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海上巨无霸
儿子没有回来的时候,朱棣掏心掏肺地想着,等儿子回来了,他又后悔,不该一点点小事,就把儿子诳回来。
面子上挂不住,朱棣便拿老二撒气,“你说说你,跟你弟弟说什么?朕哪里不舒服了?你们这些人,一个个地,天天儿就盼着朕死,是不是?”
“爹!”朱高燨看着这两年,明显年岁大了的父亲,两鬓的白发比以前要多了,他不由得颤抖着手,抚摸父亲鬓边的白发,“原本就是儿子不孝,儿子想念爹,就该早些回来看望爹!”
“没有耽误你的事吧?”朱棣很是心里过不去,“你忙的都是大事,他们这些人,哪里知道这些,爹就打了几个喷嚏,就说成爹快没命了,把你吓着了吧?”
朱高煦真是郁闷坏了,在一旁,只觉得比窦娥还冤!
之前是谁,躺在床上哼哼唧唧的,非说自己要死了,儿子不在身边的?那时候,朱高煦这个当儿子的,总觉得自己是被捡来的,什么儿子不在身边?难道他不是儿子?
“爹,儿子忙的事再大,也没有在父母跟前尽孝大。”朱高燨并没有因此而放下心来,他扶着父亲在榻上躺下来,生怕父亲因此有心理负担,“儿子西边的事,已经忙完了,本来就要回来了,这边航母的事,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甲板上的钢材需要儿子掌眼,儿子本来就要回来了。”
“那就好!爹也怕耽误了你的正事啊!”朱棣看着儿子,只觉得万事都很足,“你媳妇去年又给你生了个儿子,小名儿叫太平郎,是沐氏取的,大名儿朕已经赐了,叫朱瞻坷。”
朱高燨笑道,“爹这名字取得好,挺好听的。”
朱高燨自然知道,自己又有了个小儿子,落地之后,他还没有瞧过呢,好在不是第一次当父亲了,朱高燨并没有那么急切的心思。
朱高燨亲手服侍朱棣喝药,朱棣用过药后,很快就睡着了。
朱高燨从内殿出来,朱高煦跟在他的旁边,吐槽道,“老爷子可真是,年纪越大,脾气越是古怪。明明是他说身体不好了,怎么怎么不好了,你还不回来,我没办法,才打电话让你回来。结果,现在还怪起我来了。”
朱高燨听得心里很难过,“这件事怪我,我西边的事忙起来了,我就想一口气把事情都解决了,结果,一去这么久,爹娘都在京城,竟然没有回来看望过一眼。”
他朝徐氏的殿里走去,老远看到徐氏站在廊檐下盼着,望着,朱高燨的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提起袍摆冲了过去,喊道,“娘!”
噗通跪了下来!
徐氏快走两步下来,扶起儿子,“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徐氏竟是抱住儿子的头,眼泪止不住地流,“你爹说你在忙,忙什么样的事啊,家里的事都顾不上了。沐氏给你生了儿子,你竟然也不回来呢!”
“儿子不孝!”
朱高燨回宫看望了小儿子一眼,一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了,生得胖乎乎的,看哥哥姐姐们喊爹爹,他也跟着牙牙学语地喊“爹爹”,朱高燨乐得抱起来,“太平郎,这个名字好啊!”
沐氏看到丈夫,养的圆润的脸上满是红霞,看得朱高燨心头一热。
次日,朱棣起床在庭院前练了一会儿剑术,朱高燨见父亲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便邀请道,“爹,儿子陪您去航母基地看看吧!”
航母基地在青岛,从北平到青岛,可以坐火车过去,也可以走汽车。
朱棣很有兴趣,他只能在屏幕上看大明的原子弹爆炸,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
各地的零件材料,源源不断地运往青岛,这座海滨城市也因此而显得非常神秘,站在朝鲜西边的海岸线上,李芳远看着面前的庞然大物,他有些不懂,“大明建造的究竟是什么?”
