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判若两人
“你今日来找为师,所为何事?”
不想再和小徒弟继续这个话题的陆洲,只能转移话题。
“师父,您如今是王爷,人力资源是不是很足?”
“你问这个作甚?”
陆洲疑惑地看着她。
“我想把我的铺子装修成食肆,可是不知上哪儿找人,你能不能帮帮徒儿?”
人生地不熟的,她是真不知道上哪儿找人。
陆洲瞥了她一眼,淡声道:“地址和图纸留下。”
陆笙眼睛一亮,赶忙将准备好的东西拿了出来。
陆洲拿起来看了一眼,又看向她问:“你要开食肆?”
小徒弟的厨艺确实不错,只是他没想到,她竟然想开食肆。
“没办法。”陆笙轻叹一声,“徒儿与您不一样,您是高高在上的三王爷,徒儿只是区区农家女,不挣钱怎么养家?”
他们如今,虽是师徒,却也是各有各的家庭亲人要养,这是责任。
“话说回来,你如今这身躯得有十六了吧?”
陆洲沉吟着道:“在这个年代,是该嫁人了,再不嫁过两年就成大龄剩女了。”
“才十六,急什么呀?”陆笙冷哼,“再说了,徒儿又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入乡就得随俗。”
陆洲给自己倒了杯茶,示意她要喝的话就自己倒。
陆笙摆手表示自己不喝,“徒儿成天看着师父这张脸,发现,没人能入得了徒儿的眼了。”
“是吗?”陆洲挑眉,“那位楚大人也入不了你的眼了?”
陆笙眼珠子一转,一脸苦恼道:“楚大人当然能入得了我的眼,但是,我不一定能入得了他的眼。”
陆洲冷嗤一声,脸上的嘲笑尤其明显。
“对了师父,白无常大人说阎王找您。”
陆笙一脸八卦地问:“师父,您做了什么?阎王为何会找您?”
陆洲面不改色地回道:“因为一些陈年往事,不足一提。”
“哦。”
陆笙兴致缺缺地应了一声。
“若没其他事,徒儿就先告辞了!”
她说罢,起身就要走,却被陆洲拉了回来。
“怎么了师父?”
陆洲指了指被她搁置在桌面上的隐身符。
“啊!差点忘了!”
她忙将隐身符拿了过来,贴到自己身上,然后才拉开门走了出来。
碰巧门开之时,一个店小二提着水桶路过。
他看着自动开合的门,忙擦了好几下眼睛,再见到那门一片宁静,他突然怀疑,是不是自己出现幻觉了。
——
余府的迎客院中。
林江在听完属下的汇报后,突然勾了勾唇。
“果然是她!”
九尘的轻功在他之上,若陆笙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不可能追不上。
看来,他猜的果然没错,陆笙就是当日那位女侠。
只是不知,她和三王爷是什么关系,三王爷又为何出现在这儿。
他前段时间在林府时,还曾听父亲唉声叹气地说三王爷病倒了,只怕很难好过来。
可是今日看来,三王爷不仅没病,身子看起来,好像比他还康健。
他记得,以前见三王爷,他总是吊儿郎当的,一副不靠谱的样子。
可是今日的三王爷看起来,却格外地沉稳,与过去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第一百零六章 江家大老爷
这些人,一个比一个神秘。
“对了公子,北市今晚发生了一件大事,衙门那边似乎在极力封锁消息。”
听完九尘的话,林江好奇地挑眉,“何事?”
“北市一家客栈被烧,死了十来人,其中一名死者,是临江府江家的大老爷。”
“江家?”林江诧异,“江少傅的大哥?”
九尘点头,“正是。”
林江淡淡一笑,开口:“江家在临江府作威作福多年,江府上下,从老到幼,手上几乎都沾过人血,这会死一两个,倒也不稀奇。”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他们杀了这么多人,总要做好被杀的心里准备。
衙门那边暂时没动静,估计是急着将这消息压下。
毕竟,江家大老爷死在黄阳镇,上官县令心里估计也害怕。
而且,江少傅可是太子眼前的红人,得罪了江家的人,就相当于得罪江少傅,间接地相当于得罪太子。
失了官帽倒没什么,就怕连脑袋也一并丢了。
“有趣。”
林江笑了笑,低声道。
他和上官邺虽是好友,但却不代表他赞同上官县令私下做的好事。
收受贿赂,故意判错案,乃至屈打成招,上官县令都没少做。
他甚至还听父亲说过,上官县令为了想私吞邓家的财产,竟还想让邓府一个下人顶罪。
幸亏最后被楚大人化解了。
可惜上次他回去时,楚斯寒在忙其他事,他没能目睹其真容。
父亲对此人向来赞不绝口,且,城中百姓对他也似乎格外敬畏。
楚斯寒到临江府上任时,他正好离家,两年后回来,本想去拜访一次,却碰到楚斯寒最忙之时。
————
虽然衙门极力压下江家大老爷葬身于客栈的消息,但一家客栈着火还死了人这么大的事情,大家怎么可能不关注?
也不知是哪个多嘴的,将此事泄露出去,一时间,懂江家厉害的人都唏嘘不已。
凶手一时半会儿还没找着,上官县令急得额头都在冒冷汗。
当时从客栈跑出来的客人,都被当成嫌疑人关进了牢中。
然而,那些人都是从天南地北而来的普通商客,且与江府根本就没接触过,更别说结仇了。
昨晚事情发生之后,镇门就被封了。
如今,四处都是衙门的人,若凶手还在城中的话,就是插翅也难逃。
刚从东市乘着牛车到南市的陆然,原本准备回家,然而,这次比之前邓府被灭门时还要严格。
镇外的人不能进,镇里的人也出不去,一时间,民生怨言连天。
不能出镇门,陆然只能回私塾。
同样不能出门的,还有段振一行人。
大家都回不去,甚至连街都不能上,只能待在私塾中温习。
“连段秀才都回不了家,我们就更回不去了。”
上次邓府被灭门时,段振刚到门口,那些衙役就直接给他放行了。
可是这次,不仅没有放行,态度还很不客气。
这让一向心高气傲的段振心里甚是难受。
直到后来,江少傅的大哥葬身于客栈中的事传到私塾中,众人这才了然。
第一百零七章 阎王
千叶客栈中,陆洲面色淡然地品着茶。
他的对面,坐着一名同样俊美的男子。
幸好陆笙不在,她若是在,看到这名男子的脸,铁定会大吃一惊。
“堂堂阎王爷,怎么有空到凡间来?”
