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TXT下载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全文阅读

作者:醉恋     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txt下载     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76章 段家宏,你怎么来了?

    外公吃着碗里的饭,听着阿雯的话笑着回:“能做什么用,能充饥的时候就充饥,有粮食的时候就喂猪。”

    了解阿雯的梁嘉莉眼睛雪亮,双眼盯着阿雯笑:“你又想到能做什么吃的了?”

    一桌人都放下碗看着她,弄得她都不好意思了。

    “在书中看到过一种红薯粉,可以裹肉煮着吃也可以油炸。”

    “油炸那得多费油。”外婆一脸心痛。

    阿雯抽抽嘴,在节约方面都得像外婆学习。

    “好像还能做红薯泡,过年当零嘴,招待客人用。”

    “这个可以,阿雯可以试着做点,日后就不用浪费那点钱了。”

    外公的话让阿雯更汗颜,这妥妥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有了豆腐的成功经验,大家都还是很期待这个叫红薯泡的东西。

    其实阿雯更喜欢红薯粉,用瘦肉裹粉做滑肉,可香了。

    要不就做成酥肉也很好吃的,想着口水都流了。

    “阿雯,口水流了。”大姐打趣的看着阿雯笑。

    摸着嘴巴并没有口水,才知道被大姐耍了。

    阿雯也不恼,直接伸一个小手抓着外公摇晃:“我们做点红薯粉吧,我保证好吃,到时候还能做粉丝出来。”

    朱父看着摇晃他的小丫头一脸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模样,终是点头,难得这丫头求他。

    “行,那就做点。”

    他也想试试到底多好吃。

    晚饭就这样愉快地结束,三姐妹回房休息,阿雯被安排睡最里面。

    今天一天的忙碌大家都早早的睡了。

    第二天,天气比较不错,是个阴天。

    朱父扛着锄头就去挖红薯,自然大家都去帮忙了。

    梁长海没去,他打算回家去扛点粮食来,不然这么多人吃人家的多不好。

    阿雯也跟着去捡红薯,下了近大半个月的雨土地都是松软的,踩上去都能立马出现个脚印坑。

    去土里自然穿不了布鞋,在农家雨天都是穿草着。

    阿雯穿着大人的草鞋太大了,穿在土里去了后直接脱了打赤脚,这样还方便。

    梁嘉莉也学着阿雯的样子,两姐妹裤脚拧得老高,漏出白白细细的双腿。

    大人看着她们两摇头。

    梁嘉芬可不敢学她们,她已经快说亲了,可不能乱来。

    三个大人,三个孩子分工明确。

    朱父就负责挑担子回去。

    一时也忙开了。

    阿雯也不算第一次摸泥巴,摸着红薯上的湿泥巴也不算陌生。

    快速的捡着朱氏挖出来的红薯,把上面的泥巴抹干净放在背篓里,一点点的背去外公的挑子里。

    一挑一挑的挑回家,几个人很快就挖了一大堆红薯。

    雨已经在飘了,但是大家都没停,只希望能多挖点。

    如果这雨这样下去,土里的庄稼都会烂掉,最苦的依旧是百姓。

    “阿雯阿雯,有人找你。”

    外公挑了一挑回去,回来时候后面跟着个人,他边走边喊。

    阿雯听到了抬起头,看着跟在外公后面的少年,纳闷他怎么来了。

    “段家宏,你怎么来了?”

    走到土里的段家宏看着阿雯正在摸泥巴,有些违和。

第77章 为了梦,加油。

    他就去觉得阿雯不应该做这样的事。

    可看着她快乐的样子又觉得这也不算什么大事。

    “你大哥让我来看看你们家,结果我过去的时候你们家都被水淹了。”

    段家宏也挺纳闷的,这清河县往年也不是没有下过雨,他记得有一年也下了好久的雨,也不见这般严重的。

    为何今年特别严重,要不是他遇到上阳村的村民估计也还不知道呢。

    “我哥还好吗?”阿雯不停手里的动作,问这。

    段家宏在县城,能知道她们村的事情也不奇怪。

    段家宏点头:“他跟着陶大夫来过县城一趟,刚好路过我们家铺子,就说了两句。”

    段家宏说这话也伸手帮阿雯抹红薯,看着阿雯那白白嫩嫩的手,有些可惜。

    如果他有妹妹,他会很爱惜妹妹的吧。

    “段家小子,下次见着阿华带话他,不用担心家里,你叔叔他身体一切都好。”朱氏抹着眼泪笑着说。

    段家宏看着朱氏点头:“放心吧,我会跟他说的。”

    于是乎挖红薯的队伍又增加了段家宏一人。

    他跟着武馆学了些强身健体的功夫,再加上家境也不算差,力气也大。

    他便背着红薯跟着朱父一同往家里送。

    朱氏最开始说说什么都不愿意,毕竟他是客人,跟之前去帮她家打稻谷不一样。

    可段家宏却说,叫她把他当成第二个儿子看待,他跟阿华的关系可好着呢。

    最后还是阿雯说服了朱氏,毕竟这是哥哥的朋友,他受哥哥的嘱咐来的。

    中午吃了饭,阿雯忽然就想到了空间那里的一些武术书籍。

    她也听说过段家宏不爱学习就爱一些武术,为了学武术天天放学后还在武术馆外面偷学呢。

    她偷偷躲进房间把空间里面的武术书籍拿出两本简单的,当今天帮忙的报酬吧。

    段家宏看着阿雯拿出来的书籍,一脸兴奋,兴奋过后他问:“这书你是那里来的?”

    书面看着都很新,不会是买的吧。

    这样的话他不能要。

    阿雯在心里吐槽自己蠢笨,怎么就忘了她笑着可是穷光蛋。

    “咳咳,这个是书铺掌柜让我抄的,我晓得你爱武术,便先拿你抄,记得还我。”

    没办法,这个锅只能往周掌柜头上甩。

    段家宏立马点头,喜悦的眉毛都在跳动。

    “放心,一点损耗都不会有,下次还有这样的书都给我抄一份。”

    阿雯一本正经的点头。

    书库那么多书要抄到什么时候。

    此刻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她好像抓到了段家宏喜爱什么。

    “你不会真弃笔从戎吧?”

    “如果需要我会去,你会支持我吗?”

