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妹夫
太子妃秒懂太子说的话,现在有齐王制衡,还能转移一点皇上的注意力,若是齐王倒了,皇上真的忌惮太子了,那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齐王真的没有半点心思吗?”太子妃还是不信,哪个皇子不想要做皇帝?“太子就这么相信齐王?”
真要计较起来,还有嫡长子的身份。
太子道:“皇兄虽然英勇善战,但并不喜欢处理俗事,也不耐处理人际事务,现在的皇嫂更是如此,孤信他。”
一个人可信不可信,是要看他做的事情,不管是以前所做所为,还是现在的所作所为,太子都相信,齐王没有任何与自己相争高下的心。
人家没这个意思,你若搞得人家刺毛了来和你争,才是最愚蠢的事情。
他也知道萧楚河刚回京的时候,有多少人追捧巴结,未必不能构建自己的势力,但是请旨去蓬莱,一切就都不再可能了。
大皇兄的避让,他并非一点都不感动。
在他心里,齐王是为了不趟京城的浑水才避走的。
萧楚河才不管京城里的人怎么想,现在他重要的事情就陪着自己家的王妃。
麦芽每个月都要在南州城逛一逛,一来可以看看南州城的变化,二来也能寻些新鲜的店铺逛逛。
马车绕过正街时,突然被人拦了下来,驾车的可是齐王府的老人,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被人拦下,只能说明拦路的人是认识的。
接着就听到一道高昂的声音叫道:“姐夫,我知道你在里面,出来一叙,妹夫我有事相商。”
听声音麦芽就知道是冯进,也只有冯家这小子对萧楚河总是能直呼其名,现在直接叫姐夫。
虽然这也没错,但是当街拦马,还是让人觉得有那么点别扭,惹得一些经过的路人都忍不住的想要看看究竟。
因为他们都认得那是齐王的马车。
谁会是齐王的妹夫么?
“姐夫?!”外面冯进依旧扯着嗓子大声叫道,就差没上车来拉人了。
“滚!”萧楚河感觉自己的美好世界被打断了,冷声道。
“姐夫……”冯进可不是一般的纨绔,既然要赖,自然要赖上,“你要是不下来,我就挡在这里不让你们走了!”
“小五,从他身上压过去!”萧楚河想都不想,半点也不接受威胁的道。
冯进不满的叫道:“姐姐,王妃姐姐你也在里头吧?你就忍心看着萧楚河这么欺负你妹夫吗?”
麦芽掀开马车上的帘子,看着他一脸无赖的堵在马车前,漂亮的眉梢一扬,微笑道:“没事,我忍心。”
冯进……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王妃姐姐,妹夫是真的有事找姐夫啊!要不你就通融通融让我们见一面吧?”
冯进的语气说得有几分的可怜,就好像……被夫君遗弃了的女人,想要再见夫君一面。
围过来想要看热闹的人都被王府的侍卫给支走了,剩下的人是要好好的谈,还是好好的修理,都看王妃的的心情了。
第677章 :大买卖
麦芽的心情还不错,如今的南州城建设越来越好,可以说逐渐朝着大城市的繁华靠拢,州城里车水马龙的景象,让人感觉还是挺满意的。
听着外头的人耍无赖,也是笑笑而已,对身边的男人道:“要不,先问问什么事情?”
好歹也是被你给抓来的,现在混得好了,也不能就不管人家了,毕竟抓住了,还可以薅羊毛啊。
麦芽觉得,此人在大家都开荒占地的时候知道开盐田赚更多的钱,那赚钱的本事就不是一般的强,既可以带动蓬莱的经济发展,又能薅羊毛,挺值得一见的。
更何况还是自己的堂妹夫呢——偶尔也给他点面子吧。
萧楚河眉头微微蹙起,显然不是很满意这样的安排,但还是掀开了马车的帘子,“有话快说!”
冯进道:“真要隔这么远说?”
“那就滚!”
“冷血。”嘴上这么说着,但是人却嗖的一下,上了马车。
就跟得了主人的同意般,掀开帘子,人就挤了进来,也不管马车里排斥的气氛,就坐在萧楚河的身边,“姐夫,我真的有要事。”
“说!”
“是这样的……”
“长话短说!”
“我……”冯进看着他那没耐心的表情,就觉得真不好沟通啊,“姐夫,你就真的不想知道我要和你说什么吗?”
“没兴趣。你可以下去了!”
“别啊。”冯进有点急了,若不是自己躲得快,只怕被抓到了就会被丢出去吧?
窗户洞那么小,若是被挤着丢出去会很疼的吧。
“王妃姐姐,你看姐夫——”冯进委屈的看着麦芽告状,“难道不要我这个妹夫连大把的银子都不要了吗?”
麦芽可没有多少的同情心,只是“好心”的劝他不要再作了,有话快说,没事快滚!
再说了,明明可以去王府拜访的,何必在半路拦马车呢?
冯进也是委屈啊,“不是妹夫不想登门拜访啊,而是拜访了几次,王爷都不在府里,我总不能拜访王妃姐姐你吧?”
萧楚河面色紧绷,道:“不能。”
冯进道:“是吧?瞧妹夫我多注意,只是这笔买卖真的很大,不然我还真的不会找王爷姐夫你。”
“多大?”
