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六贼纨绔TXT下载六贼纨绔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六贼纨绔全文阅读

作者:蛤蟆吞地     六贼纨绔txt下载     六贼纨绔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90章 小骗子(下)

    听了这话语,绿侬又猛然翻身不愿看他,嘴里更是不满嘟囔。

    “你就是偏心!”

    原本心有惭愧的蔡鞗,听了“偏心”两字后,像是被激怒了一般,猛然将她搬正了身子,又一个纵身将她死死压在身下……

    “混账娘们,老子是偏心,可老子偏心的却是你这个该死的娘们!”

    “你骗人!你就是偏心福金妹妹!”

    在他压在身上后,绿侬像是担心伤到了他,并未激烈反抗,但嘴上却不愿低头服输。

    “还记得当年老子说你是大海女王吗?”

    “那是因为你没有可靠人帮你,这才故意骗我的!”

    “混账女人……”

    蔡鞗差点没被她气的七窍生烟,怒道:“你这混账女人根本就是个没脑子的蠢女人!”

    “哼!”

    蔡鞗冷哼,却也从她身上爬了下来,怒道:“两三个月来,你也算是知道了些朝堂上的事情,五娘带着孩儿们前来中原,不顾孝儿身体又从江宁跑到燕京,为何?还不是你们这些女人都不愿意礼儿成为中原的主人?”

    “可你们也不想想,勇儿有资格成为中原的王吗?”

    绿侬俩眼瞪得溜圆,一副极为不服的架势,蔡鞗见此,很是恼怒冷哼道:“且不言勇儿的性子合不合适,且不言之前你这混账女人是如何的溺爱勇儿,这些都扔到一边不理会。”

    “蔡家老少支持勇儿,大明岛一系内阁阁老支持勇儿,甚至我大明岛一系军将们也支持勇儿登基为帝,可那又如何?难道大明岛一系人丁还能比得上宋辽一系人丁众多?”

    “或许你会说,天下是我大明岛打下来的,可你也不想想,若咱家没有福金,没有礼儿的身份,天下怎么可能会如此顺利获得!”

    蔡鞗冷哼道:“城内流言蜚语如此之多,你若让人仔细统计一番,你就知道攻击勇儿、智儿流言远远多于礼儿十倍!你就应该知道民心向背之事!”

    “哼!”

    “摩尼教反叛时,福金随相公平定、安抚过整个江南,之后又稳定山东,金兵南下后,福金同样于镇江、杭州、川蜀稳定民心,如今更是参与陕甘、河北、并州安抚、重建,即便因礼儿改姓朱而有些流言蜚语,百姓也早就认可了福金国母身份。”

    “那还不是你太偏心!还不是你把什么好事都给了福金妹妹?”

    “你个混账女人……若你是宋国公主,老子也把什么好事都给你!”

    夫妻两人像是杠上了,面对面盘膝坐着对怼……

    “哼!”

    “勇儿为中原王,勇儿如今仅有三岁,成年便要十五年,老子若身在中原,兴许可以压得住底下宋人的不满,可若老子离开中原后,仅凭大明岛一系根本压不住千百倍的宋辽所属官吏、将领,这种割裂也永远存在,无论是实君治国还是虚君治国,勇儿这个皇帝也必然丁点权利都无!”

    “若仅仅只是勇儿丧失了皇帝权利,老子也不会理会,但是,在礼儿丢失了权利的同时,大明帝国也必然是另一个宋国,因为所有权利都已被原本的宋人占有!”

    蔡鞗冷哼道:“礼儿为中原王又有不同,礼儿血脉里本就有宋国皇族血脉,同时还兼具我大明岛血脉,无论是大明岛一系还是宋人,他们都能因礼儿而逐渐融合,而不是如勇儿为帝那般的彼此对抗。”

    “福金虽是宋国公主,但你也知道福金遭受了多少苦难,早已成了我大明岛一员,礼儿为帝,日后的中原也必然成为真正的大明帝国!”