    阿雯想了一下,点头:“数万人中才有将才一名,你是一名负责人的人,必定也会是一名优秀的将士。”

    段家宏眼睛发亮,点头:“我不仅要做将士,我还要做将军,谁说读书才能光耀门楣,当士兵一样可以。”

    阿雯看着这个少年,身上那种自信让人信服。

    “加油。”

    阿雯只能这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

第78章 没有三板斧,不揽瓷器活

    为了自己的梦去拼搏的精神值得表扬。

    加上,他的梦想是那么的伟大。

    “我恰巧得到一本我爹之前看过的兵书,你等着,我去找出来。”

    说要阿雯转身走进屋里,把门关好进空间,找了一本孙子兵法,将书籍变得不是那么新了,慢慢的走出房间。

    “喏,给你。”

    段家宏接过看着名叫孙子兵法的书籍,笑着重重的行一礼:“多谢阿雯。”

    阿雯立马还礼:“不客气。”

    下午雨停了一会,段家宏走了,朱家一家子又去挖了一些红薯回来。

    晚上吃了晚饭后,大伯梁长海说要去县城找点事情做,村里现在还被水淹着,什么东西都法弄。

    也不能一直在朱家吃人家的,所以他决定先去县城找点事情做。

    阿雯现在没把红薯粉做出来不敢说大话,也没吭声。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

    第二天,梁长海顶着大雨去了县城。

    阿雯立马发动大姐二姐开始洗红薯。

    迫在眉睫,红薯粉必须做成功。

    至于怎么压红薯,没办法只能用人工切碎丁去石磨磨了。

    要是有机器就好了,这样可以省下很多时间。

    此刻只能像磨豆浆一样去用石磨磨。

    朱家旁边就有一个石磨,这倒是方便了阿雯。

    她也不敢说一定能成功的话,只能先做了一点点。

    先磨成粉,再做成粉条状态。

    大家都有做豆腐的经验也不慌不乱,外公一脸好奇的看着这个这个红薯到底能出什么样的好东西。

    外婆则帮忙找一块干净的布料,用来过滤的,过滤后才能出粉末,然后就能用来吃滑肉了。

    一下午大家都在忙碌,就算外面下着雨也阻挡不了她们高涨的情绪。

    吃晚饭时候,红薯都过滤了一大缸,看着沉淀在下面白色的粉末,阿雯笑得很开心。

    明天就能试试做粉条了。

    梁嘉莉跟在阿雯身边,望着缸里的粉末问着身边的阿雯:“能成功吗?”

    阿雯坚定的看着她:“我们必须成功,吃了早点睡,明天早点起。”

    “好。”

    朱氏看着阿雯小小的年轻肩膀上压重重的担子,她走到阿雯身边,自责:“都是娘亲没用,这东西不能做好也没什么,娘亲会更加努力的。”

    阿雯知道朱氏想表达什么,她笑笑点头:“娘亲放心吧,阿雯知道。”

    朱氏也跟大多数女性一样,在娘家帮着种田,在婆家帮着种田,没有自己的一份工作。

    以前都是靠着梁长鹤,如今梁长鹤倒了她只能在土地上更加用心,可这样依旧是赚不了多少钱的。

    “娘亲有想过做菜吗?”

    朱氏笑着摸着阿雯的头:“傻丫头,一般做菜的都是男子,女子很少,除非去大户人家做掌勺,可娘亲这点手艺太差了。”

    阿雯低头思索一下,摇头:“谁说女子不能掌勺,我们自己做个掌勺的人。”

    朱氏笑着看着阿雯,并没有觉得她说的有什么,这掌勺不是说说而已,没有那三板斧就不去揽那瓷器活。

    她自己有几斤几两她是知道的,味道谈不上多好,只限于能吃。

第79章 只做生产

    阿雯觉得朱氏的厨艺是有改进的空间的。

    主要没有什么调料给她,但是能把白水面都做的好吃的手艺也很厉害了。

    只要给她发挥空间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她相信。

    这世界的调料也不算少,一般人都不太会用,农家人只要有盐就万事足了。

    毕竟调料也是要用钱买的,农家人可舍不得。

    现在先要考虑做好红薯粉,至于朱氏厨艺问题可以往后搁着,大不了日后去找个酒楼拿钱学习。

    第二日,阿雯起床后看着缸里下面白白的粉,很开心,做滑肉的东西有了。

    洗漱完,快速吃了早饭,然后把锅征用了。

    今天大家都很好奇她说的红薯粉条怎么做成的,厨房的人最多。

    也亏得阿雯以前为了吃这个粉条特意去照着网上教程学习过,不然还真难倒她了。

    她找了一个圆形的大盘子,少说也得有两个她头那么大。

    她把红薯粉弄了一点出来再用水勾兑成稠糊状,其他的都拿东西摊着。

    锅里架上竹块,上面放着盘子,用勾兑后的红薯粉倒进去一层,然后盖上盖子蒸大约六七分钟,等熟透了继续第二次。

    这样的做法没人教还真没办法去悟到,这一层一层叠加,都是精细的活。

    最后一层放进去后,阿雯从灶台边的凳子上下来,旁边站着的大人都松了口气。

    这丫头胆子太大了。

    阿雯也很无奈,这第一次必须成功,所以她只能亲自上阵。

    灶台太高,她只得搬个凳子垫着。

    红薯粉蒸熟了后,她让朱氏拿出去风干,没太阳只能退一步。

    “这就做好了?”外公一脸稀奇的看着这个叫红薯粉条的东西,明明是个大圆块。

    阿雯看着自己做出来的大圆块也有些叹气,她技术就在这里了,只能引导。

    书中是有介绍机器的做法,关键这个时代得有电。

    所以,还是原始点吧。

    中午阿雯用红薯粉给大家做了一些吃的,当然是她指挥朱氏她们做。

    主要是她站在灶台上太吓人了。

    谁做都没关系,能做出来就行。

    一个红薯块炒鸡蛋,阿雯其实是想炒肉的,可是外公家她找了没找到,也不好意思开口叫外公去外面买鸡蛋。

    一个青菜勾芡,滑肉就不要想了,酥肉也只得以后。

    再凉拌了个黄瓜,烧了个丝瓜汤,中午就简简单单的吃了。

    外公尝了一口红薯块,挺细滑的,又吃了口勾芡后的青菜都很不错,点头夸奖阿雯。

    “阿雯真棒,你说那个红薯粉条外公很期待。”

    外婆也在一旁点头,这个青菜加了红薯粉就感觉味道好了很多呢。

    阿雯一边吃一边摇头:“有机会吃了滑肉跟酥肉,你们就知道那个比这个更好吃。”

    梁嘉莉看着外头摊着的红薯粉,眼珠子一转:“阿雯,你说大酒楼会需要这个东西吗?”

