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看重儿媳妇
“你说的娘都知道,但是一味地忍让只会让别人得寸进尺,适当的反击,保护自己的利益,才会让对方忌惮,让人知道你不好惹。”
白云溪看了眼老二,又转头看向李氏,
“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娘就算惩罚,也不会连带你。”
“嘿嘿~,还是娘疼我。”
李氏双手握着白云溪的胳膊,轻轻的摇了摇,一副亲昵的模样。当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她身上时,才发觉自己刚才说的话有点问题。
“呃……其实焱哥人也不错,就是有点执拗。”
看着李氏泛红的脸颊,白云溪好笑的捏了捏她的脸颊,“你说的没错,娘就是疼你,这点没错。”
白安焱:“……”
明明他才是儿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为什么他在娘心里的地位还不如儿媳妇?
别人家哪个不是儿子是宝,儿媳妇是草,任劳任怨的伺候翁姑,才能换来婆婆的另眼相看?
现在倒好,
媳妇暴击他也就罢了,娘又补了一刀,嫌他心里创伤还不够多吗?
白云溪听着老二心底的呐喊,扯了下嘴角,很不好意思,谁让她省心,她喜欢谁,反正这个家里的娃,都是捡来的。
其余几人看着白安焱一副大受打击的样子,都极力忍着笑。
尤其是杜氏,低着头缓了一会儿,再抬头又是一副温和知理的大嫂模样,
“咳~,丫丫,今儿的描红还没完成,赶紧去。小静,你不是剪了新花样吗?让嫂子看看。”
说着,三人一起相携着离去了。
她早就发现了,婆婆喜欢他们几个,超过了家里的儿子们。
这点虽然让人很意外,但她很喜欢。
李氏看着大嫂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眼自家男人,娘不会等大家都走了,在骂他一顿吧?
虽然焱哥确实活该,但自己男人得自己疼,这点是没错的的。
“娘~,趁着天放晴,我想跟焱哥去西山坡地看看。”
白云溪意味不明的看着李氏,直到她双颊绯红,踩点了点头,
“嗯,去吧,雪化了,小心地滑。”
“哎~,赶紧的,去干活。”
李氏眼睛一亮,揪着白安焱的肩头就往外拖。搞得白老二有点反应不过来,就被人连拉再拖的拎出门外了。
白云溪一直知道李氏的力气,真好奇亲家母到底让闺女吃了什么,力气逆天。
看着老二憋屈的脸消失在拐角,白云溪扑哧一声就笑了起来,“哈哈……你这二嫂,真招人喜欢。”
听着娘毫不避讳的夸赞,小五也跟着弯了下嘴角,“二嫂性格直爽,二哥有福气。”
“何止是有福气,老二这憨头捡了个宝。”
白云溪靠在椅子上,看着小五,
“娘知道你一直努力读书,但是在家里,墨守成规也未必是好事。有些规矩我们可以遵守,但一成不变未免有些刻板。”
“来年你父亲也二年了,只要心中有孝,你父亲地下有知也不会怪罪与你。因此,若是你读书受到阻滞,把需要解析的题,标注下来或者抄在小本本上,去镇上拜访常秀才,让他帮你解疑答惑。”
第四百八十三章 差点暴露小马甲
“当然,在去之前,你也可以跟娘聊一聊,说不定有些题娘也可以为你解疑答惑。”
白云溪看着,一脸慈祥。
别的不说,她曾经也是好学生呢。
听着娘的提议,小五抿着嘴角,沉默片刻,摇了摇头,“不用,我暂时还没有遇到难解之题。”
学霸都这么嚣张吗?
看着某个欠揍的小子,白云溪控制着表情,
“娘知道你有读书天赋,但圣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适当的跟人探讨学问,也能让自己增长见识。”
小五敛着眉眼,沉默了片刻,“娘放心,我若是遇到难题,定然去跟人求教。”
白云溪:“……”
罢了,她不管了,难得想了解下他的学习,结果了解个寂寞。
小五躬身一礼,“娘,若是没事,我去读书了。”
“去吧去吧。”白云溪摆摆手,谁知那小子刚踏出一只脚,又收了回来。
“娘,敢问普信男是什么意思?”
看着小五探究的眼神,白云溪心里扑通一声,吓了一跳,这是要掉马甲吗?
“呃……没什么,娘随口说的。”
白云溪说完这句话,心虚的不行,早知道就谨慎些了。
怎么就吐噜嘴把普信男三个字冒出来了呢?说到底,都是白云松的孙子给闹的,要不是他,自己也不会漏了馅儿。
小五一脸疑惑的看着白云溪,是他的错觉吗?
他怎么感觉到娘有点心虚呢,还是他问了什么不该问的?
不等他开口致歉,就听到娘气呼呼的哼了一声。
“我就是觉得你大堂伯那人太不地道了,明明很普通的一个中年人,没能力没势力没背景的三无人员,非要把自己装成一副了不起又莫名自信的样子,看着就讨厌。”
“普通盲目又自信的男人就叫普信男。娘就是生气,才给他起外号的,不是故意诋毁他。”
听着娘的解释,小五想了下,忍不住低笑,
还别说,普信男这三个字总结的真到位,还真符合大堂伯的性格,怪不得娘心虚,作为学子,若是跟同窗取外号,会被夫子打戒尺。
“大堂伯做事确实欠妥,娘不用放到心上,反正小四已经去给他教训了,之后他再也没力气去找别人的麻烦。”
能力一般的人,能把自己屁股擦干净,就不过了。
看着小五转身出去,白云溪默默的舒口气,下意识的拍了拍胸口,全家有一个算一个,别看小五年纪小,数他最聪明,一不小心就露馅。
雯幽看着白云溪的动作,心里也跟着疑惑了下,她不懂白姨为何如此。
好像非常忌惮白安晟那个少年似的。
白云溪回过神,一扭头就看到雯幽面露疑惑的眼神,心里咯噔一声。
大意了。
怎么把这丫头忘了?
