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浮华转头空TXT下载浮华转头空最新章节

章270

作者:秋风挽珠帘     浮华转头空txt下载     浮华转头空全文阅读
    听得谢宝胜说出孤臣二字,杨鹤汀和张堂文的心中都是一揪。

    张堂文缓缓放开钱玥娥的手,走上前来,朝着谢宝胜拱了拱手,“谢总兵,三思啊!为民计,为城计,为国计,为...谢氏计,千万要审慎啊!”

    谢宝胜惨笑着转过头来,看向张堂文,“名...利,人生在世数十年,为的,不过是这俩东西罢了!我谢宝胜戎马一生,征北疆,诛捻贼,过得是刀口舔血的日子,我喝过兵血,洗过城池,可我至今家中只得三亩薄田,日食糙米半斗,更没有金玉珠宝傍身,为得什么?马革裹尸,报效国家,为的不就是在我大清的庙堂上,能有我谢氏之名!东晋谢安,谈笑风生之间决胜淝水,挫苻坚百万大军,我谢宝胜出身安徽寿县,虽不是陈郡谢氏(东晋谢氏出身河南太康,汉时称陈郡)传承,却也以谢姓为荣,愿效法谢氏先祖力挽狂澜于乱世!”

    “于司马氏,谢安无论胜败,皆为忠贞!但倘若苻坚胜,挥军南下一统山河,史书又该如何书写他!八千北府兵的家人,又该如何评议他?顺天下者得道,逆天下者不齿,如今天下百姓反清之志正盛,谢总兵为清室死节,又有几人会为君敬挽,何况,连累城中百姓深陷战火,此非义举啊!”

    谢宝胜苦笑着看向张堂文和杨鹤汀,花白的胡须随风飘扬,整个人竟似一瞬间老了许多岁一样。

    “你们二人,休得劝我了...我已年近古稀,却从未耳顺过!身后名,自有公允,我谢宝胜是朝廷亲任的南阳镇总兵,节度河、陕、汝军事,清室尚在,我便不能坐叛逆之举!”谢宝胜目光炯炯,言辞沉重,听得张堂文与杨鹤汀两人心中一凉,可谢宝胜忽然话锋一转,轻声说道:“但身为地方官,若以一己之私罔顾人命,这与那些鱼肉乡里的昏官有何区别?”

    “谢总兵...”

    “总兵大人...”

    “从穿上勇字服(清朝汉八旗军装)的那一天起,我谢宝胜就是朝廷的兵,我尚未致休,到死也是!当兵的就是要马革裹尸,为国死节!我定当与叛逆之徒决战至一兵一卒,为国尽忠!但...城中的百姓,是无辜的...他们,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谢宝胜眺望着远方的南阳城,梅花寨连接着小西关和南面水道,从山上看去,却似平地一般,一览无遗,“我以孤军困守南阳城,不得地利,不得民声,如今枪炮横行,这青石城墙,未必经受的了炮火煎熬。南阳...非战之地...”

    杨鹤汀心中一沉,“总兵大人...”

    谢宝胜抬起手,轻轻地摆了摆,“不必多言了...谢老道...累了。”

    谢宝胜再次走入草庐,昂着头,看向诸葛亮的金身,双手合十深躬下身子,“山明水秀之地,勤勉内敛之民,武侯躬耕于此,思量甚虑,子兰(谢宝胜的表字)身负朝廷重任,却不敢以一己之私毁千秋功德,愿以一人之得失成全一城之安危!武侯万古,寿县谢氏敬上!”

    下山的路,不长,但谢宝胜却走的极其艰辛。一来,自古登山易,下山难,那陡峭的青石台阶在下山的时候本就难走;二来,谢宝胜常年骑马征战,腿上早有旧疾。最终还是在左右亲卫的搀扶下,才缓缓地走下了并不高的卧龙岗。

    回到南阳城的路上,杨鹤汀不在枯坐在四面透风的囚车中,而是和张堂文、钱玥娥一同坐在了马车上。

    小小的马车厢,顿时显得有些拥挤了。

    “杨先生...谢总兵的话,该是当真的吧...”

    “谢宝胜为人,该不是敷衍...”

    “那他这是要让城遁走?还是...”

    “我最怕的...便是他出城之后,不是向北,而是向南...”

    张堂文在车厢中打量着杨鹤汀乱发下的眼神,心中也是悬了起来。

    如今马云卿的队伍已然从新野朝着南阳城进发了,自己派去送粮的队伍不到一日就已碰到了马云卿的先头部队。若是谢宝胜此时领兵向南,那岂不是...

