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2022.11.21)
我并不是一味地要打压自己,只是我想好好地认清自己吧。
主线(2022.11.22)
不要把不重要的事情太放在心上。还是得推主线任务啊啊啊!
我惊心,我知道你也会惊心吧!可能我又在自做多情了,对不起,对不起呀!
其实很多我自觉得对的,不说是不对,但就是用不上,或者没必要,我还是总活在自己的理想的世界里,封闭着,没有处理大规模战役的能力。现在要开始谋求这些技能了。
我也渐渐后悔展露出这么多弱点,可是我寂寞,又渴望提高,不这么做会更严重地封闭自己,既来之,则安之吧。
理论与实践(2022.11.23)
我想,要是能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并且还把东西真的做出来了,我会有多兴奋!
失望(2022.11.24)
我发现无论处在什么境地,自己总会不自觉的失望。
失望就失望吧!放任失望。
求不得(2022.11.25)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怎能奢求不被柴米油盐所约束。如果这是目标,那只能说,太贪婪,必定,求而不得。
孢子(2022.11.26)
最近重温了一款小时候玩过的游戏。有一些感慨吧!
困难模式是要开杂食的,不然食物不够,后期走社交为主暴力为辅的路线,根本打不过别人啊啊啊!
游戏主要是在寻找组件,基因值,交配。你要去社交,游历,或者打架获得别的生物的进化组件,需要基因链长度,才能组装这些组件,让自己变强。
和我们的人生很像呵!总觉得这个游戏抽象,但是考虑考虑就发现很真实,玩完直接陷入了沉思。
总体来看还不是太难,休闲捏脸小游戏。
善于节约空间和善于利用空间,哪一种技能更优秀呢?当然是善于利用啦,善于利用空间包括善于节约空间。虽然我没有好一点的技能,但是要清楚自己现在所拥有的技能,比较差。
我也发现自己的很多技能都是静态的,都是单机的,都是自圆其说的(很多的自己都解释不了,自己都骗不过),没有与别人分享,或者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
现在最直接的点在于,我已经有好久没有收拾自己的东西了,随意乱放,总是影响心情和工作效率。
我知道我是在一点一点的处理问题,但是如果处理问题的速度没有问题生成的速度快,那就跑飞了!
反复(2022.11.28)
可能我读的书够多了,但是每一本要读两遍,才能体会其中的含义吧!
第一遍算是走马观花。
我真的难过吗?我不难过,我虽然是为自己着想,可一点痛感都没有。期待落空是很平常的事情,得到固然是令人愉悦,得不到也是情理之中。不会因此而气馁,也不会因此而卑微。
又是三年,更多地为生活而担忧,学会生活,避重就轻,调整时间,扬长避短,充实自己。与人交流是一种进步方式,但犹如隔衣搔痒,凡事依然是看书操作,总结,才会有所提高。
谦逊,能让生活变得更顺利,顺利地进步,在于聆听别人的职责与建议,不洗洗耳朵,怎么能有收获?
《羊皮卷》(2022.11.20)
我们渐渐走完了人生的春天,早就抽了芽儿,伸了茎,现在头上有一颗又一颗花骨朵等待着绽放。有些花是假花,注定结不出果实;真花太多,即便结果,也会把养分分散,不够甜蜜。既然快到了人生的初夏,那就拼命生根,拼命长高,汲取水分与光照,除去假花,除去浮藻,保留几份重要的炫彩,孕育出新的风华。
我也想当羊男,不仅仅因为我好色。这里插一句,或许这个状态是文字所致也说不定,总之,能避开那种感觉,能量也就不会被激起来。
不解释,每一句都具有启发性。积少成多我确实是在做,会不会成功我也很少去问,有一个目标,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但是,依旧在路上走着。
再观,依然有收获,收获的不只是书的内容,还有如何去评价读过的书。
我发现在书里品尝了喜怒哀乐,在现实里,很多事情就显得小了。然而,即便自己走过的路再多,也不要过多评价过多展示每一条路会如何如何,这样确实会扼杀很多年轻而又富有激情的心灵。事实上,自己的世界观只是自己的,自己觉得别扭与纠结,可惜我们并不能把自己的世界观输出给任何人,我们做的一切恐吓、说教、歇斯底里、抓耳挠腮,大多是徒劳。
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自己慢慢摸索,你总说很简单,总说没有意义,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可是你不知道的是,你用一切方法想催熟小孩子,快速向他们灌输大人世界的规则,最后孩子也依然长不大。让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摸爬滚打,才会成长更快啊!
