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租房一天
“不用,大东家有令,不可生事,咱们的目的是收粮,又不是强盗。”
王掌柜看着身边的武大,抬手翘了下他脑门,
“你还以为是二东家主事呢?”
别看是兄弟俩,两位东家主事风格一文一武,南辕北辙,但他跟欣赏大东家的作风,看着儒雅,但钱却一文都不少赚。
武大揉了揉脑门,嘿嘿一笑,“习惯了,一时改不过来。”
“改不过来也得改,咱们得跟上东家的处事风格才行……还有,刚才那位嫂子可不是一般人,曾经也是举人娘子,倒是可惜了~”
王掌柜叹息一声,睨了武大一眼,转身回去,
“近期惊醒着点,再有人闹事,狠狠吓唬一顿就成。大东家想尽快收集一批粮食,运往西北,咱们不能耽搁了。”
武大紧随其后,低声开口,
“王哥,西北战事吃紧,把粮食运过去,虽然能大赚,但风险也忒大了点吧?”
主要是他们大东家可是标准的儒雅郎君,不适合去那虎狼之地。万一遇见危险,他们这些人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你懂什么,咱们大东家可不是一般人,上头有人,自然好办事。还有句话你忘了,富贵险中求,只要安排好了,大块的银子就跟捡石头差不多。”
王掌柜左右看了眼,低声说了一句。
听说大东家上头可是军中的人,但凡到了西北,有军队护送,定然安全无虞。
“嘿嘿……还是王哥消息灵通,兄弟受教了。”
武大摩挲着下巴,“以后若是有机会,还请王哥给兄弟美言几句,让俺也去长长见识,赚俩跑腿钱。”
他们都是东家养起来的,名面上是护院,暗地里是打手,护着东家和商铺的安全。
“你这小子,那么危险的地方去干啥。护送队虽然赚的多,但危险也是对等的。你呀,别只盯着钱财,那些可是卖命钱,拿着烫手,还是老老实实的蹲在安全地儿,攒个媳妇本,娶个女人回来过日子才是正事。”
武大挠挠头,嘿嘿一笑,“王哥说的有理,俺听你的。”
白云溪顺着正街走到杨树胡同口,刚想去找张大强帮个忙,就听到背后有人喊她。
“恩人奶奶,娘,我看到恩人奶奶了。”说话间一个八九岁的丫头站到了自己面前,仰着头看着她,眼睛弯弯的。
“哟,还真是白嫂子,还是英子眼力好,老远就认出了。”
随着一声爽朗的笑声,赵三娘挎着一个竹篮子走过来,里面放着几棵芹菜。
看到母女俩,白云溪伸手抚了抚英子的丫髻,
“还真是巧,小姑娘又长高了不少。”
赵三娘把篮子递给闺女,自己伸手拉过白云溪的胳膊,“都到家门口了,跟我回家坐坐,喝口茶歇歇脚,咱们唠唠。”
想着卖粮的事儿,白云溪一摆手,
“大妹子,既然遇上你了,我想麻烦你个事儿,可知道周围有谁家的房子空着,我想租用一天。”
“一天?”
赵三娘眨眨眼,掏掏耳朵,有点怀疑自己听错了。
参照宋朝的物价,一斗=12斤。
第三百八十章 赵家兄妹
白云溪看着她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拉着她走到一旁,低声解释,
“实不相瞒,我想卖一些粮食,眼下战事的传言愈演愈烈,因为粮价上涨的问题,镇上也不太平。租用一天,也是我权衡之后的结果,我已经跟粮铺掌柜谈好了,只需把粮食运来,当天卖掉,以防夜长梦多。”
“咱们都是普通百姓,能少麻烦,自然是好的。”
听着白云溪的语气,赵三娘点点头,“原来如此,白大嫂思虑的周全,这个时候确实不易惹麻烦。”
她们在这里住着,镇上这段日子发生的事儿她们全知道。
因为粮价的问题都闹了很多天才消停,确实得小心着点。
想到这点,赵三娘拍了下她的手,
“既然白大嫂只用一天,也用不着租赁,我娘家二哥刚建了新院子,还没入住呢。借白大嫂使用一天便成了,他那院子距离这儿也不远,就在镇西头,我现在就带你过去。”
赵三娘说着,直接招呼闺女先回家,她现在就带着白云溪去瞧瞧那院子。
看着这人风风火火的架势,白云溪真喜欢她这爽利的性子,不拖泥带水,
“我真是不知该如何感谢你了。”
“嗨~,谢什么谢,白大嫂可是我家小虎子的救命恩人,若是没遇见您,我家早就散了。”
赵三娘说着,眼里透着掩饰不住的庆幸,
“说起来也是巧了,刚好有空房子。我娘家父母已经年迈,便想趁着还清醒把家分了。我大哥留守老宅,便给二哥新建了宅院备着,说是寻个吉时,再请族中长辈做个见证,连分家再搬家一次就成了。”
白云溪听着,连连点头,还别说,赵家的长辈还真是开明,选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给儿子们分家,能少很多矛盾。
不像有些人家,一直秉承着长辈在不分家的理念坚持着。可惜,前头长辈刚咽气,后面兄弟们就闹分家,有些吵得天翻地覆,有些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
说话间,赵三娘把白云溪带到了一个小院子门口,看着门楼子上的铁将军,赵三娘让白云溪等一会儿,她去找兄弟拿钥匙,顺便给家里人说一声。
白云溪看着这个小院子,就在镇子边,确实挺方便。
一会儿功夫,赵三娘便带着一个中年汉子急切的跑了过来。
“白大嫂,这就是我二哥,赵二郎。”
赵二郎看着白云溪,客气的拱了拱手,笑呵呵的打了声招呼,
“见过白大嫂,早就听妹妹提起您,一直无缘得见,没想到今日倒是遇上了。”
白云溪无奈的看了眼赵三娘,
“以前的事儿莫要提了,一切都是缘分,今日倒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赵三娘爽朗一笑,“顺手的事儿,麻烦啥?”
