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只能想想
夏九提出搬回葛家住,家里有什么事情都能知道,大家在一起也更方便些。
春艳不同意,她觉得家里目前的情况,就没人能管得住夏九。若是由着她自己折腾,迟早要闯祸。
葛老太太虽说是随便夏九自己的意愿。但也提出了要求,一来要等冬七和招娣都好彻底了才能回来,以免被传染。二来,回了家住,也不能自己随意出门,去远的地方更不行。
杨丽丽也不同意夏九回家住,因为她觉得夏九在秦家被照顾得很好,回家之后只会更辛苦。
所以,夏九回家住的想法得暂时放一边了。
回到秦家,夏九想赚钱想得都没心思陪兰兰她们玩。惹得兰兰喊她“坏姨姨”,非要夏九给她糖吃她才不闹。
夏九的那包蜜枣最终还是没留给自己,拿去给了葛老太太。她手里只剩下几颗粽子糖。这阵子兰兰吃了不少好东西,对粽子糖不屑一顾。夏九只得答应明天给她买糖去。
本想着给兰兰买什么糖,夏九突然想到了藕粉QQ糖。原材料纯藕粉、果汁、白糖都是容易买到的东西,以前自己做过,还记得比例配方,相信可以做成功。
做出来之后呢?往哪儿卖?卖成品还是卖配方?成品怎么卖合适?配方又值多少?若是自己去和店家谈,只怕是像今天去酒楼一样没人搭理。若是找人帮忙,找谁合适?二姐夫?不行,他不善于谈判,还能找谁?
在那之前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在秦家,没有大人的同意,她连家门都出不了!要是溜出去,一定会被秦婶、二姐姐、二姐夫轮流教训。出不了门,怎么才能弄到原材料?
好不容易想了个好主意,难道就只能想想?!
一连串的问题折腾得夏九一夜没有睡好觉。好在夏九年纪小,少睡几个时辰也不是什么事,白天起来照样精神。
夏九把自己和冬十收拾好,马上去找春艳。昨天春艳和冬韵商量好了,两个人轮流去葛家照看,今天是春艳去。夏九自然想要一起去。
然而,春艳一大早就出门了,不但没有带夏九,还跟秦婶交代了不许夏九一个人出门去。
所以,当夏九说要给兰兰出门买糖时,秦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夏九试探着说:“婶子,我昨天答应了兰兰给她买糖吃,不能说话不算数的。就让我去买吧,我就出去一下下,马上回来。”
平时要是夏九这么说,秦婶早就同意了,毕竟卖糖果的铺子离秦家不算太远。最多就是唠叨一句让她别乱花钱。
可是今天…
“小孩子吃多了糖不好,别买了。再说,家里哪有那闲钱老买糖吃,别惯着她!”秦婶忙着手里的事,头也不回地说,“你要是闲着没事干,去厨房把刚割来的芹菜、香菜都理了,把烂菜叶子丢鸡棚里去。”
秦婶这里似乎没有办法,夏九只能期盼秦磊早点回来,天黑之前还能出去一趟。
夏九失望地往厨房走,冬十不知什么时候跟在她的身后拉住夏九说:“九姐姐,我也想吃糖,芳芳也要,九姐姐不能只给兰兰买。”
现在是门都出不去,想吃什么都买不着啊!
32.试做藕粉QQ糖
在夏九努力想着怎么打发三个小丫头的时候,秦大嫂天籁的声音响起:“都别闹夏九了,给你们一人煮一碗藕粉吃。”
“大嫂嫂,家里有藕粉?纯藕粉么?”夏九虽然经常来厨房,可毕竟不是自己家,厨房里有什么东西她还真不清楚。
“藕粉就是藕粉啊,哪里还有纯不纯的。”秦大嫂边说边去拿藕粉。这个年代不兴往里面添加各种各样的东西,大多都是纯藕粉。
“大嫂嫂先别煮,我想拿藕粉做软糖吃。”夏九想起来自己屋里还有一个橘子,二姐夫前天带回来的,正好可以做橘汁藕粉QQ糖。
真没想到,从早上醒来到现在一直想着怎么出去买原材料,万万没想到这些东西家里就有。真是的,怎么也没想到问二姐姐一声呢?真是笨死了!
秦大嫂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藕粉做的糖,介于夏九做花样,做斗篷的能力,秦大嫂姑且相信藕粉能做糖吃。
只有一个橘子,橘子汁只有碗里一点点。芳芳看橘子汁那么少,说她那儿还有一个橘子,话还没说完,人已经出了厨房。
两个橘子的橘子汁自然不多,相应用到的白糖和藕粉也少。秦大嫂见只用这么一点东西,也就随便她们捣鼓。
没有模具,还担心第一次做得不好,容易粘在蒸架上,夏九在蒸架中放了一片片芹菜叶,在每一片芹菜叶上点上一个小圆点。上锅一蒸,放凉,橘汁藕粉QQ糖就做好了。
夏九看了看成品,偏软,弹性欠佳,大小不均匀,没型,不好看。尝了一个,味道也差了点,糖放少了,酸味有点重。总体来说,只能算是勉强合格。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是一样新鲜的吃食。小小的,软软的,酸酸甜甜的糖,若不是亲眼看着,都不敢相信这是用藕粉做出来的。
秦大嫂和夏九都只吃了一个,眼看着剩下的被三个小丫头分吃完了。
秦大嫂想着她儿子秦扬去私塾了,一个都没吃到,便说:“小九啊,改明儿我让我当家的多买点橘子、藕粉回来,你再做点行不?”
夏九正要找机会练手,毫不犹豫地答应:“当然行。大嫂嫂,不一定要橘子,梨子汁也能做的。”
“好,好,嫂嫂知道了。”
模具的问题也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今天用的芹菜叶,有些粘在糖上下不来。自己吃没关系,拿出去卖就不行了,别人不知道该以为不干净呢。
陶瓷的盘子可以用,只是形状不好控制,小的蒸架又只能放一个盘子。鸡蛋壳也可以,但是,家里吃鸡蛋的日子不多,有鸡蛋壳可以用的时候就更少了。如果做多一点,根本不会有那么多的鸡蛋壳可以用。
如果拿出去卖的话,品相不好很吃亏的,到时候万一回不了本怎么办?!
夏九想了又想,决定找个机会直接卖配方!自己还不具备掌握生产、销售一整个链条的能力,赚有把握赚的钱更实在。
问题又回去了,这配方卖给谁去呢?