“你还好意思问?”
阎王冷哼,“你不顾天意硬闯时空就罢了,还占据了别人的躯体,这事你怎么解释?”
“啊?”陆洲惊讶,“他不是死了吗?”
“死?”阎王沉些脸道:“人家只是暂时休克。”
“是吗?”
陆洲一脸愧疚,“要不,我把躯体还给他?”
反正他也不想当什么破王爷,有做不完的事,烦都烦死了。
阎王一听他这话就来气。
“你还说,人家本来阳寿未尽,躯体被你占据了这么长时间的,阳寿都尽了。”
“嘁~”陆洲不以为然,“左右都是死,我不过让他早日脱离苦海罢了。”
他来时,三王爷确实还没死绝,不过,看他那样子,就算他不占据他的躯体,他两日之后也会死。
“你来找我,就为了这事儿?”
陆洲挑眉看向阎王问。
他此刻的表情动作,与陆笙竟有八分相似。
“还有一事。”
阎王神情不悦地看着他问:“你为何要阻止他俩的姻缘?”
“姻缘?”
陆洲故作不解,“我阻止谁的姻缘了?”
阎王冷哼,“你别跟我装蒜。”
“哦,你是说我们家小丫头的姻缘啊?”
陆洲抿了一口茶,笑眯眯地道:“我的女儿,我想让她嫁便让她嫁,不想让她嫁便不让她嫁,你有意见?”
“你——”
阎王气得脸都黑了。
幸好他是鬼,若是人,怕是要被陆洲给活活气死。
“这事暂且不提。”他冷声道:“昨日,你为何要放火烧那客栈?”
“你会不明白?”
陆洲起身,负手看着他反问。
“这人生死自有定数,你这是破坏了冥界的规矩。”
陆洲冷笑,“冥界的规矩是鬼定。”
“我定的!”阎王反驳。
陆洲挑眉,“你不是鬼?”
阎王:……
他竟无法反驳……
“那家客栈的老板曾是无恶不作的山匪,死在他手下的无辜百姓不计其数,至于其余几人,全都不是什么好人,死有余辜,还有那位江老爷……”
陆洲说到这儿,表情更阴冷了几分。
“他竟然敢因为他孙子的一句话,就带着人千里迢迢过来,想杀我徒儿,不止他该死,他的孙子也该死。”
别的人他可以睁一眼闭一只眼,但事关他亲闺女,就别怪他要人命了。
阎王轻叹,“罢了,我说不过你。”
陆洲淡淡睇了他一眼,淡声道:“说不过就赶紧滚,没事少来人间叨扰别人,空气都变差了。”
看着屋外的绵绵阴雨,陆洲心里就来气。
“你这臭脾气还真是百年如一日。”
阎王起身,正欲转身,似想起了什么,看着他道:“他历尽千辛万苦才进了轮回的门,你别太为难他,那孩子也不容易。”
“知道了。”
陆洲淡声应承,心里却恍然大悟。
难怪他只能算出楚斯寒的死劫,却算不出他的前世,原来,是那个孩子。
第一百零八章 陆判官
阎王看着他,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轻叹一声就离开了。
阎王走了没多久,四周忽然起了大风,原本还算平静的黄阳镇,突然陷入了风雨交加的局面。
陆洲坐在茶桌前,听着窗门被狂风吹得吱吱作响的声音,一脸平静。
他倒了两杯茶,一杯自己喝,另一杯则放在他对面,好像在等什么人到来。
只见紧闭的门突然被风吹开,一阵阴风灌了进来,门又被自动关上。
一道魁梧的身影出现在他面前,瞪着一双眼睛,气呼呼地盯着他。
“来了?”
陆洲若无其事地说了一句,伸手示意来人入座。
“说起来,也有二十几年不见了,你这判官做的似乎还不错。”
来人正是阎王爷跟前的红鬼,陆判官。
陆判官没入座,而是一掌拍在桌上,质问着他道:“你这是何意?你把我的生死簿至于何处?”
“生死簿?”陆洲笑了笑,“你的生死簿不是在二十几年前就被我给毁了?”
“那是假的。”陆判官有些心虚地回了一句。
陆洲凉凉地瞥了他一眼,没有开口。
“当年那人,她本在十岁那年阳寿就该尽了,要不是你阴差阳错地救了她,她也不至于多活了十几年。”
当年,陆洲来冥界大闹,阎王头疼不已,便让他把那女子的名字从生死簿上抹去。
不过,他性子向来刚直,不肯服气,又觉得,该死的人都得按时死去,便偷偷赶制一本假的生死簿,交给了陆洲。
后来,那女子出了车祸去了,魂也不知怎么的,竟然散了。
他和陆洲是一母同胞的兄弟,陆洲为了这事,竟二十多年没再理他。
不过,他一直觉得自己没错。
所以,这么多年,陆洲没来找他,他也不主动去找陆洲。
直到昨日,地府一下子多了十来只阳寿未尽的鬼魂,还有一个才几岁大,他的年龄本该在五十岁才死的,结果,因为人为,才六岁就结束了一生。
他一怒之下让人来查,结果不查还好,一查,竟然是自家那位多年未见的弟弟所为。
“她一生都未做过坏事,为什么要落得那样的下场?”陆洲冷声质问。
那女子是他无意间救下的,没想到,十几年后,又再次相遇。
他当时一时不慎,被人下了情蛊,又一时糊涂,竟与那名女子发生了关系。
为了负责,他打算照顾她那一生,却不想,无意间算到了她后半生的下场。
而当时,她已怀了他的骨肉,这完全是在他的意料之外。
为了报答她,他只能到地府去找陆判官,只是,这家伙一根筋,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结局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陆洲也是在女子死后才得知,当初陆判官给他的生死簿是假的。
他一气之下,就从此不再理会陆判官,兄弟俩自那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了。
陆判官轻咳一声,放低声音道:“生死簿上所有人的人生,那都是注定好的,不能轻易改写,而且,我也不能破坏了冥界的规矩。”
陆洲摆了摆手,示意他停下,淡声道:“人我都杀了,你想怎么着怎么着。”
第一百零九章 僧人
“也不能怎么着。”
陆判官小声嘀咕了一句。
人家阎王爷都没说什么,他这做下属的,还能越俎代庖不成?