突然发现,有时候一个人悄无声息的也未必是好事,吓死人了。
“雯幽,你去找杜氏静丫头去玩吧,不必陪着我,我去整理下书柜。”
雯幽倒是没多想,点了点头,转身出了门。
整个屋子终于只剩下自己了,白云溪进了里间,一屁股坐在床上,以后她得谨言慎行,捂好自己的小马甲。
第四百八十四章 正当防卫
果然,不等白云松上门,村里就刮起了一股流言,整个村里都在议论纷纷,有人好奇,有人疑惑但跟多的却是高兴。
尤其是失窃的那几家,恨不得立马冲到里正家拿粮食。
“我就说里正不会抛下咱们不管不问的,虽然骂了咱们一顿,肯定是后悔了,才许诺接济咱们口粮的。”
“说起来都是我们的错,是咱们太急了,才会让里正发火。这不,平静下来,还是里正对咱们好。”
前几日里正撂挑子不干时,他们真是吓一跳,现在好了,里正不但既往不咎,还愿意支援他们粮食。
这样当里正,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粮食有了保障,众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我家的口粮已经见底了,既然里正都这么说了,咱们一起去借点粮食回来。”
“我看行。”
除了被盗的几家,还有几家粮食本就不多的,听说后都拎着笆斗准备去里正家借粮。
一群人在街上遇着,说明情况,便汇到一起,说说笑笑的去白云松家取粮食。
看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往白云松家走,始作俑者终于拍拍手回家了。
娘说了,招人嫌的热闹不能瞧,容易招惹麻烦。
他还是回家等好消息吧。
小四优哉游哉的回到家,把战况给白云溪叙述一遍,之后还惋惜的啧啧一声,
“我数了,八户人家呢。够大堂伯喝一壶了。若是打头阵的那几户借到了粮食,后面观望的人也会跟着去,且看吧,好戏开演了。”
听着小四的汇报,白云溪抬头看了一眼天空,不用跑去凑热闹,便可以猜到,此时堂哥家里有多热闹。
别怪她狠心,谁让他总慷他人之慨呢?
刚好今日,也让堂哥尝一尝,被人烦扰的滋味。
小四幸灾乐祸的凑到白云溪面前,
“娘,你说他们会不会打起来?”
“放心,最多也就闹腾一阵子,有你大爷爷坐镇,打架斗殴的事儿一般不会发生……兴许会被气的不轻。”
说到这点,白云溪无辜的耸了下肩膀,她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时代,活着就很不容易了,干嘛总找自己麻烦呢?
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她这种行为,应该算正当防卫吧?
“其实我还是有点好奇,这次的事儿摆在大堂伯面前,是面子重要还是粮食重要?”小四摩挲着下巴,语气透着好奇。
“面子和粮食现在都得往后排,眼下最重要的是解决麻烦。”
说话间,小五推门走出来,背着手仰着头,冲着空气呼了口气,一股白色的哈气飘散在空气中。
“瞧,这冰天雪地的,谁家的粮食都不富裕,那么多人去借粮,就算一人两三升,也得把大爷爷家的粮仓搬空。再大的面子跟饿肚子比起来也不值一提。”
小四哼了一声,
“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谁让他总想算计咱们家,现在也轮到他了,事儿没在谁身上,谁不知心疼。”
听着小四的语气,白云溪诧异的看了一眼,
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起讨要粮食
“你说的没错,只有让他们亲身体会一次,才会知道别人的不容易。下次再想慷他人之慨,今日便是最好的例子。”
此时,白云松看着满院子的人,明白他们的来意之后,眼珠子都瞪圆了,怒气蹭了一下飙到脑门儿。
看着他们感激的眼神,兴奋的语气,特别是那种理所当讨要粮食架势,直接把他整个人都炸蒙了。
这么多人一下子闯进他家,都是来借粮的,怎么会这样?
谁能出来给他解释一下?
别说白云松,就连老族长也一脸震惊的看着他们,握着烟袋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也不知是气的还是别的原因。
村民兴冲冲来,就想取了粮食就走,但现在看着他们一家子发呆发愣,直接就着急了,
“里正,你别愣着呀,我们都来取粮啦。赶紧的,我家六口人,我也不贪心,先来一斗就行了。”
“对对对,我家七口人,也先要一斗,这么多人呢,也不能让里正为难。”
“还有我,也要一斗……”
听着村民理所当然的语气,还有那副为他着想的语气,白云松差点连鼻子都气歪了。
又一次见识这些人自以为是,理直气壮,厚脸皮的样子。真的直击他的心灵,又一次刷新了他的认知。
不等他开口,回过神的郑氏猛地一下蹦到众人面前,一手掐腰,一手指着他们的鼻子破口大骂,
“你们是不是疯了?跑到我们家来要粮食,反了天了,赶紧给我滚蛋。脸皮真是厚的没边,还一斗一斗的要,还不如让我直接把粮仓送给你们得了?”
众人一听,直接就不乐意了,
“里正娘子,你这话就不对了。我们人多,需要的粮食也多,一斗粮根本吃不了多长时间。”
“是啊,就是看着人多,我们才都没好意思多要呢。”
“呸~,你们怎么有脸说出这些话的?你们没粮,跟我家有什么关系?没吃的自己去想办法,跑到我们家来要粮食,谁给你们的脸。”
听着郑氏的谩骂,白云松也回过了神儿,脸色黑的恨不得能滴出墨汁来。
“你们真是过分至极,我家哪有粮食借给你们?前几天都已经说过了,之后的粮食你们自己想办法。咋的,现在还想下手抢粮不成?”
