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做人得站住理
然后两口子说到自家作坊同批发站的关系。
这事还要仔细处理,在哪过日子,口碑,人缘都不能差了,做事就得站住脚,站住理。
金芳:“我就是想要让他知道知道,这批发站也不是他一人说了算。我不想跟着御尚糕点绑定,他就不能在这么借着两朵糕点的势。”
向阳:“好好的点心批发,说不行就不行了,他没搅合在里面还好。现在怕是心虚了。咱们站得住脚。”
金芳:“我不着急,等着他来找我谈。我要做的是,好好地把我的点心做起来,保证质量,保证口味,还要不时的推出新产品。而且我不怕他来找我理论。”
向阳看着媳妇,眼里都是光:“当初咱们来县城的时候,谁能想到今天。稳扎稳打,我又学到了。”
有了金刚钻,自然就有瓷器活。没真本事,有好事你也拿不下来。
两口子闲话的时候,金芳:“卢月也是能人,也不知道哪找来的点心师傅,我也做点心好几年了,多少有点不服气。”
向阳给媳妇绝对的信心:“我觉得你做的更好。我就吃你做的。”
金芳:“少来这套,我自己的斤两我还是知道的。”
金芳对于卢月的点心师傅那是真的向往。可遇不可求呀。
事业要忙,家里的事情也要上心,最近让金芳犹豫的就是孩子们。
孩子两岁多了,在城里,父母忙不过来的人家,就有把孩子送到托儿所的。
两朵倒是愿意去同一群孩子玩,因为小胖在托儿所,两朵经常去接小胖放学。
可惜遭到了老太太的反对:“那么大的孩子,他们能教什么,她们会的我都会,我也能教孩子,带着孩子玩。”
金芳:“学什么到也不是多重要,主要是想让他们学会同人相处,孩子大了,总要有朋友的。不能永远都是她们两个自己玩。”
老太太不吭声了,看着金芳犹犹豫豫的开口:“那么大的孩子就圈进去,得啥时候是个头。”
金芳看看老太太,现在的学生还是很快乐的,您这都意识超前了。
小六对老太太提出来质疑:“奶,你不是挺喜欢上学的吗。”
老太太被噎了一句,心里不太痛快:“那也得等孩子知道学的时候,在送去上学。”
跟着还说了一句:“孩子们还小呢,同你们不能比的。”
向阳同老太太说道:“咱们两朵确实还小了些,我也打听了,托儿所就是帮忙带带孩子,不教什么的。”
老太太:“你看,也就是带带孩子,同我带着有什么区别。”
金芳:“可那边一群孩子在一块,有伴。”
这个老太太真的办不到,老太太:“那去半天怎么样。”
跟着老太太就财大气粗的说道:“咱们花整天的钱。这亏我愿意吃。”
成吧,老太太这算是最大方的一次呢。
金芳心说,只要您答应送,她什么条件都可以先答应下来。
等孩子上托儿所以后,您在同老师慢慢商量好了,老师答不答应,她可管不到。
家里终于商量通了,结果送孩子去托儿所的时候,人家托儿所的老师那边打磕巴了。
年纪小的老师,红着脸说了:“咱们托儿所就两个老师带着这么多的孩子,实在是带不过来。不然等两朵大一些在送来好了。”
这是什么情况,问题是,在两朵后面的孩子,都能进托儿所的。
金芳那是有点蒙圈的。家里没整明白,也不敢在这边同人老师咨询。
金芳回家询问老太太:“是不是有什么咱们家不知道的规矩呀。”
老太太:“那不能,肯定是孩子小。你也得理解人家,都不容易。”
听老太太这个口气,金芳就庆幸,幸亏没有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询问老师。
金芳心说肯定是老太太私下同老师们表达了,对孩子上学的不同意见,不然没道理,就不收咱们家孩子不是。
老太太就觉得这个结果,挺随心的,这么大的孩子就送托儿所让别人管着去,她老人家打心眼里不愿意。
以后孩子还要天天上学呢,能自在几年呀。
大不了她看着别人家孩子学东西的时候,带着两朵多去听听,就不信那点玩意,自家孩子学不会。
老太太在家里开心的带孩子,偶尔还带着两朵去托儿所那边晃悠,听听墙根。
老太太自觉孩子同她一块玩,一点没耽误学习。
结果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老太太人缘也算是不错的,没用多久就听到闲话了。
不是因为他们祖孙偷学,而是,人家不收两朵上学,竟然是因为,觉得两朵性子太暴躁了。
这个真的不在老太太的容忍范围之内。他们家两朵性子怎么不好了,哪个心瞎眼瞎的胡说八道。
要不是老太太三思之后,觉得自家孩子可能目前没办法去省城上学,也不能回镇上上学,说不定立刻就去找人托儿所理论了。
想着以后孩子还要同这地方打交道,那才把站在托儿所门口问候两天的想法给压下来。
回家的时候一脸的凝重,晚上对着家里的人宣布:“明天咱们一块送两个孩子去托儿所。”
金芳:“啊,您想明白了。”态度变化太快,让金芳同向阳都没怎么缓过神来。
老太太:“这是什么话,我一直都没有反对孩子去上学。”
金芳:“不是您同老师沟通过,咱们家两朵才暂时在家里玩吗?”
老太太气的心口起伏比较大:“谁说的,造谣,谁在造谣。”
向阳同金芳都傻眼了,不是这样的吗?
金芳:“不是,没人造谣,我一直就是这么以为的。”
看老太太的表情就知道,这里面真的有误会。
向阳:“奶,不值当生气,您只要同意,咱们送孩子过去就是了。”
老太太:“对,他托儿所要是不说出来点道道,你看我同他们有完没完,我家孩子乖乖巧巧的,还没上学呢,就让她们歧视,我还不放心把孩子交给他们呢。”
这话就有点严重了,向阳同金芳望向老太太:“您这话总有个缘由。”
第四百八十二章 意难平
老太太就把自己听到的闲话气呼呼的说出来了:“什么意思,我们家两朵怎么他们家了,撕他们家窗户纸了,还是刨他们家祖坟了,我们这么大的孩子,怎么就让他给说成那个样子。”
老太太:“是不是欺负我们家孩子小,不会同他们讲道理。”
金芳心说,孩子不会讲道理,那不是有您吗,他们家两朵这也算是名声在外了吧。
向阳:“奶,你先别生气,真要是这样的人,咱们还不放心把孩子给他们带呢。”
老太太:“不就是给孩子找伴吗,你看着,逼急了,我不要钱,白给人家带孩子,你看谁家孩子还去他们那边玩。”
额,这个,那真是太想不开了,咱们家就不能做这种赔本还不赚吆喝的事。
给人带孩子,遇上自家这么不理智的家长,那绝对不是在为人,那是在惹人。
金芳:“淡定,好歹等咱们明天过去问问怎么回事,闲话这东西,有时候传着传着就变味了。咱们家两朵这么乖巧的孩子,肯定是有误会。”
老太太点点头,心气顺了点:“那倒是可以理解的。”
金芳揉揉脑袋,老太太对自家孩子认识不到位呀。
可作为老师也不能这么武断的给孩子下定义,那句话怎么说的,有教无类。
第二天送两朵上学的队伍有点大,连向老三都跟着过来了。
金芳心说,您老这是要做什么,可老太太那步伐,怎么瞧都不太好说话。难道还要以人多致胜。
金芳作为孩子的母亲,需要同老师沟通的。
结果老太太愣是把这活给抢了:“听说,我们两朵报名来托儿所的时候,你们说人太多了,不招孩子了。”
这口气听的人托儿所的老师都觉得,得慎重回话:“老太太,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呀,咱们这边孩子多,可家长也不容易,咱们托儿所压力很大,可能客服的咱们还是要尽量客服,让咱们家长能轻松一些。”
老太太有点晕,这人太能说了,别是话里有坑,把自己绕进去。
老太太:“难怪你是当老师的,说话就是讲究,不过你们到底还招不招孩子,这个我得要个准话。”
老太太态度虽然缓和了,语气还是很慎重的。
这位接待老太太的老师笑眯眯的把人给请进去了:“孩子早晚要来托儿所的,别管现阶段如何,您都是孩子们的家长,咱们先来看看咱们托儿所的设施。”
老太太心说,这话就是说我家两朵早晚能进来,没有嫌弃的意思。心情松快不少。
迈着步子,带着一家人进来了。
金芳感叹,遇到人才了,多好的公关材料。几句话就把老太太给稳住了。
向阳:“咱们托儿所的设施不错,孩子同您这样的老师学习,我们更放心。”
跟着:“可我们不是很明白,咱们托儿所的招生标准同具体时间。”
那就是人家抓住点什么了,特意过来同他们说道的,这位老师笑眯眯的:“偶尔有特殊情况我们还是会特殊处理的,不过您放心,只要符合招生标准,咱们都会尽量安排孩子们入托儿所的。”
金芳:“孩子太小,来托儿所我们也不是多舍得,可这个能不能来咱们托儿所是不是符合标准,我们想要了解一下。”
一家人都是硬茬子。
向三哥作为孩子家长:“咱们托儿所对孩子不会区分对待吧。”
老师笑眯眯的:“小胖爸爸吧,您放心,你家小胖在托儿所那可是名人,小姑娘们都喜欢同他一起玩。”
向三哥没说什么,自家儿子在托儿所原来是这样的。感觉这托儿所真不错。这老师也好。
向阳边上开口:“那都是我从小教的好,我们向家的孩子都是如此。”
向三哥扭头,这话他持保留意见。
这位老师依然笑呵呵的:“两朵爸爸吧,我们从小胖的嘴里都知道两朵的,也知道两朵爸爸您对侄子有多好,您不是要给孩子办理入托儿所的手续吗,我们园长刚好有时间,您快去吧。”
老太太:“那就是能办?”
