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四章 圆满
朱由校才不信张嫣会这么好心,指不定在哪等着自己上当呢。
见她说完一脸暧昧的望着自己的模样,他呵呵笑道:“嫣儿不乖了哈,都老夫老妻了还逗我。”
张嫣细眉一挑,似笑非笑道:“真不要?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奴家可是真心实意为您着想的。”
“切!蒙谁呢,我才不信。”
朱由校话音刚落,张嫣拍手叫道:“出来吧,太上皇说不要你了,拜别一下送你回家。”
随着她的的话语声,阿巴亥领着一个女子从帐帷内出来,朱由校惊讶的看着她,饶是他见惯美人,还是被眼前这位惊艳到了。
“主子真不要?多可惜呀,这可是月姐姐从江南找来的,养了好几年了。”
“好几年!我怎么不知道?”
朱由校惊讶道,客印月应该不会瞒着自己才是,若是几天还有可能,自己这两年潜心修炼,没事她们不会打扰自己。
可好几年这怎么可能,不等他惊讶完,阿巴亥一推那女子,女子盈盈下拜道:“姑苏邢沅拜见太上皇陛下!”
“快起来吧。”
朱由校伸手虚扶了一下,忽然惊愕道:“邢沅?你是陈圆圆!”
“是,奴婢亡母姓陈,艺名的确叫陈圆圆。”
朱由校这回真的惊到了,望向张嫣满眼的不解。
张嫣轻哼一声道:“不知道是谁,当年在御书房写字,写了好几个女人的名字,奉圣夫人看到了,让人去查,结果发现都是秦淮名人,圆圆那时候刚登台唱戏,还没被梳拢,陛下是如何知道的呢?”
朱由校一怔,想了想不确定的说:“那是好几年前了吧?”
的确是好几年前了,吴香十五岁嫁给李定国,出嫁前夕朱由校多喝几杯酒,高兴之余睡不着,到御书房练字。
从吴香想到秦淮八艳少了一个,不知不觉就写下了自己记得的几位八艳名字,当时也没多想。
没想到客印月会去查,而且还把人弄来了不告诉自己,这得多少年了。
陈圆圆大李香君一岁,也就是说十六七岁就被客氏找来了,现在是1649年,陈圆圆二十六岁了。
“意娘还真会藏人,这么多年了一点口风都不露。”
想到这朱由校不满的吐槽道,张嫣“扑哧”一笑道:“是呀,怎么可以这样呢,这么美的人儿偷偷的藏起来,这不是吊人胃口吗。”
“……”
朱由校无语的望着她,自从搬出皇宫后,自己这妻子再也没有母仪天下的端庄,猫科的慵懒,半妖的习性都一一凸显出来。
好在这是狄蕾莎进来了,看到陈圆圆笑道:“这孩子终于出师了,你师傅呢,没来京师看看我们呀?”
陈圆圆欠欠身子行礼回道:“恩师闭关了,命圆圆北上侍奉太上皇。”
“又闭关,跟她说了多少次了,把身子给太上皇就是,偏她就是执拗。”
朱由校这下明白了,惊讶道:“圆圆是妙真的徒弟,这些年你都在武当山修炼?”
