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我真没重生呀TXT下载我真没重生呀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真没重生呀全文阅读

作者:呼啦圈大神     我真没重生呀txt下载     我真没重生呀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51章 新生报到(新书上架求首订!)

    一行人出发的早,六点半从家出发,开车半个小时便到了岛财门口。

    来早了。

    他们到的时候还没多少人,负责接待的老师和学生会的师哥师姐还在准备。

    杨思源只好开车带着大家在校园里逛一逛,四位家长对岛财校园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满意,一是大,二是新。

    岛财是新合并的,原来各个学校的老师和老生也大都一周前才搬过来,对学校的熟悉度,也比新来的大一新生好不到哪儿去。

    新到有的建筑还没有最后收尾,仍旧在最后的装修或安装中。

    校园门朝南,可谓背山面海,春暖花开。

    正门进来,两侧都是沿海防护林,好大一片,得亏是开车,要是步行,会觉得这一段好远。

    接下来东边是个巨大的体育场,据说有两万个座位,加上阶梯座,可以容纳近四万人,这标准,当足球联赛主场都可以了。

    西边则是一些功能建筑,有图书馆,计算机楼,大学生就业办,创业辅导楼,学术发布厅等等。

    东边则都是体育设施,除了最大的体育场,还有篮球馆和游泳馆,看起来非常阔气。

    可想都不用想,杨思源都知道,这年代,这么好的体育设施一般情况下普通学生是享受不到的,都是学校有大型活动,或者承办了什么比赛的时候,拿出来撑门面用的。

    正面是个凸字形的行政大楼,苏氏风格的建筑,很大气也很板正,可看久了也会觉得过于方正,太死板。

    中间部分十五层,上边还有个圆形的穹顶设计,两边十层,弄的跟地方官府大楼似的。

    绕过行政办公楼,是一个小广场,广场中间有个喷泉,两侧是些设计过的花圃,总体还算不错。

    再往后便是教学区域了,总共十座十层的教学楼,同样方方正正,一楼是那种大型的阶梯教室,每间大概能容纳三百人。

    二三楼是中等的,每间能容纳约一百五十人的电化教室,有投影等设备,算比较先进了。

    四楼以上,都是八乘八那种普通的小教室,能容纳六十四人。

    今天是周末,刚开学还这么早来教室的学习的学生极少,应该是准备考研的学生。

    教学楼两侧,各有一个双层的大型食堂,西边是一食堂,东边是二食堂,两边对称,建筑都一模一样的。

    再往后又是一片树林,不得不说,岛财绿化真不错,动不动就树林,和学校太大有关系,仿佛整个是个大森林,建筑都建在森林之中。

    越过树林继续往后走,是体育场,这个体育场比较普通,一看就是随便开放给学生用的,体育场两侧的还有不少露天篮球场、排球场和网球场,四周是些乒乓球台。

    光篮球场就得有五六十个,放眼望去,一百多个篮球架子场面很大。

    但也得考虑学校学生人数也很多,今年新生超过一万,老生两万多,未来连续数年都会扩招,可能达到六万多在校生的规模。

    真到那时候,这些篮球场恐怕也不够用,到节假日或者下午下了课后,还是得抢着用。

    体育区域两侧又是树林,树林两侧才是宿舍,西面是男生宿舍区,东面是女生宿舍区,又各有一个大食堂。

    然后就是北门了,也就是后门,出后门就是双牛山,但还有条路,路北边还有几排建筑,不少饭店网吧书店之类的店面,看样子都很新,应该是刚开业不久。

    绕了一圈再往回走,王飞燕忽然意识到什么,“源子,你们以后挺幸福的啊。”

    “嗯?”

    “姐刚才帮你们俩数了,男生宿舍楼才二十来座,女生宿舍楼得有五十来座,明白我意思没?”

