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信成!
第106章信成!
大夏的书信传递还是很方便,毕竟朝廷有专门的驿传。
“老大,写信真的行么?”
大李氏没经历过这种事情,心里多少有些不确定,“万一那盛家小姐的后娘想的跟咱们不一样,咋办呢?”
“娘,你就放心吧!”
“这世上做后娘的,有几个会盼着前头的孩子好的?”
“若是她是个好的,雪儿就不会来到庄子上!”
“娘,这事儿,你听我的!”
“保准不会错!”
这一刻,元守贵感觉自己就是智多星在世。
大李氏本就是一个寻常的村妇,本身并无多少的本事,也谈不上什么见多识广。
而老元家的事情,基本都是老元头儿和几个儿子拿主意。
别看大李氏鼓动元守贵拿下盛雪伊,这并不是她多么的有心计,纯粹就是想着攀高枝,想着能一步登天。
至于这么做,会不会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她看不到,也想不到。
大李氏最终同意了元守贵的主意。
写信!
两人去买了笔墨纸砚,找了一处避风的墙根,就在墙上,写完了这封信。
没有华丽的词藻,就只有简单的描述。
甚至于,元守贵还特意换了写字的手法,免得将来被认出这封信出自他手。
写好了信,买了信封糊好后,就将信丢进了驿传的信筒里。
大夏驿传,信件是有收件人支付邮费的。
驿传虽然是官方性质,但基本是自负盈亏。驿传的差役,每送出一封信,可以得到邮资的一成作为工钱。
驿传的差役想要多赚钱,那就得多送信。
把这一封信送出后,大李氏这才跟元守贵回转石渠村。
路上,两人都是情绪高涨。
一直等石渠村在望,两人才想起将要面对的一切。
“娘,等会儿,爹那边,咱们怎么说啊?”
元守贵是真的有些怕。
他知道,他爹是真的生气了。
“跟你爹认错!”
大李氏想了想,给出了建议,“不管你爹说啥,你都老实认下,等盛家的人收到信,一切就成了定局,到时候,就是咱们娘儿俩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可是,爹要是不原谅我呢?”
“那就跪到他原谅!”
大李氏跟元盼娣做了这么多年的夫妻,如何能不了解自己的男人,知道元盼娣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
“我听娘的!”
元守贵深吸口气,知道自己今儿肯定要遭罪了。
不过,想到自己很快就能娶到心心念的姑娘,他又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等他娶了雪儿,到那时候,家里人就都会明白,他做这一切,都没错。
……
此时的老元家,所有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搬家的事情。
元守贵的死不悔改,大李氏的包庇隐瞒,让一家子人都处在危险中,这可不是好事儿。
“爹,娘,咱们这才在石渠村站稳脚跟,现在搬走,咱们能搬哪儿去啊?”
宋氏并不赞同搬家。
“搬哪儿去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们得快!”
老元头儿瞅了二儿媳妇一眼,“这事儿,我回头会让小五去找老二、老三说的!你要么跟我们一起走,要么,你自己留下!”
第107章 两个选择!
这一刻的老元头儿,也是心累。
大孙子歪了,眼瞅着掰不过来了。
大儿媳妇也魔怔了,不知道能不能掰过来。
如今这二儿媳妇也蹦出来!
老元头儿忽然觉得,这日子好过了,但这事儿也多了。若早知道事情变成这样,他真的是宁可家里还是日子过得磕磕巴巴的。
至少,不用这么费心劳神。
宋氏听到老元头儿这凌厉的气话,瞬间不吭声了。
自己留下?
她又没犯错,干嘛要留下?
“既然都没有意见,那就都回去收拾准备吧!”
“最迟后天,咱们就搬家!”
老元头儿也是发了狠。
哪怕是没几天就要过年了,他也不管了。
这要是不能把这事儿解决好,他们怕是过了这个年,再没有第二个年了。
……
大李氏跟元守贵,恰恰在这个时候回到家里。
从正房堂屋出来的宋氏和彭氏瞧见大李氏和元守贵这母子俩,都是没好气地哼了一声,扭头就走,不带说一句话的。
宋氏跟彭氏,心里可都是把这娘儿俩给恨上了。
毕竟,如果不是他们俩作妖,他们老元家哪儿需要再次背井离乡?
这才在石渠村过上安稳日子,却又得重新折腾。
一家子人累死累活开垦出来的荒地,明年就能有些不错的收成,可现在,只能卖了。
偏偏这地半生不熟,根本卖不上价钱。
不客气的说,他们一家子这一年的辛苦,基本打了水漂。
“当家的!”
大李氏不知道自家俩妯娌为什么这个样子,等元盼娣出来,立刻迎了上去。
“跟我回屋!”
元盼娣扫了大李氏一眼,冷冷开口。
至于跟在大李氏身边的元守贵,直接比元盼娣无视了。
这个儿子,长大了,翅膀硬了,能自己飞了,元盼娣自然也就不想再管了。
他尽到了当爹的责任,把他养大了,其他的,既然不听他这个当爹的话,他又何苦自己为难自己?
气坏了身子,倒霉的也只是他自己。
“爹,我错了!”
“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眼见亲爹不搭理自己,元守贵只能按照他娘的教导,直接跪在地上。
可惜,元盼娣依旧是没看他一眼,只是迈步朝着屋里走去。
“当家的,你等等我啊!”
大李氏这会儿也看出了异常,给元守贵使了个眼色后,便匆匆追上元盼娣,想要跟自家大儿子求个情。
“当家的,我知道错了!”
进了屋里,大李氏也是赶紧跟元盼娣认错。
元盼娣坐在炕上,望着大李氏,深吸一口气,道:“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是跟我和守信一起走;第二,你跟老大一起留在这里,房子留给你们!”
“咱家分到的地,还有开荒出来的地,也有一部分是你们的!”
“啊?!”
