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交换的条件
人群的热情完全被激发,乌合之众的盲从,在狂喊狂闹中达到高潮,直至其中的奋进者喊出,打倒他,人群如浑浊的就河水向前翻涌。谁能想到区区百人,能像蝗虫过境般的往前扑,像是击打欺骗的人,又像是争抢从未见过的吃食。
月章被人群围起,周遭的眼睛望着眼前这个大言不惭的人,话已经说出了,要是不能兑现,等着被豺狼们撕碎。
“书记不能来,我说的,我做主。”月章的声音略带颤抖,又带着强大的自信。
众人的眼神明显不相信,办事不牢的小年轻,大话说的有什么意思。
“当然是有条件的,不可能有白吃的东西。”月章继续说道。
果然,和大家心里想的一样,想要群众拿东西换了。
“你们的宅基地要全部交出来,换到新修的道路两边,两处换一处,一处算半处。”月章解释道。
大家一时不明白什么意思,其中聪明的快速低头计算其中的利弊。
月章默默等着,等着里面的聪明人算出来结果。月章很有自信,这个换法是值得的,特别是对现在缺少坚固房屋的村民来说,房子肯定比地值钱的。
很快,聪明的人抬起头,各有各的想法,彼此之间默契的对眼,推出一个发话。
“我们回去商量,你等等。”站出来的人说道。
“不行,”月章的计划很冒险,不在换地上,“你们必须现在做决定,要不然就当我没说。”
“你。”站出来的人没想到月章这么强硬。
“你们可以走出去,只要有一个走出了,我前面说的都不算,你们可以试试。”月章坚持说道。
“你以为你是谁,我们凭什么听你的。”人群中有声音传出。
月章冷笑一声,等着对方回答。
嘴硬事情办的不硬,倒是每一个人出去,眼下的景况从没见过,设计到自身的利益,谁都不想就这么放弃。
接下来,还不明白的人被气氛感染,站在原地,剩下的几个聪慧有见识的聚在一起,相互小声的讨论。月章站在不远处,大致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大多数的人都愿意月章的方案,解决现实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两个年纪大的人在犹豫,其中一个倾向于拒绝。月章继续听他们掩耳盗铃式的讨论,明白其中的关键。年纪大的儿孙多,宅基地堪堪够用,要是两地换一地,肯定不够儿孙分的,他们知道只能在现在争取,要是同意了,很难有机会再争取利益。
争论持续了半小时,两个年纪大的一个已经妥协,最后一个就是不松口。站出来的做个手势,想跟月章单独聊聊,月章却装作看不懂,就是站着不动。对方见月章不看自己,以为月章不懂,站到月章身边说要单独谈谈,看月章还是不动,终于了解月章的态度。
大庭广众之下,小算盘上不了台面,月章拒绝对方私下聊,就是怕夜长梦多,趁着现在的情况,快刀斩乱麻,把事情摆在明面上,逼着人群去解决。
第289章 繁忙的工地
月章岿然不动,对方就没办法,小心思没法起作用,只能回去继续聪明人的讨论。
当一方坚持的时候,另一方就会无限的妥协。对面不愿意置换的老人在周围好几人的围攻下,不得不转变自己的立场,勉勉强强的答应月章的条件。能给出这样承诺的人,现在可不多见,除了合作社的时期,哪有村里主动帮农民办事情的。两块地换一块地,看似少了,但能在一块地上盖房子,有坚固的瓦房,比什么都好。
月章与众人的合约都没签,也不指望着眼前的这群人能不见钱眼开,只要自己给的利益足够,相信村里没人会反对。盖房子这种体力活,村里有的事行家里手,根本不用往外村叫人,自己就能把所有事情解决。看不再出现反对意见,月章要求每家至少出一个劳动力,在路边上集合,当时划地方,当时打地基。剩下的事情月章不用管,各家多少宅基地,能换多少,没人能多算。干活时没工钱的,干好了就是自己的,干不好也是自己的,总会落到自己头上。同样,有人想要多拿多要,就必须让干活的人给自己多干,哪有这样好的事情呢,自己家的不顾,给别人多干活?
