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有机可乘一
长寿起身让汪藻坐在对面的椅子上。然后他依然低头津津有味的啃着鸡腿。
如果是太上皇张卯和皇帝张勾像长寿这样,汪藻早就拱手称颂了。
可是现在他看着长寿这样,汪藻心里想的却是这小子一定不甘心久为人臣!
否则为什么他吃的穿的这样简陋?大名府中上好的宅院比比皆是,他为什么偏偏住在这里?为什么不广纳美女?
贪污受贿是皇帝整治大臣时用的罪名但绝不是真正的原因。
像长寿这样占据河北东西两路,手握无坚不摧的精兵形同与大楚国列土封疆的人如果奢侈无度,荒淫享乐,把河北百姓压榨的苦不堪言,大楚国朝廷从皇帝到大臣都会很高兴。
当然心里也等着长寿快一点自作孽不可活。
可是现在长寿偏偏是俭朴自守,毫无贪欲。现在河北百姓休养生息,其他地方的百姓也纷至沓来。
这就是长寿的罪!罪无可恕的罪!
“太行山的八个陉口早已经张贴了告示,让当初逃到山里避难的百姓都出来安居乐业。现在不仅是当初从河北两路逃进山里的百姓出来了,就是河东路晋州和汾州等地的百姓也纷纷到河北之地乞活。汪大人如果是为了信王的事情到这里那就不用担心。现在百姓心里想的都是安安生生的过日子,没有人想造反。”长寿说道。
“照长寿大人这么说信王真的没有机会翻云覆雨?”汪藻追问道。
“那也不能这么说。现在就看信王怎么做了,看他能争取到多少人心。”长寿答道。
“现在信王手里的兵就是那些原来太行山里的几千草寇。他手里无钱无粮,要撑起一块地盘难啊。”长寿接着说道。
听到长寿说的话,汪藻也不由得点头。
现在信王的日子应该很难过,比皇帝张勾的日子还要难过的多。
“现在朝廷窘迫,长寿制置使带领流民军从乌骨大军手中夺得的财物甚多,能不能贡献一些帮助朝廷救急?”汪藻拱手说道。
汪藻的脸都有些红了。太卑微了,那些财物本来就是大楚国朝廷上百年的积累和皇亲国戚王公大臣家里的私财。现在却都跑到长寿手里了!
“不行!那些财物我已经有用处实在不能贡献给朝廷。”长寿断然拒绝。
“现在从各地到河北的百姓甚多。大多都是带着两只手和一张嘴,其他的东西一无所有。让他们安家立业开荒耕地要有种子农具牲口吧?要盖房吧?这些东西都需要银钱去置办。我准备把那些银钱抵押到交子行然后由交子行给百姓以二分利放贷。”长寿说道。
“二分利钱!”汪藻惊呼道。
大楚国富户向贫户放贷利钱一般都是田地产出的五成。如果还要租借牲口和农具,那就得田地产出的八成。
在这么高的利钱之下,无产贫户累死累活的一年全家连饭都吃不饱更不可能翻身,只能一代接一代的当牛做马。
长寿把利钱放到两成对那些贫户当然是好了。每年省吃俭用积累一些慢慢的就可以翻身了。
可是这样做就伤害到了士绅大户的利益。他们是绝不会愿意的!
从古至今草民造反比比皆是。但是又有几次掀起大浪了?有几个皇帝死于草民之手?
可是死于权臣权监外戚手里的皇帝却多的很!
草民造反不可怕,可怕的是身边的人造反!
长寿侵害了士绅大户就是得罪了身边的人。他们如果造反比草民造反可怕的多!