    王飞鸿有点尴尬,微微歪头去瞅坐在后排另一边的杨思甜。

    杨思甜憋着笑,抬手去戳了戳杨思源,“听见没?咱们学校男女比例失衡,你们男生便宜赚大了。”

    杨思源没回头,随口道,“我是来学习的,又不是来找老婆的。”

    “哼,”杨思甜一听就知道这是借口,“我还不了解你?不信咱俩打赌,不出一个月,你就得找个女朋友。”

    杨思源懒得理她,对王飞燕道,“燕姐,还有个事你没发现,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离的好远的。”

    王飞燕立即明白了,“也是啊,一大片体育场地,还有两大片小树林,从男生宿舍走到女生宿舍,得二里地了。”

    “是啊,这么远,在学校谈个恋爱能累死,所以啊,有这溜腿的时间,在宿舍玩电脑不是更爽吗?”

    “唉,你说的也不全对,也许学校这么设计,是想让女生考验一下男生呢?

    每天放学后,男生送女生回宿舍再自己走回去,累是累了点,可要是坚持四年,不也说明男生对女生是真心的吗?”

    一直不敢搭话的王飞鸿忽然想起许丽娜的事来,叹气道,“姐你还小女孩呢?你说的这些,都没什么用。

    也许在某些女生眼里,男生只要有钱,或者能帮着她出国留学就够了,真心值几个钱啊?”

    这话说的是许丽娜,杨思甜听了也有些不舒服,本想说点什么的,可又怕惹得弟弟不开心,便没接。

    王飞燕直接从后边拍王飞鸿脑袋,“甭以为你跑了几天业务就懂事了,追求女生,真心和坚持,终归是没错的。”

    王飞鸿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不太对劲了,赶忙认错,“知道了姐,我说的个别人,个别人嘛。”

    车已经回到了行政楼后的小广场,这会儿功夫,桌椅已经摆好了,横幅也拉起来了,来报到的新生可以按院系分别去报到。

    杨思源找地方停好车,带着大家先去看了外围的报名指引。

    他和王飞鸿是投资理财专业,属于管理学院,杨思甜是酒店管理专业,叫管理,却是属于旅游学院,两个学院报名不在一个区域。

    四位家长一想待会儿报完名还要去给三个孩子安排宿舍,便决定大家分开行动。

    俩老爸带自家儿子,俩老妈带王飞燕陪着杨思甜。

    大家分开行动,王飞鸿忽然扯了下杨思源,拉着他指着一个方向让他看,“我靠,真杰宝见鬼了,还真是阴魂不散啊……”

第152章 新生报到(下)

    杨思源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也是吓了一跳。

    他看见了许丽娜!

    当然还有她那个奇葩事儿妈。

    杨思源内心里是有些不爽的,那种感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过,就好像一只苍蝇撞进了你的嘴里,你想吐出来的,可惜已经咽下去了。

    并不是羞辱谁,而是简单表达杨思源那一刻最直接和真实的感受。

    可他不好表现出来,只能揽过王飞鸿来,叮嘱他不要在意,赶紧先把名报了。

    其实他内心里很难不去想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

    这些记忆不是那么清晰,他只是知道隋皓东和许丽娜分手后,许丽娜没有被京城那所大学录取。

    后来不知什么情况,她好像也上了一所什么野鸡大学,具体哪一所他就不清楚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是岛财!他和许丽娜又成了“野鸡大学”的同学。

    岛财表示,这锅我不背。

    杨思源并不是那种小气的人,分手后和她做个普通朋友,高中老同学,那也没什么。

    可具体到他个人,他觉得他俩的事弄得有点曲折了,也许以后大家尽量少见面,他会自在一些。

    比如大家去了不同的省份的不同学校,基本不再联系,顶多就是每隔几年一次的同学聚会,大家见面还能像老同学一样笑着问好,这样不是挺好吗?

    可惜偏偏又进了同一所大学,未来四年,他俩总要见面的,这多少都有些尴尬了。

    杨思源忽然意识到哪里不对,一个可怕的想法进入他的脑海,许丽娜,不会是刻意选的岛财吧?

    当初报志愿的时候,她就填了第一志愿,还不服从调剂,第一志愿没被录取,那么也就意味着,她没有大学可以上了。

    但也不是那么绝对,人情社会,总有办法的。

    不知是她妈妈找了什么关系或者花了多少钱去活动,她还是有了学上,可她为什么要选岛财?

