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太子心虚
“太子,听说夏侯太傅也略懂修行?”
国师看向太子淡声问。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朝太子看了过去。
太子心下一顿,表面上却故作疑惑地道:“哦?夏侯太傅竟还有这等本事?”
“本座也是偶然听说。”
国师轻拨了两下茶杯盖。
而陆笙和楚斯寒却第一时间就听懂了。
国师这是怀疑,那个想置他于死地的人,是那位夏侯太傅。
“本宫跟着夏侯太傅学习多年,还从未听说过他懂修行,国师又是从哪里听来的呢?”
太子摆出一副很好奇的样子。
大皇子看了他一眼,淡笑着道:“说起夏侯太傅的本领,臣倒是有幸见过一次。”
他这一开口,众人的目光瞬间从太子那边转移到他身上。
皇上开口道:“皇儿快说,朕倒要听听,夏侯太傅还有什么本领是朕不知晓的。”
“儿臣有一次去找皇弟,却见太子府门外蛇鼠遍地,怕皇弟出事,心慌之下也顾不上敲门就直接攀墙进去,却正好瞧见夏侯太傅在吹笛。”
太子脸色微变了变。
大皇子进过他的院子,他竟然没有发现。
“驭兽本领?”
皇上眼睛微眯了眯,看向太子沉声道。
太子咽了咽口水,故作震惊:“夏侯太傅竟有如此本事,儿臣也是头一回听说呢。”
大皇子笑了笑,“儿臣当时被吓了一跳,从皇弟府中回来之后,便噩梦连连,好几天才缓过来。”
太子承认与否他都不在意,他只是想把消息透漏给国师而已。
当时他看到的画面,是夏侯堂在教太子驭兽,不过,现在还不是撕破脸之时。
太子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国师听罢,端起茶杯请吹两下,眼皮微敛着,似陷入了沉思。
楚斯寒和陆笙相视一眼,二人很默契地保持沉默。
但叶落可就不一样了。
他才顾不上那么多,直接就道:“昨天那只千年赤狗受人控制,几次三番想杀师兄,不会就是那什么太傅吧?”
这话一出,太子慌了,其余大臣却气都不敢出。
叶落见气氛尴尬,忙笑着打哈哈道:“老夫就是开个玩笑,不必这么认真嘛。”
太子闻言,为了掩饰自己的心虚,怒声道:“叶大侠,虽然你是江湖中人,但说话也要有个分寸,这种污蔑之言,岂能张口就来?”
国师放下茶杯,淡声开口:“本座这师弟就是直来直往惯了,说话向来不经过大脑,太子还请息怒。”
面对叶落太子可以理直气壮,可是面对国师,太子就硬气不起来了。
因为,他觉得,国师应该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好了。”
皇上目光淡淡地瞥了太子一眼,起身道:“朕宫中还有事儿,就不多留了。”
站两边的太监闻言,忙上前扶人。
“恭送陛下!”
众人纷纷跪行送人。
皇上一走,大皇子和太子自然也跟着离开。
傅丞相和国师则留了下来。
傅丞相看着陆笙,想起前夜的事儿,表情略显尴尬。
“上次陆姑娘到府上,都没能好好招待,实在是对不住。”
第三百零一章 陆笙劝说傅丞相
恋上你看书网,楚大人的美娇娘野翻了
“无妨。”
陆笙摇头,淡淡一笑。
“不知,思思表妹怎么样了?”
几人重新落座,
“唉——”
傅丞相轻叹着摇了摇头,“从前夜到现在,看到我和你舅母,连瞧都不瞧一眼。”
“丞相大人,陆笙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陆笙在一旁迟疑着开口。
傅丞相颔首,“陆姑娘请说!”
“当天的情况陆笙也见到了,心下甚是不解,既然您和夫人能将养女视如己出,又为何对亲生子女不管不顾呢?”
这事她后来问了楚斯寒,在听到前因后果时,说实话,多少觉得这傅丞相和傅夫人二人脑袋有些秀逗。
傅丞相蹙眉,“此言差矣。”
他沉吟着道:“思思和闲云都是在本相身边长大的,怎能说不管不顾?”
陆笙淡淡一笑,“那么,陆笙请问丞相大人,这些年,思思姑娘可有跟您心平气和地说过话?或者,遇上不顺时,可有找您倾诉撒娇过?”
傅丞相闻言陷入沉思。
仔细这么一想,确实没有过。
大多数都是傅依依找他和夫人抱怨,而傅思思,即便是受了委屈,也从不和他们抱怨过一句。
不对,小的时候倒是有过那么几次,不过都是和傅依依有关的。
傅思思自小就调皮捣蛋,傅依依却十分乖巧,所以,一听傅思思说是傅依依打了她,他们第一反应就是傅思思在污蔑傅依依。
“没有吧?”
陆笙淡淡一笑,“傅县令是男儿,或许对这些并不在意,但思思姑娘是个女子,心思细腻,你们处处维护傅依依姑娘,或许是出于对好友的愧疚和善心,但在思思姑娘眼里,这就是偏爱。”
“我听说,傅县令和思思姑娘从小是奶娘和老太君带大的,你们将所有的关注都给了傅依依姑娘,却忽略了他们。
难道你们都没有发现,他们更愿意亲近奶娘和老太君吗?”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最重要的,小的时候,谁护着他们最多,长大后,她就向着谁。
傅丞相越听越觉得羞愧。
自己的一对儿女对他们确实没什么依赖。
从前他只以为是他们懂事,可如今看来,却好像不是这么回事。
与其说是懂事,倒不如说是失望。
而且,傅思思向来敢作敢当,但傅依依那性子……
难道,这十几二十年来,是他们做错了吗?
“傅丞相好好想想吧,别弄到最后,等您和夫人二人老了,他们还对你们带着怨气。”
傅依依一看就不像是会感恩的人,她喜欢楚斯寒,如果将来嫁的不是楚斯寒,陆笙相信,她肯定会恨死傅丞相和傅夫人。
“笙笙说的极是,外祖母曾多次提点过舅舅,却都被舅舅忽视。”
楚斯寒用茶勺拨弄着水壶里的茶叶,继续淡声道:“外祖母是个心思通透之人,但凡心善一些的人,她都会喜欢。”
这是在提示傅丞相,傅依依不是什么好人?