想到这里汪藻心里有些欢喜。看来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以做。
“来人啊,把贺礼拿来。”汪藻转身说道。
一个随从捧着两匹锦缎走进来把锦缎放在桌子上。
长寿看见锦缎上面还有两锭五十两重的大银。
“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还请制置使笑纳。我先告辞了。”汪藻站起来拱手说道。然后他倒退两步转身离去。
长寿一直目送汪藻走远,当他回头的时候却看见小蝶已经站在桌子旁边。
“你怎么现在就下地了?绸缎是汪大人送给你的。”长寿说道。
“这算什么!乌骨女人第一天生完孩子,第二天就骑马打猎的都是平常事。”小蝶答道。
她翻看着色彩艳丽丝滑轻薄的锦缎说道:“我爷爷生前最憎恨这样的东西了。不如棉麻御寒却价值是棉麻的十倍还要多!”
“唐时,商贾再有钱也不能穿锦缎丝绸否则就会被官府治罪。只有达官显贵才可以穿。”长寿说道。
“卖了吧!”小蝶一手握着一锭银子转身就走。
“我可是制置使啊,你让我捧着两匹锦缎到街上吆喝吗?”长寿问道。
“还是留着吧。将来也可以当贺礼送给别人嘛。”长寿自言自语的说道。
汪藻走到街上沉思片刻然后向东而行。他要到原来的保宁军承宣使韩诚府上拜访。
承宣使并不是很大的官职,都是韩诚的父祖辈都曾经是朝廷重臣。韩家在河北一带良田万顷更是独霸一方的豪强。
大楚国不限制土地兼并。而土地兼并很重要的一个手段都是放贷。
五成以上的利钱,稍稍有一点水旱蝗灾百姓就会倾家荡产。自己的那一块土地马上就会被抵债。
如果长寿以两分利放贷,这些富户赚钱和兼并土地的手段就没有了。他们能不恨吗?
而韩家就是这些人中的代表人物。
汪藻觉得这就是他从中做手脚的机会。
虽然这样做有违读书人谦谦君子的做事原则。可是为了大楚国朝廷,为了皇帝陛下,汪藻就不顾忌这些小节了。
韩府深宅大院,一眼之下就知道底蕴深厚。
在下马石旁边下马,通报姓名之后家丁赶紧进去禀报。
过了很长时间也不见动静。
“大人,您是朝廷重臣,他们居然敢如此的轻慢你!”一个随从忿忿不平的说道。
“不要乱说!你们没有看见这座宅院有多大吗?家人进去禀报,主人出来迎接,来回要走一两里的路。这需要多少时间你们算过吗?”汪藻说道。
第六百三十一章 有机可乘二
汪藻在韩家宅院的大门口等了将近半个时辰韩家的主人韩诚才姗姗走出大门来迎接。
在几十个家人婢女簇拥下的韩诚宽衣博带一身的雍容闲适。
“迎接来迟,还望汪大人恕罪!”韩诚拱手说道。
“不妨事,汪某正好有机会观瞻韩家大宅,真是气象万千啊。”汪藻感叹着说道。
虽然嘴上说不妨事,可是谁都听得出了汪藻的不满。
他现在可是宰府的身份,韩诚却让他在外面等了这么久。
韩诚却像是什么都没有听出来似的回头吩咐道:“来人啊,抬汪大人进府!”
听到吩咐立刻从大门里面走出来四个人,每两个人抬着一架竹制软轿。
“汪大人上轿吧,有什么话进府叙谈。”韩诚笑着邀请道。
汪藻进过皇宫,进过亲王和各位朝廷重臣的府邸可是进府还要坐轿却是第一次。
他和韩诚半躺在一顶软轿上面,四名轿夫抬起软轿向府内走去。
汪藻一开始只是以为坐轿进府是韩诚这个富家翁的派头,但是随着软轿的移动他惊呆了。
回廊小径,花园池塘,软轿在屋宇竹林鲜花丛中穿梭。
四名随从跟在后面心里暗骂,世代为官的人家果然不同,祖一辈夫一辈不知道贪污了多少民脂民膏!
