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破罐子破摔
听着白云松撂挑子的语气,几人一愣,他们是想赖上白云松,但没到最后一刻,自然不会撕破脸。
没想到白云松却被他们直接炸毛了。
本来想只想逼迫一下,让跟他帮着募捐粮食的,可没想让他撂挑子,自从白云松当了里正,他们这些村民确实得了实惠的。
若是换了人,他们可不敢保证,下一个会更好。
“里正,你看你这是做什么?我们就这么一说,难道还真赖上你不成?咱们就是想让你再劳累一下,帮我们再募捐一些口粮。”
“是啊,我们就这么一说,哪能真跑到里正家混饭吃?我们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家里老的老小得小,都张着嘴等着吃饭呢。”
“上次募捐的那点儿粮食早就耗光了,本来还盼着盗贼抓捕归案,把粮食追回来,就万事大吉了,这不是没办法嘛?”
白云松冷冷的看着他们,不管他们如何放低心态讨好,说软话,白云松都没有给他们一个好脸色,直接一甩袖子。
“老子再说一遍,你们的事儿我不管了,里正这个位置谁爱做谁做,老子不干了。自从当了这个里正,每天为你们起早贪黑的忙碌,帮你们解决问题。”
“自家的事儿从来没有顾及过,做了这么多,你们不但不领情,还让你们讹上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听了白云松暴怒的语气,几人讪讪的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气氛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有人抬起头,小心翼翼的看着他,
“里正也别生气,我们亲近的兄弟们没有余粮,但咱们村儿有余粮的人家也不少。实在不行,我们借总可以吧?等来年夏收时,我们再还。”
听着那人的语气,白云松一愣,黑着脸看着他们。
“休想再跟我耍心眼,这冰天雪地的,哪个不在家猫冬?谁家的粮食富裕,还不都是勉强度日子的?”
“里正咋这么健忘呢?咱们村儿余粮最多的人家就是您堂妹,白氏一族的姑奶奶呀。她们家去年开了那么多荒地,都是大丰收呢。村里再也没有人比她家的余粮更多了。”
“这话没错,瞧瞧人家住的大院子,要是没有粮食,说破大天也是没人相信的。我们也不求别的,就求里正帮我们借一些粮食出来,明年夏收我们保准儿还过去,绝不拖欠。”
不帮他们募捐,就只能借粮了。
虽然这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但总比没有盼头强一些。
白云松听着他们的提议,眉头拧的死死的,想想堂妹家的情况,确实如他们所说,属于有余粮的人家,这点他也知道。
但这些人凭什么理直气壮的要求他去借粮?
“呵~,你们还真是会异想天开,又给我挖坑。来之前没少商量对策吧?这条路行不通就换一条,还真把我当傻子耍呢。”
混账玩意儿,真当他傻,让他去借粮,谁还?
这些人什么德行,这两天他看的够够的,若是明年赖着不还,岂不是平白让他担了一身债?
第四百六十八章 耍赖谁不会
几人听着,脸色一红,也不知是因为被人不信任还是没底气的心虚,几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里正,看你说的,我们不是那样的人。”
“里正放心,只要挨到明年夏收,我们一准还。”
白云松看着他们拍着胸脯子保证的样子,哼了一声,
“我不管你们还不还,总之我是不会出面帮你们借粮的。接下来的日子,全凭你们个人人品,能借出粮食你们就吃,不能就自己就想办法购买,也可以进山寻找。”
“总之都跟我这个里正没关系了,我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
说完这句话,白云松直接转身回了院子,砰了一声,把大门关上了,伴随着上门栓的声音。
被拒之门外的几个人相互看了一眼,每人眼中都有隐藏不住的怒气。
“里正不管了,咱们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自己想办法呗。”
这些人再怎么不甘心,不舒服,也只得悻悻的转身离去。
门口争论的动静不小,家里人自然都听得清清楚楚,要不是老族长拦着,老太太和郑氏早就冲出去了。
老爷子握着烟袋锅子,眯着眼看着门外,他当了一辈子里正和族长,也没让人围着门出不去。
看着怒气冲冲的儿子,老爷子默默地叹口气,或许云松真的不适合里正这个位置。
白老太抬手扇了扇飘到眼前的烟雾,看着老头子一直不停的抽他那烟袋锅子,弄的整个屋子里跟梦游太虚似的,烟雾缭绕。
“咳咳……我说老头子,你就少吸一两口,瞧把人熏的,都出不来气了。”
“烟暖屋,屁暖床,就你事多。”
老头哼了一声,看着白云松怒气冲冲的进屋,老太太也不跟老头计较了,冲着大门啐了一口,
“儿啊,快进来暖暖,一群没脸没皮的厚皮子,别理会他们,饿死活该。竟然敢堵到咱们家门口,要我说就该乱棍打出去。”
郑氏听到动静,立马从屋里跑过来,正好听到婆婆的语气,跟着附和一句,
“当家的,娘说的没错,是他们蹬鼻子上脸,你对他们已经够好了。”
总算是听到两句暖心窝子的话,白云松进了屋,神色也缓和了很多。
“我没事,主要是看见他们我就闹心。这里正当的,真是没意思。早知道我就不当这个破里正了,出力不讨好,天天还有操不完的心,生不完的气。”
听着儿子的抱怨,老族长吐出一口烟雾,把烟灰在椅子腿上磕了磕。
“你就是太顺了,没有遭遇过波折,才会方寸大乱。别看小小一个村庄,人多心思也就多,要想让他们安分守己,也得费脑子。”
“村里人可不给你讲什么律法道理,他们只在乎自己的肚皮,缸里的粮食。你作为里正,就像那牵缰绳的人,该松的时候松一松,该紧的时候也别心软。”
“但你为了博个好名声,做事没了原则,让人摸到了你的心思,便会被人牵着鼻子走,受人摆布。现在所受的束缚,哪个不是你自找的?”