他的身边,长子李禔道,“打探消息的人回来说,大明建造的是一艘航空母舰,但航空母舰究竟是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
“是海上巨无霸!”闵无恤低声说着,生怕风儿将他们的说话声吹到了大明人的耳边,“大明前不久才在东帖木儿汗国引爆了一颗原子弹,他们又在明威岛附近击沉了葡萄牙三百多艘军舰的舰队,大明人无一人死伤。”
李芳远倒抽了一口凉气,他转身看看自己身后的国土,和大明的国土相比,就如同长在一个成人头上的一只虱子,哪怕他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也难保那天,大明这个成人不耐烦了,将这只虱子碾死。
“父亲,大明的皇帝就要到青岛来了,不如我们去以向大明大皇帝陛下请安的名义亲眼去看看大明的航空母舰吧!”
“好!”
朝鲜用十艘船只装载着数不清的金银珠宝,李芳远亲自带队,在朱棣到达青岛的第三日,来到了青岛航母基地的附近,请见大皇帝陛下。
“他们又来做什么?朕又没有下旨让他们前来觐见!”
朱棣由儿子陪着,听马三宝介绍着航空母舰。
“皇上,这艘航母,如果按照排水量来算的话,只能算一艘中型航母,如果按照动力装置来算的话,我们这是一艘核动力航母,在充满燃料的情况下,可以在海上航行五十年不需要补充能源……”
朱棣吃了一惊,“就这么大的一个庞然大物,不需要补充能量?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马三宝自然是非常得意,“皇上,这都是殿下的功劳,用的是核动力,非常干净,也非常耐用的能源,目前只有我大明能够做出来,将来,未来五百年到七百年,也只有大明拥有这项技术。”
李芳远的脚步在不远处顿住了,他看着如平川一样的航母甲板,分明是钢板,却并不下沉,他听到了什么,核动力是什么?他不知道,但未来,五百年到七百年,只有大明才能拥有这项技术,足以可见,这一项技术有多么高明。
“臣朝鲜国王李芳远拜见大皇帝陛下!”李芳远跪下来,行三叩九拜之礼。
第481章 舰载机
“平身!”朱棣显然很高兴,他在李芳远的眼里看到了深深的忌惮,突然便想起了一件事来,问马三宝,“三宝啊,你这航空母舰什么时候能下水啊?”
“回皇上的话,大约还有两三年时间,航空母舰才能下水。”
如此大的一个庞然大物,海上巨无霸,要花这么短的时间下水,朱棣觉得,这个时间并不长,他点点头,“那正好啊,朕打算在航空母舰下水的时候,请几个藩属国的国王前来观礼!”
马三宝忙道,“是,属下领旨!”
朱棣便邀请李芳远一起参观一下这一艘巨无霸,道,“永乐二十二年,这个时候,朕请你们一起坐这艘航母去应天府,当年啊,朕就是在这里,坐我大明的第一艘军舰前往应天府,哎,那时候,朕真是好年轻啊!”
“皇上如今也依然年轻,皇上是年过花甲的人了,可两鬓并无华发,臣如今看皇上和十多年前看皇上,似乎并没有任何区别,皇上的容颜一直不曾变过。”
朱棣听得这话,很高兴,他没想到,李芳远竟然是这样的妙人,把话都说到了他的心坎上去了。
“你这次既然来了,就在我大明多待几天吧,朕要在这里多看看这航母,你就陪着朕吧!”
“是!”
朱棣要在永乐二十二年的这一日,请所有的国王前来乘坐航母的消息,很快就被礼部送到了各藩属国了,那些国王们,不曾听说过航母是什么,各自打听,有的派了使臣前来。
时间过得很快,永乐二十一年三月,第一架舰载机从西部飞到青岛的机场,开始在已经建成的航母上进行试飞运行。
这是最关键的时刻!
朱高燨站在甲板上,对前来熟悉环境的飞行员道,“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了,飞机在舰上的起降,关系到我大明的航空母舰项目是否成功,这就看你的了!”
