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商定
等裴炯、严裕远、夏志达都了解各种玩具的玩法,秦大哥就带着四个孩子先回家了。
四个人这才坐下喝茶,商量正经事。当然,夏九只有白开水可以喝。
“这些工艺不过尚可,而且,别人一看就能仿制,我们最多也就卖个新鲜。”严裕远实事求是的说。他原先不赞同,不过事情既然做了,他会做得很认真。
“我已经写了书信从外地请来几位工匠,到时候工艺必定能上去。”裴炯说,看了看夏九,“到时候秦家大郎要是有兴趣,可以跟着那位工匠学一学。”
一般工匠不轻易传授手艺,裴炯让秦大哥跟着他学,必然是要出人情的。
夏志达看了看桌上的玩具,说:“对寻常人来说,这个工艺已经十分难得了,毕竟东西要卖出去,价格太高了就不好卖。”
“精品有精品的卖法,一般的也有一般的好处,只需要控制质量,不粗制滥造,让小孩子受伤。”夏九不以为然地说。
裴炯恍然,说:“我还有件事没说,我觉得这生意单在宜宾城做太可惜了,已经联系了几个朋友,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开。宜宾城这里由夏兄负责,那几个朋友分别负责他们所在的地方。所有的东西也分一分普通的和高档的。”
开连锁商店么,夏九点头表示知道了。
夏九顿了顿,说:“那所有的铺子都用统一的名字,所有的玩具也统一从一个地方做才好。所有的玩具上面都做上统一的标记,方便区分。”
“这个主意极好。我们在宜宾城开一个大的工坊专门供货。回头我们去挑挑适合办工坊的地方。”裴炯不但全部同意,而且反应迅速。
“那别的地方的玩具价格就高了些,东西运过去花费都不少。”夏九想到了运费的问题,运费增加了成本。
严裕远这时才插上话:“这个不用担心,严家有商队往来各地,若是东西不多,顺带的事。”
裴炯微微皱了一下眉:“若是认真做生意,货物必然少不了。宜宾严家那里不收银子就会欠人情,我宁可钱货两清。”
“是我考虑得不够周到。”严裕远立马认错,“不过价格上便宜一些是无妨的,双赢的事。”
“玩具的事不用担心,时间比较短就只能做这些见到的,下次会有一些大件,至少不是别人看一眼就能仿的。”夏九对于玩具的种类做出一点保证。
“其他地方卖的合适的玩具,我会尽量收罗过来,看看适不适合放我们的铺子里卖。”夏志达也想出点力。
裴炯“嗯”了一声,看了看这个包间,说:“我在城北买了一个大宅院,准备给请来的工匠居住,现在还在清理。以后我们商量事情去那边,这里四面透风,说不了机密的事。”
其他人都没问题,三人都看着夏九。
夏九说:“家里人只是担心我的安全,有了固定的去处,家人高兴还来不及,不会阻拦的。”
既然如此,裴炯也就放心了。再说,住着工匠的地方,秦家大郎必然也会常去,秦家会更安心一些。
铺面交给夏志达去找,还包括铺子里的管事、伙计之类的,也都是夏志达要忙活的事。
工坊这边才是裴炯要费心的地方。
分成之类的,今天也做了约定,签了契约。工坊方面裴炯、严裕远和夏九各占三成,夏志达占一成。
宜宾城的铺面夏志达占七成,裴炯、严裕远、夏九各占一成。其余地区的铺面,当地主管的那户人家占八成,工坊占二成,作为独家供货的报酬。
这样的契约,大家都很满意。
47.春意回家
得了空闲,董家那位哥哥带着葛老太太、春暖和夏九去看夏九买下的两亩地,顺便去董家坐了坐。
葛老太太看望了那户人家受伤的孩子,他们也很客气地送了两筐青菜萝卜。
董家哥哥的爹和大哥都修水坝去了,董大婶非常热情地招待了她们。董家在村里不算大户,不过有十几亩良田,住的房子也宽敞,温饱是肯定没有问题的。董大婶对于葛家买地的事情也很支持,一直说家里会帮忙照看。
再过几天,大姐姐和大姐夫回来了。他们到的时候天都黑了,好在小私塾那边二姐姐和三姐姐早就收拾好了,吃的用的都齐全,只等人入住。
这么晚了,大姐姐也不好意思麻烦别人,直接在小私塾开火吃了点晚饭就休息了,约了第二天和二姐姐一起回葛家见奶奶。春艳把兰兰也带着,夏九和冬十自然一起回去吃个团圆饭。
大家已经从信上知道大姐姐生了一个儿子,六个月大,见了面自然要送见面礼。
二姐姐送侄儿一个纯银的长命锁,三姐姐送了一对银手镯。夏九送了两颗银花生,是先前严裕远送她玩的。冬十送了一个带铃铛的手抓环。
大姐姐春意见夏九拿出了银花生,诧异地看了春艳一眼,对夏九说:“九妹妹自己都还是孩子,不用你送他东西,你快自己收好。”
一个手抓环不值什么钱,银花生虽没太多的分量,到底也是银子,对她们这样的人家来说,算得上贵重。
“我也是长辈,应该送的。”送出去的东西,夏九当然不会收回来。
春艳笑着帮春意收好,说:“大姐,你别跟她客气,就当帮她收着嫁妆好了,省得她又不知道花哪儿去了。”
“就是,就是,这个小丫头能耐大了,不缺这点。”冬韵也让春意把银花生收好。
春艳还说了夏九挣银子的事情,让春意收得安心。春意没想到夏九这么能干,不禁为她骄傲。
不过,小家伙最喜欢的是冬十送的手抓环,他发现手抓环会响以后就一直摇,玩得很开心。
春艳笑着说:“还是小孩子最懂小孩子的心。”
说笑间就到了葛家。
葛老太太一早得了消息就在门口不停张望,还让秋云、秋雨也回家来等她们的大姐姐。
等她们一到,稍作休息,葛老太太就带着大姐姐一家去给父亲上坟。二姐姐、三姐姐留在家里帮忙张罗团圆饭。
春艳和夏九自然也给家里的姐妹带了礼物,不过没有带玩具。葛家连个围墙都没有,万一被人看了去,抢先生产就不好了。
葛老太太和春意一家到了中午才回来,春意和大姐夫明显哭过一场。
回了家,吃了饭,葛老太太便关心地问起大姐姐一家的情况。
这次大姐夫谭庆正好换防回来,下一处去哪里驻防还需要等上头的通知。谭庆想要跟父亲兄弟一起,已经写了书信去谭家,让他父亲帮忙想想办法。
葛老太太只要孙女安好,其他的都说好。只是想要他们一家在这里多住一段时间。
春意已经许久没有回娘家了,谭庆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48.秦硕比秦磊聪明
才过去没几天,夏志达就选好了铺面,邀请大家一起去看一看。
正好是秦硕休沐的日子,又被夏志达窜说着把夏九带出门来。
夏志达选择的铺面在城中,外面两层两间门面,中间一个院子,后面和侧边都有一层的屋子,侧边的房间狭小一些,不过放些物品是没问题的。
夏志达说:“我们铺子刚开,两间门面应该够用,一楼卖玩具,二楼当仓库。到时候雇两个长工在店里住着,白天当伙计,晚上也可以照看一下铺子。要是生意红火,旁面有两间是我自家的铺子,可以扩大。”
这里离城中的集市不远,旁面还有一些珠宝和脂粉铺子。街上往来的人也不少,铺子还在打扫就已经有人来打听这里要开什么铺子了。
裴炯和严裕远都觉得这地方不错。
“这也是你们家的铺子?”严裕远笑着问。
“是,这是我母亲的嫁妆铺子。”夏志达不但不瞒着,还有点得意的样子。
这么说来,夏志达家里同意他做这个生意。
秦硕听了一会儿才知道夏志达要开铺子的事。对于富贵的公子哥儿开个铺子做生意他不觉得奇怪,不过带着葛夏九这个小丫头就奇怪了。
他见裴炯和严裕远说着别的事情,把夏志达拉到一旁问个究竟。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秦硕怎么都没想到他家小九妹妹还是怎么能干的宝贝,小丫头才五岁啊,绝对的神童!