第四百六十九章 不识好歹
听着父亲的语气,白云松握了握拳头,努力压下心底的怒气,
“父亲教训的是,是我不该揽下这些事。”
白老太看着儿子泄气的低下头,心疼的不行,
“儿啊,你想通就好,你是柳树湾的里正,也是村里最大的官儿。不给他们脸,才能显示你的威严。”
“我乖孙都说了,村里人都是些没见识的愚夫,除了贪得无厌占便宜,别的咱可捞不到好处。”
白老太此话一出,老族长眯了眼,“老婆子,以后少跟安邦念叨村里的事儿,免得扰了他读书。”
“这个还用你说?但村里一会儿哭闹一会被盗的,没一天安静的。”
听着老头子的叮嘱,白老太直接送给他一个白眼,
“就像今日,都被人堵着门闹了,我乖孙岂能听不到?”
老族长一顿,又眯着眼装了一锅子烟丝,凑到鼻端嗅了嗅
“你娘说话虽然不中听,但理儿是那个理儿,适当的端起架子,别什么事儿都掺乎。老话说的好,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当里正也是这个理儿。”
听着父亲的提醒,白云松眨了眨眼睛,
“儿子明白,让爹跟着担心了。说实话,这个里正我都当烦了,真想撂挑子不干了。”
看着儿子萎靡的样子,老族长吧嗒口烟,
“里正这个职位确实没油水可捞,也就图一个名声罢了。你若嫌累得慌,不当也罢。”
老族长此话一出,郑氏眼神变闪了下,动了动嘴角,到底没敢当着公爹的面开口。
自从当家的接了里正的职位以后,她出门在外,别人都称她一声里正娘子,人人都恭维着她,说实在她还很享受的。
猛地回到原点,多少有些不甘心。
几人说了会儿话,白云松便说累了,回屋歇息一会儿。
郑氏跟着一起回来伺候,看着歪在榻上的男人,连忙给他倒杯水,塞到他手中,
“当家的,这些天你确实劳累了,好好在家歇一歇,近些日子也甭出门了。冰天雪地的,冻死个人,我们一家老小都指着你的。若是累出个好歹,咱这一家子可怎么办哟?”
听着媳妇安慰,白云松仰头把一碗水都喝了,把碗递给她,语气好了很多。
“放心,我没那么不堪一击。”
村里那些愚夫,他压根没看到眼里。帮助他们也是心有所图,结果却是付出跟收获不对等,让人烦躁罢了。
郑氏看着他确实不像真伤心的样子,才算彻底放心了。
“当家的真不想当里正了?”
“有些烦,天天面对那群人,看着闹心。”
白云松没注意郑氏的眼神,想也不想的就说出来了。
郑氏一听,心里咯噔一声,
“当家的,若是现在卸了里正的责任,以前那些辛苦岂不是白费了?自从你当了里正之后,一心为村民,风里来雨里去,辛苦又劳累,就这么卸任了,总觉得亏得慌。”
听着媳妇的不满的语气,白云松一愣,
“咋的,你还想找补回来不成?爹也当了一辈子里正,也没落到什么好处,我才当了一年,有什么可亏的?”
第四百七十章 眼热
郑氏看当家的说归说,确实没有生气的意思,胆子大了些,
“咋就不亏了,远的不说,就说你前几日顶着风雪去镇上报官的事儿。一天没吃没喝的,受多大罪啊,我想着就心疼。”
一开口,郑氏立马一脸委屈加心疼。
“只要一想到当家的为村里付出那么多,做了那么多事儿,现在竟然被他们逼迫的撂挑子不干了,我怎么想都不甘心。”
听着媳妇气愤的语气,白云松愣了下,想想自己这一年多为村里办的事儿,心里也确实有些窝火,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都是他心甘情愿做的,也没人逼着他。
因为一些决策,还得罪了堂妹一家子,结果还是闹心。
他知道自己做事刻板了些,也知道有些事儿确实让堂妹受委屈了。
但他一直认为,好歹都是亲戚,自家人当然要多担待一些了,大不了以后在其他地方补偿过来就行了。
却没想到,堂妹因为那点事跟他们家疏离了,多少有些让人寒心。
单是这些也就罢了,但村里那些受益的人,怎么想都是白眼狼,忘恩负义之辈。
他一心为村里着想,最后竟然让人堵到家门口闹腾,想想就窝火。
想到这点,白云松有控制不住的喘粗气。
“一个个的都是愚蠢之人,脸皮厚的踩不破,竟然还想让我帮忙跟堂妹借粮食,想的真是美。让我去借粮,万一到时候他们不还,岂不是平白让我担一身债?”
“堂妹一家本就对我意见颇多,我哪有脸再去招惹这些麻烦?”
听着当家的语气,郑氏一愣,
“什么?他们想让当家的给云溪妹子借粮,怎么想的嘛?想借自己去了,为啥要让你当中间人,不会是想只借不还吧?”
看着郑氏惊讶的语气,白云松眼神阴郁,沉声开口。
“你都能想到我也不傻,他们既然只想躲在我身后,后期若是赖账,我能把他们怎么滴?”
