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劝君更进一杯酒4
田圆圆梦到:老季公司会议室里,尤玉蜷缩在一角,瑟瑟发抖。身边围着一群面目狰狞人,他们用手指着尤玉脑袋,嘲笑、谩骂他。
“看你人模狗样,装作很诚实,原来是个大骗子。听说,你媳妇就是骗来的。我们相信你才把货发给你们,没有要你们货款,现在要退货,还要不要脸?”
“你哪里有好心白帮我们建酒厂,打的什么鬼主意?快说。”
有人嘲他脸上吐口水,有人用脚踢他的身子。尤玉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坑,任人辱骂。
再看那个曾经到医院看望她的那个老季,悠闲地坐在尤玉对面,两手抱在胸前,面带冷笑,看热闹。
圆圆焦急得直跺脚,大骂尤玉:你怎么还没有改掉“老面袋子”性格?你难道不会反抗吗?窝囊废、笨蛋。
她冲到尤玉面前,用身子护住他,对那群人吼道:“你们什么合作伙伴,是一群坏蛋。我跟你们拼了。”她举起会议桌一只茶杯向那些人扔去,却急醒了,原来自己做了一个恶梦。
“我的妈呀,怎么会做这样一个梦?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田圆圆一阵心悸,定了定神,睁眼见尤玉,他正侧着耳朵、聚精会神地收听车箱喇叭里的广播。
尤玉一只耳朵的听力很差,认真听什么的时候总要侧着身子,将重心移到另一只耳朵上。田圆圆心中奇怪,他刚才脸上的愁容什么时候不见了?
“你在听什么?”田圆圆好奇。
“别说话,听广播。”尤玉用手指了指头上车厢里的小喇叭。
喇叭里正在播送中央新闻:
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是适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的战略。
喇叭里讲的是国家对外开放方针,田圆圆不明白,尤玉为什么偏偏对这条消息感兴趣?
原来尤玉受到国家这条大政方针启发,有了对付老季的锦囊妙计。
他要动员老季他们走出来。当然不是走出国门,而是走出HLJ,到北城投资。
老季公司资金雄厚,像只老母鸡,孵出许多小鸡崽,可为什么非要搂在身边呢?他们可以把这些鸡崽放出去,在广阔天地,独立生存,自己找食吃。这样他们的鸡就会遍布全国,生存得更好。
他需要整理几条足以让老季他们信服的理由,这一是,二是……
田圆圆见尤玉换了个姿势,盘腿坐在铺上,不停地眨动的眼睛里放出光来。忽然,他猛地一拍大腿。这是尤玉有了主意的表情。
“有主意了?”
“嗯。有了。”
“快说,什么主意?“田圆圆也坐起身子,将两腿搭在尤玉床边。”
“我的主意是让老季他们走出HLJ,到我们北城来办厂。”
“做梦吧,你。”田圆圆想起刚才那个噩梦,抬起一条腿,要踢尤玉。
“真的是个好主意。”尤玉双手握住田圆圆踢过来的脚,说:“我有足够理由让老季他们动心。”
“呦,嫂子,怎么还动起脚来?”
田圆圆和尤玉抬头,见尤兰和李春背着包走过来。
“你俩这是去哪儿?”尤玉和田圆圆忙给二人让座位。
“跟你们一起去HLJ。”
尤兰听说哥哥嫂子去HLJ,想起那天季总在宾馆时曾经承诺她和李春到他们公司工作的事,对李春说:我想去HLJ,你去不去?
李春见尤兰刚才哭闹得很凶,如果他们的创业建食品厂计划不成,在一起机会少了,恐怕对象也要吹。他舍不得离开尤兰。这姑娘虽任性,可心地善良。现在提出要去HLJ,还问他想不想去,说明心里还有他。他怎么能放弃这个机会。说:你去哪里我就跟到哪儿。
尤兰父母也很同意他俩到HLJ工作,有尤玉他们帮助建酒厂,要过去些人,大家熟悉,先在那里干一段时间,有条件再建食品厂也不迟。于是,二人追上尤玉这趟火车,找列车长补卧铺票,恰好在尤玉上铺。
若在去年,尤玉会很支持妹妹尤兰和李春到老季这个公司工作。在当下,大学毕业生能找个专业对口工作相当不易。可是,他现在想法变了。这一段时间,他耳闻目睹二人在创业道路的执着与刻苦,他们已经实现创业的第一阶段目标,尤其是尤兰,观念转变到如此程度非常不容易。放弃了将来会很后悔。
“如果,老季他们到我们城北办酒厂,你们还愿意在他们这里干嘛?”尤玉问。
“你是说,他们在我们市新建酒厂?”