这世界上一切滋味的酒,都需要自己来酿造,喝下这酒的人,也只能是自己,正所谓苦酒自酿吧。
然而多少有些解脱,把一些本没有质量的背负从肩膀上卸了下来。想起那句话,我们总想当别人的老师,最后发现,穷尽一生,我们都只能是无知的学生。
换个口味。
我做事确实拖拖拉拉,怎么办呢?毕竟有些事不是砸进去时间就会有收获的,是分轻重缓急,可以有的卡死了,局部产生了奇异值没法解决。
原来我的意识是有的,只是没有可以的去训练。这次我安排的很好,远交近攻吧!
这次又看一遍,再加上我的感悟,果然,是我又失一着。不去干涉别人求取快乐的方式,这一点我做得一点也不好。好久好久,怎么也做不到温柔。但其实读这么多人的名著并不是为了变得有多优秀,而是一点点吸收他们的有点,让自己变得好一点就行。
书中的形容词都太过绝对,不够委婉。知识不运用确实没有太大价值,但是运用的时候才会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至少路不是偏的。
如何把握机会呢?我已经做了短期规划和长远规划,虽然很模糊,但是或许对我把握机会有一定的益处吧!之后再做点什么呢?
这世界从无绝对的事,我们的一生,可能就是一个训练对事物的接受阈和拒绝阈的过程吧。也没有一个绝对准则,最好的准则就是最适合自己。超级模糊的一个问题。
对于专业和专家这个问题呢!确实是这样,人不可能什么都学,去咨询专家是解决问题最快的途径,然而自己挖掘也未必一无所获,这里要稍微做一下权衡,而且,我们的生活也没必要那么高效率,也不想成为那么高效率的人,有时候发发呆,有时候休息一下,不要把事情做太绝对,留有余地,别显得太干练,也有一定的美感。
完美就是极度的残缺吧!或许或许。
很多种方案同时向大脑袭来,彼此矛盾,所以给予它们权值并且计算它们的适应能力来选择使用哪一种方案。
学会面对自己,学会控制自己。
简洁,切中要害。
保留几份优势,即便失败了,也可以很快再重启,保留几份劣势,即便成功了,也终究不长久。
在使自己变得积极的一篇,有很多方案,比如说抢着接电话等等,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揣摩局势,深刻了解自己的实力和地位,做出正确的选择,最重要的是,能获得实际的收益,而不是总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优秀的,而要能让自己深刻地了解,自己不是为了让人认为优秀而在作秀,而是实实在在学习东西。
其实我看成功学的书多了,心里反而对概率这个东西的描述越来越清晰,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这种定数不是天命,而是重重边界条件所带来的约束,人,终究是要被什么约束的。
每次回想起大批量的进步所带来的好处,我就想起了,我玩过的一款游戏,便捷的生活只带来一个好处,就是人口承载量上升,一边对个体来说,幸福感多多少少会略有降低,但幸福应该是更多的,同时社会整体的抗逆性变得更强,总之,人类在想着联合体的方向转化。
这或许是基因的胜利,它在表达,表达的效果是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碳元素参与到某段基因的复制上来。不得不说,可怕。
我对世界的认知是极度错误的,于是也会得出很多令自己痛苦的答案,自卑也好,自负也好,总结为一点是自己对这世界的描述与世界的实际差距过大,少见,多怪。
曾经老师对我说过,这世界上的书和题,永远也看不完,永远也刷不完,看可以,刷也可以,但是到了一定的量,要总结出自己的一点什么来,拜托对书籍和刷题的依赖,勇敢地去面对。
我记得我以前很愤世嫉俗,现在对存在即合理的论述赋予权值更高,这世界上的所有东西,不一定都是为我准备的,我也没必要认为这些东西都要为我服务。于是我没必要全部尝试,去不断打卡,找到自己喜欢的,就去爱一辈子,足矣!
