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更加严重的气候变化1/2
“不对,已经春季了,这温度怎么提升的那么慢?”感受着外界的温度,苏焱皱起眉头。
正常情况下到了春季,空气温度就会快速提升,温度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非常大,必须达到适宜的温度时,才能种植农作物,进而种子发芽生长。
夏国中,都是武者的苏焱一大家子人最先感受到春季气候变化,紧随其后的就是农部官吏,排在第三的则是礼部官吏。
礼部一直负责记录气候变化,对日常气温变化也极为重视,没有现代的温度计,也能凭借人体感受温度的变化。
尤其是农部官吏,农部负责农作物种植,夏国中种地最有经验的人都在农部任职,他们将手指插进泥土中以此来感受土地的温度是否适合农作物种植。
可以说农作物种植时间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平常年份都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波动,或提前几天,或推迟几天,最近七、八年时间里,因为极端气候变化,农作物种植时间一直在推迟,不仅仅是因为冰融化时间一直在推迟,还有日常温度比往年低一点的缘故。
但是今年春季日常温度比往年更低,农作物种植时间依旧要向后推迟。
农作物种植时间推迟只是一个问题,极端气候变化会伴随着诸如洪涝、干旱之类的天灾,农作物必然会减产。
更重要的是苏焱怀疑这是一个征兆,本来冬季持续时间就一直在增加中,今年春季的严重气温变化让苏焱感觉下一个冬季的变化会更大。
冬季持续时间更长?冬季变得更加寒冷?
不需要其他的变化,仅仅是这两项变化对夏国的影响就会非常严重,去年里三分之一时间都是冬季,对夏国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今年的冬季持续时间再疯狂增加,苏焱担心今年夏国的好多计划都无法完成。
而气温变得更加寒冷这点是最可怕的,待在房屋内还好,一旦离开房屋在外面多待一会,就要担心其是否会被冻死在外面。
不断发展的极端气候变化已经到了需要夏国全力应对的局面。
想到这些事情,苏焱当即传令中京城这边已经构建出来的运部总部,让他们派出船只向往各座城池,让各座城池城主来中京城开会。
之后苏焱回到书房,将自己想到的一些重点事情记下来,最重要的事情有三个。
一个是关于今年农作物种植,第二个关于今年新建三座城池,苏焱准备让各位城主尽可能的派遣更多的人参与到三座新城的建设。
第三个则是关于《例行假期》的事情。
苏焱也没有想到气候会出现这样大的变化,接下来整个夏国会更加忙碌,一点时间也是好,可没有时间给国民安排假期,《例行假期》的事情暂缓,不过运部该筹建还是要筹建,国民可以通过运部邮驿司向另一座城池的亲人和朋友传递信件和物品。
这边运部得到王的命令,当即派出三艘船只,带着王的命令分别沿着黄河向西方、东方还有黄河支流源河航行,将王的命令传递到沿途每一座城池,待三艘船只返航的时候,各城池城主就可以搭乘船只前往中京城。
很快,一位位城主接到王的命令。
“紧急会议?发生什么大事了?”城主们心中出现不好的感觉,像这种紧急会议,还是第一次在夏国中出现,只有发生大事的时候,王才会紧急召集各位城主召开会议。
第一天里三艘船只将王的命令送到各位城主手中,第二天下午,各位城主聚集到中京城中,苏焱也是比较着急,待所有城主都汇聚中京城,苏焱立即召开会议。
王宫议事厅,王、众位城主、众位部长落座。
“诸位,最近这些年来,我们夏国一直被极端气候变化所影响,今年春季气温增长缓慢,我感觉这是一个预兆,今年的极端气候变化会比往年更加严重,我们夏国必须做好各种应对。”
听到王的话,众位城主和部长一脸的严肃表情,夏国是在王的带领下走向强盛,王认为今年会出现大问题,那一定会出现大问题,他们全身心的相信王的话。
苏焱将自己之前用纸笔写下来的一些事情一件一件吩咐下去,将所有的事情说完后,苏焱将面前众位城主和部长看在眼中。
苏焱站了起来,众位城主和部长也跟着站了起来。
“诸位,事关夏国生死存亡,我们一起努力,夏国定将永世长存!”
“夏国永世长存!”众人齐道。
第三天,众位城主返回各座城池,回到各座城池后,众位城主立即召集各城主重要官员开会,王将各项事情吩咐给各位城主和部长,各位城主和部长又将事情吩咐到下一级,之后事情又落到所有夏国所有国民头上。
仅仅四天时间,夏国所有人都知道“天将大变”,在上级的领导下,所有国民自觉的更加努力的完成分内事物,许多人在完成自己的事物后,又去帮助其他人,整个夏国以百分之一百二十甚至更高的效率运转着,而夏国的中心,就是苏焱。
更加严重的气温变化不单单是夏国这边感受到了,那些农耕部落也感受到了。
夏国农部官吏能够通过手指插进泥土来感受土地的温度是否适合种植,那些农耕部落中的老人也有类似的方法来感受土地的温度是否适合种植。
有一点不同,夏国在感受到更加严重的极端气候变化后,整个夏国合力,积极应对极端气候变化,而那些农耕部落,大部分都对气温变化不是太在意,更没有任何应对,这其中就包括渔部落和日部落。
若是渔部落的首领还是那位老人,恐怕渔部落就不会这么轻视今年里更加严重的气温变化。
没多久,三支贸易船队回来了,还带回来四位首领和巫,来自四个部落的首领和巫都是到夏国考察,准备带着部落加入到夏国。
第499章 第二个消息2/2
去年三支贸易船队第一趟带回来六个部落的首领或者巫,今年只有四个,由此可见外部落加入夏国的巅峰期已经过去,除非夏国开辟新的航行与更多的部落接触,只是极端气候变化让夏国无力开辟新的航线,只能以最大努力来保全自身。
几乎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四个来夏国考察的首领或者巫都已经确定自己的部落会加入到夏国来,并向王询问他们部落什么时候搬到夏国。
和以往一样,苏焱没有着急让四个部落搬到夏国来,要等到秋收后,在四个首领或者巫乘坐船只返回的时候,苏焱还送给四个部落大量武器装备,以增加四个部落的实力,去年都发生食物战争,今年差不多还会发生,苏焱可不想看到四个部落在食物战争中被干掉。
三支贸易船队再一次出发,同时也带上王给予各个部落消息:气候可能出现更大的变化,希望各个部落提前做好准备。
苏焱没有想着将消息捂住,不让其他部落知道,相反,苏焱想要让更多的部落知道这个消息。
人口一直是影响夏国发展的最大原因,苏焱也一直想要让夏国人口快速增加。
从苏焱八岁那年开始,那一年蛇部落总人口只有一百五十三人,等到苏焱十六岁那一年,龙部落人口过一千,等到苏焱二十四岁那一年,龙部落人口过一万,等到三十七岁也就是去年,夏国人口已经突破十万大关。
人口的增加使得夏国在军事、生产生活等多方面快速发展着,人口不断增加对夏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能够让夏国人口快速增加,除了对内让国民们积极生育孩子,只剩下让夏国以外的人类加入到夏国来。
关键是这个时代的人口就那么多,整个星球上能够生存五百万人口感觉都是多的,分到黄河流域恐怕也就只有几十万人口,就算夏国将这些人口都收了,对苏焱来说也是不够的。
更严重的是极端气候变化笼罩在这片大地上,由极端气候变化引起的各种天灾人祸使得这片大地上的人口不断消减着,原本苏焱就感觉人口不够多,再被天灾人祸消减一些人口,那就更少了。
所以苏焱不会将消息捂住,就像是上一次将“冬季持续时间增加且变得更加寒冷”的消息告诉相识的部落一样,这一次还会告诉各个部落,让各个部落提前做好各种准备,以便让更多的部落渡过天灾,渡过天灾的部落都将是夏国未来的目标。
一天中白天黑夜,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白天黑夜不断循环着,春夏秋冬四季也在不断循环着。
极端气候变化笼罩着大地,但是苏焱相信这极端气候变化只是一时的,总有过去的那一天,剩下的只是极端气候变化持续时间长短的问题。
而今年春季的气温变化,让苏焱内心中生出一个想法,苏焱怀疑极端气候变化已经达到了高/潮,只要渡过这个高/潮,极端气候变化虽然不会一下子就消失,但是也会慢慢消退。
只要顶住这几年,就是胜利,苏焱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部落撑过这段艰难的时期。
当然,即便各个部落再困难,苏焱也不会允许夏国将粮食交易出去,就怕到时候夏国储备的粮食也不够吃,若是有必要,夏国甚至会拒绝其他部落加入夏国的请求。
随着三支贸易船队不断前进,一个又一个部落得到消息。
“怎么可能?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部落还能坚持下去吗?”