听到元盼娣的话,大李氏当时就腿软了。
她的确是想着大儿子娶到盛雪伊,从此攀上高枝,可是,她从来没有想要跟元盼娣分开,也没想跟老元家割裂。
“当家的,咋了?这到底是咋了啊?”
“我知道错了,你别这样对我啊!”
大李氏一下瘫在地上,浑身颤抖。
?
?看书的小可爱们,求收藏,求推荐,求五星评价,最后一次PK,一天万字爆发,求各种支持,么么哒!
?
????
第108章 走还是留?
元盼娣看着惊慌失措的大李氏,多少有些心生不忍。
两人到底是十多年的夫妻。
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
若是有可能,元盼娣当然是希望大李氏能跟他一起走。
但元盼娣并不会强迫大李氏。
毕竟,如果强迫大李氏离开,以后两人之间少不得要各种的别扭。
“你自己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告诉我你的选择!”
“当然,如果你选择跟老大一起留下,我会给你一纸和离书,从此,咱们就各走各路!”
话说完,元盼娣就出了屋子。
等他走出屋子,看到跪在院子里的大儿子,脚步稍稍一顿,还是走了过去。
元守贵看到亲爹走过来,连忙开口再度认错,表示自己这次是真的改了。
“你不需要跟我保证什么!”
元盼娣淡淡开口,“最迟后天,我们就会离开这里。你要是真的改了,那就跟着一起走。”
“行了,你也不用跪在这里了,回吧!”
说完这番话,元盼娣就朝着自家小弟元引娣的屋子走去。
元守贵在元盼娣离开后,很快站起身,但因为地上冰凉,双腿有点儿冻到,走路都有些踉跄。
“娘,咋了?”
“你赶紧起来啊!”
元守贵进屋,看到亲娘坐在地上,连忙把人拉起来。
大李氏看到大儿子,原本无声泪流的她,瞬间嚎啕大哭。
“老大,你爹他不要我了!”
“他没良心!”
“呜呜呜……”
大李氏很伤心,很痛心。
她嫁到元家,嫁给元盼娣,跟着他没过过几天好日子,又给他生了俩儿子。她对老元家有功劳,也有苦劳。
凭什么就这样抛弃她?
“娘,您先别哭啊,先告诉我,出什么事情了?”
元守贵此刻也是心慌不已,但他知道,自己不能乱,现在这个时候,若是他慌了,乱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大宋氏抽泣了好一会儿,才将事情讲了一遍。
两个条件,二选一!
“老大,你说,娘该怎么选啊?”
大李氏紧紧抓着大儿子的手,要早知道事情会走到这一步,她绝对绝对不会再撺掇儿子去找那个盛家小姐。
不对,现在也不晚!
大李氏忽然两眼冒光,死死抓着大儿子的手,道:“老大,跟那盛家小姐断了吧!”
“咱们跟着你爹他们离开,走得远远的!”
“等安稳下来,娘给你找一个比那盛家小姐更好看的媳妇儿!”
儿子固然很重要。
但是,她一个嫁了人的女人,自家汉子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刻的大李氏,醒悟了。
“娘,你说什么呢?”
“你忘了吗,咱们才跟雪儿她后娘写了信过去!”
“只要再等几天,事情就会有转机了!”
“娘,只要再等几天,咱们就不一样了。”
元守贵同样用力抓着大李氏的手,希望大李氏能坚持一下。
“娘,咱们就要成功了!”
“你难道不想看着雪儿成为您的儿媳妇吗?”
“……”
听到大儿子的这一番话,大李氏的表情变得纠结了起来。
一面是自家男人,一面是儿子和儿媳妇,她要怎么选?是走还是留?
?
?今天更新完毕,十章一万字完成,亲们,求收藏,求推荐,求五星评价,爱你们哦!
?
????
第109章 大李氏吓坏了!
“老大,娘得走!”
大李氏纠结了许久,最终做出了选择。
她是个女人,嫁了人的女人。
而作为女人,就得守着女人的本分。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她可以为了儿子做一些事情,但她不可能为了儿子,把自己的男人给丢了。
一旦她真的被自家男人写了一纸和离书,她就再不是元家妇。
她能去哪儿?
就算是大儿子认她,可是她百年之后,葬在哪儿?
“娘,您不要儿子了吗?”
听闻亲娘要跟他爹走,元守贵一下慌了。
只留他一个人在这里,算怎么回事?
大李氏看着大儿子慌张的样子,心里也是很不忍。这毕竟是她生的,也是她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亲儿子啊!
“老大,要不,你还是忘了那个女人吧!”
比起自家男人,儿媳妇算个啥?
大李氏在这一点上,还是很分得清楚的。
“娘,我,……”
元守贵心慌于老元家众人的决绝,他到底是一个没完全长大的孩子。可让他就这样离开,他又心有不甘。
从见到盛雪伊第一面的那一刻,元守贵的心里,就惦记上了那个小仙女一样的姑娘。
“老大,天下漂亮的姑娘有的是。”
“你想开点儿!”
“再说了,你跟盛家那个大小姐之间,八字都没一撇呢!”
“可若是你爹他们都走了,就咱们娘儿俩留在这里,算个啥?”
“万一那盛家大小姐的后娘跟咱们想的不一样,觉得咱们不自量力,人家真的是随随便便就能让咱们活不成的。”
“老大,娘之前想岔了,把事情想简单了!”
“咱们这样的家世,配不上人家的。”
大李氏的心态在一瞬间变了。
她之前敢怂恿元守贵去跟盛雪伊纠缠,是想着有元望娣、元来娣在后面撑着,毕竟这两人可是元守贵嫡亲的叔叔。
可现在这架势,家里人都不认同这门亲事。
也就是说,这事儿不可能的到来自元望娣、元来娣的支持。
大李氏的想法自然就变了。
而她想法改变,自然是怎么能让元守贵改变主意,她就怎么说。
至于这些说法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
元守贵没想到亲娘这态度转变如此之快,一时间傻眼了。
大李氏可不管这些,依旧在那里说着,道:“老大,娘不是存心给你唱反调。是娘忽然想明白了!”