回到秦家,进门就听见一阵阵哭声,肯定不止一个孩子在哭。
“四叔,小九姨,三叔不让我们玩玩具!”秦扬见他们进门就告状。
旁边芳芳、兰兰、冬十三个人也都在哭。每个人身边还都散落着一些玩具。
“这是怎么了?”秦硕还没见过这阵仗。
秦磊怒其不争:“天天就知道玩,别说读点书,连吃饭都叫不动!”
秦硕蹲下来笑着跟秦扬说:“这就是你们不对了,饭要按时吃,不然凉了要吃坏肚子的。赶紧擦擦眼泪,洗把脸吃饭去。”
又对着夏九说:“你也去洗洗手,赶紧过来吃饭。”
“好。”夏九一边牵着兰兰,一边跟着冬十去洗漱。边走边说:“玩具就在家里,吃了饭玩具还在的对不对?可是不好好吃饭肚子会饿的。而且,我们不能光顾着自己玩,我们还要陪陪爹娘,陪陪姐姐,不然她们会孤单的。”
冬十和兰兰都还小,夏九就没跟她们说好好学习之类的,等她们入学的时候,估计这些玩具都玩腻了。
不过,远远得听着秦磊还在跟秦扬强调每天要读多少书。秦硕笑嘻嘻地没多说什么。
吃过饭,秦硕抱了好几本书给秦磊,似乎是在说服秦磊明年一起参加乡试。那些书都是他在书院的笔记以及最新的策论选编。
之后,秦硕又检查了秦扬的功课,秦扬最近贪玩没看书,好些问题答不上来,被罚了抄书。
秦硕还找夏九摸了底,发现她识字多,懂得杂,字写得难看,画更没有章法。他给夏九做了一个学习计划,让她好好练字,好好学习基础的绘画技巧。
夏九发觉,秦硕比秦磊聪明多了。
49.久趣阁开业
不多时,裴炯请来的工匠到了宜宾城,还找了几个小工匠,把工坊办起来了。紧赶慢赶地赶出了第一批货,在过年前一个月,把儿童玩具的铺子开出来。
铺子的名字叫“久趣阁”。他们四个人每人写好一个名字,夏九抓阄定的,这个是裴炯想的。
开业当天,夏志达邀请了相熟的同窗来捧场,找了秦硕和郭源君帮忙招待。
秦硕顺手拉上了秦磊一起来,想让他与读书人多交流交流。劝说的时候正好被大姐夫谭庆听到,谭庆闲来无事也过来瞧瞧。
秦扬、冬七和夏九当了铺子的小小讲解员,给到场的小朋友们讲解玩具的玩法。
裴炯和严裕远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这铺子有他们的份,开业的时候只当个看客,转悠了一圈就走了。
夏志达在开业当天对同窗好友实行限时特别友情价,那些过来捧场的人几乎没有空手而归的。
其他到铺子里来的客人也都有优惠,一半以上的客户都买了东西走。
跳棋之前知道的人多,会玩的人也多,今天开业的跳棋棋盘直接卖断了货。还有桌式足球,卖了五个,定做了不同尺寸的三个。
久趣阁热闹了一整天,到黄昏时才闲下来。
看着这一天的盛况,夏志达心情极好,做东请今天来帮忙的所有人吃席面。还给十分卖力的秦扬和冬七分别准备了礼物,秦扬是一支上好的笔,冬七是一个很大的食盒。
夏志达粗略一算,扣除成本,刨去各种杂七杂八的开支,单开业这一天差不多有二十多两的利润。若是所有的东西都按正常价格来卖得话,怎么算都会有个一百两的盈余。
谁都没有想到,开业时的盛况持续了大半个月之久,雇佣的长工都忙不过来,郭源君和秦硕几乎天天都去帮忙,到年前才被过年的气氛所掩盖。
严裕远带着其他地区的负责人来观察久趣阁情况时,看到的都是红红火火的场面,随后,都下了玩具种类的订单,回去好好筹备。
过年前,夏九还给久趣阁增加了新品,飞行棋和大富翁。新品一上,又是一波高潮。
久趣工坊因为销售火爆,已经扩大了两次,现在都有二十来个工匠,等过完年,还要继续招工匠。只是工坊的前期投入大,估摸着一年半载之后才会有盈利。
工坊和铺子正忙的时候,夏九在忙着搬家。平日里住在秦家就算了,过年还是要一家人在一起的。
夏九和冬十搬回葛家之后,大姐姐春意一家也走了,他们要去大姐夫家里过年。这一别,又不知到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
送走了人,夏九回到葛家就收到了裴炯让小厮带的信,让她自明天起,白天都去城北的大宅院,一来可以跟工匠们好好探讨一下工艺,二来可以多学点东西。
裴炯是怕夏九离开秦家之后没人教学问,专程请了先生到大宅院教夏九。
夏九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更知道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会任性,还会感激裴炯的一番好意。
到年前,铺子分红,夏九分得了五十两银子,可以好好过一个肥年。夏九也很清楚,那三个都是不差钱的,是为了她才在头一年才开业不到一个月的情况下有这么一次分红。
50.小学堂
既然请了先生,教一个是教,教两个三个也是教。夏九果断把冬七和招娣带上,还有冬十。读书识字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总不能做睁眼瞎。
冬十还太小了点,可她习惯了跟夏九在一起,听说夏九出门不带她,哭闹着要跟九姐姐一起去,夏九便一起带上了。
夏九本来还想把春暖也叫上,春暖想着还有好多菜没有处理,家里的事情也多,就没出来。
到了大宅院,夏九发现学生不止她们这些,秦扬也在,还有好几个小男孩小女孩,都是住在这里的工匠们的孩子。
先生也都是夏九熟悉的人:二姐夫秦磊,秦硕,郭源君,还有裴炯和严裕远。