“更严重的变化?不管多么严重的变化,我们部落都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为了部落,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准备,一定要渡过天灾。”
“要不我们部落也选择加入到夏国去,夏国那么强大,一定能够渡过天灾生存下去。”
待消息传遍夏国相识的部落后,各种想法随之出现。
有的部落产生悲观情绪,认为天灾之下,所有的部落都会覆灭,就算是最强大的夏国也是一样,这是神要灭亡我们。
有的部落在知道消息后没有失去信念,反而坚定信念,进行更多的准备,想要渡过这天灾。
还有的部落自认为自身无法渡过天灾,想到夏国连续两次传递出消息,想到强盛的夏国,他们认为夏国最有可能撑过天灾,倒不如部落加入到夏国去,那样族人就能继续生存下去。
另外还有整个部落内部混杂着各种想法的,想法不统一,整个部落变得混乱,甚至连正常的生产生活都受到影响,若不能尽快处理这场混乱,天灾能够渡过去还不知道,春末夏季的食物战争就很难渡过去。
日部落和渔部落也都得到夏国的消息,得到消息后,反而让两个部落坚定开启战争的想法,通过战争获取更多的食物,只有充足的食物才能让两个部落渡过这天灾,若是没有食物,部落就危险了。
春耕来了,和去年相比,今年的春耕推迟的不是一天两天时间,而是十二天时间,就算是现在,也仅仅是勉强达到种植农作物的条件。
春耕到来,连学堂都停止上课,未成年人一起去帮助大人们耕种田地。
夏国的牛马数量还不算多,依旧有着大量人力犁在田地上来回犁地,未成年人力量小不能拉动或者推动人力犁,还不能播种吗。
在夏国大部分人的努力下,一片又一片田地耕种完毕。
极端气候变化下,农作物势必会减产,为了能够收获更多的粮食,那只有耕种更多的田地,以耕种田地的规模,来增加农作物产量,不期望今年的农作物产量都能够超过去年,只希望不要比去年农作物产量少太多。
夏国的各座城池都临河建立,鱼也是夏国的重要食物之一。
今年预计又是一个多雨的年份,去年冬季的大雪,春耕中就遇到两场雨,苏焱已经传令各座城池做好应对洪涝灾害的准备,尤其是去年新建的三座城池,尽可能的调动人力在农田中挖掘好沟渠。
第500章 战争!战争!1/2
春耕刚刚结束,在日部落和渔部落领头下,食物战争再一次爆发,而且爆发的时间比去年提前最少一个月。
日部落阵营,日部落和七个附属部落将日部落阵营将近一半的战斗人员聚集起来,组建起一支人数达到两千五百人的日部落阵营大军。
目前日部落阵营总人口在一万三千人左右,成年族人约五千五百余人,调集两千五百人出战,基本上就是将日部落阵营一半的能够参与战斗的成年族人调走,留守的成年族人中还有很多处于孕期的女人。
大军中男性战士人数占据比例快要达到二分之一,且每一个男性战士都装备着来自夏国的铜制武器和藤盾,还有三百男性战士装备着来自夏国的藤甲。
由此可见日部落阵营大军实力,渔部落人口要超过日部落阵营数千,但是渔部落基本上不会是日部落阵营的对手,一方面是渔部落装备的铜制武器没有日部落阵营那么多,另一方面则是爱好和平的渔部落阵营进行大规模战争次数很少,比不上经常发生战争的日部落阵营。
而换成日部落阵营的对手夜部落阵营和熊部落阵营,双方停战之前的数年时间里,日部落阵营连连调集大军攻打夜熊联盟,原本夜熊联盟人口总和要比日部落阵营高出一、二千人人,但是在连续数年的战争里,夜熊联盟连连战败,使得夜熊联盟总人口降到和日部落阵营差不都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在战争里夜熊联盟损失最多的是成年族人,日部落阵营成年族人约五千五百余人,夜熊联盟的成年族人数量还不到四千,这还是在夜熊联盟降低族人成年标准的情况下,若是以日部落阵营族人成年标准来计算,夜熊联盟成年族人数量可能要降低到三千以下。
若不是极端气候变化,只需要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日部落阵营就有很大可能将夜熊联盟覆灭。
然而日部落阵营从夏国这边得到“冬季变化”的消息,停止战争,两年时间过去,夜熊联盟还生存着,但是在这两年时间里,夜熊联盟也是活的非常艰难。
寒冷的冬季,洪涝,干旱,农作物减产,食物战争,两年时间过去,夜熊联盟中冻死、饿死、战死超过一千族人,冻死和饿死的主要是未成年族人,战死的主要是成年族人。
可以说现在夜熊联盟的人口都没有日部落阵营多,更不要说夜熊联盟的实力。
日部落阵营大军快速向夜熊联盟所在区域迈进,等到接近夜熊联盟区域时,就被夜熊联盟的探子小队发现,连续两年时间停战,而今年日部落阵营并没有给夜熊联盟停战的信息,夜熊联盟担心日部落阵营来袭,一直安排探子小队在这边放哨,没想到日部落阵营大军真的来了。
探子小队急忙带着消息回归,面对即将到来的日部落阵营大军,夜部落阵营和熊部落阵营仓促抽调三分之二的成年族人和一部分接近成年的族人,组建其一支过三千人的大军。
“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挡住敌人。”夜首领和熊首领下定决心。
熊首领还是那位熊首领,夜首领却换了一人,前任夜首领向着曾经比日部落阵营还强大的夜部落阵营被日部落阵营击败,更是逃离经营许久的家园,前任夜首领心生愧疚,感觉自己对不起祖先也对不起死去的族人,放弃首领之位,在一次对日部落阵营的战争中战死。
夜熊联盟三千人大军怎么去拦住日部落阵营两千五百人大军?以现在夜熊联盟的实力,就算是聚集五千人也不是日部落阵营大军的对手,夜熊联盟只能依靠在丛林中对日部落阵营大军不断袭扰,逼迫日部落阵营止步。
而且夜熊联盟也感觉到气候变化的问题,两位首领不相信日部落阵营会一直纠缠下去。
当日部落阵营大军和夜熊联盟大军接触的那一刻,战争爆发了,第一次接触,日部落阵营就以死伤数人的代价杀死俘虏近百敌人,双方实力差距太大了,这场战争不会持续太久,最终的胜利者必然会属于日部落阵营。
远方渔部落
在渔部落新任首领带领下,渔部落聚集两千成年族人开始渔部落的第一次主动对外战争,战争的目的自然是渔部落需要的食物。
外出征战前,渔首领和渔部落高层商定好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先将目标部落包围,不进攻,要求目标部落拿出一定的粮食,若是对方交出粮食,则不必要进行交战,渔部落大军带着粮食回来;若是对方不交出粮食,则进行第二个方案,开战!覆灭目标部落,以获取粮食。
战争总是会死人的,而且渔部落此前一直是一个爱好和平的部落,这一次是为了食物为了部落继续生存下去而不得不主动发起战争,就算是渔部落新任首领内心中也是以第一个方案为主,能不发动战争就获得粮食是最好的选择。
渔部落大军外出之前,渔部落先派出多支队伍对渔部落周围的部落进行侦查,先选择那些人口一千人以下的小型部落,这样的小型部落,就算是交战,渔部落大军的损失也不会太大。
侦查完毕,选定目标,在族人们沉默的目光中,渔部落大军出征。
“你们部落交出一半食物,交出食物,我们离开,不交出食物,战争!”
包围第一个目标部落后,渔部落族人打着手势向目标部落提出渔部落的要求。
“我们交不交食物?”目标部落的首领召集部落高层商议此事,他们部落的食物也无法支撑到秋收,交出食物,更是难以支撑到秋收,不交出食物,战争就会爆发,敌人太强了,光是人数就超过他们部落人口一倍还多,怎么打?
最终渔部落的第一个目标部落选择交出食物,渔部落大军高兴的带着对自身来说并不算多的食物回归,能够不发动战争对他们来说非常值得高兴,他们却主动遗忘目标部落交出食物后该怎么生存下去的事情。
第501章 放弃人口交易2/2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经进入到夏季。
由日部落、渔部落领头,食物战争遍及黄河流域,一个又一个部落被卷入到战争中,同时食物战争也能给夏国带来一定的人口,尤其是夏国第一次与渔部落进行人口交易,更是让苏焱感到惊奇,怎么爱好和平且实力比较强的渔部落也被巨卷入到食物战争中。
询问从渔部落交易过来的人,才知道原来这是渔部落主动发起战争,为了就是从其他部落获取食物,其他部落愿意交出食物,渔部落就不会进攻,带着食物离开,若是其他部落不愿意交出食物,渔部落就会进攻覆灭他们,获取一批食物,顺带着用俘虏的人口与夏国交易换取一批铜制武器。
渔部落虽然也能冶炼铜,但是产量太少了,且铸造的铜制武器质量没有夏国的好。
一船又一船的人口运送到夏国来,夏国人口增加,苏焱却没有多少高兴的心情。
从春耕到入夏,大雨一场接着一场,夏国的农田都有比较完善的排水设施,但是连续的大雨对农作物生长有非常大的影响。
苏焱已经不想着今年的农作物产量能够达到去年的水平,只希望今年农作物减产的不是太严重。
农作物减产,若是严重一些,夏国甚至得动用储备粮食,夏国储备的粮食大概只能够所有人吃两年多的时间,苏焱也不知道这极端气候变化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只想着尽可能的坚持下去,而食物是最重要的。
人口不多增加,储备粮食却是一定的,那储备粮食能够坚持的时间就会减少,苏焱已经在想是不是应该放弃与其他部落交易人口,让夏国人口增加速度降低,起码也要等到极端气候变化过去才行。
真是一个头疼的选择,极端气候变化让夏国人口增长速度增加,偏偏极端气候变化也让夏国难以承受,一旦极端气候变化过去,夏国将会丧失快速增加人口的好机会。
苏焱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只能召集中京城中的众位夏国高层,一起商议此事。
“王,认为应该拒绝外来人口加入,等到这极端气候变化过去再恢复。”蛇智第一个说道。
紧随其后,鹿缘也说道:“王,我们可以选择放弃与其他部落交易人口,不过那些想要加入我们夏国的部落可以接受,毕竟那些部落可以带一些粮食过来,而交易获得的人口中成年人很少,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也没有携带粮食过来,对我们夏国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我赞成鹿族长的话。”、“我也是。”、“鹿族长说的对。”
鹿缘的话得到在座的众位夏国高层的支持,连蛇智也赞成鹿缘的话。
“好,就这么办。”苏焱道。
三支贸易船队再一次,这一次有好几个部落想要与夏国进行人口交易,被夏国这边连连拒绝。
“抱歉,天灾之下,我们夏国也缺少粮食,不能再继续交易人口了。”
面对夏国的拒绝,想要交易人口的部落也是非常的无奈,但也没有抱怨太多,他们用这人口与夏国交易,主要是获取武器装备,根本不可能用这些人口与夏国交易粮食。
最多是有些失望,为了不让俘虏饿死,他们还给予俘虏少量食物吃,可惜这些食物了。
既然夏国不要这些俘虏,为了不继续浪费食物,几个部落都做出一样的选择将俘虏全部杀死。