老师笑眯眯的:“咱们两朵够两周岁了吧,没有特殊情况应该是可以的。”
跟着:“不过就是要同您商量一下,孩子们可能要同小胖同学分开。”
这个可以有,老太太矜持的点点头。
金芳也点点头:“应该的,孩子们学会单独同朋友相处。”
老师:“您说得对。您在带孩子上肯定没少费心思。”
老太太心气一点都没有了,拉着人家老师的手,同拉着自家孩子是的:“你才是个明白的老师呢,不怕跟你说呀,我也是误会了,外面竟然在传,因为我们家两朵脾气不好,所以你们托儿所看人行事,才不让我们两朵上学的。”
老师神情严肃:“这传的实在是太过分了,我们怎么可能做出来这种事情,咱们的老师怎么会说出来如此没有水平的话,老太太您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那是信任我们。”
老太太:“对,别人我不认识,可我信任你,听你说话,就知道是个明白的,咱们把孩子送过来,学的就是这个明白劲儿。”
跟着:“孩子们本来就不懂事,真要是都懂事了,还来学什么,是不是这个道理。”
老师点点头:“有道理。”
等两个孩子的入托手续办好,人家老师就同园长慎重提出意见:“向朵,金朵两个孩子,一定要重点注意,同家长常沟通,这家的老太太看着不是个讲理的。”
跟着就把纪律说了一遍,重点就是乱传闲话的行为。
小胖班里的小老师,头垂的低低的。这事她有责任的。
过后特意同园长解释了一下,她真的没有说过两朵脾气暴躁什么的,只是当时他们班确实人数不少了。
园长只说让她好好带孩子,不用多想,顺便叮嘱,对所有的孩子都不能带个人偏见。
小老师心说,我哪敢呀,那老太太带着一家子人送孩子上学的气势她在班里就看到了。
特意同小胖同学打听过老太太的脾气。
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万个舍不得
小胖在托儿所说了,太奶奶从来不打他们,不骂他们,太奶奶都是抡着扫帚招呼她婶子的。
也就说老太太对大人不怎么客气的。
所以大家对金老太那都是有一部分的了解,消息来源小胖同学。
说真的,每次看到这位老太太她都有压力的。
第二天向朵,金朵入学,老太太给孩子买的新书包,新衣服,新鞋子,都用上了。
金芳看到这么郑重的准备措施,忍不住开口:“不用这么郑重其事吧。”
老太太不赞同金芳的看法,坚持的给孩子们装扮上。
还说了:“先敬衣服后敬人,我相信老师们不是肤浅的,可万一碰到一个呢。给孩子打扮干净点,听我的没错。”
金芳心说,您这可不是干净的级别,这都称得上隆重了。
两朵脑袋上都让老太太给戴上一坨的头花缀着。看着都替孩子脑袋疼。
金芳主要是心疼孩子:“您这真的过了,咱们家两个孩子运动量大,回头得多狼狈。”
老太太很坚持,她要让个老师看看,他们两朵多文静:“戴着好看。”
金芳摇头,这个东西带着绝对不好看,委婉的同老太太表达一下看法:“关键是两个孩子累。”
那好吧,这个可以商量的,头花太大了,孩子还太小了,不戴就不戴。
老太太:“只要是能体现出来咱们对孩子上学的重视,换个头型也不是不可以。”
您这要求可真有点超高。那么多孩子,人家老师真的重视不过来。
在看看自家两朵的娃娃头,竟然还要求发型,这可怎生是好。
为了闺女,金芳认真的开始回忆一些,快要忘记的东西。
然后金芳拿起来小梳子,拿起来一盒子的小编绳,全身心的投入,把在某平、台上学到的编小辫技术倒腾出来了。
别说手艺还在,审美也还不错,关键是孩子臭美,竟然很配合。
老太太同小六绕着两个小娃娃,关键是孩子们脑袋上的一堆小辫子,惊叹的对金芳说道:“你还有这手艺。”
小六:“嫂子你编的真好,咱们两朵可真好看,比戴头花好看,看着还利索。”
老太太听说比自己的头花好看,挑剔的说道:“头皮都露出来了,不会揪得慌吧。”
金芳实事求是的说道:“比拴着一脑袋头花轻松。”
老太太不得不承认,这个还是相对好一点,两个孩子喜欢这个头型,就啥都没问题。
觉得也还不错:“那倒是,看着清爽,利索。而且这头皮干干净净的晒出来,也让老师们看看咱们家孩子在家经常洗头,是干净孩子。”
金芳心说,我真没有这个意思。难得老太太能考虑的那么长远。
两朵揪着自己不大的小辫子,也臭美得很。扒着脖子往镜子上瞧。
金芳心说,还差了几个漂亮的小巧发卡,回头看到合适的给闺女置办上,自家两朵竟然就有了小姑娘的模样。
当妈的欣慰,闺女好像长大点了。
老太太牵着两个孙女去托儿所,路过照相馆的时候,没忍住,带着孩子还拍了照片。
人照相师傅都说:“您可真是有耐心,孩子们头发编成这样,可是个大工程,打扮的真好,利索还漂亮。”
老太太谦虚:“都是年轻人手巧,不知道怎么折腾的,三两下就这样了,不是多麻烦。”
好吧,骄傲那真是溢于言表。
老太太决定了,回头就同孙女学这手艺,她还能伺候不了两个重孙。
这么大岁数突然就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她要学习编辫子。
学校门口,被慎重交代过的老师,看到两个比他们想象中还隆重的孩子,那真是认识到了。
两朵同学的太奶奶绝对不能忽视。
老太太乐呵呵的过来拉着人家老师的手套近乎:“老师好,我们家向朵,金朵就交给您了。”
两个老师准备带着孩子去两个班级的,一人拉着一个漂亮的小姑娘:“老太太您放心,孩子们才来上学,肯定是不太熟悉环境,可能会哭,不过您放心,我们都会好好哄着的。”
两朵还没同老师走呢,老太太就心酸了:“我家两朵不太喜欢哭,万一要是哭了,老师您让他们三个孩子在一块呆会,就好了。小胖同学能哄我们家两朵。”
两位老师点头:“两朵太奶奶,您放心吧,我们会的。”
老太太拉着老师:“老师呀,我也能哄哄两朵的。”
那个,也不能把您留在孩子身边,不然干嘛还要来托儿所对不对。
老太太也知道这个说不过去,干巴巴的:“我是说小胖同学能哄妹妹,他们是兄妹,从小玩到大的。”
这个也不用如此重复。他们对两朵同学的认识,来源于小胖同学,真的了解。
老师只能再次点头:“您放心我看着两个孩子适应的挺好,应该不会哭的。”
毕竟边上的两个孩子,都有点迫不及待要去托儿所里面跑跑了,这个真的看得出来。
老太太心说,若是把我们两朵放在一个班,就不担心孩子被欺负,也不担心孩子哭了,这些老师太能作妖了。
老太太一手拉着一个老师:“老师呀,我们两朵中午要睡一会的。”
老师点点头,无奈的:“我们中午也有小午休,您放心。”
老太太不撒手:“老师,我能过来陪着两朵午休吗,你看我还能帮您分担一下,您放心我不耽误别的孩子睡觉。”
老师很无奈:“老太太怕是不成,您看,您要是不放心,不然等孩子再大一些送来托儿所。”
那不成,她老人家还得为两朵正名呢。
老太太干巴巴的摇头:“没有,没有,我放心。”
您放心,您倒是撒手呀。老师们的手还在老太太手里拽着呢。
老师:“老太太,您看我们还有那么多孩子要带呢,您是不是可以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了。”
老太太看着两朵有点舍不得,嘴上说道:“放心,放心。”可就是手还没撒。
老师同向朵,金朵说道:“向朵,金朵同太奶奶再见。”
第四百八十四章 共鸣了
向同金朵过去抱抱老太太的脖子:“太太,再见,我们去找小胖了。”
好吧,两个孩子欢欢乐乐的,一点被人圈起来的自觉都没有。
两个老师就看到老太太眼圈红了:“你们可要好好的,听老师的话。”
两朵点头,老太太那边,看着跑走的孩子都要抹眼泪了。
老师们对视一眼,这唱的哪出,他们学的是怎么带孩子,可不是怎么带孩子家长,哄家长不哭。
这孩子他们这时候带走,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
可两朵那边:“去找小胖,”两个孩子牵着手走了。
剩下两位老师,面对着红眼圈的老太太,无从下手。
老太太幽怨的看着两个娃娃,傻呀,还是傻,上赶着往圈里钻。问题她也想跟着去。
老太太抹抹眼睛:“我们家两朵不让人费心,老师呀,您可多照看些。”
两位老师:“老太太您放心吧,您看看孩子适应多好。”
是呀,可她老人家不太适应。老太太一张脸变来变去的,让老师们都不好意思看了。
终于老太太把两个老师的袖子撒开,老太太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两位老师松口气:“园长说得对,这老太太虽然看着是个讲理的,可真的太离不开孩子了。”
另外一位老师:“没事吧,要不要通知他们家长,看看老太太。”
毕竟老太太岁数大了,这么动感情怕是不太好。
哦,忘记了,这位也是家长,可真是有点头疼。
还是赶紧去看看孩子们吧。他们是托儿所的老师,专门带小孩的。
老太太回家,那真是左也放不下,右也放不下,眼里,脑子里面都是两朵。
做饭都是忘了放盐的。
老太太自己都感叹:“我年轻的时候,惦记金芳爷爷都没有这么惦记过。”
让别人可怎么接话头。
小六吃着没味道的菜:“奶,回头晚上我去接孩子,您不是要给人介绍屋子吗,您去忙吧。”
或许忙起来,忘记这个事情就能好一点。
老太太:“哪有功夫去呀,我还得接孩子呢,也不知道中午她们吃什么,你说我用不用给两朵送点午饭过去。”
金芳听着就头疼,亏您能想的出来,找一个老太太能接受的方式劝到:“您做饭那么好吃,只给她们两个送去,那不是让孩子们闹矛盾吗,不给谁吃合适。”
说完看看没有放盐的菜盘子,还是家里吃吧。
老太太觉得孙女说的有道理,不过也不是不可以变通:“不然我把他们一个班的饭都给送去。”
金芳心说,原来您不是不会败家,只不过以往没有合适的人打开您败家的方式。
向阳也是没想到,老太太能大方到这份上,不是老太太的性格,目瞪口呆。
小六捂着心口:“奶,不合适,孩子们都养的娇气。万一有忌口的,咱们不太了解,让小朋友们吃错了,就不好了。”
老太太点点头,不能好心办坏事:“也对,时间还短呢。”
老太太望着大门口的方向:“也不知道两朵是不是哭了,我回头去托儿所门口听听。”
金芳有点醋,对自己老太太也没有这么上心过:“您耳朵不好使,那么远,哭也听不到。”
老太太黑脸,炫耀的宣布:“我们祖孙不用听,我心里就知道。”
金芳失笑:“那就不在乎距离,您在家里感受就够了。”
向阳同小六努力埋头吃饭,这话题他们不好掺和。
老太太把本来就没什么滋味的饭放下,自己回屋生气了。
当然了还不忘记瞪金芳几眼,没见过这么不会说话的。
小六松口气,不过还是担心老太太,对金芳问道:“嫂子你不哄哄老太太吗。”
金芳:“哄了也没效果,适应两天就好了。”
小六:“说的也是。我看着奶都没吃出来,菜里没有放盐。”
向阳低头吃饭:“没放盐呀,我还以为两个孩子不在家,吃饭没滋味呢。”
合着这位吃饭也没什么胃口,心思都在孩子身上呢。怪让人佩服的。
小六同金芳一块看着向阳,那真是觉得老太太同向阳境界他们没办法体会。
小六私下同金芳询问:“嫂子,难道我对两朵的好,是掺假的。为什么我没有体会老太太同我哥的境界。这菜怎么吃都没有放盐。”
金芳:“我也没有到那份上,怀疑你自己什么,那不是在怀疑我这个亲妈吗?他们两个不正常。”
也对,所以谁也别说谁,只能说,她们姑嫂的情感同老太太相比可能有点淡薄。
吃饭的时候谁也没说什么,吃过饭就该自己去做自己的了。不管怎么样,工作不能停。
然后托儿所门口,老太太同向阳就来了个巧遇。你说巧不巧。
老太太看着孙女姑爷,有点小尴尬,解释道:“咳咳,我就是过来看看,顺脚。”
向阳挠挠脑袋同样老太太说道:“额,我就是顺路,顺路。”
然后祖孙两个,扒着脖子望着里面的屋子,就想要问一句?这难道是‘顺望’?