    阿雯认真思考了一下,有得需要,但是人家不一定会在你手里买啊。

    “我们可以卖给杂货铺,由他们去推广,我们只做生产。”

第80章 新品种

    梁嘉莉一点也不失望,只要能赚钱,怎样都行。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都买忙着做红薯粉,怕雨水把红薯泡坏了,外公都穿着蓑衣在忙碌。

    村里其他人间外公如此,也都效仿,生怕红薯在土里被泡坏。

    十天后,雨停了,天空依旧灰蒙蒙的。

    大王氏准备回村里去看一看,县令应该会派人来处理。

    地里也有红薯,既然能做生意,那自然是能挖出多少就挖出多少。

    朱氏也一并回去。

    阿雯打算去县城找段家宏,昨天粉条已经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她打算去找他引荐一下他父母。

    听说他家是在县城开杂货铺的,对于这样的新品种应该会关注的吧。

    梁嘉莉自然跟着一起去,梁嘉芬则留在朱家帮着外婆做点事。

    下过雨的路格外的不好走,阿雯跟梁嘉莉是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去县城的。

    好不容易走到嵩山书院,却被告知学子们被县令调去了。

    最近什么事需要调学子,自然是洪灾啊。

    衙门里的人都被派出去了,没人手,只得去学院先调用一下学子们,这也是学子日后的政绩。

    阿雯有些垂头丧气,梁嘉莉也有些低落,她拉着阿雯手宽慰:“没事,我们先去把书拿给周掌柜。”

    阿雯点头,只得先这样了。

    去到书铺,周掌柜真是万年不变的在算账,见到阿雯姐妹,眼睛一亮,从柜台出来道:“听说你们村遭遇了洪水,还以为你要过很久才来呢。”

    “劳掌柜挂心,我现在住在我外婆家,这是五本书籍,你看一下。”

    周掌柜随意翻阅了一下,点头,字迹是越来越有魅力了。

    检查完他放在柜台上,拿着说好的铜板,又说:“上次你送来的豆腐是你自己悟出来的?”

    阿雯谦虚的笑着:“那里,在你给我的书籍中有那么一些描写,加上也有听过,慢慢的琢磨就出来了。”

    周掌柜看着狐狸一样的阿雯,笑道:“那豆腐做得不错,你们不是在卖豆腐吗?是,什么时候再卖。”

    阿雯也不隐瞒,把豆腐的做法交给了族里,暂时是不会卖了。

    接着又把梁嘉莉背上的红薯粉条拿出来送了些给周掌柜,道:“掌柜可以把粉条炒着吃,烫着吃,凉拌都可以。”

    周掌柜一脸惊奇:“这是新品种?”

    “是,对了,再送点红薯粉给掌柜勾芡。”

    “勾芡?”周掌柜有些不解,不过送的东西他还是喜欢的。

    “就是青菜块快熟了,用一点点放进去就会很嫩,用来炒肉最好吃了。”

    阿雯决定一会买点肉回去,最近一直下着雨,她也没收入,一点肉味都吃不了。

    周掌柜吧把吃法记在心里,打算回去试试,他感觉这丫头有做厨子的料。

    “你们这些是打算卖吗?”

    既然送他的都给了,其他的不是卖就是送人。

    她家什么状态周掌柜都知道,也不瞒着:“是啊,在书院的段家宏是我哥哥的好朋友,他家开的杂货铺,我打算找他去当个说客,那里知道他被县令调用了。”

    ------题外话------

    第三更

第81章 生意能做就做

    周掌柜是知道最近县城里很忙的,因上阳村的河堤垮塌,导致整个村都被淹了,县令也是急得上火。

    “你要是信得过我,我帮你介绍一家酒楼。”

    阿雯眼睛雪亮,立马点头:“信得过,信得过。”

    梁嘉莉也欢喜了,要是有周掌柜帮忙牵线,这一定能行。

    周掌柜叫来一个小子看着书屋,又拿了五本书籍给阿雯,就出门带着她们去酒楼。

    这家酒楼也算是县城数得上名号的酒楼,富裕的家庭都会来这里吃上几顿。

    周掌柜自然也是这里的熟客,当他带着阿雯姐妹来到门口,小二以为他要吃饭,笑着询问:“周掌柜今天这么早,今天吃点什么?”

    周掌柜看着这个嘴甜的小二,笑着:“今天不吃饭,先你家掌柜谈个事。”

    小二立马把周掌柜迎进去,并快速去通知掌柜的。

    阿雯望着这家上下两层楼的酒楼,眼睛就没移开过,此刻的她还真就是个乡巴佬。

    梁嘉莉也同阿雯一样,眼里很好奇,心里也激动。

    她居然走进了县城了的大酒楼。

    这家酒楼叫同福酒楼,名字很俗,但里面的装修却不俗,反倒是很雅致。

    难怪周掌经常来,估计这里很多文客也都会来吧。

    周掌柜看着正在朝着大堂走的中年男子,笑道:“李掌柜忙着呢?”

    李掌柜笑着跟周掌柜寒暄:“这快中午了,看厨子们准备的东西呢。”

    李掌柜说着拉着周掌柜朝一旁雅间走,在大堂寒暄像什么样。

    阿雯两人安静的跟在两个掌柜的后面。

    进了雅间,李掌柜看着二人望着周掌柜询问:“二位是?”

    因阿雯二人穿着实在是太像农女,一般这类人是不会主动到酒楼的,他们酒楼一顿饭少说都要一两。

    偏偏她们二人又是周掌柜带进来的,所以一时间也拿不定什么身份。

    仿佛知道李掌柜的疑惑,周掌柜笑呵呵的介绍:“你之前吃的豆腐就是这丫头捣鼓出来的。”

    此话一说,李掌柜眼里大亮,这豆腐只有在京城周边有卖,如果运回来很容易坏,造价太高。

    之前周掌柜得了一块豆腐在店里加工,他倒是有幸尝试了一下。

    那味道跟在京城的味道一样,他还向周掌柜打听过,不过他并没有说,怎么今天就把人带来了。

    只是让他有些惊讶的是这个豆腐居然说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做出来的。

    “豆腐当真是你做出来的?”

