,哪天实在混不下去了,就干脆当歌星去!

    “哟!我的老儿子还会唱歌啊!快唱一个给妈妈听听!”张桂梅也挺意外的,好像从来都还没听国陈兆军唱歌。

    “行,我就给你们唱一个《咱当兵的人》。”陈兆军自信满满的,这首歌可是他记得歌词不多的几首歌之一了。说起来这还得感谢上辈子天天早上听这首歌的缘故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足迹,留给山高水长。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头枕着边关的冷月,身披着雪雨风霜。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为了国家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在渴望辉煌,都在赢得荣光。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风采在共和国,旗帜上飞扬。咱当兵的人,就是这个样。”

    陈兆军的歌一唱玩,整个车里的人看着他的眼神都不对了。张桂梅是欣喜若狂,自己儿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歌唱得还真好听。陈兆平和陈兆广则是一脸的不可思议。这是一首他们从来都没有听过的歌,按说如果有了,以这首歌轻快激昂的旋律。应该迅速唱响全国。司机小刘则是一脸的敬佩,真想不到,陈师长的这个三小子,干什么都行。连唱歌都比一般人强。

    在张桂梅的强迫下。陈兆军不得不一遍又一遍的唱这首《咱当兵的人》。等车停到特一师驻G省招待所的时候,司机小刘已经可以把这首歌唱得朗朗上口了

第五十七章 咱当兵的人

    

    张桂梅这几天的心情挺好的,和三个孩子一路去省城,偶尔还哼几个调子。部队医院不累,一般也没什么大事,但是值班制度非常严格。很多情况不是那些小卫生员可以处理的。再说张桂梅还是护士长,医院里管理卫生员的事平时就落到了她的头上。其实表面上看,这些卫生员不过是战士,平时也是连队式管理。就是说她们平时的上级一般是连长和指导员(其实师级医院没那么大),但是工作和业务方面,就是张桂梅说了算了。要是正常来说,这样应该很好管理才是。可是要是有在部队呆过的人就会明白,就是放在现在,一般的人也不敢轻易得罪女兵,更不要说那个时候。反正女兵的指标就那么多,一般地方上的就不要想了(当然,要是省长的孩子又另说),基本上部队的女兵都是部队之女,真的追究起来,搞不好背景大得吓人。这样一来,本来很多属于连长、排长的事就得落在张桂梅这个护士长身上,毕竟张桂梅在医院是相当一级的领导,二是她的背景(指陈伟雄)也够足大的,还有就是,这些小卫生员论起辈分来都得叫她阿姨。所以她平时琐碎的事情挺多。要是再碰上个不长眼的勾搭小卫生员(更不要说把肚子搞大起来的话),这事情就麻烦了。不但要看好女孩,别出了什么事(出事麻烦就更大),另一个还得配合着追究男的责任(一般都是军人)。要是家理没有什么背景的,一般是男兵退伍,女兵处分。要是背景够深,就得想办法调动。反正事情是不断。其实对于张桂梅来说,能够这么轻轻松松的玩两天,机会也是很难得的。

    陈兆军他们兄弟几个坐在后面,当然是又吵又闹的没个消停。别看大家都挺成熟的,可是也难得有这样放松的机会。这气氛连带着影响了开车的小刘,整个车都轻松了起来。嬉闹间,陈兆广没留神碰到了陈兆军的腰上,一块大铁疙瘩撞得他还挺疼。

    “老三,你这腰里是什么?”说着,也没管陈兆军反对不反对,一下就把他身上的小号军装给掀了起来。

    嗬,这下可好,看见的都不说话了。原来陈兆军把他的枪给带了出来。

    “拿来!”张桂梅不高兴了:“你说咱们这是出来玩的,你把枪带出来干什么?”