月章先不指定哪间房子是谁的,要求按着大概尺寸建房子,等盖的差不多了,再按照位置分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默默的干,千万不能声张,要是镇里知道了,过来收个钱、交个税,那都算村民自己头上,自己家的自己拿。有了动力,又有了威胁,干活的人确实卖力,出得工、用的力,一个比一个强。月章和郑前进在幕后操纵,从村里的账上走钱,买砂石、水泥、物料,兑现了给村民盖屋的承诺。
少见的热情,上次出现全村出动还是在大生产的时候,当时是为了响应号召,把地种好,现在是为了自家的未来,赶快把房子建好。等到镇上来人调查的时候,房子的地基已经打完,好几家的房子都已封顶。镇上的来人说不出什么问题,只是说以前没干过的都是违规,没有县里手续都不算,坚持让村民停工。月章和郑前进坚决不出面,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坚称是在自己的宅基地上盖自己的房子,不知道违的什么法,犯的哪条规。镇里的干部也不好跟村民直接冲突,忙着找郑前进出来解释,可是村里村外,见不到人,最终只能撂下狠话,往镇领导告状。
趁着间隙,月章偷偷的露面,召集村里说得上话的,让他们趁着镇里没强制,加快进度,一定要赶在镇里来人强行阻止之前干完。生米煮成熟饭,就算镇上想阻止也没办法,县里也不会管的太过分的。
沉默而繁忙的工地再次出现川流不息的人群,村民加紧了行动,为了自己的房子,为了美好的明天,一定要坚持住,就算累也要把事情办完了。
第290章 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
等镇里再次来人的时候,公路的两边上已经大变样。上次来的时候还是一个连着一个的地基,第二次来就成了连起来的房屋,样式一样,结构一样,远远望去都是按照一个模子建立起来的,不熟悉的人进去就像是进了迷宫里面了。
连绵的房屋,整齐划一,镇里来的人都被镇住了,听说和亲眼看到还真的不一样,实地见过以后才能知道前进村多有钱,就算是镇里,也不敢这么花钱。和村民说房屋的事情是不可能了,木已成舟,让人把房子再扒了,估计要出大事件。先找郑前进问问,看看有什么说法,好回去汇报。
镇上的干部见过了路两旁震撼的场景,骑车到村部找人问话。和大路边热闹的场景不同,村部静悄悄的,连个人影都没有,推门进来的时候还能看见老鼠在屋里的台子上找吃的。嫌弃的看看破旧的房间,虚情假意的叫两声,听不见人应声,转身毫不犹豫的推出去,向着郑前进家里奔去。没想到的是,郑前进家里也扑了一个空,房屋破旧的不必村部好多少,只是干净许多,至少敲门的时候没见到耗子从门缝里钻出来。
“梆梆梆”的敲门声惊的附近人家狗叫起来,可就不见人来开门,扯着嗓子害人也不见回应,自认倒霉,镇上的人如同村里的土狗一般灰溜溜的跑回镇里。
在前进村没见到人,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问题突出,矛盾尖锐,见了面反而不知道要怎么解决。派下来的只是看看情况,想执法却没权限,想说好话也不敢,真见到了郑前进,只能打哈哈。现在倒好,虽有被羞辱的嫌疑,至少不用直面问题,回去二一添作五,全都算在郑前进的头上。
此时的郑书记确实不在屋里,估计到镇里有人会来,先躲到下面队长家里。每天天不亮,郑前进打着检查旗号,到村里各个生产小组转悠,到饭点了就去生产队长家里吃饭。郑前进是村里的一把手,是生产队长的顶头上司,各个小组长可不敢怠慢,好酒、好烟、好菜的伺候着,还要小心翼翼的陪喝、陪聊,生怕再书记大人面前做的有什么不周到。郑前进知道自家的事情,出来是躲麻烦的,不是来吃吃喝喝的,说不让生产队长破费,可下面哪有人不当回事。
郑前进喝酒喝的不顺心,镇里来人总归是问题,自己整天逃避也不是个事,然而月章却让自己这个时候能拖就拖,不要面对镇里来的人。郑前进从当兵到现在,还没见过这样处理问题的方法,用月章的话来说,就是逃避虽然可耻,但很有用。郑前进违心的做了逃兵,心里不是滋味,只能靠着下面的人进贡的酒酿解愁,每天像是喝不够,不把自己醉在别人家里绝不罢休。
这可难为了下面生产组长,书记在自家里喝醉了,还不能赶回去,只能毛巾、枕头、大床伺候,可是把郑前进服侍的妥妥帖帖。
第291章 最后竣工的时刻
郑前进的逃避是成功的,是胜利的,是有功于村民的。靠着镇里偷懒和犹豫,靠着郑前进当缩头乌龟,前进村成功的把时间拖到了房屋全部完成。书记不在情况下,村民盖完最后一块砖,添上最后一片瓦,抹上最后一铲泥灰,房屋整体全部完成。
等待已久的村民们聚集在最后一间房子前,等着见证前进村建村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一刻,每个人张望着期盼、好奇的大眼睛,准备着见证建村数百年以来的历史。站在房顶是村里领头的匠人,无可争议的前辈,随着娴熟的动作放上瓦片,用瓦刀敲瓷实,算是所有房屋的大功告成。
瓦匠神圣的举起手里的工具,向下方的人群展示,各人内心的激情蓬勃而出,几十天的等待,几辈子遇不到的好事,终于在自己的面前成为现实。鞭炮声、欢呼声夹杂在一起,年老人的周围凑在一起,像是岁月的年轮,年轻人大呼小叫,庆幸自己生活在和父辈不同的时代里,年幼的孩子们则在地上追逐着蹦蹦跳跳的糖果。前进村历史性的一刻,村民自发组织,全村团结一致,完成了前进村乃至城北镇都不曾出现的壮举。
村民庆祝的时候,少了村里干部的参与,村民自发组织的事情,村里的干部们不想自己出面当出头鸟。郑前进心里特别不甘心,前进村前所未有的时刻自己竟然不在现场,不是自己主持大局,太憋屈了。怎么说也要在自己身上戴朵大红花,披上红绸子,热热闹闹的接受全村的拜请。可惜啊,可惜,郑前进出不了面,还要躲着这样热烈的时刻。
完工的前一晚,郑前进按着月章的说法,悄默默的把村老叫过来,安排了第二天庆祝的仪式,说明自己不会参加,但没说为什么。村老能想到有庆祝的仪式,只是搞不清书记心里怎么个想法,只能喏喏的答应,回家安排自家的小伙子按着指示办事。
庆祝的午间,家家户户拿出自家珍藏的腊肉、鲜菜,在新修的大路上大摆筵席,不忘给藏在村里的郑书记送去一份。郑前进看眼眼前的腊肉,既是高兴又是心酸,自己办的算个什么事情,干了好事还不能邀功,只能在背地里暗暗的使劲,太不是滋味。不说了,至少有肉吃,有酒喝,也不算亏待自己,就当坐了一会大好人,不要名、不要利的大善人。
郑前进正吃喝的痛快,心里的纠结随着酒肉带入五脏庙,化作天地灵气滋养身体,外面急急传来了脚步声。
“书记,书记,不好了,路上打起来了。”人还没进门,声音先传了进来。
“书记,你快去看看,咱么村里的人和镇上来的打起来了,你再不去要出人命啦。”来的人甚是焦急,额头上全是汗珠,分不清是跑的太快,还是急的太狠。
“出人命,瞎扯,镇上那帮惜命的,能和咱们土老鳖玩命?”郑前进根本不相信。
第292章 与杜书记的第二次交锋
来的人间书记不信,更着急了,说话都急的说不利索。
“真,真的,桌子都掀了。”来人急的要命,可自家的书记好像一点不担心。
“掀了?掀了好,你再去看看,要是咱们村的人挨打了,你再来叫我。”郑前进兴奋的说道。
来人带着满脑子的疑惑回去,猜不透书记想干什么,连镇上来人都不理我,现在要拆台了,难道前进村的脸面都不要了?