    她明明知道杨思源报的这所学校啊。

    难道……

    杨思源拒绝往下想了,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许丽娜还有什么想法,他必须坚定决心,做个铁石心肠的男人。

    杨思源和王飞鸿是前两个到管理学院报名的,第一步是办银行卡。

    银行不是全国性的大银行,是本地的岛城发展银行,应该是学校和这家银行有什么合作协议了。

    一张主卡一张副卡,主卡就是普通的那种银行卡,副卡是银行帮助学校特制的饭卡。

    饭卡的功能还挺多,不仅可以在学校四个大食堂刷卡打饭,凡是学校内部的小超市或其他店面,都可以用来刷卡消费。

    和普通银行卡那种刷卡还不一样,副卡比较厚,内置了感应芯片,就把卡放读卡机上,“滴”一下那种。

    副卡上的额度可以从主卡上转过去,在校内的银行网点或者ATM机上就可以完成这样的操作。

    学费也不是当场交,而是把钱存到主卡上,一周之内学校会自动从主卡上扣除。

    对了,说下缴费,投资理财专业,每年学费3400,比其他专业还贵一点,然后是住宿费。

    这里可以自选,标准是八人间,四张上下铺,每年800元,还有四人间,下边书桌上边床位,每年1500。

    杨思源选的八人间,一来他没打算长期住宿舍,开学住一段和室友熟悉熟悉,之后他会在学校附近租房或直接买房住,这样更自由一些。

    二来宿舍里人多了热闹,而且选八人间的大多是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他本来也不想露富。

    实际上男生宿舍区,四人间也只提供了一栋楼,选四人间的人比例不到一成。

    杨思源选八人间,王飞鸿当然也选八人间,还开玩笑说,说不定他俩还能住一间宿舍。

    结果他俩都没分到一个班。

    投资理财专业是岛财的新专业,和别的专业不同,所以搞小班,分了四个班,一个班才30个人。

    杨思源分去了一班,住男寝区五号楼618宿舍。

    王飞鸿则分去了三班,住620,其实就隔壁。

    可见一个班男生比较少,中间就隔了8个人,也就是说,一个班的男生差不多10个。

    另外的费用还有书费,保险,服装费和杂费等等,加一起共4580,不多。

    这会儿公立大学都差不多这学费水准,算很便宜了。

    办好卡,接着是填保险单,领学生证,校服,宿舍钥匙和储物柜钥匙,还领了一套床上用品。

    被套床单枕头套,一律都是天蓝色的,连校服都是,乍一看样式还行,但细看贼丑,不知道以为披着被套就出门了。

    王飞鸿一脸嫌弃,“高中校服就够丑了,大学校服怎么还是运动服?”

    一个负责接待的学生会学姐还和和气气地解释,“学校有两套校服,运动服算常装,还有一套好看的西装,要贵一点,所以学校不强制学生必须购买。”

    王飞鸿不好意思了,冲学姐笑了笑示好,扭头又跟杨思源说悄悄话,“就这审美,西装也不见得好看。”

    办完手续,杨思源提议,趁着这会儿人少,赶紧去校内银行把钱存卡上去,一会来报名的人多了,指不定要排多久的队。

    果不其然,他们去存钱的时候人还挺少,不用排队,出来队伍已经排到门外了。

    存完钱他们才去宿舍,说实话,宿舍离的教学楼区域确实有点远,二里地最少得走十分钟。

    教学区,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正好是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每个角的距离大概是一公里,也不知是哪位设计师设计的校园,太机智了。

    每天上学放学,学生每天的运动量就足够了,学校根本不用担心学生缺少运动。

    要是谈个女朋友,男生每天还要加上送女朋友回宿舍再回自己宿舍的距离,这运动量,想胖都有点难。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承包食堂的老板,给了那位设计师什么好处?

    学生运动得多了,自然比较容易饿,饿了便多吃东西,老板好多赚钱。

    可学校的食堂东西比外边还便宜啊,利润本身是不高的,纯凭着学生数量巨大,薄利多销。

    四人走到宿舍楼下,杨思源手机响了,是老姐发来的短信:

    有件事,说出来你都不会相信,你猜猜我看见谁了?