“你想啊,那盛大小姐的后娘就算是不待见她,可若是她真的做主同意了这门亲事,那她还能有个好名声吗?”
“我可是听说了,这大户人家的人啊,都是更要脸面、名声的!”
“咱们写了那封信过去,她后娘为了自己的名声,九成九会直接来找咱们的麻烦。”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原本只是想要劝儿子放下盛雪伊的大李氏,纯粹就是信口胡咧咧。
可当她说完这些话,回想了下自己刚才的话,她的脸色一下就没了血色。
她恍然意识到,自己说的情况,真的很可能变成真的。
?
?今天还会努力更新,具体更新多少章节,嗯,看作者君的手速而定,最后,求收藏,求推荐,求五星评价!加油,我是最胖的!
?
????
第110章 把信拦下来
意识到自己跟儿子好像闯了大祸的大李氏,被吓了个够呛。
这短短一会儿的时间,她受了两次惊吓,而且一次比一次让她心慌。
好一会儿,大李氏回过神来,望向还在那做沉思状的大儿子,上前就是一巴掌,重重地抽在他的脸上。
“你还在犯什么混?”
“咱俩这次闯大祸了!”
“赶紧的,收拾东西,我去找你爹,咱们不能再留在这里了!”
走,必须走!
大李氏跟元守贵说完话,便急匆匆离开,去找元盼娣,她得把他们娘儿俩做的事情坦白,免得以后麻烦来了,再被秋后算账。
元盼娣这会儿正跟元引娣说话,见到大李氏过来,便站起身,道:“想好了?”
“当家的,我错了!”
“我真的错了!”
“我们走,都走!”
“我……”
大李氏看着元盼娣,最终还是把她跟元守贵做的事情讲了出来。
“你……!”
“糟心的娘们啊!”
元盼娣听闻大李氏跟元守贵还弄了这么一出,真的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大哥,你先别急着生气!”
“大嫂现在已经知道错了,咱们还是赶紧收拾东西,准备搬家吧!”
元引娣虽然也是心里很气,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当务之急是赶紧走人,而不是追究责任。
元盼娣长吁一声,快步出了屋子,去见老元头儿。
这意外的变故,他也得跟自家爹娘说一声。
老元头儿听到这个消息,能说啥?
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们除非能把那封信拦截下来,不然的话,这事儿就永远都是个威胁。
“老大,你去找老四和小五来!”
老元头儿想了想,决定试试能不能拦下那驿传的信件。
元招娣、元引娣被喊了过来,听了自家老爹的想法,兄弟俩对视一眼,瞬间交换了想法,然后一齐点了点头。
“爹,可以试试!”
元招娣以前在码头做管事,也是见过一些驿传的差役的。
一般情况下,驿传的差役送信,除非是官府的公函,他们还注意保密和安全。一般人家的信件,虽然关系到他们的收入,但并不是十分上心。
“那就去试一试!”
老元头儿深吸口气,“这样,你们兄弟仨先去试着看看能不能拦下这封信。我这边儿呢,抓紧时间把这里的家当处理了,不管你们能不能拦下那封信,后天,咱们都走!”
惹不起,躲得起。
至于大孙子,要是老老实实跟着走也就罢了,若是心有不甘,还想着搞事情,那就别再当老元家的娃儿了。
……
元盼娣、元招娣和元引娣兄弟仨出门,直奔三川城。
按照驿传的规矩,放进信筒里的信件,每天傍晚一清理,然后第二天一早就送出。县城的信件会送去府城,根据投递的方向不同,交由不同的差役送走。
元盼娣他们出手的时间,只能在信件从信筒里取出之后,送到府城之前这段时间。
具体什么时间下手,就得待机而动了。
兄弟仨进了三川城,直奔驿传所在。
驿传的信筒就放在大门外,并无人看守。
但信筒都钉死在木桩子上的,并不容易取下。
?
?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
第111章 难办
第111章难办
信筒不大,纯木打造,一尺半的高度,不到一尺的宽度,大约一两寸的投递口。下方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小门,但是用锁给锁住了。
“大哥,你说,咱们撬锁咋样?”
元招娣看着那信筒小门上的铜锁,觉得只要找一根铁棍,很容易就能撬开的。
元盼娣看到那铜锁的时候,也想到了撬锁这个法子。
“先过去瞧瞧!”
元盼娣微微点了点头,同时迈步往前走。
“大哥,等等!”
元引娣一把抓住自家俩哥哥的手,把人拦了下来。
“小五,咋了?”
“大哥,四哥,就算是要过去看看,至少你们把自己给捯饬一下吧,这要是被人瞧见了你们的样子,等信筒出了问题,万一被人给告发了,咋整?”
元引娣还真不愧是曾经游历过大夏的人,干坏事的时候,至少考虑得还是很周详。
“有道理!”
“走!”
元盼娣当即招呼元招娣和元引娣闪人离开。
也幸好这会儿是大冬天,人人都穿得多,更有许多人带着厚实的皮帽子,也有人用皮毛捂了半边脸。
元盼娣兄弟仨很快就把自己给捯饬好了。
除了一双眼睛露在外面,三人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
然后,他们才靠近了信筒,装作寄信的样子。
很不幸,信筒那开合的小门上的铜锁设计很精致,锁扣紧贴着信筒的木板,想要用铁棍把锁撬开,点儿机会都没有。
即便是用短刀、匕首,也是不可能的。
兄弟仨一看这架势,只能暂退。
“要不,咱们等差役来取信的时候,直接抢吧!”
没招儿的元招娣,干脆给出了一个相当野蛮的解决办法。
啪!
元盼娣直接给了元招娣一巴掌。
“就算是信没拦下来,无非就是可能被那盛家惦记。”
“可要是在城里直接抢,跑调了还好说,若是没跑掉,你想过后果吗?”
