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很失落
是啊,能够传承百年的宿家,虽然行事一贯低调,但如果自身不硬,底蕴不厚重,单纯依仗别人是不可能传承下来的。
宿致远也曾经在自己面前说过,家族传承,不单单是接班人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有壮士断腕的果断,更要有冷血无情的狠辣,在家族利益面前,宿家人也牺牲了很多······
这一刻,傅松仿佛悟出了什么,也更加坚定了将家族发扬光大的决心,为了将来傅家不再受人欺负,不再任人宰割,他将不惜一切代价!
见傅松似有所悟,张义鹤暗暗点了点头,顺势转了话题,提醒道:“既然世道要乱了,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还打算建房吗?”
傅松苦笑了一声:“还能咋办?料都备齐了,都跟人说好了,不管怎么说这里也是我的根,就算再乱,我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了,怎么也得将房子建起来再说。”
“我只是担心······到时他们的目标会是傅家,你就算建得再坚固,也挡不住那些人的,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你应该明白。”张义鹤看着傅松,意味深长的说。
虽然傅松没有跟他说那个火药的事,但张家有自己的消息来源,这件事张家早就知道了,只是傅松没说,他也不好主动去问。
说实话,最初得知这件事时,张义鹤替傅家高兴的同时,有那么一瞬是很失落的。
傅松等于是他看着长大的,因为他父亲傅有海的关系,两家关系从一开始就不分彼此,在靠山屯属于同一个阵营。
傅松从小就跟着他习武,傅松的那身本事,可以说是他和老伴针对傅松特意教授的,虽然没有收他为弟子,但内心还是没有当他是外人。
但傅松手里有了大杀器,却隐瞒下来,没有跟张家透露哪怕一星半点,这让他有些不是滋味儿。
他知道傅松不告诉张家,有他的考量,也许是担心张家会受牵连,可不管怎么说,这件事让他认清了一个现实:傅松,已经长大了!
尤其是在外面三年多的经历,已经让傅松脱胎换骨,曾经单纯淳朴的傅松已经不见了,现在的傅松不仅心思愈发深沉,手段也愈发狠辣,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知道留后手了。
这一刻,老爷子是欣慰的,自己也终于可以告慰傅有海在天之灵了,假如他泉下有知,也一定会满意傅松如今的变化的。
傅松自然知道老爷子说的是什么,但火药的事他还真是不知该怎么说,毕竟这是薛一梅弄出来的,她当初警告不许告诉任何人,张家自然也不例外。
他们倒不是不相信张家,而是这个火药本身就是极度危险的物品,傅家也是打算在生死关头才能使用,张家人多口杂,虽然彼此之间都是自己人,但也难免会无意中泄露出去,到时恐怕会给张家带来致命的危险。
可这些话,就算亲近如张家老爷子,傅松也不知该怎么说出来,但又担心张家对自己误会,因为他敏感的察觉到老爷子已经有些不高兴了,傅松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将这件事的始末都告诉了老爷子。
将薛一梅制作火药的过程叙述完了,傅松有些愧疚地说:“爷爷,不是松儿故意隐瞒您,而是这件事情实在是太严重了,如果让朝廷知道这件事,知情者轻则丢了性命,重者满门抄斩,所以才故意满着您的。”
“当然,现在消息早就泄露出去了,秘方我们也已经献给了燕王,但有些人想要灭口也是肯定的,不过,真到了那一天,真要被逼的走投无路了,傅家也会放手一搏,不会坐以待毙!”
“现在已经无所谓保密了,但就算这样,我不告诉别人,爷爷您如果不怕被牵连的话,松儿马上就将秘方交给您!”
“那个大杀器,真的有那么厉害?”
张义鹤并没有想要秘方,尤其在听到秘方已经给了燕王萧睿时,他更不可能想要觊觎秘方,而他对大杀器的效果比秘方本身更加感兴趣。
他毕竟是军人出身,对一切可能杀敌的兵器都超乎寻常的狂热,虽然傅松遇险后张家也派人去现场看过,对现场的破坏程度让他们很是震惊,但他还是想要从傅松嘴里听到最真实的答案。
“是真的很厉害!”傅松脑子里闪过爆炸的场面,目光里带着一丝憧憬,肯定地说。
“有多厉害?”旁边听了半天的张松源,急不可待的开口问道,“能不能让我也见识一下?”