第153章 室友(上)

    杨思源笑了笑,回道:我们也看见她了。

    杨思甜又回:她怎么会来岛财报到呢?

    杨思源回:我哪儿知道。

    过了一会儿,杨思甜又回:我本以为她来岛财,你会很难受,可现在发现我比你还难受。

    杨思源已经开始提着行李箱爬楼梯,他宿舍在六楼,他跟王飞鸿一起苦笑,咱哥俩不知道是来上大学的还是来锻炼身体的。

    爬到四楼杨思源准备换手提行李箱,顺便看了眼手机,于是给老姐回信:???

    老姐速回:她跟我一个专业,还同班!你敢信?

    杨思源忍不住笑了,他能想象杨思甜要天天面对许丽娜,她会多么尴尬难受。

    之前她们之间的关系,虽然不是一个班的,但因为杨思源的关系,处的也算不错。

    后来许丽娜变心了,杨思甜心里对许丽娜就觉得讨厌了,相比杨思源,她更恨不得一辈子再也不要跟许丽娜见面。

    现在呢,偏偏事与愿违,上了大学了,竟然和许丽娜成了同班同学,这上哪儿说理去?

    杨思源没着急回,继续提着大箱子爬楼,好不容易到了六楼,先把箱子放下休息一会儿,老姐短信又来了:

    幸好不跟我一个宿舍,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不过她住我对门,以后怕是少不了尴尬了。

    杨思源回:你又没做错什么,尴尬什么劲?别想这些了,做好你自己就好。

    杨思甜:幸好咱妈不认得她,不然不知道会怎么想。

    杨思源:别胡思乱想了,收拾床位吧,我也到宿舍了,待会吃午饭的时候再说。

    杨思甜:好吧。对了,要不你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咱俩出去住?

    杨思源懒得回,他原本是这么想的,不过故意不回,就是想让臭姐姐多难受一会儿。

    推门进屋,宿舍还没人,四张上下铺还是空的,每个床位上只有一张统一样式的褥子。

    宿舍挺大的,进门两边是壁橱,每一边各分了四个格子,空间相当大,普通的行李箱塞进去三个都没问题。

    里边是床,中间两张大桌子,中间放几本书可以当乒乓球台用了。

    当然,宽度没乒乓球台宽,但长度上要长一些,桌面下边有八个大抽屉,正好每人一个。

    外墙墙边是暖气片,外头还有个大阳台,阳台上方有晾衣绳,下边有个垃圾桶和水桶,应该是清洁用的。

    没有拖把和扫帚,需要学生自己凑钱买。

    杨思源和王飞鸿分别在自家老爸带领下,开始整理床位,没用多久,他的一号床位便整理好了。

    老爸开始拿出被套,套在老妈新做的一床被子上,杨思源则打开行李箱,开始把自己的衣服等用品拿出来,往自己的储物柜里安置。

    也没多少事,爷俩很快就弄好了,毛巾肥皂脸盆可以放床底下,吃饭的饭缸筷子勺子可以往自己抽屉里放。

    杨国梁左看右看,忽然想起来,“待会下去吃饭,再买个暖水瓶就齐活了。你想想,还缺什么东西?”

    杨思源已经掏烟了,“不缺,缺我自己去买就是了,爸,来一颗,休息休息。”

    老爸接过来,杨思源点火给点上,老爸又想到什么,“宿舍这么新,咱们在这里抽烟,不太好吧?”