一群饿死鬼,自己都养不活,指望他们还粮,还不如相信猪会上树。
白云松说着,气哼哼了啐了一口,
“所以,我就是不当这个里正了,也不会为他们舔着脸去借粮,平白无故的担一身债,还损了咱家的名声,万一影响安邦日后科考,那才是真的不划算。”
听着当家的提起儿子,郑氏也赞同的点点头,
“当家的这话有理,咱们确实不能影响儿子读书。但凡有对儿子不好的事情,咱一律拒绝。你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以后全凭他养老享福呢。”
说归说,提起白云溪,郑氏心里还是忍不住琢磨。
堂妹家的日子眼见的越来越好,大房子住着,手中又握了那么多田产,以后的日子定然也是不愁吃喝的。
别说村里人眼红,就是她看着也是眼热的很,可惜他们两家有了隔阂之后,俩人也没什么话题可聊,就算勉强上门,也没话可说。
想到这点,郑氏眯了眯眼,嘴角勾起一抹笑,小心翼翼的瞄了眼当家的,长长的舒口气,赞叹一句。
第四百七十一章 妒忌
“提起堂妹一家,别的不说,我真是羡慕的不行。瞧瞧人家,粮食丰足,院子牢固,盗贼就是想去他们家,也只能望而兴叹。”
听着郑氏眼里毫不掩饰的羡慕,白云松瞪她一眼,
“怎么,跟着我还委屈你了,咱们家是老宅,也是不错的。”
郑氏听着白云松的语气,扭头撇撇嘴,她们住的是老宅,祖上留下的,又不是靠自己能力建造的,怎么比?
“瞧当家的说的什么话,我自然是不委屈的,这辈子能跟着当家的,是我的福气。”
听着郑氏如此说,白云松轻哼一声,心里舒服了不少。
“堂妹家的日子过的好,我这个当堂嫂的也替她高兴,今日去街上,我还听说堂妹接济宋家一斗粮食呢。”
郑氏说着,看着当家的一愣,也没理会,自顾自的开口。
“听说云溪跟宋大嫂子感情好,聊得来,见她们家被盗,不由分说就让儿媳妇拎着粮食送去了,出手大方很,我听着脸上也有光呢。”
听着媳妇的语气,白云松直接坐直身体。
“你确定云溪给宋家送粮食了?”
怎么可能?堂妹现在抠搜的很,一点儿都不想往外出,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给宋家送粮食?
看着白云松不信,郑氏轻笑一声,
“这有啥的,人家两家关系好,一家有难,堂妹出手帮忙也没错啊。这可是宋家人亲口告诉我的,说云溪妹子送去满满一斗麦呢。”
听着这话,白云松忍不住凝眉,真是这样子吗?
如果宋家她都心甘情愿的接济,那其余几家呢?
心里一冒出这个想法的同时,白云松心思又开始活络起来。
想想堂妹家那几十亩的田产,粮仓定然是丰足的,就算借出来一些粮食,也不影响她们一家的吃喝。
如此,倒也能解了村里的燃眉之急。
杜氏看着当家的一副眉头深锁的样子,无奈的叹口气。
“要说这世态也真是不公平,有人粮满仓,就有人饿肚子。咱除了可怜大家,却心有余力不足。”
听了郑氏的语气,白云松一愣,
“你也赞同,让堂妹拿些粮食接济那些人?”
听着当家的询问,郑氏心里忐忑了下,再抬头依然是副笑眯眯的模样,
“倒也不是非让堂妹接济村里人,如果手中确实有余粮,就当日行一善也是可以的。”
“说实话,若是咱家有这个能力,我也不会拦着你往外拿粮。可惜咱家自从跟二弟分了之后,粮食有限,再加上云邦那孩子念书,单是笔墨纸砚就是很大的开销,确实没有多余的借粮。”
“但堂妹家不一样,他们家还在孝期,小五也不用出门儿读书,一家子没有花费的地方,也就没有什么压力。”
“至于借不借,还是人家自己说了算,咱们再怎么着急,也只是堂兄妹,做不了人家的主。”
听着郑氏的语气,白云松沉默了,
他得好好想一想,这事儿到底该怎么处理才好?
郑氏说了自己的意见之后,也没有再说什么,看看日头,起身去了厨房。
第四百七十二章 小四听人墙角
白云溪坐在炭盆儿前,看着闺女媳妇做针线,一个绣花,一个做衣服,都是为来年开春准备的新衣裳。
看着她们年纪轻轻的,就如此沉得住气,说实话,白云溪不得不感叹时代造就不同的女性。
在她居住的时代,眼前这几个的年纪,都还窝在校园学习呢。
看了一会儿,白云溪就觉得眼晕,刚想起身找本杂记打发一下时间,就感觉鼻子痒痒的。
“阿嚏,阿嚏……”
白云溪用帕子揉了揉鼻子,心里嘀咕,谁又在背后念叨她?
看着婆婆打喷嚏,吓的杜氏连忙起身给她取了件厚衣裳披上,
“娘,你是不是冷啊?小心风寒入体,要不我再多准备个碳盆吧?”
这大冬天的,可不能得风寒,不好治呢。
白云溪摆摆手
“不用,应该是有人想我了。”
就在她准备调侃一句时,就见小四兴冲冲的推门跑了进来,
“娘,大消息,大堂伯终于撂挑子不干了。”
白云溪一愣,堂哥那么看重里正的位置,能轻易甩手?
不等她开口询问,就看到李氏把手中的瓜子揣进兜里,拍了拍。
“四弟,啥意思?赶紧说说,大堂伯怎么可能撂挑子?他不是一直想当个众人赞叹的好里正吗?八字还没一撇呢,咋就不想干了?”
对于李氏的询问,大家都好奇。
真不知那人的脑子到底是个什么回路,一个里正还想干的名垂千古不成?