“总有个百万两银子吧。”冯进压低了点声音道。
“百万两银子?贩毒吗?”麦芽第一想到的就是非法的生意。
就算她已经很会赚钱了,想要赚个百万两银子还不知道需要多久的时间。
尤其是蓬莱建设需要不少的钱,赚的钱很快的就花出去了,难以积攒大的钱财。
王府现在的日子好,还是因为人少,朝廷给的俸禄还够花。
“贩毒?毒物能值几个钱,我这介绍的可是一门真正发财的买卖。“冯进的眼睛里闪着光道。
谭家是皇商,有钱也是这两代人的事情,冯家也不弱,至少现在大金东西卖得最贵的含笑阁还是属于冯家的。
虽然在走下坡路,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冯家还没有死呢。
第678章 :你比鬼还难缠
“什么买卖?”
“糖和盐的买卖。”冯进很是神秘的道。
这两样东西在现代都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很难联系得了百万两银子。
但是就算是大金,糖和盐的价钱也都不低,尤其是糖很珍贵,但要想卖出百万两银子,也要有人买才行。
就算是有人买,在大金糖与盐都是要收税的,尤其是糖税的比列控制在那里,地方也是纷纷设卡收重税,整得跟个奢侈品差不多。
所以在大金虽然也能赚钱,但是想要入百万两银子,还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情。
萧楚河抬起眸子,“回府去说。”
冯进笑道:“好勒。”
“果然,有钱就是兄弟,没钱连拦路都被嫌弃。”坐在马车上,冯进忍不住吐槽道。
萧楚河给了他一个嫌弃的眼神自己体会,“想下去就自己滚!”
冯进悻悻的闭上了嘴巴,但也不过一会儿就吐槽道:“有钱能使鬼推磨,你比鬼还难缠。”
麦芽看着他们俩有一搭没一搭的相互“碰撞”,微微一笑,就这么安静的回府去了。
回到王府,小世子已经睡了个午觉起来,喝完奶就吵着要见亲娘。
让周妈妈抱着站在主院门口,看到亲娘回来了,身边居然还跟了讨厌的爹,摇摇晃晃的就扑了过来,“娘,抱——”
麦芽连忙把人给抱住了。
萧楚河瞬间也是软和了不少,“爹也在呢。”
小世子嫌弃的看了他两眼,扁着嘴瞧了他好一会儿,奶声奶气的叫了声“爹。”
叫爹已经是个面子了,让爹抱那还是坚决的不肯。
“小侄子还真的是长得乖巧,也不知道像谁才长得这般俊俏,将来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姑娘。”冯进看着小世子甚至喜欢。
哄道:“叫姨父。”
小世子轻蔑的看了他一眼,转过眼睛,将他娘抱得更紧了。
麦芽哄道:“叫姨父。”
小世子这才鼓着腮帮子叫:“姨父!”
哎呀,还挺会选择性听话,不错,有前途!
“姨父以后给你生个漂亮的表妹,嫁给你做媳妇好不好?”冯进逗道。
小世子不太听得懂,但很多孩子就是听人家说“好不好”会条件反射的说“好”,小可乐就这么被哄着道:“好。”
“瞧见没有?萧楚河,以后等我生了女儿,就嫁给你儿子做媳妇。”冯进乐呵呵的道。
萧楚河才懒得多搭理,不屑的道:“等你有女儿了再说。”
冯进不服气的道:“我比你年轻,你都能生出儿子来,我生个女儿有什么奇怪的?”
萧楚河道:“那也要王妃同意。”
冯进觉得有道理,转脸充满自信的看着王妃问道:“王妃觉得如何?我冯家嫁女儿,可有大把的嫁妆。”
不如何。
心底算了算,冯进的女儿就是麦青青的女儿,算是三代以内呢还是不算呢?
总之有嫌疑就要制止,近亲结婚坏处多!
麦芽道:“不行。”
冯进:“为什么?”
麦芽呵呵一笑,道:“我们齐王府会缺你们冯家那点嫁妆吗?”
第679章 :跨国贸易
冯进……我明明不是这个意思的说。
不过他确实连个娃都没有,有什么好着急的,他冯家的女儿还怕找不到如意郎君?
说不定他也生个儿子,将来还能跟这小子抢媳妇呢。
冯进长得没有齐王美,但是想得还是很美的。
冯进长得没有齐王美,但是想得还是很美的。
当然,他来的目的可不是与王府联姻的,毕竟孩子都没有,联姻这样的事情那是一点谱都没有的。
但是现在赚钱的事情却可以的。
“与北国、前秦还有月来三国贸易?”麦芽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啊。
她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只是开通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可不是一两句话的事情。
尤其是国与国之间很多东西都是禁止流通的,若是想要流通,中间的手续繁杂不说,在一定程度上,守城的官吏都有权利扣留货物。
就算是后来把货物取回了,中间耽误的时间也可能造成货物的折损,更别说与长期买家签订的合同会有时间的注明了。
所以,一般的商户就算是有赚钱的买卖,也不会随便去做“跨国贸易”的,当然,冯家是例外的。
冯家最赚钱的买卖就是绸缎与首饰,在大金是高档的存在,出了大金的门那就是豪门般的存在了。
除了顶级的富豪,几乎买不起含笑阁的东西。
不过冯进入了蓬莱,差不多就是与冯家断了关系,绸缎与首饰的生意是不再经他的手往外面送。
按照行规,除非含笑阁自己垮了,否则冯进若是插手这块领域,就是与自己家的产业过不去,自然是要被人诟病的。
但若是别的产业,那就没那么多顾虑了,冯家从未涉足食品行业,冯进想要做这两样东西的生意,自然与家族事业不相冲突。
更何况在大多数人的心里,不管是糖还是盐,生产的成本都不低,路上遇到点雨水都会损耗,更别说因为关卡耽误的时间,想要做大买卖,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冯进已经在做了啊。