老太太:“你说这么大点的孩子,就圈起来了,我咋这么不是东西。”
后悔死了,随便别人怎么说,自己就该好好的在家带孩子。怎么就忘了坚持。
向阳也舍不得,不知道闺女们在托儿所里面适不适应。心焦呀。
还得宽慰老太太:“奶,孩子大了,就当她们来学本事了。”
老太太郁闷的怼回来一句:“这也学的太早了。”
向阳心说,谁说不是呢。无言的祖孙两个产生共鸣了。
对着托儿所紧闭的大门,向阳说道:“这也太不人性话了,就该弄个地方,让咱们偷偷的瞧才对。”
老太太觉得太对了,托儿所这事办的不好:“可不是吗。”
搓搓手,祖孙对望一眼。
今儿遇到这点事,最好还是两人就当没见过好。不然说出去肯定让金芳笑话。
向阳:“奶你回家吧,这边看也看不出来什么。我也走了。”
老太太在四周饶了一圈了,连个爬墙头的地方都没有。
死心了:“应该没事,好歹这院子里面,咱们家就三个呢。”
这个认识,还是安慰的,他们家在这里的人多。
第四百八十五章 荣归
向阳就后悔呀,早知道,就该把小胖教的厉害点才对。
他们家在这院子里的人虽然多,可小胖的战斗力太低了。
有钱难买早知道,这话那真是在对没有了。向阳也没想到,自己能有后悔的时候。
祖孙二人再一次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孩子头一天上学,金芳也不放心,特意争取了一个送点心到铺子的活计。
想着顺路扫一眼托儿所这边,看看自家孩子的情况。
结果老远的就看到,绕着托儿所踩点的祖孙,心说,你们这是要做啥。
那真是怎么看怎么闹眼的场景。不知道的以为你们要对托儿所做点什么呢,这误会一点都不好。
金芳索性直接去送货了,不然能咋办,跟着他们一块绕圈吗?
好在回来的时候,已经看不到这两个闹心的了。
金芳自己也扒着脖子往大门口里面望了一会,心说,自家两个娃娃应该玩疯了,哪还能记得家里这点事。
这时候金芳就庆幸,自家孩子从小就开朗,外放,真的放在哪都放心。
叹口气走了。她也是当妈的,谁说她不惦记孩子。
托儿所外面有陌生人来回晃悠,绕圈转,人家托儿所也会重点关注的,那么多孩子呢,不得防范坏人呀。
看到这一家子,园长心说,您这要是不放心,何必把孩子送过来呢。
不过理解这些家长。谁家孩子谁家惦记,可这年头,惦记到这份上的不多。
可真不用一家三口来回溜达。
送来托儿所的孩子,都是家里忙,没人带的。你说你们一家三口都这么闲,干嘛要把孩子送过来。
老太太这辈子都没有这么期盼过一个时间,只为了接自家两朵放学。
平时带着两朵去接小胖的时候,也没有如此迫切。
老太太自己都感叹:“你说‘血缘’这玩意,可真是不一样。就那么让我惦记。”
谁还能说啥,那不是大实话吗。
等着接孩子的时候,老太太那真是把能耐都发挥出来了,力争第一个把孩子带回家。
看到门口排队的娃娃们,老太太着急了,怎么没看到自家两个打扮亮眼的姑娘。
向老三媳妇也有点着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自家孩子不在队伍中:“小胖呢。”感觉不太好。
所以排第一个的老太太,最后一个看到自家三个孩子的,整整齐齐的三个孩子,可就是都很狼狈。
人家老师一脑门子的汗,面对老太太非常的紧张。
对着老太太客客气气的说道:“老太太对不住呀,孩子的辫子,不太好弄。”
老太太都没有看老师们一眼,拉过孩子,上下打量,还问了一句:“吃亏没。”
一点不误会,这话对着孩子们问的。
老师都黑脸了,当我们这里什么地方。危险系数基本没有的。
两朵摇摇头,拉着老太太:“这里好玩,明天还要来,有伴。”
好吧,老太太心酸了。这孩子是不是太野了,随了谁了,都不知道想家的。
看着不太好说话的老太太,人老师赶紧的解释:“两朵太奶奶,可不能这么说,孩子们在一起玩,虽然难免有磕碰,可真的说不上其他。”
另一个老师跟着说道:“危险的活动,我们这里没有,您放心。”
跟着老师们说道:“是两朵的头发编的太漂亮了,很得小伙伴们的喜欢。大家都想看看怎么编的,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老太太也没想到是这样的原因,一时间没能开口说话。
另一位老师羞涩的表示:“我想着,放学了,帮着两朵把头发收拾好,谁知道,实在是没有这份手艺,很不好意思。让您看到孩子头发乱了。”
意思就是,不是打架,无所谓吃亏占便宜,您想多了。
老太太听着脸色好看多了,立刻就通情达理的说道:“原来是这样呀,老师您太客气了,孩子们玩一天了,头发乱了就乱了,我们自己回家梳头发,不麻烦您。”
跟着:“我还以为怎么了呢,怪吓人的。”
老师有些无语,能怎么了,他们这里是托儿所,没有什么危险系数:“对不住让您担心了。”
老太太:“我就顺嘴了,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们当老师的太负责任了,真好。”
说完还笑眯眯的:“有时间到我家去玩,我们两朵碰到您这样的老师可真是福气。”
然后两朵对着老师挥手再见,同边上的小胖手拉手的欢快回家。
要说人家孩子家长,同孩子,做的都不错。
可两位老师愣是觉得压力山大。这孩子不好带呀。
向老三媳妇也松口气,两朵头一天来托儿所,家里人都不太放心。
还出了这种小状况,大家都比较纠结的。
家里向阳在厨房忙活,把金芳都指挥起来了。
这要是给孩子们开庆功宴的节奏。天知道不过是头一天去托儿所而已。
金芳对着进门就忙活的向阳开怼:“你今儿回来够早的,你在厨房能做出来什么东西,还好意思指挥我。”
向阳:“谁说我不能做出来什么的,你就等着吃好了。”
金芳嗤笑,你什么手艺我心里能没数吗。
向阳:“我闺女头一天去托儿所,我不能同老太太去争接送孩子的活计,我还不能给孩子搞好内勤了。”
金芳:“你躲开厨房远一点,那就是后勤工作成功的一半。”
这说的什么话,向阳可不服气了。
金芳挤兑向阳手里的大肘子:“不服气,难道大家光啃你这个半生不熟的肘子,捣乱。”
向阳肯定是不服气的,代表主厨身份的围裙坚决不能从身上摘下来。
不过不敢再吆喝媳妇给他打下手了。
带不带围裙的金芳倒是无所谓,趁着向阳蔫搭的功夫,赶紧在厨房收拾出来几个菜。
都是孩子喜欢吃的,连松子玉米金芳都给倒腾出来。
向阳扫两眼,也得服气,媳妇比自己抓的准孩子们的口味。
因为这些甜口味的菜,他也喜欢吃,不过不敢承认而已。
那年月过来的,吃了太多的苦,都喜欢吃甜的。
不过金芳对这个问题控制的有点上纲上线,连家里身份最牛气的老太太,金芳都不纵容这事。
第四百八十六章 多年前的坑
即便是他们作坊的点心,也没有太过甜腻的,金芳很注重健康问题。
家里吃的点心,更是注重这个,都是媳妇给老太太孩子们单独做的。
可能是越不让吃,越惦记的心里,弄得家里人都比较喜欢吃甜的。
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向阳同老太太都说金芳龟毛,甜甜的味道多好,谁能不喜欢吃,日子好过了,偏偏还不让吃这不让吃那的。
谁家富裕了,不愿意甜甜嘴。
老太太跟着狂点头:“过去吃不上东西的时候,哪有这些破讲究,偏偏金芳那么多的事。”
当然了这话也就老太太敢说,向阳都不敢说的。
背地里可以偷吃,可在媳妇面前,向阳那是向来都支持媳妇的:“肯定是为了咱们好。”
说多了,自己都相信了。一直到桌子上端上来这样的菜,向阳才记起来,自己喜欢甜的。
两个孩子在大门外面的时候,院子里面的家长就听到动静了。
向阳围着围裙跑大门口迎接孩子,那装扮,金芳‘切’了一声。
太能作妖了,穿龙袍的不见得就是皇帝,还有唱戏的呢。穿着围裙你也不是厨师。
两朵看到向阳,欢喜的双双飞扑过来:“爸爸,爸爸。”
向阳当时的心情,别提了,就觉得,当皇上也不过如此了。
人生最美好的时刻,也就这么一会。
两朵拉着亲爸开始叙说今儿一天的新奇发现:“托儿所可好玩了,好多人一块玩,到处都是朋友。”
两个孩子,她一句,她一句的,叽叽喳喳,能听明白的其实不多。
没有三分钟,向阳就从享受的状态自动退出来了,真的太烧脑子了。
这个有点闹心,毕竟翻来覆去也就那么两句,可能自家两个姑娘就有五百只鸭子的效果。
还是老太太给两朵拿出来饼干,拿出来水果,哄得两个姑娘淡定下来。
老太太这才开口询问:“学校的小伙伴,有没有欺负你们?”
两朵摇头,特别骄傲的说道:“都很喜欢我们。”
金朵:“我们非常受欢迎的。老师也夸我们表现的好。”
老太太高兴,没被欺负就好:“头发有没有被揪疼。”
两朵摇头:“睡醒觉就这样了。”
老太太彻底放心了,看来真不是别的孩子揪的。
向阳看着两个闺女,心口软软的,口气更是软软的:“哦,这样也好看,我们两朵是最好看的。”
金朵骄傲的说道:“扎起来好看,小朋友们都围着我们,想要扎一样的头发。”
向朵肯定的点点头:“我们是最好看的。大家都喜欢跟我们一起玩。”
然后上学半年的小胖同学蹭过来,腼腆羞涩的提出要求:“我也喜欢小辫子,四婶明天我也要扎头发。”
额,这个问题,愣是把老太太同向阳,金芳,向三嫂给难住了。
小胖同学的头发比两朵的娃娃头要短多了,技术上他们办不到。
然后就是向三哥肯定不高兴儿子有这个喜好。
向阳啧啧两声:“不要乱喜欢。”
向老三媳妇也傻了:“乱说,你是小伙子不能扎头发。”
小胖不高兴了,认真的对着向三嫂提问:“为什么,明明很漂亮,妹妹们都好看,我也要好看。”
三孩子加起来也就七岁左右,你说能说的明白吗,能掰扯的清楚吗。
可真要是给小胖扎头发去上学,回头向老三能找向阳拼命,不带这么坑别人儿子的。
向阳:“别闹,别闹,扎头发你也得有头发呀,你看看你的头发怎么扎。”
小胖同学从来都是懂事的,贴心的,头一次很任性的提出要求:“我要扎。”
这孩子怎么就讲不通道理了呢。
向老三媳妇都不知道,带孩子竟然还能遇到这样的问题。没碰到过呀。
求救般的看向金奶。
老太太也不知道,小胖同学为什么对编辫子如此执着,只能暂且先略过这个问题:“先吃饭,先吃饭,吃过饭咱们再说这个问题,明天才去上学呢,对不对。”
好吧,吃饭吧,大家肚子都饿了。
在托儿所孩子多,朋友多,运动量还是很大的,两朵使劲点头:“要吃饭。”
小胖同学相当坚持:“我明天要同妹妹一样的。”
金芳端着大肘子进屋,对着小胖说道:“哎,都说风水轮流转。你这要求,就是在坑你四叔。”
向老三媳妇竟然跟着点头,对着向阳说道:“他要什么你不都给吗,你能耐,那就给扎吧,我不管了。”
金老太都气乐了,有这么当妈的吗。
向阳心说,你这是生怕我三哥打不死我呀。不带这么坑人的。
看看向来听话的侄子,向阳觉得自己能搞定。
先吃饭吧。当然了还要先哄着小胖同学吃饭。
然后一盘的松子玉米,向阳就捞到两勺,这三孩子的胃口是不是太好了。托儿所没给饭吃吗。
向阳一个大老爷们,也不能同孩子们抢吃的不是。
向阳没有满足口腹之欲,幽怨的扫了金芳好几眼,怎么就不多做点呢。
金芳只当没看到,大男人什么口味呀。
金老太对着自家两朵:“是不是在托儿所没吃饱?”