小四看着众人好奇的目光,嘿嘿一笑,
“其实这次不能怪大堂伯发火,是那些人太过分了,也不知哪个出的馊主意,竟然一起去堵大堂伯的门了。还嚷嚷着让大堂伯再帮忙募捐一次粮食。”
“却不想,这个要求直接把大堂伯惹恼了,冲着他们就是一顿臭骂。”
听着小四的叙述,白云溪弯了一下嘴角,
“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儿,没什么好奇怪的。不用付出辛苦就能得到粮食,得到的太容易,自然没人再愿意费力。”
“娘说的没错,大堂伯拒绝他们之后,那些人直接就恼了,不但气呼呼的跟大堂伯吵了一架,还威胁大伯,说是不给他们募捐粮食,就去大堂伯家混饭吃。”
也是他运气好,从东山坡地回来时,刚好看到几人围在一起嘀嘀咕咕,心里好奇就跟了上去,没想到看了这么一出大戏。
“几人的无赖行为直接惹恼了大堂伯,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骂,才把他们的气焰踩了下去,要不然还有的闹呢。”
说到这里,小四眼神一冷,哼了一声,
“娘,幸亏我跟着去了,要不然还不知那些人竟然如此不要脸,竟敢惦记咱们家?”
众人:“……”
“你们不知道,他们竟然撺弄着大堂伯来咱们家借粮,说是等明年夏收再还,好在直接被大堂伯拒绝了。”
“还警告他们,想要借粮,让他们凭自己本事去借,不要再去骚扰他。若是耍无赖,就算里正不干了,也不会帮他们。”
听着小四气呼呼的语气,几人相视一眼,跟她家借粮,凭什么?
第四百七十三章 有些人就是耳根子软
白云溪抿着嘴,想想村里那些人的嘴脸,把主意打到她头上,也没什么奇怪的。
“哼,还好大堂伯拒绝了他们,要是大堂伯真让那些人撺弄着跑咱家来借粮,我第一个不同意,定然拿着扫帚把他赶出去。”
“一群得寸进尺的东西,看着就想踹一脚,也不知大堂伯的脑子是不是被门挤了。”
听着小四愤愤不平的语气,白云溪忍不住笑了起来,
“话糙理不糙,白云松确实病的不轻。”
那货本就是个耳根子软的人,被人撺弄着做出什么事儿她都不奇怪。
能开口拒绝,也不是因为他们堂兄妹之间的情谊,而是他不想背负借债而已。
还有就是,他为村民做事的目的是想博个好名声,却并不想让自己陷入负债之中。
但不管如何,既然那些人有这种想法,心里定然也是惦记上她们家了,这事儿她得好好想一想,怎么才能避过去?
看着娘皱着眉头,小四摆摆手,连忙安抚她。
“娘,这次我亲眼看着呢,大堂伯真的一口回绝了,没有一点犹豫。”
“切,村里那些人没粮食跟咱们有什么关系,怎么啥事都能往咱们身上扯?真是够不要脸的。”
李氏撇撇嘴,啥都不是,那些人就是眼红他们家的大院子。
“还别说,这次大堂伯竟然守住了底线,也是难得。”
“就怕那些人不放弃,死皮赖脸的求,大堂伯未必不会改变主意。”
白安静放下手中的绣活,担忧的开口。
看着孩子们忧心忡忡的样子,白云溪反身坐回椅子,眯着眼沉思片刻。
孩子们担忧的没错,白云松那人从始至终她都不看好,就算眼下拒绝了,之后会不会闹别的幺蛾子,还真不好说。
还有就是,那人耳根子软的搁不住别人三句软话,就没了底线。
“娘是不是对大堂伯不放心?”小四看着娘沉默,忍不住开口询问。
白云溪点点头,
“你大堂伯是什么人,娘太了解了,我确实不信他能守得住底线。所以,咱们还得提前防护起来,最起码有备无患。”
听着这话,杜氏符合一声。
“娘说的对,村里人惦记咱们,无非就是妒忌眼红。但凡咱们把粮食借出去,指定没人愿意还。若是因为讨要粮食闹僵了,最后还会落个欺负人的名声。”
“既然借不借都会得罪人,咱们何必开这个口子?”
听着杜氏的分析,白云溪诧异的看她一眼,赞赏的夸赞一句,
“你能想到这点真是不错,这就是借钱容易要钱难,一旦开了头,后期就无法控制,还容易得罪人,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儿,咱们坚决不能做。”
白云溪说着,看着家里的所有成员,直接开口吩咐,
“你们听好了,咱们家的粮食从今儿以后,都不准外借。如果有人恳求,你们就说咱们盖房子欠了不少外债,秋收的粮食全部用来抵债了,没有多余的粮食可借出去。”
众人听着,眼睛一亮,
“这确实是个好法子,咱们家的大院子就是最好的借口。”
第四百七十四章 感恩
有了应对之法,大家的理由一致,也就不担心了。
为了预防突然状况,白云溪还把小四放了出去,让他时刻关注村里的动静,免得错过消息。
如此过了三四天,家里一直很平静,这天早上,白云溪刚用过早饭,大门就被拍响了。
李氏跑过去,透过门缝看着门口站着的宋王氏,笑眯眯的打开门,把人迎进来。
“大娘来了,赶快进来坐。我娘昨晚上还说,让我们一会去看你呢,没想到你竟然赶到俺们前面了,都说人经不起念叨,这话真没错。”
“我这两天耳朵一直发热,想着就是有人念我了,这不,得空就来了。”
宋王氏说着,哈哈一笑,这些天憋在心里的郁气总算是散了些。
看着屋檐下站着的白云溪,宋王氏脸上的笑容就更灿烂了。
“前几日一直不得空,没来串门子,今儿得了空闲,特意来找你唠唠。”
白云溪看她疲惫的神色,上前拉着她的手,把人迎进屋里坐下。
“早就盼着你来呢,在这个村子里,我可没几个人能说的上话的人。你家的情况我也听孩子们说了,一家子还挤在一起,我也不好上门,只能等着你来找我了。”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那些糟心事儿就不说了。好在也分了家,以后就是三家人,若是合不来,以后亲戚间的走动也就断了。”
听着宋王氏洒脱的语气,白云溪赞叹一声,
“你这性子真是招人喜欢,心思敞亮,也不跟人计较那么多。你说的也对,想开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都说树大分枝,这一天早晚都会到来。”