大夏可不同于大殷。
在大夏,除非是犯了十恶不赦之罪,会被直接处以极刑。其他的罪责,都会被发配充军,要么去干苦役,要么进入罪囚营,等待有战事的时候,去战场上拼命赎罪。
而罪囚营,那就是炮灰营,进入罪囚营的人,能活着赎罪出来的,百不存一。
“大哥,那咋办?”
“总不能就这样干看着吧?”
元招娣闷闷地开口。
元盼娣叹了口气,道:“时间还早,这才中午呢,咱们再好好想想法子!”
……
与此同时,石渠村老元家。
元宝也通过亲娘跟自家祖母的对话,知道了自家那个舔狗大堂哥干的好事情。
“这可真的是作死作出了新高度啊!”
这是生怕人家高门大户不来搞他们一家子小屁民啊!
若是那封信不能拦下来,信到了那盛雪伊后娘的手里,对方肯定会用这事儿拿捏盛雪伊,到那时,他们一家子就是别人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造孽啊!”
元宝不知道自己到底是造了啥孽,咋就摊上了这样的亲戚?
果然,自己这个团宠宝宝的身份,就是个水货。
第112章 这法子成么?
第112章这法子成么?
“唉,也不知道老大他们能不能把信拦下来!”
“不省心的玩意儿!”
曾氏坐在炕上,一边打包衣服,一边愤愤不平地念叨着。
元宝听着自家祖母的念叨,眼珠子转了转,有了主意。
“娘,我饿了!”
元宝想到了怎么把信拦下来,但是吧,这事儿要操作好,不是她一个小娃娃能搞定的,她需要人帮忙。
本来呢,最好的帮手是自家小叔叔。
可她小叔叔跟着她亲爹和大伯进城了,元宝只能另外找人。
这个人,也只能是亲娘了。
小李氏本来在帮曾氏收拾东西,闻听闺女说饿了,还没等她说话,曾氏就喊她去灶房弄点吃的,可不能饿坏了她的乖乖孙女。
就这样,元宝将亲娘从自家祖母屋里骗了出来。
“娘,去城里!”
“我有办法把信从信筒里拿出来!”
等小李氏抱着元宝走到院子里,元宝就趴在亲娘的耳朵边,小声开口了。
“娇娇,你说啥?”
小李氏听到闺女的话,愣了下。
元宝这会儿也不管自己的表现是不是太聪明过分,她只知道,这封信是必须拦下来的。
不然的话,就算他们一家子远离了石渠村,只要他们还在大夏地界,便可能被找上门来。
“娘,赶紧进城,咱们路上慢慢说!”
从信筒把信毁掉的法子有很多,比如倒点儿油或者酒水进去,只要一把火,里面的信件也就灰灰了。
但是吧,元宝知道,自己不可能这样做。
毕竟她不知道那信筒里有几封信,万一有旁人写的很重要的信在里面,被她一起给毁了,那可就罪过大了。
损人利己的事情,有违元宝为人处世的底线,不能干。
所以,只能换个法子来取出信筒里面的信。
小李氏也知道这封信事关重大,听了元宝的话,也就不再言语,而是抱着她,匆匆往三川城赶去。
“娇娇,你有啥法子把信拿回来啊?”
急切地走在进城的路上,小李氏也没忘了跟元宝说话。
元宝嘻嘻一笑,道:“自然是再写一封信咯!”
“啥意思?”
“就是再写一封信,然后找人开信筒,就说忘了点东西没放进信封里!”
“忘了啥?”
“银票!”
“啥?!”
听到闺女说出银票二字,小李氏忍不住惊呼出声。
“娘,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元宝吧唧吧唧嘴,“比起几两银子,这封信更要命吧!”
小李氏瞬间不言语了。
的确,这封信如果落到了盛家手里,他们一家子以后的日子真的难说了。
小李氏走得飞快,很快进了三川城,找到了驿传所在,然后就发现了驿传对面巷子口站着的元盼娣、元招娣和元引娣兄弟仨。
等小李氏抱着元宝走到近前,三人都是有些傻眼,还道家里出了啥事儿,
小李氏则是飞快将元宝的主意讲了一遍。
“小五,你觉得娇娇这法子成么?”
听完了小李氏的话,元盼娣和元招娣齐齐望向元引娣。
毕竟,他们兄弟五个,元引娣的脑子最好使。
第113章 元引娣的主意
“这个嘛!”
元引娣抬手,摩挲着自己的下巴,思考着元宝的法子是不是可行。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法子还真的是有一定的可行性。
一则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二则是人性贪婪。
当然,这法子也可能不成。
比如这三川城驿传的差役是个特别讲原则的道德君子。
只是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太低了。
“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元引娣沉吟片刻,给出了回答,“当然,咱们这事儿还是要仔细谋划一下!”
“小五,你说,要怎么整?”
一听元引娣说这法子可以试一试,元盼娣瞬间精神抖擞。
毕竟这事儿是他媳妇儿和儿子惹出来的。
他,作为他媳妇儿男人,他儿子的爹,自然得负主要的责任,并且尽最大的努力来解决这事儿。
“先写一封信,去驿传里面走一趟,问一下这信要怎么寄出去。”
“然后,过一会儿时间,再去一趟,就说漏了点东西没放进信封里,让他们帮忙把信取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花点儿钱!”
“这样,这样……”
元引娣将事情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听的元盼娣和元招娣连连点头,觉得这法子着实是妙。
虽然这么搞,他们得花点儿钱,可这点儿钱花出去,比他们将来可能遭遇的麻烦比起来,完全不算事儿。
“小五,还是你这脑瓜子厉害!”
元盼娣竖起大拇指,觉得按照元引娣的安排去做,真的可能会把信给拿到手。
“大哥,先等等!”
结果,就在元盼娣准备出发时,元引娣忽然喊住了自家大哥。
“小五,怎么了?”
“有什么不妥当么?”