“是,陛下。”
“原来如此,难怪看不到你,原来在武当山呀。”
武当道姑陈妙真在宫中多年,朱由校那些嫔妃,不少都跟她习武过,十年前回武当去,当时大家都曾挽留她。
可陈妙真是全真弟子,不愿意破戒做皇妃,朱由校也不好强人所难,赏赐了一批宝物后送她回去。
但毕竟在宫中多年,陈妙真跟他的后妃们关系都极好,连张嫣都不叫她道长,而是直呼其名。
只是朱由校不知道,客印月找来陈圆圆后,会让她拜师陈妙真门下,一直到现在才露面。
几天后朱由校终于选定人选,陈圆圆、安娜和贝塔三个,都是没生养过的。
黑美人贝塔跟了他十几年了,一直在宫中默默无闻的,这位草原狩猎长大的女孩,学习大明文化难为她了。
因此在嫔妃们大部分去商会做事后,贝塔一直呆在宫中,而朱由校不想有个黑皮肤的子女,她就生不了孩子。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没生孩子的原因,贝塔的身材依然健美,没有一丝赘肉,脸上也光滑如少女般。
要不是黑不溜秋的,这长相在大明人眼中也是个大美人。
但朱由校有后世记忆,见多了黑美人,贝塔在他眼中就是妥妥的大美人,除了夜里会找不准地方外,没有其他的不喜欢。
安娜之所以没生孩子,也是朱由校故意的,但的确不是为了今天,而是不想自己的儿女中,跟英国、法国扯上关系。
记忆里火烧圆明的仇恨他可记的,现在跟这两国来往,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心里面还是很讨厌他们的。
这回带上她,纯粹是因为人家长的漂亮,而且年轻,丢下她有点不舍得。
当晚三个新的半妖美人跪在他面前,除了陈圆圆外,其他两个都惊惧的望着他,有点不知所措的模样。
“好了,不要那样看我,你们脑海中的信息不是说清楚了吗?乖乖的,听话哈。”
化身大灰狼的朱由校,伸手轻抚二人,眼神中她两现在就是小白兔。
两女老半天才缓过劲来,眼神渐渐变了,除了敬畏之外,多了一股凌厉的气息。
“主子好讨厌,人家才不要做狼人呢。”
安娜开始撒娇,朱由校笑哈哈抱起她道:“小母狼净胡说,这可不是你们欧洲流传的狼人,你那是狼妖血脉,全世界最凶猛的狼王都没它厉害。”
“人家知道嘛,可狼妖也是狼,那么凶才不要。”
朱由校现在心情好极了,今晚开出三个让他很满意的妖族血脉,安娜的是狼妖,贝塔是妖豹,陈圆圆竟然是五彩雉。
这是朱由校的妖宠中,第一个飞禽类的,而且雉类飞禽传说有凤凰血脉,能成妖的都是极难得的。
“好了,今晚朕高兴,通宵之后你们要闭关修炼了,快点掌握妖族技能,咱们要离开这人世间了。”
“主子应该改称呼了,不然去了天上还称呼朕,会被笑话的。”
陈圆圆一边依偎过来,一边劝道,朱由校这才想起,自己的确要改变习惯了,不然指定被真武大帝打屁股蛋的。
二百八十五章 飞升(终章)
元狩二年二月,朱由校退位前一直在推动的婚姻法被通过,这是大明朝国泰民安后,他一直跟大臣们磨嘴皮子的结果。
其实这想法他很早就有,当年就跟后妃们说过,女孩子不适合太早结婚。
但当时的现状容不得他改变,这些年终于有条件了,人口的增加,让大臣们第一次感觉的必须要控制。
公共卫生的增强,医疗的普及,以及粮食的增收,大明朝本土人口就达到三亿多了。
这趋势要是还早婚早育,会更加严重。
终于大家达成一致,新的婚姻法规定,男女必须十六周岁才能结婚,否则重罚。
罚款不是固定的多少银子,而是按照你家的财产比例罚没,这是为了杜绝有钱人不怕罚款的原则制定的。
胜利的朱由校没一点高兴的样子,他发现自己被老婆骗了。
张嫣当初说宋贞儿孩子太小,劝他放弃他不信了,可九妖汇集后他发现,自己还要好几年才能飞升。
不是说他打到第三境,马上就能离开这世界,光是稳固境界就要两三年,还要稳固后有了一小步的进步,才达到飞升的要求。
可修炼这东西,越是往后越是艰难,这几个月他都脸臭臭的,心塞呀。
好在张嫣这段时间明白,经常变着法子奉承他,让他心里平衡了一点点,不然非离家出走不可。
匆匆又是几年过去,送走了好几个老臣,朱由校的嫔妃们也开始老了,先是贵妃任氏自请离开好山园,去儿子那安度晚年。
紧接着贤、良、淑、德、恭,五大妃子离开,再过几年后,所有有儿子的嫔妃都离开了好山园。
就连叶纨纨也跟着离开,朱由校顿觉的好山园不香了,空荡荡的一点都不好玩。
元狩十一年,五十四岁的朱由校已经好几年没出现在世人面前了,一封信件送入宫中,朱慈焸哭着召集兄弟姐妹们。
当天下午,好山园被皇室子孙塞满,一个个哭哭滴滴的然后惊愕的望着自己的父亲。
朱由校一张脸只有二十岁时的模样,连胡子都没了,神采奕奕的一把抱起最小的孙女。
“哈哈,乖孙女,祖父可想死你了。”
朱慈焸惊讶的叫道:“父皇怎么变年轻了,不是说不行了了吗?”
