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全福夫人要和离TXT下载全福夫人要和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全福夫人要和离全文阅读

作者:抹茶蘸醋     全福夫人要和离txt下载     全福夫人要和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七零章 新的布局

    老太太被老太爷当众驳了面子,脸色有些不好看。

    陆风禾赶紧出来打圆场,“祖父可别动怒,多大点儿事,四嫂才不想去京都呢,天大地大,还是毗陵最好。”

    在陆风禾和陆八郎的插科打诨之下,气氛才又好了起来。

    陆风禾他们走的时候在前院遇上了陆二郎,陆二郎问陆风禾可有看那些家商行,有没有合适的。

    陆风禾不想敷衍哥哥,只能实话实话,“商行是好的,只是我这一时半会手里没银子,也没人,还没想好。”

    陆二郎倒是很宽容地对陆风禾说:“是要好好想想,银子和人倒也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又和陆二郎说了几句,陆风禾才坐上回去的车。

    没人问陆风禾她和陆二郎说什么,倒是陆风禾先忍不住了,同陆八郎说起行船的事。

    “哥哥,我想不明白啊,船是船行的,为何其他家商行想走这条线,二哥得问过我的意思呢?”

    陆八郎看着眼前一点不似作假的妹妹,当下只有一个想法,他这个没脑子的妹妹,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和离,莫不是被人挑拨了?

    凡是能想半步,绝不会想一步的人,脑子怎么能想那么复杂的东西?

    “因为船行也没走过西边,陈州河都少走,更何况汝水和泾水了。”

    “可我也没走过啊,船是船行的,就算船上有我的人,可那些人都是西北来的,别说走这河那水的了,就是船都好些没坐过。”

    “这条线是你提出要走的,船上的人也大半是你的人,可以出二哥除了出了几条船,和一些老成的船工,什么都没出,这条线大半的功劳得算在你头上,当然得问过你的意思了。”

    陆风禾不解,“是这样?”

    陆八郎反问,“要不然呢?”

    陆风禾看着陆八郎这个样子,要么是真不知道,要么是不想说,反正就是也问不出个啥了,尽管满脑子不解,但她还是只能作罢。

    陆风禾又想给沉南珣写信了。

    有时候陆风禾也是有点烦的,硬要说起来,两辈子加起来,她快比赶上大哥的年纪了,可哥哥们永远当她是小孩。

    小时候哄她,没事,有哥哥们呢。

    现在长大了,还是哄她,没事,就这么去做吧。

    陆风禾就想问个为什么,为什么就没人好好同她说一说呢。

    虽说赵大爷也教她,可赵大爷也不会教她为什么,只会教她怎么做。

    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哥哥们太聪明了,只要别人说了怎么做,自己就能想明白为什么这么做。而自己实在笨得想不明白。

    还是说,哥哥们依然当她是孩子,什么都不想让她知道,不想让她明白。

    陆风禾不自觉又埋怨起了沉南珣,为什么他不在毗陵,若是他在跟前,陆风禾非得问到他全盘托出不可。

    好在回到院子里陆风禾收到了沉南珣的回信,沉南珣确实一一给了她化解之道。

    既然想做茶行,那就专心做茶行,至于南北货行,他已经派人去梓州府和江宁府找行会登记了,他派人做起来,辛苦陆风禾抽空看看账册。

    想买茶山也可以四处走访着,不拘着两浙江南一带,荆湖川陕也是可以的,茶品没有好坏优劣,每一品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

    人手不够,那来的人已经在路上了,日夜兼程,不日就到毗陵,除了随船走的船工,江宁还派了掌柜的和管事,生意上的事也可直接交代他们去做,忙完江宁的事便会来拜访她。

    陆风禾看到沉南珣件件都替她做了安排,之前烦闷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她重新找出金宝昨日送进来的各家商行的条子,若是沉南珣重新找人做了南北货行,那这条子都是可以直接转交给他们。