陆笙抿了抿唇角,强忍着笑意。
被两个晚辈教训,傅丞相着实有些尴尬。
他堂堂一国丞相,朝堂之上,除了陛下,只怕没人敢这么教训他。
第三百零二章 话已至此
傅丞相轻咳一声,目光环视左右,却后知后觉地发现,国师和叶落不知何时离开了。
他表情这才缓了缓。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更何况,他还是一国之相?
若是传了出去,他还有何脸面去面对群臣百官?
“话已至此,舅舅好好思索吧。”
楚斯寒话音落下之后,屋里一时陷入了沉默。
傅丞相坐了一会儿,幽幽一叹后,起身告辞离开。
送走了傅丞相后,陆笙才将皇上赏赐她的盒子打开。
里面躺着两个金灿灿的大元宝,看得陆笙有些懵。
“这个值多少钱?”
她对这金元宝当真没什么概念。
“一百两。”楚斯寒开口。
“一百两?”
陆笙撇嘴,“还没大理寺有钱呢。”
这皇帝老儿也太抠门了,亏她还满心期待呢。
难道是觉得自己是乡下来的,没见过这么多钱?
算了算了,有总比没有好。
她将元宝收好之后,看向楚斯寒问:“大人,咱们什么时候回临江府?”
她有些想家了,也不知道陆桨和陆欣怎么样了,自己的小食肆又如何了。
至于陆然,那么大一个人,应该能照顾好自己。
最重要的是,很快就要过年了。
这可是她第一次在这个世界过年,要和家人在一起才行。
楚斯寒挑眉,“你不等陆师叔回来,然后去王府逛逛了?”
“不等了!”
陆笙微微摇头,“我想回黄阳镇,师父回来了肯定会直接去黄阳镇找我的,毕竟要过年了,师父每年过年都会和我一起过的。”
她来京城,不过是看在那十万两的面子上。
如今钱到手了,还另外多挣了一百两,够了。
“好,那咱们明天就启程回去。”
他看得出小姑娘确实不太喜欢京城。
“傅丞相走了?”
叶落走了进来,见屋里只剩两人,忙挑眉问。
“早就走了。”
陆笙见只有他一个人进来,疑惑地问:“怎么没见国师?”
“哦,师兄去夏侯府了。”
“去夏侯府?”
楚斯寒挑眉,“一个人去?”
叶落弯身拿了桌上的一块点心,“本来为师是想同他一起去的,但他怕为师碍事,就给拒绝了。”
“大人,午膳已经做好了。”
楚云从后厨走回来头发上还沾着几片雪花。
“快端上来。”
落叶一屁股坐在蒲团上,笑呵呵地道:“昨天都没吃东西,这会儿有点犯馋了。”
楚斯寒瞥了他一眼,朝楚云微微颔首。
“我去帮忙。”
陆笙站起身,跟着楚云一起离开。
“小笙这姑娘性子可真好,难怪陆峰主会选她一个凡人做徒弟。”
叶落低声感慨。
楚斯寒淡淡一笑,并没有解释。
陆洲的性子向来懒散,怎么可能会轻易收人为徒?
如果陆笙不是他亲闺女,即便性子再好,他都不会瞧上一眼。
说到底,这一切都归将于缘分。
午饭结束后,傅府突然派人来送信,说是傅丞相邀几人今晚到府上一座。
楚斯寒想着明天一早就要回临江府,的确该去和外祖母说一声,便应下了。
第三百零三章 再顾丞相府
第二次到丞相府的陆笙,已经没有第一次来时那般忐忑了。
这次的宴席是在傅丞相的院子摆的,上次是在傅老太君的院子。
因为请了叶落,所以,傅丞相早就让人备了好酒。
这次,傅老太君和傅夫人都在,就是没看到傅依依和傅思思。
陆笙从进门开始,目光就落在案桌的一盆白梅上。
“喜欢?”
楚斯寒顺着他的目光看了那盆白梅一眼,以为她是看上了那盆白梅,忙低声问。
谁知,却听她低声问:“那盆子应该值不少钱吧?”
如果她没看错的话,那盆子应该是玉制的。
楚斯寒:……
还以为小姑娘同一般姑娘一样,都喜欢花花草草,谁知,她看上的,竟然是那个玉盆……
“那是陛下赏给舅舅的,你若是喜欢,我倒可以同他说说。”
“这……恐怕不太好吧?御赐之物不是不能随手送人吗?”
这皇帝老儿,对自己的下属还挺大方的嘛。
“只是不能随意变卖,拿来当观赏物还是可以的。”
陆笙听罢连连摇头,“那还是不要了。”
这种不能换成现银的东西对她来说,一律没用。
“都快入座吧!”
傅老太君笑呵呵地招呼,还特地让陆笙坐到她身侧。
“怎么没见思思姑娘?”
陆笙入座之后,低声问傅老太君。
“那孩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两天都没出过门了。”
傅老太君幽幽一叹,一旁坐着的傅夫人表情有些尴尬。
傅丞相今天回来之后,就找她说了一些关于一对儿女的事儿。
如今仔细想来,她对女儿的关心确实少了些。
这两天她都有去找傅思思说话,不过,傅思思却依旧没理会她。
“来一杯?”
楚斯寒提起酒壶,低声问陆笙。
她微微点头,“好。”
傅老太君一见,笑道:“也给外祖母倒一杯。”
楚斯寒微微颔首,给二人各斟一杯。
陆笙抿了一口,发现这酒有些甜,烈性也不大。
傅夫人笑着解释道:“这是果酒,适合姑娘们小饮。”
陆笙对她笑了笑,微微颔首。
傅老太君道:“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外祖母让人给你们备了些年货,回去的时候记得捎上。”
楚斯寒微微颔首。
陆笙则笑道:“谢谢老太君!”