众人一听,直接就愣住了,面面相觑片刻,有人便不甘的哼了一声,
“是你放话让我们来借粮的,现在我们来了,你又翻脸不认人,这可不是一个里正该有的做派。”
“就是啊,再说我们也没要多少粮,你是里正,是咱柳树湾的父母官,你想要好名声,就得付出,否则门都没有。”
听着众人议论纷纷的语气,白云松气的直拍胸口,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他从来没想过,当个里正,竟然能惹出这么大麻烦?
不等他开口,一直沉默的老族长拿起烟袋锅子在板凳上使劲敲了敲,大声咳嗽一声,
“都别吵了,一个个的说,到底咋回事儿?”
如果他所料不错,云松应该是被人算计了。
第四百八十六章 口径一致
老族长此话一出,众人还真就安静了,沉默片刻,就把街上得到的消息一股脑的全说了。
“事情就是这样的,明明是里正自己承诺的,要给我们粮食度过难关,大家都感激的不行,拎着家伙什儿就来了。”
“现在又不承认,好名声你已经得到了,我们感激的恨不得一日三炷香的供着你,现在想翻脸不认,那可不行。”
此话一出,白云松立马就炸了。
此时,他也顾不得什么修养面子问题了,直接指着他们破口大骂。
“你们放屁,我什么时候承诺让你们来借粮了?完全没有的事儿,都是你们自己杜撰的。”
刁民果然是刁民,真是气死他了。
“我算是明白了,你们这是想赖上我,真是太让人失望了。我自认作为里正这一年多,对你们不薄。前几天你们联合着堵到我家门口也就罢了,今儿又一起闯进我家院子,跟强盗有什么区别?”
“我现在警告你们,赶紧退出去,否则我立马报官,把你们一个个的全抓走做苦役。”
就在这时,东屋的房门打开了,白安邦出现在门口,脸色严肃,
“你们这些愚民,我父亲为你们辛劳奔波,一心想着让你们安稳度过这个冬日,没想到最后却养了一群白眼狼。”
“我告诉你们,若是不速速退去,一旦报官,你们一个也跑不了,最起码判你们个寻衅滋事罪,做苦役是跑不掉的。”
院子里的人被白安邦一顿呵斥,有些胆小的脸色就有点泛白,但搁不住来的人多,虽然忐忑,但依旧有人不甘心。
“白安邦,你这小子,身为读书人,咋一点儿礼貌都没有呢?我们这些人好歹也是长辈,读书人不是最重脸面吗。”
“就是啊,听说你读书天赋还不错,以后早晚是做官儿的料。如此不注重自己的名誉可不太好啊。”
听着那几人威胁的语气,白安邦脸色一黑,眯着眼,凉凉的盯着他们。
“你们威胁我?”
“俺可不敢,俺就是说你们读书人懂理识理,我们只想让你们接济一下口粮,没有一点坏心眼儿。再说,这事儿本就是里正自己许诺的。”
“不能我们人来了,你们就翻脸不认账,事儿可不是这么办的。”
老族长听到现在,心里早就明白了。
眯着眼呵斥了一声,
“行了,你们的意思老头子我也听明白了,想解决问题就别闹,我怎么问你们怎么答就成。”
众人对老族长还是有些敬畏的,他一开口,还真没人敢反驳。
再说,他们只想过来要粮食,也不想真跟里正一家闹掰了。
看着众人的态度,老族长又敲了敲烟袋锅子,
“关于云松承诺帮大家解决粮食问题是谁告诉你们的?”
听着老族长的询问,众人愣了愣,
“大家都这么说的,这还有假?”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跟着点头附和,
“老叔放心,我们发誓,绝对没说谎,要不是里正亲口承诺,我们也不会来啊。”
第四百八十七章 气晕了
听着众人口径一致的回答,老族长扭头看了眼儿子,看他气的连话都说不出,就忍不住皱眉。
以他对儿子的了解,就算他想落个德高望重的好名声,也不会把家里的粮食全部许出去。
这其中要么有误会要么哪里出了岔子,但事情闹到这个地步,还真是有点棘手。
不管怎么说,白云松现在也是柳树湾的里正,被村民闹到家里这事儿若是传出去好说不好听。
老族长沉吟一会,
“你们先回去,这事儿我会调查清楚,也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大家听着老族长的语气,有些不甘心,
“老叔,我们来都来了,您好歹先给点儿粮食让俺们带回去啊,家里的粮食都见底儿了,再续不上顿就得饿肚子了。”
“是啊,里正既然承诺了我们,多多少少也得给一点嘛。”
白云松看着众人不要脸的样子,怒喝一声,
“你们这些愚民,真是愚不可及,我什么时候承诺接济粮食了,是你们想赖上我,故意找的借口而已,真把我当傻子耍呢?”
“老子早就说了,就是不干这个里正,也不会再为你们筹集粮食。现在,立刻,马上滚出我家门。如若再敢耍无赖,我立马报官。”
“你们若是想尝一尝苦役的滋味,只管在这儿跟我耗着,老子就不信了,还治不了你们。”
看着白云松发怒,众人也气的不行,一个个红着眼睛盯着他,就跟看仇人似的。
“看你这话说的,又不是我们愿意来的,是你承诺给俺们的,现在翻脸不认账,还反过来怪我们,说到底还是你这个里正当的不合格。”
“说的没错,你想要好名声,我们想填饱肚子,咱们各取所需,不是刚好吗?”