    只是时间不等人,后日就是陆风禾同金宝他们约定的五日之期,来是来不及了,可茶叶和丝绸都装上了船,等也是不能等了,只能后日该走的先走。

    陆风禾心情舒畅了,也有心交代翠芝她们收拾行李了。

    陆风禾同时还找来了青菱。

    “青菱,你爹娘老子都在京都庄子上,此次路过京都你就下船回家去吧。”陆风禾说。

    青菱一听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姑娘,可是奴婢哪里伺候得不好,姑娘您直接同奴婢说,可别赶奴婢走啊。”

    陆风禾哭笑不得,“想什么呢,你伺候得很好。”

    “那姑娘为何还要赶奴婢走。”青菱眼眶红通通地看着陆风禾。

    “起来说话吧,是我没说清楚,你可别忘了你是有婚约在身上的人。”

    提到婚约,青菱也红了脸,加上红红的眼睛,翠芝都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青菱扭扭捏捏,“只是有婚约,还没成亲呢,就是成亲了,我也要伺候着姑娘。”

    “行了,成亲了还要你跟着我在毗陵伺候着,那我岂不是成了打鸳鸯的棒?”

    “这一去夔州,总是要月余的,我身边伺候的人少不了,可京都的嫁妆不能一直没人管,我也总不能耽误你们的婚期。”陆风禾解释。

    “那就等从夔州回来再说,本来就说好了他来毗陵娶的,我去京都了岂不是便宜了他。”青菱红着脸狡辩。

    陆风禾戳了青菱一拇指,“好好替我打理京都的嫁妆去吧,这趟到京都你就下船,我已经给定西郡王府递了信了。”

    青菱还是摇头,“姑娘,让奴婢伺候你去夔州吧。”

    “你不去京都我也不会带那么多人去夔州的。”

    青菱抿着嘴没说话,她知道陆风禾说的也是事实。

    三老爷在夔州官职不大,就是三太太要去夔州常住也不可能把身边伺候的人都带上,听说三夫人就点了两个人带着,其他人都留下了。

    自家姑娘就去看看,还有两个孩子呢,自然不可能她们四个都带上。

    “那姑娘可有想好带谁去夔州了?”翠芝也忍不住问。

    难得翠芝多言,陆风禾倒想逗弄逗弄她,“毗陵事多,留其他人我也不放心,不若翠芝你留下。”

    翠芝嘴角瞬间拉了下去,但还是垂首半蹲行礼,“奴婢遵命。”

第二七一章 虚惊一场

    既然说到了这事,陆风禾也就把人都叫了过来,好让她们也提前收拾东西。

    碧荷她是不放心单独留下的,若只是管管院子,碧荷倒也可以胜任,可她出门了,金宝他们回来了,怎么也会交些账册递些条子进来,这些事儿,碧荷可做不了。

    绿芙带着柳叶儿留在了毗陵,青菱跟船到京都,翠芝和碧荷带着香芽儿同陆风禾一路去夔州。

    至于去夔州的小丫头粗使丫头婆子,那是一个都不带的。

    人员安排了好,该收东西的就要预备收拾起来,省得到时候要用了又抓瞎。

    刘瑞带着金宝依计划装了船就出发了。

    在金宝他们出发的前一天,江宁府来人求见,

    陆风禾猜到估计是沉南珣那边来的人,让门房把人带到了前院的花厅坐着。

    就来了两个人,他们在江宁登记了南北货行,一个老成一些,留着胡须的叫孙贵,说自己是南北货行的掌柜,另一个年轻一些的,看起来十分瘦弱,甚至还没有孙贵的身板,是南北货行的管事,叫王亮。

    陆风禾倒没问多问什么,沉南珣既然派他们来了,那肯定该交代的就交代清楚了。

    孙贵恭敬地行礼之后说了沉南珣的安排,“主子让小的们听主母差遣。”

    陆风禾愣了一下,“我若没有差遣呢?”

    “那就让小的们自己看着办。”

    陆风禾目瞪口呆,“没了?”

    孙贵补充,“主子还交代账册每月交给主母,再没有其他的了。”

    陆风禾一脸不可知性,派人来搞了个南北货行,就不交代点什么?就这样放心?

    沉南珣还真就这样放心,做买卖,他是个外行,便也不指导内行了,给了本钱就让他们自己出来折腾,船就跟着陆家船行的船走,人也都派过来了。

    沉南珣倒是放心了,陆风禾不自觉就操上了心。

    陆风禾把担心递给了孙贵,“这两天在毗陵,你们可以再去寻摸寻摸,另外,两淮江南已经秋收了,世子可有交代粮食的事情?”