得想办法打听打听去。
33.桥头(一)
做生意还是需要找做生意的人。林坊主肯定知道很多,若是有她做中间人,她这点生意不谈都能成一半。只是,这事怎么开口,若是林坊主自己想要买下方子,又该怎么说?
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说的大概就是夏九这样的情况。
这天下午,夏九刚刚做好了一锅的梨汁藕粉QQ糖,秦家人都叫它梨汁软糖。这一次的梨汁软糖,不计外形因素,夏九给自己打九十五分,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一次。
恰好,夏志达、邓敬衡架着今天刚好休沐回家的秦家老四秦硕来找夏九,约夏九一起玩。
嗯,名义上是请秦硕带上夏九去玩,实际上是为了能把夏九带出去,两人特地去城门口逮了秦硕。
秦家收了林坊主不少吃食,这次大方地包上一包梨汁软糖让夏九带着跟朋友们一起吃。
等把夏九带出了门,秦硕才问到:“你是我三哥的小姨子?你是第几个?”秦硕与葛家接触不多,只知道她们家姐妹多,不清楚眼前的到底是哪一个。
夏志达看看秦硕,再看看夏九,好奇地问:“你们今天是第一次见面?”
“没错。”
“是的呀。”
两人几乎同时开口。
“小夏九不是一直住你们家么?”夏志达问秦硕。
秦硕一脸无辜地说:“我上次休沐没回家,不知道家里多住了个人,还是你告诉我的。”
“硕哥哥,我是夏九,第九个。家里不止多住了我一个,还有我十妹妹也在秦家借住。”夏九不顾秦硕的惊讶,转头对夏志达说,“夏哥哥,我在秦家借住了一个多月,等家里好一点之后还会回自己家住,不是一直住秦家的。”
后半句,是对夏志达说,同时也是对秦硕说的。秦硕刚才只在家放了行李,都没来得及说上几句话,想必还不清楚她和冬十的事情。
邓敬衡比较清楚夏九的情况,他拉了拉夏志达的衣角,转移话题:“我们今天找夏九出来一起玩游戏。上次夏九跟小严公子说五子棋的时候,我正与裴公子下棋,没听清楚玩法,今天特地找夏九学一学。”
“小严公子是谁?五子棋?这是什么游戏?”秦硕觉得两个月没回城,都跟不上城里的节奏了。
“小严公子是严公子的堂弟,据说从小跟着父母在外地,前不久才到本家来住。”邓敬衡昨天还听他父亲说起过,今天正好跟兄弟说说,“听说他和他的表兄弟都要到博广书院来读书。”
“敬衡,这个晚些再说,人到了书院还能不认识么。”夏志达打断了他,“秦硕,你也不知道五子棋?”
“还请夏兄弟赐教。”秦硕认真的说。
看样子是真的不会了。
夏志达转头看着夏九:“小九妹妹,你从哪儿学的五子棋?”
夏九嘿嘿笑着说:“这是秘密,不告诉你。”越解释越麻烦,还不如索性不说。
“来,尝尝这个梨汁软糖,今天刚做好的。”拿吃的堵嘴,顺便推销一下她的梨汁软糖。
夏志达很配合地吃了一颗,说:“很不错,好吃。”
“刚做好的?谁做的?”秦硕拿了一颗仔细翻看。他觉得自己离家两个月,连家里都不熟悉了。突然多了两个人不说,还变出了这什么梨汁软糖来,他怎么不知道家里有人能做这个?
“我做的。硕哥哥赶紧尝尝。”夏九想知道他们对这个梨汁软糖的评价。
“你做的?”秦硕瞬间怀疑手里的东西能不能吃,他看向夏志达,见他点头才吃。
细细品味了一下,秦硕才略带惊喜地说:“蛮有嚼劲的,比看着好吃。”
夏九把糖推到邓敬衡面前,说:“衡哥哥,你也吃一个。”
邓敬衡不爱吃甜食,看着夏九的眼睛,觉得自己不吃就会很伤心,便吃了一个,敷衍地说:“好吃,挺特别的。”
收到三个好评,夏九满怀期待地问:“那三位哥哥觉得这种梨汁软糖能做成买卖不?不止这一个味道,还可以做成别的口味的。”
34.桥头(二)
三人表情各异,看法也各不相同。
秦硕拍拍她的脑袋说:“你才多大,别想异想天开了。爱吃都多做几回,我们家还养得起你一个小丫头,贪吃些也没事。”
夏九在心里默默回他:“不是养我一个人,是要养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中间两个顶不住事的一大家子。”
邓敬衡知道夏九想挣钱,还在他母亲那里挣到了一些。他没想到这次夏九想到的是吃食方面的,而不是有关制衣的,他无奈地说:“我家里没有相关的生意,不清楚。只是这个有点儿丑,估计不太好卖。”
夏九失望地“哦”了一声。
夏志达想了一会儿,认真地说:“小九妹妹,这种吃食女人和孩子吃得多,你找我们三个男人做参考,方向不对。还有,你知道宜宾城里最大的糕点、甜食铺子是谁家的么?”
这个夏九真不知道,平时出门少,也从没关心过这一类事情。
夏志达看夏九一脸茫然,觉得她这时才有点小孩子的模样,笑着问:“你想要卖方子还是自己做这门生意?”
夏九跟玲巧绣坊的合作,都是只出点子,不自己动手的,所以,邓敬衡随即联想到了:“小九你想卖这个吃食方子?这一类吃食最大的铺子东家是严家。就是那天你见到的两位严公子的严家。”
夏九的眉眼一下子舒展开来:“哼,夏哥哥还说我方向不对,这不是很对嘛!多亏两位哥哥指点明路。”她顺势而上,“不知道两位哥哥有没有法子可以找到严家铺子的管事?”
邓敬衡摇头。
夏九眼巴巴地看着夏志达。
夏志达得意得扬扬眉,说:“你还记得小严公子送给我们的那块牌子么?那天说是让我们有空去严家串门。”
“记得,记得,我们四个人都有一块。”夏九直点头。
“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找上严家。”夏志达说。
嗯?哦!原来可以这样!夏九一模荷包,苦着脸说:“我没带那个牌子。”
夏志达有想过结交严家,平时都带着,这时说:“我带了。”
“哇,夏哥哥你太棒了!”夏九欢呼了一下。
“等等,等下!”秦硕觉得自己反应不过来了,“你们说的严家,是城南的那个严家?”
邓敬衡反问:“不然还有哪个严家?”
