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凡再次开始观察学生,那么学生是什么情况呢?
从试卷的表现来看,孩子们的答题能力十分欠缺。
而叶凡与孩子们沟通交流后发现事实也的确如此。
但是数学书上是有例题和习题的,叶凡平常除了书更是有额外的练习。
训练量应该够呀?
上次孩子们还没有开始适应学校,自然表现就比较差。
现在呢?
叶凡开始调查。
于是某天叶凡背着手走进教师,正在写作业的孩子们都抬头望着叶凡。
叶凡淡淡说道:“同学们把数学书拿出来给老师看看,不用管老师,自己好好写作业!”
有些孩子表情开始有些不自然,而有些孩子开始有些惶恐。
叶凡一组组地开始检查,前面几个孩子十分积极。
叶凡一翻,心里很高兴。
不错,不错,都做了。
并且书写十分赏心悦目!
难道是自己想错了,是别的原因?
随后几个也都做了,但是在书写上有点问题。
书破破烂烂,字写得像个……
叶凡虽然眉头开始扭曲,但是想到好歹还是做了,眉头舒展提点了一下。
紧接着,一个小女孩。
神色慌乱地翻找抽屉,低着头,不说话,眼神闪躲。
叶凡意识到什么,见状安慰:“慢慢找。”
小女孩眼神闪躲中带着一丝窃喜。
然后叶凡慢悠悠补充:
“老师等一下找你!”
女孩呆若木鸡。
叶凡嘴角面带微笑接着往后看。
一个又一个,叶凡的微笑逐渐消失,嘴角开始下撇。
一个个敲着桌子让孩子站起来。
突然有一个小男孩说没带。
叶凡望了他一眼,转身离开。
又回到小女孩的位置上:
“你的书呢?”
她慢悠悠从课桌中摸出数学书。
叶凡冷冷地盯着她,头一抬,一撇。
她心领神会。
急忙把数学书递过来。
叶凡伸手翻开一看。
好家伙,果然没写!
叶凡把书放下,敲了敲桌子,然后让没有完成的孩子站着。
接着叶凡回到小男孩的位置上,低下身子,低沉声音询问:
“带了没有?”
虽然身体颤抖,但还是脸色苍白嘴犟“没带,在家。”
叶凡不想把事情扩大,于是让他到办公室来。
在办公室,他低着脑袋站着。
叶凡温柔地问道:“谁在家?”
“爷爷”他嘴巴翕张,小声道。
“我现在打电话让你爷爷送过来,让老师看看。”
小男孩的表情一下子慌乱起来。
过了一会儿。
叶凡盯着他接着问道:“做了吗?”
他只好摇摇头。
“书在哪?”
“书包”
叶凡让他拿给自己看,一个字未动。
然后接着询问为什么不做。
一听,原来是不想做。
然后让他把没做的孩子一个个叫过来。
叶凡一方面了解不做的原因,一方面直接考察这些孩子的做题能力。
原因可谓五花八门,但其实总结下来就一句——不想做!
而做题能力更是一塌糊涂。
问答没有问题,一旦写,就……
叶凡处理和教育孩子们一顿。
让他们赶紧补起来给自己看!
数学的书面能力还是需要练习。
叶凡发现这是自己在教学监管上的失误。
即使课再好,课后不巩固,还是效果差!
孩子毕竟没有自觉性,不去监管,自然就落实不到位。
自然考试就……
那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