    陈兆军没办法。老老实实的把枪解了下来,讪笑着解释:“这不是这回咱们带的钱多么,带把枪也放心些。”话是这么说,可其实陈兆军就是觉得有把枪威风,自己的底气都足一点。这辈子他玩枪是玩得不少,可还是没有玩够,不管什么时候想起自己有一把国家配发的手枪来,他都挺兴奋的。

    张桂梅也懒的说他,不管怎么说,毕竟他这枪是合法的。把枪接过来,随手检查了一下,把枪套一摘就要往兜里装。这可把陈家三兄弟给吓了一跳。他们都以为张桂梅是要把枪交给小刘的。

    “妈,你怎么就把枪就这么装兜里?”陈兆军闯了货,当然不太敢说话,这话是陈兆平问的。从小到大,他们可从来都没见过张桂梅玩过枪的。

    张桂梅本来还没怎么把这枪放在心上,一看几个孩子的眼神,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怎么,信不过你们的妈啊?没生你们大哥以前,你妈也是一天到晚的枪不离身,指不定哪一下就打一仗。就你这小橹子?比这再好的枪你妈都用过!”

    这下,一车人都不说话了。别人是怎么想的陈兆军不知道,反正他在考虑,要比这枪还要好的,再那个年月,还真不知道该是什么枪了。难道是二十响?陈兆军简直不敢想象张桂梅挥舞着驳壳枪的形象,那像什么?还不如直接拿颗手榴弹算了(电影上某位用手榴弹砸日本特工队队长的女士形象)。

    看着这车里的气氛因为自己给整得变得沉闷了起来,陈兆军提议:“要不我给大家唱个歌吧?”说到这,陈兆军这才想起来,自己虽然不认识五线谱,也不记得歌词,可是很多歌的旋律都还是记得的。要是学一下简谱,再瞎编一下歌词,后来那些歌星还混个屁。不过好像没这个必要。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个混饭吃的办法,哪天实在混不下去了,就干脆当歌星去!

    “哟!我的老儿子还会唱歌啊!快唱一个给妈妈听听!”张桂梅也挺意外的,好像从来都还没听国陈兆军唱歌。

    “行,我就给你们唱一个《咱当兵的人》。”陈兆军自信满满的,这首歌可是他记得歌词不多的几首歌之一了。说起来这还得感谢上辈子天天早上听这首歌的缘故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足迹,留给山高水长。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头枕着边关的冷月,身披着雪雨风霜。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为了国家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在渴望辉煌,都在赢得荣光。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风采在共和国,旗帜上飞扬。咱当兵的人,就是这个样。”

    陈兆军的歌一唱玩,整个车里的人看着他的眼神都不对了。张桂梅是欣喜若狂,自己儿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歌唱得还真好听。陈兆平和陈兆广则是一脸的不可思议。这是一首他们从来都没有听过的歌,按说如果有了,以这首歌轻快激昂的旋律。应该迅速唱响全国。司机小刘则是一脸的敬佩,真想不到,陈师长的这个三小子,干什么都行。连唱歌都比一般人强。

    在张桂梅的强迫下。陈兆军不得不一遍又一遍的唱这首《咱当兵的人》。等车停到特一师驻G省招待所的时候,司机小刘已经可以把这首歌唱得朗朗上口了。

第五十八章 粮票可是个大问题

    

    从特一师到G省省会GZ市有一段距离,这一路有几个孩子陪着,加上陈兆军的歌,张桂梅意外的并没有感到太难受(她晕车)。不过有这个习惯的人坐车总是不太除服。所以到了特一师驻GZ市的招待所后,张桂梅还是必须休息一下的。

    安排好了房间,交待一声,陈兆军他们几个都被迫睡了一个午觉。其实睡也睡不着,不过都不敢离开房间。谁知道张桂梅会什么时候起来。万一她要是起来了看不见人,肯定该不高兴了。虽然有陈兆平在,再说陈兆广和陈兆军都也不小了,可他们都明白张桂梅的心,不愿意让她不高兴。那会房间里也没什么娱乐的,几个人闹了一会以后,就开始听陈兆平聊一些学校的事情。陈兆平当然是神侃了一通,例数在大学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这让陈兆广很是激动。有了大哥的榜样,自己的弟弟又连续跳级,陈兆广的学习开始更加努力起来,这个学期,他的成绩又是全班第一。他早就想好了,来年考大学的时候,出了清华和北大,其它学校根本不填。他真想不通,大哥当年那么好的成绩,怎么就去读了个中国人民大学?