“我妹子所的没错,我这院子刚好空着,大嫂子随便用。”
赵二郎说着,掏出钥匙打开院门,一个方方正正的小院子出现在白云溪面前,正屋三间,左右各两间偏房,标准的农家院。
第三百八十一章 终于有钱了
院子里还有一口井,收拾的很干净。
赵二郎把正屋三间房都打开,指着空旷的屋子,“家具还没做好,所有屋子都空着,白嫂子看着用便成。”
说着,把手中的钥匙递过去,
“若是需要我帮忙,白嫂子只管开口,我们兄弟随时在家候着。”
白云溪看着他们兄妹如此爽快,心里还挺感动的,
“能借用你们一天房子,已经不胜感激了,哪能再麻烦您,家里孩子都闲着呢,有他们在,人手够了。”
赵三娘一听,直接拉着二哥的手往外走,
“如此便好,我们就先走了。往前走半刻钟,门口有棵枣树的院子就是我娘家,白嫂子若是需要,只管来寻。”
说罢,不等白云溪回答,兄妹俩人就一起离开了。
白云溪站在大门口,看着融入人群的兄妹来,又看了看手中的钥匙,忍不住弯起嘴角,赵三娘还真是个妙人。
也是她先前结的善缘,遇见了好人喽。
返回院子,白云溪又打量下房屋,地面平整,干净宽敞,确实很适合她堆放粮食。
把储物柜里的米和麦挪出来,规规整整的麻袋,看着也是很壮观的。
白云溪欣赏片刻,锁上门,又站在院子停顿片刻,才走出门,再次把大门锁上,直奔粮铺,让王掌柜带人来运粮。
王掌柜看到白云溪过来,连忙招呼人带着磅秤推着板车跟她一起去镇西头。
当看到屋内摆放的麻袋时,王掌柜压下心底的震惊,转身冲着白云溪抱拳,
“多谢白大嫂信任,咱们这就过称。”
能一下拿出真多粮食的人家,怎会穷困潦倒?
看来传言不实啊。
想想也是,毕竟是举人之家,怎么可能一无所有,果然,有些事儿不可全新,还得眼见为实。
“那就麻烦王掌柜费心了。”
礼多人不怪,她只身前来,越是从容,越安全。
若不是有金手指,她也不敢只身涉险。
白云溪站在房檐下,看着伙计们来来往往的抗包,放到磅秤,旁边有专门的账房做记录,看着倒是挺规范的。
忙活了一个时辰,终于把所有的重量都统计出来了。
账房拿着账本,走到两人面前,微微躬身,
“掌柜的,大嫂子,数量统计好了,麦合计七十石,钱一百四十贯。米合计二十石,钱五十贯。总价一百九十贯。”
听罢账房的报账,王掌柜看向白云溪,“白嫂子,可有异议?”
“公其心,万善!”
这句话是白云溪发自内心的赞美。
听着白云溪的赞美,王掌柜哈哈一笑,心里再次感慨,不愧是举人之家,果然不一般。
让武大把一个小箱子放到白云溪面钱,“白嫂子,这里是一百九十贯钱,你点点数量。”
白云溪也没客气,一串一串的过了数,才站起身,点点头,
“一点不差,多谢王掌柜,让您费心跑一趟。”
“咱们做的就是粮食的买卖,平日里面对的就是普通百姓。咱们徐记粮铺,童叟无欺,便是徐家立足根本,也只大东家一直秉承的信念。”
第三百八十二章 遇到实在人了
“有此眼界和胸怀,你们大东家必定前途无量。”
而且,那人还想趁着战事,把粮食运往西北,有这等胆识之人,眼界必定不一般。
徐家,回头她关注一下,看看那位让王掌柜由衷佩服的大东家是何等人物?
又会走到何等的高处?
“多谢白大嫂吉言,回头见着大东家,定把大嫂子的话如实传达。”王掌柜拱手抱拳,温和一笑。
两人客气了几句,银货两讫之后,王掌柜便命人往外运粮食,一车车的往外运,有人好奇的看了一眼,但毕竟不是什么热闹,也没引起过多关注。
这里本就距离粮铺不远,只用了一个时辰,便运送完毕。
看着小箱子里的钱,白云溪伸手拎了下,没动,还挺沉。
把小箱子移到储物柜之后,白云溪才拍拍手,感慨了一句,要不是有这金手指,她想把钱安全带走,还真是费事儿。
这下,她终于理解,古代人出门肩上为什么要搭个钱褡子了。
即便如此,数量大的也带不走,还得去钱庄银号换成轻便的银票,方便携带。
站在院子里,白云溪吁口气,眯着眼看着头顶的晴空万里,粮食卖了个好价钱,比预计的还高出不少,她很知足了。
从个人角度来说,赶在这个节骨眼卖粮,她的运气不错。
这下终于有钱建房子了,回头她得好好琢磨一下,要建多大的院子才合适。
房子用完了,事情很顺利,她的感谢赵二郎兄妹的帮助。
白云溪把门重新上锁,转身去了杂货铺,买了四十个鸡蛋分成两份。
一份送给赵二郎,一份留给赵三娘,这是她的谢礼,顺便把钥匙送过去。
赵二郎惊讶白云溪的速度,好在妹妹有交代,不要随便打听人家的私事,所以,不管多好奇,他也没开口。
“送钥匙就行了,鸡蛋我不能收,本身就是空房子,平时闲着也是闲着,别说用一天,就是用一个月也使得。”
“那不一样,对我来说,你们真是帮我大忙了。这点鸡蛋是我一点心意,再说也没多少,还请大兄弟不要客气。”
这家人真不错,都是实在人。
两人客气几句,白云溪便离开了,手中有了钱,她不能在此招摇,得赶紧回家。
路过烧饼铺的时候,白云溪又买了十个烧饼,拎着出了镇子。
走到半路,这次用两文钱搭了牛车回家。
因为战事的影响,路上不安全,连牛车也涨价了。
牛车上,坐着几个跟她大小差不多的妇人,挎着篮子,头上包着布巾,都是周围村子的居民。
“唉,看今天的形势,这阵子能不来镇上还是别来了,怪吓人的。”
“他嫂子,咋了?”