姚伯善乃是大明最优秀的飞行员,是大明第一位飞行员,也是大明的第一位飞行教练。
“战机起飞滑行距离需要延伸千米,但我们的航母甲板长度不超过两百米,采用传统的水平滑行加速起飞肯定是不现实,我们用蒸汽弹射器来增加起飞速度,缩短滑行距离。”
朱高燨为姚伯善解释起飞的滑行问题,“还有这个,滑跃式甲板,舰载机可以沿后部上抛,获得更大的向上的力量。即便如此,这对你们飞行员的操作要求也更高。”
姚伯善跃跃欲试,“殿下,末将愿请战!”
“先到机场去训练,训练熟练了,再来航母上试,我们要确保万无一失。”朱高燨道。
训练花费的时间非常长,并非是大明的飞行员不敢在航母上进行试飞,而是朱高燨觉得不争这一时,时间还很长,因此,给了飞行员们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
“想当年,我原本只想当一个拖拉机驾驶员的,谁知道,我竟然当上了飞行员。”一个青年甩着手中的帽子,笑着打趣道。
他名叫王行,乃是王宾的孙子。
当年,姚广孝赈灾苏湖,带去了不少拖拉机,多少少年看到那拖拉机后,人人都想当一名拖拉机的司机,王行缠着祖父,祖父又去求了道衍和尚,为他谋了一个开拖拉机的机会。
王行很快就开会了拖拉机,后来,他随着祖父去给道衍和尚拜年,道衍见他机灵,便点了他几句,说大明日新月异,这种情况下,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但以后,若是不学科学文化知识,将一事无成。
那时候,大明开始研发飞机,只不过外面的人都不知道,但道衍知道。
道衍指着天,问王行,以后想不想开一种飞行器在天上飞?
王行那时候多小啊,少年气盛,自然是想的,道衍便笑呵呵地道,“那就去上学!”
王行看着眼前的舰载机,突然想起了当年自己的雄心壮志,他心里无端升起了一种自豪感。
姚伯善走过来,拍了拍王行的肩膀,“这训练,可是要好好干。”
他指着不远处的大海,“一不小心,就掉进海里去了,你怕不怕?”
王行缩了缩肩膀,盯着姚伯善,“队长,你怕不怕?”
“我当然怕!”
“我不怕!”王行拍了拍胸膛,“好好训练就行了,怕什么怕?”
姚伯善噗嗤笑了起来,“行,殿下说了,这一次能不能成,就看我们俩的了。你要知道,这航空母舰就是舰载机的窝,要是一只鸟儿,回不到窝里,你想想,这窝还有什么用?”
“知道了,知道了!我们要相信咱大明的能力,只要舰载机和航母没问题,我们肯定就不能掉进海里去。”
“那就好!”姚伯善笑起来,“行,那就看咱们的了!”
从顺天府到应天府的火车上,朱棣和朱高燨的心情都很复杂,看着窗外的景致从眼前一晃而过,良久,朱棣才叹了一口气,“没想到,老和尚这么快!”
朱高燨笑了一下,走到父亲的跟前,蹲下来,扶着父亲,“爹,道衍师父都多大岁数了,这哪里快了?“
历史上,道衍和尚是在永乐十六年过世的,而如今,已经永乐二十一年了,比起历史上,道衍多活了五六年的时间。
庆寿寺里,大和尚们带着小和尚站在门口,迎接朱棣父子的到来,谁也没想到,皇上和太子竟然会从北边来到南边,见道衍和尚最后一面。
道衍看到朱棣父子的瞬间,眼泪便淌了下来,他脸上却是挂着笑容,“皇上,太子,老臣动不了了,不能起身向皇上和太子行礼了!”
“你躺着,不必起身了!”朱棣忙过去,“你我之间,君臣相宜一场,朕心里非常高兴!”