夏国这边也知道不进行人口交易,那些人口的最后下场,反正他们还没有加入到夏国来,不是自己人,死就死吧,没有给三个贸易团队的人带来多少悲伤,仅仅是一些可惜,可惜了这些人口,若不是这天灾,他们都会加入到夏国来,为夏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二贸易船队航行到此行的终点日部落。
“夏国的朋友,我们部落有大批的俘虏想要与夏国进行交易。”日首领大笑着向团长赵林表示道。
“尊敬的日部落首领,非常抱歉,天灾之下,我们夏国也缺少粮食,不能再继续交易人口了,之前我们已经拒绝好几个部落。”赵林无奈的表示道。
“你们夏国也缺少粮食?”日首领愣住了。
“是的,预计今年我们夏国农作物会大规模减产,无法再进行人口交易。”赵林解释道。
“好吧,既然无法交易人口,那交易一些兽皮好了。”
“这个可以交易。”
将近一个半月时间,日部落阵营几乎将夜熊联盟覆灭,夜部落阵营和熊部落阵营在各自首领带领下都有一千来人逃走,剩下夜熊联盟近万人,不是战死就是被日部落阵营俘虏,日部落阵营俘虏的人数超过五千,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
光是这些天里不让这些俘虏饿死,就浪费掉日部落不少食物,没想到现在得到这么一个消息,夏国居然放弃人口交易了。
日首领知道夏国的强盛,没有想到夏国也会出现缺少粮食的情况,原来夏国并不是无敌的。
原本日首领已经熄了带领日部落阵营与夏国竞争的想法,现在日首领心中又燃起一些信念,夏国就是日部落阵营追赶的目标,未来日部落阵营也有可能成为夏国这样强大的部落。
日部落阵营覆灭夜熊联盟,逃走的两千来人无法携带太多的食物,夜熊联盟剩下的食物都被日部落阵营带走,这些食物足够日部落阵营撑到今年秋收。
除了俘虏,日部落阵营大军还将夜熊联盟的兽皮带走,以往日部落阵营与夏国交易,俘虏价值最大,其次就是这兽皮,其他的就没有什么好交易的。
对于夏国来说,人口暂时是无法收纳了,不过兽皮还是需要的,兽皮可以制成皮甲,也可以做成兽皮大衣、皮鞋、皮帽,有一套兽皮制成的衣服,寒冷的冬季中是非常保暖的。
夏国人口超过十万,自身无法依靠狩猎来获取多少兽皮,只能通过对外贸易来获取兽皮,更何况这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且越加寒冷的冬季,兽皮自然是越多越好。
第502章 新生(一)大雪封门1/2
进入到夏季,雨水明显增多,洪涝灾害严重影响农田中生长的农作物,连夏国也不例外,与此同时,食物战争愈演愈烈,为了生存下去,人类只能向同类下手,以获取生的希望。
日部落阵营在将夜熊部落几乎覆灭后,获得一批食物,足够日部落阵营所有部落支撑到今年秋收,不过日首领见到今年雨水非常多,已然知道今年农作物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减产,今年的食物是有了,那明年怎么办。
不能等着缺少食物的时候再想方法解决,日首领决定在秋收前就可能获取更多的食物储备下来,以防万一,日部落阵营张开血盆大口,咬向其他部落甚至是阵营。
日部落阵营有聪慧者,想到类似渔部落的方法,日部落阵营大军压境,逼迫目标部落或者阵营拿出来一部分食物,不拿出来都开战,拿出来则撤军,日部落阵营不会将目标逼急,没有想着将对方全部的食物都要走。
但是为了食物为了让自己部落生存下去,日部落阵营选择的大多数目标都拿出武器保卫食物,很少的部落才选择拿出粮食。
外界怎么乱已经和夏国没有多少关系了,夏国暂时放弃与其他部落进行人口交易,与草原上的游牧部落进行牛马交易,与其他部落进行兽皮交易,这两宗交易依旧在进行着。
因为食物战争的关系,一些部落能够获得大量兽皮,实际上夏国却并没有从这些部落交易到手多少兽皮,这些部落多是将兽皮留下来自用,最近几年寒冷的冬季让他们记忆犹新,他们选择将兽皮留下来,作为冬季御寒衣物,新增那么多兽皮,或许下一个冬季里被冻死的族人数量会大大减少。
忙忙碌碌,在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下,夏国的第十七、十八、十九三座城池终于在秋收前建设完成,已经有一部分家庭入住三座城池。
秋收原本是喜悦的时间,但是现在,夏国的人们多是沉默无言,春季和夏季一场又一场的大雨让农作物减产严重,和正常年份相比,农作物减产超过四成,若是夏国的农田中没有那四通八达的沟渠来排水,预计一半以上的农田都会农作物绝收。
若夏国没有大批的储备食物,若夏国远离黄河无法大规模捕鱼,恐怕明年夏国也会参与到食物战争中。
秋收刚刚结束,船队将今年想要加入夏国的七个部落一一接回来,安置到刚刚建成的三座城池中,同时夏国也从其他城池再迁移一些家庭过来,使得三座新城都拥有五千左右的居民。
秋收结束,夏国变得更加忙碌,谁都知道那可怕的冬季快要降临,必须在冬季到来前做好各种准备。
加固房屋,加固兽圈,收集柴草,就在人们忙碌时,一场小雪突然而至。
看着天空中飘落的雪花,苏焱皱起眉头,这雪下的太早了。
是的,今年下的雪太早了,水结冰的时间也大大提前,与上一个冬季相比,整整提前十六天,相当于半个月时间。
水结冰提前十六天,秋季减少十六天,夏国的人们少了十六天的准备时间,大家的准备还没有完成。
还好雪不大,忍受着入冬的寒冷,一旬后,夏国的人们才将最后的过冬准备完成,老实的待在家中。
不是他们不想继续出去,初入冬季的寒冷身体还能够承受,是一场鹅毛大雪将人们堵在家中。
夏国国民的遭遇同样出现在其他部落,秋收后各个部落都在进行过冬前的最后准备,有了秋收的粮食,主要不是绝收,农耕部落依靠秋收的粮食都能够撑过这个冬季,加固房屋、收集柴草等劳作成为目前最主要的事情。
但是今年的冬季来的太早了,连那些不记录一年四季变化的小部落都能够感觉到今年的冬季比去年的冬季提前很多。
和夏国一样,冒着冬季的寒冷,各个部落将过冬的最后准备完成,然后在一场鹅毛大雪之下结束今年最后的劳作,寒冷的冬季中,大家只能用兽皮包裹住全身躲在房屋中。
渔部落和日部落还好一些,两个部落都建有内置火炉的房屋,可以放心的在房屋内生火,不需要担心将房屋烧掉。
其他的部落,只有在难以忍受冬季寒冷的时候,才会冒着房屋被烧着的风险在房屋内生火。
春夏秋的多雨延续到了冬季,入冬后,一场大雪接着一场大雪,前一场的冰雪还没有融化多少,下一场的冰雪就将前一场的冰雪覆盖住,一层一层堆积着。
和现代的不同气候环境不同,同样的区域,放到现代里,甚至不会出现齐膝的积雪,但是苏焱所处的时代会出现,还是非常常见的,普通年份的冬季里都能出现齐膝积雪。
等到冷冬的时候,出现成年人半身高的积雪都不奇怪。
夏国早早就有铜制工具,可以用铜铲在积雪中挖出一条通道,而其他没有好用工具的部落,只能依靠人力在积雪上踩出一条通道。
每一次大雪过后,夏国的人们就要冒着寒冷通过梯子来到屋顶,将屋顶的积雪清扫一下,还好夏国的房屋都是砖瓦房,屋顶是倾斜的,不会积雪太多,若是积雪太多,一场一场大雪下来,屋顶必会被积雪压塌。
成年人半身高的积雪还不是大自然的极限,这几年里极端气候变化之下,个别几年的冬季里,积雪高度超过四尺,去年冬季积雪高度达到五尺,这完全就是一个冰雪世界。
苏焱以为五尺高的积雪就已经是大自然的极限,如今大自然又将这个极限给打破了。
夏历五年冬季第三个月,中京城内积雪高度突破五尺,堪称是大雪封门,中京城中的居民互相串门,只能用铜铲在这厚厚的积雪中挖掘出一条通道来通行。
这还没有结束,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的极限,五尺三寸,五尺六寸,六尺,积雪的厚度甚至已经超过夏国四分之三国民的身高,太阳的光芒被积雪遮挡,终于,大自然停止自己突破极限之旅。
【稍稍夸张一点】
第503章 新生(二)希望2/2
冰融化时间推迟十五天,长达一百五十一天的冬季终于过去了,没有人因为春季到来而高兴,漫长的冬季让夏国的人们烦躁,却无可奈何。
苏焱无法想象一天中有一百五十一天是冬季,暂定一年时间三百六十天,剩下的春夏秋三季只剩下二百一十天,平均每个季节只剩下七十天,两个季节加一起还不到冬季的天数,这太可怕了。
夏国的准备还算充分,在这漫长的冬季里坚持下去了,其他部落比夏国的条件差太多,大多数部落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中只能瑟瑟发抖,漫长的冬季更是可能将他们部落所有的食物都消耗掉。
不知道有多少人类在漫长的冬季中被冻死、饿死。
人类无法忍受这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季,野兽同样是如此,不知道这个冬季中又有多少野兽被冻死、饿死,只剩下一部分野兽苟延残喘着。
那些勉强熬过冬季的狩猎部落面对这种局面该怎么继续生存下去。
这犹如冰河时代降临的极端气候变化简直就是末世,不知道有多少生灵能够生存下去。
若是下一个冬季会像刚刚过去这个冬季一般漫长而寒冷,夏国该怎么办?若下一个冬季比刚刚过去的冬季更加寒冷和漫长,夏国该怎么办?
苏焱不知道,夏国的高层们也不知道,夏国只能尽可能的准备着,即使末世真的降临,真的要吞噬掉所有的生灵,夏国也要成为最后消逝的那一个。
“放弃对外贸易,放弃吸收新的氏族,放弃建造新的城池,放弃建造新的船只,放弃挖矿,放弃冶炼铸造;尽可能的扩大耕地面积,尽可能的捕捞更多的鱼,将夏国的全部力量投入到收集储备食物上。”苏焱像是怒吼一般对夏国众位高层说道。
夏国众位高层将王的话深深记在心里,灾难降临,夏国上下必须齐心协力渡过这难关。
将一切事情都布置下去,苏焱才有心思查看夏国众位高层递上来的文件。
去年初春统计,夏国有成年男性国民一万六千九百余人,成年女性国民两万七千四百余人,国民总计十万七千人,人口总计十一万两千人。
今年初春统计,夏国共有成年男性国民一万九千九百余人,成年女性国民三万一千一百余人,国民总计十二万三千余人,人口总计十三万零七百余人。
一万九千九百余成年男性国民,每一个成年男性国民都代表着一个家庭,一万九千九百余个家庭分居在夏国的十九座城池中。
光是成年男性国民数量就超过大部分霸主级部落、阵营人口,这就是强盛的夏国,但是在天灾中,夏国同样弱小的可怜。
初春例行朝会结束后,王的命令传达到夏国每一个国民耳中,在王的号召下,绝大多数国民更加努力的劳作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真心希望夏国坚持下去。
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季过去了,与夏国有过接触的几个部落消逝了,其他的部落仍然挣扎的生存着,不少部落都在等待着,等待夏国船队的到来,他们知道自己部落无法再坚持下去了,他们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加入夏国。
半个月过去了,原本应该到来的夏国船队没有身影。
一个月过去了,夏国船队还没有来。
两个月过去了,夏国的船队哪去了?他们不来了吗?