    阿雯点头,乖巧的回答:“因在掌柜那里借了食谱书籍抄写,便对美食有兴趣,就着手研究了一下。”

    李掌柜心中震惊,因就对着书就能研究出来,这是怎样的思维。

    不过书籍确实又些制作方法,不够全面,能琢磨出来也算本事。

    “她可是上阳村梁家秀才的女儿。”周掌柜再次向李掌柜解释。

    秀才家的孩子,从小就在读书,不是那些不识字的村姑。

    李掌柜明白了,周掌柜在跟他透露这丫头的身份呢!

    阿雯但是觉得并没有什么,生意嘛能做就做,不能做就做下单。

    ------题外话------

    第四更

第82章 下订单

    李掌柜忽然就看到了梁嘉莉背在背上的红薯粉条,他走到她背篓面前,伸手掐了一点,询问:“这是什么?”

    梁嘉莉看着李掌柜掐着时间的红薯粉条立马骄傲的告诉他:“这个叫红薯粉条,能炒,能烫。”

    “这个呢?”

    李掌柜又拿着一颗白色的红薯粉问。

    “这个叫红薯粉,是做菜用的,叫什么勾芡。”

    梁嘉芬差点就想不起来了。

    阿雯看着李掌柜,见他对这东西感兴趣,笑道:“要不周掌柜今天就在这里用餐,我们借李掌柜的厨房一用。”

    李掌柜正有此意,立马点头:“这边来。”

    他带着两姐妹去的他私人厨房,毕竟中午客人多的时候忙不过来。

    阿雯见厨房里面什么都有,也不客气,直接放下东西叫二姐拿刀割肉。

    她打算做滑肉,再做点肉片汤,红薯块炒肉,粉丝酸菜汤,凉拌粉丝。

    五个菜够多了,再多估计就要剩下了。

    让二姐割掉带点肥肉的五花肉,用来做滑肉最好。

    肉也不能切太大块,不然盐没法快速腌进去,

    姐妹俩小厨房里面快速的忙着,阿雯一边做一边教着二姐。

    半个时辰后,五个菜也做好了。

    当这样的家常菜放在桌上,李掌柜心里还是很佩服的。

    这么小就能做出这样的菜肴,日后雕琢一下说不定还能成为一代名厨呢。

    他们酒楼也不是全部高档的食谱,也有一些平凡家庭的人。

    这样的菜虽上不了席面,对于一些小家庭来讲还是不错的选择。

    他试着吃了口滑肉,别说还是挺好吃的,滑滑的,里面包裹着肉感。

    没有肉腥味,反而有一股淡淡的的菜香。

    肉片与滑肉类似,红薯块炒肉也不错,很下饭,至于粉丝汤,味道都不错,他个人还是喜欢凉拌粉丝的。

    一圈下来,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周掌柜看着也高兴,他介绍过来的人给他长脸能不高兴吗。

    五个菜四个人一起吃了,梁嘉莉也第一次吃,胃口大开,阿雯也好久没吃到了,也吃得开心。

    中午的饭菜吃得大家都比较开心。

    最后,李掌柜更是向阿雯先定下五十斤的红薯粉条跟五十斤红薯粉。

    他还要每天送十斤豆腐过来,阿雯一一都应了。

    红薯粉按照五文钱给他,粉条则贵点八文,做粉条耗费人工多。

    至于豆腐都是按照一文一斤算的,毕竟人家定了那么多,不可能不给优惠。

    只要市场打开,不怕没有生意。

    给酒楼供货无疑是很好的宣传,这得感谢周掌柜。

    阿雯端着茶水走到周掌柜面前,一脸感激:“多谢周掌柜牵线。”

    周掌柜看着站着才有他坐着高的人,笑得开怀:“也不是只为了你,也是为了我自己的胃。”

    阿雯知道这是周掌柜的好意,她心里明白。

    梁嘉莉也跟着阿雯一起敬周掌柜。

    之后,阿雯又向着李掌柜敬茶,这笔生意解决了这些日子的难题,只要酒楼不断货,她就有办法把市场做大,然后很快就能把钱存起来。

    ------题外话------

    第一更,谢谢宝贝们的票票,也谢谢宝贝帮着捉虫,虽然很烦,但是还是要说一句,求票票哇。

第83章 建个工坊

    哥哥就能再次读书,父亲的腿也能得到很好的医治。

    洪水退去后,她打算考察一下村里到底还合适居住否,要是明年再来一次水淹,什么心血都白费。

    与李掌柜谈论好送货日期后,阿雯带着梁嘉莉回三合村。

    一路上梁嘉莉都兴奋不得,这样的生意她还是第一次见,想平静下来都不行。

    阿雯望着她天色,又暗沉下来了,雨虽未下,却给人一种压抑感。

    这样的天气也不知道能持续多久。

    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外公外婆,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外公甚至在考虑自己家的红薯不够用。

    阿雯提出叫外公在村里收红薯,自然是很便宜的。

    这东西每家都会种点,为的就是防止断粮时候吃。

    每家都有但是都不多,集大家的红薯也就多了。

    忽然阿雯觉想到了工钱的事情,之前是试着看,如今已经谈好给人家供货了,那么也就不能让外公他们白做。

    一斤红薯粉她给的五文,成本估计一文,人工两文利润还剩下两文。

    这个时代人工很廉价,市场上做苦力的活一天也才二十文。

    所以这们生意必须要好好的经营。

    晚上大王氏跟朱氏回来,带着一些泡得发白的物品,粮食都被冲走了,两人都很苦恼。

    阿雯低着头吐着舌头,她都快忘了粮食还在书库空间了。

    她趴着闭着眼睛神识扫了一眼空间的粮食,让她大吃一惊。

    当时放进来的时候下面基本都是湿的,如今却都干了,跟晒干的一样。

    她思索着书库空间是否有自动调节功能,书籍这么多在这里一点损耗都没有,更没有出现什么空间湿润气候。

    她来往翻阅那么多书也都整整齐齐的自动调节平整。

    她随意打乱一些书籍,专注的看着是不是真的有自动归类功能。

    空间没让她失望,自动分别不同的书籍。

    难怪每次都这般整洁,看来这个空间也是一个爱干净的空间。

    她低着头窃窃偷笑,老天给的作弊神器果然不能用常理去推断。

    朱氏唤着阿雯见她低着头肩膀一抖一抖,还以为她怎么了,伸手拍了拍她。

    “阿雯,你怎么了?”

