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灯人府衙。
一个锦衣公公,来到了门口,被执灯人拦住后,说道:“我乃是太子殿下遣来,有事找萧魁首。还请通报一声。”
门口的两个执灯人对视一眼,一人出声疑惑道;“太子殿下的人要见萧魁首?”
那锦衣公公道:“没错,太子殿下遣我来见萧魁首。”
一个执灯人道:“有何凭证?”
“此乃太子殿下的令牌,足以证明。”锦衣公公掏出一枚令牌,道。
两个执灯人拿过来,看了看,发现这令牌的确是太子所有。只是太子向来与执灯人并无什么交集,如今竟然要见魁首,是何用意?
不过,这也不是两个执灯人能够关心的事,一名执灯人道:“我这就去通报,你暂且等一会儿。”
说罢,那执灯人变进府衙禀报去了。
并没有多久的时间,执灯人再次回来,道:“抱歉了,萧魁首有事,不方便接见公公。”
那锦衣公公怔了怔,道:“那萧魁首是否在这府衙之中?”
那执灯人道:“倒是在府衙之中。”
锦衣公公道:“不知萧魁首何时有时间?”
执灯人道:“说不准。”
那锦衣公公深深看了执灯人府衙一眼,转身离去。
东宫。
“这很明显,就是萧容若不想见我,也是在故意损殿下您的颜面。”那锦衣公公道。
太子的神色,也有些难看,道:“本以为这萧容若还是个知趣的人,没想到,竟然这般的狂妄自大!连我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他的心中压抑着一股怒火,本来觉着,把许宣收到自己麾下之后,将会迎来他势力的一个增长期,却没想到,萧容若竟然连他的人见都不见。
难道调动一个执灯人这样的小事,还要让他太子亲自出马么?
这萧容若,未免有些不知好歹了!
那锦衣太监道:“殿下,也许是萧容若觉着派我去,是殿下怠慢了他,不如殿下亲自前去,便能手到擒来。”
太子冷冷道:“他区区一个执灯人魁首,有什么资格让我亲自拜访?”
锦衣公公道:“殿下所言极是。”
太子不答,沉思片刻,他沉声道:“备车,去执灯人府衙!”
对于太子而言,把许宣收入麾下是早已定好之事,况且,他已经事先对许宣把话放出来了,若是最后没有达成,那就丢了大人。
而且,这绝对会让许宣怀疑他这个东宫之主的实力,毕竟,禽择良木而栖,虽然他现在身为东宫之主,但若是连手下都无法调动,又怎么可能服众?想必这会令许宣心生犹豫,对收归大大不利。
况且,收归许宣的好处多多,若是他真的就此放弃,那损失太大了。
所以,他必须亲自走一遭。
“我就不信,这次,我亲自出马,他萧容若还敢拒绝不见!”他声音带着一抹厉然。
片刻后,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在执灯人府衙门口,缓缓停下。
一个锦衣太监先行下马,随后,一道黄袍身影,便踩着那太监的背,走了下来。
“太子!”
见到太子,门口的两个人执灯人惊了惊,顿时行礼。
太子淡淡道:“我要见萧魁首。“
听到太子的话,两个执灯人对视一眼,道:“太子,容我们两人进去通报。”
太子淡淡道:“你难道想要让本宫在外面等你们的通报么?”
“这个……”那执灯人硬着头皮道:“太子殿下,此乃事务流程,还请殿下谅解。”
太子淡淡道:“谅解?本宫这便要进去,又能如何?”
两个执灯人脸上的冷汗便是落了下来。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八百年不登门一次的太子,怎么会来到执灯人这里,而且还如此的针锋相对,这是和执灯人杠上了。
想必,这太子如此的怒火冲冲,是因为刚才那锦衣公公被拒之门外的缘故,其实两个执灯人也不明白,为什么萧容若没有见这锦衣公公,并且直接拒绝。
结果,现在太子找上门来,这事情,怕是不那么好收场了。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淡淡的声音:“不知太子前来,所为何事?”
那太子瞬间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了过去,便见到一袭白衣身影,在远处静静站着。
一见到此人,太子便朝着里面走去,声音带着指责道:“萧魁首,我遣人来找你有要事,你为何不见?”
萧容若淡笑道:“方才我有要事在身,的确不方便见客。太子来找我可有何事?”
