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新话红楼TXT下载新话红楼最新章节

第三十八章 贾宝玉的“雀金裘”袍和辫子

作者:张凯庆     新话红楼txt下载     新话红楼全文阅读
    作者:张凯庆

    贾宝玉的装束里,还有“雀金裘”和“辫子”,这也得费些口舌来说明。

    有大量的资料证明:“雀金裘”自唐以来一直作为皇帝的专用品,清初以后,世上已无人织此奢华之物了。《红楼梦》中雀金裘是一件俄罗斯裁缝用孔雀金线织的御寒衣物,光华灿烂。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写到:贾母给了宝玉一件雀金裘袍,为了突出此件斗篷的珍稀度,作者还特意将其描写成是俄罗斯的产品,为舶来货。可是宝玉不小心把它烧了个洞,晚上回来让人修补,可街上的“织补匠,能干裁缝”根本不识得,更谈不上修补。还是晴雯认出这是用孔雀金线织的。于是晴雯抱病“拿孔雀金线就象界线似的界密了”,终于蒙混过关。

    “雀金裘”是什么呢?那是帝王才可以穿用的衣服。

    唐代大诗人王维曾经在一首名诗中描写当时天子接受外国使臣朝拜的情景: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诗中描写的意思是:清晨来临,负责掌管皇帝服饰的宫中女官“尚衣”向唐天子献上新制的孔雀羽、翠鸟羽织制的“翠云裘”。随着皇宫的一道道宫门依次打开,身着翠裘、头戴冕旒的天子出现在外国使臣齐集的盛大朝仪上。

    本世纪50年代,从明代万历皇帝(公元1573-1620年)的定陵中出土了大量帝后服饰,其中有万历皇帝织金孔雀羽团龙妆花纱织成袍料和万历皇帝杏黄地云龙折枝花孔雀羽妆花缎织成袍料,此外,从定陵还出土了一批织孔雀羽线的缂丝织物残片。在故宫博物院、北京艺术博物馆等处至今均保藏着清代生产的织有孔雀羽线的帝王服饰及衣料。

    宝玉还有玉针蓑和金藤笠

    第四十九回,宝玉见下雪了,欢喜非常,忙唤人起来,盥漱已毕,只穿一件茄色哆罗呢狐皮袄子,罩一件海龙皮小小鹰膀褂,束了腰,披了玉针蓑,戴上金藤笠,登上沙棠屐,忙忙的往芦雪广来。

    据《清史舆服志》一二六二页记载:“皇帝朝冠......夏织玉草或黄藤竹丝为之”。玉针影射玉草,金藤即指黄藤,正是满清帝王的衣帽。

    现在该说说贾宝玉的辫子了:

    在《红楼梦》中,宝玉的辫子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第三回,黛玉在见过宝玉以后,贾母让宝玉去见王夫人,过了一会儿,宝玉再次回来时已然换了装束:

    “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头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

    中国古代汉人的发型千种多样,战国时期,有结辩多股盘于脑后的,有分叉结辩缠于额前的,有单股结辩垂于帽下的。到了南北朝、隋、唐朝,男人们大多置纱冠、着璞头,而把头发挽在头顶或脑后,有的结成两个“总”(发髻)、有的结成一个总,有的还挽成一根细长的“发棍”弯曲置于额前。到了明代中期,成年男子结辩现象渐渐消失,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一般劳动人民是将头发在脑后挽成三股或两股发髻。读书人、秀才、官家贵族等一般都在头顶结发髻,还要在头上缠绕网巾来固定头发。清军入关后,随即对占领地区推行剃发易令,强迫汉人剃发留辫,辫垂脑后。

    清朝成人男性的辫子的编法是,先将头发分出左中右三束,然后将左边一束和中间一束交叉,之后再将右边一束和中间一束交叉,如此反复直至辫梢。其发式是“半剃半留”,于额角引一直线,线前面的头发全部剃光,线后面的头发结为辫子垂于脑后。

    宝玉的辫子看似与清代的辫子无关,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辫子“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头至梢”,意思是:所有的头发最终还是栊在一起,梳成一个大辫子垂于脑后,这已经很清楚了,宝玉的辫子非常类似于清朝的辫子。

    不管作者是如何掩饰小说描写的时代背景,但是,在描写宝玉的辫子上却有着明显的指向。很多研究者说《红楼梦》写的是明朝的事,但是,请问:明朝的男人脑袋后面垂着一根大辫子吗?

    宝玉辫子上的“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这一重要饰物也暗藏玄机。

    金八宝:是指金饰物上嵌各色珍珠宝石,还有一种如指顶大的各类吉祥图案的小金玩物,如升、斗、如意、印盒等,也叫“八宝””。

    “坠角”一般指的是坠在饰物最末端的一个小物件,所以叫“坠角”。清代朝珠上都有这种坠角,帝后朝袍背部装饰性的绦子末尾也用,比较多见的形态是一个錾花金托下镶宝石。

    宝玉辫子的“一串四颗大珠”,影射的是皇帝朝冠上的东珠,“金八宝坠角”是指皇上朝袍背部装饰性的绦子末尾上錾花金托下镶宝石的“坠角”。

    贾宝玉从头到脚,全部都是清朝皇上、太子的装束,他是什么身份还不清楚吗?

    现在,我们再看:

    这位“头戴嵌宝紫金冠,眉勒二龙抢珠金抹额”;身穿“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脖子上挂着“金螭璎珞圈”;腰间“长穗宫绦”、脚蹬“青缎粉底小朝靴”,梳着类似清朝的大辫子,上面缀着皇上朝冠上才有的珠子;“面若中秋之月”又非“满月”;被称为“活龙”“龙种”和“凤凰”的“神鹰使者”、“三生石畔旧精魂”的贾宝玉,不正是出生于八月十三日子夜、被雍正秘密立为“太子”,并于雍正十三年继位,成为“真龙天子”乾隆皇帝——宝亲王弘历吗?
本章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40037/ 第一时间欣赏新话红楼最新章节! 作者:张凯庆所写的《新话红楼》为转载作品,新话红楼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新话红楼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新话红楼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新话红楼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新话红楼介绍:
《新话红楼》是由张凯庆先生撰写的关于红楼梦考证的著作。
张凯庆认为:要想解开红楼之谜,必须首先确定主人公贾宝玉的身份,而要确定贾宝玉的身份,必须从小说里寻找证据。很多人从小说之外寻找一个人,然后按照这个人的经历、遭遇去套小说中的人,那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清的。小说中贾宝玉被称为“龙种”、“活龙”和“凤凰”,而“龙”和“凤凰”都是皇权的象征。历代皇帝都自称“真龙天子”,“龙”是皇帝的专用名词。龙和凤一起使用,龙为帝,凤为后;凤和凰一起使用,则凤为帝,凰为后。宝玉是“活龙”,就是说是活着的龙,《红楼梦》问世时,只有乾隆是“活着的龙”。小说中数次提到宝玉是活龙,白纸黑字写在书里,实际上已经告诉读者宝玉是何身份了。这是考证《红楼梦》的唯一前提,离开这个前提,任何论证都不能成立。只有顺着“活龙”这条线索追寻下去,才能真正解开红楼之谜。新话红楼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新话红楼,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新话红楼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