是的,我发现我的精力被严重的分散了,心里装着太多太多的东西,无法清澈起来。我要明白一些行为究竟会对自己产生多大影响了,然后,少想一点。
那种贪婪是真实的,但是故事是虚构的。
你看到的世界,取决于你认识的人,认识的人好,世界就光明,认识的人差,世界就充满黑暗。其实世界是多个方向的,每一个方向的世界都大到无穷无尽,是一个人一生都无法受用尽的宝藏,所以与其纠结世界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不如找一个自己想要的世界钻进去,从此,那里的风和雨,对自己来说都是甜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就是这个意思吧。
今天翻了翻自己的读书笔记,未有学养子而后嫁人者也,过度的焦虑都是多余的。
唉,焦虑就休息一会吧,加油啦!
有时候觉得人生是在做生意,有一点重要的是,没事的时候要积累点什么东西,能从头到尾讲明白,有作品,有报告,有PPT,进一步可以依照这个为模板做东西,退也不至于什么都不会讲,比较好。
无巧不成书,我们的生活相比于书籍,更加确定,更加平均。但是依然,我们的生活里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惊喜,巧合,幸运,弄得自己觉得人生怎么会像开挂一样。
你说我羡慕别人吗?现在有点不了,更喜欢一个人磨练点什么,打发打发时间,很多任务没那么急,就先休息。
有目标就不会走丢。
有时候我在想人要不要太血淋(四声,是方言),我突然觉得可以,其实也就是对事情过于敏感,过于在意了,可以规避很多伤害,但也会规避很多机遇,中规中矩吧!跳马跳正马,做人也应该堂堂正正。
选择中规中矩还是因为自己的精神承受不了突如其来的危机和始料不及的挑战,在精神上提前认输。
怎么才能克服底气不足?做好一点,再努力一点。(插一句,做不好可能因为不知道什么是好,浮躁与自我满足,真的封闭了自己。同时危机感也不足,不能成大事啊!)
同时也是,说车轱辘话让人舒服吧!既不会太突进,也不会不体面,差不多就行。
很多时候我有疑惑,提高自己最快的方式不是看书还会是什么呢?
再问一遍,这东西是不错,但是我什么时候学习呢?不学习怎么会提高呢?
兵贵神速,最忌讳犹豫不决。
有点赌的成分在里面,还是那句话,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学习思想还不够,我要的通过这一思想,把东西做出来。
真的如此,身边总是充斥着大量的口水话,看似不错,事实上毫无用处,让人觉得豪迈,实际上造就了精神的唯唯诺诺与反复无常。
学会屏蔽吧。
做事和缓与含蓄,是养生之道。差一点,还差一点。
之前有个问题是,谁在管理你的电脑,现在,换一种说法,是谁在管理你的大脑,是你自己,还是身边的奸臣?忠臣有刺,只会让人清醒,如坐针毡,奸臣像雾,会让人心猿意马,看似无事,实则生非。是呀是呀!无事生非,无事情可做,自然就会生非。
非线性思维很像能量守恒,事物总是不会一直上升,本身有约束条件,能量也在约束。
不温不火,可不可以理解为无人打扰而可以安心发育?这是提升自己的机会,毕竟一个人不能只忙着输出而不输入。
很多东西买回来知道用过,时间久了就忘了它是做什么的了。
人类最重要的事情是繁殖,繁殖的重点在于交接,说到底是继承与发展,遵循规则与打破规则。再一推,发现世间万物都是如此道理。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想想屎山代码,纯纯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重新规划?还是在上面改?这是个问题,随着环境不断变化,新的事物要出来,旧的事物要淘汰,可是淘汰成本高,新事物的获取成本也高,于是,青黄不接。
这个问题很深刻啊啊啊!标记一下,方便自己以后看吧。**************************************
精雕细琢,不是为了别人的赞赏,只是为了,我想要造出一个,最好的作品。
吧啦(2022.11.29)
变化与灵动并不能取代规则。
最主要的是,机器没有常识,虽然学得快,但内心太纯洁。
放下(2022.11.30)
让那份最纯的情,消失于人生的长河;最真的祝福,就是默认的留白。
我彻底放下啦!
