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夫人还在山上当人质,桂王、洛王竟然争相带兵前去剿灭刘氏军,上官渊急的怄火。
好在皇帝并没有立即决定。
荣国公许淮山是个打哈哈的两面派。
几个将军、尚书,不是桂王的人,就是洛王的人。
唯一能说点有用的人,只有易仲伦。
“皇上以仁治国,年初天下大赦,连身负罪孽的囚徒都能饶过,更何况是一群与世隔绝的忠义之士呢?”
桂王听后,破口大骂,“他们但凡要的少些,本王也能忍了,但是身无寸功却狮子大开口,实在同强盗无异,叫人忍无可忍!”
上官渊遂将刘颂菊死前的一番拉拢人心的话道出,“这同王爷许诺的条件相比,已经少了很多。”
然而,桂王却不承认自己派人招降刘氏军的事。
“众所周知,本王与刘昂老儿是宿敌,怎可能招降他?辜城一役,如果不是他死缠着本王,你爹上官渤又怎会枉死?你小子口口声声父仇不共戴天,却为害死自己父亲的仇人招安?不忠不孝,贪色误国,根本不配在这里议政!”
上官渊被桂王数落的开不了口,终究亲爹的死是心里的一块死结啊!
好在易仲伦能言善辩,从利弊入手,巧妙地瓦解了洛王、桂王剿灭刘家军的想法。
“要说刘家军实在可恨,他们所在的季凤山,明明归桂郡管辖,却总去洛郡捣乱。老百姓喜欢他们惩奸除恶,尊称他们为义军。洛王殿下的封地,真的有那么多的贪官污吏、盗匪劣绅吗?臣看这多数是没事找事,可是这又怪了,去孟桥驿作案的匪徒竟然是来自洛郡.”
说罢,易仲伦背了一段陆放传回大理寺的公文,惊叹:“真是怪哉!”
“一股洛郡的盗匪为何要去孟桥驿行凶呢?朕也十分好奇。”皇帝遂将负责此案的大理少卿顾昌明传来问话。
顾昌明在易仲伦的引导下道出桂郡都尉谈功收买盗匪借道季凤山,刺杀御史安泰一事。
“谈功之父兵部员外郎谈浜是桂王殿下的旧部,按理谈功应该知道王爷与刘昂老儿是宿敌,怎会与刘氏军有勾结呢?可是,如果没有勾结,刘氏军又怎会给他行方便借道呢?安御史的案子,是王爷主张重审的,如果王爷牵涉其中,又怎会要求重审呢?”
此时,皇帝模模糊糊地想起,“那年好像是皇弟建议朕派安泰去桂郡巡察的,安泰走的匆忙,若是京中无人通谋,谈功又如何能有时间收买盗匪在正月初三的晚上杀安泰呢?”
“皇上圣明。”易仲伦趁机拍龙屁,“京城肯定有人与谈功通谋,按照时日掐算,能有如此充足的时间准备,多半是用的飞鸽传书。”
第一日议到这里,不了了之了。
第二日,桂王、洛王不表态了。
到了第三日,大理寺呈上了陆放送来的急信。
众人怎么都没想到安泰可能还活着。
想到他在桂郡蛰伏了一年多,不知道明察暗访搜集了多少不利于自己的证据,桂王彻底罢了剿灭刘家军的想法。
毕竟,刺杀安泰的盗匪是从自己的封地过去的,天知道他是否也搜集了不利于自己的证据,洛王一心想着回去自查,于是主动退出了刘家军的招安议论。
荣国公可不想蹚这种惹怒二王的浑水,继续一门心思和稀泥。
易仲伦也不想脱了老泰山的庇佑,决计不揽这活儿,于是建议皇帝把差事派给上官渊,反正这事是他挑起的。
只是,刘家军要价实在太高,皇帝很不情愿。
只允诺极少一部分条件,包括赐银还乡,安排官员去季凤山定村落户籍,以及量才录用等等。
除了季凤山那片荒山野岭,一亩田地都不给。
条件相差太多,上官渊很担心倩茹的安全。
临行前一晚,他把自己惯用的银枪擦了又擦,不断地在脑子里想着各种抢人的情形。
唉!糟糕透了!
偏这个时候,大理寺送来了一封倩茹的家书。
刘氏十五虎,竟然还有两虎刘颂荷、罗扬活着。
心想着,招安不成只有拼命了。
这时,皇帝突然单独召他进宫议事。
上官渊以为长孙略意识到给的有点少,想要多加一些。
哪知听后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长孙略要给他爹上官渤追封一个永忠侯的爵位,由他来继承,并把安行道一家住过的宅院赐给他做府邸。
虽然他和母亲刘氏有些矛盾,但还没有违背她的心意接受爵位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住哪里他也不想住那座宅子。
长孙略见他不要,皱着眉走下龙座,来到他的身边,“爱卿啊,这不是恩典,这是国事。”
“臣不明白,请皇上明示。”
“你想,刘昂是前朝的死忠之臣,他怎会真心接受招安呢?朕猜他多半会寻短见。群龙无首,这对朝廷是有益的。可是万一他接受了呢?让他继续在占山称霸?”
长孙略的话含糊了些,上官渊想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一点点。
“皇上想臣把他带回京城?”
“对,他如果没有寻死,你就一定要说服他来京城,他那些老兵老将愿意跟的也一起带过来,让他们都住在一起,就在朕刚才给你的宅子里。除了朕在御诏上定了阶品的人,其他人量才录用,八品以下的官职随便封.”
上官渊听后,深叹皇帝实在太精明了。
他把这些老弱残兵都拨给上官渊管,让上官渊和他们同住在一起。
哪天这些人闯了祸,便都算在上官渊的头上。
而上官渊唯一得到的好处,就是因为刘昂与上官刘氏父女不和之故,可以名正言顺地和老娘分开住。
只是这么多阶品不同的人杂居在一座宅院里,真的稳妥?
上官渊还没有开口,长孙略已经意识到,“你爹以前有一支虎威军,到时候就从那宅子划出一部分设立个虎威营,把刘氏军的人通通安排进去,由你和刘昂共同统率。”
有编制、有军饷、有住处,比原来只封个虚名强不少。
长孙略听说刘颂荷、罗扬的还活着,也毫不吝啬地命人重新拟了御诏,把他们的阶品也加上。
想到招安有成功的希望了,上官渊心里好过多了。
为了显示隆重其事,也为了以防万一,长孙略准许他从右骁卫营调一千兵将同行。
于是,他备了些礼品,先去探望了右骁卫大将军庞岩,然后把他的孙子庞羽给调走了,再算上范信,敌对刘氏二虎便有胜算了。
等内库的银子一到位,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地前往季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