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桃树湾
老郑笑了笑,没再继续说下去,只转了一个话题,问果浆的事。
“……‘桃三杏四梨五年,想吃核桃不见颜’,说的就是任何事务自有其生长规律,果汁到底是取材于自然界植物果实,受植物生长规律制约,果园从培育到达到工业应用规模,其经历的时间、花费的资源都是无比巨大的。”
“而与之相对应的,市场机会却稍纵即逝,你说,任何企业想进军果汁市场,总不能从种树开始吧,所以,他们一般是利用现有自然资源,稍加改造就投入工业利用……”
老郑有些兴奋,“所以,只要我们先一步,或买或租,抢占各地核心果园,他们只能从我们手里进购果汁,或者……”
文昊接着说道:“或者他们不想受制于人,只能绝了进入果汁市场的心思。”
“太阴险,太棒了,我太喜欢了,可这要很多钱吧?”
“钱?我有啊……”
一股牛逼气息从文昊身上蔓延而出,逼得老郑倒退三步,“啊,失敬,失敬!原来高人在此。”
其灵动活泛,和之前形象大为不同。
文昊笑了笑,心照不宣,“如今酒局被嫂子搅了,咱们再找地方一醉方休?”
老郑先是眼睛一亮,随即颓然道:“还是不了吧,她们吃完,肯定还会找来,到时候如果不见人……兄弟啊,我这老胳膊老腿儿,可经不起再折腾了。”
……
桃树湾,实际上是一条大沟道,一条河流在此经过,顺地势形成一个大的河湾,因此得名。
整个沟道长约五十华里,最宽处二十余华里,最窄处也有五华里,周边群山遮蔽,只有一条窄路通向山外古镇,形成一个世外桃源之相。
如果载重不大,倒可以从河上走,但河道最深也不过两米,里面还有乱石,所以,放排走人还可,运货就有些勉强。
也正是因此,虽然距古城不远,沟道里遍布的桃树没有因此遭劫,反而被世代居住于此的村民们保护得好好的。
周边山上怪石嶙峋,不能种庄稼,村民们在桃树下种一些粮食,再有桃树陪着,倒也无虑挨饿,成功躲过了数次饥荒。
是故,村民们视桃树为命,除非老死或者雷劈,从不砍伐,不知多少年下来,沟道内已经古树遍布,虬枝纵横。
老郑介绍说,这五十里桃树湾,分布村庄五个,总共也不到千户人家,世代通婚,早就融为一体,遇事均共同进退。
林桃就是中间村落人家住户,如今父母均已不在,只剩老宅还在。
林桃出嫁后,每年总会回娘家两三次,彻底打扫整理旧屋,使它终不曾破败。
这天,林桃带路,老郑撑船,韩冰陪着阿雨,五人沿着沟道边走边看,路过感兴趣的地方,就弃舟登岸,遍揽秋色后,再登船行去。
“郑大哥,你知道吗?这地方最好的开发方式其实是不开发。”
老郑哈哈大笑,“你这是刚来,如果你在这里住上十年二十年,恐怕就不这样想了。”
“住三十年我也是这样想。任何地方要长期存续、发展,关键是因地制宜,发挥出自己的特色来。说实话,从工业应用角度,这地方还太小,这里啊,最合适的是建庄园,咱们不妨按照国外酒庄的模式规划,围绕果浆果酒生产厂重新布局,形成景、厂、居民区一体的群落。那时候,这桃树湾就真的值钱了。”
就像一幅画,画纸、笔墨经巨匠之手融为一体,成为一幅画,值钱的就不再是材料本身了,价值也超出材料无数倍。
“那岂不是需要很多钱?”
“不需要多少,盖房子而已,真要论起来,一千户人家,也只是一个大一点小区的容量。”
“你要在这里盖小区?”