    孙贵和王亮对视一眼摇头。

    “让你们做什么买卖也没说?”陆风禾不死心地又问了一句。

    两人还是摇头。

    陆风禾内心在哀嚎,得,这还真是吃准了自己不可能不管啊。

    “你们也别着急回江宁,今日回去想清楚你们要收的货,明天再进来回话。”

    这勐地给陆风禾弄了个南北货行来,陆风禾也有点儿晕,既然要做货行,那也不能凭心随便收了拿去卖吧。

    陆风禾看着准备告退的两个人,又问起了话。

    问他们之前的边市开的时候,他们去了没,都有卖什么的,什么走俏,沉南珣给了多少银子,把自己能想到的都问了个遍。

    “你们去寻摸货物吧,既然世子让你们来寻我,我总是要做点什么的,船到时就直接去陆家船行定,我会同船行大号招呼。”

    陆风禾思来想去,自己能做的大约也就是看看账,每走一趟把把关,再同陆家船行打个招呼,提供点便利,再多的她也有心无力了。

    等二人都走了,陆风禾派人去陆二郎那边递了条子,说了货行的名字,这名字也是很随意了,直接就叫了风行货行。

    茶叶都运了出去,货行的事,自己能想到的也都交代了,就等着启程往夔州去了。

    箱笼都收拾好了,结果,事不遂人愿。

    九月初五这天夜里,三更天都快过了,宅子大门被敲响了,是来报丧的。

    报丧的人只说了,他们老太太没了。

    门房就往里面报,老太太没了,陆风禾被香芽儿叫醒,得了消息整个人都傻了。

    老太太没了?祖母?

    陆风禾一直说服自己冷静下来,老太太没事,唐大夫前几日才调理了,还留下方子,还说老太太身子比老太爷好上不少,怎么可能这样突然。

    陆风禾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手抖得衣裳都套不上,还是香芽儿帮着穿好的。

    等陆风禾穿戴好素白的衣裳,由翠芝和香芽儿两个人扶着走到前院的时候,赵氏、陆四娘子和陆八娘子已经坐上了车。

    “八哥呢?”陆风禾问。

    秦玲儿拉着陆风禾冰冷的手,“你八哥先去了,禾娘……”

    秦玲儿想安慰陆风禾,可遇上这样的事,实在说什么都显得十分苍白了。

    陆风禾紧紧地握着秦玲儿的手,一双不安地眼睛看向赵氏。

    赵氏也很不解,她前两天才去过老宅,一点征兆都没有。

    毗陵不似京都,有严格的宵禁,夜间也不会禁止百姓行走。

    可尽管如此,这个点了,路上除了醉鬼和更夫,也不会有其他人了。

    夜深人静,骡子的啼声和车轱辘声都显得格外清晰且响亮。

    也正因如此,车里的沉默也愈发让人不安,得了消息的众人都手足无措,每个人都心事重重,至于想的是什么,只怕每个人都不一样。

    还没到老宅就遇上了骑马迎来的陆八郎。

    秦玲儿听到是陆八郎的声音就挑开帘子,“你怎么迎出来了?这都没几步了。”

    “去西府,不是这边。”

    “什么?”陆风禾挤开秦玲儿问。

    不远处就是拐进老宅的巷道了,说话的功夫又有人从巷子里出来,只是看起来不是主子,都是走路。

    “祖父祖母好着呢,是西府叔祖母没了。”

    陆风禾松了一口气。

    赵氏也咒骂了一声,“这报丧的小厮也真是的,也不说清楚是哪里的老太太,真真吓死人。”

    虚惊一场,众人重新定了定心神,骡车重新走动了起来,赵氏才问走在车边的儿子。

    “可知道是怎么回事?”