来找人算账不过是借口,想来见人倒是真。
到底是一母同胞的弟弟,虽然闹了别扭,但心里总还是挂念的。
“听说你有个女儿?”
陆笙的信息因为被陆洲动了手脚,生死簿上并没有她的名字,所以,她的一生基本都是未知的。
“与你何干?”陆洲面无表情地反问。
陆判官卑微地道:“那不是我侄女儿吗?好歹让我见一见,打声招呼也行啊。”
“没什么事儿的话你就回冥界去。”
若是让小丫头知道,自己的大伯是冥界的陆判官,她该作何感想?
可不能让这老顽固吓坏了他徒儿。
陆判官冷哼,知道自家弟弟心中还有气,也不敢多做停留。
反正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机会。
——
这几日镇门大关,好多商人侠客都被拒之门外,所以,只能到附近的寒舍借住。
柳月村也来了一批人,因为给的借宿费够高,所以村民们都热情地招待着。
期间,陆笙也被敲了几次门,不过,都被她给婉拒了。
一来是没空房,二来是她屋里的秘密可多了,万一进来个有心人,那还得了?
然而,这有心人还是来了。
这天,陆笙一如既往地在厨房里做饭,于婶突然来敲门了。
见她一脸着急的模样,陆笙还以为是梁家遭遇什么不幸的事。
一问之下才得知,原来是村里来了位僧人,在路过她家时,说她屋里阴气太重。
而当时,陆川就在场,在听到那位僧人的话后,便说出自己那晚就在陆笙家见鬼的事。
陆家前段时间怪事不断,如今,这僧人又这么说,再加上陆川的话,大家便都相信陆笙家是阴宅了。
陆笙听罢,眉头微蹙。
她最近都没把那些鬼魂放出来了,屋里的阴气也散了很多,没想到,那位僧人竟还能看得出来。
“于婶别担心,他们说他们的,我住我的,只要顺心舒畅,无病无灾,阴宅阳宅又有什么关系?”
于婶欲言又止地看着她,最后却只是点了点头。
送走了于婶,陆笙又招呼两个小娃吃午饭。
没一会儿,她的院门又被敲响了。
她看了眼大门,转头对着两个小娃道:“你们先吃,二姐去开门。”
“好!”
陆笙刚将门打开,就见门外站着一群人。
为首的,是一位和尚,应该就是于婶说过的僧人。
她目光淡然地看着来人,问:“有事儿吗?”
“陆笙,你家有鬼。”
陆川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左顾右盼之后,对着陆笙道。
“我家有鬼?”
陆笙蹙眉,“陆川,你上次来我家偷东西没偷成,现在又想胡编乱造,你安的什么心?”
“笙丫头,这位僧人也说了,你家阴气太重,要不,让这位僧人进去瞧瞧?”
住附近的杨氏干笑着开口。
陆笙瞥了她一眼,又看向那位僧人,淡声道:“想看便看。”
那僧人双手合十,微微行了一礼,肃声道:“施主放心,贫僧只是帮您看看,毕竟,人长期住在阴气重之地,对身体不好。”
第一百一十章 舅舅送梨
今日阳光灿烂,天气比前几日暖和了许多。
僧人进了院子,只见一棵落的只剩几片黄叶在空中摇摇欲坠的大树底下,有两个小娃在吃饭。
见他进来,忙放下筷子,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疑惑地看着他。
僧人朝他们行了个礼,这才将目光放到院子里。
里面种了一大片的菜园,有好些是他这辈子都没见过的怪异果子。
这里除了残留的一丝鬼气外,鬼影都不见一只。
而且,和他想象中的不同。
本以为此处会比别处更阴冷些,却不想,竟格外地暖和。
他疑惑地环顾着四周,心里实在不解。
“大师,找到鬼了吗?”
陆川迫不及待地问。
那僧人摇了摇头,“并未。”
或许,只是有孤魂野鬼路过此处,在此借宿一晚,碰巧被他路过瞧见,便误以为这是阴宅了。
“打扰姑娘了!”
他真诚地朝陆笙道了歉。
陆笙摆了摆手,示意自己不在意。
那僧人对着众人解释道:“此处一切安好,是贫僧看错了。”
“原来是虚惊一场啊!”
于婶拍了拍胸口,替陆笙他们松了口气。
那僧人又再次同陆笙道了歉,才转身出门。
“这不可能啊!”陆川瞪大眼睛,忙追上僧人问:“大师,您再好好瞧瞧,那些鬼一定藏起来了!”
他当时可是看得真真切切,怎么会没有呢?
那僧人倒也好脾气,温和地回道:“这位施主,贫僧确实已经仔细瞧过了,的确没有。”
见结果不是自己猜测的那般,众人都一脸意兴阑珊地离开了。
陆笙面带微笑地送走众人,这才将门关上。
“二姐,那和尚来咱们家做什么?”
陆桨咬着筷子问。
陆笙让他好好吃,别咬筷子,这才笑道:“说咱们家风水好,过来看看。”
陆桨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陆欣则低着头继续吃,对方才的事儿几乎一点兴趣都没有。
小娃娃眼里除了吃的还是吃的。
“二姐,你也吃!”