“不是他们,是我们联合建酒厂。”
“可能吗?你细说说。”
“我们公司和老季他们共同投资,在工业园区联合办一个酒厂。先建一个和我们原来酒厂差不多规模的中型厂子,然后再扩大为一个大型酒厂。”
“兰子,你说,你哥是不是异想天开?”田圆圆撇嘴。
“不是异想天开。我有信心说服他们。”
“人家财大气粗,凭什么跟你一个什么没有的小公司合作?”李春问。
我们有技术、有产品、有市场,水质好,投资环境好,他们没有道理不来投资。”
“那人家也不能听你领导。董事长不是你了。”尤兰说。
“按实力,他们投资多,自然人家说了算。为了百年老酒存续下来,我甘愿俯首称臣。”
几个人笑。
“那我们就不在HLJ干了,还回去创业。也在工业园区办一个食品厂,老季瞧不起我们,可以找其他人合作。“李春首先表态,他望着尤兰。
“对,我们回去创业。”尤兰也表态。
“玉哥,你好像胸有成竹?”李春问。
“当然。我们现在就开始准备。圆圆,帮我做预算,建一个中型酒厂需要多少资金?资金由双方解决,只要老季他们投资到位,我们市里的银行就肯给我们贷款。”
“这回好像他挺有把握。你哥一向是犹豫不决人,我还头一次见他这么肯定。我们就相信他一次。”田圆圆对尤兰和李春说。
几个人说干就干,一直忙到车厢熄灯。
第二十一章、劝君更进一杯酒5
这一夜,尤玉睡得很沉稳。或许是因为太累,或许那咣咣当当的声音起了助眠作用,当他睁开眼睛,天已大亮。
列车驶入HLJ省地界,望着一望无际金黄色成熟的庄稼,一台台收割机在忙碌收割,一派喜气洋洋的丰收景象,尤玉心中无比畅快。
秋天真好,有付出便有收获。
尤玉对昨晚制定的挽救酒厂的计划很有信心。北城有一群懂酒、爱酒的匠人,他们有成熟技术,加上北城水质又好,开发区有那么多优惠政策,老季他们没有道理不来投资。只要老季的公司肯来投资,北城市那几家银行都会竞相来贷款。用不着再求爷爷告奶奶央求他们,还要挑挑拣拣,说上句话。事情就是这么的奇怪。
天无绝人之路。柳喑花明,百年老酒又绝处逢生了!尤玉伸了个懒腰,心中十分惬意。
列车行至转弯处,车内有些倾斜,狠狠地咣当几下,尤玉的心跟着猛然一抖,暗想:也别想得太美了,这是人家在开会,岂能容我夸夸其谈?
人家会说,不用你指教,我们是要走出去,可不想走到你们那个小地方。我怎么应对?我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本领吗?
原本想让田圆圆、李春和他一起参加会议,尤玉忽然改变了主意,他对田圆圆、李春说:“到了老季公司,你们先在宾馆休息,我一个人去见老季,把他说通,然后再到会上去说,这样把握更大一些。”
田圆圆拍手笑道:“我早猜到,这才是你这人的风格。”
销售处长老白带一位年轻姑娘小王来接站。尤玉对老白说:“我有要事必须马上见季总。”
老白有些为难:“季总正在接待一个重要客人。”
“想办法给我加个塞。”
老白见尤玉十分着急,对小王姑娘说:“你带他们几位到处游览一下,我和尤总去见季总。”
HLJ好大粮仓集团公司后山坡是个公园,漫山遍野花枝招展,美得让人目不暇接,李春忙着给田圆圆和尤兰拍照。
一直玩到下午一点多钟,小王带他们回宾馆餐厅吃午饭,却不见尤玉回来,打他手机,却关机了。
小王去找白处长,白处长说尤总和季总关在办公室里谈事情,没有时间过来,让他们先吃饭,然后有车带他们去游玩。
田圆圆问小王,下午不是开会吗?小王说,听说,下午会议取消了。
田圆圆和李春、尤兰觉得事情大概不妙,尤玉没能说通老季,合作建酒厂的事情泡汤了,二位正在商量退货事情。大家没有兴趣游玩,推说坐车累了,留在宾馆休息。小王给他们安排好房间便回公司。
一下午沒有人理他们。倒是二姐来个电话,询问下情况。田圆圆告诉二姐,会人家不开了,恐怕大事不好。二姐又告诉他们一个坏消息,动迁办来催搬迁,等不了几天就要断水断电。大家更是坐卧不安。
一直到晚上六点,小王姑娘来了,带他们到公司宾馆一个餐厅,季总和尤玉坐在餐桌上等他们。
田圆圆、尤兰和李春与季总打过招呼后入座,有服务员过来斟酒。
田圆圆心里不痛快,瞅着老季不顺眼。千里迢迢来开会,怎么说不开就不开了?对尤玉说:“不开会,我们回去吧,喝什么酒?”