夏志达因为忙着铺子里的事情才没有来当这个先生,据说,他还是很想来的。
秦磊负责启蒙,已经读过一些书的跟着郭源君,开始读四书五经的跟着秦硕。裴炯和严裕远不是时常在,只是替补。
大宅院里的工匠都是外地请来的名匠,除了银子,自然还需要别的东西来稳定人心。
这是临时的安排,等过完年,男孩子可以去考附近的学院,小一些的就直接去秦磊的小私塾,由工匠的媳妇们轮流接送。
女孩子们也会专门请先生来教,只是一时半会儿没有合适的人来。
冬七和招娣跟着秦磊,夏九和秦扬跟着郭源君,冬十黏着夏九。夏九还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一起跟着郭源君的有李小荷、刘喜山、向平和姜梅。
李小荷七岁,姜梅八岁,是她们中间最大的女孩子,因为再大一些的女孩要避嫌,都没出来。她们俩都跟着母亲学过一些字,没有正经念过书。
刘喜山七岁,向平九岁,两人都曾上过小私塾,只是时间不长。他们两人过完年是要去秦磊那儿继续读书的。
上午上了半天课,下午就按孩子们自己的喜好学棋或者画,秦硕教棋,郭源君教画。若是想继续读书的,秦磊也会看着。
夏九就没得选了,她要学画,不然连图纸都画不好。
越到过年的时候,裴炯来的时间越多。按他的说法,是他现在寄人篱下,过年的时候也不好往人家家人面前凑,还是在大宅院里自在。
在郭源君,秦家兄弟忙的时候,都是他当先生,教导孩子们。
他对夏九最是严厉,不仅要写字画画,还要学下棋,学礼仪,连防身术也要学。
夏九知道这是真心为她着想,从未对他的安排说“不”。裴炯觉得夏九特别听话,特别乖巧,不由得多喜爱几分。
看到这里的孩子那么多,大宅院里又有比较大的空地,夏九画了一个户外游乐场的图纸。就是儿童户外运动的一些绳索攀爬、锁链桥、滑滑梯之类的。当然,是经过裴炯完善的,不然工匠们完全看不懂。
只是这个工程量大,平时的玩具订单又多,这个只能等到年后再施工。
裴炯似乎很喜欢这个,问夏九能不能在别的地方建。夏九不但点头答应,还说可以加一些其他的玩法,建得大一些的话,大人也可以玩。
裴炯没说会建到哪里,只说一定会有很多很多人喜欢这个。
51.大宅院的年夜饭
过年前三天,九趣工坊休工,裴炯和严裕远安排大宅院里的所有人一起吃一个年夜饭,热闹一下。
等大年夜那天,必定是跟家人一起过,他们都不方便过来。大宅院里的人也都按着自己家乡的习俗来。
这天一早,在工坊上工的人都去工坊结工钱,领年货,工坊的年货是一个大食盒。管事说了,今年工坊刚建,大家上工的日子也短,年货就给大家一个心意。等明年过年,必定给大家一份丰盛的年货。
下午,大宅院就开始忙活了。大宅院里的工匠都是裴炯专程请来的,待遇与一般工匠自然不同。他们每一家都有一份年货,鱼、猪肉、新鲜水果等六大件,每一样都分量十足。当然,这些都在大宅院里面发放。
裴炯、严裕远、夏志达三人在大宅院写“福”字,写新春对联,每一家都送了一遍。大宅院的大门小门也都贴了一遍。
随后是大家搬桌子、搬椅子,收拾出大家一起吃饭的地方。
还在晚饭是宜宾城里上好的酒楼里叫的席面,直接送过来,不然就更忙乱了。
这几桌席面的菜是严裕远点的,说是要照顾大多数人的口味,有当地的特色菜,有北方口味的菜,还有满是辣椒的菜。
大人的桌上都上了酒,有宜宾特有的宜香酒,还有度数低一些的果酒。小孩子们单独一桌喝蜂蜜水。
严裕远看着菜介绍:“这条鱼,叫年年有余,这一道是五福临门,那是团团圆圆,还有年糕,年年高。那酒酿圆子里面的小圆子又叫顺风园子,大概是顺顺利利的意思,听说南方人爱吃。北方过年必备的饺子,更岁交子,寓意:吉祥如意,辞旧迎新。”
“听着十分讲究啊!”那人拿着筷子犹豫着从哪儿下手。
“好吃,听着又吉祥,多好!快吃。”说话的功夫,他已经夹了几个菜。
有人吃了一道菜偏甜,就有人说,这是江南地方的口味,每个菜都放糖,都是甜甜的味道。有人吃不惯辣,又想要尝鲜,辣得眼泪直流还要继续吃。有人没吃过鱼,都不知道鱼可以吃,尝了之后才知道鱼的鲜美。
一顿饭,说笑间拉进了彼此的距离。
吃过晚饭,裴炯给每个小孩子发了压岁钱,只有夏九没有。
裴炯主动跟夏九解释:“你是妹妹,哥哥不用给妹妹压岁钱。”
“嗯。”夏九也没想着要他的压岁钱。
严裕远喝的宜香酒,后劲足,他这时已经有些醉态,说:“每个孩子人都有压岁钱,你们也有。”说着,给了裴炯和夏九一人一个。
严裕远还想给夏志达一个,夏志达比严裕远还大一些,怎么可能收他的压岁钱。他捂着脸不跟醉了的人计较,直接给他塞了回去。
裴炯收到红包时神情有些奇怪,不过只一会儿就笑着把红包收好,还跟夏九说:“赶紧收好,别跟他客气。”
夏九感觉荷包的份量比较轻,就直接收好了。只是没想到,严裕远拿出来的,就是她当初给玲巧绣坊设计的那种荷包。还真是巧极了!
他们四个在大宅院都有一个房间,这天跟大家闹到晚上,就直接就在那儿过夜也很方便。
52.邻居许旺
在大宅院里住了一晚,夏九一大早就回葛家。迎接她的是冬十的拥抱。
冬十哭着告状:“九姐姐,姐姐梳头疼。”这个姐姐喊的是招娣,她同父同母的亲姐姐。
夏九看到冬十的头发,一边还是昨天扎的,过了一晚已经散乱,另一边虽然扎起来了,但一看就知道是扎太紧了。
“咱们进屋去,九姐姐给你梳。”夏九随意地拉上冬十往里走。
招娣拿着梳子追出来,正好看到冬十亲昵地黏着夏九,生气地说:“以后都别叫我帮你梳头!”