“走,去严家。”夏志达决定了。
“不,不,那可是城南严家。”秦硕还没有缓过来,这时推脱着不敢去。
夏志达笑着说:“胡夫子的课堂笔记。”
胡夫子是博广书院有名的夫子,在策论解析和考题预测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成果。
两个学院之中虽然有不少学子交换夫子的课堂笔记,可是愿意交换胡夫子那一门课的人很少。今天,夏志达就是用胡夫子的课堂笔记让他配合他们把夏九带出来的。
秦硕抗议:“我已经把夏九带出来了,严家是大家族,我们就算卖方子,也没必要找严家。”
“这事儿还真该找严家。”夏志达分析说,“若是小九妹妹与小严公子不相识也就罢了。现在的情况是,两人认识,而且相处得不错。小九妹妹有一个甜食的吃食方子,严家有刚好有这一门生意,若是不问一声卖给别家,严家还以为我们小九妹妹看不上严家呢。小严公子会觉得小九妹妹没把他当朋友。”
“怎么会。”
“怎么不会啊!”
“好了,就去一趟严家吧。”邓敬衡说,“都说严家是书香门第,就是看门的门童都是读书识字的,想来去一趟也没什么。”
“嗯,嗯,硕哥哥,我们去嘛~”夏九都忍不住跟秦硕撒娇了。
“好吧,去一趟,若是不行就作罢。”秦硕最终松口。
到了严家,严公子、小严公子和裴公子都不在家,门童也不可能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
最终,夏九留了剩下的梨汁软糖和夏志达的一封信在严府。也不知小严公子看到信会不会给她一个回复。
35.自然直
离开严家的四人找了一处茶馆玩五子棋。
五子棋的玩法说难也不难,三人很快就学会了。然后,他们三人很快发现跟夏九玩这个就是找虐,于是丢了夏九在一旁看书,三个人轮流玩。
黄昏的时候,秦硕提议今天就散了,可夏志达和邓敬衡玩得正起劲,打发了人去跟家里说他们晚些时候才回家。不过,他们也没拦着秦硕和夏九离开。
回去的路上,秦硕问夏九:“这个游戏你从哪里学来的?听说还有一种叫跳跳棋的?”
“这个也是秘密,嘻嘻~”夏九难得一蹦一跳地走路。
“你就告诉我一个人,我不会跟别人说的。”秦硕诱哄着夏九说。
夏九歪着头看他:“硕哥哥,你跟二姐夫好不一样哦。要是二姐夫,根本不会玩这个游戏,还会教训我,让我不要贪玩。”
“我三哥就是——”秦硕立马打住,“葛夏九,你别转移话题,我问你从哪儿学来的。”
“反正我不说。不然,硕哥哥自己猜猜呗。”夏九心里暗想,这秦硕比秦磊难打发多了。
“不可能是我三哥教的,他自己都不会。也不可能是自己看书学的,家里有什么书我一清二楚,根本没有这类书。”秦硕先排除了两个可能性。
夏九由着他瞎猜,自顾自去买了些东西才回家。当然,回家之后被二姐姐春艳教训了,说她乱花钱。
严府那头,严裕远和裴炯在外面玩了一天,天黑才回的家。晚上才知道今天夏志达等人到过严府,还留了东西。
严裕远还需要去给长辈平安,直接把东西和信给了裴炯,让他帮忙看看。
裴炯先看了信,信上说了纸包里面的东西是葛夏九做的甜食,叫梨汁软糖,她想卖了方子挣点钱。听说严家有吃食铺子,便想先问问严家收不收这方子。
裴炯打开纸包,不客气地尝了一颗,吃完又拿了一颗,嘴里忍不住嘟囔:“这小丫头就会捣鼓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怎么不肯花点心思在正途上!”
等严裕远回去找裴炯,那一包梨汁软糖已经所剩无几。
严裕远抢到了几颗,边吃边问:“这东西是夏志达送来的?他送来做什么?”
裴炯把信丢过去让他自己看,同时把剩下的几颗梨汁软糖收好。
“呦,那小丫头做的啊。这样的软糖我确实没吃过,还以为是这边独有的,没想到是这个葛夏九想出来的,不错,不错。”严裕远想了想,说,“明天我让管事去找她买下这个方子,权当鼓励好了。”
严裕远没做过生意,更没打算参和宜宾严家的生意。买下这个方子,纯粹是觉得夏九这孩子挺有意思的。
裴炯却不怎么想,他说:“明年你父亲外任,严家最好有人能进六部,不管官职大小。可宜宾严家的人在外太久了,只怕上头那位想不起来。”
“我父亲也愁这事儿呢,可这跟这糖有什么关系?”严裕远想不到其中的关联。
裴炯平淡地说:“太后喜欢这种软软的甜食。”
这?这管用?
面对严裕远的疑惑,裴炯只说了一句:“就看怎么用。”
36.试新品
听了裴炯的话,严裕远收起了友情支持的念头,认真地考虑起来。
思考之后,他请严家管理庶务的严五爷和严家负责甜品生意的大管事严福,约夏九次日一早在严家的点心铺子(糖心阁)里试做一次新品。
当然,材料全部由严家准备,夏九只需要开一个清单就好。
夏九收到消息时很是开心,因为试新品这一环节说明严家对这件事的重视。
为了不泄露原材料,夏九只要求严家准备一下白糖和应季的水果,纯藕粉夏九打算自带。既然是试做,应当不需要太多。
夏九一大早就到了糖心阁,今天陪夏九一起来的是秦家大嫂。秦大嫂帮夏九做了很多次,有些工序已经相当熟练了。
严福先带着夏九在糖心阁转了一圈才到做点心的工房,且介绍了工房里的不少用具。工房里还有几个小隔间,原本就是各位大师傅用的,今天腾出了一间给夏九用。
在工房,夏九看到了一堆鹌鹑蛋的蛋壳,而且这些蛋壳都只破了一个洞,其余部分相当完整,可以用来做模具。问了工房的管事,确定那些鹌鹑蛋的蛋壳没用之后,夏九就让小学徒搬去了她的小隔间。
另外,夏九还在工房里看到了木薯粉,还有水牛奶,眼睛一亮,问管事可不可以拿一些木薯粉、牛奶和红糖来用。
夏九是严五爷吩咐了来试做的人,工房的管事自然是能给多少方便就给多少方便。管事亲自拿了这三样东西放到了夏九的小隔间。
听严福说,今天来试吃新品的人不少,除了严五爷和小严少爷,还有几位夫人和小姐,让夏九适当多做一些新品。
既然给了机会试做,夏九自然没有不应的。
进了小隔间,夏九看到了意料之中的橘子和梨子,没想到还看到了石榴。这边的石榴已经下市了,这些应该是从南边运过来的。没想到严家为了这个新品这般舍得。
工具准备的也相当齐全,夏九需要用到的已经全部在里面了。
秦大嫂帮忙把三种水果做成果汁,夏九则用红糖和木薯粉做珍珠。等珍珠下锅煮的时候,秦大嫂的果汁也全部做好了。夏九根据果汁的量分好了藕粉,另外再做一个牛奶口味的,一共四种味道的软糖。
在家时,蒸好的软糖需要放很久才会变得有弹性,这里有冰窖,直接在冰窖里放上小半个时辰就好。
严五爷等人大概是算准了时间来的,他们到时,夏九这边刚刚做好。
这次的软糖都是小小的鹌鹑蛋的形状,比夏九随意做的小圆饼漂亮多了。四种口味、四种颜色的软糖混合放在一个碟子里,上面撒了一层薄薄的细细的白糖粉,看上去就挺好吃的。
夏九还给他们一人盛了一碗珍珠牛奶。夏九没找到合适的材料代替吸管,只能用勺子吃珍珠了。
两样都是新鲜的吃食,严五爷品得很用心。
严裕远没想到这次试新品一下子试出了两种,尤其裴炯没来,他比裴炯先吃到了另一种新品,很是得意。
夫人和小姐对这两种吃食也很满意。
严福尝过之后也觉得软糖必然好卖,这珍珠牛奶也是一道很不错的甜品。
最终,严家以六十两银子的价格买下这两个吃食方子。
夏九长长舒了一口气,这些钱应该够用一阵子了吧!