元盼娣已经有些迫不及待要去驿传内走一趟了。
“大哥,我觉得这事儿,咱们可以再调整一下!”
“这样,你先去驿传送信,记得给对方几文钱的好处,就说希望对方能尽快把信寄出去。”
“然后呢,你就回来。”
“等半个时辰,我在跟你一起过去,咱们再花点儿钱,把信拿回来!”
“啊……?!”
元盼娣瞪眼,“小五,你这样,行么?”
“怎么不行?”
元引娣嘿嘿一笑,“大夏的驿传,只有把信送到了才能拿到钱,咱们只要给对方同样的钱,对方都不用跑这一趟,就能拿到钱,你说,他能不同意么?”
亏他们之前还想着想法子从差役手里把钱抢回来,现在来看,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太多。
“老四,你觉得呢?”
元盼娣一时间拿不定主意,就看向元招娣。
元招娣耸耸肩,道:“大哥,你问我,我不知道啊!”
“娇娇,你觉得呢?”
没从元招娣这边得到有效建议,元盼娣竟把目光瞄准了元宝。
元宝听到自家大伯的询问,当即小鸡啄米地点起头来,道:“小叔叔最聪明了,听小叔叔的,肯定不会错!”
坦白讲,元宝由心地觉得,自家小叔叔这临时改变的主意,比她之前想的往信封里塞银票更靠谱,也更合理。
?
?今天就到这里了,亲们晚安,作者君实在是有些困了,上下眼皮打架,这一章还没捉虫,先睡了,明天再来捉虫!
?
????
第114章 元守贵:我不是想攀高枝
毕竟,银票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可能忘记呢?
元宝在自家大伯问到自己的时候,那自然得站自家小叔叔。
“那就这么着了!”
眼见元宝都赞同,元盼娣也没啥好说的了。
接下来,一切进行得顺风顺水。
本来面相就有些老实憨厚的元盼娣,将一个完美演绎了一个没见过世面的普通农人,对那驿传的差役都是恭恭敬敬。
驿传的差役得了元盼娣送上的十文钱好处费,自然是对他印象深刻,并且再三保证,一定会把信送到他小弟的手上。
然后,将近一个时辰后,元盼娣又急吼吼地出现了。
同时出现的,还有元引娣。
此时的元引娣明显拿出了一个饱学之士的派头,言语之间,尽显不俗。
那驿传的差役在元盼娣面前还能装腔作势一下,可面对这明显就不是一般身份的书生,他就差了点胆气。
而元盼娣呢,则一副不是差役的错,是他这个做大哥的没办好事的样子,让元引娣想要发作都只能偃旗息鼓。
于是,信筒打开。
元守贵写的那封信也就被拿到了手里。
不得不说,元守贵还是有些鬼精灵。
在不知道盛雪伊继母姓甚名谁的情况下,他这封信干脆写的是“盛雪伊亲启”。这盛雪伊的继母有心算计盛雪伊,看到一封写给盛雪伊的信,九成九是会瞒下来,甚至偷看内里内容。
拿到了信,元盼娣和元引娣这才从驿传离开。
元引娣依旧是一副心气儿不顺的样子,而元盼娣则在那里跟那差役陪着笑脸,让对方不用担心,他自会去劝说自家小弟。
一桩祸事,消弭于无形。
汇合了元招娣、小李氏和元宝后,一行人迅速回转石渠村。
虽然这封信被拦了下来,但是,这石渠村是不能继续留了。
只要盛雪伊还在,谁能保证元守贵就真的死心了?
况且,从头到尾,元守贵都没明确表明他的心迹。一直都是大李氏在说,而元守贵全程没露面。
一行人回到家里,老元头儿知道信拿回来后,也是彻底松了口气。
信拿回来了,元守贵的事情也该有个定论了。
老元头儿跟仨儿子干脆给元守贵来了个四堂会审。
“守贵啊!”
老元头儿望着沉默不语的大孙子,叹了口气,“你到底是咋想的?”
“爷爷,我,我错了!”
元守贵虽然很是不甘心,但被大李氏念叨了好一会儿的他,也是明白,如果这个时候还不认错,那么,他怕是真的要被家里给丢在这里了。
“你心里真的知道错了?”
老元头儿瞅着大孙子,心里已然明白,这大孙子还是不甘心呐。
“我……”
元守贵犹豫了。
他知道自己的不甘心被看穿了,所以这一刻也就犹豫了。
“咱们老元家几辈子都没出什么大出息的,一直都是本本分分的人家,也没想着攀高枝!”
“爷爷,我不是想攀高枝!”
元守贵立刻出声反驳,觉得自家祖父这是侮辱了他对盛雪伊的情分。
?
?第一章送到,求收藏,求推荐,求五星评价,么么哒,爱你们哦
?
????
第115章 老元头儿的决定
第115章老元头儿的决定
老元头儿瞅着激动的大孙子,又是一叹,道:“对,你不是攀高枝,你就是看上了那盛家的大小姐!”
“可是,你想过没有?”
“你配吗?”
“人家再怎么不受待见,那也是高门嫡女,她爹,她继母,再怎么不待见她,也不可能让她低嫁到咱们这样的泥腿子家里!”
“这不是羞辱她,这是在羞辱他们家的门楣!”
“你的那点花花肠子,在人家眼里,一目了然。”
“不是攀高枝,谁信呢?”
“你自己相信,别人不信,那就是胡扯!”
老元头儿一直觉得元守贵这个大孙子是个聪明的,也是一度对他寄予了厚望的。可谁能想到,元守贵居然拜倒在了盛雪伊的石榴裙下。
这算是英雄难过美人关么?
自然不算!
因为元守贵并不是英雄。
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
“爷爷,您别说了,别说了!”
元守贵低垂着头,双拳握的紧紧,内心显然是处在十分的挣扎中。
“那么,你是打算跟我们一起走,忘了那盛家的大小姐,还是留在这里,继续往人家跟前凑?”