三个月过去了,没有部落再等待夏国船队,甚至有部落认为夏国已经覆灭,今后不再会有夏国船队过来,就连渔部落和日部落也是如此认为。
渔部落高层和日部落高层还产生更多的念头。
“夏国覆灭了,夏国可有好多我们部落没有掌握的技术,等着天灾过去,我们要前往夏国,寻找那些技术。”
今年与去年相比,日常温度要更低,好在春夏秋三个季节还存在,不管怎样,春耕还是要进行,就算是农作物产量骤减,也要进行耕种农田,能够获取食物的方法都不要放弃。
当然,现在对夏国来说最重要的方式只有捕鱼,在春耕结束后,夏国各座城池尽可能的派出人手到河边捕鱼,河边派了一长排的人,连大部分甲型船和乙型船都被当作渔船使用。
在远离夏国的区域,食物战争从春初开始,连春耕都没有停歇,一直进行着,为了食物,各个部落互相征伐,强大的部落获取到食物却被重创,之后可能被其他部落覆灭,可能一份粮食要经手三个部落乃至更多的部落。
又到了收获的季节,低温和洪涝灾害使得农作物疯狂减产,去年减产四成多,今年减产更是接近七成,好在还是收获了一些粮食,还有从河中捕捞的鱼,再加上储备的食物,夏国也是在咬牙坚持着,尽可能的节省食物。
若是有必要,苏焱会带着族人在严寒的冬季中到结冰的河面上砸冰捕鱼,这种获取食物方式比较困难,但是和外出狩猎那稀少的野兽相比,也算是能够进行的一个选择。
冬季再一次到来,这冬季已经让苏焱让夏国所有国民让大地上所有人类厌恶,好想冬季彻底消失,那样就不会有人冻死也不会有人饿死。
这时,鹿巫、蛇巫、虎巫兴奋的跑到王宫来,一边跑一边大喊道:“王,好消息,有好消息。”
苏焱扶住鹿巫后问道:“什么好消息?”
鹿巫缓一缓,兴奋的说道:“王,今年水结冰时间与去年相比推迟四天,推迟四天了。”
鹿巫激动的快要流出眼泪,连续七、八年时间,水结冰时间都在提前,这还是第一次水结冰时间推迟了,推迟的还不是一天两天,是四天。
苏焱也笑了。
“的确是一个好消息,我要让夏国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好消息。”
水结冰推迟四天不代表天灾一定就会过去,不代表天灾一定会减轻,但是这对于身处灾难之中的夏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会让夏国的人们心生更多的信心,它也是一份希望,代表着天灾可能会衰退。
第504章 新生(三)衰退1/2
“吾神庇佑,灾难终于要过去了。”
“是王带领我们渡过天灾,吾王万岁!吾夏永兴!”
“太好了!”
“灾难快快远离!”
当水结冰推迟四天的消息传遍夏国所有城池,所有夏国国民都激动起来,那寒冷的冬季,他们再也不想承受了,这该死的冬季快快远离夏国吧。
虽然灾难衰退的事情还不明确,但是在绝大多数夏国国民心中,这灾难很快就会衰退消失,他们内心中信念坚定下来。
看到自己的子民如此状态,苏焱有些沉默,心中想着,就算是这天灾没有衰退,也会向所有国民宣告“天灾在衰退”,苏焱不想让自己子民心中的信念被击溃,只要信念不被击溃,大家齐心协力,夏国终将会渡过天灾。
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季一天天过去,身为实力强大的武者,苏焱比常人对气候变化的感触更加细腻,苏焱能够感觉出来今年的冬季与去年的冬季相比,差不多同一时间里,今年的冬季气温略微提升一点。
虽然这气温提升的仅仅是一点,但也是一个可喜的消息,这个消息加上水结冰时间推迟四天的消息,足已使得“天灾正在衰退”的可能性提升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忍受这长达一百四十天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季,夏历七年的春季比夏历六年的春季足足提前七天到来,“天灾正在衰退”的可能性已经提升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只要下一个冬季持续时间继续缩短,那“天灾正在衰退”的可能性将会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剩下的几率则是天灾反复的可能性,几率是有,但比较小。
当河面冰层完全融化后的一天,“天灾正在衰退”的消息再一次传遍夏国所有城池,人们一起高声欢呼着,仿佛天灾已经彻底消退。
为了庆祝“天灾衰退”,夏国各座城池都举办比往年更加盛大的祭祀活动。
初春例行朝会上,夏国众位高层满面笑容,他们是夏国的高层,比普通国民更加忧虑这天灾,天灾正在衰退,他们比普通国民更加高兴。
苏焱也是面带笑容,很快,苏焱收住笑容,他略带严肃的对众人说道:“大家不要高兴的太早了,以现在的情况看,有比较大的几率证明天灾正在衰退,但是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天灾会反复,即使天灾不会反复,想要天灾完全消退,还需要数年甚至是超过十年的时间……”
听到王的话,夏国众位高层一个个都收敛笑意,变得严肃起来。
“……只要天灾还没有消退,对我们夏国就还有影响,刚刚过去的冬季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四十天,和普通年份的冬季相比多了两个月时间,即使下一个冬季水结冰时间再一次推迟,天灾对我们夏国还有非常大的影响。
今年里我们夏国的各项计划将会延续去年的各项计划,继续放弃对外贸易,放弃吸收新的氏族,放弃建造新的城池,放弃建造新的船只,放弃挖矿,放弃冶炼铸造;尽可能的扩大耕地面积,尽可能的捕捞更多的鱼,将夏国的全部力量投入到收集储备食物上
只有等到天灾对我们夏国的影响不算太严重时,我们才能开展其他的计划。”
“唯!”众人齐道。
听到王的叙说,众人很快就明白王的话没有错,天灾是比较大可能在衰退,而不是立即消退,天灾还在影响着效果,夏国不能对天灾放松警惕,只有天灾对夏国的影响减小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目标夏国的主要目标依旧是储备食物。
连年农作物减产,即使夏国加派人手捕鱼,夏国的储备的食物也在快速消耗中,预计等到今年秋收的时候,夏国储备的食物可能会降低到最高水平的一半。
若是天灾反复,以夏国的食物储备,甚至无法坚持三年时间,只希望那出现可能性比较小的“天灾反复”情况永远不会出现。
朝会结束,夏国又忙碌起来,目标和去年一样,依旧是“食物”。
连续两年漫长而又严寒的冬季,大地上不知道有多少部落消亡,连续数年的食物战争,大地上不知道又有多少部落消亡,在大自然的力量下,人类仿若蝼蚁一般。
只有像渔部落、日部落这般强大的部落,才不会有族人被饿死,被冻死的族人也很少很少,只有像夏国这般强盛,才能几乎无损的渡过一个又一个冬季。
其他的中小型部落、微型部落、狩猎部落则在死亡的边缘拼命的挣扎着,即使渡过一年,部落也会死去很多人,甚至许多缺少食物的部落变成食人部落,能吃到敌人的肉就吃敌人的肉,没有敌人那就只能吃自己人。
先吃成年族人中的病人和残疾人,再从年龄最小的女婴开始吃,没办法,这一切都是为了生存,就算是化身食人部落也要生存下去。
“生存”是刻印在所有人类血脉中的东西,人类的祖先渡过一个个灾难在危机遍布的大地上挣扎着生存下去,才有了人类的今天,如今可怕的灾难降临,人类也有想尽办法继续生存下去。
好多与夏国有过接触的部落都消亡了,其中就有去年想要加入夏国的部落,他们没能坚持到今年来,或是倒在去年的食物战争中,或是倒在去年的寒冬中,也有部落几个部落挣扎的生存下来,几乎都被重创。
春季来了,春耕开始了,春季结束夏季到来,夏国的船队还是没有出现,一些部落抱着一丝期望想要等到夏国的船队,夏国的船队依旧没有出现。
“看来夏国是真的覆灭了,这可怕的天灾将强盛的夏国都覆灭了,我们部落还能坚持多久?”
渔部落和日部落的人们在各自部落首领的带领下坚持信念,他们坚信自己的部落会顺利渡过天灾,在他们眼中,已经“覆灭”的夏国是虚假的强盛,他们都还生存着,夏国却已经“覆灭”,这么看来夏国根本不是他们部落的对手。
希望天灾快一点过去,夏国的遗产还等着他们去接收,若是去的晚了,可能什么都没有了。
第505章 新生(终)2/2
食物战争还在继续,只是和去年的食物战争相比,今年的食物战争规模小了许多,没办法,连续几年的食物战争,加上寒冷的冬季,部落数量不断减少,战争自然也少了。
一直到秋收前,食物战争终于停止,各个部落忙碌着收获农作物。
连续几年时间,农作物一直减产,若是没有处理好,甚至会使农作物绝收,今年的情况要比去年好一点,夏国这边农作物减产四成半多一些,不断消耗的储备粮食终于能够填补一些。
至于其他部落,减产五成算是少的,大部分部落减产六成以上,还有少许部落直接农作物绝收,这个冬季难熬了。
焦急的等待中,夏历七年的冬季到来,夏国的高层们都在等待一个答案。
“王,水结冰时间又推迟六天了。”鹿巫神情激动的向苏焱汇报道。
去年水结冰时间推迟四天,冰融化时间提前七天,今年水结冰时间又推迟六天,连续两个冬季都是如此,天灾是真的在衰退中。
当消息传遍整个夏国,举国同庆!