    陆八郎摇头,“不知道,老宅这边我到的时候已经都出门了,我也只见到老福叔,说是西府老太太,是守夜的丫头起夜,发现老太太手在床幔外面,过去说是把老太太手放回被子,结果老太太已经僵了。”

    陆风禾对西府老太太其实没有太深的印象,最深刻的印象大概就是老太太一身的佛香味吧,手上或是颈间时常带着佛珠。

    分家时陆风禾还见到老太太了,干瘦的一个老太太,精神倒是十分好。

第二七二章 背后隐情

    到了西府的新宅,新宅中门大开,门外是小厮在取中秋挂上的红灯笼,每个小厮摇间都扎上了白布。

    陆风禾他们到得算完了,大半夜出了这事,也不等着人来迎了,直接寻着亮和人声找到了老太太孙氏的院子里。

    孙氏已经由儿媳孙媳伺候着净了身,换上了寿衣。

    老人总是这样,哪怕身子还硬朗,也都会早早计划着为自己的身后事做些准备,比如寿衣,比如寿材……

    陆风禾看着穿着寿衣躺在床榻上的叔祖母,本来瘦小的老太太在层层叠叠宽大寿衣的衬托下显得更瘦小了。

    一头的银丝,找不出一丁点儿黑。

    陆风禾垂下了眼眸,无论如何也是自己从小认识的长辈,小时候也抱过她,给过她点心果子,也因为她训斥过堂哥。

    陆二爷跪在床榻前,拉着孙氏干瘦的手,额头抵在床沿,呜咽着,声音不大,甚至能听得出实在极力忍耐,但还是逸出了许多。

    额头一下一下地磕在床沿,陆风禾听着磕碰的闷响都觉得疼。

    陆大爷和陆大郎去拉,两个人都没能把陆二爷拉起来。

    二老太爷陆湛拦住了侄子和侄孙,“罢了,随他去吧。”

    二老太爷脸上有悲痛,更多的却是看澹生死之后的泰然。

    陆二爷只顾着自己的悲伤,陆三郎却不行,父亲顶不住了,这个家总是要有个人来安排孙氏的身后事,这个人就是三郎。

    陆风禾走到陆老太太跟前,紧紧地拉着祖母的手,半跪着把脸放在祖母温热的手上。

    老太太慈爱地拍拍陆风禾的脑袋,“吓到了?你叔祖母是个有福气的,没病没灾半夜睡梦中去的,挺好的。”

    这一夜,陆澈一支能来的都来了,也有不少宗亲得了消息,半夜过来。

    倒是西府自己人好些陆风禾没看到,不过也不奇怪,这样大的事,又事发突然,主家多的是要安排的事。

    天亮了,宗族亲友得了小心来吊唁的人更多了。

    陆澈做主,留下了儿孙,其他女卷在这一时半会也帮不上什么忙,没事的该回家的回家去,下晌再过来。

    陆风禾一直陪在祖母身边,闻言问祖母,“祖母,你回去吗?”

    府里白布不够,天一亮陆三郎就着人去置办了回来,眼下灵堂已经布置起来了。

    陆老太太看了一眼还等着装棺的老妯里,“我再等会。”

    陆风禾猜到了老太太的心思,陆风禾找到赵氏,让赵氏她们先回去,她陪着老太太。

    赵氏拍了拍陆风禾的手,“一夜没睡,也劝着点老太太。”

    陆风禾点头,辞别了娘和嫂子,又回到了老太太身边。

    “怎么没走?”

    “陪你坐会。”

    老太太拍了拍陆风禾的手,没说说话,只是拉着孙女的手,看着躺在不远处的妯里。

    她同孙氏做了快五十年的妯里了,要说没红过脸,那是不可能的,年轻时候,谁都有个脾气。

    她是个要强的性子,孙氏就看起来柔弱了许多。

    她带着孩子们往京都去的时候,把毗陵老宅一股脑地推给了孙氏,除了对京都生活的向往意外,自然存了看孙氏笑话的心,想看孙氏出岔子,看笑话,好让人知道,就算她去了京都,她也是这个家的嫡长媳。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孙氏一件一件办下来,还真没出什么大岔子。

    后来陆澈出了事,老太太其实是绝望的,她和老太爷都很清楚,只要他们这一房伏诛,毗陵陆家是能保全的。但毗陵陆家想要保全他们,少说要舍弃半个家业,怎么算都是放弃他们比较划算。