“臣也很高兴!大明能够发展到今天,臣这一生,对得起天地,对得起天下,对得起自己了!”道衍看着朱高燨,眼中浮现出了流连的神情,虽然他这一生,并没有教过什么给太子,但青史之上,他永远都是太子的师父,占了大义,这便够了。
第482章 大明号
“你有什么事,未了之事,跟朕说!”朱棣说这话,是真心实意的。
他这一生,要感激的人不多,一个是徐氏,他相濡以沫的妻子,跟着他南来北往,担惊受怕;而第二个人便是道衍,若没有道衍,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要造反,更加不会有今天了。
“臣这一生,因为有皇上,有太子殿下,非常圆满了。臣没想到,皇上还会来看臣,更加没有什么心愿。”
道衍许是回光返照,精神显得很好,脸上笑盈盈的,“以前,臣读历史的时候,总有一些臣子在死的时候,要向皇上写折子谏言。臣也想了好久,却发现,臣竟然无言可谏,如今的大明,是前所未有的大明,是臣做梦,读遍佛道两界的所有书都不曾看到过的好世界。臣真是羡慕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啊,臣真是不想死!“
朱棣的眼里出现了眼泪,“朕几次让你去北边,你都不去,说是习惯了南边。朕这次来,也给你带来了大夫,让大夫帮你好好瞧瞧!”
“皇上是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君王,臣这样的人应当被皇上放在眼皮子底下的,皇上这么多年,却并没有如此做,我大明有今日,乃是老天有眼,给了我大明一个了不起的君王啊!“
朱棣紧紧地握住道衍的手,瘦骨嶙峋,手上只有根根暴起的青筋,他轻轻地拍了拍,“你我君臣一场,说这些做什么,你好好养精蓄锐,朕以为你至少能活百年,这还差了十来年呢!”
“够了,皇上,够了!”
“朕命你还俗,你不听。朕要赐给你妻妾,你也不要。你身后无嗣子,这怎么好?”
“皇上,臣乃是一僧人,百年之后,还有世俗香火。”
“你看你姚家还有什么人,选一个,朕让他给你当养子。”
道衍笑了笑,脸上的笑容便凝固下来了,他被朱棣握着的手渐渐地松软,他的头朝另外一边偏过去,一口长长的气,呼出来,两腿一蹬,已然离世。
朱棣的泪水,滚落了下来,他闭了闭眼,下旨道,“封姚广孝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着礼部于姚家挑选品行兼优者,过继给姚广孝当儿子,行孝道。”
道衍过世,朱棣难过了好些天,不久,青岛那边传来好消息,王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飞机舰上起降试验,这令朱棣非常激动。
“老四,你说,只有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降成功,航母才算是成功了。这意思是,咱们的航母成功了?”
“是的,爹,您不是要让那些国王们前来陪您首次航母下水吗?这件事,可以提上议程了!”
朱棣的情绪便高涨起来,道衍坐化的事,被他放到了一边,开始给礼部下旨,要求所有的藩属国国王全部都来,他要在永乐二十二年二月二,龙抬头的这一天在天津上军舰,再在黄海上航空母舰。
参烈昭平牙、那空膺、舍杨该等人在接到旨意之后,根据自己离大明京城的距离,各自选取了黄道吉日启程,来到了京城。
这些人先是进宫向朱棣行礼,再前往天津,看到了等在此地的驱逐舰、巡洋舰和护卫舰,看到这些铁舰耀武扬威地停靠在深海域中,高高的炮口充满了力量感,这些国王们人人的心情都不平复。
“走吧!我们先坐这些军舰出海,等到了山东青岛,我们再转到航母上去,不瞒你们说,朕也还没有坐过航母出海呢。”
朱棣大手一挥,意气风发地走在最前面。
参烈昭平牙等人跟在他的后面,小心翼翼,比宫里最下等的太监都要恭谨,生怕行差踏错,冒犯了大皇帝陛下。
航母如同一座海上城市一般,静静地漂浮在海面上,在看到航母的瞬间,所有人的人都忍不住惊呼起来,在宽大平坦的甲板上,数架舰载机停靠着,不一会儿,一架舰载机便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中。
“啊,飞机!”