这一点坐在软轿上面的汪藻也想到了,而且他想的更多。
韩诚的祖父父亲都是朝廷重臣,可是他们为官的时候都以清廉闻名,如果他们真是贪官,那埋藏的也太深了,太会演戏了。
软轿被抬过两座小桥后终于到了韩诚家的后宅书房。
这时候汪藻早已经对韩诚姗姗来迟出门迎接释然了。
“韩大人,请吧!”韩诚侧身站在书房门口说道。
两个人走进书房分宾主落座。一个小童端着茶壶茶杯走进来给两人倒茶。
“韩兄真是好自在啊!”喝了一口香茗汪藻感慨的说道。
“汪大人心里真是这么想的吗?你心里想的是这宅院里面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是民脂民膏吧?”韩诚问道。
汪藻笑而不语。
韩诚的脸却一下子变得肃然。
“我韩家富贵超过百年,但是家族兴旺的确是从祖父当官开始的。”韩诚说道。
“可是在祖父做官以前韩家在上至官府下到地痞无赖眼里就是只肥羊!”韩诚手拍书案说道。
“修桥补路,天灾人祸官府频频上门勒索。这些事情造福一方也就算了,可是衙门里面的众多官吏私底下的好处也是断断不能少的!地痞无赖砸门勒索,衙役百姓在旁边围观嗤笑看热闹,为富就是不仁嘛。”韩诚接着说道。
“为此韩家几代子弟寒窗苦读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改变家族富而不贵的命运!祖父金榜题名后,官吏的嘴脸立刻改变,敲诈勒索的事一下子少了很多。曾祖父给祖父的信里说一定要做清官!花费不足只管向家族伸手,即使是这样韩家已经因此受用无穷了。”韩诚接着说道。
“这么说韩家的万贯家财都是从贪官污吏嘴里省出来的了?”汪藻苦笑着问道。
韩家出了当官的人后,贪官污吏就不敢上门了。
“为富真的就是不仁吗?为富不仁的也有,前年听说乌骨大军要来的时候,镇守大名府的天雄军四散奔逃,大名府成了无法无天之地。城里的确有几家富户家里仆佣造反,杀主分财越城逃走的。可是大部分富户都是上下一心准备抵抗逃兵游勇的劫掠。”韩诚说道。
如果主人为富不仁,下面的人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两年来长寿制置使就没有向你们伸过手吗?”汪藻问道。
韩诚摇头:“没有!”
现在长寿手里有大量从乌骨大军手里抢回来的财物当然不用向你们这些富户伸手了。可是将来就说不定了。
汪藻心里暗想。
“韩兄怎么看长寿制置使把借贷定为两成?”汪藻问道。
这是汪藻今天到这里来的主要目的。借贷是韩诚这些富户生财和兼并土地的主要手段,长寿这样做,韩诚这些人心里一定是不满的。
韩诚抬头意味深长的看了汪藻一眼。
他的祖父父亲都曾经是朝廷重臣。而他也当过大楚国朝廷的承宣使的虚官。汪藻的心思韩诚当然明白。
“大名府里的确有不少人不满,不过不满的程度并不高。过去借贷收到五成,造成大批农户还不起借贷逃亡,实际收上来的并不多。现在只收两成,应该不会有人逃亡了。稳稳当当的在家里坐收两成,虽然比以前的少一些可是也不错了。”韩诚解释道。
“问题是这些农户只还两成,这样的话他们的手里慢慢就有了积累开始富足,以后就不用向你们借贷了。你们以后怎么靠借贷生利?”汪藻问道。