陆桨给她夹了一块肉,自己又继续低头奋斗。
陆笙吃完后,去仓库里看她做的番茄酱。
最近闲来无事,她便将菜园中已经成熟了的西红柿摘来做番茄酱。
还有十来罐蟹黄酱,这是她捞池塘里的河蟹做的。
别说,才养了几个月,小龙虾和河蟹都产了不少。
不知道师父有让人去帮她把铺子重整了没有,若是重整了,也差不多可以开业了。
“小笙,小笙!”
门外响起了连氏的声音,陆笙赶忙去开门。
却见她拿了一袋青梨递了过来,“这是你舅舅给你们摘的。”
听连氏的话,陆笙才想起,自己还没去安木村探望过外婆。
也不知道外婆和舅舅过得如何了。
“谢谢婶子!”
陆笙接过那袋梨,然后打开口,递给连氏道:“婶子拿两个回去尝尝?”
“不用了,婶子家里也有,这玩意儿酸,婶子不爱吃。”
这东西,安木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种,倒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
陆笙见她不拿,只好又将布袋合上。
第一百一十一章 去外婆家(1)
连氏看着她,神情担忧地道:“对了,小笙,有件事儿婶子想和你说说。”
陆笙点头,“婶子您说。”
“就是,你舅舅几个月不是说了一门亲吗?说好了聘礼要给五两银子,只是,你外婆之前把钱都拿给你们了,这事也不知怎么的,让女方家那边知晓了,如今找上你舅舅,把聘礼钱提了,说是没个二十两就不嫁了。”
说罢,连氏也有些不好意思,“这事儿吧,本来不该让你们年轻人知晓的,只是,你舅舅性子闷,那家的人如今都逼着他,他想把亲事退了都退不了。”
她想着,陆然和陆笙如今都不是好欺负的主,这事该让他们知道才是。
“退不了?”
陆笙蹙眉,“我舅舅拿不出这么多钱,他们为何还要死磕?”
这样的人家,即便二十两能拿的出来,也断然不能娶。
不然,这往后只怕跟狗皮膏药一般,甩都甩不掉。
“谁知道呢?”
连氏轻叹,“如今说什么要退亲也成,就是得赔十两银子,要么就拿出二十两当聘礼,你也知道,你外婆家什么情景,这么多钱,哪能拿得出来?”
陆笙冷笑,她看着连氏道:“谢谢婶子告知,这事我会解决的。”
连氏笑着点了点头,“婶子就知道你会有办法的,你外婆还千叮咛万嘱咐的,让婶子千万别和你们说,省得你们操心。”
如果陆笙还是之前闷声不响的陆笙,陆然还是跟着孙虎一行人混的陆然,那她肯定会顺从赵氏的话,不告诉他们。
可她觉得,如今的陆笙和陆然,一定能解决此事。
送走了连氏,陆笙便直接回屋收拾了。
她带上自己的衣裳,还有两个小娃的,又将马车牵了出来,让两个小娃去洗手洗脸。
“二姐,咱们要去哪儿呀?”
陆桨将手伸进装温水的木盆中,疑惑地问。
“去外婆家。”
陆笙边替陆欣洗脸边回答。
“去外婆家!”
陆欣奶声奶气地欢呼一声。
赵氏不喜欢刘氏和陆宁,不过,对刘氏和陆大华生的两个孩子却格外疼爱。
以前腿脚好的时候,就常带着一些吃的过来给他们,所以,陆桨和陆欣也很喜欢赵氏。
“我已经好久没见过外婆了!”
陆桨洗了把脸,稚嫩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欢喜。
“二姐,咱们给外婆带些土豆和西红柿吧,外婆肯定会很开心的。”
陆笙笑着点头,“一会儿就拿上。”
陆桨闻言,还跑进自己的房间里,在床头找到自己用布包起来藏好的二十文钱拿了出来。
“二姐,这个你帮我拿着。”
这是陆笙给他买零食的钱,他一直都收着。
“拿这个做什么?”陆笙狐疑地看着他问。
“连婶说外婆腿脚不好,这个是拿给外婆治病的。”
说完,他蹙了蹙眉,“也不知道真的多够不够。”
陆笙轻笑出声,伸手揉了揉他的小脑袋道:“行啊小家伙,还挺有孝心。”
陆桨咧开嘴朝她嘿嘿一笑,露出一排小白牙,怪可爱的。
第一百一十二章 去外婆家(2)
“好了,收拾好咱们就赶紧出发吧。”
陆笙带上了五罐蟹黄酱和五罐番茄酱,罐子都不是很大,不过模样却很精致。
这是她之前在山里的时候一直用的,也不知道师父从哪里带回来的。
那些瓶瓶罐罐她倒是有不少,在山上时,她还经常拿来腌菜。
师父每次都欲言又止地看着她,似想提醒什么,但每次都只是无奈一叹就离开了。
她又带了半框土豆和一篮子的西红柿,这才驾着车出门。
让两个小娃先上车,她回头将所有的门锁好,这才驾着马车离开。
在村头买了十斤五花肉,还有十斤排骨,准备拿给外婆补补身子。
安木村离柳月村不是很远,乘马车也就半个时辰,跟去镇上的路程差不多。
陆笙按着原主的印象,一句往前驾驶。
道路两边不是密林就是湖,要么就是水沟。
难怪临江府近百年都没发生过什么大旱,这么多水,又时常降雨,确实旱不了。
就是道路有些不好,到处都是泥泞,而且还崎岖不平的,颠簸到不行。
她还怕两个小娃会不会晕车,结果,他们却在里面嘻嘻哈哈地笑着。
陆笙只能无奈地勾了勾唇角。
在一路颠婆中前行,好不容易才终于到达安木村。
“二姐,到了吗?”
陆桨掀开帘子,探出头来问。
“前面就是了,坐好。”
“好的!”