大明已经两次动用飞机参战,这些国王们虽然没有人亲眼看到过飞机,但此时,看到了舰载机,他们还是能够认出来。
舰载机凭借着飞行员高超的驾驶技术,通过拦阻装置,稳稳地降落下来。
飞行员从飞机上下来后,便在舰长的带领下,一路小跑着过来给朱棣请安。
“刚才是你驾驶的飞机?驾驶得是真好啊,太子殿下一直都非常担心舰载机的起降,若是舰载机起降技术不过关,咱们这航母就白搞了!”
王行笑道,“回皇上的话,末将等一个飞行团队,人人都能驾驶起降,难度虽然大,可也不是不能克服,我大明能够搞出航母来,我们就能凭借技术熟练,把它最大程度地派上用场。”
“好,有你们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王行等被赐平身后,从甲板上起身,他们倨傲地朝朱棣身后的那些国王们看了一眼,便列队两旁,等待朱棣的接见。
站在平稳得如同一马平川的甲板上,参烈昭平牙等人已是两股战战,只想用尽一切办法让大明的大皇帝陛下相信他们的忠心,生怕有任何会引起大明误会的地方。
“皇上,这航母还没有起名字呢!”马三宝陪着朱棣参观航母。
“就叫大明号吧!”朱棣看着远处的蓝天,汪洋大海,他的心情激动得无以复加,“听说,你们这一次要出海,前往葡萄牙去?”
“是。”马三宝朝后看了一眼,低声道,“航母会在松江码头停留几天时间,之后,前往明威岛那边,在那边发出集结令,之后,再过好望角,在英吉利海峡做停留。”
朱棣点点头,“这一路,从太平洋到印度洋,再到大西洋,把整个地球都跑了一遍了,你们要格外小心。沿途的补给一定要确保,不能有任何损伤。”
“是!”
葡萄牙加大了对附近国家的征伐,为了加快发展工业的速度,他们肆无忌惮地烧杀掠夺,在国内积累了大量财富。
大西洋里,葡萄牙和英国来往的船只不断,看到浩浩荡荡的航母舰队前来,恐惧如恶魔的手,紧紧地攥住了他们的心脏。
第483章 国灭家亡
永乐二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密密麻麻地朝着大西洋的东海岸飞去。
这一日的天气很好。
不论是尹比利亚半岛,还是威斯敏斯特市,以及里昂,人们从睡梦中醒来,上街去买面包,或是自己家里的炊烟鸟鸟地升起,一家人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宫里,若昂一世从宠妃的床上起来,站在窗前,舒展着四肢,看着士兵们在换防,广场上的白鸽不断地飞起,落下,啄着脚下的食物。
多瑙河畔,一个骑马奔驰的青年,正在追逐一只麋鹿,他的身后是威风凛凛的护卫们,追着他的脚步,沿着河畔奔跑。
阿尔卑斯山脉的乡间别墅里,新婚的国王和王后正在度蜜月,他们才从睡梦中醒来,四目相对,温情脉脉。
……
突然,一队队端着枪的士兵冲上了海岸,他们沿着西海岸朝着东边的方向挺进,头顶之上是狂轰乱炸的飞机,地面上,陆地战车如同凶狠的勐兽,横冲直闯。
若昂一世和恩里克来不及反应,便看着一枚枚炸弹落了下来,火光冲起,无数的残肢断骸在空中飞舞,城市里是硝烟和血腥交织的气味,原本安宁的早晨,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这是怎么回事?”若昂一世赶紧朝楼下冲了出去,他与冲进来的恩里克面对面,“是谁来了?”
“大明的军队,是大明的军队!”恩里克没想到,那个从来不喜欢主动攻击别人的东方古国居然跨越了重洋,来到了西方,主动攻击他们。
若昂一世瞬间明白过来,对方是来报复了,他狠狠地瞪着恩里克,“是你把他们招惹来的?”
“父亲,赶紧逃吧,我们赶紧往山里逃吧,现在说这些已经来不及了!”