    杨思源笑了,“爸,男生宿舍里,有的是抽烟的同学,别担心这个,就算有同学不喜欢,去阳台抽就是了。”

    爷俩又去隔壁,四个大小爷们凑一起抽烟。

    两位老爸很感慨,说着现在大学生条件真好之类的话。

    杨思源和王飞鸿到没什么很特别的感觉,觉得大学嘛,肯定比高中条件好不少,这样的条件算正常吧。

    不多时候,杨思源听见隔壁自己宿舍有人开门,知道有舍友过来了,随即回来看一眼。

    他推门进来,那男生正在从身上往下卸东西。

    男生身高接近一米八,但面容清瘦,骨架偏大,所以显得更瘦了些,但他脑袋又不小,整个人长得跟个火柴棍儿似的。

    看他穿着,有些寒酸,一件这年代已经没有年轻人穿的那种白色老头衫套在身上,因为他出了一身汗,老头衫已经皱巴巴贴在身上。

    裤子是那种厚布的绿军裤,鞋是绿胶鞋,给人第一眼感觉,像是从八十年代穿越过来的。

    很显然,这位同学应该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应该不太好,连个行李箱都没有,所有东西都用一床老式的杂花面的棉被卷着,绑在了身上。

    都这样了,身前还挂了个很旧的绿军包,他双手也没空着,右手是一大网兜的苹果,看样子得有十几斤重。

    左手提着个暖瓶,暖瓶外壳还是那种铁丝手编,刷了深绿色油漆那种,估计九零后都没见过。

    还没完,他脖子上还挂了一个大塑料绳编织袋,也就蛇皮袋子,用布条拴在脖子上的,编织袋里东西应该不轻。

    男生听见门开了,忙回头观瞧,杨思源这才看见他正脸,整个人有点黑,不过没有杨国梁那么黑。

    他颧骨很高,显得双颊好像塌陷了似的,有种营养不良的貌相。

    男生看见杨思源后,眼神里有些欢喜,又有些羞涩,怯怯地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问了句好。

    “同,同学,你好。”

    “你好,我也是618的,一号床,我叫杨思源。”

    “我是六号床,我叫张大伟。”

    名字都这么朴实,杨思源微微笑着,见他铺盖卷还在身上背着,忙帮着给卸下来。

    这工作量还挺大的,张大伟身上挂的东西太多,好一会儿才全部卸完。

    “谢,谢谢了。”

    “客气啥,以后咱们一个宿舍住四年,那都是一个屋里战斗的好兄弟。”

    张大伟憨憨地笑了笑,开始收拾,他干活还挺利索,不一会儿便收拾了差不多。

    最后还有那个蛇皮袋子放在桌上,张大伟见杨思源好奇,便打开蛇皮袋,从里边拽了一张煎饼出来。

    又从放在桌子下边的网兜里掏了个苹果一起递过来,“尝尝,这我娘亲手摊的,甜。”

    杨思源不自觉地笑了出来,“大伟啊,你是说的煎饼甜啊还是苹果甜啊?”

第154章 室友(下)

    张大伟憨憨一笑,“苹果也是我们山上自己种的,都甜,都甜,你尝尝。”

    杨思源也是汉东人,也吃煎饼,但也没那么爱吃,一般都是偶尔吃一次,海边人喜欢卷着虾干鱼干吃,干吃的时候少。

    请人家吃苹果比较好理解,请人家吃煎饼就比较少见了。

    杨思源看他诚恳的样子,也不好拒绝,把东西接了过来,举着苹果示意等会儿洗洗再吃,煎饼塞嘴里咬住撕了一大块下来嚼着。

    还是很传统的那种杂粮煎饼,一开始吃起来有点糙,能明显感觉到颗粒感,但嚼一会儿之后,还真有杂粮那种又香又甜的回甘。

    “挺好吃的,看来阿姨手艺不错。”