“就是这个理儿,你不能只想落好处,不管我们的死活,就算报官,我们也得跟官爷好好掰持掰持。”
说话间,门外又涌进一批人,每人手中都拎着笆斗,布袋,神色透着兴奋。
当看到眼前的情景时,有些不明白。
“这是咋的了,不是说里正要接近咱们粮食吗?咋还闹起来了?这大眼瞪小眼的,多耽误事儿?”
“就是啊,赶紧的,都别愣着了,早点儿领完粮食,早点儿回家做饭。”
老族长看着凑到眼前的村民,努力的平复下心情,直接站起身。
“都别闹腾了,今儿这事儿我算是看明白了,你们定然是受人蛊惑才一起来到我家闹腾的……”
不等老族长说完,就被人打断了,
“老叔,你放心,没有人蛊惑,是里正自己承诺的,我们才来的。要不然,咱们怎么会平白无故的跑进来?”
不管老爷子怎么说,大家都把责任推到白云松身上,之后就眼巴巴的看着他,等着他开仓放粮。
白云松看着众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脑门儿突突直跳,脸色涨红,嘴角颤抖,气的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就当他控制不住心底的怒气,再次破口大骂时,突然感觉心口一紧,眼前一黑,扑通一声,仰面栽倒。
第四百八十八章 过好自己的日子
白云松到底是没控制住心底的怒气,直冲脑门子,一个不慎,白眼一翻,晕死过去。
事情就发生在一瞬间,看着地上的白云松,众人都吓了一大跳,
郑氏看着当家的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嗷的一声扑了过去,连拍再晃的就是一阵哭嚎,
“当家的,当家的,你醒醒,你睁开眼睛,你不能丢下我们一家子不管了。”
晃了半天,白云松依旧一动不动,郑氏吓的整张脸都白了。
还是老族长反应快,连忙冲白安帮吩咐一声,
“快去请杨大夫过来。”
白安邦看着地上昏迷的父亲,眼中透着暴怒,冷冷的看了眼村民,吓的他们立马让开一条路,让他去请大夫。
看着地上的里正,村民面面相觑,眼中带着忐忑,默默的往后退了几步。
有些胆小的趁着混乱悄悄的挪到门外,直接溜走了。
其他人看着这场面,虽然不甘,但人都晕了,他们也不敢再说别的,全都默默的退到院子外,有些人趁机离开了,有些人依旧不想放弃,徘徊在门口等着查看结果。
白云溪一直掬着一家子没出门,直到宋王氏过来,拉着她就是一顿唏嘘。
“你大伯一家真是惹了麻烦,你堂哥被气晕了,啧啧……你是不知道,孩子二叔回来学的津津有味。”
白云溪看着她激动的样子,拍了拍她的手,
“别急,慢慢说。”
“这个还得从街上的传言说起,至于传言是怎冒出来的,就不得而知了,大意就是里正能帮村民解决粮食问题。谁家要是没有吃的,只管去他家借粮。”
“这话一出,你说村里人还能待得住吗?定然是马不停蹄的冲过去。”
“这不,一去就是十几户,还有一些在外观望的村民,七七八八的加起来半个庄子总是有的,若是挨个都去借粮,就是把你堂哥家的粮食搬空,也不够给大家分的。”
“宋二郎也去了,不但没见到粮食,还闹了一阵子,说是你堂哥当场就被气晕了。大家怕出事,才退到门外,听说杨大夫已经过去了,人也救回来了。”
“说是气急攻心,差点中风。得吃几副药平稳一下心绪。为此,你大堂嫂拍着大腿在地上撒泼打浑,哭嚎了一场,又对着门口驻足的人一阵破口大骂。”
虽然人是散了,但也把村里的人都得罪了,大家骂骂咧咧的离开了。
那些家里没存粮的,都不甘心,又凑一起嘀嘀咕咕半天,至于以后怎么办,还没人知道。
“我得到消息,立马就跑过来了。”
说着,宋王氏看着白云溪,冲她眨眨眼,
“虽然我不知道街上的传言是怎么来的?但只要跟你没关系,嫂子我就放心了。”
听着宋王氏探视的语气,白云溪弯了一下唇角,
“嫂子只管把心放到肚子里,这事儿跟我家没关系,我既不会参与,也不会干涉。”
“如此就好,村里有些人确实不能太给脸,不识好歹的人太多。咱们只需关起门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
这句话白云溪十分赞同。
第四百八十九章 家宅不宁
“嫂子说的对,咱们就是老百姓,没有拯救苍生的使命,自然也干不了那个事儿。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这个家好好的,其他的跟我没关系。”
听着白云溪的语气,宋王氏静静的看她片刻,没发现一点心虚,默默的冲她竖起大拇指。
“既如此,我便回去了,家里一堆事儿呢,我就是怕你这里有啥情况,放心不下才过来看看。”
说罢,宋王氏直接起身,匆匆的过来,又匆匆的离去。
云溪这么聪明,她跑来一趟就是多此一举。
白云溪把人送到大门口,才转身回来。
想着大伯家发生的事儿,回头看着孩子们探究的眼神,直接摆了摆手,
“你们大爷爷家的事儿不用放在心上,人家很聪明的,知道事情该怎么解决。”
有些事儿就算没摆到明面上,以她对大伯的了解,很快就能猜到?