老元头儿这是最后一遍跟大孙子问这个问题。
而这一次,元守贵的回答,将决定他的人生。
“我……”
元守贵心里是极度不甘心的。
可他也隐约明白一点,盛雪伊待他的不同,大概率不是因为他本身,而是因为他们家这些人。
只是,元守贵想不明白的是,他们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凭什么让盛雪伊如此看重?
“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老元头儿挥了挥手,“既然你舍不得,想要试一试,那就试一试吧!”
“这院子,留给你!”
“咱们家的田地,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上价钱,索性都给了你!”
“从此以后,你,好自为之吧!”
儿大不由爷啊!
老元头儿一番话说完,也意味着元守贵跟盛雪伊之间的纠葛,在老元家是落下了帷幕。
……
至于老元家离开石渠村,搬去哪里,这并不是一个太难的问题。
元引娣在外面游历这大半年,也是结识了不少人,想要找个地方落脚,还真的不是什么难事。
更何况,当初在三川城这边落脚,也是因为他们从大殷一路走来,都是很累了。
如今既然要走,那自然得找一个最合适的落脚点。
元引娣给出了三个选择。
一个是在大夏皇城外,靠着皇城根,安稳是足够安稳,但皇城权贵太多,指不定就惹了麻烦上身。
这个选择直接被老元头儿和元盼娣给否决了。
第二个选择是去往蜀地,那里作为大夏的腹地,最是安稳,美中不足就是蜀地多山林瘴气,且蜀地山民比较排外。
“第三个呢?”
元盼娣直接捶了元引娣一拳,“别卖关子了!”
“第三个选择就是去西北。”
“西北之地贫瘠,民风彪悍,但只要融入了当地,倒也不用担心被欺负!”
“爹,我个人觉得,咱们可以去蜀地!”
元引娣最倾向于蜀地,但这事儿不是他一个人能拿主意的,终究得看家里人的想法。
第116章 当断则断
第116章当断则断
一听元引娣如此说,不待老元头儿发话,元望娣的媳妇儿宋氏就先不干了。
“爹,咱们要是去了蜀地,我家老二他们在这三川城从军,要多久才能见一回啊?”
宋氏是真的有些着急。
彭氏也跟着点头。
元望娣、元来娣在灞河营从军,虽然多数时间都在灞河营驻扎,但偶尔也是能回家来转转的。
可若是他们一家子搬去太远的地方,可真的就是隔着千山万水了。
“老二家的,老三家的,那你俩觉得,咱们一家子搬去那儿合适?”
老元头儿当即看向俩儿媳妇。
宋氏跟彭氏对视一眼,都没回话。
她们只想离自家男人近点儿,但这事儿,是她们说了算的吗?
若是按照两人的心思,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搬,留在石渠村。
本来就不是她们惹出来的事情,而是她们那想攀高枝的大嫂和大侄子惹出来的。凭什么他们惹了事情,反倒是他们这些无辜的人受牵连?
“爹,还是您拿主意吧!”
最终,宋氏望了老元头儿一眼,选择了妥协。
做人儿媳妇的,在公婆面前,可没有放肆的资格。
“那就这样吧!”
老元头儿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表示今天的商讨到此结束。至于到底搬去哪里,没有个定论。
又或者,老元头儿已经有了想法,但他没有说出来。
“老大,你留一下!”
在老元家众人散去时,老元头儿喊住了大儿子。
“哦!”
元盼娣应了一声,又坐回了原来的位置。
等人都离开,老元头儿才望向大儿子,道:“老大,你媳妇儿是要跟我们一起走的吧?”
“是!”
元盼娣的情绪是真的不高。
大儿子到底是选择了留下,对那盛家大小姐贼心不死,这是元盼娣心里抹不去的痛。
老元头儿咂了咂嘴,道:“你说,咱们搬走后,你媳妇儿会不会把咱们搬去哪儿的事儿告诉守贵?”
“会,会吧!”
元盼娣想了下,给出了回答。
多年的夫妻,元盼娣也是很了解大李氏的。
“你去跟你媳妇儿好好说说,若是她打算把咱们搬去哪儿告诉守贵,你就告诉她,让她跟着守贵一起留在这里吧!”
当断则断,不然的话,后患无穷。
他们老元家当初能绝然地从大殷离开,选择了背井离乡,如今他就能干脆地舍了这个大孙子。
“爹,咱们真不管守贵了?”
“在他没有彻底醒悟之前,咱们不能管!”
老元头儿目光严肃地看着大儿子,“老大啊,我知道,你心里还是舍不得守贵。可是,你得明白,不让他好好栽个跟头,他长不大!”
“玉不琢,不成器!”
“小树不修不直溜!”
“该说的话,咱们都说了,可他猪油蒙了心。”
老元头儿目光灼灼地望着大儿子,“要是你舍不得,你也可以留下的。”
能舍了大孙子,他也就能舍了大儿子。
老元家不能被一个不成器的子孙给拖进坑里。
在这大是大非面前,老元头儿是真的狠得下心。
第117章 人贵自知
第117章人贵自知
“爹,我没舍不得!”
元盼娣满脸苦涩地望向亲爹。
情感上,他的确是有些舍不得。可元盼娣并非没有理智的感情动物,他懂得取舍。
他现在有两个儿子,不可能为了一个儿子,就把另一个儿子也给搭上。
更何况,他将来说不定还会有别的儿女。
“这些事情,你自己去想!”
老元头儿意味深长地望了大儿子一眼,“能想明白最好,想不明白,也没什么。”
“行了,你回去吧,跟你媳妇儿好好说说!”
老元头儿挥挥手,把元盼娣就给打发了出去。
等元盼娣离开,曾氏才看向老元头儿,缓缓开口,道:“当家的,你到底是咋想的?”
“我没咋想!”