“当然不,那会破坏这里的景观,也不符合这里人们的劳动、生活方式。还是以家庭为主的聚居村落更合适。”
老郑松了一口气,他期望的也是这样。
走南闯北多年,他见多了居民给开发商让路。棚屋改造完毕,原居民搬迁到了更偏远的地方,老地方建的富丽堂皇,却已经没有了他们的立锥之地。
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变相的驱逐,只不过使用的不是武力,而是更为隐蔽的经济手段。
文昊当然也清楚这一点。
吉春新区改造,如果不是他坚持,恐怕也是那种局面。
桃树湾这里,文昊更不会那么做,因为,这些居民,本来就是桃树湾的一部分,就像画纸和卷轴,失却了任何部分都会让整体失色。
几人沿河而走,文昊一边给他们说话,一边扫描探查地形,等到结束,整个地形和桃树、居民分布已经了然于心。
而整个规划,文昊也心中有了数。
沟道里张、王、李、赵、林,五个村五个姓,世居于此,晚上,他们回到林家村林桃旧屋,打算在此安歇一晚,明日集合几个村长会商,达成一致后行动。
几人刚打扫收拾完毕,村长林大找上门来,他已经接到消息,来请客人吃饭。
“桃子,这就是客人吧。”
“三叔,是哩,是古城来的,也姓郑。老郑的饮料厂就是在他的帮助下活过来的,还卖了个不错的价钱。”
“好后生,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把我这老家伙都比下去了。”
“大叔说笑了,经历是财富,哪里有空活的岁月,你们能完好的守住这条沟,已经很不简单了。”
“唉……这……好孩子……没说的,你们跟叔来吧,今天怎么也不能让你们自己开火,叔今天摆酒,咱爷俩好好唠叨唠叨。桃子,小郑,冰丫头,叫上客人一起走。”
老家伙是这里地主,还是林桃姐俩的长辈,不好拒绝,文昊也想听听他的想法,等明天跟几个村长商量时,心里也好有一个谱,于是就点头答应了。
林村长杀鸡炖鱼,弄了一大桌,不过,特色还是以桃入菜,很有味道。要是阿碧在此,恐怕会更感兴趣。
饭桌上有几个村里的长者作陪,应该也是在林家村能说的上话的人,酒过三巡,说了一些桃树湾的往事后,林村长就开始和文昊正式攀谈。
“我听桃子说,郑老板想扶贫建厂,不知是怎么个想法?”
第三十三章 合作方式
文昊心里想笑。
这老家伙,一上来就给自己扣了一个大帽子。
“村长大叔千万不要这样说,贫与富从来都是关起门来自家的事,由贫到富,创立家业从来都是个人的私事。自古以来,这创业致富从来都是依靠自力更生,靠扶是扶不起来的。”
“呵呵,有见地,就冲这见识都非同一般,小老儿对你更有信心了。那换个说法,最近时兴叫……叫什么来着,小郑?”
“投资!”
“对,投资!那郑老板这投资是怎么个想法?”
文昊敬了老村长一杯,说道:“那要看几位村长是什么想法。原来是考虑此地有桃运不出去,想修一条路……”
林村长立时满面喜色。
“后来觉得修路的结果还不是卖桃嘛,只卖鲜桃费时费力才能赚几个?那不如建一个果浆生产厂,把桃子变成果浆运送出去就省力许多了,综合起来也更好赚钱。”
林村长面色先是一沉,却复又惊喜。
“来到这里一看呢,我又改主意了。”
这时,林村长见郑耀先扭头在那里偷笑,已经知道文昊是拿他开玩笑了,不禁笑骂道:“你这个后生,拿俺老汉开玩笑是吧,太不懂得敬老。”
文昊哈哈笑道:“哪儿敢呢,说的是心里真实的想法。但这桃树湾是你们五个村子共有,你们才是这里的主人,我怎么想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老村长你们怎么想。”
“我们能怎么想呢?大家都想过好日子呗,这桃树湾呢,本来地也不少,可我们舍不得这些桃树啊,不愿砍了种粮。再说,这粮食也不一定有这些桃子值钱,不就是运不出去么,几代人努力,才修了那么一条羊肠小道。”
“还是那句话,修路不是最终目的,最好也不过是卖桃,十年也收不回来这修路的成本。但有件事老村长做对了,就是护住了这些树,否则,这天下也不过时多了一块能种粮食的地而已。”
“哦?你的意思是……”
“想致富,这文章还是要从这桃树上来做。”
“怎么个做法?”