    抬起头来看着大家都望着她,有些担忧的眼神让她抽抽嘴,开心过头了,忘了此刻大家都还在呢。

    “娘我没事,对了,我打算请你们都帮着做红薯粉跟粉条,每月盈利大家一起分,待村里的洪水退去,我打算跟村长商量一下建个小的工坊。”

    外公外婆连忙摆手:“我们又没做什么,这个钱你自己收着。”

    大王氏虽心动,但是也知道三房有巨款的欠账,也不要。

    “我们也没做什么,如今村里被淹更没事情做,与其胡乱想,我们帮你做点事情也好。”

    梁嘉芬跟梁嘉莉自然也不会要的,之前豆腐生意可是阿雯帮着的,虽然被爷爷奶奶和二叔掺合了一脚黄了,但是也不影响,她还是赚了点,并与大姐分了。

    当时给阿雯,阿雯却说她有抄书的钱,不收,梁嘉莉没办法只得先放着她这里。

    ------题外话------

    第二更

第84章 安排

    阿雯见大家都不打算要,也没有特意去劝说,只是道:“你们也不用觉得实在占便宜,日后我们家要做很大的生意,所以大家一定要分工明确。”

    “明天开始,外公外婆你们先帮阿雯在村里去收红薯,人家问也不必藏着,愿意卖的就买,不愿意的也没关系。”

    外婆忙说:“那岂不是人家都知道我们家在做红薯粉了。”

    阿雯笑着点头:“知道了也没什么,他们也可以做,但是他们能跟大酒楼谈生意吗?我们就当做好事,大家有钱一起赚。”

    外婆还有些不乐意,这是自己家想出来的,怎么能便宜别人。

    看着外婆的模样,阿雯笑着解释:“没关系的,他们知道红薯粉做法也没什么,这个简单早晚都会知道,这样不如送个人情,我们在家里做粉条他们看不见,也学不着。”

    外婆这才心里舒坦点。

    “娘亲跟大伯母明天开始做豆腐,明天开始先送十斤豆腐去同福酒楼,这个帐记在一旁,以后回去村里要跟村长交帐的。”

    “大姐明天辛苦点,去县城找个不淋雨的摊位,我这里先给你一百文。”

    梁嘉芬连忙摆手:“不用,之前我跟阿莉也赚了些。”

    阿雯拉着梁嘉芬的手,硬放在她手里:“大姐跟二姐挣的是你们自己的,这次我们正儿八经的开始做生意了。”

    大王氏被阿雯这句正儿八经的话逗笑了:“你意思以前就是吊儿郎当的在做生意啊。”

    朱氏也笑了,阿雯这孩子越来越聪明,让她这个做娘亲的感到骄傲。

    阿雯笑嘻嘻的看着大王氏回:“这次绝对认真。”

    大家都有自己的活,梁嘉莉也急,她拉着阿雯:“我呢,我做什么?”

    阿雯看着焦急的梁嘉莉,白了她一眼:“我还不知道二姐居然是个主动揽活干的孩子。”

    “去,臭阿雯快说我干什么?”

    “明天开始我们俩就得累成狗。”

    “累成狗?怎么累成狗?累成狗是什么意思。”梁嘉莉一番追问让阿雯瞬间懵了懵。

    好吧,她说得太嗨了,忘了她现在已经是古人了。

    “累成狗的意思就是特别累,明天你就知道了。”

    阿雯不再解释,反正明天后她就会懂了。

    她打算做点豆皮,虽然没太阳,挂在屋檐下风干也可以。

    然后做点豆干,如果能找到卤料最好了,就可以去买点肉做卤菜,绝对好卖。

    空下来再说吧,先解决眼前困境。

    如果退水后家里的东西都得购买新的,这都需要钱。

    提到钱阿雯都无奈了,这刚到手的钱还没给捂热又拿出去了。

    买了二十文的肉,给了一百文大姐,她手里又只有三十文了。

    辛亏哥哥把爹爹的药钱给算了,不然她还真没办法让爹爹每顿都吃到药。

    晚上阿雯坚持要吃滑肉,外婆被她闹得没脾气,切了块肉调好料,再加入红薯粉。

    锅里放水放调料,等水开了就把肉抓成一小坨坨放在锅里。

    最后等滑肉熟了再放点青菜,烫一下就可以吃了。

    ------题外话------

    第三更

第85章 红薯干

    每个人都吃到一小碗的滑肉,很满足,就是梁长鹤都多吃了小半碗饭。

    外婆最实在,念叨着这吃的都是肉,都是钱。

    日子就这样痛苦并快乐着。

    十天后,阿雯正在跟梁嘉莉做豆皮,这东西好吃但是也麻烦,要卖这个豆皮还得存货。

    这些天她们两可能干了,做了豆皮,做了豆干,现在两人浑身都是豆腐的味道。

    自然大王氏跟朱氏都在家里帮忙。

    大姐这十天都在县城去卖豆腐了,她找到了一个卖肉摊位,边上刚好有点位置,她就给租下来了。

    豆腐每天都是外公帮忙送上县城,先紧着送酒楼,然后再卖。

    阿雯都在同大王氏说,大伯下次回来了就不要出去找活了,她给开工钱。

    大王氏自然同意,在家里还能有个照应,此刻梁长海在什么地方上工他都不知道,所以也没法去找。

    如今这生意开始越来越顺,阿雯立马把做好的其他也都拿去给酒楼尝试,至于吃法阿雯都是写在纸上一并交给酒楼。

    这十天大家都属于磨合期,偶尔这里差点东西,那里没弄好,最近大家都瘦了一圈。

    就是躺在床上的梁长鹤都被阿雯拉来做活。

    自然做的都是一些小活,梁长鹤每天起床后,由外公帮着扶着坐在椅子上编小篮子。

    技术不用太好,只要能装就行,里面放着一块小碎花布料用来装红薯干。

    是的,就是装红薯干,在红薯粉条出现后,阿雯想到了过年时候的红薯干,甜甜的,很有韧性,口感也好,适合一些茶楼的小零食。

    这种红薯干也好做,就是每天反复蒸反复晒,做好三蒸三晒不仅仅口感好,色泽艳丽且诱人。

    她们先做了二十斤,因每天都是阴天,偶尔出太阳也不算很好不好多做。

    自然东西出来都会送去酒楼先。

    “阿雯,外头有人找你。”大王氏从外面进来接替阿雯手里的活。

    两丫头正在捣鼓新的吃法,叫什么茶叶蛋,她看着有些心疼,却又闻着很香。

    阿雯放下手里敲鸡蛋的锅铲,跳下凳子,抬手擦着额头的汗水:“谁呀?”