“不客气!菜快趁热吃。”
老太君是越看陆笙越觉得喜欢。
第一回见她的时候,给以为是个安静的人,第二回见却又发现,小姑娘不仅爱笑,说话也甚是沉稳。
一看就是个懂事儿的孩子。
她外孙儿这眼光真好。
像傅依依那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她肯定是看不上的。
别说嫁给她外孙儿,就是做妾她也绝不同意。
她外孙儿多好的一个人啊,可不能让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给祸害了。
说起来,还是得感谢国师,给她外孙儿找了这么个好姑娘。
“来,多吃点!”
想到此,傅老太君又拿起公筷给陆笙夹了一块肉。
“谢谢老太君,您也吃!”
而一旁,叶落也在和楚斯寒还有傅丞相低声说话。
傅丞相深知叶落对朝中之事不感兴趣,所以,只跟他聊了一些江湖中的事儿。
第三百零四章 随行
傅丞相给叶落斟了杯酒,低声道:“前段时间,曾见过高大侠,不知他还在不在京中。”
“高徐?”
叶落惊讶,“他也来京了?”
楚斯寒解释道:“时府的大公子成亲,师叔来喝喜酒。”
叶落微微颔首,“这么说来,你也见过你师叔了?”
“见过。”
还给他白送了一个徒弟。
“为师进京前,倒是曾在北翼国见过他一面,却没听他说要来玄月国。”
楚斯寒淡声道:“可能那时候还没决定要来。”
“也是。”
酒过三巡,已近微醺。
收桌前,叶落将剩余的酒又尽数倒进自己的酒葫芦中。
他惜酒,尤其是美酒,那是一滴都舍不得丢弃。
傅老太君给陆笙和楚斯寒备了一马车的年货,其中大多数都是干果,还有一些糖酥点心之类的。
楚府已经没有孩子,楚斯寒也懒得带回去,于是,便自作主张将那一车的年货送给陆笙。
第二天离京时,陆笙给叶落和国师留了一些。
她和楚斯寒还有楚云三人刚到城门时,却见雪地上停着一辆马车。
马车旁边站着三个人,一个是傅思思,另外两个,则是时逸和云霆。
与前两天看到的不同,今天的傅思思似乎格外兴奋。
她昨晚听祖母说,表哥和陆姑娘要回黄阳镇,于是,一大早便来这儿等了。
只是,让她意外的是,时逸和云霆竟然也来了。
看到云霆的刹那,她所有的坏心情都没了。
“思思?你怎么在这儿?”
看到时逸和云霆,楚斯寒一点都不意外。
因为,他昨晚给他们报了信。
可是傅思思也在这儿,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我要跟你们回黄阳镇,我想哥嫂和阿烁了。”
怕楚斯寒不让她跟着,她忙挽上陆笙的胳膊,可怜兮兮地道:“陆姑娘,你不会嫌弃我吧?”
“不会。”
陆笙笑着微微摇头。
回去的旅途漫长,有个人陪着说话自然再好不过了。
“表哥听见没?”傅思思抬高下颌道:“陆姑娘说她不介意。”
楚斯寒微微蹙眉,“你可跟家里人说过了?”
“我和祖母说过了,她同意了我才来的。”
祖母若是不开口,她一个人哪儿敢来呀?
“既然如此,那就上马车吧。”
楚斯寒瞥了眼云霆,淡声道:“你和笙笙乘一辆。”
看云霆那一副不乐意的模样,楚斯寒只好忍痛割爱,将自己的位置让给了表妹。
像云霆这种心口不一的人,总有一天会为此付出代价。
他楚斯寒的预感就没出错过。
“哦!”
傅思思看了云霆一眼,撇了撇嘴,有些失望地应了一声。
虽然她很喜欢陆笙,可是,还是想和云霆共乘一辆呀。
陆笙扫视二人一眼,淡声提议道:“大人,您和时公子跟我一起乘一辆吧,让思思姑娘和云公子共乘一辆。”
“我很乐意!”
时逸头一个举手同意。
楚斯寒看了云霆一眼,见他没出声反对,这才微微颔首。
虽然多了时逸这个多余的,但能跟小姑娘坐一起,他还是很开心的。
第三百零六章 何勤订亲
一个多月后,黄阳镇。
楚斯寒因为有事,暂时留在临江府,时逸和云霆也留在了临江府。
云霆不来,傅思思自然也肯定要留下,于是,最后回黄阳镇的人,只有陆笙一个。
虽然只离开差不多两三个月的时候,却感觉离开了很久的感觉。
她去了食肆,却发现食肆的大门正关着。
回到陆府,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
刚走出来关好门,就见隔壁走出来一个婆子。
见陆笙站在门外,那婆子还以为她是陆府的客人,忙问道:“姑娘是来找这家的人吗?”
陆笙侧头看向婆子,旋即笑着微微颔首。
却听那婆子笑道:“这家的人前几天就已经回村去了,说是何勤兄弟要订亲。”
何勤要订亲?
“多谢婆婆提醒,我这就回去。”
她说完,驾驶马车离开了陆府。
回到柳月村时,却发现陆家院门正大开,陆然和陆桨以及陆欣三人正坐在堂屋里用膳。
听到车轱辘转动的声音,陆桨和陆欣眼睛同时一亮。
二人正欲放下碗筷,陆然一个凉凉的目光突然扫了过来,吓得二人身子同时一僵。
见他们再次低头扒饭,陆然才收回了目光。
他侧头看了眼屋外,在看到走进来的陆笙时。
“二姐!”
陆欣甜甜地喊了一声,眼里满是想念。
“回来了,吃过了吗?”
陆然放下筷子,看着她问。
“吃过了。”
陆笙在陆欣身旁坐下,笑着道:“我去食肆,发现门关了,又去了镇上的家,却听隔壁一位婆婆说,舅舅要订亲,所以你们都回来了。”
“确实。”陆然点头。
“不知订的是哪家的姑娘?”
陆然道:“同村段家的姑娘,比舅舅小六岁。”
陆笙微微挑眉,“不会是第二个张家吧?”