    蔡鞗叹气道:“咱家众多孩儿中,只有礼儿遭受的苦难最多,在倭国出生,尚未年满周岁便随母入青州镇抚军心、民心,之后又随母前往数千里外的大明岛……”

    “遭受苦难较多的孩儿也较为早熟,虽然你与礼儿相处时间不长,你也当看到礼儿身上的敦厚、仁德性子。”

    绿侬虽然噘嘴,蔡鞗见她目光闪躲,就知道她已经低头,噘嘴不满也不过因性子较强不愿服输罢了。

    “虽朝堂因帝制、宪制而激烈争斗,看似城内有诸多关于礼儿姓氏流言,但朝臣们是支持礼儿为主的。”

    “礼儿为主,中原可短时间内稳定,可以为海外送出更多人丁,相公在有生之年可以为孩儿们建立一个又一个国度。”

    “如果说礼儿是三十年内世界之主,勇儿就是三十年后的世界之王……”

    “小骗子……”绿侬忍不住又噘嘴嘟囔。

    蔡鞗好气道:“你这女人屁个眼光都无,中原太过庞大,自己能管理好自己就不错了。大明岛呢?大明岛在南洋天竺、中原、美洲三者之间。”

    “百十年内,即便相公在美洲大陆立国百十,那里也只会因人丁不足而是一个个小国,更因为上面的众多野人而需要大明岛的支持,大明岛支持美洲各国,大明岛就会成为他们的老大。”

    “日后的万国联盟中,只会有五个老大,中原、天竺、大明岛、南北美洲,而这些老大中,无论勇儿以及子孙有无本事,这些地区性老大都需要拉拢大明岛,皆因为大明岛居于各家的中心位置。”

    “大明岛居于海外,是与各区老大相隔较远的国度,无论哪一方发生战乱,战乱都很难波及到了大明岛,安全性最高。”

    “一方面是各地区老大都要拉拢的霸主,一方面又是安全性最高的国度,仅凭这些,勇儿以及子孙们就不知占了多少好处,你这女人若还不知足,与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的贪婪婆娘又有何区别?”

    “哼!你才是那老太婆呢!”

    绿侬一翻身,也不愿搭理他了,就在蔡鞗一脸苦涩哀叹时……

    “过些日……过些日就让福金妹妹做皇后吧。”

    ……

    蔡鞗心下叹息,伸手搂住背着身子缩成一团的女人……

    “你是个好娘亲……”

    绿侬猛然转身,恶狠狠咬在他手臂,过了好一会才松嘴,又猛然转身背对着他。

    “我给你下蛊了,你若再骗我,我……我就陪你一起去死!”

    “嗯。”

    蔡鞗张了张嘴,最后也只轻嗯了声,没有再有任何辩解,只是紧紧搂住微微颤抖的女人……

第691章 皇帝与宦官

    蔡鞗的几个女人中,绿侬是最早认定且最“清白”的女人,当年蔡卞用兵马围困蔡府,逼迫苏眉将儿子送往开封,之后却被苏眉借力打力,借镇江知军蔡翛抓了海贼海狗子唯一的儿子,继而引发了场海战。

    蔡卞在杭州病逝时,蔡鞗正在麻逸国,之后赵佶一再动用“金牌”召回,蔡鞗也不得不自麻逸国返回,之后就是平定流求岛蛮人叛乱……

    当年的蔡鞗极为清楚,一旦踏入开封,很可能再也没了机会逃脱,而他需要一个人来帮他守住海上的一切,而这个人只能是绿侬。

    学堂里的娃娃们还没能成长起来,海龙帮所属老人们更为在意中原的一切,如果将海上的一切交到老人们手里,结果又会成为什么样子?

    蔡鞗需要一个人,需要一个干干净净、可以完全信任的人来执掌海上的一切,绿侬是巫婆,南洋乃至广南的巫婆与鞑靼、女直人的萨满不同,鞑靼、女直人的萨满更多的是祈福、卜卦问凶吉和治病,也因此更被族人尊重,是鞑靼、女直人圣人般存在,而巫婆虽也与人治病,但更多的是用恐怖手段来威吓他人,同样是尊重,巫婆却是让人敬而远之。

    本身就让人敬而远之,流求岛蛮人叛乱时又背叛了她,绿侬也成了世界孤儿,成了仅有蔡鞗一人可依靠的世界孤儿。

    蔡鞗血液里有老蔡太师的冷血、无情,必要的时候他可以算计一切可以算计的任何人,他很清楚,虽然海龙帮数千近万人是他可以依靠的本部族众,但这些本部族众若没有足够的利益,他们是不可能轻易放弃中原花花世界而远走海外的,但绿桃不同,她是蔡鞗身边唯一的一个干干净净的人,一个除了他没有任何依靠的人。

    事关生死,蔡鞗不敢相信任何嘴上的忠义,干干净净的绿侬也就成了他心下的正妻,一个可以帮他看守背后的妻子。

    赵福金、余里衍同为公主,远比绿侬尊贵太多,天下打了下来后,无论蔡家老少还是朝堂大臣们,他们都只会认为赵福金更为适合做大明帝国的皇后,甚至蔡鞗内心也认为福金更适合做当下的正妻。

    打天下时与天下打下来时是不同的,大明岛的本部凝聚力甚至还不如女直野人,由近万海龙帮变成数万、数十万人,数十万人中有海龙帮所属、摩尼教宋人、辽人,若能天下能给予蔡鞗更多时间,他可以不用考虑赵福金、余里衍的公主身份,可宋辽金三国给了他足够整合的时间吗?