    大王氏摇头:“人穿着绵绸衣服,坐着马车来的,是不是你认识的那家掌柜。”

    阿雯立马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至少不能看起来很凌乱。

    她心里也在想能在这里找她的应该只有李掌柜,难道是货品出了什么问题?

    她急忙跑出去,看着门外确实停着一辆马车,人应该迎进了堂屋,父亲的声音传进她耳里。

    看来人是父亲在招待,现在的父亲心情已经越来越好,人也越来越有活力,有生的希望,有对未来的奔头。

    身体在陶大夫开的药吃了后都恢复得差不多了,只要静养好就能很好的恢复。除去腿不能站起来,身体已经在同其他人一样了。

    阿雯走进堂屋,看着父亲坐在椅子上,一脸自然的跟来人谈论,脸上很自然的微笑。

    “爹。”

    阿雯走到梁长鹤身边拍打着他身上的竹灰,看着眼前穿着一身高档料子的男人微笑询问:“请问掌柜的找小女有何事。”

    ------题外话------

    第四更

第86章 茶叶蛋

    楚子言望着眼前这个丫头,心想是不是有点小。

    可李掌柜明着好书他就是来这三合村找一朱姓家,并且还是女儿回家投奔的朱家。

    随后望着坐在椅子上的梁秀才,又释然了。

    从小都在读书,读的书多了自然也懂得多,再加上还在书铺里面借美食书籍在抄,学的东西自然更多。

    “梁小姐好,在下楚子言,是一阶商人,与李掌柜有过买卖,吃到你制作的粉条很感兴趣,特意来商榷一二。”

    楚子言直接报明来意,他就是对粉条感兴趣想要跟她做生意。

    阿雯点头,然后朝着厨房喊了一声:“二姐,你把粉条拿点过来,有客人要看。”

    “诶。”

    阿雯对着楚子言礼貌的请他入座:“楚掌柜请坐,既然楚掌柜能找到这里,想必也是打听过的,我们村被水淹了,现在都还没退呢,这是我外婆家,如果楚掌柜需要太多,恐怕我一时间也没法做出来。”

    楚子言点头,白皙的脸庞挂着笑容:“梁小姐说的在下明白,梁小姐可想过建工坊?”

    阿雯点头,看着二姐拿着粉条来,解释:“楚掌柜,这便是红薯粉条,现在有做细粉跟宽粉两种。”

    楚子言起身走到梁嘉莉面前,看着跟自己在酒楼看到的一样,眼里闪过精光。

    梁嘉莉看着一个男子忽然就走到她面前,一片男子气息扑面而来,让她脸颊瞬间变红,心脏噗通噗通的乱跳。

    “梁小姐,你这粉条一个月能生产多少,我如果拿货又是怎样拿。”

    阿雯低眉思索着自己这一家人加工加点能做出多少,最后她决定说个保守的数字。

    “粉条制作比较麻烦,我们一天能做十斤,一个月三百斤。”

    楚子言眉头微皱,这点量不够他走一趟京城。

    “你能加量吗?”

    “你要多少?”

    “先要五百斤,红薯粉也要五百斤,听说你还在研究其他什么豆干?”

    阿雯不得不说这商人的眼光果然是毒辣的,这东西还没进市场,谁能赢得先机谁就能赚钱。

    “楚掌柜跟我来。”

    “你也用老是叫楚掌柜怪陌生的,叫我楚大哥得了,我也才十八岁,当得了你一声大哥。”

    阿雯抽抽嘴,看着面相长得比较成熟的楚子言怎么也想不到他居然才十八。

    最开始她都以为是二十八岁了呢。

    这也算商人自来熟的手段,但是阿雯没有拒绝,这人一下单就是五百斤,是个大客户。

    “楚大哥,你也唤我阿雯吧。”

    “行。”楚子言爽朗一笑。

    跟在后面的梁嘉莉望着她前面的少年,心情忽然觉得有点怪。

    “这是我们最近做出来的红薯干,你试试,因最近太阳不太好,没法做太多。”

    楚子言拿了一块,放进嘴里有股红薯的甘甜,很有韧性,适合当零嘴。

    “这个是豆干,这个是豆皮,你在李掌柜那里应该也见过。”

    楚子言点头,看着这些闻着一股茶叶香:“你厨房在做什么?”

    阿雯笑着领他去看,看着大王氏在敲打鸡蛋有些不解:“为何要敲打鸡蛋。”

    阿雯解释:“这种茶叶蛋,敲打它为了更好的入味。”

    ------题外话------

    第一更,求票票。

第87章 我不着急

    阿雯示意大王氏用锅铲舀一个起来递给楚子言:“尝尝。”

    楚子言也不客气,直接就抓过鸡蛋,烫得他左手放右手,身边的梁嘉莉扑哧就笑了。

    大王氏也笑着替他把鸡蛋放在一旁。

    阿雯也好笑的看着这个成熟的大男孩,原来他只是面相比较成熟,骨子里也还有这样可爱的一幕。

    楚子言看着身旁的丫头笑得开怀有些讪讪,他还没丢这么大个脸呢。

    这下丢人都丢到人家家里了。

    阿雯及时缓解尴尬:“这个茶叶蛋我们是用来做早餐卖的,这东西最好是当天吃,当时冬天是可以多放上一日的。”

    楚子言把剥壳好的茶叶蛋放到嘴里,眼里一亮,还别说另有一番滋味。

    “你这个方法卖吗?”