“就一句话……”文昊举起一个手指,“就是‘桃树湾庄园化’,桃树的应用,不外乎果汁、罐头、酿酒、果脯、桃木家具过着摆件。”
“桃树湾围绕工厂重新布局,把民居、工厂、桃林、景观建筑等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庄园美景。到时候由工厂为龙头聚财,以庄园美景揽客,依托古城发展城郊旅游,多了人气,也多了一份收入。那时,修路才有意义。”
“那得要多少钱啊?”老村长有些惊呆了,转头看几个陪客,也是满脸激动中带着一些怅然。
“你肯投资那么多钱?”
“不是我,是你们。”
“我们?我们没钱。”
“你们有。看来,老村长还不知道,在古城附近的这个位置上,这片桃林的价值。可以这么说,老村长你们护住这片桃林,是泽被桃树湾后人的功德大事。”
“那怎么个做法?”
“你们五个村,想来都是有地界的吧?”
“对,有地界。”
“我出一份规划图,您的五个村成立五个公司,按照规划图建厂,布局村落,修通各村之间的道路。”
“可我们没钱呢?”
“钱也不是一下子就用完,工程肯定也有进度,你们卖给我一块地,首批启动资金我出了,滚动起来后,不就有钱了嘛,用挣到的钱投到后续工程上,一年两年,不就建成了嘛。”
“卖地?”
“严格来说土地是国家的,卖的也不过时使用权,怕啥,土地又背不走,我也不过时建个小庄园居住罢了。这也是整体工程的一部分。”
“那钱不够啊。”
“剩余的折算成工厂的股份就好,那样我也算是有个固定的收入,有了住的地方,我也就是桃树湾的村民了,为家乡建设,也该贡献一份力量不是?”
……
晚上休息的时候,阿雨腻过来,“文昊哥,不是说果园基地是咱们的吗,怎么又成了村里的?”
文昊看她不避人的穿着睡衣,有些无奈,“晚了,睡觉去,明天再说。”
“人家都过来了,说说嘛,不说睡不着。”
“这跟农民打交道啊,需要有方法,完全商业那一套不管用,完全靠法律也不管用,而只靠人情能把你耗死,所以,得让他们自己管自己,到时候成立一家销售公司,承接桃树湾所有工厂成品的销售,不就接过来了嘛。”
阿雨恍然大悟,拿眼睛瞥着他,一副“你好奸诈”的神情。
“明白了吗?”
“没明白了。”
……
第二天上午一大早,林村长就派人去通知另外几个村的村长,来林家村开会商量事情。
文昊无事,带着老郑去自己选定的地方查看。
这地方位于河湾处,背后就是缓坡,小河在这里拐了一个陡湾,圈住了大约百十来亩地的模样,山地延伸出来两道矮岭,像巨人的双臂,环抱住这片百十来亩地的河湾,景致好还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原来是这块地啊,你真会选啊。”
“怎么?有故事?”
“这是林家村的一块废地,原来是林桃祖上的,她祖爷爷想在这里起宅子,河湾修码头,后来不是解放了嘛,就充了公。这块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对村里来说没用处,对家庭来说又太大,关键是独立于村外,交通不便,就留了下来。”
“那不正好。”
“是正好,但你要买可就不便宜了。毕竟地块很好,就是那两道岭耽误了这地方。其实……”
“你想说是上好的风水地是吧?我不在乎,此处正合我用,要不,到时候你们也搬过来一起住。”
“不了,林桃的老宅就挺好,我和人民大众在一起。”
“嘁!”
“我给你说啊,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你可要想清楚。”
“我想的很清楚了,我跟你比不起,过不了你的那种日子,普通人的日子就好。”
文昊装着不解,“可我这就是普通人的日子啊!”
第三十四章 会商
老郑有些鄙视他的装傻。
“你是不是对于‘普通’这两个字有啥误解?今天我教你一个知识:普通不是你觉得普通就是普通,而是别人觉得普通才是普通,拿自己的现在跟以前比,有什么意义?”