在夏国人们心中,似乎这个冬季都不那么寒冷了。
超过八成把握天灾在衰退,若是冰融化时间再提前几天,这个把握将提升到九成,几乎可以确定下来。
这个冬季不需要减少太多时间,仅仅是减少十天时间就可以,冬季持续时间缩减到一百三十天,极端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在减弱,夏国也没有必要继续全力储备食物。
连续两年时间全力投入到食物方面,对夏国影响非常大,对外贸易停止,人口交易停止,不再吸纳新的氏族,不再建造新的城池,不再建造新的船只……夏国的“制造业”陷入停滞,整个夏国几乎没有多少发展,连人口年增长率也下降很多。
天灾正在衰退中,那夏国可以恢复到两年前的正常生产生活中,重新建造新的城池,重新建造新的船只,重新展开对外贸易,重新吸纳新的氏族……
“之前已经选择好三处区域建造三座城池,因为这天灾的影响暂时放弃建造,明年选择两处区域建造两座新城,一东一西好了,双向发展,西方有夏国需要的牛马,东方有夏国需要的人口,夏国的目标就是占领整个黄河流域。”
想到人口,苏焱不自觉的哀叹两声,天灾中,不知道有多少部落覆灭,真是可惜了,苏焱可是一直将夏国以外的部落当作收纳的目标。
船只建造继续,虽然两年时间里夏国停止建造新的船只,但是那些造船师在完成日常劳作后一起努力在纸面上对船只进行改进,改进版乙型船已经勾画好,只等着尝试建造。
一项一项计划被苏焱写下来,明年里,夏国将重新恢复到快速发展中。
“对了!”苏焱想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苏焱将纸笔放下,看向身旁的香香,香香感受到自家夫君的目光,流露出疑惑的眼神。
苏焱拉着香香的手笑着说道:“香香,等这天灾的情况确定下来,你就可以当母亲了。”
“当母亲?”想明白自家夫君的话后,香香难得害羞一次,不过很快就忍住羞意,重重的点头,香香等待这一天等待的太久了。
“夫君我也要。”这是娥月的声音,连梅花也看向苏焱,目光中带着渴望。
为了让夏国人口快速增加,苏焱一直鼓励成年国民多生育孩子,多生育孩子能够得到国家奖励,一小部分年龄大一些的女人都生育超过十个孩子,只可惜医疗条件还不够,十个孩子中会有一、两个夭折。
夏国里,多生育孩子已经成为女人们的荣耀,苏焱这个年龄的男人,即使只有一个妻子,大部分家庭的孩子数量都超过五个。
梅花、娥月、香香三女多少受到一些影响,想要为苏焱多生育孩子,若不是天灾突然而至,恐怕三女都已经为苏焱再生育一个孩子。
……
入冬的第一百二十六天,冰开始融化了,嫩绿从冰雪下露出来,这是新生!夏历八年正式到来!
这一次,冰融化时间再一次提前九天,刚刚过去的冬季持续时间缩短至一百二十五天,和夏历四年冬季持续时间相差没有几天。
天灾最严重的时期过去了,天灾正在衰退,天灾对地面上的影响正在衰退,不知道有多少生灵在天灾最严重的时期死去,天灾正在衰退,万物正在缓慢的复苏,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到天灾之前的景象。
初春例行朝会上,苏焱向夏国众位高层宣布好消息:
“诸位,根据鹿巫的记录,我们已经有九成以上的把握确定在天灾正在衰退,去年冬季持续时间仅有一百二十五天,今年的冬季持续时间会更少,春夏秋三个季节持续时间会增加,日常气温会一定程度上回升,天灾对我们夏国的生产生活在慢慢减小。”
之前夏国众位高层或多或少得到一些消息,现在是王将消息详细的说出来,喜悦的心情表露在大家脸上,天灾真的衰退了,真是太好了。
虽然大家所属氏族不同,但是现在大家都是夏国人,国家在他们心中的地位要超过氏族,他们都希望夏国一直强盛下去,而不是被天灾覆灭,夏国都没有了,他们更是无法生存下去。
不管其他人在想些什么,苏焱继续说道:“过去两年时间里,我们夏国暂停各种计划,将所有力量投入到储备食物上,这对我们夏国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现在天灾对我们的影响减弱,我们夏国也是时候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中,所有的禁令都取消。”
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之前的禁令只不过为了应对天灾,现在天灾正在衰退,禁令自然要取消,不取消禁令,那夏国还如何去发展。
苏焱将一项项计划颁布下去,议事厅中众人一边听一边做好笔记,夏国即将恢复到两年前的情况,一个发展壮大的夏国再一次出现。
【小冰河期剧情结束,新的篇章开始!】
第506章 庆幸1/2
不得不说,在极端气候变化最严重的几年时间里,夏国的发展陷入到停滞状态,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外在表现,人口增加量,也是大大减少,只能依靠夏国自然人口增加,而无法从外界获得更多的人口。
夏历三年结束,夏国有人口九万三千余;
夏历四年结束,夏国有人口十一万二千余,一年时间增加一万九千人口;
夏历五年结束,夏国有人口十三万一千余,一年时间增加将近一万九千人口;
夏历六年结束,夏国有人口十三万九千余,一年时间增加人口还不到八千五百;
夏历七年结束,夏国有人口十四万八千余,一年时间增加人口刚刚九千出头。
若是这两年里,夏国继续收纳外界人口,预计夏国现在的人口还能多出最少一万,没有办法,天灾之下,连苏焱都不知道夏国都能够坚持多久,没有再疯狂收纳外界人口,等到天灾开始消退,才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还好其他部落知道“天灾消退”的消息可能性不大,夏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再从外界收纳一些人口,相信不少部落已经难以坚持下去了,只可惜天灾之下,夏国船队活动区域的部落越来越少,夏国能够选择的目标也越来越少。
考虑到天灾之下有许多部落覆灭的情况,商部将原本的三支对外贸易船队暂时缩减为两支,等到极端气候变化恢复的差不多,再恢复为三支,到时候夏国还会开辟新的航线。
第一贸易船队(团队)由十六艘甲型船组成,团长由李志担任,执行沿黄河主干向西航行的对外贸易任务,终点是草原,主要目标是寻找草原上的游牧部落进行牛马交易。
第二贸易船队(团队)由八艘乙型船组成,团长由鹿然担任,执行沿黄河主干向东航行的对外贸易任务,终点是渔部落,回航时会前往位于黄河支流的日部落,主要任务是进行人口交易。
两支贸易船队都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就是为夏国吸引更多的部落加入,这个任务主要放在第一贸易船队身上,毕竟第一贸易船队航线上的部落已经很少很少了。
初春例行朝会结束的第五天,两支贸易船队从中京城出发,相向而行,需要注意的是,苏焱的大儿子平跟着第二贸易船队进行第一次外出之旅。
今年,平和安人生中的第十八年,十八岁了,从十五岁成年开始,他们跟随父亲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主要方面在于如何管理一个国家。
其实苏焱也没有太多东西可以教的,剩下的还需要两个儿子自己去理解,亲身去体验,然后积累经验。
大儿子平想要当一个“旅行家”,被苏焱扔到商部来,二儿子想要当一个“机械师”,被苏焱扔到工部去。
当然,都不是从最底层开始,平成为团长鹿然的副手,安成为工部某个中高层的副手,主要任务是多看多学习累积一些经验,剩下一些时间可以进行他们的爱好,以后他们还会更换部门和职位,甚至是成为城主或者部长,亲自管理一座城池或者一个部门。
两支贸易船队航行大半天时间,离开夏国疆域,很快两支船队就会与其他部落接触,两支船队都带着夏国给予各个部落的新年礼物。
借着赠予新年礼物接触各个部落,确定这些部落是否还存在,夏国的地图要做好更新,同时向这些还存在的部落宣告夏国的复出,允许各个部落加入到夏国来。
时间来到第二天上午。
第二贸易船队头船上,第二贸易团队主要人员聚在一面木墙前,木墙上固定着一副巨大的黄河流域地图,上面详细标记着夏国疆域和夏国探索过的区域,一个个代表部落的小圆圈分部在黄河流域两岸。
“再有一个多时辰就能抵达甲部落所处河段,不知道甲部落是否还存在。”
“我感觉甲部落能够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很小,甲部落人口还不到一千,与我们夏国交易次数不算多,部落实力相对较弱,就算没有在寒冷的冬季中消亡,也会在食物战争中被灭掉。”
“是呀,甲部落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很小。”
“对对。”
人群中只有两个人没有说话,一个是鹿然,一个平,前者身为团长,主要是观察下属们的反应,若是下属们结论与自己不一样,才会开口,而平主要是学习。
在第二贸易团队众人的探讨下,大家已经给甲部落定下生死,鹿然的想法和大家差不多,以甲部落的实力,的确很难撑过极端气候变化最艰难的两年时间。
一个多时辰时间很快过去,甲部落居住地出现在第二贸易船队头船的视野中,望手极力向甲部落区域眺望,却没有发现一个人影,河边连一个捕鱼的人都没有,可见甲部落消亡的可能性很大很大。
第二贸易船队距离甲部落越来越近,能够更清楚的见到甲部落居住地的情况,没有任何人烟,显露出一副破败的模样,预计很长时间没有住过人,有很大可能性甲部落已经消亡,也有比较小的可能性是甲部落搬家了。
这里是甲部落经营许久的家园,又比邻黄河,能够捕鱼获取大量食物,还能够与夏国交易,甲部落搬家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既然甲部落居住地没有任何人烟,第二贸易船队也没有停下来的想法,继续向前航行。
木墙上固定的地图,代表甲部落的圆圈被花了一个“x”,代表着甲部落已经覆灭或者消失,这个区域已经没有人。
第二贸易船队驶过甲部落所对应的河段,船队里所有人都知道甲部落“消失”的事情,不知不觉中,大家变得沉默,甲部落就这样“消失”了,那是一条条生命,却被寒冷的冬季又或者是残酷的食物战争吞噬掉。
沉默,伤感,又带着一丝庆幸,幸好他们是夏国人,寒冷的冬季和残酷的食物战争都不是夏国的对手。
第507章 回来了2/2
黄河南岸,红叶部落
红叶部落曾是一个人口超过一千五百人的中型部落,再加上从夏国交易到手的武器装备,就算是超过两千人的大型部落,都很难击败红叶部落。
但是连续多年极端气候变化下,漫长而又严寒的冬季,干旱还有洪涝等天灾,之后又因为天灾引发人祸食物战争,红叶部落都挣扎着生存下来,红叶部落的人口却已经不足一千人。
许多孩子在寒冬中被冻死,许多成年人在食物战争中战死,红叶部落被重创,但是红叶部落没有放弃,竭尽全力的生存着。
天灾还没有过去,在首领的带领下,红叶部落全力收集食物,和夏国的思路差不多,尽可能的捕捞鱼作为日常食物,因为天灾导致农作物剧烈减产,农耕却不能放弃,反而尽可能的扩大种植面积,秋季的时候还要到处去采集果实。
这一天,首领亲自带着众多族人在黄河岸边捕鱼,将草绳编织的渔网甩进河水中,稍等片刻,再用力的将渔网拉上岸,每一次都能收获不少鱼,只是没有足够的盐用来腌制鱼,鱼无法长时间存放。
“首领!首领!”