37.好消息
入冬了,再有三个月就过年了。今年的冬天特别冷,刚入冬就下了一场小雪。
夏九赚了那一笔银子,家里还有卖咸菜、酱菜的收入,秋云、秋雨在药铺做得也顺了,葛家日子还过得去。尤其葛老太太的身体好起来了,杨丽丽的状态还不错,丁宁出了月子能帮忙干活了,家里人的笑容也多了。
看着家里的新气象,葛老太太做主,给每个人都做了一件新的冬衣。
只不过,夏九和冬十还是住在秦家。当然,夏九对秦家也很是大方,秦家也就不在意家里多了这两姐妹。
春艳给夏九做的新棉袄刚穿了两天,林坊主派人就给她送来一薄一厚两套冬装,连鞋子都有。这次送的还是挺好的那种,那套薄一些的就值五两银子。
无功不受禄,可林坊主专门给她送了东西,却没说要什么。当初可是说好了什么花样什么价格的。
对了,应该就是花样!
夏九这段时间忙着家里的事情,都没再做过衣服上的花样了。而她上次卖的软糖,现在糖心阁每日限量供应,每天一早就会被抢购一空。
林坊主大概是以这种方式提醒她再想一些花样吧。
接下去的三天,夏九有空就在想衣服的样式。最终,夏九按着记忆画了一个祥云和蝙蝠的花样。她以前有一件衣服的边缘上有,很是别致。
夏九这段时间勤加学习,简单一点的花样已经可以画得有模有样了。
隔天,夏九让二姐姐去做工的时候把花样给林坊主送过去,说明了这次是送给玲巧绣坊试做的花样。
林坊主收到了之后一个劲地在春艳面前夸夏九懂事,说她是真心把夏九当晚辈看,想要多走动走动,多关心一下。
多走动这方面,夏志达虽没说过,却做得最多。他有时会来秦家找夏九下几盘五子棋或者跳跳棋,有时只是给夏九送点新鲜玩意儿,说上两句话。
听夏志达说,小严公子严裕远和裴炯裴公子真的去博广书院读书了。严裕远大方开朗,裴炯成熟稳重,加之两人学问都非常好,不出几日就成了学院的风云人物。
五子棋和跳跳棋在他们学院流行起来了,现在几乎人人都会玩,不过玩得最好的是裴炯。严裕远老说不跟他玩,每次都输太没劲,可每次都玩。
夏志达还说,等秦硕休沐回来再带夏九出去玩。害的夏九巴不得日子过快一点,秦硕早点回来。按往年清台书院休学的时间来算,秦硕还有两个月才停课休学。
不过,最近夏九也忙着,她跟着秦磊学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开始学《千字文》。在夏九的软磨硬泡下,加了一本《世说新语》,并且跟秦扬一起学下棋。
不仅如此,夏九还会画个画,秦婶做手帕时不时就能多个花样,还都是些新鲜有趣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葛家冷不丁地就接到了一个好消息:葛春意不日就要回来了。
葛家的大女儿,夏九的大姐姐葛春意,自从去边关前回家到现在快两年了,现在终于要回家了。听说他们年前能够回来,运气好的话,能赶上秋娣的百天。
38.醉酒的裴炯
平静的日子没过几日,秦家来了一位贵客——裴炯。他一上门就找葛夏九,一见到葛夏九,抱起就走。
裴炯骑了马,秦家大哥在后头跑了一段就跟不上了。若不是秦磊知道这是严家的表公子,秦家人定要告官去的。
虽是白天,可裴炯的样子明显是喝了酒的,而且,可以肯定是喝醉了的。
裴炯一路策马到了城外的一座山上,夏九第一次出城,不知道这是什么山。这山颇有些高度,有好些陡峭的地方。
每每夏九觉得马儿驮着两个人跃不过去的时候,裴炯总是扬鞭催马,每次夏九都会紧张害怕。等到了山顶,夏九已经吓出了一身汗。
一下马,夏九忍不住冲裴炯吼:“裴炯!你知不知道这样骑马上山有多危险!你不要命我要!”
裴炯丝毫没有在意夏九的吼声,对她说:“你好好看看,这里多美。”他抱起夏九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
夏九这才仔细看了看山上的风景。山上比山下冷好多,今天早上应该是下过雪,雪在阳光下化成了冰结在树枝上,成了晶莹剔透的冰树。山顶一大片的冰树看起来很壮观!
“这样的奇观鲜有!气温再高一分,雪便化生了水,不会留在树枝上;气温再低一分,雪就不会化,只有雪景没有现在的冰树。”夏九不由得感慨。
“美吧?”裴炯眯着眼睛望着远处。
“美!”夏九转头问,“裴哥哥,你怎么知道的?你今天已经来过了?”
“我不知道啊,想来就来了,正好遇上说明我们运气好。”裴炯的手指玩着夏九的头发说,“这会儿想起来叫哥哥了?刚才不是连名带姓吼我来着。”
原来刚才不是没听到啊!夏九不和醉酒的人计较,也不逞强:“裴哥哥,刚才我吓坏了么,那么多陡坡,多危险啊!”