“是吗?还可以这样理解?这同时也说明‘普通’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是不同人有不同的参照物而已,这说明我理解的也没有错。”
“随你吧,看也看完了,咱这就走吧,估计他们也该找咱俩了。”
果然,两人刚乘小船划到对岸,就见林桃找来了。
“老郑,三叔他们商量好了,让我来找你们。”
“去哪里找他们?”
“三叔家,在院子里桃树下摆了一个桌,说是边吃边聊。”
两人相互看了一眼,上岸绑了船就走。
路上,文昊向郑厂长提出邀约。
“你是桃树湾的女婿,如果这事情成了,按逻辑这五个公司里是没有你位置的,来我这里吧。东西做的再好,还要靠人来卖,我打算成立一家销售公司统筹那五个公司的产品销售,你不是想为乡亲们做一些事情么?到时候你担任这家销售公司的总经理,百分之五十以下的股份,你要多少都成?如果能行,后边杏树沟、核桃岭那里也照此办理。”
“可我的钱不多啊。”
“没关系,我给你借支,等分了红再慢慢还。”
“哈,这么好的条件,看来,我不答应都不行了。
……
“耀先,怎么才来,就等你们俩了。”
还没走进林村长家小院,就听见一个声音远远传来。
文昊太看过去,见是一个和郑耀先年龄差不多的汉子,国字脸,浓眉细眼。
“去河湾里了刚回来,办完事别走啊,咱们有一段没见了,要好好唠唠。”
郑耀先寒暄完,小声给文昊介绍道:“张桐,我老同学,是张家村的村长,对于修路最为热衷。”
张桐一直等在院门口,见两人到了近处才上前一步握手,说道:“您就是郑老板吧,年轻有为,年轻有为啊!”
文昊客气道:“年轻倒是真的,‘有为’却还要靠老哥哥帮衬才行。”
“看,我没说错吧,小郑虽然年轻,但稳重谦虚,是个做大事的人。”
林村长带着三个人迎了出来。
随着他的介绍,文昊认识了桃树湾的另外三个村长。
王浩,王家村村长,三十来岁,双眼炯炯,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李建国,李家村村长,小四十岁,跟文昊的时机年龄差不多,三人中以他穿的最为干净,像一个知识分子。
赵老拴,赵家村村长,同林村长年龄接近,但宽眉大眼,一看就是纯农民出身。
今天都是领导,没有旁人,寒暄完毕,一起落座之后,郑耀先以林家村陪客身份给桌上酒杯满上酒。
林村长以地主身份举杯邀饮,之后大家又轮流敬酒,直到过了三巡,林村长才放下酒杯,说道:“小郑啊,事情我们商量过了,都觉得这是大好事,只是有些我也没理解透,给他们解释不清楚,你听听他们怎么说,看可以吗?”
“林村长不用客气,今天这本来就是沟通会,有什么说什么,我知无不言。”
张桐率先问出心中问题,果然是他最关心的路,“我是湾里第一个村的,就由我先开个头,郑老板,只不知这路……谁来修,什么时间开始?”
“谁收益谁办事,这路当然由各位来修,至于时间,我个人认为是分成两段时间来修为好。”
文昊饮了一杯酒,“一阶段先做,拓宽路面,筑临时性路基,以便于建筑材料和设备运进来;二阶段放在所有工程完工之后,修好路就开业,能最大限度保护建设期间村里的安全,也能保护路不被工程车轧坏。”
张桐大喜,多年希望终于要实现。
王浩却问道:“钱从哪里来?还是用你买地的钱?”
文昊却答道:“这主要看大家的意思,谁的钱谁拿主意。”
赵老拴突然问:“不知你看中了哪块地?”