一国之中大部分人赤贫对有钱人也是有好处的。这样的话他们只能拼死拼活的劳作以求果腹,十个铜钱自己只能留两三枚生存,其他的交给官府和富户。
这样的话,富的越富,贫的永远赤贫,是富人的赚钱工具。
可是现在长寿这样做让贫的慢慢有了积蓄却堵住了富人的生财之道。
读书人的道德文章里面口口声声说要为了天下苍生。可是现在汪藻说的话已经完全撕掉伪装了。
“一样可以生利啊。只是过去百姓是为了生存而借贷,一旦遇到天灾人祸还不上,他们不是逃亡就是聚众造反,汪大人以为我们这些人愿意过这样的日子吗?”韩诚问道。
“可是现在,河北百姓大批的迁往燕山以北开拓新地建立庄园。这些人中不少就是原来的流民军,手里都有不少金银。他们缺吃少穿吗?”韩诚问道。
“当然不缺!”韩诚自问自答。
“可是那么多土地需要的牛马甚多。需要高价雇人耕种,需要购买良种,甚至还要买弓箭兵器铁铳火药!他们手里的钱是远远不够的。大名府里的富户现在都在大笔向外借这种钱。虽然利薄,但是量大稳妥啊!”韩诚笑着说道。
韩诚越往下说,汪藻的心越往下沉。
看来今天他很可能又是白跑一趟了。
第六百三十二章 君臣大义
“韩家是书香门第,现在还有子弟寒窗苦读吗?”汪藻问道。
“读,当然读了!”韩诚愣一下答道。
“那韩兄对君子六艺怎么看?”汪藻问道。
韩诚现在才明白汪藻的意思。科举选才是皇帝的专权,其他人如果也办科举就是造反的明证。
可是现在河北东西两路天高皇帝远,与江南中间还隔着一个盘踞在京城的郭药师。
现在河北几十个州县军府的官员任用都是由长寿一人做主。明着科举不会,但是暗中一定会有一整套选贤任能的规矩。
现在河北东西两路的读书人就不得不学习君子六艺中的射箭和由御驾改成的骑马。
“这可不是简单的骑马射箭,很可能有一天长寿制置使会让读书人上战场冲锋陷阵的!”汪藻说道。
“即使是心里不愿意,我看大部分读书人为了功名利禄还是会策马扬鞭的。”韩诚苦笑着说道。
“这样下去读书人的斯文何在?尊严何在?”汪藻激愤的说道。
现在的汪藻并不是在演戏,他的心里的确是对长寿的做法很不满。
大楚国人文荟萃,诗酒风流。就是常常打败大楚国的青白王朝和乌骨人也都从心里佩服。
可是现在长寿却要改掉这一点,让读书人像莽夫一样上阵杀人!
“那怎么办?为了保住韩家的荣华富贵我已经买了几十匹好马让子弟们骑乘了。”韩诚也是无奈的说道。
大名府里的士绅富户对长寿的做法心里也是不满的。
“在大楚国马匹的价格昂贵。这么做贫寒人家的子弟到哪里找马骑?这不是把贫寒人家的子弟拒于官场门外吗?”汪藻说道。
汪藻这么说就虚伪了。即使只考矫诗书能够金榜题名的贫寒人家子弟也是少数。
但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的时候把贫苦百姓拉出来挡在自己前面当借口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做法了。
“韩兄是否有意去江南为官?现在朝廷人才凋零,陛下是求贤若渴啊!”汪藻对韩诚殷切的说道。
求才若渴更是求财若渴。
“韩家的产业都在河北一地,韩某实在是离不开啊。”韩诚说道。
韩家已经巨资入股修建永济渠,现在也和大名府和真定府的士绅大户一起联合据保发行交子。
这个时候韩诚怎么可能离开河北去江南那个小朝廷做官?