“我约摸着,过不了几天,你大爷爷就该登门了。到那时,娘自有对策,你们都不必参与。”
听着娘的吩咐,白老二几人相互看了一眼,点点头。
“娘,我们都听你的。”
距离这场闹剧刚过去两天,又有几户人家不甘心的上门去借粮,那些人也不知怎么商量的,气势汹汹的就过去了,一副借不到粮食誓不罢休的样子。
当然,免不了又跟郑氏大吵一架,说白云松不为村民分忧,就不配当柳树湾的里正。
总之,各种难听话说了一大堆,完全没有一点顾及白云松此时还躺在病床上。
好在他吃了两天的药,心情平复了很多,听着村民咄咄逼人的架势,直接从床上爬起来,满眼失望的看着他们,
直接扬言,他不干了,等身体养好后,立马去镇衙卸任。
柳树湾的里正谁爱当谁当,反正他是要撂挑子了。
众人看他不似作假,也就无话可说了,只能悻悻的返回去。
临走还不忘放话,但愿他说话算话,若是说一套做一套,大家还会来闹,只要不怕再被气晕,他们才无所谓。
听着村民威胁的语气,白云松捂着胸口,又被气的直翻白眼,好在被郑氏及时扶住了。
看着自家被嚯嚯的,郑氏气的眼睛都红了,冲着门口就是一阵骂,
“这个破里正我们就是不干了,谁爱当谁当,真以为我们稀罕似的,不识好歹的东西。”
大伯家发生的事儿白云溪也就听听而已。
结果,在郑氏把人轰走的第二天,家里的大门就被拍响了。
当小四打开门,看到大爷爷站在门口,诧异的看了一眼,
“大爷爷,您怎么有空来我们家?路上都是泥水,若是不小心滑倒了可不好。”
老爷子看着眼前机灵的小四,眼神眯了下,
“我来找你娘说几句话。”
不等小四开口,白云溪已经迎了过来,
“大伯来了,小四傻站着做什么,赶紧扶着大爷爷,小心地滑。”
说着,又吩咐杜氏去冲一碗鸡蛋茶。
老族长看着侄女一家热情好客的样子,抿了抿嘴角,让小四扶着进了正屋,在椅子上坐稳了,小四才松开手,
第四百九十章 兴师问罪的来了
看好一家子忙碌的倒茶添炭火,老族长摆了摆手,
“不用麻烦了,我来就问个事儿,问完就走。”
白云溪听着,心里倒是没什么波澜,她这个大伯是个聪明的。
虽然年纪大了,但脑袋并不迟钝,有些事细细推敲下来,也不是没有痕迹可循。
就看他怎么问,自己怎么答了。
想到这点,白云溪冲屋里的孩子们摆了摆手。
“你们都去忙自己的事儿,我给你大爷爷说几句话。“
不管两家的恩怨怎么处理,明面上她还是不愿意把孩子们牵扯进来。
看着小四几个一步三回头的退到门外,白云溪才看向大伯,温和一笑,
“大伯有什么想问的只管开口,只要我知道的,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着白云溪的语气,老爷子眯着眼盯着她看了片刻,从始至终白云溪都是一副处事不惊的态度,丝毫没有看出她有任何心虚的表现。
发现这个问题后,老爷子默默的叹口气,云松跟云溪丫头比起来,差的确实不是一星半点儿。
“大伯家的闹剧你应该也听说了,现在我们成了整个村里的笑话。云松经受不住打击,一病不起。没办法,大伯只能撑着这具老迈的身体跑前跑后。”
“现在村里人对大伯一家是恨之入骨,不管先前云松为村民做了多少,没一个人感激他不说,只要提到他,人人都恨的咬牙切齿。”
“各种难听话也是层出不穷,听多了难免让人心寒。云溪丫头,若是这事放到你身上,该如何处理?大伯年迈,脑子也不灵活。今儿特意跑到你跟前,想讨个主意。”
听着大伯的询问,白云溪眉头一挑。
“我没当过里正,还真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村民怨恨堂哥,真让人太遗憾了。”
“别的不说,自从堂哥当了里正之后,怎么为村民办事儿的,我都看在眼里,付出那么多,最后却落到这个下场。除了让人唏嘘之外,倒也算印证一句话,升米恩斗米仇。”
听着侄女的语气,老族长一愣,想着儿子一腔热血,凡事亲力亲为,只想博一个好名声,没想到最后却差点被气中风。
白云溪大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也没指望能听进去,毕竟老爷子今儿是来兴师问罪的。
“好处给的太多,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大伯有没有发现,堂哥眼下的遇境跟你侄女婿的待遇差不多?”
听着白云溪如此一问,老爷子一愣,
“此话怎么说?”
“大伯难道忘了,云辉以前是怎么对待村里人的?不求他们知恩图报,但也不能落井下石吧?”
“可是你看看,云辉从生病到去世,中间受了多少波折,之后我们孤儿寡母又遭了多少难堪,大伯都看在眼里吧?”
“有些人就喜欢蹬鼻子上脸,不是趁机踩踏,就是背地里使绊子。这也是我不想跟村里人走太近的原因。”
说到这里,白云溪看着大伯一副紧皱眉头的样子,叹了口气。
第四百九十一章 谁适合当里正
“其实堂哥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有些事儿过于热情了,才会如此。”
白云溪看着老爷子,给他总结一句。
老族长听着侄女的语气,脸皮抖了下,若说落井下石什么的,云松确实有做的有不对的地方。
尤其是那个私塾,被人拿着把柄不说,最后也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供养夫子,荒废了。
如此算下来,他们家不但没有落到好处,还赔本赚吆喝落了埋怨。
云溪丫头若是因为这个心有怨气,他无话可说。
想到这里,老爷子整理了下心情。
“你说的没错,云松确实没把握好度,经过这次被村民堵门儿的事儿心,你堂哥已经心灰意冷,撂挑子不干了。”
“我思前想后,也觉得你堂哥确实不适合里正这个职位。但眼下要卸任,没有合适的人接任,也无法跟上面报备。”
“大伯心里有些烦躁,出来溜溜弯儿,走到你这里就想过来串串门子,顺便也想听听你的意见。”
“大伯知道你是个聪慧的,若是能帮大伯解决难题,大伯心里的担子也就放下了。”
看着老爷子在自己面前放低姿态,白云溪一愣。
“堂哥不干了,不就被人闹了一场吗?骂他们一顿,发泄一下也就好了。怎么能说不干就不干呢?”