郑前进心理有莫名的兴奋,镇上的人来村里好好的谈,走组织工作程序,自己反而不好多说什么,现在不走程序,直接跟村民起了冲突,接下来自己的底气就足多了。既然掀桌子,自己还是要到现场看一看,一旦出了什么问题自己还需要当面制止,再给镇上的人上一课。
郑前进悄默默的去了大路,走的是下路,特意避开人多的地方,偷看现场的情况。筵席面前果然有张桌子被掀了,酒水菜肴撒了一地,桌子两边各站着一群人,一边的气势很足,一边的怒气很足。中间有人在两边跑,似乎是在来回传话,想要化解现场的矛盾。
没事找事,要你多什么事,郑前进心里不满,自己就是来插一脚,怎么有人先干了自己的工作,不管了,再看一会。
远远看着,只能看到乌压压的人群聚集,说的什么话听不清楚,什么时候上场也不好把握,郑前进慢慢的慢慢的往前挪,没注意就挪到了人群的外围。
“郑前进,你给我过来。”一声大吼,把郑前进下了一大跳,自己怎么暴露了。
郑前进来不及多想,左右看看,没人给自己挡着,人群自动为自己分开一条路,好像催促自己往前去。郑前进迅速收起猥琐的表情,挺起胸膛,瞬间变回一村之长得形象。
“哎呀,领导来了,怎么不到村部去,我们好招待啊。”郑前进先开口,“走走,到村里说。”
“别跟我装糊涂,你们想干什么?”来的人是上次的杜书记,想是来找回场子的。
“杜书记,您看您说的什么话,我想干什么,咱前进村没做啥违反纪律的事情吧。”郑前进装糊涂。
“好啊你,还给我装糊涂,你们现在在干什么?你们村有钱了,干占集体的便宜了?”杜书记认为自己占了理了,气势到是很足。
“啥,占集体的便宜,这怎么说的,村民自己组织活动,花的自己的钱、杀得自家的猪,这么占集体便宜了。杜书记,莫不是你还想着割资义的尾巴吧,现在可不是那时候了。”郑前进否认道。
“还说不是,你们办的什么宴,还吃起流水席,你们有什么本事能办?”杜书记指着地上残羹说道。
“我们哪是流水席啊,吃不起,咱这是村民自发组织的活动,增进村民关系,也是为了减少村民之间的隔阂,没啥。”郑前进抓住村民自发组织不松口。
“你别给我狡辩,没节没庆的,办什么宴?还不是你们村占了集体的地?你说说这一排房子是怎么回事?”杜书记直指问题。
第293章 村民和杜副书记的对决
郑前进一时语塞,不知怎么说,毕竟盖了房子,东西放在这里,赖不掉的。快速回想月章和自己的谋划,遇到指责该怎么办。月章给郑前进定下的战略是以静制动,以躲为主,只要不被当面抓到,什么都好说。现在和当时制定的战略刚好相反,自己被抓个现行。
“这都是村民自发组织建的,跟我们村部又没关系。”郑前进睁眼说瞎话。
“自发建的?你眼睛瞎了吗?你告诉我,这些个石头、砖头、水泥是哪里来的?天上刮下来的,都不要钱?郑前进你给我听好,别打马虎眼。”杜书记可找到了突破口。
“我,我也不知道,你要问就问村民吧,反正我没出手。”郑前进耍赖道。
“你不承认也没人用,房子就在这,都是违规的,都要扒了。”杜书记乘胜追击。
一听要扒房子,村民不干了,自己辛辛苦苦干的活,即将要从老房子里搬出来,现在要把新房扒了,这是要人命吗?