    “大哥,今年你就毕业了,想好去哪里了么?”陈兆军关心的问陈兆平。

    “前一段时间学校找过我一次,对于我的安排有几个选择,一是会G省,可以安排在省委工作。再有就是到中央党史办去。要不还可以选择继续学习。校领导说中央党校准备在今年开一个研究生班,问我愿不愿意去。”陈兆平显然对这些有点准备不足,他没想到,对于许多人来说很头痛的毕业分配问题,到了他这里却变得那么轻松和复杂。不过很明显,陈兆平视乎已经在心里面对选择进行了一个排序。应该说他更想马上工作。

    陈兆平不知道,自己的小弟陈兆军一听说中央党校的研究生,眼睛都绿了。这是什么概念?这可是文革后中央党校的第一批研究生!从那里出来,陈兆军可以肯定,用不了五年,陈兆平就可以成为封疆大吏独掌一省了。算算时间,锻炼几年后,正好赶上89年学潮。只要在那个时候站稳脚跟,以后基本上就能一帆风顺了。中央党校!这简直是求都求不来的机会。

    “大哥,我看你还是去上中央党校吧,你不想一想,等到时候你从党校毕业出来了,咱们家可就多了一个研究生了,那该多好。”陈兆军开始拼命游说做陈兆平。其实他知道陈兆平的想法,虽然现在上大学有一点工资收入,可相比上班以后的收入算起来就少得多了,他是不愿意增加家里面的负担,虽然说对于陈伟雄一家人来说,又三份工资收入,可陈兆平还是希望通过工作来证明自己。

    “大哥,我看也是。咱们家又不缺钱,你干嘛急着上班,我看弟弟说得对,你还是去中央党校的好。读个研究生出来多好!”陈兆广也听出了陈兆平的意思,帮着劝陈兆平。

    家里有点钱的事陈兆平是知道的,可他还是有点犹豫:“可是我也不能老是读书吧?再说了,家里面的钱都是兆军的,跟我没什么关系。”

    听了这话,陈兆军放心了。他有办法说服陈兆平。

    “大哥,你原来不是给过我很多邮票么?咱们这回来看邮票展,你就知道你有多少钱了。”

    当初陈兆平为了帮陈兆军收集邮票,可是把几家报社的读者来信都给翻了个边,除了太普通的,他是看见邮票就剪。搞得到现在陈兆军都不知道到底要多少集邮册才能装完那些邮票了……

    下午晚些视乎,张桂梅起来了,精神显得好了很多,反正想着兜里还有几个钱,不如带几个孩子上街去逛一逛。也许只要是女人都对逛街有兴趣。不管她是军人还是有了几个孩子的妈妈。陈兆军是实在不想逛,这年头,要什么没什么,就是买瓶汽水都是加了色素的。简直让人没法忍受。可是张桂梅的话他可不敢不听,就连司机小刘都乖乖的跟着(其实小刘是愿意上街逛一下的)。

    几个人街上这么一走,回头率还是蛮高的,清一色的军装,还是一个女军人领头,再加上陈兆平接近一米九的个头,其他人想不注意都难。

    整条街转下来,什么东西都没买,每个柜台都去问一下。说起来张桂梅也是占了一身军装的便宜,再加上她身边还有那么几个大小伙子,营业员的态度都还挺好。要是换一个人,找就给人给骂出来了(当时的营业员一般对顾客是这样说的:你买不买?不买别挡这,后面可还有人那)。

    反正是临到天黑了,张桂梅不过是往口袋里装了一瓶雪花膏。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反正陈兆军是不愿意再逛了。

    “妈!我饿了。咱们该找一个地方吃饭了!”陈兆军特意用加重语气跟张桂梅说。以求达到被关注的目的。

    陈兆军这么一说,陈兆平和陈兆广也趁机叫唤了起来,也就是小刘还还一点,不过话是没说,但是从他的眼神理明显可以看出高兴的样子来。看来,他也累了。

    “那好,我们吃饭!”张桂梅大手一挥,几个人直奔一家显得还算干净的餐厅去了。张桂梅大大方方的点了几个菜,还帮小刘要了一瓶啤酒。服务员一算账:

    “28块5毛2,三斤四两粮票。”小刘一听这价格,差一点没吓他一跳。其实张桂梅也觉得挺贵的,可一年难得有一次这样的机会,再说这次带的钱也够用,也就没计较那么多。可是当她把手伸进口袋里的时候才想起来,今天出门的时候忙(有三个孩子要关照),忘了带粮票了!这可是件麻烦事,没有粮票就没法吃饭,这在当时,全中国都一样。

    “小刘,你身上带着粮票了么?我忘了带了。”没办法,张桂梅只好跟小刘开口了。

    “嫂子,我就是带,我也带不着那么多呀?”那个时候,普通人上街都会带一点粮票,也只有这帮军人才不带,因为反正都在食堂吃,月底结算就是了。

    “这……要不我们会招待所吧?”张桂梅跟几个孩子商量。招待所有食堂,粮票可以先欠着,等回了特一师再给就行。

    陈兆军可不想再走了。这会,他的确饿了。

    “要不你把几个要粮票的东西给划了,换一只烤鹅,一条鱼上来。”为了自己的肚子,陈兆军不管那么多了。

    “就光吃菜,不吃饭了?”不但张桂梅,连服务员都觉得奇怪。

    “就这样吧,快一点着。”陈兆军几乎忘了时间和环境。

    “给你票,到窗口排队,凭票领菜。”服务员丢下了一张小纸条,小刘连忙拿着去排队……

    这一顿,可把小刘撑得不行,其实不只是他,其他几个人也差不多。

    不过等他们走了以后,整个餐厅吃饭的人都在议论:“看见没有,刚才那个女解放军拿出来的那个手绢包,整整一包的钱,差一点都装不下了。”

    “那是,你都不看看别人吃什么,就那一顿饭就吃了60多。赶上你两个月的工资了吧?

    “两个月?我两个月要是有那么多钱就好了!”

第五十九章 文化公园邮展

    

    张桂梅当然知道几个孩子最想去什么地方。吃过早饭,她就带着几个孩子和小刘一起去了文化公园。这会正好是过年的时候,又碰上文化公园举办邮票展览,整个文化公园是人山人海。毕竟家里最喜欢收集邮票的就是陈兆军,这一次当然是以陈兆军为主。一帮人都跟着他转悠。

    陈兆军到也不急,一个点一个点的看过去。他这次是有备而来,本就是想了解一下邮票的价格和一些关于邮票的常识。虽然陈兆军收集邮票,可是对邮票的知识他本身就不清楚。说起来无非是沾了后世的光,让他知道邮票的升值潜力。

    陈兆平在一边陪着弟弟看邮票,这才知道,别看弟弟的邮票多,可根本没有保存常识,哪像别人,不但小心异议,连存放邮票的本子都是特制的(他还不知道集邮册的说法)。看见陈兆军在仔细的翻看着一个收藏家的邮品的时候,陈兆平开始笑话陈兆军。

    “老三,你看看人家,别人收集邮票都是用本子,哪像你,整几个弹药箱,往里面丢几袋干燥剂就完了。要都像你这样,整个集邮也太容易了。”陈兆平笑话着弟弟。

    “大哥,我不也是没办法么?总不能都把他夹书里吧?再说那么多邮票,你让我上哪找那么多集邮册?”陈兆军反驳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别人集邮是分门别类,哪是因为别人懂。可陈兆军不懂,再说有那么多人帮着他收集,搞得他的邮票都是论弹药箱算的,根本就没个数。

    “你看看别人,谁像你?不管好坏,全装箱里再说,都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是重复的,要我说,不如趁早整理一下,把那些多余的都清理出来,一样留下几张就行了。”看着别人都是用集邮册存放邮票,想着陈兆军那庞大的邮票基数。陈兆平都开始头疼了,想劝弟弟将邮票清一下。