不然在家怎么吃这么多,老太太有这个担忧。
两朵:“吃得饱,也吃得好。”
金芳:“奶,这两个孩子平时就贪玩,这么多的孩子在一起,不定多大的运动量,吃多少也得饿。”
老太太:“那么多孩子,能吃到什么好的,回头在家里给孩子补补。”
两岁多的孩子,补什么?可你能跟老太太争辩吗?
还好吃过饭,这问题也就过去了。
向三嫂带着小胖同学回家了,小胖同学的喜好问题,让他亲爹去糟心了。
自家这边,晚上两朵的话题都是绕着学校的。
认识了新朋友,吃了什么东西,是不是合胃口,中午午休的条件,两孩子竟然都能叨叨两句。
最主要的是,金朵说了,他们有自己的课桌,自己的小床休息。
老太太笑眯眯的听着,金芳同向阳也很捧场。
感觉就是孩子比自己以为的要懂事多了,也长大了。
竟然能把看到的,学到的,表达出来。还有自己的见解。
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不小心出风头了
等孩子睡着了,几口人感叹,孩子长大了,她们的世界不在只有家里这几个人了。
向阳当时就说了:“现在我就感觉孩子没有那么需要我了,等他们嫁人的时候,我可怎么办。”
金芳心说,你这是吃饱了撑的。
小六感触不深,姑姑当的虽然不错。毕竟不是全身心的,爹妈的心情她还理解不了。
老太太看着两个孩子的模样,算是明白,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托儿所去了。
一拍大腿:“亏得我是明白人,早早的把孩子送托儿所了,孩子还是同孩子们一块玩才对。”
金芳抽抽嘴角,权当是这么回事吧:“要不说您是咱们家的明白人呢。”
向阳对于两个闺女的表现骄傲:“两朵性子都是开朗的,不愁没有朋友。”
老太太跟着点头:“原来的时候,我一直教他们,爱护自己的东西,两朵根本就不懂,你看上了一天学,就知道什么东西是她们的了,看的可严实了。”
说完老太太满意的去睡觉了。
剩下金芳同向阳傻眼了,所以你说人家老太太到底从哪个视角在看事情。
向阳搓搓手,抹了一把脸:“也没错,都是进步。”
金芳瞪一眼向阳,什么跟什么呀。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家里就来串门子的了,有带着孩子的,有自己来的。
竟然是两朵的同学妈妈们。
这个就真的有点神奇,孩子才上学,她就要多个圈子了。她金芳以后就荣升到妈妈圈了。
这一大早的什么情况,说真的,按着两朵以往的记录,金芳那是满担忧的。
毕竟咱们家都是给别人家赔礼道歉的,所以两孩子昨天一天到底惹了多少麻烦。
可看着大伙的模样也不像那么回事,说话都很客气的,对她也蛮热情的。
金芳也不好开口问,是不是我们家两朵惹事了?
赶紧把两个孩子收拾出来,吃过饭送托儿所吧,回头没准能问问熟悉的人,就知道为什么了。
然后给两朵梳头发的时候,大伙都围着金芳看,大伙积极性还很高。
金芳就明白了,学习梳辫子来的,尤其是脑瓜皮上编的小辫子。妈妈们对此好奇的很。
这个金芳很有耐心,两朵小伙伴的妈妈们吗。
耐心的当起了贴心的朵朵们妈妈。
等大伙都满意的走了,还剩下一个问题同学,小胖的脑袋可怎么办呀。
向三嫂无奈的摊开双手:“他非得过来同两朵一块上学,要编辫子。”
过了一宿还没忘记,这孩子对小辫子太喜欢了吧。
金芳看着小胖的短发,愁呀:“也不是不可以,可我就一个问题,我三哥同意了吗。”
向三嫂坐在椅子上笑趴了:“你三哥当不了他的家。”
向阳在边上挑眉:“难得他也有做不了主的时候,这次可别说我的错。”
金芳差点踹向阳,你当你就没错了。
然后才拉着小胖上下打量:“小胖呀,编了辫子,小伙伴会笑话你的。”
小胖眼睛亮亮的,乖乖的坐在四婶身边:“不怕,同妹妹们一样就成。”
你这是什么破追求,向阳都替三哥糟心。
金芳去屋里找了一块漂亮的布头,给小胖脑袋上绑了个海盗帽出来。
拿着小镜子让小胖自己照镜子看:“是不是比妹妹们的头发还漂亮。”
小胖三岁多楞知道臭美了,羞涩腼腆的点点头,然后昂着脖子:“上学去。”这是满意了。
向老三媳妇都满意了,被金芳弄几下,自家儿子看着说是省城来的都有人信。
啧啧两声:“难怪你做的点心都好吃,这就是手巧。你说你怎么就那么能琢磨。”
金芳有点愧不敢当,只是看得多而已。
两朵瞧着小胖酷酷的模样不干了,非得要帽子。还要同小胖一样的帽子。
家里哪来的那么多布头,可真是太愁人了。
最后把老太太的碎花布包裹皮给剪了,勉强凑合能用,看着效果还不错。
金芳还特意给三孩子换上了,劳动布的背带裤。都是平时金芳给孩子们倒腾的。
向老三媳妇看着三孩子都咋舌,这可不像上山村出来的孩子。
这要是公婆,哪怕是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他们在路上看到三孩子怕是都不敢认的。
老太太瞧着三个孩子,眼睛都要笑的瞧不见了。
直接就把向老三媳妇给打发了,送孩子上学的事情,大包大揽的给接手了。
然后一个乡下老太太,带着三个打扮酷酷的小娃娃去上学。
那组合说真的,不搭。金芳在背后瞧了,那就不是一个地域出产的。
怎么看老太太都像拐卖孩子的。主要是太不搭配了。
这要是去了陌生地方,肯定要被人盘问的。
可怎么办呢?谁能挡住老太太去送孩子的脚步。
学校里面,才会学编小辫子的娃娃们,又看到了海盗帽,老师看着三孩子都发愁。
天天这么折腾花样,你们家大人是不是很闲。若是真的很闲,干嘛把孩子送托儿所来。
金芳在路上碰到两朵小朋友的同学妈妈们的时候,话题都是孩子们的穿着,还有帽子。
你说谁能想到,竟然有这样的一个后果。
金芳都没想到自己因为两个闺女,在县城出了一把风头。
几天之后,金芳还没有如何,人家老太太在家里开始捣鼓墨汁了。
金芳诧异的看向老太太,难道是她们不愿意上学,老太太自己要出手学习,这要提升高度呀:“奶,你要学写毛笔字。”
老太太继续捣鼓墨汁:“我写那玩意做什么。”
金芳捂着鼻子:“那您倒腾这玩意做什么。”
老太太当做没听到金芳的话,半天没吭声。不过脸色不是多自然。
金芳:“不好说?瞒着人呀,您不是要去给谁家找麻烦,去人家大门口泼墨汁吧。”
向阳手里的动作都放下了:“奶,谁让您不痛快了。有我们呢,不用您动手。”
老太太黑着脸瞪一眼小两口:“盼着我点好吧。我是那样的人吗,我能做出来那样没品的事?”
显然,金芳心里老太太就是那样的人,也做的出来那样的事,不然两人能当真吗。
第四百八十八章 形象
老太太气的,把自己的想法给说出来了:“我就是看着城里的老太太都挺年轻的,别看我是两朵的太奶,可同他们这些老太太岁数竟然差不多。”
向阳骄傲:“那是,我同金芳结婚才多大。”意思,咱们家在生孩子的事情往前赶了。
金芳黑脸,骄傲个屁呀:“你当多有出息的事情,那也得你老丈人结婚早。那是两辈人的努力。”
本来想要挤兑向阳的,想到这个问题,金芳果断闭嘴了。
总不能把自己没了的爹都给搭进去。这事不值得骄傲就对了。
老太太听着跑偏的话题,怒怼一句:“我说的是这个吗?”
向阳立刻一本正经的对着老太太,老太太的事情得重视起来:“奶,那您说的是什么。”
老太太:“我说的是,我同他们岁数差不多,可我看着比他们长了一辈儿。”
金芳看看那个墨汁:“他们也就是捯饬的好。奶是不是想要用墨汁抹头发的。”
老太太有点不好意思:“主要是,不能让两朵觉得我同那些奶奶不一样。万一觉得没面子怎么办。”
两朵打扮的那么出彩,她不能给两朵拉分。老太太有追求了。
金芳就取笑老太太:“爱面子可不好。”
老太太瞪眼,她那是爱面子么,事关孩子,她就不能有点追求吗。
向阳愿意老太太打扮自己,多好的事情。
嫌弃的看看墨汁:“奶,别折腾了,这玩意不好用,听我的,我保准让您同城里的老太太一样。”
老太太:“可不是闹着玩的,别弄得四不像,更给孩子丢人。主要是看着精神点就成。”
人家想到还挺多,自己小时候老太太都没有顾得上这些呢。
金芳拉着老太太的胳膊,晃悠悠的,有点酸涩,嫉妒了。
向阳这个拍马屁的:“您什么样,都是咱们家的骄傲。”
说着扶起来老太太:“走,咱们出去转一圈,回来肯定大变样。”
金芳拿过老太太手里的墨汁:“走吧,走吧。”
两人带着老太太去理发店把头发染了,还修了一个发型。
老太太那点要求,全都能得到满足。多大的事。
老太太摸着长度到脖颈子的头发:“这披头散发的,不成,我不习惯,我还得梳起来。”
常年缀着一个发纂的老太太不习惯新发型。
向阳拉着老太太不让动:“您适应适应就好了,再说了,头发都剪了,梳不起来了。”
老太太耷拉着脸看着地上的头发,后悔的什么似的:“你咋不提醒我呢。”
金芳边上就笑:“那不是你同人理发师商量的,剪去点头发,再染发就能少花钱。”
对呀,为了省钱吗,头发都剪短了,谁能想到后续呢。
向阳就在边上忍笑,老太太节俭过日子,竟然在这上都算计。谁也没想到不是。
老太太狠狠的瞪了金芳一眼,可自己选择的,也只能默默的认了。
看着老太太不闹腾了,人理发师说了:“老太太,这头型是当下最流行的,您看看多精神。您在看看头发,黑了,显得年轻好几岁。”
老太太看理发师就黑眼,大骗子:“你能不要钱?”