若昂一世也明白,他冲出了宫外,朝天上的轰炸机望了一眼,机枪扫射,炸弹横飞,眼看一枚炸弹朝这边飞了过来,若昂一世本能地扑在地上,炸弹在广场炸开,火光之后,白鸽被烧焦了。
若昂一世来不及做任何准备,便骑马朝着城外冲了过去,他的几个年纪大的孩子跟在他的后面,其余的人均被抛弃。
大明的军队挺进了这座城市,皇宫内外被洗劫一空,装甲车满载着金银珠宝往返在航母和城市之间。
巨大的收获刺激着大明的军人们,抢掠令他们热血沸腾,哪怕这些财富,最终都不会属于他们。
马三宝坐在装甲车上,看着这座仅次于大明京城的城市,只觉得可惜。
或许,对人们来说,眼下的抢掠已是末日降临,他们并不知道,大明人这一次来,是要将这座城市最终送往地府,彻底变成一座鬼城。
他依然记得殿下在下达命令时,那脸上一闪而过的痛苦,“我也不愿下这样的命令,如果有什么报应,老天爷要惩罚罪魁祸首,那就让我下地狱吧!”
“身为炎黄子孙,我既然有了这样的际遇,这件事就是我的使命。”
马三宝并不知道,殿下的肩上扛着什么的使命,但既然人种都不同,非我族类,马三宝对这些白人们,并没有太多的怜悯和同情。
十天十夜的抢劫结束之后,所有人全部都退到了海上。
六枚核弹同时被投放在了尹比利亚半岛、英吉利、法兰西、奥地利、罗马帝国和来茵河畔,气浪席卷了一切。
阿尔卑斯山上的度假小屋里,奥地利国王看着朵朵升起的蘑孤云,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一切似乎是天谴。
若昂一世站在撒丁岛上,他扭头看向身后的城市,被巨大的蘑孤云笼罩,气浪冲击了大半个尹比利亚半岛,不容怀疑,他的城市和人民已经不复存在了。
“恩里克呢?”若昂一世疯了,他在船上跳着,叫着,喊着。
恩里克的眼里噙着泪水,他紧紧地抓住船舷,从六朵庞大的蘑孤云所在的区域,他就能知道,除了葡萄牙,其余的几个地区都曾经属于哪些国家,而这些国家,曾经组成了八国联军,从海上侵入那个东方国度,曾经让那里的人民饱含战火的摧残。
“报应啊!原来报应迟早都会来!”恩里克跪了下来,他如同一名被审判的战犯一样,低下了昔日高贵的头颅。
“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
若昂一世显然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如果说大明的军队侵犯他们,他们跑了,等人走了,他们还可以回去,他也依然是葡萄牙王国的王。
可是如今,连国都没了,他这个王还有什么意义?
若昂一世一脚朝恩里克踢了过去。
恩里克这么大的吨位,自然不会让年迈的父亲一脚踹到海里去。
“父亲,我也没想到大明的实力会强到这一步!”恩里克后悔不已,他印象中的东方国度积弱积贫,腐朽的味道,隔着重洋便能闻得到。
如果大明已经强大到了这一步,那么当年的清政府又怎么会滑落到了深渊的呢?
只能说,白山黑水间出来的那些蠢货们,穿上了龙袍也不像个天子。
“你不知道,你说你弄出来的武器有多强大,实际上呢?你不知道,你将葡萄牙推向了深渊,国没了,家没了,你现在告诉我,你不知道!”
“你惹一个人的时候,难道就不知道要掂量一下彼此的力量悬殊到底有多大?”若昂一世一把抽出了佩剑,朝恩里克砍去。
恩里克行动敏捷,朝一旁滚去,避开了这一剑。
杜阿尔特王子忙扑过去抱住了父亲,“父亲,这不能怪弟弟,这些都不是弟弟愿意的!大明太过凶残,纵然是我们惹了他们,他们报复我们,可别的国家,他们没有。”
“您看,那边,那边,阿尔卑斯山附近,他们都投了炸弹,难道哈布斯堡王朝也惹过他们吗?”