“早些分了,也能早些省心,反正你是宋家的长媳,是需要留守主宅的。若是一直耗着,对你们家未必是好事。”
听了白云溪的提醒,宋王氏认同的点点头,
“这个理儿我懂,既然他们自愿分出去,我也不好说什么。总归是我儿念书花费太大,他们有意见也理所应当。以后我这耳根子也算清净了。”
“以后我家杰哥儿再也不用顶着众人的压力科考了。今年下场时,发挥失常,他的夫子就说杰哥儿心里压力太大,影响发挥了。”
听着宋王氏的解释,白云溪一愣,想着宋家那几个不省心的,定然经常说一些刺激人的话,想想倒也不奇怪。
一个学生能有多大的承受力,有时候确实会受到影响。
“所以啊,分家对我们大房来说,不算坏事。当然,也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尤其是家里老人,免不得伤心几日,其他的倒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听着宋王氏的解释,白云溪惊讶她的阔达,
“没想到你竟然如此看得开。”
宋王氏苦笑一声,
“不看开又能如何,杰哥儿念书确实费钱,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儿。杰儿哥是我的儿子,他能走到哪一步都是我们大房的造化。总压着老二老四他们,终究不是个事儿。”
“以前为了杰哥儿,我处处忍让,明明是长媳,过的却憋屈至极。”
第四百七十五章 挚交好友
“如今也算解脱了,我和当家的商量过了,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儿。我也不祈求别的,只看我儿的造化。”
宋王氏这态度真是不错了,她这观念真是让白云溪佩服,一个乡下妇人,能做到如此,心胸不是一般的宽。
同理,这样的人一般都是有福气的。
“你说的没错,读书耗费大,尤其是咱们这些百姓之家,供应一个读书人更是不容易,你家杰哥是个有灵气的,来年开春再下场,有今年的经验,必然高中。”
突然想起,宋杰今年春季下场没考中的消息传来时,宋家几兄弟还闹了一场。
听着白云溪的鼓励,宋王氏笑呵呵的应了一声,
“借你吉言,杰哥儿自己也说有今年的经验,明年下场更有把握一些。”
等儿子考中秀才,家里的田地也能免税,把省下的粮食全都供儿子读书,也比一家子吵吵闹闹的强。
两人说了会儿闲话,宋王氏便起身冲白云溪福身施礼,
“云溪妹妹,多谢你给我送去那斗麦,解了我燃眉之急。说句话不怕你笑话,当天若是没你送去的粮食,我们家还真就断顿了。”
宋王氏说着,脸色有点窘迫,
“昨儿我回了趟娘家,借了些粮食回来,眼下算是稳住了。”
看着宋王氏感激的神色,白云溪连忙错开身,把人按在椅子里坐好,
嗔她一句,
“你我之间何必那么客气,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你家有事儿我怎么可能袖手旁观?我这人虽然看不惯村里人的做派,但你我之间,却不必计较这么多。”
听着白云溪的语气,宋王氏眼圈一红,别过眼缓了缓。
“云溪妹子的话我懂,都说受人点滴之恩应涌泉相报,可惜我除了口头上感谢你,别的什么都做不了,说起来真是惭愧至极。”
“哎呀,这个你就别计较了,是人都有走下坡路的时候,以前我家不也是如此?那时你没有嫌弃我,难道我还会嫌弃你不成?”
白云溪不客气的送她一个白眼,两人相视片刻,都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也罢,能交到你这个好友,也是我的大幸。云溪你放心,嫂子感激你的援手,今儿嫂子也把话撂这,改明你若是有需要,只管张嘴,我绝不会说半个不字。”
她出门时,杰哥儿还不忘提点她,说白婶不是一般妇人,既然两人聊得来,不妨走动起来。
听着宋王氏夸下海口,直接把白云溪逗乐了。
“成,就冲嫂子这豪爽的架势,你这朋友我也交定了,呸,我俩早就是朋友了。”
反正他们也分家了,以后不管如何走动,跟宋家那两个也扯不上关系。
“哈哈~,说的没错,我们早就是朋友了。”
宋王氏哈哈一笑,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宋王氏看着白云溪,忍不住提点。
“今儿我在院子里听到两句闲话,你也知道,家里有两个不省心的弟妹,想不知道都难。”
宋王氏说着,眼中闪过无奈,看热闹说八卦还行,背后说人是非,还真不是她个性。
第四百七十六章 看着正着
“咳~,你别怪我多嘴,是关于你堂嫂郑氏的,那人你应该也了解,是个长袖善舞的人儿,性子也要强,凡事都喜欢跟人比……兴许是羡慕你家大院子,总之那你小心些,人要是妒忌起来,也挺让人闹心的。”
郑氏说着,不自在的咳嗽一声。
家里有两个不省心的弟妹,有些话想不听都不行。
白云溪听着,诧异的挑了下眉头,郑氏那人什么脾性,她早就知道,却没想到她跟跟宋家那俩媳妇凑到一起。
这叫什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想到这点,白云溪忍不住笑了下,
“村里人央求我堂哥跟我家借粮的事儿你听说了吧?虽然眼下堂哥拒绝了,但那人的脾性我还是有些了解的,随时都能改变主意。现在若是连堂嫂也掺和,结局都不用想。”
听着白云溪的语气,宋王氏一愣,摇了摇头,
“近期家里乱糟糟的,这个我真不知道。就是今儿早,听庄氏和田氏嘀咕几句,怕对你不利,才跑来嚼舌根的。”
有些话不该她说,那个白云松,真不适合当里正,忒没原则。也不知那人的脑子里装了什么,看着挺精明的一个人,做的事儿傻了吧唧的。
看着宋王氏提起白云松,眼神嫌弃的样子,直接把白云溪逗乐了。
“我那堂哥什么德行,我心里清楚的很,如今加上堂嫂,两人真是绝配。她们两口子对我家来说,都有毒,须远离。总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都在一个村住着,我还怕他不成?”