理发师被怨怼的闭嘴了。因为他不能不要钱。我就靠这个吃饭的。说您精神,那是职业需要。
不带这么为难理发师的,金芳:“我家老太太会过日子。”
理发师不敢随便搭话了:“看得出来,看的出来。”真的看得出来。
向阳:“奶,先试试,不习惯的话,没几天又长出来了,再说了,咱家有头油,抹上乱不了。”
老太太:“少忽悠我,那玩意油乎乎的,招土。头发才黑了,可别过几天就长出来,多不上算。”
当初老太太可稀罕头油那玩意了,谁知道老太太喜好被孙女给带到正轨上来了。
习惯不习惯的,也就这样了。剪了的头发接不回去不是。
理发师不好开口,染头发本来就这样,头发总是要长长的,这个真不怪他提前没说清楚。懂事的人都知道。
结论就是,这老太太不太讲道理。
金芳怕招老太太不耐烦,没敢再给老太太买衣服。
家里的衣服一直都有,自己买的,别人送的,很多,都是现成的,不过老太太不习惯穿,一直在柜子里面锁着,总算是派上用途了。
老太太这些年,一直穿的都是村里大娘们穿的偏襟褂子。
回家看着金芳倒腾出来的衣服,嫌弃的很。
两口子哄着老太太把新衣服换上:“换上试试,您这头发同这身衣服不搭,出去要被人盯着看的。”
老太太嫌弃的看着大翻领的褂子:“我这还没发出门了。”
金芳:“也不是,您要是喜欢随便怎么都成,我们都觉得好看。”
可您当初为什么捯饬呀,那不是为了孩子吗,不能让两朵跟着着急不是。
老太太也想到这里了,不用人劝,就把家里屯着的衣服换上了。
老太太摸摸捂不严的脖颈子,在看看散着的裤腿子:“这裤腿不绑上,我觉得透风。还有这脖颈子,都露着呢。”
金芳:“没事,我给您弄了紧腿内衬,不会透风的。再说了,您这哪露着脖颈子,里面不是还有件捂得严严实实的衬衣呢吗。扣子都系到喉咙了,解开一个好看。”
老太太束手束脚的,非常不习惯:“我就是觉得透风。这玩意哪叫衣服。”
像不像的,也都穿上了,看老太太的模样,为了看上去同其他孩子的家长一样,无论如何都不会再脱的。
向阳拿出来一双黑色的小羊皮平底鞋子:“您试试,里面垫着软垫子,这鞋号可不好淘换了。”
金芳同向阳或者小六他们平时出门的时候,都特意给老太太留意这种合适她老人家的鞋子。这不是用上了。
老太太这辈子都没穿过买来的鞋子:“成吗?”
金芳:“试试看,小六上次去省城的时候,特意定做的。”
老太太:“费那事做啥,这孩子,瞎花钱。”说着还是穿上了,没想到,还挺合适的。
上上下下一身打扮下来,老太太看上去大变样了。
第四百八十九章 就是那么摇曳
向阳:“说我奶是在镇上公社上班的都有人信。真精神。”
老太太听到这话,脸色都红了:“真的。一张老脸,能有什么变化?”
金芳拿着镜子:“您自己看看,同城里老太太有没有区别。”
老太太那真是上下端详了好久,最后臭美的点评:“主要是这嘴牙整齐,显得年轻。”
看来还是满意现在的形象。
向阳看着老太太自己也挺稀罕这个打扮的,立刻就捧臭脚:“是我奶保养的好。”
老太太摸摸身上的衣服,没想到,这辈子自己还能穿成这个样子:“腰都不直了,保养个啥。”
金芳搂着老太太感性了一把,她现在比老太太高多了:“那是养我累的。”
老太太瞪眼:“你还挺会想,你去找找看,我这个岁数有几个腰还直溜的。”
好吧,老太太就这么一个性子,很难感性的起来。
金芳:“该去接孩子了,您去还是我去。”
老太太捯饬一圈,为了什么呀,自然是要去接孩子的。
可就这么迈出门有点小羞涩,不太自信的询问身边的孙女,孙女姑爷:“咳咳,我这真的出的去屋。”
金芳直接给老太太来个大招:“不然我去了。”
老太太迈着摇曳的步伐就走了。才不会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呢。
金芳同向阳看到老太太的步伐,有点不忍直视:“其实还是绑着裤腿的打扮更适合老太太这步伐。”
金芳抽抽嘴角,勉档裤子穿久了,罗圈腿有点大:“回头去带着奶看看大夫,或许就是缺钙了。”
向阳:“岁数大了,只要奶高兴,随便吧,你可少在奶面前乱说。老太太自己高兴就成。我看着怎么都好看。”
金芳瞪一眼向阳,我难道还能觉得我奶不好看,那可是亲奶。
跟着说道:“不会的,只要不走路,其实都还好。习惯习惯就好了。”
向阳也想接闺女,跃跃欲试:“我跟着奶后面去,你做饭吧。”
金芳心说瞧你们一个个的,当我不想跟着一块去呀。
老太太走在路上,哪哪都不自在。
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同别人的不同了,走路尽量放慢,还是别扭。
向阳过来扶着老太太:“奶,别着急,大家其实都一样。”
老太太低头看看自己的小脚:“到底我这脚耽误事了。”
这个问题那是真实存在的,受害者不光是老太太自己,向阳:“回头咱们去找老大夫看看。”
老太太:“瞎花钱,多少年了,就这样。哼,我还能在乎这些。”
好吧,老太太想通了,人家可是一路剽悍过来的,在乎过谁的眼光。
自信也好,旁若无人也好,老太太都能让自己自在起来。
那六亲不认的步伐,相当有特点。
向阳:“我奶怎么都是最好的。”
老太太乐呵呵的让向阳扶着慢慢走:“去,别逗我老太太。”
祖孙两人的相处,任谁看了也要说,亲奶奶亲孙子也就这样了,谁能知道,这是孙女姑爷,老太太骄傲呢。
向老三媳妇过来半天了,瞧着向阳自己过来的还开口询问:“奶呢。今天没来呀。”
老太太就在向阳边上,人家愣是没认出来。想都不敢想,老太太把形象给变了。
向阳扶着老太太,也不提醒三嫂,就说了两字:“来了。”
向老三媳妇左右寻找着说道:“我没看到呀。”
老太太同向阳对视,都笑了,老太太:“老三媳妇你今儿来的早。”
向老三媳妇眨着眼睛,顺着声音看了老半天才缓过来:“奶呀,你咋变了。”
金老太:“咳咳,我这模样,我也不太习惯。”
向老三媳妇:“奶,年轻的我都不敢认了。这打扮好,这打扮配咱奶。”
跟着一拍巴掌:“我就说,我怎么都不像城里人吗,奶回头我也这么收拾收拾。”
老太太立刻找到优越感了:“入乡随俗。应该打扮打扮。你们年轻人,更该试试。”
不然能说啥。她老人家头发都没了呢。尤其是糟心自己的罗圈腿,早知道,说什么也不该换了这身衣服的。
还好孩子们放学了,这个话题可以到此结束了。
孩子们出来牵引了老太太的注意力,对于自己穿什么,什么打扮没有那么在乎了。
两朵绕着向阳、向老三媳妇,皱着小眉头就问了:“爸,三大妈,太太呢。”
哇,多好的孩子,出来就知道找太太。老太太心口软乎乎的。
平时熟悉的人怎么就不见了呢,两孩子还不习惯呢。
老太太边上笑:“跑不了,跑不了,这里,这里。太太在这呢。”
然后两朵看着老太太嘴巴都撅起来了:“不是太太,太太回来,太太不这样。”
老太太拉着两个孩子:“且,那土老太太有什么好,太太以后都这样。这样好看。”
两朵摸着老太太的头发,可忧愁了:“黑了,怎么就黑了呢。太太是白头发。”
老太太叹口气:“我这几十年了,操心的都是,怎么头发就白了呢,你们可真是不知道忧愁呀。”
这话让好几个接孩子的老太太都跟着产生了共鸣,可不是吗。
拉着两朵:“头发黑了多好,我们羡慕你们这些小娃娃呢。可真是不知愁。”
两朵那是真的不懂,不是熟悉的太太,他们就不愿意。黑白的区别对他们来说不大。
老太太:“好了,好了,回家,你妈做了好吃的等着咱们呢。”
然后一身的新衣服,利索的刷子头,领着两个小重孙,走的那个气势昂扬。
看出来了,老太太对于自己的步伐,一点不自卑。
向三嫂领着小胖向前飞同学都追不上前面的祖孙几个。
两朵不太习惯太太的改变,一边走一边磨叨:“太太不好看,太太不好看。太太回家就变回来。”
老太太:“看顺眼就好看了,别人的奶奶都这样。”
跟着:“变来变去的,我曾老妖精了。”
两朵哪能懂这个,习惯的人变了个样,两孩子有点陌生,闹腾一会也就熟悉了。
不过后遗症也是有的,两个孩子把海盗帽要换成白色的,还要给老太太往脑袋上围。
势必要把老太太的白头发给找回来。
第四百九十章 自取其辱
这种事情能随便折腾吗?俩孩子闹腾的太没边了。
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金芳在一人屁股蛋子上拍了一巴掌。这种事情能胡闹吗。
老太太不愿意了:“咋了就至于打孩子,这不是挺乖的吗。”
金芳黑着脸:“脑袋上围白布,亏她们想得出来,您那么多讲究,这次怎么不讲究了。”
老太太:“我这么大的年纪了,我就是围了白布谁受得起,瞎讲究个啥。”
金芳被噎的半天没开口。您这也太百无禁忌了。
当初她年纪小的时候,脑袋上摘朵白花戴都不成,老太太那时候怎么说的,挨了好几下烧火棍子。
没见过这么偏心的,我也没长大多少,能公平点不。
金芳还黑着脸,人家老太太就说了:“管孩子们学习的时候,你怎么拍打,我都没哼声,现在孩子活泼点,你就折腾,我还不该管管呀。”
跟着老太太又说了:“托儿所的老师,还有林业他们都说了,不讲究拍打孩子。”
金芳深呼吸,您对我练的都是铁砂掌,您好意思说这个?
天理何在?
向阳都听不下去了,在跑题下去,媳妇肯定要爆发一次。
回归正题,关于白布帽子,这可不是活泼点的问题,这是禁忌:“奶,这个,白布的帽子,确实不能戴。您这次不能这么惯着孩子。”
老太太瞪了一眼向阳金芳,来了一句:“我戴,这么大岁数了,我怕个啥。”
向阳赶紧把人拦住:“奶,您自己说,这多吓人。”
老太太看看那边的两个孩子,在看看黑着脸的金芳:“多大的事。”
好歹把白布给扔了,不然孙女要翻脸。
老太太就发现,岁数大了,说话不管用了,这家里有她不能惹的人了。哼哼两声,也觉得自己不太占理。
然后领着两个孩子:“走,太奶带你们玩去。”
好吧,终于不折腾白帽子了,当然了人家也不愿意在家里碍眼,躲出去了。
向阳给媳妇倒杯水:“还不高兴呢,这不是不闹腾了吗。”
金芳:“你知道当初我不懂事,弄块白布盖脑袋上,奶怎么收拾我的吗?”