冬十也不甘示弱,回道:“我才不要你梳!我要九姐姐帮我梳,九姐姐梳头可好看了!”
夏九轻轻点了点冬十的头,说:“等你长大了自己梳。”
“我还小么,我不会。”冬十撒娇。
等夏九给冬十梳好两个圆圆的小髻子,绑上自己做的小头花,冬十感觉自己美美的,早就忘了早上的不愉快,没一会儿又找她姐姐去了。
“小十的头发绑的好看,招娣不如去问问小九怎么绑的,回头你自己也绑一个。”以往丁宁多多少少会让她的女儿们和杨丽丽生的女儿们保持距离,现在感觉她真的把她们所有人当成家人,希望她们姐妹相处融洽。
招娣“哼”了一声跑开了。
这时,邻居家的许旺来了,他是喝丁宁送羊奶的。他年纪不大,已经能帮家里做很多事了,大家都说他将来必定是个能干的。
许旺拿了一大罐羊奶,交给丁宁,说:“丁婶,这几天天气还凉,奶放得住就多买了些,过年这几天人家不一定出来卖。”
丁宁奶水少,秋娣越大越吃不饱,只能加些粥汤之类的,运气好的话,能喝到羊奶。这羊奶集市上少有,还是许旺他爹有几个熟人家里养着羊才问到有羊奶。这一连几个月,都是他们帮忙买来的。
丁宁感激地收了羊奶:“阿旺想得周到,是该多买些的。”
送了羊奶,他还腼腆地问:“葛奶奶,杨婶,丁婶,我娘让我来问问,你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不?”
“不用,不用,该忙的都忙好了,阿旺,帮我谢谢你阿爹阿娘。”杨丽丽看着量给许旺拿了铜钱,还拿出了一包蜜饯给他,“你九妹妹买来的,很好吃,快拿回去尝尝。”
周围邻居都是常来常往的,不过要数许家最是热心,两家自然亲近一些。
“杨婶,给妹妹们吃吧,九妹妹、十妹妹肯定都喜欢吃。”许旺推辞。
过年的时候,瓜子、花生、粽子糖家家有,蜜饯是“金贵”货,在他们住的这一片很是少见。
“家里还有,少不了她们的。”杨丽丽真心喜欢许旺这小子,巴不得他多拿一些,哪里容得他不要。
“阿旺哥哥!”冬十看到许旺很开心,她跑到许旺跟前,从口袋里掏出糖果给许旺,“阿旺哥哥吃糖,很甜的哦。”
“十妹妹自己吃。”见是两块桂花糖,许旺更不拿了。
“阿旺哥哥吃。”冬十拿着糖,一直保持着递的姿势。
杨丽丽笑了:“阿旺快拿着,这小丫头可从来没对谁这么大方过,你不收她可要伤心了。”
许旺拿了糖,冬十立即开心地笑了。
53.大年夜的家话
这一年的春节,葛家不能贴福字、春联,也不能挂大红灯笼,只能看别人家红红火火,总感觉少了一点点过年的味道。
然而,一家人平平安安地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
大年夜,大家围坐一桌吃年夜饭。虽是一桌素食,大家也都吃得很欢,吃完饭,都说了说这一年的近况和明年的打算。
葛老太太拍着杨丽丽的手亲切地说:“丽丽啊,你这身子还有三个多月就生了,你好好养胎,好好给葛家生个大胖小子,给我葛家留个后。”
葛老太太一直说,看杨丽丽的肚子,看她怀孕的反应,肚子里定是个男孩儿。而杨丽丽则觉得压力山大,就怕肚子里又是个闺女。
葛老太太又转头拍了拍丁宁的手说:“家里小的还太小,你多费心照顾着点儿。”
家里最小的几个,三个都是她自己生的,自然没有什么不答应的。
“我们家暖暖很能干,什么活都干得好,干得快,家里多亏她了。”葛老太太看着春暖,满脸的心疼,“现在家里松快些了,你也好好歇歇,回头跟着你妹妹们出出门,也学学写字、绣花什么的。”
“奶奶,我喜欢跟着您,我觉得把咸菜、酱菜做好也是本事,我喜欢做。”春暖一直担着家里的重担,人黑了,瘦了,手也粗糙了,可她从来没有抱怨过,还觉得自己没做好。
春暖给奶奶夹了菜,说:“奶奶,今年我们做咸菜,做萝卜干什么的不也卖钱了么。我大概算了算,也有八九两银子了,明天我们还做肯定能赚更多。”
“傻孩子,只要你喜欢,奶奶都教你。”葛老太太见孩子们都去读书,自然不想缺了春暖的份。心里还是觉得女孩子手里有门手艺更好。
“奶奶,我们药房的管事说我药材分拣得好,明年要给我长工钱呢。”秋雨兴奋地说,“管事还说了,等我能分辨药房里所有的药材,就教我制药呢。”
“小雨,你,你们明年还要去做工啊,咱们不去了行不?”杨丽丽总觉得女儿在外面会受欺负,想着家里已经不那么缺钱了,就不想让她们去。
“娘~家里的钱大多数都是小九挣来的,我们怎么好意思要妹妹养活,自然还是要去做工的。更何况,我们还能学本事啊,是不是,小云?”秋雨理所当然地说。
秋云涨红了脸,说:“是,当然是。就是,就是……”
秋雨抢着说:“就是小云被我们的一位女大夫看中收了做弟子。沈大夫人长得好看,也很温柔,大家都很羡慕小云的。”
“我,那个,先生虽然说不用拘礼,可,我想着是不是要给先生束脩。”秋云知道现在家里不缺这点银钱,可那不是她自己挣的,所以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要的要的,拜师就得有拜师的规矩,等过了年,备好礼物,奶奶和你娘一起陪你去。”葛老太太知道女大夫少,若是秋云日后能成为一名女大夫,便出息了。
“谢谢奶奶!先生说药铺离不得大夫做馆,要我初九就过去帮忙,我们那天去吧。”秋云松了一口气,很开心。
“初九这么早,你在家多休息几天不行么?小雨,你呢?”杨丽丽有些舍不得。
“娘,我十六才上工,可以多陪您几天。”秋雨回答。
葛老太太对着秋云说:“奶奶记住了,那天一定去。”又握住杨丽丽的手说:“这是好事,别拦着。”
冬七看着葛老太太说:“奶奶,我也想出去学本事。”
“那你想学什么?”葛老太太问。
冬七显然没有想好,说:“姐姐们都学本事了,我也要学,不管学什么,我都不能比姐姐们差了。”
葛老太太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夏九开口说:“大宅院里的工匠都是裴哥哥专程请来的,个个手艺精湛,不知道七姐姐有没有感兴趣的?或者别的什么是七姐姐感兴趣的?”