被人盯着询问,那妇人左右看了一眼,当发现牛车上都是妇人,才小声开口。
“我觉得这世道要乱,你猜我见到啥了?”
“哎呀,他嫂子,你就别兜圈子了,咱们都急着呢。”
“咳~,不是我卖关子,而是我心里到现在还扑通扑通的,吓人的很。”
第三百八十三章 铁器也涨价了
那妇人说着,看大家的眼神全都盯在自己身上,下意识的挺了挺胸脯,小声的开口。
“我家剪刀不是坏了吗?我想着拿到打铁铺,让他们帮忙修补一下,就在我等候时,就发现来打铁铺买砍刀的人特别多。”
“而且,现在的砍刀价格竟然比往日贵了两成之多,你们说奇不奇怪?”
众人听着,好奇的不行,
“高了两成,这是为啥?”
砍刀那玩意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平时剁个猪草什么的,每天用的东西,买的人并不是太多,咋会突然涨价?
听到众人的疑问的,那妇人神神秘秘的再次左右看了几眼。
当眼神落到白云溪身上时,还特意多看了两眼,直到白云溪冲着她笑了笑,才不好意思的别开头,低声开口,
“我也是好奇,想着闲着也是闲着,就跟看守铺子铁匠娘子闲聊几句。人家早就见惯了,一点不怕,直接就告诉我了,不但砍刀涨价,但凡属于铁器的物件,统统涨价。”
“说到底还是打仗的事儿给影响的,战事一起,就容易出歹人,平时剁草,关键时刻防身。”
众人听着,惊讶的不行,平日里,只要不是需要,没人往铁匠铺凑,这些消息还真是不清楚。
“天呐,真的吗,这么说我们也得买个砍刀回家备着了?”
“当时我也被吓着了,拿砍刀防身,万一真伤了人,可怎么办哟?谁知铁匠娘子轻笑一声,根本不当一回事儿。”
那妇人说着,抬手捂着胸口,一副怕怕的模样。
“铁匠娘子说西北战事只要不消停,必定有流民逃荒到咱们这里,万一有人饿急眼了,抢夺粮食啥的,有把砍刀吓唬人比锄头耙子看着有气势。“
白云溪一听,心里一动,还别说,真到那个时候,手握砍刀确实比锄头有气势。
最起码让人看着就是早有防备。
但凡有战争,铁器上涨也是必然的,这点没什么奇怪,只是她第一次经受这些,也是没想到的。
白云溪想到这点,不由得看向说话的那位妇人,还没开口询问,就被人抢先了。
“听着怪吓人的,那咱们是不是也得提前备一把砍刀,以防万一?”
“这我哪知道哟,咱也是第一次听说,心里吓得扑通扑通的,到现在还没缓过劲儿呢。”
那妇人话音一落,再次怕怕的拍着胸口。
“你们若是想备着,先去铁匠铺打听打听,眼下铁器都涨价了,现在就是买口铁锅,也比平时多掏两三成的钱。到时,若是用不上,又浪费了钱,多可惜啊?”
“这话也没错,回头我就让家里男人去镇上打听一下,若是真如你所说,就算是浪费钱,也得备着,总比丢了小命强。”
“这话没错,听老人说过,那些到处流窜的流民,下手可狠了,确实得防着些。”
“唉,瞧这事闹的,怎么突然打仗了呢?”
白云溪在村口下车,看着牛车缓缓启动,沉默了片刻,才拎着布兜子回了村子。
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参照宋朝一斗等于12斤换算……(担=石=斛以后若是出现这些计量单位,请不要奇怪。)
第三百八十四章 流民不友好
拎着烧饼进了家,李氏就迎了过来,“娘,你可回来了,赶紧坐下歇息,镇上太平不?”
“目前还行,不算太乱。”
白云溪把烧饼递给她,杜氏已经把茶水递过来了。
自从升级当了婆婆,融入这个角色后,白云溪觉得,自己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喝了口水,缓了缓,看着自家这个篱笆院,心里忍不住犯嘀咕。
若真如牛车上那位嫂子所说,战事不消停,流民四起,她们这个院子又在村头,真遇到流民,这个院子根本就是个摆设。
看着家里的老弱妇孺,遇上凶悍的流民,只有被欺负的份。
白云溪摩挲着下巴,眯着眼睛看着周围空旷的树林,除了建房子,安全性能才能提高一点。
虽然建房子同样也会引人注目,弄不好还会让不怀好意的人窥视,又住在村口,同样会被流民第一个注意到。
但两者相较,取其轻,有个大院子护着,大不了她再忍痛花钱顾几个护院保护,总比这一眼望到头的篱笆院安全。
当然,真到乱世,除非住到天上,哪里都不安全。
既然世道还没乱到那程度,她们只需提前预防便好,毕竟家里女人多,胆子小,真出什么事儿,后悔都来不及。
思虑一圈,白云溪更加坚定了建房子的想法,高门大院只要能杜绝一部分宵小,就很值得。
反正她兜里有钱,建个大宅院已经绰绰有余了,最起码安全有了保障。
即便战争很快结束,那也是值得的,原本她就准备改善居住条件,安稳的过日子,没人骚扰,皆大欢喜。
想到这里,白云溪抬头看了一下天色,等晚饭后,她决定开个家庭会议,听一听孩子们的意见。
“娘,你今天在镇上是不是又遇到什么事儿了?”