麦青青在麦芽手里拿的蔗糖,都被销往月来各地,五两银子一斤的蔗糖就跟不要钱一般,居然一到货就被疯抢一空,价钱贵东西却供不应求。
赚钱的买卖也要有东西可以卖啊,冯进很揪心啊。
但是也很无奈啊,谁让蔗糖卖得太好呢?一般的人都是喜欢甜味而厌恶苦味的,但是这世间甜的东西真的太少了。
一斤糖价钱再贵,只要是甜物就会有市场,更何况蔗糖的甜味浓度比麦芽糖和蜂蜜都要高,一点点就能泡成糖水,几个铜板就买一杯也是生意极好的。
听说这东西还是做蛋糕、奶茶的原料之一,不少商人也想要调试着做出味滋屋那些畅销的东西来。
这还不止,冯进在月来卖蔗糖的时候,有的被制成了红糖,女子喝了养颜不说,特殊日子还能止痛。
若是说一般人家都是消费不起的,那能消费得起的人家必然不在乎这点钱的。
第680章 :神奇的纸
一般人家有个什么普通的风寒头痛,一杯热乎乎的红糖水加上生姜一起泡茶,效果好,味道强,怎么都比一般的药材熬药要便宜很多。
有这么多的好处,又是稀罕的东西,自然是能卖出好价钱的。
蓬莱与月来相邻,又是齐王的地盘,麦青青拿货是从齐王妃的糖厂里面拿的,冯进想做做买卖也是方便很多。
但是麦芽也有自己的考量,糖是赚钱的玩意,照顾自己家亲戚是一回事,大量的低价供应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冯进虽然抬高了不少的价钱,但还是不够卖。
听明白他的意思,麦芽心里暗暗的思量,看来明年也鼓励百姓多种甘蔗才行,反正甘蔗能够粗存的时间也够长,实在不行也能送去别的地方当水果卖。
再说了,谁还不想多些收入?
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就能节约出不少的劳动力和土地来种植经济作物。
大伙兜里有点银子,也能生活得更加的富足。
蓬莱是个新的州城,加上特殊的气候环境,能够操作的空间很大。
而且从一开始,就注重物质的循环利用,就比如油菜籽榨油后的废料可以肥田,甘蔗制糖之后的废渣可以造纸。
除了制糖能赚不少的钱,造出的纸也能带来大笔收入。
冯进就听说了制糖,甘蔗渣造纸还没见过。
他们家的家族“企业”多是在奢侈品行列,现在糖都快被他整出奢侈品的价钱了,纸也是可以的。
同样是纸,价钱可以相差数倍甚至数十倍,是因为纸张的好坏直接影响书法、绘画的好坏,色泽度、光滑度、防虫防蛀等等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齐王妃造出来的纸,就他看,都是失败品。
要么太硬,要么太软,颜色勉强也就是中等偏下,算不上什么好东西,若是说只是甘蔗渣的废物利用,能换几个银子都是赚的,但若是说上档次,做奢侈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可能?
吃了几块糖就觉得只有糖能卖钱吗?
麦芽在桌面上洒了点水,然后拿起那软软的纸轻轻的擦了过去,那些水渍瞬间就被吸干了。
“这是……?”纸遇水或多或少的都会有点吸水,不少行家造纸的时候还会想办法让自己的纸不那么吸水,能够遇水不软化的纸,也是一些名家纸厂造纸的噱头。
现在这纸完全就是个反的,很吸水,吸了水之后就变得更加的软了,随时一扯,就可能会烂掉的样子。
“这是柔纸巾,吃饭之后擦嘴用很是方便。”麦芽又演示了一遍。
冯进觉得是有点用途,用途却不是很明显,“谁家没有丝巾?随身携带,还能反复利用。”
麦芽看着萧楚河,有些话她来说,总有点别扭。
冯进也看着萧楚河,难不成这东西还有什么特殊的用途?
萧楚河看着他道:“草纸。”
“对哦!”冯进恍然大悟,人除了吃,排泄也是必须的,再好的房子总还是要茅房的。
第681章 :有钱好办事
虽然很多大户人家也会用绸缎,但是用绸缎用一块丢一块还是太多奢侈了,若是重复用心里又总会有点不是滋味。
市面上也有草纸,只是那些纸多是造纸厂的残次品,拿在手上就能确定不那么的柔软。
不柔软就容易刮人,冯进觉得自己一定要试试。
若是好东西,自己先买了给府上用了再说。
好东西自己先享受!
至于另外一种纸则太硬了,冯进试着撕扯两下居然都没有坏,做为一个生意人,倒是很容易的就想出这种纸的用途来。
“想不到王妃姐姐居然比我们冯家人还会算计,一根甘蔗,都要压榨几次。”冯进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崇拜的调侃。
这赚钱的本事也太强了吧?
他来蓬莱弄盐田已经觉得自己很有眼光了,这土里的甘蔗居然还有这么多的用途,不能不佩服王妃赚钱的本事在自己之上啊。
冯进有点奇怪萧楚河的为人了。
想当年自己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皇后还不是皇后,还只是豫王继王妃,在院子里遇见他的时候,是多么高冷孤傲的少年,除了他那个现在是太子的弟弟,就没有其他人被放在眼里。
他不过是人小鬼大戏弄了太子一次,就被这货收拾得整整十天没下床。
现在想想,还好他当时一次就把自己收拾服帖了,不然他又不知道萧衍隆能做太子,还不知道惹出多少的祸事来。
只是入了那孤傲少年的眼,他就没个好事。
若不是有银子,能支援他做一些想要“悄悄做”的事情,只怕隔三差五被“拆解”一次,也是有可能的。
然后又因为有这样的用处,就被这高冷的少年给奴役了。
熟悉了,对自己倒是没那么高冷了,相互之间也算是亲密了,被宰割得亲密。
他一直觉得萧楚河这样的人是视金钱如粪土的人,却没想到偏偏找媳妇的时候找了个喜欢赚钱的。
你说你有身份有财富,咋就不去谋点什么大事呢?