    没有,宋辽金三国没有给他足够整合时间,蔡鞗就不得不考虑到赵福金、余里衍甚至方金芝的身份,考虑三人背后的政治力量。

    考虑到三女背后的政治力量,蔡鞗就不能让三人任何一个成为大明岛的女主,只有绿侬是大明岛女主,只有这个蛮女巫婆成为他的正妻,大明岛一系才能压得住宋、辽、摩尼教三方,才不至于三方脱离了大明岛的控制。

    可现在天下打了下来,无论蔡鞗愿不愿意,中原汉民万倍、百万倍大明岛一系,再加上他内心里就没想着长久待在中原,内心里就没想着鸠占鹊巢霸占了中原,为了中原的稳定,宋国公主的赵福金就成了最佳的女主、皇后人选。

    怀搂着除了自己一无所有的女人,蔡鞗心下也不知道是该咒骂自己的无耻,无耻到了用自己亲生儿子打击这个可怜女人,还是满怀愧疚……

    两人一动不动,蔡鞗怀搂着背对自己的女人,谁也不愿再多说一句,只是静静瞪着眼睛……

    两人是什么时候各自睡去的?两人自己也不知道,直至房门被年老了许多的老黄敲响后,蔡鞗才发现原本背对自己的女人,成了紧紧抱着自己,瞪着俩眼睛看着自己的女人……

    低头亲吻了下女人的额头,默默将被子为她掩盖了严实后,又一次对着看着他的女人亲吻了下,这才轻声取笑……

    “北方干冷,你这婆娘又比相公年长十余岁,若再不多睡几个时辰,若真成了老太婆,相公可没法子要你了……”

    “你敢!”

    绿侬杏眼一瞪就要伸手挠他,不等她玉臂伸出被褥,又一脸苦涩将她按住。

    “开句玩笑你也当真?相公不要了谁也不敢不要了你!”

    蔡鞗将被褥掖好后,又低头在她额头亲吻了下,温言道:“相公还要去看望一下儿子,混小子爱蹬被子,若不看上一眼,相公心下终是不怎么安心的。”

    说罢,蔡鞗就要离去……

    “相公,多穿一些,外面冷。”

    “嗯。”

    蔡鞗回头一笑,从门后拿起挂着的棉大衣后,这才开门走出房外。

    在赵构身死、完颜宗磬退入辽东后,蔡鞗就已经成了事实上的天下之主,只是他丁点也无身为一个帝王的觉悟,依然如大明岛时一般无二,自己的事情自己亲手做,肯本不愿意让一些宦官、宫女在房内伺候。

    蔡鞗仅登基称帝就有两次,一次在大明岛破茅草屋内,一次在江宁匆匆登基,两次都不是正儿八经登基大典,即便成了事实上的帝王,他也毫无任何身为帝王的觉悟。

    老黄黄文功成了皇宫大内总管兼儿子朱万礼的大伴,虽他依然忠心耿耿、任事勤勉谨慎,但蔡鞗总觉得与他有了层无形隔阂,远不似当年那般嬉笑怒骂。

    黄文功在前,旁边还有几个青衣小宦官、宫女挑着灯笼领路,身后则跟着带刀护卫方天定……

    “老黄,这些年里,你有无怨恨朕……怨恨本都护?”