吃宴的人慢慢围过来,沉默着,直勾勾的盯着镇里的干部。
杜书记还沉浸在自己胜利的氛围中,对村民的眼神毫无察觉,或许即使察觉了,也不当一回事,一群靠着刨土吃饭的土鳖,敢跟自己这个干部叫板?杜书记持续输出,把上次败给郑前进的火要一次全发出来,中间飚了大量的脏话,听着、看着完全不像一个有身份的干部,如同村妇和小流氓的结合体,弱不禁风的身体里迸发出与身材极不相符的能量。
郑前进心里也是有火,可被抓了现行,也不好直接反抗,只能低着头乖乖的承受对方的侮辱。郑前进的心里不断的默念,自己是为了村民的利益,是为了村民的房子,硬是把火气压下。
等骂的差不多了,杜书记咂咂嘴,为干渴的口腔咂点水出来,指着盖好的房子,挥舞右手说道:“这都是违规的,没有手续,全部拆了!”
村民看着自己的书记挨骂,心里都不是滋味,见书记没动,没人敢动,眼瞎要拆房子了,村民再也忍不了。
“拆我们的房子,他们就是混蛋,打他!”不知谁高喊一声,人群乌泱泱的向前拥挤,向着人民的敌人进军。
杜书记可能没见过下面的人造反,被眼前的大片人头镇住了,呆立在原地不敢动。身边的人到是清醒,瞅着情况不多,赶紧拉着杜书记往后跑,不管方向了,先逃离现场,不被抓住。
众人共同行动壮了声势,实际上还真没几个人敢上前揍镇里的干部。要是杜书记镇定下来就会发现,人群虽然嚎的声音很响,但是村民的脚步却非常缓慢,似乎给对面的人留下逃跑的时间,就像驱赶疯狗,赶走了就行,没必要真的把疯狗抓了。
可惜,杜书记经历的还是少,只是个靠着关系上来的干部,对村民了解的不够,被眼前的虚张声势吓到了,随着身边的人跑回了镇里。
第294章 前进村的夜间行动
显然被自己吓到了,没看清楚眼前的情况,站出来的都是心虚的,或许吓一吓就唬过去了。胆量不至于支持到判断出来村民的情绪。
杜老逃了回去,在自己的眼睛里不算是逃,是回去跟自己的老大汇报,把最有用的情报带回去才是自己最应该做的。在他的心里,自己即使走的时候不是那么的光辉体面,也是为了更好的为领导服务的一种牺牲,把自己亲眼看到的事情汇报给领导,自己就是和平时期的地下工作者。
欢庆的气氛再次热烈起来,人们比刚开始还要激动,不仅仅是物质上有所获得,精神上也得到了突破。
郑前进知道事情没完,加下来才是要想办法解决的。不过今天的祸事今天当就够了,管它以后洪水滔天呢。郑前进找了个桌子坐下,端起碗和村民喝在一起。
庆祝归庆祝,计划还是要执行的。喝完酒的当晚,村里的人就在带头人的带领下住进了新盖的房屋里。大家都住进来,造成既定的事实,只有真正把此地的房屋变成自己的,村民们才会拿出力气捍卫自己的财产。
太阳下山了,道路黑暗的看不见路,村民靠着自己对村子的熟悉,一路抹黑,把自己的瓶瓶罐罐如同蚂蚁搬家一样从老屋里搬到新家里。或许是中午吃的好、吃的饱,或许是心情太过兴奋,各家各户全家上阵,一点不觉得疲倦,连着搬、持续挪,一夜不休息的动作,终于把自己家里的东西全搬了过来。
俗话说,穷家值万贯。穷怕了的村民们,把家里能拿走的全拿了,不剩一点点的东西,比老鼠来叼肉还干净,要不是不好拆卸,都想把老屋的窗户都拆下来带走。想是这么想,可现在不是实施的时候,占地方才是第一要务,要是自己搬家不积极,别人先占了自己家分的房子,再把人撵出去可麻烦了。
一夜的时间很快过去,没人看见前进村的忙碌,大多数人搬完以后,只剩下几家没劳动力的还在匆匆忙忙的往来,踏着露水,迎着朝阳,身体累的不行,心却不允许自己停下来。郑前进不用自己动手,早把自家的东西搬过去了,而且老房子自己留着还有用,下面村里的第二部计划,自己家的老房子是办事情的根据地。
月章这家活死活不出面,让自己也不露脸,就是为了一步一步的把村里的计划给执行下去,为了村里的未来,还是要忍一忍。
第295章 各家的打算
镇里的行动又慢了,尽管杜副书记把前进村的情况第一时间汇报,可镇上的人都不太相信,甚至有些人还在看笑话,一个村的土鳖们就能把堂堂镇上的大干部给吓回来了,太丢人了。城北镇也是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太匪夷所思,即使是镇长、镇书记都不太相信。接下来该怎么办,镇上的主意还不定,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开个委员会讨论一下。镇长和书记沟通,再去召集人,拖拖拉拉的几天过去了。