“三叔,是咱们村河湾那块地。”郑耀先代替文昊,给林村长说道。
“看来是老朽中奖了。各位,承让了。”
林村长洋洋得意,看来,在这之前,他们商量过钱的用法。
买地的钱是林家村的,他们要用,恐怕要拿东西来换。
赵老拴怼老友,“你这是狗屎运,其实,要说安静,还是我们村那里,在沟底,靠着后山,只是我不希得和你争罢了。”
几个村关系好,看来不是嘴上说说,既然文昊已经做了选择,他们就不再纠结于此,没有恶性竞争。
赵老拴说的那块地方,文昊是知道的,确实像他说的那样,从某种程度上讲,甚至更为合适一些。
文昊最终选择林家村,只不过图这个河湾,更因为那两道岭增加了私密性,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沟底的某些特征。
一直没开口的李建国问:“村里建设、工厂建设、修路等都用你的钱,你不怕未来还不上你?”
“老郑一直念念不忘给家乡做贡献,作为朋友我就帮一把,再说了,有这五十里桃林,还账还是挺容易的,我有信心。他还给我说了你们护持这些桃树的故事,你们对树都如此上心,想必对人也不差,我愿意赌这一把。”
几个村长相视一下,交换了意见,最后由林村长代表大家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产品的销路方面……”
“古城会成立一家销售公司,专门负责产品设计、生产监督和销售,村里只管生产就好。这个销售公司的负责人,就是老郑……”
林村长哈哈大笑,“正好,我正打算把林家村的公司交给桃子管呢,让他俩打擂台去。”
几个村长凑趣,一个个的上前敬老郑喝酒,说干脆别住杏树沟了,来桃树湾当上门女婿得了。
老林村长双手一拍,说道:“那咱们不谈了,只管喝酒,剩下让人家夫妻去床上商量……”
都已经是老夫老妻的两人,被大家取笑,也不禁有些不好意思。
第三十五章 启程
文昊又在桃树湾呆了一天,就回古城了。
以后的事,是阿雨、老郑、林桃他们要商量的,文昊再次的躲了清闲。
阿雨为实现她果汁女王的理想去奋斗了,文昊又可以安然的呆在家里,悠哉看书,无事逗逗老婆。
一个月后,郑娟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文昊给他取名郑乾。
小郑乾一出生就不同于其他孩子,三个月会趴,六个月会喊人,八个月就能在屋里到处跑了。
郑乾一岁半,乔峰打通西域商路,于此同时,太白门远洋货船通过马六甲,过印度洋到了波斯湾和红海,陆路水路连在了一起。
由于文昊的作用,都城仍在汴梁的大宋,对外贸易量激增,国力连着翻了两番。
由于宗门兴起,武道大兴,牵连军中武将地位提升,涌出名将无数。
公元1138年,岳飞帅率大军北征,一举夺回燕云十六州,大宋北方从此有了坚固防线。
同年,无量府出手,彻底拿下安南红河流域的精华之地,成了第一个拥有正式领地的宗门。
次年,再次出手拿下缅甸,左右环抱住了中南半岛。
公元1140年,太白门先后拿下加里曼丹岛北部、马来半岛、斯里兰卡岛。
公元1145年,灵鹫宫、太白门、无量府联手攻略印度,五年后奠定局势。
来自恒河和红河流域的大量粮食输入,大宋已无饥馑之忧,国力空前强盛。
公元1150年,太白门宣布开始对白山黑水实行宗门自治。
公元1158年,大宋发出海外拓土令,宗门和巨商们联手,武力和资本结合,东掠高丽半岛、扶桑,南略菲律宾及南部群岛,西进非洲,发出了规模空前的海外攻略运动。
至1165年,同时发现澳洲和美洲。
公元1245年,经营近一百五十年的天龙世界,宗门林立。他们宋境经商,海外立领,钱权不缺,正式发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宋庭与时俱进,祭出海外分封制大招,正式开始了海外殖民事业。
宗门和巨商出身的势力正式拥有了政治身份,宋庭一夜之间拓土数万里,成为天龙世界第一大国。