“你堂哥不是那块料,索性躲个清净也好。天天被人这么闹着,安邦还得读书呢。万一影响了他,才是大罪过。”
听着老爷子的顾虑,白云溪倒是没反驳。
“这话没错,孩子们读书需要的就是安静,如果天天闹心,确实影响学习。但大伯若是想问我咱们村谁最适合当里正,说实话,我不懂这个,还真是帮不到大伯。”
老族长看着她一副油盐不进的态度,沉默片刻,又叹了口气。
“一时半刻的大伯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但你堂哥是无法担任了。若是把里正的位置交给其他姓氏,大伯心里还是有点儿舍不得。”
“你也知道,柳树湾的里正一直握在咱们白氏一族人手中,若是突然换成外姓人,总归不大好。”
听着老爷子不甘心的语气,白云溪忍不住弯了一下嘴角,
一个立正,又没啥油水可捞,有什么可揪着不放的。
白云溪托着脑袋沉思片刻,之后又摇了摇头,
“大伯不想把里正的职位让给外姓人,咱们白氏家族聪明又有些见识的人,除了云山堂哥以外,我还真想不到其他人。”
“但云山堂哥在县里做漆器师傅好些年头了,不但有名望还能挣铜板,谁会为了一个没有任何油水儿又容易受气的里正放弃县里的活?反正换做是我,绝对不同意。”
听着白云溪的提醒,老爷子愣了下,想起云山的那个侄子,眼里一亮。
云山早就把手艺传给了强哥儿,听说那小子已经在县里站住了脚。云山年纪也不小了,早晚都得回到村里。
想到侄子,老爷子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了,若是云山愿意接管里正的职位,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第四百九十二章 磨炼就是受委屈
看着大伯若有所思的神色,白云溪敛下眉眼,村里若是有云山堂哥坐镇,别都不说,她门前必然清静。
两人沉默间,杜氏端着一碗鸡蛋水走了进来,“大爷爷,鸡蛋茶沏好了,温度刚刚好,您尝尝。”
老爷子回过神,看着桌旁放置的碗,上面飘着一朵金黄的鸡蛋花,几滴淡淡的油花,香气四溢。
“你有心了。”
一个鸡蛋一碗茶,入口软绵,口感极佳。
老爷子端起碗,闻了闻,抿了一口,眉头舒展。
一碗鸡蛋茶下肚,老爷子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得了,肚子暖和了,大伯走了。”
白云溪笑了下,“我让小四送你,路上滑,您一个人出门,侄女不放心。”
“不用,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坚持几天,不用麻烦。”
老爷子握着烟袋锅子,佝偻着身体,悠悠达达的顺着回廊走到大门口,临出门之际,又忍不住回头,
“云溪丫头,你说那些村民怎么突然间一股脑的都跑到大伯家借粮了?”
看着大伯探究的眼神,白云溪语气温和摊摊手,
“自然是堂哥善良,见不得村民受苦。”
听着白云溪的语气,老爷子眉头一皱,“……你堂哥做事虽然欠妥,但心底不坏,也没啥私心,我本以为,多磨炼一段日子就好了,唉!”
听着老爷子的叹息,白云溪摇摇头,
“大伯一直费尽心思磨炼堂哥,希望他能当一个合格称职的里正。这次借粮的闹剧就是个很好的磨炼机会啊,堂哥若是连这点打击都受不住,那他还真不适合当里正。”
“而且,我觉得真正的磨炼,不是做好事,而是受委屈。”
老族长:“……”
看着老头看着她不说话,白云溪摊摊手,
“磨练人本就需要多受些波折,遭遇的磨难多了,也就坚强了。堂哥想当个好里正,这个理他定然懂得。”
老族长静静的看了侄女片刻,点了点头,
“云松最大的毛病就是耳根子软,看不得人哭求,有时候难免处事不公,让你受委屈了。”
听着大伯的语气,白云溪愣了下,紧接着又轻笑一声,
“没关系,我以前就跟堂哥说过,凡事再一再二不再三,没啥可委屈的。”
白云溪此话一出,老爷子眼睛一缩,静默片刻,点点头,扭头离开了。
看着人消失在村口,白云溪转身回去,看着挤在门边的几个脑袋,嘴角一抽。
“娘,您刚才那意思岂不是告诉大爷爷传言的事儿了?”
小四瞪着大眼睛,娘刚才的意思,跟直接点破没啥区别了。
“你以为我不说你大爷爷就猜不到了?这就是他今日来的目的。”
白云溪走进院子,
“如此也好,刚好也让你们大爷爷知道,咱们也是有底线的,不能仗着那点早就消磨干净的亲情让人一直受委屈,没这理儿。”
大伯想磨炼儿子,总拿她练手算几个意思?
真正的磨炼,就得受别人不能承受的波折才是,总让人恭维着,那不叫磨炼,那叫嘚瑟。
第四百九十三章 让位
小五靠在廊柱上,难得露出一抹笑,“娘说的没错,大堂伯的磨炼得从自身做起,这才多大的点波折,就受不了了?”