老元头儿的脸瞬间垮了下来。
舍弃大孙子,甚至可能要舍了大儿子,他的心情可没有表现得这么淡然。
若是有的选,他不想舍弃任何一个。
可有的选吗?
人啊,可以蠢,可以笨,也可以穷,但一定要认清自己,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去做自己的身份适合做的事情。
这世上很多的人,很多的事情,都是因为认不清自己,做了不适合自己的事情,才导致了许许多多的麻烦和痛苦。
麻烦、痛苦既然是是无可避免的,那便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曾氏看到自家老头子纠结的样子,也就没有再追问。
……
元盼娣回了房间,看到正跟大儿子说话的大李氏,表情同样纠结。
“当家的,你劝劝老大啊!”
大李氏看到元盼娣回来,连忙招呼。
元盼娣只是瞅了大李氏一眼,旋即往椅子上一坐,沉声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若不是大李氏在后面怂恿着,元守贵未必会走到这一步。
可现在追究这个,没有意义。
因为,元盼娣也不知道,如果大李氏从一开始就反对元盼娣跟盛雪伊纠缠,结果会不会是另外的一个样子。
但是,大李氏没有劝阻,反倒是怂恿,甚至做了帮凶,事情走到这一步,大李氏便不可避免地要背负一定的责任。
“当家的,我真知道错了!”
“可是,难道你就真的不管老大了吗?”
大李氏急切地望向元盼娣。
元盼娣呵呵笑,道:“我管,我怎么管?”
“你问问他,我的话,他听么?”
元盼娣何尝不想让大儿子迷途知返,但这不管用。
元守贵现在就是猪油蒙了心,满心满脑都是盛雪伊。
“娘,您别为难爹了!”
元守贵抬起头来,“要留下来,是我自己的决定!”
“雪儿已经没有亲人了,如果连我也把她丢了,她就太惨了!”
“蠢货!”
听到元守贵这一番重情重义的语言,元盼娣就一个感觉,自己怎么就养出了这么一个没脑子的蠢货呢?
他们老元家的娃儿,居然出了这么一个仁善的好儿郎,这算是祖宗开眼吗?
“你那盛家的女娃儿当亲人,你是人家的什么人?”
“还有,人家可是官家大小姐,吃喝不愁。跟人家一比,你可还在靠天吃饭呢,饥一顿饱一顿是常有的事情,你在这里同情人家?”
“你是不是脑袋被驴踢了?”
元盼娣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是这样的不着调。
第118章 搬走
你一个农家娃儿,自己都还不能养活自己,谁给你的底气去关心人家一个官家大小姐?
自己是什么人,心里就一点儿逼数没有吗?
元盼娣感觉这个大儿子是真的不能要了。
算了,随他去吧!
瞅着一点儿悔改之意都没有的大儿子,元盼娣是彻底冷了心。
大李氏却还抱着侥幸,想要劝回元守贵。
为了让这儿子回头,大李氏抬手就给了自己两记耳光,很用力的那种。
“老大,你醒醒吧!”
“之前是娘贪心了,娘都知道错了,你别再执迷不悟了!”
“娘求你了!”
“你留在这里,继续跟那个盛家大小姐搅和在一起,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为了一个女人,你真的就不要爹娘了吗?”
大李氏现在是后悔死了。
她觉得大儿子变成这样,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她之前就跟自家男人一条心,事情可能就不会变成现在的样子了。
可惜,这只是她觉得。
现在的情况是,她觉得不管用,唯有元守贵自己觉得才有用。
“娘,我没有不要你们!”
元守贵抬起头,“我只是想试一试!”
“如果不试一试,我会后悔一辈子的。”
“我宁可现在撞南墙,吃苦受累,也不想将来后悔!”
听到元守贵说出这番话,元盼娣就往前走了两步,拍了拍大李氏的肩膀,道:“他娘,你就别劝了!”
“老大有自己的主意,不是脑袋发热犯浑。”
大李氏何尝不明白这一点,可她就是心里难受。
然而,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她无力改变什么。
……
老元家到底是再次踏上了旅程!
而为了这一次的搬家,老元头儿愣是拿出大魄力,买了一辆骡车。
能带走的家当,也都带走了。
至于他们会搬去哪儿,走之前并没有告知元守贵。
在元守贵跟盛雪伊完全切割之前,不管是老元头儿还是元盼娣都明白,他们不能跟元守贵有任何的联系。
大李氏心里很不舍,但最终还是只能听话行事。
元盼娣这次也是发了狠心,若是大李氏敢阳奉阴违,只要事情暴露,元盼娣绝对会第一时间写一纸休书给大李氏。
元望娣、元来娣也收到了消息,知道家里人要搬离石渠村的消息,对此,兄弟俩都是持赞同意见的。
两人在军中发展,靠着卫时风的照拂,立了几次军功,如今都算是卫时风的心腹,自然知道一些普通军士不知道的消息。
这三川城,过不了多久,就要成为是非之地了。
两人之前还在想怎么给家里人提醒,如今,倒是省事了。
“爹,咱们到底搬哪儿去啊?”
“您倒是给个准信儿啊!”
一直等一家人踏上了搬家之路的第二天,老元头儿都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说法,这可是让元引娣、元招娣心里有些抓挠得很了。
“跟着走就是了!”
老元头儿白了俩儿子一眼,“难不成,你们还怕我把你们卖了?”
“那肯定不能!”
哥儿俩讪讪而笑,可这前途未知的赶路,终究是心里不得劲不是。
?
?得到编辑通知了,四月一号上架,届时会有爆发,具体爆发多少呢,亲们可以留言,作者君今天就开始存稿!编辑要求最低两万字,你们说,我能整个十万字不?
?
????
第119章 老元头儿玩火
第119章老元头儿玩火
“爹,您就说说呗!”
“咱们这都已经离三川城老远了,还有啥不能说的啊?”
元引娣仗着自己是老元头儿最看重的幺儿,愣是凑在老元头儿的身边,摆出一副要拿不到答案就不罢休的姿势。
老元头儿斜了小儿子一眼,道:“要不,你先猜一猜?”