《杨绛传》(2022.11.20)
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是有点内卷了,又或者是过分焦虑更加贴切。明明还没有女朋友,就已经开始考虑怎么培养下一代了。其实也很简单,把自己当做自己的下一代先试试手,也就是教育孩子之前,先教育自己。自己不能承受,自然是教育得太严厉,自己能承受,也未必不过分。最重要的两点是爱的感知与爱的给予吧!其他点也很多,但也必须都是围绕这两点展开。
那也是我憧憬的,爱情的样子。现在就摆烂显然不够顽强,至少,还得再努力一阵子。
手欠,想把每一句话都抄过来,手抄一遍去感受,品尝。可是也毕竟不算是自己的文字。学会欣赏。
只觉自己要做的有很多,还要提高的有很多,不能现在就停止,也不能现在开始就摆烂。不要胡思乱想了,能做的太多了。
我很享受这份寒冷,只是若有梦,就更好了。又或许,是我在享受,没有梦的寒。
一次次震撼,又一次次遗憾。
沉迷于书里的故事,可现实总是不断击败我。
我会哭泣,恢复平静的速度太慢了。只有恢复平静才能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否则奇迹就没法发生。有时候人活着,可能也就是为了一点点的希望吧!
不是永别,别失望(2022.11.30)
今天听了很多同学的汇报,自己的功课落下很多,写文字很好鸭!可是功课不能落下。思绪会继续酝酿,写文的经历也不是浪费,可纯纯的喜爱,还不是时候。
以后再写文,会更加小心谨慎,用心雕琢,可是我的人生不是蜜糖罐,想要的时候就去吃一颗。我的人生,是要去寻找一个罐子,再把它装满。
可惜呀可惜!一年的时光,我们彼此陪伴,现在得说再见。
嗯!我会想你的。希望,你也会想我吧!
随笔(2022.12.5)
有点蚌埠住了哈!
刚忙了一阵,突然就不忙了,一天斗转星移的,又转了回来。
有很多事情值得或者要去做,反过来又怕会与世界脱节,很难办。
没事的时候会收集一些碎片知识回来。只是为了了解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吧。如今不同于那些时候的场景了,可还是会让心震撼一会儿。
我们的生活需要榜样,但又不能完全依赖榜样,又不能完全不讲实际。
后面这个不讲实际就有点车轱辘话的意思了。对我来说,杀伐必须要决绝,一旦开始胡思乱想,气立刻就散了,事情也成不了了。
我给自己的建议是,既然收集到了很多新的组件,那就把这些和以前有的组件放到一起,重新规划行动路线吧。
这个新的计划,将是一个比较完备的计划,不能过于偏执,也不能不留后援。
先把想做的,具体的事情做完,然后,逐步熟悉高效率高安全性的信息存储手段,再把该会的学好,再把
要学的学好。玩要玩好,学要学好。
1.对自己有什么,没有什么(指得是需要、想要、隐含的任务等等)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玩的东西,设置一个限度,在这个内,不会过多影响自己的精力,同时又得那得出手,又可以放松娱乐自己,有里有面。我给的建议是,多用心,求精,不求重复,不求杂乱。只到我找到了我的她,在更改这部分内容,其他原因不予修改。
学的东西,好好考究一下。不能太新,不能太旧。太新浮躁,无根,显得不专业,太旧显得死板,不与时代发展贴合。我的想法是,把一些重点的,多应用的旧知识打得牢固些,适当多重复,多思考,偏一点的旧知识,不去学习。对待新知识要上手操作,感受一下内涵,给出自己的判断,不人云亦云,也不能闭门造车。
2女朋友,emmmm,没有任何手段,完完全全是不行。差在哪里知道一点,怎么改进完全没有头绪鸭!