裴炯拍了拍夏九的脑袋安慰道:“有我在,不怕!”
有你在才怕呢!一身酒味还骑马上陡坡。夏九乘机问:“裴哥哥,我们什么时候回家?”
山上很美,也很冷!
“回家?”裴炯一把将已经远离他的夏九拽到跟前,问,“葛夏九,你为什么愿意过寄人篱下的日子?不但自己寄人篱下,还带着别人。”
要是没猜错,应当是裴炯在严家遇到什么事了。夏九认真地想了想说:“家里忙乱,奶奶怕照顾不过来才将我和十妹妹送到二姐姐家里。在二姐姐家住,奶奶会放心,我也能跟着二姐夫读书识字。”
“还有呢?”
“秦家待我和十妹妹都很不错,我们相处得好。”
“那,要是她们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对你十妹妹不好呢?”裴炯接着问。
“那我就带着冬十回家去。”夏九毫不犹豫地说。
裴炯看着夏九问:“假如,如果有家不能回,你会怎么办?”
有家不能回?这个应该,不,绝对说的是他自己!夏九觉得需要谨慎回答这个问题。她试探着说:“两种方式:一种是改变自己在秦家的位置,比如,我现在赚的钱总有一部分花在秦家人身上。另一种,是我带着冬十单过。”
“可是,我和冬十都太小了,第二种方式根本不适用。”
裴炯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夏九的小脑袋,说:“你是不是还有很多挣钱的法子?嗯?都说出来听听!”
这人,怎么感觉一会儿是醉的,一会儿是清醒的。
夏九忙说:“也没什么赚钱的法子,我还小么,都是想到什么是什么,能不能挣到钱还不一定呢。”
裴炯把夏九举起来看了看:“确实太小了点。”
夏九一阵无语。
39.同类
沉默片刻,裴炯突然说:“葛夏九,我们一起做生意吧。”
夏九疑惑地看着他,推辞道:“我,我还小,我不会做生意。”
裴炯笑了一会儿,撑着下巴问夏九:“九宫格的游戏谁教的?五子棋和跳跳棋谁教的?那些花样、衣样,果汁软糖都谁教的?”
见夏九没说话,他接着说,“你这小脑袋里净装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都让你当买卖做了么。”
“那些都只是小打小闹。”夏九辩解。
“你不信任我。”裴炯笃定地说。
大哥,我们这才第二次见面好不好,我凭什么相信你!
夏九干笑着说:“怎么会呢,我真的还小么。”
“人小没错,可你是跟别家五岁孩子一样的人么?”裴炯似乎有点生气,跳下石头往旁边走去。
夏九心里想:你像一般的十几岁的少年么?自己都不像还来说我!
“我就是个五岁的小孩子啊,哪里跟别家的不一样了?”夏九很不服气,她沿着石头慢慢滑下去,小跑着跟上裴炯。
“别家的五岁孩子早就哭得天昏地暗了!”裴炯笑着说,“所以,别拿着你还小做幌子。我告诉你,跟我合作的机会可不多,给你点时间好好想想。”
眼前这人,夏九只知道他叫裴炯,是严家的表公子,夏志达口中成熟稳重、学问极好的学子,除此之外一无所知。尤其他还是外地来宜宾城的,连他自己的家在哪里夏九都不知道。就这样,夏九很难与他合作。
可是,有的时候机会真的一纵即逝。那些机会,看起来可靠却未必能成,比如跟玲巧绣坊的林坊主谈合作就没能谈下去。有些机会,看起来不太实际,却未必不能成,比如这次……
夏九好犹豫,好纠结。
裴炯看出了夏九的心动,一点都不着急,一边慢悠悠地欣赏风景,一边等着夏九的答复。
“裴哥哥,你不会酒醒了就忘了自己说过什么了吧?”夏九忍不住问。不过看他现在的样子,应当已经清醒了。
“不会,你不仗着年龄小耍赖皮就行。”裴炯笑着说。
夏九:……我还没答应合作。
“裴哥哥,如果我们合作做生意,我们怎么合作?做什么生意?”夏九又问。
裴炯随意地回答:“只要你愿意合作,这个以后慢慢想。”
……不应该是想好了做什么,再寻找合作伙伴的么。
夏九再问:“裴哥哥,你为什么会找我合作?”
“为什么?当然是因为我觉得你是我的同类。”裴炯望着夏九别有深意地说。
同类?!夏九被这句话惊了一下,是指他们同样寄人篱下,还是指别的什么?
“裴炯,你果然在这儿,我,我可找到你了!”严裕远喘息粗气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中。
夏九心里暗暗叫好:来的真是时候。
“你怎么来了?我不是留了字条说晚些时候回去。”裴炯有些不解。
严裕远指着夏九说:“你把这丫头带出门,人家二姐夫找到我管我要人呢!”
“这秦磊太小题大做了。”裴炯语气中透着不满。
“你带了人就走,没把你当人贩子就不错了。人家也是关心小姨子,没什么错。”严裕远看看天色说,“不早了,回去吧。”
下山的时候,夏九才知道原来另一侧有一条相对平坦的路可以上山,只是需要绕点路。
等下了山,裴炯和严裕远亲自把夏九送到了秦家。裴炯还为自己刚才的鲁莽行为道了个歉,虽然只是一句话,也表达了意思。
临走前,裴炯对夏九说:“下次见面的时候,我要听到你的答案。”
夏九点头答应。
40.秦磊的担心
春艳明显是吓到了,把夏九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检查了一遍,看都没事才放心。
大家七嘴八舌地问夏九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一个喷嚏打断了大家的好奇心。她们关心地问:“怎么了?着凉了?”
“没事,就是吹了点风。”夏九知道自己的里衣汗湿,说回去换件衣服再跟大家说。春艳见状,立即带夏九回房换衣服,秦婶也去厨房准备姜汤。
夏九乘着换衣服的时间,想了一下该怎么对秦家人说。回来后,喝完姜汤,夏九交代了裴炯带她去的地方,兴奋地讲了山上的风景,略去了其中的惊险和他们的谈合作的话题。
说起来,夏九应当是第一次出城,也难怪她只顾着兴奋忘记些别的。
秦磊看着夏九欲言又止,最终说:“交友要慎重,不知礼数之辈不要结交!”