“我猜咱们是去蜀地,那地儿养人!”
在元引娣看来,蜀地是最好的去处,地广人稀,有山有水,可是种地的好去处。而且,这蜀地的环境,跟他们在大殷临河村差不多,他们去了,很快就能适应。
“再猜!”
老元头儿嘴角扯了扯,明显是对这个猜测不认可。
“爹,您不会选的京城吧?”
元引娣发现自己的第一选择被否定后,立刻不淡定了。
西北那地方,坦白讲,属于不好不坏的地方,可对他们一家子来讲,着实不是什么好选择,他直接排除了。
至于京城郊外?
这地儿吧,有好处,也有坏处。
总体而言,搬去京城外属于弊大于利的选择。
“怎么?不能选京城么?”
老元头儿脸上露出自信的笑意,“我还偏就选了京城。”
“爹,您这不是闹呢么?”
元引娣直接蹦了起来,“我给您三个选择,上中下三策,您选下?”
“小五啊,京城,真的是三个选择中的下策么?”
老元头儿眯眼看向小儿子,“你啊,大小聪明,脑瓜子转得快。只是,有些事情,你还是差了些火候,还得多历练呐!”
“不是,爹,你好歹说说理由吧!”
元引娣目光死死地盯着亲爹,他真不觉得自己的判断哪里有错。
京城,天子脚下,但那里聚拢了太多的官员、勋贵、豪富人家,在那里,绝对是要夹起尾巴做人的。
毕竟,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惹麻烦上身。
还有,那盛家可就在京城的。
京城,看着大,其实也不大。
万一那盛家大小姐日后会到京城,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跟他们碰见了,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添乱吗?
老元头儿看着焦急的小儿子,呵呵一笑,道:“小五啊,你读书的时候,是不是有这样的说法,说是祸福相依?”
“是,有这说法!”
元引娣点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京城,的确是达官贵人多。”
“但是,天子脚下,这些达官贵人敢飞扬跋扈吗?”
“还是说,你觉得咱们老元家的人,都是些喜欢惹是非的人?”
“呃……”
元引娣听到老爹的话,瞬间不言语了。
总体而言,他们一家子都是些本分人。
“爹,那个,你就不怕守诚他们也闹出了跟守贵一样的事情?”
“有守贵这个先例摆在这里,若是他们还这么的愚蠢,那么,咱们老元家也就活该断了香火,还有啥好说的?”
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若是还有人想不开,犯同样的错误,这只能说,老元家的人脑壳有病。
既然脑壳有病,那还说啥?
“爹,您老,是这个!”
元引娣半晌没吱声,最终冲着自家亲爹竖起大拇指。
亲爹这一手,这简直就是玩火!
但他还必须承认,这火,玩得漂亮!
第120章 穷山恶水好安家
第120章穷山恶水好安家
大夏,占了这天下不足五分之一的地盘,共有四郡三十七城。
京城名为乾阳,位于内史郡内。
内史郡作为大夏的核心腹地,共有六城,六城城守的任命,都得经过皇帝的钦点。
老元头儿此番选择的落脚地,确切的说,并非是乾阳城外,而是内史郡六城之一的云阳。
内史郡六城,若说哪一城的环境最差,那么绝对是非云阳莫属。
元引娣给自家亲爹详细分析了六城的特点后,老元头儿愣是选了环境最差的云阳作为他们一家子的落脚地。
用老元头儿的话来讲,这个叫作穷山恶水好安家。
“我这爷爷,还是个智者啊!”
元宝听到自家爷爷说出“穷山恶水好安家”的话,着实是被惊到了。
在元宝知道的历史中,就有这样的一个智慧人物,孙叔敖。
作为辅助了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楚国令尹,孙叔敖英年早逝,临死前特别教导儿子,不能收下楚庄王的厚赏,而是给儿子指了一块不怎么好的地盘为封地,最终成了孙氏一族世守之地。
自家爷爷的说法,跟这古代的大贤,颇有异曲同工的味道。
京畿所在,这好山好水,那肯定是许多人争抢。
他们一家子要背景没背景,要钱财没钱财,到了这天子脚下,最适合的生存之道就是谨小慎微,夹起尾巴做人。
云阳之地,对他们一家,正好。
虽然在这穷山恶水所在安家,日子刚开始要艰辛许多。
但是,这不是还有自己么?
元宝已经做过试验,自己的确是能给家里人带来好运。
所以,开局穷山恶水也挺好。
……
临近过年,老元家终于抵达了云阳城所在。
凭借元望娣和元来娣跟卫时风讨来的一纸书信,老元家成功在云阳城外北山村落户。
北山村,背靠连绵大山,村前一条两步宽的溪水河缓缓汤过。
村里人是典型的靠山吃山。
田地都是山地,主要种植黍、稷、麦、菽。
黍,就是黄米,有大黄米和小黄米之分,吃起来还算不错。
稷,口感有点儿差,一般用来酿酒得多些。当然,寻常百姓家,这东西也是饭。
麦,可以磨成面粉用来做馍。但平常百姓家,也就逢年过节才会奢侈一回,吃点儿精面的馍,多数时候,麦麸也都是混在饭食里吃的。
菽,就是各种的豆子。
当然,连绵大山中是有各种的野味,但前提是你得有能打猎的本事。
不幸的是,元招娣、元引娣都没这个本事。
元盼娣倒是可以,但一个人进山,危险系数太高。
若是元望娣和元来娣在家,这兄弟俩倒是打猎的好手。
“爹啊,这破地方,真的好安家么?”
元引娣先前还觉得自家老爹有眼光,但了解到了这边的具体情况后,他感觉他们一家子以后的日子要难过了。
“不好安家么?”
老元头儿白了小儿子一眼,“房子都是现成的,粮食也都挺便宜的!”
“咋滴?你还有啥不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