如果是第二个张家,那何勤也太倒霉了。
陆然摇头,“不是,段家的人都挺好,就是生活差了些。”
“这倒没什么。”
陆笙笑道:“咱们如今也不缺那点钱,若是个不错的人家,舅舅帮着点也是应该的。”
陆然点头赞同,“我也是这么和外婆说的。”
“日子可定好了?”陆笙又问。
何勤年纪已不小,少说也有二十六七,同村像他这么大的人,孩子都已经两三个了。
陆然颔首,“定好了,明年三月。”
陆笙闻言笑了笑。
她突然很好奇张家的反应,幸好外婆拿了钱给自家,不然,还看不清这张家的真面目呢。
“马车是怎么回事儿?”
陆然咽下最后一口饭后,看向陆笙问。
“哦,那是丞相府的马车,傅老太君给咱们家送了一些年货,大人让我驾这马车回来,等他回黄阳镇再让人将马车送回京城去。”
“丞相府?傅老太君?”
陆然诧异,“你去过京城了?还去了丞相府?”
“对啊。”
陆笙颔首,“丞相大人是楚大人的舅舅,傅老太君是楚大人的外祖母,也是当今丞相大人的母亲。”
“原来如此!”
对于陆笙能去丞相府,陆然除了诧异之外,倒也没太大的反应。
毕竟,自家妹妹的师父,可是三王爷。
第三百零七章 送年货
陆然洗过碗后,和陆笙一起将马车上的年货全搬了下来。
“这么多啊!”
陆桨牵着陆欣站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陆然也有些惊讶,“这么多,能吃得完吗?”
以前过年别说吃了,就是连看都没看过。
刘氏哪里舍得买这些年货,就是几块糕点都舍不得掏钱。
即便买了,大多也都是落入了陆宁的嘴。
“一些送给外婆和堂外婆他们,再给于婶和里正叔叔送一些吧。”
傅老太君给的可是两个府的量,楚斯寒一样都没拿,全都给她留着,肯定是吃不完的。
再说了,除了两个小娃,她和陆然也不太爱吃这些东西。
“可以。”
陆然点头,“我正巧要去找陶大哥说几句话,里正叔那份,我一会儿顺道带过去。”
“对了。”
陆然指了指一旁的箩筐,“那是陶大哥今早送来的半框苹果,说是给咱们送的年礼。”
“那正好。”
陆笙拿过一旁的篮子,装了一些干果和一些糖酥点心,“这个就当是回礼。”
这些东西她路上有尝过,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小孩子应该很爱吃。
陶嘉有个五岁大的儿子,每逢过年才回来一次,所以,陆笙对这孩子也没什么印象。
陆然接过篮子,提着往外走。
“哥,记得把篮子提回来。”
陆大华以前经常编篮子和竹筐去卖,所以,家里以前并不缺这些东西。
但现在,陆大华还在监狱里,这些东西没人编,也就只剩下那么几个。
“知道了。”
陆然头也不回地应了一声。
陆笙收回目光,继续拿篮子给于婶装一些。
陆桨道:“二姐,这个我给于婶送去。”
这么多好吃的,小原子一定很开心。
陆笙笑了笑,“你能提的动吗?”
“能!”
陆桨点了下头。
他这模样,让陆笙想起了自己前世的小时候。
那时候,她和师父住在山谷里,附近都没什么人家。
一直到她六岁那年,隔壁突然来了一位老翁。
师父有次烧黄焖鸡,那老翁便一直在他她家的门外徘徊。
她见了心里觉得那老翁太可怜了,于是,让师父给那老翁分一些。
师父倒也大方,直接拿了碗就给那老翁装了米饭和一小碗黄焖鸡。
那老翁一见,顿时受宠若惊地接过。
后来,师父每次烧菜,都会让她给那老翁送一些过去。
每次看到老翁开心的样子,她就觉得开心又满足。
不过,那老翁后来就搬走了。
她问了师父那老翁搬到哪里去了,师父却说,那个老翁已经回家了。
以前她不懂,直到后来才知道,那老翁根本就不是人,而是死于附近的鬼魂。
她跑到隔壁去看,却见她之前送的饭菜,已经被晒干了。
虽然老翁已经“回家”去,但陆笙却依然记得,她给老翁送吃的时,老翁脸上开心的样子。
“我!我跟哥哥一起提!”
陆欣举手说话的声音,拉回了陆笙飘远的思绪。
她笑了笑,点了下头,嘱道:“当心摔着。”
然后才将篮子递给兄妹二人。
第四百零八章 红糖花生粑
两个人回来时,篮子里的年货没有了,却多了一样东西。
“这是什么?”
陆笙提着那东西看了一下,挑眉问。
陆欣笑道:“好吃的!”
说罢,张了张嘴,让陆笙看她嘴里咬着的东西。
陆笙挑眉,“直接吃吗?”
陆桨点头,“嗯。”
陆笙拿起一块放进嘴里咬了一半,发现这东西是糯米做的,里面是红糖花生馅儿。
味道竟然挺好吃的。
陆欣道:“于婶说,说等大年三十再送一些过来。”
“是吗?”
陆笙笑了笑,将东西又分给二人一人两块。
她则泡了一壶茶,一口茶配一块,很快,半篮子的红糖花生粑就不见一半。
她数了数,发现只剩下六块,想了想,决定留三块给陆然,余下的四块,则和两个小娃分着吃。
“太好吃!”
她吸了吸手指,由衷地感慨。
没想到,于婶做的小吃还挺好吃的。
“笙丫头!”
门外响起了熟悉的声音。
陆笙抬头看了过去,就见连氏提着一个篮子走了进来。
“连婶。”
陆笙忙站起身,“快坐着喝杯热茶。”
“我不爱喝这些。”
连氏摆了摆手,将手中的篮子递给她,“这是你堂外婆让婶子给你带的,里面有些红糖花生粑和一些吃的,说是让你们尝尝。”
“有劳了!”