雕刻、陶艺、刺绣、编织等,种类不多,不过都是实打实的手艺。
冬七想了想,说:“我才不干那么累人的活,我要学画。”
“这事不难。”夏九笑着说,“裴哥哥说他不用走亲戚,在家无聊得很,初三就来教我写字作画,我本也要让姐妹们一起去的。”
杨丽丽又嘀咕上了:“就算学那什么,也不用那么早吧,年还没过完呢。”
“娘~”夏九软软地叫了一声,“我们家也不走亲戚,在家闲一天还不如读一天的书,多点学问。”
“好,好,可不许给人家添麻烦。回头也给你这位裴哥哥备上一份新年礼物。”葛老太太听到这话很是高兴。
“奶奶,我早就备好了。”
葛老太太佯装不高兴:“你的是你的,奶奶的归奶奶的。”
“是,裴哥哥一定会很开心的。”
“对了,奶奶,我想明年攒够了钱,我们去买一个大房子住好不好?”夏九试探着问。
这里虽然有院子,却是没有院墙的,只有高一些的篱笆。屋子连两人一间都不够分,过几年肯定不方便的。
葛老太太笑骂:“你这丫头,钱还没到手就想着花了!家里花钱的地方不少,别这么快想着买宅子,我倒想你做买两亩地。”
上次夏九买了两亩地,葛老太太乐呵了好几天呢,比给她银子还能让她开心。
“好。”夏九乖乖说好,心里想着,既然不买新宅子,那就把这里好好修缮一下,院墙要砌起来,还需要多盖两间房。
“九姐姐,我们什么再去二姐姐家住?”冬十跟芳芳、兰兰都玩得很好,不见几天就开始想了。
丁宁抱住了冬十,说:“以后小十住自己家里,不去你二姐姐家住了。不过,你要是想你二姐姐了可以去玩儿。”
“九姐姐——”
“你九姐姐也不去。”没等冬十说完,丁宁就抢着说。
冬十听见还能去玩,心里期待着。
一家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守岁。冬十最先撑不住,坐在椅子上就睡着了,奶奶抱她起来的时候都没醒。
小秋娣但是很精神,咿咿呀呀了半宿,将近子时才被丁宁哄睡了。
54.压岁钱
正月初一起床的第一件事,自然是数压岁钱。
夏九美滋滋地从枕头底下掏出荷包,一个一个拆来数钱。
奶奶的荷包里装的是六十文钱,去年只有十文,比去年多多了。娘的荷包里是二十文钱,娘手头没什么银钱,只怕这些也是奶奶出的。丁姨给的比娘的少一点点,是十六文钱。
秦婶也给了夏九和冬十压岁钱,她的荷包里装了二两银子,夏九感觉秦婶对她好大方。
姑姑葛水有给她们一人一份压岁钱,不过里面才两文钱,聊胜于无。那天葛水姑姑好说歹说才让奶奶同意她进门,说是给孩子们一点心意,这心意真心不多。
最后拆的是严裕远塞给她的那个蝴蝶的荷包,里面是两颗小金珠,一颗写着“福”字,一颗写着“财”字。这两颗珠子不大,中间有孔可以穿线,合起来没有二两银子重,但肯定有一两。
一两金子换二十两银子呢!加上这制作的工费,严裕远这一份压岁钱好重哦!夏九都有些后悔收下了。
不过既然收下了,夏九心里便记下这份情谊,日后找机会再还就是。
夏九收好金银,将铜钱全部装进一个荷包里,和所有的荷包一起塞回了枕头底下。
出了房门,夏九正好听到春暖喊大家吃早饭。正要过去,却被丁宁叫住。
丁宁把夏九拉到一边,说:“春艳的婆婆给小十二两银子的压岁钱,你知不知道?”
夏九点头。拆完她自己那个,夏九就猜到冬十的压岁钱应该是一样的。
“给这么小的孩子二两银子也太多了,不合适,等明儿春艳回来了,就让她帮忙换回去。”丁宁把自己的决定跟夏九说了。
言外之意,是她们不该拿秦家那么多银子,让夏九把她的那份也退回去。要不是知道夏九的钱财都是她自己收着的,只怕丁宁直接就去找了葛老太太。
夏九笑了笑,说:“丁姨,今年家里不走亲戚,二姐姐明天不回来。而且,这钱不用还,丁姨帮十妹妹收好就是。只是别让其他姐妹知道了,毕竟秦婶只给了我和十妹妹,我怕其他的姐妹不开心。”
丁宁皱眉,低声劝道:“小九,你还小,二两银子不是小数目,还是退回去的好。”
“丁姨,真的不用,我搬回来之前,也给了那边的侄子、侄女新年礼物,所以我们收下压岁钱没关系的。”至于什么样的礼物就没必要跟丁宁细说了。
“来了。”听到春暖催促的声音,夏九小跑着过去。
丁宁看着手里的银子叹了口气。这二两银子还是招娣拆出来的,这会儿她已经不开心了。其实,老早以前招娣就不开心,因为冬十多了几套八九成新的衣服,还有她没吃过的糖果、糕点。
即使跟招娣解释了衣服是秦家跟比冬十大了几个月的孩子穿剩下的,糖果、糕点也是别人送的,也无济于事。
招娣待冬十已经明显不如以前了。
丁宁不担心冬十,因为她有夏九看着,她担心招娣。
55.修房子的计划
吃过早饭,夏九坐在院子里看这个家,心里想着修缮房屋的方案。
现在家里八间房,葛老太太住着最大的一间,杨丽丽住旁边的一间,丁宁住着最小的一间,还有两间通铺,是她们姐妹住的,剩下的一间是客厅兼餐厅。旁边一间厨房,后头是茅房。
厨房里堆满了各种咸菜、酱菜等,已经满到难以转身的地步。厨房肯定要扩大一些的。
院子不大,院子里再建房子的话,后面的房子采光太差,住得不舒服。还是需要把旁边的菜地圈进来,本来菜地也不大,种的菜不多,回头看看院子里能不能种就是了。
院子里原本养了些鸡,现在已经都卖完了。那夏九就不把这个考虑进去了。
就算不考虑杨丽丽肚子里那个,家里也有八个姐妹了,两人一间也要四间屋子才够。就算把菜地圈进来,那宽度也就能盖一间半的样子,这样还差一点。那就只好建两层的小楼了。
有了打算,夏九就找葛老太太商量去了。
葛老太太一听,连忙说:“以后花钱的地方多,修房子费钱,现在家里没有那么多钱修房子。”
“奶奶,钱的事您放心,我能赚到钱。而且水坝已经修完了,建房子的工人也好找。”夏九老早考虑过修房子的事情,还各种打听了一番,只是后来考虑之后觉得还是直接买个大房子省事。
“家里都是女人和孩子,这种时候找人来建房子,还不知道会闹出多少闲话。”葛老太太深刻知道寡妇门前是非多的道理,想到那么多汉子要来就有所顾虑。
夏九耐心解释:“新建的房子我打算是在见院子外面的菜地上,咱们等房子建完了再拆现在的篱笆,是非是不是能少很多?至于厨房,旁边再建一堵墙,安一扇门,一两天的功夫,又能有多少闲话?