萧容若既然这么说了,太子也不好发作,道:“我找你的确有事。萧魁首,我打算和你要一个人。”
萧容若意外道:“要人?不知道我执灯人中哪一位俊才被太子看上,让殿下屈尊亲自来我执灯人里要人。”
太子说道:“我打算要的,便是府上的黄灯,许宣。”
萧容若闻言,叹了一口气,感慨道:“太子竟然看上了我执灯人中的一名黄灯,实在令老臣感到惊讶。”
“是的,我看他虽然是一介武夫,但文采却颇为斐然,便起了爱才之心。虽然在执灯人,他也能发挥一些作用,但终究还是不能发挥出他真正的水平,所以我想要亲自培养他。”太子说着,眼神略微扫过萧容若。
如今,他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萧容若也知道,许宣不过只是一个黄灯,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果然,他不过敢对锦衣公公表示不满,若亲自前来,这萧容若也只能成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萧容若沉吟片刻后,道:“那抱歉了,他不能跟随殿下。”
“什么?”
这一刻,太子甚至怀疑他耳朵出错了。
他是谁?东宫太子,储君,未来的皇上。
而萧容若,他不过只是一个老臣,竟然敢这样对他?
直接拒绝?
他萧容若,难道不知道得罪了他的后果么?
反应过来后的他神色冷峻道:“萧魁首,我需要一个解释。”
萧容若摇头道:“太子殿下,许宣乃是执灯人,一入执灯人,便终身为执灯人,他掌握着执灯人这么多的秘密,怎么可能离开执灯人?”
太子差点没气笑了,道:“他不过是一个黄灯,能掌握什么秘密?”
你萧容若不想放人,故意给我难堪也就罢了,竟然还编造如此荒谬的理由来羞辱我,真当我东宫太子是吃素的么?
萧容若道:“太子殿下您有所不知,许宣虽然身为黄灯,但掌握的秘密已经很多,但执灯人的秘密,除了当今陛下之外,谁也无权知晓,所以抱歉,我不能将详细的情况告诉你。”
太子听着,脸庞渐渐红了,手背上,也是青筋暴露。
他盯着萧容若,一字一句道:“你拿父皇压我?”
萧容若的意思,就是在直接告诉太子,你现在没在那个位置上,少拿你储君的位置压我,我萧容若不吃那一套!
而这,也恰恰是太子最大的软肋!
明帝一日不退,他太子就一日只能忍气吞声!
萧容若淡淡道:“这是太子殿下自己所想,并非我之意图。”
太子冷冷道:“好,萧魁首,你的忠言,我记住了!”
他知道,许宣绝对不可能为他所用了。
便在太子转身将要离去之时,骤然间,远方升起了一道极为浩瀚的气息。
一时间,他与萧容若同时朝着那方向看去。
……
王玄渡看着许宣,眼中带着一抹极为期待的神色。
此时此刻,纵使是叱咤一方的大儒,心情也难以平静。
若是许宣真的成功,那么,他将见证奇迹的诞生。
然而,他的心中,也很是忐忑,难以把握。他之所以让许宣来,便是见到了一抹希望,若是许宣真的能够打破此关,便能够拥有未来。
然而,这石斧乃是湘淑子为了针对浩然派所做,自然早就已经经过了重重的考虑,乃至是演算天机,困住了四大学院众多大儒,天才学子近乎两百年之久,岂能被轻易地打破?
纵使许宣做出了那等读书人的精神之道,又怎么能够打破这石斧?
君权神授,这四个字,仿佛是压在所有四大书院,所有浩然派儒生头上的一块大石,在时间的日积月累之下,已经成长为一座大山,压得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甚至,有些大儒都很悲观,认为浩然派迟早会消亡,君权神授四个字,将会把亚圣埋葬。
龙气注定强过浩然气,从龙派后面站着的是皇帝,是大玄的最高统治者,浩然派妄图与皇帝抗衡,怎么可能?
此前,王玄渡心里还算是平静,可越到了这个关头,他的心中便越是焦灼。
他忍不住偷偷看向许宣,忍耐住了自己询问的想法。
这个时候,越是问,越影响对方的心态。
许宣则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对于他而言,君权神授四个字,是古代封建制的集大成者,一个基调。
以往的时代,在这君权神授的四个字下,几乎没有任何人胆敢反抗。
但君权神授,则是将统治者提升到了天子的程度,近乎神化。
想要打破这四个字,就要用更强的观念打破。
是用古代,还是用现代的观念?那么,用哪个观念,才能将这石斧彻底击溃?