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称心如意,要权衡利弊得失,取大舍小。
韩诚的想法就是河北东西两路所有的官宦士绅共同的想法。
“被乌骨带到上京一个陛下,江南还有一个陛下,信王张榛在河东路也有自立的野心。河北的官宦士绅人心惶惶不知道该应该把宝押在谁的身上。再者,现在河北之地正是休养生息百废待兴的好时候,所有的人想的都是积蓄财富的事,没有人愿意这个时候离开河北。”韩诚如实说道。
“国不可一日无主!陛下是在大名府由太上皇亲立为皇上的。如果信王敢自立为帝就是篡逆!”汪藻说道。
“韩大人和大名府里的本朝老臣士子千万不能忘了君臣大义!”汪藻接着说道。
既然汪藻说起了大道理,韩诚就开始耍滑头。
“我就留在大名府辅助长寿制置使屏蔽乌骨大军保陛下在江南平安!”韩诚说道。
乌骨人现在已经被打的根本无力南下,汪藻心里暗骂韩诚是个老狐狸。
话不投机,汪藻只能起身告辞。
韩诚只送到书房外面然后命人用软轿再把汪藻抬出府去。
韩诚回到书房后问刚才那个端茶倒水的童子道:“韩麟你怎么看汪藻到府上拜访这件事?”
“禀爷爷,前些天孙儿听长寿制置使说天下造反有两种,一种是百姓过的不好时就造皇帝的反,一种是皇帝过的不好时就造百姓的反。这一次汪藻汪大人来是代表皇帝挑拨离间准备造河北百姓的反的。”韩麟答道。
“那你又怎么看六艺?”韩诚接着问道。
“孙儿无意功名,我想去做游侠儿!带着骏马骆驼和上百家丁横铁铳一路向西穿过大漠戈壁去西域见开疆拓土万里的慕容星石!”韩麟答道。
隐隐有消息传来,西去的青白王朝皇族重臣慕容星石已经在西域建立了一个纵横万里的大国。
韩麟这个十来岁的少年听后心向往之。
“这么说相比于长寿制置使,你更敬仰慕容星石喽?”韩诚笑着问。
“我当然也敬仰长寿制置使。不过他现在如果带领几万流民军携带铁铳铜炮铁炮去开疆拓土我会更敬仰他一点!”韩麟一脸稚气的答道。
韩诚看着自己孙子的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
“看来慕容星石还没有悟透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道理啊。”韩诚叹息着说道。
汪藻到了韩府门外正要上马与四个随从离去,一个青袍书生挡在了他的马前。
“汪大人别来无恙,听说你高升了?”书生说道。
汪藻仔细看那个书生,半天才认出来他就是原来朝廷吏部尚书方如诲的公子方文绍!
“方公子原来你在这里!”汪藻说道。
“我与家父陪伴陛下被乌骨人一起押往北方。我趁乌骨人不注意逃出来求救兵的。可是救兵没有求到却听说大楚国又有了新皇上!”方文绍面寒如冰的说道。
汪藻一脸尴尬的答道:“国不可一日无主,大楚国百姓不可一日没有皇帝。建王已经被太上皇立为大楚国皇帝了。”
“当初陛下派建王出京城与乌骨人谈判,汪大人随从。可是途中汪大人鼓动建王殿下逃往河北。当时汪大人已经有了拥立建王殿下为皇帝的心思了吧?”方文绍质问道。
汪藻脸红如血无言以对。
“听说汪大人到大名府后逢人就大谈人臣之道,汪大人,你自己有人臣之道吗?国家危难之际,你心里想的却是拥立新君谋求自己的荣华富贵!”方文绍厉声说道。
方文绍和汪藻在韩府门前的问答很快传遍了整个大名府。
“有什么君臣大义可讲的?当年大楚国的太祖皇帝黄袍加身的时候讲过君臣大义吗?到头来还不是兵强马壮者为之!”韩麟说道。
第六百三十三章 毒酒一
汪藻很狼狈的离开了大名府南下返回扬州。
这件事反而为骂跑汪藻的方文绍赢得了名声。大名府里的人再看见方文绍的时候都会恭敬的称呼一声方公子。
可是如果方文绍劝他们支持北伐与乌骨人开战把皇帝张行救回来,那么他们一定会退避三舍。
为了一个那样的皇帝把自己的性命搭上实在是不值得。
长寿现在每天不是帮着小蝶照看孩子就是跑到工棚里面看着工匠们铸炮造铳。
现在流民一批批的北上,由于逐渐侵入乌骨人边境,所有这些流民都被要求携带武器。
最早出发的刘三柱一百多户走的最远,已经深入到平州。全部人口有四五百人已经建完寨堡。