李氏搬个小马扎走过来,在她身边坐一下,好奇的问了一声。
从婆婆进门到现在眉头一直皱着,她看着心里就紧张,一般情况下,婆婆一直都是乐呵呵的。
白云溪回过神儿,看着李氏紧张的盯着自己,轻笑一声,
“倒也没什么,还不是让战事给闹的,娘今儿去镇上转了一圈,看到一些老弱妇孺去粮铺哭诉,也听说有人买什么铁器砍刀一类的物件,心里有点犯嘀咕。”
“总之,但凡跟安全和粮食有关系的物品,通通都在涨价。”
李氏一听,眼睛顿时就瞪圆了,“娘,那咱们是不是也得提前准备起来?”
“别担心,咱家的粮食够吃。”
白云溪看着她,安抚一句,
“娘不担心粮食问题,而是担心咱家的安全,战事一天不结束,受战争波及的百姓只会越来越多。她们无法安定生活,为了活下去,必然是想方设法的逃离战区避难。”
“到那时,咱们这里也就不安定了,逃离战区的百姓手续不全,没有户籍没有路引,直接变成居无定所的流民。”
“流民这个词不好听,但凡脑袋被扣上流民的帽子,几乎跟烧杀抢夺的山匪差不多,都是让人敬而远之。”
第三百八十五章 建房子保安全
因为流民没有任何律法约束,行为放肆,百姓忌惮,官府见着就抓。
但凡被官府抓捕的流民,全部送去服役,挖矿修河修路,干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
所以,一旦沦为流民,这些人也就豁出去了,破坏力极大,能活一天赚一天。
“到那时,他们为了解决温饱,必然会挺而走险,做一些冒险的事,像咱们家这种院子,对他们来说就是个摆设。所以,娘想了一路,晚饭后咱们坐一起商量下,解决咱家的安全问题。”
白云溪此话一出,不光李氏惊讶,就连杜氏也停下手中的活计,拎个小板凳过来了。
流民这个词她听去世的爷爷提起过,就是那种饿急眼的人,看到吃的会不顾一切的扑过来抢夺,死都不怕。
但这些年她也只是听说,没有见过,现在婆婆又提起流民,她想一下都害怕。
“娘,万一战争几天就结束了,咱们若是赶在这个时候建屋子,是不是太显眼了?”
这阵子,村里气氛压抑的很,都是卖粮惹的祸。大家伙一致认为自己吃了大亏,让粮商坑了,看谁都横鼻子瞪眼睛的。
杜氏看着婆婆没开口,脸色讪讪的解释道,
“媳妇的意思是咱们若是这个时候建房子,怕是没人愿意出面帮工。”
村里人建房子,主家管吃,只要关系不错的,都会出个人过来帮工,这种事儿你来我往的,谁家都跑不了。
也没人有怨言,但自从公爹去世以后,她们家跟村里人就不合拍,万一没人伸把手,到时又让人看笑话,她们家面子上也挂不住。
白云溪看着杜氏眼里的担忧,直接摆手,
“放心,我不会请村里人来帮忙,这次若是决定建房子,娘准备请镇上的掌墨师傅给咱们建房子。”
这个时期的掌墨师傅就相当于建造房屋的总工程师。
也是带队师傅,只要掌墨师傅请的好,整个房屋的建造根本就不用主家操心。
掌墨师傅一人就带着徒弟干完了,从地基开始,到选料,房租构架,施工管理和监督等等一系列的建造事宜……包括风水都在掌墨师傅的把控之中。
当然,只要钱到位,一切都好说。
李氏听着婆婆的打算,眼睛闪闪发亮,
“娘,我赞同您任何决定,不找村里人帮忙也好,省的他们横挑鼻子竖挑眼,专说咱们的坏话。”
自从上次娘拒绝村里的要求后,村里人看到她总忍不住酸几句。
说她家存着粮食没卖,指不定早就得了消息,自己落着实惠,瞪大眼睛看村里人笑话呢。
听着李氏哼唧唧的语气,杜氏忍不住嗔她一眼,
“自从村里知道咱家没卖粮食,哪个见了没几句酸言酸语?我早劝你在家里待着,别出门受气,你偏不听。这不,还是把自己气着了?”
“我才不生气,就算不告诉怎么了,她们能把我怎么滴?本就是他们自己担心粮食降价,着急出手的,跟咱有啥关系?又不是咱们催着他们卖的粮,若是他们赚了钱,会给我花一文吗?”
第三百八十六章 异想天开
说归说,气归气,连着跟人干几场,李氏托着下巴,神色有些蔫吧。
白云溪看着她没精打采的样子,伸手在她脑门上弹了下,
“就算你厉害,也不能天天跟人干仗,闹腾多了累的还是自己。”
李氏捂着脑门,噘着嘴,眼神透着倔强,虽然累,但依旧不服气。
“娘,我刚开始没想跟他们吵,更没想跟他们干仗。本想给他们讲道理,但是他们耍赖,实在让人生气。”
“他们还敢异想天开,说咱们私塾的常秀才在镇上是位有名望的秀才公,又是公爹生前好友,若是娘出面去求秀才公,说不定能把亏的钱补回来。”
“我一听,当时就恼了,要不是堂伯娘拽着我,非揪光她们头发不可,不要脸的人,净做美梦。”
听着李氏的气呼呼的模样,白云溪眼神一眯,片刻后也就释然了,只让李氏传话,没敢上门,证明他们自己也没脸。
“她们就是知道不占理,自然没人听你的。”
看着李氏呆萌样子,白云溪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颊,气鼓鼓的,怪有弹性。
“村里人对咱什么态度不用管,咱们也只是普通老百姓,能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谢天谢地了。别人的事儿咱们不插手,不敢与,但咱们的事儿也不允许别人干涉。”
村里那些人什么心思她现在已经摸清了,保持适当的距离挺好,走太近反而不好。
晚饭后,白云溪把建房子的想法给几人再次叙述一遍,看着震惊之后,相互看几眼,齐齐点头赞同,白云溪还挺意外。
“你们真的没意见?”