    蔡鞗张嘴“朕”后,又改成了曾经的“都护”话语,低身在前领路的黄文功身体不由一震,脚步也稍微停下了一息……

    一人在前躬身领路,一人沉默在后,默默行走在黑暗下阁廊……

    “你有理由怨恨。”

    来到尚还未完全修建完工的东宫前,推开儿子房门时,蔡鞗突然开口说了句没头没尾话语……

    看着大步走入房内的帝王,看着几若与大明岛时一般无二披着棉大衣的帝王,黄文功眼前一阵恍惚,竟有些分不清眼前真实与虚幻……

    “起来了……”

    ……

    “爹爹也想睡懒觉呢,可咱爷们不是回家了么……”

    ……

    “赶紧的……”

    ……

    黄文功呆呆看着有些陈旧了大衣的男人抱起儿子,看着他为不住揉着眼睛的儿子穿戴衣物,看着他一一检查儿子们有无尿床,看着他一一掖好被子……

    蔡鞗丁点帝王觉悟都无,除了担心孩儿们半夜踢被子,安排了些日夜不离身的宦官、宫女照顾外,六个儿子几若于军卒一般无二睡大炕,全睡在一个房中,而隔壁则是同样睡大炕的三个女儿,最为年幼的年仅一岁。

    儿女们刚从江宁前来北都燕京后,蔡鞗就因四子蔡万孝另外住进了一处安静院落,也不知道几个女人是担心儿女受宠问题,还是因为教育问题,在四子度过了心理阴影、认可了绿桃后,几个儿女就全都住进了小院,也就全都成了军事化管理,哪怕年仅一岁的幼女还只能由奶妈贴身照顾。

    检查了下几个儿子有无尿床后,又来到隔壁看望了下三个正熟睡的女儿,这才又为着揉着眼睛的长子洗脸、刷牙……

    一路上,黄文功都只是走在父子两人身前,或看着父子两人洗脸刷牙,或看着一大一小边吃饭边说着不满早起话语……

    黄文功只是沉默不语,直至父子两人走向前门时……

    “在陛下领数万大军入江南,自立为王时,老奴心下是怨恨陛下的……后来……后来老奴才发现,老奴更为怨恨自己,怨恨童贯,怨恨官家……”

第692章 北方之重

    完颜宗磬在撤离燕京城时,几乎把整座城内人丁全部迁去了辽东,就算剩下了些难以走动的老人,也随着一把大火烧死了个干净。

    燕京成了片废墟,哪怕原有的城墙也被离开的金兵毁坏了大半,原有的废墟城池几乎就成了蔡鞗私人皇宫,占地近乎百顷之多。

    世界不一样了,蔡鞗的出现加速了火器的应用与发展,尽管此时还没法子做出射速更高的机枪以及后世那般步枪,但他相信,在他集结整个天下聪慧工匠后,在他集结数千万人力集中攻破几项关键技术后,十年后的草原必然连丁点踏足关内的机会都无。

    火器百倍于另一个历史速度发展,坚固城墙也就失去了应有的防护作用,开放型城市就成了未来的主流,再加上燕京会成为中原乃至整个世界的帝都,会成为世界超级城市,原有的燕京城就成了蔡鞗的私人皇宫,成了未来儿孙们“四合院”聚集地。

    开封皇宫或许是历朝历代最为狭小的皇宫,而蔡鞗大手一挥把整个燕京城划为私人领地,燕京内数十万军将们没什么意见,反正整个燕京城都成了废墟、瓦砾,北上夺回燕京的军卒们还不如在野外搭建帐篷来的方便呢,可郭涣一干大臣们却不怎么愿意了,但蔡鞗极为坚持,而且还把政务全扔给了他,自个却带着儿子巡视各地,郭涣和内阁阁老们也只能默许了他的“贪婪”霸道。

    不仅整座城池成了座蔡鞗私人皇宫,陕甘、黄河以北所有土地全成了蔡鞗的私人土地,至少在法理上是如此,他在中原投入了难以计数钱财,他不在乎钱财花在底层老百姓身上,可若让富户士绅们占他便宜,他是怎么都不怎么带劲。

    难以计数民夫在城外修建屋舍,而且还是挣他钱财的那种民夫,自然是要想法子回本的,大臣们、百姓们想要白白占了他花钱建造的房舍、院子那是想也别想的,为此郭涣还又与他争吵了个面红耳赤,但蔡鞗却丁点也不后退一步。

    按照另一个大明帝国的早朝规矩,早朝是在乾清门早朝的,而蔡鞗唯恐郭涣和大臣们又拿自个霸占田地的事情说事,也不嫌路远,自个怀抱着儿子骑马跑到城门一般的乾清门早朝。

    与大明岛、江宁时一般无二,蔡鞗最是不耐烦吵架一般的早朝,而今日又是蔡鞗真正第一次正儿八经上朝,一干老人也像是全都达成了一致意见一般,没有彼此揪衣领吵架,除了一开始几人不轻不重弹劾了身在河套草原的习泥烈外,就是上奏一些州县不法之事,就在蔡鞗以为每每吵架大臣们转性了呢,郭涣抱着个木板出列……