在这几天里,前进村的村民干活的效率发挥到了极致,村里的工程的收尾,还有各家的装饰快速的进行。家里人口多的,不差劳动力的,把家里的柴垛都搬到了大路附近。郑前进走了一遍的村里的新地方,看各家都安排的差不多了,派人把月章给请了过来。
接下来,就是没在村民大会上说的第二步计划了。
村部的小房间里,悄摸摸的两个人坐在一起,相互说起前进村的最近的情况和未来的计划。
推出的第一阶段计划只是向外面发出的迷雾,第二阶段才是月章想要的,而且是郑前进全力支持才可以。为了这一计划,月章忍痛把近年来赚的钱全部投到了村民建房子的事情上。就像杜副书记说的,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让村民自己建,过个二三十年都不一定能成功,所以月章抛出了建瓦房的诱饵。这个诱饵不全是月章的钱,村里的企业是集体形式的,有村民的集体股份,那么出钱里面也有村民的集体钱。月章只是没打算把自己的那份拿出来,也投到了里面。既然有投资就有收获,月章在路边也有了联排的三间房子,都是无主的,暗地里由月章支配。这种事情不好明面上说,月章不是前进村的村民,不能分宅基地,可是月章实实在在投钱进去了,也不能吃亏。村里的宅基地属于村民所有,无法拿到市场上流通,只能用无主的方式暗地里给月章使用。
这件事村里的干部心里都清楚,毕竟月章出钱了,而且给村里的大大小小的干部都带来的实惠。就拿郑前进来说,他分的房子不比村里的小,只是用院墙隔起来,暂时看不出来,等人都住进去,把隔断拆掉,就是一片大院子。出了大房子,大路两边的好位置也有房产属于郑前进,同样也没往外生长,一切等着村民全住进来再说。
村里的其他干部,多多少少都占了点便宜,比如房子的面积、位置等等,只是便宜都不算大,堪堪够满足各家的需求,不像有些村民需要考虑自己的空间够不够用。在祠堂开会的额时候,有人就曾经想多要,不是因为自己家的宅基地多,而是自己的儿孙多,本来宅基地就紧张,再二换一,不够用了。老家伙的想法是宅基地不够的时候,把田地占了再盖点,造成继成的事实,就算是村里也不会说什么,自己生的儿孙多不就是为了这种时候。
第296章 郑前进的兴奋与犹豫
个人算的再精明,也搞不过村里的干部们,俗话说破家的县令,自己村的顶头上司,还能让个人翻了天?村里的实施的计划完全打翻了这些有意占用农田的人们的想法,家都搬到大路两边了,谁还能往没有人烟的农田去建房子。就算自己有能耐建,也没有胆量住啊。四周全是农田,几百米之内不见人,出了什么事情,连个帮忙的都没有,这是个吓死人。
月章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以前在某本书里看到过,只有土地是永恒的,只有土地不会背叛。
前进村的土地资源不算多,出了基本的农田不能动,宅基地占了很大一部分,尤其是家里的男丁多的人,占的土地非常多,搞得村里明显的土地分配不平衡。有的一大家占了小半个村,有的几代人挤在一块地上。这种情况肯定是不利于村里的发展的,特别是农田红线划的很严,只能想其他的办法打破此种局面。
月章也想过从上面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在一番考虑后,还是放弃了这种方式。从上到下的行政命令不好执行,毕竟村里的土地是村民的,镇上不好直接插手。还有,大户人家的男丁十分多,态度十分猖狂,要是从这种人家拿地,等来肯定不是俯首称臣,而是揭竿而起。曾经有个乡长下农村,搞不清农村的情况,被某个村的青皮扔了石头,幸好没砸中人,砖头落在了车头上,自此镇里的主要干部轻易不敢去刺头多的村子。
前进村也存在这样的刺头,靠着本家的人多、势力大,在村里不服管教,和镇里的人也不对付。跑了的疤子,不也是靠着和村里的几个大姓处的关系不错,才认为自己上下都能吃得开,才敢公开跟郑前进叫板。可惜的是,郑前进本身祖上就是村里人,根深蒂固,这些年带着村民,随没有大功劳,但做事公平,村里信服的人很多,位置才比较稳。
从上面不行,那就从其它方面入手,那就是许之以利,用置换的方式,打对方个措手不及,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村里要做的事情做了,想反悔都没机会了。
月章把自己的计划给郑前进说的时候,郑前进心里兴奋的不行,也犹豫不少。兴奋是因为自己要是做了这件事,就是前进村成立几百年以来第一个给村民大规模建房的人,肯定会载入村子史册,村里祠堂上,自己的名字肯定能网上靠。犹豫在于钱,如此大的规模,设计的人力、物力、财力真不是小事情,自己真能干的好?