这是说裴炯不知礼数呢,夏九偷笑。不过,她还是帮忙解释,不然下次不让他跟着裴炯出门就麻烦了。她说:“二姐夫,裴哥哥喝醉酒了,他平时不是这样的。”
“你见过他几回?如何知道他平时如何?他今日擅自将你带出去就是不妥。”夏九不说还好,她一说,秦磊就忍不住说上两句。
夏九提醒:“二姐夫,刚才裴哥哥道过歉了。”
“总之,以后不许随意跟别人出门,你知不知道刚才你姐姐有多担心你。”在秦磊看来,这样的公子哥儿是不靠谱的。
夏九知道二姐夫也是担心她,甜甜地说:“小九知道了,下次定不叫大家担心。”
秦磊点点头,想了想又说:“明日开始学女德女训。”
啊?!夏九不愿意了:“二姐夫,我还没学完《千字文》,我还是小孩子,没长大呢!那些我晚几年再学不迟啊!”
“晚几年就迟了!”这事儿,秦磊决定了,不容更改。
“二姐姐~”见秦磊那边说不动,夏九转头看着春艳,希望她能说说情。
可这种事情,春艳向来听秦磊的,她不但不劝,还帮他说服夏九:“小九,你前一阵子不是还想多学些东西么,你二姐夫愿意教你还不好。”
见夏九苦着脸,冬十过来安慰说:“九姐姐不怕,小十陪你一起。”
芳芳也跟着说:“那,那我也要一起。”
看着冬十和芳芳,夏九心情好了些,带着她们过去玩了。
玩着玩着,夏九想到了做什么生意。都说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她想到的是做小孩子的生意。具体来说,是做儿童玩具生意。
就目前市场来说,做儿童玩具的生意的商家也有,但多是顺带的,且种类不多。
夏九想到的儿童玩具,布偶之类的可以跟玲巧绣坊合作,木制品可以找秦叔和秦大哥试试,其他的可以等后期有合适的再添加。
就是不知道裴炯到底是什么打算。
殊不知,在严家,严裕远正想方设法劝裴炯打消做生意的念头。因为他们根本不是为了做生意来的,更不觉得做点小生意能有什么用处。更别说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和一个五岁娃娃的生意。
41.大姐姐的住处
今日秋云、秋雨休沐回家,葛老太太让人送个信给春艳和冬韵,让她们也回去吃个饭。春艳说,估计是大姐姐回来的事情,大家商量一下。
许久没回家,夏九也想回家看看了。正好,这两日夏九又给玲巧绣坊送了两次花样,得了二十两银子,严家的软糖卖得极好,严五爷赏了夏九一百两银子。
不过这次没打算都往家里拿,看看家里还余多少,给一些补贴家用,其他的打算做生意用。不管日后会不会与裴炯合作,这生意总是要做的。
回到葛家,除去家长里短,商量的果然是大姐姐回来的事情。大姐姐葛春意的夫家原本是在宜宾城的,后来因为差事的调动已经举家搬迁了,因此,大姐姐大姐夫回来必然是要葛家安顿的。
葛老太太的意思,是让他们回家住,现在夏九和冬十都住秦家,秋云、秋雨平时也不在家住,家里能住得下。
这必然是不妥当的,毕竟不是住个一晚两晚的,家里都是女人和女孩,住一个壮年男子算是这么一回事,就算是女婿或者姐夫,也难免会有人说闲话。只是住客栈吧,一来老太太心疼钱,二来也怕姑爷觉得过于生分。
正是因为各种不妥当,葛老太太才把人都叫回来商量商量。
春艳和冬韵对视了一眼,说:“奶奶,大姐姐回来的事我和妹妹商量了一下,打算让他们暂时住在小私塾里。那私塾里头有几间房,能住上一家子,而且,小私塾快休学了,空着也是空着。“
这已经是非常好的安排了,不但不用在葛家挤着,离春艳和冬韵都跟进,走动方便。葛老太太点了头,事情也就这么定下了。
在家里,夏九听春暖讲着最近家里发生的事情。最近她们的娘杨丽丽管着一家子的伙食,冬七跟着帮忙。春暖跟在葛老太太身后做咸菜、酱菜,然后去卖,现在都是去城中卖,能多卖几个钱。丁宁照顾招娣、秋娣两个孩子,空了帮忙打扫打扫、洗洗晒晒什么的。
因为家里要的菜多,葛老太太谈了一个农户长期供应蔬菜,直接送到葛家。这家家里的壮小伙子人很是不错,每次到葛家除了帮忙搬菜,还帮忙劈点柴什么的。
听着这事,夏九便问:“四姐姐,那位大哥哥多大?”
“十五岁。”
“四姐姐可知他家里情况如何?”
这个春暖清楚,就跟夏九说了起来:“他家里三个兄弟一个妹妹,他是家中老二。他哥哥比他大四岁,已经成家了。他还有一个十三岁的弟弟和一个九岁的妹妹。他家里有十亩田,送来得这些菜都是他们自家地里出的。”
不待夏九继续问,春暖又说:“他人很有礼貌,对我们家人都很和气,偶尔还给妹妹们买点糖吃。娘和奶奶都挺喜欢他的。”
说起来,他们家的姐妹长得都好看,春暖清秀标准,又是个能干的,被人看上再正常不过。既然奶奶和娘都知道,且默许了他在家里帮忙,想来那人极有可能成为夏九的四姐夫了。
只是看春暖的样子,现在还不清楚人家是中意她了。不过也不着急,四姐姐年纪不大,议亲的事情总要等到三年以后了。
42.去牙行
回秦家的路上,夏九央求着春艳去牙行看看铺子。最好是城中的铺面,相连的两间最好,实在没有,一间也行。
春艳有些发愣,怎么就要去看铺子了?家里最近也没做什么需要铺子的营生。她虽没说出拒绝的话,却也没有带她去牙行的意思。
见状,夏九耐心地说了她的打算,并说:“也不是现在就要租,就是先看一看行情,看一看有没有合适的铺面,估算一下做生意的本钱。”
听到夏九说只是去看一看,春艳也就放心了许多。她知道夏九手里头还有些银子,更没有反对她自己收着,觉得她有点打算也是好的,只是不太赞同她去做生意。毕竟夏九才五岁,怕她做生意被人骗了去,白白损失了钱财。
去牙行的路上,春艳跟夏九说:“小九,我们买些良田吧。咱们家以前也是有良田的,只是后来……”她是希望家里买些良田的,可钱是夏九挣来的,她自然不会替夏九做主。
春艳陷入了一些回忆,许久才继续说:“有了良田,至少家里能够少买一些米,瓜果蔬菜什么的也有一些。不说多富足,至少心里稳当一些。”
夏九还真没想过买良田,她有不明白的地方便问:“二姐姐,我们家在城里,家里的人也不可能去种地,那我们买了良田怎么办?而且,我们也不知道哪里的田好,哪里的田不好,万一被忽悠了这么办?毕竟不比得铺面,就算我们不租,知道在哪个位置还能先去看一看。”
春艳听夏九的意思就知道她不是不想买良田,而是不知道怎么买,买了以后要怎么办,她更仔细地说:“良田好不好,我们不知道,奶奶心里是有数的,真想买的话,自然要请奶奶帮忙看一看。买了田以后不用自己去种,租出去就好,这个奶奶也清楚的。反正,买了田交给奶奶打理就好。”
怕夏九不知道,春艳还特意说:“秦家家里也是有良田的,都租出去了,每年收租子。要是我们的田跟秦家的连一起,说不定还能一起租了出去。”
“那我们今天顺道一起看一看,先看看行情,若是合适的话,问过奶奶之后来买。”之前是夏九想不到,既然春艳提了,觉得家里有田也挺好的。
她顺口问:“二姐姐,当初家里为什么要卖良田?”