    “陛下,臣有本要奏。”

    蔡鞗也没怎么在意,以为他要上奏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坐正了些身子。

    “郭老请说。”

    郭涣抱拳一礼,正色道:“陛下曾言国以民为本,民安则国稳,故而陛下每每宽待于民,与民以田自养,低赋以富百姓之财……

    蔡鞗神色郑重了些,虽微微点头认同眼中却有些怪异,有些没明白他说了这么一大通究竟是想要做什么,也只能沉下心来继续听着……

    “……金人残暴,河北、并州百姓困顿若三年积旱遭灾之地,京城更是成了百里无人烟之地,老臣以为当迁无田以养百姓入京充实,还请陛下恩准!”

    蔡鞗连连眨动眼睛,听到此处时,他才算真正听了明白,看着百十个老少大臣全默默点头,蔡鞗心下就是一阵不满来。

    “郭老,迁民充实国都是理所当然之事,只是朕并不认为迁无田穷苦百姓入京,要迁百姓,也当迁士绅富户才是。”

    “陛下……”

    蔡鞗不当自个是皇帝,说话也随意些,但郭涣不是姚仲教、刘一刀、孙六等人,朝堂上话语也正式许多,可当蔡鞗开口“富户”时,一丝不苟士大夫模样的老人也急眼了,正待当堂与蔡鞗争论一番,蔡鞗却一抬手阻止了他。

    蔡鞗一脸笑意看向所有大臣们,笑道:“朕知道你们的心思,想要低价或白占朕的院落、土地就莫要想了,朕都花费了五万万贯钱财,难道朕回点本钱都不行吗?”

    听了这话语一干大臣们全露出苦笑来……

    蔡鞗又笑道:“女直人祸祸燕京……乃至整个辽南京较重,仅被抓去辽东为奴的就有百十万人,如此之地自然是要一些百姓充实的。”

    蔡鞗先是肯定了郭涣充实百姓的政策,又笑道:“但充实的百姓与百姓是不同的,赵构在陕甘杀了无数有田富户,随着赵构逃入陕甘的无数官吏、将领们趁机也占有了无数田地,在咱们兵入陕甘后,这些田地也就成了咱们明国的土地,也就有了与整个黄河之北田地一般无二的均分田地政策。”

    “并州、河北因战乱死伤的百姓较多,即便自江南、两淮、河南、川蜀迁入两百万无田百姓,那也不算多了……”

    “但是!”

    蔡鞗神色郑重了些,看向所有人道:“但是,诸位需要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黄河之南要远远比陕甘以及黄河之北富裕!”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蔡鞗正色道:“自春秋战国至今,每每发生民变、动摇国朝根基,甚至亡国、亡天下者,无不是北方之地!”

    “因何?”

    “因北方干旱易灾,因北方百姓贫穷,关内耕种百姓如此,关外牧羊、狩猎之胡民亦是如此!”

    蔡鞗正色道:“想要天下安稳、社稷安定、百姓富裕平和,就要保证北方百姓不至于赤贫如洗,就要保证北方百姓无有易子而食之事!就需要富裕的南方补足北方之不足!”

    蔡鞗看向朝堂上所有人,看向郭涣,正色道:“朕登基了,成了代天牧狩天子,诸位成了代天治理天下的朝臣,就当力行天之道,而不是行人之道,而不是损不足以奉有余!”

    蔡鞗轻拍了两下同坐一张龙椅的儿子脑袋,语气舒缓了些,笑道:“北方易干旱而遭灾,江南一亩田可养三口之家,然干旱易遭灾之地却需要三亩、五亩甚至十亩田方可养三口之家,郭老看似迁南方无田之民入北耕种,看似既养活了江南无田之民,又增加了国朝之赋税,但在朕眼里,迁入江南无田之民却在加剧北方之民的灾难,道理很简单,因为北方之民需要更多田地以养。”

    “北方之民虽此时因战乱之故而田地荒废了些,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安稳了三十年的北方百姓呢?父生子,子生孙,三十年聚养生息后,这些荒芜了的田地是否依然荒芜?”