那肯定要收拾的,村里人对这个多忌讳。
别说金芳,就换成谁,都得被收拾一顿。一辈子长记性的那种。
向阳使劲的给老太太找借口:“奶岁数大了,可能不忌讳这个了。”
金芳:“怎么一点原则都没有。这不是偏心吗?”
向阳能说什么,媳妇心里不平衡了,这份不平衡他一直都有。不过关注点真的偏了。
再说了闹腾的可是他亲闺女,确实该打,可也不能真打。
向阳:“他们学习还是很认真的。”
金芳嫌弃的扫一眼向阳,好意思说呀:“上学好几天了,就会写一,不认真也就这成绩。”
向阳:“也不能这么说,托儿所根本就不教这些的,人家管带孩子就不错,大伙都说了,这么大的孩子能干什么,能学什么?可见咱们家孩子好学,聪明。”
金芳就不稀罕同他们掰扯,人家孩子肚子里就开始胎教了,好意思嘚瑟。
从孩子上学开始,从编辫子,到海盗帽,那都没有消停过,老太太都跟着折腾越发时髦了。
这一家子人都绕着孩子转悠呢,自己清醒没用。金芳算是想明白了。
别看日子瞧着鸡飞狗跳的,可要说起来向阳一家子,那真是人人羡慕的。
这一家子人要不是闲得慌,都不能捡这些气生。
这些都是外人说他们家的话。
可仔细想想在理。那不就是没事闲的瞎折腾吗。吃不上饭那会,可顾不上这些。
作坊里面的事情,最近都是金芳在盯着,小六去省城学习了。
村里带出来的人里面,有一个向家叔伯家的小叔子,被金芳提起来,在作坊里面做管事。
金芳有大部分的时间回家看着老太太同两个孩子。
不盯着不知道,老太太这么能折腾,难怪人说老小老小呢。
也不知道是自己大了,还是老太太老了,反正就是变成了她管着老太太。
这个认识,让老太太纠结,让金芳那就是心酸。有些事情不得不正视,那就是老太太老了。
向阳作为组织了一个车队的人,手里的活计就没有缺过。
打过交道的都称赞向阳这人做事实在,而且说哪办哪。
谁不愿意同这样的人一直打交道。
何况还有宋毅的事情在前,向阳的名头早就刷出去了。
口碑这玩意就是这么邪乎,只要打出去了,处处受益。
最近向阳在琢磨,自己到底要不要走上正轨,让别人叫自己老板,有点心动,有点迫不及待。
就在金芳觉得真的还不错的时候,卢月又上门了。
人家也算是本事人,县城的销路从批发站那边走不通之后,他们御尚糕点竟然往省城那边发展了。
对于卢月来说,或许这就是成功的里程碑吧,专门过来显摆的。
卢月对着金芳相当骄傲,就同他们御尚糕点,已经在省城站住脚了一样。
开口更是不留余地:“御尚糕点,只是没有找到适合的人群而已。省城那边就讲究口味。谁能知道,我家的点心,就对了省城那边的路子。”
这人就差说县城的人口味不咋样了,这话说出去,能让人打死的,知不知道什么叫得罪人。
金芳能让她卢月给挤兑了,就怪了,开口就怼了一句:“恭喜你呀,谢谢你给我这个消息,我会让我家的两朵糕点,也去省城试试的。谁知道省城人的口味是不是还有好点的。”
成吧,都是不怕死的。
卢月脸色有点僵硬:“你这小作坊,倒也敢想。”
金芳:“你一个没手艺的人都敢做点心作坊了,我好歹有手艺傍身,想多点那不是应该的嘛。”
口头上没有占到便宜,卢月:“金芳,我过来不是为了这个。”
金芳:“我家也没有你能图的,咱们也没什么来往。以后你还是少来吧。”
卢月:“都是生意场上的人,你如此小家子气,实在是拿不出手。”
金芳:“我可能上不了场。当然了你这样的场合我也没想上。”
第四百九十一章 当老板了
卢月:“我来是想同向阳说,他想要注册公司,或许我能帮上忙。”
金芳嗤笑,讽刺意味十足:“怎么地,你这学没上出来,到给自己找了个能说上话的工作。”
卢月:“金芳你不要开口就讽刺人,你男人那是做大事的,你这样鸡毛蒜皮的事情上扯皮,不怕耽误了男人的前程。”
金芳等着卢月,眼里都是膈应,你也说了那是我的男人,用得着你来指手画脚吗。
有没有搞错,捞过界了。
金芳失笑:“你是指你说得上话,那份前程?”
卢月昂着下巴颏子,一副藐视人的神态:“难道你觉得靠你?”
哈,谁给她的脸,金芳直接把人给搓出去了:“爱找谁找谁去,你这点破能耐也好意思显摆,用了我都嫌弃恶心,能膈应我男人一辈子。”
老太太黑着脸从里屋出俩:“真有同她这样一块瞎搅合的人,是不是脑子不好使。”
金芳:“别听她咧咧,还不定有没有这份本事呢。”
卢月在门口臊死了:“金芳你这样可就太不把向阳当回事了。”
金芳嗤笑:“当回事,也没有你这样上赶着的。是不是忘记了,那是谁家男人,轮得到你操心吗?你算老几?”
卢月脸色青红交加:“金芳你怎么敢这样说话。”
金芳呵了一声,这样说话太客气了。把从老太太那边继承来的家传绝学直接用起来。
可惜身边没有趁手的泔水桶,只是一盆洗手水而已。
卢月没想到金芳能做出来这种事情,头发都湿了,狼狈走人。
不走不行,金芳听不懂人话。这就是个泼妇。
金老太:“这个不长记性的。”
跟着:“咋不用泔水桶。”
金芳看看老太太:“刚好这个方便。”
老太太:“走两步也不远,这种事情,怕什么费事。”
嘀咕咕咕的进屋,嘴里念叨的都是还得学。
金芳明白了,家传绝学还是差了点,没学到位。
等向阳回来,金老太同金芳瞧着,向阳美滋滋的,没感觉到遇到困难的样。
金老太过去问向阳:“你这手续碰到麻烦了。”
就要当上老板的向阳,心说哪来的麻烦,顺利着呢:“没有呀。”
然后继续哼着小调,显然心情相当不错。
金芳:“你这手续办下来,没人卡你吗。”
向阳:“多好的事,支持我还不够呢,没准能评上上进青年呢。”
跟着:“媳妇你不知道,咱们这叫带头致富,同投机倒把可不一样。你男人这事做的,给你露脸了。”
跟着还谦虚一句:“主要是你头带得好,人家那地方的人都知道你,你不知道我这一趟跑下来,可有面子了。”
金芳:“那就好,面子不当饭吃,高兴高兴就过去了,可别当真呀。”
向阳:“明白,脚踏实地的吗,飘了就面子里子都没有了。”
还成吧,挺踏实,多了都不用她叮嘱了。
金老太听到这里,恨恨的开口:“臭不要脸的小妖精,合着到咱们家忽悠咱们来了。”
这要是他们祖孙傻一点,蠢一点,是不是把孙女姑爷都给搭出去了。
老太太前前后后把这事同向阳那么一说。
向阳气的脸色铁青:“把我当什么了,亏得没搭理她。心里怎么那么膈应。”
老太太气的拍打大腿:“谁说不是,怎么这么损,这么不要脸。”
金芳:“回头就同人问问,到底谁同这位关系好成这样,这要做什么。”
那要是问出来还了得,谁敢承认这事,谁还敢认识卢月这人。
金芳这是准备坑死卢月。
金芳:“就要大明面上问出来。若是这样的人在外面招摇撞骗,影响多不好。”
向阳:“她是不是想要给点心作坊注册。”
金芳:“随便她好了,若是手上没有真本事,能立足一时,立足不了一世。东西不好吃,不会有人一次两次的总买。”
金老太:“你撑得住气就成。咱们稳稳的,早晚把她打趴下。”
向阳:“我媳妇那是稳扎稳打,咱们先在县城站住脚,以后在想着往远了发展。”
金芳点点头,自家这点本事,她也不敢去省城扑腾,怕一个浪头给自己淹死。
周边市场大着呢,够她折腾的。
当下还是这个男人的问题,指着向阳:“你可给我小心点。”
向阳:“我就没搭理过她,跟我可没关系。”
可你说这事,还就是他引起来的。更膈应人的是,这女人有病,专门过来找他媳妇。
怎么说向阳都摘不干净自己。
金芳:“我是让你保护好自己。”
向阳险些吐口老血,他是男人呀,不过还是要同媳妇保证,拍打着心口:“这个放心,清白守的牢牢的。”
老太太捂着脑门:“说的都是啥,害臊不害臊。”
向阳:“奶你不知道,我难呀,”
金芳:“我不介意你在家里带孩子,养得起你。不出去为难也成。”
向阳立刻端正态度:“媳妇你还是让我继续难着吧。”
然后同老太太显摆:“奶,以后我可就是向老板了,听着是不是很有牌面。”
老太太自然是高兴的,当初自家孙女眼光好,没嫁错。
看着向阳心花似的:“有,听着也好听,不过我看着那些老板都不咋踏实,瞧着说话也不太靠谱,张口就多少多少钱的买卖,你不能那样吧。”
金芳就笑,自家老太太永远是人间最清醒。还没当上老板呢,就开始给向阳上了一课。
向阳有点羞涩,要求有点高,没发展到那份上呢,想要这样,他也做不到。
向阳:“咳咳,可能我这老板还小了点,咱们家来来回回就那点运费,真没多少钱的买卖。”
老太太:“那挺好,就当小老板吧,好歹听着贴边。总比看上去像骗子好。”
跟着对向阳说道:“这条街最南头的那个,那个什么拎着包,腆着肚子的一个老板。这头说话那头都能听到,嘴里冒出来的钱都是十几万,二十几万的数,你知道背地里咱们这片都叫他啥吗?”
向阳同金芳一块看着老太太:“啥。”
老太太:“假老板,大伙都觉得他是骗子,为啥呀?就是说话不着边。”
第四百九十二章 敲打
老太太:“听着就虚,谁家有十几二十万,敢去大道上嚷嚷,也不怕让人惦记上给抢了。”
说得好有道理,金芳都鼓掌了。
那也是,老太太有这钱,不是买房子,就是藏起来了。
向阳拎着几千块钱回家,都夹在胳肢窝里面紧紧的。唯恐遭人惦记了。
这位老板确实有点张扬。
向阳觉得自己努力也到不了那份上:“咱们家不那样,奶你放心吧。”
金芳仰望天花板:“奶,您说的南头那户人家?”