陆桨乖巧地放下帘子,坐回车厢去。
陆笙远远的看着,就见外婆家门口聚集了好些人。
她微微蹙眉,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马车驶进些时,她听到了老人的哭声,这声音很耳熟,是印象里外婆的声音。
她神色一冷,忙驾着马车靠近。
就见几个年轻人将一名鼻青脸肿的男子推了出来,神色愤愤地道:“张辉,你也太不要脸了,阿勤家什么情况,你一个同村的能不知晓?”
“就是,你们张家还要点脸吗?要不是勤哥家境差,什么样的姑娘寻不着?”
陆笙看了那人一眼,认出那是她的小表舅何来。
“我不管。”
那鼻青脸肿的男人挥手,嚣张地道:“他今日要么拿出十两银子,要不然,别想退亲。”
“没错!”
一旁站着一个妇人叉腰道:“退亲有损我们家小姑的名誉,他得赔偿,要不然,就拿出二十两的聘礼钱。”
陆笙在一旁听着,大概明白了来龙去脉。
“咦,小笙,你怎么来了?”
何来抬头,就看到了一旁的陆笙。
众人这才发现,不知何时,旁边已悄然停了辆马车。
陆笙下了马车,让何来帮忙看一下马车上的两个小娃和东西,她则面无表情地进了院子。
院子里,同样鼻青脸肿的何勤,正在安慰嚎啕大哭的赵氏。
陆笙强压着心底的怒意,不顾众人疑惑的目光,上前跟舅舅和外婆打招呼。
“小笙,你怎么来了?”
何勤惊讶地看着她。
“来看看外婆和您!”
听说是她,赵氏停止了哭声,抬起朦胧浑浊的双眼看着她,“是外婆的阿笙来了吗?”
第一百一十三章 徐氏
“外婆”这个词,对陆笙来说,是完全“陌生”的。
可以说,她前世,除了师父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亲人。
所以,此刻听到赵氏一句“外婆的阿笙”她瞬间就泪目了。
“是!”
陆笙半蹲下来,笑着望向她。
“阿笙怎么来了?”
赵氏胡乱地抹了泪,努力挤出一抹笑容。
陆笙看得心有点酸。
“想您了就来了。”
她起身,正欲问何勤今日的事,忽听外边传来一个老人的声音。
“这个张家,真以为我们何家没人了?不过出门两日就来欺负我们家的人,真是岂有此理!”
陆笙好奇地望了过去,就见一个穿着麻衣,手上拿着笠帽的老妇人走了进来。
老妇人身后还跟着一个表情严肃的男子,他手上还提着东西。
看样子,两人应该是出门刚回村就赶过来了。
陆笙低头沉思片刻,这才想起,这两人,就是表外婆和大表舅。
“大伯娘,堂哥。”
何勤心虚地打了声招呼。
“你啊,白长这么高个儿,让别人打成这幅鬼样。”
徐氏看到他那张脸就来气。
“他婶,那张辉也没好到哪里去。”
一旁有人出声提醒。
“是吗?”
徐氏闻言,脸色这才稍微缓了些。
外婆似乎有点怕徐氏,见她进来后,就低着头不敢再说话。
陆笙看着竟觉得有点好笑。
印象中,这位表外婆很厉害,村里好些人都怕她,不过,她对外婆一家却特别关照。
“我当初说什么来着?我说那家人不是省油的灯,偏你鬼迷心窍听不进去,说什么阿勤年纪不小了,有个姑娘愿意嫁他不容易,就巴巴地找上张家去定了亲。”
徐氏拖了张椅子过来坐下,恨铁不成钢地继续念道:“现在好了?人家过来作威作福还理直气壮。”
骂完二人,她又一脸气愤道:“这个张家也好意思开口,还十两二十两,真当钱是大风刮来的不成?就他们家那歪瓜裂枣也值二十两?那不过是一文钱人家都得琢磨好半天的货。”
一旁的人听着好笑,却不敢笑出声,只能掩唇无声偷笑。
赵氏偷偷瞧了徐氏一眼,不敢说话。
何勤则低着头,心虚地不敢反驳。
那张小花确实懒,模样也就马马虎虎,他娘当初就是被张小花的母亲罗氏给忽悠了,才脱口答应了这门亲事。
他本来就不想娶,不过想着自己年纪大了,家境贫寒,也不好意思找好人家的姑娘,免得祸害人家。
便想着将就着过一辈子,哪知后面竟出了这些事?
“咦——”
徐氏这才发现,赵氏旁边还站着陆笙。
“你是……小笙?”
陆笙生得和何氏极其相似,所以,即便很久没见,徐氏还是能猜出她是陆笙。
“表外婆!”
陆笙乖乖地打了招呼。
“你什么时候来的?哎哟,没吓着吧?”
徐氏想到自己方才的大嗓门,一时有些不好意思。
陆笙轻笑,“没!”
“那就好!”她起身拉着陆笙看了一遍,忍不住夸赞道:“哎哟,外婆的乖乖,真是长得越来越俊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百两马车
“这是你大表舅,可还认得?”
徐氏拉着她的手,指着大表舅何章问。
陆笙点头,“认得的!”
何章原本严肃的面容都缓和了一些。
“何来呢?”
徐氏看着何勤问。
“娘,我在外边帮小笙看东西呢。”
外边,在逗陆桨和陆欣玩的何来,一听到自家娘亲的大嗓门,赶忙大声回了一句。
陆笙这才想起,两个小娃和马车都还在外边。
“外婆,阿桨和阿欣也来了,他们就在外边儿。”
“他们也来了?”赵氏听后,忙道:“怎么能让孩子呆在外边,快把他们带进来。”
陆笙点头,这才出门去将马车驾进来。
“小笙真厉害,还有驾车呢。”徐氏笑着夸赞。
“借个牛车就好,租这马车作甚?费钱。”
赵氏以为这马车是陆笙借来的,忍不住念叨一句。
“外婆!”
陆桨和陆欣进了院子后,便挣脱何来的手,朝着赵氏扑了过去。
“哎哟!”
赵氏也忘了方才的不愉快,一手搂着一个小娃眉开眼笑。
“张辉人呢?”