    陈兆军自然知道大哥的意思,可他可不是这么想的。就算再不值钱,留着总没有什么坏处。再说他的那些基本是都是文革和文革以前的邮票,最不济,涨个几倍还是没有问题的。

    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刚才陈兆军和陈兆平的对话全都被站在一边的,这个展位的主人听了个清楚。

    展位的主人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当他听到陈兆军的邮票是论弹药箱算的时候,整个人都快晕过去了。虽然他不知道陈兆军有多少邮票,可是他知道一个弹药箱有多大。就算陈兆军的那些邮票里面有千分之一是有价值的,那也是一个令人恐惧的数字,毕竟基数在那里放着。

    他很有耐心的等陈兆军看下去,对于他的一些不好的习惯也不去劝阻,因为他已经有心要结交陈兆军了。

    当陈兆军翻看到了一个方连的金猴票的时候,不禁抬起头来看了一下,他想看一看这个展位的主人在什么地方,因为他想知道一下现在金猴票的价值。

    看见陈兆军四下观望,中年人知道他是有问题了,微笑着靠到了柜台前:“怎么,有什么问题么?”

    陈兆军这才注意到,原来展台的主人就在不远的地方看着,想到自己和大哥陈兆平刚才说的话很有可能被别人听了去,陈兆军不禁脸上一热。没有别的,他担心别人说他摆显。

    “您好,我想问一下,这个猴票一张值多少钱?”陈兆军说着,随手将别人夹在集邮册里的猴票给抽了出来递给了展位的主人。他没发现,当他动手抽邮票的时候,展位的主人眼皮都跳了一下,不过他没说什么,只是小心的用戴着白手套的手接过邮票来。陈兆军这才注意到,别人都是戴着白手套拿邮票的。小心的往大厅里一看,一些接触邮票的人也都是戴着白手套,没说有谁直接用手接触邮票的。

    “对不起,我没注意!我不懂得这些规矩。”陈兆军来了抱歉着说。

    “哈、哈,没关系,一看小同学就知道,对集邮还是没有什么经验。”中年人笑着说,不过度把握得很好。

    “集邮的门道很多,方法也不同,但大致有那么几个特点。就拿现在我手里拿着的这几张猴票来说。它如果单张的计算,目前每张的价格大概在一元钱这样。但是如果这四张连在一起的,这就叫方连,这样的一个方连的价格大概要到六元钱左右。这方连和方连还有区别,如果是像这样带着白边的。”中年人说着拿起集邮册选出了一个方连:“也就是整版邮票的边脚上位置的邮票,价格又会贵一点。要是这个百变上还有字的。”说着,中年人又换了一个方连:“也就是一版邮票左下角的四张,价格就会更贵。”

    “那么如果是整版的金猴呢?”陈兆军惦记着他那80版金猴。

    “哈、哈、哈。”中年人笑了起来:“整版的金猴当然更贵,现在整版的金猴在外省大概是150块钱,在我们G省,大概是全国最贵的,大概要170块钱。因为我们省的金猴都被一个人买走了。”

    “哦,我知道了。”陈兆军心中狂跳,没想到他这么一个举动,让整个G省的金猴价格上来了那么多。80版呢,500多块钱的投入,也就一年的时间,一下子翻了将近30倍。这还真是暴利!想想为什么好问的了,陈兆军起身想走。

    “小同学等一下。”中年人叫住了他:“一会旁边还有一个讲座,你不妨去听一下。另外我刚才听到你跟你哥哥说,你有几箱邮票,不知道能不能留个联系的方法,也好有空去看一看你的藏品?”

    “这个……”陈兆军有些犹豫了,毕竟他不想让人知道他太多的事情。就在这个时候,就听得张桂梅大喊一声:“你干什么!!!”