“娘,建房子是好事,就如您说的,房子建起来,再把院墙砌的高高的,看起来就安全。一般的小贼不敢放肆。你们住在里面也安心。”
开口的时白安焱,他挠了挠头,憨厚一笑,
“俺虽然脑子笨,也不够灵活,但有一点俺知道,高高的院墙垒起来,家里的妇孺都有保障。”
“二哥总算是聪明一回,你说的没错,垒砌高大的院墙,上面扎着毛竹刺,一般小贼想跳进来,也得给他扎个透心凉。”
小四昂着头,狠狠的开口,但一想到建房子的花费,立马转向白云溪。
“对了娘,要是按照您的规划,这个大院子可得花费不少钱,得把储存的粮食全卖了才行。”
白云溪抬头看他一眼,“这个你不用操心,什么时候卖粮是好时机,娘自有打算。”
看着小五一直坐着没开口,白云溪挑眉,“小五可有想法?”
这小子平时都极少开口,连个心里活动都极少听到,建房子这么大的事儿,他不开口总觉得怪怪的。
白云溪此话一出,几人的目光全都落到他身上。
“就是啊小五,你咋不说话?是不赞同吗?”
“咱们家的窝棚不结实,虽然住着还行,但若是有大房子住,我还是喜欢大房子。”小四推了下小五,笑嘻嘻的瞪他一眼。
小五坐直身体,轻咳一声,“我赞同娘的想法,建房子是好事,我不反对。”
第三百八十七章 无心插柳
建房子的事儿商定之后,一家子都很兴奋,尤其是李氏,搓着手在院子里转圈圈,“娘,咱们真的要建大房子了?”
白云溪看着她欢脱的样子,指了指脚下的宅基地,
“咱们就在原地建座大院子就成,好在咱们家这块儿地宅基够大,不用再跟村里购买。前后院加起来,将近两亩地的大小,足够咱们一家子居住了。”
“娘得好好规划一下,建一个什么样的院子才合适?”
李氏听着,眼睛闪闪发亮,一拍手,
“娘说的没错,咱们家人多,是得建个大院子。”
“咳咳……李氏,你少说两句,建大院子可不是说说就成的,得耗费不少银钱,咱家条件有限,得量力而行。”
白安焱瞪了眼媳妇,转头看向白云溪,家里建房子,全靠夏收的粮食,不仔细规划很容易出事的。
“娘,盖房子儿子同意,建多大娘心里好好打算一下……若是太吃力也不用勉强,大不了跟爹以前一样,慢慢扩建,也是可以的。”
听着老二的提醒,白云溪抬头看他一眼,倒是没有责怪,
“你说的对,有些事儿确实得量力而行,不能盲目自大,所以,娘会仔细考虑的。”
白安焱听着娘的语气,忐忑的心立马就安定了,他还真怕娘大手一挥,铺张浪费,弄到最后兜不住可就麻烦了。
可惜还没等他高兴一下,娘就把他的希望打碎了,
“咱们家人多,小四小五以后也会娶妻生子,到时候媳妇儿子孙子一大堆,若是能一步到位,也省的最后麻烦。”
白安焱:“……”
说好的量力而行呢?
白云溪看他一脸无语的表情,眉梢一挑,转头看向坐在旁边的小五,
“你是咱家最聪明的一个,可有啥要说的?”
众人一听,齐刷刷的把目光落在小五身上,等着他回答。
被娘和兄嫂盯着,小五一点也不紧张,淡淡的扫了一圈,
“说到建房子,还是爹有先见之明,要不是他当初在村口买了这块儿地,咱们家还真没了落脚处。”
听到小五的提醒,几人都忍不住一默,尤其是白云溪,心里愣了一下,翻了原主的记忆才恍然。
老举人当初在村头购买这块地时,原打算是建私塾,后来却被大伯父阻止了,说祠堂的地儿宽敞,随他怎么用。
在购置的宅基地上建私塾多少有些浪费,家里的孩子不少,树大分枝,早晚要分家,还不如留给孩子们以后建房子用,也能省去不少麻烦。
就因为如此,老举人便没有坚持,只盖了几间窝棚放到这儿,如今倒是方便了他们娘几个。
现在看,倒也算因祸得福了。
要不然,她们把私塾弄丢了,想护着宅基地怕也得费不少波折。
想到这点,白云溪弯了下唇角,老举人这个父亲当的,跟支蜡炬似的,为了孩子把自己燃烧干净了,还留了块无心插柳的宅基地。
“小五说的没错,为了让你父亲地下有知,咱们得建个高门大院,以安你父亲在天之灵。”
第三百八十八章 房屋建造图
白云溪如此一说,做儿女的除了赞同,谁也不敢提出异议。
事情落下帷幕,白云溪又给一家子派遣了活计,各自忙活,她围着自家宅基地转了一圈又一圈,确定了面积大小,去厨房扒拉出一块木炭,削尖了,借用丫丫几张宣纸,开始涂涂画画。
搞得丫丫好奇不已,歪着小脑袋看着宣纸上的图案,眨了眨眼睛,
“奶奶,你画的啥?”