以前他不是没怀疑过萧楚河是韬光养晦,是想扮猪吃老虎,现在越发的觉得,人家就想要这样的日子,还真的是让人不能不服。
最不能不服的是,齐王自己似乎也喜欢上了赚钱。
有钱不好吗?有钱好办事啊!
齐王封地上的主路都已经修得差不多了,马车来去也比从前快了许多,现在不光有谭家的商队,还有不少的商队拿了官府的文书,也到蓬莱来做买卖。
来的不少人是想要买的齐王府干制的海鲜和海鲜的酱料的,这玩意在京城都要卖疯了。
原本想着食客也就一时新鲜,但是美食城与富贵酒楼的海鲜生意,今年比去年还要卖得还好。
有钱赚,大家自然愿意来。
来了才知道,不止有海鲜,还有很多的东西别说瞧见了,就是听都没有听说啊。
最让人吃惊的是,这荒凉之地的繁华,简直与传说相隔了一个时代。
就这么一年的功夫,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变化?
第682章 :各种计划
感觉和传说中的蓬莱都不是一个地方。
果然,眼见才能为实,以后谭家怎么做,他们就怎么走。
麦芽算了算自己手里还剩下大批的糖,若是真能按照冯进的价钱卖出去,哪怕去掉两成的分红,赚回来的银子也能有上百万两。
蓬莱现在看起来的欣欣向荣,很多都是因为有王府的贴补,所以王府也要办法多赚钱才能维持下去。
底子打好了,才有美好的将来。
再加上其它庄子的收成、海鲜的贸易、京城美食城的收益,七七八八的去掉花出去的,也就剩下三百两,对一个王府来说,压力可是不小。
尤其是蓬莱三年不纳税,现在才只过了一年,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又不等人,齐王都兼职去做“土匪”打劫了,能赚钱的买卖,自然是要使劲的赚。
麦芽道:“其实北国也有不少的好东西,若是能将糖和海鲜卖去北国,从北国换些我们想要的东西来,也是极好的。”
冯进道:“北国最值钱的就是他们的马匹,但是这些东西,北国都禁止对大金销售,就算是有钱也弄不来。”
这就是传说中的贸易壁垒,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在尽可能的前提下,都不会让自己的重要物资被贩卖去别的国家的。
麦芽摇了摇头:“蓬莱养些家常的牲口还勉勉强强,若是建马场什么的还是不合适,我看中的是北国的羊毛和煤炭。”
“羊毛?煤炭?这些东西可不值钱。”冯进还真想不出这些东西有何值钱的。
京城的蜂窝煤确实也能值几个铜板,但是京城的蜂窝煤现在基本被皇室垄断了,想要跟皇室分一杯羹,又能分得多少利润?
赚钱的大买卖自然是在有钱人身上薅羊毛,这些普通的原料看不出有什么价值,“王妃姐姐想要这两样东西,莫不是有什么打算?”
麦芽点了点头,“北国没有烧煤的习惯,但是我却听说北国有一个大型的煤矿,露天都能开采,价钱自然是要比大金的便宜不少,就算是中途运输要些银子,但只要路修通了,这银子当是能平衡的。”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大老远的运煤到蓬莱,有什么意义吗?”冯进问道。
就算是整个南州城都烧煤,也没什么好处啊。
更何况柴火比煤炭还要容易获得一些,就算是城里不少的人家为了干净、方便会烧煤,但是柴火不要本钱的话,更多的人还是会选择烧柴的。
麦芽却不这么看,烧柴火要伐木,以前蓬莱的人不多,随便捡点枯木枝条就够用了,慢慢的,人多了人来,需要烧火做饭的刚需就会要砍伐木头。
现在还看不出来,等人真的多起来的时候,问题就会显现出来了,未雨绸缪可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她以后还准备将家具厂给做大呢,好点的木材用来制作家具可不比做饭要强?
当然,这些事情她不会告诉冯进,各人有各人的计划,她只要借助冯家的商队将煤运过来就成了。
第683章 :能多宰几刀就不要少一刀
冯进自然不会相信麦芽说的话,不过赚钱的买卖本就不可能都做尽,他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借着齐王府的势力发自己的财,若是能对齐王府有帮助,双赢更好。
运煤虽然费力气,但是也有运煤的好处,粮食财物都有打劫的,煤炭应该不会有打劫的。
毕竟这东西虽然值得几个钱,但是谁也不会为了几车烧火用的东西去铤而走险,更何况这东西还不轻。
这点也很重要,因为冯家运送的东西价值不菲,一般请镖师护卫的钱也都不低。
只要成本可控,冯进不介意送齐王府一个人情。
至于羊毛那就更加没问题了,又轻又便宜,还不如棉花值钱,顺路回来也没什么大碍。
冯进答应得很爽快。
这是与北国之间的贸易,蓬莱最靠近的就是月来国了。
月来的尾巴现在越翘越高,能多宰几刀就不要少一刀。
麦芽也想到了一个捞钱的办法,就等着中间有人帮自己运作了。
“玻璃?”冯进也是见过齐王府的玻璃窗的,差不多整个王府都弄了这个东西,他也想讨要几块回去装装的,但是齐王这人一点兄弟情面都不给,楞是给多少银子都不肯卖一块。
现在齐王妃提起了,冯进第一个想法就是给自己府上弄一扇,至少自己的书房要弄个玻璃窗,舒舒服服的算账才是人生快乐之事。
不过整个蓬莱,除了齐王府,就是只有味滋屋的橱柜有玻璃。
为了那块玻璃,月来太子的损失不可谓不大,名声丢了不说,还让齐王府有机会得了自己的海上战舰。
他可没有这么多家产来败,只能搞好关系,等待时机。
看齐王什么时候心情好点,能赏自己几块。
不过这价钱还真的不便宜,简直跟月来的珍珠有得比了。
即便如此,他还是愿意买的。
赚这么多的银子,不就是为了买别人买不起的东西吗?享受别人享受不到的快乐吗?