宋王氏看着白云溪一点不担忧的样子,总算是放心了,
“你心里有谱就行,我就怕你蒙在鼓里,被人算计了。”
说到这点,宋王氏又忍不住摇头失笑,
“也是我杞人忧天,你是个聪明的,自然不惧怕那两把小刷子。”
听着宋王氏的夸赞,白云溪毫不客气的仰头大笑,“你就调侃我吧,当然,我确实不惧怕她们。”
“成了,家里还有些物件需要归置,我就不坐了,回头咱们再唠。”
白云溪也没留她,长到这个岁数,上有老下有小,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事儿。
“等你安定住了,再来找我说话,都说瑞雪兆丰年,瞧这大雪下的,来年定然又是个丰收年。”
“哎哟,说实在的,我就喜欢跟你说话。啥话从你嘴里说出来都是一套一套的,听着就舒服。这几天我每日都跟菩萨上香,祈求平安顺遂。”
家里遭了大难,就等着明年夏收的粮食了,天天盼着丰收呢。
看着宋王氏的身影消失在村口,白云溪刚准备转身回去,一扭头就看到隐在杨树后的白云松。
那人或许看她要转身回家,才从树后站出来,没想到两人刚好看个正着。
当看到堂哥的那一刻,白云溪就忍不住嘴角一抽,说什么来什么,嘴巴就跟开光了似的。
这人能出现在她家附近,准没好事儿。
小四还庆幸说这人转了性,知道为人考虑了。
看现在,打脸咯。
第四百七十七章 不是一家人
虽然不知道这人是被村民撺弄着改变主意了,还是被她那堂嫂蛊惑了,总归都是算计。尤其是针对她家,这人出现,就代表着不吉利。
反正不管他又作什么幺蛾子,还想在自己面前讨便宜,门都没有。
心里打定主意,白云溪看了他一眼,直接略过去,转身回家,得马上关门上门栓。
可惜,白云松一直盯着她,看她根本没打招呼的意思,快步走了过来,
“堂妹且慢,我有话给你说。”
几曾何时,堂妹对他如此漠视?
抛去里正的职位不说,他也是堂哥的身份……白云松眼神暗了暗,被人蔑视至此,看来堂妹对他果然意见很大。
看着堂哥一手抵住门,白云溪扯了一下嘴角。
“我还以为堂哥在杨树边等人呢,你是里正,忙的很,都不好意思打扰你。”
听着堂妹敷衍的语气,白云松脸皮一紧,想到他来的目的,又正了正神色,咳嗽一声。
“堂妹说的也没错,自从我当了里正后,确实有些繁忙,分身乏术。若是因此怠慢了堂妹,还请你多担待。我总想着咱们也算是一家人,不用顾及太多的。”
“若是堂哥那里做的不好,让堂妹误会了,堂哥给你赔个不是。”
说着,白云松还真煞有其事的冲她拱了拱手。
看着堂哥的架势,白云溪左右看了看,大冷天的周围确实没人。
“堂哥这又唱的哪一出?你这么一弄,到让堂妹我看不懂了。”
打官腔谁不会似的,她就擅长这个好不?
“咱们是堂兄妹不假,终究不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妹,还真是缺了点心有灵犀的默契,我是真听不懂堂哥的意思呢。”
听着堂妹的调侃的语气,似笑非笑的眼神,白云松一愣,神色讪讪。
他不傻,知道堂妹在提醒他们之间的关系。
虽然如此,但他思虑了两三天的事儿,不能因为堂妹一两句话就退缩了。
他是里正,必然要以大局为重。
想到这点,白云松直接挺起胸膛,微微抬起下巴,端着一副温和的架子。
“堂妹有所不知,我今日来确实有事儿给你商量。不知可否让兄长进去讨杯水喝?”
“说实话,自从你这大院子建起来以后,除了温锅那一次,堂兄还没踏进过呢。”
“瞧堂兄说的什么话?你贵人事忙,哪有时间串门子?全村的人都指着你吃饭呢,尤其是那几家缺粮的,眼珠子都恨不得黏你身上。堂哥要是去哪里,直接把全村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村里人什么样,我亲身经历过,再清楚不过。所以啊,只要堂哥你坐在里正这个位置,我可是一点都不想招惹你的。”
“说句话不怕堂哥笑话,村里那些人我是真不敢招惹,一个个的跟牛皮糖一样,粘到身上就甩不掉。提起这事儿,我倒感觉堂哥的胸怀真是宽如大海。”
“不但把村里人当成孩子一样照顾自己,风里来雨里去的为他们奔波,真是令人敬佩。”
第四百七十八章 普信男一枚
白云溪看着他,嘴角微弯,笑意不达眼底。
“现在那个提起你,不竖大拇指?都说你是柳树湾的父母官呢。”
听着堂妹的恭维的语气,白云松眼中闪过一丝自得,紧接着又忍不住拧眉,心里有一点犯嘀咕。
堂妹这是恭维他,还是趁机挖苦他?