“画图,奶奶要把咱家的院子描绘下来,重新画上新房子,到时候就让掌墨师傅按照奶奶的图纸建房子,保证好看。”
白云溪握着炭笔,按照家里的人头,以及以后小四小五娶亲后的居住条件,规划了一座方方正正的四合院。
每一侧都是四间房的排列,总共十六间房,两间为一个套间。
唯一的区别就是大门那一侧,一个门楼子带套间,另两间直接建成倒房,用作杂物间和厨房。
院子中间建一个花坛,至于种花还是种菜,以后再议。
连画再修改,忙活了两天,一副满意的房屋图纸终于规划好了。
白云溪揉了揉腰,站起身,满意的不行。
丫丫一直没敢打扰,看到奶奶起身,才跑过来,
“奶奶,你画好了?”
“嗯,丫丫看看,喜不喜欢?”
除了平面图,她还搞了一个立体图,类似于白字那种,这是她曾经特意学的一种手法。
学习这个的目的,就是为了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没想到现在倒是用上了。
“哇~,真好看,这就是咱们以后的房子吗?”
丫丫盯着看了一会儿,仰着头看着白云溪,黑葡萄似的眼睛眨啊眨的,萌萌的,看的白云溪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
经过将近一年的养护,小丫头已经露出婴儿肥,软软的,每次都让她忍不住上手揉捏几下。
“是啊,奶奶画的好看不?”白云溪轻笑一声,不等丫丫开口,就听到杜氏扑哧一声就笑了起来,
“噗~,她一个小丫头懂什么,娘若要参考,得叫五弟过来才行,咱们家只有五弟读书好,天赋高。”
杜氏把一碗温水递给婆婆,随口说道,当看到桌子上排列的两张图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这是娘画的?”
“自然,这是娘辛苦两天的成果,咋样,能看得懂不?”白云溪看着杜氏震惊的神色,眉梢一挑,揶揄一句。
杜氏一噎,这太能看懂了,怪不得婆婆会问丫丫?
这种图,就跟把房子搬到纸上一样。
原来图纸还能这么画?
她一直认为,图纸那么高深的东西,除了满腹经纶的人能看,对她们这些人来说,跟睁眼瞎差不多。
杜氏揉了揉眼睛,再次认真看了一遍,越看眼睛越亮,连李氏进来都没有发现,当李氏嗷的一声叫唤时,才被吓得一激灵。
“嘿嘿……我是太高兴了,没控制住,大嫂慢慢看,我去后院把焱哥小四小五叫来,大家一起高兴下。”
建房子的图纸搞好了,这是大喜事,得让大家一起观摩,先高兴高兴。
第三百八十九章 收服小五
转眼间,几人又一溜小跑的进来了,围在桌子周围一起参观。
平面图只有小五一人可以看懂,但立体图不分人,是人都能看。
“娘,咱真准备建这种大院子,看着就震撼,这要是建起来,比以前的院子还要气派。”
小四摩拳擦掌,幻想着以后住进这种大院子里,是何等的气派有面子……不能想,一想就飘。
“确实够宽敞,能住一大家子。”
白安焱眼睛亮亮的,想到将要耗费的银子,心里忍不住忐忑,万一钱不够怎么办?
算了,就当提前把秋粮消耗了,只要留够吃的,其余的全部卖了。
“娘,您真是让人敬佩,没想到您连绘图的手法都这么精湛,以后儿子若是遇见问题,还得请您指教。”
说着,小五双手抱拳,冲着自家老娘一揖到地。
“儿子以前,自愈读书多,心中颇自负,今日见识到母亲的才能,才恍然醒悟,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儿子自愧不如。”
几人的表情从进来的那一刻,白云溪一直关注着,尽收眼底,现在听着他们各自的想法,小小得意一下。
“从小到大,我跟着你们祖父,父亲,确实学了不少。但因为女子的关系,又不科考,涉猎的东西杂了些,想到哪学到哪,没个规律,你们若是问娘都学了什么,还真不好回答。”
说着,白云溪无辜的耸了下肩膀,万能顶缸人,不用白不用。
“母亲博学多才,儿子惭愧。”
小五说着,又是一揖,与此同时,虚拟电子屏幕自动弹出。
白安晟感念母亲博学,收获积分四十。
看着弹出的虚拟屏幕,白云溪一呆,小五的积分……终于到手了。
小小年纪,心思深沉,她都做好了打长久战的准备了,没想到被一张图纸给收获了。
想到这里,白云溪好像get到了什么?
小五被她的才华折服了?
哈哈……没想到,来到这个落后的时代,她也有用才华收服人的一天。
“咳咳……刚才娘已经说了,我学的杂,会这些不奇怪。小五跟娘不一样,你以后要走科举之路,学习的东西都跟科考有关系,目的不同,没什么可比性。”
说归说,突然收到小五的积分,说不激动那是骗人的。
“娘说的有理,儿子谨记。”
小五直起腰,唇角几不可查的勾了勾。娘虽然极力忍着,但他还是发现了,娘此时高兴的很。
图纸弄好了,白云溪也没闲着,第二天一早,她又去了镇上,除了探听战事的消息,就是打听好的掌墨师傅。
趁着这段空隙,赶紧准备材料,定制砖瓦,争取立秋后,即可动工,得赶紧把房子建起来,保护家里妇孺。
秋季天气晴朗干燥,最适合建造房屋,若是能赶到入冬前住进去,再好不过了。
按照她这个房屋建造图,从购买材料到建造好,加紧加急,两个月足够了。
夏季和冬季都不适合建房子,一个雨水多,一个容易上冻,影响地基。
第三百九十章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刚进镇子,就跟挑着扁担的赵二郎遇上了。
在他的身旁,还跟着一个中年妇人,一身藏蓝棉布衣裙,头上包着蓝色的碎花头巾,手中挎着菜篮子,里面放着几根大葱。
赵二郎看到白云溪,连忙放下扁担,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咧嘴一笑。
“白嫂子,您来镇上了。”
“哟,真是巧,一入镇子就遇上熟人了。”
白云溪笑了下,看向他身边的妇人,点头示意,
“这位是?”