“怎么了?”首领闻声向左边望去。
“船……船,夏国的船……”
首领看着西方驶来的夏国船队,愣住了。
两年了,夏国的船队已经消失两年时间了,今天再一次出现在红叶部落人们的视野中。
夏国的船队每一年都会多次从红叶部落所对应的河段经过,红叶部落早已经习惯夏国的船队,红叶部落也依靠从夏国交易过来的武器装备,大大提升自身的实力,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在食物战争中,红叶部落一共击败三个部落,成功保卫自己的家园。
若是没有夏国的武器装备,红叶部落能够战胜第一个部落,却很难战胜第二个部落。
极端气候变化之下,有不少部落都选择加入到夏国去,红叶部落没有选择这一项,那时候红叶部落的食物足够吃,红叶部落高层自认为自己部落能够坚持下去。
没有想到天灾人祸使得红叶部落损失惨重,好几个部落高层又生出加入夏国的念头,偏偏夏国的船队再也没有出现过,红叶部落的人们还以为夏国已经覆灭,熄了加入夏国的念头。
如今夏国的船队再一次出现,红叶部落的人们都愣住了,原来夏国没有覆灭啊。
第二贸易船队由远及近,缓缓驶向岸边,停船,将厚长的木板延伸到岸上,还没有等到第二贸易团队的人下船,红叶部落的首领就带着几个族人跑过来。
见到下船的夏国人,红叶首领急忙打着手势问道:“你们夏国没有灭亡呀?好长时间没有看到你们(的船队),还以为你们夏国灭亡了。”
第二贸易团队的人笑着表示道:“我们夏国那么强大,怎么会灭亡呢,不过刚刚过去的两年里天灾非常厉害,我们夏国为了应对天灾暂时停止对外贸易,天灾可不是我们夏国的对手,这不,我们又出来与各个部落进行交易了。”
红叶首领:“我想也是,你们夏国比我们部落强大那么多,怎么可能会灭亡。”
“你们部落也很强大,我们船队之前路过三个部落居住地,那三个部落居住地都没有人了,有很大可能已经灭亡,你们部落是我们船队遇到的第一个部落。”
“我们部落没有那么强大,天灾让我们部落损失惨重,唉……”红叶首领有些悲叹的表示道。
双方的交流没有持续太久,第二贸易团队的人将新年礼物送给红叶首领,见红叶部落不准备交易,船队,继续向下一个部落前进。
河岸边,红叶首领愣愣的看着远去的第二贸易船队,脑海中一直徘徊着一句话:“若是我们部落有夏国那么强盛就好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族人死去。”
第二贸易团队的人与红叶首领交流时间不算长,但是也将自己想要说的话都表达出来,主要的内容就是夏国顺利渡过天灾最严重的两年,自身没有任何损失,现在重新开始与各个部落进行交易。
光是表达出来的这点内容,足以表现出夏国的强盛,只要表达出来这点就足够了,没有主动邀请在天灾中遭受重创的红叶部落,毕竟现在天灾还没有过去,夏国种植的农作物依旧会有比较严重的减产情况,现在夏国会继续收纳外界的人口,但也没有想要一下子收纳太多,食物的问题是最重要的。
红叶首领暂时还没有想到带领部落加入到夏国,不过当“夏国船队又回来了”的事情传遍整个部落后,之前又“让部落加入夏国”想法的红叶部落高层,心中又生出这个想法。
“夏国在天灾中没有任何损失,我们却损失惨重,再这样下去,我们部落可能就会覆灭,倒不如加入到夏国去,只要大家能够继续活下去就好。”
“加入夏国吗?”红叶首领陷入到思考中。
……
夏国的两支贸易船队继续航行着,第一贸易船队路过两个部落,第一个部落没有人烟,第二个部落还生存着;第二贸易船队路过四个部落,前三个部落都没有人烟,第四个部落还生存着。
六个部落中只有两个还生存着,剩下的四个很大可能都已经覆灭,生存的那两个也在天灾人祸中损失惨重,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
还生存着的部落惨,已经覆灭的部落更惨。
夏国的人们生活在夏国,只是感受到冬季的漫长和寒冷,不缺少食物,也有足够的御寒措施,其他部落的惨状他们看不到。
现在随着两支船队一路航行下去,这么多部落覆灭,还生存着的部落被重创,船队上的人们变得越加沉默。
又近十年里加入夏国的人,他们感触最深,若是他们的部落没有加入到夏国,可能他们部落也会和那些部落一样在天灾人祸中覆灭。
第一次乘船来到外界,平也有很多感触。
“要是这些部落早早加入到我们夏国就好了,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惨事。”
第508章 未来的选择1/2
“夏国人回来了。”
“原来夏国没有覆灭。”
“我就说嘛,我们部落都坚持下来了,比我们部落强盛那么多的夏国不可能覆灭。”
“我知道我们部落还能加入夏国吗?”
随着夏国船队重新出现,还生存着的各个部落生出各种想法,其中最为强大的渔部落和日部落,则表现的非常失望,他们多么希望夏国能够覆灭,然后他们前往夏国接收夏国的遗产,没有想到夏国不但没有覆灭,反而在这可怕的天灾中没有多少损失。
这一比,双方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渔部落和日部落阵营也很强大,但是在这天灾最强烈的两年时间里,渔部落和日部落阵营都有一定损失,几乎相当于二者在这两年中没有任何的发展,甚至是倒退了一点。
夏国是陷入停滞状态,却在人口方面仍有一定发展,科技上也有一定小进步,比如造船业。
实际上夏国复出对大多数部落来说并不重要,大家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天灾是在衰退,但是离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还有好长的距离,渡过天灾两年最严重时期的各个部落,仍旧有可能在天灾衰退的时期中覆灭。
剩下一部分部落则是在天灾中遭受重创转而选择加入夏国,这一部分很少,第一贸易船队回程时仅仅是带回来一个部落的首领,第二贸易船队回程时带回来两个部落的首领和巫,一共也只有三个部落的首领或者巫前往夏国考察,和前几年没得比。
也是天灾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夏国船只通行区域内的人类数量十不存四,部落数量也大大减少,能够选择加入夏国的部落也更加的少。
居住在山洞中的狩猎部落遭遇食物危机,大半农耕部落遭受到寒冷、缺少食物、战争三重危机,草原上的游牧部落部几乎不会缺少食物,却遭受到寒冷的威胁。
没有办法,草原上能够用来生火取暖的东西太少太少,游牧部落手中兽皮有很多,却无法将寒冷完全挡住。
第一贸易船队沿草原所对应的河段转悠三天多时间,才寻找到一个游牧部落进行交易,交易到手不到一百头显得瘦弱的成年牛和成年马,一个冬季过去,没有被冻死的牛马羊都瘦了下来,壮实的牛马羊几乎没有。
很快,两支船队回归,来夏国考察的三个部落的首领和巫先被礼部官员领走暂住中京城,等明天再面见夏国的王,两支贸易团队团长将此行比较重要的事情先向鹿缘汇报,然后鹿缘带着两人还有平一起前往王宫。
“王,黄河沿岸还生存着的部落只有两年前三分之一的数量,这些还生存着的部落,在天灾中也是损失惨重,渔部落、日部落那边损失不算大,另外还有三个部落的首领或者巫前来我们夏国,想要商议他们部落加入到我们夏国的事情。”鹿缘亲自向王汇报道。
“还有三分之一的部落幸存下来,还算不错,不知道在这天灾彻底消退后,又会剩下多少部落。”苏焱感叹的说道,房屋内鹿缘、鹿然、李志、平四人没有接话。
苏焱没有询问太多事情,夏国意外的其他部落对于夏国来说一般只有三个身份:第一个是会选择加入夏国的部落,第二个是与夏国交易人口或者兽皮的部落,第三个则是夏国的敌人。
夏国如此强大,选择将夏国当作敌人的部落很少,最多就是各个部落对夏国非常警惕。
选择加入夏国的部落也少,若是自己部落能够好好生存下去,选择加入夏国的部落不会有多少,夏国国民那美好生活并不是吸引其他部落加入进来的主要原因,自己部落的信仰、语言、传承等有时候更加重要。
就拿现代社会来说,红旗国许多人都认为星条旗国的生活更好,红旗国中有一部分人羡慕星条旗国的生活,只要有条件就会移民星条旗国去,但是更多的红旗国人由于各种原因不会加入到星条旗国去。
毕竟这边土地生养自己,是自己的根,红旗国许多地方不如星条旗国,那就贡献出我们的一点力量,总有一天要让红旗国变得比星条旗国更加美好,这是所有红旗国人的心愿。
至于那些加入星条旗国的人,口中说着“我是红旗国人”,实际上国籍已经改变,他们已经不是红旗国人了。
虽然时代不同,但是夏国和其他部落的关系多少与星条旗国和红旗国的关系相近,若不是这一场持续时间不短的极端气候变化影响,几乎没有多少部落会选择加入到夏国来。
等到天灾消散,到时候夏国从外界获得人口的方式只剩下两种,人口交易和战争,而且随着部落减少,大地上人类更加稀疏,人口交易也会让夏国获得多少人口,更多的是夏国亲自发动战争来掠夺人口。
外界的事情苏焱了解的差不多了,鹿缘带着两个手下告退,房屋内只剩下苏焱和平这对父子。
平向前走几步,来到苏焱身前,苏焱伸出右手,微微用力的拍拍大儿子的肩膀,平的身体一动不动。
“怎么样,这一趟外出有何感想?”苏焱笑着问道。
“感想,有很多很多,孩儿看到那么多的部落居住地变得残破,没有一丝人烟,他们可能是被其他部落灭掉的,也有可能是被寒冷和饥饿灭掉的,究其原因都是这可怕的天灾。
若是没有这可怕的天灾,大部分部落都能继续生存下去,若是这些部落在天灾之前选择加入我们夏国,族人们也能继续生存下去。
假若这天灾严重一些,我们夏国也会在天灾中损失惨重,天灾是可怕的,是人力无法抵挡的,只有‘自身’更加强大,才能渡过比这更强的天灾……”
平想到了其他部落,也由其他部落想到了夏国,这是一个继承者应该注重的事情,夏国不能重蹈其他部落覆辙,要从其他部落身上寻找原因,然后改变“自身”。
第509章 《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一)2/2
“你能想到这些很好,王是夏国的统治者,带领夏国发展壮大是王的责任,就和你想的一样,若是这天灾严重一些,夏国也会损失惨重,或许以后夏国还会遇到更加严重的天灾,这时候就需要夏国更加强大,以应对天灾的到来。”
“嗯。”平认真的点点头。
“晚饭快做好了,我们边走边说,我们夏国现在有近十五万人口,看起来非常多,我们夏国接触过的部落中,最大的部落人口不足我们夏国的五分之一,曾几何时……”
苏焱感觉大儿子外出一趟成熟了不少,也是一直待在夏国,只了解夏国的情况,对外界了解不多,多外出走走看看,对外界多了解一些,明白外界和夏国之间的差距,这有助于一个人的成长。
“以后也该让安外出看看。”苏焱心中想到。
第一次外出这么长时间,平对家对亲人产生许多思念,亲人们同样也在思念着平,以至于平回来的第一顿晚饭持续更长的时间,大家一边吃晚饭一边聊天,主角自然是平。
第二天上午,苏焱接见三个部落的首领和巫,其中一个部落就是第二贸易船队最先遇到的红叶部落。
三个部落的首领和巫都向苏焱表示自己部落想要加入到夏国来,苏焱表示夏国欢迎三个部落的加入,加入时间放到秋收后,天灾还没有过去,食物非常重要,不能扔掉农田中种植的农作物,同时苏焱还表示会送给三个部落大量武器装备,以增加三个部落的实力。
这个时代大部分人都是诚信的,说加入夏国就会加入夏国,就算是夏国提前赠予各个部落大批的武器装备,这些部落的实力得到提升,也不会反悔。
若是有部落敢反悔,那夏国的大军会教育一下反悔的部落,做人要诚信!