当初傅松遇袭之后,张家很快得到了消息,他亲自去现场查看了,对于现场的破坏力,真的是相当震惊。
他不知那个所谓大杀器是什么样子的,但如果张家有了这个大杀器,那还怕谁?
傅松看了张义鹤一眼,见老爷子也没有阻止大孙子,目光里流露出一丝期盼,知道老爷子肯定心里也很痒痒的,想要一睹为快,就笑道:“想要证实一下效果那还不简单?我家里还有几十个呢,咱们抓空进山一趟,试验一下不就行了?”
“真的?你家里就有啊?那咱现在就去吧!”张松源高兴的差点儿跳起来,急于见证一下大杀器的威力。
傅松见老爷子也有些意动,就建议道:“爷爷,咱们傍晚时再去吧,白天村里人有进山找野菜山货的,吓到他们就不好了。”
“而且,我们这次回来还收留了两家人和二十多个孩子,昨晚勉强挤下了,从今天下午开始,白天我要在后院给他们盖几座泥草房,也没时间。”
说到这个,张义鹤赞赏的看了傅松一眼,说:“这件事你做的不错,虽然你家现在的情况有些难为你了,但咱们能帮一把是一把,最起码能救活几条人命。”
“嗯,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傅松点点头说。
“啊?你家要建房啊?那下午我给你帮忙去!”张松源还不知道这个情况,只知道昨晚来了很多人,这会儿听傅松这么一说,立即主动要求道。
第四百零六章 多多益善
“不用了,昨晚你值了一夜,下午你好好休息吧,咱村人有的是,我还找了不少的流民,人够用了!”傅松拒绝了他,完了怕他不死心,提醒道,“夜里还要进山,你好好睡一觉,到时好有充沛的体力!”
“没事儿,就我这身体,三天三夜不睡觉也没事儿,放心吧,啥也耽误不了。”张松源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不在乎的说。
“那就这样定了吧,让松源去帮你,多个人多个眼睛,也帮衬着你点儿,千万别大意了,流民里也是良莠不齐,啥人都有。”
张义鹤一锤定音,傅松这才不说什么了。
“那,戌时初我过来,那时候山里大概也没人了,等到深山里,正好夜深人静,大家都睡着了,有点儿动静也不明显。”傅松说完,站起身来,“那爷爷,奶奶,我先回去了,我还想去村里走一趟,看谁闲着,下午都上我家去。”
“好,你去忙吧。”张义鹤摆摆手说。
“到时我也去!”高氏见事情定了下来,在一边跃跃欲试的说。
自从听到傅松说的那个大杀器之后,高氏一直处在兴奋之中,虽然她自负武功不弱,但下一辈之中也不都是佼佼者,武艺平庸者占了多数,虽然他们自己感觉不错,但在她看来还差得远。
对于保命的手段,她可没有什么偏见,如果证实管用,自然多多益善!