“这是家里婆娘,崔氏。”赵二郎笑呵呵的介绍了一句。
“原来是大妹子,上次给你们添麻烦了。”
崔氏也知道她家院子外借的事儿,看到白云溪,也就愣了下就反应过来了,笑呵呵摆摆手,
“早就听说白嫂子的大名,既然都是熟人,就不用客气。我家姑奶奶可没少在俺们面前念叨您,提起来就是一阵庆幸,俺一直想见见真人呢,上次白嫂子借用院子,我刚好回娘家错过了,好一阵可惜呢。”
崔氏说着,上下打量了下白云溪,因为借房子,人家还感谢了四十个鸡蛋,就冲这手礼,就不是抠搜人。
留给姑奶奶的鸡蛋,她说什么要不要,说是留给家里人补身体。
这两天,家里顿顿饭都有一盘炒鸡蛋,孩子们欢喜的很。
“真是闻名不如见面,白嫂子一看就气度不凡,今日咱们也算是正式认识了,以后有啥事儿,只管来家,咱们常走动。”
白云溪看着崔氏的打量,也没在意,轻笑一声,
“多谢您的好意,说实话,我今儿来镇上还真有事儿打听。趁着芒种过去,我想把家里的宅院翻盖一下,便来镇上寻个口碑好的掌墨师傅。”
这崔氏一看就个健谈的,一般这样的人,基本就是棵消息树。
果然,听着白云溪的语气,崔氏一拍大腿,
“这不是巧了吗?我娘家哥哥就是最好的掌墨师傅,祖传的,手艺杠杠的。”
白云溪:“……”
这么巧么?问到家门口了?
看着白云溪惊讶的眼神,崔氏仰头就是一阵大笑,
“哎哟……吓着您了,我就是这么个风风火火的性格,都半辈子了,改不了了,您多担待。”
赵二郎听到媳妇的语气,认同的附和一句,
“白大嫂莫怪,崔氏平时嗓门都大,确实习惯了。不过她说的没错,我大舅哥的手艺不错,周围十里八村盖房子,要论掌墨师傅,大舅哥绝对算一号。”
连赵二郎都这么说,白云溪心里已经七分相信了。
“那还真是巧了,我这头忙得焦头烂额,原来贵人就在眼前,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哎哟,听听,您真是个高雅的人,张口就是文章,单是这点我们这些粗人就比不了。”
听姑奶奶说,这位曾经是举人娘子,就是命不好,举人死了,留下他们孤儿寡母过日子。
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话她从来不怀疑,人家好歹是举人之家,再怎么落魄也比一般老百姓强。
第三百九十一章 急性子
听姑奶奶说,这位白嫂子家还有两个童生呢,童生是啥?那可是考科的苗子,一不小心就是将来的官老爷。
这样的人家,放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小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是官家太太了。
想到这里,崔氏看白云溪的眼神儿更加热切了。
“白大嫂除了请掌墨师傅之外,可还有其他事情?”
白云溪摇摇头,“建房子是家里的大事儿,请掌墨师傅自然是首要的。”
“即如此,白嫂子也不用单独去寻了,我这就带你去我娘家哥那里,让你们当面谈。如果白嫂子满意,让我哥再去你家宅基地看一眼,至于怎么建,你们自行面谈就成。”
崔氏说着,把篮子递给赵二郎,直接挽着白云溪的胳膊,迈脚就走。
“我呀,今儿就做个牵线人,至于建房子的价格,你们自己谈,这个我绝对不干涉,也不参与。”
听着崔氏的语气,看着她挽着自己胳膊的手,白云溪几不可查的抖了下嘴角。
“崔家妹子还真是个爽快的人,你这脾气真是招人喜欢,遇见你也是我的缘分,咱们这就去看看。”
崔氏一听,又是一声朗声大笑,临走还不忘嘱咐张二郎,
“你先家去,我这就带白嫂子去我娘家一趟,你放心,就冲着白嫂子跟咱家姑奶奶的交情,我定然好好交代我大哥,用心把房子给建好了。”
赵二郎点点头,转头看向白云溪,讪讪一笑,
“白大嫂只管随她去,崔氏虽然行事风风火火的,但心眼儿是真不坏,这点白大嫂可以放心。”
白云溪看着这两口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就冲着三娘的品行,我也相信你们。”
这两口子倒是有趣儿,一个憨厚老实,一个精明爽快,倒是十分的相配。
不管崔氏把她大哥夸得如何天花乱坠,她必须见到真人谈一谈才行。
跟着崔氏一路走到镇北头,在一个青砖蓝瓦的院门前停下脚步。
“这就是我娘家的院门,白嫂子,且先等一等,我去叫门。”
说话间,崔氏快步走到大门前,啪啪几声响,不知道的还以为什么十万火急的事儿呢。
白云溪听着,再次抽抽嘴角,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到崔氏,她就可以预见,这家人的性子估计都差不多。
赵二郎的话,她已经十分相信了。
随着吱呀一声响,大门打开,露出一个半大小子,
“咦,四姑,你来了,赶紧进来。”
“大侄子啊,你爹在不?姑有事儿找他,赶紧的,就说有客人到了。”
少年听着,越过她往后看了一眼,当看到白云溪时,点了点头,
“都在家呢,四姑带着客人一起进来坐,我去后院叫爹。”
说着,不等催时回答,少年已经蹬蹬地跑远了。
白玉溪看着他们一家人风风火火的架势,果然跟她猜测的一样。
“白嫂子,快进来,先进屋喝杯茶,我大哥马上就到。”崔氏回头,连忙招呼。
刚进入院子,已经有人笑着迎了过来,“老远就听到姑奶奶的声音,赶紧就把茶水倒上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准备砖瓦
崔氏一听,闹了个大红脸,“嫂子,哪有你这么说的,会让白大嫂误会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个姑奶奶在娘家多跋扈呢。”
“噗~,你们家个个跟着火一样,嫂子我可不敢惹。”
那人说着,转头笑了一下,才招呼白云溪坐下。
“我们姑嫂经常开玩笑,大妹子别客气,坐下喝杯水,歇歇脚。”
白云溪接过碗,抿了口水的功夫,刚才那个跑走少年已经带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过来了,少年指着白云溪嘻嘻一笑,
“爹,就是这位大婶找你,四姑带来的。”
崔氏看到老者,直接站起身,
“大哥,这是我们家姑奶奶认识的白嫂子,也就是救小虎子命的人。现在白家嫂子家里要建房子,我就把人给大哥带来了。回头,你跟白嫂子好好商议下,建一个合适的院子。”
白云溪听着崔氏的话,客气的打了声招呼。
“这不是趁着农忙结束,想把房子建起来,还请崔家大哥好好帮着筹谋一下。”
听着自家老妹的叙述,崔老大冲着白云溪拱了拱手,
“这个你放心,咱们干的就是建房子的活儿,只要接手,定然给建好了。就是不知道你们想建个啥样的?”