刘三柱居然委托管理骑兵的马扩给长寿送信除了种子农具还希望从大名府的匠作院买两门小炮安置在寨堡上。
“买就对了嘛。大不了先佘给他们,明年秋天从粮食里面扣除。”长寿说道。
他一边说一边摆弄一根树枝的枝丫。
把树枝粗的那端插进土中,另外一端的枝丫正好可以用来架住铁铳。
铁铳十分笨重,用支架架住更便于点火发射。
燕山府传来消息,乌骨人第二次南下北返的时候被打的七零八落。驻守在燕山府的乌骨军队也被打的全军覆没。
乌骨人最大的弱点就是人口太少,折损以后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办法弥补。
一批又一批带着兵器铁铳的流民北上侵入乌骨人的地界筑垒准备来年开荒种地,这让乌骨人十分恐惧。
小股乌骨骑兵几次出击对这些流民出手,可是却被成群结队的流民击退了。
而现在乌骨人又实在没有力量集合大批人马重新南下。
没有人,更缺少粮草器械,最缺少的就是当初乌骨人的那种以一敌百的锐气!
斜也带领几千人马押送大楚国皇帝张行和皇后嫔妃还有几十个大臣已经回到上京会宁府两个多月了,可是除了刚到上京的时候皇帝乌力合曾经见过他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召见他。
斜也抵达上京一个多月后得到消息,他留在燕山府的一万多军队全军覆没了。
驻守燕山府的人里面只有粘莫胡等少数几个贵族将领回来。
斜也手下逃回来的人寥寥无几。
虽然少,毕竟有人逃回来了。
会宁府里很快流传起粘莫胡等人是投降之后被长寿放回来的。而在回来之前长寿还举行了牵羊礼。
几十个乌骨贵族将领赤裸着上身跪在地上用膝盖走路。大楚国流民军士兵把绳子套在这几十人的脖子上像是牵羊一样的牵着。
所有的乌骨人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五味杂陈。牵羊礼本来是乌骨人受降的时候举行的特有仪式,现在居然被大楚国人率先用到了乌骨人身上!
斜也刚刚把大楚国皇帝押送到上京的时候乌力合就曾经说要择吉日举行牵羊礼。
让大楚国皇帝皇后大臣赤裸身体跪在地上受辱,以此消减被流民军打的惨败的怒火。
听到粘莫胡等人被长寿在燕山府牵羊的消息后,乌骨贵族纷纷上表乌力合尽快举行牵羊礼。
可是现在乌力合却没有了反应。本来要举行的牵羊礼无形之中被延迟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即使是没有读过圣人语录也一样懂得。
相反,一路上和刚到上京时受尽凌辱的皇帝张行和皇后嫔妃大臣的境遇随着牵羊礼的消息传到上京却悄然得到了改善。
回到上京后整天无所事事的斜也很生气。
乌骨人从乌力合和斜也的兄长刹力虎开始确立勃极烈制度,也就是贵族合议制。
凡事国家大事都要由五大勃极烈也就是都勃极烈皇帝乌力合,谙班勃极烈皇储斜也和国论勃极烈,阿买勃极烈还有昊勃极烈大家坐在一起商议决定。
可是现在,国家大事都由乌力合一个人决定,斜也这个皇储谙班勃极烈被晾在一边。
很明显乌力合想改变祖制像大楚国皇帝那样自己一个人乾纲独断。
对斜也来说更严重的是自己的皇储位置很可能不保,乌力合将来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斜也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他四处联络乌骨皇族联合起来反对乌力合的独断专行。
小小的上京府隐隐有风雨欲来之势。
晚上,一个小太监到斜也的府上传旨,皇帝乌力合召斜也进宫。
原来刹力虎的皇宫十分简陋,根本没有太监。这个小太监原来是斜也押送大楚国皇帝张行队伍中伺候张行的。
现在被乌力合弄到皇宫里面伺候乌力合。
乌力合被小太监伺候的很舒服就决定扩大后宫太监的规模。
乌力合命令从奴隶中挑选几十个十岁左右的童子下刀。可惜的是这些孩子无一幸免的全死了。
阉割也是一个技术活,鲁莽下刀是会死人的!