    可,陆湛舍了半个陆家保全了他们,孙氏也一如既往地敬重她这个长嫂。

    两人都是冷澹性子,做不出妯里手挽手一起出门的亲密举动,也不会隔三差五我找你说说话,你给我动点东西,外人看来这两妯里并不亲近,只是面子请。

    实际上并非如此,真要遇上什么事了,她们二人绝对是一致对外的,对孩子们也从不分彼此,尽管西府只有二爷一个孩子,可孙氏若得了好东西,肯定也会给东府三个侄子备上。

    老太太看着干瘦的妯里,似乎透过她柔弱的外面,看到了她强大坚韧且豁达的内心。

    老太太忍不住擦了擦眼角,五十年的妯里啊,比家中姐妹,甚至身边郎君相处的时间都长。

    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没留下只言片语,她真的心无挂碍了吗?

    陆风禾还是没忍住问了出来,“怎么这样突然,从没听说叔祖母身子不适。”

    陆老太太叹了一口气,这人上了年纪哪里说得清呢。

    中秋之前陆老爷子气得咳血昏迷,孙氏知道了了解了事情原委之后,也生了一场气,甚至还同陆二太爷置起了气。

    后来又把陆七娘子管束了起来。

    陆二爷是个软和性子,尤其对后院的事情上更甚,陆二太太也不是多强硬的人,若非如此,也不会让陆七娘子生了那么大的事,事后还管束不起来。

    也正因为陆二爷两口子都是绵软性子,才让他们儿子养成了主意大的性子,陆三郎就不说了,生意做得可不小。

    陆七郎最初还觉得陆七娘子到处去说陆风禾说大房的事不对,压着陆七娘子去小三房和小四房赔礼道歉。

    可被陆七娘子闹了几次以后,陆七郎居然也生出了别样的心思。

    陆七娘子瞎说一事是不对,但大房做事也确实不地道。

    自己儿孙要出仕了,就心急火燎地要分家,把自己分出来,长房两个哥哥一个是未来族长,一个要管着生意就不提了。

    小三房去了两个,小四房去了两个,他们小二房不争气,就他一个有功名的,凭什么不让出仕。、

    既然都是一样的排行,那就该一样的对待,分家了就能撇清不成?

    陆七郎本来已经熄下去的出仕的心思又被陆七娘子勾了起来。

    陆七娘子的原话是,“没分家时不管我们也就罢了,这分了家各显神通找自己的门路出仕,他们倒管了起来,敢情什么事都要紧着大房呗,我们也算是陆家的嫡支。”

第二七三章 可赞可悲

    陆老太太叹了一口气,“孩子上进是好事,可也要看时机,要说七郎错,七郎也没错,他是不比哥哥们差,可眼下出仕是什么好事吗?”

    老太太在回去的车上总算同陆风禾说起了这事。

    “听说七郎找你叔祖为这事闹了好几次了,你叔祖不松口,七郎就想着分家,西府刚分家且不提,就说你叔祖和二伯都好好地,也没有分家的道理。”

    “知道的是七郎为了出仕同家里置气要分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因为他娘子出来说我们这一房的闲话,我们逼着他们分家的。”

    “七郎娘子被你叔祖母关在佛堂,不想让她扰了七郎心智,可七郎简直就是鬼迷心窍啊。”

    陆风禾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叔祖母是自己……”

    陆老太太点头,“劝不住七郎,就让七郎在家守孝。”

    陆风禾整个人都不好了,拉着祖母的手,一言不发,她以为叔祖母是得了什么急症,没想到却是自己了结的。

    “你叔祖母留下遗言,她想看着子孙,守孝期间勿要离开毗陵。”

    “二伯父和三哥也不能离开?”