陆笙笑着接过篮子,见连婶说完就要离开,她赶忙道:“连婶等会儿。”
连婶疑惑地回过头看她,陆笙将篮子放在桌上,转身进屋,没一会儿,就提了个篮子出来。
“给您带点东西回去尝尝。”
连氏一看篮子里的东西,慌忙摆手,“你留着给小桨和小欣吃吧。”
这东西可不便宜,她们一般都舍不得买。
这次回去,见何勤家突然盖了瓦房,她也吓了一跳。
问了陆笙外婆才得知,是陆笙师父给的钱盖的房子。
连婶不知道陆笙的师父是谁,不过,却知道,对方定然是非富即贵。
陆桨道:“我们还有很多呢,连婶,你带回去给大田吃吧。”
连婶闻言看向陆笙,却听她笑道:“阿桨可没骗婶子,再说了,我可不是大气之人,若是东西不够多,肯定不会给你的。”
说罢,还俏皮地朝连婶眨了眨眼。
连婶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地接了过来。
“谢谢笙丫头了。”
有这一篮子的干果点心,她们家今年过年就不用再花钱买这些了。
“婶子可别忘了帮我把篮子提回来啊。”
连婶已经走到大门处,陆笙才出声提醒。
“一会儿就给你送回来。”
连婶回头笑着说了一句,才迈步离开。
陆笙掀开堂外婆送的篮子,发现里面除了红糖花生粑外,还有一种小吃食,也是糯米粉做的。
她微微蹙眉,忙问陆桨道:“阿桨,这东西是不是每年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做?”
陆桨摇头,“不知道。”
他以前只见别人吃,自己却没吃过。
陆笙的记忆里,原主似乎也没吃过。
或许小的时候有吃过,不过没什么印象了。
她将东西盖住,准备等陆然回来再问。
第四百零九章 他的王府很破吗?
陆笙洗了个热水澡后,让两个小娃去玩,她则回屋补个觉。
下午醒来时,却见陆然拿着书正坐在屋檐下看。
听见开门的“吱呀”声,他看过来一眼,就又继续将目光放回书上。
陆笙想起红糖花生粑的事,忙搬了张凳子,坐到他身边。
“哥,你吃过红糖花生粑吗?”
“吃过,怎么了?”
陆然疑惑地看了她一眼,似乎不明白她怎么突然问这个。
“我好像没吃过。”陆笙沉吟着道:“这东西是每年过年都会有的吗?”
“嗯。”
陆然点头,“祭祖用的,一般人家都会做。”
以前何氏在的时候,倒是有做过,不过,那时候陆笙还很小,才三四岁,他已经六岁了,还一直记得。
后来,家里条件不大好,糯米粉又贵,所以,家里也就没再做了。
刘氏嫁过来之后,别说糯米粉,就是面粉都没见过。
也不是说没见过,只是没给他们吃过而已。
“那为何我们家没有?”
陆笙好奇地问。
陆然翻了一页书,淡然地回了一个字:“穷。”
陆笙:……
难怪她从原主的记忆中没有红糖花生粑的记忆。
“今天,给于婶送礼,于婶给了一些,我吃了几块,堂外婆又托连婶带了一篮子过来。”
陆然点头,“那就留着过年用。”
陆笙也是这么觉得。
她从小就喜欢吃糯米做的吃食,有一次,还差点把自己噎死。
不过,这完全不影响她对那些吃食的喜爱。
“二姐吃的不止几块,明明吃了半篮子。”
陆桨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笑嘻嘻地开口。
“哪有?”陆笙冷哼,“明明才十六块。”
她数得一清二楚的。
陆然淡笑了一声,“十六块能用几块来形容?”
陆笙心虚地轻咳一声,转移话题道:“哥,我师父今年可能会到咱们家过年。”
陆然翻书的动作一顿,他坐直了身子,表情严肃地问:“你是说三王爷要来咱们家过年?”
陆笙点头,“对啊!”
“不是,他的王府很破吗?”
陆然沉吟半晌,摇头道:“应该不破。”
“那是三王爷喜欢在破屋过年?”
他们家这院子已经好多年不翻修了,如果不是今年条件好了,能用得起炭,只怕还会和往年一样挨冻。
陆笙摇头,“不喜欢。”
师父他老人家虽然喜欢淳朴的住宿,但绝对是那种雅致的淳朴之地,绝对不是陆家这样的。
“既然如此,那他怎么想来咱们家过年?”
陆然实在想不通。
“当然是因为我呀!”
陆笙嘿嘿笑道:“师父说他不喜欢京城那些规矩多的拜年礼,所以想来咱们家躲躲。”
陆然露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他看了看自家,沉吟着道:“要不,咱们回镇上过年吧?”
这里太过寒碜了,可配不上三王爷的身份。
陆笙摇头,“不回镇上。”
“为何?”
“回镇上过年没有年味。”
家家户户都隔着两三米高的厚墙,各过各的,太过无趣。
哪里像乡下,两家之前也就隔着一片篱笆墙,对面欢声笑语,在家也能听得见。
第三百零五章 没脸没皮
翌日,安木村。
陆笙原本只准备两份礼,但昨日听到陆然说,何勤的未婚妻就在安木村,所以,又多准备了一份。
见他们来,赵氏饭只吃了两口就跑出来迎人了。
“外婆。”
这次来的只有陆然和陆然。
陆然下了马车后,淡声喊了一句。
“唉!”
赵氏应了一声,“阿笙呢?”
“外婆,我在这儿呢!”
陆笙掀开车帘,探出头来看着赵氏笑。
“你们都吃过了吗?外婆刚做好饭菜,你们一起吃吧。”
“吃过了才来的。”
陆然让陆笙将马车上的东西推过来,然后他搬着放进大堂里。
赵氏看那些东西后,蹙眉道:“人来就行了,怎么还带东西?”
如今,何勤在陆笙的食肆帮忙,一个月都有三十两,家里宽裕了许多。
陆笙跳下马车,挽着她的胳膊笑道:“这些是干果点心,别人送的,我们也吃不完,便给你和堂外婆带了些过来。”
“送这些东西来作甚?”