春艳眼神闪烁了一下,说:“那时候我还太小,不清楚是这么回事。”
“哦。”既然已经卖了,夏九也没必要追究原因,无非就是缺钱了,又问,“当初家里有多少良田?”
“听奶奶说,爷爷最初在这里置办家业的时候,买了六十亩良田,家里的宅子也比现在这个好些的。不过我娘说,她嫁过来的时候家里就只有二十亩良田了。”春艳想了想,没有继续往下说。
听起来,这家业败得很快啊!夏九有些无奈,想到奶奶亏本卖萝卜菜,又觉得可以理解。同时,对于买了良田交给奶奶这一点持反对意见。不过良田还没买,到时候再说好了。
等到了牙行,春艳兴致勃勃地说要看看有没有良田,在夏九的提醒下才说再看看城中的铺子。
牙行的伙计打量了春艳一番才带着她们去一旁坐下,等他拿登记的册子去。
43.买良田
牙行的伙计先拿了田产的册子问:“这位太太是要买什么哪里的田?水田?旱田?还是山林?想买多少?”
春艳愣了一下说:“水田,最好是北边的。若是价格合适,我们想买上三五亩。”
伙计笑笑说:“北边的山地多过良田,良田会贵一些,基本上在十五两银子一亩左右。”他打开册子,开始说北边的哪个镇哪个村哪个位置又多少亩良田在卖,价格是多少。
春艳和夏九根本记不住那么多,夏九打断了伙计,说:“我们想要北城门出去十公里以内的地方,不拘什么田,都说来听听。”
伙计看了看夏九,见春艳点头才说:“离城里近的地方都是抢手货,不过你们运气好,今儿还真有那么两块地方。”
伙计翻了册子说:“阳坡村,村西有两亩上好的水田,之前那户人家刚刚卖,地里还有不少东西。这两亩田一共三十五两银子,这个价格很公道。要不是大户人家看不上这两亩小田,早就没了。”
“桃岭村,村南有五亩山地,种茶树、果树都是极好的。而且山头便宜,五亩也就四十八两银子,很划算。”
听到这价格,春艳不由得点头。
夏九问:“现在这山上种的什么?”
伙计没想到发问的是个小丫头,见春艳也望着他,他才说:“先前那户人家不懂什么,只知道在山上砍砍柴。”
也就是说,那山头现在跟荒山差不多了。那这山头的价格一点也不便宜。
夏九突然想到给家里供蔬菜的那户人家不就是阳坡村的么。刚才在集市的入口处见到了帮家里干活的那位哥哥,可以去跟他打听一下情况。
夏九拉了拉春艳的衣袖,低声说:“二姐姐先看看铺子,我出去找一下董家哥哥,马上回来的。”
见春艳点头,夏九立马就出去了。
也是夏九运气好,那位董家哥哥还在原地没走,而且正好知道要卖田的那户人家的情况。前两天下雨路滑,那户人家的孩子下山时摔断了腿,不得已才卖地买药。
想到刚才春艳说过,在牙行不管是买地还是租铺面,牙行都会抽成,买地的话,一般都是一成。既然董家哥哥与那户人家相熟,不如请他做个中间人,促成这个买卖,还能给她们省点银子。
夏九这么想,也这么做了。董家的小伙子只当夏九是帮她姐姐传话的,便答应给两家人做中间人。
卖地的那户人家今天正好在城里,还是跟董家哥哥一起来的。估摸着这会儿应该在康安堂。
因为他们家里比较急,董家哥哥跟夏九约了一个时辰后在城西的一家茶铺见面。
夏九回到牙行,看了几个铺面,跟伙计说需要回去跟家里人商量一下,便拉着春艳出来了。
那户人家急着要给孩子看病买药,一听说有人愿意买地就跟着董家的过来了,宁可早早地等着也不愿意错过了买家。
不多时,春艳拉着秦磊,带着夏九到了。
两边都是诚心买卖,还都是老实人,买卖谈得十分顺利。不多时,双方就以十五两一亩的市场平均价格成交。更可喜的是,那户人家愿意反租这两亩田。
秦磊提笔写了一份买卖契约,一份租赁契约,两份一起去衙门备了案,做了地契的变更。地契的所有人是:葛夏九。
夏九十分爽快地给了那户人家三十两银子。当然,也给董家送了谢礼。
44.做生意的打算
夏九虽然是临时决定买的地,可买完了还是很开心的。花了三十两银子,算得上多,好在余下的的更多。
这次是春艳先提出的建议,可见夏九这么神速的买了地还是有些恍惚,那地契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眼,生怕那地契飞了。让夏九自己收好了,还时不时看看夏九放荷包的位置。夏九觉得她的二姐姐比自己还要高兴几分。
秦磊对买地这事十分支持,不然也不会那么爽快地帮忙了,他还嫌夏九买少了,应该多买一些才对。他十分积极地帮夏九跟那户人家约好过几天过去看地,说,就算地直接租出去了,夏九也要知道自己的地在哪儿,有多大的地方。
夏九觉得:地要买,铺子也要开。不过要开铺子还是需要再多挣些银子。
回到秦家,三人在家门口遇到了小严公子的小厮,小厮说裴公子和小严公子找葛九姑娘,已经在附近的茶铺里头等了许久。小厮还说了,若是秦家人不放心,秦三公子可以一起过去。
最近的茶铺距离秦家不超过三百米,茶铺的老板、伙计都是熟悉的,打个招呼照看一下就好。秦磊夫妻将夏九送到就回了秦家,没有进去见两位公子。
夏九进了小茶铺里唯一的包间就听到小严公子戏谑地问:“今天秦家人这么舍得让你这宝贝疙瘩一个人出来了?”