    陈兆军猛的一回头,看见一个小个子从张桂梅身边窜了过去,手里还拿着张桂梅张装钱的手帕包……

第六十章 公园抓贼

    

    张桂梅站在展台边,几个孩子围着展位,听着中年人讲解着邮票的一些常识。虽然她不明白、也听不清楚中年人在和孩子们交流些什么,但是这都不影响她享受这恬静的时刻。张桂梅脸上带着微笑,静静的看着这一切。想着这些年来她跟陈伟雄为了工作对孩子们的亏欠,心里先是感觉到难受,接着一想,有这三个孩子还真是老天爷对她和陈伟雄的眷顾,老大陈兆平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而且学业很好,还在学校里入了党,看来以后自己和陈伟雄是不需要为他操心了。老二陈兆广受了大哥和弟弟的影响,平时文文静静的,可是学习却加倍努力,这样下去上一个一流的大学是肯定没问题的。关键就是老三陈兆军,别看他从小成绩就好,脑袋也灵活,但是名堂也多,不过虽然每次都让人提心吊胆的,可总能化险为夷。但老这么担心下去也不是办法。张桂梅想着,自己是不是该跟陈兆军谈一下,让他让人省心一点?可是跟他谈什么好呢?

    就在张桂梅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觉得有人动自己的挂包。她警觉的一看,这个时候,装着2000块钱的手帕包已经被提出了她挂包的袋口,一个穿着旧军装的小个子正拿着张桂梅的手帕包转身要走。

    “你干什么!!”张桂梅当即大喝一声。别看平时张桂梅在家里对陈伟雄和孩子们说话温柔有加,平时工作的环境更是不能大声喧哗。可是这一声,几乎所有参加邮票展的人都听到了。

    发现自己的偷窃行为被发现,小个子开始飞跑起来。

    “抓小偷啊,抓小偷……”张桂梅开始大声喊了起来。

    站在展台边的三个孩子一听,哪有不追的道理?根本不需吩咐,三人同时追了出去……

    司机小刘是最轻松的。张护士长领着几个孩子去看展览了,他成了没事的人。把车往路边一放,他也转悠了起来。他知道,这次,没有半天肯定是转不完的了,毕竟这次上GZ来,除了让张护士长轻松一些,关键的还是来看这个展览的。为了这个,陈伟雄可是给陈兆军准备了一大笔钱。小刘早就从郝华那里知道,陈兆军在集邮上可是一个很能花钱的人。不过这一圈转下来,小刘算是长了眼了,他这才知道,别看不过是一张小小的八分钱的邮票,这里面的名堂可是不少哦。看到在门*易的一些票贩子。小刘才明白,这邮票竟然会这么值钱。

    就在他远远的观察着票贩子交易邮票的时候,张桂梅抓小偷的声音传了过来。小刘一抬头,见到一个小个子亡命的向文化公园的门口飞奔,陈兆平他们几个兄弟和张桂梅正在后面紧追不舍。小刘不动声色,看看小偷要经过的路径正好要从自己前面过,他先是转过身去,算好了时间,猛的一个转身,横着就是一脚扫了出去。别看小刘不过是一个司机,并不需要大强度的训练(这还是因为在特一师。其它单位根本不用训练),可那个时候给首长当司机的,有哪个不是人精?首长的喜好他们一早就明白。为了让陈伟雄高兴,小刘也经常主动的参加训练,时间一久,一身的功夫也是不差。

    小刘的这一腿,一下就扫到了小偷小腿的迎面骨上,小偷一个没防备,跑动着巨大的惯性直接让他飞出去了几米远,倒在了公园大门口围墙边上。一看是小刘挡在了前面,还一脚踢飞了小偷,张桂梅和几个孩子都不急了。他们都知道,小刘的功夫放在特一团,可能要从后面数,但对付眼前这个小个子,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

    张桂梅的喊叫声以及她和陈家兄弟追赶小偷的事惊动了不少人。这小偷也颇有专业水准,还没下手的时候就选好了脱逃的路径。可惜他万万没想到,在他的必经之路上,还有小刘在守着。

    在那个年月,小偷被当场抓住,下场是非常惨的,打伤了是正常的事,就是打死了,也是很常见的。反正只要被抓住了,是人上去就搞两下。

    小刘把小偷踢倒了,自然不会放跑了他。只见小刘不紧不慢的走过去,捡起小偷跌倒时掉在地上的手帕包,拎着走像小偷。

    估计那个小个子也是跌惨了,半天没爬起来,等他反应过来,小刘都快走到他前面了。跟在小刘后面的,不但有张桂梅和陈家兄弟,还有不少专门上来准备打小偷的人。反正是说什么的都有,最多的恐怕就是“打死他!”了。