第693章 听爹爹话

    郭涣张了张嘴,想要辩驳,一时间却又找不到理由,人丁是会不断增长的,事实上北方确实比南方更容易遭灾。

    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的地方,粮仓里就需要确保一年丰收可以吃上三两年的粮食,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不会发生大饥饿情形。

    蔡鞗又说道:“南方富庶,百姓即便没有一寸田地,也能与人做工养活家小,即便寻不到做工活计,也可以前往大明岛,前往海外耕种求活……”

    “朕再退一步来说,就算他们真的遭灾了,活不下去了,从南洋调集粮食也容易救助南方,至少要比南洋粮食运入河北、陕甘、并州要容易得多!”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北方安稳关乎着整个天下的安稳,这也是朕因何要把所有田地归入朕的名下,也正因北方安稳关乎着整个天下安危,朕方才将帝都放在燕京!”

    “燕京成了帝都,成了天下之心脏,也必然是天下乃至未来海外诸国的政治、文化、科技中心,即便不是宋国开封那般经济中心,也绝不会太差了,而迁富户入京不仅可为整个北方枯竭财流注入水源,让更多北方百姓因此获利,更是加速了帝都为政治、文化、科技、经济中心的进程!这个进程越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诸位才能成为真正天下魁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重臣!”

    “而现在呢?你们迁入京城百万苦哈哈又有什么用?真正的富户在外面,影响天下官吏的富户士绅在外面,大明帝国的政治中心散落在外面,你们只不过是一群朕百万大军威压天下下的傀儡而已,想要成为真正执掌天下权柄重臣……不过缘木求鱼罢了。”

    蔡鞗轻笑摇头,郭涣、姚仲教、刘一刀……百十大臣面色狂变,不等郭涣颤抖嘴唇开口,孙六大步出列,郑重抱拳一礼。

    “陛下圣明,老臣以为当令各江南、两淮、河南、川蜀富户入京以充京都!”

    姚仲教、刘一刀等人相视,齐齐上前抱拳。

    “臣等附议,当迁家资万贯富户入京!”

    “臣等附议……”

    即便是内阁首辅的郭涣也不得不与满朝文武一同低头抱拳,原本想着迁数十上百万穷苦百姓入京,如此也能让高高在上的抠门皇帝减少些房价,可现在才发现一切是如此的愚蠢。

    南方遭灾不够严重,即便蔡鞗在江南有数十万顷田地,黄河之南还是无以计数百姓无田可种,但蔡鞗并不愿意这些穷哈哈跑到北方,他更愿意南方穷哈哈们全都跑去海外,成为大明帝国向外拓展生存空间,而不是都窝在中原一地。

    宋朝是个资本为王的王朝,即便宋朝身上资本特性不够浓厚,历朝历代一地富裕者也是掌控了当地话语权的,而这些富裕者的集合就成了整个国度的政治执掌者。

    所有富甲一方的富户士绅都在南方,都在帝都之外,内阁朝臣们也甭想真正执掌天下,也必然会形成南北政治对抗的局面,即便天下兵马都在北方,也一定是这种隐形对抗局面,内阁朝臣也只能依靠蔡鞗的武力而执掌天下,而不是他们自身的威望、权利。

    蔡鞗的话语说的不能再清楚了,事关天下权利的争夺,再也没了哪个因为蔡鞗霸占了京都所有房产而置气了,原本有些人是要弹劾赵佶、耶律延禧一干宋辽宗室散播谣言污蔑皇子的,在黄文功再三询问“有本无本”啥的,百十个大臣也没一人开口。

    ……

    看着三三两两大臣摇头叹息离去,孙六不悦道:“老夫早就说了,就算想要劝解也当私下里,现在好了,所有人都丢了老大的脸面,若今日话语被北方百姓得知了,还不知又要闹出怎样的乱子呢!”

    姚仲教看了孙六一眼,摇头苦笑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个屁用,还不如严令他人不得胡乱言语呢!”

    刘一刀摇头叹气道:“此事就算咱们想堵也很难堵的住,那些宋人官吏是绝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

    三人齐齐看向不远处一人呆立的郭涣,齐齐摇头苦笑。

    郭涣虽说是大明岛一系,可他欲要缩减内阁阁老数量,同样也不符合大明岛一系阁老们的利益,姚仲教、刘一刀、孙六等人也与他保持了些距离。

    三人摇头苦笑离去,郭涣站在“乾清门”前许久,最后也不得不叹息离去,也正如刘一刀所说,朝议还没过了半日呢,城内已有百姓对郭涣不满话语。

    为每田百姓分田耕种,既养活了穷苦百姓,又因耕种田地而增加了赋税,与此同时也能迫使蔡鞗降低京城房价,甚至把正在修建的房舍所有权全部拿到手……

    原本是极好的事情,至少没有一个官吏反对的,就是成了无数建造京城劳工一员赵佶,在得知了郭涣请奏时,也认为是忠良之言,可怎么就转眼间成了个臭主意了呢?