何章问何来。
何来回道:“看到你们回来就溜了。”
徐氏看向众人,高声道:“行了,没别的事儿大家就都散了吧。”
众人见热闹暂时没了,便也都听话地散去了。
陆桨搂着赵氏的脖子笑道:“外婆,马车是二姐买的。”
“买的?”
众人一愣,惊讶地看向陆笙。
“这辆马车少说也得百两银子以上。”
何来刚刚已经仔细打量过了,这种材质做成的马车,他在书院常见那些大户人家在用。
“百……百两银子?”
赵氏和徐氏同时惊呆,何勤原本惊讶的表情更惊讶了。
他们省吃俭用才存了那几两银子,还全都给陆笙他们送去了,结果现在告诉他,陆笙买了百两以上的马车。
本以为陆大华和刘氏进监狱,小外甥和小外甥女过得会很苦,没想到,他以为只是他以为而已……
何勤的心情一时间有些复杂。
“阿笙啊,你哪来那么多钱?”赵氏小声地问。
“有位高人说我骨骼惊奇,是个练武奇才,所以,便收我为徒。”
她这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让几人都带着狐疑的表情沉默地和她大眼瞪小眼。
“呃……简单的说就是我师父他是个有钱人。”
陆笙说完,拿出两张百两的银票递给何勤,“舅舅,这个你拿着,把房子重建一下,余下的钱做点生意。”
在场的人除了感慨,并无其他表情。
赵氏担忧道:“这是你师父给你的钱,你拿给你舅舅,会不会不太好?”
“不会的!”
陆笙微微一笑,“我师父他人特别好,再说了,给了我的钱就是我的,我怎么决定他都不会生气。”
她师父如今可不止有钱,还有权呢。
“这……”
何勤看了看赵氏,似在询问她能不能拿。
“小笙给的,你就拿着吧。”徐氏道:“把房子重盖了,再把你爹那豆腐坊重新收拾一下,在村里卖点豆腐总比你天天跑镇上做伙计好,还能照顾你娘。”
第一百一十五章 刀功不错
最后,何勤还是将那二百两收下了。
陆笙给了他一瓶伤药,让他把脸上的伤抹一下。
这伤药是师父在山上时捣鼓的,她经常伤到就拿来涂,效果虽比不上师父的仙术,但也绝对不差。
“这是什么?这罐子怪好看的。”
见陆笙把马车上的东西搬下来,徐氏一眼就相中那陶罐了。
何来听后,也看了过来,在看到摆在桌上的陶罐时,眼睛一亮,忙跑过来观察。
“这又是何物?”
何勤看着那半框土豆和篮子里的西红柿,好奇地问。
“这是土豆,这是西红柿,这罐子里装的,就是我用西红柿做的酱,里面还有蟹黄酱。”
“你做的?”
徐氏掀开装蟹黄酱的罐子,不禁咽了咽口水。
“这东西看着就很有食欲。”
陆笙将买来的二十斤肉放在一旁,笑着道:“表外婆想吃,一会儿带两罐回去尝尝。”
徐氏点头,“那我可要好好尝尝了。”
何勤道:“伯母,把大伯他们喊过来,今天就在这儿吃晚饭吧。”
“小笙难得来一次,是该一起吃个饭。”
徐氏看向何来道:“阿来,你回去抓两只鸡,顺便把你爹和你小侄子他们喊来。”
何来撇了撇嘴,不满地道:“大哥你不叫,就会指使我。”
他是何家最小的,比何勤小六岁,今年刚满二十。
何章是家里的老大,今年三十五岁,娶了妻子严氏,五年前就病逝了。
他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女的和陆笙同岁,今年刚出嫁,男的十四岁,就在村里的私塾念书。
何来虽然念念叨叨的,但还是去了。
徐氏无奈地摇了摇头,对着陆笙道:“你小表舅就这样,让他做点什么就念念叨叨的,啥都做不了。”
陆笙笑了笑,没说什么。
何勤拿着肉进了厨房,陆笙让陆桨和陆欣跟两位外婆玩,她则进厨房帮忙。
何勤不知道这西红柿和土豆怎么处理,所以见她进来,也没说什么。
陆笙进门后,看到一旁的木桶里装了半桶河虾,还是活的。
“这是早上,你阿来舅舅和我去捞的,你想吃,一会儿舅舅给你炒。”
何勤见她看,便解释了一句。
陆笙点了点头,她拿了几个土豆和西红柿出来,土豆洗干净后才开始去皮。
徐氏走进来,让何勤烧一锅水,一会儿杀鸡用。
听说要杀鸡,陆笙便将土豆一半切成块状,一半切成丝,切成丝的放水里浸泡。
何来很快就带着表外公何虎和表弟何东来,还有两只鸡来了。
何章进屋拿刀和碗,在看到那土豆丝时,有些惊讶。
他之前曾在酒楼的后厨当过学徒,自认为刀功已经很好了,没想到,陆笙的刀功竟比他的还了得。
“刀功不错。”
他看着陆笙,由衷地夸赞。
“谢谢大表舅!”
陆笙笑着道了谢。
何章点了点头,拿了刀和一个大碗就走出去了。
何勤从灶前抬起头来,笑着道:“你大表舅之前在酒楼当过学徒,厨艺不错。”
“是吗?”
陆笙眸光闪了闪,心里似已有了注意。
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此人才,谁不崇拜?
这一顿晚饭,在陆笙的指挥下,由何章做完了。
西红柿炒蛋,爆炒河虾,土豆焖鸡,蟹黄豆腐,东坡肉,还有冬瓜排骨汤,以及一道白斩鸡,和陆笙调的蘸酱。
看着满满的一桌菜,向来不爱言语的何章忍不住感慨道:“想不到,小笙对吃的这么有想法。”
虽然是他烧的菜,但他却是在陆笙指挥下完成的。
陆笙笑道:“实不相瞒,我想在镇上开个食肆。”
她看着何章道:“我看大表舅的厨艺不错,到时候,能不能给我当厨师?”