    他楚子言做什么都是光明正大,不会搞什么偷偷摸摸,他觉得这个好吃,把配方买回去自己做。

    阿雯笑着摇头:“如今的配方还不够齐全,楚大哥喜欢吃小妹把配方写下来送你。”

    “行,谢谢妹子。”

    瞧瞧这才是商人,这么快就成了他妹子,这自来熟也是没谁了。

    楚子言自然也不会白收这个礼,日后也会给她介绍客户的,这叫互惠互利。

    阿雯给了楚子言粉二点五文每斤,粉条四文钱每斤。

    一共三千二百五十文,也就是三两银子又二百五十文。

    加上他又订了豆干跟豆皮,还把红薯干也订了些。

    这些一共加起来六两。

    楚子言支付定金二两,余下的一个月拉过时候再给。

    生意就这样谈完了,他也没有多留。

    阿雯拿着二两银子有些喜悦,总算的付出有回报了。

    她送走楚子言,看着外婆家完全就成了个工坊有些不好意思。

    外婆家好心收留她们,如今还做着免费劳动力,把人家房子都弄的乱七八糟的。

    她想应该与爹爹商量一下先建个工坊,不需要很复杂,能遮雨就行。

    再有,房子被水泡了,估计也得推了重修,不然什么时候墙垮掉都不知道。

    这时候的房子都还是泥土房子,看来她还得努力赚钱盖个青砖大瓦房。

    下午,梁长海回来了,一脸的笑容,手里还提着二两肉。

    梁长海他在帮县衙的人抬石头,以后他们村不会被淹了,县令着人把河面扩宽了,河岸上也加高了不少。

    “村里洪水退去了吗?”大王氏望着梁长海问。

    “退了,就是家里的东西估计没办法要了。”梁长海一脸惋惜。

    阿雯拉着梁长海安慰:“没关系的,今天我们谈成了笔大生意,大伯不必愁了,日后阿雯给大伯发工钱。”

    梁长海稀罕的揉着阿雯的头发,笑眯眯点头:“好,大伯等着阿雯给大伯发工钱。”

    梁嘉芬也把今日的账单做好,跟着插话:“放心,阿雯不给工钱女儿也能养活家的。”

    梁长海看着屋里的三个丫头,笑得眼角湿润,谁说女子不如男,看看他们家的孩子,比男孩子更有担当。

    “阿芬啊,你马上就及笈了,等村里的房子弄好,让你娘给你去相看相看。”

    梁嘉芬脸一下子就红了,她脑海里出现一个经常来买豆腐的公子。

    “爹,我不着急。”

    梁长海点头:“是不着急,今年先相看,明年再成亲。”

    ------题外话------

    第二更

第88章 谁家没个难事

    梁嘉芬羞涩的直接回房间去了。

    梁嘉莉望着大姐的样子,忽然就想到了今天来的楚子言,不知道是不是她见到的男子比较少,这个楚子言她一见到他就有些心跳加速。

    阿雯连忙拉着梁长海语重心长:“大伯,女子成婚过早不好,你就让多留大姐几年呗。”

    大王氏笑着拍了她一下:“小孩子家家懂什么,女子太晚会被嫌弃老的。”

    阿雯都有些无奈了,她跑到梁长鹤身边,撅着嘴:“爹,你是不是也跟大伯一样的想法,日后女儿及笈你就要把女儿给嫁掉。”

    梁长鹤好笑的看着才八岁的阿雯,这离及笈还早呢。

    “女子嫁人天经地义,你不想太早可太晚又会让人觉得你是否有什么隐疾,一旦误会发生你的婚事更加困难。”

    “我不管,我不要那么早嫁人,以后我得自己做主,你答应我。”阿雯耍赖拉着梁长鹤的手摇晃。

    看着女儿摇晃着丈夫,朱氏上前拍打着阿雯的手:“行行行,依你,别摇了,再摇你爹要晕了。”

    梁嘉莉依葫芦画瓢,也拉着大王氏摇晃:“娘,我也要自己做主,你们不能替我做主。”

    大王氏无奈的看着她,望着梁长海:“你瞧瞧,这跟着阿雯混的丫头都能自己做主了。”

    梁长海望着二女儿也笑着,他是知道二女儿在跟阿雯学做各种东西,见女儿也要自己做主,只当孩子们的玩笑话:“行,到时候可得带回家给爹娘看看。”

    梁嘉莉开心得抱着大王氏,望着梁长海:“这是必须要带回来的。”

    两姐妹得到了答案都开心的跑出去了,大人们都失笑摇头。

    外公外婆看着这两家子宠孩子的模样摇头,不过他们不也一样宠着自己的孩子吗。

    因村里的洪水退去,梁长海又得回去打扫,送豆腐的事情依旧是外公做。

    阿雯决定自己这样太忙了,于是找到外婆:“外婆,之前你买红薯的时候可又人学习怎么做红薯粉的。”

    朱母想了一下点头:“之前估计没放在心中,如今估计会做,不论卖还是自己吃都不错,更何况红薯粉能放更久。”

    阿雯点头:“外婆帮阿雯去找愿意做的人家谈一谈,我以三文钱一斤收,您帮我去问一下他们愿意不愿意,要晒干的。”

    朱母觉得三文钱有点高,不过做起来有繁杂她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阿雯觉得三文还有些低,只不过现在没人做,日后等市场多了,价钱会涨。

    现在就抢个先机,能收多少收多少。

    得到外婆的准信,阿雯立马跟梁嘉莉做粉条,这东西得让信得过的学,至少这一两年内。

    她也没觉得这个粉条是别人做不出来的,这世界上高人很多,要秉持着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房子大伯收拾了三天,收拾好了大家就准备搬回去住了。

    打扰了外婆这么久还怪不好意思的。

    走的那天梁长海特意买了很大一块猪肉放在外婆家,让外婆好一顿说。

    谁家没个难事,相互搭把手就过去了。

    ------题外话------

    第三更

第89章 搬回去了

    阿雯对外婆的感官更好了,这么明理的外婆她好想一直呆在这里怎么办。

    阿雯终究还是没走,理由是楚子言的货都做一半了,剩下的就一块做完,免得人家两边跑。

    最后大家都没走,都留下了做这笔订单。

    梁长海接替了外公送货的担子,外公闲下来就帮着洗红薯。

    外婆忙着做红薯干,为了做这个,外公在厨房外面搭建了个临时灶台。

    下了一个月的雨终于是见晴了,她们家房子也晒干了,就算现在搬进去也不会有一股泥土味。

    九月十三,楚子言按照约定来了。

    阿雯也不多话,依着订单数量快速的帮着装车,并祝贺产品大卖。

    楚子言自然高兴,阿雯也高兴。

    尾款结清了,阿雯有钱了,当天做了一顿丰富的晚餐。

    “来,庆祝我们产品红红火火。”