就连西进至欧洲的强盛蒙古,一时间都风头稍逊。
当然,隐藏势力最大的还是逍遥派。
由灵鹫宫、无量府、太白门为前驱,经营外部势力,其中单个已经强横无比,联手更是高端武力称雄,天龙世界各宗门还与他们拥有各种各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上装备了热武器的成建制特种部队,同化了的大理和西夏,简直没有敌手。
他们其实就是各宗门的旗帜和后盾,宋、辽、蒙等国虽然知道,但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宋庭、辽人、蒙人的领导层都知道,摆平这三个门派也没有用,因为,他们背后的势力更大。
逍遥派第一代的那些长老们隐居逍遥秘谷,不时有机会进去岛屿秘地进行灵气洗炼,武功大进不说,各个活的滋润潇洒。那些后来的掌门、长老们上行下效,不但不贪恋权位,反而十年任期一满,纷纷迫不及待辞去职位,隐居秘地。
因为,进入秘地不但自己会大有收获,每人还被允许携两男两女伺候生活,实际上是给他们的后辈们开启了一条登天之路。
所以,任职掌门、长老,为宗门做出大贡献竟然成了跳板。
近一百五十年下来,每十年一波,逍遥秘地集聚的老妖怪们总有四五百人之多,随便拉出去一个,个人都能力压一个宗门。
加上近三千人的年轻后辈,平均都是外面一个宗门长老的武力值。
这一点从每十年一批的世间行走那里就能看得明明白白。
所以,逍遥派虽然不在江湖,但江湖总有他的传说。各皇朝更是不傻,根本兴不起对付他们的心思。
好在他们几乎“从不插手”三国之间的任何政治,只在民间经商、游走。
只要不去惹他们,他们规矩的不得了,就连碰到作奸犯科的人,都是送去官府,而不是像其他江湖人那样“自行处理”。但要惹毛了他们,对不起,抄家灭门是基本操作。
人世间,公元2008年。
平京城百花胡同文昊家的四合院内,一家人齐聚一堂。
郑娟和文昊坐在大厅上首中央,身后站着四剑,身侧站着一个五个绝美少女,左右坐着梁立雪、周蓉、秦岭、阿碧、王语嫣、阿雨,狐影和媳妇坐在侧后。
文昊问:“都考虑好了吗?”
“考虑好了!”
阿雨兴奋的大声回应。
半年前,岛屿秘地内,岛上留守人员突然接到纸鹤穿书,没错,就是纸鹤,上书:小钰儿亲启。
好在文昊刚好巡视到那里,打开一看,居然是师父无崖子手书。
“乖徒儿,快来,师父找到好东西,不来可别后悔!”
随书一份玉简,书上留有阅读方法,文昊贴眉心运使逍遥御风决,除了功法,还有一份阵法和一份地图映入脑海。
功法是逍遥御风决后续功法,阵法可以用于岛屿秘境守护和开启,地图是从岛屿出发到达师父居住地的路线图。
毋庸置疑,师父和师叔们找到新天地了,而且应该是修仙世界,否则,哪来的纸鹤传书。
说不定,逍遥派先人也在那里。
天龙世界的媳妇们早就隐居在逍遥秘地,大家一致同意远行探索新世界,阿朱尤其兴奋,热烈撺掇着乔峰随行。
所以,文昊就回人世间来安排了。
经过近半年的物资收集,尤其是书籍和高科技物品,如今已准备就绪。家人们也都做了最后告别,要启程了。
今天的家庭会议,就是最后确认。
阿雨十八年前给文昊生了一个儿子,起名郑坤,如今正陪着二十岁的大哥郑乾经营郑家产业,日子过得滋润,不想离开。
她违反了当初承诺,不愿再守着人世间家业了,要跟着文昊闯荡世界,还信誓旦旦的说道:
“人家有儿子了嘛,有事儿子做。”
于是,随行人员又添了一位。
那五个绝美女子,是文昊的女儿,分别是秦岭、梁立雪、周蓉、王语嫣、阿碧所生,除了稚气些,看着和她们娘亲一样的年龄。
作为女儿,没什么事业心,除了美貌,所以,去异世界修仙长寿的愿望迫切。
“准备好了,那么咱们就走吧。”
说罢,一挥手,大庭中众人已经没有了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