春耕已经到来,苏焱能够感觉到,今年的温度和去年同期温度相比提升不少,多个方面都在表明天灾正在衰退中,今年的情况大概和夏历三年的情况差不多。
虽然天灾(极端气候变化)没有夏历五年、夏历六年这两年那么严重,但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依旧有比较大影响。
夏国能够承受这正在消退中的天灾,不代表其他部落也能承受,甚至对一些部落来说,今年的情况要比之前几年的情况更加难以承受。
寒冷这一点还好说,单单是食物这一点就让许多部落犯了难,去年前年时间里,大地上还有较多的部落,一些部落缺少食物,可以通过战争掠夺其他部落的食物。
去年农作物还是减产,今年众多部落依旧难以支撑到秋收时节,但是这一次缺少食物的部落却很难通过战争来获取食物,因为之前两年时间过去,部落数量越来越少了,人类密度变得稀疏,相邻的两个部落间隔着很远的距离,还怎么能够找到。
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部落只能依靠自身了,唯有与夏国接触的部落还好一点,真的坚持不下去了,可以选择加入夏国,不过临河而居的部落基本上不会缺少食物。
不管外界有什么变化,苏焱最重视的还是夏国自身,感受到天灾不断衰退,反复的几率很小,且天灾对夏国的影响越来越小,苏焱决定制定一项计划,加速夏国的发展,计划的名称暂定为《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
人口,科技,疆域,贸易,文化,《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将会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科技的发展,科技一项也是最复杂,包括造船、农业、武器等等。
《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将会是一项非常庞大的计划,光是制定《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就会用掉苏焱许多时间,目前才刚春耕,苏焱决定用掉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时间在编写《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平常里想到什么就记下来。
等到冬季里进行最后的完善,只要不出意外,明年正式开始施行。
首先是人口的问题,人口自然是越多越好。
目前夏国有人口近十五万,其中只有不到五千人是奴隶和仆役,成年男性国民有两万四千七百余人,成年女性国民有三万六千余人,去年里夏国新生儿九千出头,这还是受天灾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应该有超过一万一千新生儿。
可以说以现在夏国的人口基数,每年自然增加人口也能达到一万以上,随着夏国人口增加,自然增加人口也会越来越多。
唯一有点问题的地方就在于孩子太多,成年人需要分出更多的精力来照顾孩子,那用在劳作上的精力就少了。
好在这一项也有解决的方法。
年龄大一些父母,生育的子女中也有年龄大一点的,可以让他们来照顾弟弟妹妹。
另外则可以在城池里建造专门婴儿幼儿园,将婴儿幼儿都聚集起来,安排较少的人手统一进行照顾,减少父母的负担。
一年自然增加一万多人口,苏焱不是太满意,毕竟孩子成长需要十四、五年的时间,别看现在夏国一年自然增加人口在一万左右,每年成年的国民还不到五千人,最好是每年新生儿数量和成年国民数量相差不多,那时候夏国就有足够的成年劳动力来进行各种计划。
所以在夏国自然增加人口的基础上,还需要从外界获得一些人口,方法依旧是那三种,其他部落主动选择加入夏国,与其他部落进行人口交易,以及最后的战争。
以目前夏国的情况来看,前两者的的潜力都不大了,无法为夏国带来太多的人口,那只剩下最后一条路,战争!
实际上战争也分为两种手段。
第一种是以强大的实力去压迫目标部落,逼迫目标目标主动投诚,这样的部落可以融入到夏国来,龙部落早期、中期都用过这样的手段。
第二种则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进行的,目标部落拒绝投诚,那只能开战了,以夏国的实力几乎不可能失败,目标部落被覆灭,俘虏大批人口,成年男性和已经懂事的男孩都贬为奴隶,剩下的可以融入到夏国,这种手段主要是龙部落中期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夏国的实力再强,战争总是会死人的。
第510章 《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二)1/2
对于知道夏国实力的部落,有很大可能在夏国的战争威胁下加入到夏国来,比如龙部落成立初期强迫鹿部落、山部落、兔部落融入到龙部落。
夏国与这些部落长久接触,一些表面的东西还需要保持,夏国不会直接派遣大军过去逼迫对方。
先礼后兵,先对这些部落发出邀请,不接受邀请,再用武力逼迫,武力逼迫下对方不接受邀请也不搬家,才会派遣大军过去。
在苏焱眼中,很快黄河流域都会属于夏国的地盘,其他部落只有三个选择,一个是远离黄河流域,一个是加入夏国,最后一个是被夏国覆灭。
而对于夏国没有接触过的部落,他们不知道夏国的实力,大多数时候都会选择战争或者逃走。
不过夏国也会尽可能的避免走这一条路,毕竟战争得到的俘虏有很多都会贬为奴隶,即使对奴隶再好,许多奴隶内心都会留有对夏国的仇恨,这也是一种隐患。
夏国缺少的是成年国民,而不是奴隶。
人口方面暂记这些,以后再慢慢补充,接下来是科技方面。
苏焱想了想,将农业从科技中拿出来,单列一项,农业的确有单列一项的资格,食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想到夏国要统治整个黄河流域,苏焱将造船技术列为科技发展的第一项。
人在陆地上行走的速度就那么快,还会被河流阻拦去路,因为船只的出现,夏国得以纵横黄河流域,与黄河流域其他部落进行交易,获得人口、牛马、兽皮等等。
一直以来,造船技术都是夏国重点发展项目,从最开始龙部落渡过源河前往鹰部落的小船,到可以在黄河主干中平稳航行的甲型船,再到速度更快身体更加庞大的乙型船,如今航速改进版甲型船已经出现,航速改进版乙型船用不了多久也会出现。
拥有航速更快的船只,夏国也就能够通过黄河触及到更远的区域,那里有更多的人口等着夏国去收纳,也有许多夏国需要的资源等着夏国去交易。
但是在苏焱看来,就算是航速改进版乙型船建造出来也不够,夏国还需要更好的船只。
夏国的船只一直将安全平稳当作重点发展方向,在这个基础上,才要考虑让船只能够运载更多的货物和让船只拥有更快的速度。
许多时候载重量和速度不能同时满足,《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中,苏焱将速度更快的船只列作发展方向,有速度更快的船只,夏国也就能够更快的向外界扩张,换句话说,时间就是生命,不能将时间都浪费到赶路上。
船只载重量的问题暂时放下,只要建造体积更大的船只,载重量的问题很好解决,不过船只越大,航速也会受到限制,目前夏国所拥有的最大船只乙型船已经足够夏国内部运输使用。
目前夏国有两座造船厂,分别是源城造船厂和舟城造船厂。
源城造船厂每年可建造三艘甲型船,包括改进版甲型船,受限于地域,源城造船厂无法扩建太多,潜力比较低,以后只会建造不超过甲型船大小太多的船只,也会大量比甲型船小的渔船,使用渔船在河中捕鱼效率要比在岸边捕鱼效率高。
舟城造船厂每两年可建造三艘乙型船,夏国拥有所有类型的船只在舟城造船厂都可以建造,目前舟城造船厂的规模已经超过源城造船厂,拥有更多的造船师、工人,同时位于黄河主干的舟城造船厂拥有比较高的潜力,可以建造比乙型船更大的船只。
《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就是为了让夏国“有计划的”更快的发展,苏焱感觉到时候仅仅两座造船厂建造出来的船只无法满足夏国快速发展的需要。
正常情况下,夏国需要保持三支船队,主要是对外贸易,一支船队沿黄河主干向西航行,主要是与草原上的游牧部落进行交易;一支船队沿换黄河主干向东航行,主要是与渔部落到夏国区域的部落进行交易,也有可能载着军队发动战争;第三支船队前往渔部落更东方的区域开展对外贸易。
三支船队,最低标准是每支船队拥有十艘甲型船,尽可能多,不能减少。
比如一艘甲型船,一般能够运载二十头大牛或者大马,十艘甲型船才能运载两百头,夏国对牛马的需求量非常大,应该尽可能的增加负责与游牧部落进行交易的船队的船只数量,可以一趟运载更多的牛马回来。
向东开辟新航线的船队也要尽可能的增加船只数量,新航线距离夏国更远,两个月时间甚至更久才能回来一趟,船只数量少了,交易的规模也就小了,那么多时间都浪费在航行中,简直就是浪费生命。
目前夏国有四十八艘甲型船和八艘乙型船,减去三支船队的数量,留在夏国内部使用的船只数量并不多,往返于夏国现有的十九座城池和两座正在建设中的新城,船只数量根本不够用。
还有运部和国民假期的事情,没有足够的船只根本无法实行。
所以苏焱准备在实行《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的五年时间里,再建造一座造船厂,增加船只供应量,以满足夏国发展的需求。
造船技术之后则是炼铁技术,在炼铁技术之前还有炼铜技术。
夏国的青铜技术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虽然没有达到其巅峰,但是对于夏国来说已经足够了,能够铸造出精致的青铜鼎,需要的仅仅是多花费一些时间。
苏焱没有这个需求,也就没有让夏国铸造多少这些不实用的东西,顶多少量铸造几个当作王宫的装饰物,或者赏赐给臣子。
关键是铜储量的问题,铜储量显然没有铁储量高,在中国古代,铜更多的是作为金属货币使用,铁则是金属工具的主要材料。
原本苏焱就有让夏国尽早掌握炼铁技术的打算,被天灾所影响,现在正式列入到《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中科技篇的一项,夏国已经掌握炼铜技术,又知道哪里有铁矿和煤矿,炼铁的前置条件都已经具备,只等正式立项。
第511章 《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三)2/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前两个都有了,后面两个也要拿出来,指南针可以让人不迷失方向,火药可以开矿开路指南针的前置条件是磁铁,火药研发则有一点危险性,技术本身不算太难。
苏焱将指南针和火药两项写下,稍微想了想,苏焱又在这两项后面写下“玻璃”。
有一则故事:
三千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
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沙滩,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搬来木柴,并用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
船员们吃完饭,潮水开始上涨了,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