赵氏不赞同,“既是吃食,那便留着你们吃,我和你舅舅又不爱吃这些,外婆还想让你舅舅给你们买呢。”
和之前来时看到的土房不一样,如今的何家已经盖上了瓦房。
一堂五室,瞧着还挺大的。
陆笙打量了一眼,拉着赵氏低声问:“外婆,那张小花嫁的是哪户人家?”
赵氏一听她提起张小花,顿时冷笑一声,“嫁了郑家村的一个傻子,如今正闹着要和离呢,前段时间回来,见咱们家建新房,还上门来让你舅舅等着她和离,没脸没皮的。”
“啥?”
陆笙眉头微蹙,“她还敢让舅舅等她?”
“可不是?”
赵氏冷哼,“不止她,就连她那哥嫂都隔三差五地上咱们家来,还跟你舅舅称兄道弟的,不过你舅舅没理会他们。”
“舅舅做的对。”
像这种没脸没皮的人,越是理,他们就越会得寸进尺。
陆笙冷哼,“谁让他们贪小便宜爱慕虚荣?现在后悔已经晚了!”
陆然从堂屋走了出来,看着赵氏问:“外婆,怎么没见舅舅?”
“段家的猪圈被雪压倒了,你舅舅这会儿应该在段家帮忙修猪圈。”
赵氏说罢,抬脚进了厨房,“我得先把饭吃完,不然一会儿该凉了,你们也进来烤烤火,外边怪冷的。”
陆笙站在厨房门口道:“外婆,您吃吧,我和哥哥想到村里走走,顺便给堂外婆送点年礼。”
赵氏拿出筷子,点头笑道:“去吧,记得早些回来。”
二人微微颔首。
陆然提了一份年礼,跟在陆笙身后出了院子。
之前来时,还能看到田地,如今来,只能看见白茫茫的一片雪。
“何来,快把院子里的雪扫扫,一天天的,就知道睡觉睡觉,你上辈子是头猪啊?”
二人刚到何虎家隔壁,就已听到徐氏的大嗓门。
陆笙轻笑,“来舅又被堂外婆骂了。”
陆然嘴角微掀了掀,欲笑不笑。
“小东,去柴房帮奶抱些柴火来。”
“知道了。”
二人到院门外时,又听到徐氏和何东的对话。
第三百零六章 还是这么爱说笑
何来喜欢梅花,屋里种了好几棵,此刻已经结了包。
何虎正坐在一张老人椅上闭目养神。
徐氏拿着簸箕在一旁筛米,她面前一只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守着,咯咯唧唧直叫。
何东抱着一捆柴火正欲走进厨房,余光似乎瞥到了门外的人,脚步瞬间一顿。
他扭头看了过来,却见陆笙正笑眯眯地望着他。
“表哥表姐!”
何东将柴火放在一旁,忙大步走过来给二人开门。
“给你们带点吃的。”
徐氏闻声看了过来,在看到二人后,忙端着簸箕站起身,“小笙和小然来了,快进屋坐。”
说罢,抬脚踹了老人椅子一下。
刚进入梦中的何虎一个激灵,直接醒了过来。
“睡什么睡,小笙和小然来了,快起来。”
“堂外公,堂外婆。”
二人随着何东上前打了招呼。
只听门“吱呀”一声,头发凌乱的何来开门走了出来。
在看到门外的人时,准备打的哈欠也没了。
“小笙小然,你们怎么来了?”
二人看了他一眼,陆然没有说话,倒是陆笙对他笑了笑。
“还不快去收拾一下。”
徐氏没好气地骂了一句。
何来摸了摸头,忙去厨房洗漱去了。
何东搬来两张凳子,让二人先坐。
何虎则笑呵呵地道:“你们先坐,外公去给你们泡壶茶来。”
“茶我来泡。”
陆笙将东西递给何东,笑道:“正巧拿了一罐茶叶来,也不知道味道如何。”
傅老太君给她送了些茶叶,她还没尝过,听陆然说何虎爱喝茶,她便拿了一罐过来。
“是吗?”
何虎眼睛一亮,“那是该要好好尝尝。”
徐氏笑道:“我去提水来。”
说罢,端着簸箕进厨房去了。
何东也将一旁的柴火抱进了厨房。
徐氏进去没多久,就提了一壶开水走出来。
“你们外公刚烧的。”
陆笙笑着接过,何虎搬来了一张小桌,让陆笙把茶罐和水壶放在上面泡。
“这味道,莫非是佛动心?”
望着杯中翻滚的白雾,以及这怡人的清香,何虎眼睛霎时亮了。
何虎爱茶,何章又是个孝子,以前总是会给他买那么一两半两的茶回来喝。
不过,真正的名茶,何虎还是没尝过的。
这佛动心,他也是在书中见过对其味道的形容。
陆笙给何虎和陆然倒了茶后,又给自己倒一杯。
她放置鼻尖闻了闻,心下顿时一笑。
这味道,正是上好的碧螺春。
她前世没少喝,不过,在这个时代,还是第一次见。
佛动心,正是碧螺春的别名之一。
何虎小心翼翼地啜了一口,细细品过后,连连点头道:“好茶,这绝对是上等好茶!”
他看着陆笙问:“小笙啊,这茶你从哪儿得来的?”
陆笙笑道:“楚大人的外祖母送的。”
何虎闻言微愣了愣,旋即哈哈大笑。
“你这丫头,还是这么爱说笑。”
当初食肆开业的时候,何虎和徐氏都没去,何章和何来也没跟他们提过,所以,何虎并不知道她认识楚斯寒的事。
第三百零七章 留着祭祖
陆笙无辜地眨了眨眼,“堂外公,我说的是真的。”
她真的没撒谎。
陆然看了她一眼,正欲帮她证实那话的真实性,却听何虎又道:“楚大人的外祖母,那可是当今丞相的母亲,咱们哪能见得到人家?”
何虎笑着摇了摇头,一副“你休想骗我”的模样。
“丞相的母亲怎么了?”