季总笑了,说:“会不开。酒一定喝。”
尤玉担心田圆圆吃不住,说些过火话,忙解释:“不是会不开了,是季总要带人到我们北城去开会。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季总和他们班子主要成员通了气,原则上同意与我们共同投资,在工业园区建酒厂。刚才我和咱市发改委陈主任通了电话,陈主任也参加会议,一起开会研究合作建厂的事。”
这个发改委陈主任就是原来的巿里轻工局局长,田圆圆和李春都认识他。陈主仼一直关心着新兴酒业公司的前途。
“太好了,来喝酒。”田圆圆乐得脸上绽开了花,要端酒杯。
老季伸手拦住,说:“谁都可以,你不行。听说了,你现在是大熊猫,重点保护。”
正说着话,又过来两位公司人,尤玉给田圆圆、李春、尤兰介绍,一位是马经济师,一位是李生产处长,和我们一起去北城开会。
田圆圆见尤玉的脸上也笑开了花。她对尤兰耳语:“一会儿去给你哥找大烟囱。”
尤兰心知嫂子说哥哥忘乎所以,爬大烟囱的故事,学他哥哥的腔调:“酒厂王八蛋,现在开始广播,公司有救了。”二人笑成一团。
二十天后,HLJ好大粮仓集团公司与北城新兴酒业公司合资新酒厂在北城开发区举行开工典礼,更名为好大粮仓集团公司新兴酒厂。北城市领导和发改委陈主任都来参加会议。
北城新兴酒业并入HLJ好大粮仓集团公司旗下。HLJ好大粮仓集团公司占百分之六十股份,北城新业占百分之四十股份。北城新兴酒业除以技术、客源、营销渠道等无形财产参股之外,银行顺利地给予了贷款。
HLJ好大粮仓集团公司董事长季大奎宣读公司董事会决定,任命尤玉为新酒厂总经理,刘春田为副总经理。没有提到串子、实子、二姐等人的任命。他们是酒厂中层干部,由自己来决定。
二姐、串子、实子还有田圆圆开始有些想不通,原来是自己的公司,现在听人家说了算了,后来他们商量来商量去,自己觉得这个想法很可笑,公司虽是自己的,可是办不下去了,守个空名有什么用,便欣然接受了。
尤玉代表新酒厂表态: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怀下,今天正式开工,3个月后部分生产,明天6月份全面生产。这是一个筑梦的时代,我们不会让百年老酒失传,有决心10年之内,建设成全国第一流的酒厂,让“北国春”酒走向世界。
第二天,建设工地上架起了高音喇叭,田圆圆又担任起了播音员,她那甜美的声音在工地激荡:“好大粮仓集团新兴酒厂现在开始广播:我们要用10年时间,建起一座全国一流的酒厂,让我们的百年老酒香飘四海,走向全世界。
完本感言
《对酒当歌》这部小说写的是20年前东北地区一群小人物创业的故事。
老墨很喜欢故事中的几位人物:尤玉、田圆圆、刘春田、二姐、串子、实子,还有大学毕业生李春和尤兰…...
改革大潮扑面而来,他们赖以生存的企业破产了,在迷茫与阵痛、彷徨与犹豫之后,他们选定自主创业。
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各自有不同的不足和缺陷,但他们有责任与担当,有不屈不挠韧性,有顽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尽管这条道路困难重重,他们坚持下来,而且带动周围工友一起走出困境。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老工业基地工人的优秀品质和振兴希望。
小说结尾,他们的事业刚刚起步,后来怎么样呢?之后这20年,我国创业环境越来越好,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会筑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