许宣不断地思索着,时间,也一点一滴过去……
在焦灼之中,许宣忽然上前一步,来到那文气绳索之前。
正忐忑的王玄渡顿时浑身定了下来,他的双目紧紧盯着许宣的动作。
只见许宣并指如刀,在绳索上写道:人民万岁。
一瞬间,气场陡然变化。
“这,这四个字……”
王玄渡的瞳孔之中,宛如地震一般,心神巨震,仿佛有一道惊雷,在他的心底深处骤然响起,之后,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为之猛然升起。
这……这句话,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啊!
自古以来,万岁这两个字,只能用在帝王身上。
但许宣,竟然在说人民万岁。这,简直是本末倒置!
这是要杀头的!
可,在王玄渡的心中,这句话的分量,却宛如一道登天之基,让他的思想在这一刻,得到了火一般的升华,宛如被烈火烹油,整个人的思想,得到了非同一般的响应。
他忽然觉得,在以前那么多年的时光里,他这一生苦苦追寻的东西,就这么摆在眼前了。
究竟是为了皇权,还是为了生民?
这一刻,他似乎在这四个字里,找到了答案。
轰然一声,他身体内浩然气猛然激荡而出,那强横的实力于一瞬间爆发而出,在整个文塔之中,激荡开来。
随着许宣四个字的刻下,文气绳索,开始渐渐抖动。
轰!
便在这一刻,一股冲霄的气息骤然而出,强悍的气息宛如奔腾的巨浪,甚至冲透了塔顶,直冲高空!
“文气冲霄!”
这一刻,王玄渡惊了。
竟然,又是文气冲霄!
明明只是四个字,怎么可能会造成文气冲霄的效果?
王玄渡简直已经陷入了深深的迷惑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可以说,今天在许宣身上发生的事情,比他这一辈子见过的还要精彩!
而,随着这几个字的落下,那绳索之上,骤然放起了光芒。
那绳索簌簌作响,隐隐间,竟有一种沛然无比的大力传来,带着令人心惊的力量,挥洒的锁链之间,竟是带着一股令人感觉疯狂的拉扯之力。
几乎在眨眼的时间里,那文气绳索骤然变为了红色锁链,猛地拉起了石斧!
那四个字化为神刀,汇聚起来,宛如利剑一般潜行,将那腾起的石斧子骤然击烂!
轰!
宛如被强力的火药倾泻,文塔密室之中,粉末飞扬。
几乎在同一时间,那被封印的亚圣石像,浑身上下之间,绽放出了一股浓浓的光芒,这光芒起初显得有些微弱,但很快,便绽放出了一股宏大的光芒,宛如神音流转,让这文塔密室,都为之阵阵共鸣。
宛如有什么被束缚的东西解开,文气,在纵横,一股股无形的气运,在疯狂的溢出,与这文塔相呼应,甚至以文塔为根基,向着四处蔓延而去。
这一刻,四大书院中的儒生,纷纷感觉到,自身的浩然气,竟然凭空得到了增长,似乎有一道无形的枷锁解开了,浑身上下,充满了一种无比的自由!
王玄渡顾不得惊讶方才之事,他的双目紧紧盯着那不断泛光,周身石屑簌簌落下的石像,声音颤抖道:“后生王大儒,恭迎亚圣归来,请亚圣现儒道真言!”
他知道,今天,一个奇迹诞生了,这将会是一个新的历史!
他亲眼见证的历史!
执灯人府衙。
看着远处飘渺的气浪,太子自语道:“怎么回事,我怎么感觉到了一股动荡不安之感?”
萧容若凝视着四大书院的方向,眼神中,带着沉沉的深意。
御书房。
明帝站在书房窗前,遥望着京城郊外,自语道:“为何……这股气息让朕如此不安?”
他开口道:“彰德,去给我查查,西郊究竟出了什么事!”
文成殿。
姬霓裳捂着自己的胸口,轻皱眉头,声音带着些许的痛苦道:“这……怎么回事,为何,我的心口这般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