张嫣“呸”了一声道:“胡说八道什么,你父皇是说要走了,哪里不行了!”
“啊!”的一声,朱慈焸傻眼道:“要走难道不是不行了,不然父皇还要去哪?”
朱由校笑呵呵的逗弄着孙女,这个捏捏,那个揉揉头,就是没抚摸孙子,看来还是喜欢女孩。
听到他嘀咕,抬眼笑道:“傻儿子,你就没听说过你父皇当年的事迹,还是你一直认为当年那些神迹都是父皇弄出来糊弄人的?”
“神迹……”
李定国皱眉一下,惊讶道:“父皇要飞升仙界了?孩儿记的当年之事,那时候皇上和二弟还小,不清楚也是有的。”
朱由校哼了一声,指着他道:“你就护着弟弟,为父就不相信,他登基这么多年,宫中档案没看过。”
朱慈焸这才哼哼唧唧道:“儿子是看过,可那些事太过神奇,恩师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叫儿子不要探寻那些事。”
朱由校这才放过他,叫大家都坐下,让宫女们把皇子皇女都带出去玩,关上大殿的大门,只留下儿子女人们。
“好了,为父今天要说的事,就连你们母后都不知道,这是为父这辈子最大的秘密,要走了,告诉你们,也让你们警醒一点。”
朱慈焸兄弟姐妹们一惊,连忙安静的坐着,张嫣等人也惊讶的望着他,不知道他还有何秘密。
“嫣儿记的当年我落水吧?”
朱由校问了一句,不等张嫣回答,继续说起来道:“天启五年我落水昏迷,醒来后性情大变,开始削弱魏忠贤的权利,跟文臣们斗智斗勇……”
随着他的话语声,大家都惊呆了,世上还有如此离奇之事,一道后世数百年的灵魂闯入这时空,被朱由校融合。
不知过了多久,大家才从惊愕中醒过来,张嫣长叹一声道:“难怪皇上当年对西夷之事那么了解,还学习好几国语言那么快,原来是本来就会了。”
朱慈焸看向李定国道:“难怪父皇这么疼大哥,原来早就知道大哥是一代军神。”
“闭嘴逆子!”
朱由校恼怒的呵斥道,伸手戳着他的额头教训起来道:“老子疼你大哥,不是因为他能打仗,而是因为咱们朱家欠他。”
李定国连忙跪下道:“父皇不可!大明没欠儿子的,是儿子欠父皇的,从父皇醒来后,大明就不可能有乱民,儿子也不会再当流贼,没有那些战争经验,儿子也成不了大将。”
朱由校一把拽起他,瞪一眼朱慈焸道:“为父已经功德圆满了,你记住,兄友弟恭,疼惜姐妹,善待百姓,教育好儿女,若是再让后代出昏君,老子亲自下凡灭了大明。”
“儿子遵旨!”
……
两个月后,朱由校安排好所有的身外之事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带着九大妖姬登上釜山。
朱慈焸带着兄弟姐妹,以及下一代的孩子,还有部分朝中重臣跪在山脚下。
眼看着天空忽然飘起花瓣雨,香风阵阵,仙乐飘飘,朱由校十个人缓缓地飘上半空,威严的看着大家。
“推己及人,以不忍之心对待万物生灵,为人当怀敬畏之心,常持怜悯之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举头三尺有神明,切记!切记!我去也……”
声音袅袅,十个人忽然化作虹光,向着北方天际急速飞去,瞬间消失在众人眼中,一时之间哭声一片。
忽然大地震动起来,一声龙吟响彻天地间,惊愕的众人望向北方,一条巨龙的虚影仰天长啸后渐渐消失。
“在长城!”
李定国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对长城太熟悉了,果然,第二天长城守军就报告上来,昨天长城出现异状,好像腾空飞起后重新落地。
京城中百姓也同样被昨天的异状议论纷纷,当乾清宫敲响九九八十一声钟鸣后,宫中传出消息,太上皇升天。
消息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大明朝的百姓哭声一片,但人人都相信朱由校升天而不是去世。
诗经中但凡有人说太上皇驾崩,就会被路人毒打,一代传奇的天启皇帝,在这大明的广大国土上代代流传……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