郑前进也不客气,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全说出来,把难题抛给了月章,让月章想办法解决。郑前进给出的话很简单,你解决钱的问题,人力就不用怕。
有了郑前进的话,月章心里有了底,只要郑书记不反对,自己的计划能成百分之五十,要是郑书记能支持,基本上这件事就成了。
第297章 新房和旧屋
钱的事情好解决,因为村里的两个企业真实生钱的金鸡,那钱是哗哗的往账上进。郑前进是名誉上的厂长,财务、管理都是月章派人来做,所有的一切都抓在自己手里。而是两个地方的来往很多,可是两边的人互不相通,流水看着不错,但实际到底赚了多少钱,只能是把握大局的月章心里最有数。
月章计算过,建房子勉强够用,只是从县里借的钱要缓一缓,相信只要把村民的房子建起来,把影响搞出去,县里也会支持的,钱不仅能缓,要是县里一高兴给免了才好。月章想归想,该还的钱还是要还,只是要等一等,赖一段时间。再说了,当时代表村里签字的是郑前进,和自己的关系也不大,找也找不到自己身上。
无事一身轻,月章没了思想上的负担,说服了自己,接下来就是干,痛痛快快的干出个大成果出来。于是乎,村里祠堂的那一幕就说了才知道额出现了。
第一步很成功,村里的房子建起来了,镇山的目光也被吸引住了,让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挡住来自上面的压力,月章和郑前进偷摸商量接下来的计划。
村里的老房子大多是土建的,连个地基都没,黄土、红土、黑土和着秸秆垒起来就是一面墙,上面是树干的梁,在盖上芦苇,覆上瓦片。这还是好一点的那些贫困户的房子,都不能叫房,几个小树干围成一圈,稻草塞住漏风的地方,上面是树枝加茅草,分一吹就散了。外面下雨的时候,里面到处都是水,滴滴答答的,没个落脚的地方。月章冬天和村里的干部救灾,救的就是这样的家庭。雪下多了,屋顶的树枝撑不住就把整个屋子压塌了,年年都有人因为这种事情受伤。月章看着受灾的村民,心里不是滋味,也间接促成了自己要实施的计划。
新房子改好了,和原来的不可同日而语,地基打的深,墙是石头的,不怕风、不怕雨,屋顶是黑瓦的,雪再大也压不塌。村民欢喜的住进新房,以前只能在漏风窝的穷苦人,更是亢奋异常,想不到自己也有一天能住进这样的又坚固又好看的房子。村里的人把这些功劳都算到郑前进的头上,只要自己的好书记才能时刻的想着自己。第一晚住进新房的时候,不知有多少家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上天保佑郑书记长命百岁、大富大贵。郑前进这次得到了最大、最大的安慰,爱名的人,最需要的不就是自己在乎的人能时刻的在乎自己。
月章不管这个,自己才不是前进村的救世主,自己顶多算个过客,要做的是自己在前进村里能做的最大贡献。既然村民都走了,剩下的都是破旧的土墙烂瓦,留下来也没什么意思,那就全拆了吧。
第二步计划终于要是实施了。随着老房的倒塌,月章心里的规划在一步一步的实现,向着把前进村建设成为县里最强村的方向前进。
第298章 被拆的房子和孩子们的哭声
新房能产生这么好的结果出乎月章的预料,村民这么多年压抑的时间,巴不得赶快住新房,从几十年都没翻盖的房子里走出来。村民的渴望太厉害,时间比当初算的好多了。
有了工程队的关系,有了租用工地上机械,月章请人来把村里的旧房子一次全拆完。村里人并不清楚村委会想干什么,看见工程队的大车、小车去了又来,以为是哪里没修好,回来补一补。想不到的是,工程队的车直接往村里开,没在道路上停留。喜欢看戏的孩子们不放过观看机械铁臂工作的机会,从田埂上跟着工程队往村里跑。大人们见惯了野孩子瞎跑,没当回事,一个个照常下地、照常上工。
“轰隆隆”的声音不小,传的也远,只是村民都搬到了大路旁,家里有见识的又出去上工了,都以为外面是打雷或者工程队搞事情,没想到自己的祖宅正在被一座座的拆除。
月章就在工地上,给来的队长划上范围,被打上红色叉叉的房屋就此告别历史。不用处理房屋的残渣,泥土的墙、木头的屋顶根本经不住现代机械的打击,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原始的村落被拆的一片狼藉。
看热闹的孩子们惊叹机械的力量,同时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感觉。心里总是哪里不对,可自己却无法描述出来。眼前的房屋有的是本家的,有的是亲戚的,里面都曾是自己玩耍奔跑的地方,现在被机械几下重击全成了土堆瓦砾,自己拥有的记忆似乎随着飞扬的尘土慢慢散去。拆到自家的房子,那里面的一砖一瓦还清晰映在眼前,曾经挨过的打、自己撒尿的地方,一块接着一块全部变成了废墟。孩子们兴奋的叫声开始减弱,孩子们渐渐的变的沉默,脸上少有的出现与自己年龄不相符的成熟,眼泪缓缓的顺着脸颊往下滚落。
自己的家被拆了,谁心里都不好受。即使已经有了新房,准进了比现在宽敞、坚固的瓦房,但自己的记忆、自己的美好都在这堆废土里面。年龄大些的孩子感触较深,望着眼前的景象无声流泪,年龄小的孩子们,或是受到哥哥姐姐们的影响,或是不忍自己的家被破坏,哇哇哭成了一团。
恼人的哭声在机械的巨大声音下起不了作用,孩子们只能远远站着发泄自己的情绪。月章正好站在另一边的高土台上,机械工作和孩子们的哭泣看的一清二楚。月章大概能理解他们的情感,就像自己是十二岁那年,花了一下午抓的兔子,就差烤熟入口的时候,被村里几个不要脸的无赖抢走一样。心里的不甘和无助发泄不出来,又没有言语能反击对方,只好把全部的心酸往肚子里咽。当时的自己似然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可故作坚强的忍住眼泪,决不能在敌人面前显示自己的软弱。在那个时候,月章心里就暗暗的下了决定,不在垃圾的地方停留。
第299章 饭桌上的回忆
从孩童过来的人都有过被辜负、被欺骗、被欺侮的挫败中成长起来的。经历过小时候的无助才能知道今天需要掌握力量的重要。权势为的是自己不被操纵,而内心的强大则是自己能够扭转自我。月章看着对面小土坡上的孩子们正在经历自己曾经的心痛,说不出、逃不开、抹不掉。太阳之下没有新事,大家经历的实际上就是许许多多的循环。
机械轰鸣,一间又一间的房屋倒塌,飞扬的尘土淹没了周边人的视线,孩子们脸上的泪水沾染着尘土,复又被新的眼泪冲刷,仿佛盖了一层灰黑的面具,脸蛋上有两条弯曲的爬痕。
忙忙碌碌,中午时分,村里大部分房屋拆的干净,一堆堆的黄土里面埋葬的是村民曾经的生活和记忆。月章招呼干活的工人一起吃法,下午再接再厉全部解决。
小孩子带着哭丧的花脸回家,有的已经哭的声音沙哑,免不了被家里的大人们一顿责骂,再被奶奶或者外婆搂在怀里心疼一会。吃饭的饭桌上,孩子不禁眉飞色舞的说起今天看大机械臂拆房子的情景,表情慢慢的自傲,向家长再说,你们没看见,我都见着了。
大人们的想法显然和孩子不一样,机械臂不是重点,关键在于自己的老房子怎么了?让孩子详细的说一遍,跟孩子确认事情,自己的老房子真的被拆了。多数的家庭这顿饭吃得都不怎么好,和自己同生存共命运的老房子就这么没啦?自己曾天天看着,睡在里面,吃在里面的老房子就这么没啦?