    张大伟听了很开心,又拽了一张出来,卷吧卷吧陪着杨思源一起吃。

    那感觉好像小孩子交朋友,我给你一块糖或者小蛋糕,咱俩一起吃的开心,以后就是好朋友了。

    简单而纯粹。

    杨思源吃完,第一次知道牙累是啥意思,张大伟又要拿,杨思源赶紧示意不要了,拿了苹果出去外边的盥洗室。

    宿舍没有单独的盥洗间,每层楼两边楼梯旁有个挺大的盥洗间,对门就是厕所。

    杨思源所在的618室,在楼梯外侧,也就是说,出楼梯左拐是宿舍,右拐就是盥洗间和厕所,还算方便。

    楼头的601或者626室,要洗漱或上厕所还要走一段距离,那就不爽了。

    杨思源顺便去撒了个尿,再去盥洗间洗了苹果回来,宿舍里又来了一位室友,杨国梁也回来了。

    八号床的同学介绍自己叫尚鹤龄,鲁中人,身高和杨思源差不多,可能矮一点点,但他一身腱子肉,模样也成熟些,浓眉大眼,特有精神。

    他也是老爸给送过来的,这会儿俩老爸正在客气的互相递烟,寒暄一番后去了阳台上抽。

    张大伟又拿他那煎饼和苹果给尚鹤龄吃,尚鹤龄见杨思源手里拿了苹果,便接了苹果过来,又客气的把煎饼推了回去。

    “那个,我不太爱吃煎饼,不过还是谢谢了。”

    张大伟也不在意,笑着把煎饼收了起来。

    看尚鹤龄穿着打扮,家庭条件应该不错,一身国际运动名牌某克的运动装,连背包、袜子和鞋也是同品牌的。

    一看就是正品,这一身差不多得有三千块钱。

    杨思源不知怎么了,对着俩新同学和新室友莫名的有种亲切感,张大伟朴实,不用多说。

    尚鹤龄来自鲁中,和樊洁一个地方的,杨思源不自觉的就产生了亲近之感。

    其实最主要的,是尚鹤龄看张大伟的眼神和那种态度,并没有有钱人看穷人那种嫌弃的感觉,表现得很客气,说话聊天也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新到一个学校,要认识新同学,每个人必然会对遇到的新事物和新同学都有第一印象以及第一反应。

    杨思源便根据这样的回馈来判断他们宿舍另外七个新同学什么性格。

    也许他用这种方式来判定一个陌生人,还是有些不够客观,但他信这种第一反应能暴露一个人内心里的真实想法。

    同学里边肯定有条件好的条件差的,如果一个同学谄媚条件好的同学,却轻视条件差的同学,这就显得他有点差劲了。

    都说大学是年轻人走向社会前最后的象牙塔,如果你刚进来时就表现的很社会,把基本的纯真都丢了,那这种同学也真不值得交了。

    三人聊了一会儿,无非是来自哪儿,出生年月之类的无聊话题,但聊完之后,相互之间有了基本的了解,不自觉地便觉得大家的关系逐渐拉近了。

    阳台上,老爸接了个电话,是老妈打过来的,说老姐那边弄完了,喊他们下去食堂吃饭,算了解一下大学食堂的口味。

    尚爸爸客气道,“哎吆,要不别去食堂了,今天中午我做东,咱们找家海鲜馆子吃饭,大家都去。”

    杨国梁拒绝了,理由是想和孩子一起试试食堂,也邀请尚爸一起去。

    尚爸爸一想,也是啊,试试儿子未来四年的食堂也不错,于是决定一起,还招呼张大伟也一起。

    张大伟有点尴尬,借口道,“你们去吧,我刚才啃了俩煎饼,还不饿,待会儿饿了再说。”

    尚爸爸还要再劝,杨思源看出来张大伟似是又难言之隐,便拉着尚鹤龄往外走。

    “好,那我们先去了。”

    他出门喊上王飞鸿,仨老爸又一顿巴拉巴拉,互相递烟,边聊边下楼。

    杨思源也给尚鹤龄介绍了王飞鸿。

    尚鹤龄开玩笑,“我觉得我算是比较高的了,结果上大学认识的前三个同学,有俩比我还高。

    王飞鸿,你得有一米九吧?杨思源,你比我高一点,我一米八五,你得一米八六。”

    杨思源笑,“我也一米八五,高考体检时测的。”

    尚鹤龄低头看看他穿了什么鞋,“不对,我真一米八五,你肯定比我高一点的,应该是暑假长了,一米八六了有。”

    杨思源想想,觉得有可能。

    仨老爸前边巴拉,他们仨后边巴拉,来到三食堂门前。

    杨国梁掏出手机打电话,“你不说你们到食堂门口了吗?怎么没见人啊?”