    泾原军率先造反,继而引起整个西军反叛,赵构、汪伯彦、秦桧、张浚……全死在乱军之中,反倒是赵佶、赵桓……一干赵氏宗室子活了下来。

    赵福金前往陕甘安抚民心时,也将这些人一起送来了燕京,当然了,蔡鞗也绝对不会与耶律延禧那般善待了,想活命,自己干活养活自己,尤其是赵佶,既然这么喜欢石头,那就天天与石头打交道好了,他也光荣的成了名盖房子的石匠。

    蔡鞗可以善待早早投降的应天宗室,那是因为宋国赵氏治理了天下百十年;可以善待耶律延禧,哪怕这个辽主岳父再如何有着小心思、再如何混账,他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强按着下面官吏、大臣们的不满,那是因为辽国治理百十年的草原,他想要恢复汉唐之时的辽阔疆域,想要根基较浅时,利用些许手段毫不费力获得广阔的草原……

    他可以善待应天赵氏宗族,可以善待耶律一族,甚至可以让他们在不属于中原之地立国,但他绝对不会对赵佶、赵桓有任何好脸色!

    蔡鞗厌恶赵佶,打心眼里厌恶,不是因为赵佶喜爱石头,不是因为赵佶囚禁或要杀他,任何一个帝王在面对不怎么听话的统兵将领时,都会想方设法将人弄死了,若十七、虎子等大将敢为了私欲领兵自立,或许他比赵佶更狠!

    ……

    看着大臣们一个个离去,蔡鞗坐在高高龙椅,一手扶额,一手无意识轻抚着儿子头顶,紧皱的眉头看着空无一人的大殿,瞳目中却有些涣散无神……

    “礼儿……”

    过了许久,蔡鞗突然开口,朱万礼不明所以抬头,看向依然默默看着空无一人的大殿的爹爹……

    “若礼儿是那赵佶……”

    “礼儿会杀爹爹吗?”

    弓腰站着的黄文功莫名的身子一震,朱万礼眼中满是疑惑不解。

    “爹爹是爹爹!”

    ……

    “呵呵……”

    蔡鞗轻抚着儿子头顶,对着空旷的大殿轻声叹息……

    “呵呵……”

    “攘外必先安内啊……”

    蔡鞗叹气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忠’的标准,奸臣、馋臣一切以皇帝的喜好、意志为准就是错的?君王欲要砍杀为国尽忠的良臣、忠将就是错的?爹爹起兵造反就一定是对的?”

    ……

    “娘亲说……娘亲与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蔡鞗低头看着儿子小脸郑重,突然点头一笑,抱着儿子站起,一边走下丹陛台阶,一边点头笑道:“礼儿果然是好孩子,可又如何评定‘民为重’之事呢?”

    朱万礼紧皱着淡淡小眉头,想了好一会才说道:“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爹爹说过,民以食为天,让百姓吃饱穿暖,与民以公平公正就是以民为重!”

    又说道:“娘亲说,宋国富裕却百姓劳苦,外公内不能缓民生计之急,外不能抵御侵入之胡,是大坏蛋!”

    蔡鞗没想到儿子会说了这番话语,很是高兴紧了紧怀里的儿子,嘴里却又说道:“我儿说的是,可谁又能一定保证爹爹是个以‘民为重’的君王?万一爹爹如礼儿外公那般,是个志大才疏,领兵入江南,加剧了天下灾难呢?万一爹爹也是个亡天下者呢?是否有个标准呢?”

    朱万礼年仅六七岁,哪里能回答得了这个问题,疑惑道:“爹爹不是已经赶走了女直野人了吗?”

    “呵呵……”

    蔡鞗低头亲吻了下儿子小额头,一步一步登上城楼,遥望无数忙碌修建帝都百姓……

    “登高者……”

    “一日一省啊……”

    ……

    每个人心下都有一个“忠”的标准,屁股下都有一个板凳,谁就能确定屁股下板凳上就一定刻着“天下”两字?谁又能保证刻着“天下”板凳上坐着个合适的人?

    蔡鞗站在城头,远远看着奋力拖拉石头的百姓,心下竟有了迷茫,可那也仅数息的迷茫,在儿子轻拍他脸颊时,又成了个疏懒混账的小子。

    “成王败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那就用战刀来决定对错好了!”