    这个月阿雯终于拥有了银子,李掌柜那里是已经结账了,以后变成每月一结。

    加上楚子言今天的货款,一共收到四两六百文,除去买红薯粉的一两银子,阿雯手里现在就有五两五百文左右。

    也算一次不少的巨款了。

    加上梁嘉芬手里还有零售没有算的,这生活已经看到了奔头。

    梁长鹤也坐在椅子上在堂屋里吃饭,看着得意忘形的丫头,呵斥:“你还小不能喝酒,喝点茶水。”

    阿雯朝着梁长鹤吐舌头,把高粱酒放到外公面前,本来她也就是意思意思也没打算喝啊。

    大家看着阿雯的模样就笑,晚上气氛很好,近日的忙碌都得到了回报。

    吃完饭,阿雯给家里人发工钱,一家有一两,梁嘉芬跟梁嘉莉两人一两,忙了一个月得到这点工钱算少的。

    外公外婆连忙推却,阿雯却一直坚决让他们收下,忙了那么久这是应该的。

    梁长鹤也支持闺女,看着朱父声音平和:“岳父收下吧,不然日后阿雯怕是不好意思喊你们了。”

    这一个月也没做什么,就这样白白得了一两,两夫妻也高兴,更对女婿一家能立起来更高兴。

    明天他们就要搬回去了,要看他们就得去上阳村。

    看着外婆情绪有些低落,阿雯坐在她身边抱着她手臂,仰着头:“等我们在家里安排好了,外婆也过来帮忙,阿雯给外婆开工钱。”

    朱母笑呵呵的用长满皱褶的手摸着阿雯的头发,笑到:“你的心意外婆领了,外婆还得在家里做活呢。”

    “再说,你舅舅也二十了,最近外婆在找媒婆相看人家呢。”

    阿雯点头,也不勉强,到时候把红薯粉给二老做,送到她家就行。

    这样不论未来舅母家是怎样,外婆家也都不会很差。

    最主要一点,她得快些把外婆家的钱还上。

    第二日,大房三房离开了住了一个多月的朱家,这一个多月大家都相处得挺愉快的。

    如今一下子都走了,朱家二老还有些不习惯。

    走之前,阿雯交给外公一个做竹活得任务。

    本身外公就是做竹活得,她就让外公编竹篮,还特意画出了模样,这次要求比较高,做工精细,得让外公出马才行。

    ------题外话------

    第四更

第90章 日子终是要过的

    爹爹手艺只限于能够看,再加上阿雯觉得还是让爹爹在家里休养看书,如果可以她想在村里建个学堂,让爹爹去教。

    这样爹爹也不会没事做,母亲也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他身上,最好的方法就是各有各的事情忙着就不会胡乱想其他。

    去的时候是逃难,回来的时候也算是小有成就。

    屋里大伯都收拾过了,直接可以住,只是被水泡过的东西都不能用,朱氏直叹气。

    阿雯拉着她安慰:“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阿雯望着爷爷奶奶屋跟二房屋,他们早早的就回来了,在院子里碰上都带着怨气呢。

    奶奶甚至有些阴阳怪气:“哟,这知道的是投奔亲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给人做上门女婿去了,自己家父母都不要,尽想着人家的父母。”

    这话不仅大王氏脸上不好看,就是朱氏心里也不痛快。

    梁长鹤脸色气的发青,他娘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尖酸刻薄了。

    “娘,当时是你跟父亲觉得我是累赘,不愿意我跟着去大姐家,怎么如今又在念叨我们不要你们,这份不孝恕儿子不能认。”

    许春花当即破口大骂:“你个白眼狼,你爹供你读书,去了趟岳父家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了,真是白养了你一场。”

    随即又哭道:“回来了都不知道去看一看病爹,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儿子,当初还不如扔了的好。”

    “父亲病了?”梁长海望着自己的母亲询问。

    许春花看着自己的大儿子也气得打了他一巴掌:“你以为我跟你开玩笑的吗?你回来收拾屋子的时候我不是都跟你说过吗?你是长子,居然一点担当都没有,我这就去族里问问,儿子不养老该怎么判。”

    梁长海一脸懵,他回来收拾屋子的时候许春花是在他耳边念叨过,可话里话外都是要银子,他听得不耐烦收拾好了就走了。

    梁长鹤望着梁长海,担忧的喊道:“大哥。”

    梁长海咧嘴笑:“没事,我们去看看爹。”

    谁都看得出来那笑容此哭还难看。

    阿雯望着屋里的样子,叹口气,有些想念外婆家了。

    她看着大伯扶着爹爹去看爷爷,自己就回屋收拾东西去了。

    她还得给家里拿点粮食出来。

    说到粮食,她怎么大家的粮食给他们呢。

    阿雯一下子发愁了,当时收进去好收,这拿出来怎么拿。

    收拾完自己的东西后她拉着二姐去了趟村长家,把最近做的豆腐生意跟他说一下。

    村长家在洪水退去后就回来了,应该说村里的人家都是在洪水退去后就回来了,没有几家亲戚能与外公外婆比。

    村长家已经恢复了生机,至于之前被洪水淹死的家禽都被县令安排人统一焚烧了。

    说起这个梁家的损失就大了,梁家之前喂猪的地方就是比较低的后窖,就是大伯母他们后来的那一头猪也都是放在后窖。

    就那么巧,洪水袭击,后窖先灌水,正房又离得远,当时梁有根看着被淹死猪,心情悲伤很是难过呢。

    看着村长家恢复过来,阿雯心情也跟着转回来,日子终是要过的。

    ------题外话------

    第一更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44433/ 第一时间欣赏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最新章节! 作者:醉恋所写的《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为转载作品,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介绍:
美食主播梁嘉雯穿成古代八岁农家女。
本想混吃混喝混生活,没想到一穿过来爹爹就摔断了腿。
叔伯不愿意供养一个残废,提出分家。
哥哥放弃了读书,开始赚钱养家。
这时梁嘉雯忽然发现她身上带着的银锁居然是个大型书库空间。
她从中抄写着书籍攒钱为爹爹治腿,又找出美食书籍教娘亲做菜,顺便做点生意。
更是拿出十本典籍让哥哥拜了个厉害的老师,考中了进士。
凭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她开书铺,建图书馆,造福学子。
大姐二姐在她撮合影响下觅得如意郎君。
从此,梁嘉雯成了全家的小福星。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