老太太点头:“啊,就是南头那户人家。你不知道,可飘了,大伙都瞧着玄。吹牛吹出来的。”
金芳:“是不是吹出来的我不知道,不过那老板姓贾,真姓贾。”
老太太黑着脸:“还有这个姓?姓啥不好,姓这玩意。难怪说话都不靠谱。”
扭头就走了,相当不负责任,说闲话,说岔了,怪没面子的。
金芳目瞪口呆的看着老太太,姓贾不稀奇呀,您这推卸的实在是不负责任。
所以向阳这个老板还没有当上,先让老太太教了一回怎么做人。
金芳还要给老太太收尾,至少老太太的提前教育那是没错的:“咱奶说的也对,谦虚,低调,别以为别人喊你老板了,你就怎么地了,背地里人家不定怎么说你呢。”
向阳:“听懂了,奶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说的比你婉转。”
金芳:“知道就好。看把老太太给累的,绕了多少圈,就为了给你提个醒儿。”
向阳:“奶可真是,我高兴的被窝里面打滚而已,也没有出去瞎嘚瑟。”
金芳就笑,真的是这样,当老板了,向阳自己在炕上高兴的打滚,出门在外的时候半点不显的。
向阳:“别人恭喜我的时候,我还说呢,也就是勉强撑着,家里人看着我这买卖没手续觉得不踏实,拆兑出来的钱,非得弄这么一个空壳子。”
说的还真是挺朴实的。
金芳:“有人能信?”
向阳:“大多数都信,咱家来县城也没多久,实力在那摆着呢。不过宋毅不信。”
那就对了,打过交道的人,人家能不知道你什么家底,拆兑肯定是拆兑,可要说家里没有基础那是不可能的。
金芳:“你都当老板了,手里是不是还得有人。好歹把架子支起来。”
向阳有自己的想法:“咱家有两个司机了,余下的活,我都能干。不能干的,到时候请个临时的帮着走走手续。没必要的钱就先不花。”
金芳听着都心疼了:“架子都搭起来了,你还差这点。还是请一个吧。”
向阳:“主要是人不好找,我年纪轻轻的,找了年岁大的,不好使动,人家也不服我。找了年纪小的,啥事都麻烦。反正也不太着急。”
跟着同媳妇说自己的打算:“要是家里有闲钱,我想着还是先弄个修理铺子。别的不说,给自家车子、车队检修一下方便。安全是重中之重。”
金芳听了立刻就拍板:“没有闲钱,这个东西也少不了。你该找人找人,该花钱花钱,钱不够了,我从作坊里先支出点。”
对于安全这个问题,两口子认识都到位。
向阳搓搓手,才当老板就同媳妇拿钱,怪没面子的:“这多不合适。”
金芳:“且,挣多,挣少,将来还不都是给我的。”
人家有这个自信,向阳也有这个认识,跟着就笑了,确实这么回事。
向阳没少给金芳钱,不过金芳转手不是给他买车了,就是给家里买房子垫上了。
虽说两人都挣钱,可要说手里余钱,真没有。
还不如老太太呢,人家怎么买东西,手里都存点余钱。
老太太说了,过日子就得手里有货。不能同他们是的,钱是不少,可都不在手里。
别管多大的家底,让老太太说,那就是空架子。
两人不凑手的时候,没少同老太太周转。
老太太也背地里同小六笑话他们两口子:“还假装的弄点私房钱,管什么用,关键时候,还不是没钱,还得同我周转。他们过日子不行。”
小六就捧着老太太:“那是,您是咱们家的定海神针吗。”
两口子这边算计家里这点钱,哪需要多少,怎么把修车铺子先撺起来。检修这事马虎不得。
向阳第二天在跑手续的时候,真的碰上点麻烦。
顺顺利利的事情,非得说一些不贴边的。也不知道为难谁呢?
向阳开始还着急了那么一下下,突然就不着急了。
坐在那边让他们说够了,才慢慢的开口:“听说咱们县城有个点心作坊的卢老板,不知道咱们认识不认识,这位卢老板听说可了不起了,在咱们这边办个手续她一句话的事情。”
当时就有人变脸了:“同志这话你可不能乱说。”
他们这是什么地方,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还了得吗。
传出去他们这里工作的,有一个算一个,被人骂死都是小事,工作还不定如何呢。
向阳:“我也怕是乱说的,不过卢老板自己嘴里说出来的话。”
跟着也不开口,就在那边淡定喝水。
媳妇说得对,这事就该放在明面上说清楚。不能让好地方有了害群之马。
至于以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好了。
办手续着急吗?肯定着急,不过现在着急的不是向阳了。
若是正经的走程序,变什么脸?你们继续刚才那样折腾好了。
拿出来执照,自然有人开口:“向老板,这手续就办好了。”
向阳:“这么快,我还以这手续多麻烦呢,不然怎么就让一个能一句话办出来手续的卢老板被传的那么厉害。”
对面的人笑的都难看了:“那就是不可能有的事情。这是在败坏我们的名誉。”
向阳:“我昨天来的时候手续虽然繁杂,不过都痛痛快快的,今天突然卡了一下,我还以为真的犯了小人,如今看来我多想了。谢谢您。”
对面的人:“那是,咱们什么地方,可不是讲人情的地方。不过若是有人检举向老板不具备申请条件,我们还是要在核实一遍的。”
第四百九十三章 卷土重来
还有人说:“这手续昨天就办的差不多了,今天就是核对一下而已。说快也快,说慢也慢,我们总要对工作负责任的。”
原来是这么回事,卢月这招太贱了。
向阳痛快的应下来:“应该的,是我给咱们添麻烦了。”
办公室的同志们:“太客气了,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外面那些话,就不要信了。”
等向阳走了,一个办公室的人都皱眉头:“这都是什么人呀,这边检举人家不具备申请条件,那边就同人说一句话就能办好,把咱们这里当成什么了。”
确实够恶心人的。利用他们这边了。
真有私下同卢月说过话的,也没有这份实在的交情,这会自然不会承认认识卢月的。
所以一个办公室的人都在骂写检举信的小人,增加工作负担。
当然了,人家该查的也都查了一遍。工作上绝对不能出错的。
向阳拿着自己办好的手续,乐呵呵的回家,以后往家里拿钱能在老太太面前显摆了,把稳的很。他挣的都是明白钱。
当然了少不了要同金芳念叨一句卢月这个人。相当恶心人。
金芳也是没想到,卢月竟然能耍贱到如此地步。图啥?
老太太恶狠狠的坐在那边,骂了有半个小时才消气。损人不利己说的就是她。
当然了,卢月肯定是奔着利己走的。可惜没能成功而已。
别管怎么说,向阳当老板了,那是值得高兴地,也不能为了卢月一个人败坏了性质。
为了这点事,一家人凑在一块吃了一顿饭。
向老三羡慕的看着自家兄弟:“这以后就是大老板了。”
向阳对‘大老板’有心理阴影,老太太才普及过知识,赶紧说道:“小老板,小老板。”
老太太:“咱们家也出来一个拎着皮包路上走的。”
向阳:“不,不,不用拎着皮包,我对那玩意有心理阴影。”
让老太太说成贾老板放空话的怎么办。
向老三:“看你那样,谁不知道是的,气势拿出来,咱们也不比别的老板差哪。”
向阳偷偷的看看金芳,金芳眼神都是肯定,自家男人本来也不比别人差。
得到肯定的向阳,跟着就气势十足:“我也觉得我还成。”
向老三媳妇瞧着自家老四的模样,都跟着高兴:“就知道老四是个有出息的。”
向阳在嫂子们面前还是脱跳的,揉揉小胖的脑袋:“小胖以后跟着四叔混。”
向前飞同学,最近特别稀罕自己的帽子,睡觉都不摘的。
立刻躲开向阳,给自己把帽子戴好。
向老三:“切,等我这弄出来名堂,我也不见得比你差,我儿子干嘛同你混。”
向老三媳妇:“我也想开个饭馆,你说到时候我是不是成了女老板。”
金芳心说,可不是吗:“三嫂你这学出来手艺了。”
向三嫂:“手艺哪那么容易学成,我这也就是看出来点门道,不至于让人糊弄了。”
老太太:“对,干什么都得心里有谱,能不让人糊弄了,那就成了多一半了。”
向老三:“我同镇子上的人也说好了,他们帮我收购山货,交到我这里,我给他们挣头,这样就不用我再去各村收菜了。我只要在这里搞批发就成,县城的供应大,我根本就不用在往镇子上走货。”
所以人家两口子摊子扑腾开了,已经能腾出来手折腾饭店了。当老板早晚的事情而已。
听着人家一家子人说话,就是要大干一场似的。
向老三媳妇乐滋滋的说着自家的打算:“我们努点力,在城里能有个铺面,我们就守着铺子就成。”
老太太:“对,谁还没个盼头了。放心折腾,小胖那边你就交给我。”
向老三媳妇:“我就是心里有底,知道小胖有您帮衬呢,才敢想这事。”
几口人说的高兴,金芳偶尔还能给弄个点子,这饭店那是越来越靠谱。
向阳的摊子铺开,向老三给媳妇踅摸小饭店地点的时候,家里再次被人给惦记上了。
还是卢月,人家吹过牛之后,去省城卖点心了,可能后续不咋样,又折回来了。
可人家卢月没有败北的自觉,回来之后,在县城那是相当高调。
吹嘘她家点心在省城里相当走俏。
各个供销社里面跑销路,就是县城的百货那边也是没少走关系。一副卷土重来的架势。
好像谁不知道她那点本事一样,真要是卖得好,她还能在县城扑腾销路。
向阳金芳在县城折腾这么久,多少有点人脉的。消息到他们耳朵里面也没用多久。
金芳:“省城多大,真要是走俏,能吃不下他们小小的御尚糕点作坊,用得着在县城折腾?这点事当谁看不明白是的。装什么装。”
走人情攀关系上,金芳那真是拿不准这位卢月的根底。
他们能做的就是把两朵点心的口味稳住了,口碑稳住了,当然了各种经营手段也层出不穷,花样让小六都震惊:“嫂子你说这御尚糕点要是也这么来,可怎么好”
金芳:“她也得折腾出来能入口的点心。你当吃东西的都没有对比的吗。”
小六:“那也对,咱们家点心吃着确实比他们的点心好。”
姑嫂二人随便卢月折腾,愣是没看在眼里,可卢月也知道自己的优缺点。
口味上不去了,争不过两朵糕点,人家开始打价格战了。
这个就有点膈应人了。两朵糕点走的本来就是薄利多销,大众消费。在价格上真的没有多大的空间。
一时间让御尚糕点给挤兑了一半。
老太太都说,不然让作坊歇几天,做出来的糕点卖不出去可着急。
金芳:“哪到那份上,咱们的糕点订单还有那么多呢。”
老太太就骂,作妖的小妖精,没事祸祸省城多好,怎么就又跑回来了。
小六同金芳心说,若是省城好混,她能回来作妖吗。
卢月显然不那么认为,人家又登门了。脖子比上次昂的都高。
看到金芳就同捉妖的老道看到妖精是的。眼神里面的东西金芳一时间没能看懂,当然了一个神经病的思路,从来也没懂过这位。
可惜这次金芳根本就没让卢月进去,烦不烦呀。
真当我家大门那么好进出的,什么人都能随便来来去去?
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又不傻
家里有小孩,该慎重的就得慎重,神经病还是防范点好。
卢月站在门口:“御尚糕点不是那么容易垮掉的,只要我想,它就能撑下去,两朵糕点也不过如此。”
金芳:“赔钱还赚吆喝呢,你这赔挣且不说,我倒觉得卖出去的越多,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御尚糕点味道不成呀。”
卢月:“那又如何,我就是不当老板,还能老师呢。”
金芳心说,哪个瞎眼的让你进了校园,那可是害了一代人又一代人。
露出来一个笑容:“卢老师教教小朋友们文明礼貌还是能做到的。”
跟着:“当然了,卢老师什么时候考上学,教别的也说不准。”
昂着脖子看着卢月,挑挑眉毛,意思听的明白不?