    陆老太太点头,“不能离开。”

    陆风禾五味陈杂,叔祖母那么瘦弱的一个老太太,为了子孙,不惧死亡。

    陆老太太知道得比陆风禾多,想的也更多。

    长辈们其实心里都清楚,这个时候出仕不是好时机,更何况还要加上沉南珣那一桩,这个时候出仕折戟沉沙的可能性是远远高过功成名就的。

    大房有书院,有陆大爷一家,小三房和小四房都留了能进学的子弟,无论如何,总是能保全的。

    而二房却不见得,二房的生意一般是因为之前陆家的产业他们才做起来的,陆家的产业慢慢收回到嫡支手里,二房渐渐就没了依仗。

    若是陆七郎,二房唯一一个有功名,有所学的人再折了进去,将来有个万一,二房翻身的机会都没了。

    别说大房二房同宗同支,老一辈在还好说,等老一辈都老了,这话也就成了客套话。

    实际上因为西府多年来照看这陆家的生意,致使不少掌柜只识三郎君不识陆家人已经让陆大爷和陆二郎不满了,若不是陆老太爷压着,只怕这事也早闹开了。

    孙氏用自己的死不仅挡住了陆七郎出仕的路,也挡住了陆三郎把持生意的路。

    可陆三郎和陆七郎毕竟是孙辈,本朝孙辈守孝一年即可。

    一年之后,长房还收不回生意,那就是长房无能。陆七郎还没想明白,那就是他自找苦吃。

    陆湛得好好的,只有陆二太爷好好地,陆老太爷才会记得住弟弟的情。

    孙氏思来想去,只能自己了结了,拦得住孙子们的路,她没白死,拦不住,那她也尽力了。

    陆老太太到西府比较早,看到了孙氏留下的条子,她还有什么不明白啊。

    陆风禾没想到叔祖母为了让三哥和七哥不同长房争,居然出此下策。

    她突然想到了夜里到时二伯父一下一下磕在床沿的场景,只怕二伯父丧母心痛是真,自己拦不住儿子让母亲牺牲至此的悔恨也是真。

    陆风禾把老太太送了回去,又陪着老太太吃了东西,劝着老太太躺会才回了小三房。

    赵氏知道她回来了就先把她叫了去,两个孩子都在赵氏院子里。

    “我已经给你父亲写了信,西府老太太没了,你父兄可以不回来奔丧,但我们就在毗陵,走了却是不行,我们府也得给老太太守孝三月,去夔州就等烧了七七。”

    一则,是堂亲,守孝全凭心意,守到出殡也算是全了心意。

    二则,去的是女卷,夫家宗亲为其守孝奔丧并没那么严苛。

    “可算了出殡的日子?”赵氏问陆风禾,赵氏走的时候西府还乱着。

    陆风禾点头,“算了,停灵二十四日,得等叔祖母后家赶过来。”

    赵氏点头,这个时间还算短的,这时候的丧事停灵时间有长有短,长的有一年有余的,也有次日便匆匆下葬的。

    二十来天甚至算得上短的了。

    “可用过了?”

    “用过了,陪祖母用过了才回来的。”

    “那便去歇会,明日应当就要跪灵了,你父兄不在,虽说你是出嫁的姑奶奶,但也不能躲懒。”

    陆风禾点头应下,“晓得了。”

    尽管陆家大多数人并不认为陆风禾归家有什么不好,对待陆家的媳妇娘子也都不会觉得是外人。

    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总归是个男尊女卑的时代。

    居丧守孝时间根据服丧时间长短,所穿丧服粗细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

    斩衰最重,服丧三年,着最粗的生麻布做的衣裳,多是臣为君、子为父、妻为夫。

    齐衰次之,着粗生麻衣,由服丧长短,是否用杖又分四等。

    一等:齐衰三年,即服丧三年,用杖。用于父已先卒,子为母,未嫁之女为母。

    二等:齐衰杖期,即服丧一年,用杖。用于父尚在世,子为母,未嫁之女为母,夫为妻。

    三等:齐衰不杖期,即服丧一年,不用杖。适用于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未嫁之姐妹,已嫁之女为父母。

    四等:齐衰三月,即服丧三月,不用杖。适用于为曾祖父母、高祖父母。

    大功,次于齐衰一等丧服,以熟麻布做成,较生麻布细密。服丧九月,不用杖。适用于为已嫁之姑母、堂兄弟、未嫁之堂姐妹。

    小功,次于大功一等丧服,以熟麻布做成,较大功所用更为细密。服丧五月,不用杖。适用于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从祖兄弟、已嫁之堂姐妹,以及为外祖父母。