粘莫胡北返的时候押送的三千工匠里面就有在皇宫里面负责阉割的匠人。可惜的是让长寿的流民军劫走了。
听到乌力合召他入宫,斜也没有多想带着几名侍卫骑马跟着小太监就进皇宫了。
走进大殿见到乌力合后斜也只是站着施礼而没有跪下磕头。
大哥刹力虎当皇帝的时候斜也也是这样。
乌力合的眼睛里的阴霾一闪而过。
“外面的雪已经很厚了,小时候大哥,我还有兄弟你咱们兄弟三人纵马驰骋打猎后升火热酒痛饮,那时候是多快乐啊!”乌力合感慨的说道。
“大哥已经不在了,今天就我们兄弟两个痛饮一场!”乌力合接着说道。
受乌力合充满感情的话的感染,斜也躬身说道:“今天晚上我就陪着二哥开怀畅饮!”
乌骨人的饮食十分粗犷简陋。可是至从打败青白王朝获得大批的皇宫里面的负责皇帝饮食的奴仆后,乌骨皇宫里面的饮食也变得精致了。
不一会功夫,乌力合和斜也面前的几案上摆满了精心烹制的佳肴。两玉壶美酒也放在两个人的案上。
乌力合端起酒盏面带微笑向斜也示意然后一饮而尽。
第六百三十四章 毒酒二
乌力合与斜也仿佛回到了二十年以前乌骨人还没有举事的时候,兄弟之间促膝而坐,无话不谈。
“兄弟,你想好得到那一块封地没有?只要你说出来,我就把你封到那里,一辈子荣华富贵安享天年。”乌力合对斜也说道。
斜也愣住了。
自己是乌骨的谙班勃极烈也就是皇储。乌力合将来死了以后就应该自己接皇位的。
既然是这样还要封地离开上京干什么?
“二哥,你这是在学大楚国皇帝杯酒释兵权吗?我并不是手握兵权的将军,我现在是乌骨的皇储!”斜也愤怒的说道。
乌力合面带苦笑的说道:“当皇帝有什么好?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什么事情都需要你去操心!比如说现在,平州,营州频频有急报传来,大楚国百姓持械向北进犯,我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好。”
“如果你实在不想干了,可以换我来嘛!”斜也一时气愤的说道。
“大胆!”乌力合拍案而起。
“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你都说得出口!你是想谋权篡位吗?”乌力合质问道。
“方才是你自己说不好做,不想做的。”斜也反唇相讥的说道。
乌力合怔怔的看着不服不忿的斜也。
不只有斜也,朝廷里面的汉人官员在自己前面总是毕恭毕敬的,可是乌骨大臣却经常没有规矩不把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还是大楚国的朝廷规矩好,就是亲兄弟在皇帝兄长面前也是战战兢兢的。
越是这样想,乌力合越觉得应该更改祖制,向大楚国学习。
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而不是眼前这个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兄弟。
其次就是把五大勃极烈的合议制度改为自己乾纲独断!