老太太从大门口探出头来:“听得懂不,我孙女说你,当老师都是个没有文凭的。靠走关系的关系户。”
说完人家老太太又回院子里面了。
金芳:“我奶,岁数大了,不太计较人情世故,不知道捡别人爱听的说,专说大实话。”
卢月:“你别得意,你这么喜欢老太太,不知道老太太知不知道,你从什么地方来的。”
金芳:“你喝多了,还是头晕了。”
卢月:“你为什么不敢让我进门,别以为我不知道。”
金芳:“换谁愿意一个神经病进家门。”
卢月:“金芳你别打岔,咱们谁也甭藏着,你知道我,我也知道你。说起来,咱们才是一块的。”
金芳指着自己鼻子:“你病情加重了,我能同你一块的,我怕我奶打死我。我妈肯定也没生过你,别乱攀关系。更别埋汰我爸。”
这话里面的意思实在太丰富了。
卢月黑着脸:“你这些销售的本事,别说你自己想的,金芳你藏的深,也瞒不过我。”
金芳心说,原来从这里怀疑的,还不算是太傻,承认才是大傻子,轻轻甩给卢月三字:“神经病。”
卢月:“金芳,向阳你要,事业你还要,你别太贪了。”
金芳:“有病吧。我要不要,也不会是你的,你自己多大能耐,多讨人嫌,你心里没数吗。”真不想搭理她了。
卢月:“哈,那咱们就各凭本事吧。我不会败给你的。以往,我是大意了。让你捡了便宜。”
便宜是这么好捡的吗,我的事业,我的家庭,那都是我付出辛苦,付出感情自己得来的。
金芳看着卢月,这位不是主角心里,觉得什么东西都该是她的吧?
她咋不直接施法呢,还废话做什么?
跟着卢月就说到:“别说我威胁你,什么时候我同老太太聊聊,不知道老太太对于你有什么想法。”
金芳瞪眼看着卢月,磨着后槽牙,眼神若是能杀人,卢月这会已经碾成灰了。
就看着自家大门打开,老太太一桶泔水出去,卢月再次被命中了。这也是老太太的拿手绝活了。
卢月:“老太太我尊重你岁数大,可你也不能如此蛮横,泼妇一般。”
老太太:“你什么妇?威胁我孙女,给你脸了。我告诉你,我孙女咋样我都乐意。你算个什么东西。”
拉着金芳进院子:“别什么东西都搭理。脑子不好传染了咋办?”
卢月在大门口:“老太太你这么维护的人,你确定是你孙女。”
老太太在院子里面隔着大门对着外面卢月:“还能是你家祖宗?”
卢月那真是没碰到过这么骂街的。半天没吭声。
金芳接过老太太手里的泔水桶:“奶,你这岁数了,悠着点。泔水桶以后别拎,向阳不说了吗,以后他倒泔水。”
老太太:“那多糟践,都给外面小妖精留着,以后再来,我还泼她。”
跟着:“神神叨叨的到咱们家门口了。建国以后都不准成精了。她还当她多大道行呢。”
噗嗤金芳就笑开了:“奶,你可真行。”
老太太瞪一眼笑的没有形象的孙女:“行不行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能让人用我拿住了我孙女。她什么意思。你同我说说。”
金芳斟酌了一下:“我估摸着,她在说,我跟她一样神经。也不知道我哪像神经病了。”
老太太:“因为你聪明,因为你能想出来卖点心的办法。这个不消停的,自己不行,还要把别人的行给埋汰了。”
本来有点心虚的,让老太太一说,愣是骄傲了,金芳:“应该是。”
老太太:“胡说八道,那不是给她自己脸上贴金呢吗,她咋想不出来这些办法。她跟着后面捡屁吃,还敢说你们一样聪明,谁给她的大脸。她那是神经病,跟你不一样,你这是脑子好使。”
金芳茫然的看着老太太,额,原来还能这样想。不愧是自家亲奶。
可认真来说,真的是那么回事。
可能卢月不太适合搞事业,不然为什么这些办法她自己不想。还是根本就想不出来,难怪她一直在找男人,抢男人。
金芳感觉有点高大上,搞事业的女人听着有出息。
老太太皱眉看着金芳:“傻呀,她说你的时候,你怎么就不知道怼回去,跟我愣着就算了,跟她的时候可不能愣着。”
金芳:“我下次就知道怎么怼她了。抄袭还好意思说的那么理直气壮。惯的她。”
老太太:“这就对了,气势拿出来。不行咱们就不讲理,泔水桶那是摆设不成?”
金芳拉着老太太:“咱们家还是站得住理的,您放心。”
老太太:“那是我孙女做事,就没有不占理的时候。”
金芳看着老太太:“您就没点想法。”
老太太:“我傻,有我想法,我养大的孙女,我推给她。给他们家当祖宗也不行。”
那确实有点傻,关键是卢月也不见得愿意。
金芳搂着老太太:“您是我亲奶。”
老太太:“亲是亲的,就是没我精明。好在有手艺傍身,不然可咋好?”
这孙女真的让人愁得慌。
金芳就不知道,自己竟然被嫌弃成这样:“委屈您了。”
老太太:“凑合吧。”也换不了不是。
两朵爬过来:“我,我,我呢。”这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的。
第四百九十五章 祖传绝技
老太太搂着两朵:“少不了你们,哪也少不了你们。”
跟着说道:“亏得我重孙女生的好。你妈也就这点出息了。说起来,两朵也大了,你呀,也就剩下长得还成,生孩子好看还聪明,不多生几个真白瞎这好条件了。”
不知道为什么话题就变成了催生。
金芳:“我谢谢您,还能看到我这么多优点。”
说完就跑路了。是不是亲奶了,刚才那话得收回来一半。
老太太:“跑什么跑,能生为什么不生,等着以后后悔不成。”
两朵已经绕着老太太开始招呼了:“太奶,太奶。”
老太太:“哎呦,来过来,太奶给你们编辫子。”
看着重孙女们,老太太脑子可以糊涂的,什么都想不起来。
两朵捂着脑袋不乐意了,太奶真的很好,可编辫子不太好,编出来不好看不说,还揪头发皮。疼。
所以两个孩子立刻跑路了。
老太太嫌弃的看着自己的双手,年轻时候还挺手巧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手就不灵活了,编辫子都被人嫌弃。
可真的眼馋孙女给重孙编的小辫子,怎么都好看。
还是小胖好,怎么折腾小胖的头发,人家小胖都不吭声。
想到这里,老太太把手里准备的零食分成三份,得有小胖一份才成。
然后就是花钱又买了两盒擦手的,老太太认为重孙不喜欢她给扎辫子的原因,还是自己的手太粗糙了。
这个钱老太太舍得花,早知道有今天有这样精细的活等着她,说什么也该好好地保养一下手才对的。
谁能想到老太太想起来保养,竟然是为了给孩子梳头发。
孩子的魅力就是那么大。
金芳因为编辫子的小本事,在妈妈圈里面也算是小有名气。
至少提到两朵,两朵妈妈大家都是认识,算是被追捧的。
又听说两朵同两朵糕点的关系,这些妈妈们可是高兴了。
四舍五入原来两朵糕点竟然同他们也有关系呢。
有些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大家都觉得两朵糕点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尤其是两朵小朋友,带给同学们的零食,都是糕点。简直不要太受欢迎。
当然了大家也不是贪便宜,家里小娃娃都有准备零食分享的。
可两朵小朋友,带给小伙伴们的两朵糕点,还是让人觉得不太一样。
妈妈们帮着两朵糕点做了一波意想不到的宣传。
价格战之下,两朵糕点也能同御尚糕点抗衡个差不多。
就在这样不声不响中,小六把两朵糕点在省城成功推销出去一片小小的天地。
学手艺的小六同学,把自家糕点带到了铺子里面。而且销售不错。
金芳不敢贪图太大,就先小小的适水那么一下下,当然了抓住机会的话也不能放过。
不过肯定不能同卢月那么高调,不然败北的话,她可没有卢月那么厚的脸皮。
姑嫂两个属于闷头发财,暗使劲的。
这事让姑嫂两个心气齐齐上升了不少。他们作坊的糕点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被老太太又泼了一次泔水后,卢月到是消停了,没有来过,也没有说过关于出处的问题。
向三嫂的小饭店有条不紊的开张了。
金芳送了花篮摆在三嫂饭店的外面,很吸引人眼球。
卢月看着花篮,越发觉得金芳同她是一样的。瞧瞧这一波一波的操作,眼熟的很,这年头送花的太少了。
难怪她从开头就败在了金芳手上。
不肯承认金芳那样的土货是主角,只是自己没看穿金芳的面目大意了。
向阳明明就是自己先看上的,不过半路被金芳截胡了,她要把事情导入正轨,向阳那样的男人合该是她的。
卢月同志觉得自己穿过来是搞感情的,事业那就是副业。
所以对于御尚糕点输在两朵糕点的问题上可以不走心。男人抢到了就成,男人有了,啥都有了。
卢月同志准备重整河山再来一遍的。
卢月有这个雄心壮志,知己知彼,这次肯定成功。至少卢月是这么想的。
最主要的是,卢月认定了,向阳肯定是男主角,不然为什么金芳就扒着向阳不撒手。
所以向三嫂开张的日子,向阳拿着准备给三嫂小饭店的礼金,被卢月拦在了外面。
这女人不要脸,拉扯自己不撒手,这还了得,事关清白,向阳那真是多一步都不敢迈。
防备的看着卢月,一步跳开,距离至少三步开外:“你距离我远点。”
卢月有点受伤,金芳肯定背地里没少说她坏话,不然向阳怎么能避她如蛇蝎:“可以,不过你必须同我谈一谈。”
向阳眉头能夹死苍蝇:“咱们之间没有什么好说的。”
以往这人都是找金芳,向阳还嘲笑过这女人找不到重点,不知道的以为她稀罕自己媳妇呢。
现在向阳后悔了,继续找不到重点多好,干嘛直接找到自己,可让自己膈应死了。
卢月很激动:“不会,你只是被金芳给骗了,你要听我说,不然我现在就扑过去,让大伙都看看。”
向阳黑着脸:“我不认为我能看上你这样不要脸面的女人。”
卢月:“难道金芳截胡了我的男人就要脸了。”
向阳:“容我提醒一句,我从头到尾也没有看上过你。你的男人,你哪来的这个自信。”
卢月:“那是因为金芳,那是因为她在其中捣鬼,不然你就是我的。我们才该是一对。”
向阳:“那我该谢谢我媳妇才对。拯救我于水火。”
金芳不就是拯救我脱离魔爪的恩人吗。
卢月:“你怎么就不明白,她看上的不是你,她看上的不过是你的本事,贪图能跟着你过好日子罢了。”
向阳耷拉着眉眼,难得对精神病也开口认真:“你为何说,我能让她过上好日子。”
卢月:“多明显,靠着她金芳还有一个孤老太太,她能来县城吗,靠着她能有现在的金家吗。”
向阳摇头失笑,不说金芳如何,先说金奶,竟然被卢月看成是孤老太太。那样的老太太比他们本事都大。
向阳:“我想你弄错了,我媳妇靠着自己也能过得比现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