家里的孩子慢慢察觉到饭桌上的沉默,似乎由自己的话引起,好像和上午大孩子的那种感觉是一样的。安静的扒饭,轻巧的不发出声音,不敢打破大人之间的寂静,这种时候跟自己做了错事回家的时候遇到的那种情形有那么一点点相似。
大人们,有冲动的要动身去找说法,有想的很多在家里长吁短叹的,有哭哭唧唧也不知道自己忧愁什么的。能出门的是少数,毕竟住在新房子里很难再向村里提其他的要求。
和月章预料的差不多,吃完饭工人们继续热火朝天拆房子的时候,有村民找过来要说法了,但是看见全是县里的领导和工人在场,又不敢真的质问,只好在外围徘徊,欲行又止。月章装作看不见这些似乎有那么些血性的村民,催促着工人加快速度,吆喝着赶快干完,请工人们晚上喝酒。工人可是高兴,干私活虽然不对,但待遇到了,啥都好说。
三三两两过来的村民们聚在一起,仿佛有了勇气,想要往前踏几步,可自己的面前犹如划了一条大大红线,让脆弱的人不敢越过。
吭哧的老大一会,有人招呼着,众人去找自己的父母官——郑前进。
月章微微一笑,问题还是让郑前进来抗吧,既然拿了村里大荣誉,就要承担荣誉背后的麻烦,为村民解决各种的疑惑。
第300章 郑前进的哭笑难过
人群默默的来,哗啦呼啦的去,扬起的一点点飞尘被拆迁的黄黑的灰色覆盖,没掀起浪花。去了郑前进那里,现场除了机器的声音,变的静悄悄,心里的压力也变小。月章的笑容从嘴角扩散到脸颊,自己真正见识了一次群体事件的产生和消逝,没有强有力的带头人,各样的动作都是无用功。一群乌合之众聚集起来只是待宰的羊羔,幼小的猛兽也能震慑住对方。
推土机、拆墙的机器轮番上阵,最后坚持的几座小土房也无法免除被拆的命运。原来村落上只剩下寥寥几座建筑,这几座不是历史悠久就是意义重大,祠堂、百年老房、纯木头的雕花老屋,还有郑前进的老家作为拆除基地保留着。接下来就是清理了,把土、瓦砾运出去,剩下的全是村里能用的土地,还不用补偿农田。
村落本不大,因为落后又走了好多户,房屋老旧,拆除的工作非常顺利。来拆除的工人都没想到会这么轻松,一天的时间把一座村子给移平了。修路的时候,前进村可是闹了很长时间,为了天地、为了钱、为了房屋,老太太、年轻人、小孩子齐上阵,堵着不让人过,建筑队的人想尽办法都说不动这些个不讲理的。可是现在,同样一批人,拆了他们的房子,屁都没放一个,心里舒爽到家了,以前受的气,一次给泄了出来,晚上喝酒都痛快许多。
月章知道,这次拆除能顺利进行,是因为村里出的钱够多,给的安置够好,村民才会愿意放下自己心里的怨气,接受老屋被拆的事实。村里的两个厂子现在几乎是没钱了,仅仅留下保持生存下去的一点流水,全力保证拆除工作的进行。有钱自然好办事,特别是涉及到众人利益的事情,只要他们接受了,就会更加的接受。下面是考验前进村村民服从性的时刻,拆除剩下的建筑垃圾,需要人来清理,那么清理的人是谁呢?