何来走了过来,“咱们家小笙的师父还是三王爷呢。”
“哈哈哈——”
何虎听后笑得更大声了。
“你这小子,还帮你外甥女儿来骗我,三王爷?你可真敢想。”
何来:……
他这会儿终于理解陆笙那种说实话没人信的无奈了。
“阿笙说的句句属实。”
陆然淡声开口。
何虎闻言笑容一顿。
以陆笙和何来的性子,说笑倒是很正常,可是陆然这人,最是不喜说笑。
也就是说,陆笙和何来方才说的话,其实不是在说笑?
何虎看了看陆笙,又看了看何来,二人却对他同时点了下头。
不知过了多久,何虎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这么说来,小笙是真的见过丞相的母亲,也真是三王爷的徒弟?”
何来和陆然同时点头,“千真万确!”
“这……”
何虎还是不太敢相信。
试问,他们一介农夫,平时别说三王爷和丞相的母亲了,就是连黄阳镇的县令长什么模样,他们都没见过。
如今却告诉他,陆笙不仅见过丞相的母亲,还是三王爷的徒弟,这换做任何人,应该都不敢相信吧?
“堂外公,除了丞相的母亲,我还见过皇上。”
她这话一出,四周再次陷入了寂静。
这次不止何虎震惊,就连陆然和何来都愣住了。
见皇上?
那对他们来说,和上天应该没什么区别吧?
“对了,他还赏了我一对元宝,不过,我没带在身上。”
何虎:……
何来:……
陆然:……
见皇上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竟然还有元宝拿?
“这皇上对大臣倒是不错,不过,对百姓倒是有点抠门。”
陆笙轻叹一声道:“我帮他除……坏人,他就只赏了两个金元宝。”
三人:……
钱都拿了,她竟然得了便宜还卖乖,还敢吐槽皇上?
“都怎么了?”
何东回来时,见三人目光都怔愣地看着陆笙,不禁有些疑惑。
三人中最先回过神来的,是陆然。
“此事,怎么没听你提过?”
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啊,她竟然一句都不提。
若不是她今日提起,他只怕还不知道。
自家妹妹真是越来越了不得了。
陆笙不以为然地道:“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皇上也是人,这有啥好说的?
“那元宝你可千万不能花,留着祭祖。”
回过神来的何虎忙出声提醒。
这种御赐之物,一般都是拿来供的,这可是恩赐,不能随意用掉。
“为什么?”
陆笙微微挑眉。
钱不就是拿来花的吗?
陆然沉默片刻,淡声道:“回去之后,把元宝拿给我。”
“好。”
陆笙想都没想就点头应下了。
反正只是一百两,她不缺这点钱。
第三百零八章 默默地认识了大人物
来晚的何东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
什么元宝什么祭祖的,他一句都听不懂。
“叔叔,你们在说什么?”
何东往何来那边移了移,低声问。
何来吸了吸鼻子,看着他道:“你表姐去了京城,见到了皇上,皇上还给她赏了一对金元宝。”
何东大惊。
上次食肆开张,他因为要上课,所以也没去。
父亲也没和他提过食肆里发生的事,只让他好好读书。
他不过比陆笙小两岁,人家都已经去到京城,还见过皇上了,他却连安木村都还没走出去。
人比人,果然能气死人!
何虎到现在还有些懵懵的,总觉得有些不现实。
“家里也没什么好吃的,这些红糖花生粑我刚热过了,你们趁热吃。”
徐氏端了一屉子的红糖花生粑走了出来。
见几人表情都有些不对,她疑惑地看向何虎,想要他给自己解释解释,却发现,他懵圈的表情比其他人还要明显。
“这都怎么了?一个两个的,怎么都不说话?”
徐氏狐疑地蹙了蹙眉。
“我也不知道。”
陆笙抿了一口茶,淡定地开口。
几人目光同时看向她,都是生无可恋的表情。
“奶,表姐她见过皇上,还得了一对金元宝。”
何来给何东解释,何东又给徐氏解释。
“胡说八道。”
徐氏好笑地白了何东一眼,招呼大家赶紧喝茶吃东西,然后又回厨房忙活去了。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同时看向陆笙。
陆笙拿起一个红糖花生粑放进口中,默默地咀嚼着,无视几人的目光。
何虎似想起了什么,面无表情地将那罐茶拿了过来,藏在怀里。
这可是丞相府的茶,虽比不上御赐的金元宝,但也不是一般的东西,他得要小心藏好。
陆笙瞧见他的小动作,却没说什么,只觉得有些好笑。
何来瞥了自家爹一眼,有些无语。
几人坐着喝茶,没有人再说话。
就在这时,何章驾着一辆牛进了院子。
他将牛车停在一旁,刚拿下笠帽,在看到院子里坐着的陆笙和陆然时,表情有些惊讶。
“小笙何时回来的?”
陆笙笑道:“昨儿刚到家。”
“哥知道小笙去京城?”何来惊讶。
“京城?”
何章看向陆笙,“小笙不是和三王爷还有楚大人去临江府查什么连环杀人案吗?”
陆笙闻言微微挑眉。
她当初只说有事,要和师父还有楚斯寒去临江府一趟,可从未说要去临江府查什么连环杀人案。
看来,应该是傅闲云和他说的。
“大舅和傅县令关系似乎不错啊。”
何章闻言看了她一眼,解释道:“傅县令常带着妻儿到食肆用膳,偶然提起的。”
这话的意思是说,傅闲云自己和他说。
何虎:……
自家儿子竟然认识了新来的县令,他竟然一无所知。
这一个两个的,竟然默默认识了这么多大人物却从不提起,太过分了!
“爹,您眼睛抽了?要不要给您请大夫来瞧瞧?”
见何虎眼睛连眨了好几下,何章一本正经地询问。
第三百零九章 “明星”同款店
何虎默默地给自家儿子抛了个白眼,冷哼一声,拿着那罐茶起身回屋去了。
“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何章看向何来,表情疑惑。
何来沉吟着道:“可能是今日小笙带来的好事儿太多,他有些缓不过来?”