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他们发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苏打。
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物质,这就是最早的玻璃,后来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炉子熔化,制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发了一笔大财。
故事是否是真实的不知道,不过足以说明制造玻璃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情,玻璃的用处有很多,将玻璃装到门窗上让室内增加亮度,精美的玻璃制品用于交易,建造玻璃为屋顶的暖屋在冬季里种植蔬菜,更可以用玻璃来制造望远镜。
当然,玻璃技术的初期并无法达到苏焱想要的程度,还需要时间去研究,才能将一项项成果拿出来,这些事情并不耽误苏焱将“玻璃技术”列入到《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中科技篇的一项。
造船、炼铁、指南针、火药、玻璃、水力机床……一项项技术写下来,可能还有许多技术可以列入到《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中,等着苏焱想到并补充进去。
科技篇之后是疆域,苏焱暂时将疆域和贸易放到一起,毕竟夏国的船只暂时只能在黄河流域航行,而苏焱也将黄河流域当作是夏国的地盘。
夏国的疆域是按照夏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最远处的城池进行计算,内部就是夏国的疆域。
原本苏焱打算使用“步步蚕食”之策,从夏国目前所在区域开始,沿着黄河主干分别向东向西,每隔一段距离建造一座城池,一步步推进,最终占领整个黄河流域。
但是当苏焱开写《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后,发现“步步蚕食”之策有点慢了,完全可以激进一点,在远离夏国本土的区域建立新的城池。
比如炼铁需要的煤在燕氏族老家有发现,想要采集煤矿最好在燕氏族老家建立一个定居点,安排奴隶来挖掘煤矿,还需要安排战士看守奴隶。
挖掘铜矿、铁矿、煤矿这些劳作都是非常沉重,而且对挖矿者身体不好,这种劳作都已经换成奴隶来做,夏国国民只担任看守者。
苏焱原本认为,一个定居点无法居住多少人,人太少可能会被敌人击败,远离本土无法得到支援,就算建造一座城池也有可能被敌人围攻。
这点倒是苏焱以前想差了,一座城池入住一万人口左右,敌人再强,也很难攻破拥有一万人口的夏国城池,夏国的强弓会教育敌人做人,实在不行就将城墙建造的更高更坚实。
更何况现在苏焱没有打算只在燕氏族老家区域只建造一座城池,燕氏族老家在黄河南岸,北岸就是草原,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一直是夏国的牛马主要来源,夏国需要更多的牛马。
倒不如在草原边界建造一座城池,在草原上开辟牧场,大批放牧牛马羊,还可以正式建立骑兵部队,让夏国的铁骑纵横草原,从那些游牧部落手中夺取牛马羊,这样夏国也就不会缺少牛马了。
草原边界建造一座城池,燕氏族老家建造一座城池,两座城池之间的距离不算太远,乘船也就一天左右的路程,若是从黄河南岸乘船到黄河北岸,再骑马前往另一座城池,时间完全可以缩短到三分之一甚至更短。
两座城池互相支援,完全可以在这片区域立足,甚至一座居住一万人口的城池也可以立足,日后也可以根据所在区域的情况多建造几座城池,反正迟早有一天夏国的城池会遍布黄河流域。
唯一的问题就是城池远离夏国本土,两地之间沟通需要十天到半个月的时间,距离太远,可能会导致加入夏国时间较短的人产生其他心思,所以在远离夏国本土区域建造新城池时,最好是迁移加入夏国时间十年以上的家庭,一任城主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五年。
凡是有夏国必须物产的地方,都可以在该地区建立城池,顺便的,夏国的疆域也在疯狂增加中。
苏焱将整个黄河流域都看作是夏国的地盘,不过真正想要占据整个黄河流域还需要时间,这个时间主要是花费在对付黄河流域其他部落上。
正好这个时间里,夏国可以按照《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人口篇中的计划,先以交易为名与更多的部落接触,一方面与之交易一些夏国需要的物产,另一方面向他们宣扬传播夏国的实力,甚至可以吸引一些部落加入到夏国来。
等到夏国扩张到更远的区域,那些部落还不选择加入到夏国来,也不搬家离开黄河流域,等待他们的只剩下战争。
奴隶没有夏国国民重要,不过奴隶还是有些作用的,比如挖矿这种繁重且危险的劳作,凡是危险的劳作都可以交给奴隶,奴隶不是国民,死了也不怎么心疼。
【大家说说科技方面还有什么技术可以拿出来,珩毅想的脑壳痛】
第512章 《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终)1/2
《夏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农业篇
农业的发展对夏国来说至关重要,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吃,人类都会饿死,为了获取到足够多的食物,人类会发动战争,甚至会吃人,不择手段的获取食物活下去。
夏国的农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分别是耕地面积和种子。
耕地面积即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农耕已经是夏国主要的食物来源方式,随着夏国人口不断增多,夏国也要开垦更多的土地来满足夏国所有国民对食物的需求,不过增加耕地面积有一个限制城池的数量。
受限于人类活动范围,夏国国民不可能离开自己城池太远的距离开垦耕种农田,那样一天里有大量时间浪费在走路上,对农业不利,所以夏国每座城池外农田面积也是有数的,只有增加城池数量,才能不断扩大农田面积。
苏焱有思考过不增加城池数量而增加农田面积的方法,就是在远离城池的区域,建立人口一千以下的村庄,以村庄为单位,向四周开垦农田进行耕种。
建立村庄的方法的确是一个可以增加农田面积的好方法,苏焱仔细想了想却看到了这种方法的弊端。
夏国的每一座城池都可以拿出来单独存在,每座城池中所有人互相分工,去做不同的事情,有学堂,有慈幼院,有医馆,有粮仓,有木匠坊,每座城池最少五千人口,足以让该城池抵御大部分事情。
而一座村庄上限人口一千,可以在村庄中建有医馆,却不可能有学堂、慈幼院等,村庄中的孩子想要上学必须前往城池,只有到了假期的时候才能回家。
村庄中大多数成年人都是男耕女织,只有少部分人进行木匠、陶匠等职业。
更重要的是村庄远离城池,一旦遭受敌人攻击,凭村庄自身的武力很难抵挡敌人。
在远离城池的区域建立村庄的方法不是完全不行,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等到日后夏国将周围区域的部落一扫而空,等到夏国有足够的劳动力来大规模修路,等到夏国有足够多的马匹来让大家快速在陆地上通行,到时候就可以在城池外建设村庄了。
目前夏国农田面积的确受城池数量限制,不过限制的并不算太严重,毕竟随着夏国人口增加,城池数量也会增加,之前夏国最多时每年新建三座城池,随着夏国人口快速增加,可能每年会新建四座城池、五座城池甚至更多城池。
人口增加,对食物需求量增加,同时需要一定的生活空间,而新建城池正好可以满足这两点。
暂时建设村庄的方法无法进行,能够让夏国稍微摆脱城池限制的只有马匹数量,乘坐马车和骑马都能够让人在一定的时间行进更远的距离,也就可以在距离城池更远的地方开垦农田进行耕种。
足够多数量的马匹能够增加农田面积,也能用马拉犁来来加快耕种农田的速率,所以夏国需要很多很多的马匹,在草原边缘建立城池势在必行。
农田面积的事情暂时就这样,将城池和马匹画作重点,剩下的则是农作物种子的事情,农作物种子上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培育高产农作物种子,另一个则是增加农作物种类。
先说后者,夏国的农作物种类并不多,换句话说,就是粮食种类和蔬菜种类不多,比如水稻、芥菜、韭菜等。
想要增加农作物种类只能慢慢来,可以从其他部落寻找,也可以到野外去寻找,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
培育高产农作物种子,这是增加农田面积之外另一种增加农作物产量的好方法,多年时间,夏国农部已经出现一批“种植师”、“培育师”,不断尝试培育新品种农作物,高产农作物只是一个方面,还有抗倒伏、抗病之类的农作物。
增加农作物种类需要时间,培育农作物的新品种也需要时间,还是时间不确定的那种,如此一来,农业发展上还是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也可以说农业依托于其他项目而发展。
农业篇结束,农业篇之后还有医学篇、教育篇、文化篇,苏焱想了想后将医学篇和教育篇划掉,以夏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医学和教育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没有必要盲目给两者定下一个远大的目标,按部就班才是正道。
文化篇
毫无疑问,文化对夏国来说非常重要,语言、文字、信仰等等都包含在文化内,一个共同而显著的文化更有利于国民对夏国的向心力。
正常情况下文化篇应该分为神话、历史和现实三章,但是龙部落和夏国的历史比较短暂,作为龙部落和夏国的创建者统治者,苏焱正值中年,人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可以说龙部落和夏国没有什么历史可言,更多的是现实。
神话是虚构的,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完全可以将人类的信仰归于神话中,构造一个属于夏国的神话传说,苏焱没有必要照搬前世的来,什么盘古开天辟地,什么女娲造人。
在苏焱的主导下,龙部落以及现在的夏国,虽然各个氏族信仰载体不同,但是大家都已经认可自己氏族信奉的神是龙神的化身,他们信奉龙神的化身,更信奉龙神。
那龙神就是创世神,创造了这个世界这颗星球,创造了星球上的万物,人类原本也是万物中普通的一员,在星球上挣扎着生存……这一天,人类成为龙神的眷顾者,“王”作为龙神的使者降临世间,教五谷、传医术、烧砖、建楼、筑城,带领人族崛起于大地之上……
以龙部落、夏国为中心,编撰一个符合自身的神话传说,夏国成为人族正统,苏焱是现实存在的,也会出现在神话传说中,等到几百年上千年后,苏焱的存在就是真正的传说。
现实则在神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下去,语言、文字、节日等等,形成夏国独有的文化体系,只要接受夏国的文化,就可以算作是夏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