他有这样的心态,那些有钱人,尤其是有钱的贵族,大多是这样的心态。
而且越是有钱有位的人越喜欢攀比,这种贵族专供的东西一旦进入了贵人们的视线,就算是想要挪开,你周围的人也会不停的告诉你,有这样东西的人才是真正的勋贵。
在大金,味滋屋那一个橱柜不算,那么除了齐王府有,也就只有皇宫里面有了,是真正的极品好东西。
只有身份非常尊贵的人才能拥有,比珍珠还要值钱。
齐王妃定的价钱与珍珠的价格差不多,冯进卖出去的价钱比珍珠还要贵上五成。
麦芽开始还不知道,后来才知道,这饥饿营销冯进真的是运用得不要不要的强。
明明玻璃厂还有存活,但是就是不出货,一次顶多就卖一个院子的量。
月来那么的勋贵,就算不是勋贵,也都觉得自己用上了玻璃窗就是勋贵,东西少,都是抢着要。
这东西要买,就要整个窗户的买,不然来做客的人怎么看得到?
第684章 :王妃的无限可能
你以为有钱就能买到了?
不,你错了。
没瞧见你们的太子想要买,结果齐王都还不卖吗?
多少人捧着银子想要跟冯家买,冯家还要挑满意的客户才卖呢。
这东西可不是一般的好东西,效果都是能看得到的,不但要有钱,还要有身份才能用上这么好材质的东西。
我的个乖乖,麦芽看着冯进手里的订单数量,不服气都不行。
定金的是货款的两成,交了定金才有资格排队,按照这份订单的顺序,排队的都要排到年底了。
不愧是做“奢侈品”出生的啊,也难怪明明就没有谭家人勤劳,但是赚的钱也不少。
谭家身为皇商,做的买卖自然比冯家广,但都不如含笑阁赚钱。
当然,冯家也有自己的局限,就比如说,在一个城市开一两间店铺可以,开多了,反而赚不了那么多的钱,毕竟有钱的人家就那么几户。
但是谭家可以,谭家的卖的东西更加的广泛。
只能说,各有各的长处吧。
对麦芽来说,和谁合作,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
不过能捞国外的金,还是比捞国人的金来得痛快。
麦芽这些日子很忙,玻璃厂的事情虽然不用亲力亲为,但是管着还是必要的。
玻璃的用途很多,不止是可以做玻璃窗,还可以做一些器皿。
将大金的瓷器卖去远方价钱有的时候能翻十几倍,玻璃器皿也能卖出高价。
“王妃,这些东西如此的畅销,为何不多做一些?”谭家的管事并不在乎自己来得早,但是生意却被冯家人抢去了。
扪心自问,他是卖不出这价钱的。
蓬莱免费的学堂与儿童保健所都是需要大笔的资金做后盾的,能为王府赚银子的人才是真的本事。
只是他不太理解,明明就能多造一些,及时的交货就能尽早的收回尾款不是更好吗?
就算是限量,也没必要拖着吧?
麦芽笑了笑道:“就是要等久了,才会觉得自己花的银子值得。用的时间久,才能说明玻璃制作不容易,若是知道一些简单的东西加工一下就卖出这样的价钱,还不是会骂我们黑心吗?”
黑心?
他还真说不上来,但是就算是他,知道加工的东西是多么的廉价,也没办法制作出玻璃来的。
至于那些精致奢华的玻璃器皿,别说制作出来,以前就是幻想的情景中都没有这样的东西。
哪怕是制作玻璃的老师傅也觉得,这样做出来的玻璃,放在光下,哪怕什么都不放,都能显得光芒四射。
东西虽然是他们做出来的,但是没有王妃的构想,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做到了,才知道这东西的无限可能。
以前在北方的时候,他们也想过卖玻璃赚钱的,毕竟是一门特殊的手艺不是吗?
但是那时候做出来的东西很是死板不说,根本就没有人想要买啊。
毕竟一个毛糙的玻璃碗吃饭烫手,跟粗瓷碗都比不了,买回去又没什么用,谁人会买?
第685章 :不好的苗头
跟着王妃,真的是做什么都赚钱啊。
赚钱了,王妃对下面的人也很慷慨,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不说,住的房子也是带院子的砖瓦房,王府送了做事的下人,口袋里还有自己的闲钱,日子好得不要不要的。
王府好大家才能过好日子,大伙都是这么想的,如此赚钱的干劲也就更加的强烈了,要么做好手里的事情,要么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发掘商机。
王府能赚钱,王爷的软饭那吃得那叫一个爽啊。
让他带兵打仗那是横扫千军,让他驭人管事那也是一把好手,但是做什么都不如吃软饭来得容易。
若不是逼不得已,好好的软饭不吃,出去奔波那才是叫傻帽呢。
当然,堂堂一地藩王就算是吃软饭也不能什么都不管,这么多事情他就只管军务,管着齐王军操练,监督长宁军赚钱外加磨练医术。
虽然事实如此,但是很多人都不信,或者说有选择的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那一部分。
堂堂藩王都吃软饭了,那谁家的男人还要去干活了?