“既然都是亲戚里道的,我也不跟大妹子客气,作为掌墨人,这些年也收集了一些房屋建造图,您若是想做个参考,也是可以的。”
“咱们乡下的房屋,结构都不算太麻烦,一般的农家院,我都有一些图样。”
说着,也不等白云溪回答,直接转头吩咐大儿子,
“大郎,去我房间把房屋建造图册拿过来。”
当白云溪手上捧着一本泛黄的册子时,嘴角一抽,从头到尾,她好像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就被人全部安排了。
这家人还真是雷厉风行的很,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看着手中不知传了几代人的册子,白云溪认真翻看了一遍,确实如崔老大所说,都是当下最普通的房屋,也是老百姓住的房屋。
款式造型都比较简单,没有复杂的花样,但胜在实用。
白云溪从头翻到尾,再想想自己兜里装的房屋建造图,直接把册子合上了,抬头看着崔老大。
“房屋建造图家里已经准备好了,是按照我家的宅基地规划的,到时候还请崔家大哥帮忙长长眼。”
崔老大听着白云溪的语气,也就愣了一下,就恢复了常态,
“有房屋建造图就行,除了图,宅基地还需要实地看一眼,具体怎么实施咱们商量着来。我们作为掌墨师傅,定然也会遵循主家的意见。”
这句话白云溪比较认同,
“崔家大哥说的有理,眼看就入秋了,我说是建房子,其实很多材料都没有准备,尤其是砖瓦这一块儿,不知崔家大哥可有什么建议?”
崔老大听着白云溪的询问,稍微琢磨了一下,直接开口,
“镇上就有砖瓦窑,你若是需要,直接定就行,如果数量要的多,人家也会送货上门儿,对主家来说省时省力。”
第三百九十三章 准备人手
林老大说着,伸手捻了下胡须,
“大妹子若是想尽快开工,我即刻带你去砖瓦窑看看也是可以的。但若想确定数量,还得看过宅基地之后再计算。”
“听说你们掌墨师傅看过宅基,就可以算出需要多少砖瓦?”
听着白云溪的询问,崔老大点点头,
“这话基本没错,但除了实地查看宅基地,还要知道主家建造房屋的大小,间数,然后才能推算用多少砖瓦和木材,一旦得出数量,基本不会差。”
“既如此,崔家大哥明日一早,便来我家看看宅基地的大小,顺便也看看我家的建造图纸,若是能估算出砖瓦数量,我们一起去砖瓦窑把数量定下来,也能省些心思。”
“除此之外,还需要木材,大梁之类的物价,也请崔家大哥帮忙长长眼,举荐一家信誉好的商家。”
这个时期虽然落后,但在建筑方面,却一直是后辈的楷模。
后世留存的那些古建筑,个个都是惊世之作,关于这点,她从不怀疑古人的智慧。
“关于建房子所需要的材料,大妹子只管放心,咱们镇上的徐氏木料行,信誉不错,价格公道。
听说徐氏所有木料,全部出自祖上留下来的山林,世代栽种采伐,轮回更替。”
听到徐氏俩字,白云溪愣了一下,粮铺就是徐氏的产业,没想到徐氏还涉及到木料行?
果然,他们家所有的产业都跟民生有关系,一个关系到百姓的肚子,一个关系的百姓的安居,都属于不可或缺的物品。
经过上次跟王掌柜的交易后,白云溪对徐氏产业的管理还是十分信任的。
想到这点,白云溪起身告辞,
“如此,我便不多打扰了,明儿我在家等候崔家大哥,查看过宅基地之后,我们再一起来镇上定制砖瓦和木材,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开工。”
“原本我还计划冬天来临之前住进新房就成,眼下战事传言愈演愈恶劣,早一天建好,也能早点入住,让家里的孩子们安心。”
听着白云溪的打算,崔老大点了点头,
“大妹子思虑周全,请放心,明儿一早我就带着儿子去,争取早些开工。”
白云溪走到门口,又顿住脚,“对了,差点忘了,若是动工,人手方面我想请崔家大哥全权负责。”
看着崔老大眼里的疑惑,白云溪笑了下,
“实不相瞒,家里田地有点多,人手不够,忙不过来。所以,倒是还请崔大哥把人手全部准备好,至于工价,回头崔家大哥给我拟个单子,倒是不管是按工还是按天付钱,都没问题。”
听着白云溪的要求,崔老大直接点头答应,
“这个你放心,我当了几十年的掌墨师傅,建房子的人手多的是,不管是泥瓦匠还是小工,都按工时取酬,童叟无欺。再加上眼下战事影响,也不知什么时候结束,大家都想多赚一些,人手方面,绝对没有问题。”
“如此我就放心了,明儿见。”
“您慢走,明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