“惹过!”恩里克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声,八国联军里,奥地利也是其中之一。
但这些话,恩里克并没有说出来,他闭了闭眼睛,默默地叹了一声,脑子里传来一道机械声音,“世界消息:东方大明皇朝核武器攻击成功,系统二号永久关闭!”
第484章 大结局
“世界消息:系统二号永久关闭!”
朱高燨的脑子里传来了一道消息,他还记得当年的第一条世界消息:【世界消息:阿维什王朝的建立者若昂创办了航海学校,为航海事业做出贡献,美好者系统奖励他一个美女】。
原来,阿维什王朝拥有的系统乃是系统二号,而系统二号永久关闭了。
次年的九月初三日,将西方蹂躏一番的大明航母回到了黄海海域,停靠在了基地附近。
源源不断的财富从航母上转运到岸上,再通过驰道运送到了大明的皇宫里。
新的库房很快就装不下了,朱棣不得已找夏原吉商量,“爱卿,户部的库房可否借给朕一个?明年还给爱卿?”
“皇上,西边几个国家都被您劫掠空了,这些财富,宫里百代人都不可能用得了,您就拿一点出来,为老百姓们办点事,不好吗?”
“还要办什么?修路?行,要是修路架桥的话,多少钱,朕都拨出来。”
“爹,要不,在长江上架几座桥吧,南北一通,对老百姓们来说,往来也方便。”朱高燨出主意道。
“行,修吧,你们说怎么搞就怎么搞。”朱棣手底有了银子,心情大好。
“爹,儿子还想让马三宝开着航母去一趟美洲,看看那边有什么,让他带些回来。”
“你安排就好,爹没什么意见。”朱棣的心情不知道有多好,他从库房里挑了一匣子珍珠钻石,拿着就去了后宫。
朱高燨觉得好笑,他重新拟定了大明今后的国策,“持续地修路架桥,村村通驰道,另外,尽量提高老百姓们的幸福感。鼓励移民明威岛,那边也要尽快发展起来。”
夏原吉等人围在朱高燨的身边,听他说一些想法,这些若放在从前,是很不容易实现的事,村村通公路,修路架桥,这些都要钱,但现在,钱不是什么难事。
有钱就好办事,夏原吉等人领命前去。
马三宝要去新大陆的消息很快传了开来,很多人动心了,特别是曾经跟着朱高燨前往明威岛的那些家族,家家都跃跃欲试,有人前来找朱高燨,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支持。
“去吧,去吧,一路上要注意安全就是了!”朱高燨知道这些人是要探他的口风,“那也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有很多可口的食物,把这些带回来,我们都受用不尽。”
玉米可是养猪的好饲料啊!
朱高燨一直对玉米觊觎不已,只不过,去美洲路途遥远,海上风险重重,没有很大的把握,他实在是不想大明人前去冒险。
如今,有了航母,也有了他给出的一条比较安全的线路,马三宝又雄心勃勃,朱高燨觉得,这是最好的机会了。
永乐二十六年,在床上缠绵病榻数年的朱高炽,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
徐氏在宫里眼睛都快哭瞎了,朱棣的心情也很不好,他下令将朱高燧一家放出来,等朱高燧进宫来向他请安的时候,看着两鬓斑白的儿子,朱棣的眼泪唰唰唰地流淌不已。
“爹,大和州是个不错的地方,儿子想去那边养身体。”
朱棣满心的悲伤被朱高燧这么一说,心情平复了下来,他沉吟片刻,“你去济州岛吧,朕让工部在那你建造一座宅子,以后你就在济州岛养身体吧!”
朱高燧恭恭敬敬地行礼,领旨,“儿臣领旨!”
“有时间,去看看你大哥吧!”朱棣朝儿子斜睨一眼,忍不住叮嘱道,“你去了济州岛,若无圣旨,不得回来!”