虽然她不好意思将秘方据为己有,但傅家有的东西,张家拿来用用,还是可以的吧。
“好哇奶奶,您倒时可以自己扔一个,那种好像是天崩地裂的感觉,真的是,太刺激了!”傅松和高氏自小就亲近,没等张义鹤表态,他就立即喜滋滋的答应下来。
他知道,只要是老太太的要求,张义鹤从来都不驳回,换句话说,张家真正当家做主的,其实是老太太。
“好吧,你愿意去就去吧。”张义鹤最终无奈地说。
傅松和张松源相视一笑,两人很快从院子里出来,张松源回了自己的的小家,傅松则径直出了小门。
他还要去村里杨家和陈家一趟,建房的小工好找,但掌舵的大工却必须手艺娴熟,不然盖的房子漏雨就糟了。
陈家兄弟那儿好说,年前打过一阵交道,杨家他却没有去过,建房必须亲自去请才行。
还有里胥李勇生家,就算在自家院子里盖房子,不用办地契房契,也得打个招呼,不能失了礼数。
再说薛一梅她们,三个女人都是熟手,中午饭很快就做好了,幸亏小明他们来时,薛一梅添置了不少的蒸屉,还是往上叠加的蒸屉,一个锅可以一次蒸四屉,虽然只有两口锅有四层蒸屉,但其余两口锅也能蒸一屉,再加上柴火有的是,大火烧开,第一锅很快就熟了,个大皮薄、热腾腾的饺子一出锅,整个屋子都弥漫着浓郁的饺子香气。
这下不光孩子们在屋里待不住了,就连在后院干活儿的男人们也收工回来了,纷纷洗手准备吃饭。
但也知道傅松因为建房的事去了村里,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薛一梅就决定先让孩子们吃第一锅,大人们吃下一锅。
于是,孩子闹哄哄的分成了两拨,一拨丫丫、傅环带着温炳川家的两个孩子小牛和囡囡,刘大强家的两个孩子山桃和铁蛋,还有在东屋住的七个小丫头,放上了炕桌在东屋炕上吃,另一波是那十六个男孩子在西屋吃。
因为碗筷不够,孩子们只能轮换着吃,这也是没有办法。
好在孩子们吃的很快,但吃相就不好说了。
东屋的孩子们还能矜持点儿,毕竟有丫丫、傅环做示范,没有第一批吃,几个没有轮到碗筷的小丫头,就算饿急眼了,恨不得一口将整盆饺子一口吞下去,也能强撑着忍住。
西屋孩子们的吃相那叫一个惨不忍睹,狼吞虎咽都是好的,有的孩子被分到下一波,见同伴们吃的那叫一个香甜,馋的哈喇子都流下来了,实在是忍不住了,早就将父母的嘱咐忘到了九霄云外,也顾不得烫嘴,直接就下了手,有几个男孩子吃得太猛噎得直翻白眼,吓得薛一梅赶紧用葫芦瓢舀来白开水,这才有惊无险的缓了过来。
但之后,这几个男孩子只是冲着薛一梅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有那一点点难为情,却又继续将手伸进饺子盆里,大口的吞咽起来。
还好第一锅饺子做得多,孩子们就算敞开了肚皮吃也没吃了,让薛一梅着实松了口气。
忙活着做第二锅饺子的陈慧珍和李腊梅,见孩子们吃的香甜的样子,两人不约而同的吞咽了一口口水,互相看了一眼,忍不住笑了起来。
话说,她们也是很久很久没有吃过饺子了,只不过大人们能忍,孩子们看到吃的,就算多懂事的孩子,在饿急眼的情况下,也会原形毕露的。
薛一梅暗暗叹了口气,无奈地笑道:“我倒不怕别的,就怕孩子们冷不丁撑坏了。”
昨晚她还控制着孩子们的饭量,担心吃得过多撑个好歹,昨晚孩子们睡得很足,已经过了过度虚弱期,她也不好再次提醒,不然被人误会舍不得就不好了。
陈慧珍苦笑道:“夫人,这些孩子恐怕长这么大有的都没吃过饺子,就算吃过也舍不得搁油,这么香喷喷的饺子,别说孩子们肚子都快饿扁了,就是大人们又有几个能忍住?”
“是啊,说来说去还是夫人心眼好,像夫人这样好心肠的人真是太少了,这些孩子们都是有福的,能够遇到夫人这样的好主子,是他们上一辈子修来的好运气。”李腊梅也感概的说。
薛一梅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三人一同忙碌,第二锅饺子很快就做好了,四口灶一起开动,陈慧珍、李腊梅每人看着两个灶口,热气蒸腾,整个灶间充满了香浓的味道。
薛一梅将空下来的饭盆洗干净,又舀了一大盆白面和荞麦面,用提前舀出来的热水活好面饧着,然后又切了几棵白菜,葱末,加了食盐、猪油,先搁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