再说,家里姐妹再长大些都要住不下了,房子总要建的呀。与其等我们姐妹都大的时候建,还不如现在呢,您说是不是?”
夏九的最后一句话成功说服了葛老太太,让她点了头。
葛老太太紧接着说:“建楼可需要不少银子的,你——”她这一大把年纪,实在没脸跟今天才六岁的孙女要钱。
“给。”夏九拿出了怀里的银票,一张五十两,两张二十两,一共九十两的银票。这是她大部分家底了。
葛老太太好歹见识过银票,能分的清上面的五和二,她拿了两张二十两的银票,说:“这些够了,奶奶这里还有些,够用了。”
夏九有偷偷问过春暖,知道家里大约有多少钱,算一下确实够用就把银票收了起来。
刚收好银票,就见冬七风风火火地进来:“奶奶,奶奶,小九有一个很漂亮的荷包,我也要一个。”
秋云跟在后面跑来,说:“奶奶,我们整理被子时看到的,我,我没来得及拉住小七。”
冬七手里拿着的,正是严裕远送她的蝴蝶荷包。上好的织锦面料,蓝色的布上绣了一些精细的花纹,收口的线上还串着两颗小珍珠。这要是放铺子里卖,少说也要一两多银子一个。
可是,当初林坊主答应了严家,只给严家做独家的,短时间内还没有地方可以买。
葛老太太刚要训斥,夏九低声说:“奶奶,今天过新年呢。”
夏九对这冬七说:“七姐姐喜欢就拿去吧,正好还没给七姐姐新年礼物呢。”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冬七快速地将荷包收进了自己的怀里。
葛老太太动了动嘴,最终还是没有说话。她还记得冬七当初受的苦,不然,就不会允许做姐姐的私自拿了妹妹东西来讨要。
56.小九有人找
修房子的事情至少要出了正月才能正式动工,因此,祖孙俩说了会儿话便散了。
这时,门外有人找“九姑娘”。
招娣开始还以为对方走错门了,细问了声才知道是来找夏九的,她就往里大喊了一声:“小九,快出来,有人找你。”
夏九走到院子里就看到徐管事错愕的脸。她惊喜地迎上去:“徐管事,过年好!新年快乐!这大过年的怎么您劳烦您过来了?可是林姨有什么事情找我?”
说着,赶紧让徐管事进屋喝茶。
徐管事瞥见招娣围着礼品张望,缓了缓,暗暗对自己说:小丫头粗陋不要紧,又不是自家的,别管。
她笑着对夏九说:“九姑娘新年好!咱们坊主对您亲的像自家晚辈一样,这不,让我给您送一份新年礼物。”
“这怎么使得,本该是我去邓府拜访林姨的,那不是——”
徐管事知道葛家的情况,林坊主也不怪夏九不登门,她紧忙说:“都是自家人,说这些就见外了。我们坊主说了,等开春的时候,让三少爷带你多出去走走,兄妹俩也亲厚些。”
“我与邓三哥哥自然是亲厚的,若能跟着邓三哥哥出去见世面更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呢。”夏九给徐管事到了一杯蜂蜜水,“徐管事,喝点水润润口,也甜一甜。”
“诶~”徐管事喝了水,继续说,“坊主还说,看你们开的那铺子忙活得很,要是忙不过来,只管叫三少爷过去帮忙,三少爷能写会算,能干着呢。”
夏九记得,九趣阁开张之初,邓敬恒过来帮过两天,后来是被家里叫了回去的。大约是家里人不太看好他们几个的生意,不愿意让他卷进来。
不过,九趣阁大部分布偶的刺绣部分都是委托玲巧绣坊完成的,因此,林坊主应当能从订单中知道九趣阁布偶部分的销量如何。
估摸着林坊主发现他们生意红火,起了心思让邓敬衡参与进来。
这方面,夏九不好替他人做决定,只好实话实说:“不瞒徐管事,我们几个当初各有分工,铺子里人手安排上面的事情由夏哥哥决定,我做不得主。更何况,邓三哥哥与夏哥哥相交多年,有些事不需要让人参与。”
夏九缓了缓继续说,“生意多了去了,不止这一桩,与其让邓三哥哥跟着别人做,不如让他做自己感兴趣的。若是需要什么新奇的花样,我定会给等三哥哥出出主意的。”
这是夏九给林坊主的一个承诺了。
徐管事自然懂得这一个承诺的份量,十分开心。达到目的,她稍坐一会儿就告辞了。
夏九送了一盒龙须糖、一盒糕点给徐管事,并将徐管事送到院门口。
“小九,你干嘛拿那盒龙须糖,那是我喜欢吃的,不许你送人!”徐管事还没走远就听到了喊声,整个人都有些尴尬。
夏九更尴尬,她赶紧将招娣拉进门,说:“回头我再给你买,一定不少你这一口吃的。”
葛老太太听到动静出来,知道了情况训斥招娣:“东西是小九买的,没用你一个铜板,给你吃就吃,不给你吃你也不用抱怨!有本事你自己挣钱自己买去!”
丁宁也出来了:“招娣,赶紧认个错!你妹妹的东西,她要送人就送人,不用你嚷嚷。”
招娣见葛老太太和丁宁都向着夏九,招娣哭着回了房间。
大过年的哭可不是见吉利事,丁宁赶紧说:“孩子还小,不懂事。”说完赶紧跟去劝了。
夏九看了一下林坊主送过来的新年礼物,两匹织锦、一对精致的银手镯、白瓷茶具一套、文房四宝一套。
夏九收得毫无压力,倒是葛老太太和杨丽丽吓了一跳,直问夏九:“这人送这么多东西来到底做做什么。”
“是玲巧绣坊的林坊主让人送来的。她们与秦婶,二姐姐都是认识的,送东西是找我帮个忙。奶奶,娘,你们放心,不是什么不该收的东西。”夏九说明来源,让她们安心。
“哦,好,记得回头让你二姐姐帮忙回个礼。”葛老太太嘱咐夏九。
夏九乖巧地应下:“知道了,奶奶。”
57.裴炯生气
转眼到了正月初三,裴炯本想派人去葛家接人,突然心血来潮想见识一下葛夏九生活的地方,就自己来接了。
裴炯乘坐的宽大的马车在离葛家还有几百米的地方就过不去了。路太窄,路边还有各种柴火、手推车之类的。
裴炯一下马车就有些愣,他没想到夏九是生活在这样地方的小姑娘。这里的环境,虽然不至于让他无处下脚,但也好不了多少。
好不容易到了葛家,见一眼就能望清院内的篱笆更觉得夏九的生活必定十分清苦。
等到葛家出来一连串,裴炯对夏九的那点点同情顿时消失不见:这葛夏九,莫非真把我当免费的先生?!带一个也就算了,一下子带四个!谁吃了饭没事儿带那么多女娃!还跟他没半点关系!