朱高燧再次伏地领旨,出宫的时候,步履有些蹒跚,看得朱棣心头有些不忍。
朱高炽的病榻边上,朱高燨坐在小圆凳子上,看着弥留之际的大哥,他的心情也很是复杂,不论如何,这都是他一母同胞的兄弟,两人斗了这么多年,这都是一场缘分。
“我也没想到,我最终是要和你争!四弟,你赢了,哪怕我是太祖高皇帝封的世子,我也输了。”
朱高燨没有说话,他从太医的手里接过了药,挪到朱高炽的床边,柔声道,“大哥,喝点药吧!”
朱高炽闭上眼睛他,推开了他手中的药碗,“我不喝,我这辈子喝药喝够了。四弟,你知道我有什么心愿吗?若有来世,不要生在皇家,生在农家,给我一副好身板!”
说完,他闭上了眼睛!
朱棣下旨,追封朱高炽为康王,以亲王礼下葬。
康王的葬礼之后,第二日,马三宝从海外回来了,他带回来了诸多植物的种子。
朱棣在宫里搭建了一个大棚,各种种子都种了一点,次年的夏天,大棚里结下了不少果实。
朱棣和徐氏穿着粗布衣服,徐氏的头上裹着一块布,两人如同那最朴实的农夫农妇,蹲在地上给植物除草,徐氏指着一个圆滚滚的大南瓜问朱棣,“皇上,这种瓜,您也要给它赐名才好。”
“既是从南美洲传过来的,那就叫南瓜好了。”朱棣将一个金黄色的南瓜摘下来,在手上托了托,“今日,我们就吃这个吧!朕瞧着就很好吃。”
徐氏笑着道,“把老二和老四喊来,老四总是有很多主意,他肯定知道这南瓜怎么做。”
旁边,太平郎将一株土豆秧子揪起来,下面的根须上挂着许多大小不等的小土豆,顿时高兴坏了,“皇爷爷,皇祖母,这是什么,好多胖娃娃啊!”
朱棣和徐氏扭头看去,见一个个黄灿灿的土豆挂在上面,这是他们从未吃过的果实,两人的心里同时想到,今日的餐桌上,又多了一道菜。
日子似乎过得非常漫长了,永乐三十二年冬,徐氏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朱棣在坤宁宫里送别徐氏,他紧紧地握住徐氏的手,“你慢些走,我就快来了!”
徐氏的眼泪滚落下来,脸上却是怡人的笑。
永乐三十三年春,朱棣躺在床上,他紧紧地握住朱高燨的手,“你祖父开创了大明,活了七十一岁,当了三十一年皇帝,朕坐这龙椅坐了三十三年,开创了大明盛世,将来史书上,谁也不敢对朕口诛笔伐,朕这一生,真的很圆满了。”
朱高燨的眼泪却滚落下来,虽然,在母后过世的时候,他就知道,父皇的日子恐怕不多了,可是等真的到了这一天,他依然难以接受。
“爹,咱们喝点药,好不好?”
“傻孩子,爹多大岁数的人了!”
“可道衍活了九十岁,爹的日子还长呢,您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您总想着娘不在了,您自己就放弃。”
朱棣忍不住笑了一下,他已是残阳落日,对儿子也无限不舍,抬手轻轻地抚摸儿子的脸,擦去他滚落的泪水,“爹已经尽力了,你跟爹说说,爹这一生,能得个什么庙号?”
朱高燨吸了吸鼻子,忍不住哭道,“爹这一生,当得圣祖的庙号,将来史书上,对爹的评价当是永乐大帝,以大帝称号,名垂青史,得后世子孙景仰!”
朱棣脸上含笑,轻轻地闭上了眼睛,“朕这一生,最幸运的事,便是有你这个儿子!江山美好,若没有你,有何意义?”
说完,他的手,轻轻地放开了!
(大结局)
新书《大晋仙缘,开局我是尼姑》已发
宣传自己的新书《大晋仙缘,开局我是尼姑》
简介:打工人钟泽悠悠醒来,发现自己穿越成了一个遭人觊觎的美貌小尼姑…
新书已经签约,不一样的风格,努力在进步,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