圣人言,唯有女子和小人难养也。
眼前这个堂妹,还读过几天书,心思本身就比别人多,她说话做事都有用意……心里冒出这想法时,白云松又觉得有些好笑。
堂妹说的都是事实,他确实为村里尽心尽力,得到大家拥戴,也是理所当然的。
听着白云松的心声,怎么说呢,白云溪就觉得这人应该有那个大病。
“堂妹廖赞了,我也是尽自己的职责而已。看着村民受苦受难,堂兄于心不忍罢了。”
白云松说着,下意识的挺着胸膛,眼神中透着一副让人看不懂的神采。
“你也知道,咱们白氏一族历年来一直担任村里的里正,每一任都坐的稳稳当当,自然不能在我这里出了岔子。”
“这是咱们白氏一族的责任,也是荣耀。”
听着他慷慨激昂的语气,白云溪看着他,这人越看越像她那个时代的普信男。
明明能力一般,却莫名自信。
“原来堂哥心里,竟然顾及了这么多,还真是令人佩服。眼下这世道虽说没有大乱,但各村各户的日子都过的小心翼翼,紧巴巴的。柳树湾的村民能遇上堂哥,真是他们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堂哥为村民操劳,忙的脚不沾地,我就不打扰堂兄你鞠躬尽瘁了,慢走不送。”
说完这句话,白云溪突然转身,啪的一声把大门关上了,连带着还有上门栓的声音。
白云松:“……”
看着眼前的两个门鼻子,白云松眨了眨眼睛,下意识的摸了摸鼻子,刚才他要是跟着往里走,是不是就碰到了?
回过神,白云松盯着紧闭的大门,脸色难看至极,堂妹什么意思?
这是把他拒之门外了吗?
从小到大,第一次吃闭门羹。
白云松站在门前片刻,又来回的踱了几步,心里的愤怒差点压制不住。
真是过分,真是没教养,直接把客人拒之门外……
忍无可忍,白云松刚要抬手敲门,想了下又缩了回来,左右看了看,还好堂妹家住村头,平时没什么人,要是被人看到他今日的狼狈,指不定怎么被人笑话呢。
犹豫再三,最后甩了一下袖子,转身离去。
走在回家的路上,白云松心里还忍不住琢磨,好好的堂妹为何把他拒之门外?
难道她已经知道自己去的目的,压根儿不给他开口的机会?
还是以前让她受委屈了,不想再跟自己有牵扯?
不管哪个理由,今日的目的都没有达成,白云松心里还是很郁闷的。
回去他得跟郑氏商量下,让她准备点东西,都说礼多人不怪,他拎着手礼上门,堂妹应该就高兴了。
不管普信男怎么打算?白云溪关上门之后,立马回到正屋,召集孩子们一起商量对策。
第四百七十九章 可以教训他一顿
“普信男……不是,你们大堂伯上门了,刚才已经被娘拒之门外了,我想着他上门肯定没好事儿,压根儿没给他话的机会。”
几人是听到娘的话,大眼瞪小眼好一会儿,小四才忍不住开口,
“娘,你的意思是大堂伯又改变主意了?还想打咱们家主意?”
不等白云溪开口,一直少言寡语的小五第一次抢先发言。
“不管是不是打咱们家的主意,有前几次的经历,但凡大堂伯上门儿,准没好事儿。想想村儿里近期发生的事儿,其实大堂伯上门的目的也不难猜。”
听着小五的语气,众人都沉默了。
白云溪坐在椅子里,摩挲着小拇指,想了一会儿,抬头看着孩子们。
“我和小五想的一样,你大堂伯上门除了粮食问题,没有别的。”
“就事论事的说,村里那几户人家失窃,确实遇到了难处。如果平时相处和谐,邻里友爱。若是有余粮,确实可以接济一下。但你大堂伯做事的方式实在是让我反感,而且村里那些人的心思也不单纯,就算发善心也落不到好处。”
“到时,不管咱们借出去多少粮,都是有肉包子打狗。所以,娘的态度依旧是,不管,不问,不理会。想算计咱们,门儿都没有。”
“至于堵嘴的借口,还是以前的,秋粮还债用掉了,没有多余的粮食。”
众人听着娘的态度,纷纷点头赞同,
“说的没错,村里的事儿给咱们没关系。再说,咱们跟村里的关系真谈不上好,凭什么大堂伯一出面,我们就得接济他们?”
“我看大堂伯就是捡软柿子捏,只想利用咱们给自己博好名声。”
“我觉得大堂伯有些魔怔了,心甘情愿跟被迫捐粮是不一样的,我也赞同不管不问。”
白安焱挠了挠头,沉声开口。
为了怕自己心软,抵不住村里人的求情,这几日媳妇儿一直掬着不让他出门,连查看田里都被小四代替了。
偶尔去一趟都撞上人了,对方一开口借粮,就被媳妇儿怼走了。
他在村里结识的那几个朋友,半天的时间让媳妇全得罪光了,现在他们看见自己,就跟看到仇人一样。
弄的他心里很不舒服,但细想一圈,他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怎么就把人得罪了?