    缌麻,最轻的一等丧服,以最细的熟麻布做成。服丧三月,不用杖。适用于为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以及为外姓的舅父、姨母、表兄弟、岳父母等。

    孙氏去了,可陆湛还健在,就是亲子陆二爷,也只需用杖、服丧一年。

    而陆三郎、陆六郎、陆七郎等亲孙,则需不用杖、服丧一年。

    至于陆大爷、陆三爷、陆四爷等侄子,则着熟麻,服丧九月不用杖。

    到了陆大郎等侄孙,着熟麻,服丧五月。

    至于陆风禾这样的已嫁女,则是最轻一等,熟麻衣,不用杖,服丧三月。

第二七四章 三七来人

    “枍哥儿蓁姐儿说到底是姓沉,蓁姐儿也小,出殡头天去一趟,也算全了礼数,枍哥儿逢七去上上香磕磕头就行。”

    赵氏顿了顿又说:“至于你,怎么说你头上还挂着沉家妇的名号,总是要为孩子为沉家想想,灵堂就别往上凑了,其他事能帮就多帮衬些,孝心尽到。”

    陆风禾点头,不光为沉家为孩子计,

    “那爹和哥哥那里?”

    赵氏叹了口气,“你叔祖母向来妥帖,她什么都计算进去了,给他们去信便可,丧仪家中自会准备。”

    陆风禾叹气,是呀,叔祖母什么都算好了。

    本朝虽然重孝顺,但丁忧一事也只是斩衰、齐衰才有的,至于后面的,并未做出要求。

    像陆三爷、陆四郎这样的堂侄从孙,有孝心的奔丧服孝也就够了,若是遇上关系一般的,不服孝也不是没有。

    陆风禾同赵氏说了叔祖母骤逝的隐情,赵氏大为震惊,凭心而论,这事到了她头上,她能豁得出去行这样的事吗?

    这个办法虽然笨,但,也不失为好法子,忤逆长辈也是不孝,不守孝服丧也是不孝,但不孝同不孝也是不一样的。

    一个最多被人议论两句,一个确实要被戳嵴梁骨的。

    母女两相顾无言,老太太真真是,死,都是为了儿孙。

    “这些事就不必同你父兄说了,我们全了礼数,尽心尽力把老太太的后事做好。”

    陆风禾吃了两盏茶,赵氏又催着陆风禾去歇会。

    “下晌又得过去,什么时候能回来也不好说,说不定今晚就要跪灵了,快去歇会吧。”

    “娘也歇会,蓁姐儿有乳娘呢。”

    赵氏摆手,“知道了知道了,你也同枍哥儿说清楚,西府出了这样的事,多少会顾不上府里的事。”