    这会儿才十点半左右,食堂还没开始供饭,但门已经开了,学校里人已经很多,不少刚报完名的学生,在家长陪同下背着大包小包往宿舍区走。

    杨思源瞅了一圈,确实没看见老妈,但听见电话里老妈大声吼老爸了,“我们也没看见你们!”

    杨思源立即反应过来了,“爸,老妈可能在女生宿舍那边的四食堂,咱们这是三食堂。”

    老爸恍然大悟,对啊,两口子说的就不是一个食堂,岛财一共五个食堂,教学楼那边东西各有一个,男生宿舍区又有一个,女生宿舍区那边因为人多,有俩。

    本来还有个六食堂,没按编号排,因为是专门给教室及校职工专用的,叫职工食堂。

    另外留学生楼那边还有个留学生餐厅,规模较小,没法跟普通的大食堂比。

    老爸想了个折中的办法,“我们不过去了,这边还有别的学生家长一起呢,要不我们试三食堂,你们去试四食堂吧。”

第155章 食堂

    刘慧芬觉得这样也好,便听了杨国栋的建议。

    男生这边,六个人先去二楼看了看,又回到一楼。

    食堂很大,一层楼能容纳近一千学生同时就餐,一楼是集体食堂那种模式,取个不锈钢托盘打菜打饭,不多说。

    二楼是外包的,各种小吃,包子油饼拉面米线什么的,还卖啤酒,学生可以自己口味选择不同的小吃。

    他们是来试学校食堂的,当然是试一楼的大锅菜,大锅菜要是味道不错,二楼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食堂门口一侧有几台ATM机,门里有服务台,两边都可以往餐卡上转钱。

    仨老爸找了位置坐下聊天,仨小的去门口转钱,去了才知道,餐卡里已经预存了一百元餐费,是算在杂费里的。

    不过三人还是又往餐卡里转了些钱,杨思源和王飞鸿各自转了五百,尚鹤龄本来想转一千的,见他俩转了五百,不想自己搞特殊,也转了五百。

    杨思源也渐渐了解了尚鹤龄的性格,尚鹤龄并不知道杨思源很有钱,只是看杨思源以及他老爸的穿着打扮,初步判断杨思源来自普通工人家庭。

    应该不如他家里有钱,但也不是经济上很差那一类,应该属于比较普通的。

    他临时改了想法,就是不想让杨思源觉得他炫富,也就是想和杨思源他们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

    在杨思源眼里,尚鹤龄这种行为和心理暗示,他是表示欣赏的,也许事情很小,小到不值一提,却反映一个人的性情。

    刚才张大伟不肯和他们一起来吃饭,尚鹤龄和杨思源一样,也是第一时间意识到张大伟为何不愿意。

    他不开口问,明白了什么事也没点明,就说明他性格宽厚了,这人是值得交的。

    转完钱,三人就蹲在食堂门口聊天,尚鹤龄问,“刚才听叔叔接电话,你姐姐也在这个学校?”

    “嗯,我有个双胞胎姐姐,叫杨思甜,也在岛财。”

    尚鹤龄哦了一声,“你们真好,姐弟俩考上同一所大学,可以互相照顾,对了,还有王飞鸿,你们三个发小上大学了还能在一起,真是难得。”

    他顿了顿,好像忽然想起来什么事的,“哎,杨思源你长得这么帅,你姐姐一定长得挺好看的吧?”

    王飞鸿整个人听完颤了一下,尚鹤龄立即察觉到了,赶紧笑着打趣,“鸿哥源哥,我没别的意思啊。”

    杨思源见他样子好玩,又这么有眼力见儿,笑道,“你刚才说你80年的,几月份啊?”

    “4月啊。”

    杨思源指了指王飞鸿,又指自己,“鸿子10月的,我81年11月的,你比我俩都大,你喊我俩哥?”

    尚鹤龄傻笑,“看你来这个头气势太足了啊,对了,源子你81的啊,还11月的,这么小啊?”

    杨思源故意冷不丁拿肩膀顶了他一下,把他顶了一栽歪,坐在了地上,“靠,你眼瘸啊,你看我全身上下,哪里小了?”