雯幽看着一家子坐一起商讨着对策,看着白姨烦躁的神色,沉声开口,
“白姨,我去教训他一顿。”
让他仨月下不来床,也就没心思搞事情了。
听着雯幽的心声,白云溪嘴角一抽,虽然她也很愿意把人揍一顿,但处理村里这些鸡毛蒜皮,让雯幽出手,相当于杀鸡用宰牛刀,浪费了。
听到雯幽的语气,白云溪还没开口,小四眼睛一亮,
“雯幽姐,你想怎么教训他?加我一个。”
“还有我。”李氏直接举手,只要能给大堂伯一些教训,她愿意亲自下手。
哼,谁让他总做些损人利己的事儿,活该被围殴。
雯幽看着几人兴奋的眼神,看来他们那个大堂伯真的很招人厌,人人都想揍他。
第四百八十章 开始反击
看着众人期待的眼神,雯幽弯了下嘴角,
“最简单的,打断他的腿。”
看着一个个跃跃欲试的表情,白云溪顿时哭笑不得,
“停,别再想了。村里乱七八糟的一堆事儿,打断腿就没人干活了。”
白云松再怎么不中用,暂时也是村里的领头羊,打残了不太好。
以她对大伯的了解,若是白云松残了,他必然召集所有人村里有名望的人一起商量对策,共同处理村里的琐碎杂事。
那老爷子,可比白云松聪明多了。
关键是,老爷子年纪大了,也就能动动嘴,有事儿还得让别人去做。
今日不同往昔,若是白云松躺床上,大伯会不会怀疑她是小事,但一定会拉上她一起处理村里的事儿。
还会有让你无法拒绝的理由。
两权相害取其轻,她情愿白云松活蹦乱跳但也不想让老爷子给自己找麻烦。
小五看着娘,捻了捻手指,
“咳~,其实咱们可以先下手为强,直接把问题抛出去,大堂伯这么为村里着想,这种闹心的事儿还是留给他自己比较好。”
既然大堂伯心里只有大局,自然得以身作则才是。
不能每次都把目光盯在他们家。
众人听着小五的话,顿时就来兴趣了,
“小五,你有什么好办法?”
面对众人期待的目光,白小五请咳了一声,“这个法子虽然有点损,但送给大堂伯,倒也合适……”
不等他说完,就被小四抢先了,“哎呀,你倒是快说啊,磨磨唧唧的,急死个人。”
“小四,你这个毛躁躁的性子什么时候能改?还有就是,打断别人说话的行为非常不礼貌。”
白云溪瞪了他一眼,转头看着小五,“你继续。”
小五清了下嗓子,
“其实也简单,提前在村里散布个消息,大意就是里正愿意把家里的粮食借给困难户……大堂伯不是在乎名声吗?刚好利用他这一点,也算真正为村民办好事了。”
听着小五的语气,白云溪眼睛一亮,“用舆论控制他,确实是个好法子。”
那人既然想要个好名声,这可是他施展的好机会。
单是想着他被村里人围着借粮的情景,白云溪都忍不住想笑。
小四摩挲着下巴,眼睛一闪一闪的,
“嘿嘿……大堂伯今日敢上门,应该还是想为那几家解决粮食,再加上宋大娘送来的消息,必然没啥好事。咱们反击,倒也不算冤枉他。”
“娘,这事儿交给我,保证一天之内,让所有人都知道。大堂伯乐善好施,见不得村民受苦。”
传言这东西,一传十十传百,别说一天,蹲个坑的时间就搞定了。
看着小四跃跃欲试的架势,白云溪一呆,她还没说怎么实施呢,这小子就领悟了?
“你想怎么搞?”
“咳~,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事儿娘就不用知道了,免得教坏小孩子。”
小四说着,伸手揉了揉丫丫的脑袋,
“总之一句话,我保证让所有人知道,大堂伯作为里正,愿意为村民解忧。”
第四百八十一章 背后说人坏话
这次,他要让大堂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省的每次都慷别人之慨,自己当好人。
白云溪看着她誓言旦旦的样子,嘴角一抽,“……前提是还不能让人知道,消息是咱们散播出去的。”
“娘,你当我傻吗?自然不会扯到咱们身上。”小四拍着胸脯保证。
白云溪想了下,倒也没阻止,同事也想看看,小四的到底准备怎么搞?
大不了她断后,收尾。
得到首肯,小四兴致勃勃的冲出了门。
李氏眼睛闪闪亮的凑到白云溪身边,“娘,咱们做啥?”
“啥都不做,静等小四的好消息。”白云溪好笑的捏了下她的脸颊,“背后说人坏话这事,参与的人越少越好。”
“这倒是,不能让人抓住小辫子。”
李氏点点头,心里忍不住可惜。这种刺激的事儿她还没干过,还别说,心里抓挠抓挠的。
白安焱看着一家人,眉头紧锁,“娘,万一事情败露,大爷爷那边闹起来怎么办?”
他总觉得娘这个决策有风险。再说,他觉得大爷爷对他们还是不错的,就是大堂伯做事有些欠妥。
白云溪看着老二,眉头一挑,
“大道理娘不给你解释,只告诉说一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斩草除根!”
白云溪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看着她。
“怎么了?这话我以前没说过吗?做人就得有底线,张弛有度,不能总让人捏着鼻子走。你大堂伯委屈我们家已经不是一两次了,娘早就说过,凡事再一再二不再三。”
“学会反击,不会说不,自己才会快乐。你要是愿意受委屈可以,但也得等到你分家另过,再怎么着都没问题,但是你想拉着一家子跟你一起受窝囊,那可不行。”
白云溪话音一落,老二脸色一白,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吓得旁边的李氏也没敢站着,跟着一起跪了下来。
“娘,请你恕罪,是儿子缺乏见识,让你生气了。”
白安焱摆着一张脸,嘴角哆嗦着。
“我再也不敢了,我就是担心万一闹起来,影响到咱们家。”
不等白云溪开口,李氏一巴掌就打在白安焱肩头,
“你这个糊涂虫,净说些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儿,四弟比你聪明多了。你自己脑子不好使,也不准别人使咋的?”
看着李氏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白云溪嘴角一抽,转头看向一边,忍下了嘴角的笑意。
幸亏她是冒牌老娘,这要是原装的,看到儿媳妇欺负儿子,定然忍不了。
原主印象里,儿子再不好也是亲生的,儿媳妇也是外来的。
“娘,您别生气,回头我再好好说说他,其实焱哥人挺好的,就是把人想的太好了,总认为吃亏是福。”
李氏抬起头,拉着白云溪的胳膊,摇了摇。
白云溪被她晃的眼晕,“得得得,我没生气,你赶紧起来,再晃下去,我就晕了。”
说着,白云溪稍微用力,把李氏拖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