夏九自是不知道裴炯在想什么,带着姐妹们行了礼就跟在裴炯后面。只是裴炯走得有些快,她们得小跑才能跟上。
裴炯和葛家四姐妹都上了马车,夏九路上叫了几声“裴哥哥”,裴炯都没应她,夏九就知道裴炯生气了。
好不容易到了大宅院,裴炯下了马车感觉呼吸都顺畅了。马车里坐了五个人实在拥挤,他又做不出把那么小的小丫头赶出马车的事。幸好只有那么一小段路。
裴炯对自己的随从使了个眼色,随从就来照顾她们进门。冬七和招娣被那随从一哄就跟着去了,只有冬十还跟在夏九身后。
裴炯看了夏九一眼就往里走,夏九默默跟上。
“我很随和么?我很好说话么?你怎么什么人都敢往我身边带?你的规矩都学到狗肚子里了?!胆子未免太大了!”一落座,裴炯就开始责问夏九。
夏九立即给裴就倒茶。她在马车上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现在立即认错:“裴哥哥我错了!我不该不经过你的同意把姐妹们带过来的。”
“裴哥哥,小十很乖的。”冬十被裴炯的样子吓到了,缩在夏九身后糯糯地说。
“仅此一次,一不为例!自己抄书去,抄十遍!”说完,裴炯自顾自看书去了,没多久有停下补了一句,“你放心,我那随从是读过书的,教两个小丫头不成问题。”
抄十遍,这明显是罚抄了,不过这罚夏九认了。
冬十跟在夏九旁边,一开始紧张地话都不敢说,一直看夏九抄书。看着看着,她渐渐地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事情。
“这个是什么字?”
“这个念什么?”
“这个小十认识,是书字,读书的书。”
一问一答间,渐渐地回到了年轻她们在这里读书时的样子。
裴炯也在不知不觉间重新有了笑容。
不多时,裴炯便不再计较刚才的事,说:“夏九,你过来,我教你读这篇游记。”
裴炯偏爱游记,夏九也很喜欢,裴炯一边教夏九认字,一边与她探讨一下游记里面记载的风景以及风俗人情。
夏九对各地风情总能说上一些独特的见解,因此,裴炯喜欢带着她一起看。
另一个房间,冬七和招娣都在练大字。冬七说想学画,被告知只有写完了大字才能学,又不得不回去写大字。
到了下午,冬七和招娣还是由随从领走。冬十乘裴炯心情不错的时候问:“裴哥哥,明天我可不可以跟姐姐一起来?”
裴炯见她乖巧,不哭闹,就说:“你想来就来吧。”又立马转头对夏九说,“就你们两个来!”
“知道了,裴哥哥,我真的知道错了。”夏九认真地说。
58.给夏九长见识
夏九想了想,把正月初一徐管事来找她的事情与裴炯说了,还说了林坊主想要邓敬衡参与进来,然后她婉转回绝的事。
裴炯被她一副干了大事求表扬的神情取悦了,他点点她的头:“你的承诺也太廉价了,以后不能轻易说出那样的话,听到没有。”
“我知道的,可是,邓三哥哥是我的朋友啊,他对我也很好,很大方的。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就送了我一套文房四宝呢。”夏九跟裴炯说了与邓敬衡相识的经过。
“所以,你就被一套文房四宝收买了?”裴炯做出总结。
夏九听着不对,反驳道:“哪有,是邓三哥哥对我好我才愿意帮忙的。”
裴炯见她着急,故意逗她:“他对你的好就是送你一套文房四宝对吧?还不是被那么点东西收买了。”心里想着,以后多给她点好东西,省得那么容易被收买。
过了两三天,夏九在大宅院里的屋子里面多了很多装饰品。裴炯一件一件给夏九介绍过去,每一件都不是大街上随处可见的。
“这,这也太贵重了!我不要。”夏九拒绝。
裴炯把她拎到了他的房间,带她看了一边装饰之后说:“新年当然要布置一新了,我们都一样,你就好好放着,不能收起来。”
“都是贵重的物件,万一打碎了我都赔不起。”夏九看着喜欢,不过也仅限于看看,四处放着就觉得麻烦了。她对自己有信心,可对身边那么多毛孩子没信心,谁小时候沒个调皮捣蛋的阶段呢。
裴炯不在意地说:“真是没见过世面的小丫头,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东西,碎了也就碎了,没什么。”
不等夏九拒绝,裴炯又拉他去见识严裕远屋里的东西,一边介绍一边评价:“你都不知道,其实你严哥哥最是俗气,你看他选的画,全是艳丽的花鸟图,一副山水画都没有。”
夏九看到严裕远的房间布置,再想想自己和裴炯的房间,吃惊地猜测道:“裴哥哥,我的房间是你帮忙布置的?”
“不然呢?除了我还能有谁?”裴炯反问。
夏九一直以为是下人随意布置的,没想到是裴炯亲自为她布置房间,她郑重地一礼:“谢谢裴哥哥,那个房间,我很喜欢的。”
裴炯笑得灿烂:“喜欢就好。”
大宅院里的人都是外地来的,只有极少数有亲戚在这边需要走动的。几个闲不住的开始建造那个户外游乐场。
都是给自家孩子玩的,选料、做工都是一等一的。孩子们只见了一部分已经跃跃欲试。
没完工前怕不安全,都没让孩子们靠近。完工的时候,一个一百五六十近的壮汉把所有的地方全试了一遍,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才让孩子们去。
裴炯和严裕远也没忍住,在里面转了两圈。
冬十还小了点,夏九带着她玩了一些简单的地方,就只准她玩滑滑梯。
冬十哪里忍得住,乘着夏九不注意去爬绳梯,登了半天没上去还摔了一跤。大概是怕夏九知道训她,她都忍着没哭,在地上坐了一会儿就去玩滑滑梯了。
过了几天舒适日子,转眼就是元宵佳节。本该是欢快的节日,没想到……
59.元宵闹事(一)
“今天外面有灯会,我想去看灯会。”冬七大清早的就跟葛老太太提议。
葛老太太摇摇头:“灯会人太多了,你们都还小,没大人陪着都不许去。哪年元宵灯会不出事?这种时候,丢银子都是小事!”