而且,从始至终,大爷爷家都没有损失一粒粮食。
至于人被气晕的事儿,那也是因为大堂伯气量太小,没有受过委屈。想想也是,委屈都让他们受了。
看着小五眼里的不屑,白云溪一叹,小五一直看不上白云松,言语之间,没有都是蔑视。
“小五,对人有看法,心里知道就行,以后行走在外,得收敛些,免得让人误会。”
她全是明白了,这娃走的是冷肃人设。
听着娘的提醒,小五勾了下嘴角,
“娘放心,我知轻重。”他是读书人,又不是卖笑的,不用看着谁都咧嘴,太傻。
白云溪一叹,得,聪明人不用提醒。
借粮闹剧结束后,白云溪不知道大伯回去是怎么说的,总之他们家里很安静,并没有人过来找麻烦。
没过几天,张氏就上门了,还给她送来两颗腌制好的酸菜。
“今年的酸菜特别入味,你三伯娘也夸好吃,我捞了两颗给你送来尝尝。”
张氏把端着的盆递给杜氏,“不管是用辣子清炒还是炖个汤,都下饭。”
“那可多谢堂嫂了。”白云溪道了谢,两人围坐在炭盆前说话聊天。
“给你说件事儿,今儿大伯去我家了,非要把里正的位置让你云山。”
张氏烤了下手,扯了下嘴角,
“大伯家的闹了那么一出,以后跟村里算是结了梁子,白云松的里正坐不下去了,想让云山接大梁,反正我是不乐意。”
听着张氏的语气,白云溪一愣,
“不满堂嫂,大伯前几日也来我家了。他问我咱们白氏一族哪个适合接替里正?我说我不懂,若要说聪明能干,除了云山堂哥,别的我都不清楚……”
白云溪也没瞒着,直接把两人的对话给张氏叙述一遍。
“我们就是唠唠家常,却没想到他真的去找堂哥了。”
张氏一听,诧异过后,点了点头,“大伯倒是提起你了,说你聪慧通透,若是男儿,最适合里正一职。”
白云溪弯起唇角,大伯这夸赞,带刺呢。
“我可不敢当,我若是男儿,说不定会承袭父亲的遗志,考个秀才回来继承衣钵,继续做一个教书育人的夫子,怎么可能担任里正呢。”
张氏一听,想了下认同的点点头,“这话没错,别说秀才,像你这么聪明,说不定还能考个状元回来呢。”
两人说到这里,相视一眼,哈哈笑了一阵,最后又拐到里正接任的问题上。
“大伯一直想让当家的接下里正的职位。但你看看村里那些人,一个个看着就闹心,我怎可能乐意?”
“虽说你堂哥已经把漆器的手艺传给了强哥儿,但那孩子到底年轻,你也知道,漆器师傅越老手艺与精湛……能多赚几个,自然比窝在村里强吧。”
张氏说着,神色透着烦躁,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我可看不上。”
第四百九十四章 汝之蜜糖
“一个里正有什么好当的,吃力不讨好不说,不小心还惹一身腥。也就大伯执拗,非要把里正的位置交给云山。”
听着张氏的抱怨,白云溪拍了拍她的手,安抚一句。
“堂哥的意思呢?”
张氏两口子一儿一女,儿子白安强七八岁就被堂哥教着学漆器描红,听说天赋不错,已经可以接替堂哥了。
但这年头,谁会嫌钱多呢,尤其是村里这个烂摊子,跟烫手山芋差不多。
开头都被白云松给搞坏了,想要改正,得费不少劲儿。
堂哥若是可以彻底放手,回村养老顺便照顾老人,接下也就接了。
若是还想挣钱,就没必要接了,毕竟人各有志,勉强不得。
听着白云溪的询问,张氏哼了一声,
“云山刚开始是拒绝的,但是大伯不罢休,你也知道你堂哥那性子,不喜欢趁人之危。”
整个村谁不知道,白云松现在还躺在病床上,都是因为这个里正闹的。
“不是嫂子说丧气话,白云松当了这一年的里正,把咱们村弄成什么样了?到处都是一副乌烟瘴气的样子,就算当家的接手,也是一地鸡毛,闹心事儿不少。”
“所以,思前想后,我是不建议当家的接手。当然,你堂哥也不同意,说是强哥儿还需要照拂,一时半刻放不开手。”
“但大伯也不知道扭到哪根筋儿了,一直把白氏一族的未来挂在嘴边说。说什么要考虑长远,还有子孙后代的事儿,还说咱们白氏一族祖祖辈辈居住在柳树湾,也一直担任着柳树湾的里正,不能到他们这一半儿给断送了。”
“说是对不起祖宗之类的。”
张是说的烦躁的,捏了捏眉心。
“我就想不通了,一个小小里正有什么可当的?但是当家的好像被大伯说动了,说是考虑一下。我估摸着这事儿没跑了。”
听着张氏的抱怨,白云溪低笑一声,
“那还真是恭喜堂嫂了,以后你就是咱们村儿的里正娘子了。”
想想还真是挺可笑的,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听着白云溪的调侃,张氏没好气的白一眼,
“就你调皮,你以为我乐意当这个里正娘子啊。要不是三伯娘,三伯年纪大了,我还真不乐意让你堂哥回来。”
“放着好好的铜板不挣,接这闹心活儿也不知做啥子?”