    陆风禾应下,便回了拙朴院,倒不是不能在赵氏那里歇,主要是事出突然,她还有事要处理。

    第一件就是赶紧给京都去信,别让郡王爷去码头空等孙儿孙女。

    这段时间院子里的事也得安排好,带孩子,陆风禾还是比较放心翠芝,翠芝这段时间就守在院子里,照看蓁姐儿和枍哥儿。

    还得让人给货行和金宝去信,货行已经走了两船货了,孙贵掌柜去了江宁铺子上,王亮却带着人往荆湖两路去了,看能不能收到粮食。

    都说江南是鱼米之乡,可要说稻米,还得看荆湖两路,大雍粮税一半来自荆湖两路。

    若,荆湖是荒年,那下一年就是其他地方处处丰收,也会青黄不接。反之,荆湖若是丰收,那下年就是有点什么天灾,也不至于做捉襟见肘。

    今年未曾听说荆湖两路有大的灾祸,当是丰年,王亮便准备带人去碰碰运气。

    转眼便到了三七,三七是个大七,也是孙氏停灵在家过的最后一个大七,西府请了僧道彻夜为其诵经礼忏,儿孙子侄需要跪灵。

    陆风禾带着枍哥儿去给孙氏上了香,自己跪了一炷香的时间便退出了灵堂。

    小孩子懵懂不知事,也没人会拘着蒙童,枍哥儿跟在陆风禾身边没一会就跟着表哥们往前院去了,陆风禾让石头跟好了枍哥儿也就没有多管。

    自己则去了旁边的院子同其他歇脚的族亲女卷略坐上一会,当然这个坐就不是单单吃茶歇脚闲聊了。

    办一场白事,纸钱元宝没有嫌少的,虽然铺子里也有现成的,但为了表孝心,女卷们若是无事做时,总是会拿起一叠纸,或一张一张将压制在一起的纸钱分开,或折金银元宝。

    陆风禾是个不大会折纸的人,只能拿过一叠白纸压制的圆形方孔纸钱来搓揉,使其张张分开。

    不管瘗埋在土、悬挂在木、抛掷在水、焚烧在火,还是升空在天时不至于一摞一摞的。

    有族亲说起,“说起来,我过来好些天都没见到七从婶。”

    都是一个姓,亲近一些的叫堂,有些实在太远,选得分不清到底是曾祖父是亲兄弟还是曾曾祖父是兄弟的,都会称一路从。

    有人小声嗤笑,“老太太就是被她气死的,她有什么脸……”

    又有一道老成一些的声音打算她们,“慎言。”

    这时一位族亲媳妇也抻着衣裳走了进来,膝盖位置有些凸起,显然是刚跪了灵起来。

    陆风禾也没抬头,她是在同族亲往来不多,屋里的人她扫了一圈,就对一两个有印象,还不分得清到底是同辈还是差了辈儿。

    进来的那位媳妇子径直坐到了陆风禾身边,还客气地喊了一声,“十姑姑。”

    陆风禾抬头,来人年纪看起来甚至还比她略大一些,她没甚印象,但人家都招呼了,陆风禾就是不认识也得搭个话。

    “快吃杯茶歇歇。”

    那媳妇子是个精明的,一看就知道陆风禾并不认识自己,“十姑姑,我是大族老家的曾孙媳,你可能不大记得我了,我嫁过来不到一年你就去了京城。”

    大族老陆风禾是知道的,目前陆氏最年长的族老,百岁老人,耳聪目明却从不多事,也就族中祭祀时会露露面。

    那媳妇子还在说:“我确是知道你的,我娘家是苏州朱氏,你小时候我就在苏州见过你。”

    “原来还有这种缘分。”陆风禾说。

    “你叫我娟娘便是了。”

    陆风禾点头应下。

    这媳妇子虽不甘心,看出陆风禾并没有闲聊的兴致,便也停了话头,吃了两盏茶,一块点心,拿了一叠纸在折元宝。

    陆风禾把手里的纸拆开了,正准备放回去,便有人来找。

    “十姑娘,京都郡王府来人了,在前院。”

    陆风禾心下一惊,难道送去京都的信没送到?怎么派人来了,还找到了西府来。

    陆风禾带着青菱匆匆赶到,来人是郡王爷跟前的长随,陆风禾见过,却没打过交道,连叫什么名儿陆风禾都不清楚。

    “请夫人安,突闻噩耗,郡王爷派小人前来吊唁。”

    陆风禾心下稍安,让人去给陆二爷递话,问他现在何处。

    都说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来。

    孙氏没有诰命,又是陆风禾的叔祖母,郡王爷派人来已经是十分给陆风禾脸面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8233/ 第一时间欣赏全福夫人要和离最新章节! 作者:抹茶蘸醋所写的《全福夫人要和离》为转载作品,全福夫人要和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全福夫人要和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全福夫人要和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全福夫人要和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全福夫人要和离介绍:
江南第一才女,士族第一家毗陵陆氏女风禾,还未及笄求娶之人已是络绎不绝。
最终陆氏女嫁与本朝唯一异姓王之子,战功赫赫也恶名在外杀人如麻的沈南珣。
不少大家士族痛骂陆家失了士族风骨,丢了大家体面,居然与勋贵做亲,又说二人婚姻必不会美满。
上一世,陆风禾憋着一口气,没一天快活日子过,把自己熬成了名满京城的全福夫人。
这一世,生完女儿的陆风禾第一想做的就是和离,不管世人怎么说,自己快过才重要。
只是,明明要和离的两个人,怎么听说又喜得麟儿千金了。全福夫人要和离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全福夫人要和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全福夫人要和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