她很忙的,估计不能一直待在食肆中。
之前还想好了,找个靠谱的厨师,她给出调料配方,就让厨师去做。
现在想来,应该没有人比她大表舅更靠谱了。
“这个可以。”
还不等何章开口,何虎已经道:“自家人,他在家也没什么事做,就让他去帮忙。”
何章沉默片刻,点了点头,“也好。”
自五年前妻子过世后,他为了照顾两个孩子,便辞工回来了。
做厨师是他的梦,只可惜,当初还没出师,他就离开了天祥酒楼,这让他很是遗憾。
陆笙笑着点头,“那就这么说定了,等我的食肆开张了,大表舅就去当厨师。”
何章点头。
“我能去打杂吗?不要工钱,给吃的就成。”何来笑着道。
说起镇上,何虎忍不住皱眉,“这镇门也不知何时才开。”
“是啊!”何来撇嘴,“我就回家一趟,现在都回不了学堂了,已经好几天了。”
“啥?镇门不开?咋回事儿啊?”
徐氏刚和何章从自家大哥那里回来,不知镇上的事情。
何东道:“今天听我们夫子说,有家客栈着火,死了十来人,其中有一个是大人物,衙门的人为了找凶手,把镇门关了,现在是进不去也出不来。”
“这不到镇上,百姓怎么买柴米油盐呐?”徐氏蹙眉,“就算要找凶手,也不能这么做呀。”
为了找凶手影响百姓的生活,这衙门也太乱来了。
“听我们夫子说明日就能开了。”
何东给陆桨和陆欣拿了碗筷,继续道:“好像说,是楚大人要来。”
楚大人要来?是楚斯寒吗?
陆笙心下微动,她好像已经很久没见过他了。
“你怎么知道的?”何来好奇。
“我们夫子说的。”何东看着他道:“叔叔,你明天应该就能回学堂上课了。”
何来轻叹,“要是我能见楚大人一面就好了!”
陆笙眉毛微微一挑,“你很崇拜楚大人?”
“当然了!”
何来得意地道:“他可是为咱们黄阳镇争了一口气,十二岁就中了秀才,十五岁就中了举人,十六岁就中了状元,十八岁时,就已成了知府大人,如此人才,谁不崇拜?”
楚斯寒在众夫子和学子眼里,那就跟神人一般。
“他原来这么厉害啊!”陆笙暗自嘀咕。
“可不是?”
何来道:“我还听说,楚大人生得极其俊美。”
陆笙点头赞同,“他确实生得很俊美。”
她这话一出,桌上人的目光瞬间都朝她望了过来。
第一百一十七章 我的朋友
楚斯寒是黄阳镇的名人,当年,每次考试都以全国案首位居第一。
可以说,上至书院,下至私塾,几乎无人不知他的大名。
不说别人,就连没念过书的徐氏都知道楚斯寒。
只是,这样的人生来本就不凡,再加上他自小就在京城念书,见过他的人基本不多。
大家都只知道有楚斯寒这么一个人,也知道他很厉害,却不知他是圆是扁。
然而,陆笙的话,却像是见过他本人似的。
见众人突然陷入了沉默的陆笙抬眸,疑惑地问:“发生什么了?”
怎么都这么看着她?
“你见过楚大人?”何来问。
闻言,陆笙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大家这么看着他,是因为这个。
她诚实地点头,“见过啊,我的朋友。”
那百两的马车还是他送的呢。
当然,这话陆笙不敢说,怕吓着他们。
然而她却不知,她这句话“我的朋友”已经够让他们舌桥不下了。
“表姐,您还好吧?”何东弱弱地问。
臆想症可不是小病啊。
“我很好啊,怎么了?”
陆笙狐疑地看着他。
“哈哈,大家快些吃饭吧,一会儿菜该凉了。”
何来干笑着招呼。
其余人都不信,只有何章一个人若有所思地看了陆笙一眼。
陆笙也懒得解释,听到何来的话后,便也低头默默进食了。
不得不说,何章的厨艺是真的好,家常便饭都能做得这般美味,陆笙几乎一口气吃了三碗米饭。
食肆还没开张,她似乎都已经看到未来能日进斗金的自己了。
晚饭过后,一行人又在院子里闲聊几句。
说起陆然,何虎不由连声哀叹,“这孩子若一心都在读书上,只怕如今也是不差的。”
陆然很聪明,以前过来时,问他什么都能回答得上。
但自从何氏去世之后,他就变了,变得沉默寡言,和他说话,都是爱理不理的。
倒是陆笙的变化让大家觉得惊讶。
徐氏轻拍了下陆笙的肩膀笑道:“这孩子以前过来,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的,说话也低声低气的,若不细听,都听不见。”
陆笙腼腆地笑了笑,她挠了挠头道:“其实,大哥现在也变好了,他已经回私塾念书了。”
“什么?”
何勤惊讶,“阿然真回去念书了?”
他之前在镇上碰到陆然,本想去找他,但见他旁边还有几位穿着贵气的公子,他就不敢上去了。
陆笙点头,“是的,已经回去念书好几个月了。”
“那就好!”
何勤点了点头。
何来惊讶,“原来你们都不知道啊?”
他还以为,何勤和赵氏都知晓,所以,他都没在何家人面前提起这事。
同在东市念书,他和陆然经常碰面。
不过,陆然在私塾,他则在应天书院。
他曾提议过让陆然来他们书院,和他一起有个伴,不过,被陆然拒绝了。
“你也知道他回去念书了?”何虎问何来。
“知道啊。”何来点头,“我还碰过他好几次呢。”
赵氏闻言,抹了抹泪,笑着点点头,“愿意回去念书就好!”
第一百一十八章 张家同意退亲
一直到聊完天各自散去,何家的人都没提起过张家的事。
直到第二天一早,那张辉又带着他娘罗氏又来了。
陆笙昨天答应了何来,说今早要送他去镇上看看,镇门是不是真的开放了。
她刚帮两个小娃洗漱好,准备送他们回村,再送何来去镇上。
谁知,刚牵着马出来,还没套上车,这两人就来堵门了。
“何勤人呢?快出来!”