    蔡鞗牵着儿子小手,离开城头时,轻拍着儿子小脑袋,一脸的笑意。

    “礼儿可要好好努力哦,要是被哪个混账夺了天下,爹爹可是会打屁股呢!”

    “嗯嗯,礼儿听话!”

    “听阿婆话,听爹爹、娘亲,听……”

    ……

    (完)

关于《六贼纨绔》感言

    这本书是我最为纠结、犹豫的一本书,主要有几点纠结、不知所措。

    一,宋朝是不是一个值得继续存在下去的王朝?

    二,以文抑武的宋朝有无能力夺回失土、一统天下?

    三,宋金联盟攻辽是否真的是错误战略?

    四,如何面对那些在国家危难之时依然挺身而出的忠臣,诸如宗泽,诸如岳飞……

    五,单纯的争霸天下,能否脱离中原“一兴一灭”宿命轮回?

    六,家、国、天下,孰轻孰重?

    ……

    不仅仅对这个时代纠结,更是对读者喜恶纠结,而事实证明,朋友是不喜欢的,对于我自己来说,对这本书也不满意,但我还是咬牙坚持着完本,尽管里面许多东西都大而化之将之完本。

    一个王朝走向末路,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必然的因果,对于我来说,当赵构逃入江南的那一刻,宋朝就已经终结了,天下就已经进入了持续两百年的动荡……

    当然了,我说这些话语时,肯定会有无数人不屑、反对,甚至厌恶不喜,会说金国、蒙元治下的中原百姓就真的这么凄惨?

    呵呵……

    五胡乱华是雷区,蒙元是雷区,民国是雷区……

    为何是雷区?

    当然了,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现在天下一家亲,可谁又想过弯刀下无数挣扎百姓的悲惨、哀嚎?

    以史为鉴,以史为镜,不是让人记着仇恨,而是让人牢牢记着“国不自强,则为夷狄所侮”话语!

    对于我来说,自赵佶、赵桓低头投降,自开封官吏搜刮整个开封银钱、送女人的那一刻,自赵构南逃的那一刻,宋朝就已经亡国了,没有一丝一毫的希望。

    作为作者,我相信会有无数作者穿越到这个时代,会成为一个忠君爱国忠臣,会想方设法匡扶社稷,会成为岳飞大大那般赤胆忠臣,但对于我来说,这些都是虚妄,冷血而又无情的现实。

    有朋友在评论区说,说我好像与读者朋友在作对,对怼,读者不喜欢的,你偏偏去写。

    这话对,也不对。

    快餐小说,热血、欢快、爽是主流,我不反对这些,甚至我也很喜欢看这些,但我觉得吧,历史小说应该与其他类型小说不一样,是需要给人“以史为鉴”的思考。

    奸臣也好,忠臣也罢,每个人屁股下都有个板凳,不能单纯的以为奸臣做的事情就是错的,也不能单纯的认为忠臣就是对的,正如大家都说岳飞大大是赤胆忠臣,说岳飞大大的精忠报国,可若岳飞大大能够夺回天下,能够抵挡得住金国女直,能够避免北元南下,能够开创另一个汉唐盛世……

    一个至此不反的岳飞大大,一个谋逆的另一个版本,又当如何?

    家,国,天下。

    孰轻孰重?

    忠,奸名声,对于万万百姓的生死、浮沉真的很重要吗?

    ……

    这本书太过纠结,也一再想要早早结束,但我还是咬牙完本。

    书本中有许多不足,比如“六贼”奸臣的命运一笔带过,比如许许多多人都只是稍微提了一句,宋辽金交战过程一笔略过,甚至宋辽金的最终命运以及海外万国联盟……

    许许多多的东西都只是浅尝而止,主要是因为我不知道涉足太深会不会触雷,那些就由大家伙自己在脑中补足好了。

    谨以此文祭奠无以计数为国为民华夏儿女!

    愿英灵常在,国昌民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43574/ 第一时间欣赏六贼纨绔最新章节! 作者:蛤蟆吞地所写的《六贼纨绔》为转载作品,六贼纨绔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六贼纨绔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六贼纨绔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六贼纨绔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六贼纨绔介绍:
蔡鞗成了蔡京的儿子,一个游走在宋辽与海外边缘的小子,一个欲要建立一个数百国家联盟的小子……
《三国之西凉兵王》新书上路,希望朋友喜欢,能够收藏支持!六贼纨绔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六贼纨绔,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六贼纨绔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