就该让女人来赚钱养家带孩子,男人只要好好的享乐人生便好。
这苗头一旦冒出来了,自然就很多人想要了。
尤其是味滋屋的老板娘是银钏,也是女子当家,赚的钱不用想都知道,光是那日进的流水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瞧瞧人家的女人都本事,赚那么多的银子来养家的才是真女人!
男人被女人养不丢人。
女人就该出去赚钱养男人。
女人赚不到钱吗?齐王府开了那么多的工厂,什么织布坊、染布坊、绣坊什么的,都是请女工的。
为此不少懒汉还硬性的要跟齐王“靠拢”,甚至不少人扬言真男人就该被女人养着。
有本事的男人就不该干活养家,只要在家享乐就够了。
这种影响是麦芽始料未及的,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自己养着小哥哥那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并非萧楚河一定要自己养,最重要的是,这绝不是男子推卸自己责任的理由。
私心的,她是很想实现男女平等的,虽然这很难的,但是至少要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怎么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她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发生,齐王就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男人在家享乐就好?那也要看你有没有这貌美如花的脸!
比脸?除非没有见过本尊,否则谁有自信与大齐第一美男子比?
都没人家的脸好看,哪里来脸的让女人白养了?
似乎有道理,但是如此一来,齐王你就是以色示人了,你的脸还要吗?
“本王与王妃是患难与共的夫妻,在乡下能够苦难,在边疆能共生死,在蓬莱能共富贵,岂是随便几句话就能挑拨的?!”齐王“气愤”的与自己的兄弟道。
这话很快就由冯进传了出去。
羡慕人家有夫人养着,先看看自己有什么能耐,你能救夫人与水火,还是能为夫人征战沙场,再或者你能给自己夫人诰命尊荣?
第686章 :感情是平等的
啥都给不了,居然还有脸让自己家的女人养自己?
简直就是将男人的脸都给丢尽了!
确实是这么回事啊!
大伙又忍不住猜想,齐王与齐王妃究竟是什么关系?
坊间不少传闻,齐王与王妃鹣鲽情深,就算是宫里的人想要送女人,齐王都未接受过,就连王妃怀孕期间不能侍寝,也从未有过任何女子靠近齐王身边。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齐王与齐王妃究竟是谁当家呢?
谁当家重要吗?重要的是齐王与齐王妃之间的感情是平等的!
“平等?齐王可是皇子,齐王妃出身农户,两人之间怎么可能平等?”听八卦的人怎么也不相信。
这是不可能会有的事情。
别说两人之间的身份差距这么悬殊,就算是门当户对的夫妻也是男尊女卑,男人能给女人一点尊敬已经是看得起了,平等,那就是不可能存在的东西!
“怎么不可能了?齐王夫妻就是如此啊。”说八卦的人道:“我家可是有人在齐王府做事,旁的一个下人看不到,但是从未听说夫妻二人吵过嘴,但凡有个什么事情,都是有商有量的。”
“夫妻有商有量?那总要有个做主的吧?”
“对啊,再好的夫妻也不能想啥都想一块吧?”
“这你们就不懂了,我听说,王府是有规矩的,大事齐王做主,其他的事情王妃做主,意见不统一,就听做主的人的。”
大伙越听越是糊涂。
既然大事齐王做主,那就没平等什么事情了,还是齐王当家啊。
但是大伙又忍不住八卦了,除了在蓬莱建府,齐王还有什么大事吗?
干完这一件事情,剩下的事情就都听齐王妃的?
各种八卦传得分辨不出真假,但是想要在家坐享其成的想法还是被抹杀了。
大男人不赚钱养家,你还做什么男人?下辈子直接投胎做猪好了。
若是以前,大伙会说投胎做女人,但是在蓬莱,女人能赚钱啊!
以前是开荒需要劳力,现在高产稻去年秋天加上今年夏天已经丰收了两季,秋稻的长势正好。
大伙的心里满满的充实,能吃饱饭还能有余粮,就不用使劲的在地里抠搜,毕竟除了稻谷,还有红薯之类的作物,粮食在蓬莱卖不起高价,有富裕的劳力还不如去做工赚钱。
以前从来没有什么东家会请女工,除非是卖身的乳母、丫鬟或者绣娘什么的,除非是为奴,不然女人是找不到活干的。
但是齐王府的工厂招女工干活,干得好的工钱也不比男人低,若是干得长久的,手艺熟练了,养活一个家也没什么问题。
女人也能赚钱了,在大家的认识中,女子的地位也就慢慢的有了变化,尤其是还有齐王妃那个标杆在。
以前还有点顾虑,女子出去赚钱营生会丢人,但王妃说了,做正经的事情,用自己的劳动赚钱,都应该被尊重的。
更何况想要建设好一个家,本就是要靠家里每个人的努力才行。
第687章 :董氏来了
孩子一天天大了,萧楚河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儿子了,小时候明明不是这样的啊?怎么才这么点大就长残了?
周妈妈觉得很难理解,小世子长得挺好的好,谁家的儿子长得这般俊俏还懂事?
懂事?
懂事还会缠着王妃吗?
小时候明明就舍不得王妃有一点点的辛苦,但凡是要抱要背的事情,都是坚决不让他娘吃亏的,怎么现在日子长了一点体重长了一点,反而喜欢粘着他娘了?
简直就太坏了!