何勤早就醒了,正在后院除草,准备空出地方来放砖头。
一听到张辉的声音,他就冷着脸走出来了。
他涂了陆笙给他的伤药,嘴角的淤青都已淡,脸上细小的伤口也已经结痂。
相反张辉的,那张脸和昨日并无两样。
“我说了不娶,你们没听见?”
就算他现在能拿出二十两,他也不可能会娶张小花。
“自作多情。”罗氏冷哼,“我们今日来,就是和你们说,我们小花不嫁给你了,不过,那十两你们家必须要给,算是赔我们家小花的名誉费。”
“名誉费?”
何勤冷笑,他过去忍着,不过是看在大家都是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
不过,如今看来,他是不用顾及了。
毕竟,张家自己都不要脸,他还给他们脸作甚?
“要钱没有,人我也不会娶,有本事咱们就耗着。”
陆笙在一旁听着,默默点头。
舅舅若早这样硬气起来,这张家还敢欺负到他头上吗?
“你——”
罗氏气急,手指颤抖地指着他却又说不出其他话来。
何勤面无表情地道:“反正我家里穷,我一辈子不娶妻也成。”
张辉算是看出来了,何勤这是打死都不会给他们掏钱了。
如今,家里的远亲有给他们家小花介绍一门亲事,说是人家愿意给三十两聘礼。
只要他们家愿意,这几日就能成亲。
也不知是什么原因,那家人似乎很着急。
不过,天大地大,都没有银两大。
他们今日来闹,一来,是想看能不能从何勤这里忽悠点钱,二来,就是为了来退亲的。
现在看来,钱应该是拿不到了。
“你不愿意娶就罢了。”张辉沉着脸道:“你把婚书给我。”
何勤惊讶地瞥了他一眼,却也进屋拿了婚书。
“我的那份也还给我。”
何勤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将婚书递过去,而是向张辉要回自己的那一份。
罗氏将婚书朝他丢了过来,冷声道:“给你。”
何勤弯腰捡起,也将手中的婚书丢了过去。
双方几乎同时把婚书撕掉。
张辉道:“从今往后,各嫁各娶,互不相干。”
何勤依旧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旁边不知何时围观了几个老人,正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等张辉和罗氏离开何家大门,一位年迈的老人才拄着拐杖上前。
用着沙哑的声音道:“那张家听说又找了另一门亲事,是郑家村的,据说,对方给了三十两的聘礼。”
何勤原本还有些疑惑,这张家的人怎么突然愿意退亲,原来,是因为已经找好了下家啊。
不过,不管如何,总算能将这家人给摆脱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镇门开了
郑家村?
陆笙微微挑眉,她没记错的,郑氏就是郑家村的。
之前,郑氏说要给她拉线一门“好亲事”,还说对方愿意给二十两的聘礼。
她后来才知道,那家就一个儿子,而且还是个傻子。
莫非是到现在还没娶上媳妇儿,所以,聘礼又提升了?
一个妇人上前嗤笑着道:“要我说,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张小花二十二岁了还嫁不出去,有人要张家都该捂嘴偷笑,还三十两聘礼,这其中怕是有什么不为人道的秘密。”
何勤淡淡一笑,“多谢苏婆婆和董婶的提醒,往后这张家若有变故,还得请你们替我作证。”
“放心!”
董婶笑着摆手道:“这张家什么德行,大家能不知吗?”
何勤点头。
刚送走两位长辈,何来就过来了。
“小笙,该走了吗?”
他背着书箧,搓了搓手,笑着问陆笙。
“吃过早饭再去。”
赵氏从厨房里探出头来,招呼几人道:“刚做了面条,热乎的,阿来也来尝一碗。”
早上寒气重,草木上都还沾着寒露,人说话时,嘴里还喷着白气。
赵氏做了一大锅的面条,里面放着肉沫和葱花,味道正好,本来已经喝过白粥的何来,又吃了两碗。
就连陆桨和陆欣两人,也各吃了满满的一碗。
“外婆这儿也没什么好吃的,刚让你舅舅摘了一袋梨子,一会儿记得拿。”
赵氏对着陆笙和蔼地开口。
陆笙点头,“好。”
昨天连婶带去的还没吃呢。
“小笙,要不你们再住两天?”何勤提议。
陆笙摇头,“下次吧,家里还有好些东西要伺候呢,不能久留。”
何勤闻言,只能点了点头。
陆笙牵着陆桨和陆欣同赵氏和何勤道了别,才跟何来一起驾车离开。
路过柳月村的时候,陆笙直接送两个小娃回去,才继续驾车载着何来往镇上而去。
“也不知道镇门是不是真的开了。”
何来掀着车帘,望着前方嘀咕。
就在这时,有辆牛车正好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中。
“这位大伯,您从哪儿回来的?”
刚到牛车旁边,陆笙就停下马车问。
那车夫笑呵呵地道:“刚从镇上回来。”
“镇门开了吗?”陆笙又问。
车夫:“开了开了,今早刚开的门,这不,我正准备回去载人呢。”
“好的!”
陆笙朝车夫笑着微微颔首,这才驾着马车继续前行。
“看来,小东说的不假,楚大人应该是回来了。”
何来说完,又抿唇一叹道:“要是我能见楚大人一面就好了。”
“表舅就这么想见楚大人?”陆笙挑眉问。
“想见,谁不想见?”何来摸了摸鼻子道:“楚大人小的时候,曾在我们书院读过一年书,后来就去京城了,说是进傅家的私塾读的,听我从京城来的同窗说,如今在京城,好多世家子弟都想上傅家的私塾念书呢。”
陆笙见他每次谈起楚斯寒都滔滔不绝的,就跟追星的小姑娘谈起自己本命一般。
她轻笑,“你若是想见他,我倒是可以带你去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