“当然是相信你们才肯让我一个人过来的呗。”此时的夏九很开心,眉眼都带着笑。
严裕远一听就笑了,不过他想到了今天来得目的,又对着夏九冷哼了一声。
夏九不明白为什么,直接跑到裴炯的面前问:“裴哥哥,你们这么来了?严哥哥怎么不开心了?”
裴炯撇了严裕远一眼,笑道:“他自己没眼光还不许别人有,别理他。”
夏九不解,疑惑地看了看两人。
裴炯也不给夏九解惑,直接说:“今天来找你是为了生意的事,听说你一向是出主意的那个,不知道你打算做什么生意?”顿了顿又说,“寻常的生意就罢了,找你自然想要做些有新鲜感的。”
今天裴炯身上一点酒味都没有,必定是真的想做生意,夏九便问:“裴哥哥还没说打算怎么合作呢。”
“不管做什么生意,你负责出新鲜的样品,其他事宜都交给我来办,我们四六分成,我四你六,如何?”裴炯显然是想过这个问题的,毫不迟疑地回答。
不用出本钱,动动脑子就行,这不是轻轻松松挣六成么,裴炯很是大方呢。
不过夏九想了想,说:“不管多新鲜的东西,只要卖出去了,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仿品,所以经营很重要。我觉得还是你六我四更合适,只不过日后你别把我丢开,还有,有生意优先照顾自家人,让玲巧绣坊和秦家的木制品铺子多多参与。”
严裕远听了夏九的话,蹲下身来看她,说:“你这小脑袋里居然装了这么多,还有,自家人,秦家也就算了,没想到你把邓家也当成自家人了啊!”
裴炯推开了严裕远,对夏九点点头,说:“分成的事情再说,我们想说说做什么生意合适。”
夏九把儿童玩具的设想跟裴炯说了,除了孔明锁、九连环这些,夏九还说了一些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的玩具,让裴炯大感兴趣。夏九还大致画了一下图纸,只是被裴炯嫌弃得厉害。
有了方向,两人又谈了一些设想,然后开始分工,裴炯去找铺子找人手,夏九负责先制作一批样品。
两人约定五天之后再接头看看进度。
裴炯和严裕远送了夏九回秦家之后,严裕远忍不住在裴炯面前嘀咕:“真不敢相信这个小丫头才五岁,要不是见识过你的厉害,我得怀疑她是不是妖怪了。”
裴炯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严裕远忍不住担心地说:“爷,您做生意可得收着点做啊,别太出风头。”
“放心,我不打算出面,到时候找做明面上的人。”裴炯最近听多了他的唠叨,在他还没开始的时候就打断。
45.再商
因为裴炯来的这一趟,夏九的心里安稳多了。而且,夏九感觉裴炯比林坊主厚道。接下去只需要好好想想出样品的事情。
布偶等布艺类的玩具少不了二姐姐春艳帮忙,孔明锁等玩具需要秦叔和秦大哥的帮忙,所以,这件事得先告诉秦家人。
乘着晚饭时大家都在,夏九就将事情跟秦家人说了。怕裴炯一个外地人让秦家觉得不可靠,怕上次的事让秦家反对她跟裴炯合作,夏九毫不客气地拉上了严裕远。一个严家小公子的名头对秦家来说很是管用。
因为夏九在之前实打实地挣到了钱,秦家没有人反对她做生意。秦叔还说了好些做生意要注意的事情,嘱咐了许多许多。
布偶方面,夏九之前就给妹妹和侄女们做过几个,只是手艺差了一些。春艳只需要依样画葫芦做出几个样品就好,新的布偶设计可以缓缓再说。
木质玩具方面,夏九发现秦叔除了一直在做的那些,不太能够接受复杂的新花样,样品自然都由秦大哥来做。虽然秦大哥不会做孔明锁,不过能够依据夏九的图纸制作几款不同的积木,还有木质的迷你保龄球场、华容道推盘、跳跳棋棋盘等等。
夏九还画了桌式足球的设计图,只是这个是大件,制作没有那么快。
玩具制作出来,最先玩的自然是秦家几个孩子,这几天,别说是秦扬,就是兰兰都趴着玩具不放。
到了约定时间,裴炯再一次约夏九见面,还是在离秦家很近的那间茶铺。裴炯的人带话说到时候还会别人加入,夏九也让那人带话给裴炯,到时候会带着秦大哥和几个孩子一起过去。
这一日的午后,茶铺里唯一的包间内热闹非常。
秦扬、葛冬十、芳芳和兰兰一起出动,这次是夏九、秦大哥和孩子们先到的,裴炯一进门,发现除了夏九意外还有四个孩子,十分惊讶。他知道有孩子,只是没想到有这么多。
秦扬他们知道早得了夏九的吩咐,知道今天来这里的目的,见裴炯他们到了,相互见礼之后便迫不及待地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严裕远知道有孩子过来,早早买了一些吃食,不过孩子们光顾着玩具,没顾上吃。
夏九看到跟着他们进来的人有些惊讶,没想到是她熟悉的夏志达。
严裕远顺着夏九的目光看到夏志达,说:“小夏九,我们知道你喜欢自己人,不过邓敬衡那小子太笨了,不适合做生意,你夏哥哥更加合适。”
听到这话,夏志远尴尬地笑笑。他先前只听裴炯说要做生意,虽说了不少细节,却不知道是跟谁合作,今天见到夏九本就十分惊讶。
“夏哥哥明年不是要参加乡试么?这么有空做生意。”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一般人这么都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分心的。更何况,夏家不缺钱,不需要夏志远自己挣钱读书。
这问题只有夏志远自己回答。他说:“我是因为不想死读书才找点事做,正好裴兄弟这里有这个机会。而且,我也不觉得参加乡试就不能做生意。”
夏九点点头,说:“我明白了,夏哥哥很有信心可以通过乡试,应该连后面的春闱也有些把握,所以,想做点事锻炼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
“真聪明!”夏志远承认了夏九这番说辞。
严裕远忍不住说:“乡试问题不大,到时候春闱还是要多上点心。”
夏志远笑着说是,又接着说:“我年纪还小一些,家里打算让我过几年再去。”
若是明年乡试通过,后年的春天就是最近一次的春闱。过几年,那就是再下一次的春闱,算算时间有四年左右了,确实没有那么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