周妈妈好无语啊,小孩子不都是喜欢粘着母亲吗?这样的孩子才正常啊。
不过王爷有脾气也没关系,王妃想要与小世子亲近就好了。
世子的周岁宴是大事,但是王爷没当回事,麦芽也没太当回事,自己家人简单的举行个小仪式就好了,没必要大办。
费事费钱不说,一群的人看戏般的看着小世子抓周,怎么样都不觉得有意思。
麦芽请了自己在蓬莱的几户亲人与关系好的几家夫人,齐王就请了自己几个兄弟。
就在周妈妈觉得一个世子这样的抓周大事居然没有一个正经的长辈来是为不妥的时候,麦大壮与董氏居然千里迢迢的从京城赶来了。
崔老太、段氏虽然也是王妃的长辈,但是已经除族断亲,就算几家还在走动,抓周的时候也算不得正经的长辈了。
理论上最该是王爷的长辈来的,但是皇帝在京城,不可能为了一个孙子抓周来蓬莱,世子太小,路途这般远,齐王也不会为此奔波去京城。
所以女方的长辈来了也是得当的。
在蓬莱,大部分的人都是外来人口,五湖四海都有,各地的规矩五花八门,有的甚至还相反,真要计较起来,只怕三天两头要打架。
所以齐王一声令下,一般的道德律法,那还是要遵循的,但是特殊的风俗习惯在家自己想怎么样自便,出去随便要求别人守自己的风俗习俗,直接打十个大嘴巴子。
所以蓬莱在这一块上,简直就是大金最开明的地方无异了。
小世子抓周,王妃的娘家来人,大伙也都没什么意见。
毕竟麦大壮与董氏可是培养出了大金最年轻的状元,这样的人来观礼,不掉世子的身价。
小世子没见过董氏,但是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董氏头上戴着亮闪闪的东西,又使劲的对自己笑,还很友善的对自己伸手。
伸手就是想要抱自己啊,小世子很大方的将送自己过去,很配合地给自己的外祖母给抱了。
当然,这个抱是有目的的,真抱上的时候,几乎没有犹豫,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抬头就去扯董氏头上的华胜。
可惜董氏为了今天见面表现得比较体面,头饰插得比较紧,小世子一下子没扯出来,反而被扎得有点儿手疼。
“娘——娘——要……”小世子没有泄气也没哭,而是呼叫自己的好帮手。
麦芽也是许久不见董氏,有点儿小激动,哪管儿子的想法,拍了拍儿子的脑袋,教道:“叫外祖母!”
第688章 :失望的小世子
小世子叫道:“母。”
“外祖母。”
“外——母”小世子叫得口齿不清,三个字总是少了一点,但已经让董氏心花怒放了。
她自己养育了三个孩子,京城里麦芹与麦秀娥也是有小娃娃的,这般大的孩子都有些认生,外孙肯让自己抱,愿意哼哼两句也就足以。
“哎!”董氏高声应道,然后转头让他瞧着麦大壮道:“叫外祖父。”
麦大壮也很热络的自我介绍,想要与外孙套近乎。
为了和外孙套近乎,他可是把脸刮得干干净净,穿得也是格外的体面。
外祖父啥都没有,长得还没有爹好看,小世子没兴趣,看了一眼,用行动拒绝了麦大壮伸手也想要抱自己的举动。
卖力的伸长自己的小手,还是想去扯董氏头上的簪子。
董氏看得愈发的喜欢,有点得意的对麦大壮道:“看吧,小世子亲我。”
麦大壮只是嘿嘿的笑着,外孙长得可真是俊俏啊,简直就太招人喜欢了。“亲你好啊,看把你得意的。”
麦芽也没想着强求儿子这会儿就能接受两个对他来说很陌生的人,道:“爹、娘,你们路上辛苦了,不如先到花厅里坐坐吧?”
董氏点头,远道而来确实有点疲乏了,但是外孙太可爱了,累也好想要多抱抱。
得知爹娘来,麦芽已经让下人整理好院子了,很快就已经准备好热水,让两位长辈能够沐浴,然后休息一下。
不过小世子没有扯下外祖母的簪子,很是失望,不听的对麦芽叫嚷:“娘——娘——要——”就希望她娘能明白他的意思。
可惜他娘没有明白,等他被抱走的时候,那亮闪闪的东西还是没有到手。
为了防范小世子的快手抓物,与小世子亲近的丫鬟婆子,哪怕是麦芽本人,都不戴那些吸引小朋友注意的首饰,就连耳环,都是统一的戴细小的耳钉,让小世子没有机会下手。
现在小世子好不容易看到能下手的了,也被瞬间浇灭了。
睡过了午觉,麦大壮与董氏的精力恢复得差不多了,自然急着看大外孙。
“瞧着这孩子长得多结实啊,将来定像他爹一般是个武艺高强的。”虽然是外孙,但是麦大壮人生的转折都是托女儿的福,又是自己第一个隔代娃,怎么瞧怎么喜欢。
“我看也是。”齐王得知岳父岳母来了,也急急的从外面赶了回来。
本来一句话到这个地方已经可以结束了,不了齐王道:“若是功夫不高,以后被岳父追着打,就只能纯挨打了。”
麦大壮有点儿尴尬,装作没听见,继续逗小世子玩。
董氏想起那时候的事情只觉得好笑,但是也忍着没笑出来,低头逗小世子玩。
倒是一起过来的冯进好奇的问道:“王爷说得这么顺口,难道是经验之谈?”
萧楚河笑道:“那是自然,想当初,你姐夫我为了娶小姐姐,不知道被岳父大人追了多少里路,有一次还拿了刀呢?”
第689章 :齐王的骄傲
冯进心里腹诽……王爷,被准岳父拿刀追着赶很光荣吗?
明明就不是骄傲的事情,你为什么说得这么骄傲呢?
麦大壮的脸色更加的尴尬了……几百年前的事情了,这货看起来怎么还跟个傻子一样?