不是没准备好,借口也没有,就是习惯一个人吧!感觉很怪。
再说吧。
3又不是玩,又不是学的中间地带,我把其称为隐含的灰色地带。
按照紧急程度逐步完善,按照长远利益和短期收益进行权衡与坚持,不求不解,不求甚解。
其实人就这样,有时候叫有主见,有时候又叫武断,无所谓,我不去积累那些我觉得太难,不需要,不喜欢等等的事了,也不去拒绝,保留好奇心其实大可不必,但是做做样子或者遇到了就思考点收获还是可以的。
嗯,我的生活,需要一个主线。
还不清楚,生活的主线是什么。
脱单,镜子,碎了,不靠谱,丑。给出悲观结论。其实也不是,开疆易,守土难,感情不能随便浪费,情者大事,不可不慎。后来经过一系列头脑风暴。假如30,能不能让自己做点什么,29就行,于是给出方案,把emo的时间利用到自我提高上来,来一次不可告人的秘密修炼。
修改一下参数,权重。不用大改。
其实自己还是有点接受不了事实。其实我最不想看见的状况出现,我也依旧得接受它,平静或者较为平静地去接受。可能我确实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下次,请勇敢地去面对吧。
固定时间去思索一件事,同种类型的,不断变化。
总之,我想给自己的大脑升级,第一步就是给配一个外存,让大脑多做创造性的工作,少做记忆性的工作。
我要抛弃两种焦虑,一种焦虑叫“为人师”,另一种焦虑叫“以人为师”。活在世上的人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活动产量。如果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那根本看不见,其实每个人都是有作用的,也是不容轻视的。另一种焦虑是过分夸大别人的实力。能量是守恒的,与其说其善于学习,不如说其善于组织。(这车轱辘话说了一万遍,没什么意思。)
还是做一点有用的吧!下次复习课之前需要复习一遍,这样做是最高效率的复习方式。
确实,话赶着话太累。于我而言,只要喜欢,就不在乎了。
嗯,稍微去别人那里混了一会儿,就立马接收到了许多新鲜的消息,这些消息会震碎我的美梦,更多的是让我调节自己对外来规划的权重。不管怎么说,自己还是更紧张了。
我确实是在给自己找无数的借口,拖延,回避,害怕失败,怕自己像个傻子一样什么也做不好。最好的方式也确实是降低自己的压力,才能开始谋划一直心心念念的事情。
尽力而为,不论结果如何,都算成功。如果一件事情值得做,那么做得好不好,其实也就没了所谓。
其实,我也渐渐感觉,模板化设计、先用差的把口子填上再说,讨论,都是成功的秘诀。
害怕(2022.12.7)
我经历着,发现世界确实如他所言。一个又一个记忆复苏,与现在发生的一件又一件事相印证。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应还稍微反思。
掩藏其中的细节,毕竟别人也是只看结果,细节,也就没有什么展示的必要了吧。
那,所有纠结的点都留给自己,毕竟别人也是只看过程。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大的小的都得有人做,只要有一技之长也就行了。本本分分吧!没什么本事,只是想好好享受这一生。
退(2022.12.10)
我到底算不算执迷不悟?
手牌太多,手太小,拿不住。那还不如就只有一张牌。
可能,我终究,不会一样。
不太喜欢这样的自己。
游戏做得大,玩得也累,做得小又觉得没有挑战性。赢了觉得自己行,输了,又怨这怨那。
没所谓啊!有收获就可以。
留个接口,臣退了。
一章画满的白纸,可能是笔没有墨,只画了轨迹,也可能是出淤泥而不染,又可能是自我恢复,褪色了。
原来它在画风,风自然是看不见的。守着白卷呗!
不太喜欢回忆,既然知道,那些过往已经对自己造成了不可恢复的伤害,与刻骨铭心的改变,为何不能大胆地放下它们呢?
零与一,真的有别吗?完美真的那么重要吗?可以完美的,必然是简单的,或者算是不知道什么是完美,或者根本就是侥幸。
那,我为什么要这些呢?过时了!
心太小,能力太弱,别什么东西都往心里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