冬七见奶奶不同意,只好按下心思。
没过多久,夏九就听到招娣在求丁宁:“娘,你就带我出去玩一次么,我还没去看过元宵灯会呢,隔壁几个哥哥都说有吃的有玩的,很有意思的。”
“招娣,我要是出门了,你妹妹饿了怎么办?不行,我要照顾你妹妹。”丁宁拒绝了。
“娘~你就带我去吧~”招娣各种撒娇求出门。
这时,裴炯的小厮登门来接夏九。这段时间裴炯热衷于带夏九“见世面”,这种时候怎么都不会忘了夏九。
冬七一把拉住了夏九:“小九,你上次说带我去学画的,你有不让我去了,今天你得带我一起去!”
“七姐姐,我没有不让你去学画,只是要等先生请来了以后再让你去。”今天九趣阁有新品发布,他们有正经事的,自然不方便带着冬七一整天,“今天我跟裴哥哥、严哥哥约好了,要出门一整天的,姐姐不方便去。”
“我不能去,小十却能去?”冬七指着小十问。
冬十被冬七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说:“九姐姐,我,我不去了。”
“说好了让你去试新品的,你还要给铺子里的小朋友展示呢。”说着,夏九将冬十拉到身后。
夏九对着冬七说:“七姐姐,我会给大家带礼物回来的。”
“谁稀罕你的礼物,我也要去!”冬七一副不罢休的样子。
“小七,老实在家待着,哪儿都不许去!”葛老太太听到动静出来看看,见冬七胡搅蛮缠,直接喊了出来,还让春暖看着她,不许她乱跑。
又温和地对夏九和冬十说:“赶紧去吧,注意安全,早点回来。”
夏九和冬十这才出门。
到了九趣阁,却发现有人在门口闹事。走进一看,是一个妇人抓着一个小女孩的手说九趣阁的玩具伤了人。
那小女孩跟夏九看上去比夏九大一点,被妇人抓着的那只手上扎着两根明显的木刺,还流了血。
九趣工坊制作的玩具必须经过两道严格的检查才能往外发货,夏九可不相信工匠和质检员都眼瞎了才会看不到那么大的两根木刺。
因为那妇人一口咬定是九趣阁的玩具伤了她女儿,一直嚷着要赔偿,直接无视对夏志达的问题,让夏志达陷入了被动。
见状,夏九上前问:“小姐姐,你是玩哪个玩具被扎到的?你告诉我,我不要买会扎人的玩具。”
小女孩不说话,往妇人背后缩了缩。
这时,有路人附和道:“这位大嫂说说,你们买的哪个玩具伤的人?我们在铺子里看看,说不定还有不成样子的。”
“小姑娘,你手痛不痛啊?要不要先把木刺挑出来包扎一下?”夏志远见妇人不可理喻,尝试着跟小女孩沟通一下。
妇人立马喊道:“你安的什么心,想毁了证据么?我告诉你,你想都别想!”
60.元宵闹事(二)
夏九在一旁糯糯地说:“小姐姐一定是痛的,要是我娘,肯定先给我包扎的。”
一旁的妇人听见了,也心疼起孩子来:“先给孩子治手要紧,看这血流得,诶呦,这怎么当妈的。”
“就是啊。”有人附和。
“要不先进铺子里包扎一下?”夏志达适时问。
妇人拽着小女孩后退了几步:“把我们骗进去,想把事情抹没了?休想!”
“就是,奸商!大婶不能进去!不能让他们赖掉!”人群里有人起哄。
“这位大婶,到底是什么东西伤了你女儿你都不说,谁知道骗人的不是你啊?!”严裕远混在人群里说。
“对啊,你说在这家买的玩具伤了你女儿,玩具呢?拿出来让大家看看。”人群里已经有人觉得事情蹊跷,开始帮着夏志达了。
“让让,让让,都让让!”一个不耐烦的声音响起,“这都干什么呢?!挡道了知不知道!”
有人认识这位大叔,向他说明情况:“嵇师爷,一位妇人说这家九趣阁的东西伤了她女儿玩赔偿,九趣阁拒不认账,耗上了!”
“哦。”嵇师爷点点头,说,“既然如此,都说来听听,让我来断一断。”
这位嵇师爷虽不是正儿八经的官,也是衙门里的人,断这种小案没人会说不合适。
那妇人刚才嫌别人多管闲事,可对着一位衙门里的人,又说不出这口,只能硬着头皮上。
嵇师爷左右一看,九趣阁里的小二就很有眼色地送上一把椅子:“您请坐。”
“嗯。”嵇师爷落座后,看着那妇人说,“你即是苦主,你先说说发生何事,你的诉求是什么。”
妇人蛮横地说:“是他们九趣阁的玩具伤了我女儿的手!我要他们赔偿!”
“是何玩具?如何伤的?”
“那,那玩具伤了我女儿,已经被我扔了!就是玩的时候伤的,还能怎么伤的!”
“哦。”嵇师爷也不较真,继续说,“那玩具你总见过,是什么样的总该知道。既然是九趣阁里买的,想来铺子里有,找出来让我看看。”
“师爷,你看看我女儿这手——”
嵇师爷打断了妇人的话:“那是物证,你要告人家,连个物证都没有,让人如何取信?!”
“是啊,是啊,该不是这女人说谎吧?”人群里有人说。
“我也觉得,九趣阁该不会没有摆平地头蛇吧?”
妇人急了,胡乱指了一件说:“就是那个。”
夏志达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拿过一堆里面呢一个玩具问:“是这件?”
“对,对,就是这样的。”妇人点头。
嵇师爷慎重地问:“你确定是这件?没看错?”
妇人答:“就是这件,错不了!”
“不知是何时买的?”夏志达尽量平静地问。
“年前,过年前就买了。”妇人肯定地说。
嵇师爷摇摇头,斥责道:“无知妇人,你可知,污告他人是要受杖责的!”
有人没明白怎么回事,喊:“怎么就说这妇人是污告了?”
嵇师爷重重地指了那一堆傍边的告示牌,念道:“隆重推出,今日新品,限量七折!今天刚出的新品,她过年前就买了?就算买也不可能是在这家买的!不是污告是什么!”
妇人见状,带着小女孩想从人群中溜走,被严裕远带的人偷偷控制起来。
夏志达对着嵇师爷行一大礼:“多谢嵇师爷!”
“路过,路过,不必在意。”嵇师爷又对着人群喊,“好了,好了都散了,别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