张氏埋怨一通,就起身离去了。
果然,没过几天,大伯就带着白云山去了趟镇衙。
跟镇衙的人说明情况,翻出柳树湾村的文案,改了里正的名字。
至此以后,柳树湾的里正便有白云山担任了。
当白云溪得到这个消息时,轻轻舒口气,直接吩咐杜氏,
“去捡二十个鸡蛋,给你三爷爷家送去祝贺。”
杜氏听着婆婆豪爽的语气,吓了一跳,去准备之前还是没忍住,说出了心里的顾虑。
“娘,咱们是不是太招摇了?大堂伯刚当上里正时,咱们可什么都没表示。”
如此故此失彼,万一让大爷爷知道,必然又暗暗的给他们记上一笔。
第四百九十五章铩羽而归
看着杜氏眼里的担忧,白云溪摆手,
“不用顾及这么多,咱们自己的东西。自然是想送谁就送谁了。自家过日子,自己做主,别人左右不了。”
听了婆婆这话,杜氏一愣,她明白了,两家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也罢,就像宋大娘说的,不管是亲戚还是其他,合得来就多相处,合不来断了也是可以的。
想通了,杜氏也就不纠结了,数了鸡蛋喊上李氏,就出门了。
村里人得知白云松真的撂挑子了,还真惊讶的不行。
但当大家得知里正的位置被白云山接了,心思又开始活络起来了。
特别是那几户失窃的人家,几个围在一起嘀咕一会儿,便浩浩荡荡的找去了。
不等他们拍门,大门就打开了,白云山背着手站在大门口,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他们。
原本底气十足的人看到白云山一脸严肃的样子,顿时踌躇了,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没有开口说话。
气氛就这么诡异的沉默了,直到这时,大家好像才发现,面对新里正跟面对白云松的时候,完全不同。
白云山看着众人盯着自己发呆,也不催促,等着他们自己开口。
好一会儿,几人才回过神,想起自己来的目的,相互使了个眼色,鼓起勇气冲着白云山客气的笑了笑。
再次提出粮食问题。
听着他们的要求,白云山眉梢一挑,冷笑一下。
“你们从失窃到现在一直没消停的闹腾,真以为别人都是软柿子,任你们拿捏,真是可笑至极。”
“自己家没粮食,那是你们防护不利。再说,盗贼已经抓了,也被耆长送去做苦役了,你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听着白云山的冷淡的语气,众人不甘心,
“可是里正,我们没有粮食啊。”
“没粮食就自己想办法,谁家的粮食是大风刮来的,谁有这个义务一直为你们提供粮食?若人人都学你们这个样子,天下岂不是都乱套了?”
“作为一个农人,吃苦耐劳勤奋才是本分,懒惰,不劳而获,只有死路一条。”
几人被白云山一顿训斥,脸色都不怎么好。习惯了索取,猛地被拒绝,他们不接受。
白云山看着眼中透着的怒火和不服气,哼了一声,
“我不会养成你们自私懒惰的习惯,若是觉得在柳树湾待不下去了,我作为里正,也是可以把你们迁出村子的。”
“你们认为哪里住着舒适,哪里能让你们活的舒服自在。自己背着包袱,只管走人。若是再敢闹腾,扰乱村民秩序。我不介意把你们逐出村子,从此以后柳树湾再无你们这些捣乱之人。”
几人看着里正严肃的神色,竟然连逐出村子这样的话都放了出来,脸色立马就不好了,
想反驳,但看着白云山那双冷淡至极的眼神,一点不像开玩笑,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直到现在,他们心里才开始后悔,早知道就不刺激白云松了。
最起码那人好拿捏,几句软话一说,就能让他帮出头做事儿。
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跟人不一样
现在用同样的方法,不单被人训斥,还有可能被人逐出村子。
果然,人跟人是不一样的。
几人抿着嘴角,想跟以前一样闹腾,但看着白云山那副雷打不动的样子,心里又没底。
僵持了片刻,几人终于败下阵来,不甘不愿的离开了。
白云山站在门口,眯着眼目送村民散去,转身回家,啪的一声把大门关上。
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堂妹说的果然没错,这些人就不能给好脸色,越严肃越好处理事情。
好好说话,他们还以为你怕他,凶巴巴的倒是老实了。
白云山摇摇头,好笑又好气,何必呢?
直到门口彻底清静,躲在拐角处的白云松和老爷子才走了出来。
老爷子看着儿子黑着脸的模样,叹口气,
“看到了吧,这就是一村里正该有的威严,而不是一味的纵容和讨好。太好说话,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做事张弛有度,才能做好一村里正。”
听着父亲的语气,白云松脸色暗沉,隐在袖中的手紧紧的握着。
看了堂弟对村民毫不客气的训斥,一点脸面都不留的样子,看着还真是解气。
他以为村民会反抗的大闹,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
老族长看着儿子黯然的神色,幽幽的叹口气,
“你一直觉得村民没见识,还有些愚蠢,但你看看,他们也会看人下菜碟。也知道谁能惹谁不能惹。你呀,一开始就被村民摸透了,只要抓着你的软肋,就能逼你就范。”
白云松黑着脸,恨的直磨牙,“……但我也是真心想帮他们解决问题的。”
“这个爹知道,但村民不知,他们只认为你好拿捏。你若一直为他们奔波辛苦,到也罢了,但凡一点亏欠他们,就会被人记恨,因为他们习惯了伸手索要。”
老族长说着,摩挲着手中的烟杆,看了眼侄女家的方向,
“就像云溪丫头说的一样,升米恩斗米仇,是对村民最好的评价。云溪一直不想跟村里接触,也是被寒了心的,以前是我忽视了这一点。但看着村民对你的态度,何尝不是旧事重演?”
“云辉在的时候,对村里怎样你也是清楚的,但之后,也真是说不过去。”
听着父亲的提醒,白云松一愣,堂妹夫是举人,受益的人可不在少数……
堂妹夫出事后,反观村民对堂妹家的态度,白云松紧抿着嘴角,眼神露出从未有过的阴鸷。
一群顽固不化的刁民,活该受穷。
出力不讨好不说,还想把他玩于股掌之中,做梦。
反正以后他也不当里正了,倒是可以正大光明的看他们的笑话了,他倒要看看,那几个顾头不顾腚的家伙,怎么吃苦耐劳?
老族长看着儿子眼里的恨意,叹口气,
“别想了,只要里正之位还在咱们白氏一族手中就行。比起其他,还是安邦读书最重要,开春就该下场了,只要他争气,咱们家以后不会差,回吧。”
白云松看着父亲背着手,佝偻着腰,又回头看了眼紧闭房门的三叔家,迈脚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