    钱玥娥许久不曾说话,此时却是接着说道:“我看未必,如今大军犯境,南阳震动,除了谢宝胜外,其余官吏无不闻风丧胆抱头鼠窜,方才你们也听到了,连文策那个怂人也跑了,我就不信谢宝胜麾下的绿营兵都是死脑筋!我们革命党人虽说并未混进谢宝胜的队伍,但人心都是肉长的,贪生怕死是人之本性,难道他们也各个都要学谢宝胜做满清的孤臣?”

    张堂文和杨鹤汀默默地对视了一眼,话虽是如此,但谁能说的准呢。

    待到进了南阳城,沿途有百姓看到原本出城时载着杨鹤汀的囚车中空无一人,顿时大惊失色。谢宝胜斩了杨鹤汀祭旗的消息,也迅速传遍了本就风声鹤唳的南阳城,还没等谢宝胜进到镇台衙门中,武庙街方向,已经早有百姓高举着白幡,拉着大写的“冤”字横幅,浩浩荡荡地朝着镇台衙门进发了。

    随着队伍的行进,不断有新的人群汇入,群情激昂的人们一边高呼着杨鹤汀的名号,一边喊着冤,竟是不到半个时辰,已经将镇台衙门给团团围住了。

    等到谢宝胜带着车马回到这里,已是分分钟就被围堵住了。

    镇台衙门的兵马见势不妙,连忙扛着枪拉起鹿角栅栏,前来解救,却是举步维艰。

    罗飞声在人潮中,高举着一面斗大的白旗,上面血书着一个凄惨无比的“冤”字,他骑在两个壮汉的肩头上,突破着层层封锁,直冲到谢宝胜车马的正前方,大呼着:“谢宝胜冤杀忠良!逆势而为遗臭万年!”

    谢宝胜骑在马上,满目凄凉地望着那一个个愤慨的面目,面对着四面投掷而来的杂物,却是不声不吭,还默默地制止了自己身边跃跃欲试的亲卫。

    寒冬的凉,不过是肉体上的感知,世上最悲凉的事,莫过于心凉。

    谢宝胜此时的感觉,就是这样。

    张堂文的车马在最后面,待张堂文和杨鹤汀闻声出来,群情激奋的群众早已簇拥着围向了前端的谢宝胜,任凭杨鹤汀在后面大声呼喊,却是无人看见了。

    无奈之下,杨鹤汀跳下马车,冲入拥挤的人群,一直挤到镇台衙门正门口,登上那不高的台阶,冲着罗飞声连声高呼,人群这才顺着罗飞声的视线,看到了虽是身着囚服却是完好无损的杨鹤汀。

    杨鹤汀面对着眼前这数以千计的百姓,却是激动的无以言表,高高地拱起手,朝着他们深躬了下去。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激烈的欢呼声,杨鹤汀却是在这欢呼声中,缓缓转身,郑重其事地朝着谢宝胜,深深地弯下了腰。

    谢宝胜仰天长叹了一声,两行清泪滚滚而下。

    宣统三年末,民国元年初,马云卿率领“河南旅鄂奋勇军”兵不血刃进驻南阳,杨鹤汀受民众推举,担任民国南阳第一任知府,谢宝胜率部退守裕州。

    谢宝胜到达裕州城下,裕州守将紧闭城门不使入,满城遍插白旗静待革命军收编,无奈之下,谢宝胜退居城外暂住。

    除夕夜,谢宝胜收到清廷发出的逊位诏书,大哭不止,呕血数升,持枪自尽。亲卫收敛其尸,葬于裕州城外独头镇。

    公元1912年春,清宣统三年末,民国元年初,大清隆裕太后携宣统帝溥仪为袁世凯所部段祺瑞等人所迫,宣诏逊位,授权袁世凯全权负责新政府组建。

    中国历史终于翻过了满清这一沉重的一页,迎来了混乱与机遇并存的新篇章:民国。
本章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7722/ 第一时间欣赏浮华转头空最新章节! 作者:秋风挽珠帘所写的《浮华转头空》为转载作品,浮华转头空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浮华转头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浮华转头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浮华转头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浮华转头空介绍:
赊旗镇,在山陕行商的手上成为了天下首屈一指的水路码头,经历了百年繁盛。但是到了清末民初,水路干涸,铁路运输与海运的繁荣,让赊旗镇浮华不再。
赊旗镇张家作为开埗老人,也站在了这历史巨变的十字路口,张家大老爷张堂文更是亦步亦趋,如履薄冰的在筹划着家族的未来。
家族产业的转型,地方历史的变迁,民族命运的变革,在张堂文一介小小行商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用家族传记的戏说,记录一方水土的兴衰。
看曾经名满天下、富甲一方的赊旗镇,如何几经沧桑,沦落为如今一穷二白的国家级贫困县社旗县。
读者群:475610078不定期反馈订阅红包浮华转头空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浮华转头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浮华转头空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