    看到眼前的架势,小个子明白今天是难以善了了。他知道平时人们对付小偷的办法,今天,他要是不想后半生残废或者被人打死,唯一的希望就是想办法冲出去。流氓就是不一样,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狠。看着挡着唯一出路的小刘,小个子一狠心,一把掏出了一把弹簧刀来,想都没想,对着小刘就是一刀。

    这要是换了个其他人,也许这一刀就扎上了。可小刘好歹是特一师的人。虽然小个子的动作很快也很意外,可小刘平时学的功夫这下自然就用了出来。身子往左一拧,右手直接刁上了小个子持刀的手腕往身体的右方猛的一拉,接着左脚上步,左手在小个子的后背一推,小个子刚站起来不到十秒钟,又趴在了地上,手里的刀也甩出了老远。围上来的人群一看,小个子趴在地上,手里也没刀了,那有个不上来捡便宜的道理,那个小子连身都没来得及翻过来,就已经被踢了不知道多少脚了。

    倒是小刘和张桂梅一家他们显得没有了什么事,这些事也见得多了,就是那么回事,谁也没想管。小刘挤进人群,把小个子丢下的刀给捡了起来。一会上了公安局,这都是证据。

    一堆人围着打得兴高采烈的,小个子的声音从一开始的嚎叫,变成了呻吟,没多久,连呻吟声都听不见了。估计是因为他是趴在地上,受到的伤害程度更大些,基本上的人都是直接用脚踢的。

    陈兆军毕竟是后来的人,虽然他知道这在这个时候是正常现象,可是他也知道,再这么打下去,这个人非死了不可。

    “妈,快让他们别打了,那个人快死了!”陈兆军连忙摇晃着张桂梅的手。

    听了儿子的话,张桂梅也开始注意了起来。她隐约听见,小偷痛苦的呻吟中传出了不时的咳嗽声,这声音从气管出来的时候有喷射的声音。当了多年护士长的张桂梅知道,小个子的肋骨已经断了,很有可能已经刺进了肺部。这个人再不抢救,这条命就真的没了。

    “小刘,快去拉住他们,别让他们打了,那小偷快死了!”张桂梅急了起来,白衣天使的天性让她忘记了就是这个人刚才还偷走了她的2000多块钱,这钱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巨款了。

    小刘一听张桂梅吩咐,连忙上去想把围殴小偷的人拉开,可是他一个人那里拉得过来?陈兆平和陈兆广一见,也连忙上前,一起帮着拉,陈兆军也想上前。可被张桂梅死死的拽在手里,她可不能让自己的老儿子冒这个风险。

    人越来越多,情况已经无法控制了。

    陈兆军也急了起来,他知道,这要是放在现在,打死了小偷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一急起来,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妈,你快想想办法,真的要打死了!”

    张桂梅也急了起来。可她也知道,自己是已经尽力了。不由得,她也检讨起自己来。要是把钱放在兜里,也许就丢不了了。刚想到这,张桂梅灵机一动。她想到,她的兜里可还有一支枪!

    “叭、叭。”两声枪响。正打得开心的人们停了下来。

    “好了,都别打了!等公安局来处理好了”……

    这天晚上,陈伟雄正在特一师二团会餐,一个电话影响了他的情绪。

    特一师师长夫人、师长的三个公子、师长司机几个人现在正由G省公安厅厅长款待着,在省公安厅吃晚餐……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4811/ 第一时间欣赏重活最新章节! 作者:布老虎吃人所写的《重活》为转载作品,重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活介绍:
陈兆军瞎混了一辈子,一事无成。他总是憧憬,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要好好的把握。终于,终于他的机会来了。帮无常打了一场莫名其妙的麻将,糊涂判官随手写下的判词让他有了重活一次的机会,他会如何利用这次机会来完成他的梦想。书里面会介绍。重活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