第二天一早,月章请郑前进找些村民来清理建筑垃圾。郑前进有点犹豫,自己与月章合伙拆了人家的房子,现在还让人家自己来收拾,这不是往伤口上撒盐,死了还要鞭那啥。再说了,昨天刚安抚的群众,今天就要去挑拨,不太合适吧。
月章可不管这些事情,直接让郑前进出面,给工钱,平时两倍的工钱,清运村里的泥土、瓦砾。郑前进虽心带疑虑,还是听月章的建议,用村里的大喇叭喊人干活。想不到的是,村里的人听说有双倍的工钱,来的人真不少,不上工的老弱妇孺,还有村里的几个懒汉都到村部集合,都想着趁这个机会捞一笔。
郑前进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自己的村民自己都不了解。事情全被月章说中了。前进村啊,这些村民真是见钱眼开,为了能拿到钱连自家的祖宗都能卖了。郑前进含着泪,把清运的工作安排下去。
第301章 月章的计划
郑前进不挑不拣,只要来的全都用,上村里运建筑垃圾,黄土、残木、瓦砾、碎石,只要能干得动、搬得动,就可以上场赚钱。郑前进大发慈悲再次赢得一片好评,还是自己的书记好,有好事总是想着自己人,对咱自己村民一点不小气,给钱都给双份的。
来的人不少,一部分在家走不开的听说只要去就有钱拿,哗啦啦又来一批,甚至连在家整天晒太阳的七八十的老太婆都要出份力。郑前进没想到自己的村民还有这么一面,太让自己惊奇,真真的没想到。月章同志确实是有文化,说的话全都应验了,按着月章说的方法做,村民不用动员、驱赶,一个个跑的比谁都快。
人多力量大,事情办的也快。拆房子用了一天,运土、运垃圾也就是一天,到了晚上的时候,大块的东西基本不见,剩下的平一平就是建新房的好地方。郑前进看天色晚了,想着第二天一大早再算钱,可是自己还没把想法说出口,村民就把郑前进围的严严实实,不给自己说话的机会。没办法,郑前进只能智慧村里的会计紧急从村里账上那钱出来,把村民的辛苦钱给发了。
钱到手,个个嘻嘻哈哈,这可比种地强多了。从书记手里拿钱,想着明天能给家里添件衣裳,能多买块猪肉给孩子解解馋。郑前进打着灯忙乎到深夜,知道将钱发完才算完,自己不禁感叹财帛动人心,老话说的真对。
村里的事情基本按着月章实现的计划实行,换房、拆房,腾笼换鸟,这笔买卖做的不亏。月章当初在前进村走访的时候就了解到村里的一个重大问题,田地太少,而是都是保护耕地,没办法动。若是想把前进村的几个企业壮大起来,土地是必要的资源,没有充足的土地供应,就算有想法也难以实现。现在用新房换旧屋,看似村里吃亏了,但村里的集体企业却换回了未来,换到了充足的发展条件。短期看村里花的钱不值,长期看这是一笔绝对划算的买卖。
除了土地的原因,月章还有其他的想法。首先,镇上的大企业以前靠着吞并村里的小厂子壮大,要是前进村的厂子前景好、赚钱多,不难引起镇上的注意,接下来镇上肯定会以各种方法来要利益,无论是吞并也好,参股也好,这都不是月章想见到的。现在把钱花出去,让前进村的厂子发展的慢一些,减少镇里的注意,最好是“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还有,村民拿了新房,所用的土地性质很难说清楚,里面有宅基地、有农田,还有建筑公司征地剩下的边边角角,要是真计较起来,肯定是笔糊涂账。让村民享受到好处,再和镇里搅和,就能把镇里领导的精力吸引到这上面来,镇上想要打村里企业的主意就会被推迟,正好给村里的两个赚钱的厂子发展的时间。
第302章 村民与镇里的第二次交手
房屋拆除了,土地放着暂时不用,现在前进村的动作够大了,缓一缓,等眼下的情况给消化了再说。
镇上第二次来人了,带着拆迁的队伍来的,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情,在前进村又碰了钉子。过程也出乎月章的预料,以为村民是懦弱不堪,碰到镇上的干部会任人宰割,月章都和郑前进商量好了该怎么保护村子的利益。想不到,村民在遇到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上,能空前的保持一致,团结起来和镇上找来的拆迁队顶起来。结果很明显,群众的自觉性一旦发动起来,真没有什么东西在群众面前站的稳。镇上派来的干部和拆迁队被村民的叉子、钉耙、铁锨赶了回去。
村民的团结让月章对他们有些改观,自己心里那群小农思想严重,只扫自家雪的自私人,能互相依靠取暖。仔细想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村里的老屋被拆了,要是新房也被镇上的破坏了,村民晚上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若是两边都是无依无靠,只能靠着庄子的天幕为盖,大地为床来度过艰难的人生。村民显然不具有庄子豁达的想法,为了自己的房子,拿起武器和来的人拼到底了。
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村民的成功既保护了自己的胜利果实,也让围观的人刮目相看。镇上找来的人都是本地人,和前进村多少都能找出点关系,要不是自己顶头的硬要过来,谁也不想干拆人住房的缺德事。来干活的人出工不出力,到了现场还和前进村的认识的打招呼、套近乎,那还能真上去和人家干起来不行?只有拆迁队有个啥一样的光棍,到了现场愣头愣脑的,搬了块石头就往人家新房的墙上砸。这下可好,直接惹恼了村里人,大家纷纷回家把家里的武器扛在肩上和镇里的人干上一仗。带队的领导看情势不妙,瞬间秒怂,和拆迁队的头头打个招呼,狼狈的跑回镇里。至于愣头青,被村民截住,成了替罪羊。
镇上的干部连着两次吃了瘪,肯定不会就此罢休,回去一定会重整旗鼓再来的。月章把老村子拆完,开始着手解决村民和镇里的矛盾。实际,这个矛盾就是月章故意制造的,这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计划。现在要好心的出面解决,不过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月章回到家里,跟老丈人问问有没有认识的报社记者,请他们到前进村来报道新闻。老丈人憋着劲想了半天,还真想到一个。当年老丈人意气风发的时候,想搞点名声,花钱私下请个名声不太好记者给自己写稿子,当时还真上了当地的报纸。只是这个记者认钱不认人,名声不好,老丈人怕给月章带来不好的影响。
月章倒是不介意,前进村的事情要是能用钱解决,那就好了。说白了,前进村还是在上面缺人,没人帮着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