他也不太懂自家爹怎么突然就生气了。
何章看向陆笙,“什么好事?”
陆笙咬了一口红糖花生粑,含糊地道:“我也不知道。”
对她来说,今天说的事儿似乎都不是什么好事儿,当然,也不是什么坏事。
何章微微蹙眉,又看向自家儿子。
何东瞬间正襟危坐,不太确定地道:“可能是表姐得了皇上的赏赐,爹您又认识了傅县令,却没人和爷爷说,所以他生气了。”
不得不说,知爷莫若孙,何东几句话就说中了何虎的心事。
“哦。”
何章淡淡地应了一声,看向何东道:“去,跟你叔把车上的东西卸下。”
“我还要扫雪,没空,你们爷俩去。”
何来起身,拿起一旁的扫帚开始扫雪。
“我来。”
陆然起身,帮何东将马车上的东西搬进屋。
后天就是除夕了,所以,何章提前置办了过年的肉菜。
“大舅,食肆后面的盈利如何?”
陆笙给何章倒了杯茶,期待地问。
何章点头,“可以,有傅县令一家在,一天至少也有四五百两的收入。”
好多客人都是冲着傅县令去的,所以,生意确实不错。
陆家食肆虽然只是一个小食肆,但收入却直逼像“天祥酒楼”这样的大酒楼。
对面的酒楼眼红了许久,但陆家食肆有傅闲云罩着,谁都不敢随意来挑衅。
为了对付陆家食肆,对面那家酒楼的东家甚至还私下堵过他,想要把他挖到对面去。
甚至还主动提出会给他两层的收入。
何章当时听了只说一句话,“我是陆家食肆的半个老板。”
陆家食肆他可是能拿到三层的收入呢。
对家听后,尴尬之余只能不停地抱歉。
他们期间特地装客人过来吃过几次,甚至也曾上手模仿过那么几道菜,不过味道没那么正宗就是了。
而且,他们刚学会烧一道菜,对面又新出了好几道,这让他们苦恼不已。
陆笙挑眉,“这么说来,咱儿家的食肆已经成网红,不对,是明星同款店了?”
至于“明星”是谁,自然不言而喻。
“明星店?”
何章蹙眉,“这是何意?”
陆笙洋洋洒洒地解释道:“哦,意思就是,傅县令这个名人经常到咱们家食肆里用膳,他吃过的东西,被很多人点,就叫明星同款。”
“哦。”
何章一知半解地点了下头。
“那些百姓是常问傅县令吃的是哪些菜,然后也点了同款,有时候。”
陆笙轻笑,不管哪个时代,似乎都缺不了“追星族”啊。
“哪些吃食比较受欢迎?”
何章闻言沉思片刻,淡声道:“之前是土豆比较受欢迎,不过,土豆现在已经没了。
现在比较受欢迎的是蛋炒饭和炒粉,还有鸡油饭和那个灌汤包,这些傅县令一家都很爱吃。”
第三百一十章 商铺遍布全国
陆笙越听眼睛越亮。
她手指轻敲了几下桌面,看向何章道:“大舅,以后傅县令到咱们店里吃饭,就适当的打一下折吧。”
以傅闲云的性子,不收钱的话,他怕是以后都不愿意来了。
唯一的方法,只能是给他打打折。
比较,有他在,陆家食肆的收入肯定能稳。
“打折是何意?”
何章总觉得陆笙不时会蹦出一些他从未听说过的新词。
他好歹读过两年书,识的字也不少,可陆笙说的有些话,他还是很费解。
陆笙耐心解释道:“就是给他便宜一些,打个比方,一道菜一两银子,您可以给他打个八折,就相当于一两银子,您只需收他八百文即可。”
傅县令虽然不缺钱,但偶尔给个折扣,人家也吃的开心不是?
“原来如此!”
何章恍然地点了下头,在心里暗暗记下。
陆笙又道:“平时逢年过节的,也可以给顾客们打个折扣,只要不在亏本的情况下,少挣一点都可以。”
薄利多销嘛,做生意就是要这样,才能吸引回头客。
“好。”
何章认真地点了下头。
一旁扫地的何来,默默地朝陆笙投来一个佩服的目光。
他以前不太了解这个小外甥女儿,最大的印象就是不爱说话,性子羞怯,说话更是低声细语的,不仔细听都听不到。
可是,自从她上次来之后,整个人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不单单是从胆子上,就连行事方面都特别有主见。
而且,何来也看的出来,现在就连一向固执己见的大哥,也都不得不听陆笙的话。
他思来想去,觉得能让何章佩服的,大抵就是陆笙给的那些菜名和配方了。
自家大哥是个厨痴,只要和厨艺或者调料配方有关的东西,他都十分热爱。
“小笙,你那些生意之道从何处学来的?”
何来拄着扫帚,好奇地发问。
陆笙才多大呀,不过十六,又是一个姑娘家,真不懂她这些主意到底从哪儿学来的。
“生意之道?”
陆笙点了点鼻尖,“别得铺子不都这样吗?”
“是这样。”
何章点头,“天祥酒楼也时常给客人廉价。”
“是吧?”
陆笙笑眯眯地道:“听说,天祥酒楼是楚大人的?”
何章颔首,“正是,天祥酒楼各府各镇都有,就连京城都有好几家。”
何来道:“楚家可不止区区的天祥酒楼,他们家的商铺几乎遍布全国,其中以酒楼和布庄,还有米铺及钱庄和镖局最为出名。”
陆笙听罢暗啧一声。
难怪楚斯寒一开口就说要给她十万两。
有钱人就是爽啊。
她一个穷人,为了几百两还得费尽心思去“算计”别人,人家光坐着一天就估计赚到她的总数那么多。
她太难了!
“话说回来。”
何来看着陆笙问:“你和三王爷还有楚大人一起去的临江府,那他们没和你一起回来吗?”
“师父有事先离开了,明天应该就回来,至于大人……”
陆笙抿了下唇,沉吟道:“他说他可能要等过年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