小世子没听懂,但是就挑了个字嚷嚷,“刀,刀——”
萧楚河蹲了下来,看着自己的儿子道:“所以,你要感谢你爹足够英勇,不然哪里有你啊。”
然后又道:“还有,多学点功夫比粘着你娘好,功夫不好,以后都娶不到媳妇。”
董氏心中暗道:难道这就是女儿信理提起的“科学育儿”?这就是科学?
不过,有小世子在,场面也不用尴尬,周妈妈给小世子系了围兜兜,让他自己拿着勺子吃饭。
小世子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在一群人的注目下,拿着勺子半泼半洒的吃自己的晚饭。
虽然小孩子吃饭漏出来也是正常的,但是细心的人就会发现,泼洒出来的不是蔬菜就是米饭,肉类食物那是一点都没漏出来。
不过周妈妈一般让他自己吃一顿之后,还会再喂一些补充,大家倒也不担心。
董氏拿了热毛巾给他擦脸擦手,然后才将他穿的围兜兜给去掉,这东西在店铺里卖得很好,这次来,她还带了不少来了,小孩子学吃饭的时候用,确实很省事。
小世子喜欢有人陪着,不过这个外祖母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就没带那亮闪闪的东西了,真的是太小气了。
不过很快的,他就觉得外祖父和外祖母是好人了,外祖父跟他玩骑马,外祖母带了好多玩具来。
虽然他的玩具并不少,但是哪个小朋友会嫌自己的玩具多?
多出来的还能跟他的小伙伴们分享。
小世子很喜欢自己这两个亲人,尤其是他那个讨厌的爹,在外祖父面前就不会对自己动粗,呵呵呵——
小世子有听周妈妈说自己要满周岁了,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
但是他没明白,周岁是什么?大事是什么?中间那个词已经忘记了,肯定不重要。
今天,王府里又来了好多好多的人,他的外祖父将他架在脖子上,看着这些人往家里搬了好多好多的东西,据说都是给自己的。
不要小瞧小孩子的智慧,虽然对值钱不值钱没概念,但是小世子也知道,那些箱子打开了,里面肯定是有东西的。
不知道有没有闪亮闪亮的东西。
齐王的孩子是已经有世子的身份的,在各项规格上,自然是不能轻慢的,尤其是这满周岁的大日子,皇上这个亲爷爷怎么样也是要有所表示的。
前面不知道是男是女,满月的时候只赐了一副长命锁,然后快两个月的时候封世子倒是赠了不少的好东西。
现在周岁,皇上也是提前准备了丰厚的赏赐,这赏赐不止是内容丰厚,前来送礼的人,那地位也是足的。
楚王来了。
太子也来了。
让楚王来,那是皇帝真正给齐王面子了,表示对这个孙子的看重。
第690章 :宽敞的道
毕竟小孩满周岁总要有辈分大长辈在的,楚王是皇帝唯一活着的兄弟了,是齐王的叔叔,是小世子的叔爷爷。
至于太子,纯粹就是想要看看这位皇兄。
京城里齐王的传闻不是没有,准确的说是从没有断过,但是现在的传闻居然是——齐王王妃选得好,天天在家吃软饭。
太子过于震惊,就硬是请求过来看看。
顺便看一看传说越发离谱的蓬莱。
皇上也想知道,传说一天一个样的蓬莱是这么样子的,于是让楚王与太子都没有弄出太大的声响,悄悄的来。
完全悄悄的来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蓬莱的也是设有关卡的,不过是跟着皇家送礼的队伍一起,没有表露自己的身份罢了。
蓬莱真的是个不一样的地方,楚王也太子都能清楚的感受到,这个地方的好。
一路走来,虽然城市的建设与京城比差的不是几万里的距离,但是哪怕是普通百姓的精神面貌都是那种欣欣向荣的好。
老百姓很简单,日子过得好不好,不用一个个的问,只需要用眼睛看就能知道一二。
随楚王与太子来的,还有一些京城的官吏与御史,在京城,蓬莱的传闻五花八门,各式各样,这其中捕风捉影弹劾齐王的折子自然是不会少的。
尤其是齐王走之前,还强行带走了一些未入官场的进士和一些世家的纨绔子弟,没人弹劾才怪呢。
什么在蓬莱胡作非为,什么血腥残暴民不聊生,证据?没有,但是蓬莱的人都不允许随便出境,也许有,只不过没办法说而已。
朝堂之上,蓬莱都快要两极分化了,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狱,说的都是同一个地方。
这样的事情,总要亲眼来见一见才行。
如此,一些人暗中请旨跟随。
王修然本也是想来的,但是太子考虑他与齐王妃是亲戚,来了,哪怕说的是真话,也会被人诟病,压着没让他随行。
但楚王与太子眼睛不瞎啊,其他人也没敢睁着眼睛说瞎话,指责齐王把蓬莱管成了南州地狱。
蓬莱很好,这一路走的道很宽敞,除了一些地势特殊的地方,基本上都能同时走三四辆马车。
这些官道还连着不少的小道,一看就能四通八达,走一段路,还有卖茶水的凉棚。
若是别的州城也就罢了,蓬莱是什么地方?以前就是个蛮荒之地,这才一年多的时间,居然就有这么宽敞的道,就不能不说是齐王治理有功了。
“这些道只怕都是卢大人堪舆划定的。”有人忍不住的道。
进了蓬莱就能感受到气质的规划是多么的合理,能这么的合理,那就一定是专业的人在做。
齐王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居然能拉着前工部尚书跟着他跑,自然还带了些能干的手下。
还有一点,蓬莱的荒凉也不是没有优势的,地广人稀,封地都属于王府,那就王爷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可以最大限度的按照自己想要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