    尚鹤龄赶紧道歉,“唉唉,是我不会说话啊,嘿嘿,你大,你哪里都挺大。那个,我问个事儿啊,鸿子和你姐,是不是……”

    尚鹤龄边说把竖着俩拇指,凑一起碰了碰,任谁一看也知道他在想什么。

    王飞鸿脸红了,没回答,杨思源装出一副认真的样子,“鸿子,这小子知道的太多了,要不要灭口,你看着办。”

    尚鹤龄赶紧蹲着往旁边一跳,跟个蛤蟆似的,“别啊,我嘴可严了。”

    王飞鸿不好意思了,“还没,还没到那一步。”

    不过这话也相当于承认了。

    王飞鸿心里忽然有了好大压力,在他心里,以杨思甜的颜值,在岛财那也是排的上号的。

    大学里眼下起码有一万多男生,这可都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啊。

    杨思源看他脸色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你得抓紧了,连我这个当小舅子的都帮你,你要是不争气,我都帮不了你了。”

    “知道了。”

    一旁的尚鹤龄忽然很开心,好像无意间得知了新同学的秘密,自己也入伙了一般。

    三人说说笑笑,关系确实近了不少,本来的陌生感也渐渐消失。

    十一点,食堂开饭,三人拿着饭卡去打饭。

    别看是大锅饭,其实种类真不少,应时的蔬菜基本都有,鱼肉蛋类也齐全。

    按每一份菜的价格分好几个区,最便宜的是一元区,然后有一元五角区,两元区等等,最贵的是六元区。

    一元区种类也不少,应该是照顾贫困学生的,多是白菜萝卜和当季最便宜的青菜,有素炒也有肉炒的。

    当然,肉炒的肉也不多,不然食堂也得亏钱,每一份分量还可以,两大炒菜勺。

    一块五和两块的区域种类最多,多是青菜炒蛋青菜炒肉一类,三元区往上就明显好一些了,油水一看就足。

    五六块的菜跟饭店里的菜式类似,红烧肉红烧鱼,炒鸡炸虾一类的,一份虽然没有外头饭店里那一大盘多,但价格便宜啊。

    一次打两份也能赶上外边饭店的量了,这价格就显得实惠。

    大学食堂价格实惠也是有原因的,食堂不像外头饭店,得交税,还有各种管理费用。

    二楼是私人承包摊位,还有承包费,一楼是学校后勤负责的,本身不属于盈利性质,所以不追求利润率。

    加上全校好几个大食堂统一采购原材料,又节省了大笔花销,所以普遍价格实惠菜量较大。

    三人也有默契,从一元区开始,最典型的菜式打一遍,每人打三份,另外热水免费的。

    也有免费的鸡蛋汤和小米粥,但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打上,每餐就供应几大桶,先到先得,打完为止。

    杨思源看了一眼,没打,一是觉得那汤啊粥啊,有点稀稀拉拉的,也就是喝个味吧,没多少真材实料,二是觉得免费的蛋汤和米粥让给贫困学生比较合适。

    六个人拼了个长桌一起吃,三位老爸尝过之后觉得食堂的菜味道算很不错了。

    杨思源也有同感,岛财的食堂算很有良心了,虽然没法跟饭店的味道比,但基本也合格。

    便宜的菜量大,贵价的菜味道也在平均水准之上。

    这要是食堂的食物味道很差劲,那大学四年可有他受的了,这个,谁经历过谁知道啊。

请假条

    今天有事,请假一天,还望见谅,明日正常更新

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

    平台新年活动,书友在本章节留言回复互动,可以参与抽奖,一等奖6666点币,欢迎大家踊跃参与,祝福大家都是一条幸运的锦鲤哦!

    呼啦圈在此给所有书友拜个年吧,祝大家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诸事皆顺,百无禁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9029/ 第一时间欣赏我真没重生呀最新章节! 作者:呼啦圈大神所写的《我真没重生呀》为转载作品,我真没重生呀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真没重生呀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真没重生呀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真没重生呀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真没重生呀介绍:
一九九九年,杨思源高考刚结束,在米线店遇到一个老头。
老头给了他一段米线,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我真没重生呀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真没重生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真没重生呀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