“你还没有看出来吗?为什么今年北返的时候遭遇大败,为什么燕山府会全军覆灭就是因为意见不能统一,下面的将领各行其是才导致今天的失败!我们乌骨必须要像大楚国那样权定于一!”乌力合说道。
权定于一的意思就是要把所有的全力都集中到皇帝乌力合手中。
“大哥作皇帝的时候也是五大勃极烈共议,那时候我们乌骨大军所向披靡!我倒觉得今天的大败是由你越来越独断专行引起的!与你亲近的人不管有功没功你都升赏,与你不亲近的人不管立下多大的功你都视而不见甚至还要处罚!这样下去将士们谁心里服气?”斜也说道。
“你口口声声要学大楚国的典章制度,如果他们的制度好为什么皇帝都被我押送到上京?为什么大楚国军队不堪一击?”斜也质问道。
“可是后来乌骨大军还是被流民军大败了啊。”乌力合说道。
“那是长寿的流民军,他与大楚国皇帝不一样!”斜也争辩道。
“有什么不一样,他们都是大楚国人!我们乌骨一定改变祖制,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的大败大楚国一统天下!”乌力合说道。
“二哥,我仔细想过了,不要挖空心思整天想着南下占据大楚国地盘!一定要小心不要让汉人的美酒泡软了骨头,不要落入汉人美女的温柔乡里面!”斜也说道。
“那些南下占据中原的游牧部族现在又在哪里?”斜也反问道。
“你想改变祖制并不是为了所有的乌骨人而是为了你和你的子孙多享受几十年的荣华富贵罢了,到最后却让所有的乌骨人给你的子孙后代陪葬!”斜也说道。
乌力合听着斜也说的话吃惊的看着斜也。
以前他认为他的兄弟斜也不过是一介武夫,现在看起来也是一个有着深谋远虑的人。
看来他还是真小看了他这个兄弟。
不过越是这样乌力合心里越是下定决心,这样的人绝不能留着!
“兄弟,你刚才说的也很有道理。好吧,我再好好想想。看来将来把皇位传给你,我也可以闭上眼睛了。”乌力合微笑着说道。
乌力合重新坐下对身边的小太监说道:“酒凉了,让他们把酒重新温一下!”
大殿里面的空气又和缓下来,兄弟两个人又开始叙旧话当年。
酒宴结束后,斜也骑着马带着十几个亲随赶回王府。
乌骨的上京的繁华不要说比不了大楚国京城,就是大楚国的寻常州府都比不了。
斜也骑在马上顶着寒风看着道路两边一座又一座低矮的房舍。
这里面住的不是王爷就是大臣,还有乌骨皇族勋贵。
怪不得乌骨人这么向往大楚国皇亲国戚的生活,留在这里实在是太苦了。
如果有几十年的荣华富贵可以享受,以后的洪水滔天谁会去管它?
突然斜也觉得腹中一阵剧痛,一股热流直向上窜。
他急忙咬紧牙关闭上嘴巴。可是两股血泉从鼻子里面喷了出来!
“王爷!王爷你怎么了?”一个随从关切的问道。
其他人都拔出刀环视四周。
斜也紧紧抱住战马脖子像是没有穿衣服一样在马上瑟瑟发抖。
他艰难的抬起头用怨毒的眼光看向皇宫的方向。
他怎么就忘了,当年刹力虎死后,乌力合为了清除异己剪除威胁就曾经毒杀了小蝶的父亲。
看来自己还是太没有城府了,而乌力合已经把汉人的那一套权谋斗争学到了手。
“快!你们全部极速赶回王府,把所有的事情告诉王妃。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她了!”斜也艰难的说道。
他一张嘴就不断的有血从嘴里喷出来,看的随从们触目惊心。
“那王爷你怎么办?”随从带着哭腔问道。
“不要管我!快滚!”斜也说完这句话他调转马头向皇宫方向飞奔。
“乌力合杀我!乌力合杀我!”
斜也竭尽全力抓住马缰一边走一边喊道。
喊声在寒风中格外的凄厉。
斜也嘴里喷出来的鲜血落在雪地上变成一朵朵鲜红的花朵!
“乌力合杀我!乌力合杀我!”
斜也的嘶吼声传进道路两边王公大臣府中。
“乌,乌力合杀,杀我!”斜也断断续续的说道。
他的手一松,人就从马背上栽落下来。
斜也艰难的翻身仰面朝天,十几年来的金戈铁马在眼前一闪而过。